一、人类能否重圆“世界语”之梦(论文文献综述)
阿库乌雾[1](2021)在《鸦语之书 散文》文中研究指明彝族民间有一部毕摩经典叫做《哈体特依》,是专门用于破译以乌鸦为代表的动植物的"语言密码"的经书,可以让人们获得"未卜先知"的神秘能力。——题记【牙病】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疼起来真要命",我的牙逐一遭到虫牙开始一根一根腐烂,更悲哀的是待我发现时已无药可救。那时,我的牙医朋友因为医患矛盾,某个黄昏在城市角落遭乱刀砍杀当场毙命。噩耗传来,我的牙悄悄停止溃烂,
彭佳琪[2](2021)在《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 ——关于电影叙事效果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艺术叙事作为生活叙事的一种延续,是对生活叙事的“典型化”。生活中每个人都处于线性时间之中,时间性是叙事的必然本性。个人生活的线性化相互交织形成复杂、无限多重的社会叙事,只不过这种复杂的生活叙事并不能直接为艺术所用。社会生活的容量无限,但艺术叙事的容量却极为有限。另外,生活叙事的杂乱无序,很难让人去理解、把握,更遑论审美。艺术的意义与价值在此时得以体现,对生活叙事的筛选、提炼、典型化、想象乃至幻想,使艺术叙事产生了重要审美价值。被称为“第七艺术”的电影诞生于文学和戏剧之后。受前辈艺术影响,在电影发展历史过程中,对叙事方式的探讨始终存在,如严格按照时间和因果逻辑推进情节的线性叙事,因福斯特提出扁平人物进而引发探讨的扁平叙事,由巴赫金提出复调小说而推演出的复调叙事,以及20世纪80年代活跃于银幕的复合叙事等。近些年,学者们又根据故事对时间的态度进一步提出了单线线性叙事、复线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反线性叙事等,在非线性叙事中又细化出若干类型,如网状叙事、环形叙事、多段叙事、数据库叙事等。这些叙事方式的界定各不相同,没有明确分类。出于对电影叙事问题研究一致性考虑,本文将这些叙事分别归纳为单叙事、双叙事和多叙事。单叙事是具有单线叙事倾向的叙事模式,包括线性叙事;双叙事从属于多叙事,但因为其在多叙事中比重较大,因此单独列出讨论,包括双线索叙事、两段式叙事以及双视角叙事;多叙事则囊括了非线性叙事中三条或三条线索以上的叙事模式和反线性叙事模式。电影诞生至今有一百二十多年时间,在初创阶段,电影单纯地记录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事件。当镜头单纯的记录无法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时,一些电影创作者尝试从经典文学作品或戏剧作品中取材,于是改编成为连接电影与前辈艺术的纽带。电影改编依附于文学作品,是将人物、人物关系、主要情节和其他保留因素,以声画组合的方式在影像媒体上进行的再创作。改编不是电影对文学作品的“直译”,在由文字转化为电影语言时,需要关注到由于文本叙事与电影叙事媒介属性的差异而给予读者和观众自我建构空间的不同。不可否认,电影自诞生之日起便携有迷人的艺术基因。从单个镜头下的片段纪录,到无意中出现的剪辑,再到经由剪辑呈现在银幕上的长片,电影叙事伴随着电影的发展而多变,让人充满探索欲。在电影叙事的发展中,最先出现且至今占据主导地位的叙事方式是单叙事,好莱坞的大多数影片都采用了这种叙事模式。单叙事并非绝对的单一叙事或线性叙事,而是一种单叙事倾向。随着电影的发展,电影创作者在叙事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不同倾向,电影内容的主导关系也由此发生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胶片的发展,电影的物理叙事容量也在不断扩大,由此带来对于电影叙事模式的更多探索。双叙事倾向电影比单叙事倾向电影复杂,使得观众从接受相对单纯的叙事倾向作品提升到可以应对和欣赏情节相对复杂的双叙事电影的高度。在电影自身的发展中,电影创作者既需要把故事讲述清楚,同时还要注意把故事讲述丰满。在信息纵横交错传播的今天,人们越来越能体会到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五十多年前所提出的预言式观点的正确:媒介即是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是网状的、立体的,因此展现在受众面前的无论是人物还是事件,都不再是平面的、单一的,信道的多元使得受众眼中的世界变得饱满起来,电影叙事手法随之悄然改变。然而无论是单叙事倾向故事,还是多重线索故事,都无法单独负起电影的多样审美任务。在单叙事中强化人物和叙事节奏,在多重叙事中建构主题、展现心理及情感的复杂性,这本身即是电影叙事发展的“历史必然”。与单叙事相对清晰、稳定的情节结构倾向不同,双叙事与多叙事倾向电影在电影实践中充当了“破冰船”,用一次又一次的电影实验摸索电影叙事的边界,不断扩大电影叙事的空间,变文字叙事之不可能为镜头叙事之可能。但是,在多叙事的电影实践中需要注意把握好多叙事的“度”。一方面是因为,电影叙事是有边界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如果把握不好多叙事的“边界”,那么极易造成电影叙事的困难,甚至形成电影审美灾难。从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角度来说,娱乐消遣永远是人类必不可少的需求,从这一级需求来看,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是模糊的。从较高一级来看观众对电影的喜爱,则是更高的精神需求——艺术美感享受。在自我实现的审美需要下,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由于欣赏主体先在感知结构的不同而逐渐清晰明确。采用了多叙事模式、带有实验性质的电影在推动电影发展时所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但这种探索往往意味着高淘汰率。电影中表现性叙事与纪实性叙事的比重、影片包含的隐喻性符号与导演风格化倾向的体现,往往会帮助电影创作者在单叙事、双叙事或多叙事模式中做出相应选择。根据创作目的、作品主题与受众特征选择合适的叙事模式,将赋予电影作品更多内涵和价值。对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模式的探究,实则是对不同电影叙事模式阈值的探究,它既是电影审美与接受的“安全范围”,也意味着叙事破界的可能性。总而言之,电影有类型之分,有叙事方式之分,有逻辑是否自洽之分,有能否引发共鸣唤起思考之分,但或许永远不会、不应有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评价之分。无论选择单叙事、双叙事还是多叙事模式,在电影故事吸引人的前提下去探索叙事边界,让观众持续保持期待,或许更有意义。
石文慧[3](2017)在《手指上的戏剧 ——杨胜及福建地区布袋木偶戏创作研究》文中认为中国的偶戏艺术博大精深,布袋木偶戏作为其中一种,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与审美样式长久的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并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布袋木偶戏能得以完好的保存至今且源远流长,与历代前辈的钻研创新,刻苦传承密不可分。其中在近代布袋木偶戏发展史上,不得不提到一位着名的布袋木偶戏艺术大师——杨胜。杨胜先生对于布袋木偶戏的表演技艺、演出形式、木偶造型以及教学体系的革新与完善都有着卓着的贡献,并且成为漳州“北派”布袋木偶戏开宗立派之师,为整个布袋木偶戏发展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将布袋木偶戏推上一个历史的高峰。
张宝林[4](2016)在《1930年代中国的美国文学形象构建》文中研究指明美国文学是促进中国现代文学发生发展的重要资源。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就有必要深入考察中国文人如何认知和想象、选择和安排、彰显和遮蔽美国文学,从而为自身的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借鉴、对照的“他者”形象。本文旨在还原和阐释1930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历史文化语境、具体过程、主要着眼点及最后结果。在1930年代,随着美国迅速崛起和美国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中的地位明显提升,中国文人在接受美国文学时,出现了从粗浅介绍到深入剖析、从轻视到重视的整体性过渡。尽管这一时段依然有人无视美国文学的民族文化特性和良好发展态势,但质疑和否定的声音明显减弱,美国文学也开始在中国呈现出全新的形象。与此同时,在“政治场”和“文学场”严重分化的语境下,不同倾向的中国文人对美国文学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和阐释,构建出了不同的美国文学形象。整体来看,1930年代中国文人构建出的美国文学形象既发生了历时性变迁,又呈现出共时性差异,在具体的构建过程中,既参入了对美国国家的认知和想象,又曲折地表达出对中国现实的思考和对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设计。本文先综合考察1930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语境,再重点分析美国文学形象在中国的多元呈现和整体变迁,阐释不同形象构建的内在逻辑和历史文化意义。除了绪论和结语,本文共包括八章内容。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前两章主要考察1930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语境。第一章分析美国整体实力的提升和文学发展的现实状况如何影响中国的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第二章立足于中国语境展开,考察文学现代化诉求、文坛变迁和都市文化发展如何影响美国文学形象构建。中间四章主要基于重要案例,阐释不同话语形态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主要以郭沫若翻译辛克莱为例,阐释阶级/革命话语如何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第四章主要以杨昌溪研究黑人文学为例,阐释民族/国家话语如何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第五章主要以《现代》杂志的《现代美国文学专号》为例,阐释自由主义话语如何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第六章主要以刘易斯热为例,阐释多种话语形态如何交织在一起共同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最后两章主要考察文学史写作如何参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第七章着眼于中国文人撰写和翻译的多部世界文学史着,考察中国文人如何在世界文学格局中认定美国文学的性质和地位、选择和安排具体的美国作家。第八章主要通过对比分析两部美国文学专史,考察美国文学形象及其构建特点在1930年代中国发生的整体性变迁。结语部分先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再简单分析美国文学对于1930年代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参照性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通过爬梳、整理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从形象构建的角度还原和阐释1930年代的中国文人如何接受美国文学,如何融入对中美两国的认知和想象。这不仅为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世界性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有助于深入理解中美文化交流史。
黄金龙[5](2016)在《“死而复生”神话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死而复生”神话是神话体系中一组颇为生动的神话故事,其基本内核集中在“生”“死”、“爱”的表现之上。将“死而复生”神话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其一,从历时的角度看,“死而复生”神话源远流长,从远古时代至今均有流传且有新的神话产生;其二,从共时的角度看,“死而复生”神话在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神话系统中均有不同的故事产生;最后,从文学的角度看,“死而复生”神话丰富着文学内容,与文学共同阐释着关于“生”、“死”、“爱”的理解。更进一步讲,神话开启的文学叙述应被视为一部人类精神的秩序建构与疗救史。神话原型在后世叙述文学中反复吟唱,在集体记忆中逐渐叠加为传统,成为文化和身份认同的重要力量,这正是神话的价值;从文化的角度看,“死而复生”神话产生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实践,因而负载着一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密码,因此,解读“死而复生”神话的基本内涵,就是打开我们民族文化宝库的钥匙。论文以文学人类学之最新方法论“N级编码论”为指导,即按照第一级是物证(物),第二级是古文字及其隐含的上古思维信息(字),第三级是古代文本(文),N级是近现代以至未来无法穷尽的文本(对上古文化密码的演绎和再造)的方法论,主要从五个方面对“死而复生”神话的相关问题进行解读:绪论:主要分析以下几个问题:本论文研究的神话范围应包含哪些具体领域?包括历时的与共时的,从本研究的目的来看,本文所界定的神话应是“广义的神话”和包含世界范围内大多数民族在内的。其二,本文的研究对象——“死而复生”神话是什么?其三,“死而复生”神话研究对文学人类学的学科意义及其文化意义何在?这三个问题是在绪论部分重点要阐释的问题。第一章:“死而复生”神话概说。主要从类型学的角度,结合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和斯蒂·汤普森的《民间故事分类学》对世界范围内流行的“死而复生”神话的分类、情节结构模式做出分析,以期探寻其共性与个性。第二章是本论文论述的主要内容,在该部分中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死而复生”神话的发生学机制:力图还原原始社会时期人类的心理运行轨迹,从“互渗律”、“循环观”、“万物有灵观”、“长生不死观”的原始思维找寻“死而复生”观念产生的思维基础。“死而复生”观念的运作机制:具体从“死而复生”神话与图腾崇拜,“死而复生”神话与仪式,“死而复生”神话与宗教等方面进行推演,探讨“死而复生”神话的活态文化和历史演进。这是从文化大传统的角度探讨“死而复生”神话的多重意义。第三章:“死而复生”神话的文学意义。在这一部分中,笔者选取了神话仪式与悲剧、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哈姆莱特》、陈亚珍的《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盗墓笔记》等文学文本为个案进行分析,意图对“死而复生”神话所反映的文化小传统进行剖析。研究证明,“死而复生”折射出人类四种共同的价值取向:对生死意义的思考与追问、对自由平等的不懈追求、对家园和故土的渴望与文化寻根以及对长生不死的世代追寻。由此,“死而复生”神话的文化大传统与文化小传统相互打通,展现了一幅人类文化发展的全景图。第四章:“死而复生”神话的文化意义。这一部分论述的重点在于通过对“死而复生”神话在共时与历时的角度所体现的文化差异做出阐释。神话是一个时代文化的镜子,从“死而复生”神话中可以折射出东西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在东方,“死而复生”神话更多的体现了东方“天人合一”、安宁快乐的文化特质,在西方则体现为“天人相分”、死亡痛苦的文化特质。这些文化基因渗透在东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当然,东西方文化也有相同的成分,在上古时期,劳动的热情构成了整个社会的主旋律;在阶级社会时期,阶级斗争和反抗阶级压迫、追求自由平等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化特质;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人们的信仰被工业文明所摧毁,人们在互联网、广告和影视作品中隐喻地表达着对“主流”、“官方”和“权威”的反抗,这是“死而复生”神话在新时期的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讲,“死而复生”神话又是我们解码文化的重要工具。以上就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表明,从人类学的角度对“生”、“死”、“爱”的问题进行解读,能更直观地看到我们不同民族文化与心理形成的深层原因,因此”死而复生”神话之多重意义的挖掘能够使我们更好地探寻民族文化的密码,传承并发扬优秀的民族精神。
姚大怀[6](2015)在《民国传奇杂剧史论》文中提出本文以民国时期的历史与文化进程以及戏曲史的演变为背景,以民国传奇杂剧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新戏曲史料的发掘与整理,全面考察该时段传奇杂剧的发展、变化以及消亡历程,重点分析重要作家群体的思想艺术倾向以及各时段作品的思想主题、艺术风貌、剧本体制的传承与新变,总结民国传奇杂剧的价值与地位,反思其在剧烈的政治文化转型中尴尬的处境。为此,本文拟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篇属于“史”的范畴,即以时间为线,审视民国传奇杂剧的演变过程,共四章内容。第一章为民国传奇杂剧概述,主要涉及以下两个问题。一是民国传奇杂剧的界定。笔者拟从时空、文体以及学科等三个角度为民国传奇杂剧进行界定,从而进一步明确本文的研究范围。二是民国传奇杂剧的整理统计。该部分将从作家的籍贯分布、年龄分布、作品创作(刊发)的时间分布、作品刊发的地域分布以及传播载体等角度对民国传奇杂剧进行统计,从而从总体上把握民国传奇杂剧的作家、作品情况。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以民国初期、中期与后期的传奇杂剧创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不同时段作品的发展背景,探讨其兴盛与衰亡的外部原因,并从时代主题、传统主题等两个角度梳理各阶段的创作情况,宏观展现民国传奇杂剧的发展历程及其兴盛、沉潜与消亡的规律。本文认为,推动传奇杂剧继续前进的外部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是梁启超及其小说界革命对于传奇杂剧的启示,其二是现代报刊业与出版业以及文化市场的强烈刺激,其三是不同类型剧作家的勉励坚守,其四是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与空前严峻的民族危机;除剧本体制以及剧作质量等内部因素外,致使传奇杂剧走向衰亡的外部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其一是远离戏曲舞台,其二是新文学与现代话剧的冲击,其三是大批作家的纷纷淡出,其四是现代报刊业以及文化市场与传奇杂剧的疏离。通过梳理民国不同时期的剧作内容与主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直击现实、服务读者、紧随时代主题需求,是民国传奇杂剧的主旋律与主要特色;抒情言志、自娱自乐、与时代需求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也是民国传奇杂剧的重要特点,但与民国以前的此类剧作相比,同样融入了相应的时代色彩。下篇属于“论”的范畴,即抓住民国传奇杂剧发展与消亡过程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加以论述,并涉及对其戏曲史与文学史地位的评价,共分五章。第五章至第七章分别以报人作家、遗民作家、学者作家等主要作家群体为研究对象,旨在展现不同群体的思想倾向、创作观念、艺术贡献以及相应的教训等,从微观上展现民国传奇杂剧的兴衰得失。本文认为,受思想、经历、职业、修养等要素的影响,上述三类作家在担负起民国传奇杂剧创作主力的同时,均从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传奇杂剧的发展进程,并给后世留下迥异的经验与启示。报人作家主要在民初发挥了主导作用,并在政治与市场意识的双重作用下,其剧作明显指向政治时事与文化市场。在延续清末传奇杂剧的兴盛局面并收获可贵的艺术经验的同时,报人作家也在思想、艺术以及文体形式上暴露出明显的硬伤,从而透支了传奇杂剧的生命。遗民作家的创作高峰也在民国初期。特定的成长环境与生平经历,决定了遗民作家多在剧作中表达特有的遗民思想,表现出与民国政权以及新文化的截然对立。就艺术而言,遗民剧作在情节、人物、语言等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具有较为明显的文人化与学术化的倾向,客观上加速了传奇杂剧的衰亡进程。学者作家在民国中后期成为传奇杂剧创作的主力。深重的民族危机、特殊的学者境遇与扎实的曲学造诣,使得学者作家一方面大声疾呼,号召民众勇赴国难,另一方面将传奇杂剧当成抒情写心的载体以及学术尝试的平台,表现出与报人作家、遗民作家截然不同的创作倾向。在艺术方面,学者作家注重曲律、文采与布局,创作了一批兼顾案头与场上的佳作,堪称民国传奇杂剧领域艺术造诣最为深厚的群体,其创作对于探索中国戏曲的发展方向不无启示意义。第八章通过与元明清以来的戏曲进行比较,以及综合比较民国各阶段的创作情况,揭示民国传奇杂剧在思想内容、艺术方面以及剧本体制等方面的传承与新变。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剧作家们一方面承袭了既有的戏曲传统,在传统题材领域收获颇丰,在书写传统主题方面仍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吸收了清末以来戏曲发展的经验,在题材开掘与主题开拓方面均取得了不俗的创作成就;就艺术风貌而言,民国传奇杂剧在吸收传统戏曲艺术经验的基础上,更多地融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以及戏语言风格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新旧兼备的特色;在剧本体制方面,传承即意味着对文体个性的坚守,而新变则意味着挣脱束缚,探求新的发展道路。对于民国传奇杂剧而言,无论是传承,还是新变,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第九章一方面将民国传奇杂剧分别放在民国与当下,揭示其重要的历史作用与当代意义,另一方面将其置于戏曲史与文学史领域,总结其无法替代的戏曲史与文学史地位。本文认为,作为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孕育出来的艺术成果,传奇杂剧不仅在当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下亦具有重要的认识、审美与借鉴价值,较之于鼎盛时期的传奇杂剧,亦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文还在重点梳理其艺术贡献的基础上,审视民国传奇杂剧在传奇杂剧史、民国戏剧史以及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认为,民国传奇杂剧是元明清戏曲史的延续,是传奇杂剧史的殿军与终点,是民国戏剧史的旁枝与支流,并与其他文体一道,共同构筑起斑斓多姿的民国文学,堪称中国戏曲史与民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余论部分将以政治文化转型为切入口,综合分析民国传奇杂剧的功能定位、创作手法以及传播方式等关键问题,从而探讨与反思民国传奇杂剧的处境。本文认为,在政治文化剧烈转型之际,民国传奇杂剧只能处于一个两难的处境之中,无论如何抉择,都无法摆脱逐渐消亡的命运。
张岚岚[7](2014)在《明清传奇对《牡丹亭》的接受》文中指出本文以明代万历二十六年至清代宣统三年对《牡丹亭》进行创作接受的明清传奇为研究对象,结合曲论、评点、序跋等相关文字,就明清传奇对《牡丹亭》接受的具体表现、历史轨迹、文学文化成因等进行分析总结。前言部分主要阐述明清传奇对《牡丹亭》接受的整体情况并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后世传奇文本中所蕴藏的丰富素材,作者及评点、批评者的关联性论述召唤并支撑这一选题的深入研究。该选题所包含的研究思路是《牡丹亭》研究和明清传奇研究的方向和趋势所在,但目前还是就某一作品、某一题材或某一阶段进行点式个案分析,以整个明清传奇作为研究对象的整体研究尚未出现。第一章首先针对《牡丹亭》创作影响研究的滞后,查找经典创作接受研究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进行理论和方法论的探索。不同于“玉茗堂派”,“《牡丹亭》影响传奇作品群”名称的提出,表明重建《牡丹亭》“生命史”的研究旨趣,是问题的聚焦和研究的前提。在对《牡丹亭》整体形式和主题特征进行研究辨析的基础上,确立了“作品群”的遴选标准。第二章分别论述《牡丹亭》成为明清传奇“第一印象”的内部和外部、主观和客观等方面的因素。首先论述《牡丹亭》在内容与形式的书写方面占领先机,规范并制约着传奇文体的风貌特征;其次论述《牡丹亭》与明清时期各阶层、各群体读者期待视野的相接,使其在明清时期完成了自发、自愿、自主的接受,这是形成“《牡丹亭》影响传奇作品群”的主观成因;最后论述明清时期《牡丹亭》在案头与场上的双向传播,使其在受众中的辐射面和渗透力得到扩大和加强,这是形成“《牡丹亭》影响传奇作品群”的客观促因,并通过部分创作接受者的公开“表白”和“坦白”,展示本论题的直接有效话语支撑。第三章主要针对人物形象的接受进行研究。论述“作品群”中的女性对杜丽娘心理动作的接受和外部行动的选用,并分析小青剧中小青形象对杜丽娘的模仿和转换。在柳梦梅形象接受研究中,一方面分析其共有面貌如生活情境的相似、性格的趋同等,同时论述了“杜丽娘”符号对男性形象塑造的影响以及男性形象对“杜丽娘”的不同具体化。第四章主要就明清传奇对《牡丹亭》元母题如“互梦”、“写真”、“冥判”“叫画”、“幽媾”等的接受进行研究。在文学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辨析《牡丹亭》母题的文化创新意义,梳理后世传奇形态各异的接受,呈现创作接受者特有的微妙心态。第五章主要研究后世传奇对《牡丹亭》“情”叙事主题和“魂梦”叙事方式的接受。根据《牡丹亭》“情”叙事主题在后世传奇中的流变,将明清传奇划分为“情生”、“情住”、“情异”、“情灭”等四个时期,并分析不同时期“情”的内涵、写“情”风貌及其社会文化成因。同时就《牡丹亭》“魂梦”叙事方式对明清传奇创作的深远影响进行分析。
朱仰东[8](2013)在《朱有炖研究》文中提出朱有炖在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取得了一定成就,其杂剧更是风靡明清两代,宫廷、民间皆争相搬演,赞誉之词不绝,评价甚高。然自近代以来,因受诸多外在人为因素的干扰,朱有炖及其杂剧受到冲击,其在诸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也由此被遮蔽起来,这不仅关系到对朱有炖及其成就的认识,也直接影响到对明代文学、艺术等发展流变过程真实状态的把握。鉴于此,本文拟从其生平出发、结合其本人思想、文本、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作家创作生态环境等层面,进行学理等层次的分析,借以更好地发掘朱有炖及其作品的构成、思想、审美、价值等,并在此基础上予以“抛光”“还原”,作出较为公允的评判及合理定位。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朱有炖生平研究。朱有炖生平资料稀少,且因明代史料错讹现象较多,故本章重点在于爬梳文献,考辨真伪,梳理并厘清朱有炖人生轨迹。为更好地、也更集中地勾勒出朱有炖一生行状,依其身份,该章分别择取政治、文人两个生活层面分而述之。就政治生活而言,由于朱有炖政治生涯受到其父周王橚牵连,周王橚与周藩命运也就成了该章首先要交代的问题;而其后半生,则又相继经历了因争夺王位而兄弟反目等事件,周旋于政治场上的朱有炖沉浮跌宕,实为明初政治斗争的缩影。就文人生活而言,该章依次介绍了朱有炖受教背景、文人交游及文艺创作,前两点是朱有炖能够成为文人的前提和基础,后者则是对朱有炖作为文人,其生活状态的大致描摹。全面了解朱有炖生平为合理解读其着述而不致片面提供了相应依据。第二章为朱有炖思想研究。建国之后,朱元璋恢复儒教,以儒治国,同时对释道两教也并非一味禁止,通过扶持与限制并举的政策发挥其辅助王纲的作用。作为周藩世子,且又深得祖父器重,以儒为主,释道为辅,三教并存的思想与朱元璋的熏陶有着很大关系,与明初治国策略桴鼓相应。当然,政治场上的挫折及爱情婚姻方面的失意对朱有炖崇佛重道的思想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作品是作家思想的结晶,研究朱有炖思想是深入剖析、评判其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途径。第三章旨在考索朱有炖着述。首先,该章对当下朱有炖着述中几个颇有争议的如杂剧《善知识苦海回头》、《元宫词》百章等着作权问题进行辨析;其次对朱有炖杂剧、散曲、诗词、散文、书画等作品着录、版本等流播情况逐一考订。考索朱有炖着述情况,也就明确了此后文本研究的具体范围,使操作过程有的放矢,这是文本研究的前提,也是最为基本的工作。第四章、五章、六章为杂剧文本研究。第四章为创作论。该章主要探讨朱有炖杂剧创作的外部因素,或构成朱有炖杂剧创作的外部成因。这些因素或成因包括:一、传统文化。因受众不同,传统文化又可分为大小两个不同范畴。周藩驻地开封民间文艺兴盛,“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民间元素被朱有炖汲取,融入剧中。而“大传统文化”层面,明初礼乐制度复兴、演剧制度创建等也直接影响着朱有炖杂剧创作;二、理学的兴起与台阁文风的崇尚。前者使朱有炖杂剧染上了浓厚的理学色彩,后者则使杂剧接续台阁文风而呈现出一派雍容气象;三、“家国同构”意识。剧中所体现出来的“大一统”观念及门第情结即是朱有炖这一思想意识的具化。第五章为文本论,旨在解读朱有炖杂剧的思想意蕴。朱有炖杂剧数量较多,因此,该章的首要任务即运用类型设计理论,结合作家创作意图、文本实际,将朱有炖杂剧划分为英雄、家庭婚姻、度脱、庆赏、文人五种类型;英雄剧中,无论水浒英雄,还是三国时期的关羽,既“忠”且“义”,但“义”往往受制于“忠”;家庭婚姻剧中,女子多以妇德自励,教化色彩较浓,但因其“守节”“守志”大多以爱情为前提,故教化之中,不无对爱情的歌颂,不能简单地以封建说教为由予以定性或否定;度脱剧为杂剧传统题材,与元剧相比,朱有炖度脱剧不是远离尘世而是相反,宗教光环下,隐含着作家本人对世俗的价值追求;庆赏剧以庆寿与赏花为主,热闹繁华的背后表达了作家本人对富贵生活的津津乐道与长生久视的向往;文人剧则从正反两个方面塑造了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人格修养的规范及其对君子人格的向慕。第六章为价值论。朱有炖杂剧周藩原刻本是目前保存完好的最早杂剧刊本,具有其他杂剧无法替代的文献价值。朱有炖杂剧善于吸收其他艺术形式,创作中有继承有突破,对于了解明初及明前艺术及杂剧面貌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戏曲文献价值;戏曲理论方面:朱有炖虽然对杂剧没有系统的专论,但从事杂剧创作,对杂剧仍不乏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皆被后代戏曲理论家吸收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建构的重要组成;戏曲小说同源异派,互有影响,由于时代特殊,朱有炖杂剧在四大名着成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他古典小说如《聊斋志异》等也从中获益匪浅,剧中所积累的创作经验、艺术技巧也为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成长、成熟注入了活力,朱有炖杂剧的古代小说及理论文献价值同样值得关注。第七章为朱有炖散曲研究。散曲发展至明初已呈颓势,其颓势形成的原因及明初曲坛状况是该章首先面对的问题;其次是对朱有炖散曲思想意蕴的探讨。朱有炖调和三教的思想其实即是关于出与入的问题,而以儒为主的思想最终决定了入世思想的主导地位,朱有炖散曲的思想意蕴一方面表达了对隐逸的渴望,另一方面则仍摆脱不了入世思想的缠绕,看似矛盾的两个问题,其实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隐逸最终还是倒向了世俗;虽然明初散曲走向衰落,但朱有炖散曲仍有其特色,取材上曲与剧同生共长,语言上亦雅亦俗,风格上亦庄亦谐,体制上组章成篇。朱有炖首次提出了“散曲”概念,提高了曲体地位,其曲作成就受到后人好评,散曲在明代能够持续发展,朱有炖功不可没。第八章为朱有炖诗词及其他研究。朱有炖诗歌数量较多,该章采用类型研究的思路,将其诗歌分为悼亡诗、咏花诗、咏物诗、咏怀诗四大类,并注意与明初诗歌及明代诗歌发展走向等大背景联系起来统观考量,朱有炖诗歌既有时代特征,又自居面目,在明初诗歌饱受批评的情况下,其个性特征不仅有超越时代藩篱的趋向,而且与明代诗歌趋于健康发展的走向颇为一致;明词广受诟病,朱有炖存词不多,丰富的题材,清新自然的审美风格与批评视野中明初词坛迥异,随着学术研究的推进,明词逐渐改变了以往被冷落的局面,其词史地位也应予以廓清;其他研究还包括散文、韵文及书画作品,这些作品为学界遗忘但却在明清两代同样引人注目。在对朱有炖及其着述较为全面、深入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朱有炖虽以杂剧久负盛名,但以其才学、造诣及创作成就,使其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杂剧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艺术家。作为杂剧家,我们应当鉴于以往研究中的经验教训,摈除成见,继续深入;对于其他方面的造诣与成就,我们也应予以恢复与发掘。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了解其人,更好地以历史的眼光为其定位,进而客观理性地接近明初乃至有明一代文学、艺术发展之“真”。
闫明凤[9](2013)在《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中的镜子意象》文中认为镜子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具,而且在东西方文化中,各自积淀了丰富复杂的文化内蕴。又因镜子与女性天然的亲密关系,从镜子角度切入分析女性内心世界,成为一个有别于男性视角的独特手段。在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中,镜子作为一个性别化的审美意象集中爆发,成为承载女性性别意识、性别经验和文化心理、艺术观念的重要载体。本文立足性别视角,选取当代女性诗人的诗歌为材料,辨析诗歌文本中的镜子意象是如何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确认、反思、怀疑再到重构的复杂心情以小小的镜面反射到公共话语体系中。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梳理了东西方镜子的文化内涵及其对当代女性诗歌中镜子意象的影响。在东方文化中,镜子意象更突出“格物致知”的实用功能,与现世此身相关联,是一种形而下的感性经验的外显。在西方文化中,镜子更多的是钩连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现实与精神的媒介,是一种形而上的理性玄思。承接东西方镜子诗学的当代女性诗歌,透过镜子穿梭于现实和虚幻的无穷变幻中,以期达到对自我的认知和对自我、世界的深刻反省批判。第二部分对与镜子具有相似精神内涵的“互体变爻”:水、房间、石头三类同构意象进行梳理,分析它们所蕴含的当代女性生命意识和审美追求。第三部分借助女性对镜凝视,探讨女性存在之思。当女性对镜观察自身时,就像拉康“镜像理论”里,婴儿首次从镜子中辨认自己的影像一样,她们大胆描述自己的身体,实现对自我形象的确认。可是镜子的虚幻性,使她们看到的自我是一种理想的伪自我。在此情形下,女诗人们对自我主体实现的可能性,主体建构方式的多重性展开了深刻反思。第四部分是结论,女性通过揽镜自照,以镜照人,实现了自我确认,但是镜子呈现的虚幻空间给人带来真假难辨的错觉,既能提供自我认知的满足感,又是自我迷失的假象空间。女性要走出“以镜为墙”的迷宫,在对历史和“当下”的关注中,突破性别局限,才能让女性诗歌艺术在文学潮流中亭亭玉立,优雅绽放。结语部分是对上述研究的总结。镜子意象由古而今反映了当代女性诗歌的独特光芒,它传达出审美主体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感受,也映照出女诗人们的生存环境。不仅拓展了女性的精神空间,还打开了研究女性文学的独特视角。
刘方[10](2012)在《《妇女杂志》女性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受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爱国志士们面对积贫积弱的中国现状、民族存亡的社会难题时,逐渐认识到女性解放与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倍受中西方文化激荡碰撞、新旧思潮交替冲突的影响,在女性发展的角色定位、平等内涵、实现路径、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着争议与辩论。作为知识分子交流与论战的舞台——《妇女杂志》扮演着女性解放思潮的“引领者”和“宣传者”角色。因此,《妇女杂志》自然而然地成为考察民国时期女性解放与发展问题的一扇“窗户”。在女性发展的角色认知上,《妇女杂志》呈现出来了“男女平等”与“男女有别”的两个女性观本质,由此产生了女性在发展目标上出现了“人”还是“女人”的不同。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从选题缘由和选题意义提出了本文论述的问题:从《妇女杂志》入手,透视民国时期女性解放观念的发展与变迁;其次,通过对于近年来研究《妇女杂志》的相关论文与专着的综述,反映目前对于《妇女杂志》研究的现状与成果;再次,在研究视角方面,以《妇女杂志》为研究文本,以性别角色为研究视角;“女性观”的论文选题和女性教育、职业和婚姻三个方面的论述观点,体现了本文的创新点;最后,在研究思路上,以女性为女、为妻、为母的性别角色为线索,通过对女性教育观念、职业观念、婚姻观念的梳理与考察,分析女性观念的特点、原因和评价;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文本分析法与内容分析法。第二部分,对《妇女杂志》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妇女杂志》刊行17年,经历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国民革命运动等社会大变革,其内容是民国社会急遽变迁的历史缩影,更是研究近代女性群体的重要资料。其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出身名门、主持得人、取材精审和推销得法等方面的综合因素。商务印书馆是《妇女杂志》出版的平台,编译所是其管理者。在主持方面,一是得益于主编的努力,二是得益于其撰稿执笔群;三是得益于固定的读者群。编辑方针和内容安排的不断变革和创新,使得杂志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内容丰富、质量上乘。商务印书馆发行平台的运用、发行专号的推动、读者奖励措施的实行,使得杂志十分畅销。第三部分,女性教育观念方面。首先,简要概述了中国女子教育的观念。传统社会,女子教育局限于男尊女卑的贤内助教育;近代社会以来,逐渐重视和倡导女性学校教育。其次,分析了《妇女杂志》在女性教育观念呈现出来的四种类型:贤妻良母论、职业技能论、男女平等论和女子特质论。再次,分析了女性教育观念的特点。四种类型的女性教育观念在认同女性教育重要性上存在着共同点;在教育缘由、教育内容、教育目标上存在着“男女同教”与“男女分教”的分歧点。最后,分析了男女同教与男女分教观念,在贤妻良母主义的讨论、大学男女同校之争、男女同样教育、教育观念“人性化”与“女性化”等方面的争论。第四部分,女性职业观念方面。首先,简要概述了中国女性职业观念。传统社会中,在职业观上有着“男主外女主内”的特点;近代社会逐渐出现了鼓励女性就业的变化。其次,《妇女杂志》在女性职业观念上存在着三种类型:家庭职业论、社会职业论、性别职业论。再次,分析了其特点。三种类型的女性职业观念在力促女性就业上存在着共同点;在职业与生理、职业与母性等方面存在着“男女同业”与“男女分业”的分歧点。最后,分析了男女同业与男女分业的争论。两者的争论体现在职业与家事、职业与经济独立、女性职业的“人性化”与“女性化”等三个方面。第五部分,女性婚姻观念方面。首先,简要概述了中国女性婚姻观念。传统社会存在着“夫尊妇卑”的婚姻观念,近代社会逐渐主张平等自由、个性解放的婚姻观。其次,《妇女杂志》存在着四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婚姻观念。包括自由权利论、婚制改良论、性别差异论和离婚保守论类型。再次,分析了其特点。四种类型女性婚姻观念在批判机械婚姻上存在着共同点;在离婚与人道主义、道德标准、人格尊重三个方面存在着“男女同权”与“男女分视”的分歧。最后,通过对于郑振埙婚姻史透出的离婚性别差异和《妇女杂志》关于是否可以与旧式妻子离婚两个方面,集中反映不同论者在“男女同权”与“男女分视”上的争论。第六部分,《妇女杂志》女性观评价。首先,分析《妇女杂志》女性观的本质。其女性观呈现出男女平等与男女有别的两个本质特点,由此导致其发展目标呈现出“人”还是“女人”的差异。其次,阐述了《妇女杂志》的女性观特点。观念理解多元化、性别认知差异化、主导核心男性化、理论基础西方化是其女性观的特点。再次,挽救危亡使命的赋予、新旧思潮冲突的消解是其本质和特点产生的原因。最后,分析了《妇女杂志》女性观的作用。一是引领了女性解放理论的思潮,二是探讨了女性解放的实践难题。女性观是来源于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观念意识。研究《妇女杂志》的女性观,不仅可以透视出当时社会对于女性解放与发展的思考;同时,也可以映照出当今社会女性发展问题存在的历史渊源,为当今女性解放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人类能否重圆“世界语”之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类能否重圆“世界语”之梦(论文提纲范文)
(2)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 ——关于电影叙事效果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叙事概念溯源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成果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和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文本叙事与镜头叙事 |
第一节 叙事理论发展概述 |
一、古典叙事理论 |
二、经典叙事学 |
三、后经典叙事理论 |
第二节 电影叙事实践与发展 |
一、欧美小说对电影叙事的影响 |
二、电影作为一种语言 |
三、电影叙事的发展 |
第三节 文学叙事与电影叙事的关系 |
一、自我建构空间差异 |
二、依附与反哺 |
三、改编:忠于原着,再现精髓 |
四、叙事与交流 |
第二章 作为电影故事基本架构的单叙事 |
第一节 电影单叙事历史地位的形成 |
一、电影单叙事概念界定 |
二、电影单叙事的经典性 |
第二节 电影叙事节奏与隐性叙事元素 |
一、剧本的叙事节奏 |
二、色彩的叙事节奏 |
三、音乐的叙事节奏 |
第三节 单叙事并不绝对 |
一、单叙事是一种叙事倾向 |
二、单叙事不意味着单一 |
第三章 双叙事给电影叙述带来的改变 |
第一节 叙事观念与方式的嬗变 |
一、跨学科视野下的电影叙事观 |
二、电影双叙事的界定 |
第二节 电影双叙事分析 |
一、双线交替叙事 |
二、两段式叙事 |
三、双视角叙事 |
第三节 双叙事对电影欣赏的影响 |
第四章 多叙事,电影故事的另一种可能 |
第一节 电影多叙事出现的必然 |
一、社会变革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
二、电影艺术重心的漂移 |
第二节 电影多叙事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电影多叙事模式 |
一、多角度叙事 |
二、拼图式叙事 |
三、多线程起点重置式叙事 |
第四节 电影多叙事的实验性特征 |
一、叙事的实验性 |
二、导演意识的实验性 |
第五节 电影多叙事的审美边界 |
一、电影观众的审美边界 |
二、电影故事的叙事边界 |
三、从单叙事到多叙事:电影叙事探索的殊途同归 |
第五章 叙事与选择 |
第一节 电影镜头的两种叙事倾向 |
一、表现性叙事 |
二、纪实性叙事 |
三、只是倾向而已 |
第二节 叙事符号的隐喻性与风格化:导演意识与导演选择 |
一、隐喻性 |
二、风格化 |
第三节 电影叙事选择与影片效果 |
一、单叙事:故事至上 |
二、多叙事:电影审美接受的两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手指上的戏剧 ——杨胜及福建地区布袋木偶戏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手指上的戏剧 |
第一章 布袋木偶戏的审美价值 |
第一节 布袋木偶发生的审美背景 |
第二节 布袋木偶戏的审美价值 |
(一)造型之美 |
(二)技艺之美 |
(三)历史之美 |
(四)角色之美 |
第二章 布袋木偶戏“南派”与“北派”分野及其艺术特征 |
第一节“南派”与“北派”曲调唱腔的差异 |
第二节“南派”与“北派”演出形式的不同 |
第三节“南派”布袋木偶戏 与“北派”布袋木偶戏传承谱系 |
第三章 杨胜的布袋木偶戏创造与革新 |
第一节“北派”杨胜的布袋木偶戏时代 |
(一)苦心学艺终成材 |
(二)技艺纯熟迎辉煌 |
(三)扬名国际展风采 |
(四)功成名就育未来 |
第二节 杨胜的“北派”布袋木偶戏成就与贡献 |
(一)浓缩节目内容,精进表演技艺 |
(二)更改唱腔念白,打破地域局限 |
(三)拓宽舞台尺寸,加大表演区域 |
(四)更改木偶造型,添加辅助特技 |
(五)苦心育人传承,完善北派体系 |
第四章 当代布袋木偶戏的发展与传承 |
第一节 漳州“北派”布袋木偶戏发展传承状况分析 |
第二节 晋江“南派”及台湾地区布袋木偶戏发展传承状况分析 |
第三节“北派”布袋木偶戏未来传承与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1.“金永成”李家班世系列表 |
表2、“福春派”传承谱系、“福兴派”传承谱系 |
表3、漳州布袋木偶戏传承谱系 |
表4、漳州布袋木偶戏传统剧目 |
杨亚洲采访录音整理 |
致谢 |
(4)1930年代中国的美国文学形象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他者”崛起:1930 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外部语境 |
第一节 美国崛起及其影响力在中国的扩散 |
一、美国的崛起历程及现实状况 |
二、美国影响力在中国的扩散 |
第二节 美国文学的发展与成熟 |
一、20 世纪之前美国文学的发展历程 |
二、20 世纪初美国文学的繁荣景象及意义凸显 |
第二章 “自我”症候:1930 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内部语境 |
第一节 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诉求 |
一、现代世界文学与民族文学意识的形成 |
二、美国文学:中国文学现代化的重要“借镜” |
三、美国文学译介的整体状况 |
第二节 1930年代中国的文坛情势 |
一、中国文坛的多元格局与多型话语 |
二、美国文学译介队伍壮大及分化 |
第三节 1930年代中国的都市文化发展 |
一、新市民阶层与美国文学消费 |
二、现代传媒与美国文学传播 |
三、现代教育与美国文学传播 |
第三章 辛克莱热:1930 年代中国的阶级/革命话语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第一节 1930年代中国的阶级/革命话语与辛克莱热 |
一、阶级/革命:美国文学形象构建的重要尺度 |
二、辛克莱:新文学、文化偶像 |
第二节 构建主体的身份认同变化 |
一、“五四”高潮期的狂飙诗人身份定位 |
二、“革命文学”时代的自我调整 |
第三节 从翻译选择到政治实践 |
一、翻译选择与阶级/革命话语彰显 |
二、从文学实践到政治实践 |
第四章 休士热:1930 年代中国的民族/国家话语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第一节 美国黑人及其文学:1930 年代中国的公共议题 |
一、关注黑人现实境遇 |
二、关注黑人文学发展状况 |
三、黑人文学译介的特点 |
第二节 杨昌溪的黑人文学形象构建 |
一、研究实绩考辨 |
二、民族/国家话语与黑人文学阐释 |
第三节 休士:民族革命还是阶级革命斗士? |
一、民族革命斗士 |
二、阶级革命斗士 |
三、休士形象差异的实质 |
第五章 “自由”的文学:1930 年代中国的自由主义话语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第一节 杜衡与“专号”的自由主义话语生成 |
一、“专号”的自由主义话语立场 |
二、杜衡在“专号”中的作用 |
第二节 “专号”中的美国文学形象及其构建策略 |
一、现代、独立、自由、创造的美国文学 |
二、多元竞生的美国文学 |
三、“专号”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主要策略 |
第三节 “专号”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诉求 |
一、新文学建设构想 |
二、政治和文化路径设计 |
第六章 刘易斯热:1930 年代中国的多元话语交织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第一节 “诺奖情结”与刘易斯热 |
一、刘易斯:1930 年代中国文坛的又一个热点 |
二、“诺奖情结”生成的内在逻辑 |
三、获奖与刘易斯热 |
第二节 美国获奖:相关争论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一、从民族/国家的角度阐释诺奖 |
二、“美国”获奖与中国文人的意外之感 |
三、关于美国获奖资格及获奖原因的争论 |
第三节 刘易斯获奖:相关争论与刘易斯形象构建 |
一、刘易斯获奖与中国文人的意外之感 |
二、关于刘易斯获奖资格及获奖原因的争论 |
三、关于刘易斯作品批判性的争论 |
第七章 1930年代中国的世界文学史书写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第一节 在世界文学格局中定位美国文学 |
一、基本积极的美国文学形象 |
二、基本消极的美国文学形象 |
第二节 在世界文学格局中安排美国作家 |
一、世界文学史着中的美国“经典”作家 |
二、“经典”序列:彰显与遮蔽 |
三、文学观、史观与“经典”选择 |
第三节 外来话语影响与美国文学形象构建 |
一、《文学大纲》中的美国文学论述 |
二、《世界文学史纲》中的美国文学论述 |
第八章 从“ABC”到“新传统”:1930 年代中国构建美国文学形象的整体变迁 |
第一节 《美国文学ABC》与美国文学“旧”形象 |
一、《美国文学ABC》——“《英国文学ABC》的第三册” |
二、真美善统一的纯文学观与美国文学消极形象生成 |
三、编译、漠视与美国文学消极形象生成 |
第二节 《新传统》与美国文学“新”形象 |
一、“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内容”:美国文学的新传统之一 |
二、“民族主义的形式”:美国文学的新传统之二 |
三、多元共生、一元独秀的美国文学形象及其生成逻辑 |
四、从美国国家形象构建到中国自我认知和想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5)“死而复生”神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界定 |
一、 “神话”的界定 |
二、 “死而复生”神话的界定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国外研究动态 |
二、国内研究动态 |
第三节 论题研究的意义 |
一、文学意义 |
二、文化意义 |
第四节 论题研究的方法 |
一、四重证据法 |
二、N级编码论 |
第一章 “死而复生”神话概说 |
第一节 “死而复生”神话的地域分布及其特征 |
第二节 “死而复生”神话的功能项与情节模式分析 |
一、 “死而复生”神话的功能项划分 |
二、 “死而复生”神话的情节模式分析 |
第二章 “死而复生”神话的发生学机制 |
第一节 “死而复生”神话产生的思维观念 |
一、 “互渗律” |
二、 “循环观” |
三、 “万物有灵观” |
四、 “长生不死观” |
第二节 “死而复生”神话观念的运作机制 |
一、远古而来: “死而复生”神话的图腾崇拜演进 |
二、由生到死: “死而复生”神话中的仪式 |
三、永生信仰: “死而复生”神话的宗教理念 |
第三章 “死而复生”神话的文学意义 |
第一节 生死抉择:生死意义的思考与追问 |
一、神话仪式对悲剧的启迪 |
二、哈姆莱特式的悲剧所指向的生死意义的思考与追问 |
第二节 自由平等:对生之自由的不懈斗争 |
一、《牡丹亭》的 “情” “理”冲突 |
二、 “临川四梦”的 “轮回观念” |
第三节 家园之思:一个民族的魂之所牵与文化根脉 |
一、生命树崇拜 |
二、土地崇拜 |
第四节 长生不死:历代人类不倦的追寻与探索 |
一、长生不死秘术关键词之一:青铜 |
二、长生不死秘术关键词之二:人兽共体 |
三、长生不死秘术关键词之三:玉 |
第四章 “死而复生”神话的文化意义 |
第一节 “死而复生”神话所彰显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
一、东方:面向 “生”的伦理思考 |
二、西方:面向 “死”的价值思考 |
第二节 “死而复生”神话所彰显的时代差异 |
一、上古时代:劳动浸润的英雄斗争神话 |
二、阶级社会时期:反抗阶级压迫与追求自由幸福的斗争神话 |
三、大众文化时期: “死而复生”神话的文化遗留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省略标记表 |
附录B 三元神、三大次级元神列表 |
附录C 《山海经》中人兽共体诸神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6)民国传奇杂剧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论题的提出与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上篇 |
第一章 民国传奇杂剧概述 |
第一节 民国传奇杂剧的界定 |
一、民国传奇杂剧的时空界定 |
二、民国传奇杂剧的文体界定 |
三、民国传奇杂剧的学科界定 |
第二节 民国传奇杂剧的整理统计 |
一、作家整理统计 |
二、作品整理统计 |
第二章 民国初期(1912-1919)的传奇杂剧 |
第一节 民初传奇杂剧的发展背景 |
一、梁启超及其小说界革命对于民初传奇杂剧的启示意义 |
二、现代化报刊业与出版业对传奇杂剧的支持 |
三、作家队伍的壮大对传奇杂剧的推动 |
四、结语 |
第二节 民初传奇杂剧的时代书写 |
一、民初传奇杂剧中的“革命”与“民国” |
二、社会问题的展现与剖析 |
三、结语 |
第三节 传统主题的传承与变异 |
一、主题多样的历史文献剧 |
二、文学市场化背景下的儿女风情剧 |
三、结语 |
第三章 民国中期(1920-1931)的传奇杂剧 |
第一节 五四风潮下传奇杂剧面临的困境 |
一、新文学的崛起与旧文体的衰落 |
二、现代话剧的崛起与旧剧的衰落 |
三、主流报刊与传奇杂剧的疏离 |
四、作家数量的锐减 |
五、结语 |
第二节 时代主题的延续与开拓 |
一、政治乱象的书写 |
二、民族存亡的思考 |
三、社会问题的反思 |
四、结语 |
第三节 传统题材剧的主题建构 |
一、历史文献剧中惆怅情绪与历史意识 |
二、儿女风情剧的自我书写与时代意识 |
三、结语 |
第四章 民国后期(1932-1949)的传奇杂剧 |
第一节 民国后期传奇杂剧所处的社会与文化背景 |
一、战争的创伤与文化的劫难 |
二、民族精神的高扬与抗战文艺的勃兴 |
三、结语 |
第二节 时代意识的空前高涨 |
一、抗战题材剧的勃兴 |
二、其他政治与社会问题的书写 |
三、结语 |
第三节 传统主题的延续与深化 |
一、历史感慨与惆怅情绪的抒发 |
二、女性问题与爱情生活的呈现 |
三、传统文化观念的解读与反思 |
四、结语 |
下篇 |
第五章 民国传奇杂剧作家群体(上)——报人作家群体与民国传奇杂剧 |
第一节 云集与星散:报人作家的戏曲创作历程 |
一、民国以前报人作家的传奇杂剧创作概况 |
二、民国报人作家的传奇杂剧创作历程 |
第二节 政治与市场:报人作家的主要创作指向 |
一、文人论政与政治意识 |
二、卖文为生与市场意识 |
第三节 经验与教训:报人剧作的艺术得失 |
一、报人剧作的艺术经验 |
二、报人剧作的艺术教训 |
三、结语 |
附:民国报人作家一览 |
第六章 民国传奇杂剧作家群体(中)——遗民作家群体与民国传奇杂剧 |
第一节 喧哗与平静:遗民作家的思想倾向与创作概况 |
一、遗民群体的思想倾向 |
二、遗民作家的创作概况 |
第二节 现实与传统:遗民作家的主要创作指向 |
一、否定现实与反思前朝 |
二、抵制新学与弘扬传统 |
第三节 定性与反思:遗民作家的艺术表现 |
一、遗民剧作的案头化倾向 |
二、遗民剧作的教训 |
三、结语 |
附:遗民作家一览 |
第七章 民国传奇杂剧作家群体(下)——学者作家群体与民国传奇杂剧 |
第一节 沉默与崛起:学者作家的戏曲创作历程 |
第二节 民族与个体:学者作家的主要创作指向 |
一、民族危机与呼唤抗争 |
二、学者境遇与惆怅感怀 |
三、学术兴趣与创作尝试 |
第三节 案头与场上:学者作家的艺术造诣 |
一、曲律谨严,南北兼擅 |
二、文词精雅,本色自然 |
三、脉络清晰,布局妥帖 |
四、结语 |
附:学者作家一览 |
第八章 民国传奇杂剧的传承与新变 |
第一节 思想内容的传承与新变 |
一、延续与起伏:题材类型的消长 |
二、单一与多元:剧作内容的拓展 |
三、传统与现代:戏曲主题的嬗变 |
四、结语 |
第二节 艺术风貌的传承与新变 |
一、借鉴与创新:情节结构的设置 |
二、延伸与拓展:人物形象的塑造 |
三、典雅与通俗:语言风格的变迁 |
四、结语 |
第三节 剧本体制的传承与新变 |
一、回归与解构:剧本结构的变革 |
二、再现与扭结:音乐体式的因替 |
三、结语 |
第九章 民国传奇杂剧的价值与地位 |
第一节 民国传奇杂剧的历史作用与当代意义 |
一、民国传奇杂剧的历史作用 |
二、民国传奇杂剧的当代意义 |
三、结语 |
第二节 民国传奇杂剧的戏曲史与文学史地位 |
一、民国传奇杂剧的艺术贡献 |
二、民国传奇杂剧的戏曲史地位 |
三、民国传奇杂剧的文学史地位 |
四、结语 |
余论 政治文化转型下民国传奇杂剧的处境及其反思 |
一、关于功能定位:是面向大众还是面向小众 |
二、关于体制规范:是突破创新还是传承坚守 |
三、关于传播方式:是静态传播还是动态传播 |
四、结语 |
附录一:晚清民国曲家曲目摭补 |
附录二:民国传奇杂剧目录 |
附录三: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丛考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7)明清传奇对《牡丹亭》的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构想 |
第一章 “《牡丹亭》影响传奇作品群”的提出及其遴选依据 |
第一节 经典创作接受研究简论 |
一、经典创作接受研究的基础 |
二、经典创作接受研究的困境 |
三、经典创作接受研究的路径 |
四、经典创作接受研究的价值 |
第二节 名称的提出 |
一、从明清传奇的创作实际出发 |
二、不同于“玉茗堂派” |
三、重建《牡丹亭》的“生命史” |
第三节 遴选的依据 |
一、承其神 |
二、摹其形 |
三、引其文 |
小结 |
第二章 《牡丹亭》:明清传奇的“第一印象” |
第一节 《牡丹亭》——明清传奇的制高点 |
一、历史境遇:“情”的迸发,时代思潮的转型期 |
二、创作境遇:传奇的风行,新型文体的建构期 |
第二节 《牡丹亭》和明清时期各类期待视野的相接——从上到下的广泛普及 |
一、作为普通民众的启蒙觉醒者 |
二、作为闺阁女性的移情体认者 |
三、作为男性士人的寓言寄托者 |
第三节 《牡丹亭》在案头与场上的双管齐下——文字阅读与舞台搬演的强力渗透 |
一、从刊刻印刷看 |
二、从舞台演出看 |
三、从作家表述看 |
小结 |
第三章 人物接受篇 |
第一节 杜丽娘及其“后代” |
一、明清传奇欲望叙事的欲望主体 |
二、外部“行动”的选用 |
三、性格特征的分化 |
四、“小青题材剧”中小青形象对杜丽娘的接受 |
第二节 柳梦梅及其“后代” |
一、男性欲望叙事的前奏——“有待补足”的“自信” |
二、“杜丽娘”符号对男性欲望叙事的影响 |
三、“围城”内外的徘徊:对“杜丽娘”的不同具体化 |
小结 |
第四章 母题接受篇 |
第一节 关于“母题”及《牡丹亭》原型性母题接受研究 |
一、关于“母题” |
二、戏曲“母题”与“关目”袭用 |
三、《牡丹亭》原型性母题 |
第二节 “互梦”母题 |
一、“互梦”母题特质之一——事关“情” |
二、“互梦”母题特质之二——“虚实”、“真假”界限的消融:“梦中之事,何必非真?” |
三、“互梦”母题功能之一——凸显着时代主题:“情至” |
四、“互梦”母题功能之二——凸显了时代与文体的审美追求:奇幻 |
五、“互梦”母题的衍变 |
第三节 “写真”母题 |
一、“写真”:遭遗忘的孤独者的自我拯救 |
二、“写真”:主体“缺失”到主体“充盈”:从“为他”到“为我” |
三、“写真”:从略作交待的寥寥数语到细腻描绘的仪式化行为艺术 |
四、“写真”的衍变:客体的置换——由“自画”到“画她(他)” |
五、“写真”母题的叙事张力 |
第四节 “冥判”母题 |
一、“冥判”母题的认识基础 |
二、“冥判”母题的构成 |
三、“冥判”母题的情节及演剧功能 |
四、“冥判”的走向:怜其情改为报其德 |
第五节 “叫画”母题 |
一、“叫画”母题的原始信仰 |
二、“叫画”母题的佛教助力 |
三、“叫画”母题的情感逻辑 |
四、“叫画”母题在明清传奇中的运用 |
五、“叫画”母题之功能 |
第六节 “幽媾”母题 |
一、“幽媾”母题之生成 |
二、“幽媾”母题之内涵 |
三、“幽媾”母题之新变 |
四、“幽媾”母题之变迁 |
小结 |
第五章 叙事接受篇 |
第一节 叙事主题及叙事模式 |
第二节 “情”的话语范畴 |
一、文论范畴中的“情” |
二、哲学范畴中的“情” |
三、伦理范畴中的“情” |
四、政治范畴中的“情” |
第三节 传奇中“情”的分化与演变 |
一、“情生” |
二、“情住” |
三、“情异” |
四、“情灭” |
第四节 “魂梦”叙事模式 |
一、模式生成之文类需求:适应戏曲文体的“有意虚构”,迎合经典所确立的传奇文类创作规范和接受期待 |
二、模式生成之时代诉求:彰显尚“奇”、尚“幻”的时代心理和“寓言”的创作旨趣 |
三、魂梦模式之叙事功能:真假叙事空间中自由切换的灵便叙事技巧 |
四、魂梦模式之观演功能:“魂梦”叙事的预叙功能兼顾了传统戏曲的演出需要和观剧心理 |
五、模式运用之个性转化:不同亚型彰显不同的叙事主题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相关学术成果 |
致谢 |
(8)朱有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现状 |
二、 选题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朱有炖的家世与生平 |
第一节 明初政治与周藩命运 |
一、 皇权强化与宗藩制度的设立 |
二、 周王橚“不轨”与周藩命运 |
第二节 朱有炖的政治生涯 |
一、 洪武时期:年少得宠,委以重任 |
二、 建文时期:“为父释愆”,安置云南 |
三、 永乐时期:有心问政,屡受牵连 |
四、 宣宗时期:主政周藩,祸起萧墙 |
五、 正统时期:谨慎守藩,完美谢幕 |
第三节 朱有炖的文人生涯 |
一、 朱有炖的学养与文人性格 |
二、 朱有炖的交游与文人性格 |
三、 守藩余暇:驰骋文场,儒雅风流 |
第二章 朱有炖的思想 |
第一节 明初“崇儒”政策与朱有炖儒学思想 |
一、 “立儒教率天下”:儒家思想的恢复与重建 |
二、 “以儒治世”:朱有炖对儒学思想的践行 |
第二节 明初宗教政策与朱有炖释道思想 |
一、 “暗理王纲,于国有补”:明初对释道二教的态度 |
二、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朱有炖对释道思想的汲取 |
第三章 朱有炖的着述 |
第一节 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一、 《诚斋乐府》当为朱有炖散曲集而非杂剧集 |
二、 《元宫词》百章作者问题 |
三、 《善知识苦海回头》着作权问题 |
第二节 朱有炖的着述与流传 |
一、 朱有炖杂剧着录与版本 |
二、 朱有炖散曲着录与版本 |
三、 朱有炖诗词着录与版本 |
四、 朱有炖书画着录与版本 |
第四章 朱有炖的杂剧(上)——创作论 |
第一节 “小传统文化”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一、 民间文化的地域优势 |
二、 取材趋向的民间化 |
三、 对民间艺术的主动吸收 |
第二节 “大传统文化”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一、 礼乐制度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二、 演剧制度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三、 主流思潮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第三节 “家国同构”意识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一、 “大一统”观念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二、 “门第”情结与朱有炖杂剧创作 |
第五章 朱有炖的杂剧(中)——文本论 |
第一节 朱有炖杂剧的类属之辨 |
第二节 英雄剧:承平治世下的“忠”“义”颂歌 |
一、 对“义”的渲染与张扬 |
二、 “忠”对“义”的制约与规范 |
三、 创作视角对忠义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家庭婚姻剧:“贞节观”与“婚恋观”的契合与矛盾 |
一、 已婚型:“成妇名,立家计” |
二、 未婚型:“淤泥浅水,长出并头莲” |
三、 契合与矛盾:朱有炖“节烈观”辩证 |
第四节 度脱剧:宗教光环下的趋俗心态 |
一、 借“度脱”维护“妇德” |
二、 借“度脱”惩戒人心 |
三、 借“度脱”满足“俗欲” |
第五节 庆赏剧:周藩生活的礼赞与庆典之下的写真 |
一、 赏花剧:文人风流与贵族高雅生活意绪的具化 |
二、 庆寿剧:政治意识与富贵长生理想的双向诉求 |
三、 纳吉剧:宗教仪式与当代政治的狂欢与“戏仿” |
第六节 文人剧:儒家思想视域下君子人格的价值追求 |
一、 儒家对“君子人格”的设想与追求 |
二、 《乔断鬼》:“君子人格”的反讽 |
三、 《踏雪寻梅》:君子人格的正面建构 |
第六章 朱有炖的杂剧(下)——价值论 |
第一节 朱有炖杂剧的艺术文献价值 |
一、 为元明艺术形式研究提供了文献资料 |
二、 为明初杂剧体制研究提供了依据 |
第二节 朱有炖杂剧的戏曲理论价值 |
一、 “尊体”“辨体” |
二、 “丽则之音” |
三、 “情”“理”之辨 |
四、 悲剧意识 |
五、 “关目”安排 |
第三节 朱有炖杂剧的小说史价值 |
一、 朱有炖杂剧与古典小说创作 |
三、 朱有炖杂剧与古典小说理论 |
第七章 朱有炖的散曲 |
第一节 朱有炖散曲的创作环境 |
一、 明初散曲的创作环境 |
二、 明初曲坛状况概说 |
第二节 朱有炖散曲的思想意蕴 |
一、 隐逸之思 |
二、 入世之想 |
三、 “出”“入”的悖论与调和 |
第三节 朱有炖散曲的艺术特点 |
一、 与杂剧同生共长的取材倾向 |
二、 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 |
三、 庄谐并陈的审美意趣 |
四、 “组章为篇”的体制构成 |
第四节 朱有炖的曲学贡献及地位 |
一、 朱有炖的曲学贡献 |
二、 朱有炖的曲史地位 |
第八章 朱有炖的诗词及其他 |
第一节 朱有炖诗歌研究 |
一、 哀怨感伤的悼亡诗 |
二、 “以适清兴”的咏花诗 |
三、 精巧别致的咏物诗 |
四、 丰富细腻的咏怀诗 |
五、 朱有炖诗歌特点及诗学意义 |
第二节 “诚斋词” |
一、 “诚斋词”概况 |
二、 诚斋词的思想内容 |
三、 诚斋词特点及词学意义 |
第三节 朱有炖散文及其他 |
一、 朱有炖的散文 |
二、 朱有炖的韵文 |
三、 朱有炖的书画 |
余论 |
附录一:朱有炖稀见资料汇编 |
附录二:朱有炖年谱简编 |
附录三:东书堂集古法帖全目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中的镜子意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穿越时光的镜子 |
1.1 东方“镜象”:生活与诗意 |
1.2 西方“镜像”:理念与玄思 |
1.3 当代“魔镜”:女性之光 |
2 镜外之镜:三类同构意象 |
2.1 镜子与水——传统的回归与改写 |
2.2 镜子与房间—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困惑 |
2.3 镜子与石头—柔弱而坚利的对抗 |
3 镜中之镜:四重自我凝视 |
3.1 身体的介入——女性性别身份的自我确认 |
3.2 自审的目光——对女性自我主体认识的反思 |
3.3 戏谑的自由——对男性标准下女性形象的反思 |
3.4 无奈的挣扎——对女性主体建构方式的反思 |
4“破镜”之光:女性诗歌艺术的走向 |
4.1 “镜子”意象的突围 |
4.2 当代女性诗歌的艺术走向 |
5 结语:聊天的镜子,对话的镜子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妇女杂志》女性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论文综述 |
1.2.2 着作综述 |
1.3 研究视角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视角 |
1.3.2 创新之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妇女杂志》概述 |
2.1 出身名门 |
2.1.1 商务印书馆 |
2.1.2 编译所 |
2.2 主持得人 |
2.2.1 编者群 |
2.2.2 执笔群 |
2.2.3 读者群 |
2.3 取材精审 |
2.3.1 编辑方针 |
2.3.2 内容安排 |
2.4 推销得法 |
2.4.1 发行专号 |
2.4.2 激励读者 |
第3章 教育观:男女同教与男女分教 |
3.1 中国女性教育观念概述 |
3.1.1 传统女性教育观:贤内助教育 |
3.1.2 近代女性教育观:倡导学校教育 |
3.2 《妇女杂志》教育观念类型 |
3.2.1 贤妻良母论 |
3.2.2 职业技能论 |
3.2.3 男女平等论 |
3.2.4 女子特质论 |
3.3 《妇女杂志》教育观念特点 |
3.3.1 共同点:认同女学之重 |
3.3.2 分歧点:男女同教与男女分教 |
3.4 男女同教与男女分教观念的论争 |
3.4.1 贤妻良母主义的讨论 |
3.4.2 大学男女同校之争 |
3.4.3 男女同样教育之争 |
3.4.4 教育观念的“人性化”与“女性化” |
小结 |
第4章 职业观:男女同业与男女分业 |
4.1 中国女性职业观念概述 |
4.1.1 传统女性职业观:男外女内 |
4.1.2 近代女性职业观:鼓励就业 |
4.2 《妇女杂志》职业观念类型 |
4.2.1 家庭职业论 |
4.2.2 社会职业论 |
4.2.3 性别职业论 |
4.3 《妇女杂志》职业观念特点 |
4.3.1 共同点:力促女性就业 |
4.3.2 分歧点:男女同业与男女分业 |
4.4 男女同业与男女分业观念的论争 |
4.4.1 职业与家事 |
4.4.2 职业与经济独立 |
4.4.3 职业观念的“人性化”与“女性化” |
小结 |
第5章 婚姻观:男女同权与男女分视 |
5.1 中国女性婚姻观念概述 |
5.1.1 传统女性婚姻观:夫尊妇卑 |
5.1.2 近代女性婚姻观:平等自由 |
5.2 《妇女杂志》婚姻观念类型 |
5.2.1 自由权利论 |
5.2.2 婚制改良论 |
5.2.3 性别差异论 |
5.2.4 离婚保守论 |
5.3 《妇女杂志》婚姻观念特点 |
5.3.1 共同点:批判机械婚姻 |
5.3.2 分歧点:男女同权与男女分视 |
5.4 男女同权与男女分视观念的论争 |
5.4.1 离婚的性别化差异:郑振埙婚姻史 |
5.4.2 尊重女性的男子是否可与不满意的旧式妻子离婚 |
5.4.3 婚姻观念的“人性化”与“女性化” |
小结 |
第6章 《妇女杂志》女性观评价 |
6.1 《妇女杂志》女性观本质 |
6.1.1 本质之一:男女平等 |
6.1.2 本质之二:男女有别 |
6.1.3 女性发展目标:“人”与“女人” |
6.2 《妇女杂志》女性观特点 |
6.2.1 观念理解多元化 |
6.2.2 性别认知差异化 |
6.2.3 主导核心男性化 |
6.2.4 理论基础译制化 |
6.3 《妇女杂志》女性观产生原因 |
6.3.1 民族国家建构使命的赋予 |
6.3.2 新旧思潮交替冲突的消解 |
6.4 《妇女杂志》女性观作用 |
6.4.1 引领女性解放理论潮流 |
6.4.2 探讨女性解放实践难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人类能否重圆“世界语”之梦(论文参考文献)
- [1]鸦语之书 散文[J]. 阿库乌雾. 滇池, 2021(10)
- [2]电影单叙事、双叙事与多叙事 ——关于电影叙事效果的分析[D]. 彭佳琪. 吉林大学, 2021
- [3]手指上的戏剧 ——杨胜及福建地区布袋木偶戏创作研究[D]. 石文慧. 上海戏剧学院, 2017(02)
- [4]1930年代中国的美国文学形象构建[D]. 张宝林. 西北师范大学, 2016(06)
- [5]“死而复生”神话研究[D]. 黄金龙.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4)
- [6]民国传奇杂剧史论[D]. 姚大怀.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7]明清传奇对《牡丹亭》的接受[D]. 张岚岚.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
- [8]朱有炖研究[D]. 朱仰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13(10)
- [9]中国当代女性诗歌中的镜子意象[D]. 闫明凤. 华中科技大学, 2013(07)
- [10]《妇女杂志》女性观研究[D]. 刘方. 吉林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