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民工将免交七种费用(论文文献综述)
杜敏捷[1](2021)在《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刘燕[2](2020)在《城乡融合发展下重庆地票交易政策解构及实施效果研究》文中提出在制度变革及经济发展的综合推动下,原本分割、对立、扭曲的城乡关系向一体、融合的新型城乡关系转型是大势所趋。然而由于历史欠账累积过久,城乡区域人地资源错配问题依然客观存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地区发展不充分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过去的经验表明,赋予农村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同等权能,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优化城乡资源配置、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重要制度选择。目前,我国进入发展增速放缓、发展质量提升的新阶段,城乡之间人口、土地、资金等要素强联系、强互动驱使城乡关系条件、环境和发展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过去的经验可供参考但并不能完全适用于新的发展阶段。地票交易作为重庆探索城乡关系转型的核心任务和关键环节,开启了城乡之间人地要素流远程耦合作用,在欠发达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可复制推广性。结合当下城乡关系转型发展需求,深入分析以地票交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作用机理,系统判断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地票交易政策执行效果,对照城乡融合发展要求修正地票交易不足,对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并在类似欠发达地区推广复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建立城乡之间人口流、土地流、资金流的系统联动界面,从理论上揭示重庆地票制度与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联动机理。结合重庆市城乡融合发展现实条件及目标要求,从时间视角分析地票交易政策内容特点及演进特征;从空间视角分析地票市场供需规模的区域异化特性;从农户视角评价地票交易收益分享政策执行效果;结合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审视地票交易风险,提出完善地票交易制度的建议。研究结论如下:(1)地票交易与城乡融合发展具备深度嵌合的理论依据,可从时间、空间、组织三个维度建立耦合关系。从“分”的视角来看,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要义在于消除城乡之间要素互动的阻力因素,兼顾要素流动制度建设、优化资源空间配置和城乡居民同步发展综合目标。地票交易制度中蕴含了土地发展权转移价值显化、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地租地价等理论含义,以市场化机制激发了城乡之间人口流、土地流、资金流等要素远程耦合作用。从“合”的视角来看,地票交易制度与城乡融合发展具备时序演进相互嵌套、空间结构深度耦合和城乡发展目标统一的多维耦合关系;具备深度嵌合的理论基础、耦合联动的要素媒介和发挥合力的路径渠道。(2)重庆市人地乡城流动的协调性增强,部分区县城镇地域人地增长脱钩、乡村地域人地退减脱钩现象依然存在,典型乡镇出现了乡村地域人增地增新态势。利用全市、各区县以及乡镇人口变化及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人口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尺度方差分析、典型样带分析发现:当前重庆市人地乡城流动已经出现了放缓趋势。土地发展权城镇化在土地乡城转换中所占的份额不断提升。2018年地票使用量在城镇建设用地新增规模中的比重已占25.5%。2008-2018年,城镇人口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从0.58提高至0.95,人口乡城流动速度滞后于土地乡城转换速度的失调矛盾出现缓解势头。以主城区为核心向外围扩展,形成人地乡城转换协调性由高到低递变的“圈层-外围”结构,城镇人地增长脱钩的空间单元依然存在。乡村地域依然存在农村人口减少但农村居民点增长的不协调单元。在渝东南山区、渝东北山区气候条件、旅游自然优势突出的地域,出现了人增地增等新型乡村人地关系。(3)地票交易政策内容构成、发展演变和执行特点表明,其适应了城乡关系演变逻辑,在欠发达地区适用性更强。对43份地票交易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评估发现:内容特征上,地票交易政策文本的发布力度水平较为接近;对复垦目标重视度最高;综合运行了控制、激励、引导三种工具类型。阶段特性上:地票交易初步形成阶段(2008-2010年),中央政府和重庆地方政府紧密互动,在短时间内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但也引发地方政府之间府际联动不足、对农民诉求反馈不足等问题。地票交易完善阶段(2011-2016年),地方政府部门之间横向联系加强,控制、激励等手段综合运用促成了“重庆市—区县—乡镇”纵向一体的政策高效执行网络。2017年以来,地票交易功能向生态修复、脱贫攻坚等拓展,开始了转型发展。执行特征上,地票交易形成的社会环境、政策基础区别于发达地区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模式,体现出偏市场的混合型治理结构。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的准入条件、交易方式、市场价格和收益分配等特性比较发现,地票交易在欠发达地区适应性更强,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交融性更强。(4)区域地票流入流出趋势与区域城镇人口流入、乡村人口流出趋势基本吻合。采用地票复垦生产及落地使用数据,运用重心迁移、区位基尼系数、热点分析、空间重叠性分析、空间趋势一致性分析等方法发现:2009-2018年,65.25%的地票落地使用分布在主城区,地票落地使用规模区位基尼系数由0.9734下降至0.7557。地票落地使用重心集中分布在主城区,但向东北迁移了35km。主城区地票落地使用极核功能正在弱化,主城外围区域正在形成新的地票流入极核。渝东北、渝东南地区也由单一的地票产出极核发展为以产出为主、兼具购买功能的复合型区域。渝东北、渝东南分别占地票复垦生产总量的48.24%、22.79%。地票复垦生产热点区域在渝东北、渝东南地区高频次出现,而渝西地区则呈现间断性、爆发式产出现象。地票落地使用和区域城镇人口流入空间趋势一致。但近年差异化的落地政策鼓励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积极使用地票,造成了地票流入与城镇人口流入错位。(5)基层执行者造成了地票交易政策设计意图和执行效果之间的偏差,降低了复垦农户满意度。采用复垦农户投诉建议,运用扎根理论质性分析范式,采用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模式,逐级概念化、范畴化、理论化农民感知视角下地票执行效果发现:大多数农户更加关注地票交易中一次性直接收入的短期效应。农户对地票政策的认知程度、市场期望形成了农户对市场满意程度的评价标准,是农户满意度形成的前提;参与过程中工程进度、分配标准、面积认定等事关农户收入额和收入实现时效的关键因素,是形成农户满意度的核心因素;基层政府的执行程序偏差会激化满意度感受;有效的意见反馈渠道起到调节作用,而对农户意见的反馈态度差、时效长等会激化农户不满意的情绪。(6)现有地票交易制度风险源通过干扰、约束、扩散、侵害等胁迫作用于城乡融合发展各子目标系统,要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需求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综合文献观点、调查专家意见,采用序值分析法,再识别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的地票交易风险点。将现有研究中体现的地票交易中47个基础风险点映射到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体系之中,可归识为5个风险因素。其影响排序为:腾退空间数量及质量失序>交易程序有失公正>落地区域超额使用地票失控>农民当前和长久利益受损>地票价格有失公平。以往研究中认为的地票交易价格调控风险已经得以控制,农民权益保障风险问题也有所缓解。复垦生产耕地数量和质量问题、使用区和生产区资源配置失衡问题依然值得高度重视。为有效应对以上风险,需要从地票交易制度再设计、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和责任进行强化、对土地权利人参与交易能力进行再提升,综合考虑效率提升、损失降低和成本控制,强化风险防控措施。综上,地票交易制度以市场化机制激活城乡之间人口、土地、资金要素的远程耦合作用,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渠道。重庆市城乡关系正在发生重要转型,地票交易政策发展完善要和城乡关系的展变趋势相一致。从城乡融合发展的目标要求检视地票交易政策运行的综合效果,发现在制度建设、资源配置和收益共享等方面,地票交易制度都还有有待完善之处。未来地票交易制度发展,既有来自制度环境改变、发展水平提升和乡村发展动力增强等机遇,也面临着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转型等挑战。需要从地票交易制度再设计、对政府行为进行约束和责任进行强化、对土地权利人参与交易能力进行再提升,综合考虑效率降低、损失降低和成本控制,进行防控措施强化。
王芳[3](2019)在《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 ——以《农民日报》(1980-2018)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各个方面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民工群体在中国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四十年来,游走于农村和城市之间,为我国生产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农民工媒介形象作为农民工现实生活的缩影,其嬗变历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发展,见证了农民工群体的成长步伐。农民工媒介形象不仅作用于社会大众对农民工的认知,也影响了农民工的自我认知和奋斗历程。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我国历史上第一张面向全国农村发行的综合性大报——《农民日报》,运用内容分析法,以《农民日报》1980年创刊至2018年期间的农民工报道为样本,梳理和考察近三十九年中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旨在揭示农民工媒介形象嬗变的影响因素,以及嬗变过程中呈现的成功之处与不足之处。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绪论部分交代本研究的选题价值和意义,对“农民工”、“媒介形象”、“农民工的媒介形象传播”相关概念进行解析与界定,总结了媒介形象、农民工形象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且介绍了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梳理了《农民日报》的发展与风格特色。阐述其创办与发展过程,以及办报定位。从立足“三农”政策,积极导向发展;聚焦“三农”需求,凸显问题意识;深入农业农村生产线,开掘报道内容;贴近农民群众,彰显亲和力四个方面总结了《农民日报》的风格特色。第二章分析了《农民日报》中的农民工报道。首先介绍了农民工报道的抽样情况与具体类目建构,描述了编码与信度检测指标。再者,从报道数量、报道版面、报道主题、报道篇幅、报道体裁和报道倾向方面探讨了近39年里《农民日报》中的农民工报道情况。接着分析新闻报道中呈现的农民工主体形象,具体分为身份形象、行为事迹、精神状态和生活处境四个层面,使农民工的媒介形象有了一个明晰的轮廓。第三章对《农民日报》中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进行分析。首先,把1980年至2018年分为四个阶段,阐释不同阶段中突出的农民工媒介形象特征。然后从五个层面分析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具体包括从出走的“剩余劳力”到城乡的“建设者”、从徘徊的“边缘人”到融入的“新市民”、从无奈的“弃权人”到追求平等的“维权者”、从文化生活的“观望者”到积极的“参与者”、从生活的“被动者”到全面发展的“人”。第四章分析了农民工媒介形象嬗变的原因。把影响农民工媒介形象嬗变的因素扩展开来,从社会进步改善农民工生存条件、主体意识强化农民工成长内动力、媒体传播实时更新农民工形象三个层面进行解析。第五章是对农民工媒介形象嬗变进行思考。研究发现,近三十九年来《农民日报》展现出的农民工形象大致与农民工实际情况相符合,不仅呈现出不同背景中的农民工新面貌,而且在多元形象的建构、典型形象的塑造方面收获颇丰。但是也存在不足,人物身份比例稍显失衡,人物定位稍许刻板化标签化,报道深度有待挖掘,并且农民工话语权未得充分表达。基于以上思考与总结,笔者提出从基于事实,多角度全面报道;接近人物,深度立体化报道;把握现状,通达有效信息;明确主体,农民工话语权赋能入手改进农民工媒介形象。总之,农民工群体在新环境中有了新的生存发展变化。媒体应当注重农民工的形象传播,从而对社会认知、农民工自我认知和农民工现实行为产生良好的舆论影响。所以,本论文将新闻报道情况和报道中的人物表现结合分析农民工媒介形象,总结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及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改进农民工媒介形象的策略,使农民工媒介形象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尹浩然[4](2019)在《人工智能视域下就业公共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6年,“人工智能”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焦点,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大数据与云计算的运用,更是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无所不在的人工智能渗透到我们身边的各行各业,工厂、服务、卫生、医疗,原来只有人类能做的繁琐工作逐渐被机器取代。据国家统计局截止2017年底的统计:如果我国大面积推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按9亿劳动年龄人口、目前失业率13%、再就业率30%保守测算,将有2.74亿人失业。由此可见,在人工智能化的时代下,传统的工作模式将会受到很大冲击,就业将成为人们越发关注的热门问题。2016年7月,在政府“十三五”规划中,人工智能被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一项列入规划,其中着重强调要从更深层次、更广层面加强在人工智能影响下,就业方式与结构转变、社会服务形式转化、工作岗位需求变化等各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适应智能时代的终身学习和就业培训体系,支持与鼓励高等院校及企业机构,开展与提供人工智能课程及技能等相关培训,加强职工再就业培训和指导,确保因人工智能失业的人员顺利转岗等。以上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形势。但针对此次颠覆性的科技变革,就业问题还会存在很多难以预知的情况,同时也会给就业公共服务带来新的挑战。对此,本论文从提升就业公共服务质量的视角出发,利用调查数据,通过相关指标对人工智能大背景下的就业公共服务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就业公共服务质量的主要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设置观测变量:就业政策、就业机构、就业培训、就业公共服务、人工智能,同时每一个观测变量均有相应的可测量变量。通过实证分析表明,人工智能对就业公共服务无直接影响,而是通过对就业政策、就业机构与就业培训来间接影响就业公共服务,其中,人工智能共享平台、财政金融政策及就业技能培训被视为主要影响因素,由此可知,在人工智能背景下,主要通过推动共享平台的发展、改善财政金融政策、加强技能培训这三个关键点来提高就业公共服务质量。
伍雁华[5](2018)在《基于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与建造研究 ——以工业化模式设计和建造的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A栋与江宁试验房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家以建筑工业化作为建筑工业的发展方向,其技术条件、人才储备和政策配套并不齐全,造成各地推行建筑工业化遇到的问题各种各样。本文采用一种适宜建筑工业化的通用建筑设计方法,指导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和建造,并且以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和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为例进行研究。试验并验证了这种建筑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先进性。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分通过国内外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背景和趋势研究,确定我们研究选题的意义并提出一种工业化设计和建造模式下的大空间结构体建筑设计和建造方法。第二章介绍了新型建筑学指导下的“构件法”建筑设计方法,即大空间结构体的设计与建造逻辑,通过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和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两种类型的案例,介绍了“构件法”的运用。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别介绍了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的设计案例,从建筑设计、计算分析及研究、建造与性能保障研究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与建造研究过程。第六章为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的设计与建造流程,通过对研究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攻关,梳理并解决了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江宁试验房的实施落地打下基础。第七章为结论和下一步研究展望。
刘畅[6](2018)在《大学生创业政策演进及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伴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持续变化,社会普遍存在着就业难的问题,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一步催生了一群大学生创业群体。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扶持,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法规。在政策扶持下,大大提升了创业的成功率和自主创业率,但是整体成效却不尽如人意。所以,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科学的评价促进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完善。本文试图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对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如政策评估理论、创业过程理论等,并运用内容分析法展开对大学生创业政策阶段性特点的探讨,将国内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演进历程分为尝试探索、拓展丰富、体系初成以及创新导向四个阶段。另一方面,在以往大学生创业政策指标的基础上优化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分别从政策实施成效、影响、反馈三个角度构建由四个层级、二十一项指标组成的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层级指标的权重作出判断。以南京市为例,运用政府网站收集以及问卷调查法收集指标数据,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等方法获取单个指标评分以及各层级评分。最终得出南京市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等级为中等偏上,还存在着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整体认同度有待提高、政策缺乏针对性、融资渠道匮乏、政策推广整体不足、政府工作态度及工作效率亟待提高等方面问题。最后,在评价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对策:(1)开展特色创业教育,从根本上激发大学生创业意愿;(2)拓宽政策宣传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3)提高金融税收政策针对性,确保政策落到实处;(4)强化政策执行力度,提高政策与社会资源协同效率。
杨晶[7](2017)在《民事送达制度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送达难”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了阻碍民事诉讼程序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虽然司法界的学者们这么多年来都对送达制度进行过分析,并提出过诸多意见,但由于我国法律修订的滞后性,以及司法实践中的种种原因导致送达制度一直都没有受到真正的重视,从而缓慢发展。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各地法院开始对送达制度有所作为,并且这些活动带来了不错的成效,也为送达制度在今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送达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迫在眉睫,现在正是彻底解决“送达难”问题,保障司法程序顺利进行的重要时刻。本文首先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实践出发,通过调查了解我国司法实践中送达制度所存在的困境。通过深入考察,把握法官在实践中如何运用送达制度的实况。发现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在得出规律后用于指导实践以对理论进行检验。然后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和系统研究方法,将我国送达制度与国外和我国整个诉讼制度相比较分析,提出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形态与问题并探索其对策。本文总共包括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简洁介绍了送达制度当前的司法背景和重要意义,以及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章主要从我国司法角度阐述了送达制度的内容和现状,主要从立法制度方面和司法实践方面进行客观描述。第三章主要从实际出发,介绍了目前民事送达制度在现实中存在的较为突出的几个现实困境。第四章主要在之前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出在送达制度中的问题所产生的原因。第五章主要分析民事送达制度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漏洞。第六章介绍了当前送达制度在网络科学技术方面发展的新形式。第七章主要根据前面所述问题,对完善我国送达制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8](2017)在《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文中研究指明19582017年以来,国家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推动各地区逐步深化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体制,拓展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保护节约集约使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征途上,拓展十二条途径:一是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三是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四是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五是农村土地综合开发和科学复垦途径;六是农村土地依法征购、储供、利用途径;七是农村土地定级估价和建设占用审批调控途径;八是农村村民住宅基地建设维护和治理途径;九是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实施途径;十是农村土地及相关系统经营管理监督检查途径;十一是农村村民失地后社会保障途径;十二是农村土地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途径。
岳鹏星[9](2017)在《晚清铁路与税制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晚清时期是中国铁路建设事业和税收制度发展演变的重要历史阶段。该时期,中国铁路事业在筹议、筹资、建设、运营与管理的过程中与税收制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耦合性关联。此种关联主要通过铁路起步阶段国人对于铁路与税收关联性的认知,铁路修筑筹资过程中的税收助力、税收担保和税收融资,铁路建设过程中的铁路购地与铁路材料,铁路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陆路关税、铁路厘金,税收制度对于铁路事业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呈现出来。在铁路引入中国之前,清政府的财税实态奠定了税收制度与铁路事业互动的基础。在铁路事业的起步阶段,外国势力不断要求清政府兴办铁路充当了必要条件。清政府内部则经过数次论争和尝试,最终确立了兴建铁路的基本国策。该时期由于铁路甚少修筑,铁路与税收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国人的认知层面:主张兴建铁路者,认为通过铁路可以促进客货畅通,利于增加税收。部分反对铁路兴建的人,则提出铁路妨碍民生,有害于原有的税政体系。还有部分国人提出依靠税收修筑铁路的看法。在吴淞铁路的交涉中,税收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清政府确立兴建铁路的国策使得铁路与税收的关联性逐渐紧密起来。晚清铁路修筑筹资过程中,铁路与税收制度之间的关联性主要聚焦于税收助力、税收担保和税收融资。甲午战争之前,清政府主要通过官款进行资金挹注。其中,尤以中央专项铁路经费最具代表性。官款作为铁路建设事业的资金来源,完全依靠政府的税源。中央专项铁路经费因为甲午战争的爆发而转移为军需,并没有持续用于铁路建设事业。战后,清政府确立了借债筑路政策,主要依靠大量的铁路外债,其中税收体现为信用担保的功能。税收担保,利弊兼有。铁路外债中的税收担保将以税为保的外债借款模式推向深入。清政府外债筑路政策造成了铁路利权大量流失,最终兴起了一股商办铁路的热潮,进而确立了商办铁路政策。商办铁路为了筹集建设资金,大多实行股份制结构,出台一系列不同的筹款方法。除相对自愿性的商股之外,大部分主要依靠税收融资,其中新增的税收名目繁多。商办铁路的税收融资产生了一系列外部效应,既包括民众无法忍受而引发的直接抗税,也包含对于原有税政的扰动,甚至还助推部分铁路公司建设机制的转变,此间包含着不同政治与社会势力之间的复杂互动。与铁路筹资相伴随的是铁路工程建设问题,其中围绕铁路购地、铁路材料产生了大量与税制相关联的内容。就铁路购地而言,清政府的基本原则是确保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地丁钱粮原额因为土地产权的转移而不流失。甲午战争前后,铁路购地与税收之间经历从零星关联到制度初建的过程。随着铁路建设高潮到来,清政府从制度层面给予大量思考和实践。1906年清政府拟定《铁路购地章程》,尝试统一全国的铁路购地规制。1908年清政府通过《铁路地亩纳税章程》对铁路地税进行集中而详尽的原则规定,并得到通行。从铁路购地程序上看,土地产权转移经历着从立契到投税印契,再到钱粮过割的过程,税收更是如影随行。就铁路材料而言,该时期国内铁路材料生产的迟滞和外国势力包办铁路材料的扩张,最终形成了外洋铁路材料购运免税制度。该制度主要以铁路借款合同和行车合同为法定约束力,使得外洋铁路材料的垄断地位得以确立,而清政府自办铁路最初却得不到免税待遇。随着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展,各铁路公司以“在路言路”的立场,针对铁路材料免税的诉求持续不断。1907年苏、浙、皖、赣、闽五省铁路公司联合发起免税诉求,在邮传部与农工商部支持之下,打开商办铁路公司铁路材料免税的缺口。紧接着,其他铁路公司也竞相援引使得自办铁路铁路材料免税渐次推展。由于各铁路公司相继奏请免税影响到了国家税入,因此税务处开始尝试收束与管控,期间伴随着铁路公司与税务处之间的较力。关税制度是税收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铁路对于关税制度的形塑有着重要影响力。晚清铁路与关税制度之间的关联性问题,主要涉及到东清铁路、滇越铁路等跨境线路,尤以东清铁路最为典型。东清铁路修筑前服务于俄国利益的中俄陆路关税减免制度渐趋成型。俄国出于政治、经济、战略等考虑,促发了东清铁路的筹建。同时,中俄陆路关税减免制度也波及到东清铁路的建设过程。日俄战争后,日俄双方分别在南北满洲划分了势力范围。中、日、俄三方在经济、政治、外交等方面的博弈日趋激烈,最终使得北满洲税关问题得以出现。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问题开始进入实际生成的阶段。中俄之间的交涉作为明线,日俄之间的博弈作为暗线,使得北满洲税关问题延宕日久。从《北满洲税关试办章程》到《满洲里并绥芬河两站中国税关暂行试办章程》,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最终确定。该制度维护了俄国在北满洲的经济、政治利益,扩展了旧有的中俄陆路关税减免制度,并成为中日满韩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榜样。东清铁路与滇越铁路的陆路关税制度具有相同之处,亦有不同点。二者均构成了晚清陆路关税制度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铁路陆路关税制度是近代中国陆路关税制度的集大成者。厘金制度是晚清时期税制变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铁路厘金问题是铁路与厘金制度相互作用的产物。铁路厘金缘于铁路运营对于原有厘金制度的冲击。张之洞开办汉口火车货捐局使得铁路厘金得以出现,并逐渐延展至其他线路。鄂豫、直豫火车货捐局为核心建立的制度体系构成此后其他线路铁路厘金的样板。铁路厘金产生之后,由于受到多方力量的博弈,差异化表现明显。在各方势力博弈的过程中,铁路厘金的稽征方式、税率、税卡均发生着变动。铁路厘金维护着地方财政,呈现出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疏离之象。铁路厘金虽然有助于补充地方财政的匮阙,但也对区域性的社会经济运行产生不良影响。沪宁铁路厘金作为晚清铁路厘金问题的代表,涉及到厘金制度内部水卡与旱卡、中央与地方、中国与英国、内政与外交等多层面的博弈而复杂多变。铁路厘金赓续了原有厘金制度的特质,并表现出新的内容,是晚清厘金制度变迁中的新动态。晚清时期税收制度对于铁路事业的影响力较为突出。税制对于铁路的作用并不是全方位的影响。就税收征管而言,处于不断衰落过程中的常关在应对铁路运营对其的作用力之时,并不是一味的退让,有其自身应激和主动应对的一面。与常关不同,新兴的铁路厘局依附于铁路运营事业反映出厘金制度的主动作用力。从税制结构来看,直接税与间接税对于铁路事业的作用力不同。租股作为田赋附加税类型,因其直接依附传统的税收征管体系,将普通民众与铁路紧密相联。盐税作为间接税类,涉及到了铁路公司的地方公股问题,影响到铁路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的顶层设计。就税收负担而言,晚清时期针对铁路公司并没有营业税的制度设计,铁路公司的报效、税负转嫁构成了主要内在税负。普通民众作为外在税负承担者,伴随着干路国有政策出台,激发抗粮抗捐的斗争,最终改变晚清铁路事业的历史走向。晚清时期,铁路在线路过程中的内在特质以及税收制度在国家与社会领域中无处不在的情势,决定二者之间的复杂互动与不可分割。铁路与税收制度之间的耦合性关联是一种动态呈现。铁路与税收制度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使得铁路建设体制、机制的变化成为必然,税收制度领域内的变化成为常态。而变化过程中制度的逐渐形成,进而造成的功能性影响又推动着制度的调适和变动。在铁路事业与税收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变是因为制度的力量,不变则因为制度的局限和边界。
吴文俊[10](2017)在《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文中研究指明建国初期,是一个社会全面转轨的历史时期,城市存在诸多社会问题,其中失业问题尤为突出。上海则是失业人口最为庞大,失业程度最为严重的城市。1949-1957年,上海失业人员累计登记人数达67万之多,失业人员主要由失业职工、失业知识分子、旧政权遗留之公教人员、城市贫民、求职的失学青年和家庭妇女等群体构成。上海失业问题呈现出失业类型复杂化、失业人员区域、行业分布不均衡以及成份构成多元性等特征。新生上海的失业问题,是由历史和现实双重因素交织所致。解放前,战争频仍的侵扰和长期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国内反动统治的残酷盘剥,使旧上海的社会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交通梗阻、生产萎缩、财经短绌、百业凋敝,大批职工和公教人员流离失业。1949年5月解放时,旧上海遗留的失业人口竟有42万之多。解放后,因“封锁和轰炸”以及原有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剧烈改组,上海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失业人员。新旧失业叠加在一起,形成了1950年、1952年上海两次迅猛的失业洪峰。上海危急的失业问题,对失业人员及其家属的生存构成了极大威胁,给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政权巩固、社会秩序稳定造成了诸多弊害;同时也因其固有的“中心地位”,对新中国的政权稳固业已产生了剧烈冲击。因此,全面解决上海失业问题,既是保证接管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展开期间城市社会稳定之内在需求,亦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能力的一场考验,更是对社会主义新中国是否具有制度优越性的强力回应。面对严峻的失业压力和处境维艰的失业民众,上海党政不畏艰难,毅然承担起解决失业问题的历史使命,带领上海人民展开了一场失业治理“攻坚战”。首先,失业治理的模式与保障方面。马克思的失业理论及其解决设想,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苏联“消灭失业”的具体模式和其他城市(沈阳和北京)治理失业的可鉴经验,为上海失业治理指引了实践路径;各方力量联动,通过设立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上海市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和上海市劳动就业委会,计划并指导一切失业救济和就业安置事宜,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组织保障;依据中央政策方针,上海制定并颁行了正确的失业登记、失业救济、就业安置等政策法令,为失业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各界捐助、劳资征缴和政府拨给三种途径筹集失业救济基金,为上海失业治理提供了物质保障;采用失业登记统计和入户访问、当面询问、侧面证实等调查形式掌握和研究失业人员的具体状况,为失业治理提供了信息保障。其次,失业治理的历程与措施方面。上海党政通过“包下”旧政权遗留的公职人员、严控私营企业任意解雇职工、遏制盲目流入上海的农村人口等“堵源”举措,防止新失业人员的产生;通过发放救济粮款、举办工赈工程、组织生产自救、动员回乡生产、实施转业训练、开展职业介绍等“疏导”举措,既救济了失业人员的生活亦为他们创造了获得就业的条件;通过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治本”举措,创造了就业岗位,畅通了就业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的出路。此外,针对烈军工属、少数民族等特殊失业群体,上海党政在施行一般失业治理措施的基础上,还结合其自身特点运用了特殊治理举措。总之,在党政主导和社会力量协作下,通过多措并举、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至1957年上海基本消除了严重的失业压力,取得了显着的治理成效。具体言之,保障了失业人员的生存与发展;稳定了上海社会秩序;密切了上海党群关系;促进了上海经济发展;开创了“劳动最光荣”的文化新风尚。然而,在肯定其成效和有效经验的同时,失业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弊端及教训仍值得深思。
二、农民工将免交七种费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民工将免交七种费用(论文提纲范文)
(2)城乡融合发展下重庆地票交易政策解构及实施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
1.2 集体建设用地市场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
1.3 欠发达地区典型代表:重庆地票交易研究 |
1.4 研究述评 |
第2章 绪论 |
2.1 选题背景 |
2.2 研究意义 |
2.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5 研究区域与数据 |
第3章 理论机制:地票交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联动机理 |
3.1 城乡融合发展内涵及目标 |
3.2 地票交易原理、流程及规则 |
3.3 地票交易的理论含义 |
3.4 地票交易与城乡融合发展联动机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实基础:重庆市人地乡城流动时序特征及空间效应 |
4.1 城乡人地要素流动时序特性 |
4.2 城乡人地要素流动的空间效应 |
4.3 城乡人地要素流动空间效应尺度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策内容解构:地票交易政策特征分析 |
5.1 政策文本选取及分析方法 |
5.2 地票交易政策内容三维解析 |
5.3 地票交易政策阶段性特征及演进逻辑 |
5.4 比较分析视角下地票交易政策特点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资源配置效果:地票交易规模时空特性及其与人口流动耦合态势 |
6.1 诊断思路及方法 |
6.2 地票市场成交规模、购买主体及价格变化 |
6.3 地票交易量时空特性 |
6.4 人口流与土地流空间耦合态势 |
6.5 价值显化视角下资源配置空间差异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收益共享效果:基于扎根理论的收益共享政策执行断裂带 |
7.1 分析思路与方法 |
7.2 地票交易促进农民收益共享的理论机理 |
7.3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户共享收益政策执行断裂带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风险审视与应对:城乡融合发展下地票交易制度再思考 |
8.1 已有地票交易风险识别局限性 |
8.2 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地票交易风险评估 |
8.3 城乡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地票交易风险应对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创新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
(3)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 ——以《农民日报》(1980-2018)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价值和意义 |
二、相关概念的解析与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农民日报》的发展与风格特色 |
第一节 《农民日报》的发展 |
一、《农民日报》的创办与发展 |
二、《农民日报》的办报定位 |
第二节 《农民日报》的风格特色 |
一、立足“三农”政策,积极导向发展 |
二、聚焦“三农”需求,凸显问题意识 |
三、深入农业农村生产线,开掘报道内容 |
四、贴近农民群众,彰显亲和力 |
第二章 《农民日报》对农民工的报道分析 |
第一节 农民工报道的抽样情况与类目建构 |
一、样本的选择 |
二、类目的建构 |
三、编码与信度检测 |
第二节 农民工报道分析 |
一、报道数量:体现农民工报道的变化趋势 |
二、报道版面:传达农民工报道的显着程度 |
三、报道主题:聚焦农民工报道的关注视点 |
四、报道篇幅:解读农民工报道的信息内容 |
五、报道体裁:凸显农民工报道的传播特色 |
六、报道倾向:探析农民工报道的情感倾向 |
第三节 农民工报道呈现的农民工主体形象分析 |
一、农民工的身份形象 |
二、农民工的行为事迹 |
三、农民工的精神状态 |
四、农民工的生活处境 |
第三章 《农民日报》中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分析 |
第一节 1980 年-2018 年农民工媒介形象的阶段特征 |
一、1980 年-1989 年:不被重视的“进城务工者”形象 |
二、1990 年-1999 年:困中求进的“边缘人”形象 |
三、2000 年-2009 年:多元化的“产业工人”形象 |
四、2010 年-2018 年:融入城市的“新市民”形象 |
第二节 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 |
一、从出走的“剩余劳力”到城乡的“建设者” |
二、从徘徊的“边缘人”到融入的“新市民” |
三、从无奈的“弃权人”到追求平等的“维权者” |
四、从文化生活的“观望者”到积极的“参与者” |
五、从生活的“被动者”到全面发展的“人” |
第四章 农民工媒介形象嬗变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社会进步改善农民工生存条件 |
一、政治环境的变化 |
二、经济与科技水平的进步 |
三、城乡快速发展的需求 |
第二节 主体意识强化农民工成长内动力 |
一、生产建设主动性的提高 |
二、维权意识的提升 |
第三节 媒体传播实时更新农民工形象 |
一、报道机制的完善 |
二、选题视角的转变 |
三、传播平台的多样化 |
第五章 农民工媒介形象嬗变之思考 |
第一节 农民工媒介形象呈现的成功之处 |
一、紧跟社会变化,呈现新面貌 |
二、主题涉面广泛,建构多元形象 |
三、背景资料丰富,塑造典型形象 |
第二节 农民工媒介形象呈现的不足之处 |
一、人物身份比例稍显失衡 |
二、人物定位稍许刻板化标签化 |
三、报道深度有待挖掘 |
四、农民工话语权未得充分表达 |
第三节 农民工媒介形象的改进策略 |
一、基于事实,多角度全面报道 |
二、接近人物,深度立体化报道 |
三、把握现状,通达有效信息 |
四、明确主体,农民工话语权赋能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人工智能视域下就业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路线 |
1.4.2 创新点 |
2 人工智能对就业公共服务影响的理论依据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工智能概念界定 |
2.1.2 就业公共服务概念界定 |
2.2 人工智能对就业公共服务影响的相关理论 |
2.2.1 舒尔茨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2.2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
2.3 结构方程模型基础理论概述 |
2.3.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2.3.2 模型基本原理 |
2.3.3 模型建模步骤 |
2.4 本章小结 |
3 人工智能对我国就业公共服务影响现状 |
3.1 人工智能影响就业现状 |
3.1.1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猛导致高端人才需求激增 |
3.1.2 机器人广泛应用尚未形成对就业大规模替代 |
3.1.3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应用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 |
3.1.4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应用为企业节约人力成本 |
3.2 人工智能影响就业公共创新服务现状 |
3.2.1 人工智能提高就业信息精准发布 |
3.2.2 人工智能技术使就业咨询更高效 |
3.2.3 人工智能使职业介绍更场景化 |
3.2.4 智能化的手段使失业预警监测敏感度更强 |
3.3 人工智能化对就业及公共服务的挑战 |
3.3.1 人工智能化对就业的挑战 |
3.3.2 人工智能化对就业公共服务的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4 人工智能阻碍就业者的困境及就业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
4.1 人工智能阻碍就业者的困境 |
4.1.1 被释放的低端就业者转型成本高 |
4.1.2 现有劳动者技能无法满足人工智能产业的新要求 |
4.1.3 “机器换人”将带来贫富差距拉大等衍生问题 |
4.2 就业公共服务目前存在的问题 |
4.2.1 教育与职业培训制度非均等使农民工转型难 |
4.2.2 公共政策非均衡化难以形成公平的就业机会 |
4.2.3 新就业信息发布不充分使就业岗位开发不足 |
4.3 其他问题 |
4.3.1 会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
4.3.2 我国机器人技术应用对国内就业的创造效应不明显 |
4.4 本章小结 |
5 人工智能化对就业公共服务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基本模型构建 |
5.1.1 基本假设 |
5.1.2 指标选取 |
5.2 基本模型实证检验和分析 |
5.2.1 数据的处理与检验 |
5.2.2 模型的实证分析 |
5.3 模型估计结果 |
5.3.1 作用路径分析 |
5.3.2 影响效应分析 |
6 人工智能背景下提高就业公共服务的对策 |
6.1 提高就业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 |
6.1.1 加强社会的综合治理能力 |
6.1.2 提供有效的就业服务与管理 |
6.2 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制度 |
6.2.1 加速完善全覆盖的职业培训制度设计 |
6.2.2 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 |
6.2.3 积极推广“人工智能+职业培训”新模式 |
6.2.4 推广职业培训包制度加大公共服务行业技能人才培训力度 |
6.3 积极发展新业态创造更多新就业岗位 |
6.3.1 积极开发研发性岗位 |
6.3.2 创造性的工作岗位 |
6.3.3 发展市场化、专业化众创空间 |
6.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创建公平的新就业环境 |
6.4.1 完善适应新就业形态特点的用工和社保等制度 |
6.4.2 加强对新就业主体的劳动权益保护 |
6.4.3 健全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 |
6.5 推进政府主导扶持就业的公共政策 |
6.5.1 采取灵活扶持电子商务的税收优惠政策 |
6.5.2 积极扶持社区服务的政府采购 |
6.5.3 实施对中小企业家庭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的组合拳政策扶持 |
6.5.4 完善健康服务的技术研发科技政策 |
6.5.5 推进养老服务的金融创新政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
(5)基于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与建造研究 ——以工业化模式设计和建造的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A栋与江宁试验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历程与背景 |
1.1.2 国外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 |
1.1.3 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
1.2 研究范围界定 |
1.2.1 建筑工业化 |
1.2.2 大空间结构体 |
1.2.3 框式轻型钢结构 |
1.2.4 刚性钢筋笼 |
1.2.5 本文案例简介 |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意义 |
1.3.4 创新点 |
1.4 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第2章 大空间结构体的设计与建造方法 |
2.1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与建造方法 |
2.1.1 传统项目设计与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 |
2.1.2 建筑工业化的建筑设计与建造方法 |
2.1.3 基于库的构件法建筑设计方法 |
2.2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和建造方法 |
2.2.1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的构件分类及设计方法 |
2.2.2 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的构件分类及其设计方法 |
2.3 建筑工业化背景下的建筑设计与建造过程关键技术 |
2.3.1 预制装配式建筑当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
2.3.2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研发关键技术 |
2.3.3 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研发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以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A栋为例 |
3.1 轻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 |
3.1.1 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 |
3.1.2 框式轻型钢结构建筑设计的研究成果 |
3.2 基地概况 |
3.2.1 村落背景 |
3.2.2 基地概况 |
3.2.3 项目概况 |
3.2.4 气候及景观条件分析 |
3.3 方案设计 |
3.3.1 总图与平面 |
3.3.2 平面与功能分析 |
3.3.3 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 |
3.3.4 大空间的利用与二次设计 |
3.3.5 建筑形体与文化融合 |
3.4 “构件法”在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A栋建筑方案设计中的运用 |
3.4.1 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A栋建筑构件基本单元 |
3.4.2 轻型钢结构房屋建筑产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的结构计算分析及其研究——以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A栋为例 |
4.1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 |
4.1.1 钢结构构件的分类预组装与集成建筑类型 |
4.1.2 框式结构体研发历程及其特点 |
4.2 框式轻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建筑的结构体系 |
4.2.1 平面管桁架结构的计算假定 |
4.2.2 荷载和工况 |
4.2.3 计算模型的建立 |
4.2.4 结构静力分析结果 |
4.2.5 结构动力分析主要结果 |
4.2.6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钢框架结构计算结果(详附录A) |
4.2.7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钢框架结构计算总信息(详附录B) |
4.3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建筑的节点计算及其研究 |
4.3.1 主要构架及节点验算 |
4.3.2 屋盖节点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建筑的建造和性能研究——以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A栋为例.. |
5.1 框构体的构件分类与制作 |
5.1.1 构件的分类 |
5.1.2 构件加工及其搬运 |
5.1.3 楼面板构造及其制作 |
5.2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结构构件安装、连接和性能研究 |
5.2.1 一榀屋架(中间屋架)构件与节点连接研究 |
5.2.2 一榀屋架(端桁架)构件与节点连接研究 |
5.2.3 楼面板构件与节点连接研究 |
5.3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的外墙建造及其性能研究 |
5.3.1 外墙板构造、外墙板与结构体的连接节点 |
5.3.2 外墙板气密性研究 |
5.4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可移动建筑的综合性能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与建造研究——以江宁试验房为例 |
6.1 刚性钢筋笼结构体的优势及其适用性 |
6.2 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 |
6.2.1 基于刚性钢筋笼结构体的建筑设计原理 |
6.2.2 基于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 |
6.2.3 基于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的结构设计 |
6.3 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的建造过程模拟及其研究 |
6.3.1 构件的拆分和组装 |
6.3.2 装配方式与装配工序 |
6.4 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的关键技术研究 |
6.4.1 装配式预制密肋空心双向板设计研究 |
6.4.2 装配式预制刚性钢筋笼梁柱节点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7.2.1 低能耗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房屋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
7.2.2 装配式刚性钢筋笼大空间结构体房屋系统的发展与展望 |
7.2.3 构件法建筑设计方法的发展与展望 |
附录 A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钢框架结构计算结果 |
附录 B 框式轻型钢结构大空间结构体钢框架结构计算总信息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大学生创业政策演进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框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创业政策概念界定 |
2.1.2 大学生创业政策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创业过程理论 |
2.2.2 政策评估理论 |
第三章 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演进分析 |
3.1 大学生创业政策出台背景 |
3.2 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文本分析 |
3.2.1 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一般文本分析 |
3.2.2 基于共词矩阵的大学生创业政策文本分析 |
3.3 大学生创业政策的演进历程 |
3.3.1 尝试探索阶段 |
3.3.2 拓展丰富阶段 |
3.3.3 体系初成阶段 |
3.3.4 创新导向阶段 |
3.4 大学生创业政策的局限分析 |
3.4.1 大学生创业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
3.4.2 政策效度不足以破解大学生创业难题 |
3.4.3 大学生创业政策工具间缺乏协同 |
第四章 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体系的优化 |
4.1 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1.2 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的指标选取 |
4.1.3 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
4.2 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2.1 指标权重确定方法选择 |
4.2.2 AHP层次分析法的理论步骤 |
4.2.3 指标权重计算及一致性检验 |
4.3 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指标分值计算步骤 |
4.3.1 指标分值计算方法选择 |
4.3.2 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基本步骤 |
第五章 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实例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
5.1 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数据获取 |
5.1.1 问卷内容的设计 |
5.1.2 问卷发放和数据获取 |
5.2 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数据处理 |
5.2.1 定量指标的数据处理 |
5.2.2 定性指标的数据处理 |
5.3 大学生创业政策评价结果分析 |
5.3.1 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价分析 |
5.3.2 政策影响的评价分析 |
5.3.3 政策回应度的评价分析 |
5.4 大学生创业政策的优化建议 |
5.4.1 开展特色创业教育,从根本上激发大学生创业意愿 |
5.4.2 拓宽政策宣传渠道,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
5.4.3 提高金融税收政策针对性,确保政策落到实处 |
5.4.4 强化政策执行力度,提高政策与社会资源协同效率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 |
(7)民事送达制度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民事送达现状分析 |
2.1 民事送达制度的定义及意义 |
2.2 民事送达制度的立法现状 |
2.3 民事送达的实践发展现状 |
2.3.1“互联网+法院”的兴起 |
2.3.2 电子送达的创新发展 |
第3章 民事送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民事送达的现实困境 |
3.1.1 送达任务繁重 |
3.1.2 直接送达难 |
3.1.3 电子送达中的问题 |
3.1.4 公告送达的滥用 |
3.2 民事送达问题原因分析 |
3.2.1 当事人的恶意逃避 |
3.2.2 公民法律意识淡薄 |
3.2.3 案多人少 |
3.2.4 邮寄送达的主体不明确 |
3.2.5 欠缺完善的送达体系 |
第4章 关于民事送达的完善建议 |
4.1 转换传统送达模式 |
4.2 邮寄送达主体的明确化 |
4.3 明确公告送达的适用条件 |
4.4 建立科学有效的电子送达平台 |
4.5 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
第5章 结语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农村土地所有制、使用权益和征购、占用法制途径 |
(一) 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经管法制规则。 |
(二) 农村土地所有、使用权利证明、变更、收回登记发证法制规则。 |
(三) 农村土地所有权确认及其所属经管法制规则。 |
(四) 农村土地使用权维护、补偿经管法制规则。 |
(五) 农村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经管法制规则。 |
(六) 农村土地征收、收回、购买依据法制规则。 |
(七) 农村土地征收占用和购买使用实施法制规则。 |
(八) 农村土地利用法制规则调整修正落实。 |
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和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 |
(一)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长久保障途径。 |
(二) 农村土地承包使用权流转畅通保障途径。 |
三、农村耕地永久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及占补平衡途径 |
(一) 农村耕地要坚定组织开拓全方位永久保护途径。 |
(二) 农村耕地要全力组织拓宽科学节约集约利用途径。 |
(三) 农村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的途径。 |
四、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途径 |
(一)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意义和特点。 |
(二)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理念和标准。 |
(三)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任务和要求。 |
(四) 农村土地全面整理和深入整治的方式和做法。 |
(9)晚清铁路与税制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说明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思路、基本框架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晚清铁路起步的财税背景与历史情境 |
第一节 晚清铁路起步前的财税制度 |
一、清代前期的财税结构 |
二、道、咸、同时期的财税新变化 |
第二节 晚清铁路起步的历史情境 |
一、外部的冲击与清政府的正言拒绝 |
二、清政府的态度转变与兴办铁路政策的确立 |
第三节 国人对于铁路与税收关联性的认知 |
一、铁路与税收关联性的衍生 |
二、国人认知内容的构成 |
小结 |
第二章 晚清铁路筹资中的税收因素(上):税收助力与税收担保 |
第一节 官款中的税收助力:以中央专项铁路经费为视点 |
一、中央专项铁路经费的出台 |
二、中央专项铁路经费的财政运作 |
三、中央专项铁路经费的税源分析 |
第二节 晚清铁路外债与税收担保 |
一、晚清铁路外债政策的形成与影响 |
二、税收担保的实施与运作 |
三、税收担保的利弊与税收功能的扩展 |
小结 |
第三章 晚清铁路筹资中的税收因素(下):商办铁路税收融资 |
第一节 寓商于路:商办铁路政策的出台与运行 |
一、商办铁路政策的形成 |
二、商办铁路政策的运行实绩 |
第二节 寓税于路:税收融资的举措与税项 |
一、各路税收融资的举措 |
二、税项与总量分析 |
第三节 作用与反作用:税收负担与因应 |
一、弱者的反抗:以皖路税收融资为视点 |
二、盐政的扰动:以盐斤加价为对象 |
三、体制的转变:以粤路和西潼铁路为观照 |
小结 |
第四章 晚清铁路工程建设中的税收问题 |
第一节 铁路购地与税收的联动 |
一、早期铁路购地与税收的初涉 |
二、制度建构:《铁路购地章程》与《铁路地亩纳税章程》的出台 |
三、铁路购地程序与税收的勾联 |
第二节 铁路材料与税政的变动 |
一、“丛雀渊鱼”:外洋铁路材料购运免税的制度生成与影响 |
二、“在路言路”:自办铁路的材料免税诉求与渐次推展 |
三、不免与免:税务处的收束与铁路公司的力争 |
小结 |
第五章 晚清铁路运营管理中的税制变动(上):陆路关税——以东清铁路为中心 |
第一节 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
一、东清铁路修筑前中俄边境陆路贸易与关税制度 |
二、东清铁路的筹议与修筑 |
第二节 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生成 |
一、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触及 |
二、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最终形成 |
第三节 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运行与意义 |
一、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运行 |
二、东清铁路陆路关税制度的意义:以陆路关税制度变迁为视点 |
小结 |
第六章 晚清铁路运营管理中的税制变动(下):铁路厘金 |
第一节 铁路厘金的发源 |
一、“挹彼注兹”:汉口火车货捐局的诞生和初步运行 |
二、“援照办理”:其他线路铁路厘金的出现 |
第二节 铁路厘金的流变 |
一、稽征方式、税率、税卡的变动不居 |
二、存与废的博弈 |
第三节 铁路厘金的影响 |
一、督抚之利与区域之困 |
二、商民的负担与因应 |
三、政府的弊政 |
第四节 个案研究——以沪宁铁路厘金为例 |
一、沪宁铁路厘金的出现与初期交涉 |
二、各方力量的博弈 |
三、沪宁铁路厘金的影响 |
小结 |
第七章 晚清税制对于铁路事业的影响 |
第一节 税收征管机构的效用 |
一、晚清常关与铁路运营、管理的互动:以张家口和崇文门税关为重心 |
二、清末铁路厘局的税收征管能力:以浙丝运宁被扣案为视点 |
第二节 税制结构的影响 |
一、直接税对晚清铁路事业的影响——以租股为中心 |
二、间接税对晚清铁路事业的影响——以盐税为中心 |
第三节 税收负担的分配 |
一、晚清铁路公司的税收负担 |
二、商民的税负分配 |
小结 |
余论 |
一、晚清时期铁路与税收制度的耦合性关联 |
二、变与不变:制度的力量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文章 |
附录 |
后记 |
(10)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基本框架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上海失业问题概况 |
第一节 失业的规模与程度 |
一、失业人数总量 |
二、失业率 |
三、在全国失业人口中的占比 |
第二节 失业人员的分布与结构 |
一、区域分布 |
二、行业分布 |
三、成份构成 |
第二章 上海失业问题成因 |
第一节 历史遗患之因 |
一、解放前“上海工人多失业” |
二、旧上海失业救济的应付与残局 |
第二节 经济衰落之因 |
一、接管上海:百业凋敝的烂摊子 |
二、“封锁轰炸”加重了失业危机 |
第三节 社会转轨之因 |
一、新旧经济改组阵痛 |
二、社风巨变的冲击波 |
三、“五反”运动副作用 |
第四节 人口膨胀之因 |
一、存量巨大:旧上海的人口遗产 |
二、1950 年代劳动力人口的增量压力 |
第三章 上海失业问题影响 |
第一节 失业与经济贫穷 |
一、“失业为贫穷之母” |
二、失业群体的“吃” |
三、失业群体的“住” |
第二节 失业与新生政权 |
一、失业对巩固新生政权的弊害 |
二、新上海中的失业性破坏力量——以失工闹事为例 |
第四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上):模式与保障 |
第一节 治理参照:可行的路径指引 |
一、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与解决设想 |
二、苏联“消灭失业”的实践模式 |
三、其他城市可鉴经验:沈阳和北京 |
第二节 治理机构:联动的多方力量 |
一、上海市失业工人救济委员会 |
二、上海市处理失业知识分子委员会 |
三、上海市劳动就业委员会 |
第三节 治理制度:正确的政策法令 |
一、失业登记制度 |
二、失业救济制度 |
三、就业安置制度 |
第四节 治理预备:必要的基础保障 |
一、失业救济基金筹集 |
二、失业登记统计与调查研究 |
第五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下):历程与措施 |
第一节 堵源式失业治理举措 |
一、“包下”旧政权遗留的公职人员 |
二、防止私营企业产生新失业职工 |
三、遏制盲目流入上海的农村人口 |
第二节 疏导式失业治理举措 |
一、发放救济粮款 |
二、举办工赈工程 |
三、组织生产自救 |
四、动员回乡生产 |
五、实施转业训练 |
六、开展职业介绍 |
第三节 治本式失业治理举措 |
一、1949-1952 年恢复经济的主要措施 |
二、1953-1957 年发展经济的主要措施 |
三、治本式失业治理举措有效实施基础 |
第六章 上海特殊群体失业问题治理 |
第一节 烈军工属群体失业治理 |
一、解放初上海烈军工属的概念及特征 |
二、上海失业烈军工属人数、分布和结构 |
三、上海治理失业烈军工属的特殊举措 |
第二节 少数民族群体失业治理 |
一、解放初上海的少数民族群体及其就业状况 |
二、1954 年上海少数民族群体失业统计与调查 |
三、“民族政策”与上海少数民族群体失业治理 |
第七章 上海失业问题治理评析 |
第一节 失业治理取得显着成效 |
一、保障了失业人员生存和发展 |
二、安定了上海的社会秩序 |
三、密切了上海的党群关系 |
四、促进了上海的经济发展 |
五、开创了上海文化新风尚 |
第二节 失业治理的历史局限性 |
一、“包下来”政策日趋僵化 |
二、安置就业出现了盲目性 |
三、非公就业途径严重受阻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农民工将免交七种费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检察机关支持起诉制度研究[D]. 杜敏捷. 南京财经大学, 2021
- [2]城乡融合发展下重庆地票交易政策解构及实施效果研究[D]. 刘燕. 西南大学, 2020
- [3]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嬗变 ——以《农民日报》(1980-2018)为例[D]. 王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人工智能视域下就业公共服务研究[D]. 尹浩然.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5]基于大空间结构体的建筑设计与建造研究 ——以工业化模式设计和建造的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A栋与江宁试验房为例[D]. 伍雁华. 东南大学, 2018(05)
- [6]大学生创业政策演进及评价研究[D]. 刘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8(02)
- [7]民事送达制度问题研究[D]. 杨晶. 南昌大学, 2017(02)
- [8]关于探讨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利用、征购储备、供应占用和财政筹融资监管体系完善的途径(上)[J]. 农村土地综合开发治理投资课题组,韩连贵. 经济研究参考, 2017(19)
- [9]晚清铁路与税制变迁研究[D]. 岳鹏星. 苏州大学, 2017(06)
- [10]上海失业问题及其治理研究(1949-1957)[D]. 吴文俊. 苏州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