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靖[1](2020)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年龄60~75岁,BMI 18.5~27.5 kg/m2,ASAⅠ~Ⅲ级,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n=30)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n=30)。G组患者仅实施全身麻醉,G+E组患者在G组麻醉方式基础上复合硬膜外阻滞。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均连续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和有创动脉血压,并连接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护仪监测患者的麻醉深度,维持BIS值40~50。两组患者术中均以10 ml·kg-1·h-1的速度按2:1的比例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和6%羟乙基淀粉130/0.4注射液至术毕,维持CVP 5~12 cmH2O。选择全身麻醉诱导前(T0)、气腹建立前5 min(T1)、气腹建立后30 min(T2)、气腹消除后30 min(T3)作为监测时点。检测患者动脉血气指标: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根(HCO3-)。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粘度(high shear blood viscosity,Hηb)、全血低切粘度(low shear blood viscosity,Lηb)、血浆粘度(viscosity of plasma,ηp)、红细胞聚集指数(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EAI)、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Hct)及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指数、ASA分级、气腹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液体出入量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动脉血气变化:①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在T1、T2、T3各时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内比较:与T1时点比较,两组患者pH值在T2、T3各时点均降低(P<0.05),PaCO2、HCO3-均增高(P<0.05)。(3)血液流变学变化:①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在T0时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T1、T2、T3各时点G+E组均明显低于G组(P<0.05)。②组内比较:与T0时点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在T1时点均降低(P<0.05),在T2、T3时点,G组无变化(P>0.05),G+E组降低(P<0.05);与T1时点比较,两组患者各指标在T2、T3时点均增高(P<0.05)。结论:在全身麻醉基础上复合硬膜外阻滞,增强了机体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了红细胞的聚集性能,使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积以及红细胞沉降率均降低,血液流动性增加,血液粘滞性下降,从而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
李玲玲[2](2019)在《从血液流变学及CIMT角度评价参芪复方序贯疗法防止2型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运用参芪复方序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参芪复方序贯疗法对“虚”“痰”“瘀”三期患者的血液流变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影响,从而评价参芪复方序贯疗法防止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损伤的作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共纳入132例患者,其中气阴两虚证(“虚”期)、气阴两虚夹痰证(“痰”期)、气阴两虚夹瘀证(“瘀”期)各44例,每个证型病例随机分入治疗组、对照组,即每个证型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2型糖尿病基础治疗,而治疗组根据“虚”“痰”“瘀”三期证型分别加用参芪复方一、二、三号方汤剂口服,治疗周期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各类血液流变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1)“虚”、“痰”、“瘀”三期治疗组的全血粘度切变率1、全血粘度切变率200、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变形指数在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1);(2)“虚”、“痰”、“瘀”三期治疗组的全血粘度切变率5、红细胞刚性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具有优势(P<0.05);(3)“虚”、“痰”、“瘀”三期治疗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较优势显着(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基础治疗上加用参芪复方序贯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各类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综上,说明参芪复方序贯疗法具有防止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损伤的作用。
夏雪,谈宇娇,聂佳贞,吴兵兵,陈晓慧,刘亭亭,张玲[3](2016)在《恶性肿瘤甲襞微循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甲襞微循环观察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观察活体微循环动态的窗口,医学上通常通过对各类恶性肿瘤患者甲襞微循环数据变化的采集来分析临床治疗与甲襞微循环改变间的关系。论文综述了食道癌、肺癌和肝癌等恶性肿瘤微循环高黏、高凝及高聚血症等特征,介绍了放疗、化疗、介入治疗及中西医药物临床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患者微循环的不同效应,化疗可以使恶性肿瘤患者原有的微循环障碍加重,而介入治疗等能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
常虹[4](2015)在《原发性肝癌“毒瘀互结”的病机理论及丹参酮胶囊联合三氧化二砷干预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探讨分析原发性肝癌毒瘀互结的病机特点。(2)通过实验研究,丹参酮胶囊联合三氧化二砷诱导人肝癌bel-7404细胞凋亡及其机制,从分子角度佐证原发性肝癌病因病机的特点。方法:采用文献分析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原发性肝癌古今文献的系统梳理,对肝癌病名进行了考证,并详尽阐述了原发性肝癌毒瘀互结的病因病机,在此基础上,确立治疗法则及用药。(2)实验研究:①采用CCK-8法检测丹参酮胶囊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bel-7404细胞、人肝正常LO2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对其凋亡的影响;②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丹参酮胶囊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bel-7404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如Bcl-2、XIAP、Survivin、Bax、PARP、caspase-9、caspase-3 等;(三采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丹参酮胶囊联合三氧化二砷对肝癌bel-7404细胞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结果:(1)文献研究表明:医学经典专着《黄帝内经》中,已有原发性肝癌的类似记载。其机制主要是在外感邪毒、劳倦内伤、饮食、情志等致病因素的基础上,酿生癌毒,以正气不足为内在条件,瘀毒互结,形成肿瘤。肝藏血,体阴而用阳,藏血而调血,肝脏肿瘤与血瘀的关系尤为密切。“毒”“瘀”“虚”贯穿肝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构成肝癌病机复杂性,治疗应抓住主要矛盾,切中病机,以毒攻毒、化瘀扶正,结合现代科技研究成果,选用三氧化二砷攻克癌毒,丹参酮胶囊化瘀扶正,两药联合,协同增效,起到了标本同治的效果。(2)实验研究:①细胞增殖抑制实验,以2μm/L浓度的三氧化二砷处理bel-7404细胞24h,以2.5、5、10、20μg/mL等不同浓度的丹参酮胶囊处理bel-7404细胞24h,丹参酮胶囊单药组随药物浓度提高抑制率增加;2+2.5、2+5、2+10、2+20(μm/L+μg/mL)联合组对bel-740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2+2.5、2+5、2+10、2+20(μm/L+μg/mL)联合组对肝正常L0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2+2.5、2+5(μm/L+μg/mL)低浓度联合组未见明显的抑制作用,而2+10、2+20(μm/L+μg/mL)高浓度联合组出现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分别达到29.7±1.9%、42.8±2.7%。选5μg/mL丹参酮胶囊+2μm/L ATO联合进行后期实验。流式细胞检测,联合组作用bel-7404细胞24h,早期凋亡率49.4%,与单独用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Western Blot法检测联合组对肝癌bel-7404细胞作用24h,明显抑制Bcl-2、XIAP、Survivin等凋亡抑制蛋白表达,与对照组、单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9、caspase-3和PARP切割片段明显增加,而单独用药组的蛋白变化不明显。③Western Blot法检测联合组作用肝癌bel-7404细胞12h,p-JNK、p-P38蛋白表达增高与对照组、单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RK蛋白表达下降,与对照组和丹参酮胶囊单药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砷剂单药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JNK特效抑制剂SP600125(20μm)处理细胞后,可显着减少联合组p-JNK蛋白的表达,抑制JNK磷酸化,同时抑制下游caspase-9、caspase-3蛋白活化。结论:(1)“毒”“瘀”“虚”胶合蕴结为原发性肝癌病因病机特点,正气不足为内在前提,癌毒肆虐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启动因素,脉络瘀滞贯穿疾病始终,因此,针对治疗原发性肝癌毒瘀互结的病机特点,选用三氧化二砷以毒攻毒,丹参酮胶囊化瘀扶正,二者联合使用可以起到毒瘀同治的作用,并且丹参酮胶囊有望成为提高三氧化二砷化疗敏感性的有效药物。(2)丹参酮胶囊联合三氧化二砷作用人肝癌bel-7404细胞,联合增效作用可能主要通过激活JNK通路,偶联P38MAPK通路,同时下调Bcl-2、XIAP、Survivin等凋亡抑制蛋白,活化下游caspase-9、caspase-3等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研究低毒、高效的中药联合化疗方案,多靶点、多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为提高低剂量三氧化二砷的临床疗效奠定理论基础;应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联合增效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既阐明了肝癌毒瘀互结之病机内涵,又为临床抗肝癌治疗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和思路。
王珺,田劭丹,侯丽,陈信义[5](2014)在《恶性肿瘤合并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现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患者血液系统大多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导致癌栓的形成,促进肿瘤的进展、血管的生成及转移,其对患者病情的发展及预后存在严重的影响,可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血液高凝状态属中医"血瘀"范畴,其主要病因病机为六淫外侵,七情内伤,饮食劳倦及禀赋不足等,以致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正气亏虚,气滞、痰湿、瘀血、热毒等病邪搏结,留滞不去,聚而发为本病。在其治疗方面,中医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就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目前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为合理诊疗提供依据。
何捷,武哲丽,叶小卫[6](2014)在《血液流变学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肝癌普遍存在着血液高凝状态,大多数癌细胞可以诱发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的聚集以及癌细胞释放的促凝因子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强,使肝癌患者处于血液高凝状态。机体内正常的血液流变性是维持脏器和组织正常血液灌注及代谢功能的重要条件。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将会引起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障碍,对肿瘤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监测,能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更有效的实施治疗手段,并更好的对肿瘤发展及预后给予初步客观的评价。本文就血液流变学对肿瘤的中医论述、发病机制、发展、转移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俞莎莎[7](2010)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特点。方法测定48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并与54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人相比有多项异常(P<0.01或P<0.05),而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好转(P<0.01或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异常,且患者体内存在高黏、高凝、血细胞高聚的状态。
田同德,储真真,陈信义[8](2010)在《恶性肿瘤高凝状态与血瘀证相关性及中医防治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血瘀证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常见中医证候,以病理性肿块、面黯消瘦、舌质紫暗、舌下脉络青紫、脉涩或结代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与恶性肿瘤伴发的高凝状态密切相关。本文从血液高凝状态的角度探讨了肿瘤血瘀证与血流变学、微循环障碍、血凝状态、肿瘤的增殖和转移的关系,并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确定了益气活血的治疗原则及防治对策,以期有效改善肿瘤血瘀证的血液高凝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谭红平,唐显玲[9](2009)在《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麻醉手术期间及术后早期血液流变性的变化。方法:选择ASA I一Ⅱ级行直肠癌根治手术的病人共30例,年龄4060岁,在麻醉前、麻醉后30min、术毕(麻醉苏醒时)、术后24、48、72h分别采肘静脉血,检测Hηb、Lηb、ESR、Hct、EAI、EDI、ERI等。结果:与麻醉前比较,麻醉期间Hηb、Lηb、ηr、ηp、Hct、ESR、EAI、ERI均降低,其中Hηb、Lηb、ηp、Hct、ESR与麻醉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或P<0.01);术后早期各血液流变学指标逐渐升高:(1)Hηb、Lηb、ηr、ηp、ESR、EAI至术后72h时超出正常值范围;(2)EDI在术后24h72h明显降低(P<0.05)。结论:(1)直肠癌患者患者在麻醉手术前存在明显的血液流变性变化,表现为血液粘滞性增高;(2)麻醉手术期间血液流变性指标降低,血液粘度降低;(3)术后早期患者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粘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逐渐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对保持微循环灌注和避免术后早期血栓形成十分不利。
魏茂元[10](2009)在《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文中认为血液流变学主要研究的是血液及其成分的流动性和变形性规律的科学,它与临床多种疾病有关。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就是描述血液各种流变性质的定量,半定量参数,这些指标的异常改变及其改变程度,对疾病的病因,诊断,预防,治疗,疗效观察及病情监测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和药物研究及群体普查及亚健康检查。血液流变学的检测已成为临床医学和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二、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腹腔镜术围术期血液流变学改变及麻醉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从血液流变学及CIMT角度评价参芪复方序贯疗法防止2型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及脱落情况 |
2 病例选择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辨证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样本量估算 |
3.2 分组方法 |
3.3 治疗方案 |
4 观察指标 |
4.1 背景资料 |
4.2 疗效性指标 |
4.2.1 血液流变学指标 |
4.2.2 CIMT指标 |
5 统计学处理 |
6 技术路线 |
7 结果 |
7.1 一般情况 |
7.1.1 性别比较(见表1) |
7.1.2 年龄、病程、BMI比较(见表2) |
7.1.3 治疗前各类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3-5) |
7.1.4 治疗前颈动脉内膜厚度(CIMT)比较(见表6) |
7.2 治疗前后各类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见表7-13) |
7.2.1 治疗前后全血粘度切变率1 比较(见表7) |
7.2.2 治疗前后全血粘度切变率5 比较(见表8) |
7.2.3 治疗前后全血粘度切变率200 比较(见表9) |
7.2.4 治疗前后血浆粘度比较(见表10) |
7.2.5 治疗前后血沉方程K值比较(见表11) |
7.2.6 治疗前后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见表12) |
7.2.7 治疗前后红细胞刚性指数比较(见表13) |
7.3 治疗前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比较(见表14) |
8 小结 |
8.1 一般情况 |
8.2 血液流变学指标 |
8.3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 |
9 讨论 |
9.1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认识 |
9.1.1 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现状研究 |
9.1.2 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研究 |
9.1.3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9.1.4 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预防研究 |
9.2 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认识 |
9.2.1 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基本认识 |
9.2.2 传统医学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认识 |
9.3 糖尿病大血管损伤与血液流变学的关系研究 |
9.3.1 血液流变学指标是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反映指标 |
9.3.2 血液流变学异常可以加速糖尿病大血管损伤进程 |
9.4 糖尿病大血管损伤与CIMT的关系研究 |
9.5 观测指标及研究结果分析 |
9.5.1 血液流变学指标 |
9.5.1.1 宏观流变性指标 |
9.5.1.2 微观流变性指标 |
9.5.2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指标 |
9.6 参芪复方分析 |
9.6.1 参芪复方组方分析 |
9.6.1.1 君药 |
9.6.1.2 臣药 |
9.6.1.3 佐药 |
9.6.2 参芪复方序贯疗法分析 |
10 结论 |
11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研究进展 |
1 糖尿病现状 |
2 现代医学对血液流变学的认识 |
2.1 宏观流变性 |
2.1.1 全血粘性 |
2.1.2 血浆粘性 |
2.2 微观流变性 |
2.2.1 红细胞聚集性 |
2.2.2 红细胞变形能力 |
3 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研究现状 |
3.1 全血粘度 |
3.2 血浆粘度 |
3.3 红细胞分布宽度 |
3.4 红细胞变形能力 |
3.5 红细胞聚集性 |
4 糖尿病血液流变学的传统医学研究进展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一 各证型分级量化表 |
糖尿病气阴两虚的分级量化表 |
糖尿病气阴两虚兼痰浊证的分级量化表 |
糖尿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的分级量化表 |
附件二 随机分组表 |
附件三 临床研究受试者知情书 |
附件四 临床研究伦理审查批件 |
附件五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3)恶性肿瘤甲襞微循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恶性肿瘤甲襞微循环特征分析 |
1. 食管癌与甲襞微循环的关系 |
2. 支气管肺癌与甲襞微循环的关系 |
3. 肝癌与甲襞微循环的关系 |
4. 恶性肿瘤微循环障碍分析 |
二、临床治疗与甲襞微循环的改变 |
1. 化疗: |
2. 介入治疗: |
3. 中西医药物治疗: |
4. 放射治疗: |
四、小结 |
(4)原发性肝癌“毒瘀互结”的病机理论及丹参酮胶囊联合三氧化二砷干预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一、病名溯源 |
(一) 伏梁 |
(二) 症积 |
(三) 黄疸 |
(四) 鼓胀 |
(五) 胁痛 |
二、对原发性肝癌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一) 病因的认识 |
1. 外邪因素 |
2. 饮食因素 |
3. 情志因素 |
4. 劳倦内伤 |
(二) 原发性肝癌病机特点 |
1. 癌毒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启动因素 |
2. 血瘀阻滞脉络是肝癌发生发展的基本病理机制 |
3. 正气不足是肝癌发病的内在条件 |
三、以毒攻毒、化瘀扶正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基本治则 |
四、选药依据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一) 实验一: 丹参酮胶囊联合ATO对肝癌bel-7404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方法 |
2. 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4. 小结 |
5. 参考文献 |
6. 附图 |
(二)实验二: 丹参酮胶囊联合ATO对bel-7404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4. 小结 |
5. 参考文献 |
(三)实验三: 丹参酮胶囊联合ATO对bel-7404细胞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分析与讨论 |
4. 小结 |
5. 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附: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6)血液流变学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肝癌“血瘀”的中医相关论述 |
2 肿瘤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的发病机制 |
2.1 血液高凝状态概念 |
2.2 肿瘤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的相关性研究 |
3 高凝血状态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研究 |
3.1 高凝血状态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的机制 |
3.2 高凝血状态促进肿瘤细胞生长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
4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 |
5 评价与展望 |
(7)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2.1 恶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见表1。 |
2.2 恶性肿瘤组手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
3 讨论 |
四、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D]. 李靖.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2]从血液流变学及CIMT角度评价参芪复方序贯疗法防止2型糖尿病大血管损伤的研究[D]. 李玲玲.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
- [3]恶性肿瘤甲襞微循环研究进展[J]. 夏雪,谈宇娇,聂佳贞,吴兵兵,陈晓慧,刘亭亭,张玲.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S1)
- [4]原发性肝癌“毒瘀互结”的病机理论及丹参酮胶囊联合三氧化二砷干预机制的研究[D]. 常虹.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5(01)
- [5]恶性肿瘤合并血液高凝状态的研究现状[A]. 王珺,田劭丹,侯丽,陈信义.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论文集, 2014
- [6]血液流变学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J]. 何捷,武哲丽,叶小卫. 光明中医, 2014(07)
- [7]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J]. 俞莎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12)
- [8]恶性肿瘤高凝状态与血瘀证相关性及中医防治对策研究[A]. 田同德,储真真,陈信义. 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2010
- [9]直肠癌患者围术期血液流变学的变化[J]. 谭红平,唐显玲.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9(04)
- [10]宏观血液流变学常用检测指标及临床意义[A]. 魏茂元. 2009年全国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及论文集,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