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肉毒杆菌毒素(BTX)治疗肌肉痉挛的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易维君,李端芳,余膂,罗雯茜,刘勇[1](2021)在《肉毒素治疗脑卒中患者致严重呼吸抑制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肉毒素(botulinum toxin,BTX)是由肉毒梭状芽孢杆菌产生的毒性蛋白质,最先应用于治疗斜视[1]。1989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最早应用于治疗斜视和面部肌肉痉挛性疾病,取得良好效果。近年来A型肉毒素也用于脑卒中后四肢痉挛的治疗,治疗剂量的BTX-A被认为是安全有效的,临床上使用BTX-A导致严重全身肌肉软弱无力、呼吸抑制等严重中毒反应极为罕见,一旦出现,救治不及时可引起患者严重后果,危及生命。本文对我院收治l例因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注射BTX-A后导致严重呼吸抑制患者进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讨论,以提高临床对注射BTX-A后可能出现呼吸功能抑制的认识。
莫雅婷[2](2021)在《乌梅丸加味方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近年来,特发性眼睑痉挛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该病晚期可出现持续闭眼甚至功能盲,不仅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且易对个人情绪造成负面影响。治疗上,目前该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口服抗精神病药物、手术治疗、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等,以上治疗都存在不能去除病因、副作用大、难以解除患者的眼、面、舌等多部位病变的难题。中医注重整体辨证,治病求本,可统筹解决不同病变部位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本研究旨在系统观察中医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疗效,科学评价乌梅丸加味方对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治疗效果,以期为特发性眼睑痉挛(含Meige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方法纳入符合本研究制定的纳入标准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含Meige综合征患者)。以目前主流治疗方式即A型肉毒素注射作为对照组,乌梅丸加味方作为试验组,患者被随机分入试验组或对照组。观察纳入患者的一般情况、出生时五运六气分布、是否曾被误诊、发病诱因、加重因素、好转因素。观察经方乌梅丸加味方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疗效评价指标主要是肝阳虚中医证候量表、Jankovic评定量表(Jankovic Rating Scale,JRS)、眼睑痉挛残疾指数(Blepharospasm DisabilityIndex,BSDI)。安全性评价指标主要是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结局指标为Jankovic评定量表,次要结局指标为肝阳虚中医证候量表和眼睑痉挛残疾指数。研究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41例,其中试验组31例,对照组10例,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脱落2例,最终纳入试验组29例,对照组8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轻重程度、治疗前Jankovic评分、治疗前肝阳虚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前眼睑痉挛残疾指数评分等一般资料和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具有可比性。2.41例患者中,出生时主运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4,P>0.05)、司天在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8,P>0.05),出生时主气分布以初之气厥阴风木(8例)、五之气阳明燥金(8例)和终之气太阳寒水(12例)为多,主气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5)。3.41例患者中16例患者发病诱因是情绪变化;16例在情绪变化时病情加重,17例在休息差时病情加重,13例在日照时病情加重;7例在注意力集中时好转。4.试验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JRS评分(3.13±3.14,7.25±2.12)较试验前评分(7.38±0.94,8.00±0.00)降低,其中试验组的各随访时间节点的JRS评分较上一随访节点降低,与基线相比,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1),对照组的JRS评分在治疗后42天时达到最低,为5.12±2.69,与组内基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5),至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JRS评分较治疗后42天时升高,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P=0.317,P>0.05)。在治疗14天及42天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0,P=0.679,P>0.05),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试验组JR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P<0.05)。5.试验后试验组患者的肝阳虚中医症候量表评分(4.56±4.75)较试验前(12.24±2.76)降低,试验组的各随访时间节点的肝阳虚中医症候评分较上一随访节点降低,与基线相比,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00,P<0.001)。对照组在治疗后14天及42天时评分降低,至42天时评分最低,为8.87±4.35,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8,P>0.05),在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时评分较基线水平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4,P=0.056,P>0.05)。在治疗14天及42天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2,P=0.267,P>0.05),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时,试验组肝阳虚中医症候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P=0.001,P<0.05)。6.试验后试验组患者的眼睑痉挛残疾指数评分(0.90±1.23)较试验前(2.18±1.00)降低,且各随访时间节点的BSDI评分较上一随访节点降低,与基线相比,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P=0.006,P=0.001,P=0.000,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14天、42天及3个月时BSDI评分降低,至42天时评分最低,为1.95±1.39,与基线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6,P>0.05),在治疗后6个月时评分较基线水平增高,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8,P>0.05)。在治疗14天、42天及3个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6,P=0.529,P=0.008,P>0.05),在治疗6个月时,试验组BSDI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5)。7.试验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3%vs12.5%,P=0.001,P<0.05)。8.目前尚未观察到乌梅丸加味方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研究结论根据目前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情绪变化和劳累可能是特发性眼睑痉挛发病的诱因和加重因素,注意力集中是本病的保护因素。(2)出生在主气为厥阴风木、阳明燥金及太阳寒水的个体可能易发特发性眼睑痉挛。(3)特发性眼睑痉挛在发病时常伴发眼干、畏光、睡眠障碍和情绪差。(4)本病因首发症状及眼表症状各异,易被误诊为其他眼病。(5)乌梅丸加味方可有效改善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眼部及全身症状,降低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有良好的短期和长期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杨雅萍[3](2021)在《基于肛门压力测定研究闽派陈氏中医挂线技术治疗高张力型肛提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高张力型肛提肌综合征为肛提肌综合征的类别之一。生物反馈疗法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方法,已被美国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学会和欧洲神经胃肠病学与动力学会指南推荐用于本病的治疗,但患者依从性差,疗程长,复发率较高。而现代医学认为手术疗法起效快,复发率较低,但是对肛门功能有一定的损伤。因此,本课题基于肛门压力测定研究闽派陈氏中医挂线技术与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高张力型肛提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对比,以期为治疗本病寻找一种更符合临床实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从本院肛肠科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住院病人中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4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按1:1比例分别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闽派陈氏中医挂线技术,对照组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观察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肛肠动力学检测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各个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本次研究最终完成研究且研究资料完整的共38例,脱落病例2例,均为中途退出试验。两组病例年龄、性别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2.2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VAS评分:两组治疗前分别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有效;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两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肛肠动力学检测指标:在肛管静息压方面,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有效;两组治疗后3个月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平均收缩压及括约肌功能长度方面,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5)复发情况:治疗组复发率为5.56%,对照组复发率为46.15%,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远期控制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1、基于肛门压力测定研究发现闽派陈氏中医挂线技术治疗高张力型肛提肌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与生物反馈疗法相比,具有起效快、复发率低的优点,且可以明显缓解患者高张力状态,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2、闽派陈氏中医挂线技术是一种临床疗效显着、安全、稳定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张林敏[4](2021)在《GPi-DBS治疗肌张力障碍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 的]本研究通过对我科9例开展GPi-DBS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3~12个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手术经验,观察GPi-DBS术后患者肌张力障碍症状变化。并通过比较不同类型的肌张力障碍术后改善率,从而找到更适DBS手术的肌张力障碍类型。[方 法]收集病人:选取自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行DBS手术且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进行程控的9例肌张力障碍患者。入选标准:患者均符合肌张力障碍的诊断标准,术前曾接受药物治疗或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治疗效果不佳。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性4例,女性5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52.44±9.49岁)。排除标准:1.主观或客观上不能配合该项研究的患者;2.头颅MRI提示有器质性病变;3.有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采用回顾性临床病历研究方法,将纳入的9例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前及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9例患者不同时期即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肌张力障碍评分量表(Burke-Fahn-Marsden dystonia rating scale,BFM)评分中的运动评分(Movement scale,BFM-M)与残疾评分(Disability scale,BFM-D)两部分评分,比较不同时间点评分的差异,从而评价DBS手术对肌张力障碍的效果。并将9例肌张力障碍患者分为二组:①根据发病原因不同分为原发型和继发型;②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为全身型和其他型,对不同类型肌张力障碍患者在不同时期的BFM评分及改善率的进行对比,总结改善率最显着的肌张力障碍类型。[结 果]9例肌张力障碍患者进行了 17侧手术,共植入电极17根。完成1年随访患者4例,完成6个月随访1例,完成3个月随访4例;未出现患者退出或终止。不同时期BFM-M评分对比:术后1M和术前对比,p<0.05,说明术前和手术1 M得分差异显着;术后3M和术前对比,p<0.05,说明术前和手术3个月后得分也有显着差异。然后再进行1M和3M对比,p>0.05,说明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无显着差异。不同时期BFM-D评分对比:术后1M和术前对比,p<0.05,说明术前和手术1M得分差异显着;术后3M和术前对比,p<0.05,说明术前和手术3个月后得分也有显着差异。然后再进行1M和3M对比,p>0.05,说明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无显着差异。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前与术后3M运动评分对比,p<0.05,说明术前与术后评分有显着差异;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运动评分术前与术后3M对比,p<0.05,有显着差异;两组术后3M评分对比,p>0.05,两者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原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前与术后3M残疾评分对比p<0.05,说明术前与术后评分有显着差异;继发性肌张力障碍患者残疾评分术前与术后3M对比,p<0.05,有显着差异;两组术后3M残疾评分对比,p>0.05,两者无显着性差异。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前与术后3M运动评分对比,p<0.05;而其他型患者总体运动评分是呈下降趋势的,但术前与术后3M运动评分对比,P>0.05,改善程度不显着,提示DBS可能对于其他型肌张力障碍缓解较慢或疗效有限。两组术后3M运动评分对比,p>0.05,两者也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全身型肌张力障碍组的改善更显着。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前与术后3M残疾评分对比,p<0.05;而其他型患者总体BFM残疾评分是呈下降趋势的,但术前与术后3M残疾评分对比,p>0.05,改善程度不显着,提示DBS可能对于其他型肌张力障碍缓解较慢或疗效有限。两组术后3M残疾评分对比,p>0.05,两者也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全身型肌张力障碍组的改善更显着。[结 论]①GPi-DBS术后,肌张力障碍患者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②病程短的原发型肌张力障碍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③在分组对比中,原发型肌张力障碍组、继发型肌张力障碍组(左旋多巴诱发剂峰异动症)和全身型肌张力障碍组的治疗效果更好。④GPi-DBS对肌张力障碍症状具有显着的改善作用,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的治疗肌张力障碍的方法。
程荣,韩永升,韩咏竹,胡纪源,薛本春,杨任民[5](2021)在《104例痉挛性斜颈临床特点及A型肉毒毒素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104例痉挛性斜颈的临床特点、A型肉毒毒素的临床疗效及其与临床特点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的符合痉挛性斜颈诊断标准的患者104例,统计患者临床特点;分析A型肉毒毒素疗效在不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教育年限、病程、临床分型、注射次数、注射总量、平均每次注射剂量、注射方式各方面的差异性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痉挛性斜颈患者男:女=1:1.36,年龄以40~50岁为主,且以40~50岁发病较多,病程(56.84±82.19)个月,发病到确诊间隔时间(22.75±57.44)个月,疾病早期易误诊为颈椎病;易合并精神情绪类疾病;其病因与劳累、情绪异常、饮酒和相关部位的外伤等有关,69.23%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起病,64.42%患者情绪激动、劳累或者行走时症状明显;A型肉毒毒素治疗有效率97.22%,A型肉毒毒素疗效与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教育年限、病程、临床分型、注射次数、注射总量、平均每次注射剂量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0.58%。结论:痉挛性斜颈女性多于男性,年龄多在40~50岁;痉挛性斜颈的临床诊断较困难,病程长,发病多与劳累、情绪等因素有关,早期应防止误诊。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性斜颈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少,多次注射未见疗效明显降低,但是否有其他影响因素不能肯定。
李冀寅,曲晓复,李明恒,贺平[6](2020)在《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评价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治疗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用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BM,CNKI,VIP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同时对检索结果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均为从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0年2月1日,搜集注射BTX-A治疗TN临床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由2名研究者对检索结果进行独立质量评估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8篇文献纳入本研究,包括实验组194例,对照组190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BTX-A注射法治疗TN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有效率高(P<0.01),疼痛程度轻(P<0.01);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BTX-A注射法可以作为TN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王晓玲[7](2020)在《A型肉毒毒素联合推拿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贾诗雨[8](2020)在《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是一种有效的解痉药,临床上已广泛用于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本文通过meta分析进一步评估BTX-A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中检索BTX-A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相关研究,纳入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s)。主要的结局指标包括肘部、腕部、手指的MAS评分,疼痛评分和barthel指数,最后利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10项随机对照试验(n=950)。不同关节的MAS评分、疼痛评分、barthel指数显示,在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评估中,BTX-A与安慰剂无明显差异。但是在不同种类的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亚组分析中,与Botox亚组(SMD=0.08,95%CI=-0.680.83,P=0.84)相比,Dysport亚组中肘部MAS评分有明显改善(SMD=-0.39,95%CI=-0.67-0.10,P=0.008)。结论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患者,使用BTX-A与安慰剂的疗效在统计学上没有差异,但是有4项试验显示Dysport对肘部痉挛可能产生有利影响。
熊玉平[9](2020)在《A型肉毒毒素对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眼表状态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行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眼周注射前后的眼表功能进行分析,探讨眼周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对其眼表状态的影响,以期指导A型肉毒杆菌毒素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就诊并确诊为特发性眼睑痉挛行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周注射的患者32例(38眼),前瞻性随访观察其眼表状态的变化。分别于患者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周注射前、注射后1周、2周、3周、4周及12周等6个时间点行眼表综合分析检查,记录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BUTf)、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泪河高度(TMH)、脂质层厚度分级及睑板腺缺失程度5个指标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1.未经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周注射的单眼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患眼和健眼之间在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泪河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和健眼在脂质层厚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河高度分组和睑板腺缺失程度方面患眼和健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泪膜破裂时间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周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泪膜破裂时间除注射前与注射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泪膜破裂时间在眼周注射前与注射后第1周和第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周注射后第3周和第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时间点两两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泪河高度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周注射前后不同时间泪河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周注射前与注射后1周、注射前与注射后1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周注射后2周和注射后4周及注射后1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脂质层厚度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周注射前后不同时间脂质层厚度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周注射前与注射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周注射后1周、注射后2周和注射后3周与注射后4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周注射后1周、注射后2周和注射后3周与注射后1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周注射后1周、2周和3周之间互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眼周注射后4周与注射后1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睑板腺缺失程度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周注射前后不同时间睑板腺缺失程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容易合并干眼,患病率为42.1%;眼周注射A型肉毒杆菌毒素可延长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改善脂质层厚度,从而优化眼表状态。
韦宗勇,肖展宏[10](2019)在《A型肉毒杆菌毒素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膝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因膝关节周围骨折造成膝关节僵硬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膝关节腔内BTX-A注射治疗,均于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周及4周进行疼痛(VAS)评估及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测量。结果关节腔内注射BTX-A无明显毒副作用,治疗全程无感染事件发生。治疗后1周、4周,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即刻、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膝关节AROM均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膝关节AROM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BTX-A膝关节腔内注射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可明显缓解骨折术后患膝疼痛,改善膝关节僵硬,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使用安全,临床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肉毒杆菌毒素(BTX)治疗肌肉痉挛的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肉毒杆菌毒素(BTX)治疗肌肉痉挛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肉毒素治疗脑卒中患者致严重呼吸抑制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讨论 |
(2)乌梅丸加味方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A型肉毒杆菌毒素局部注射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背景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2.2 检索策略 |
2.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
2.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2.5 统计分析 |
3 结果 |
3.1 文献检索 |
3.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3.3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
3.4 Meta分析 |
3.5 BSDI评分 |
3.6 PEGR评分 |
3.7 不良反应 |
4 讨论 |
4.1 肉毒素的作用机制 |
4.2 研究发现 |
4.3 局限性 |
5 结论 |
综述二 特发性眼睑痉挛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 |
1 疾病概述 |
2 病因和发病机制 |
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4 治疗 |
4.1 口服药物 |
4.2 A型肉毒杆菌毒素眼周注射 |
4.3 眼眶全肌全切除术 |
4.4 脑深部电刺激术 |
5 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
5.1 古代文献研究 |
5.2 病因病机 |
5.3 古代立方与针灸治疗 |
5.4 现代中医治疗 |
5.4.1 中药治疗 |
5.4.2 针灸治疗 |
5.4.3 拔罐 |
6 结语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乌梅丸加味方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受试者退出试验的条件 |
2.3.1 退出标准 |
2.3.2 剔除标准 |
2.3.3 脱落标准 |
2.3.4 中止试验标准 |
3 患者纳入 |
3.1 患者纳入标准 |
3.2 患者排除标准 |
3.3 随机分组 |
3.4 给药方法 |
3.5 结果观察 |
3.6 疗效评定 |
4 疗效评定 |
4.1 主要结局指标 |
4.1.1 Jankovic评定量表 |
4.2 次要结局指标 |
4.2.1 肝阳虚中医证候量表 |
4.2.2 眼睑痉挛残疾指数量表 |
5 样本量计算 |
6 统计分析 |
7 伦理学原则 |
8 质量控制 |
9 结果 |
9.1 患者基线资料 |
9.1.1 一般资料 |
9.1.2 地域分布 |
9.1.3 首发症状表现 |
9.1.4 误诊调查 |
9.1.5 西医治疗史 |
9.1.6 中医治疗史 |
9.2 五运六气统计学分析 |
9.2.1 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出生时的主运情况 |
9.2.2 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出生时的司天在泉分布情况 |
9.2.3 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出生时的主气分布情况 |
9.3 特发性眼睑痉挛发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分析 |
9.3.1 特发性眼睑痉挛发病的诱因 |
9.3.2 特发性眼睑痉挛加重的危险因素 |
9.3.3 特发性眼睑痉挛好转的保护因素 |
9.4 临床疗效 |
9.4.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ankovic量表评分比较 |
9.4.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阳虚中医症候量表评分比较 |
9.4.3 眼睑痉挛残疾指数量表评分 |
9.4.4 临床疗效 |
9.5 安全性分析 |
10 讨论 |
10.1 特发性眼睑痉挛病因病机分析 |
10.2 乌梅丸组方分析 |
10.3 特发性眼睑痉挛发病原因的探索性分析 |
10.3.1 年龄 |
10.3.2 情志 |
10.3.3 劳耗 |
10.3.4 心神 |
10.3.5 运气 |
10.4 乌梅丸加味方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疗效分析 |
10.4.1 Jankovic评分结果分析 |
10.4.2 肝阳虚症候量表评分结果分析 |
10.4.3 眼睑痉挛残疾指数量表评分结果分析 |
10.5 其他 |
11 创新性和局限性分析 |
11.1 创新性 |
11.2 局限性 |
1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基于肛门压力测定研究闽派陈氏中医挂线技术治疗高张力型肛提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LAS的认识 |
1.1 病名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 |
2 祖国医学对中医挂线术的认识 |
3 现代医学对LAS的认识 |
3.1 定义 |
3.2 发病机理 |
3.3 诊断与鉴别诊断 |
3.4 治疗方法 |
3.5 疗效评估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选择标准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脱落及剔除标准 |
2.5 中止试验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例分组 |
3.2 治疗前准备 |
3.3 治疗方法 |
4 观察指标 |
4.1 一般资料 |
4.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4.3 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 |
4.4 肛肠动力学检测指标 |
4.5 疗效评估 |
4.6 治疗后3 个月复发情况 |
5 统计方法 |
结果与分析 |
1 一般资料 |
1.1 年龄比较 |
1.2 性别比较 |
2 视觉模拟评分(VAS) |
3 治疗前、治疗后3 个月肛肠动力学检测指标 |
3.1 肛管静息压 |
3.2 肛管最大收缩压 |
3.3 肛管平均收缩压 |
3.4 括约肌功能长度 |
4 疗效对比 |
5 治疗后3 个月复发情况对比 |
6 安全性检验与不良反应 |
7 脱落说明 |
讨论 |
1 本课题对LAS的认识 |
1.1 生物反馈疗法虽然是目前治疗LAS的临床推荐疗法,但仍有不足之处 |
1.2 闽派陈氏中医挂线技术治疗LAS的优势 |
2 研究结果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疗效分析 |
2.3 视觉模拟评分(VAS) |
2.4 肛肠动力学检测指标分析 |
2.5 治疗后3 个月复发情况 |
3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肛提肌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GPi-DBS治疗肌张力障碍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Burke-Fahn-Marsden(BFM)评分量表 |
综述 肌张力障碍的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104例痉挛性斜颈临床特点及A型肉毒毒素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一般资料 |
3 研究方法 |
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5 统计学方法 |
结 果 |
1 一般数据 |
2 临床特点 |
2.1 病情特点 |
2.2 合并疾病 |
2.3 误诊情况 |
3 Tsui评分及缓解率 |
4 BTX-A疗效与各临床因素分析 |
5 BTX-A疗效与不同病情的相关分析 |
6 不同疗效与BTX-A注射情况的分析 |
7 不良反应 |
讨 论 |
(6)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文献的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 文献检索 |
1.3 数据提取 |
1.4 文献质量评估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结果 |
2.3 纳入研究的Meta分析 |
2.3.1 治疗有效率 |
2.3.2 治疗后的疼痛程度 |
2.3.3 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
3讨论 |
(8)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卒中后痉挛的评估和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A型肉毒毒素对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眼表状态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病例选择标准 |
2.3 检查仪器设备与药品 |
2.4 治疗方法 |
2.5 检查方法 |
2.6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1 |
附件2 |
主要科研成果及参与课题 |
致谢 |
(10)A型肉毒杆菌毒素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2.1 对照组 |
1.2.2 观察组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 果 |
2.1 VAS评分比较 |
2.2 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
2.3 术后并发症 |
3 讨 论 |
四、肉毒杆菌毒素(BTX)治疗肌肉痉挛的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肉毒素治疗脑卒中患者致严重呼吸抑制及文献复习[J]. 易维君,李端芳,余膂,罗雯茜,刘勇.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1(03)
- [2]乌梅丸加味方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D]. 莫雅婷.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基于肛门压力测定研究闽派陈氏中医挂线技术治疗高张力型肛提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D]. 杨雅萍.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GPi-DBS治疗肌张力障碍临床研究[D]. 张林敏. 昆明医科大学, 2021
- [5]104例痉挛性斜颈临床特点及A型肉毒毒素疗效分析[J]. 程荣,韩永升,韩咏竹,胡纪源,薛本春,杨任民.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02)
- [6]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三叉神经痛效果的Meta分析[J]. 李冀寅,曲晓复,李明恒,贺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20(06)
- [7]A型肉毒毒素联合推拿康复治疗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的临床研究[D]. 王晓玲.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
- [8]A型肉毒杆菌毒素治疗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的Meta分析[D]. 贾诗雨.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9]A型肉毒毒素对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眼表状态的影响研究[D]. 熊玉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A型肉毒杆菌毒素联合综合康复治疗对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疗效观察[J]. 韦宗勇,肖展宏. 微创医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