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烷基苯磺酸钠的环境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张奥棋[1](2021)在《表面活性剂控制微藻培养中生物污染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藻是一类形态微小、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低等植物,其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油脂、色素和生物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生物能源和环境修复领域。然而,微藻规模化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生物污染问题,成为制约微藻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之一。其中浮游动物和寄生真菌污染发展快、危害大,常导致培养失败,目前还未开发出高效经济的控制技术。本学科组前期通过对多种物理、化学方法进行试验,首次发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可以有效控制真菌感染而对产油微藻的生长和油脂积累不产生显着影响。基于此,本论文以优良藻种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和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为研究对象,在鉴定关键污染生物的基础上,首次探究表面活性剂对雨生红球藻中壶菌污染和蛋白核小球藻中轮虫污染的控制效果,确定表面活性剂对微藻生长的安全浓度,对表面活性剂控制技术进行优化,并在微藻规模培养中进行验证,同时对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微藻规模培养中生物污染控制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建立了一种高效、经济、安全的微藻生物污染控制技术。研究结果为表面活性剂控制微藻病虫害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充足的科学依据和安全保障。论文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1.从受感染的雨生红球藻K-0084跑道池成功分离纯化病害真菌EPG02,并鉴定其为类节壶菌Paraphysoderma sedebokerense。在此基础上,选取5种表面活性剂对EPG02进行控制试验。实验室结果表明,7-10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60 mg/L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30-40 mg/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7)均可有效控制壶菌感染。其中,7 mg/L SDBS处理效果最好,不仅可以完全控制壶菌的感染,而且对雨生红球藻的生长和虾青素的积累没有显着影响。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并非通过破坏壶菌与红球藻细胞表面的识别位点阻止感染,而是通过杀灭壶菌的游动孢子而截断壶菌的感染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表面活性剂SDBS能够造成壶菌游动孢子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含物降解,而对藻细胞结构没有影响。这可能是因为雨生红球藻不动细胞和壶菌游动孢子具有不同的细胞表面覆盖物和结构。雨生红球藻不动细胞具有多层细胞壁,可能阻碍SDBS穿透到藻类细胞膜,而壶菌游动孢子缺乏保护性细胞壁,这使得SDBS可以直接破坏壶菌游动孢子的细胞膜,从而导致游动孢子解体。2、在5 m2开放式跑道池培养试验中7 mg/L SDBS可以有效控制类节壶菌感染并持续至培养结束,雨生红球藻生物质平均产量和虾青素平均产量分别达到55.3 g/m2和1.41 g/m2。在20 m2开放式跑道池培养试验中,7 mg/L SDBS同样可以有效控制类节壶菌感染并持续至培养结束,雨生红球藻生物质产量和虾青素产量分别达到53.9 g/m2和1.32 g/m2。证明将表面活性剂SDBS应用于雨生红球藻的开放式跑道池培养可完全控制壶菌感染,能够保持雨生红球藻培养的长期稳定运行。处理1000 L藻液所需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费用仅为0.07元(0.01美元),成本低廉,操作简单。3、在开放式跑道池培养蛋白核小球藻XQ-20044的过程中,发现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对蛋白核小球藻危害最为严重,能够快速并且大量捕食小球藻,使小球藻培养在72小时内崩溃。在实验室内建立了稳定的蛋白核小球藻-萼花臂尾轮虫共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选择5种表面活性剂对萼花臂尾轮虫进行控制效果试验,并检测对小球藻的生长影响。实验室结果表明,SDBS、SDS、AES、AEO-7和CDEA均能有效清除小球藻中萼花臂尾轮虫和卵,有效浓度分别为≥10 mg/L、≥15 mg/L、≥10 mg/L、≥7.5 mg/L和≥10 mg/L。其中,10 mg/L SDBS和7.5-10 mg/L AEO-7处理效果最好,不仅可以完全杀灭轮虫,而且对小球藻的生物量无显着影响。综合考虑5种表面活性剂的使用剂量、控制效果、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SDBS更适合于小球藻大规模培养中萼花臂尾轮虫污染的控制。4、在5 m2开放式跑道池试验中,10 mg/L SDBS处理仍然可以快速杀灭轮虫污染并对微藻生长无显着影响,小球藻生物质干重可达到0.74 g/L以上。与已报道的其他化学药剂相比,SDBS具有应用范围广、处理成本低的优点,单次使用10 mg/L SDBS处理5 m2(1000 L)的跑道池,试剂成本仅为0.09元(0.014美元)。因此,SDBS适合于经济微藻和能源微藻大规模培养中轮虫污染的控制。5、建立藻液中及生物质内SDBS检测方法并优化操作流程。优化后的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检测SDBS范围0.04~1 mg/L,相对标准偏差4.6%,空白加标的平均回收率96.4%,萃取时间和萃取试剂大幅减少;优化后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SDBS范围0.5~100 mg/L,相对标准偏差0.3%,空白加标的平均回收率为101.3%。以上两种方法均满足《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中的规定要求,且检测区间可以形成互补。6、在实验室无菌条件下研究了藻种、光照强度、温度、通气(空气)对SDBS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蛋白核小球藻、脂球藻和雨生红球藻均不能降解藻液中的SDBS;光照强度(0、100、200、300μmol·m-2·s-1)和温度(15℃、25℃、35℃)的变化对培养基中SDBS的降解没有显着作用;通入无菌空气96小时,SDBS降解率达到51.8%。在实验室内非无菌条件下进行微藻通气培养,蛋白核小球藻、脂球藻、雨生红球藻藻液中SDBS迅速降解,培养结束时残余浓度分别为0.37mg/L、0.3 mg/L和0.36 mg/L,均低于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最低限量(GB18918-2002,0.5 mg/L),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雨生红球藻、小球藻和脂球藻生物质中均未检测到SDBS残留,表明在微藻培养中使用SDBS(≤10 mg/L)控制生物污染不会因SDSB在生物质中富集而产生安全隐患。
王鹏飞[2](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认为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马宗桥[3](2021)在《面向半导体晶圆超精密抛光的磁流变抛光液制备及其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典型的半导体晶圆为加工对象,针对传统磁流变抛光液存在的问题,对抛光液制备及性能进行了优化。基于磁库伦定律建立了抛光液的剪切应力-剪切速率模型,用于研究磁流变抛光液流变性能。利用流体动力学仿真的方法进行了不同抛光工艺参数下抛光液流变性能的研究,确定了影响抛光质量的关键因素。本论文的研究对抛光液的选料及制备、储存,抛光工艺参数的制定等提供了参考依据,主要内容及成果为:(1)面向半导体晶圆的磁流变抛光液性能需求,开展了构成抛光液组分中磁性颗粒、磨粒、表面活性剂、触变剂等组分作用分析,提出了新的配比方式以改进各组分组合。制备过程中采用表面改性法与粘度基液法相结合的方式,以磁流变抛光液流变性、沉降稳定性以及抗氧化性为应用需求,通过合理利用搅拌及超声分散改进了磁流变抛光液的制备工艺,实现了重新分散后流变性与初始流变性一致,满足了特定使用需求。(2)根据磁偶极子理论,对磁流变抛光液的成链机制做出合理的假设,建立了磁性颗粒和磨粒的微观位置模型。基于磁库仑定律,计算出磁性颗粒发生滑移时需要的外部剪切应力,再引入指数分布,建立起磁流变抛光液的剪切应力-剪切速率模型。通过对模型中磁性颗粒、磨粒、磁场强度等变量对剪切应力影响的分析,得到了与实验数据基本的预测值,验证了该模型在指导抛光液的制备及抛光液剪切应力预测中的实用性。(3)运用ANSYS/Fluent建立起磁流变抛光过程的仿真模型,模拟了磁流变抛光液在抛光过程中的流变性。通过抛光头转速和抛光盘转速对抛光液扭矩和粘度影响的模拟,发现抛光盘转速对抛光液流变性影响较大,导致了粘度曲线的不规律性。实验表明,过高的抛光盘转速会使晶圆的表面质量下降,提高抛光头转速可以保持抛光液流变性能的同时得到高质量的晶圆表面。
刘常利[4](2021)在《柑橘黑点病生防菌筛选、鉴定和制剂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柑橘黑点病,也称砂皮病,是一种重要的柑橘真菌性病害,严重影响柑橘的品质,给果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黑点病的致病菌为柑橘间座壳菌(Diaporthe citri),以田间枯枝病残体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为主要侵染源;果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枯枝既是可成为黑点病致病菌的繁殖基质材料,也是难以处置的重要、物污染废物。寻找既可以杀灭枯枝中滋生的黑点病病原真菌又可以加快枯枝降解的生防菌,在此基础上研发出制剂和田间处理技术,这对于生产实践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筛选到同时具有拮抗柑橘黑点病菌和加快枯枝降解的生防真菌3株,将其制备成可湿性粉剂制剂,并进行了室内和大田生防效果验证;构建了测定D.citri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体系,对利用生防菌处理枯枝过程中黑点病菌的数量进行动态监测。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获得3株既具抑制黑点致病菌又具降解枯枝能力的生防菌。通过与致病菌的对峙培养试验、枯枝降解试验在柑橘园枯枝中分离筛选到兼具D.citri抑制作用和枯枝降解作用的生防真菌三株。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将3株菌株鉴定为2个种,其中一株为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菌株编号WLP31;另外两株为Trichoderma asperelloides种,菌株编号WLA94、WL123。对三株生防真菌对黑点病菌的抑制效果、枯枝降解效果、作物安全性、菌株生长速度、产孢速度和漆酶产酶量等指标进行了量化。2.分别制备出三株生防木霉菌株的可湿性粉剂。制剂的配方如下:有效成分为分生孢子,含量5%;载体为硅藻土,含量87%;润湿剂选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含量3%;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含量5%,紫外保护剂为荧光素钠,含量为5 mg/kg。产品最终质量参数如下:孢子含量5.8*108个/g,润湿时间17 s,悬浮率92%,水分含量2.7%,p H值7.6,25℃储藏120 d后孢子萌发率为93.25%3.构建出针对D.citri的快速定量检测体系。在D.citri的翻译延长因子(TEF1-α)序列中筛选到特异性引物一对,具体信息如下:正向引物WL-F:5’-CACTGCACCTCAAATCATCAGCCT-3’,反向引物WL-R:5’-GGTGGTGACAAGGAT-3’;优化了从枯枝中提取黑点病菌DNA的方法和QPCR检测条件,其检测灵敏度:0.013 pg/μL,比PCR条件下监测灵敏度高出1000倍。4.对三种生防菌制剂进行了室内和大田效果验证,发现三种生防制剂均可满足枯枝降解和病原菌杀灭要求。效果评价结论如下:1)室内枯枝降解实验:三种生防制剂均可以高效降解枯枝,处理30 d、90 d和120 d后,相对于空白对照,田间枯枝粉碎物的干物质分别降低10%、25%和25%-35%;2)室内病原菌抑制实验:三种生防制剂分别对田间枯枝粉碎物处理7d,均可将每克枯枝中初始含有的超3*104拷贝数的致病菌处理至低于QPCR体系检出阈值;3)大田枯枝降解实验:发酵培养60 d,WLA94、WL123、WLP31三种生防制剂的加入使田间枯枝粉碎物干物质重量降低的比例相对于空白对照分别增加了14.89%,13.48%和10.83%;4)大田柑橘果面黑点病防治试验证明三种生防菌制剂的喷施对于黑点病在果面的发生具有预防作用,且相对防效和生防菌使用浓度呈正相关。
姜乐涛[5](2021)在《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复合蜡粉制备及其分子间协同效应研究》文中提出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与熔模铸造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薄壁、形状复杂零件的精密铸造,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SLS成型铸造熔模所用的高分子材料如聚苯乙烯、聚碳酸酯等在脱模时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健康。传统铸造蜡粉熔点低、烧结过程不易控制,翘曲变形严重。以聚乙烯蜡为基材开发SLS用熔模材料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从微观结构出发,借助量子化学密度泛函和从头算理论探讨复合蜡粉材料各组分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其协同效应,揭示聚乙烯蜡为基材的SLS用熔模材料各组分间相容性的本质,进一步探索复合蜡粉成型件性能改善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开发可用于薄壁复杂铸件的SLS用复合蜡粉材料,并进行成型工艺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选择Mn+···coronene···CH4(Mn+=Li+、Na+、K+、Be2+、Mg2+、Ca2+)作为聚乙烯蜡/炭黑/十二烷基苯磺酸钠(PEW/C/SDBS)复合蜡粉的模型体系,采用B3LYP、M06-2X和MP2量子化学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进行了相互作用及其协同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三聚体Mn+···coronene···CH4中存在协同效应,强度遵循coronene···Li+>coronene···Na+>coronene···K+和coronene···Be2+>coronene···Mg2+>coronene···Ca2+的顺序。约化密度矩阵(RDG)和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分析揭示了Mn+···coronene···CH4协同效应的本质。由于协同效应,复合蜡粉分子间相互作用增强,体系结构发生变化,使材料相容性得到改善,减小了烧结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是成型件性能改善的微观机制。(2)为探索氧化石墨烯(GO)取代炭黑对材料相容性的影响,选择三聚体Na+···GO···CH4作为聚乙烯蜡/氧化石墨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PEW/GO/SDBS)复合蜡粉模型体系,在M06-2X/6-311++G(2d,p)和MP2/6-311++G(2d,p)水平上,对Na+···σ/π和氢键相互作用协同效应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Na+···GO···CH4体系中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应均大于Na+···coronene···CH4体系中的相互作用和协同效应。因此,当复合蜡粉中的炭黑被GO取代后,分子间相互作用和组分间的相容性进一步加强,使成型件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3)基于理论计算结果,分别配制聚乙烯蜡/炭黑/十二烷基本磺酸钠(PEW/C/SDBS)复合蜡粉和聚乙烯蜡/氧化石墨烯/十二烷基本磺酸钠(PEW/GO/SDBS)复合蜡粉,并进行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对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红外谱图结果(IR)显示形成三聚体后,PEW/C/SDBS三聚体C-H键伸缩振动明显加强,O-H键振动峰消失,C-OH弯曲振动发生明显蓝移,且在1104.9 cm–1处出现强峰,表明分子间相互作用加强,验证了协同效应的存在。PEW/GO/SDBS三聚体1104.9 cm–1处的峰与PEW/C/SDBS三聚体1109.5 cm–1处的峰相比较,峰值和面积都明显增强,表明用GO代替炭黑,各组分间分子间相互作用及协同效应更加显着。DSC分析发现两种复合材料的熔融峰缓且宽,有利于控制成型过程。与PEW/C/SDBS复合蜡粉相比,PEW/GO/SDBS复合蜡粉粘度增加、测试件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均提高。表明PEW/GO/SDBS各组分间协同效应比PEW/C/SDBS各组分间协同效应更显着,这是GO的官能团和SDBS中的Na+以及聚乙烯蜡的C-H键相互作用的结果。(4)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PEW/C/SDBS和PEW/GO/SDBS两种复合蜡粉的最佳烧结工艺参数。在最佳烧结工艺参数下,烧结件的收缩率和翘曲变形得到了有效控制。与PEW/C/SDBS复合蜡粉相比,PEW/GO/SDBS复合蜡粉测试件翘曲变形率更低、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增强。这些结果表明复合蜡粉组分间发生了明显协同效应,材料相容性得到了改善,应力应变减小;而且用GO代替炭黑,相容性进一步改善。(5)成型件浸蜡处理后,力学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复合蜡粉制作的蜡模可用蒸汽法脱除。得到的铸件结构完整、表面光滑、尺寸精度高。无损检测未发现内部有裂纹、气孔、夹杂等明显缺陷。表明复合蜡粉可用于薄壁复杂铸件的精密铸造,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本研究通过理论计算研究了材料各组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协同效应,从微观角度深层次的探讨了材料组分对性能影响的本质原因,开发了新型环保聚乙烯蜡复合材料,对于SLS成型铸造熔模组分的精选和工艺优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该研究将计算材料科学与增材制造成型材料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增材制造新材料研发的新思路。
田海军,刘开放,任胜杰[6](2021)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黄河鲤急性毒性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水温(21.4±0.8)℃下,通过半静态生物毒性试验,在1.2 m×0.6 m×0.8 m水族箱中,研究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体质量(38.7±0.8) g黄河鲤的96 h半致死质量浓度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黄河鲤具有中等毒性,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0.27、9.51、9.16、8.59 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浓度≥2.0 mg/L时,黄河鲤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红细胞、白细胞密度及血浆碱性磷酸激酶活性降低,血浆尿素氮和肌酐浓度,肌酸磷酸激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升高;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浓度≥3.0 mg/L时,黄河鲤血浆中Na+、K+浓度显着升高;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血液Ca2+浓度的影响较小。
张鲁霞[7](2021)在《低渗透油藏耐温性泡沫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部分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储层中大孔道油被驱尽,急需采用新的方式来提高采收率。泡沫驱作为一种新的驱油方式,在复合多元驱的基础上,利用泡沫剂形成稳定泡沫体系实现调剖增采,可显着提高低渗油藏原油采收率。本课题来源于华北油田项目需求,针对目标油藏西柳10块高温(120.6℃)、高压(31.1 MPa)、低渗(14.6 m D)的特征,普通泡沫剂在此种油藏环境下的发泡和稳泡性能急剧下降,造成泡沫驱应用严重受限的问题。设计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温、高压、低渗条件下使用的高效泡沫驱配方体系,并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上述泡沫体系泡沫的形成、稳定及驱油机理进行了探究。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常用的发泡剂烷基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在高温条件下发泡性能欠佳,无法满足项目要求,实验合成的十四烷基萘磺酸盐可满足项目的发泡倍率、泡沫半衰期及析液半衰期要求,可以作为备选发泡剂使用;通过比较发现聚丙烯酰胺、黄原胶高温稳泡性较差,不适合目标油藏条件,韦兰胶常温及高温稳泡性能均比较好,最终得出最佳泡沫驱配方体系为0.3%十四烷基萘磺酸盐与0.03%韦兰胶复配。对泡沫体系进行的综合性能评价实验结果显示,复合泡沫体系老化前后的界面张力测试值均小于0.1 m N/m,进行的矿化度实验、抗吸附性实验、耐油性实验、耐温性实验及腐蚀性实验等各项泡沫性能数值均满足项目要求。阻力因子实验发现,混合注入方式较段塞式注入效果更佳,气液比为3:1时压差最大,阻力因子最高达到32.11。驱替实验表明,单管驱替实验提高采收率为15.46%;双管驱替实验中,低渗岩芯提高采收率23.46%、高渗岩芯提高采收率20.27%,总提高采收率21.80%。除此之外,本项目还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发泡剂、稳泡剂的分子结构在泡沫液膜表面的分布情况和发泡剂、稳泡剂特征官能团与盐水的氢键作用及与体系中Na+配位作用,从而揭示了泡沫驱油体系泡沫形成、稳定及驱油机理。
梅龙飞[8](2021)在《鱼腥草素钠以表面活性作用方式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又称绿脓杆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主要感染免疫力缺失的患者。P.aeruginosa在临床上发病率和致死率很高,主要的原因是其产生致密而整齐的生物被膜,增强其耐药性,它是造成许多疾病的重要原因。比如败血症,烧伤后伤口感染等。表面活性剂是指加入低剂量就能明显引起溶液体系界面状态改变的物质。其分子式中具有特定亲水疏水基团,可整齐的排列于溶液表面,能够降低物质的表面张力,减少两相间的摩擦,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鱼腥草素钠(Sodium houttuyfonate,SH)化学名称为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中有效成分鱼腥草素与亚硫酸氢钠的人工化学合成物,已在我国广泛应用于抗感染的临床应用中。但SH的体外的抑菌浓度较高且无显着的杀菌作用,可能无法以常用抗生素类似的直接杀菌的机制起到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具体的抗病原微生物机制仍未阐明。根据SH的化学结构,发现其可能具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特性,并且结合SH广泛的抗细菌和抗真菌,免疫调节的生物学活性,我们推测SH可能通过表面活性的作用方式,破坏病菌的膜结构,从而调节免疫细胞活性,起到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因此,本论文主要通过SH以表面活性剂为作用方式,深入研究其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机制。目的:基于体外物理特性实验、细胞实验、动物实验来探讨SH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抑制铜绿假单胞菌作用机制。方法:转录组测序测定经SH处理过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的差异表达,体外物理特性实验:Krafft点测定SH的Krafft(超过一定值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解度急剧增加)点,排油圈实验检测不同浓度SH的亲水、疏水性能力,通过增溶实验检测SH对难溶性物质溶解度的影响,膜渗透性实验检测SH透过铜绿假单胞菌细胞膜能力,通过兔红细胞实验检测SH影响铜绿假单胞菌破坏红细胞效果,膜蛋白光谱实验检测SH对铜绿假单胞菌细菌膜蛋白的影响。细胞实验:体外构建铜绿假单胞菌诱导吞噬细胞炎症模型进一步验证SH作为表面活性剂抗炎症损伤的作用机制。MTT法检测药物最适浓度和铜绿假单胞菌最适浓度,MTT和倒置显微镜观察最适细胞种板密度,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17、TNF-α、IFN-γ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F4/80的表达,透射电镜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动物实验:本研究将BALB/C雄性小鼠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SH组、S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odium dodecyl benzenesulfonate)组,采用铜绿假单胞菌涂抹小鼠舌头建立菌感染口腔模型,通过小鼠舌头HE染色验证模型构建成功,通过ELISA检测血清中IL-17、TNF-α、IFN-γ水平,1%肝组织匀浆检测T-SOD酶、CAT酶、MDA含量表达,通过qRT-PCR检测肝脏和肾组织中IL-17、TNF-α、IFN-γ基因表达。结果:(1)转录组测定结果表明SH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的机制,不单是通过单一靶点,而是多靶点共同作用,并且结合SH结构式,我们推测SH可能存在表面活性的作用。体外物理特性实验结果表明SH的Krafft值为24℃,排油圈结果表明SH有明显的排油能力,增溶实验表明SH可以有效增加不溶物的溶解度,膜渗透结果表明随着SH浓度增加,膜渗透作用增强,红细胞实验表明SH浓度越大,铜绿假单胞菌对红细胞的破坏作用越小,膜蛋白实验表明高浓度SH可以降低铜绿假单胞菌膜蛋白荧光强度。以上结果提示SH可能具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活性功能。(2)细胞实验中,MTT和倒置显微镜结果表明细胞种板密度为3x105/ml,MTT结果表明SH最适浓度为为60μg/ml,铜绿假单胞菌最适浓度为1.5x103CFU(Clonal Formation Unit)/ml。ELISA结果表明细胞上清液中IL-17、TNF-α、IFN-γ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而SH干预后较模型组明显减少。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PAO1诱导组巨噬细胞F4/80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增多,SH干预后明显减少;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PAO1诱导组巨噬细胞吞噬能力较空白组增强,SH干预后吞噬能力明显增强。透射电镜结果表明SH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巨噬细胞吞噬铜绿假单胞菌个数明显增加。我们发现SH处理过的铜绿假单胞菌,比未被处理的,更有利于巨噬细胞的吞噬。细胞实验结果表明SH可能通过表面活性的方式改变铜绿假单胞菌的表面结构,从而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效率和功能,并且避免巨噬细胞的过度炎症反应,以起到体外清除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3)动物实验结果表明HE染色发现模型组舌组织黏膜受损严重,SH干预后受损舌组织黏膜得到改善。ELISA结果表明模型组血清中IL-17、TNF-α、IFN-γ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而SH干预后较模型组明显减少。肝组织结果表明模型组T-SOD酶、CAT酶较正常组明显降低,SH干预后较模型组明显升高,模型组MDA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而SH干预后较模型组明显减少。qRT-PCR结果表明肝脏和肾脏中模型组IL-17、TNF-α、IFN-γ基因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增加,SH干预后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动物体内结果表明SH可能通过表面活性的方式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有效调节免疫系统的活性,起到清除感染的作用。结论:转录组测定SH可能不仅仅具有单靶点的药理作用,体外物理特性实验测定SH具有表面活性剂的特性,且细胞和动物实验结果表明SH可能通过表面活性的方式改变铜绿假单胞菌的表面结构,增强小鼠和细胞的免疫系统,尤其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下调相关炎症因子基因的表达,起到在体内抑制和清除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炎症的作用。
苏昭玮[9](2021)在《AZ91D镁合金化学转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AZ91D压铸型镁合金具有比强度高、机械性能优异和导热性好等优点,然而电化学活性高导致其耐蚀性较差,因此常在该镁合金表面制备化学转化膜以增强其耐蚀性。由于镁合金在压铸过程中极易受到机械损伤,产生不平整的划痕、凹陷、孔隙等缺陷,因此在材料使用前往往要进行抛光处理,使后续膜层获得更好的结合力和耐蚀性。本文研究了镁合金抛光工艺对抛光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抛光液配方并讨论了其抛光机理;在此基础上分别研究钼系转化膜和钙系磷化膜的制备工艺并讨论了膜层的生长机理。研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电化学工作站、SEM、XRD、点滴试验、盐雾试验等手段对表面粗糙度、电化学性能、形貌和物相组成进行表征。研究了抛光工艺对抛光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抛光液的最佳组成及工艺条件为磷酸625.00 ml·L-1、硫酸铜0.60 g·L-1、三乙醇胺0.40 g·L-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35g·L-1及温度45℃,抛光后试样的失重率为0.48 mg·cm-2,光泽度最高可达93%,表面状态均匀,已达到镜面光亮的效果,对应的表面外观等级为1级。表面粗糙度Ra值为0.086μm。采用化学转化法制备钼转化膜,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最佳配方及工艺为钼酸钠45.0 g·L-1、醋酸钠8.0 g·L-1、磷酸三钠17.0 g·L-1、三乙醇胺1.2 g·L-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4 g·L-1及柠檬酸钠5.0 g·L-1,温度60℃,转化时间45 min。膜层呈层状分布,表面均匀。转化膜主要成分为Mg3(PO4)2、MoO2、MoO3、Na2MoO4及少量的AlPO4。试样的耐蚀能力大大提高。膜层的生长过程可分为镁合金溶解与成膜准备阶段、成膜初始阶段、膜层生长阶段、成膜反应平衡阶段。采用化学转化法制备钙系磷化膜,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出最佳配方及工艺为硝酸钙35.0 g·L-1、马日夫盐16.0 g·L-1、磷酸28.0 g·L-1、柠檬酸钠2.0 g·L-1、焦磷酸钠1.8 g·L-1、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6 g·L-1及温度55℃,时间45 min。膜层表面呈花状结构,转化膜均匀致密。钙转化膜的腐蚀电流比镁基体的腐蚀电流降低了3个数量级,阻抗弧最大达到8913.7Ω·cm-2,耐腐蚀性能得到提高。膜层表面主要为Ca3(PO4)2、Ca2P2O7、AlPO4、Mg3(PO4)2等物相。钙系磷化膜的成膜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镁合金的溶解与成膜初始过程、膜层生长过程、膜层增厚过程。在Na2MoO4改性后,膜层表面为块状结构,堆积紧密,裂纹直径降低。经钼改性后,钙系磷化膜的腐蚀电流降低到了2.449×10-7 A·cm-2,阻抗值为10413.8Ω·cm-2,试样的耐腐蚀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刘元元[10](2020)在《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简称KMPS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固体消毒剂,在国内外畅销30多年,因技术垄断及行政保护的原因,国内很长一段时间无类似产品上市。由于粉剂比表面积大,易吸潮、涨袋,流动性不佳,水产应用中不易沉入水底,影响了粉剂的使用。颗粒流动性好,比表面积小,稳定性更好,因此更安全和更方便临床使用。本研究进行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质量及稳定性研究、临床试验等研究,研究表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现对其总结如下:1处方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筛选、正交试验进行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处方研究,通过对不同工艺的验证,考察了在不同条件下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稳定性,确定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处方为过硫酸氢钾复合盐5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六偏磷酸钠20.9%,包被氯化钠2%,氨基磺酸8.0%,TX-10 4%,苋菜红指示剂0.1%,酸碱成分分开制粒后混合,中试成品率可达95%以上,质量稳定,可用于大生产。2质量研究开展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产品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并制定了质量标准草案和起草说明。通过对三批次中试产品的质量研究,形成了系统的质量控制方法,此方法具有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可用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质量检测及控制。3药物稳定性研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2015年版一部附录《兽药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同时遵照《兽用化学药物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进行了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结果表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在模拟上市包装条件下,加速放置6个月,长期放置24个月,性状、p H值和溶解性基本无变化,含量略有降低,但均在规定的范围内,全部符合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质量标准草案。表明研制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稳定性好,有效期至少2年。4临床试验与评价4.1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实验室杀菌效果试验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验证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杀菌效果。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1:2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2 min可将大肠杆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全部杀灭;1:4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30 min杀菌率可达100.0%;1:600以及1:800稀释液在室温下作用10 min及以上杀菌率可达90.0%。试验结果证明研制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杀菌效果与virkon基本一致,呈现良好的杀菌效果。4.2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抗有机物干扰杀菌试验在实验室内测定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消毒剂杀灭含有机干扰物的悬液中细菌繁殖体所需剂量,以验证其实际不受有机物干扰杀菌剂量。由试验结果可知,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1:200稀释液杀菌效果可不受有机物干扰,1:400稀释浓度作用30 min不受有机物干扰。同稀释度的杀菌效果优于卫可和自制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4.3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特定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研究进行了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特定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下,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与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对特定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相似。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及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对革兰氏阴性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要优于革兰氏阳性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效果。对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表面现场消毒推荐浓度为1︰400;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链球菌表面现场消毒应选择浓度为1:200;对芽孢杆菌表面现场消毒应选择浓度为1:200。4.4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现场消毒效果研究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现场消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对畜禽舍的地面消毒,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溶液高浓度(1:100)消毒10min后,中浓度(1:200)消毒30min后,以及对照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溶液(1:200)消毒30min后,杀菌率均可达99%以上;对畜禽舍的空气消毒,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溶液高浓度(1:100)和中浓度(1:200)消毒10min后,以及对照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配成的溶液(1:200)消毒10min后,杀菌率均可达到99%以上。
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环境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烷基苯磺酸钠的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表面活性剂控制微藻培养中生物污染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微藻简介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 |
1.1.1 微藻简介 |
1.1.2 微藻在各领域的应用 |
1.2 微藻规模化培养 |
1.3 微藻规模培养中生物污染类型 |
1.3.1 浮游动物 |
1.3.2 真菌 |
1.3.3 细菌 |
1.3.4 病毒 |
1.3.5 杂藻 |
1.4 微藻规模培养中生物污染防治 |
1.4.1 物理控制 |
1.4.2 改变环境条件 |
1.4.3 化学控制 |
1.5 表面活性剂简介 |
1.5.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 |
1.5.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水生生物的毒性 |
1.5.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生物体内的积聚 |
1.5.4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生物降解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实验室内表面活性剂控制雨生红球藻中真菌感染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藻种及其培养 |
2.2.2 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与培养 |
2.2.3 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感染研究 |
2.2.4 表面活性剂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
2.2.5 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机理研究 |
2.2.6 测定及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寄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2.3.2 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效果 |
2.3.3 表面活性剂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影响 |
2.3.4 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感染的可能机制 |
2.4 小结 |
第3章 表面活性剂控制室外跑道池中类节壶菌感染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微藻种子培养 |
3.2.2 5 m~2开放式跑道池中表面活性剂控制真菌感染 |
3.2.3 20 m~2开放式跑道池中表面活性剂控制类节壶菌感染 |
3.2.4 测定及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跑道池培养光温条件 |
3.3.2 5 m~2开放式跑道池中SDBS控制类节壶菌感染 |
3.3.3 5 m~2开放式跑道池中SDBS控制类节壶菌感染 |
3.3.4 SDBS应用于雨生红球藻规模培养的经济性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实验室内表面活性剂控制小球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藻种培养 |
4.2.2 轮虫分离与培养 |
4.2.3 轮虫捕食对小球藻生物量的影响 |
4.2.4 表面活性剂对轮虫污染控制研究 |
4.2.5 表面活性剂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4.2.6 测定及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不同初始密度轮虫对小球藻生物量的影响 |
4.3.2 表面活性剂处理萼花臂尾轮虫效果 |
4.3.3 表面活性剂对小球藻生长影响 |
4.3.4 表面活性剂控制小球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的机制探讨 |
4.4 小结 |
第5章 表面活性剂控制室外跑道池小球藻培养中轮虫污染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藻种培养 |
5.2.2 轮虫培养 |
5.2.3 5 m~2开放式跑道池中表面活性剂控制轮虫污染 |
5.2.4 测定及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跑道池培养光温条件 |
5.3.2 SDBS控制5 m~2小球藻跑道池中轮虫污染 |
5.3.3 SDBS控制轮虫污染方法应用于小球藻规模培养的经济性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表面活性剂应用于微藻生产的初步安全评估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微藻培养及纯化 |
6.2.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检测方法 |
6.2.3 生物、理化因子对SDBS降解的影响 |
6.2.4 通气培养条件下微藻藻液中SDBS浓度变化 |
6.2.5 微藻生物质中SDBS残留研究 |
6.2.6 数据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SDBS检测方法 |
6.3.2 微藻培养中不同因子对SDBS降解影响 |
6.3.3 微藻培养液中SDBS浓度变化 |
6.3.4 微藻生物质中SDBS残留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面向半导体晶圆超精密抛光的磁流变抛光液制备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磁流变抛光技术研究现状 |
1.2.2 磁流变抛光液研究现状 |
1.2.3 磁流变抛光液存在的问题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2 磁流变抛光液组分与制备 |
2.1 磁流变抛光液流变性评价指标 |
2.2 抛光液关键组分选择 |
2.2.1 磁性颗粒选择 |
2.2.2 磨粒的选择 |
2.2.3 添加剂的选择 |
2.2.4 制备工艺流程 |
2.3 制备方式优化及性能评价 |
2.3.1 制备流程优化 |
2.3.2 抛光液流变性能 |
2.3.3 抛光液抗氧化性 |
2.4 本章小结 |
3 磁流变抛光液剪切应力模型 |
3.1 剪切应力模型推导 |
3.1.1 抛光液的磁链结构 |
3.1.2 剪切应力理论模型 |
3.2 剪切应力模型验证 |
3.2.1 剪切应力实验验证 |
3.2.2 剪切应力仿真分析 |
3.3 其他因素的影响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4 磁流变抛光液抛光流变性 |
4.1 抛光过程仿真建模 |
4.1.1 CFD求解流程 |
4.1.2 抛光仿真流程 |
4.2 不同因素对比 |
4.2.1 抛光头转速的影响 |
4.2.2 抛光盘转速的影响 |
4.3 抛光实验验证 |
4.3.1 抛光头转速对比 |
4.3.2 抛光盘转速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柑橘黑点病生防菌筛选、鉴定和制剂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柑橘黑点病的发生与防治 |
1.1.1 柑橘黑点病研究现状 |
1.1.2 柑橘黑点病的检测与防治 |
1.2 DNA提取方法的研究历史和发展趋势 |
1.3 QPCR技术在植物病害检测上的应用 |
1.3.1 植物病害检测方法分类 |
1.3.2 QPCR检测在植物病害检测上的应用进展 |
1.4 木霉主要功能及其制剂应用 |
1.4.1 木霉主要功能 |
1.4.2 木霉的商品化制剂研究进展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柑橘园枯枝样本(用于分离生防菌)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仪器 |
2.1.4 黑点病致病菌相关菌种 |
2.1.5 生防菌制剂所需试剂产品 |
2.2 实验方法 |
2.2.1 柑橘黑点病致病菌QPCR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 |
2.2.2 柑橘枯枝中寄生的黑点病致病菌D.citri的DNA提取方法的确立 |
2.2.3 枯枝所携带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
2.2.4 对黑点病菌具有生防作用的真菌筛选 |
2.2.5 生防菌制剂成分的筛选 |
2.2.6 生防菌制剂的效果评价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QPCR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 |
3.2 柑橘枯枝中寄生的黑点病致病菌DNA提取方法的确立 |
3.3 柑橘园枯枝携带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
3.4 对黑点病致病菌具有生防作用的真菌筛选 |
3.5 生防菌制剂成分的筛选 |
3.6 生防菌制剂效果评价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5)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复合蜡粉制备及其分子间协同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技术简介 |
1.1.1 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技术原理及优势 |
1.1.2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应用现状 |
1.2 选择性激光烧结熔模铸造材料 |
1.2.1 选择性激光烧结熔模铸造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2 选择性激光烧结熔模铸造材料辅助材料 |
1.3 炭黑和氧化石墨烯协同效应研究进展 |
1.4 量子化学在材料设计方面的应用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选择性激光烧结工艺实验 |
2.4 主要表征与性能测试方法 |
2.4.1 主要分析表征方法 |
2.4.2 材料性能测试方法 |
2.5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 |
2.5.1 Gaussian09 程序 |
2.5.2 密度泛函理论 |
2.5.3 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 |
第3章 PEW/C/SDBS复合蜡粉协同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模型选择与计算方法 |
3.2.1 M~(n+)···coronene···CH_4三聚体模型 |
3.2.2 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n+)···coronene···CH_4复合物中的协同效应 |
3.3.2 AIM分析 |
3.3.3 RDG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EW/GO/SDBS复合蜡粉协同效应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型选择与计算方法 |
4.2.1 Na~+···GO···CH_4三聚体模型 |
4.2.2 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二聚体结构与相互作用 |
4.3.2 Na~+···GO···CH_4复合物中的协同效应 |
4.3.3 AIM分析 |
4.3.4 RDG分析 |
4.3.5 GO···(CH_4)n(n=1~10)簇密度泛函活性理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复合蜡粉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复合蜡粉制备 |
5.2.1 复合蜡粉配比试验 |
5.2.2 复合蜡粉烧结性能实验 |
5.3 复合蜡粉性能表征 |
5.3.1 复合蜡粉试件力学性能分析 |
5.3.2 微观组织形貌观察 |
5.3.3 复合蜡粉物理性能表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复合蜡粉工程化应用技术研究 |
6.1 引言 |
6.2 复合蜡粉SLS工艺优化 |
6.2.1 正交实验设计 |
6.2.2 实验结果 |
6.3 复合蜡粉成型件后处理工艺 |
6.4 复合蜡粉成型件熔模铸造工艺验证 |
6.4.1 蜡模处理 |
6.4.2 制壳工艺 |
6.4.3 脱蜡工艺 |
6.4.4 型壳焙烧 |
6.4.5 浇注工艺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黄河鲤急性毒性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急性毒性试验 |
1.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血液生化指标影响试验 |
1.3.1 血浆生化指标的测定 |
1.3.2 血液生理指标的测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
2.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黄河鲤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 |
2.2.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黄河鲤血浆免疫蛋白指标的影响 |
2.2.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黄河鲤血浆酶的影响 |
2.2.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黄河鲤肾功能代谢指标的影响 |
2.3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黄河鲤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
3 讨 论 |
3.1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黄河鲤毒性作用机制 |
3.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黄河鲤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结 论 |
(7)低渗透油藏耐温性泡沫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原油现状 |
1.1.2 采油阶段简介 |
1.2 泡沫驱 |
1.2.1 泡沫驱油机理 |
1.2.2 泡沫驱性能评价参数 |
1.3 泡沫基本理论 |
1.3.1 泡沫的生成 |
1.3.2 泡沫的衰变 |
1.3.3 强化泡沫稳定性机理 |
1.4 泡沫驱的研究及应用 |
1.4.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2 泡沫驱现场应用 |
1.5 课题来源及难点 |
1.5.1 高温泡沫剂研究现状 |
1.5.2 存在问题 |
1.6 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 |
1.6.1 研究目的及课题意义 |
1.6.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6.3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发泡剂的优选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发泡剂泡沫性能研究 |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烷基磺酸盐发泡性能分析 |
2.3.2 烷基苯磺酸盐发泡性能分析 |
2.3.3 烷基萘磺酸钠发泡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稳泡剂的优选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稳泡剂泡沫性能研究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聚丙烯酰胺稳泡性能分析 |
3.3.2 黄原胶稳泡性能分析 |
3.3.3 韦兰胶稳泡性能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泡沫驱配方体系综合性能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泡沫驱配方体系综合性能评价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泡沫驱配方体系综合性能评价结果分析 |
4.3.2 泡沫驱配方物模实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泡沫驱油体系泡沫形成、稳定及驱油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
5.2.1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基本原理 |
5.2.2 分子立场选择 |
5.3 泡沫剂分子和稳泡剂分子结构设计 |
5.3.1 高温发泡剂分子结构设计 |
5.3.2 稳泡剂分子结构设计 |
5.4 泡沫形成、稳定及驱油机理 |
5.4.1 泡沫液膜模型构建和模拟参数设置 |
5.4.2 泡沫形成机制的计算机模拟 |
5.4.3 泡沫稳定机制的计算机模拟 |
5.4.4 泡沫驱油机制及与泡沫稳定性的关联性研究 |
5.5 烷基萘磺酸盐-韦兰胶泡沫液膜变化及稳定性探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鱼腥草素钠以表面活性作用方式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章 鱼腥草素钠作为表面活性剂的物理特性及抑菌性质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菌株 |
1.2 药物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转录组测序样品处理 |
2.2 Krafft点测定 |
2.3 测定SH排油能力 |
2.4 测定SH的增溶作用 |
2.5 菌株培养 |
2.6 菌液制备 |
2.7 细菌细胞壁的去除 |
2.8 SH对铜绿假单胞菌膜渗透性的影响 |
2.9 SH对铜绿假单胞菌破坏红细胞的影响 |
2.10 SH对铜绿假单胞菌膜蛋白荧光光谱的影响 |
2.11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SH对 P.aeruginosa转录组测序结果的影响 |
3.2 Krafft点测定结果 |
3.3 SH的排油结果 |
3.4 SH的增溶结果 |
3.5 SH的膜渗透结果 |
3.6 SH对铜绿假单胞菌破坏红细胞的影响 |
3.7 SH对铜绿假单胞菌膜蛋白荧光光谱的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章 鱼腥草素钠以表面活性剂为作用方式改善铜绿假单胞菌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损伤 |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
1.1 细胞株 |
1.2 菌株培养 |
1.3 菌液制备 |
1.4 实验药物 |
1.5 主要试剂 |
1.6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细胞复苏、培养、传代和冻存 |
2.1.1 细胞复苏 |
2.1.2 细胞换液 |
2.1.3 细胞传代和冻存 |
2.2 MTT法和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种板密度 |
2.3 MTT法筛选药物浓度 |
2.4 MTT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最适浓度 |
2.5 ELISA法检测RAW264.7 巨噬细胞IL-17、TNF-α、IFN-γ的分泌量 |
2.5.1 样品处理 |
2.6 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 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F4/80 |
2.6.1 样品处理同2.5.1 部分 |
2.7 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 |
2.7.1 样品处理 |
2.8 透射电镜观察RAW264.7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2.8.1 样品前处理 |
2.8.2 电镜操作步骤 |
2.9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细胞种板最佳密度 |
3.2 药物浓度筛选 |
3.3 铜绿假单胞菌对细胞最适浓度筛选 |
3.4 ELISA检测巨噬细胞分泌IL-17、TNF-α、IFN-γ水平 |
3.5 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F4/80 表达 |
3.6 流式细胞术检测RAW264.7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 |
3.7 透射电镜观察RAW264.7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鱼腥草素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对小鼠口腔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治疗机制的研究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 菌株 |
1.2 实验动物 |
1.3 药物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菌株培养 |
2.2 菌液制备 |
2.3 小鼠口腔感染铜绿假单胞菌模型建立 |
2.4 小鼠生活状态观察 |
2.5 造模后药物治疗 |
2.6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2.7 HE染色 |
2.7.1 组织脱水包埋 |
2.7.2 切片 |
2.7.3 染色 |
2.8 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IL-17、TNF-α、IFN-γ的含量 |
2.8.1 样品收集、处理 |
2.8.2 操作步骤 |
2.9 肝组织T-SOD、CAT、MDA的含量测定 |
2.9.1 样品前处理 |
2.9.2 T-SOD、CAT、MDA的含量测定 |
2.10 qRT-PCR与 RT-PCR检测肝脏、肾脏组织中IL-17、TNF-α、IFN-γ基因表达 |
2.10.1 提取肝脏、肾脏组织RNA(Trizol) |
2.10.2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10.3 逆转录成cDNA |
2.10.4 RT-PCR和 qRT-PCR反应 |
2.11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小鼠生活状态 |
3.2 小鼠舌组织病理学HE染色 |
3.3 血清中炎症因子IL-17、TNF-α、IFN-γ的含量变化 |
3.4 肝组织T-SOD、CAT、MDA的含量变化 |
3.5 RT-PCR与 qRT-PCR检测肝脏、肾脏组织中IL-17、TNF-α、IFN-γ基因表达 |
4 讨论 |
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鱼腥草素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硕士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 |
致谢 |
(9)AZ91D镁合金化学转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镁及镁合金简介 |
1.2 镁合金的腐蚀 |
1.2.1 镁合金的腐蚀机理 |
1.2.2 镁合金的腐蚀类型 |
1.3 镁合金表面防护技术简介 |
1.3.1 化学镀 |
1.3.2 阳极氧化 |
1.3.3 微弧氧化 |
1.3.4 涂装技术 |
1.3.5 电镀技术 |
1.3.6 化学转化膜 |
1.4 抛光工艺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3 实验工艺流程 |
2.3.1 打磨 |
2.3.2 碱洗除油 |
2.3.3 抛光 |
2.3.4 活化 |
2.3.5 化学转化膜制备 |
2.4 性能表征 |
2.4.1 抛光性能评价方法 |
2.4.2 化学转化膜检验方法 |
第3章 镁合金抛光工艺研究 |
3.1 基础液配方及工艺参数的影响 |
3.1.1 磷酸含量的影响 |
3.1.2 丙三醇含量的影响 |
3.1.3 温度的影响 |
3.1.4 时间的影响 |
3.2 抛光液添加剂的研究 |
3.2.1 光亮剂的研究 |
3.2.2 缓蚀剂的研究 |
3.2.3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
3.3 最佳抛光工艺的研究 |
3.4 实验结果验证 |
3.5 抛光后性能分析 |
3.5.1 失重率及光泽度对比 |
3.5.2 微观形貌分析 |
3.5.3 表面粗糙度分析 |
3.5.4 极化曲线分析 |
3.5.5 电化学阻抗谱 |
3.6 抛光机理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钼酸盐化学转化膜的制备 |
4.1 添加剂的筛选 |
4.1.1 试样外观等级评价 |
4.1.2 硫酸铜点滴实验 |
4.1.3 极化曲线分析 |
4.1.4 电化学阻抗谱 |
4.2 添加剂的复配 |
4.2.1 试样外观等级评价 |
4.2.2 硫酸铜点滴实验 |
4.2.3 表面粗糙度检测 |
4.2.4 极化曲线分析 |
4.2.5 电化学阻抗谱 |
4.3 钼酸盐转化膜配方优化 |
4.4 实验结果验证 |
4.5 膜层性能检测 |
4.5.1 微观形貌分析 |
4.5.2 EDS能谱分析 |
4.5.3 XRD衍射分析 |
4.5.4 极化曲线分析 |
4.5.5 电化学阻抗谱 |
4.5.6 盐雾试验分析 |
4.6 膜层生长机理分析 |
4.6.1 时间-电位曲线 |
4.6.2 膜层生长过程分析 |
4.6.3 XRD衍射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钙系磷酸盐转化膜的制备 |
5.1 钙系主盐的筛选 |
5.1.1 微观形貌分析 |
5.1.2 硫酸铜点滴实验 |
5.1.3 极化曲线分析 |
5.1.4 电化学阻抗谱 |
5.2 添加剂的筛选 |
5.2.1 试样外观等级评价 |
5.2.2 硫酸铜点滴实验 |
5.2.3 极化曲线分析 |
5.2.4 电化学阻抗谱 |
5.3 钙系转化膜配方优化 |
5.4 实验结果验证 |
5.5 膜层性能检测 |
5.5.1 微观形貌分析 |
5.5.2 EDS能谱分析 |
5.5.3 极化曲线分析 |
5.5.4 电化学阻抗谱 |
5.5.5 XRD衍射分析 |
5.5.6 盐雾试验分析 |
5.6 成膜机理分析 |
5.6.1 时间-电位曲线 |
5.6.2 膜层生长过程分析 |
5.6.3 XRD衍射分析 |
5.7 钼改性钙系磷酸盐转化膜的制备 |
5.7.1 微观形貌分析 |
5.7.2 极化曲线分析 |
5.7.3 电化学阻抗谱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消毒剂概述 |
1.消毒剂的分类及消毒方法 |
2.各种消毒剂的发展历程及功能概述 |
3.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及发展展望 |
第二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类消毒剂研究概况 |
1.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概述 |
2.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的抗菌作用 |
3.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制剂的抗菌作用机制 |
4.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安全性 |
5.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的国外应用现状 |
6.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在我国畜禽和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现状 |
7.开发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制备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第二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质量研究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第三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实验室模拟杀菌效果试验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第四章 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对表面现场的消毒效果试验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3.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5.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四、烷基苯磺酸钠的环境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表面活性剂控制微藻培养中生物污染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D]. 张奥棋.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01)
- [2]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3]面向半导体晶圆超精密抛光的磁流变抛光液制备及其特性研究[D]. 马宗桥.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柑橘黑点病生防菌筛选、鉴定和制剂开发[D]. 刘常利. 浙江大学, 2021(01)
- [5]选择性激光烧结用复合蜡粉制备及其分子间协同效应研究[D]. 姜乐涛. 中北大学, 2021(01)
- [6]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对黄河鲤急性毒性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田海军,刘开放,任胜杰. 水产科学, 2021(03)
- [7]低渗透油藏耐温性泡沫驱研究[D]. 张鲁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8]鱼腥草素钠以表面活性作用方式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机制研究[D]. 梅龙飞.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9]AZ91D镁合金化学转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苏昭玮. 沈阳理工大学, 2021(01)
- [10]新型环境消毒剂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颗粒的研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 刘元元. 吉林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