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数维图形的C编程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陈刚[1](2021)在《基于多尺度三维空间裂隙分布的粗糙岩体裂隙渗透性研究 ——以云南个旧高松矿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受基岩中裂隙的多尺度性、三维空间分布的复杂性等因素影响,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渗流具有强烈的尺度效应、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在单裂隙渗流、裂隙网络模拟、裂隙岩体渗透张量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地下水渗流场的模拟和计算,将得出地下水动态、水量变化等合理的结果。以往的研究大多针对上述问题中某一具体问题开展研究,缺乏在同一研究区内多个问题综合性的研究。本文以裂隙尺度为主线,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工作,重点是小尺度粗糙裂隙渗流特性和中尺度裂隙网络的渗透性研究。本项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562017),“基于裂隙三维空间分布的矿区地下水流动模拟研究”以及企业合作项目“云南省个旧市松树脚锡矿水文地质调查”等项目进行选题、数据采集、理论推演和论文撰写。研究区实测裂隙水平上优势方向为325°和75°,裂隙隙宽在0.1~0.4mm之间,总体符合正态分布。研究区构造发育将该区分割为12个岩体块段,这些块段水平方向上裂隙发育各具特点;裂隙隙宽垂向上有随高程逐渐减小的趋势,总体上符合线性变化。借助岩石CT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完成了研究区内46个不同类型岩石样品的扫描,提取出17个典型裂隙面三维形态数据。使用裂隙面切向、法向双位移量控制的方法,生成激光扫描裂隙面的三维双壁粗糙裂隙模型。以局部立方定律为理论基础,建立三维裂隙隙宽函数插值渗流模拟方法,提高了计算速度,且效果良好。完成15个典型裂隙面的渗流计算,粗糙度系数范围1.33~8.21。对研究区内40个岩石样品进行了渗透率测定工作,气测法中灰岩渗透率平均值7.41E-16 m2,白云岩渗透率平均值1.04E-15 m2,且岩石液测法得到岩石渗透率远小于气测法结果。裂隙网络的模拟应用GEOFRAC法,该方法以序贯高斯模拟法(SGS)模拟裂隙位置的空间分布、以主成分分析法模拟裂隙方向的空间分布、按特定规则连接裂隙元形成三维裂隙面,生成了地表12个分区的66812条裂隙,地下8个分区7632条裂隙;裂隙形状采用圆盘模型,组成三维裂隙网络。基于质量守恒定律推导出二维裂隙流和三维达西渗流的跨维度耦合控制方程,保证了数值模型计算域内渗流场压力、速度、质量的连续性。利用离散裂隙和基质(DFM)模型,耦合二维裂隙流和三维基质达西流进行裂隙岩体的渗流数值计算,完成地表12个分区,地下8个分区共20个DFM模型渗透张量的计算;并使用2个孔组抽水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对裂隙岩体三维渗透张量计算结果自编程序实现了三维渗透椭球体的可视化。基于渗透张量的二阶对称正定性,推导出各向异性含水介质地下水流动方程二维中心差分法的稳定性判断公式。分析认为,MODFLOW2005可以完成特定条件下的各向异性含水介质的渗流模拟和计算,且计算速度快;但在基于矩形网格、显式差分格式时计算稳定性相对较差。对比分析River和Drain模块,在需要考虑巷道对地下水补给的情况下选用River模型更为合理;River和Drain模块无法做到对水量变化的快速响应;对River和Drain模块中水量变化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与含水层间的水头差。对云南个旧高松矿田进行了各向异性含水层渗流场模拟,对比了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两种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各向同性状况下巷道涌水量预测值比实测值明显偏大,最大计算误差67.10%;而使用改进渗透张量作为含水层渗透性参数的模型计算结果最大误差小于32.23%。并利用渗透椭球体分析了各向异性含水层中地下水数值计算产生偏差的原因。
丁丽娜[2](2020)在《基于混沌系统的轻量级密钥序列设计与图像加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混沌是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本身具有十分复杂的动力学行为,近年来对混沌动力学系统复杂运动现象的研究深入到了各个研究领域。对混沌理论的学习及其在应用方面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非线性科学中的前沿科学研究课题之一。从低维混沌系统到高维混沌系统,从普通混沌系统到超混沌系统,混沌科学的研究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动力学行为特征和研究价值。基于混沌系统的轻量级密钥序列和图像加密研究正是混沌系统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研究了基于混沌系统的轻量级密钥序列设计与图像加密算法,首先对轻量级混沌密钥进行了设计,然后设计了混沌加密模块,并对其混沌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设计了轻量级混沌图像加密系统,将生成的轻量级混沌密钥序列对图像进行了置乱与扩散操作,并得到了良好的置乱与扩散效果。具体工作如下:第一,为了在资源受限设备中嵌入加密算法,提出了基于低维Logistic混沌系统和三维混沌猫映射的面向硬件的轻量级密钥序列设计方法,这两种轻量级密钥序列基于硬件设计,可根据需求分别应用于资源受限的设备或环境中。通过对这两种轻量级密钥序列分别进行排列熵及信息熵的测试表明具有很好的复杂度;通过统计测试表明具有良好的统计特性;通过安全性方面的分析表明可以抵御典型的安全攻击。第二,为了实现轻量级混沌图像加密系统,对混沌加密模块进行了设计。基于传统Lorenz混沌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Lorenz混沌系统的四维超混沌系统,并在吸引子相空间、庞家莱截面、周期吸引子、混沌吸引子、分叉图、李雅普诺夫指数及熵分析等方面进行了动力学性质分析。通过超混沌系统图像加密测试分析表明此超混沌系统在图像加密中具有良好的随机性和安全性。第三,为了获得更好的置乱和扩散图像加密效果,在超混沌图像加密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轻量级混沌图像加密系统进行了设计。超混沌图像加密系统是基于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分数阶Henon混沌映射及四维超混沌系统的图像加密方案。通过小波变换和高低维混沌系统的运用,使得该算法的加密效果比普通的混沌加密算法效果更好。轻量级混沌图像加密系统是基于Logistic混沌系统的轻量级密钥序列、三维混沌猫映射的轻量级密钥序列、四维超混沌系统及DNA遗传算法的彩色图像加密方案。在该方案中,多个模块应用了轻量级加密算法,更体现了轻量级混沌图像加密的优势。
陈娇[3](2020)在《基于十字分形的纳米天线设计及光学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纳米天线是传统天线在光频段的延伸产物,因能将入射的光束耦合到远小于衍射极限的空间尺度而备受广大研究人员关注。在光学纳米天线的传统设计方法中,研究人员通常利用常见几何行状的堆叠、排列和组合等方式建立结构模型。为了得到出色的实验结果,要经过反复地参数调整、扫描和优化,工作量庞大且低效,而分形几何的出现就很好地抑制了结构尺寸的计算复杂性,提高了仿真效率。此外,利用经典的分形理论所设计的纳米天线能拓宽纳米天线的波段,这主要由分形几何的自相似性来决定。本文以简单“十”字为基本分形迭代单元,分别设计了十字缝隙分形纳米天线和三维多层十字分形的纳米超材料吸收器来实现优异的光学特性。首先,针对传统天线存在的透射率低、波段窄等问题,提出了十字缝隙分形纳米天线,并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 method,FDTD)研究其异常透射特性及其物理参数对异常透射特性的影响。该纳米天线以贵金属Ag作为天线主要材料,在Ag材料表面做简单的十字分形刻蚀迭代。一般地,可以通过改变纳米天线的物理参数来实现对纳米天线的调控。结果表明,较于传统纳米天线结构,十字缝隙分形结构实现了光的异常透射及全2?透射光束相位调控,尺寸更小型化,半波宽(FWHM)更宽,透射率更高,最高可达99.51%;通过调整物理参数,透射谱呈现出红移或蓝移的特性,实现了透射谱的可控性;同时,当h=50nm时,FWHM约为356nm,透射率仍高达95.66%,普遍高于传统结构;并且在大入射角度(70o)下,峰值透射率仍旧大于74%。总之,十字缝隙分形纳米天线具有宽频、可控可调、结构更微型化等特点,且实现了光的异常透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其次,针对纳米天线吸收率低、波段窄问题,提出了三维多层十字分形的纳米超材料吸收器,并采用FDTD法系统地研究了其吸收机理和吸收特性。该吸收器以金属Au层为基底层,以填充金属Fe材料的Si环为中间层,以两个Fe-Si层堆叠的十字分形层为上层。在该吸收器结构中,太阳能量被上层的十字分形柱和中间层中充满Fe的Si环所俘获。结果表明,吸收器在400至2000nm波段内表现出高于91%的吸收率,并且吸收带宽为133%。此外,所提出的吸收器实现了偏振无关,并且最大入射角为76°。由于超材料吸收器中的铁材料容易被氧化和生锈,因此用具有耐腐蚀性和耐高温性等优良特性的镍替代了铁,从而获得了改进的纳米超材料吸收器。改进的超材料吸收器不仅消除了上述结构的易腐蚀缺陷,而且还保持了偏振无关和高吸收率特性,并将入射角扩大到79°,从而可应用于众多研究领域。
李路长[4](2019)在《高通量超分辨定位成像中的实时图像处理及质量控制》文中研究指明超分辨定位成像通过相对简单的成像系统结构和实验操作流程实现了纳米量级的空间分辨率,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重要的工具。过去,超分辨定位成像的应用通常局限于成像单个、小于一个完整哺乳动物细胞大小的成像视场。近些年来,研究人员尝试将超分辨定位成像应用于高通量成像。通过成像数百个,甚至上万个成像视场,高通量超分辨定位成像能够提供丰富的时间和空间信息,从而便于测试不同的实验条件、探测低概率事件、对细胞结构进行无偏的研究等。然而,超分辨定位成像具有数据量大和计算强度高的特点。高通量超分辨定位成像更大的视场面积、更高的激发密度导致数据计算强度远远超出了现有方法实时处理的能力,因此现有方法无法与高通量成像所需的全自动图像采集和分析相结合。此外,目前缺乏有效的手段保证高通量成像大量成像视场之间的质量均匀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发一整套适用于高通量超分辨定位成像的实时、高精度图像处理和质量控制算法。具体内容如下:(1)实时稀疏分子定位算法。本文对极大似然估计定位算法(MLE)的数学模型进行改进,结合其他多种优化策略和图形处理器(GPU)加速,在不损失定位精度的前提下,将定位速度相比目前最快的MLE定位算法提高一个数量级,满足基于科学级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sCMOS)相机的200μm×200μm视场和10 ms曝光时间成像的实时定位需求。此外,本文还开发了具有完整图像处理流程的ImageJ插件QCSTORM。该插件可以实现实时图像预处理和分子识别、超分辨图像渲染和统计信息分析。结果表明,QC-STORM的整体速度比同类软件提升了两个数量级。(2)实时高密度分子定位算法。本文开发了实时的加权MLE定位算法和多分子MLE定位算法,并采用了分而治之的策略将荧光分子子区域分配给不同的定位算法进行处理。本文提出的高密度分子定位算法获得了与同类算法相近的定位精度和分子识别率,并在速度上获得三到四个数量级的提升,实现了100μm×100μm视场和10 ms曝光时间成像的高密度成像数据实时处理。(3)实时质量控制方法。本文基于泊松分布,对定位成像的随机激发过程进行建模,并将整数维度的成像结构模型推广到分数维,开发了不依赖人为设定参数的定位密度和Nyquist分辨率计算方法。结合定位精度和Nyquist分辨率,本文开发了实时的合成空间分辨率计算方法,称为ROMP,能够实现基于sCMOS相机100μm×100μm视场和10 ms曝光时间成像的实时处理。基于实时定位密度反馈控制和ROMP分辨率监测,本文实现了视场之间均匀的空间分辨率。综上,本文发展了适用于高通量超分辨定位成像的实时图像处理和质量控制方法。本文发展的方法能够降低高通量超分辨定位成像的使用难度,显着提高用户工作效率,并为后续的生物医学应用铺平了道路。
赵鹏[5](2019)在《公共建筑表皮分形拟态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形理论起源于分形几何,包括自相似、迭代生成、尺度层级、分形维数等理论,具有强大的学科生命力与广阔的应用前景。依据传统欧式几何进行的建筑设计可能存在形式单一问题,其内在原因是尺度层级不足、缺乏细节层次。分形建筑理论从生成论的角度进行形态、功能和空间的设计,拓展和弥补了系统论的不足,能够有效地解决基于欧式几何的建筑设计形态尺度层级不足的问题。运用分形自相似、迭代生成与尺度层级理论、采用分形类比分形迭代和图解分析的方法,探索了分形几何的原理及其相关的分形基本理论,对分形建筑理论与设计原理进行了综合性梳理,探究了公共建筑表皮分形拟态的设计原理及其生成机制,探讨了公共建筑表皮分形拟态的设计策略与方法,并以湘潭一馆五中心为例,论述了公共建筑表皮分形拟态设计方法的实践与应用。分形迭代建筑设计原理以简单的分形元和迭代逻辑,将建筑空间或表皮进行迭代缩放,生成具有自相似性的不同尺度层级的建筑空间或表皮形态,并根据使用功能或建筑规范要求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最终的建筑空间或表皮设计,也可以利用计算机直接控制迭代参数生成建筑表皮图案。分形拟态设计的原理适合运用于建筑结构设计、外部形态设计、内部空间营造等方面,优化结构设计、降低建筑成本,令建筑与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同时营造出复杂多变的建筑内部空间。基于分形拟态设计理论的建筑空间、结构科学高效,形态丰裕;利用L-System建立模拟树木分枝的分形模型,以较少的结构体积构建最大化的内部使用空间;通过模拟生物腔体的空间组织,以幂律缩放规则设计不同尺度的建筑内部空间,使每个房间的都获得最大化的景观与阳光。利用分形拟态的方法实现高效率、低能耗的表皮功能,将表皮与结构进行一体化的分形拟态设计,释放室内空间。多层表皮的分形拟态设计通过控制表皮分形单元的迭代次数,生成多种尺度的半室外共享空间。分形拟态的设计策略分为具象分形拟态和抽象分形拟态,具象分形拟态通过自相似同构的方法将原型具象地还原,将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或传达设计构思;抽象分形拟态对某一类事物提取分形维数并进行简化抽象,形成不确定的指向和丰富的意境,引发参观者的联想和想象。分形拟态建筑设计通过提取环境分形特征元素,建立相关分形规则模型或公式加以模拟,与自然环境或人工环境形成分形同构,并高效地利用建筑材料组织建筑空间。文化分形的方法将文化从抽象的观念转化为能够引发人们情感共鸣的建筑形态或空间,增强人们对于建筑的文化认同感。对于建筑进行分形维数计算分析可以跨越风格与类型的限制,从分形尺度层级和分形维数的角度对建筑的环境融合度、形态丰裕度和尺度层级等方面进行科学有效的量化评价。
邢姣[6](2019)在《基于虚拟仪器的引信地面回波中频信号模拟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线电引信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目标探测和控制弹药最佳起爆的一种装置,其中对地作用的无线电引信的目标为地面,可以在距地面最佳炸点处输出起爆信号。目标回波信号模拟技术在引信研制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考虑实际应用,不能简单地将地面看作是点目标,而是应该看作是分布式的体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地形的地面回波信号模拟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论述了三角波线性调频、连续波多普勒、脉冲多普勒三种典型体制引信信号的基本原理,根据引信和地面交会时的运动姿态,以雷达方程、后向散射系数等为基础,建立了引信点目标回波信号仿真模型,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2)采用分形理论的随机中点位移法对三维地形进行建模,结合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以及分形理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随机中点位移法,对分形地形的“尖峰现象”以及“褶皱现象”进行优化,使仿真地形更加接近自然地形。3)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地形的体目标回波模拟方法。基于地形DEM数据,采用距离环-方位角法对散射单元进行划分,然后结合引信的空间位置信息,计算得到散射单元的擦地角、雷达散射截面积(RCS)等参数,对该区域内所有散射单元的回波信号进行建模,最终叠加得到体目标回波信号。4)采用MATLAB和LabVIEW联合编程,完成整个地面回波模拟系统的设计,保证了系统的兼容性和运算效率。基于NI公司的射频信号收发仪器,实现了引信地面回波中频信号模拟系统,通过实验对回波模拟信号进行观测分析。
张飞[7](2018)在《地震动三维动态特征提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地球的持续演变程中地震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地震活动往往伴随着很强的破坏性。如果在人口密集区域发生地震,那么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监测地震活动的唯一手段只有通过震动波形信号,人类已经采取措施来监测地震活动,比如建立广泛的地震观测台网。地球上经常发生着诸多非天然地震事件,如核试验、化学爆炸、爆破、矿山塌陷、地面坍塌、甚至人类活动造成某些大型工程项目的坍塌等都会产生强烈的地震波,并向外扩散传播能量。随着观测台网的覆盖面的逐步扩展和观测仪器灵敏度的不断提升,地震监测仪器会轻易检测到所有这些天然地震和非天然地震事件的地震波形。发生地震时,可以根据地震台网的观测波形数据来求取地震三要素:震源、震级、发震时刻。而地球内部结构信息,则只有根据地震波反演波形传播路径的相关特征来间接求得。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有效事件活动源对应的震动波形,这需要从台站中观测到的连续信号中自动截取,然后基于截取的震动波形信号,研究其波形特征来区分出震源类型(本文着重区分天然地震和爆炸事件)。本文以3种单通道地震波形分数维(R/S分析法(rescaled range analysis)、波谱法和盒维法等)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模拟三维动态波形图、三维波形分数维的求取及样本特征识别等问题展开了论述。本文针对震源类型识别问题尝试开展了单台站3分量(垂直向、水平东西向、水平南北向)的三维波形可视化研究。对事件全过程原始观测波形3分量分别进行各分量的整体滤波,然后将分别滤除了噪声的3分量再以3D的时间序列形式绘制出来。所绘制的3D波形,观测点与波形坐标系的远近、视角和方位角可交互调整。开展了3D波形的分数维特征提取算法研究。采用1维波形分数维方法中较好的盒子维方法,在3D波形上进行类似建模求取覆盖波形的非空盒子数,以及通过双对数曲线求导求取最佳无标度区域,最终求得各台站对应事件全过程并已滤除了噪声的3D波形分数维;一个事件的3D波形分数维数值由该事件所有各观测台站的3D波形分数维数值的平均值所表示。为便于直观表达不同震源类型之间区别,还计算了垂直分量的波形复杂度;一个事件的波形复杂度数值由该事件所有各观测台站的垂直分量的波形复杂度的平均值所表示。采用SVM方法对35个天然地震事件与27个人工爆破事件组成的数据集进行分类识别研究。当(C,?)的取值为时对样本的识别率最高,达98.4%,且有较高的算法执行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3D分数维特征的有效性。
曹禄[8](2018)在《不规则线对象分形维数计算》文中提出分形是当今世界上非常流行和有前景的新理论、新学科,由美籍数学家曼德布罗特(B.B.Mandelbort)于1967年首次提出,目前已成功且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程计算等很多领域。分形对象的分数维计算是分形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聚焦不规则线对象的分数维计算模型问题,围绕适宜计算模型的比较、选择展开,拟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之上,探索、获取有效的不规则线对象分数维计算模型。研究选取了中国小比例尺度下的长江、黄河和海岸线等典型不规则线对象为研究对象,其数据来源于对长江、黄河、海岸线进行1:8000000地图屏幕矢量化。在此基础上,首先,对分数维理论进行了概述,引出了研究工作所需的两种基本模型——修正模型和弦变模型,通过分析指出其局限性,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最小二乘重计算以对比不同计算方式的差异;其次,通过对《均匀论》(罗传文着)的学习,受其中的独占球理论启发,提出了一种基于ArcMap缓冲区分析的外接矩形法,并尝试对这种方法的幂率关系进行了证明,然后通过这种幂率关系,求取了外接矩形法的分形维数和在某一测度下的均匀度;与此同时在外接矩形法之中介绍了计盒维数,并且计算了三地物的计盒维数;最后,将所计算出的所有的分形维数带入曲线修正模型,求得相应的曲线修正值。本文研究取得如下成果:提出了一种对已有修正、弦变模型的修改方案,旨在通过最小二乘进行重新解释;基于一种新的观察方式:外接矩形方式来模拟曲线分辨率变化时的情况,并适时的提出一种相关的计算二维曲线的分形维数模型;结合分形维数在地图曲线修正中的理论给出了不规则线状对象分数维计算在地图曲线修正方面的应用,并比较了不同计算模型在地图曲线修正中的差异;在文章中通过对模板的分析、理解,尝试以观察者理论解读分形以及计算模型。
刘欣[9](2016)在《基于斯通利波的水下目标定位技术》文中研究指明水下目标振动会产生水下地震波,而使用水下地震波进行目标定位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是一个较为新颖的研究领域。水下地震波包括体波与面波,面波主要以斯通利波为主,其中斯通利波具有频率较低、能量高以及传播距离远等特性,根据斯通利波的这些特性,把其应用在水下振动目标定位中将会有很高的研究价值。目前水下振动目标定位方式主要有主动式与被动式两种,本文采取了一种被动式的定位方法,被动式定位方法具有隐蔽性好且能量消耗少等优势。在利用斯通利波进行水下振动目标定位时,首先建立了关于斯通利波的水下振动目标信号模型,其次设计了水下振动目标信号采集系统,在采集系统设计中采用大水池来模拟水下真实环境,同时在水下采集系统中选取了适当的传感器、采集卡、信号调理器与上位机等主要器件,其中上位机预装LabVIEW应用软件。由于水下环境相对复杂,振动信号采集过程中会包含各种干扰,所以首先设计了水下振动信号的预处理操作,通过预处理来去除零点漂移与滤除噪声。其次,针对初至波的拾取研究了分数维的基本理论,使用窗口分数维的初至波拾取方法,针对斯通利波的提取研究了时频联合域的分析方法,采用了小波变换以及平滑伪Wigner-Ville分布对斯通利波进行了提取,并确定二者的到达时间差。最后本文采用时差方位分离的定位方法,将水下振动目标的测距与测向分离开来,通过时差法对水下振动目标进行测距,再结合十字阵五传感器的布局方式进行水下振动目标的测向,最终得到水下振动目标的位置。经过实验数据的验证,时差方位分离定位方法可以实现较精确的定位效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裘辿[10](2012)在《零件表面混合维建模理论、方法及其在产品装配质量预测中的应用》文中认为零件表面的质量是产品性能分析与预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其几何形貌特征极大地影响了产品和零件的各种性能指标。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阶段,根据实际零件表面的局部测量数据评定其表面特征参数,模拟出该零件的表面形貌,体现真实零件的表面微观结构的特点和表面几何结构参数,分析并获得零件表面形貌对产品工作效能的影响规律,对提高零部件装配质量和产品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零件表面形貌建模及应用相关技术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零件表面建模、特征参数识别、装配定位和配合性能分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研究成果开发了零件表面形貌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并成功应用到相关的科研项目中。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概述了零件表面形貌建模研究发展历程,综述了零件表面形貌分析与应用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同类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第二章提出了零件表面形貌多尺度高度场分离与修正方法。定义了多重分数维表面高度场特征函数来模拟空间表面微观结构,通过多尺度信息提取方法将表面形貌分离到四个尺度下。研究了多尺度表面高度信息的多分辨率优化方法和零件表面一致性评价方法,建立了多尺度零件表面信息传递模型。提出基于多尺度参数驱动的零件表面形貌修正方法,生成各个尺度都满足实际零件结构参数的零件表面形貌。第三章提出了零件表面形貌混合维融合及特征参数识别方法。定义了体现微观表面形貌对实际表面形貌影响力大小的混合维影响因子,研究了零件表面形貌整数维分量和分数维分量的构造和融合方法,建立的混合维表面模型在整体上表达零件表面整数维信息的同时,很好地表达了零件表面的分数维细节。提出零件表面形貌模型的混合维特征参数识别方法,从而能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评估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第四章提出了基于混合维的零件真实几何实体特征构建与装配定位方法。定义了集成理想几何、变动几何和分数维几何的零件真实几何的概念,提出了层次化的零件真实几何特征信息的表示方法,并给出具体的零件真实几何实体特征生成方法和步骤。研究了零件真实几何模型的面面贴合装配定位和接触分析方法,提高了装配仿真的精度。第五章研究了基于真实几何的配合性能分析及其在伺服阀泄漏特性预测中的应用。建立了包含尺寸偏差和形状误差的精密偶件配合面真实几何特征模型,以间隙截面积为评价指标考察了精密偶件的真实几何配合面对配合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真实几何模型的伺服阀油液泄漏量预测方法,通过计算的间隙截面积预测了不同因素影响下的精密偶件油液泄漏量。第六章介绍了零件表面形貌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述了软件系统的体系结构、各项功能的设计思路及其编程实现。该软件系统有效地提高了零件表面形貌特征建模与分析的效率,验证了本文提出理论与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第七章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归纳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二、分数维图形的C编程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数维图形的C编程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尺度三维空间裂隙分布的粗糙岩体裂隙渗透性研究 ——以云南个旧高松矿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单裂隙水力学特征 |
1.2.2 裂隙网络三维空间分布模拟 |
1.2.3 裂隙岩体渗透特性 |
1.2.4 地下水流动数值模拟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论文创新点 |
1.5 本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范围及概况 |
2.2 区域水文地质背景 |
第三章 岩体裂隙的多尺度性及渗透性分析 |
3.1 岩体裂隙的尺度不变性 |
3.1.1 定义及分类 |
3.1.2 岩体裂隙数据获取 |
3.2 裂隙多尺度性对渗透性的影响 |
3.3 中尺度裂隙发育规律 |
3.3.1 水平发育规律分析 |
3.3.2 垂向发育规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尺度单裂隙渗透性 |
4.1 单裂隙渗透性研究 |
4.1.1 立方定律 |
4.1.2 单裂隙渗流能力的影响因素 |
4.1.3 单裂隙渗流研究方法 |
4.2 岩石裂隙形态识别及提取 |
4.2.1 岩石CT图像处理及裂隙识别 |
4.2.2 激光扫描裂隙面提取 |
4.2.3 裂隙面提取及网格化处理 |
4.3 岩石渗透性测试及分析 |
4.4 粗糙单裂隙渗透性及等效水力宽度计算 |
4.4.1 三维双壁粗糙裂隙模型 |
4.4.2 三维裂隙隙宽函数法 |
4.4.3 研究区岩石样品裂隙渗流计算结果 |
4.4.4 计算方法合理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尺度裂隙网络模拟及渗透性计算 |
5.1 裂隙岩体的等效连续介质模型 |
5.1.1 等效连续介质模型分析的必要条件 |
5.1.2 裂隙岩体等效渗透系数张量计算方法 |
5.2 基于DFM模型的三维渗透张量计算 |
5.2.1 二维等效渗透张量 |
5.2.2 三维等效渗透张量 |
5.2.3 裂隙流与达西流耦合控制方程 |
5.2.4 渗透椭球体的可视化 |
5.2.5 计算方法合理性验证 |
5.3 中尺度岩体裂隙网络模拟 |
5.3.1 三维裂隙网络分布模拟 |
5.3.2 研究区三维裂隙分布模拟 |
5.4 各分区裂隙模拟及分析 |
5.5 研究区渗透张量计算 |
5.5.1 代表性分区渗透张量计算 |
5.5.2 分区渗透张量计算 |
5.5.3 计算结果与实测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尺度裂隙及其渗透性分析 |
6.1 研究区大尺度裂隙网络 |
6.2 研究区大尺度裂隙特征及渗透性分析 |
第七章 基于渗透张量的地下水流动理论及实现 |
7.1 地下水流动基本方程 |
7.1.1 地下水运动方程 |
7.1.2 方程的定解条件 |
7.2 数值模拟中渗透张量的适应性分析 |
7.2.1 基本原理 |
7.2.2 适应性分析 |
7.2.3 误差与稳定性分析 |
7.2.4 巷道概化问题讨论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云南个旧高松矿田地下水数值模拟 |
8.1 研究区水文地质 |
8.2 水文地质参数 |
8.2.1 降雨及巷道涌水 |
8.2.2 渗透系数 |
8.2.3 降水入渗系数及给水度 |
8.2.4 地下水流场 |
8.3 概念模型及数值模型参数 |
8.3.1 水文地质边界 |
8.3.2 含水层组划分及水文地质参数 |
8.3.3 其它水文地质因素概化 |
8.3.4 数值模型 |
8.4 地下水流动模拟结果及分析 |
8.4.1 巷道涌水量对比分析 |
8.4.2 地下水位对比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Ⅰ 各分区三维裂隙网裂隙网络模拟结果 |
附图Ⅱ 各分区渗透椭球及椭圆 |
附录A:显示差分法稳定性判断公式推导 |
附录B: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2)基于混沌系统的轻量级密钥序列设计与图像加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混沌研究的发展和意义 |
1.2.2 混沌吸引子的构造及发展 |
1.2.3 混沌在轻量级序列密码中的发展 |
1.2.4 混沌在图像加密中的应用发展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混沌与密码学的基本理论 |
2.1 混沌的概念、特征及分析 |
2.1.1 混沌的定义 |
2.1.2 混沌的判断 |
2.1.3 混沌的基本特征 |
2.1.4 混沌的分析方法 |
2.2 低维混沌系统 |
2.2.1 一维Logistic混沌映射 |
2.2.2 二维Henon混沌映射 |
2.3 高维混沌系统 |
2.3.1 三维Lorenz连续混沌系统 |
2.3.2 超混沌系统 |
2.4 密码学基础 |
2.4.1 密码学基本理论 |
2.4.2 密码学分类及混沌密码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混沌系统的轻量级密钥序列研究 |
3.1 Logistic混沌系统的轻量级密钥序列构造 |
3.1.1 混沌序列及其数字化 |
3.1.2 轻量级密钥序列的设计 |
3.2 Logistic混沌系统的轻量级密钥序列分析 |
3.2.1 熵分析 |
3.2.2 统计测试 |
3.2.3 硬件资源分析 |
3.2.4 安全性分析 |
3.2.5 轻量级密钥序列图像置乱分析 |
3.3 高维猫映射混沌系统轻量级密钥序列构造 |
3.3.1 二维猫映射 |
3.3.2 三维离散混沌猫映射 |
3.3.3 轻量级密钥序列的设计 |
3.4 高维猫映射混沌系统轻量级密钥序列分析 |
3.4.1 熵分析 |
3.4.2 统计测试 |
3.4.3 硬件资源分析 |
3.4.4 安全性分析 |
3.4.5 轻量级密钥序列图像扩散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种四维超混沌系统特性及图像加密 |
4.1 一种四维超混沌系统及动力学性质分析 |
4.1.1 超混沌系统 |
4.1.2 动力学性质分析 |
4.2 超混沌系统在图像加密中的研究 |
4.2.1 图像加密算法描述 |
4.2.2 图像加密算法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轻量级混沌图像加密系统设计及分析 |
5.1 组合超混沌系统图像加密 |
5.1.1 图像加密算法描述 |
5.1.2 图像加密算法分析 |
5.2 融入DNA编码的一种双重扩散轻量级混沌图像加密 |
5.2.1 DNA编码解码原理 |
5.2.2 轻量级混沌图像加密算法描述 |
5.2.3 轻量级混沌图像加密算法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的其它成果 |
(3)基于十字分形的纳米天线设计及光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表面等离激元学概述 |
2.1 表面等离激元基础知识 |
2.1.1 等离子体 |
2.1.2 表面等离激元 |
2.1.3 表面等离极化激元 |
2.2 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与局部共振 |
2.2.1 金属中自由电子的振动模型 |
2.2.2 共振机理 |
2.3 电磁场模型计算方法 |
2.3.1 电磁场基础理论 |
2.3.2 常用计算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形几何及光学纳米天线研究 |
3.1 分形几何研究 |
3.1.1 分形几何的基础理论 |
3.1.2 分形几何与欧氏几何的区别 |
3.1.3 常见的分形几何 |
3.2 光学纳米天线研究 |
3.2.1 纳米天线的分类 |
3.2.2 研究方法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宽频十字缝隙分形纳米天线异常透射特性研究 |
4.1 十字缝隙分形纳米天线结构 |
4.2 十字缝隙分形纳米天线异常透射特性分析 |
4.2.1 十字缝隙分形纳米天线异常透射特性 |
4.2.2 透射光束的场相位分布 |
4.2.3 表面电场强度分布 |
4.3 结果比较与分析 |
4.3.1 分形与均匀十字缝隙纳米天线透射特性比较 |
4.3.2 分形与非分形十字缝隙下的天线透射特性比较 |
4.3.3 物理参数对分形纳米天线异常透射特性的影响 |
4.3.4 不同材料和入射角下的异常透射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维多层十字分形纳米超材料吸收器研究 |
5.1 三维多层十字分形纳米超材料结构 |
5.2 超材料吸收器的吸收特性与吸收机理 |
5.2.1 三维多层十字分形超材料结构的吸收特性 |
5.2.2 三维十字分形超材料结构的吸收机理 |
5.3 入射角及极化角对吸收器的吸收特性的影响 |
5.4 改进纳米超材料吸收器 |
5.5 与其他的纳米超材料吸收器相比较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高通量超分辨定位成像中的实时图像处理及质量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超分辨荧光成像概述 |
1.2 超分辨定位成像概述 |
1.3 高通量超分辨定位成像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适用于稀疏分子的实时图像处理算法 |
2.1 引言 |
2.2 稀疏分子激发实时图像处理算法 |
2.3 实时图像处理插件 |
2.4 算法性能评测 |
2.5 本章小结 |
3 适用于高密度分子的实时图像处理算法 |
3.1 引言 |
3.2 高密度分子定位算法 |
3.3 算法性能评测 |
3.4 基于高密度成像提高成像通量 |
3.5 本章小结 |
4 高通量超分辨定位成像中的实时质量控制 |
4.1 引言 |
4.2 基于随机采样的定位密度计算 |
4.3 基于随机采样的合成空间分辨率计算 |
4.4 分辨率计算评价 |
4.5 实时成像质量控制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文章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公共建筑表皮分形拟态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与模仿 |
1.1.2 从分形几何到分形理论的发展 |
1.1.3 分形建筑理论对传统设计方法的拓展 |
1.1.4 公共建筑表皮设计的趋势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分形理论的相关研究 |
1.3.2 国内外关于公共建筑表皮设计研究 |
1.3.3 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范围与对象的界定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分形理论与分形建筑设计原理 |
2.1 分形定义 |
2.2 分形维数 |
2.2.1 分数维概念与几何意义 |
2.2.2 分形维数的计算 |
2.2.3 分形维数及其建筑学意义 |
2.3 常见分形 |
2.3.1 几何分形 |
2.3.2 自然分形 |
2.4 分形的基本理论及其内涵 |
2.4.1 自相似理论 |
2.4.2 迭代生成理论 |
2.4.3 尺度层级理论 |
2.4.4 分形美学理论 |
2.5 分形建筑设计原理 |
2.5.1 自相似构成的建筑设计原理 |
2.5.2 尺度层级的建筑设计原理 |
2.5.3 分形镶嵌韵律的建筑设计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公共建筑表皮分形拟态设计原理、机制与策略 |
3.1 建筑分形拟态生成规则与原理 |
3.1.1 树状分支的结构拟态 |
3.1.2 自相似嵌套和并置的立面拟态 |
3.1.3 腔体仿生空间拟态 |
3.1.4 拟态的分形尺度层级 |
3.2 建筑表皮分形拟态生成机制 |
3.2.1 表皮的功能性设计 |
3.2.2 表皮结构一体化设计 |
3.2.3 表皮空间化设计 |
3.3 分形理论的建筑化转换 |
3.3.1 分形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适用范围与限制 |
3.3.2 不尽相似的建筑化转换 |
3.3.3 引入变异的建筑化转换 |
3.3.4 人性尺度的建筑化转换 |
3.3.5 建筑表皮的分形理论建筑化转换方法 |
3.4 公共建筑表皮分形拟态设计策略 |
3.4.1 具象分形拟态策略 |
3.4.2 抽象分形拟态策略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公共建筑表皮分形拟态设计 |
4.1 基于环境融合的表皮分形拟态同构 |
4.1.1 自然环境分形拟态逻辑 |
4.1.2 人工环境分形拟态模拟 |
4.2 基于功能与结构高效性的表皮分形拟态设计 |
4.2.1 形态、空间与生态节能的仿生分形拟态设计 |
4.2.2 高效性表皮结构的非生物分形拟态设计 |
4.3 基于分形形式美的表皮分形拟态生成 |
4.3.1 基于分形对称美的拟态构成 |
4.3.2 基于分形丰度与韵律美的拟态生成 |
4.3.3 基于分形奇异美的拟态设计 |
4.3.4 基于分形自然美的拟态同构 |
4.4 基于人文文化的分形拟态演绎 |
4.4.1 地域文化分形拟态同构 |
4.4.2 历史文化分形拟态演绎 |
4.5 公共建筑表皮拟态设计评价方法 |
4.5.1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度 |
4.5.2 表皮形态的丰裕度 |
4.5.3 尺度的人性化程度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湘潭一馆五中心分形拟态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总体布局与城市景观风貌设计 |
5.1.2 功能分区 |
5.1.3 交通设计 |
5.1.4 景观设计 |
5.1.5 绿色技术 |
5.2 基于湘潭文化分形拟态的建筑设计构思 |
5.3 建筑群体形态的自相似迭代构成 |
5.4 建筑表皮的自相似构成 |
5.5 建筑表皮的绿色技术设计 |
5.5.1 建筑群体排布对场地通风的影响 |
5.5.2 建筑单体形态的自遮阳体系设计 |
5.5.3 建筑表皮百叶的采光遮阳设计与分形维数值的关系 |
5.6 基于分形维数计算的建筑表皮设计与评价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公共建筑表皮分形拟态设计原理、机制与策略 |
6.1.1 表皮分形拟态生成规则与原理 |
6.1.2 表皮分形拟态生成机制 |
6.1.3 分形理论的建筑化转换 |
6.1.4 表皮分形拟态设计策略 |
6.2 公共建筑表皮分形拟态设计方法 |
6.2.1 基于环境融合的表皮分形拟态同构 |
6.2.2 基于功能与结构的表皮分形拟态设计 |
6.2.3 基于分形形式美的表皮分形拟态生成 |
6.2.4 基于人文文化的分形拟态演绎 |
6.2.5 表皮拟态设计评价方法 |
6.3 创新点 |
6.3.1 综合归纳分形拟态建筑设计理论 |
6.3.2 归纳总结空间幂率缩放函数模型 |
6.3.3 建筑表皮分析建模量化计算 |
6.3.4 分形理论的建筑化转换方法 |
6.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基于虚拟仪器的引信地面回波中频信号模拟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回波模拟研究现状 |
1.2.2 三维地形建模研究现状 |
1.2.3 虚拟仪器技术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2 点目标回波建模与仿真 |
2.1 典型体制无线电引信信号模型 |
2.1.1 三角波线性调频体制引信信号 |
2.1.2 连续波多普勒体制引信信号 |
2.1.3 脉冲多普勒体制引信信号 |
2.2 回波模拟理论基础 |
2.2.1 雷达方程 |
2.2.2 后向散射系数模型 |
2.2.3 天线方向图 |
2.2.4 多普勒频移 |
2.3 点目标回波模拟 |
2.3.1 点目标回波建模 |
2.3.2 点目标回波仿真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分形理论的地形建模 |
3.1 DEM数据 |
3.1.1 DEM数据的获取方式 |
3.1.2 DEM内插算法 |
3.1.3 基于DEM数据的地形坡度提取算法 |
3.2 分形理论 |
3.2.1 FBM的数学定义 |
3.2.2 分形的维数 |
3.2.3 FBM的分形特征提取方法 |
3.3 基于随机中点位移法的地形建模 |
3.3.1 三角形地形模拟算法 |
3.3.2 正方形地形模拟算法 |
3.3.3 随机中点位移量的选取 |
3.3.4 改进的随机中点位移法 |
3.4 本章小结 |
4 体目标回波建模与仿真 |
4.1 基于DEM数据的散射单元 |
4.1.1 网格映像法 |
4.1.2 距离环地面散射单元划分法 |
4.1.3 散射单元的建立 |
4.1.4 散射单元参数的计算 |
4.2 体目标回波模拟 |
4.2.1 体目标回波建模 |
4.2.2 体目标回波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5 无线电引信回波模拟系统 |
5.1 回波模拟系统设计 |
5.1.1 软件设计方案 |
5.1.2 软件界面设计 |
5.1.3 信号发射平台 |
5.2 回波模拟系统实验 |
5.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地震动三维动态特征提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天然地震与人工爆破分类识别研究状况 |
1.2.2 分数维研究现状 |
1.2.3 支持向量机(SVM)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划分 |
第2章 地震信号分数维特征提取研究 |
2.1 分数维的概念及分数维理论 |
2.2 分数维的定义 |
2.3 分数维的计算方法 |
2.3.1 R/S分析法求取分形的HURST指数 |
2.3.2 根据波谱计算分数维 |
2.3.3 盒子维的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维波形的模型构建 |
3.1 构建三维波形 |
3.1.1 构建三维波形的基本流程 |
3.1.2 三维波形的数据类型 |
3.1.3 三维波形的主要绘制算法 |
3.2 绘制3维动态波形图 |
3.3 实验工具 |
3.4 绘制三维波形的方法 |
3.4.1 数据选取 |
3.4.2 数据读写 |
3.4.3 坐标轴,视角和方位角 |
3.4.4 点、线型 |
3.4.5 显示图形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样本数据预处理和三维分数维特征提取 |
4.1 数据来源 |
4.2 数据预处理 |
4.2.1 小波去噪 |
4.2.2 归一化处理 |
4.3 三维波形分数维特征提取 |
4.3.1 算法描述 |
4.3.2 无尺度区选取 |
4.3.3 编程实现 |
4.3.4 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事件类型分类识别研究 |
5.1 波形复杂度的特征提取 |
5.2 特征样本数据分析 |
5.3 SVM算法识别样本 |
5.3.1 一对多方法 |
5.3.2 一对一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和其他获奖情况 |
致谢 |
(8)不规则线对象分形维数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依据与研究目的 |
1.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分形理论与对象特征 |
2.1 分数维理论 |
2.2 分数维度量 |
2.2.1 相似维数 |
2.2.2 Hausdorff维数 |
2.2.3 容量维数 |
2.2.4 计盒维数 |
2.3 研究方法 |
2.4 长江、黄河、海岸线的形态特征 |
2.4.1 长江特征形态概况 |
2.4.2 黄河特征形态概述 |
2.4.3 海岸线特征形态概况 |
第三章 修正、弦变模型分形维数的计算与讨论 |
3.1 修正、弦变模型的理论概括 |
3.1.1 修正模型 |
3.1.2 弦变模型 |
3.2 修正、弦变模型的实例计算 |
3.3 计算中出现的问题与分析 |
3.4 修正、弦变模型的改进 |
第四章 外接矩形法与计盒法的计算与讨论 |
4.1 重正化群和均匀度的相关概念 |
4.1.1 重正化群的相关概念 |
4.1.2 均匀度的相关概念 |
4.2 外接矩形法 |
4.2.1 外接矩形法的来源 |
4.2.2 外接矩形法的实际计算 |
4.2.3 有关外接矩形法的总结 |
4.3 计盒维数的计算与讨论 |
第五章 分形维数在地图曲线长度修正上的应用 |
5.1 相关概念 |
5.2 修正计算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斯通利波的水下目标定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水下振动信号的特性与模型 |
2.1 纵波横波的形成及其特点 |
2.2 面波的形成及其特点 |
2.2.1 面波的基本特点 |
2.2.2 斯通利波的基本特性 |
2.3 水下振动信号模型 |
2.3.1 斯通利波模型的建立 |
2.3.2 斯通利波方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下振动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
3.1 振动信号采集系统 |
3.1.1 振动信号采集系统的总体设计 |
3.1.2 振动信号采集系统的组成 |
3.2 水下振动信号采集 |
3.2.1 水下振动信号采集程序 |
3.2.2 水下振动信号数据采集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下振动信号预处理及初至波拾取 |
4.1 水下振动信号预处理 |
4.1.1 小波分析法去除漂移 |
4.1.2 小波模极大值去噪 |
4.1.3 水下振动信号预处理实验 |
4.2 初至波拾取方法研究及实验 |
4.2.1 初至波拾取的分形原理 |
4.2.2 窗口分数维的初至波拾取 |
4.2.3 初至波的拾取实验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斯通利波的提取与分析 |
5.1 时频联合域分析 |
5.1.1 小波变换 |
5.1.2 Wigner-Ville 时频分布 |
5.2 斯通利波的提取实验 |
5.3 斯通利波的特性分析 |
5.3.1 斯通利波的频率特性 |
5.3.2 斯通利波的相速度 |
5.3.3 斯通利波的振幅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水下振动目标定位方法 |
6.1 时延定位法 |
6.2 传感器阵列布局 |
6.3 时差方位分离法 |
6.3.1 时差方位分离测距 |
6.3.2 时差方位分离测向 |
6.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零件表面混合维建模理论、方法及其在产品装配质量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零件表面形貌建模研究综述 |
1.3 零件表面形貌分析与应用的关键技术 |
1.3.1 零件表面几何信息提取 |
1.3.2 参数曲面插值与变形 |
1.3.3 零件表面分数维参数识别 |
1.3.4 精密偶件油液泄漏分析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1.4.2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2 零件表面形貌多尺度高度场分离与修正技术 |
2.1 引言 |
2.2 具有多重分数维特征的零件表面微观结构表征和模拟 |
2.3 零件表面形貌多尺度信息的划分、提取和优化 |
2.3.1 零件表面不同尺度的划分准则 |
2.3.2 基于小波分析的零件表面形貌多尺度信息提取 |
2.3.3 基于采样定理的多尺度信息的多分辨率优化 |
2.4 多尺度零件表面的一致性评价和信息传递模型 |
2.4.1 基于互信息的零件表面一致性评价 |
2.4.2 多尺度零件表面信息传递与耦合 |
2.5 基于多尺度参数驱动的零件表面形貌修正 |
2.5.1 面向表面高度场的多尺度表面结构参数评定 |
2.5.2 满足实际零件多尺度结构参数的零件表面形貌合成 |
2.6 在15轴宝石加工中心专用机床中的应用 |
2.7 本章小结 |
3 零件表面形貌混合维融合与特征参数识别技术 |
3.1 引言 |
3.2 基于表面关联系数偏移法的零件表面形貌混合维融合 |
3.2.1 基于双三次B样条曲面的表面整数维分量模型 |
3.2.2 基于归一化高度场特征函数的表面分数维分量模型 |
3.2.3 混合维特征参数的构造 |
3.2.4 零件表面形貌的混合维数学模型 |
3.3 零件表面形貌模型的混合维特征参数识别 |
3.3.1 混合维表面模型的整数维、分数维分量信息分离与提取 |
3.3.2 基于表面结构函数法的分数维维数识别 |
3.3.3 基于GPS粗糙度映射的混合维影响因子和分数维粗糙度识别 |
3.4 实验验证 |
3.4.1 零件表面形貌的混合维融合 |
3.4.2 混合维特征参数识别 |
3.4.3 在大型空气分离设备叶轮叶片中的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混合维的零件真实几何实体特征构建与装配定位技术 |
4.1 引言 |
4.2 层次化的零件真实几何实体特征模型构建 |
4.2.1 零件真实几何特征的定义 |
4.2.2 层次化的零件真实几何特征信息表示模型 |
4.2.3 零件真实几何实体特征生成方法 |
4.3 基于接触簇约束的面面贴合装配定位和接触分析 |
4.3.1 考虑变形的表面接触簇约束定位方法 |
4.3.2 基于刚柔混合模型的真实几何有限元接触分析 |
4.4 应用实例 |
4.4.1 在15轴宝石加工中心专用机床中的应用 |
4.4.2 在盾构掘进机主驱动轴承中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真实几何的配合性能分析及其在伺服阀泄漏特性预测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精密偶件真实几何特征模型的构建 |
5.3 基于真实几何配合面的精密偶件轴孔配合性能分析 |
5.3.1 只考虑尺寸偏差的精密偶件配合性能分析 |
5.3.2 考虑尺寸偏差和形状误差的精密偶件配合性能分析 |
5.4 基于真实几何模型的油液泄漏量预测 |
5.4.1 基于真实几何的油液泄漏理论模型构建与分析 |
5.4.2 基于真实几何的油液泄漏CFD方法验证 |
5.5 在双喷嘴挡板电液伺服阀中的应用 |
5.5.1 滑阀组件的配合性能分析 |
5.5.2 滑阀组件的油液泄漏量预测 |
5.6 本章小结 |
6 零件表面形貌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 |
6.1 引言 |
6.2 系统架构与功能简介 |
6.3 系统各模块设计及实现 |
6.3.1 形貌多尺度高度场分离与修正模块设计及实现 |
6.3.2 形貌混合维融合与特征参数识别模块设计及实现 |
6.3.3 真实几何模型装配定位与精度分析模块设计及实现 |
6.3.4 精密偶件配合性能与泄漏特性预测模块设计及实现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申请的发明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编的学术着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四、分数维图形的C编程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尺度三维空间裂隙分布的粗糙岩体裂隙渗透性研究 ——以云南个旧高松矿田为例[D]. 陈刚.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2]基于混沌系统的轻量级密钥序列设计与图像加密研究[D]. 丁丽娜. 黑龙江大学, 2020(03)
- [3]基于十字分形的纳米天线设计及光学特性研究[D]. 陈娇.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4]高通量超分辨定位成像中的实时图像处理及质量控制[D]. 李路长.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5]公共建筑表皮分形拟态设计研究[D]. 赵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19
- [6]基于虚拟仪器的引信地面回波中频信号模拟技术[D]. 邢姣.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7]地震动三维动态特征提取研究[D]. 张飞. 广西师范大学, 2018(01)
- [8]不规则线对象分形维数计算[D]. 曹禄. 长安大学, 2018(01)
- [9]基于斯通利波的水下目标定位技术[D]. 刘欣. 沈阳理工大学, 2016(05)
- [10]零件表面混合维建模理论、方法及其在产品装配质量预测中的应用[D]. 裘辿. 浙江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