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颈性眩晕分类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鞠静[1](2021)在《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梳理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发展源流,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取穴用药规律,探讨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理论依据。对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与荟萃分析,为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第一部分以计算机检索结合手工检索《中华医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以“眩晕”为主题词展开检索,按照既定检索策略查找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文献时间为先秦两汉时期至1949年9月30日。建立眩晕外治法文献数据库,通过对新中国建国前各个时期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进行深入剖析,完善眩晕中医外治法发展源流。(2)第二部分以新中国建国时间为界,建国前文献参照第一部分检索结果,文献时间为先秦两汉时期至1949年9月30日,建国后文献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美国国立医学图书管生物医学信息数据库(Pubmed)、Cocharane Library数据库和Embase数据库,按照既定检索策略及筛选策略,纳入自1949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符合要求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文献。建立眩晕外治法文献数据库、腧穴数据库、外用药物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IBM 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腧穴、外用药物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3)第三部分以第二部分研究新中国建国后文献为基础,检索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照既定策略对文献进行筛选与数据提取,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中华医典》《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检索出68487条文献,纳入2214条文献,涉及取穴用药的中医外治方法有针刺、艾灸、刮痧、药枕等25种。(2)新中国建国前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核心腧穴为风池、脑空、头临泣、后顶、解溪、天柱,外用核心药物为醋、川芎、细辛、防风、韭叶、黄连、薄荷、芒硝、麝香等。新中国建国后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核心腧穴为风池、百会、颈夹脊、天柱、大椎、风府、太阳、印堂。外用核心药物为川芎、红花、当归、葛根、天麻、羌活、丹参、威灵仙、乳香、桂枝、透骨草、没药、白芷、菊花、冰片、细辛、赤芍。(3)系统评价研究初步检出文献202篇,最终纳入53篇RCT文献,全部为中文文献。对53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在改善眩晕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的记载可追溯至先秦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全面发展,宋金元至明清时期中医外治法诊治眩晕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皆趋于成熟,民国至新中国建国前主要以整理文献为主,建国后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得到迅速地应用与发展,并出现了新的治疗手段。(2)治法方面,腧穴外治以针灸为主,取穴方面,以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等阳经头项部腧穴与四肢远端腧穴、躯干部腧穴配伍治疗眩晕。中药外治以五官用药、药枕为主,药枕多采用植物的茎、叶、花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的药物,熏洗、涂敷、鼻疗药多采用气味俱厚,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的辛温燥烈药物,经眼、口用药多采用甘寒质润生津的药物。(3)中医外治法或外治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较单纯西医治疗在改善眩晕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有显着优势。在安全性方面,中医外治法在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在眩晕临床诊治方案中应当推荐中医外治疗法。
郭海威[2](2021)在《颈性眩晕的中医体质辨识和证候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调查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中医证候,分析两者的分布特点和规律,并探讨体质与证候之间的相关性,为中医药规范化、个性化治疗CV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2月期间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的CV患者230例,采用临床信息采集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和《眩晕病临床症候评价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证候类型与体质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分析CV患者证候与其体质类型的相关性,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基本情况:本研究共纳入CV患者230例,其中男性101例(43.9%),女性129例(56.1%),男女比例约为0.78:1,性别分布无显着性差异(P>0.05);患者平均年龄为(49.47±13.98)岁,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70岁,年龄段在21-30 岁的有 28 人(12.2%),31-40 岁的有 47 人(20.4%),41-50 岁的有 24 人(10.4%),51-60岁的有103人(44.8%),61-70岁的有28人(12.2%),年龄分布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病程<1个月的有41例(17.8%),1-3个月的有36例(15.7%),3-6个月的有34例(14.8%),6-12个月的有11例(4.8%),1-2年的有14例(6.1%),>2年的有94例(40.9%),病程分布具有显着差异(P<0.05);平均ESCV评分为(15.88±3.41)分,最低得分为8分,最高得分为22分,ESCV评分在年龄、病程分布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中医证候分布特点:230例CV患者中出现比例大于50%的症状体征依次为头晕目眩(100%)、头痛(67.8%)、失眠多梦(63.9%)、纳差腹胀(61.3%)、胸闷作恶(57.8%)、舌淡(57%)、腰膝酸软(56.5%)、心烦健忘(52.6)、耳鸣(51.7%)、脉细(51.3%),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聚为4类时四诊信息分散性较好,证型分布较为合理,结合分析结果和实际临床经验,可将颈性眩晕的证候特点归纳为肝阳上亢兼肝肾阴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和痰湿阻络兼脾肾阳虚4个证型。各证型在年龄段、病程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证型的ESCV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3.体质类型分布特点:230例CV患者体质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9种体质类型的频数由高至低依次为阳虚质66例(28.7%)、气虚质38例(16.5%)、痰湿质36例(15.7%)、湿热质26例(11.3%)、气郁质16例(7%)、特禀质15例(6.5%)、阴虚质14例(6.1%)、血瘀质14例(6.1)和平和质5例(2.2%)。各体质类型与病程组间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各体质类型的年龄、ESCV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中医体质与证型相关性:各种体质类型的中医证型分布具有显着差异(P<0.05)。肝阳上亢兼肝肾阴虚证与各体质间无明显相关(P>0.05);痰湿阻络兼脾肾阳虚证与湿热质、痰湿质显着相关(P<0.05),但与阳虚质无明显相关(P>0.05);气滞血瘀证与平和质有相关性(P<0.05),与气郁质之间未发现明显相关性(P>0.05);气血两虚证与气虚质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1.CV患者ESCV评分与年龄、病程具有相关性,老年患者和后期病程评分最低。2.CV患者中医证型以痰湿阻络兼脾肾阳虚证和气滞血瘀证为主,与年龄、病程有相关性。3.CV患者体质类型以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和湿热质为主。中医证候与体质类型具有相关性,痰湿阻络兼脾肾阳虚证患者的易感体质为湿热质和痰湿质。4.特定的中医体质类型与证候的相关性表明,在疾病诊疗过程中,“辨体-辨病-辨证论治”的临床模式切实可行,可为中医药治疗颈性眩晕的规范化、个性化提供临床依据。
杜晓楠[3](2021)在《针刺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性眩晕肝阳上亢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单纯针刺与针刺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颈性眩晕肝阳上亢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性眩晕肝阳上亢型的效果,为颈性眩晕肝阳上亢型的治疗和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在石家庄市中医院康复科门诊的患者中筛选,就诊时间段为2019年6月到2020年11月,且符合本课题研究纳入标准的肝阳上亢型颈性眩晕患者68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选取百会,四神聪,风府,风池(双),天柱(双),内关(双),三阴交(双),太溪(双),太冲(双),侠溪(双)行针刺治疗(患者先取坐位,针刺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余穴位采取仰卧位针刺治疗),每天治疗一次,每次针刺时间为30分钟,针刺15分钟后行针,总治疗时长为10天。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在疗程第1天和第6天先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然后行针刺治疗,余8天只进行针刺治疗,总治疗时间为10天。ESCV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评分,中医症状评分、TCD检测、血流变等观测指标在第1天治疗前及第10天治疗结束后评估,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t检验统计,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选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前,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行统计学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各疗效指标经SPSS25.0分析结果如下:1.治疗前,对两组病例的中医症状总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10天后再次把两组组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10天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总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前,对两组病例ESCV评分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3个月后,两组组内ESCV评分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且两组间ESCV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3.治疗前,对两组VBA的Vm、Vp、Vd观察数据行统计学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10天后,对照组组间VBA的Vm、Vp、Vd观察数据行统计学比较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组间VBA的Vm、Vp、Vd行SPSS25.0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间指标行统计学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1);4.治疗前,分别对两组病例血流变各指标行统计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10天后,两组血流变各指标行统计学比较,全血黏度:低切5、全血黏度:高切200、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均具有显着差异(P<0.01),全血黏度:低切1、压积及全血低切还原粘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血黏度:中切50及血浆黏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针刺与针刺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两种疗法均能够有效的治疗肝阳上亢型颈性眩晕,针刺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疗效更佳,在短期内临床所表现出的症状改善明显,且治疗过程具有安全性,是值得临床推广的;2.针刺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能明显改善肝阳上亢型颈性眩晕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血流变等指标。
刘志阳[4](2021)在《津沽伤科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设计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津沽伤科推拿结合肌内效贴疗法对颈性眩晕患者的各种疗效指标的干预情况,从而对津沽伤科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按照本课题研究制定的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筛选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的颈性眩晕患者60例,将患者基本信息输入SPSS22.0数据库,应用SPSS22.0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推拿治疗,试验组患者在进行津沽伤科推拿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肌内效贴贴扎辅助治疗,评估并记录治疗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颈性眩晕患者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眩晕障碍量表(DHI)、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以及临床治疗疗效,将收集到的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录入SPSS22.0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sex)、年龄(age)、身高(high)、体重(weight)、体质指数(BMI)、病程(course of disease)等基本情况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应用SPSS22.0软件对患者的所有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验证,数据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时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相关数据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其中p<0.05说明数据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表明数据无可比性,没有显着差异。结果:经过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在治疗前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指数、病程等一般资料基本一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前患者的眩晕情况、ESCV量表指标、DHI评分、VAS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没有显着差异,两组数据有可比性(p>0.0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结局指标较治疗前均具有显着改变,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3.33%,比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0%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ESCV评分、DHI评分、VAS评分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p<0.05),其中试验组患者在眩晕频次、眩晕持续时间、日常生活与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评分、DHI评分方面的改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对于患者眩晕程度、颈肩痛、头痛、VAS评分的改善效果相当(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A、RVA、LVA血流平均速度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津沽伤科推拿结合肌内效贴疗法可以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着。2.津沽伤科推拿结合肌内效贴对于患者的眩晕频次、眩晕持续时间、日常生活与工作、心理与社会适应评分、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改善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说明治疗颈性眩晕过程中应用肌内效贴辅助治疗疗效好,是安全可行的。
史帆[5](2021)在《前庭诱发肌源电位评价颈性眩晕与前庭功能的相关性》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应用前庭诱发肌源电位评价颈性眩晕与前庭功能的关系,分析颈性眩晕与前庭功能障碍之间的相关性,讨论颈性眩晕发病的相关因素,指导对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以颈性眩晕为主诉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定为患病组,同时选择医院内60例无颈椎及前庭相关疾病者设定非患病组,其中患病组年龄12--70(46.40±10.91)岁,男25例,女50例;非患病组年龄22--60(43.78±7.75)岁,男19例,女41例。对两组受试者行前庭诱发肌源电位(VEMPs)检查,收集VEMPs的数据资料,对比分析其结果;将cVEMP异常的患者根据轻中重三级分组,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前庭诱发肌源电位与颈性眩晕及其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患病组患者颈性眩晕严重程度:轻度33例,中度34例,重度8例;cVEMP检查轻度13例,中度33例,重16例。非患病组cVEMP检查阳性4例,阴性56例。(2)对两组患者的cVEMP等级比较,患病组等级高于非患病组,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颈性眩晕与前庭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3)对患病组组内进行cVEMP等级与CV等级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相关性系数为0.68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两指标具有较高程度的相关性。结论:应用前庭诱发肌源电位评价颈性眩晕与前庭功能的关系具有可行性,且对于颈性眩晕的患者,其严重程度越高,前庭诱发肌源电位的阳性率则越大,进而表明其对前庭功能的影响也越大。对于颈性眩晕患者的治疗,应以颈部康复治疗加前庭功能治疗相结合的方法。
陈盛[6](2021)在《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论治颈性眩晕学术经验整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文献检索结合处方医案数据挖掘的方法,系统分析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的诊疗理念、特色疗法和用药规律,并从中整理、总结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论治颈性眩晕的学术经验。方法:(1)通过查找图书馆、互联网、名医等数据库,以及寻访韦老以往带教门生及其家眷典藏等途径,检索公开出版有关韦贵康教授研究、论述颈性眩晕的相关着作,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认识。(2)结合笔者硕士三年期间的临床跟师随诊记录,以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的处方医案作为研究对象,且收集的处方内容须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诊断、证型、症候、治法和方药等。(3)使用EXCEL数据管理软件建立韦贵康-颈性眩晕医案数据库;并将收集整理的数据分别通过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频数统计、聚类分析,以及数据挖掘软件IBM SPSS Modeler 14.1进行Apriori算法关联规则分析;后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探讨。结果:(1)本次课题研究,共检索载有关于国医大师韦贵康颈性眩晕的相关着作10部。主要论述了韦老对颈性眩晕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疗方法等诊疗理念,以及具体的手法操作。(2)临床跟诊共收集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证处方168案例,有7例只记录手法治疗而无列出具体方药;医案所涉颈性眩晕所属证型大致可分为5类。即,瘀结型38首处方、肝肾亏虚型37首处方、气阴两虚型31首处方、肝热型28首处方和阴虚阳亢型27首处方。(3)医案所涉颈性眩晕治法共有14种,所用中药共计152味,药物性味以甘温居首,药物归经以入肝、脾、心、肾经居多,单味药使用频次最高的前5味为白芍、甘草、丹参、龙骨、三七;出现频数在20次以上的中药有53味,其中活血调经药、补气药、补血药、化瘀止血药、活血止痛药为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的常用药类。(4)在中药与中药的关联规则中,共得到26条二阶关联,52条三阶关联,及20条四阶关联;在症候与中药的关联规则中,共得到56条二阶关联,88条三阶关联,及19条四阶关联。(5)对频数在20以上的前53味高频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共可分为7类,所代表的类方主要有:痛安汤、通窍活血汤、双黄升麻汤、枣仁远志汤、六味地黄汤和天麻钩藤汤等。结论:通过分析韦贵康教授相关医论医话着作,并结合其临证验案记录可以得出,韦老认为颈性眩晕的发病实乃本虚标实之证,其病因多由于人体的姿态失衡、颈椎的失稳退变、颈项相关关节的紊乱错位、项背肌肉的痉挛或松弛,以及内在脏腑之肝肾、心脾的功能失调,气虚血瘀所导致。且项背督脉经气痹阻不通为其主要病机;对其治疗的原则是内外兼治,主辅配合、脊督一体,六通为要。其中外治手法主张通脊调骨,提倡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内服中药强调补肾通督、化瘀扶正,要求整体为主,重视局部;因此对于颈性眩晕的治疗,在临床上必须熟练掌握手法操作力度的稳、准、轻、巧、透,以及灵活运用活血与养血、柔养与息风、解表与收涩、温热与寒凉等内服中药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同时,注重患者自身合理的康复锻炼。以此恢复其颈椎的生物力学平衡、调和其脏腑功能,使之骨正筋柔、气血以流,最终达到颈项局部血液循环通畅、眩晕自除的治疗效果。
李之恺[7](2021)在《以风池为主穴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旨在观察以风池为主穴,以颈夹脊、肩井穴为配穴,并采用辨证论治针刺治疗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课题病例选取自2019年01月至2021年01月于东直门医院针灸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颈性眩晕患者,予风池穴为主穴,以颈夹脊、肩井穴位配穴,并采用辨证取穴进行针刺治疗,每周治疗三次,两周为一疗程,治疗共一疗程。以眩晕中医症候量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头晕障碍程度评定量表(DHI)作为观察指标,对颈性眩晕进行疗效评估。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每位患者在疗程开始前及疗程结束后进行中医症候量表、ESCV量表及DHI量表评分。结果:病人一般资料:患者性别分布,男性患者9名(33.3%),女性患者18名(66.7%)。患者年龄中位数49岁,平均年龄48.85±12.56。病程中位数3个月,平均值13.5±4.48(月)。最短病程0.1个月,最大病程52.13个月,平均病程7.87±12.15个月,中位数3个月。患者证型分布风阳上扰6例(22.2%),痰浊上蒙5例(18.5%),气血亏虚1 1 例(40.7%),肝肾亏虚 5 例(18.5%)。患者疗程前及疗程后中医症候量表相互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后,疗程后中医证后量表评分(7.33±4.261)优于疗程前的中医症候量表评分(17.26±6.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55,P<0.05)患者疗程前及疗程后ESCV指数相互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后,疗程后ESCV指数(32.22±5.41)优于疗程前的ESCV指数(22.13±6.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6,P<0.01)。患者疗程前及疗程后ESCV眩晕症状指数相互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后,疗程后ESCV眩晕症状指数(10.57±2.42)优于疗程前的ESCV眩晕症状指数(6.87±2.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3,P<0.01)。患者疗程前及疗程后ESCV颈肩痛指数相互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后,疗程后ESCV评分(1.44±0.289)优于疗程前的ESCV评分(0.98±0.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00,P<0.01)。患者疗程前及疗程后ESCV头痛指数相互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后,疗程后ESCV评分(1.81±0.25)优于疗程前的ESCV评分(1.31±0.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95,P<0.01)。患者疗程前及疗程后ESCV日常生活指数相互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后,疗程后日常生活指数(3.44±0.61)优于疗程前的日常生活指数(2.43±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63,P<0.01)。患者疗程前及疗程后ESCV心理指数相互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后,疗程后心理指数(15.74±4.29)优于疗程前的指数(10.30±5.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11,P<0.01)。患者疗程前DHI总分与疗程后DHI总分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后,疗程后DHI总评分(20.96 ± 17.76)优于疗程前总分(45.33±24.01),差异具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Z=-4.54,P<0.01)。表明经过针刺风池后,有效改善患者颈性眩晕对患者的整体影响。患者疗程前DHI量表功能指数与疗程后DHI量表功能指数前后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后,疗程后功能指数(8.30±8.09)优于疗程前功能指数(17.70±10.03),差异具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t=-4.47,P<0.01)。结果表明患者针刺风池后,有效帮助颈性眩晕患者对于社会功能的恢复。患者疗程前DHI量表心理指数与疗程后DHI量表心理指数前后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疗程后心理指数(4.31±8.94)优于疗程前心理指数(5.38±9.47),差异具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Z=-4.01,P<0.01)。结果显示患者经过针刺风池后,有效改善因颈性眩晕引起的心理功能障碍。患者疗程前DHI量表躯体指数与疗程后DHI量表躯体指数前后比较,经过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疗程后躯体指数(7.85±4.76)优于疗程前躯体指数(14.69±6.42),差异具有极显着统计学意义(Z=-4.30,P<0.01)。结果显示患者经过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颈性眩晕引起的躯体症状。经过治疗后,临床痊愈0例(0%),显着疗效7例(26.9%),有效15例(57.6%),无效5例(15.3%),总有效率为81.5%。结论:1.针刺风池穴为主能够有效改善颈性眩晕的眩晕症状,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生活功能及生活质量。2.针刺风池穴为主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着,操作安全,且无明显副作用。
吴柏宽[8](2021)在《基于CNKI近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规律及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查找近十年中国知网(CNKI)中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期刊类文献,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与关联分析。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文献平台数据库,从2011年-2020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关文献。检索方法为检索词以题名“椎动脉型颈椎病”,并含“针灸”或“针刺”或“刺络拔罐”。将检索到的结果排除明显不符合标准的文献后,进行全文下载并阅读,严格地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将纳入的文献录入EXCEL表中并进行分类整理,EXCEL表中包含了腧穴出现频次统计、腧穴在经络分布统计(十四经)、奇穴与特定穴的统计、腧穴分布规律(头颈部、腰背部、上肢部、下肢部、胸腑部)、评价方法和治疗方法(单法、双法、三法及以上)的结果。并将EXCEL表中的统计结果导入IBM SPSS Modeler 18.0以及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腧穴的关联分析与腧穴的聚类分析。结果:通过检索符合标准的文献147篇,纳入总的腧穴使用次数为990次。1.腧穴出现频次统计:25种腧穴使用频次≥10次,依据频次由高到低排列,前10种腧穴分别为风池、颈夹脊穴、百会、天柱、大椎、风府、太冲、太阳、完骨、合谷;2.腧穴在经络分布统计(十四经):督脉217次,足少阳胆经200次,足太阳膀胱经1 14 次;3.奇穴、阿是穴与特定穴的统计:奇穴、阿是穴与特定穴的腧穴一共出现574次,奇穴取穴频次最多174次,输穴76次、原穴75次;4.腧穴分布规律:头颈部641次、上肢部125次、下肢部133次;5.评价方法: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使用的最普遍,第二是使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第三则是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做出的疗效评价;6.148篇治疗方法大多使用双法98篇,占比66%;7.腧穴关联分析的研究:风池-颈夹脊穴、风池-百会、风池-颈夹脊穴-内关出现的频次最多;8.腧穴聚类分析的研究:分析频次大于20次的穴位,结果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取穴可分6类,第一类为足三里、三阴交、印堂、太阳;第二类为太冲、内关、大椎;第三类为风府;第四类腧穴为合谷、后溪;第五类腧穴为风池、百会、颈夹脊;第六类为天柱、完骨。结论:1.本研究认为,风池、颈夹脊穴、百会为CSA取穴频次前三的腧穴。督脉、胆经、膀胱经为CSA取穴频次前三的经脉,且前六条经脉都为阳经。2.头颈部为CSA取穴中腧穴分布频次最多的部位、下肢部次之。3.根据穴性分类结果,奇穴取穴频次最高,输穴次之。奇穴又以位于头颈部的颈夹脊穴取穴频次最多,与腧穴在人体部位分布规律相互呼应。
王婷婷[9](2021)在《基于功能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探索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神经生理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采用比率低频振荡振幅(f-ALFF)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颈性眩晕患者的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状态,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后即刻效果及治疗前后静息状态下脑功能的变化,探讨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制。方法:招募22例颈性眩晕患者(治疗组)和21例年龄、病程、教育背景相匹配健康人群(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治疗组采用理筋正骨手法治疗1次,对照组不予处理。治疗组治疗前后予以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定(ESCV)、疼痛VAS、眩晕VAS评分分别进行评定,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全脑功能数据收集,并对CV患者进行1次理筋正骨手法治疗后即进行功能磁共振数据采集。基于MATLAB R2018a平台,采用CONN数据分析软件对CV患者与正常组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获取fALFF差异脑区,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全脑fALFF差异脑区;并将CV患者治疗前全脑fALFF与临床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1.治疗组治疗结束后,ESCV评分较治疗后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和眩晕可视化评分均下降,且下降程度较治疗前有差异(P<0.05);2.治疗前的CV患者组与健康人群相比,f-ALFF值增强的脑区有:小脑1、小脑2区、脑干、楔前叶、右侧枕外侧皮质/右侧颞中回、右侧顶上小叶;f-ALFF值减弱(未校正,P<0.005,簇块≥100)的脑区有:丘脑、右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左侧额上回、左侧额极、右侧颞枕部梭状回(未校正,P<0.005,簇块≥100)。3.CV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对比f-ALFF值治疗后增强信号的脑区有:右侧小脑1、2区、右侧颞下回/颞中回、脑干、双侧小脑9区、右侧海马旁回、左侧颞下回/颞中回(未校正,P<0.005,簇块≥40);f-ALFF值治疗后后表现为减弱信号的脑区有:右侧颞中回/右外侧枕皮层(未校正,P<0.005,簇块≥40)。4.CV患者治疗前全脑fALFF值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全脑fALFF值与病程呈正相关脑区有:右侧颞极、双侧楔前叶、前扣带回、左侧颞下回;负相关脑区有:双侧小脑1、2区(未校正,P<0.005,簇块≥20);与疼痛VAS评分呈正相关脑区有:右侧额极、右侧额中回、右侧小脑6区、左侧顶盖、左侧中央前回(未校正,P<0.005,簇块≥20);与眩晕可视化评分呈正相关脑区有:右侧额极、右外侧枕叶;负相关脑区有:左侧海马旁回、左侧颞极、(未校正,P<0.005,簇块≥20)。结论:理筋正骨手法可即刻有效的减轻CV患者的眩晕程度及颈肩部疼痛,并可能通过对CV患者右侧小脑1、2区、右侧颞下回/颞中回、脑干、双侧小脑9区、右侧海马旁回、左侧颞下回/颞中回、右侧颞枕部梭状回、右侧颞中回/右外侧枕皮层等等前庭网络脑区产生影响,进而缓解眩晕。
贾梦龙[10](2020)在《葛藤二仙汤加减治疗颈椎病肝肾不足证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葛藤二仙汤加减对以眩晕/头晕、颈部不适为主要症状的颈椎病肝肾不足证治疗效果。方法:以2019年01月至2020年01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骨科门诊就诊的颈椎病肝肾不足证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给予葛藤二仙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以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2周后的评分变化,以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对比组内治疗前后、组间治疗前后患者的评分。结果:1.实验组经治疗1周后,患者量表总评分和各单项评分如眩晕评分以及颈肩痛和头痛评分均有所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评分进一步升高,与治疗1周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经治疗1周后,患者量表内单项评分如眩晕评分、生活及工作状况评分有所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颈肩痛及头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眩晕评分进一步升高,与治疗1周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肩痛及头痛评分的改善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总评分来看,治疗1周后、2周后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有效率85%,对照组有效率61%,经卡方检验,实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P<0.05)。结论:葛藤二仙汤加减对颈椎病肝肾不足证的眩晕/头晕、颈部不适等症状有着良好的效果。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对眩晕症状也有改善作用,但对颈肩部疼痛及头痛的改善效果不佳。葛藤二仙汤临证加减对颈椎病肝肾不足证的患者有着更加全面的治疗效果。
二、颈性眩晕分类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性眩晕分类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源流探析 |
1.眩晕的病名沿革 |
2.眩晕的病因病机沿革 |
3.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发展源流 |
3.1 针刺 |
3.2 灸法 |
3.3 放血疗法 |
3.4 刮痧疗法 |
3.5 烙法 |
3.6 经鼻疗法 |
3.7 中药熏洗法 |
3.8 中药外敷法 |
3.9 膏摩疗法 |
3.10 点药法 |
3.11 药枕疗法 |
3.12 涂法 |
3.13 含漱法 |
4.小结 |
第二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研究 |
1.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研究 |
2.结果 |
2.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研究结果 |
2.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研究结果 |
3.讨论 |
3.1 新中国建国前文献取穴用药规律 |
3.2 新中国建国后文献取穴用药规律 |
4.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的理论依据 |
4.1 经络理论 |
4.2 脏腑官窍理论 |
4.3 全息理论 |
4.4 中药气味归经理论 |
5.小结 |
第三部分 中医外治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材料与方法 |
1.1 文献来源 |
1.2 文献纳入标准 |
1.3 文献排除标准 |
1.4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
1.5 偏倚风险评估 |
1.6 数据分析 |
2.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 |
2.3 质量评价 |
2.4 疗效评价 |
2.5 安全性评价 |
3.讨论 |
3.1 有效性 |
3.2 安全性 |
3.3 局限性 |
3.4 异质性 |
3.5 盲法 |
3.6 偏倚 |
3.7 声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英文缩写 |
检索策略 |
参考书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2)颈性眩晕的中医体质辨识和证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颈性眩晕的西医研究进展 |
一、颈性眩晕疾病概述 |
二、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 |
三、颈性眩晕的西医治疗 |
第二节 颈性眩晕的中医研究进展 |
一、疾病概述 |
二、病因病机 |
三、辨证分型 |
四、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 |
第三节 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进展 |
一、中医体质学的概念 |
二、中医体质的分类 |
三、体质与疾病的联系 |
四、体质与证候 |
第二章 临床调查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二、调查方式 |
三、统计学分析 |
第三节 研究结果 |
一、基本情况 |
二、中医证候特点 |
三、体质 |
四、中医体质与证型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
第一节 一般情况 |
第二节 中医证候特点 |
第三节 体质分布特点及规律 |
第四节 体质与证型相关性分析 |
第五节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3)针刺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性眩晕肝阳上亢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所需器械 |
2.2 样本量估算 |
2.3 实验分组 |
2.4 意外情况的预防及处理 |
2.5 观察指标 |
2.6 试验质量控制 |
2.7 统计学处理方法 |
结果 |
1 病例完成情况 |
2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比较 |
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变化 |
4 两组治疗前后ESCV评分变化 |
5 两组治疗前后TCD指标变化 |
6 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变化 |
7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
8 病例安全性及依从性分析 |
讨论 |
1 中医学对颈性眩晕肝阳上亢型的认识 |
1.1 中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1.2 中医学对肝阳上亢的认识 |
1.3 中医学对颈性眩晕治疗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2.1 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的认识 |
2.2 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治疗的认识 |
3 针刺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本病的理论依据 |
3.1 针刺取穴原则 |
3.2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的理论依据 |
4 观察指标的选择 |
4.1 中医症状评分表 |
4.2 ESCV |
4.3 TCD检测 |
4.4 血流变检测 |
5 临床疗效分析 |
6 安全性分析 |
7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颈性眩晕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津沽伤科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研究资料 |
1.1 研究对象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及剔除标准 |
2.研究方案 |
2.1 样本量计算与随机分组方法 |
2.2 干预方法 |
2.3 临床观察指标 |
3.数据收集与记录 |
4.安全性观测 |
5.质量控制 |
6.研究过程中异常情况处理措施 |
7.统计学方法 |
8.技术路线图 |
研究结果 |
1.研究对象完成情况 |
2.干预治疗前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 |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分析 |
4.研究小结 |
讨论 |
1.中医经典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2.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3.津沽伤科推拿与颈性眩晕相关性分析 |
3.1 津沽伤科推拿在颈性眩晕治疗中的应用 |
3.2 津沽伤科推拿治疗颈性眩晕作用分析 |
4.肌内效贴与颈性眩晕相关性分析 |
4.1 肌内效贴在脊柱疾患中的应用 |
4.2 肌内效贴治疗颈性眩晕作用分析 |
5.津沽推拿与津沽伤科推拿渊源 |
6.治疗结果分析 |
7.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颈性眩晕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前庭诱发肌源电位评价颈性眩晕与前庭功能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 一般资料 |
1.3 研究方法 |
1.4 观察项目与方法 |
1.5 数据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论治颈性眩晕学术经验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中西医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1 现代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1.1 椎动脉机械性压迫学说 |
1.2 颈交感神经刺激学说 |
1.3 神经体液因子学说 |
1.4 椎动脉血管病变学说 |
1.5 本体感觉功能紊乱学说 |
2 祖国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2.1 中医病名发展源流 |
2.2 中医病机学术争鸣 |
2.2.1 体虚致眩学说 |
2.2.2 痰瘀致眩学说 |
2.2.3 内风致眩学说 |
第二部分 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经验整理 |
1 韦贵康教授颈性眩晕理念疗法检索 |
1.1 文献检索范围 |
1.2 检索方式 |
2 韦贵康教授颈性眩晕理念疗法整理 |
2.1 病因病理 |
2.2 临床表现 |
2.3 辨证分型 |
2.3.1 瘀结型 |
2.3.2 肝热型 |
2.3.3 阴虚阳亢型 |
2.3.4 气阴两虚型 |
2.3.5 肝肾亏虚型 |
2.4 手法操作 |
2.4.1 颈部理筋手法 |
2.4.2 颈椎旋转复位手法 |
2.4.3 加压胸椎复位手法 |
2.4.4 手法操作的注意事项 |
2.4.5 头颈“米字功”锻炼 |
第三部分 韦贵康教授颈性眩晕临床处方收集研究 |
1 处方来源 |
2 选方标准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处方数据规范化 |
3.2 处方数据录入 |
3.3 数据挖掘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处方收集的基本情况 |
4.1.1 处方中颈性眩晕证型分布情况 |
4.1.2 处方中颈性眩晕症候分布情况 |
4.1.3 处方中颈性眩晕治法分布情况 |
4.1.4 处方中颈性眩晕患者性别分布情况 |
4.1.5 处方中颈性眩晕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
4.2 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处方用药情况的频数分析 |
4.2.1 处方中药物频数分析 |
4.2.2 处方中药四气频数分析 |
4.2.3 处方中药五味频数分析 |
4.2.4 处方中药归经频数分析 |
4.2.5 处方中药类别分布情况 |
4.2.6 处方中频数在20以上的前53味中药类别分布情况 |
4.3 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处方中药关联分析 |
4.4 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处方中药聚类分析 |
4.5 韦贵康教授治疗颈性眩晕症候—中药关联分析 |
第四部分 韦贵康教授论治颈性眩晕学术经验探讨 |
1 颈性眩晕的中医病因病机 |
1.1 督脉 |
1.2 肝肾 |
1.3 心脾 |
2 颈性眩晕的治疗原则 |
2.1 通脊调骨 |
2.2 补肾通督 |
2.3 化瘀扶正 |
3 基于处方统计研究对韦贵康治疗颈性眩晕用药规律探讨 |
3.1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韦贵康治疗颈性眩晕处方的用药规律 |
3.1.1 二阶中药配伍规律 |
3.1.2 多阶中药配伍规律 |
3.2 基于聚类分析韦贵康治疗颈性眩晕用药规律 |
3.3 基于频数分析韦贵康治疗颈性眩晕用药规律 |
3.4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韦贵康颈性眩晕症候—中药用药规律 |
3.4.1 二阶症候—中药关联 |
3.4.2 多阶症候—中药关联 |
4 颈性眩晕的治疗特色 |
4.1 内外兼治,主辅配合 |
4.2 脊督一体,六通为要 |
4.3 医患合作,未病先防 |
韦师治疗颈性眩晕临证验案举隅 |
结论 |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或索引 |
综述 颈性眩晕的当前治疗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7)以风池为主穴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医文献综述 |
1 中医对颈性眩晕病名的认识 |
2 颈性眩晕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
3 颈性眩晕症中医治疗进展 |
第二节 西医文献综述 |
1 西医对颈性眩晕症的认识 |
2 颈性眩晕症的病理机制 |
3 颈性眩晕症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对象 |
4 研究方法 |
5 临床研究技术路图 |
6 结果 |
7 脱落情况及安全检查 |
8 讨论 |
9 不足与展望 |
10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症候分类标准:眩晕的辨证分型 |
附表2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Cervical Vertigo Symptom and Function Evaluation Scale) |
附表3 头晕障碍程度评定量表DHI(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CNKI近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规律及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一 中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
1 病名溯源 |
2 病因病机 |
2.1 病因 |
2.2 病机 |
3 证候分型 |
4 中医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应用 |
4.1 针刺治疗 |
4.2 针法与灸法联合治疗 |
4.3 针刺联合中药 |
4.4 针刺联合推拿 |
4.5 针刺联合针刀 |
4.6 针刺联合穴位注射 |
4.7 针刺联合拔罐 |
5 小结 |
二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现状 |
1 椎动脉型颈椎病概述 |
2 流行病学 |
3 颈椎病的定义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进展 |
4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
4.1 机械压迫性学说 |
4.2 交感神经学说 |
4.3 体液学说 |
4.4 血液流变学 |
4.5 血管自身病变 |
5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 |
5.1 非手术治疗的基本疗法及应用原则 |
5.2 手术治疗 |
6 小结 |
前言 |
第二部分 数据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资料来源 |
2.2 资料选择 |
3 研究方法 |
3.1 文献数据预处理 |
3.2 文献规范化 |
3.3 腧穴名称规范化 |
4 数据分析 |
4.1 使用的软件 |
4.2 数据分析的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情况 |
5.2 统计结果 |
6. 讨论 |
6.1 结果分析 |
6.2 数据挖掘小结 |
7 问题与展望 |
8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基于功能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探索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神经生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1 前言 |
2 一般资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3.1 治疗组 |
2.3.2 对照组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3 治疗方法 |
3.1 治疗组 |
3.2 对照组 |
4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
4.1 量表评定 |
4.2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采集 |
4.3 磁共振数据处理 |
4.4 疗效评价 |
4.5 统计学方法 |
5 结果 |
5.1 病例统计情况 |
5.2 一般资料比较 |
5.3 治疗组治疗前后ESCV、颈肩疼痛VAS、眩晕VSA比较 |
5.4 CV患者治疗前脑功能与健康人群脑功能对比 |
5.5 CV患者治疗前脑功能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 |
5.6 CV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全脑f-ALFF值变化 |
6 讨论 |
6.1 中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6.2 西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6.2.1 本体感受器 |
6.2.2 交感神经 |
6.2.3 椎-基底动脉 |
6.2.4 体液因子 |
6.3 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机制 |
6.4 fMRI结果意义 |
7 不足与展望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10)葛藤二仙汤加减治疗颈椎病肝肾不足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一般资料 |
2 病例选择 |
2.1 诊断标准 |
2.2 纳入标准 |
2.3 排除标准 |
2.4 剔除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案 |
3.3 观察内容 |
3.4 疗效的评定标准 |
3.5 统计学分析 |
4 结果分析 |
4.1 一般情况分析 |
4.2 治疗结果 |
4.3 两组患者治疗后量表评分比较 |
4.4 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西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1.1 颈性眩晕的概念 |
1.2 颈性眩晕的病理机制 |
1.3 颈性眩晕的治疗 |
2 中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
2.1 颈性眩晕在中医学中的概念 |
2.2 颈椎病的中医病因病机 |
2.3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 |
3 研究结果分析 |
4 展望及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颈性眩晕的中医认识与中药治疗现状 |
1 中医认识 |
2 中药治疗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四、颈性眩晕分类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外治法治疗眩晕取穴用药规律研究与系统评价[D]. 鞠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颈性眩晕的中医体质辨识和证候分析[D]. 郭海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1
- [3]针刺结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性眩晕肝阳上亢型的临床研究[D]. 杜晓楠. 河北北方学院, 2021(01)
- [4]津沽伤科推拿结合肌内效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D]. 刘志阳.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前庭诱发肌源电位评价颈性眩晕与前庭功能的相关性[D]. 史帆.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6]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论治颈性眩晕学术经验整理研究[D]. 陈盛.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7]以风池为主穴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D]. 李之恺.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8]基于CNKI近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规律及关联分析[D]. 吴柏宽.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9]基于功能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探索理筋正骨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神经生理机制[D]. 王婷婷.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葛藤二仙汤加减治疗颈椎病肝肾不足证的临床研究[D]. 贾梦龙.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