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Y型密封圈橡胶模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沈敏,宋梅利,张华[1](2021)在《往复密封轴用ZHM气动组合密封圈密封性能仿真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往复密封轴用ZHM型气动组合密封圈在静、动密封工作时的密封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ZHM气动组合密封圈二维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分析压缩率、摩擦系数、工作压力、往复运动速度对其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系数的增大对其密封性能无明显影响;速度的增加对外行程影响较小,内行程随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密封圈的压缩率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均会使其密封性能提升,但同时也会产生密封圈松弛、磨损等负面影响。
石红杰[2](2020)在《低温用金属橡胶构件结构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金属橡胶是以金属丝为原材料制成的新型匀质多孔弹性材料,具有工作温度适应性广、耐腐蚀性能强、耐老化性能优异、承载能力大、使用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目前金属橡胶已大量应用在航空航天、船舶工程、石油化工等工程领域。然而与传统橡胶相比,金属橡胶在受载过程中刚度变化较为剧烈,并且远远高于传统橡胶,因此研究金属橡胶的制备工艺,通过结构设计获得能够在低温下代替传统橡胶使用的金属橡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金属丝直径、相对密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研究了金属橡胶与三元乙丙橡胶的低温力学性能;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了典型结构单元对金属橡胶构件力学性能参数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结构金属橡胶构件的本构关系,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结果,为金属橡胶代替传统橡胶在低温环境下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对不同相对密度、不同金属丝直径制备的金属橡胶进行压缩实验、压缩循环实验以及应力松弛实验。通过对比其力学性能发现,当金属丝的直径相同时,随着相对密度的减小,压缩应变量增加,压缩模量减小,能量损耗系数增加,应力松弛率增加;当金属橡胶的相对密度相同时,随着金属丝直径的增加,压缩应变量增加,压缩模量减小,能量损耗系数增加,应力松弛率基本保持一致。为进一步研究金属橡胶的低温力学性能,在低温环境下对金属橡胶及三元乙丙橡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金属橡胶在低温-45℃下的力学性能基本不改变,压缩应变量下降了0.57%,压缩模量增加了20.49%,应力松弛率下降了1.72%,说明金属橡胶材料具有优异的耐低温性能;三元乙丙橡胶在低温-45℃时力学性能变差,压缩应变量下降了9.27%,压缩模量增加了155.12%,应力松弛率增加了95.28%,三元乙丙橡胶材料耐低温性能差。根据力学实验结果,推导了金属橡胶的本构关系,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典型单元(截面为○型、□型、△型)的结构尺寸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推导了不同构件的力学性能与构件尺寸的本构关系。根据本构关系发现,金属橡胶构件的力学性能参数与构件的内外边长比(内外径比)相关,随着金属橡胶构件内外边长比值(内外径比值)的增加,构件的弹性模量减小,线弹性应变增大。○型构件具有更大的线弹性应变,□型构件具有更好的阻尼性能。本文以三元乙丙橡胶密封构件的力学性能为参照,利用推导的金属橡胶构件本构关系模型,设计并制备了相对密度0.2,外径10mm,内外径比值0.524的○型金属橡胶构件代替三元乙丙橡胶构件在低温下使用。○型金属橡胶构件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和力学实验数据几乎重合,两条曲线的方差为0.08435,证明了有限元模型及数学模型的正确性。通过对比金属橡胶构件与三元乙丙橡胶构件在低温下的力学性能发现,金属橡胶在低温下力学性能基本不发生改变。
滕彦理[3](2020)在《高速列车橡胶内风挡注射模具的设计及注射参数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橡胶内风挡是高速列车各节车体之间起柔性连接作用的一种重要部件,对产品质量有着严苛的要求。因高速列车橡胶内风挡具有体积大、壁薄、整体呈环形且断面呈开口向内的U型复杂结构,对成型工艺的要求较高。目前橡胶件的生产主要分为模压成型和注射成型。橡胶内风挡若采用模压成型生产,因其壁薄、结构复杂等特点,极易出现气泡、缺胶、质量不均一等质量问题,产品合格率低,故采用注射成型更加合适,但目前国内针对大型复杂橡胶件的注射成型技术,尤其是注射成型模具的研究较少,所以研制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橡胶注射成型模具,生产出高质量的橡胶内风挡来替代进口,是非常必要的。故本课题以高速列车橡胶内风挡注射成型模具为研究对象,使用E/Pro软件对橡胶注射模具进行三维结构设计,使用Moldflow软件对模具进行模流分析,并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正交实验法与响应曲面分析法对其注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优注射方案并通过Moldflow软件对最优方案进行验证。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目前国内外的橡胶注射成型技术、模具设计方法、参数优化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橡胶注射模具的设计思路和注射参数优化方案;(2)分析橡胶制品的形状及尺寸,确定所需的注射压力、锁模力和热板尺寸等,据此选择合适的橡胶注射机型号。根据橡胶内风挡的使用要求,确定制品材料以及材料的各项参数,并确定分型面;(3)对橡胶注射成型模具进行结构设计:运用三维软件E/Pro对橡胶注射成型模具进行三维结构设计。模具主体结构分为上模、下模和芯模,具体结构包括导向、定位等装置。并将模具芯模设计成活络模结构,以解决制品成型后脱模困难的问题;(4)根据橡胶内风挡的结构,设计四种浇口排布方案,并运用Moldflow软件对橡胶内风挡的注射过程进行模流分析,根据模流分析结果对四种浇口排布方案进行比较,最终确定了16个浇口的方案为最优方案;(5)对模具的注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将橡胶内风挡注射过程中的体积收缩率和缩痕指数作为目标,对模具温度、熔体温度、注射时间、保压时间、保压压力五项注射参数设计正交实验方案,并将各方案用Moldflow进行模拟,结合响应曲面分析法得出最优注射参数组合,制品的体积收缩率比最初设计降低了12.5%,缩痕指数降低了10.8%,优化效果显着。
唐小雨[4](2019)在《高压快开门单软唇型密封结构的密封机理与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基于科学研究以及深海装备测试的需要,项目提出了研制一套能够模拟深海高压环境的试验平台,其中的关键设备为卧式压力筒,是一台高压容器。本文依托其快开门密封结构的研究,建立了基于重分网格法的橡胶密封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初步揭示了单软唇型密封结构的密封特征及自紧式密封机理,分析了多种因素对其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开展了耐油丁腈橡胶在不同温度下的恒温拉伸试验,建立了单软唇型密封圈橡胶材料的本构模型。对比分析了各种橡胶本构模型的优缺点,选取了适宜的本构模型;研究了耐油丁腈橡胶力学性能随温度变化的关系。(2)针对单软唇型密封结构的自紧式密封特点,建立了基于重分网格法的橡胶密封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确定了高压快开门单软唇型密封结构的主要参数,简化了结构的几何模型,选定了合理的接触分析算法,完成了网格无关性的验证;借助Rezone技术,解决了密封圈大变形引起的网格畸变及收敛性差的问题,编写了包含网格重划分循环计算在内的有限元分析程序;给出了适用于单软唇型密封结构的密封失效判据。(3)开展了单软唇型密封结构在不同介质压力下的数值仿真分析,初步揭示了该密封结构的密封特征及自紧式密封机理。获得了工作状态下单软唇型密封圈的变形情况和密封面上接触压力的分布情况;建立了密封面上最大接触压力与介质压力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研究了介质压力变化对密封面上接触压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卧式压力筒的设计压力范围内,密封面上接触压力的最大值始终大于介质压力,且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的线性关系。(4)研究了径向压缩量、轴向压缩量、密封圈截面积对单软唇型密封结构综合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分析了高压快开门密封结构的关键参数。综合考虑结构的密封性能、密封圈的安装阻力和筒盖的启闭阻力,确定了密封圈与密封槽合理的装配关系;基于相同的径向压缩量和轴向压缩量,密封圈截面积的增大既可以保持原有的密封性能,又可以有效地减小密封圈的安装阻力及筒盖的启闭阻力,同时还能减缓密封圈的挤出,降低其剪切应力,有助于提高单软唇型密封圈的重复使用次数。
王达[5](2019)在《整体式采油树平板闸阀密封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采油树是油气生产的重要井口设备,其性能的优劣关系到油气井能否安全、高效地生产。平板闸阀是整体式采油树的关键部件,闸阀性能的好坏关键在于其密封性能,密封元件的优劣直接影响闸阀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平板闸阀的密封主要有阀座处密封、阀体与阀盖处密封和阀杆处密封,平板闸阀在高压等恶劣的井口环境中发生泄漏最多的为阀杆处密封。本文针对阀杆处密封进行了研究,设计了新型柔性密封圈,并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结合单因素分析、基于曲面响应法的多因素分析和正交试验设计展开柔性密封圈密封性能的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国内外相关技术调研通过对文献检索、专利查询和行业标准、企业产品信息收集等方法,调研和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平板闸阀密封的研究成果。(2)平板闸阀结构特点及故障分析分析平板闸阀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特点,对平板闸阀密封结构进行了研究,对采油树平板闸阀进行了故障分析。(3)新型柔性密封圈结构设计及密封性能分析设计了新型柔性密封圈结构,建立了平板闸阀各部件和常用密封圈的简化模型,通过ABAQUS仿真分析,对比几种密封圈密封性能优劣,获得密封性能最优的平板闸阀密封圈。(4)新型柔性密封圈结构参数影响分析针对新型柔性密封圈,对唇边锯齿数量、唇边夹角、唇谷夹角这三个不同结构参数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到其接触应力、接触长度和最大Mises应力的变化趋势,找出结构参数对密封圈性能的影响规律。(5)新型柔性密封圈结构参数优化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并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密封性能的结构参数主次顺序;确定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建立曲面响应模型并对模型评估,运用曲面响应法分析双因素交互作用对柔性密封圈密封性能的影响;应用优化方法优选出最优的密封圈结构参数的组合方案。
陈饰勇[6](2019)在《船舶维护水下柔性机器人结构与仿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际上船舶业的发展,水下机器人朝着船舶航行过程中所配套的检测设备发展,是快速检测船体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自治水下机器人(AUV)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浅水观察级AUV的研究对于我国浅水水域检测与探索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目前船舶航行中维护检测方面的需要,结合国内外AUV的设计方法,本论文开发了一种柔性结构水下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实现小范围快速转弯、动作灵活,抗疲劳性能好等功能,为船舶的快速维护检测提供有力保障,有效防止船体故障的进一步恶化。在研究了国内外AUV与柔性机器人的发展现状、结构设计形式和总体设计方案等的前提下,根据本论文设计的AUV的工作环境与作业目的设计了虚拟结构样机。本论文主要设计了AUV的柔性主体、舱体方案、密封结构与推进模块;重点提出了对柔性主体的自身转弯—利用舵机控制与推进器的差速推进快速转弯;从密封圈的类型,材质去选择,在主要密封部位设计L型三级密封结构,结构内部为波浪线型表面,增大密封圈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磨擦阻力,减小密封圈变形以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采用4个主推进器与4个平衡推进器作为AUV的驱动部分,其能达到快速推进,满足AUV的平衡性。建立了AUV运动学模型,确定了AUV的空间运动在大地坐标系与运动坐标系之间的变换关系,从AUV的空间6自由度运动方程推导简化水平面、正垂面和铅垂面的运动表达式。结合重力、浮力、水动力与环境干扰力,推导出AUV运动时的动力学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所设计的AUV进行了水动力仿真,计算了AUV在不同推进速度下所受压力情况。AUV从陆地到水下作业的环境突变,密封结构在受水压情况下必然产生应力进而发生疲劳,影响AUV寿命。在分析了疲劳、蠕变与硬度的关系后,提出了通过对密封结构材料铝合金进行强化研磨加工,提高其硬度以减少疲劳,延长AUV寿命。选取合适的加工工艺参数,分别对试样进行了不同强化研磨加工时间进行实验,并针对不同加工时间的试样进行硬度测试,分析其测试结果,选取最有利于水下机器人密封结构表面硬度及较小内应力的加工时间。
周韬[7](2018)在《水力振荡器振荡短节密封失效机理及改进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内主要油田逐渐进入开发中后期,定向井、水平井的钻进技术成为油气田勘探开发不断向高温、高压和复杂的深部地层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如今钻井领域更加关注于如何降低钻井摩阻扭矩,从而更好地增强定向井延伸能力,让油藏产能效益更高。但是现在的减摩降阻工具存在一些密封泄漏和失效的缺陷,更换维修困难较大,劳动强度大,亟待设计密封性能更可靠,寿命更长的振荡短节,本文针对现场使用的水力振荡器振荡短节现有密封结构大多比较容易提前失效现象,对水力振荡器振荡短节的关键密封部件进行失效机理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ABAQUS等软件对易失效部位进行静密封和动密封仿真研究,并提出改进措施。结合失效分析结果设计新的组合橡胶密封结构并对其进行动密封分析和静密封分析,最后提出另一种新的涨簧结构设计并进行动力学仿真研究。研究结果为水力振荡器作业安全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为提高水力振荡器减摩降阻功能的应用提供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收集国内外振荡短节主要密封部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振荡短节主要密封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场使用的165型水力振荡器在井下振荡短节主要密封部件方面的实际研究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井下振荡短节主要密封部件工作机理的具体研究方案。完成了振荡短节主要密封部件在静态和动态工作过程的力学分析,利用机械现代设计分析软件SolidWorks建立了水力振荡器振荡短节主要密封部件三维实体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的原理,结合振荡短节主要密封部件的工作机理及结构特点,建立了振荡短节主要密封部件静态和动态工作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更加准确地模拟了振荡短节主要密封部件的工作过程。针对振荡短节主要密封部件密封橡胶和涨簧在运动和受力状态下的非线性大变形问题,其大变形特征和运动规律直接体现了振荡短节主要密封部件的静态和运动过程,找到了振荡短节主要密封部件在不同工作情况下,橡胶密封和涨簧密封应力、接触压力变化规律及状况,为分析橡胶和涨簧的密封工作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比了振荡短节部位原有密封结构和复合密封件的结构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说明在静密封中,密封槽与传动轴的密封效果好,但在凹陷处容易过早发生失效。说明在动密封中,传动轴在往复运过程中,会形成金属与金属之间的剧烈摩擦作用,在瞬态下会形成过热,导致传动轴与内筒接触位置发生热作,产生黏着磨损,因此容易过早发生失效。对比了振荡短节部位活塞位置原有橡胶密封结构和涨簧密封件的结构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对不同材料的涨簧进行的静力学与运动学的仿真研究,表明涨簧的弹性模量越小,变形越大,总体应力在允许范围内,且涨簧结构的密封件优于橡胶密封结构,不会发生黏着磨损和早期失效。本论文通过对水力振荡器振荡短节主要密封部件进行静力学、运动学仿真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几何、材料非线性接触问题的方法建立了水力振荡器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及仿真模型,计算出了水力振荡器主要零部件在静态密封和往复运动密封性能参数,为分析现有水力振荡器振荡短节密封结构的工作性能和设计新型的水力振荡器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水力振荡器的理论研究水平,减少井下事故,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刘力歌[8](2016)在《深水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及其压力控制系统研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陆地资源日趋匮乏,探采海洋资源逐渐成为了各国发展的战略重点,然而,受限于深海设备的技术水平,我国对于海洋资源的探采与开发能力还尚显不足。为此,我国开始逐步着手于研制完善的深水环境模拟试验装置,意在为深海设备的产品开发、科学研究提供重要的试验环境和开发平台。本文基于某型产品的外液压科研试验任务,采用数值模拟优化技术和仿真实验技术,研发了由立式高压釜及其压力控制系统组成的深水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借助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对立式高压釜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设计与优化。基于设计技术要求,确定了立式高压釜的整体结构,通过初步设计得到了高压釜的主要结构尺寸,确定了各部件材料。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提出了基于泄漏失效的刚度约束条件,并以此条件为基础,完成了高压釜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同时,利用灵敏度分析筛选出了与疲劳结构有关的优化设计变量,通过分析样本空间的计算结果和变量间的响应曲线,完成了高压釜疲劳结构的优化分析。(2)基于密封圈结构与材料的研究,研发了立式高压釜的快开门密封结构。根据橡胶材料特性,选取了适宜的超弹性本构模型,从强度、自紧密封效果、使用寿命等方面,对比分析了O型、方型、单软唇型、Y型密封圈在预紧、自紧过程中的密封性能表现;同时,基于单软唇型密封圈结构,对丁腈橡胶、氟橡胶、硅橡胶在材料强度、压缩率、耐候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在不同硬度条件下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参数,最终确定了适用于立式高压釜快开门结构密封圈的胶料及其材料硬度范围;此外,还研究了密封间隙、密封槽宽度对于单软唇型密封结构的影响规律,确定了立式高压釜密封槽的最佳尺寸选取范围。(3)根据模糊控制理论,采用MATLAB-AMESim联合仿真实验的方法,开发了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高精度压力控制系统。根据立式高压釜压力控制系统的技术指标,确定了系统的控制原理及结构组成,并采用工程计算方法完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及选型工作;同时,利用MATLAB-AMESim联合仿真平台得到了压力控制系统的批处理结果,结合PID调控的一般规律,建立了适用于本系统的模糊控制规则,并借助联合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常规PID与模糊PID控制器在不同信号响应下的动静态特性,验证了模糊PID控制器对高精度压力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进而完成了模糊PID控制器的研发。
温雨眠[9](2015)在《砂泥岩混合料固结渗透耦合特性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基于GDS压缩固结仪对长江上游常见土石料砂、泥岩的颗粒混合料进行了侧限分级压缩固结-渗透耦合试验,意在深入了解砂、泥岩颗粒料固结特性与渗透特性相互影响规律。根据室内试验成果,探讨了颗粒级配、泥岩颗粒含量、试样干密度等因素对砂泥岩颗粒混合料固结特性及渗透性的影响,对试验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以上影响因素的作用原理。基于试验由压缩固结与渗透过程交替进行,考虑到两种作用的相互影响,研究了砂泥岩混合颗粒料压缩特性与渗透特性的变化规律。如下为具体研究内容及所得结论:(1)利用GDS固结仪,对饱和砂泥岩混合颗粒料室内击实试样在不同颗粒级配、砂、泥岩配合比、试样干密度条件下进行了侧限分级加载固结-渗透耦合试验,通过多组平行试验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基于试验数据讨论了土体特征粒径、泥岩含量等影响因素对饱和砂泥岩混合料压缩特性及渗透特性的影响。(2)发挥试验系统优势,考虑土体压缩与渗流过程的相互影响,研究了砂泥岩混合料渗透系数K随土体分级加载压缩变形而发生变化的规律趋势。同时对比了相同固结时间,有无定向渗流过程试样分级加载的变形规律,探讨渗流作用对饱和砂泥岩混合料压缩特性的影响。(3)基于试样渗透系数随压缩荷载首先快速减小,随后趋于稳定的变化规律,提出lg[ei/(e0-e)]-lgk非线性渗流模型。将试验成果与现有非线性lge-lgkv渗透模型、lg[kv(1+e)]-lge渗透模型、lg(1+e)-lgkv、lg[ei/(e0-e)]-lgk渗流模型渗透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证明文章提出的lg[ei/(e0-e)]-lgk模型更符合砂泥岩混合颗粒料的渗透特性。(4)对试验数据与太沙基(Terzaghi)一维固结理论计算值进行对比,讨论了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对砂泥岩颗粒料的适用性,进一步了解砂泥岩颗粒料的压缩变形机理。本文在GDS固结试验系统上完成了砂泥岩颗粒混合料压缩和渗透参数的测定,考虑了土体压缩与渗流过程的相互影响,阐释了混合料的变形及渗透性变化机理,进一步加深了对于砂、泥岩材料的认识。
苑晓静[10](2015)在《变截面旋转动压密封结构对密封面接触压力的影响》文中认为密封件一方面能够避免油、液、气从零件配合面/接触面间泄漏出来,另一方面可以抵挡外界环境中的杂质进入装置内污染密封环境。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的协助机械装置更好的工作;一旦出现密封失效,就会增大接触表面间的泄漏几率,加剧密封面间的磨损,改变密封环境内的温度场,这些后果都会不利于密封性能的正常发挥,削弱密封效果,进而直接降低系统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性能,因此设备中的油、液泄漏所引发的污染问题、资源的不可再生问题都应该在设计过程中,提起高度的重视,密封件尽管体积很小,但却在流体机械、动力机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进步,对密封圈应用工况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格,使用条件向着高压、高转速、高温等工况方向发展。传统型的密封圈一般是靠强力压紧作用来实现密封作用的,尽管达到了密封效果,但同时也增大了接触面间的摩擦磨损,密封圈与刚性面间温度升高,普通的轴类密封圈生产加工成本少,密封性能差,引发的油液泄漏较严重,当接触面间的转速?和压差?P不断增大时,乘积??P?达到极限值Pa7m/sM?时,普通轴类的密封圈的缺点就愈加突出,此时的密封圈已不能满足实际工况的需求,通常这类密封圈仅适合在密封压力P?MPa3.0、转速较低的工况时使用。作为非接触式密封圈的代表,变截面旋转流体动压密封属于一种旋转轴类密封,密封圈嵌套在轴上,与轴接触的内圆表面由一条有4波数的正弦波纹组成,该种区别于普通轴类的密封结构应用到了流体动压效应的原理,即当轴旋转时,动密封面间会形成一层油膜,该层油膜可以有效地避免相对运动的表面发生直接接触,从而极大程度上降低和减少了磨损和因摩擦产生的热量,提高了轴和密封件的寿命,变截面旋转流体动压密封圈凭借其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磨砺性、高压、高转速等苛刻的密封环境中。本文以变截面旋转流体动压密封圈为研究对象,采用SolidWorks对密封圈、密封函、轴进行建模并装配,利用ANSYS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设置基本的材料参数、位移和力的约束等,探究不同的摩擦因数、压缩率、密封压力、橡胶材料参数、波数时,对密封圈与轴的接触处,即波形边处最大接触压力的影响,分析密封圈“唇部”无波形边结构即密封圈为普通的O形密封圈及“唇部”结构为锯齿形时,波形边处最大接触压力的变化情况。通过探究密封结构参数、波形边结构对波形边处的最大接触压力的影响,目的是为变截面旋转流体动压密封圈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最终研制出高性能密封产品并实现产业化的加工、生产,减小对进口密封产品的依赖。
二、Y型密封圈橡胶模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Y型密封圈橡胶模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往复密封轴用ZHM气动组合密封圈密封性能仿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密封结构及原理 |
2 密封圈失效准则 |
2.1 接触应力 |
2.2 Von-mises应力 |
2.3 切应力 |
3 有限元模型 |
3.1 密封圈橡胶材料本构模型 |
3.2 基本假设 |
3.3 仿真模型的建立 |
4 各因素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
4.1 静密封阶段 |
4.2 往复运动阶段 |
1)预压缩量 |
2)摩擦系数 |
3)工作压力 |
4)往复运动速度 |
5 结语 |
(2)低温用金属橡胶构件结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橡胶理论模型研究现状 |
1.2.1 金属橡胶力学模型研究现状 |
1.2.2 金属橡胶仿真模型研究现状 |
1.3 金属橡胶的工程应用 |
1.3.1 金属橡胶在减振领域的应用 |
1.3.2 金属橡胶在密封领域的应用 |
1.3.3 金属橡胶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
1.4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低温不锈钢 |
2.1.2 三元乙丙橡胶 |
2.2 金属橡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
2.2.1 选择金属丝材 |
2.2.2 绕制螺旋卷 |
2.2.3 铺设毛坯 |
2.2.4 冷压成型 |
2.3 力学性能测试方法 |
2.3.1 压缩性能实验 |
2.3.2 压缩循环性能实验 |
2.3.3 应力松弛性能实验 |
2.4 有限元结构设计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金属橡胶制备工艺与力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金属橡胶力学性能研究 |
3.2.1 金属橡胶准静态压缩应力-应变曲线 |
3.2.2 金属橡胶准静态压缩循环曲线 |
3.2.3 金属橡胶应力松弛曲线 |
3.3 制备工艺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1 工艺参数对压缩性能的影响 |
3.3.2 工艺参数对压缩循环性能的影响 |
3.3.3 工艺参数对应力松弛性能的影响 |
3.4 低温力学性能研究 |
3.4.1 金属橡胶低温力学性能 |
3.4.2 三元乙丙橡胶低温力学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金属橡胶构件的结构设计 |
4.1 引言 |
4.2 参数识别与本构关系 |
4.3 典型构件结构参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1 ○型构件 |
4.3.2 □型构件 |
4.3.3 △型构件 |
4.3.4 典型构件力学性能对比 |
4.4 典型构件力学数学模型研究 |
4.4.1 ○型构件的本构关系 |
4.4.2 □型构件的本构关系 |
4.4.3 △型构件的本构关系 |
4.5 模型实验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高速列车橡胶内风挡注射模具的设计及注射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速列车内风挡生产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注射成型系统研究现状 |
1.2.3 注射成型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4 本章小结 |
2 橡胶注射成型模具的设计 |
2.1 橡胶制品分析 |
2.1.1 高速列车内风挡表面质量分析 |
2.1.2 高速列车内风挡形状和体积 |
2.2 注射成型机 |
2.2.1 注射成型机的选择 |
2.2.2 注射成型机锁模力校核 |
2.2.3 模具厚度与闭合高度校核 |
2.3 胶料 |
2.4 分型面的选择 |
2.5 模具结构设计 |
2.5.1 上模整体结构 |
2.5.2 下模整体结构 |
2.5.3 芯模整体结构 |
2.5.4 制品脱模创新设计 |
2.5.5 定位装置 |
2.5.6 浇口 |
2.5.7 加热管定位 |
2.5.8 模具整体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3 橡胶注射成型模具的数值模拟理论研究 |
3.1 有限元方法的应用 |
3.2 粘性流体的流变学机理 |
3.2.1 湍流和层流 |
3.2.2 可压缩流体和不可压缩流体 |
3.2.3 稳态和非稳态 |
3.3 聚合物流体流动控制方程 |
3.4 橡胶的粘度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4 橡胶内风挡注射成型模具模流分析 |
4.1 Moldflow分析前处理 |
4.1.1 模型网格的划分与修复 |
4.1.2 材料的选择 |
4.1.3 工艺参数范围的确定 |
4.2 初步设计方案的模流分析 |
4.2.1 注射方案的设定 |
4.2.2 注射方案的仿真 |
4.2.3 浇口数目的最优方案 |
4.3 内风挡注射成型的体积收缩率和缩痕指数 |
4.4 本章小结 |
5 橡胶内风挡注射成型工艺参数优化 |
5.1 正交实验法概述 |
5.2 正交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
5.2.1 正交实验设计流程 |
5.2.2 实验指标 |
5.2.3 正交实验因素与水平 |
5.2.4 数据分析方法 |
5.3 正交实验模拟结果分析 |
5.3.1 极差分析 |
5.3.2 方差分析 |
5.4 设计方案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所做工作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4)高压快开门单软唇型密封结构的密封机理与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研究进展 |
1.2.1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概述 |
1.2.2 国外新型高压快开门结构 |
1.3 快开门结构密封设计的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快开门结构的密封圈设计研究 |
1.3.2 国外新型快开门结构的密封设计 |
1.3.3 国外最新高性能橡胶材料的研发 |
1.4 温度对橡胶密封圈综合性能的影响研究 |
1.4.1 温度对橡胶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1.4.2 温度对橡胶密封圈密封性能的影响 |
1.5 研究内容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耐油丁腈橡胶的恒温拉伸试验及本构模型 |
2.1 橡胶材料的超弹性本构模型 |
2.1.1 基于分子统计学理论的统计模型 |
2.1.2 基于唯象学理论的唯象模型 |
2.2 耐油丁腈橡胶的恒温拉伸试验 |
2.2.1 试件硬度的测定 |
2.2.2 恒温拉伸试验 |
2.2.3 试验结果分析 |
2.3 耐油丁腈橡胶的本构模型 |
2.3.1 本构模型参数的拟合 |
2.3.2 本构模型对压缩变形模式适用性的探讨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重分网格法的橡胶密封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 |
3.1 单软唇型密封结构的概述 |
3.1.1 高压快开门单软唇型密封结构的简介 |
3.1.2 密封原理简介 |
3.2 单软唇型密封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
3.2.1 几何模型与单元类型 |
3.2.2 接触分析 |
3.2.3 边界条件及载荷情况 |
3.3 单软唇型密封结构的网格划分 |
3.3.1 单软唇型密封圈的高应力区域 |
3.3.2 网格无关性验证 |
3.4 基于APDL与 REZONE技术的重分网格法 |
3.4.1 Rezone技术简介 |
3.4.2 网格重分的原理 |
3.4.3 重分网格法的计算流程 |
3.5 密封失效准则 |
3.6 本章小结 |
4 单软唇型密封结构的密封机理研究 |
4.1 单软唇型密封结构的密封过程 |
4.1.1 初始密封 |
4.1.2 自紧密封 |
4.2 密封机理研究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
4.3 筒盖法兰面接触压力最大值随介质压力变化的关系 |
4.3.1 局部接触阶段 |
4.3.2 完全接触阶段 |
4.4 密封槽外壁面接触压力最大值随介质压力变化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单软唇型密封结构综合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径向压缩量 |
5.1.1 径向压缩量取值范围的理论研究 |
5.1.2 径向压缩量对初始密封性能的影响 |
5.1.3 径向压缩量对自紧密封性能的影响 |
5.2 轴向压缩量 |
5.2.1 轴向压缩量对初始密封性能的影响 |
5.2.2 轴向压缩量的校核方法 |
5.3 密封圈截面积 |
5.3.1 大截面密封结构的装配关系 |
5.3.2 装配关系与密封圈截面积对初始密封性能的影响 |
5.3.3 装配关系与密封圈截面积对自紧密封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整体式采油树平板闸阀密封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平板闸阀结构特点及故障分析 |
2.1 平板闸阀结构特点及工作特性 |
2.2 平板闸阀密封结构分析 |
2.2.1 阀座处密封 |
2.2.2 阀体与阀盖处密封 |
2.2.3 阀杆处密封 |
2.3 平板闸阀故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柔性密封圈设计及密封圈密封性能分析 |
3.1 新型柔性密封圈结构设计及密封失效准则 |
3.2 零压下不同结构密封圈密封性能分析 |
3.2.1 O型密封圈零压下密封性能分析 |
3.2.2 Y型密封圈零压下密封性能分析 |
3.2.3 新型柔性密封圈零压下密封性能分析 |
3.3 压力作用下不同结构密封圈密封性能分析 |
3.3.1 O型密封圈压力作用下密封性能仿真分析 |
3.3.2 Y型密封圈压力作用下密封性能仿真分析 |
3.3.3 新型柔性密封圈压力作用下密封性能仿真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柔性密封圈结构参数影响分析 |
4.1 新型柔性密封圈的结构参数 |
4.2 唇边锯齿数量对柔性密封圈性能影响 |
4.2.1 不同唇边锯齿数量对接触应力的影响 |
4.2.2 不同唇边锯齿数量对最大Mises应力的影响 |
4.3 唇边夹角对柔性密封圈性能影响 |
4.3.1 不同唇边夹角对接触应力的影响 |
4.3.2 不同唇边夹角对最大Mises应力的影响 |
4.4 唇谷夹角对柔性密封圈性能影响 |
4.4.1 不同唇谷夹角对接触应力的影响 |
4.4.2 不同唇谷夹角对最大Mises应力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柔性密封圈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
5.1 设计变量的影响程度 |
5.1.1 正交试验设计 |
5.1.2 正交试验设计结果分析 |
5.2 确定状态变量和目标函数 |
5.3 建立响应曲面模型与模型评估 |
5.3.1 中心组合试验设计 |
5.3.2 回归模型方程的建立 |
5.3.3 模型评估 |
5.3.4 因素间相互作用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
5.4 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
5.4.1 优化前后密封圈最大接触应力对比 |
5.4.2 优化前后密封圈最大Mises应力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船舶维护水下柔性机器人结构与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水下机器人总体方案和结构设计 |
2.1 水下机器人总体方案设计 |
2.1.1 设计思路 |
2.1.2 作业环境 |
2.1.3 技术与功能需求 |
2.2 水下机器人总体结构设计 |
2.2.1 柔性本体结构设计 |
2.2.2 舱体 |
2.2.3 密封模块设计 |
2.2.4 推进模块设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下机器人动力学分析 |
3.1 运动学模型 |
3.1.1 确定坐标系 |
3.1.2 坐标变换 |
3.1.3 运动表达式 |
3.2 动力学分析 |
3.2.1 重力和浮力 |
3.2.2 水动力 |
3.2.3 水下阻力 |
3.2.4 动力学方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下机器人水动力学仿真 |
4.1 水下机器人流体仿真准备 |
4.1.1 ANSYS有限元分析简介 |
4.1.2 控制方程 |
4.1.3 模型的建立 |
4.1.4 网格划分 |
4.2 水下机器人流体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下机器人密封结构研究 |
5.1 金属疲劳、蠕变、硬度的相互关系 |
5.2 水下机器人硬度实验 |
5.2.1 强化研磨设备简介 |
5.2.2 强化研磨料 |
5.2.3 强化研磨实验及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6.3 本文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水力振荡器振荡短节密封失效机理及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减摩降扭工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机械密封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水力振荡器密封结构研究意义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水力振荡器工作特性及现场应用 |
2.1 水力振荡器工作特性 |
2.1.1 水力振荡器作用机理 |
2.1.2 单头马达工作特性 |
2.1.3 水力振荡器振动减摩模型 |
2.2 水力振荡器现场应用简介 |
2.2.1 新沙21-28H井应用情况 |
2.2.2 苏36-8-18H井应用情况 |
2.3 密封结构失效部位分析与改进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振荡短节芯轴往复密封分析与改进 |
3.1 往复密封结构有限元分析方法 |
3.1.1 往复密封机制及材料常数选取 |
3.2 原密封结构静密封和动密封分析 |
3.2.1 O型密封圈与复合密封圈对比分析 |
3.2.2 原密封结构动密封分析 |
3.3 芯轴改进组合密封动密封分析 |
3.3.1 改进组合密封模型的建立 |
3.3.2 改进组合密封动密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振荡短节活塞密封有限元分析 |
4.1 活塞静密封有限元分析 |
4.1.1 模型的建立 |
4.1.2 计算结果分析 |
4.2 活塞往复动密封有限元分析 |
4.2.1 模型的建立 |
4.2.2 计算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振荡短节涨簧密封设计与力学性能仿真 |
5.1 涨簧密封结构静态过程分析 |
5.1.1 模型的建立 |
5.1.2 材料一计算结果分析 |
5.1.3 材料二计算结果分析 |
5.1.4 材料三计算结果分析 |
5.1.5 材料四计算结果分析 |
5.2 涨簧密封结构动态过程分析 |
5.2.1 模型的建立 |
5.2.2 计算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深水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及其压力控制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结构形式 |
1.2.1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概述 |
1.2.2 新型高压快开门结构 |
1.2.3 快开门结构优化设计 |
1.3 快开门式压力容器密封形式 |
1.3.1 密封结构 |
1.3.2 密封圈材料 |
1.4 高精度压力控制系统 |
1.4.1 压力控制系统 |
1.4.2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 |
1.5 研究内容 |
2 深水环境模拟立式高压釜优化设计 |
2.1 立式高压釜结构设计 |
2.1.1 设计要求 |
2.1.2 结构方案 |
2.1.3 主要结构尺寸及材料 |
2.1.4 强度数值模拟分析 |
2.2 式高压釜结构优化设计 |
2.2.1 优化设计工具 |
2.2.2 轻量化设计 |
2.2.3 疲劳强度优化 |
2.3 本章小结 |
3 深水环境模拟立式高压釜密封结构研究 |
3.1 橡胶密封圈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理论及方法 |
3.1.1 橡胶材料特性 |
3.1.2 超弹性本构模型选取 |
3.1.3 接触问题 |
3.1.4 密封圈失效准则 |
3.2 式高压釜密封圈结构形式 |
3.2.1 密封圈结构形式及尺寸的确定 |
3.2.2 密封圈有限元模型 |
3.2.3 载荷及边界条件 |
3.2.4 结果对比分析 |
3.3 式高压釜密封圈材料 |
3.3.1 密封圈胶料 |
3.3.2 材料硬度 |
3.4 立式高压釜密封槽尺寸的确定 |
3.4.1 密封间隙 |
3.4.2 密封槽宽度 |
3.5 本章小结 |
4 高精度深水环境压力控制系统开发 |
4.1 压力控制系统的技术指标与要求 |
4.2 压力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 |
4.2.1 压力控制原理 |
4.2.2 压力控制系统结构 |
4.3 压力控制系统模糊PID控制方法研究 |
4.3.1 仿真平台 |
4.3.2 控制理论 |
4.3.3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4.3.4 基于MATLAB-AMESim联合仿真的压力控制系统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砂泥岩混合料固结渗透耦合特性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岩土变形相关研究 |
1.2.1 固结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岩土的渗透特性研究现状 |
1.2.3 流固耦合相关研究现状 |
1.2.4 岩土本构模型研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仪器与试验方法 |
2.1 概述 |
2.2 GDS固结试验系统 |
2.3 试验方法 |
2.3.1 土料的前期制备 |
2.3.2 试验方案的确定 |
2.3.3 试验原理 |
2.3.4 试验步骤 |
2.3.5 试验数据整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结条件下的渗透特性研究 |
3.1 概述 |
3.2 渗透系数计算方法验证 |
3.3 不同颗粒级配土料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3.3.1 试验结果 |
3.3.2 试验结果分析 |
3.4 不同泥岩颗粒含量土料的试验结果 |
3.5 不同制样干密度试样的试验结果 |
3.6 砂、泥岩颗粒配合比例及试样干密度对渗透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分析 |
3.7 固结压力对渗透特性的影响 |
3.7.1 试验现象分析 |
3.7.2 非线性e-k模型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渗流影响下的固结特性研究 |
4.1 概述 |
4.2 不同颗粒级配土料的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不同制样干密度及泥岩颗粒含量土料的试验结果 |
4.4 不同泥岩颗粒含量土料的试验结果分析 |
4.5 不同制样干密度试样的试验结果分析 |
4.6 渗流过程对压缩特性的影响 |
4.7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讨论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变截面旋转动压密封结构对密封面接触压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在石油行业中的应用 |
1.4 现有研究方法的介绍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变截面旋转动压密封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 旋转动压密封分类 |
2.2 变截面旋转动压密封的结构 |
2.3 旋转动压密封工作机理 |
2.4 变截面旋转动压密封圈的失效形式及预防措施 |
2.4.1 失效形式 |
2.4.2 失效准则 |
2.4.3 预防措施 |
2.5 变截面旋转动压密封的密封特性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限元分析法 |
3.1 引言 |
3.1.1 有限元法概述 |
3.1.2 有限元分析方法的特点 |
3.2 橡胶材料的有限元分析 |
3.2.1 橡胶材料的特点 |
3.2.2 有限元分析系统的特点 |
3.3 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
3.4 ANSYS接触分析功能 |
3.4.1 接触单元 |
3.4.2 接触非线性 |
3.4.3 接触分析的步骤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设计参数对密封圈最大接触压力的影响 |
4.1 变截面旋转动压密封圈的计算模型 |
4.1.1 橡胶材料模型 |
4.1.2 几何模型 |
4.1.3 有限元模型 |
4.1.4 接触问题 |
4.1.5 边界条件及加载方法 |
4.2 结构参数对接触压力的影响 |
4.2.1 理论分析 |
4.2.2 橡胶材料参数对最大接触压力的影响 |
4.2.3 压缩率对最大接触压力的影响 |
4.2.4 密封压力对最大接触压力的影响 |
4.2.5 摩擦因数对最大接触压力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构对密封圈最大接触压力的影响 |
5.1 波数对密封圈接触压力影响的理论研究 |
5.2 波数对密封面接触压力影响的模拟分析 |
5.2.1 波数n=4 时 |
5.2.2 波数n=8 时 |
5.2.3 波数n=12时 |
5.2.4 模拟结果分析 |
5.3 摩擦因数不同的情况下 |
5.3.1 摩擦因数f=0.01时 |
5.3.2 摩擦因数f=0.05时 |
5.3.3 摩擦因数f=0.08时 |
5.3.4 综合分析 |
5.4 无波形边时 |
5.4.1 橡胶材料模型 |
5.4.2 有限元模型 |
5.4.3 初始边界条件及加载 |
5.4.4 O型密封圈的有限元分析 |
5.5 唇部为锯齿形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Y型密封圈橡胶模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往复密封轴用ZHM气动组合密封圈密封性能仿真分析[J]. 沈敏,宋梅利,张华.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1(04)
- [2]低温用金属橡胶构件结构设计[D]. 石红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0(05)
- [3]高速列车橡胶内风挡注射模具的设计及注射参数优化研究[D]. 滕彦理.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4]高压快开门单软唇型密封结构的密封机理与特性研究[D]. 唐小雨. 浙江大学, 2019(04)
- [5]整体式采油树平板闸阀密封性能研究[D]. 王达.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6]船舶维护水下柔性机器人结构与仿真研究[D]. 陈饰勇. 广州大学, 2019(01)
- [7]水力振荡器振荡短节密封失效机理及改进研究[D]. 周韬.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8]深水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及其压力控制系统研发[D]. 刘力歌. 浙江大学, 2016(02)
- [9]砂泥岩混合料固结渗透耦合特性试验研究[D]. 温雨眠. 重庆交通大学, 2015(04)
- [10]变截面旋转动压密封结构对密封面接触压力的影响[D]. 苑晓静.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