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仝宁宁[1](2021)在《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研究 ——以河北省档案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档案因其特有的记忆属性,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省级综合档案馆在地方档案馆中具有明显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其保存的数量庞大、门类齐全的档案资源,系统地见证了我国社会发展历程,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开发研究。充分有效开发档案资源是实现档案价值的重要途径。档案资源开发已经成为省级综合档案馆工作的重要内容,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为了充分了解我国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的状况,本文以河北省档案馆为调研重点,兼顾其他省级综合档案馆,从中提炼、分析共性,对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阐述了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的意义和功能,从档案资源价值、档案工作价值、社会公众需求三个方面阐述了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的意义,从政治、文化、教育三方面阐述了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的功能。第三章河北省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的成绩和不足,通过对河北省档案馆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河北省档案馆在制度建设、合作开发、开发成果、利用渠道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列举分析了其在专业人才配备、吸纳公众参与、拓宽深度广度、技术水平、成果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从开发主体、开发客体、开发形式、档案用户、开发成果五方面,全面叙述了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的现存问题和有益探索,概括为:单一主体能力不足,开发主体渐趋多样;开发门类较为单一,开发视野渐趋拓宽;开发形式较为传统,逐步探索开发形式;档案用户及需求日益增长,多样化需求驱动精准开发;开发工作取得显着成果,整体效益日渐受到关注。第五章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的改进策略,针对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存在的普遍共性问题,从完善相关制度、培育多元开发主体、丰富开发内容、创新开发形式、完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等五方面对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提出了改进建议。
高云亮[2](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杨蕴希[3](2020)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文中认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明确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主导的“三权并行”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用以提高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地方、学校及学生需求的适切性。地方和学校在国家意志的授权下获得了相对的课程自主权,能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开展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安排课程实施、组织课程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相关活动,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课程知识融入地方课程体系提供了良好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地区、特定民族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世代沿袭而来的无形、活态流变的文化资源,是唯一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记忆与历史见证,其内容涵盖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知识内容,是地方课程的重要知识来源和开发素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发研究,不仅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育传承与保护的有效探索,还能够充分利用丰富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来完善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促进地方教育的全面发展,对地方人才培养、地方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及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有鉴于此,本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结合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案例,运用文献、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循着“在这里”“去那里”“回到这里”,亦即“田野前”的“应然”、“田野中”的“实然”、“田野后”的“使然”和“诚然”综合的研究思路,同时注重人类学中“自我”与“他者”,社会学中身份自觉与社会认同,文化学中文化多元与文化交往等学科理论视角的引入与运用,意在逐步解答“何以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及其开发对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地方课程体系建设与完善何以可行且必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何以优化”等问题。为此,围绕主题从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概念澄清)、理论阐释、学科视角、研究对象与方法、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评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对策、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等方面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力图呈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的综合研究特征。本研究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问题意识的切入及其概念的阐释,并将之与主题密切紧扣,以突出研究旨趣,彰显研究目的。其中,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实证对象——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中丰富斑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及其开发的形式与内容,展示了流域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高度认知、自觉以及取得的一系列实践成效;同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尚存在着课程资源不够、课程目标缺失、文化环境蜕变、主体效能较低、评价反馈不足等“实践困境”,存在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情感价值剥落、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课程生态失衡等“困境归因”。在此基础上,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价值高度,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课程内容的多重优选、课程主体的多效赋能、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等内容,就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对策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并在其中展示出了一定的学术见解。
陈赟[4](2020)在《村干部培养中的“定制村官”模式研究 ——以江苏省Y市为例》文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提出的重大部署,而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涵,村干部队伍是新时代乡村振兴新战略的中坚力量,也是加强村级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力量,而科学创新的培养制度建设,是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和保证。近年来,各级政府相继提出要通过深化政校合作来推进政府履职模式和社会创新治理,为地方培养输送高素质基层干部。江苏省既是经济大省,同时又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国内占到重要位置。Y市又是本省农业大市,耕地面积约1200万亩,居全省前列,在探索村干部队伍建设创新机制方面近年来也屡屡走在前列。本文以合作治理理论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学为基础,以Y市为蓝本,以村干部队伍培养存在问题为切入点,围绕在全省多地推广的“定制村官”培养模式展开研究。一方面,总结近年来Y市探索的“定制村官”工程等村干部培育工程的提出和实施过程,针对现阶段村干部队伍建设以及业已降温的传统“大学生村官”选聘模式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Y市自主实施的“定制村官”为分析案例,从实施的政策、运行的方式和取得的成效展开研究,运用合作治理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等来分析该模式产生的背景、原因和特点,包括协作架构、选培对象和培训模式等情况,通过使用调查问卷、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比较“定制村官”工程实施前后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情况和新变化,指出这种本土培育大学生村官的模式能够有效规避较多风险,降低了资源的浪费,通过地方政府和农业院校基于“政校合作”模式发掘并培养一批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需要、具备专业素养和基层服务技能的年轻本土化村干部人才,以此达到引导推动大学毕业生赴基层农村就业,优化稳定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的目的,也能够带动社会加强对农村发展的关注投入;同时对参与合作的农业院校而言,这样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促使其不断优化农业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以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三农”建设,以更加符合地区发展实际需要为导向来优化提升人才教育流程,真正体现高校服务社会的价值职能。另一方面,通过研究也指出了“定制村官”工程目前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并通过与基层实践相结合,提出优化“定制村官”模式的路径,从理顺主体关系加强培养规划、健全评价考核机制提升治理效率、整合治理资源强化资金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加强和改进村干部培养的建议。本文希望通过研究各级政府和高校合作定制培养大学生村干部这一公共组织管理活动,引入合作治理、委托代理等理论,不断优化培养路径,通过长期的“孵化”,实现公共管理部门、农业院校、农村、学生之间的利益共赢,最终培养出一批满足农村发展需求的人才队伍,实现公共管理的效益最优。
朱盈[5](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研究》文中提出《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高中思想政治课“力求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的活动型学科课程”,需要更为丰富的课程资源加以支撑。地方课程资源作为紧密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一种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能够为教师提供更鲜活的素材,丰富思想政治课堂的活动形式,但在具体教学实际中,地方课程资源的运用效果并不乐观。本文立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并结合实际教学实例,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的运用进行研究,并通过文献研究、访谈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进一步优化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共分为五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特色。第二章:分别阐述了地方课程资源的概念、分类及特点,研究理论依据以及地方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第三章: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的现状展开访谈调查,通过对教师群体进行访谈,归纳出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为下文策略的提出提供现实依据。第四章:根据第三章归纳出的地方课程资源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论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的开放性、契合性、特色性、实践性原则以及从教师、教学过程、学校等多重视角提出的应对策略。第五章:本章呈现一个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地方课程资源的课堂实例并阐述其设计理念,根据教学效果的反馈进行总结反思,从实践的角度进一步完善本篇论文的理论研究。
张干英[6](2020)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文中指出民营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随着时代的发展,民营企业开始助力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力。在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时代背景下,大批的民营企业踊跃投入到市场经济建设中,在加速市场流通的情况下也造成了激烈的竞争压力。企业市场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竞争,若要在市场竞争中立足,必须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采取多种形式吸引优秀的人才资源,增加自身核心竞争力。
徐曼[7](2020)在《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某小学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教育发展的变革,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新一轮课改中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更是我国传统课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研究方向,已成为基础教育中应用研究的重点。而在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及其资源的过程中,学校仍面临了许多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大量的理论和实践来指导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因此,为了解决个案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实际问题,我开展了本研究。本研究以南岸怡丰实验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参与式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调查分析了南岸怡丰实验学校校本课程资源建设中的现状、问题及其归因,最后结合个案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本研究的绪论。介绍了研究的缘由、意义、目的,概述了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就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是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建设概述。进行了校本课程资源的文献回顾,阐述了校本课程资源的特点,开发及利用的目的、指导原则及策略。同时,奠定了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校本管理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威廉大内的Z理论。第三部分是问题阐述。通过前期访谈、问卷,分析了个案学校在校本课程资源实践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未被充分认同;校本课程资源的选择和设置存在偏失;校本课程资源的管理不到位,保障机制不完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缺乏评价标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专业水平不足。第四部分是归因分析。从价值取向、制度机制层面、人力物力保障等方面进行归因分析,为学校的行动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原因在于:认知不足,致使实践落实困难;课程领导力水平不够;教师缺乏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应培训。第五部分是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行动与对策。具体阐述了个案学校针对问题及其原因,采取了一系列的具体行动,来改善促进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实践研究。同时,通过再次的访谈,收集各方的反馈评价,评估了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实施效果。最后,根据实施效果,归纳了促进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对策:审视导向,促进对校本课程资源的理解认识;简化政务,转移行政重心,提升课程领导力;科学管理,建立校本课程资源机构、机制;确立基准,立足评价导向发展;专业指导,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建设水平。结语部分,对案例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建设作了总结,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思考。
刘悦萌[8](2019)在《汉阳陵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文中提出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而博物馆作为保藏及传播历史文化的机构,已成为连接社会公众并实现沟通的重要部分。在我国相关政策、文件的支持下,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已成为各博物馆的共识,其对博物馆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起到积极作用,也能拓展博物馆资金来源渠道。虽然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就,但在其开发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以汉阳陵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研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其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资源做以梳理,对其现状做出探析,并针对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具体内容如下:首先,对文章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作出解释,将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特征归纳为教育性、文化性、创新性、纪念性,进而将其分为具有创造性劳动的原创展览、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服务项目、具有文化创意的衍生商品三个类别。其次,讨论汉阳陵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现状,将其博物馆资源分为人力资源、馆藏文物资源、遗址资源、建筑及馆徽资源四类,并把汉阳陵博物馆基本陈列具体分为常设展览与临时展览、社会教育活动分为常设社会教育项目与其他特色社会教育活动、博物馆文化创意商品分为图书出版物、汉代陶俑复仿制品及工艺品、汉茶系列、瓦当文字系列、汉代餐饮系列食品等八类,总结出汉阳陵博物馆开发理念与思路为以资源换市场、拓展开发模式、塑造汉文化品牌,其开发模式为授权开发、合作开发、自主开发。最后,对汉阳陵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做出总结。在原创展览方面,存在博物馆资源利用率较低,临时展览数量较少、联展参与性低,展示效果未考虑到弱势群体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加强博物馆资源利用率,增加临时展览数量及质量,明确展览受众、拓展展览服务群体的建议;在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服务项目方面,存在缺乏针对小众群体开发的相关服务、同质化现象明显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深度利用博物馆资源、针对特定群体开发相关服务,丰富教育活动种类、增强对外竞争能力的建议;在衍生商品方面,存在博物馆资源利用不充分、宣传力度不足、商品实用性不强、经营管理不善的问题,对此,笔者提出合理利用博物馆资源、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商品实用性,提高经营管理能力的建议。
韩联郡[9](2019)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度重于技术”,发展科学技术的关键是建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其落脚点则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政策,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方能形成科技人才促进科技发展、科技发展造就科技人才的生动局面。因此,本文以新中国60年(1949-2009年)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分析评价,旨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当代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首先从资源视角对人才资源的特性以及科技人才的制度安排进行了定性分析,然后对新中国60年不同经济体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进行了宏观历史分析,并基于政策文本对科技人才政策从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称谓和政策体系四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之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比较分析,最后借助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探讨了科技人才政策绩效不断提升的内在逻辑。全文分七章展开。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由和研究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界定;对科技人才政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等。第二章为立论基础。本文主要从经济学视角考察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故首先在人才资源视角下对科技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以及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系统化的科技人才政策的制度安排。第三章主要对60年间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宏观历史梳理。首先,对建国后的中国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简单的历史溯源;其次,以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节点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进行了历史分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经济体制阶段(1949-1976年)、经济体制探索阶段(1977-1991年)和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1992-2009年);然后,对三个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四章主要是基于政策的文本对不同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进行了分阶段统计和分析,统计分析的维度有四个方面:政策数量、政策发布机构、政策对象的称谓和政策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第五章将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历史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绩效进行了初步比较。描述性分析以官方统计数据为依据,主要包括科技人才数量、留学生人数与归国留学生比例、R&D经费及其强度、专利授权量、论文产出、成果数量和新产品增加值等数据,实证性分析则是以科技进步贡献率为科技人才政策绩效的测度指标。描述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的结果都表明: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了持续的提升。第六章是在前两章研究的基础上,借鉴阿兰·斯密德的SSP范式理论,即“状态-结构-绩效”分析框架,探讨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得到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首先,对SSP范式理论做了概述;其次,对SSP范式在本研究的适用性以及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SSP范式下的三要素进行了阐释,并对SSP范式下科技人才政策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进行了初步设计;再次,通过具体分析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政策收益,总结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演变与政策绩效提升的关系;最后,在前述分析基础上,探讨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内在逻辑。研究表明:科技人才政策的“状态-结构-绩效”函数的对应规则建立在结构与状态匹配度基础之上,在三个历史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是科技人才政策绩效持续提升的直接原因,而推动结构与状态的匹配度不断提高的动因主要有两点,即“超越意识形态”思想的应用、科技人才市场化的管理范式的形成。作为全文的结尾,笔者在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变迁与经济体制的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本文认为科技人才政策的演进历程与经济体制的演变过程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国家经济体制从宏观上决定中国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和演变,经济体制的转型是科技人才管理体制范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此外,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也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探索不受外在环境影响(如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等)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政策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本文认为,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人才,深入推进科技人才市场化是未来科技人才政策发展应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而不应再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或者受新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
廖润玲[10](2019)在《遵义市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就大力提倡幼儿园建立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因此,课程资源开发作为建立园本课程的重要途径,成为了建立园本课程的重要内容。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传承红色基因,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对学前幼儿进行红色教育,对培养幼儿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研究以遵义市J幼儿园为个案,以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作为资料收集的方法。首先,搜集相关文献,进行文献梳理,了解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等相关理论,构建研究框架;其次,进入研究现场,运用观察、访谈以及文本收集等方法,对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开发主体、目标确立、内容选取以及实施途径进行资料的收集;第三,通过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挖掘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遇到的难题并揭示其形成的原因。研究发现,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单一,仅为幼儿园管理者和幼儿园教师,且在进行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幼儿园管理者由于缺乏时间投入导致其想法多于实践,幼儿园教师由于投入精力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程资源开发;在红色文化课程目标的确立上,J幼儿园教师对于课程资源开发的认识非常模糊且对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确立“大而空”,难以落实;对于红色文化课程的内容筛选也比较单一,并且在转化过程中过于形式化且缺乏联系性;在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途径上,J幼儿园的园内“红色”教育活动形式单一,未顾及幼儿多样化需求;家长参与不积极,难以形成有效的家园共育;社区对课程开发支持不够,影响“红色”园外活动的拓展的;在红色文化课程评价体系上,幼儿园缺乏课程资源开发评价意识,没有形成课程资源开发的评价体系。为了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教育体系,首先,幼儿园应制定出相关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案;其次,应加强幼儿园文化建设,增强园内沟通,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最后,应构建和谐的家园社区教育体系以促进红色文化课程的开展。
二、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研究 ——以河北省档案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难点 |
1.4.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的意义和功能 |
2.1 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的意义 |
2.1.1 更好地实现档案的自身价值 |
2.1.2 更好地发挥档案工作的价值 |
2.1.3 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
2.2 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的功能 |
2.2.1 政治功能 |
2.2.2 文化功能 |
2.2.3 教育功能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的成绩和不足 |
3.1 河北省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取得的成绩 |
3.1.1 相关制度比较完善 |
3.1.2 联合多方借力助力 |
3.1.3 开发成果比较丰富 |
3.1.4 利用渠道比较便捷 |
3.2 河北省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存在的不足 |
3.2.1 专业开发人才紧缺 |
3.2.2 社会公众参与不足 |
3.2.3 开发广度不够 |
3.2.4 开发深度不够 |
3.2.5 开发技术水平不高 |
3.2.6 数字成果质量不高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的现存问题和有益探索 |
4.1 开发主体方面 |
4.1.1 单一主体能力不足 |
4.1.2 开发主体渐趋多样 |
4.2 开发客体方面 |
4.2.1 开发门类较为单一 |
4.2.2 开发视野渐趋拓宽 |
4.3 开发形式方面 |
4.3.1 开发形式较为传统 |
4.3.2 逐步探索开发形式 |
4.4 档案用户方面 |
4.4.1 档案用户及需求日益增长 |
4.4.2 多样化需求驱动精准开发 |
4.5 开发成果方面 |
4.5.1 开发工作取得显着成果 |
4.5.2 整体效益日渐受到关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的改进策略 |
5.1 完善档案资源开发相关制度 |
5.2 培育多元档案资源开发主体 |
5.2.1 加强开发人才队伍建设 |
5.2.2 构建跨界合作开发模式 |
5.2.3 激发社会公众参与 |
5.3 丰富档案资源开发内容 |
5.3.1 加强特色档案开发,积极推出开发精品 |
5.3.2 加快档案资源整合,促进深度系统开发 |
5.4 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创新开发形式 |
5.5 完善档案资源开发的绩效评估和激励机制 |
5.5.1 完善档案资源开发绩效评估 |
5.5.2 完善档案资源开发激励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1.1 选题缘起 |
1.1.1 选题缘由 |
1.1.2 问题意识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梳理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研究成果评析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
3.1.1 样本选择 |
3.1.2 现实表现 |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研究框架与拟创新点 |
第一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阐释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立论依据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地方课程体系的知识价值 |
二、地方课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载体的课程属性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课程融合的整体相关性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概念解析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本质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特征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释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概念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模式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价值 |
第二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人类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自我”与“他者”表述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自我”与“他者”整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二节 社会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社会认同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社会分层结构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节 文化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同化”“多元”博弈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多元文化教育影响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四节 教育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一、基于教育生态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二、基于教育民族理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 |
第三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田野”的代表性 |
二、研究“现象”的合理性 |
三、研究“行为”的持续性 |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使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经验总结法 |
第三节 研究的具体过程 |
一、研究筹备阶段 |
二、行动计划阶段 |
三、实地调查阶段 |
四、总结反思阶段 |
第四节 研究伦理的澄清 |
一、研究资料真实有效 |
二、研究对象知情合作 |
三、研究行为合规合理 |
第四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保障条件 |
一、政策条件 |
二、环境保障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资源概况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省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培养目标 |
第四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开发主体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二、学校少数民族专职教师 |
三、流域内的相关社会人员 |
第五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主要内容 |
一、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
二、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教材的开发使用 |
第六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的评价途径 |
第五章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效评析 |
第一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成效 |
一、拓宽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渠道 |
二、促进了教师角色研究性转变 |
三、打造了整体性实践示范案例 |
四、搭建了地方及学校联动平台 |
第二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实践困境 |
一、条件性资源保障力度不够 |
二、课程培养目标结构性缺失 |
三、内容原生文化空间的蜕变 |
四、主体参与及投入效能低下 |
五、实践评价体系的反馈不足 |
第三节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践困境的归因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精神情感价值剥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功利趋向明显 |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文化空间生态失衡 |
第六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目标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的多维建构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依据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目标分析 |
第二节 内容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多样优选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内容的选择方式 |
第三节 主体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主体的多重效能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中“教师”主体的构成及效能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学生主体身份的获得及方式 |
第四节 实施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多类统整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实施的生态取向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生态实施的途径 |
第五节 评价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多元交互 |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评价的优化策略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反思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探讨与分析非遗文化课程开发的应然可能 |
二、以地方实践经验为依据,反思与探索地方非遗文化课程的实践路径 |
三、以多重理论视角为指导,构建与完善非遗文化地方课程的优化策略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一、研究思路如何深化 |
二、研究过程如何系统 |
三、研究结论如何全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4)村干部培养中的“定制村官”模式研究 ——以江苏省Y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三、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村干部培养中的“定制村官”模式的形成过程 |
第一节 开展试点阶段 |
一、开展政校合作培育村干部试点的初步构想 |
二、“定制村官”培养在Y市试点实施情况 |
第二节 扩大试点阶段 |
一、多个县市加入试点 |
二、省委组织部推动 |
第三节 模式的全面推广阶段 |
第二章 村干部培养中的“定制村官”模式的构成与特点 |
第一节 “定制村官”模式的目标定位 |
一、创新村干部培养机制提升农村治理能力 |
二、职业教育在农村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第二节 “定制村官”模式的培育方式 |
一、选拔本土生源组建“定制班” |
二、按照治理目标定制课程体系 |
三、政校合作治理推动优质资源整合 |
第三节 “定制村官”模式的保障体系 |
一、政策保障 |
二、组织保障 |
三、资金保障 |
第三章 村干部培养中的“定制村官”模式的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存在问题 |
一、培养内容与治理目标仍有差距 |
二、培育质量难以全面评估 |
三、模式推广面临经费制约的治理困境 |
第二节 原因分析 |
一、参与主体资源整合和功效还不够 |
二、制度建设上存在缺位 |
三、政府经费投入机制渠道单一 |
第四章 优化村干部培养中的“定制村官”模式的三重路径 |
第一节 理顺主体关系加强培养规划 |
一、参与主体突出协调性 |
二、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 |
三、教学形式突出灵活性 |
第二节 健全评价考核机制提升治理效率 |
一、设计定期监测体系 |
二、完善绩效评估机制 |
三、加强流失率把控 |
第三节 整合治理资源强化资金保障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及特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特色 |
第二章 地方课程资源概述 |
一、地方课程资源概念、分类及特点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地方课程资源的分类 |
(三)地方课程资源的特点 |
二、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人本主义理论 |
(三)杜威的实用主义理论 |
三、地方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
(一)地方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运用的重要性 |
(二)地方课程资源在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现状及分析 |
一、关于现状的访谈调查 |
(一)访谈目的 |
(二)访谈对象 |
(三)访谈提纲的设计 |
(四)访谈过程 |
(五)访谈结果分析 |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原因分析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的原则及策略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的原则 |
(一)坚持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的开放性原则 |
(二)实现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的契合性原则 |
(三)符合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的特色性原则 |
(四)落实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的实践性原则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的策略 |
(一)思想政治课教师提高运用地方课程资源的素养 |
(二)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的环节 |
(三)学校为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地方课程资源提供保障 |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的教学实例及反馈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的教学设计实例及理念分析 |
(一)《坚持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实例 |
(二)《坚持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理念分析 |
二、教学效果反馈及总结反思 |
(一)教学效果反馈 |
(二)总结与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情况简介 |
(6)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概述 |
二、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 |
(一)改善人才聘用机制 |
(二)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 |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
(四)帮助员工成长,加强员工培训 |
三、结语 |
(7)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某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1.顺应时代教育发展变革的必然趋势 |
2.新课程改革的实践性省思 |
3.研究者自身的实践兴趣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1.校本课程 |
2.校本课程开发 |
3.校本课程资源 |
(三)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四)研究目标 |
(五)研究内容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建设概述 |
(一)校本课程资源的文献回顾 |
1.校本课程资源的概念回顾 |
2.校本课程资源的特点 |
3.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目的 |
4.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指导原则 |
5.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策略 |
(二)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理论基础 |
1.校本管理理论 |
2.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3.威廉大内的Z理论 |
二、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一)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未被充分认同 |
(二)校本课程资源的选择和设置存在偏失 |
(三)校本课程资源的管理不到位,保障机制不完善 |
(四)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缺乏评价标准 |
(五)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专业水平不足 |
三、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建设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认知不足,致使实践落实困难 |
(二)课程领导力水平不够 |
(三)教师缺乏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应培训 |
四、促进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行动与对策 |
(一)促进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实践行动 |
(二)促进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实施效果 |
1.教师对校本课程资源的理解、参与意愿有所提升 |
2.校本课程资源的设置更加符合师生实际需求 |
3.校本课程资源的管理更为规范,保障机制有所改善 |
4.初步建立了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评价体系 |
(三)促进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对策思考 |
1.审视导向,促进对校本课程资源的理解认识 |
2.简化政务,转移行政重心,提升课程领导力 |
3.科学管理,建立校本课程资源机构、机制 |
4.确立基准,立足评价导向发展 |
5.专业指导,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建设水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怡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怡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访谈提纲 |
致谢 |
(8)汉阳陵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文化产业与文化产品 |
二、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与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的特征与分类 |
二、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一般原则 |
第二章 汉阳陵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现状 |
第一节 汉阳陵博物馆概况 |
第二节 汉阳陵博物馆资源 |
一、人力资源 |
二、馆藏文物资源 |
三、遗址资源 |
四、建筑及馆徽资源 |
第三节 汉阳陵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概况 |
一、汉阳陵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情况 |
二、汉阳陵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理念与思路 |
三、汉阳陵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模式 |
第三章 汉阳陵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一节 汉阳陵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
一、具有创造性劳动的原创展览存在的问题 |
二、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社会服务项目存在的问题 |
三、具有文化创意的衍生商品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汉阳陵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之建议 |
一、具有创造性劳动的原创展览开发之建议 |
二、具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服务项目开发之建议 |
三、具有文化创意的衍生商品开发之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第一资源”视角下的科技人才政策供给 |
2.1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
2.1.1 人才资源的概念 |
2.1.2 人才资源的特性 |
2.1.3 “第一资源”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2.2 人才政策与人才资源开发 |
2.2.1 人才资源开发与中国的现代化 |
2.2.2 人才政策促进人才资源的开发 |
2.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建构 |
第三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演变历程 |
3.1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溯源 |
3.2 科技人才政策的历史分期 |
3.3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3.1 过渡时期政策框架的形成 |
3.3.2 全面建设时期政策的曲折 |
3.3.3 “文革”期间政策的偏离 |
3.4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4.1 知识分子政策的拨乱反正 |
3.4.2 科学建制化的恢复和发展 |
3.4.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初步建立 |
3.5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科技人才政策 |
3.5.1 “第一资源”共识的形成 |
3.5.2 科技人才管理体制的变革 |
3.5.3 科技人才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四章 基于政策文本的统计与分析 |
4.1 文献来源与样本选择 |
4.2 政策分类的依据 |
4.3 各阶段科技人才政策的初步统计 |
4.3.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4.3.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 |
4.3.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 |
4.4 科技人才政策演变模式与特征 |
4.4.1 数量的演变 |
4.4.2 发布机构的演变 |
4.4.3 政策对象称谓的演变 |
4.4.4 体系的演变 |
第五章 科技人才政策的绩效评估 |
5.1 评估方法的选择 |
5.2 各阶段政策绩效的描述性评析 |
5.2.1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2 经济体制探索阶段的政策绩效 |
5.2.3 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阶段的政策绩效 |
5.3 基于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
5.3.1 测算方法与参数选择 |
5.3.2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5.3.3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政策绩效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SSP范式理论的绩效分析与检验 |
6.1 SSP范式理论概述 |
6.2 政策绩效SSP范式分析的初步设计 |
6.2.1 SSP范式对本研究的适用性 |
6.2.2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三要素 |
6.2.3 SSP范式下绩效分析的基本框架 |
6.3 SSP范式下的科技人才政策分析 |
6.3.1 政策状态 |
6.3.2 政策结构 |
6.3.3 政策选择的收益分析 |
6.3.4 结构演变与绩效提升 |
6.4 政策绩效提升的动因分析 |
6.4.1 超越意识形态:绩效提升的逻辑起点 |
6.4.2 人才市场化:绩效提升的基本途径 |
6.5 提升政策绩效的一个框架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遵义市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是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诉求 |
(二)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是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诉求 |
(三)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需要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课程资源的相关研究 |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 |
(三)幼儿园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
(四)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 |
(五)文献述评 |
四、概念界定 |
(一)红色文化 |
(二)课程资源 |
(三)课程资源开发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走进红色沃土下的J幼儿园 |
一、遵义市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
二、J幼儿园独特的“红色”地理位置 |
三、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概况 |
第二章 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成效及问题呈现 |
一、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取得的成效 |
(一)积极利用社区资源,构建社区融合式课程 |
(二)积极寻求家长帮助,有利于形成家园共育 |
(三)通过家乡为出发点,贴近幼儿的情感体验 |
(四)教师具有开发意识,有利于课程资源开发 |
二、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问题呈现 |
(一)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主体的问题呈现 |
(二)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目标的问题呈现 |
(三)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内容的问题呈现 |
(四)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途径的问题呈现 |
(五)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评价的问题呈现 |
第三章 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幼儿园内部因素 |
(一)“园内文化不如意” |
(二)“园内沟通没做好” |
(三)“教师方面问题多” |
(四)“缺少课程行动方案” |
二、幼儿园外部因素 |
(一)“外出社区限制多” |
(二)“家园合作不如意” |
(三)“专家指导几近空白” |
第四章 对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建议 |
一、对制定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方案的建议 |
(一)理念目标:培养有“根”的幼儿 |
(二)内容与方式:构建主题活动课程 |
(三)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 |
二、为园内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做好准备 |
(一)加强幼儿园文化的建设,保障红色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 |
(二)增强园内沟通,促进幼儿教师之间的合作 |
(三)加强教师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提升教师对红色文化的理解 |
三、构建和谐的家园社区教育体系 |
(一)推进家园合作,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 |
(二)促进园社联动,拓展幼儿活动空间 |
(三)增加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主体,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省级综合档案馆档案资源开发研究 ——以河北省档案馆为例[D]. 仝宁宁. 河北大学, 2021(02)
- [2]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3]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课程开发研究 ——以清水江流域贵州民族地区为例[D]. 杨蕴希.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4]村干部培养中的“定制村官”模式研究 ——以江苏省Y市为例[D]. 陈赟.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5]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运用研究[D]. 朱盈.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6]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J]. 张干英. 环渤海经济了望, 2020(04)
- [7]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重庆市某小学为例[D]. 徐曼. 西南大学, 2020(01)
- [8]汉阳陵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D]. 刘悦萌.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中国科技人才政策演变研究(1949-2009年)[D]. 韩联郡.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10]遵义市J幼儿园“红色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的个案研究[D]. 廖润玲. 贵州师范大学, 2019(03)
标签:课程开发论文; 贵州论文;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文化扶贫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