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须加印哈语和俄语标签的规定延期执行(论文文献综述)
陈新阳[1](2018)在《“光复五年”间的上海影刊研究 ——从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文中认为上海作为民国时期远东第一大城市,以其文化上独一无二的包容性吸纳了当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文化与新事物。其中电影通过独特的声光效果和丰富的剧情变化征服了观众,成为上海市民阶层文化消费的新宠。电影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上海电影期刊的发展。与其他消费媒介相比较而言,电影期刊购买便利,印刷精美,外观上极具吸引力,封面大多采用套色印刷搭配影星照片或彩绘,内容轻松活泼,多有上海市民喜闻乐见的明星轶事或隐私,同时又不乏电影知识的普及与一定思想深度的电影理论文章,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忠实读者,与上海电影一道成为民国时期上海摩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早期上海电影期刊的内容组成主要有四部分:影片信息、影人信息、电影评论及广告。而具体到某一本电影期刊,不同的办刊宗旨使其内容构成比例会发生相应变化。学界对于早期中国电影期刊的研究一般集中于“左翼电影时期”与“孤岛时期”,以其思想主张较为明显之故。而对于抗战结束后至上海解放即所谓“光复”期间电影期刊的研究则基本未见,有的也只是零散的孤立的个案研究。因此,1945年5月-1949年8月这一特殊短时段的上海电影期刊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通过“光复”期间上海影刊对影片的相关报道不仅可以看到此时期上海国产电影市场的发展,也可窥见国产电影与好莱坞电影对于市场的争夺;通过对影人的报道进行总结,不仅可见当时的明星文化,捕捉上海市民阶层的生活形态,也能透视上海的大众消费文化;通过对影评的分析,基本可见电影界的思想动态、影片的评价标准与社会的审美标准;通过其期刊定价、广告等现象的总结,能够从侧面反映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经济生活。因此,对“光复”期间上海电影期刊的考察与研究,不仅能尽可能地还原当时上海的电影市场,让我们能“重返历史”,也为我们研究分析抗战结束后上海的社会形态特别是上海市民阶层的文化形态与生活形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刘艳[2](2016)在《新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4)》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实行向苏联大量派遣留学人员的政策,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尝试性的制定了向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派遣留学人员的政策,这期间虽然出现了“文革”时期出国留学政策相对停滞的情况,但从总体上看,这些摸索性的工作还是为改革开放后的出国留学管理奠定了基础,为留学活动的繁荣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定并实施了新的、更大规模的、全方位派遣出国留学人员的政策,为中国当代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元素。现阶段,在国家出国留学政策的总体框架内,出国留学政策已经逐渐演变和发展成为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单位公派出国留学、自费出国留学以及留学回国发展四个方面的二级政策。可以说是这四个系列的二级政策共同或交叉构成了中国出国留学政策的总体框架。这四个系列的二级政策又是由若干具体的三级制度和规定(常以《通知》、《意见》、《办法》等形式呈现)分别或交叉组合构建而成。如果某项二级或三级政策不切实际地过于狭窄或滞后,将无助于支持业已成熟的我国总体出国留学政策的正常运行。因而,不断调整和完善各个层面的出国留学政策是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从留学活动发展和留学政策演变的轨迹来看,中国的出国留学活动大致从21世纪以来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发展期”。留学活动的空间和规模越发宽广,其流动性已经发展为留学政策变迁的新常态,并逐渐成为人类精神价值、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相互借鉴、融和和双向互赢的重要载体。本研究将从政策变迁的视角探讨了66年来中国出国留学政策从起步阶段到尝试性恢复阶段,从艰难曲折阶段到改革开放后的大力提升阶段,从粗放式政策阶段到精益化规范阶段的发展历程。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的面对未来,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国留学政策的曲折演进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留学活动66年来的变迁趋势和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给当代中国出国留学政策的优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和应当吸取的教训。本文共分引言及正文五章。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本选题的研究背景、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对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学的梳理,包括基本概念的研究现状、政策变迁理论的研究现状、留学政策存在问题的研究现状、留学政策变迁原因的研究现状、解决留学政策变迁问题的研究情况等等;本研究基本遵循历史主义的分析理路,构建了前后相续的逻辑框架;对于研究中观学术问题的一贯做法,本文对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问题的研究也使用了诸如文献学方法、词源学方法、马克思主义语境研究法、实证调查方法、全媒体方法等多种方法,借鉴了第四次科技革命最为流行的云计算技术、宏媒体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算法优势;文章在国内学术界首次把三大政策变迁理论应用于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问题的研究,得出了一些科学的结论,但受语言翻译学传播机制和传播规律的制约,使得某些结论存在实际适用上的时空限制和政策局限性。基于学术研究科学性的考虑,本文在第一章首先界定了“留学”、“出国留学”“公费留学”、“自费留学”、“留学政策”、“留学法规”、“留学制度”等基本概念,接着对引发出国留学政策不断变化的经济全球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科教兴国理论进行了关联性阐述。由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国留学活动必然受制于特定时期、特定区域的政策变迁,所以本文在第二章系统论证了倡导联盟理论、多源流理论和间断-均衡理论对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作用和影响,并藉此得出出国留学政策由均衡到失衡、由失衡到创新、再由创新造就新的均衡的基本变迁规律。历史遵循着不断更新的自然变迁规律,同样道理,中国出国留学政策也经历了政策初步确立阶段(1949-1956)、政策探索实施阶段(1956-1966)、政策曲折停滞阶段(1966-1977)、政策恢复调整阶段(1978-1992)和政策规范发展阶段(1993-)等几个阶段。对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基本路径的梳理构成了第三章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历史是为了更好的面向未来,对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过程的论述是为了总结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普遍原因和主要成效,以利于国家相关政策部门能够制定出更加合理的出国留学政策。基于对中国留学政策变迁过程中存在的政策均衡问题、归国人员管理环节薄弱的问题、政策执行环节漏洞的问题、政策的国际化水平较低的问题,文章指出政策变迁的价值结构过于单一、缺少对政策变迁规律的正确把握、缺少对政策变迁动力的科学认识、缺少对政策变迁过程的系统研判、参与政策变迁的主体结构不够合理是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对上述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构成了第四章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了找到促进中国出国留学政策新均衡的主要措施,本文第五章提出了五大具体措施,即重塑政策的价值目标结构、充分重视政策学习的实践意义、科学把握政策变迁的动力因素、准确把握政策变迁的基本过程、完善利益相关者参与政策变迁的体制机制。措施的提出不一定对政府核心留学决策层产生影响,但至少可以给相关的决策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萨尔娜[3](2016)在《吉尔吉斯斯坦语言政策及语言规划演变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吉尔吉斯斯坦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使用文本分析法,梳理吉尔吉斯斯坦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历史沿革,描述独立后吉尔吉斯斯坦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的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分析影响因素。本研究由五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缘起、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综述;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分别阐述吉尔吉斯斯坦帝俄时期、苏联时期和独立后的语言政策。第五章阐述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的语言规划、实施现状和影响语言政策和规划实施的因素。研究结论:(1)吉尔吉斯斯坦独立后,制定的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具有不稳定性。政府忙于应付各种语言利益群体而采取高压政策,导致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不断修改变化。因此,语言政策的制定和语言规划的实施有自相矛盾之处,即目标不明确,规划无法合理实施。(2)语言冲突导致民族矛盾和社会冲突。语言群体不断维护自身的语言权利,导致出现北方俄语和吉尔吉斯语竞争,南方乌兹别克语与吉尔吉斯语竞争的局面。面对激烈的语言竞争和语言冲突,政府出台以提高吉尔吉斯语国语地位和语言功能为目的的政策及其相关规划,促使语言矛盾和冲突加剧,导致了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3)影响吉尔吉斯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实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建国初期政治经济因素导致与语言政策相关的语言规划实施的推迟。2)操俄语者多为执政者,不肯也难以在短期内改变语言习惯。3)从政府层面看,规划实施后面临财政困难、政策目标不够具体、规划步骤不够科学、缺乏监管机制等因素,导致语言规划实施不利。
胡晓[4](2016)在《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学术机制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学术相对封闭的治学方式,为学者提供了及时发表和了解研究成果的机会,亦建构了展开学术交流和学术争鸣的公共平台。因此,作为传播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学术期刊对学术发展的意义至关重要。民国时期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现代学术体系创建的重要阶段。而促进这一时段学术迅速发展的关键就是学术期刊的创刊与出版传播。以“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着称的《国学季刊》、《燕京学报》、《清华学报》以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因及时介绍国内外学术前沿动态,刊发高水平学术研究成果,培养了一批学贯中西、融会古今的学术大师而具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成为彼时学术期刊中的典范。它们在创造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对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的学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即以这四种学术期刊为考察对象,在史料爬梳的基础上,以1923-1949年为时间节点,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等方法,勾勒四种期刊的历史发展进程,比较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编辑出版主体与客体方面的异同,并追寻这四种期刊作为体现民国最高学术水平的代表,在学术传播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怎样影响中国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藉此总结四种学术期刊在期刊史和学术史上产生的作用和意义,为现代学术期刊在新的社会转型时期能够积极主动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价值与实践借鉴。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考察四种学术期刊各自的创刊过程与基本情况的介绍。包括北京大学国学门的创建及《国学季刊》的制度规定;燕京哈佛学社的建立及其与《燕京学报》的关系;《清华学报》的复刊过程,中央研究院及其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建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的创办。第二部分,论述四种学术期刊主编的学术思想及其与刊物宗旨的关系,同时,利用四种期刊作者发表文章的数量,分析比较四种期刊作者群体的分布情况、构建方式的异同,以探析围绕期刊展开的编、着学术共存之关系。论文认为,四种期刊的主编经历了从学术眼界一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上的区别于传统学术与文化的现代性的转变,这种转变引导了刊物的现代性学术方向。除了编辑群体之外,《国学季刊》比较重视以国内外在相关学术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作为作者对象,《燕京学报》倾向于发掘学术新人与培养少壮学者;《清华学报》主要以清华大学同人作为作者群体;《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在创刊前期以高校顶尖学者充实作者队伍,后期则主要以历史语言研究所人员担任作者群体。四种期刊学术共同体的不同组建方式对近代学术的转型均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部分,围绕四种学术期刊的编辑宗旨,将刊物置于现代学术分科的背景下,以文本解读为主,比较分析四种期刊各自的学术内容、传播特色的异同及其对学术转型的影响。论文认为,历史学、语言学文章在四种刊物中占有较多分量,除此之外,《国学季刊》刊发了大量金石学、古器物学的文章;《燕京学报》注重在文学和艺术学,特别是戏曲方面的研究,刊载了许多该学科的奠基之作;而侧重于社会调查,一些对改善国计民生有实际借鉴意义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章是《清华学报》所关注的重点;《史语所集刊》则结合史语所内学术研究工作,在通过调查、实验获得新资料基础上,成为近代开展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尽管四种期刊在学科领域上各有侧重,但因其文本都重视新材料的运用、借鉴不同学科的研究方法、拓展了新的视角和注重对国内外学术前沿的把握与推介,为中国学术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对传统学术的现代转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四部分,主要对四种期刊的编排版式和运营模式展开比较论述,剖析其编辑出版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历程。四种期刊在不拘文体格式、采用横行排版和新式标点的总体格局下,又在封面、页码、插图、索引等编排细节上显示出不同的特色。这种对期刊外部形式的变革,本身就代表了传统学术期刊的转型。同时,四种期刊在经费、印刷、发行、销售等出版各个流程中的组织与安排,也使得刊物具有了现代期刊出版市场化的雏形。第五部分,总结四种期刊在学术史和期刊史上的历史意义及对于当代学术期刊出版的启示与借鉴。
周接兵[5](2015)在《探索与抉择:中西文化冲突视域下的近代湘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文明的进程总是伴随着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前进的。人类文明发展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史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文化体系,越是具备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质,越是具有文化整合的能力,它的生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就越是强大。在这其中,与异质文化的接触与冲突是首当其冲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文化整合的基础,文化整合创新是文化冲突的必然结果。近代湘学,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支文化流派,正是在中西文化冲突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近代湘学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湘学经世致用的思想特质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特质,另一方面也能在西方文明冲击之下的近代化的历史大潮中,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接受西方文化的洗礼,与时俱进地探索和抉择救国救民的道路。与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相伴随,近代湘学大致经历了理学经世——洋务——维新变法——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文化——新民主主义等几个发展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始终伴随着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湘学人物对中西文化的探索和抉择。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近代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包括湘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西学的冲击之下面临着被切断乃至被连根拔起的危机。面对这“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从魏源、曾国藩到青年毛泽东、蔡和森等数代近代湖湘仁人志士奋然而起,一方面固守推崇义理、经世致用的湘学传统,正视现实,埋头苦干,另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积极吸收西学先进的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在鸦片战争前后,他们高举今文经学和程朱理学的大旗,批判空疏无实的宋学和繁琐无用的汉学;顶住西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冲击,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应对策略,顺利推动了湘学的近代转型。在洋务运动时期,他们一方面与太平天国殊死军事斗争、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誓死扞卫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着手兴办洋务,提出了颇具卓识的洋务思想,与顽固保守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论战,从根本上突破了“夷夏之防”和“中体西用”的主流文化观,开维新变法之先声。在维新变法时期,以谭嗣同、唐才常为代表的湖南维新志士力行变法,与守旧派论战,吹响了向封建专制制度进攻的号角,提出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要求。与此同时,个别保守的湖南士绅也展开了疯狂的翼教活动,在政治上与思想上对变法进行破坏和扼杀。维新变法失败后,唐才常领导了自立军起义,尽管失败了,但却是中国由维新向革命转变的历史转折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湘学人物有的协助清廷力行新政,有的主张革命,有的主张君主立宪,在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中,在批判君主立宪和揭露清廷预备立宪假面具的思想交锋中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加速了腐朽的满清政府的灭亡。辛亥革命成功后,革命果实很快被国贼袁世凯窃取,他的封建专制野心日益膨胀,开始运用阴谋权术一步步滑向洪宪帝制的深渊,新生共和制度面临生死考验。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湘学人物杨度秉承其一贯坚持的真正的君主立宪精神,极力促成洪宪帝制,试图通过君主立宪实现中国的稳定、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以、宋教仁、蔡锷、黄兴等为代表的湘学人物对袁世凯始终存有戒心,在袁世凯走向封建帝制的过程中与之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并在洪宪帝制的高潮时刻毅然发动了护国战争,一举粉碎了袁世凯的帝制春梦,为扞卫民主共和立下了汗马功劳。洪宪帝制败后,中国陷入了漫长的军阀混战时期,共和制度成为军阀们装点门面的空招牌和任意打扮的小姑娘,一场超越政治制度变革,旨在国民文化和心理革命的新文化运动由此兴起。在时势的推动下,湖南很快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镇。在湖南人民的努力下,各种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文化的进步社团、进步报刊纷纷涌现,同时也掀起了一场关于社会改造的大讨论,一时之间,湖南新文化运动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与此同时,以易白沙、李石岑、章士钊、杨昌济为代表的湘学人物在古今中西之间遨游、批判、抉择,进行了颇具特色的文化探索。随着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建立在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批判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传入湖南,深刻的影响了以青年毛泽东、蔡和森、李达等为代表的湘学人物,他们在时势的影响之下,艰辛探索,博采众长,最终找到并信仰了马克思主义。并在与种种非马克思主义的论战中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凝聚在他们身上的湘学也由此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历史性转型,并在此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继续发挥作用,为毛泽东思想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和文化贡献。综上可见,近代湘学在抵御列强入侵、挽救民族危亡、追求国家独立自强的近代历史进程中,谱写了一曲筚路蓝缕,艰辛探索、去粗取精,果敢抉择的国家命运交响曲。近代湘学在中西文化冲突的洗礼之下,不仅改造、升华了自身,也以近代政治、军事、文化的主流形态,登上历史舞台,推动了我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历史基础。
叶子[6](2012)在《《纽约客》的“中国” ——以华人英语书写为中心》文中提出本论文题名《<纽约客>的“中国”——以华人英语书写为中心》,旨在跳出华裔文学研究的常规框架,将文学文本放入与一本杂志的“合作”/“合谋”之中,从文本接受的角度,再做界定与考察。笔者试图以资料的客观呈现为第一目标,搭建一个《纽约客》之想象与华人作者自塑文本所共同完成的知识构架。在这条拥有主体性双重“在场”的“书写中国”的线索中,考察华人作者有关中国政治、记忆与欲望的重述,如何围绕“冷战思维的延续”、“国族叙事”和“‘去根’/‘去中国化’意识”三者的此消彼长而逐渐展开。绪论对选题进行界定整理,并评述相关研究成果,阐述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构想。正文部分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纽约客》的总体风格与容量,给予数据统计的同时,介绍杂志的主要版块设置与态度立场,并大致梳理杂志中与美国文学相关的重大事件,来说明《纽约客》作为一本中产阶级的“利基”杂志,如何成为美国文学最理想的中介平台;还将介绍《纽约客》早期对于中国的部分观察,及其从政治及社会现象的角度出发对中国作家及文学的评论,为后续讨论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背景呈现。第二章(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将讨论林语堂作为中美文化的传播中介,在《纽约客》的叙述中所经历的身份转变;分析林语堂在中国创办的《论语》与《宇宙风》在体例与风格上对《纽约客》的复制;讨论为何《纽约客》对于林语堂长篇小说的评论,停留在“中国式文学”及“史料”层面的考察;细述林语堂有“反共”因素的旅行笔记《枕戈待旦》,如何在冷战时期盛行“美国主义”的大语境之下,遭到《纽约客》的全面否定。第三章(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侧重于讨论黎锦扬作为《纽约客》“小说”栏的第一位华人作者,其书写中对于华埠东方奇景再造的“真实性”是否可靠;并考察《纽约客》与他联手利用与滇缅公路有关的文学想象,所构造出的西南中国整体观。第四章(20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将梳理《纽约客》通过引介韩素音的三部小说和刊发她的文化报道,来建立她亚洲文化女使节形象的过程;考察《纽约客》如何通过批判她为毛泽东与周恩来传记写作中政治立场的转变,来质疑其政治乌托邦的构想。第五章(20世纪90年代至新世纪前十年)将考察《纽约客》对哈金作品的选取与舍弃背后的文学观念;阐析哈金用“抵达之谜”的核心精神,在书写美华移民时有意违反语言规则,却并未得到《纽约客》认可的背后成因。第六章(20世纪90年代至今)将讨论由《纽约客》一手捧红的新兴作家李翊云早期作品中的国族叙事,并细察她在向《纽约客》长期关注的作家威廉·特雷弗学习,在写作中退回“日常生活”的逻辑,有意“去中国化”后,所达到的文本呈现,讨论“书写中国”历史变迁中的文学隐喻。除结语部分的总结陈述之外,附录将呈现《纽约客》与五位华人作家相关的篇目一览表,以及英语文化界、《纽约客》、和《纽约客》华人作家三者之间的事记比对年表。
王月[7](2011)在《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以新世纪以来发表、出版的小说为研究对象,从文学期刊、出版、网络和影视四种媒介对新世纪文学生产的影响入手,具体分析四大媒介如何次场间相互交错,并借政治、经济之力,内爆媒介场的权力以影响新世纪文学的样貌、成规,以及对新世纪文学未来走向产生的影响。同时,试图展现新世纪文学生产过程中整个文学生产机制的动态运作。保持文学研究与文学现状的同步进行,实现对当下文学现实的干预。本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介绍目前新世纪小说的研究现状,阐明本论文选题的价值和意义。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市场化与新世纪文学期刊样貌,主要分析文学期刊的生存环境和改版模式及其对新世纪文学样貌的影响。第二章市场化与新世纪文学出版策略,主要分析新世纪以来出版政策、出版环境的变化,畅销书的市场策划,获奖书的抢滩出版,并以“21世纪文学大系”的出版为例探析政治权力与市场经济对文学出版的影响。第三章影视媒介与新世纪文学生产,主要从影视与出版的互动式消费,作家影视双栖的影像化书写,青春文学的动漫元素几方面探讨视图媒介的发展对新世纪文学的影响。第四章网络平台与新世纪十年文学,主要分析网络写手、网络读者和网络运营者的不同触网心理,导致网络写作的产业化和集团化,以此探讨网络平台对新世纪文学书写的影响。结语部分主要指出尽管媒介愈加丰富,媒介间关系日益复杂,媒介场内文学生产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丰富性也随之呈现出来,但拥有大量消费者的文学作品依然是那些贴近民众生活,关注社会基本矛盾和人的基本生活欲求,表现人性永恒主题的作品。
刘玉民[8](2005)在《过龙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第1章随着两声惊雷般的重撞,两扇朱漆楠木、上面嵌着几格漂亮风玻璃的屋门訇然倒下,没等屋里明白出了什么事儿,年打雷和二排长已经进到屋里,把两支冰窟窿似的枪口,对准卓立群和他的那个白得让人眼馋、俊得让人心痒的五姨太了。正是熄灯前的最后时刻,男人刚刚钻进被窝,两只胳膊还伸在外面,女人也刚刚沐浴完毕,美滋滋地向床边走去。女人二十一岁,天生一副窈窕丰润白玉
韩源源[9](2000)在《必须加印哈语和俄语标签的规定延期执行》文中提出 哈动力、工业和贸易部新闻发言人向《全景报》通报,应众多进口商和生产厂家的请求,实行“(进口)商品必须加印哈语和俄语说明标签”规定的期限将有所改变。没有哈语和俄语标签的商品,从2000年2月1日起将禁止进口,同时,将从4月1日起禁止销售这类无标签商品。除此之外,现在正在准备出台一项“要求在(进口商品)商标中必须加印哈语和俄语商品说明”的规定草案,在这项规定草案中已考虑到了进口商和国内生产厂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值得指出的是,有关方面的大部分意见都涉及到执行这项规定的期限问题。
巴都木,刘建玲,翁卉[10](2000)在《哈萨克斯坦取消从吉尔吉斯斯坦进口商品的限制》文中指出 哈萨克斯坦动力、工业和贸易部对外经济政策和贸易司司长法赫拉·乌斯玛诺娃在答《全景报》记者问时说:“哈萨克斯坦于9月6日取消了对从吉尔吉斯斯坦进口商品征收200%的关税的规定。”此外她还说,从1999年10月1日起终止执行对进口吉尔吉斯斯坦水泥所实行的限额
二、必须加印哈语和俄语标签的规定延期执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必须加印哈语和俄语标签的规定延期执行(论文提纲范文)
(1)“光复五年”间的上海影刊研究 ——从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详细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缘由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资料汇编类研究成果 |
2、电影杂志的个案研究 |
3、电影杂志与电影史书写 |
4、电影杂志的形态特征分析 |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摩登上海:早期中国电影中心及其电影发展概况 |
一、封建社会中的另类——上海最初的发展 |
二、海纳百川:同乡会馆与同业会馆的发展 |
三、封闭中的窗口——开埠对上海的影响 |
四、“上海摩登”的建构力量之一——上海电影的开端及其发展 |
附:《青青电影》1949 年 1 月第一期刊载《全沪影院》 |
第二章 早期上海电影期刊的历史沿革及“光复的 5 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发展 |
一、早期上海电影期刊的诞生及其沿革 |
二、“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恢复与繁荣 |
三、“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主要类型 |
四、“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与上海市民的娱乐生活 |
第三章 国产VS海外:“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中的影片报道 |
一、电影期刊的立身之本——影片报道及其数量变化 |
二、精彩在剧外——“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对《国魂》与《假凤虚凰》的报道. |
1、命途多舛——《国魂》 |
2、娱乐精神的良好体现——《假凤虚凰》 |
附:“光复的 5 年”间上海电影期刊国产电影报道情况一览表 |
第四章 偶像与消费:“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明星形象呈现 |
一、明星报道:社会重压下的窥私心理与刻板印象 |
1、明星私生活的呈现:作为“消费偶像”的明星 |
2、大众的明星消费及其窥私欲的满足 |
3、形象营造:明星报道与明星刻板印象的形成 |
二、白光与黄宗英——明星报道的形象定位功能 |
1、“坏女人”白光 |
2、“甜姐儿”黄宗英 |
三、“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明星报道的特点 |
第五章 态度与立场:“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中的影评 |
一、抗战结束前后的 1945 与空白的 1946 |
二、空白过后的 1947 |
三、逐渐成熟的 1948 |
四、天亮前的 1949 |
第六章 发行与广告:“光复的5年”间上海电影期刊的市场运作 |
一、发行与广告:“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运营的基本要素 |
二、“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的发行价格变化 |
三、“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的广告刊例价格及广告内容的变化 |
1、“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广告刊例价格的变化 |
2、“光复的5年”间上海影刊广告内容的变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吉林大学申请博士学位论文自我评价表 |
在学期间完成的与申请博士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含获奖、专利) |
(2)新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4)(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出国留学政策基本概念的研究现状 |
(二) 政策变迁理论的研究现状 |
(三) 中国出国留学政策价值的研究现状 |
(四) 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进程的研究现状 |
(五) 中国留学政策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研究现状 |
(六) 促进中国出国留学政策新均衡措施的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框架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技术路线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 本文的创新之处 |
(二) 研究不足 |
第一章 出国留学政策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阐释 |
一、出国留学内涵解读 |
(一) 留学与出国留学 |
(二) 公费留学与自费留学 |
二、出国留学政策的一般理论阐述 |
(一) 政策概念释义 |
(二) 留学政策的内涵与外延 |
(三) 留学政策与留学制度、留学法规的比较 |
三、各国出国留学政策形成的理论前提 |
(一) 经济全球化理论是推动世界各国出国留学政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性动因 |
(二) 人力资本理论是推动世界各国出国留学政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 |
(三) 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是推动出国留学政策形成和发展的科学和教育基础 |
第二章 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理论基础 |
一、政策变迁理论述要 |
(一) 政策变迁的基本内涵 |
(二) 政策变迁的主要动力 |
(三) 政策变迁的基本过程 |
二、三大政策变迁理论解析 |
(一) 倡导联盟理论 |
(二) 多源流理论 |
(三) 间断-均衡理论 |
三、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 |
(一) 由政策均衡走向政策失衡 |
(二) 由政策失衡催生政策创新 |
(三) 由政策创新造就新的政策均衡 |
四、政策变迁理论对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指导意义 |
(一) 倡导联盟理论对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指导意义 |
(二) 多源流理论对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指导意义 |
(三) 间断-均衡理论对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指导意义 |
第三章 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历程 |
一、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基本阶段 |
(一) 政策初步确立阶段(1949-1956) |
(二) 政策探索实施阶段(1957-1966) |
(三) 政策曲折停滞阶段(1967-1977) |
(四) 政策恢复调整阶段(1978-1992) |
(五) 政策规范发展阶段(1993--今) |
二、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过程的基本特点 |
(一) 中国的出国留学政策变迁具有比较明显的探索-渐进性特点 |
(二) 中国的出国留学政策变迁具有明显的相对独立性特点 |
(三) 中国的出国留学政策变迁具有显着的政治驱动性因素 |
(四) 中国的出国留学政策变迁具有明显的自由开放性特点 |
(五) 中国的出国留学政策变迁具有显着的历史延续性特点 |
(六) 中国的出国留学政策变迁具有显着的目标多样化特征 |
三、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主要原因 |
(一) 文化软实力的差异性是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精神性因素 |
(二) 经济因素是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根本性原因 |
(三) 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的生存状况是中国出国留学政策逐步调整的重要实践因素 |
四、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基本成效 |
(一) 教育效能:提升了中国的教育软实力,加快了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步伐 |
(二) 经济效能:增加了个人收益和社会效益,提升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
(三) 外交效能:拉近了中国和世界的距离,促进了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
(四) 科技管理效能:培养了优秀的科技和管理人才,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
(五) 文化和语言效能:促进了中外文化的融合,促进了语言的跨际交流 |
第四章 中国留学政策变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均衡没有全面实现 |
(二) 归国人员管理环节薄弱 |
(三) 政策执行环节漏洞较多 |
(四) 政策的国际化水平较低 |
二、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价值结构过于单一 |
(二) 缺少对出国留学政策变迁规律的正确把握 |
(三) 缺少对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动力的科学认识 |
(四) 缺少对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过程的系统研判 |
(五) 参与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主体结构不够合理 |
第五章 促进中国留学政策新均衡的具体措施 |
一、重塑出国留学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结构 |
(一) 坚持知识价值和道德价值并重 |
(二) 坚持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并重 |
(三) 坚持国内价值和国外价值并重 |
(四) 坚持公平价值和效率价值并重 |
(五) 坚持当前价值和长远价值并重 |
(六) 坚持学科价值和专业价值并重 |
二、充分重视出国留学政策学习的实践意义 |
(一) 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优化中国出国留学政策的合理内核 |
(二) 关注留学政策的未来学习,制定前瞻性的出国留学政策 |
(三) 通过现实经验的学习制定均衡的出国留学政策 |
三、科学把握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动力因素 |
(一) 要科学把握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过程中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交融问题 |
(二) 要正确认识多样性需求在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中的动力作用 |
(三) 职业发展需求是推动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高层次力量 |
(四) 尊重需求是推动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重要力量 |
(五) 社交需求是推动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力量之一 |
(六) 安全需求是推动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保障力量 |
(七) 生理需求是推动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低级力量 |
四、准确把握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基本过程 |
(一) 要正确处理好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中政策终止与政策中止的辩证关系 |
(二) 要正确处理好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中政策失灵与政策失效的辩证关系 |
(三) 要正确处理好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中政策时滞与政策停滞的辩证关系 |
五、完善利益相关者参与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的体制机制 |
(一) 建立留学民意调查制度 |
(二) 建立留学信息公开制度 |
(三) 完善专家参与留学政策制定的体制机制 |
(四) 建立健全留学政策制定的基层民主参与机制 |
(五) 建立留学听证制度 |
(六) 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利益相关者参与的体制和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吉尔吉斯斯坦语言政策及语言规划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综述 |
1.4.1 研究现状 |
1.4.2 以往研究的不足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法 |
1.5.2 实地调查法 |
1.5.3 文本分析法 |
1.6 术语解释 |
1.6.1 语言政策 |
1.6.2 语言规划 |
2.帝俄时期语言政策 |
2.1 社会背景 |
2.1.1 吉尔吉斯民族历史概况 |
2.1.2 早期语言文字状况 |
2.2 语言政策 |
2.3 政策影响 |
3.苏联时期语言政策 |
3.1 社会背景 |
3.2 语言政策 |
3.2.1 苏联文化运动(1919—1959年) |
3.2.2“本土化”政策(1923-1938年) |
3.2.3 语言本体规划:文字改革 |
3.2.4 语言标准化:俄语化政策 |
3.2.5 推行“双语制”(1960—1991年) |
3.2.6 其他社会因素对“俄罗斯化”的促进 |
3.3 政策影响 |
3.3.1 吉尔吉斯语言文化的式微 |
3.3.2 俄语地位的上升 |
3.4 小结 |
4.吉尔吉斯斯坦的语言政策 |
4.1 社会背景 |
4.1.1 苏联解体 |
4.1.2 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89年《国语法》的出台 |
4.1.3 吉尔吉斯斯坦的独立 |
4.2 语言政策 |
4.2.1 吉尔吉斯化浪潮 |
4.2.2 斯拉夫人的移民潮 |
4.3 政策影响 |
4.3.1 国家人口民族结构的变化 |
4.3.2 不断完善吉尔吉斯语的功能 |
4.3.3 俄语功能的式微 |
4.4 本章小节 |
5.吉尔吉斯斯坦的语言规划 |
5.1 语言规划的内容 |
5.1.1 《2000—2010年吉尔吉斯共和国国语发展规划》 |
5.1.2 《2014-2020年吉尔吉斯共和国国语发展规划》 |
5.2 语言规划的实施现状 |
5.2.1 行政领域 |
5.2.2 媒体领域 |
5.3 影响语言规划实施的因素 |
5.3.1 建国初期推迟语言规划的实施(1991—2000年) |
5.3.2 政策和规划实施机构缺乏制度保证 |
5.4 小结 |
6.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1.1 总体认识 |
6.1.2 具体结论 |
6.2 研究反思及本研究的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4)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 民国学术期刊研究 |
(二) 关于学术转型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 历史文献法与归纳对比法相结合 |
(二) 定量分析法与定性分析法相结合 |
四、本文创新点 |
(一) 选题的创新 |
(二) 史料运用和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一章 四刊创刊始末 |
一、北京大学国学门与《国学季刊》 |
二、燕京大学、哈佛燕京学社与《燕京学报》 |
三、《清华学报》的创刊及复刊 |
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史语所集刊》 |
小结 |
第二章 学术转型视野下四刊编着群体之比较 |
一、主编学术理路与期刊宗旨的契合 |
(一)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对传统学术体系的解构和现代学术体系的建构 |
(二) 《燕京学报》主编及刊物“辨伪”、“疑古”、“比较”的编辑旨趣 |
(三) 《清华学报》主编及刊物基于实地调查的社会科学编辑趋向 |
(四)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与《史语所集刊》对新材料、新工具的重视 |
二、编着群体的分布情况及建构方式 |
(一) 《国学季刊》以编者为主、以海内外顶尖学者为辅的组建方式 |
(二) 《燕京学报》注重培育新人作者群体的构建方式 |
(三) 《清华学报》内向性的作者群体构建方式 |
(四)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分阶段的作者群体构建方式 |
小结 |
第三章 学术转型视野下四刊文本特征的异同 |
一、四刊栏目设置的比较及其与学术转型的关系 |
(一) 有明显栏目区分的《燕京学报》与《清华学报》 |
(二) 无明显栏目设置的《国学季刊》与《史语所集刊》 |
二、四刊学科领域的侧重及其与学术转型的关系 |
(一) 《国学季刊》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
(二) 《燕京学报》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
(三) 《清华学报》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
(四) 《史语所集刊》学科领域的分布及学术内容的特色 |
小结 |
第四章 四刊编排版式与运营模式的异同 |
一、版式设计 |
(一) 外封设计 |
(二) 版芯设计 |
二、运营模式 |
(一) 经费管理 |
(二) 印刷与发行 |
小结 |
结语与启示 |
(一) 学术期刊出版应该重视并发挥主编的实质作用 |
(二) 学术期刊应该审慎设立符合实际的评价标准 |
(三) 学术期刊应该积极探索“编营分离”的出版模式 |
附表:《国学季刊》《燕京学报》《清华学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作者、文章总索引 (1923-1949)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经历 |
致谢 |
(5)探索与抉择:中西文化冲突视域下的近代湘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难点、重点 |
1.4 章节内容简介 |
1.5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6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化冲突与湘学的近代转型 |
2.1 旧瓶新酒:批判与变革 |
2.1.1 通经致用:魏源的今文经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建构 |
2.1.2 守道济时:理学经世派的理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建构 |
2.1.3 实事实功:理学经世派的实学对社会弊病的批判与变革 |
2.2 师夷长技:调适与转换 |
2.2.1 “开眼看世界”及其带来的文化冲击 |
2.2.2 湘学的近代转型 |
第三章 洋务运动中的湘学与中西文化 |
3.1 扞卫斯文:湘军集团与太平天国之间的文化冲突 |
3.1.1 太平天国对儒家文化和封建专制的破坏 |
3.1.2 湘军集团扞卫儒家文化的努力 |
3.2 自强求富:湘学人物在洋务运动中对西方的学习 |
3.2.1 兴办洋务 |
3.2.2 洋务思想 |
3.3 夷夏之辨:湘学人物对西学的态度及与顽固派之论战 |
3.3.1 同文馆之议 |
3.3.2 海防之议 |
3.4 鹤立鸡群:湘学对“夷夏之防”和“中体西用”的突破 |
3.4.1 湘学对“夷夏之防”的突破 |
3.4.2 湘学对“中体西用”的突破 |
第四章 维新变法时期的湘学与中西文化 |
4.1 风起云涌:湖南的改良新风及对西方的学习 |
4.1.1 改良新风 |
4.1.2 学习西方 |
4.2 冲决网罗:谭嗣同、唐才常向封建制度宣战及其对民主自由的追求 |
4.2.1 谭嗣同的批判和建构 |
4.2.2 唐才常的批判和建构 |
4.3 是非成败:守旧士绅的翼教与维新运动的转向 |
4.3.1 守旧士绅对维新运动的攻击 |
4.3.2 由维新走向革命的历史转折 |
第五章 民主革命中的湘学与中西文化 |
5.1 挽救危亡: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形势下的湘学 |
5.1.1 东南互保、江楚三折与新政 |
5.1.2 癸卯学制与教育革新 |
5.1.3 几个“主义” |
5.2 走向共和:革命与立宪之间的历史抉择 |
5.2.1 革命与立宪之争中的湘学 |
5.2.2 湘学人物与预备立宪 |
5.2.3 湘学人物与排满革命 |
5.3 扞卫共和:民国初年君宪与共和之间的再度较量 |
5.3.1 杨度与洪宪帝制 |
5.3.2 湘学人物反对封建帝制的斗争 |
第六章 走向新民主主义的湘学与中西文化 |
6.1 异彩纷呈:新文化运动在湖南 |
6.1.1 湖南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6.1.2 社团潮音 |
6.1.3 改良,还是改造?——社会改造大讨论 |
6.2 古今中西:湘学人物对新旧文化的批判与抉择 |
6.2.1 心平气和论古今——易白沙 |
6.2.2 他山借石攻玉鸣——李石岑 |
6.2.3 中西调和两相宜——章士钊 |
6.2.4 栽木柱天伴清风——杨昌济 |
6.3 见龙在田:湘学走向新民主主义的历史转折 |
6.3.1 马克思主义在湖南 |
6.3.2 毛蔡风神——毛泽东、蔡和森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历程 |
6.3.3 马克思主义大论战与湘学的新民主主义转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后记 |
(6)《纽约客》的“中国” ——以华人英语书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合谋”下的中国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是“谁”在呈现中国?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论文构想 |
第一章 《纽约客》概论 |
第一节 中产阶级的“利基”杂志与美国文学的温床 |
第二节 《纽约客》眼中的中国与中国文学 |
第二章 林语堂:“掮客” 的美国化” |
第一节 传教:从“哲人”到“国族发言人”的转变 |
第二节 《纽约客》的中国复本:《论语》与《宇宙风》 |
第三节 关于“中国式英语小说”的阅读指导 |
第四节 冷战时期林语堂的“反共”及《纽约客》对“美国主义”的抗衡 |
第三章 黎锦扬:“白华”的中国想象 |
第一节 “微弱的中国意识”:唐人街东方奇景的再造 |
第二节 “摩登”的改造:《纽约客》的西南中国整体观 |
第四章 韩素音:女使节的双重视角 |
第一节 为亚洲宣传的文化女使节 |
第二节 双重视角下中国“对”与“错”的复调 |
第五章 哈金:抵达之谜 |
第一节 质朴的假象:部落与代言人 |
第二节 移民者的文学:以语言的背叛为核心 |
第六章 李翊云:《纽约客》学徒的成长 |
第一节 离开的端倪:为出走正名 |
第二节 “稻草变黄金”:学徒的成长 |
结语 |
附录1 《纽约客》涉及文本一览 |
附录2 英语文化界事记与《纽约客》事记比对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市场化与新世纪文学期刊样貌 |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生存环境 |
一 其它媒介的挤压 |
二 定位同质化 |
三 销售渠道残缺 |
第二节 向新媒介靠拢的改版模式 |
一 用数量较量出版社 |
二 影像化选文沾光影视 |
三 选文网络与增强读者交流 |
第三节 《十月》不变的制胜传统 |
一 现实主义传统 |
二 培植文学新人 |
小结 |
第二章 市场化与新世纪文学出版策略 |
第一节 文学出版的生存环境 |
一 文学出版的政策环境 |
二 文学出版的市场环境 |
第二节 畅销书的市场策划 |
一 难以预测的畅销主题 |
二 借其它媒介销售宣传 |
三 从文化品牌到文化产业 |
四 以图书为起点的产业链的形成 |
第三节 获奖书的抢滩出版 |
一 各种获奖书的出版 |
二 21世纪文学大系的出版 |
小结 |
第三章 视图媒介与新世纪文学的影像化书写 |
第一节 影视与出版的互动式消费 |
一 图书对影视的影响 |
二 影视对出版的影响 |
第二节 影视双栖的影像化书写 |
一 电影化的主动想象 |
二 强调人物对话的描写 |
三 重视画面感的呈现 |
四 注重情节冲突的设置 |
第三节 青春文学的动漫元素 |
一 女性作品中的漫画元素 |
二 男性作品中的电玩元素 |
三 近期作品中的网游元素 |
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平台与新世纪十年文学 |
第一节 各怀心事的网络平台 |
一 网络写手的触网缘由 |
二 网络大众的双重身份 |
三 网络经营者的产业运营 |
第二节 网络写作的产业化 |
一 网络写作与传统出版 |
二 网络写作与影视改编 |
三 网络写作与游戏改编 |
第三节 网络写作的集团化 |
一 文学产业化的必经环节 |
二 类型文学的产品超市 |
三 有预谋的危险与失控的可能 |
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必须加印哈语和俄语标签的规定延期执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光复五年”间的上海影刊研究 ——从1945年8月至1949年5月[D]. 陈新阳. 吉林大学, 2018(12)
- [2]新中国出国留学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4)[D]. 刘艳.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3]吉尔吉斯斯坦语言政策及语言规划演变研究[D]. 萨尔娜. 新疆师范大学, 2016(11)
- [4]学术转型视野下民国四大学术期刊的比较研究[D]. 胡晓.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5]探索与抉择:中西文化冲突视域下的近代湘学[D]. 周接兵. 湘潭大学, 2015(10)
- [6]《纽约客》的“中国” ——以华人英语书写为中心[D]. 叶子. 复旦大学, 2012(02)
- [7]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D]. 王月.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8]过龙兵[J]. 刘玉民. 中国作家, 2005(04)
- [9]必须加印哈语和俄语标签的规定延期执行[J]. 韩源源. 中亚信息, 2000(01)
- [10]哈萨克斯坦取消从吉尔吉斯斯坦进口商品的限制[J]. 巴都木,刘建玲,翁卉. 中亚信息,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