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森工林企公路养护在森林资源管护经营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赵轩[1](2021)在《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及效益提升研究》文中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产力、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人与自然永续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森林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的自然资源,兼具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已经成为理论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另外,随着国有林区全面停伐政策的实施,我国对森林资源开始由开发利用转为生态保护,在此阶段,如何推进“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转换,加快国有林区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也是管理决策者和建设者们重点关注的问题。由于目前森林生态系统价值尚未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文的研究将不再探讨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的特点、作用、意义以及发展远景等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把研究对象界定在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的“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层面上。本文所研究的“森生态系统效益提升”,是以“两山论”为基础,以实现森林生态价值转换和价值增值为目标,通过价值核算、实证分析、中介效应、系统仿真等一系列研究方法,充分诠释“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及实践途径,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首先,对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以及林业经济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其次,利用相关评估方法对伊春国有林区各林业局2018年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进行核算,核算结果表明,2018年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总值为442.516亿元,其中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为212.86亿元;生态效益为84.55亿元;社会效益为145.1亿元;并利用此核算结果作为实证分析的数据基础。二是分析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各效益影响机制和效益提升驱动机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影响因素,包括森林资源自然属性、林业投资结构、林业经济产业结构、劳动力、中介效应等方面内容;其次,分别以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因变量,以林龄结构、产业结构、林业各类投资、森林管护、森林旅游人数为自变量,运用变截距面板回归方法,检验不同因素对森林生态系统各效益产生的边际效应和影响效果,以及分别以森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作为中介变量,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各效益间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能够带动森林经济效益提升,国有林区应优先提升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结论,运用利益相关理论构建驱动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机制,通过均衡各方利益、信息披露、奖补机制和约束机制来实现政府主导、国有林区生态经营、社会公众参与的最优发展模式。三是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策略建议。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根据国有林区实际情况和林业发展战略,针对政府政策、管理体制、技术创新、产业布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别提出合理建议,更好地实现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增值,促进林业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总之,本文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丰富了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核算方法、影响机理、仿真驱动构建和效益提升保障体系,对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提供了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刘千萌[2](2020)在《生态文明视阈下东北林区“人林和谐”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导致了东北地区土地退化,资源遭受威胁。这种发展方式的弊端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逐渐显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有林区渐渐堕入了林木资源危急、经济危困与生态危机的“三危”时期。严重破坏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造成生态功能区功能退化及生态破坏。国家为进一步缓解生态压力,积极响应世界环保组织的号召。相继开展了六大林业工程,将森林资源保护放在了大发展的首位。正因如此,当前的林区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东北林区面临的是生态建设与生态转型发展的两大重点任务。因此,构建“人林和谐”的林区是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林业的发展在各个行业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性质决定了它将会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体系的整体步伐。以生态文明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林业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为基础,探究理论的深层指导思想,为东北林区“人林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东北林区的特点,分析得出了推动林区转型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阻碍。林区发展应以建设生态中国为核心,保护生态安全,增加国土森林的覆盖路,提升基本内涵,改善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居住环境,从林木资源的采伐到林业生态的保护,林区资源状况确实有明显的改善,禁伐政策发挥了有利于自然环境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就围绕东北林区当前所面临的困局现状展开分析和描述,分别从经济角度、人文角度、生态角度研究得出了东北林区当前面临的三方面困境,分别是由“粗放式发展”到“生态发展”转型的困境、由“人进林退”到“林进人退”方面的困境、由“山穷水尽“到“绿水青山”方面的困境。在探讨和描述过程中主要以笔者实地调研的柴河林区、海林林场为例,为研究所提出的问题提供有效的依据。根据对林区当前发展状况的分析及总结,从政策因素、经济因素、人文因素、自然因素视角入手,深入剖析造成当前困境的原因。探讨了国家、地方政府、林业企业和职工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最后,论文以建设生态文明、推动人才兴林、实现兴林富民、坚持改革创新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实现东北林区“人林和谐”的基本路径。
王凯[3](2019)在《加格达奇林业局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4月1日,大兴安岭国有重点林区全面停止木材的商业性采伐。作为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的一个下属企业,加格达奇林业局早在2001年就全面停伐,林业局面临“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现实问题。十余年来,该局一直在探索特色林下产业的转型并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模式,即:“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该产业模式不仅带动林业职工增收致富,还增强了林业局的整体实力,但同时也遭遇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根据以上研究背景,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进行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加格达奇林业局是黑龙江乃至全国重点国有林区较为特殊的林业局之一。该林业局林业产业主要经历1998年前、1998年、2001年、2014年等四个阶段的变化,在停伐后逐渐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模式。其次,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加格达奇林业局发展特色林下产业初步具备了相应的产业规模和产值,并形成了一定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了区位、自然、效益等竞争优势,但同时也存在气候、技术、基础设施、资金、项目等市场竞争劣势和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科技发展主观意识较弱、土地利用水平低、资金来源渠道少门槛高、争取项目落地少等。最后,论文针对加格达奇林业局发展特色林下产业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精尖技术和高科技人才引入和培训、有序高效利用已有土地资源、增加产业扶持资金降低贷款门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优势产业项目和政策落地等相对应的举措,并从政策法规、资源禀赋、科学管理、财政政策等四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加格达奇林业局具备林下产业转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因此,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为加格达奇林业局林下产业转型提供方案,还可以为我国其他地区国有重点林区转型提供借鉴。
秦会艳[4](2019)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森林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退化,据估计全球20%的森林资源已经退化。由于很多地区的居民和企业都是长期依赖森林资源或以森林资源为生产基础,因此,不断退化的森林不仅是个生态环境问题,其本质上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贫困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者提出要想解决生态问题首先应解决贫困问题。世界粮农组织指出贫困将不断并继续面临新的挑战:不断增加的环境威胁、退化的自然资源甚至气候变化。学者们普遍认为森林生态与贫困倾向于构成复杂的联系,但全面探讨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关系却鲜有报道,那么森林生态与贫困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关乎我国东北部生态安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动态演化受哪些因素驱动?当森林生态与贫困存在冲突时,如何协调两者的冲突以实现双方的共赢?这些都是实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相互作用“结果”出发,运用生物共生理论将森林生态与贫困视为一个系统中不同但相关的“有机体”,根据其相互作用结果,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划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寄生和竞争关系,并结合案例分析不同共生类型的特点,为全面理解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提供一个框架;其次,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历史发展阶段,剖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单一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演化的过程及国有林区的空间扰沌,针对重组更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不确定性,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反映森林生态与贫困的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各林业局的森林生态与贫困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共生度模型判别现阶段各林业局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再次,分别从恢复力和利益主体行为选择两方面探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影响因素,恢复力作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关键属性,主要选取制度、灾害和气候变化三个影响因素分析其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演变的扰动路径,并着重分析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恢复力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此外,试图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委托代理分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并探讨不同利益主体在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中的行为选择机理;最后,针对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大部分情况下都处于不协调的实际问题,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动态演化的外部扰动、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恢复力的变化及影响机制、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动机分析,从恢复力和利益协调视角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学共生理论可以全面理解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潜在的可能关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与该区历史发展阶段紧密相关,重构更新阶段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类型多样化,互利共生、寄生和竞争都有经历,但非互利共生发展模式为主导(占95%),且各林管局辖区内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差异较大;制度、气候及火灾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扰动路径不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恢复力不断提高,系统总恢复力指数由0.23上升至0.73,影响因子对恢复力的影响以非线性影响为主;协调森林生态与贫困冲突的本质是调节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平衡。
张壮[5](2018)在《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十九大报告提出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通过国家治理方式的变革,完成国家统一性整合。深化国有林区改革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乎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国有林区改革的实质是国有林权契约的重新设计与实施,决定着谁拥有,谁受益,谁管理等各种产权权能的归属问题。历史上,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虽然历经多次变迁,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变迁的成果难以巩固,始终受到初始制度惯性和原有治理体制条条框框的影响,仍然没有完全走出旧体制的影子和羁绊。在一些重要领域只能进行有限的边际改革,无法实现全面重构,难以达到改革预期效果,许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整个国有林区仍然被锁定在低效的状态中难以自拔,甚至出现自我利益强化和逆向改革的非绩优路径依赖倾向。众所周知,我国国有林区蕴藏的巨大自然资源是国家和人民一笔宝贵的巨额财富,但在现行治理体制下,林地资源处于闲置或半闲置状态,林业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林区人民处于普遍贫困状态,未能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线性共生关系,远未达到国有林区自然资源资产利用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如何顺应广大民众对美好生活和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已成为我国国有林区治理的重大挑战。由此可见,创新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走出路径依赖羁绊,实现国有林区治理范式转换,对国家生态建设和林区人民民生改善极为重要。所以,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制度变迁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为基础理论,以建国以来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历次变迁为着眼点,对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状况进行深入考察,对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深刻剖析,力图找出国有林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般性规律,解释现行国有林区治理体制下出现的低效运转、资源闲置、权利冲突等问题,为引导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方向和破解路径依赖桎梏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分为8章对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具体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首先说明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文章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2章,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路径依赖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回顾梳理了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路径依赖问题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制度变迁理论、路径依赖理论、不完全契约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并详细探讨了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本文后续的分析和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为研究国有林区治理体制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第3章,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政策演变、特征事实与非均衡性。本章主要是为后面章节的分析提供历史与现实分析基础,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了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过程,政企合一的第一阶段,向市场经济迈进的第二阶段,治理体制多元化发展的第三阶段。第二部分介绍了国家林业政策演变,介绍了国家林业政策的演变过程。第三部分探讨了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特征事实与非均衡性。第4章,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形成、体现及成因分析。本章主要探讨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路径依赖的形成过程,论述路径依赖的表现,并分析路径依赖产生的原因,特别是制度方面的原因。第5章,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改革的案例研究。本章对国内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改革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通过对伊春国家重点国有林区、吉林森工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体制改革情况的深刻剖析,对治理体制改革实践进行总结介绍。第6章,国外国有林治理体制借鉴与启示。本章主要介绍美国、俄罗斯、日本、英国、德国具有代表性的国有林治理体制,并对其治理体制进行述评,然后,提出对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借鉴和启示。第7章,破解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政策建议。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结合当前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破解我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政策建议,其中,市场化改革、消解沉淀成本和加强顶层设计最为关键。第8章,研究结论与展望。本章主要是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对进一步研究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做进一步研究展望。
张启彬[6](2018)在《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林权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得以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兼顾物质和精神需求、以及生态需求平衡、充分地全面发展。森林资源具有“金山银山”的经济属性和“绿水青山”的生态属性;林权法律制度如何在促进林业生产发展的同时,维护作为林业生产条件的森林资源自身的永续发展,是《森林法》修改、集体林权制度完善的重要议题。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强调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整体发展,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间合理有序的物质变换,对林权制度完善具指导意义。生态文明观指导下的林权制度研究,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立论:1)林权法定:在森林资源公有背景下,设置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私人产权;即通过产权制度调节人类对自然生产力的支配:一方面,构建内容清晰的林权权利束,行使林权的成本和收益被“内部化”,促进“自负其责”的权利人合理调控社会生产力对自然生产力的影响;如“非采掘类森林使用权”将森林固碳的生态功能商品化,使公益林、天然林林权人有意愿开展护林措施。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可流转的林权制度,激励人们组织和调配社会生产力,使得森林资源这种自然生产力可高效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如“三权分置”活化集体林权担保、出资入股,实现家庭承包集体林地的规模化经营。2)林权限制:森林同其他环境资源要素一样,是人类生活和劳动的富源;作为人类创造性劳动的前提条件,制约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一方面,森林是人类的生存资料来源和生存背景,构成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主张扬弃林权的私人财产排他属性,构建“森林进入权”制度,保障公众进入森林少量地采摘野果、亲近森林景致的自然权利,实现人自身和精神的生产与再生产。另一方面,森林作为可再生资源,其在人类管护下的人化自然自身的生产与再生产,决定了人类林业经济生产能力;主张保留而不是拆除采伐限额及许可制度,通过“许可决定程序公开”、设置“(造林、再造林)采伐环境影响评价”环节等完善措施,规制人类森林开发行为遵循森林自身生产的规律。为实现研究任务,除却第一章资料准备、方法论铺垫,正文论证分为五部分:1)第二章确定因循的生态哲学。探寻生态文明的马克思生态观及“红绿”批判理论资源;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梳理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将生态文明归纳为四个层次、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生态伦理;新时代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社会生与自然生产力全面发展,对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完善提出新要求。2)第三章明确林权构建目标。回溯追踪了我国森林资源财产权的流变,梳理还原了现行森林资源资产物权体系,探讨揭示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与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同构性。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生态观统领下的新兴营林理念,指出现行森林财产权存在的制度弊端,及林权制度完善的必要性。3)第四章界定林权含义。林权界定的争议源于对林权设置的机理认识不清;宪法保障的森林资源公有制度,具有合理协调物质变换、克服资本主义生产物质变换断裂的生态意涵;从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法治角度,应因循“所有权、使用权分离”理论析分私人财产权性质的林权,化解公有产权配置资源的负外部性。4)第五章完善林权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社会生产力约束自然生产力,设置“界定清晰”和“便利流转”的私人财产权。林权制度完善包括:类型化“森林使用权”内容;明晰“国有林地使用权”内容及流转模式;复设次级承包经营权性质的“经营权”,促进集体林地流转。5)第六章研讨林权限制。社会生产力同时亦受自然生产力制约,森林开发活动需遵循森林自身的自然生产力发展规律;法律制度上,表现为符合宪法精神的森林公共池塘资源困境治理的生态文明制度顶层设计;并建议设置森林进入权及完善采伐许可等林权限制措施,以严密的法治保障森林生态文明建设。
董玮[7](2017)在《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以森林的生物机能为核心的现代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越来越表现出基础性、主体性和先导性。由于林业的基础是森林,其公益性、产业性和弱质性密不可分,经营、管理和外部性都伴随着较高的综合风险,尤其需要公共政策的协同发力和持续保障。当前,在“五大”发展理念成为引领中国前行的新战略,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协同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下,实施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建设,发展以林业为支撑的林业生态经济正在从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推进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面。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完善林业公共政策体系日益上升为国家战略,日渐成为学术研究和社会讨论的热点。在促进林业生态经济的基础上,如何选择合理有效的林业公共政策,通过政策的实行完成对相关群体利益的调节,利用利益激励机制实现对森林生态建设的推动和林业经济增长的促进,进而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林业公共政策作为经济激励方式,在体现生态保护经济性的同时又兼顾了经济发展的生态性,其实行有理论依据和现实必要。本文以公共经济学、生态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为分析基础,从林业的两大特殊属性——公共品与外部性出发,从理论上阐释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并从实践上进行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与公共政策的效应测度研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统计数据、网站资料以及实际调研,本文对省级和农户层面的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以及公共政策实施与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评价并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现状,并进一步对林业公共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林业财政政策、林业产权政策和林业管制政策三大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并基于2003-2013年涵盖9个省份1497个样本农户的跟踪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法,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我国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效应,并测算了各政策的贡献度。最后,基于理论与实证双重分析结果提出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公共政策的优化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内涵与模式研究。基于生态经济学视经济系统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思想,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理论释义模型,认为经济的扩大化再生产不是无限的,必须受到能量传递不可逆转条件的制约。林业经济增长也并非无限,而必须有适度的规模,适度规模的约束条件即林业生态的承载力。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模式要求在一定的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发展林业经济,达到物质和能量的输入、输出以及废弃物的吸收平衡,即达到稳态均衡。(2)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状况及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研究。通过宏观统计数据,认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总体状况以及区域生态发展差异状况,明确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描述了我国林业生态发展特征化事实,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水平偏低,区域差异较大,森林生态功能较弱。基于公共品与外部性理论,指出了林业公共政策施行的必要性和现实性。通过对我国林业公共政策的演进以及当前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的梳理,结合对政策执行及需求等现实情况的调研,反映了林业公共政策的总体情况,并指出存在财政支出结构刚性、产权改革目标偏离、管制寻租及委托代理风险等问题。(3)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利用历年森林资源普查数据、林业发展统计数据和微观农户调研数据,从宏观、微观两方面以及规模、结构、分配三个角度分析了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构建了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熵值法对我国各区域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综合指数进行了测算。整体来看,南方林区及其他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综合状况较好,区域林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数的均值分别为1.899和1.821,南方林区对区域林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更高,其他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更多依赖对林业资源消耗。而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林业生态经济综合状况较差,其指数分别为0.908和0.871,尽管东北林区及西南林区林业资源丰富,但是对林业资源的利用程度不高,存在效率损失。(4)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区段和类型划分。按照各区域林业生态经济综合指数大小,将我国不同区域林区划分为四种不同类型:优质区、良好区、成长区和落后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优质区主要包括贵州、广东等5个省份,均分布在南方林区,单位林业生态产生的经济效益在2倍以上,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林业生态良好区主要包括江西、辽宁等9个省份,单位林业生态所生产的经济效益处于1和2之间,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较好。成长区包括吉林、黑龙江等省份,基本分布在东北林区和西南林区,尽管这两大国有林区林业资源特别丰富,但是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并未发挥森林资源的比较优势。林业生态经济落后区包括山东、江苏和甘肃3个省份,该区域省份在考察期间生态水平均呈现了下降趋势,林业经济的发展模式严重损害了林业生态资源和环境。(5)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因素与差异分析。根据对我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评价结果,分析案例省份影响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因素,并继而比较省份之间政策因素的差异,识别出重点政策因素,作为实证分析的基础。不同地区间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政治基础的差异,其公共政策的实施与执行的具体情况也不尽相同,财政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公共管护支出、林区补偿标准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等方面;产权政策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林权证的规范化管理、林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林业保险以及林权纠纷调处问题等方面;相较于林业财政政策和产权政策,各省份间的管制政策差异性较小,只是对于不同林区伐后森林郁闭度、林分蓄积量、采伐强度等的数值规定略有不同。(6)林业公共政策的生态经济效应测度。在定性分析找出政策因素的基础上,做更深一步的公共政策效应及贡献度定量分析,以遴选出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有突出作用的政策类别,为政策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影响效应。其中,对林业生态经济效应影响系数最高的三项分别是:产权政策中的林地流转政策、管制政策中的林木采伐指标是否易获得以及财政政策中的造林补贴政策。造林补贴主要针对生态林有较为显着的效果;而对于商品林,抚育补贴、集体林权改革、林木资源管制政策效果较为明显。(7)林业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分析。对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林业生态发展,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35.53%,管制政策8.63%,财政政策8.21%。对于林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林业公共政策的贡献度大小依次是:产权政策5.14%,财政政策0.83%,管制政策0.16%。不同省区由于所处区位、资源、环境的不同和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差异,各项林业公共政策在各地区的贡献度表现不同。综合来看,产权政策在浙江、福建、江西三省贡献度较高,管制政策在湖南、福建、江西三省贡献度较高,财政政策在湖南、辽宁、福建三省贡献度较高。(8)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建议。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是当地资源、经济、社会、体制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产物,不同的发展模式与政策搭配存在效力的差异。从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要素利用角度,提出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包括提高林地产出率、森林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林业资本产出率、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制度效率等。结合对生态经济和公共经济学理论的演绎推理,明确公共政策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政策目标,进而针对不同林区所处的不同区位、不同权属、不同林种等特征,设计差别化的林业公共政策组合方案,并辅以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多层次公共政策组合体系。
陈家民[8](2016)在《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建立在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恢复平衡,促进我国生物物种的平衡,从而提供给我国经济可以稳定的、生态的、环保的发展的基础上。是我国近期林业发展规划的首要任务,具有长期性、持久性的特点。总结天然林保护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国家政策方面没有建立森林后续发展和森林发展监测体系、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经济评价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林区企业还存在着国有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政策倾斜、地位不对等、地方资金投入不到位、天然林保护工程涉及的职工利益等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天然林保护实施的相关利益者产生利益冲突等。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持泰安市生态的平衡,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成为了泰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本文以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际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工程带来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充分调查分析以后,以期对症下药,对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给于有效开展的对策和建议,以实现泰安市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泰安市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和发展环境。本论文以山东泰安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天然林保护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天然林保护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任务、工程目标、施工长度、施工概括、林区发展概况进行调查研究,对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在森林资源维护、林场职工安排、公益林建设、物种生态结构等方面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工程资金投入问题、森工企业经营问题等进行总结,在国外天然林保护建设经验的汲取和国内天然林保护的进展情况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林业可持续稳定发展原则,提出完善天然林保护的有关政策和具体措施,如从法律上落实职工养老保障问题,工程资金来源合理配置问题、加强天然林自我恢复和市场供给双向能力建设,规范天然林保护设施效果评价等。为泰安市的天然森林资源的生态平衡维护,为泰安经济提供持续动力,同时保证了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圆满收官,为“十三五”天然林建设目标实现打下基础。
李湘玲[9](2013)在《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必须随经济、社会和技术等环境变化而调整。对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进行绩效比较研究,有利于制定有效的改革政策和经营战略,促进国有林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本文从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以林业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为基础,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和实地调查,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比较研究,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了大小兴安岭地区及吉林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经济绩效,以深化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并得出结论如下:(1)通过对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的研究,发现林管局是现有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条块结合”的集中体现。它是一个介于林业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和林业企业三者之间,与区域行政机构共享管理权,而又没有受到明确法律、法规约束的林区管理机构。在“条块结合”特色下,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管理机构与管理职能重叠,专业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企业与地方责任不清、利益不明,企业与林业主管部门产权不分等问题。(2)通过三省(自治区)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定性比较,进一步提出存在多元“条块”组合模式。黑龙江省实行的是省政府管理下的林业厅管理地方林业与森工总局管理国有林区的“地方与国有分置”,管理体制最复杂;吉林省实行的是林业厅管理下的“营林与森工分置”,管理体制较为简单;内蒙古自治区采取的是林业厅管理下的地方林业与国有林区分置,管理体制复杂程度介于两者之间。(3)运用《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数据,基于跨水平和跨层次视角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将反映林业经济绩效的七项主要评价指标转化为评价的四个主要因子,对2010年八个典型林管局(集团)经济绩效进行排名。发现八个林管局(集团)经济发展不平衡,提高资产和人力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是目前经济绩效提升的重点。(4)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内部政企分开”为特色的龙江模式并不是在集团内部能够解决的,而应在国家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整体性改革基础上进行。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伊春模式,在国有林权制度上所进行的改革是在经营机制上的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林区“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难题。(5)在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森林资源将面临更大的市场冲击和压力,提出了改革建议:第一,推行和深化“政企分开”管理体制改革;第二,探索和创新森林资源经营权改革;第三,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改革配套政策体系。
马文学[10](2012)在《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有森林的林地面积和森林资源蓄积约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国有林区为国家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巨大成绩。长期的高强度开发,导致国有林区生态功能退化、可采林木资源锐减、林区民生困难、经济社会发展滞缓等矛盾和问题凸显,迫切需要从建设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高度来推动解决。森林资源的过量消耗,使伊春林区的生态功能明显减弱,局部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伊春作为我国重点国有林区,实施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能够有效保障黑龙江省和东北、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促进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建设。论文选取伊春国有林区为例,以生态经济理论、产业经济理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三种生产协调发展理论和界面活动控制理论为指导,针对伊春国有林区的生态现状和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展开研究。伊春市目前发展的主题是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而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的主要任务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资源管理体制、主导产业选择与优化和生态保护问题。一是转型中的资源管理体制因素。通过梳理国有林区资源管理体制的形成基础及发展历程,确定了伊春国有林区资源管理体制转型的模式及推进时序,这也是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实现的政策保障;二是经济转型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问题。论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了经济转型后的主导产业链群,并设计优化了伊春国有林区经济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三是转型中的生态保护机制创新。尝试性地引入公益林政府回购机制,强化公益林经营的参与式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生态质量。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伊春林区目前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进行识别与测度,用评价指数量化说明伊春林区可持续发展状态、能力和水平,表明近年伊春林区可持续发展呈上升趋势,但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伊春国有林区实施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是非常必要的;最后论文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其三者相互协调性方面,提出了实现伊春林区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设。伊春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是一项复合的系统工程,目标的实现还需要一个过程,转型中的林区社会建设及其秩序还需要逐步扩大与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思想的解放,精神的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就市场经济本身来讲它涉及方方面面,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具体改革工程建设与完善,因而必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二、试论森工林企公路养护在森林资源管护经营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森工林企公路养护在森林资源管护经营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及效益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综述 |
1.2.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森林生态系统 |
2.1.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 |
2.1.3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与价值评估 |
2.1.4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评估与效益提升 |
2.2 理论基础 |
2.2.1 劳动价值论 |
2.2.2 边际效用价值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的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3 伊春国有林区现状分析 |
3.1 伊春国有林区概况 |
3.2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概况 |
3.2.1 森林面积及蓄积概况 |
3.2.2 林龄结构概况 |
3.2.3 造林管护概况 |
3.3 伊春国有林区林业经济概况 |
3.3.1 林业产值及产业结构概况 |
3.3.2 林业投资概况 |
3.3.3 从业人员概况 |
3.3.4 森林旅游概况 |
3.4 伊春国有林区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 |
4.1 森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核算 |
4.1.1 经济效益核算对象 |
4.1.2 经济效益核算方法 |
4.1.3 经济效益核算指标体系 |
4.1.4 经济效益核算 |
4.1.5 经济效益核算结果 |
4.2 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核算 |
4.2.1 生态效益核算方法 |
4.2.2 生态效益实物量核算 |
4.2.3 生态效益价值量核算 |
4.2.4 生态效益核算结果 |
4.3 森林生态系统社会效益核算 |
4.3.1 森林游憩价值 |
4.3.2 森林提供就业机会的价值核算 |
4.3.3 社会效益核算结果 |
4.4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分析 |
4.4.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结果 |
4.4.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影响的理论分析 |
5.1.1 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因素 |
5.1.2 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内部性因素 |
5.1.3 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中介效应 |
5.2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2.1 面板数据模型简介 |
5.2.2 变量与数据 |
5.2.3 面板数据描述与检验 |
5.2.4 模型的估计结果分析 |
5.3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中介效应分析 |
5.3.1 中介效应 |
5.3.2 森林生态效益的中介效应 |
5.3.3 森林经济效益的中介效应 |
5.3.4 森林社会效益的中介效应 |
5.4 本章小结 |
6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的驱动机制分析 |
6.1 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驱动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
6.1.1 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思想 |
6.1.2 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
6.1.3 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 |
6.1.4 演化博弈模型的均衡分析 |
6.2 演化博弈仿真及策略分析 |
6.2.1 三方主体行为策略的动态演化 |
6.2.2 不同因素对三方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影响 |
6.3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提升的驱动机制构建 |
6.3.1 演化博弈仿真结论的分析 |
6.3.2 基于演化博弈仿真结论的驱动机制构建 |
6.4 本章小结 |
7 提升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建议 |
7.1 政府层面 |
7.1.1 增加扶持政策供给 |
7.1.2 保证林业投资的合理有效 |
7.1.3 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体系 |
7.1.4 优化交易市场结构 |
7.1.5 打造产业发展新模式,强化监管制度 |
7.1.6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模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
7.2 集团层面 |
7.2.1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作用认识 |
7.2.2 注重企业科学技术研发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生态文明视阈下东北林区“人林和谐”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的内容 |
(二)研究的方法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东北林区“人林和谐”的理论基础 |
一、生态文明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东北林区生境概况及其生态价值 |
一、东北林区的生境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气候概况 |
(三)自然资源 |
二、东北林区的生态价值 |
(一)自然生态价值 |
(二)生态经济价值 |
(三)生态文化价值 |
第三章 东北林区“人林失和”困局的现状 |
一、由“粗放式发展”到“生态发展”转型的困局 |
(一)林业企业集约化发展滞后 |
(二)林业生态产业链结构不完善 |
(三)林业经济产业结构弱质化 |
二、从“人进林退”到“林进人退”发展的困局 |
(一)林区民生生计困难 |
(二)林区基础设施落后及市政服务资金缺失 |
(三)人口流失严重且人力资源结构失衡 |
三、由“山穷水尽”到“绿水青山”转变的困局 |
(一)利益相关者未能真正参与到森林恢复中 |
(二)林区森林生态恢复过于消极 |
第四章 东北林区“人林失和”困局的成因 |
一、粗放式林业发展模式根深蒂固 |
(一)林区现有管理体制的路径依赖 |
(二)林业企业“集体懒惰”现象凸显 |
(三)林区金融扶持制约因素较多 |
二、旧模式下的人林矛盾冲突凸显 |
(一)急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 |
(二)林区职工发展观念陈旧 |
(三)林区引进人才机制动力不足 |
(四)林业技术水平落后与科技创新力薄弱 |
三、受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
(一)气候条件阻碍林区转型升级 |
(二)交通不便影响林区多方面发展 |
第五章 实现东北林区“人林和谐”的基本路径 |
一、以建设生态文明为首要任务 |
(一)积极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 |
(二)加强政府生态文化体系的建设 |
(三)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的规范管理机制 |
二、以人才兴林为重要战略 |
(一)提高公民就业创业能力 |
(二)发展林业教育事业,定向培育人才 |
(三)优化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及结构 |
三、以兴林富民为重要目标 |
(一)发展产业集群化促进林区经济转型 |
(二)建立健全金融资本体系 |
(三)加大对国有林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
(四)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制度 |
四、以改革创新为关键举措 |
(一)推进林区所有制改革 |
(二)不断完善林业技术创新机制 |
(三)以循环经济为主体实现经济转型新突破 |
(四)构建林区产业生态链发展新模式 |
结语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3)加格达奇林业局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加格达奇林业局林业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
2.1 林下产业转型概念和内容 |
2.2 全国林业产业及黑龙江省林业产业发展状况 |
2.3 加格达奇林业局特殊性 |
2.4 加格达奇林业局林业产业阶段性变化分析 |
2.4.1 1998 年前森林采伐业占据主要地位 |
2.4.2 1998 年天保工程实施林产加工业迎头赶上 |
2.4.3 2001 年加格达奇林业局停伐探索林下产业转型 |
2.4.4 2014 年全面停伐特色林下产业转型深化 |
2.5 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规模及市场竞争优劣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发展潜力和问题分析 |
3.1 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发展潜力 |
3.1.1 发展特色种植业 |
3.1.2 发展北药产业 |
3.1.3 发展养殖业 |
3.1.4 发展旅游业 |
3.1.5 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市场横向对比和预测 |
3.2 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中存在的问题 |
3.2.1 技术问题 |
3.2.2 资源红线约束 |
3.2.3 资金短缺 |
3.2.4 基础设施滞后 |
3.2.5 项目短缺 |
3.3 产生问题的原因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对策建议和保障措施 |
4.1 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的对策建议 |
4.1.1 加强高精尖技术和高科技人才引入和培训 |
4.1.2 有序高效利用已有土地资源 |
4.1.3 增加产业扶持资金争取降低银行贷款门槛 |
4.1.4 向上申请争取林业企业基础设施投入 |
4.1.5 争取优势产业项目和政策落地 |
4.2 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的保障措施 |
4.2.1 政策法规保障 |
4.2.2 自然资源保障 |
4.2.3 科学管理保障 |
4.2.4 财政资金保障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 |
(4)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案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林区 |
2.1.2 森林生态 |
2.1.3 林区贫困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共生理论 |
2.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森林生态与贫困相互关系类型 |
3.1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关联分析 |
3.1.1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哲学思考 |
3.1.2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内涵 |
3.1.3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特征 |
3.2 生物共生理论应用于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适用性研究 |
3.2.1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契合性 |
3.2.2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必要性 |
3.2.3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充分性 |
3.3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概念性共生模式及分析 |
3.3.1 互利共生模式分析 |
3.3.2 寄生共生模式分析 |
3.3.3 竞争共生模式分析 |
3.4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种间竞争的Lotka-Volterra模型与发展模式 |
3.4.1 互利共生发展模式 |
3.4.2 冲突有限发展模式 |
3.4.3 螺旋恶性竞争发展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现状与问题 |
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区位概览 |
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状况 |
4.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总量状况 |
4.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结构状况 |
4.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功能状况 |
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贫困状况 |
4.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职工工资状况 |
4.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发展状况 |
4.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相关配套水平状况 |
4.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存在的的问题 |
4.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森林资源 |
4.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管理战略(制度)影响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 |
4.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利益主体的行为映射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 |
4.5 本章小节 |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的动态演化 |
5.1 森林生态与贫困适应性循环的属性分析 |
5.1.1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潜力 |
5.1.2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连通度 |
5.1.3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恢复力 |
5.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的演化过程 |
5.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单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 |
5.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然保护区单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 |
5.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空间多尺度的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扰沌 |
5.3 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的判别 |
5.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 |
5.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综合指数测度 |
5.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类型的判别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演化的外部扰动及恢复力 |
6.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演化的扰动因素 |
6.1.1 制度扰动—演化的主要因素 |
6.1.2 灾害扰动—演化的关键因素 |
6.1.3 气候变化扰动—演化的潜在因素 |
6.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系统恢复力测度 |
6.2.1 恢复力测度方法选取 |
6.2.2 构建评价共生系统恢复力的指标体系 |
6.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贫困共生系统的恢复力测度结果 |
6.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贫困共生系统恢复力影响机理分析 |
6.3.1 贫困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对系统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
6.3.2 森林生态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对系统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
6.3.3 各子系统应对能力影响因子对系统总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利益相关者行为选择 |
7.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利益相关者及诉求 |
7.1.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识别 |
7.1.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7.1.3 主要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过程及行为结果 |
7.2 森工企业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行为选择分析 |
7.2.1 森工企业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缓解贫困)多任务分析 |
7.2.2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政府)与国有森工企业间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
7.2.3 森工企业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的行为选择利益分析 |
7.3 林业职工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行为选择分析 |
7.3.1 林业职工缓解贫困行为发生道德风险的表现方式 |
7.3.2 林业职工生态保护行为选择的逻辑起点 |
7.3.3 林业职工不同行为选择的驱动因素 |
7.4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实现互利共生的对策 |
8.1 从恢复力视角实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互利共生 |
8.1.1 转变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管理理念 |
8.1.2 积极开展外部干扰的适应性管理策略 |
8.1.3 提高行为主体应对能力的自我管理策略 |
8.2 从利益协调视角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互利共生 |
8.2.1 纠正森工企业在生态保护与缓解贫困中的利益错位 |
8.2.2 协调林业职工在生态保护与缓解贫困中的利益 |
8.2.3 深化森林生态提供者与使用者间的利益转移 |
8.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文献评述 |
1.2.2 国内相关文献评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框架 |
1.5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主要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路径依赖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制度变迁理论 |
2.1.1 制度变迁的涵义 |
2.1.2 制度变迁旳分类 |
2.1.3 制度变迁的原因 |
2.1.4 制度变迁的主体 |
2.1.5 制度变迁的路径 |
2.1.6 制度变迁的方式 |
2.2 路径依赖理论 |
2.2.1 路径依赖的提出 |
2.2.2 路径依赖的形成 |
2.2.3 路径依赖的形式 |
2.3 不完全契约理论 |
2.3.1 不完全契约的产生原因 |
2.3.2 不完全契约的两个分支 |
2.4 委托—代理理论 |
2.5 生态经济理论 |
2.5.1 生态经济学的形成 |
2.5.2 生态经济学的特点 |
2.5.3 生态经济学的内容 |
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7 小结 |
第3章 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特征事实与非均衡性 |
3.1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 |
3.1.1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初始界定(1949-1978) |
3.1.2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启动(1978-1990) |
3.1.3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渐进(1990-2000) |
3.1.4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深入(2000至今) |
3.2 国家林业政策演变 |
3.2.1 国家林业政策演变的第一阶段(1949-1976) |
3.2.2 国家林业政策演变的第二阶段(1977-1997) |
3.2.3 国家林业政策演变的第三阶段(1998至今) |
3.3 国有林区的特征事实 |
3.3.1 公共性 |
3.3.2 外部性 |
3.3.3 契约性 |
3.3.4 代际分配性 |
3.3.5 市场不完善 |
3.4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非均衡性 |
3.4.1 公共地悲剧问题显着 |
3.4.2 体制机制问题突出 |
3.4.3 资源诅咒问题普遍 |
3.5 小结 |
第4章 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形成、体现及成因分析 |
4.1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形成 |
4.1.1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建立的初始成本效应 |
4.1.2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学习效应 |
4.1.3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协调效应 |
4.1.4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的适应性预期效应 |
4.2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体现 |
4.2.1 对国有林权制度的依赖 |
4.2.2 对传统认知模式的依赖 |
4.2.3 对现存制度环境的依赖 |
4.3 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成因分析 |
4.3.1 初始条件设定 |
4.3.2 体制锁定约束 |
4.3.3 利益集团博弈 |
4.3.4 沉淀成本滞后 |
4.3.5 无效市场限制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改革路径依赖的案例研究 |
5.1 伊春国家重点国有林区综合改革情况 |
5.1.1 基本情况 |
5.1.2 治理体制变迁过程 |
5.1.3 治理体制的路径依赖 |
5.1.4 治理体制的路径依赖成因分析 |
5.1.5 治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
5.2 吉林森工改革发展情况 |
5.2.1 基本概况 |
5.2.2 改革总体思路 |
5.2.3 改革的主要措施 |
5.2.4 主要成效 |
5.2.5 发展构想 |
5.3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体制改革情况 |
5.3.1 改革背景 |
5.3.2 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
5.3.3 改革的主要措施 |
5.3.4 改革的主要成效 |
5.4 小结 |
第6章 国外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超越路径依赖的启示 |
6.1 国外主要国家国有林区的治理体制 |
6.1.1 美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 |
6.1.2 俄罗斯国有林区治理体制 |
6.1.3 日本国有林区治理体制 |
6.1.4 德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 |
6.2 国外主要国家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比较评述 |
6.2.1 清晰的产权界定是前提基础 |
6.2.2 完善法律与制度是根本保障 |
6.2.3 稳定的治理体制是重要保证 |
6.3 国外国有林区治理体制超越路径依赖的启示 |
6.3.1 进一步理顺国有林区体制机制 |
6.3.2 真正分离国有林区管理经营权 |
6.3.3 稳定完善国有林区的治理体制 |
6.3.4 切实提高国有林区人员的素质 |
6.4 小结 |
第7章 破解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政策建议 |
7.1 强化市场在国有林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
7.1.1 明晰各种产权关系 |
7.1.2 打破僵化意识禁锢 |
7.1.3 放弃种种偏袒保护 |
7.1.4 全面引入竞争机制 |
7.1.5 实行对外开放战略 |
7.2 消解国有林区沉淀成本存量 |
7.2.1 完善国有林区治理结构 |
7.2.2 切断利益关联传递渠道 |
7.2.3 发挥政府主导推动作用 |
7.3 依靠顶层设计强力推动国有林区治理体制现代化 |
7.3.1 加大扶持政策新供给 |
7.3.2 打造产业发展新模式 |
7.3.3 构建经营管理新体制 |
7.3.4 分类设计林权新契约 |
7.3.5 构建委托代理新制度 |
7.3.6 加强监管制度新设计 |
7.4 推进国有林区混合所有制改革 |
7.4.1 加强科学规划 |
7.4.2 破除市场壁垒 |
7.4.3 分类分层推进 |
7.4.4 推进多元投资 |
7.4.5 鼓励职工持股 |
7.5 引入强大外力推动国有林区治理体制演进 |
7.5.1 畅通利益表达渠道 |
7.5.2 吸收社会各界意见 |
7.5.3 充分贯彻民主精神 |
7.6 实现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 |
7.6.1 提升林业科技含量 |
7.6.2 建立林业保障体系 |
7.6.3 加快林业体制改革 |
7.6.4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 |
7.6.5 完善林业法律机制 |
7.7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林权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2 我国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 |
2.1 生态文明的理论资源 |
2.2 生态文明的理念嬗变 |
2.3 生态文明的意涵解读 |
2.4 本章小结 |
3 我国森林财产权制度流变及其挑战 |
3.1 森林资源财产权配置模式沿革 |
3.2 现行法律中的森林资源财产权结构 |
3.3 营林理念变革给森林资源财产权带来的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4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林权内涵 |
4.1 林权设置目的之澄清 |
4.2 林权生成的基础(母权):森林资源公有产权 |
4.3 林权的生成过程:森林资源所有权的拆分 |
4.4 本章小结:林权的应然含义 |
5 林权的权利结构 |
5.1 林权建构的基本思路 |
5.2 森林使用权 |
5.3 国有林地使用权 |
5.4 林地承包权与经营权 |
5.5 本章小结 |
6 林权的环保限制 |
6.1 林权限制的制度框架 |
6.2 林权环保限制的法律制度 |
6.3 林权环保限制的正当性 |
6.4 森林进入权的制度建设 |
6.5 采伐许可的制度完善 |
6.6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7)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林业生态经济 |
二、林业公共政策 |
三、政策贡献度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五节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林业属性特征与政府干预 |
一、林业的公共品特性 |
二、林业外部性的相关研究 |
三、政府干预相关研究 |
第二节 林业生态经济与公共政策相关研究 |
一、林业生态经济演进、内涵和模式 |
二、林业财政政策相关研究 |
三、林业产权政策相关研究 |
四、林业管制政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 |
第三章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状况与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 |
第一节 中国林业发展总体状况 |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特征化事实描述 |
一、林地资源数量变动及趋势 |
二、林地资源质量变化 |
三、林木资源变动及趋势 |
四、林木资源质量变化 |
第三节 中国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及演进 |
一、中国现行林业公共政策体系 |
二、中国林业公共政策演进及存在的问题 |
三、林业公共政策体系的国际视角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 |
第一节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
一、林业生态经济规模情况 |
二、林业生态经济结构情况 |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基于微观农户的考察 |
四、基于林业经济分配情况进一步考察 |
第二节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测度:改进熵值法 |
一、指标体系构建 |
二、评价方法 |
三、林业生态经济发展指标评价结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效应 |
第一节 公共政策因素的识别与区域差异 |
一、公共政策因素的识别 |
二、林业公共政策区域差异 |
第二节 林业公共政策效应测度 |
一、基本研究框架构建 |
二、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
三、林业公共政策效应测度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基于公共政策贡献度的进一步分析 |
一、贡献度理论模型构建 |
二、公共政策对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测评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公共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一、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 |
二、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
第二节 促进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
一、林业公共政策的优化目标 |
二、促进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建议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局限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典型案例调研情况 |
调研情况一:林业生态经济 |
调研情况二:政策需求情况 |
附录 B:部分国际林业公共政策列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后记 |
(8)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可行性分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2 天然林保护工程相关理论 |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参与式林业理论 |
2.3 社会林业的相关理论 |
2.3.1 天然林保护工程 |
2.3.2 退耕还林工程 |
3 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现状分析 |
3.1 天然林保护工程在泰安市建设现状 |
3.1.1 工程目标 |
3.1.2 首要任务 |
3.1.3 施工长度 |
3.1.4 施工范围 |
3.1.5 施工内容 |
3.1.6 投资和费用 |
3.1.7 施工进度 |
3.2 天然林保护工程在泰安市建设效果 |
3.2.1 泰安市森林资源得到改善 |
3.2.2 合理分流和安置泰安市林场工作人员 |
3.2.3 圆满完成泰安市公益林建设任务 |
3.2.4 泰安市物种生态结构得到改善 |
4 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
4.1 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问题分析 |
4.1.1 工程投资额不足 |
4.1.2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条件不足 |
4.1.3 职工社会保障权益不足 |
4.2 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问题分析 |
4.2.1 公益林建设问题 |
4.2.2 养老保险费用发放问题 |
4.2.3 森林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 |
4.2.4 其他相关涉及问题 |
4.3 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的影响分析 |
4.3.1 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对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
4.3.2 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分析 |
5 国内外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经验借鉴 |
5.1 国外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经验 |
5.1.1 国外国有林的分类经营管理问题 |
5.1.2 国外对天然林实施工程保护 |
5.1.3 国外对天然林采用分类经营,培育采伐人工林 |
5.1.4 国外发展近自然林业 |
5.1.5 国外划定特定的保护区域 |
5.1.6 国外实施天然林禁伐或限伐措施 |
5.2 国内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经验 |
5.2.1 国内天然林资源现状 |
5.2.2 国内天然林保护的进展情况 |
5.2.3 我国森林环境建设 |
6 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策略选择 |
6.1 合理设计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投入问题 |
6.1.1 落实职工养老保险资金给付 |
6.1.2 落实森林养护管护资金给付 |
6.1.3 落实天然林保护工程配套建设费用 |
6.1.4 落实天然林保护基础设施道路、通讯等投入 |
6.2 规范天然林保护工程涉及职工社保权益保障 |
6.3 规范和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
6.4 做好森林分类经营,提高科技管理水平 |
6.5 加强森林权属管理和森林安全管理 |
6.6 保护天然林的同时,促进人工林发展规模 |
6.7 转变林业所有权权属,稳定推动生态移民 |
6.8 加快天然林区自我调节和自我供给能力 |
6.9 动员群众参与天然林保护工程社区建设 |
6.10 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展有法可依 |
6.11 天然林保护建设档案信息系统建设 |
6.12 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示范建设工作 |
6.13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益测评 |
7 结论和展望 |
7.1 项目研究得出的结论 |
7.1.1 天然林保护工程持续性发展 |
7.1.2 天然林保护工程存在问题 |
7.1.3 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对策和建议 |
7.1.4 天然林保护实施过程中注重引进和学习 |
7.2 展望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标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方法 |
1.3.2 数据 |
1.3.3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述评 |
2.1 国有林区重要概念界定 |
2.1.1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特点 |
2.1.2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生产两重性 |
2.1.3 国有林区的生产组织多样化 |
2.1.4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产权 |
2.1.5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矛盾 |
2.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思路梳理 |
2.2.1 国有林区定位及政企合一内涵 |
2.2.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思想 |
2.2.3 吉林省林业管理体制改革样本经验 |
2.3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述评 |
2.3.1 国有林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研究 |
2.3.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实践研究 |
2.3.3 天然林保护工程与国有林区发展研究 |
2.3.4 以往研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及问题 |
3.1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概况 |
3.1.1 地理状况 |
3.1.2 行政概况 |
3.1.3 社会经济发展基础 |
3.2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现状 |
3.2.1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政企合一”历史沿革 |
3.2.2 “条”与“块”相结合的国有林区管理体制特色 |
3.2.3 大小兴安岭国有森工企业改革进程 |
3.3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现状 |
3.3.1 国家森林资源管理体制 |
3.3.2 森工企业的森林资源管理 |
3.3.3 其他森林资源管理与监督机构 |
3.4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四种典型管理体制改革模式 |
3.4.1 黑龙江大兴安岭模式 |
3.4.2 伊春模式 |
3.4.3 “龙江”模式 |
3.4.4 内蒙古模式 |
3.5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5.1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5.2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问题的根源 |
3.6 本章小结 |
4 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的比较分析 |
4.1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社会经济发展及森林资源比较 |
4.1.1 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比较 |
4.1.2 按照行政区划的森林资源比较 |
4.2 三省(自治区)林业管理体制比较 |
4.2.1 三省(自治区)林业管理体制差异 |
4.2.2 三省(自治区)林业产业和森林资源管理比较 |
4.3 管理体制改革不同模式经济绩效评价 |
4.3.1 研究对象选择 |
4.3.2 经济绩效排名实证分析 |
4.3.3 分析与结论 |
4.4 大小兴安岭与全国其他国有林区经济绩效的比较和评价 |
4.4.1 方法、数据及指标选取 |
4.4.2 实证分析 |
4.4.3 国有林区经济绩效综合评价及结论 |
4.5 本章小结 |
5 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研究 |
5.1 管理体制改革影响因素 |
5.1.1 林业企业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5.1.2 林区的社会稳定问题 |
5.1.3 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认识问题 |
5.2 管理体制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
5.2.1 林区开发时期的利益相关者 |
5.2.2 目前管理体制下的利益相关者 |
5.2.3 林区内部森林资源改革涉及的利益相关者 |
5.3 管理体制改革具体对策 |
5.3.1 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方针和原则 |
5.3.2 “政企分开”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行与深化 |
5.3.3 森林资源经营权改革的探索和创新 |
5.3.4 管理体制改革配套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10)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研究 |
1.2.2 生态公益林保护相关研究 |
1.2.3 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相关研究 |
1.2.4 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评价研究 |
1.2.5 研究现状的评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2 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研究 |
2.1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产业经济理论 |
2.3 区域经济理论 |
2.4 生态经济理论 |
2.5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
2.6 三种再生产及其相互协调发展的理论 |
2.7 界面活动控制论 |
2.8 本章小结 |
3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协调发展 |
3.1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含义 |
3.1.1 转型及其含义 |
3.1.2 经济转型的含义 |
3.1.3 公益林经营及其内涵 |
3.2 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基本方向与趋势 |
3.3 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具体表现形式 |
3.4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关系 |
3.4.1 以生态建设促经济转型 |
3.4.2 以加快经济转型来保护生态 |
3.4.3 以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确保民生保障 |
3.4.4 生态保护是经济转型运行的“助推器” |
3.5 本章小结 |
4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现状及分析 |
4.1 伊春国有林区的概况 |
4.2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
4.2.1 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下降 |
4.2.2 传统产业对木材资源的依赖性仍然较强 |
4.2.3 停止森林主伐后的压力加大 |
4.2.4 社会保障能力不足 |
4.2.5 招商引资难度大 |
4.3 伊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体制环境的制约 |
4.3.2 产业布局的整体趋同化 |
4.3.3 结构性矛盾的掣肘 |
4.3.4 缺乏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经验 |
4.4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优势与机遇 |
4.4.1 生态优势条件 |
4.4.2 伴生资源优势 |
4.4.3 林权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
4.4.4 国家的经济转型政策的支持 |
4.5 本章小结 |
5 转型中的伊春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分析与改革探索 |
5.1 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形成基础与背景 |
5.1.1 计划经济以前阶段 |
5.1.2 计划经济体制阶段 |
5.1.3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阶段 |
5.1.4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 |
5.2 现行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
5.2.1 政府机构对企业经营的过度干预 |
5.2.2 国有森林资源管理的责权不清 |
5.2.3 管理模式中缺乏制约机制 |
5.2.4 外部监督内部化 |
5.2.5 营林与森工的貌合神离 |
5.3 目前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模式分析 |
5.3.1 吉林森工集团和内蒙古森工集团的改革探索 |
5.3.2 清河林业局和十八站林业局改革探索 |
5.3.3 其他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
5.3.4 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探索 |
5.3.5 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探索的评述 |
5.4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模式的选择与推进时序 |
5.4.1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 |
5.4.2 渐进式的“内部分开型”推进时序的影响因素 |
5.4.3 实施渐进式的“内部分开型”的推进时序 |
5.5 本章小结 |
6 转型中的伊春国有林区主导产业选择及空间布局设计 |
6.1 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 |
6.1.1 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建立 |
6.1.2 主导产业选择的评分结果 |
6.2 伊春国有林区主导产业的确定 |
6.2.1 生态旅游业 |
6.2.2 木材精深加工业 |
6.2.3 生态畜牧业与绿色食品业为主的多种经营 |
6.2.4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
6.3 伊春林区产业转型实现的路径选择 |
6.3.1 原主导产业延伸 |
6.3.2 新兴产业更新 |
6.3.3 多元产业复合 |
6.4 伊春国有林区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优化设计 |
6.4.1 加快林区产业转型升级 |
6.4.2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
6.4.3 控制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冲突的产业 |
6.4.4 优化林区产业的空间布局 |
6.5 本章小结 |
7 转型中的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机制创新 |
7.1 伊春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公益林经营情况 |
7.1.1 森林集约经营的水平提高 |
7.1.2 森林生态效益在逐渐增加 |
7.1.3 森林资源管护的效果明显 |
7.1.4 林改区的公益林经营未达效果 |
7.1.5 林改区内的公益林经营缺乏相应的经营机制 |
7.2 林改区内的公益林经营的政府回购机制设计 |
7.2.1 公益林政府回购的含义 |
7.2.2 政府回购公益林的特征 |
7.2.3 公益林政府回购机制的效能 |
7.2.4 公益林政府回购应用的前提条件 |
7.3 公益林政府回购机制的运行设计 |
7.3.1 设置政府相关机构 |
7.3.2 签订回购合同 |
7.3.3 效益评估 |
7.3.4 利益分配 |
7.3.5 履行回购合同 |
7.3.6 建立监督投诉机构 |
7.4 本章小结 |
8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的识别及测度 |
8.1 区域林业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评价方法 |
8.1.1 建立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8.1.2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8.1.3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8.1.4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 |
8.2 区域林业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的判别与预测 |
8.2.1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指数的基本评价结果的判别 |
8.2.2 点估计 |
8.2.3 区间估计 |
8.2.4 区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的预测 |
8.3 伊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评价与分析 |
8.3.1 伊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综合指数的计算 |
8.3.2 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指数 |
8.3.3 伊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数的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实现伊春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推进策略 |
9.1 伊春林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推进策略 |
9.1.1 调整林区经济结构,培育新的增长方式 |
9.1.2 深化改革确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 |
9.1.3 全面扩大林区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 |
9.2 伊春林区生态保护发展的推进策略 |
9.3 伊春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外部保障条件建设 |
9.3.1 扩大和延伸“天保工程”资金投入 |
9.3.2 建立林区经济转型专项资金 |
9.3.3 分离企业办社会和实施政企分开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
9.3.4 森工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 |
9.3.5 企业富余职工安置 |
9.3.6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
9.3.7 争取财税金融扶持政策 |
9.3.8 支持伊春扩大对外开放 |
9.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试论森工林企公路养护在森林资源管护经营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伊春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效益核算及效益提升研究[D]. 赵轩.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生态文明视阈下东北林区“人林和谐”问题研究[D]. 刘千萌.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3]加格达奇林业局三种一养一游特色林下产业转型研究[D]. 王凯.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4]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D]. 秦会艳.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5]中国国有林区治理体制变迁的路径依赖研究[D]. 张壮. 吉林大学, 2018(12)
- [6]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林权制度研究[D]. 张启彬.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3)
- [7]中国林业生态经济发展评价及公共政策效应研究[D]. 董玮. 安徽大学, 2017(12)
- [8]泰安市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问题研究[D]. 陈家民. 山东农业大学, 2016(04)
- [9]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管理体制改革模式研究[D]. 李湘玲. 北京林业大学, 2013(06)
- [10]伊春国有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 马文学.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