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e Fort Ⅱ型截骨术的直接进路(论文文献综述)
郑海英[1](2021)在《两种数字化咬合导板颌骨定位精度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深入研究两种数字化咬合导板的设计和制作流程,提高数字化咬合导板的颌骨定位精度。方法:选择30例牙颌面畸形患者,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并行临床检查,同时完善头颅正、侧位片、全景片、上下颌牙列模型和颅面CT扫描等检查,CT数据以DICOM文件形式存储和传输,并分别通过扫描口内天然牙列与体外石膏模型两种方法获取两组数字化牙模型,将数字化牙模型及颅面CT数据的导入Mimics Medical 20.0软件,两组数字化牙模型分别与CT数据三维重建的颅颌面数字化模型进行拟合,在颅面三维数字化模型上分别对上、下颌骨进行虚拟切割、移动骨块手术设计。用上下牙口扫数字化模型配准替代颅面三维数字化模型上的牙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口扫咬合导板(中间咬合导板和终末咬合导板);用上下牙模扫数字化模型配准替代颅面三维数字化模型的牙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制作模扫咬合导板(中间咬合导板和终末咬合导板)。将咬合导板的数字化模型输入3D打印机,制作打印出两组咬合导板,术中通过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进行上颌骨虚拟设计位置的确认及验证。术中导航记录两组咬合导板定位颌骨的标记点坐标,计算7个颌骨测量点与设计方案数据间的距离偏差(DE),上下颌骨测量点为:A(上牙槽座点)、FPR(右侧前部打孔点)、FPL(左侧前方打孔点)、RPR(右侧后方打孔点)、RPL(左侧后方打孔点)、FR(右侧颏孔)、FL(左侧颏孔)。应用咬合导板的适应性、偏差分析(RMS)、体积、术中导航数据,综合评价两组咬合导板的精度。结果:石膏模型扫描咬合导板组的就位密合度明显低于口扫咬合导板组。两组咬合导板口内适应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08,P<0.01)。以CT咬合导板为参考,模扫咬合导板组RMS=224.57±52.31μm,口扫咬合导板组RMS=189.20±35.91μm,两组咬合导板RMS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6,P<0.05);两组咬合导板体积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下颌标记点导航坐标值配对分析:在X轴上,1个研究标记点(A)中MDE与ODE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E中位数的绝对值大于ODE中位数的绝对值,口扫咬合导板组颌骨再定位精确性优于模扫咬合导板组;在Y轴上,5个标记点(A、FPR、FPL、RPR、RPL)中MDE与ODE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E中位数的绝对值大于ODE中位数的绝对值,口扫咬合导板组颌骨再定位优于模扫咬合导板组。在Z轴上,7个标记点(A、FPR、FPL、RPR、RPL、FR、FL)中MDE与ODE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内天然牙列扫描组的咬合导板与天然牙列的密合程度及术中颌骨定位的准确度均高于石膏模型扫描组。口扫咬合导板的精度及正颌手术颌骨定位精度优于模扫咬合导板。
陈哲炜,郭芳芳[2](2019)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颅颌面外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作为新兴的技术,在颅颌面外科领域受到广泛重视。该技术能够改善颅颌面外科手术方式,相对于传统手术,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作者对该技术在虚拟手术计划、术中导航、手术训练与远程干预3个方面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介绍颅颌面外科中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席理[3](2018)在《骨性Angle Ⅲ类错(牙合)畸形分类及手术优先模式治疗前后硬组织变化测量分析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基于手术优先治疗模式,对需要正颌外科治疗的骨性Anglelll类错矜畸形[1]患者进行分类,针对各型分类选择适宜手术方案,术后行快速正畸。对治疗前后颌而部硬组织矢状方向角度、线距变化进行测量分析,评价该类畸形患者治疗效果。为临床诊疗分类、选择手术方案、评价疗效提供方法和数据依据。研究方法收集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颌面整形外科中心采用手术优先模式下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骨性Anglelll类错矜畸形治疗结束的患者X线头颅定位正侧位片。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43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5例。年龄16-37岁,平均21.55±3.53岁。将患者术前(T0)、术后7天(T1)、术后6个月或6个月以上(T2)的头颅定位侧位片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相关硬组织的标志点进行测量分析及比较,客观评价手术疗效及术后稳定性、复发倾向。临床分类及适宜术式:Ⅰ型:Ia.骨性下颌前突的完全性AnglellI类错(牙合)畸形;Ib.骨性下颌前突偏斜的完全性Anglelll类错(牙合)畸形。采用口内进路的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intrao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SSRO)矫治。Ⅱ型:Ila.伴有上颁后缩、下颌前突(排除唇腭裂上颌后缩患者)骨性Anglelll类错(牙合)畸形。行Lefortl型截骨前移加双侧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Ilb.假性下颌前突(单纯上颌后缩)的Anglelll类错矜畸形,行LefortI型截骨前移。Ⅲ型:下领牙槽性前突(排除功能性),基骨骨性关系良好,经正畸治疗无效的轻度骨性Anglelll类错(牙合)畸形且前牙反(牙合),颏部前突不明显。采用AMSO(antcrior mandibular subapicalosteotomy,AMSO)下(牙合)前份根尖下截骨后退。结果:Ⅰ型治疗前后硬组织矢状向标志点线距变化术后即刻∠SNB、∠ANB、∠SND分别减小4.41,、4.78。、4.06°(p<0.001),Li、B、D、Pog、Me在矢状向上卜分别后退7.77mm、7.76mm、10.55mm、8.28mm、8.59mm(p<0.001)。术后骨性Ⅲ类面型得以即刻改善,并趋近于国人正常范围。覆盖由-1.14mm变为5.80mm。因预留去代偿间隙,显得覆盖稍大。术后稳定性统计分析(T2-T1)术后6个月及以上随访中∠SNB∠ANB、∠SND分别复发17.9%、23.4%、21.6%(p<0.001),Li、B、D、Pog、Me在矢状向上分别复发26.13%、19.07%、16.21%、23.07%、24.10%(p<0.001)。平均复发量介于1.72.07mm,处在可接受范围内。Ⅱ型治疗前后硬组织矢状向标志点线距变化术后即刻∠SNB、∠ANB、分别减小5.02°、10.2°,∠SNA增加5.01。(p<0.001),A前移4.78mm(p<0.001);Li、B、Pog、Me在矢状向上分后退6.19mm、6.15mm、6.81mm、9.07mm(p<0.001)。覆盖山-5.96mm变为6.01mm。双颌同期进行手术时,单颌骨移动量适宜,即刻获得更为理想的美学效果及稳定牙列尖窝关系。因预留去代偿间隙,显得覆盖稍大。术后稳定性统计分析(T2-T1)术后6个月及以上随访中∠SNB、∠ANB、分别复发20.3%、18.3%,∠SNA减小7.5%(p>0.05),Li、B、Pog在矢状向上分别复发20.7%、14.95%、18.9%(p<0.05),Me在矢状上复发22.16%(p>0.05)。平均复发量介于0.922.01mm,处在可接受范围内。覆盖由6.01mm变为2.88mm。上颌骨截骨术后稳定性良好,颌骨位移量小,复发线距相对较小,手术效果稳定。Ⅲ型治疗前后硬组织矢状向标志点线距变化术后即刻∠SNB、ZANB分别减小4.02°、3.7°(p<0.05),Li、B在矢状向分别后退7.49mm、7.69mm(p<0.05)。术后稳定性统计分析(T2-T1)术后6个月及以上随访中∠SNB、∠ANB分别增加18.7%、12.4%,LI、B分别前移为0.93mm、1.10 mm,复发程度小于2mm。覆盖由-1.07mm变为4.07mm,趋向正常。本组病例效果肯定,有效改善面型及矫正前牙反矜。因手术未改变磨牙关系,磨牙关系较稳定,受下颌旋转复发趋势影响较小,故术后稳定性较Ⅰ、Ⅱ型理想。结论手术优先模式下针对不同畸形分类采用适宜的术式进行矫治,有效矫治骨性Anglelll类错胎畸形,使上下颌骨相对位置趋向正常,正侧貌获得明显改善。(1)治疗后牙颌畸形硬组织测量结果接近正常,容貌满意;(2)手术优先模式下正畸治疗时间缩短且术后快速正畸达到良好尖窝关系;(3)针对骨性Anglelll类错(牙合)畸形患者进行亚型分类并选择适宜术式,且有助于达到稳定的手术效果;(4)手术优先模式矫治效果稳定,复发率较传统模式接近。SFA治疗效果有待于远期随访、观察。根据稳定性划分以及三组术后稳定性相关数据统计,基于手术优先模式下其稳定性:AMSO>Lefort I+BSSRO>BSSRO。
陈泽[4](2013)在《颌骨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抢救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总结颌骨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抢救方法,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1月70例颌骨骨折患者,对其中的17例治疗失败的病例进行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进行抢救,分析治疗后的效果。结果临床效果方面,满意13例,比率为76.47%,有效为3例,比率为17.65%,无效为1例,比率为5.88%;而从并发症方面,有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分别为张口困难和畸形愈合,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76%。结论颌骨骨折治疗失败后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马丹[5](2013)在《单颌与双颌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面部硬组织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骨性安氏Ⅱ类错(?)畸形是临床上常见的牙颌面畸形之一,对其进行治疗和研究一直是口腔科医生关注的焦点。正畸-正颌联合治疗被广泛认为是一种良好地治疗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的方法。上颌Le Fort Ⅰ型截骨术和下颌双侧升支矢状骨劈开术(BSSRO)是治疗骨性Ⅲ类错(?)最为常用的手术方式。临床上根据畸形的程度和部位选择采用一种或两种术式相结合来进行治疗。根据手术部位通常分为单纯下颌手术和双颌手术,但对单、双颌手术方法的选择尚无统一的标准。通过对骨性Ⅲ类错(?)者治疗不同时期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测量分析,明确单、双颌手术方式的选择标准,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掌握不同术式对骨骼及牙齿改变的异同,以期更好的选择手术方案。尽管正颌外科取得了突飞猛劲的进步,但术后稳定性仍是困扰着口腔科医师的问题。术后稳定性是衡量正颌外科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国内外对术后稳定性的报道,多为对单纯下颌手术或双颌手术的研究。鲜见对单、双颌手术复发程度、部位及原因的对比研究。比较单颌手术与双颌手术治疗严重骨性Ⅲ类错(?)者面部硬组织的变化,可以明确术后复发部位、复发程度及影响复发的因素,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目的:通过对单颌与双颌正颌手术治疗的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治疗不同时期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的测量分析,比较单、双颌手术后颌面部硬组织变化规律及其稳定性,明确单、双颌手术方式的选择标准,为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治疗前诊断设计、手术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选择60例骨性安氏Ⅲ类错(?)者,其中30例接受单纯下颌手术,30例接受双颌手术。分别在治疗前(T0),手术前(T1),手术后6周(T2),以及治疗结束时(T3)拍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颅面部17个硬组织标志点,测量它们所形成的角度、线距及其在垂直方向和矢状方向上线距间的变化。全部测量数据使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治疗前(T0)与手术前(T1)各硬组织标志点变化的比较除单颌手术组上切牙相应测量值无显着变化外(P>0.05),单颌手术组下切牙和双颌手术组上、下切牙的相应测量项目均发生了显着变化(P<0.05)。表明术前正畸去代偿作用明显。(2)手术前(T1)与手术后6周(T2)各硬组织标志点变化的比较双颌手术组上颌各硬组织标志点明显向前向上移位,单、双颌手术组下颌各硬组织标志点均明显向后向上移位(P<0.05)。双颌手术组SNA角以及两组的SNB角、ANB角、Wits值均发生了显着变化(P<0.05),术后患者由Ⅲ类骨面型变成Ⅰ类骨面型。双颌手术组OP-SN增大显着(P<0.05),表明患者(?)面发生了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单颌手术组无此改变(P>0.05)。双颌组上面高(N-ANS)、下面高(ANS-Me)变化显着(P<0.05),术后颌面部垂直比例关系更为协调。两组患者均由反覆(?)反覆盖变为覆(?)、覆盖正常,获得了良好的咬合关系。(3)手术后6周(T2)与治疗结束时(T3)各硬组织标志点变化的比较双颌手术组上颌各硬组织标志点有轻度的向后向下位移的趋势,单、双颌手术组下颌各硬组织标志点均有轻度的向前向上位移的趋势,但其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发现:在矢状方向上,双颌手术组术后稳定性优于单颌手术组(P<0.05);在垂直方向上,两组术后稳定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双颌手术在上颌畸形治疗、面部垂直比例关系改善、(?)平面倾斜度改变方面优于单颌手术。(2)在矢状方向上,双颌手术组术后稳定性优于单颌手术组;在垂直方向上,两组术后稳定性无统计学差异。
郭燕,姜菲菲,阎艾慧,卢利,李巍,郝帅,姜学钧[6](2013)在《鼻内镜下Le FortⅠ截骨进路治疗鼻咽血管纤维瘤》文中指出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Le FortⅠ截骨进路治疗鼻咽血管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至2009年8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鼻内镜外科技术和Le FortⅠ型截骨进路治疗鼻咽血管纤维瘤RadkowskiⅡb期的3例住院患者,术后1、3、6个月及1年定期门诊复查,术后2年以上鼻内镜检查、鼻窦CT检查及随访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3例患者肿瘤完全切除,无并发症,术后均随访2年以上无复发,无面容改变,牙齿咬合良好,能进食硬食,1例稍有牙体麻木感。结论对瘤体广泛侵及翼腭窝、颞下窝的鼻咽血管纤维瘤采用鼻内镜辅助下Le FortⅠ截骨进路,术野暴露充分,能彻底切除肿瘤,面部不留切痕,效果良好。
徐佳,吕长胜[7](2010)在《下颌前突畸形外科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下颌前突(mandibular prognathism)是整形外科中最常见也是比较严重的疾病。早在1778年,Hunter曾给下颌前突畸形下了这样的定义:下颌骨过分的向前突出以致造成前牙反牙合,咬合关系紊乱以及容貌的破坏,下颌前突畸形常伴有牙合关系的错乱,前牙反牙合或伴开牙合,后牙呈安氏III类错牙合关
王智运,尹庆水,王国良,李洪涛,章凯,吴文[8](2009)在《Le Fort Ⅰ型截骨入路处理颅颈连接腹侧区病变的解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为Le FortⅠ型截骨入路处理斜坡至上颈椎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在36例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尸体标本上进行模拟Le FortⅠ型截骨入路手术过程,逐层解剖至延髓和上颈段,观察并测量显露范围及双侧腭大动脉、斜坡、椎-基底动脉以及脑神经等结构的相关解剖数据。结果Le FortⅠ型截骨入路可以达到蝶窦至C1椎体下缘的广泛区域。腭大动脉距离梨状孔底部的深度为(33.6±4.5)mm,可显露范围的垂直距离为(74.6±5.1)mm,水平宽度为(27.4±4.32)mm,咽结节距离门齿深度(84.4±6.3)mm,是斜坡骨窗的理想入口。结论LeFortⅠ型截骨入路在处理颅颈连接腹侧区病变中具有显露广泛、手术创伤小、安全性较高等优点。
孙晋虎[9](2008)在《颌骨骨折治疗中微创及美容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口腔颌面部是人体的暴露部位,容易受到各种外力打击发生外伤性骨折,给患者的面部容貌和功能带来很大的损害。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的逐渐增加,由其所致的颌
徐海淞,穆雄铮,俞哲元,冯胜之,韩嘉毅,张涤生[10](2008)在《中面部牵引成骨术治疗骨性气道狭窄》文中提出目的研究中面部 Le Fort Ⅲ型截骨牵引成骨术对严重中面部发育不良所致骨性上气道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0年8月至2007年2月共11例5~16岁严重中面部发育不良伴突眼、反颌及骨性上气道狭窄的患儿接受 Le Fort Ⅲ型颅面部截骨和牵引成骨术治疗。术前术后应用上气道三维 CT 重建分析体积变化,多导睡眠监测评估气道功能变化,进而评估中面部牵引成骨术对中面部严重发育不良所致骨性上气道狭窄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气道梗阻情况均获有效缓解,面部外形明显改善。术后上气道平均体积较术前增加约64.3%,平均增加达(9.13±6.94)ml,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导睡眠监测平均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水平、鼾声指数等多项结果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结论中面部牵引成骨术能有效治疗中面部严重发育不良所致的骨性上气道狭窄。
二、Le Fort Ⅱ型截骨术的直接进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e Fort Ⅱ型截骨术的直接进路(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数字化咬合导板颌骨定位精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与材料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见图14) |
1.3.1 基本信息与临床检查 |
1.3.2 口外扫描法 |
1.3.3 口内扫描法 |
1.3.4 影像资料获取 |
1.3.5 数字化咬合导板制作 |
1.3.6 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及术中导航验证 |
1.4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数字化咬合导板的主观检测 |
2.2 数字化咬合导板的客观分析 |
2.3 导航数据采集 |
3.讨论 |
3.1 数字化咬合导板的研究背景及进展 |
3.2 两种数字化咬合导板的体积分析 |
3.3 两种数字化咬合导板的RMS值分析 |
3.4 两种数字化咬合导板的颌骨定位精度分析 |
3.5 存在的问题 |
3.6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数字化导板在正颌手术中的应用和发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20例临床病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颅颌面外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的定义 |
2 VR及AR在颅颌面外科的应用进展 |
2.1 虚拟手术计划 |
2.2 术中设计及导航 |
2.3 手术训练以及远程干预 |
3 总结与展望 |
(3)骨性Angle Ⅲ类错(牙合)畸形分类及手术优先模式治疗前后硬组织变化测量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骨性Angle Ⅲ类错(牙合)畸形分类及手术优先模式治疗前后硬组织变化测量分析研究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骨性AngleⅢ类错(牙合)畸形分类及相应矫治术式选择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5)单颌与双颌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面部硬组织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附图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闻及答辩情况表 |
(7)下颌前突畸形外科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20世纪初下颌前突畸形外科手术治疗的术式发展及评价 |
2 20世纪中期下颌前突畸形外科手术治疗术式发展及评价 |
3 20世纪末下颌前突畸形外科手术治疗术式发展及评价 |
4 问题与展望 |
(8)Le Fort Ⅰ型截骨入路处理颅颈连接腹侧区病变的解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标本解剖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Le FortⅠ型截骨 |
2.2 显露范围 |
2.3 深层解剖 |
2.4 神经血管关系 |
3 讨论 |
3.1 上颌骨截骨的解剖特点 |
3.2 斜坡前组织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3.3 骨窗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四、Le Fort Ⅱ型截骨术的直接进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数字化咬合导板颌骨定位精度比较研究[D]. 郑海英. 青岛大学, 2021(02)
- [2]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颅颌面外科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陈哲炜,郭芳芳.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6)
- [3]骨性Angle Ⅲ类错(牙合)畸形分类及手术优先模式治疗前后硬组织变化测量分析研究[D]. 席理.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4]颌骨骨折治疗失败原因分析及抢救方法研究[J]. 陈泽.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16)
- [5]单颌与双颌正颌手术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面部硬组织变化的研究[D]. 马丹. 山东大学, 2013(11)
- [6]鼻内镜下Le FortⅠ截骨进路治疗鼻咽血管纤维瘤[J]. 郭燕,姜菲菲,阎艾慧,卢利,李巍,郝帅,姜学钧.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3(03)
- [7]下颌前突畸形外科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J]. 徐佳,吕长胜. 中国美容医学, 2010(12)
- [8]Le Fort Ⅰ型截骨入路处理颅颈连接腹侧区病变的解剖研究[J]. 王智运,尹庆水,王国良,李洪涛,章凯,吴文.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09(06)
- [9]颌骨骨折治疗中微创及美容外科技术的临床应用[J]. 孙晋虎.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8(10)
- [10]中面部牵引成骨术治疗骨性气道狭窄[J]. 徐海淞,穆雄铮,俞哲元,冯胜之,韩嘉毅,张涤生. 中华外科杂志, 2008(08)
标签:心外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