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氯氰菊酯对德国大蠊乙酰胆碱酯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的影响

β-氯氰菊酯对德国大蠊乙酰胆碱酯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的影响

一、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妍[1](2021)在《2019-2020年我国16省份草地贪夜蛾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茚虫威抗性水平监测》文中提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多食性重大农业害虫,具有极强的远距离迁移能力、极强的繁殖能力、极强的适应能力和暴食性等特点,2017年被国际农业和生物科学中心CABI列为世界十大植物害虫之一。2018年12月首次入侵我国云南省并迅速蔓延危害。目前,化学防治是防治草地贪夜蛾的主要手段,但是抗药性问题也日益突出。本论文围绕草地贪夜蛾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茚虫威抗性水平监测进行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Tpi基因e4183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玉米型和水稻型鉴定。2019年991头个体中,玉米型个体980头,比例为98.9%;水稻型个体仅7头,比例为0.7%;杂合型个体4头,比例为0.4%。2020年1027头个体均为玉米型纯合子,未检测到水稻型和杂合型。幼虫选择取食实验结果表明,2019年1036头个体中,1030头幼虫取食玉米叶片,所占比例为99.42%;仅有6头幼虫选择取食水稻叶片,比例仅为0.58%。同时,2020年16省份共914头个体中,912头幼虫取食玉米叶片,所占比例为99.78%;仅有2头幼虫选择取食水稻叶片,比例仅为0.22%。结合2019年和2020年Tpi检测结果,表明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存在玉米型、水稻型和杂合型,且玉米型占主要部分。2.通过对2019年我国16省份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室内饲养3龄幼虫进行点滴法和浸叶法生物测定比较分析发现:点滴法b值范围1.2~3.5之间大于浸叶法b值范围0.8~2.7;点滴法的c2值明显小于浸叶法,且P值相对集中,在0.8489~0.9999之间。相较于浸叶法,点滴法生测数据离散程度更小,种群在遗传学上纯度越高,因此点滴法更加适合草地贪夜蛾的生物测定。3.2019年和2020年我国草地贪夜蛾对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水平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广西种群对于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敏感度最高(LD50值=12.523μg/g),16种群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在1.0~4.3倍之间;2020年湖南种群对于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敏感度最高(LD50=14.593μg/g),16种群对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在1.1~4.2之间。结合两年的数据可以推测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种群对高效氯氟氰菊酯产生中等水平的抗性,田间防治可以合理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杀虫剂。4.2019年和2020年我国草地贪夜蛾对茚虫威抗性水平监测结果显示:2019年四川种群对茚虫威的敏感度最高,LD50值为4.419μg/g;河北种群对茚虫威的敏感度最低,致死中量LD50值为15.781μg/g,2019年16个种群对茚虫威的抗性倍数在0.9~3.4倍之间;2020年贵州对于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敏感度最高(LD50=7.235μg/g),2020年16个种群对茚虫威的抗性倍数威1.5~5.1倍。这表明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种群对茚虫威产生低水平的抗性,建议田间防治可以合理使用茚虫威杀虫剂且建议与有效增效剂配合使用,同时应进一步加强田间抗性监测工作,以减缓茚虫威抗药性的发展。5.2019年和2020年我国田间种群草地贪夜蛾VGSC基因分子检测结显示:2019年我国16省份727头个体和2020年16省份929头个体共1656头个体在932位点连续两年未检测到突变,而在929位点,2019年727头个体中检测出3头个体为抗性杂合子,抗性基因突变频率为0.2%;而2020年未检测到突变个体。同时,在1014位点,2019年未检测到突变个体,而2020年929头个体中检测出4头个体为抗性纯合子,抗性基因突变频率为0.4%。

张余杰[2](2019)在《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抗性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 onukii(Matsuda)(即“假眼小绿叶蝉”)是茶树上最重要的害虫之一。由于该虫寄主广泛、适应能力强、每年发生代数多等特点,给茶叶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目前,生产上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的仍然以化学防治为主,但化学药剂的不合理的滥用,导致其抗药性不断升高。噻虫嗪是一种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内吸、胃毒活性,且杀虫谱广,是防治小贯小绿叶蝉的主要化学药剂。已有的研究表明,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的抗药性呈逐年增加趋势。评价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的抗性机制是制定抗性治理对策和开发杀虫剂的重要依据。因此,本文以室内驯化获得的抗敏品系为材料,从生命表构建、抗敏品系筛选、酶活测定、转录组学与抗性基因的扩增和原核表达等方面,探究了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产生抗药性生化及分子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构建了云贵高原小贯小绿叶蝉生命周期表并筛选了抗敏品系本研究结果表明:成虫的龄期最长,为18.90 d,其次为卵9.02 d,1-5龄若虫的龄期分别为1.28 d、1.92 d、2.12 d、2.78 d、1.37 d。小贯小绿叶蝉的年龄-阶段特定存活率(Sxj)曲线之间存在明显的重叠;随着时间的增加,小贯小绿叶蝉的年龄-特定存活率(lx)在31 d时开始出现下降,44 d时所有个体均死亡;年龄-特定生殖力(fx)、年龄-特定生殖力(mx)曲线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年龄-阶段期望寿命(exj)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逐渐降低;小贯小绿叶蝉雌虫一个初生卵的生殖价值(vxj)为1.065,随着年龄和龄期的不断延长,其生殖价值亦随之增高,当到了第10天时,雌虫产卵时的生殖价值达到顶峰。抗敏品系筛选结果显示:小贯小绿叶蝉敏感品系在24 h、48 h、72 h毒力回归方程分别为y=4.2952+1.6306x、y=4.6528+1.9017x、y=5.0957+2.0957x,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2、0.9705、0.9362;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7055 mg/L、1.5226mg/L、0.8971 mg/L。抗性品系连续筛选15代后,LC50上升至52.4806 mg/L,为初始LC50的19.40倍,达到中抗水平。2.探明了小贯小绿叶蝉抗噻虫嗪的生化机制增效醚(PBO)、顺丁烯二酸二乙酯(DEM)以及磷酸三苯酯(TPP)对小贯小绿叶蝉敏感品系的增效比依次为1.4115、1.2251、0.8911,而在抗性品系中增效比依次为3.0153、2.8508、1.010,结果显示,PBO和DEM在小贯小绿叶蝉抗性品系中的增效作用明显,与之相较,TPP增效作用一般。小贯小绿叶蝉敏感品系和抗性品系处理组,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力分别为0.2977mmol/pro(mg)/30 min与1.9707mmol/pro(mg)/30 min,两者之间差异显着,抗性品系的多功能氧化酶(MFO)的活性为敏感品系的6.62倍;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力分别为33.3337 U/mg prot与182.2680 U/mg prot,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差异显着,抗性品系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为敏感品系的5.47倍;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力分别为0.2934nmol/min/mg prot与0.3002 nmol/min/mg prot,经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差异不显着,抗性品系的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活性为敏感品系的1.02倍。3.阐明了小贯小绿叶蝉抗噻虫嗪的分子机制通过对小贯小绿叶蝉抗敏品系的转录组进行分析,共计得到222059个unigenes,在七大数据库中注释比对中,其中有7844条unigenes成功注释到所有数据库,有107653条unigenes至少成功注释到一个数据库。此外,仍有114406条unigenes未能成功注释,这部分unigenes序列的作用和功能尚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分析。通过Blastx比对,共获得编码蛋白质的核酸序列(CDS)67224条;经estscan预测,共获得编码核酸和氨基酸的序列(CDS)56437条。基于阈值pval<0.01,fold change≥2对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基因进行筛选,共获得差异unigenes 3131个,其中显着上调169个,显着下调1423个。3131个差异unigenes中,共计1598个成功的注释到GO数据库三大类三十个功能组,其中生物学过程大类中以蛋白质水解、氧化还原过程功能组unigenes个数最多,分别为138个、139个;分子功能大类中unigenes数目较多的功能组分别为作用于L-氨基酸肽的肽酶活性(unigenes数142个)、肽酶活性(unigenes数144个)、内肽酶活性(unigenes数102个)、氧化还原酶(unigenes数137个)、水解酶活性(unigenes数296个),说明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的抗性在生物学方面表现为体内细胞不同代谢活动的进行,主要与细胞中的结合抑或催化活性等功能相关。上调差异表达unigenes中共有11个unigenes与抗药性相关,主要包括细胞色素氧化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羧酸酯酶、细胞色素b基因、三磷酸腺苷合酶基因等,且代谢抗性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倍数较高,因此推测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的抗性可能以代谢抗性为主。4.克隆并解析了抗性基因Eo GSTs1的生物信息学特征通过对筛选出来的抗性基因进行克隆测试,成功扩增出一个谷胱甘肽转移酶基因Eo GSTs1(Cluster-166.0)的全长c DNA,其长度为841 bp,预测Eo GSTs1基因编码区的长度为624 bp,共编码207个氨基酸,其中5′端非编码取长度为99 bp,3′端非编码取长度为118 bp,起始密码子为ATG,终止密码子为TGA,poly A的长度为16 bp;Eo GSTs1基因蛋白分子量值为23.68932 k Da,理论等电点值为6.00;带负电荷的和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数量分别为30个和29个,N端以蛋氨酸起始,半衰期为30 h。在溶液中的不稳定系数为31.87,低于不稳定系数阈值40,脂肪系数值为78.26,总平均疏水性值为-0.376。该蛋白共含有3331个原子,其中碳原子1078个,氢原子1662个,氮原子276个,氧原子305个,硫原子10个。该蛋白包含20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排名前三的氨基酸分别为丙氨酸Ala(A)、赖氨酸Lys(K)、谷氨酸Glu(E),数量分别为19个、19个、16个,数量占比分别为9.2%、9.2%、7.7%;含量较低的氨基酸为Cys(C)、His(H),数量分别为2个和1个,数量占比依次为1%、0.5%。Eo GSTs1基因蛋白中不存在信号肽,且无跨膜螺旋区。此外,该蛋白的催化结构域包含69个氨基酸残基。Clustal Omgea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小贯小绿叶蝉与其他四种半翅目的昆虫的GST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具有多个保守氨基酸序列。经Blast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其与枯蝉Subpsaltria yangi、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葡萄根瘤蚜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马铃薯甲虫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等的GST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较高,分别为53%、52%、52%、50%。多种不同目昆虫的GST基因氨基酸全长序列经ML与BI系统发育分析,两者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小贯小绿叶蝉Eo GSTs1基因与已知半翅目昆虫的GST基因聚为一支,与已知蜚蠊目和膜翅目昆虫的GST基因距离较远,与膜翅目、鞘翅目、蜚蠊目的昆虫亲缘关系较远。不同类型GST亚族基因经邻接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小贯小绿叶蝉Eo GSTs1基因与Sigma亚族的聚为一支,显示出较近的亲缘关系,与Delta和Epsilon亚族距离较远,表明亲缘关系较远。小贯小绿叶蝉Eo GSTs1基因蛋白序列由207个氨基酸组成,包含9个α螺旋和2个β折叠,属于谷胱甘肽转移酶超家族,具有两个保守结构域,与其他昆虫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包含2个Asn-Xaa-Ser/Thr序列,其中1个为N-糖基化位点;含有8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丝氨酸磷酸化位点4个,分别位于肽链第95、118、152和166位;苏氨酸磷酸化位点2个,分别位于肽链第47和125位;酪氨酸磷酸化位点2个,分别位于肽链第148和188位。小贯小绿叶蝉Eo GSTs1基因蛋白的三维结构预测结果显示其三维结构与模板德国小蠊的蛋白具有较高的相似度,C-score值为1.21,大于-5小于2,TM-score值为0.88±0.07,大于0.5。5.纯化获得目标蛋白EoGSTs1,初步探明其酶学特征通过原核表达技术,并结合Ni柱亲和纯化获得了目标蛋白EoGSTs1,经SDS-PAGE电泳检测表明EoGSTs1主要以可溶的形式存在,Western blot验证结果显示其与所预测的蛋白分子量23.68932 k Da相一致。酶活测定表明,重组蛋白EoGSTs1(r EoGSTs1)对通用底物CDNB具有催化活性,且在p H 7,温度25℃时酶活力最高。重组蛋白EoGSTs1米氏常数Km为0.07782±0.01990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12.15±1.673μmol/min·mg。根据其重组酶对模式底物CDNB的催化活性,推测其具有降解外源物质的重要作用。

朱礼平[3](2018)在《深圳市大鹏新区主要病媒生物监测及白纹伊蚊、德国小蠊抗药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鼠、蚊、蝇和蜚蠊是我国的主要病媒生物,严重干扰和危害人们的健康生活,如蚊虫的叮咬吸血习性,鼠类挖洞穴居生活的习性,蝇和蜚蠊可污染大量食物。病媒生物也可以传播多种疾病,如蝇和蜚蠊可机械性传播伤寒和痢疾,蚊类可传播登革热和疟疾,鼠类可传播流行性出血热和鼠疫,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约有三分之一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白纹伊蚊作为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当有登革热病例存在时,白纹伊蚊可能会引起登革热的暴发流行。德国小蠊具有繁殖率高、适应能力强、传播速度快等特点,是蜚蠊种群的优势种,为当前分布范围最广、治理最为困难的蜚蠊种类。长久以来,病媒生物的防制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方法,由于长期频繁的使用化学杀虫剂,病媒生物逐渐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而且抗药性程度呈增高趋势,已成为有效防制病媒生物的难题。大鹏新区作为深圳市新型旅游区,每年都接待大量的游客,高密度的病媒生物会影响游客对旅游区的满意度,还可能会给游客带来相关疾病。为了科学、合理的防制大鹏新区病媒生物和病媒生物性疾病,掌握该区主要病媒生物基本状况及白纹伊蚊、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现状显得极为重要。研究目的1.了解深圳市大鹏新区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类、分布、密度和季节消长规律,掌握该区病媒生物的基本状况,为病媒生物和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防制提供科学的参考。2.了解深圳市大鹏新区白纹伊蚊和德国小蠊抗药性状况,指导化学杀虫剂的合理使用,为有效防制病媒生物提供科学的参考。研究方法1.主要病媒生物监测:参考《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等方案,鼠类监测采用鼠笼法;蚊类监测采用诱蚊灯法、诱蚊诱卵器法和容器指数法;蝇类和蜚蠊监测分别采用笼诱法和粘捕法。病媒生物的分类鉴定参考《中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与鉴别》。2.白纹伊蚊抗药性检测:生物测定用幼虫浸渍法,对6种常用杀虫剂进行抗药性测定。3.德国小蠊抗药性检测:生物测定用药膜接触法,对7种常用杀虫剂进行抗药性测定。生化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用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试剂盒检测德国小蠊体内酶的活力,比较野外品系与敏感品系酶的活力,分析其与抗药性的关系,探讨德国小蠊抗药性的监测指标。研究结果1.本次调查在大鹏新区捕获鼠形动物559只,以臭鼩鼱为优势种,占48.30%,其次为褐家鼠,占25.22%;平均鼠形动物密度为7.25%,鼠形动物密度季节消长明显(1.72%11.93%),密度高峰期出现在8-10月;不同类型生境鼠形动物密度差异有显着性(χ2=55.84,P<0.05),旧屋村最高,密度达11.35%。捕获蚊类2019只,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86.13%,其次为白纹伊蚊,占5.40%;平均蚊密度为0.78只/(灯·h),蚊密度消长曲线呈双峰型,密度高峰出现在5月和1月;不同类型生境蚊密度差异有显着性(F=3.81,P<0.05),蚊密度最高为居民区,为1.18只/(灯·h)。大鹏新区诱蚊诱卵指数为6.33,不同类型生境诱蚊诱卵指数差异有显着性(χ2=15.39,P<0.05),公园最高,为8.36。布雷图指数为10.06,房屋指数为6.38,容器指数为26.35。捕获蝇类12460只,大头金蝇为优势种,占87.87%,其次为丝光绿蝇,占3.66%;平均蝇密度为70.79只/笼,蝇密度消长曲线呈单峰型,密度高峰出现在6月,为193.57只/笼;不同类型生境蝇密度差异不显着(F=2.15,P>0.05),蝇密度最高为居民区,为109.03只/笼。捕获蜚蠊15981只,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89.09%,其次为美洲大蠊,占5.65%;平均蜚蠊密度为4.76只/张,蜚蠊密度季节消长曲线呈单峰型,密度高峰出现在8月,为9.10只/张;不同类型生境蜚蠊密度差异有显着性(F=16.46,P<0.05),蜚蠊密度最高为餐饮,达到11.93只/张。2.大鹏新区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氯菊酯、残杀威、双硫磷、敌敌畏的抗性倍数分别为6.39、6.83、2.47、3.48、2.22,属低度抗性;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倍数为11.33,属中度抗性。3.大鹏新区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敌敌畏、毒死蜱的抗性倍数分别为3.10、2.36、2.74、3.67,属低度抗性;对氯菊酯和乙酰甲胺磷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61、6.90,属中度抗性;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为10.34,属高度抗性。野外品系AChE、GSTs、SOD三种酶的活力高于敏感品系,差异有显着性。研究结论1.大鹏新区主要病媒生物的优势种群分别为褐家鼠、致倦库蚊、大头金蝇和德国小蠊;鼠形动物密度、蝇密度和蜚蠊密度均较高,该区应进行重点防制。2.大鹏新区白纹伊蚊对6种常用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程度最高,为中度抗性。3.大鹏新区德国小蠊对7种常用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对溴氰菊酯的抗性程度最高,为高度抗性;AChE、GSTs、SOD三种酶与德国小蠊抗药性的形成有关,可作为德国小蠊产生抗药性的监测指标。

贾俊清[4](2018)在《德国小蠊生长发育及其共生菌对药物作用的响应》文中提出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L.))一种重要的世界性卫生害虫,经常出现在人类居住环境中,它不仅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污染食物,更重要的是它还会引起人们的过敏反应、传播疾病,是重要的病媒昆虫,防治意义重大。本研究主要针对德国小蠊的生长发育与肠道共生菌,研究两种实验品系的德国小蠊对植物精油与昆虫生长调节剂胁迫下的响应,为德国小蠊的安全防治与新型饵剂的研发提供参考。本研究获得下列结论:1植物精油的作用研究:百合、巴豆、山胡椒、山茶籽、金银花植物精油对正常品系的德国小蠊和脱菌品系的生长发育具有显着影响,其中实验结果表明百合、山茶籽、巴豆植物精油影响效果要高于山胡椒、金银花两种植物精油。但是山茶籽对德国小蠊的驱避性强(驱避率82%),百合和巴豆植物精油驱避作用非常低(驱避率7%和2%)。百合和巴豆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具有致死活性,且随着浓度增高致死率也会增高,浓度到达50%致死率可以达到100%。德国小蠊正常品系低于脱菌品系的德国小蠊在致死率,百合植物精油正常品系的德国小蠊的LC50=33.812,百合植物精油对脱菌品系的德国小蠊的LC50=32.447;巴豆植物精油对正常品系的德国小蠊的LC50=41.349,巴豆植物精油对脱菌品系的德国小蠊的LC50=39.393。经过百合和巴豆植物精油处理,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比活力受到显着抑制。在对脱菌品系的德国小蠊处理之后,两种酶活性更低,说明德国小蠊体内共生菌对德国小蠊抗性具有一定作用。综上百合植物精油可以作为植物次生物质防治德国小蠊的潜在价值。2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研究:氟苯脲和噻嗪酮对正常品系的德国小蠊和脱菌品系的德国小蠊的生长发育均有显着性影响,但是在正常品系和脱菌品系的德国小蠊的影响没有显着性差异。氟苯脲和噻嗪酮对两种品系德国小蠊致死率会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浓度在达到5%时致死率为100%。氟苯脲对正常品系的德国小蠊的致死作用(LC50=2.248)低于脱菌品系的德国小蠊(LC50=1.78);噻嗪酮对脱菌品系的德国小蠊的致死作用(LC50=2.281)与正常品系的德国小蠊没有明显差异(LC50=2.294)。在对乙酰胆碱酯酶和非特异性酯酶的测定中,在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处理之后,两种品系德国小蠊的乙酰胆碱酯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比活力都与空白对照具有显着性差异,脱菌品系的德国小蠊的两种酶比活力要比正常品系的德国小蠊两种酶比活力要低,并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两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德国小蠊都有较高的杀虫活性,对防治德国小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3肠道共生菌群落的响应:在不同处理下,德国小蠊体内共生菌多样性测量结果显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杆菌门为德国小蠊肠道微生物的优势菌群。在属水平上优势菌种主要为蟑螂杆状体属、魏斯氏菌属、拟杆菌属、乳球菌属、梭杆菌属、乳杆菌属、小球菌属。在不同处理中肠道共生微生物种群的群落多样性也有所差异,除巴豆植物精油导致肠道微生物ACE和Chaos1指数提高外,百合植物精油处理对德国小蠊共生菌群落多样性的抑制不明显,氯氰菊酯和噻虫嗪两种化学试剂对肠道菌群落多样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综上,供试植物精油和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德国小蠊的生长与酯酶活性具有显着性抑制,但各处理对肠道共生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不明显。植物精油和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德国小蠊脱菌品系的抑制作用高于正常品系。植物精油与去除肠道共生微生物的联合作用对德国小蠊种群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本研究为德国小蠊新防治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张园园[5](2014)在《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抗性遗传方式及生物适合度研究》文中认为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作为一种世界性的城市卫生害虫,在蜚蠊目中也是最难以治理的种类,它们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活和生态环境。德国小蠊还是我国重要的媒介生物控制重点,但是目前的防治手段还是主要通过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随着人类大量使用杀虫剂,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已证实德国小蠊对多种杀虫剂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从而使卫生防疫工作加大了对它的防治难度,因此如何更好地防治德国小蠊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准确地确定德国小蠊抗药性的发生率、抗性水平和发展速度并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新角度探讨防治德国小蠊的新方法、新技术将有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策略,同时还将有利于进一步研究杀虫剂的毒性机理。在昆虫抗药性研究中,研究抗性发展和解决抗性问题的基础是抗性品系的抗性遗传方式及生物适合度。本研究将德国小蠊敏感品系(SS)和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品系(RR)作为研究对象。先使用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进行抗性的选育;其次研究了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遗传方式以及杂交品系的相对适合度;还研究了杂交对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敌敌畏三种杀虫剂的影响以及验证了无药剂选择压下的抗性衰退;最后从抗性遗传方式及生物适合度角度探讨了德国小蠊的防治策略,从而为德国小蠊的治理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的选育本实验首先用15ppm浓度的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进行了抗性筛选,培育抗性品系。通过对德国小蠊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进行比较发现,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半致死浓度由原来敏感品系的5.295ppm增加到21.202ppm,抗性倍数提高了4.004倍。(2)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的抗性遗传研究通过将德国小蠊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进行正交和反交,分析得出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的抗性遗传方式。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的正交品系(RS)与反交品系(SR)的LD-P线(剂量对数-死亡率几率值线)斜率基本相同,且雌雄比例接近1:1,因此抗高效氯氰菊酯德国小蠊的抗性遗传受常染色体控制;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的正交品系与反交品系的抗性显性度D值分别为0.236和0.279,均在0-1之间,抗性基因是不完全显性基因;实验表明实际测得的BC代(回交代)高效氯氰菊酯反应曲线在死亡率50%处,实际测得的F2代(自交代)对高效氯氰菊酯的反应曲线在死亡率25%以及75%处也都没有明显的平坡,且Σχ2(BC)为12.3378、Σχ2(F2))为37.6869均大于Σχ2(0.05)为11.07,抗性遗传为多基因遗传。(3)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的生物适合度研究本实验通过比较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以及敏感品系和两者的杂交品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种生物学特征发现,德国小蠊抗性品系在产卵荚时间、卵荚脱落时间、卵荚孵化率、幼虫孵化个数、卵荚长宽度、幼虫羽化率、发育历期、雌雄比例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利性,适合度下降了62%。杂交品系的各种适合度指标都在敏感品系与抗性品系之间,正交和反交品系的相对适合度分别为0.79、0.74。(4)杂交作用对德国小蠊抗药性的影响RR、SS、RS、SR、BC、F2六种品系德国小蠊分别对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和敌敌畏进行抗药性检测,研究结果显示杂交品系的德国小蠊比抗性品系的德国小蠊的KT50小,说明了杂交品系的德国小蠊抗药性低,杂交作用对德国小蠊的抗药性产生了影响,同时本次实验还验证了无药剂选择压力下德国小蠊抗药性的衰退。(5)德国小蠊的防治策略探讨通过本次实验对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抗性遗传方式及生物适合度的研究,结果显示德国小蠊杂交容易对药剂产生抗性。在没有产生抗性的区域,应该轮换使用交互抗性低的药剂;在已经产生抗性的区域,应该选择使用没有交互抗性的药剂。本研究为杀虫剂的轮用与暂停使用提供依据,对抗性策略及时做出调整,为德国小蠊的防治提供新理论、新前景。

邹传山[6](2013)在《落叶松毛虫酶学特性及生化毒理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 Butler)又称西伯利亚松毛虫,隶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是我国北方针叶树重要的食叶害虫之一,经常周期性爆发成灾,给林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目前有关落叶松毛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活习性、预测预报、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以及诱导抗性选育等方面,而关于落叶松毛虫酶学及生化毒理学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从生物化学角度系统分析了乙酰胆碱酯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在落叶松毛虫6龄幼虫体内的分布特征,通过正交试验建立了落叶松毛虫幼虫乙酰胆碱酯酶的最佳反应条件;比较了落叶松毛虫幼虫5种酶对几种常用农药原药及制剂的敏感性,分析了杀虫剂处理后其体内5种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通过离心、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等方法对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进行了纯化,并对纯化前后羧酸酯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为高效、低残留、环境友好型杀虫剂的筛选及落叶松毛虫生化毒理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酶浓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pH值等因素对落叶松毛虫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最终确定落叶松毛虫乙酰胆碱酯酶反应的最佳条件为酶液质量浓度0.2g/mL、底物浓度0.8mmol/L、反应体系pH7.5、水浴温度35℃和反应时间5min;2、落叶松毛虫6龄幼虫头部、中肠、脂肪和表皮4个组织中AChE、CarE、 GST、SOD及CAT活性的分布特征为:AChE分布相对比较均匀,其中脂肪体中的含量略高于其它组织,占躯体的29.01%,而表皮含量略低于其它组织,占21.16%;CarE主要集中在中肠,占躯体的61.31%,头部分布最少,仅占躯体的6.37%;GST则主要分布在脂肪体中,占躯体的36.15%,头部分布最少,仅占躯体的6.58%;头部的SOD含量最多,占躯体的39.79%,表皮最少,占15.30%;CAT头部含量最少,仅占躯体的3.66%,脂肪体中含量最多,占38.17%;3、测定了农药原药和制剂对落叶松毛虫6龄幼虫5种酶离体活性的影响,其结果显示:在杀虫剂制剂中,2种有机磷(敌敌畏和辛硫磷)对落叶松毛虫幼虫AChE离体活性抑制程度显着强于其它制剂,其抑制中浓度分别为1.050×10-9,7.144×10-8mg/mL;辛硫磷、敌敌畏对落叶松毛虫幼虫CarE离体活性抑制作用最强;敌敌畏制剂对落叶松毛虫幼虫GST抑制作用最强(IC50=8.737×10-6mg/mL),其次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制剂(IC50=7.174×10-3mg/mL);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杀虫剂制剂对落叶松毛虫SOD活性抑制性最强,其IC50分别为1.879×10-1和6.115×10-1mg/mL,敌敌畏和辛硫磷对SOD离体活力抑制程度最弱,在质量浓度低于0.05mg/mL时表现为诱导激活作用;灭幼脲和阿维菌素对CAT活性抑制最强,IC50分别为2.233mg/mL和7.672mg/mL。在供试农药原药中,2种有机磷原药(敌敌畏、氧化乐果)对落叶松毛虫幼虫AChE离体活性抑制程度显着强于其它原药及制剂,其抑制中浓度分别为4.762×10-3mg/mL和2.369×10-3mg/mL;敌敌畏、氧化乐果对落叶松毛虫幼虫CarE离体活性抑制作用最强;2种拟除虫菊酯类原药(百树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落叶松毛虫幼虫GST离体抑制作用最强;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离体SOD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而吡虫啉最弱;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离体CAT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氧化乐果抑制力最弱。4、利用点滴法低剂量农药原药和制剂处理落叶松毛虫6龄幼虫敏感品系,研究了供试昆虫体内AChE、CarE、GST、SOD和CAT5种酶活性的变化与处理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原药与制剂处理落叶松毛虫6龄幼虫后体内5种酶活性均发生了相应变化,且存在显着的时间效应,但处理时间与酶的比活力并非呈线性关系。在同一时间点,杀虫剂的种类、作用机理、杀虫剂作用时间与5种酶的比活力密切相关。5、采用硫酸铵沉淀、凝胶层析和亲和层析等方法分离纯化了落叶松毛虫6龄幼虫体内的AChE和CarE,并比较分析了粗酶液和纯化CarE的生化特性。结果表明,60%硫酸铵沉淀、Sephadex G-25凝胶层析、Procainamide与CEA亲和层析能够将落叶松毛虫幼虫AChE从杂蛋白中较好的纯化,但60%硫酸铵沉淀和Sephadex G-25凝胶层析纯化效率较低,纯化倍数分别为1.645和11.297倍。CEA亲和层析纯化效果好于Procainamide亲和层析,其纯化后的比活力达162.866μmol/min-mg protein,纯化的倍数为115.344倍,回收率为16.510%。利用硫酸铵梯度沉淀、凝胶层析、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羟基磷灰石亲和层析等技术纯化了落叶松毛虫6龄幼虫CarE,得到纯化倍数为138.348倍,回收率为2.782%的目的蛋白CarE,通过SDS-PAGE估算其分子量约为84.78kD。以a-NA和p-NA为底物,经动力学分析落叶松毛虫幼虫粗酶液CarE的Km值分别为8.601×10-5和3.775×10-4mol/L,是纯化酶液的1.989和2.337倍,而CarE纯化酶液的Kcat分别为5.824×101和2.306×102min-1,是粗酶液的106.084和135.012倍;落叶松毛虫6龄幼虫粗酶液和纯化酶液离体CarE对敌敌畏、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均较敏感。敌敌畏对CarE活性抑制作用最强,其对纯化酶液CarE的ICso为1.105×10-4mg/mL,是粗酶液33.394倍,而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对粗酶液CarE的IC50分别为1.259×10-2和4.529×10-1mg/mL,是纯化酶液的1.228和23.214倍。

王春光[7](2012)在《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毒理特性及QSAR研究》文中指出拟除虫菊酯农药具有高效、低毒、易降解等特点,但是随着大量的应用,拟除虫菊酯农药引发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拟除虫菊酯农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对各种生态环境及生物的影响。在拟除虫菊酯农药的环境行为研究中,定量结构-性质/活性相关研究(QSAR)已成为解释其各种行为机理的重要辅助工具。本文在概述QSAR的发展及其重要作用时发现,QSAR分析研究中运用抑制机制的靶标酶活性与化学结构间建立定量关系,靶标酶可发挥导向性的作用,对缩短研发新农药周期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对不同生物体内的ATP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等的讨论,选取乙酰胆碱酯酶作为本文的实验用酶。在实验过程中采用的有机溶剂会对酶产生一定的影响,为选取适宜的有机溶剂,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根据文献分析,在酶活性抑制前期实验中,选取了3种常用的能与水混溶的有机溶剂二甲基亚砜、丙酮和无水乙醇,测定了其对酶活性的影响并对抑制机理进行了阐释。根据实验分析,本文选取无水乙醇作为实验用有机溶剂。本文测试了12种典型拟除虫菊酯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抑制率,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lgIClo与分子结构参数间的定量关系模型:lglClo=3.765-0.403(GGI3)-0.051(1gP),r2=0.859,lgIClo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系数为0.859。运用最佳子集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模型:lgIC10=(2.842±0.157)-(0.017±0.009)(MWC05)+(5.563±0.958)(R7v+)+(0.289±0.047)(DE),r2=0.961,lgIClo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系数为0.961。模型说明拟除虫菊酯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主要取决于其分子的空间结构、电性和疏水性。在与结构参数构建模型中发现,拟除虫菊酯农药对酶活性的抑制与分子的电性拓扑态指数有关,而利用拓扑指数构建方程也是QSAR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明确拟除虫菊酯农药的电性特征对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分子图谱构建、排序与计算,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lgIClo与分子中原子类型的电性拓扑态指数间的定量关系模型:lgIC10=4.268-0.018E4-0.006E16-0.084E18,r2=0.900,1gIC10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系数为0.900。运用最佳子集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模型:lgIC10=(2.824±0.141)-(0.017±0.004)E4-(0.007±0.009)E5-(0.005±0.001)E16,r2=0.841,lgIC10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系数为0.842。模型分析表明拟除虫菊酯农药对AChE活性的抑制与酯基和氟原子等吸电子基团有关,亲电能力可能是决定拟除虫菊酯农药对AChE活性抑制的重要因素之一。拟除虫菊酯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实验是体外进行,环境条件与体内不同,为进一步探索拟除虫菊酯的体内毒性是否与酶活性抑制有关及对哺乳动物的影响,本文建立了拟除虫菊酯农药对大鼠经口急性毒性LD5o与分子结构参数和原子类型的电性拓扑态指数间的QSAR模型。构建模型如下: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1gLD5o=9.089-0.153(RDF060e)-1.291(RDF020p)+0.059(RDF065m)-0.161(1gP),r2=0.982,lgLD50预测值与文献值拟合系数为0.982。最佳子集回归模型:lgLD50=(7.166±0.236)-(1.130±0.097)(DE)-(0.138±0.005)(RDF060e)-(1.606±0.082)(RDF020p),r2=0.993,lgLD5o预测值与文献值拟合系数为0.993。两个模型说明拟除虫菊酯农药对大鼠的毒性主要取决于农药分子疏水性与特定方向的电性特征。2、基于原子类型的电性拓扑态指数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lgLD5o=0.932+0.074E4+0.061E10,r2=0.784,lgLD50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系数为0.785。最佳子集回归模型:lgLD50=-(12.480±3.097)-(0.366±0.051)E9-(0.122±0.020)E12+(0.908±0.179)E18,r2=0.903,lg LD50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系数为0.903。两个模型说明除虫菊酯对大鼠口服急性毒性与农药分子中取代基种类和数量有关,并受酯基的影响。上述模型,说明拟除虫菊酯的毒理特性主要受分子中氟、氯、氰基等吸电子基团和酯基的影响,其分子电性和疏水性是决定拟除虫菊酯毒理的关键因素。受体外条件限制,拟除虫菊酯对体外AChE的抑制与对大鼠的致毒机理并不完全相同。拟除虫菊酯农药的疏水性不仅决定其毒理特性,在农药性质的研究中也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用电性拓扑态指数预测拟除虫菊酯辛醇/水分配系数的简单可行的QSAR模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lgP=2.187+0.120 E14-0.306E2+0.152E5。最佳子集回归模型:lgP=(2.171±0.494)-(0.308±0.066)E2+(0.151±0.054)E5+(0.121±0.023)E14。两个模型r2=0.936,lgP预测值与实际值拟合系数为0.937。两个模型说明在农药分子中引入其他取代基取代分子骨架中氢原子,或引进羟基会改变农药分子的疏水性,进而改变其活性和致毒性。

王学军[8](2012)在《山东省德国小蠊抗药性监测及抗性相关酶生化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是一类重要的城市卫生害虫,呈世界性分布,能够携带细菌、病毒、寄生虫卵等,导致多种疾病的传播,危害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德国小蠊的侵害程度也日益加重,侵害范围更为广泛,由宾馆、餐饮店、食品加工厂等特殊行业蔓延至机关、单位、学校和居民家庭中,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德国小蠊对环境适应性强,繁殖快,易产生抗药性,所以成为城市卫生害虫防制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制德国小蠊的重要手段,由于化学杀虫剂的长期和频繁使用,不仅污染环境,危害人类的健康,而且还使德国小蠊对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等多种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抗药性问题己成为制约德国小蠊化学防制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不同地理种群德国小蠊进行抗药性监测及其相关酶活性研究,了解和掌握其抗药性水平和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其抗药性发生发展的生化机理,为实施抗性治理和制定科学有效的防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对实现德国小蠊的可持续控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以德国小蠊为试验动物,分别在山东省境内的济南、青岛、淄博、泰安、德州、东营、济宁7个病媒生物监测点采集德国小蠊野外种群。首先,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蜚蠊抗药性检测方法中的药膜法对7个不同地理种群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残杀威、乙酰甲胺磷5种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进行检测,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媒所饲养的实验室敏感品系作为参考种群,分别对每种种群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毒力回归方程及抗性系数进行统计分析,全面掌握山东省德国小蠊对常用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其次,采用生化方法对不同地理种群德国小蠊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酶活性进行测定,同时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不同地理种群德国小蠊进行蛋白电泳测定。通过德国小蠊抗药性的产生对机体代谢酶和靶标酶活性的影响,评价GSTs、AChE和SOD与抗药性的相关性以及三种酶的相对活性作为德国小蠊抗性监测指标的可行性,同时进一步探讨德国小蠊抗药性发生发展的生化机制,并在此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防制策略。主要结果:药膜法检测结果表明,7个地理种群德国小蠊对氯氰菊酯的抗性系数最高,为37.99(淄博种群),其次是溴氰菊酯28.49(济南种群),抗性水平为高抗,对高效氯氰菊酯和乙酰甲胺磷的抗性系数分别是8.42(济南种群)和7.44(济南种群),属于中抗水平,对残杀威的抗性系数均小于2,基本无抗药性。除对残杀威基本无抗药性外,7个地理种群德国小蠊对其它4种杀虫剂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济南和淄博种群的抗性水平均为中抗和高抗,德州、济宁和东营种群的抗性水平为低抗、中抗和高抗,青岛和泰安种群的抗性水平为低抗和中抗。采用生化方法对7个地理种群德国小蠊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进行了酶活性及蛋白电泳测定,7个种群德国小蠊的GSTs相对活性为101~153,AChE的相对活性为123~346,均明显高于敏感品系,SOD的相对活性为100-112,同敏感品系差异不明显。蛋白电泳测定结果显示德国小蠊野外种群的蛋白总量较敏感品系有明显升高,AChE条带略有提高。结论与建议:目前山东省7个地理种群德国小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同种化学杀虫剂的抗药性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同一地理种群德国小蠊对不同杀虫剂的敏感性亦有显着差异。济南、淄博种群抗性水平最高,其次是济宁、德州和东营种群,青岛、泰安种群抗性水平最低,5种杀虫剂中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抗性水平最高,高效氯氰菊酯和乙酰甲胺磷次之,对残杀威基本无抗药性产生。研究结果还显示,德国小蠊野外种群GSTs、AChE较敏感品系活性提高,并且它们的相对活性同抗药性水平存在正相关性关系,表明AChE和GSTs参与了德国小蠊抗药性的形成,同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因此,GSTs和AChE相对活性可作为德国小蠊抗药性的监测指标,但多数野外种群SOD活性同敏感品系差异不显着,因此SOD相对活性能否作为抗药性的监测指标有待于做进一步研究。建议济南、淄博、济宁、德州和东营监测点暂时停止使用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减少高效氯氰菊酯和乙酰甲胺磷的使用量,残杀威可以继续使用。青岛监测点应减少溴氰菊酯的使用量,其它4种药物可交替使用,泰安监测点应减少乙酰甲胺磷的使用量,其它药物可以交替使用。另外,选择和使用一些新型化学药剂和剂型,如有机氟类杀虫剂和灭蟑胶饵,既可以起到抗性治理的作用,又能提高防制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今后山东省德国小蠊的防制策略应依据卫生害虫综合管理(IPM)原则,建立德国小蠊防制长效管理机制,以生态学和社会因素为基础,加大环境治理、物理防制和政府支持及公众参与的力度,加强对德国小蠊密度、侵害率及抗药性监测,科学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减少和延缓杀虫剂抗药性的发生发展,将德国小蠊控制在不足危害的媒介密度阈值以下。

范新天,沈艳,沈孝兵[9](2010)在《2种剂型的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酶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高效氯氰菊酯纳米乳剂和高效氯氰菊酯普通乳剂的施药周期对德国小蠊抗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微量点滴法对德国小蠊进行施药,一次性点药,以18d为1个施药周期,测定点药后不同时间德国小蠊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分光光度法测定德国小蠊相关酶活性,采用轮廓分析研究高效氯氰菊酯纳米乳剂和高效氯氰菊酯普通乳剂的施药周期与酶活性的关系。结果:高效氯氰菊酯纳米乳剂和高效氯氰菊酯普通乳剂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AchE)、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和P450-O脱甲基酶活性影响的轮廓均不平行(F值分别为174.025、1017.969、1364.271,均P<0.001)。结论:高效氯氰菊酯纳米乳剂与高效氯氰菊酯普通乳剂施药后对德国小蠊AchE、GST和P450-O脱甲基酶活性的影响趋势不同,轮廓既不平行也不重合。

王春光,颜冬云,徐绍辉,楼迎华[10](2010)在《拟除虫菊酯农药对酶活性抑制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拟除虫菊酯杀虫剂属轴突毒剂,除直接作用于神经膜钠离子通道外,对生物体内酶有直接抑制作用。综述了拟除虫菊酯对昆虫、水生生物、哺乳动物体内ATP酶、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谷胱甘肽转移酶等生物酶的抑制程度与作用机理,最后对拟除虫菊酯酶抑制失活机理的影响因素与靶标酶的确定提出了见解。

二、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2019-2020年我国16省份草地贪夜蛾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茚虫威抗性水平监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草地贪夜蛾生物学特性与危害
    1.2 草地贪夜蛾的化学防治
    1.3 草地贪夜蛾抗药性发展历史
    1.4 草地贪夜蛾对杀虫剂的抗性机制
    1.5 钠离子通道的结构和功能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入侵我国的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生物型鉴定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2.1.2 实验试剂及器材
        2.1.3 基因组DNA的提取
        2.1.4 利用Tpi基因检测草地贪夜蛾生物型
        2.1.5 测序
        2.1.6 数据处理
        2.1.7 幼虫取食选择行为测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Tpi基因鉴定草地贪夜蛾生物型
        2.2.2 草地贪夜蛾幼虫取食选择
    2.3 讨论
第三章 浸叶法和点滴法测定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草地贪夜蛾幼虫毒力比较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3.1.2 供试药剂
        3.1.3 母液配置
        3.1.4 浸叶法生物测定
        3.1.5 点滴法生物测定
        3.1.6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2019-2020年我国草地贪夜蛾种群对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水平监测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4.1.2 供试农药
        4.1.3 点滴法生物测定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2019-2020 年我国草地贪夜蛾种群对茚虫威抗性水平监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5.1.2 供试农药
        5.1.3 母液配置
        5.1.4 点滴法生物测定
        5.1.5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2019-2020 我国草地贪夜蛾田间种群菊酯类杀虫剂靶标基因VGSC基因型和突变频率
    6.1 材料与方法
        6.1.1 供试虫源及饲养
        6.1.2 基因组DNA的提取
        6.1.3 引物设计及PCR
        6.1.4 测序
        6.1.5 数据处理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草地贪夜蛾钠离子通道VGSC基因3 个突变位点分析
        6.2.2 草地贪夜蛾钠离子通道VGSC基因型和抗性基因频率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致谢
作者简历

(2)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小贯小绿叶蝉生物学特点与防治概况
        1.1.1 分类与分布
        1.1.2 生物学特点与危害
        1.1.3 综合防治措施
    1.2 小贯小绿叶蝉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1.2.1 烟碱类杀虫剂
        1.2.2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1.2.3 吡咯(吡唑)类杀虫剂
        1.2.4 其他类型杀虫剂
        1.2.5 化学防治存在的问题
    1.3 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研究状况
        1.3.1 国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小贯小绿叶蝉抗药性治理与展望
        1.4.1 培育抗性茶树品种
        1.4.2 科学使用农药
        1.4.3 农药轮用与混用
        1.4.4 绿色化学农药的开发利用
        1.4.5 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
    1.5 噻虫嗪的研究
        1.5.1 特征特性和应用状况
        1.5.2 作用特点
        1.5.3 存在的问题
        1.5.4 未来发展的前景
    1.6 本研究的方法、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目的意义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小贯小绿叶蝉生命表的构建与抗感品系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命表
        2.2 敏感品系室内毒力测定
        2.3 抗性品系室内筛选
    3 讨论
第三章 小贯小绿叶蝉抗噻虫嗪持续诱导的生化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增效活性
        2.2 代谢抗性
        2.3 靶标抗性
    3 讨论
第四章 基于转录组学的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与转录组质量控制
        2.2 转录本拼接
        2.3 基因功能注释
        2.4 转录组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分析
        2.5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2.6 差异基因分析
        2.7 转录组库中与抗药性相关的基因分析
        2.8 转录组数据荧光定量PCR验证
    3 讨论
        3.1 转录组分析
        3.2 转录组数据荧光定量PCR验证
第五章 抗性基因EoGSTs1的克隆与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RNA的提取与检测
        2.2 Eo GST基因的全长扩增
        2.3 种类鉴定
        2.4 生物信息学分析
        2.5 序列比对与系统发育分析
        2.6 蛋白结构分析
        2.7 原核表达分析
        2.8 酶学特征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1 结论
        1.1 构建了云贵高原小贯小绿叶蝉生命表并筛选了抗敏品系
        1.2 探究了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持续诱导的生化机制
        1.3 基于转录组研究了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机制
        1.4 克隆了抗噻虫嗪基因EoGSTs1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
        1.5 研究了抗性基因EoGSTs1的原核表达与酶学特征
    2 本文主要创新点
        2.1 构建了云贵高原小贯小绿叶蝉的生命表
        2.2 明确了增效剂对噻虫嗪的增效活性与抗敏品系酶活特征
        2.3 阐明了小贯小绿叶蝉抗噻虫嗪的分子机制
        2.4 克隆了抗性基因EoGSTs1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解析
        2.5 获得了EoGSTs1蛋白并明确了其酶学特征
    3 本文的不足之处
    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与参加的会议
附录Ⅱ 缩略词列表
附录Ⅲ EoGSTs1测序峰图
附录Ⅳ GST聚类分析 2

(3)深圳市大鹏新区主要病媒生物监测及白纹伊蚊、德国小蠊抗药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深圳市大鹏新区主要病媒生物密度和种群分布状况
    1 材料与方法
        1.1 监测对象
        1.2 监测时间
        1.3 监测点选择
        1.4 监测工具
        1.5 监测方法
        1.6 数据整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鼠类监测结果
        2.2 蚊类监测结果
        2.3 蝇类监测结果
        2.4 蜚蠊监测结果
    3 讨论
        3.1 鼠类监测结果分析
        3.2 蚊类监测结果分析
        3.3 蝇类监测结果分析
        3.4 蜚蠊监测结果分析
第二部分 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虫
        1.2 供试药物
        1.3 实验仪器和材料
        1.4 实验方法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 德国小蠊的抗药性及其几种相关酶活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试虫
        1.2 供试药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和材料
        1.5 实验方法
        1.6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德国小蠊抗药性测定结果
        2.2 德国小蠊抗性相关酶活性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德国小蠊抗药性测定结果分析
        3.2 德国小蠊抗药性相关酶监测结果分析
结论
创新与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德国小蠊生长发育及其共生菌对药物作用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 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性
        1.1 德国小蠊的形态特征
        1.2 生活史和生活习性
    2 昆虫肠道共生微生物及其作用
        2.1 对宿主的解毒作用
        2.2 增强生殖力
        2.3 诱导孤雌生殖
    3 德国小蠊防治进展
        3.1 德国小蠊的危害
        3.2 德国小蠊的防治
        3.3 德国小蠊的抗药性
        3.4 植物次生物质对德国小蠊控制作用研究概况
        3.5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德国小蠊控制作用研究概况
    4 研究内容与目的
    5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生长与生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与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1.3 植物精油作用下德国小蠊生长测定
        1.4 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的驱避实验
        1.5 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致死率测定
        1.6 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的测定
        1.7 数据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体重的影响
        2.2 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体长的影响
        2.3 山茶籽、百合和巴豆对德国小蠊的驱避性
        2.4 百合和巴豆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的致死率
        2.5 百合和巴豆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活的影响
        2.6 百合和巴豆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非特异性酯酶活的影响
    3 讨论
第三章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德国小蠊生长与生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与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1.3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德国小蠊生长发育影响的测定
        1.4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德国小蠊的致死率测定
        1.5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的德国小蠊AChE和NES酶活的影响测定
        1.6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德国小蠊体重的影响
        2.2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德国小蠊体长的影响
        2.3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的德国小蠊的致死率
        2.4 氟苯脲和噻嗪酮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
        2.5 氟苯脲和噻嗪酮对德国小蠊非特异性酯酶活性的影响
        2.6 昆虫生长调节剂和植物精油对德国小蠊雌虫影响比较
    3 讨论
第四章 德国小蠊肠道共生菌群落对不同药物作用的响应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与实验材料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1.3 试验方法
        1.4 分析方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共生菌多样性稀释曲线
        2.2 共生菌优势类群与分布情况
        2.3 共生菌样品内物种多样性
        2.4 组间共生菌群落结构差异
    3 讨论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抗性遗传方式及生物适合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章综述
    1. 德国小蠊的生物学特征
        1.1 形态学特征
        1.2 生活史
        1.3 生活习性
        1.4 食性
        1.5 种群扩散
    2. 昆虫抗药性
        2.1 昆虫抗药性的定义
        2.2 昆虫抗药性的现状
        2.3 昆虫抗药性的遗传起源
        2.4 昆虫抗药性机理学说
        2.5 昆虫抗药性发展的影响因子
    3. 抗性昆虫的生物适合度
        3.1 昆虫适合度及适合度代价的概念
        3.2 抗性适合度代价形成机制
        3.3 昆虫的抗药性与适合度变化
    4. 德国小蠊抗药性及适合度代价研究
        4.1 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现状
        4.2 德国小蠊抗药性机制研究
        4.3 德国小蠊抗药性的检测方法
        4.4 德国小蠊适合度代价研究
    5. 德国小蠊的抗性治理
        5.1 预防
        5.2 杀虫剂的选择
        5.3 剂量策略
        5.4 增效作用
        5.5 杀虫剂的轮用与混用
        5.6 综合治理
第一章 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的选育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与分析
    1.3 讨论
第二章 德国小蠊抗性遗传方式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生物适合度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第四章 杂交作用对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的抗药性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德国小蠊防治策略探讨
    5.1 抗性遗传与德国小蠊的防治策略
    5.2 生物适合度与德国小蠊的抗性治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

(6)落叶松毛虫酶学特性及生化毒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落叶松毛虫的研究概况
        1.1.1 分布与危害
        1.1.2 生活习性
        1.1.3 落叶松毛虫的防治
    1.2 昆虫酶研究概况
        1.2.1 乙酰胆碱酯酶研究概况
        1.2.2 羧酸酯酶研究概况
        1.2.3 谷胱甘肽S-转移酶
        1.2.4 超氧化物歧化酶
        1.2.5 过氧化氢酶
        1.2.6 其它酶
    1.3 昆虫酶分离与纯化
        1.3.1 AChE的分离纯化
        1.3.2 CarE的分离纯化
        1.3.3 GST的分离纯化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落叶松毛虫乙酰胆碱酯酶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昆虫
        2.1.2 主要试剂
        2.1.3 试剂配制
        2.1.4 试验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蛋白质标准曲线
        2.2.2 AChE最佳反应条件优化
        2.2.3 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
    2.3 结论与讨论
3 落叶松毛虫酶组织特异性分布及杀虫剂对酶的离体抑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昆虫
        3.1.2 供试化学试剂和杀虫剂
        3.1.3 各体躯部位酶液的制备
        3.1.4 酶活的测定
        3.1.5 离体活性抑制测定
        3.1.6 蛋白质含量测定
        3.1.7 数据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蛋白标准曲线及α-萘酚标准曲线
        3.2.2 5种生化酶体躯分布特征
        3.2.3 杀虫剂制剂对5种酶的离体抑制
        3.2.4 原药对落叶松毛虫幼虫5种酶的离体抑制
    3.3 结论与讨论
        3.3.1 落叶松毛虫体内5种酶的分布特征
        3.3.2 体外活性抑制
4 杀虫剂对落叶松毛虫5种酶的活体抑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昆虫
        4.1.2 化学试剂
        4.1.3 供试杀虫剂
        4.1.4 试虫的预处理
        4.1.5 蛋白质含量测定
        4.1.6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杀虫剂制剂对5种酶的活体抑制
        4.2.2 农药原药对5种酶的活体抑制
    4.3 结论与讨论
        4.3.1 杀虫剂对体内解毒酶(AChE、CarE、GST)活性的影响
        4.3.2 杀虫剂对体内保护酶(SOD、CAT)活性的影响
5 落叶松毛虫AChE和CarE的纯化及其生化特性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供试昆虫
        5.1.2 主要试验仪器与试剂
        5.1.3 纯化方法及步骤
        5.1.4 CarE的动力学分析
        5.1.5 纯化前后CarE对杀虫剂敏感性的测定
        5.1.6 蛋白质含量测定
        5.1.7 数据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AChE的纯化
        5.2.2 CarE的纯化
        5.2.3 CarE的动力学分析
        5.2.4 纯化前后CarE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比较
    5.3 结论与讨论
        5.3.1 AChE的纯化
        5.3.2 CarE的纯化及其酶学特性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毒理特性及QSA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拟除虫菊酯农药的发展
    1.2 拟除虫菊酯农药的环境行为分析
        1.2.1 拟除虫菊酯的残留及降解
        1.2.2 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2.3 对水环境的影响
        1.2.4 拟除虫菊酯对哺乳动物的影响
        1.2.5 拟除虫菊酯的应用带来的抗药性
    参考文献
第二章 QSAR的发展及应用
    2.1 QSAR的发展
    2.2 目前常用的QSAR研究方法
        2.2.1 分子拓扑指数法
        2.2.2 量子化学法
        2.2.3 3D-QSAR
        2.2.4 分子全息HQSAR
    2.3 QSAR在拟除虫菊酯研究中的应用
    2.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拟除虫菊酯农药对酶活性抑制的研究进展
    3.1 拟除虫菊酯对ATP酶的抑制作用
        3.1.1 对昆虫ATP酶的抑制作用
        3.1.2 对水生动物ATP酶的抑制作用
        3.1.3 对哺乳动物ATP酶的抑制作用
    3.2 拟除虫菊酯对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抑制作用
        3.2.1 对昆虫AChE的抑制作用
        3.2.2 对水生动物AChE的抑制作用
        3.2.3 对其他生物AChE的抑制作用
    3.3 拟除虫菊酯对其他酶的抑制作用
        3.3.1 对哺乳动物酶的抑制作用
        3.3.2 对鱼体中酶的抑制作用
        3.3.3 对微生物酶的抑制作用
    3.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1:文中涉及到的12种拟除虫菊酯农药编号、平面结构、标准名称
    附件2:12种拟除虫菊酯非氢原子的固有态值和原子类型的电性拓扑态指数
第四章 拟除虫菊醋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第一节 有机溶剂的选择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试剂与仪器
        4.1.3 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有机溶剂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
        4.2.2 有机溶剂与磷酸盐缓冲液混配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
        4.3 结论
    第二节 拟除虫菊酯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及QSAR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剂与仪器
        4.1.2 AChE的抑制率测定
        4.1.3 分子结构参数计算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拟除虫菊酯农药对AChE活性的抑制
        4.2.2 QSAR建立及分析
        4.3 结论
    第三节 基于电性拓扑态指数的拟除虫菊酯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的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剂与仪器
        4.1.2 AChE的抑制率测定
        4.1.3 原子类型的电性拓扑状态指数(E-state)计算
        4.1.4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讨论
        4.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拟除虫菊酯农药对大鼠的毒性及QSAR研究
    5.1 数据获得
    5.2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基于结构参数的QSAR
        5.3.2 基于原子拓扑参数的QSAR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利用电性拓扑态指数预测拟除虫菊醋农药的辛醇/水分配系数
    6.1 数据获得
    6.2 数据处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6.3.2 最佳子集回归模型
    6.4 结论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山东省德国小蠊抗药性监测及抗性相关酶生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资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与建议
附录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拟除虫菊酯农药对酶活性抑制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拟除虫菊酯对ATP酶的抑制作用
    1.1 对昆虫ATP酶的抑制作用
    1.2 对水生动物ATP酶的抑制作用
    1.3 对哺乳动物ATP酶的抑制作用
2 拟除虫菊酯对乙酰胆碱酯酶 (ACh E) 的抑制作用
    2.1 对昆虫AChE的抑制作用
    2.2 对水生动物AChE的抑制作用
    2.3 对其他生物AChE的抑制作用
3 拟除虫菊酯对其他酶的抑制作用
    3.1 对哺乳动物酶的抑制作用
    3.2 对鱼体中酶的抑制作用
    3.3 对微生物酶的抑制作用
4 结语与展望

四、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乙酰胆碱酯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2020年我国16省份草地贪夜蛾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和茚虫威抗性水平监测[D]. 李妍.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小贯小绿叶蝉对噻虫嗪抗性机制研究[D]. 张余杰. 贵州大学, 2019(05)
  • [3]深圳市大鹏新区主要病媒生物监测及白纹伊蚊、德国小蠊抗药性研究[D]. 朱礼平. 广东药科大学, 2018(01)
  • [4]德国小蠊生长发育及其共生菌对药物作用的响应[D]. 贾俊清.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5]德国小蠊抗高效氯氰菊酯品系抗性遗传方式及生物适合度研究[D]. 张园园. 山东师范大学, 2014(08)
  • [6]落叶松毛虫酶学特性及生化毒理学研究[D]. 邹传山.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2)
  • [7]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毒理特性及QSAR研究[D]. 王春光. 青岛大学, 2012(01)
  • [8]山东省德国小蠊抗药性监测及抗性相关酶生化特征研究[D]. 王学军. 山东大学, 2012(01)
  • [9]2种剂型的高效氯氰菊酯对德国小蠊酶活性的影响[J]. 范新天,沈艳,沈孝兵. 现代医学, 2010(04)
  • [10]拟除虫菊酯农药对酶活性抑制的研究进展[J]. 王春光,颜冬云,徐绍辉,楼迎华. 农药, 2010(06)

标签:;  ;  ;  ;  ;  

β-氯氰菊酯对德国大蠊乙酰胆碱酯酶和非特异性酯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