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激光武器技术

发展激光武器技术

一、发展中的激光武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韩长喜,邓大松[1](2021)在《美国陆军现代化科技创新方向和创新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美国陆军2017年启动现代化建设计划以来,为了保持对潜在对手的技术优势,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科技创新,分析美国陆军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研究美国陆军为适应联合全域作战而开展的重点研究项目,总结美国陆军科技创新方式,为开展科技创新提供借鉴。

王丽[2](2021)在《防御性现实主义视角下中国与俄罗斯太空安全合作分析》文中认为目前国际政治局势复杂多变,国与国之间政治上的彼此制约反映到了太空发展上来。在目前信息化的时代,太空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现,各国在太空领域的权力争夺和制衡也不断加剧。在太空安全领域,航天器发射数量的不断增多,人类在太空行为的不加节制导致了太空环境越来越恶劣。美国等国家为了追求权力制衡,大肆发展太空武器,部署反导系统,加剧了太空武器化趋势的发展。以上种种对于各国发展太空事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限制。太空领域的发展可以带动一国多个领域的发展,中国在太空发展上有较强的利益追求。但在太空发展问题上,中国面临重重困境,美国在太空领域对我国的合作禁令以及禁止我国加入国际空间站的行为影响了我国在太空领域的发展,周边国家如日本、印度等在太空领域的崛起以及对“太空大国”称谓的虎视眈眈对我国太空领域发展构成威胁,这启发我国需要加强与其他航天国家之间的联系,并完善合作与发展模式。对与俄罗斯而言,俄罗斯自苏联时期,太空实力便十分强大,苏联解体后虽然有一段时期实力下降,但俄罗斯一直将发展太空视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计划,不断壮大太空实力。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太空安全合作是必然趋势,中国历来和俄罗斯交好,两国在太空领域的合作从苏联时期便已经开始,自中国和俄罗斯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之后,两国的关系朝着友好合作的方向越走越远,两国间的友好关系也同样上升到了太空领域。两国在太空领域有着共同的发展利益,并且俄罗斯和中国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中国可以为俄罗斯提供资金支持,俄罗斯可以将先进的太空技术和丰富的经验与中国分享,二者的太空安全观总体较为相容,在太空安全领域,两国有合作的需求:恶劣的太空环境对两国在轨卫星和其他航天器的运行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两国也同样面临着美国等国家在太空发展上的围追堵截。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在对搜集到的关于中俄太空安全合作的文献和数据详细整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分析中俄太空关系、两国太空安全合作的背景、原因、发展过程,找出两国之间在合作中面临的诸如太空政治化困境、制度缺失、技术垄断等一系列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分析,结合当前国际太空形势,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促进两国在太空安全领域的合作朝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同时也促进太空发展的国际环境朝着稳定、和平的方向发展。

潘晨,李瑞景[3](2021)在《激光武器:未来可期》文中研究指明21世纪以来,激光武器发展迅速。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2014年,美军首次将激光武器系统安装到"庞塞号"船坞登陆舰上,并部署至波斯湾进行相关测试,最终成功摧毁了小型无人机、火箭弹以及汽艇等目标。但是,在激光武器真正走向战场前,还有不少难关需要攻克。

饶瑞中[4](2020)在《激光武器发展的坎坷历程》文中指出高能激光武器技术的研发已超过半个世纪,能够造成硬杀伤的高能激光武器至今未见用于实战。实际作战场景中,大气的影响以及激光对物质的毁伤机理是限制激光武器能力和效果的关键物理因素。

郑一[5](2020)在《论武装冲突中自主武器的使用和法律规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主武器,也被称作“人工智能武器”,是世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持续不断发展的产物。自主武器独有的“自主性”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大支持。在武装冲突或未来战争中,自主武器能够脱离人类控制独自行动。自主武器一方面不仅带来了强大的军事驱动力,激发了世界各国研发的动力,另一方面由于其行动不受控制,未来使用在武装冲突中将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自主武器未来使用存在违反武装冲突法的可能性,同样自主武器未来使用将引发军备竞赛,这就萌生世界范围内的不稳定因素。由此,国际社会各界都对于自主武器的未来使用问题表现出极大的担忧。本文分为四章来讨论“自主武器在武装冲突中使用和法律规制问题”,第一章是自主武器的法律定性及对武装冲突的影响。笔者旨在研究并论证当今自主武器的定义、物理特征及法律特性,并且将其置于武装冲突的环境中进行探讨,以更好地论证自主武器对未来武装冲突将产生的影响。首先,笔者介绍了自主武器的概述部分,由于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对于自主武器的定义众说纷纭,有涉及物理定义的部分,同样也有对自主武器进行法律定义的分析。笔者从中抽象出具有一定共性的部分,旨在给读者进一步明晰自主武器的定义,并且创新性地分析了自主武器作为武器具备的攻防特性,为第二章第三节关于“自主武器使用限制的例外”做一定的理论铺垫,同时引出“自主武器能够在主权国家行使自卫权的时候使用”的阐述。然而,关于自主武器特征的探究也是十分必要的,笔者着重论证了自主武器同时具备“自主性”、“军事驱动性”、“人工智能性”,正是由于有这样特性的支撑,自主武器才能够吸引世界各国争相进行研发和使用。而第二章对于自主武器使用后于交战法规的抵触问题也是基于此进行论证的;其次,任何武器的合理使用条件在国际法基础之上都会受到国际形势和新兴武器发展状况的影响,那么自主武器作为人工智能新兴武器,其最新的发展状况和国际影响将会对自主武器的法律使用条件提供了国际环境的使用土壤。应当在探究自主武器的法律使用条件的同时考虑到自主武器的发展状况,因此对于自主武器产生及发展现状的研究将是十分必要的。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自主武器的产生、发展以及到目前为止自主武器在武装冲突中的实践应用。只有深入了解自主武器的发展状况,对于自主武器使用和法律规制问题的研究才更加具备现实性。最后,在本章的第三小节,笔者着重探讨自主武器对武装冲突的影响,不论是自主武器存有引发不对称战争的隐患,亦或是带来全新的作战方式,都为后文探讨自主武器的合理使用条件做出了一定的理论准备。在第二章中,笔者在第一章的基础之上深入论证了“自主武器投入战场后与交战法规之间存在抵触问题”。拟在告诉读者,由于自主武器独有的武器特性,其使用在武装冲突中会存在一系列的法律问题。笔者在自主武器的物理特征和法律定性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自主武器在使用方面的法律限制,从而为第三章探究自主武器的合理使用条件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首先,自主武器归根到底是一种“国际人道法”框架下的武器,因此自主武器也必然将会受到武装冲突法的制约。我们不仅需要对武装冲突法的概况进行一定的阐述,更需要深刻剖析自主武器将会以何种方式违反武装冲突法,以及违反了武装冲突法的哪些部分。其次,虽然自主武器在投入作战后行动完全自主,不过,自主武器本身缺乏承担责任的能力,笔者也对于自主武器未来使用可能存在的责任真空问题进行了探讨。深刻剖析“责任真空”问题的产生原因,以及站在法律的角度思考解决“责任真空”问题的方向。最后,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要想更好地论证自主武器的法律使用条件,需要国际社会各界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论探讨。不仅需要探究不同国家对于自主武器使用的态度,更要倾听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对于自主武器使用的建议。文章的第三部分,笔者将会从法理的视角研究并论证自主武器在武装冲突中的法律使用条件。虽然自主武器受到了现有交战法规的种种限制,但我们仍然需要去论证自主武器的使用条件,这足以看出自主武器巨大的军事驱动力。在未来,世界各国更多地研发和使用自主武器将是大势所趋。首先,笔者对于自主武器的使用提出并论证了三个前提条件,基于国际法上主权国家的平等权利,突出了安理会在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方面的作用,同时也使用了传统战争法中的相互原则。其次,本章结合第一章自主武器的进攻和防御特性的部分,创新性探究了自主武器使用限制的例外,并且对于第二章中由自主武器带来的“责任真空”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解答。最后,笔者结合世界范围内联合国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的以往及最新的报告,从中汲取出精华部分,探究并论证了自主武器使用新领域的可行性和时代性。在全文最后一章,基于前述,创新性地论证出自主武器的法律使用条件之后,笔者也站在中国政府的角度进行探讨。中国作为世界上的政治大国,在自主武器的使用问题方面,应当立场坚定,态度鲜明,最重要的是中国应当积极推动自主武器的法律规制。首先,本章一开始,笔者结合自主武器使用条件部分,在探究了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之后,站在国家利益的角度,结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给中国政府之于自主武器使用的立场方面提出了建议。其次,通过和非常规武器核武器之比较,笔者创新性地分析了自主武器的“常规性”后认为,自主武器的使用条件需要通过制定“限制自主武器使用的条约”的形式上升国家间的协调意志。由于国家战争权被废止,当今武装冲突仍然存在“国内战争”的形式,笔者创新性地探讨和论证了自主武器应当禁止在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使用,并且对于滋生恐怖主义的担忧进行了很好地论述。

丁洲林[6](2020)在《厄米-高斯光束及其列阵光束大气传输的热晕效应的研究》文中提出作为高能激光的重要应用,激光武器是一类正在迅速发展的新概念武器。然而高能激光在大气中传输时,热晕效应会对其光束质量造成严重破坏。实际工作中常遇到高阶模激光,直角坐标系中的高阶模激光通常由厄米多项式描述。而厄米-高斯(H-G)光束的热晕效应的研究还未见报道。由于单束激光器输出功率有限,对激光光束合成是实现更高功率输出的重要手段。因而研究H-G列阵光束的热晕效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功率激光器产生的激光束通常具有复杂的多模结构,多模激光器相较于单模激光器会有更高的光-光转换效率,研究多模及其列阵光束的热晕效应对激光武器的应用具有指导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1.研究了热晕效应对H-G光束的大气传输特性的影响。推导出了H-G光束大气传输稳态热晕的光强和热晕扭曲参数的解析表达式,研究表明:相同功率情况下,H-G光束模式数越高,其热晕效应越弱。特别地,H-G光束的热晕效应比基模高斯(GS)光束的要弱。另一方面,自行编制了H-G光束通过大气传输的四维模拟仿真程序,并研究发现:热晕效应较强时,虽然H-G光束模式数越高其初始束宽越大,但由于热晕效应其到达靶面上束宽却越小。此外,H-G光束模式数越高,由于热晕效应其光束重心偏移量越小,并且到达热晕稳态的时间越长。若采用像散参数评价光束的对称性,热晕效应可以改善原本非对称H-G光束的对称性。2.研究了热晕效应对非相干H-G列阵光束的大气传输特性的影响。推导出了非相干H-G列阵光束的等效扭曲参数,研究表明:H-G列阵光束的模式数越高,光束间距越大,其热晕效应越弱。另一方面,自行编制了非相干H-G光束通过大气传输的四维模拟仿真程序,数值计算研究发现:H-G列阵光束的模式数越高,光束间距越大,到达靶面的光束重心偏移量越小,并且到达稳态的时间越长。此外,还研究了非相干H-G列阵光束大气中的焦点移动,结果表明:H-G列阵光束的模式数越高,其焦点位置越靠近靶面,到达靶面的束宽越小。3.研究了热晕效应对多模及其列阵的大气传输特性的影响。将多模光束看作H-G光束的非相干叠加,自行编制了多模及其列阵光束通过大气传输的四维仿真程序。研究发现:由于大气热晕效应,总存在一个合适的权重因子使得多模及其列阵光束经大气传输到达靶面上的光斑尺寸最小。另外,多模列阵光束中GS光束的权重因子越大,大气传输中焦点位置越远离靶面。

刘欣[7](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提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王海宏[8](2019)在《航空制导炸弹技术发展与型谱分析》文中指出二十世纪战争史上最重要的发展之一就是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国外学者称之为一次“军事技术革命”,与我们熟知的工业技术革命相呼应。本文首先透过技术史的视角,阐述了19世纪技术革命所产生的系列影响,以及20世纪初与航空制导炸弹相关的工业发展、军事技术的发展,从而引出航空制导炸弹的产生。然后通过历史的脉络,通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第一次海湾战争、第二次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和近代反恐战争等世界性或局部性的战事的历史,理出航空制导炸弹从早期简单制导到无线电制导、激光制导、卫星加惯性制导,一直到近代的各种复合制导和小尺寸炸弹等的发展历程。并根据这个发展历程,总结出两条航空制导炸弹的发展规律,根据此两条发展规律,结合当前国际形势推断了未来航空制导炸弹的三个发展趋势。通过对美国、俄国的航空制导炸弹数据的收集、整理,给出了美国和俄国基本所有航空制导炸弹的相关数据,然后分别绘制出美国和俄国航空制导炸弹的型谱,并分别加以分析、对比,得出美国航空制导炸弹和俄国航空制导炸弹的特点,以及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性。对我国航空制导炸弹的现状进行简单阐述,给出了所有我国现役航空制导炸弹的型号。并分析我国航空制导炸弹与美俄的差异和美俄对我国航空制导炸弹发展的启示,指出我国航空制导炸弹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当前与航空制导炸弹相关的前沿技术的阐述,并结合之前对美俄航空制导炸弹的型谱分析,对未来的航空制导炸弹发展进行展望。最后,通过我国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优势,乐观展望未来我国走在世界航空制导炸弹发展前列的可能。

何蓓[9](2018)在《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武器系统的自主性能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自主武器系统出现在战场上。自主武器系统的发展意味着战场上有关武力使用的决定可能越来越无需人为干预、甚至完全由机器做出。这一特性不仅带来了武器装备、战争理论和作战模式的改变,引发国家力量对比产生变化,还会给国际安全带来深远的影响,对现有的国际法体系形成重大挑战。国际社会研究并考虑如何对自主武器系统进行规制已迫在眉睫。而中国由于现有的实际情况,更应该对自主武器系统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并做好相应准备。本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阐述了研究自主武器系统的必要性、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自主武器系统进行术语界定并梳理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法律体系。在对已有的术语界定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本文从武装冲突法的角度将自主武器系统定义为:以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在关键功能上具有自主性,无需人类干预能独立选定目标并发起攻击的武器系统。其中人工智能是其技术基础,自主性是其核心特性,武器系统是其所属类别。目前,具有自主性能的导弹防御系统、“哨兵”机器人以及无人机等武器系统已运用于多个国家的现役装备中,未来呈现出部署空间不断拓展、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发展趋势。武器自主性能的不断提升,不断冲击现有武力使用规则,加大了军备控制的难度。自主武器系统“隔离因素”所带来的距离上的安全感,降低了开战的门槛;技术上的优势使得进攻所需的成本小于防御,更是开启了拥有该项技术的一方先发制人和预防性打击的可能性。自主武器系统技术上的易扩散性会加大了军备控制的难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它将引发国家力量对比产生变化,给国际安全带来深远的影响,对自主武器系统进行规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梳理现有包括国际法和国内法在内的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法律体系。国际法尚未形成专门的条约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现有国际法文件中所确立的规则和原则适用于自主武器系统。但这些国际法文件大多只做出了原则性的规定,针对性不强。在国家层面直接对自主武器系统进行立法规制的国家有美国和英国。第三章主要是探讨自主武器系统对国际人道法的挑战。从武器控制法来看,虽然目前并没有专门的条约禁止或限制自主武器系统。但这并不意味着自主武器系统本身的合法性不受相关规则的约束。作为一个武器平台,自主武器系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搭载被现有国际公约禁止或限制的武器类别。从作战行为法来看,自主武器系统虽然擅长定性分析,但其对战场环境不具有情境意识和能力,因而,实战中使用自主武器系统会对区分原则、比例原则和预防措施形成较大冲击。同时,将使用致命武力对人进行生杀予夺的决策权交于自主武器系统,与马尔顿条款所倡导的“人道原则”、“公众良知”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第四章主要探讨滥用自主武器系统的责任承担问题。自主武器系统的自主决策能力将被动的军事装备提升为主动的战斗员,也引发责任承担的困境。这一困境既有技术层面的因素又有法律层面的因素。未来智能化战争中,无论战斗机器人系统如何高度智能化,人作为战争的主导因素始终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人与战斗机器人的战场协作方式。要避免陷入将自主武器系统人格化的误区,在现有的国际法框架内,通过个人责任和国家责任对使用自主武器系统违反国际人权法和国际人道法的责任进行追究。第五章主要研究如何完善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规制。目前,由于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的差异,学界及各国对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规制的态度各不相同。有主张通过建立新条约事先立法的方式禁止自主武器系统的开发和使用;也有人认为通过限制自主武器系统使用的具体情况和任务的方式就能解决自主武器系统的规制问题,无需专门立法。全球化加速了高科技武器应用的进程,促进国际社会对自主武器系统的关注是规制基础;把握军事必要与人道要求的动态平衡是立法要义;建立完善各国新武器法律审查机制是关键环节。构建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制度需以预防为主导、以安全为核心、以伦理为先导。在立法上采取软法——条约的两步走模式,对自主武器系统军事上的发展采取分级限制的方式。第六章主要讨论自主武器系统与中国。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军用人工智能武器引发的智能化军事革命浪潮对中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要积极应对,加强智能化国防建设,抢占国防科技制高点。同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还应积极参与自主武器系统国际规制进程,在国际合作基础下,积极推动相关军控谈判和制度建构,并在总体统筹规划下健全国内相关立法。结论认为自主武器系统的发展势不可挡,在短期内通过立法完全禁止或暂停其开发、使用是不明智的,可以通过政府间对话先制定软法性质的行为规范,待到时机成熟,采取限制类型与限制活动类型相结合方式,制定条约来进行规制。

储啸晗[10](2016)在《激光技术发展与新军事变革》文中指出在当前信息化战争不断发展的时代,新兴的军事变革瞬息万变,网络战、电子战等等软打击所发挥的作用已远远超越了热兵器硬毁伤的界限。时代在不断的发展,战争的形态随着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发生的持续变化。电磁化战争、智能化战争、心理战等新的战争形态随着各种具有颠覆性技术的成熟而不断涌现。以火力长期独霸控制的战争形态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必将是新兴技术引导的军事革命浪潮。而激光凭借其高亮度、方向性强、单色性好、相干性好的显着特点,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大显神威,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不仅提升现有常规武器的作战能力,而且为军队提供新型战术武器,大大增强军队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战能力。其应用领域涉及雷达、测距、定向能武器、导弹等方面,受到了各个军事大国的重视,其有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军事战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全文结合激光技术的发展历程,对激光技术军事应用的进行透彻分析。针对当前主要军事强国的国防战略理念、工业基础等要素,探究新型军事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特点及对战争的影响,论述了激光技术对未来军事变革的重要意义,即激光技术的应用发展将引领未来新兴军事变革并催生出新的作战指导,对未来战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对激光技术的发展、应用历程进行全面分析,结合未来军事变革发展趋势,为我国下一步实现军事技术的全面发展,走好中国特色精兵强军之路提供理论支撑,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不懈努力。

二、发展中的激光武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中的激光武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陆军现代化科技创新方向和创新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重点科技创新项目
    1.1 融合项目
    1.2 远程精确火力
    1.3 定向能武器
        1.3.1 高能微波武器
        1.3.2 高能激光武器
    1.4 高超声速
    1.5 防空反导
        1.5.1 弹道导弹防御
        1.5.2 机动部队防护
        1.5.3 一体化防空反导作战指挥系统
2 创新方式
    2.1 面向未来作战需求和使命任务,突出能力建设方向
    2.2 短期建设和长期建设相结合,统筹兼顾
    2.3 成立跨职能团队和陆军未来司令部,开展运行模式创新
    2.4 积极建立伙伴关系,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3 结束语

(2)防御性现实主义视角下中国与俄罗斯太空安全合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防御性现实主义
        (二)太空安全
        (三)中国与俄罗斯太空安全合作
第一章 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概述
    一、防御现实主义发展历程
    二、防御性现实主义安全观
    三、防御性现实主义理论在本文中的适用性分析
        (一)威胁平衡理论
        (二)防御性现实主义的合作观点
第二章 中俄太空安全观
    一、中国太空安全观
    二、俄罗斯太空安全观
第三章 中俄太空安全合作的缘由
    一、太空安全问题凸显
        (一)太空碎片增多
        (二)频率及轨道资源紧张
        (三)太空武器化问题凸显
    二、美、日、印的太空竞争加剧
        (一)美国在太空领域对中国的压制
        (二)日本太空政策转变
        (三)印度太空发展迅速
    三、中俄的太空利益受到挑战
        (一)中国太空利益需求
        (二)俄罗斯太空利益受到挑战
第四章 中俄太空合作的形成与发展
    一、冷战时期:1957 年-1991 年
    二、冷战结束后:1991 年-2014 年
    三、乌克兰危机后:2014 年至今
第五章 中俄太空安全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太空政治化时代的到来导致两国之间合作深度不高
    二、技术垄断导致太空治理进程缓慢
    三、国际制度不完善,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
第六章 推动中俄太空安全合作的基本路径
    一、确立规范性太空法律
    二、联手应对太空武器化,营造稳定、自由的太空环境
    三、减少技术垄断,拓展多层次合作模式
    四、加强互信建设,应对太空政治化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激光武器:未来可期(论文提纲范文)

目前存在的问题
未来的发展趋势

(5)论武装冲突中自主武器的使用和法律规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的主要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自主武器的法律定性及对武装冲突的影响
    第一节 自主武器的概况
        一、自主武器的法律定性研究
        二、自主武器的特征探究
    第二节 自主武器的发展及在武装冲突中的实践应用
        一、发达国家引领自主武器发展的大潮
        二、自主武器在武装冲突中的实践应用
    第三节 自主武器对武装冲突的影响
        一、自主武器容易带来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二、自主武器容易引发不对称战争
第二章 自主武器投入战场与交战法规存在的抵触问题研究
    第一节 交战法规的本质和主要内容
        一、交战法规的概述
        二、合法的战斗员是唯一的交战主体
        三、对非战斗员的保护及武器的限制
    第二节 自主武器使用存在“责任真空”
        一、自主武器主体资格的缺乏极易导致“责任真空”
        二、“责任真空”问题解决路径的理论探究
    第三节 自主武器使用问题的理论探究
        一、自主武器引发人性尊严思考
        二、“马尔顿条款”对自主武器使用的兜底性约束
        三、CCW会议对于自主武器使用的理论探讨
第三章 武装冲突中限制自主武器使用的研究
    第一节 限制自主武器使用的理论探究
        一、武装冲突中自主武器的使用应当被限制
        二、自主武器应当在符合交战法原则下使用
        三、安理会备案是自主武器使用的程序性条件
    第二节 限制自主武器使用的例外
        一、限制自主武器使用例外的概念
        二、行使国家自卫权是限制自主武器使用的例外
    第三节 对自主武器使用限制的新领域突破
        一、当今武装冲突的时代特征
        二、自主武器在新领域中使用的理论探究
    第四节 自主武器归责原则的探究
        一、归责原则的理论探讨
        二、归责原则应适应国际法的时代发展
第四章 中国应推动自主武器的法律规制
    第一节 中国在自主武器使用方面应持有的立场
        一、中国人工智能武器的发展现状
        二、中国在关于自主武器使用条件方面的立场
    第二节 法律规制自主武器的途径研究
        一、自主武器常规性探究
        二、“限制自主武器使用条约”的必要性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在自主武器使用问题上的应用
    第三节 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禁止使用自主武器
        一、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和战争之比较
        二、自主武器使用不当容易滋生恐怖主义
        三、应倡导禁止自主武器在非国际性武装冲突中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6)厄米-高斯光束及其列阵光束大气传输的热晕效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热晕效应的研究现状
        1.2.2 厄米-高斯光束及其列阵光束传输特性的研究现状
        1.2.3 合成光束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各章节安排
2 基础理论
    2.1 热晕效应基础理论
        2.1.1 热晕效应
        2.1.2 热晕方程的求解
3 热晕效应对厄米-高斯光束大气传输特性的影响
    3.1 厄米-高斯光束的扭曲参数
    3.2 热晕效应对厄米-高斯光束光强分布的影响
    3.3 厄米-高斯光束模式数对热晕效应的影响
        3.3.1 靶面光斑扩展
        3.3.2 靶面光束重心偏移和热晕的时间尺度
        3.3.3 靶面光束对称性
    3.4 本章小结
4 热晕效应对非相干厄米-高斯列阵光束大气传输特性的影响
    4.1 厄米-高斯列阵光束的等效扭曲参数
    4.2 厄米-高斯列阵光束模式数对热晕效应的影响
        4.2.1 靶面光斑扩展
        4.2.2 靶面光束重心偏移和热晕的时间尺度
        4.2.3 光束的焦点移动
    4.3 本章小结
5 热晕效应对多模及其列阵光束大气传输特性的影响
    5.1 多模光束的热晕效应
    5.2 多模列阵光束的热晕效应
    5.3 本章小结
6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7)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8)航空制导炸弹技术发展与型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航空制导炸弹技术发展分析
    2.1 航空制导炸弹技术发展历程
        2.1.1 早期简单制导航空炸弹
        2.1.2 电光制导航空炸弹
        2.1.3 激光制导航空炸弹
        2.1.4 卫星制导航空炸弹
        2.1.5 复合制导航空炸弹
    2.2 航空制导炸弹技术发展图谱及启示
        2.2.1 航空制导炸弹发展图谱
        2.2.2 航空制导炸弹技术发展的启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俄航空制导炸弹型谱研究
    3.1 美国航空制导炸弹型谱
        3.1.1 美国航空制导炸弹概述
        3.1.2 美国航空制导炸弹型谱构建及分析
    3.2 俄国航空制导炸弹型谱
        3.2.1 俄国航空制导炸弹概述
        3.2.2 俄国航空制导炸弹型谱构建及分析
    3.3 美俄航空制导炸弹型谱对比分析
        3.3.1 美国航空制导炸弹型谱分析
        3.3.2 俄国航空制导炸弹型谱分析
        3.3.3 美俄航空制导炸弹型谱之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俄对我国的启示及未来发展展望
    4.1 美俄型谱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4.1.1 我国航空制导炸弹现状
        4.1.2 我国航空制导炸弹与美俄的差异
        4.1.3 我国航空制导炸弹发展方向
    4.2 航空制导炸弹未来发展展望
        4.2.1 与航空制导炸弹相关的前沿技术
        4.2.2 未来航空制导炸弹发展方向展望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自主武器系统概述
    第一节 自主武器系统的术语界定
        一、已有的术语界定
        二、对已有术语界定的分析评价
        三、本文对自主武器系统的术语界定
    第二节 自主武器系统的发展概况
        一、自主武器系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二、现有自主武器系统的种类与技术性能
        三、自主武器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节 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必要性分析
        一、自主武器系统对武力使用规则的挑战
        二、自主武器系统对国际军控形势的挑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法律体系
    第一节 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
        一、主要国际法文件
        二、其他国际法文件
    第二节 相关国家关于自主武器系统的法律政策
        一、美国
        二、英国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主武器系统对国际人道法的挑战
    第一节 自主武器系统对武器控制法的挑战
        一、国际条约
        二、国际习惯
    第二节 自主武器系统对作战行为法的挑战
        一、区分原则
        二、比例原则
        三、预防措施
    第三节 自主武器系统对马尔顿条款的挑战
        一、马尔顿条款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二、马尔顿条款对自主武器系统的限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滥用自主武器系统的责任承担
    第一节 惩治违法责任的理论基础
        一、国家责任
        二、个人责任
    第二节 自主武器系统引发的责任困境
        一、技术层面
        二、法律层面
    第三节 责任的认定与承担
        一、责任认定的实质
        二、责任承担的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规制完善
    第一节 回顾与分析
        一、学界及各国对自主武器系统国际规制的态度
        二、立法主张的主要分歧
    第二节 路径与建议
        一、促进国际社会对自主武器系统的共同关注
        二、把握军事必要与人道要求的动态平衡
        三、建立完善新武器法律审查机制
    第三节 规制自主武器系统的立法展望
        一、立法模式
        二、基本原则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自主武器系统与中国
    第一节 军用人工智能发展对中国的影响
        一、军用人工智能推动新军事革命
        二、美俄军用人工智能发展状况
        三、中国智能化国防建设的基本情况
        四、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节 中国的对策思考
        一、在现有国际法框架内积极研制使用自主武器系统
        二、在国际合作基础下积极推动相关军控谈判和制度构建
        三、在总体统筹规划下健全国内相关立法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10)激光技术发展与新军事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新军事变革的研究
        1.2.2 军事技术哲学的研究
        1.2.3 相关作战理论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二章 激光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军事应用
    2.1 历史脉络
    2.2 前沿进展
        2.1.1 激光制导
        2.1.2 激光雷达
        2.1.3 激光测距
        2.1.4 激光通信
        2.1.5 激光模拟
        2.1.6 激光武器
    2.3 应用前景
        2.3.1 走向以战术目标为核心的激光武器
        2.3.2 开发高适应性的固体激光武器
        2.3.3 不断提升激光武器的武器功率与集成度
第三章 激光技术发展与武器装备变革
    3.1 激光技术发展与陆战武器装备变革
        3.1.1 激光技术提高了陆战指挥系统效率
        3.1.2 激光技术实现了陆军的精确化打击
        3.1.3 激光技术提升了对无人化作战平台的应对
        3.1.4 激光技术催生了多功能化的地面作战装备
        3.1.5 激光技术促成了联合作战体系的形成
    3.2 激光技术发展与海战武器装备变革
        3.2.1 激光武器改变了海军作战模式
        3.2.2 激光武器丰富了海战防御体系
        3.2.3 激光武器提升了部队有效应对多种作战任务的能力
    3.3 激光技术发展与空天一体作战武器装备变革
        3.3.1 低空激光武器提升持久性和精确性打击
        3.3.2 空天激光武器强化弹道导弹拦截系统
        3.3.3 天基激光武器占据战略先机
第四章 激光技术发展与作战方式变革
    4.1 激光技术发展与陆战方式变革
        4.1.1 激光武器强化了精确化自动打击理念
        4.1.2 激光武器突出了基于效果的作战模式
    4.2 激光技术发展与海战方式变革
        4.2.1 激光武器推动主动防御作战
        4.2.2 激光武器实现局部战争的非对称作战
    4.3 激光技术发展与空天作战方式变革
        4.3.1 空天作战的核心转变为争夺信息权
        4.3.2 太空作战成为战略制胜的重要手段
        4.3.3 空天对抗防御效果大大增强
    4.4 激光技术发展与整体作战方式变革
        4.4.1 联合作战方式进一步显现
        4.4.2 非线式作战对抗成为主流战术
        4.4.3 作战武器更为依赖信息网络
第五章 激光技术发展与编制体制变革
    5.1 变革动力
        5.1.1 时代背景的转变推动变革
        5.1.2 技术力量对作战影响的增大推动变革
        5.1.3 人才与产业结构推动军事变革
        5.1.4 战争目的转变推动变革
    5.2 变革机制
        5.2.1 打造联合作战指挥团队
        5.2.2 加强国防科技装备创新研发体系
        5.2.3 构建适应新型战争的机构编制
        5.2.4 建立高技术人才培育机制
        5.2.5 打造军民融合的产业体系
    5.3 变革内容
        5.3.1 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作战能力的影响
        5.3.2 构建一体化作战体系
        5.3.3 有重点的进行国家军事力量建设
        5.3.4 有序开展军事领域信息化技术发展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紧跟理论前沿,加强激光武器的研制
    6.2 建立新概念武器的研发新机制
        6.2.1 加快形成科学民主、顺畅高效的决策机制
        6.2.2 加快形成联合攻关、交叉融合的协作机制
        6.2.3 加快形成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研发机制
        6.2.4 加快形成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
    6.3 加快构建新型作战力量的步伐
        6.3.1 重视新型作战力量理念的创新
        6.3.2 善于通过战略设计推动发展
        6.3.3 注重装备开发和人才储备的并进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四、发展中的激光武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陆军现代化科技创新方向和创新方式研究[J]. 韩长喜,邓大松. 飞航导弹, 2021(10)
  • [2]防御性现实主义视角下中国与俄罗斯太空安全合作分析[D]. 王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激光武器:未来可期[J]. 潘晨,李瑞景. 科学24小时, 2021(03)
  • [4]激光武器发展的坎坷历程[J]. 饶瑞中. 科学, 2020(05)
  • [5]论武装冲突中自主武器的使用和法律规制[D]. 郑一.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3)
  • [6]厄米-高斯光束及其列阵光束大气传输的热晕效应的研究[D]. 丁洲林.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7]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8]航空制导炸弹技术发展与型谱分析[D]. 王海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9]自主武器系统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 何蓓. 武汉大学, 2018(01)
  • [10]激光技术发展与新军事变革[D]. 储啸晗.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发展激光武器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