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棒的狂欢节

多么棒的狂欢节

一、好一个阿佤狂欢节(论文文献综述)

吴振华[1](2013)在《佤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基于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是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生命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然而文化的发展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各民族文化在长期的交流、融合中发生了急剧的变迁,并最终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有的民族的文化衰弱下去,甚至是消失,而有的民族文化则显示出强大的适应能力,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中,不但保持了本民族文化的特性,也对周围其它民族产生了深刻影响。佤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世代传承的民族文化。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西部开发战略的启动,尤其是云南实施“桥头堡”发展战略以来,使得原本封闭落后的佤族社会与外界的交流愈加频繁,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正在发生着显在或隐性的变迁。对这些文化变迁事项的描述和变迁原因的深层挖掘,以及对变迁所带来的对当地佤族社会文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探讨,成为当今佤族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我国已有不少学者对少数民族社会文化变迁问题进行研究,但对于佤族的研究还不多见。目前国内关于佤族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从民族学、文学和历史学等角度来分析佤族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对佤族传统文化的介绍及其功能的解释,而鲜见理论探讨与现实关怀;更少见用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从文化适应的角度来分析佤族社会文化变迁的过程及其产生的影响。本研究选择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作为调查地点,通过理论探讨与实地调研相结合来阐述佤族的社会文化变迁过程。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运用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与研究方法,来分析佤族文化各事项及其变迁原因,并尝试从教育的角度来探讨佤族文化的传承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文化适应理论为切入点来思考佤族未来的社会发展。本论文共分为八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的缘起、意义,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进而对国内外有关社会文化变迁以及相关佤族研究成果的文献进行梳理与评述,指出了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本文采用的理论及研究方法,并对调研地点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介绍佤族的历史源流与人口分布。论述佤族的族称、族源与民族形成,并对人口分布、特点及变迁因素进行描述与分析。第三章分析佤族的生产方式与变迁。主要论述了不同时期佤族的生产方式及其变迁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生产方式的变迁对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第四章分析佤族的生活方式与变迁。主要从服饰、饮食、住房、交通四个方面来论述佤族的生活方式及其变迁,并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生活方式变迁产生的原因。第五章分析佤族的风俗习惯与变迁。主要从节庆、婚姻、丧葬习俗三个方面来论述佤族的风俗习惯与变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及其变迁原因。第六章分析佤族的宗教信仰与变迁。主要对佤族的原始宗教、佛教、基督教及其影响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宗教信仰的社会功能及其变迁原因。第七章分析佤族的教育模式与文化传承。首先论述佤族传统教育模式(家庭、社区、寺院)及其功能的变迁,继而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变迁进行回顾,并通过实地调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佤族学校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教育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针对目前佤族文化传承的困境,提出文化自觉是佤族文化传承的根本保证。第八章为讨论与思考,这是本文的结语部分。主要对佤族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如何谋求自身发展进行分析讨论。在回顾文化适应理论基础上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了佤族的文化适应过程,并对影响佤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尝试提出:在文化适应中寻求社会发展是佤族走向未来的道路选择。

赵秀兰[2](2014)在《司岗里:佤族的生态和谐审美理想》文中认为“司岗里”是盛行于中缅佤族当中的神话传说、史诗,文章以之为核心对象,立足于田野和文本,以生态和谐等理论为指导,力求厘清“司岗里”艺术的根脉、谱系,挖掘其承载的人类生存愿望和审美理想。根据地方性知识的解说,“司岗里”意为“万物或人从石洞和葫芦出来”,“司岗”即“石洞”、“葫芦”,“里”即“出来”。通过同源词研究,“司岗里”应该还包含居所、祖先、祖先居所、图腾、家园等意。由于穴居和生殖崇拜的复杂原因,“图腾”之意逐渐模糊,“祖先居所”在宗教信仰机制下和神话传说语境中逐渐转义或引申为石洞和葫芦,然后又隐喻生存家园和大地,并具有双重家园的象征意义。“司岗里”各层次语义之间的逻辑关系,大致对应于“司岗里”的艺术化规律,即从生存方式经宗教化而走向艺术化的规律。此艺术化的过程又是整生化的过程,即神话传说“司岗里”整生了原始生存哲学、宗教观念、艺术观念等。神话传说“司岗里”由特定的自然生境和文化生境所共生,文化生境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传承人等侧面。在分形机制下,“司岗里”派生或形成了不同的文本形态,按照生态谱系大致可分为原生态文本、再生态文本、衍生态文本、仿生态文本,文本生态是佤族传统核心审美价值观和理想的重要传承体制。口头艺术“司岗里”蕴含着佤族先民关于宇宙起源、万物同源、各族同宗、天人合一等生态和谐的生存审美理想,这正好构成原始形态的同生之美、依生之美、竞生之美和共生之美等审美范式;洪水滔天和人兽婚配两个典型的非和谐形式蕴含着深刻的和谐本质,并以再生的特殊形式彰显原始形态的整生之美;民族迁徙则表征佤族祖先追求生态和谐理想的历史足迹,贯穿于神话传说创作者寻求大美家园的历程。“司岗里”生态和谐的核心审美价值观和理想在衍生态、仿生态文本中均得以继承,有些仿生态文本逐渐构建真善美益宜的中和价值体系,已初具当代整生的意义,在提升“司岗里”品质的基础上,螺旋地复归“图腾”和“家园”之意。在当代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艺术应坚守合乎生态规律和目的的核心审美价值和理想,并对之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使之能持续地良性循环,整生出中和的价值体系,构建生态和谐家园,并实际地引导审美人生的实践。

王冰冰[3](2012)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新时期至今的少数民族女作家的汉语小说创作及部分译作为研究对象,以主题研究及社会文化批评为主,以性别研究作为重要理论依据,探讨性别话语与民族、国家、身份等话语之间或隐秘或外显的联合、博弈甚或耦合,试图对多元话语中多重主体位置的形成、分裂及弥合等问题进行纵深发掘。因此本论文并非是对于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的一次全景式扫描、概括与整理,而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本,同时关注文学生产机制的研究,考察当下文化语境中,多元文化、多重身份对于构建多元文化景观的综合性作用。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四章构成。第一章考察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中体现出的女性经验与民族意识之间的复杂关联。对于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实践而言,女性话语与民族国家叙事及民族话语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其间构成的张力,值得进一步考察与探究。虽然民族国家叙事并不是少数民族女作家广泛涉猎的主题,但也出现了一些内蕴复杂的优秀之作,如蒙古族女作家乌兰、韩静慧的一系列反侵略战争题材的中短篇作品及回族女作家白山的长篇小说《冷月》等等。其间乌兰、韩静慧的写作,尤为鲜明地体现出面对主流及宏大叙事之时,女性话语及经验的某种游离特征,因此本文选择这两个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作为本章重点分析对象。比之民族国家话语,在面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集体叙事之时,女性意识、性别话语与民族意识及身份认同的关联则更为隐晦繁复。梅卓(藏族)、黄薇(蒙古族)、庞天舒与白玉芳(满族)、霍达(回族)这些执着于民族历史叙事的女作家,她们那些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传统、民间传说作为题材的作品,其间女性经验与民族记忆的复杂交缠,使文本一定程度上成为多重叙事动力穿透的空间,成为多重话语与主体位置对话、交流的场所。并且她们作品的复杂之处在于,虽然体现出对于民族历史及文化的认同、协商而非疏离,但其间某些独立的、未曾融入的女性意识及女性主体性却以更为微妙隐晦的方式存在,反而使这些文本成为女性意识与民族意识间不断协商的场域,也更具分析与考察的价值。第二章在现代/传统、全球/本土这一组坐标系内,通过对多元文化语境内,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历史记忆如何融入当下,从而产生现代、传统、性别之间的冲突这一问题的探究,考察当下多元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经验的转移与冲突。景宜(白族)、杜梅(鄂温克族)、董秀英(佤族)、叶梅(土家族),黄雁(哈尼族),杨金焕(拉祜族),这些优秀的、从上世界80年代就开始了她们文学创作的少数民族女作家,在她们以民族传统为书写对象的作品中,启蒙意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怀旧想象与女性立场、经验的复杂交织,传达出对传统与现代这组命题的更为深刻的思考与质询,对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中应采取的文化立场及文化策略也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因此本章选择她们的一些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与细读,她们对于传统与现代这两套话语的敏锐洞察,为看似整一、宏大的现代性历史进程提供了流动的、多层次的、充满了弥合与断裂的叙述。其文本内部多重语码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在构成内在意义的多义与丰窗的同时,印证着现代性及全球化进程中历史与现实的繁复多元与歧义丛生。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女作家的身份认同愈加混杂,多重身份及主体位置之间的交叉互渗日益频繁,身份认同的紧张与焦虑导致文本世界内部的分裂。虽然文本世界的分裂渗透着作家作为现代个体的紧张感与缺乏归属感,但却未必没有益处。身份的多元化、民族文化疆界的拓展与重构,对于民族文化之间对话场域的形成,协同对话局面的出现不无裨益。第三章便着重探讨追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中体现出的对于他者文化的宽容与理解,探讨她们的女性经验与边缘立场如何打破民族文化之间的界限,而使一种建立在主体间性之上的平等交流成为可能。蒙古族女作家黄薇、达斡尔族女作家萨娜、藏族女作家央珍、永基卓玛、格央等在一些具备鲜明的民族色彩的作品中,用自己的方式与尝试与汉族写作者展开对话,在她们的文本中尝试建构或想象一种更为合理、健康、平等的主体间的文化交流行为与模式。证明了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化身份认同建构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并不存在矛盾与冲突之处。相反自我与他者之间界限的僭越与消融,可以为一种主体间良性、互动的文化交流模式的建立开启有效的路径。而对全球化语境中日益混杂的经验,各民族如何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重新界定并重构文化疆界,如何在与他者文化的接触过程中不断消解、重建、拓展自我文化的边界,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当下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实践,她们在多元文化语境中作为民族主体的书写行为,一定程度上为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的互补融合,提供了某种可行的、且更具想象力的途径。第四章则以当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出现的淡化民族色彩的女性化、个人化写作潮流为分析对象,尝试对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女性写作做一次检视与梳理。当下少数民族女作家开始更为关注自己作为现代女性及都市知识分子的身份,作为后现代社会的孤独个体的某些更为私人化的感受。这使她们的创作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民族意识,同时也可以看成是她们以个人的女性经验对民族记忆的某种渗透与改写。这是在全球化时代日益多元混杂的文化语境之中,民族身份认同呈现多元化趋势的表征,也是少数民族女作家女性意识日益鲜明的体现。少数民族女作家作为民族主体与性别主体在文本中所呈现的不同视界,应均被纳入研究视线,以期为少数民族女性写作的检视、研究与推进,提供一个更为完整的研究基础。

黄持一,田光[4](2004)在《好一个阿佤狂欢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黄持一,田光[5](2004)在《好一个阿佤狂欢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好一个阿佤狂欢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好一个阿佤狂欢节(论文提纲范文)

(1)佤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基于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回顾与分析
        一、国内外文化变迁理论的研究综述
        二、佤族研究综述
    第三节 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依据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四节 调查区域的选择
        一、选择缘由
        二、调查地点基本情况介绍
第二章 佤族历史源流与人口分布
    第一节 佤族族源与民族形成
        一、族称
        二、族源及民族形成
    第二节 佤族人口数量及分布
        一、全国佤族人口分布状况
        二、沧源佤族人口分布状况
        三、佤族人口分布特点及变迁因素分析
第三章 佤族生产方式与变迁
    第一节 渔猎与采集: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一、捕鱼
        一、狩猎
        二、采集
    第二节 传统农业:以农固本
        一、农历坐标下的农事安排
        二、生产工具与耕作制度
    第三节 经济作物:生钱之道
        一、甘蔗:传统产业
        二、茶叶:基础产业
        三、天然橡胶:风险产业
        四、烤烟:新兴产业
        五、小结
    第四节 角色转换:谋求新出路
        一、从农民到打工仔:他们都叫我小黑
        二、从打工仔到小老板: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行事了
第四章 佤族生活方式与变迁
    第一节 佤族服饰
        一、佤族传统服饰与特征
        二、佤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三、佤族服饰的变迁
        四、佤族服饰形成及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佤族饮食
        一、佤族传统饮食
        二、佤族饮食的变迁
    第三节 佤族住房
        一、佤族传统住房
        二、解放以来的佤族住房
    第四节 佤族交通
        一、解放前的佤族交通
        二、解放后佤族交通发展状况
    第五节 总结
第五章 佤族风俗习惯与变迁
    第一节 节庆习俗
        一、火把节
        二、新米节
        二、春节
    第二节 婚姻习俗与变迁
        一、婚姻缔结
        二、婚配伦理
        三、婚姻习俗的变迁
    第三节 丧葬习俗与变迁
        一、丧葬习俗
        二、丧葬习俗社会功能及变迁
第六章 佤族宗教信仰与变迁
    第一节 原始宗教
        一、自然崇拜
        二、鬼神崇拜
        三、原始宗教活动
    第二节 外来宗教的传播与影响
        一、佛教
        二、基督教
    第三节 宗教信仰的社会功能及变迁
        一、社会功能
        二、宗教信仰的变迁
第七章 佤族教育模式与文化传承
    第一节 佤族的传统教育
        一、家庭教育
        二、社会教育
        三、寺院教育
    第二节 佤族学校教育变迁与成效
        一、解放前学校教育概况
        二、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佤族学校教育发展历程
        三、改革开放后佤族学校教育变迁
    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传承的探讨
        一、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二、佤族文化传承的困境
        三、佤族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文化自觉
第八章 思考与讨论:文化适应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佤族的文化适应
        一、文化适应理论
        二、佤族社会变迁中的文化适应
    第二节 佤族的未来——在适应中发展
        一、影响佤族社会文化变迁的因素
        二、在文化适应中寻求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佤族“司岗里”传说
附录二:图片资丰斗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司岗里:佤族的生态和谐审美理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一) 田野里的民族艺术
        (二) 生态和谐理论渊源
        (三)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关于神话传说的研究
        (二) 关于“司岗里”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方法与理论
        (一) 研究对象“司岗里”
        (二) 研究方法与理论
    四、研究框架及基本内容
第一章 “司岗里”语义探索
    第一节 “司岗里”的传统阐释
        一、“司岗里”地方性解释
        二、“司岗里”含义推演
    第二节 “司岗里”语义探索
        一、“司岗里”与居所
        二、“司岗里”与祖先
        三、“司岗里”与图腾
        四、“司岗里”与家园
    第三节 “司岗里”的艺术化
        一、“司岗里”的宗教化
        二、“司岗里”的艺术化
        三、艺术化:整生化
第二章 “司岗里”生境概观
    第一节 自然生态:“司岗里”的土壤
        一、阿佤山自然生境
        二、佤族的生计方式
    第二节 语言文字:“司岗里”的载体
        一、口头文学与语言
        二、佤语多方言土语
        三、文字符号的介入
    第三节 宗教信仰:“司岗里”的机制
        一、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
        二、莫伟崇拜和木鼓崇拜
        三、猎头血祭与砍牛尾巴
        四、其它重要习俗或仪式
    第四节 召毕召差:“司岗里”的传人
        一、召毕召差:佤族祭司
        二、佤族祭司的生态生活
        三、佤族祭司的文化生活
第三章 “司岗里”文本生态
    第一节 “司岗里”原生态文本
        一、“司岗里”原生态文本浅描
        二、“司岗里”原生态文本特点
    第二节 “司岗里”再生态文本
        一、“司岗里”再生态文本浅描
        二、“司岗里”再生态文本体系
    第三节 “司岗里”衍生态文本
        一、“司岗里”衍生态文本浅描
        二、“司岗里”衍生态文本特质
    第四节 “司岗里”仿生态文本
        一、“司岗里”仿生态文本浅描
        二、理想的文本:整生态文本
第四章 “司岗里”生态和谐
    第一节 开天辟地:万物同源的生态和谐理想
        一、宇宙起源——万物同生
        二、宇宙分化——万物化生
        三、宇宙整一——万物同源
        四、宇宙之美:从同生之美到依生之美
    第二节 人类诞生:各族同宗的生态和谐理想
        一、人类起源——神人初分
        二、始祖谱系——神人分离
        三、走出司岗——天人分离
        四、共出司岗——各族同宗
        五、人类之美:从依生之美到竞生之美
    第三节 文化创造: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理想
        一、火和谷种——天人和谐共生的曙光
        二、语言文字——天人和谐共生的密码
        三、木鼓文化——天人和谐共生的桥梁
        四、制度雏形——天人和谐共生的规范
        五、艺术胚胎——天人和谐共生的完备
        六、天人之美:从竞生之美到共生之美
第五章 “司岗里”非和之和
    第一节 洪水滔天:远古生态和谐家园的系统重建
        一、“司岗里”中的洪水滔天
        二、“救世”型洪水的世界意义
        三、生态和谐家园的“再生”
        四、生态之美:原始整生之美
    第二节 人兽婚配:佤族生态和谐理想的深层结构
        一、“司岗里”中的人神婚配
        二、“司岗里”中的人兽婚配
        三、人兽婚:非和之和的本质结构
    第三节 民族迁徙:追求生态和谐理想的历史足迹
        一、“司岗里”中最早的迁徙
        二、“司岗里”中逃难式迁徙
        三、“司岗里”中的其它迁徙
        四、迁徙:寻求和谐家园的足迹
第六章 “司岗里”和谐之流
    第一节 从“司岗里”到沧源崖画
        一、沧源崖画的生态和谐理想
        二、从“司岗里”到沧源崖画
        三、依生之美和谐理想的衍生
    第二节 从“司岗里”到佤族寨桩
        一、佤族寨桩浅描
        二、海东型寨桩:民族和谐象征符号要素
        三、翁丁型寨桩:和谐共生之美的典型表征
    第三节 从“司岗里”到歌舞艺术
        一、佤族传统舞蹈艺术浅描
        二、佤族现代大型舞蹈艺术
        三、舞蹈《司岗里》的整生之美
        四、从“司岗里”到歌曲创作
    第四节 从“司岗里”到小说创作
        一、从“三代女神”到“三代女人”
        二、从“人牛婚配”到“人马情谊”
        三、母马之死:莫伟回归家园
    第五节 从“司岗里”到其它艺术
        一、从“司岗里”到壁画、浮雕“司岗里”
        二、从“司岗里”到节日“司岗里”、木鼓节
        三、从“司岗里”到电影《司岗里》《阿佤山》
        四、《阿佤山》:旋生的“图腾”和“家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部分访谈对象
    一、国内部分访谈对象
    二、境外部分访谈对象
附录二:国内部分田野图片
致谢

(3)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研究现状
    二 研究方法与问题意识
    三 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概述
        (一) 少数民族女作家的民族历史叙事
        (二)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本土
        (三) 现代语境中的民族传统
        (四) 少数民族女作家的生态关怀
        (五) 痛苦的现实主义: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底层写作”
        (六) 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女性写作”
第一章 女性与民族国家:多重话语的冲突与耦合
    第一节 女性作为“中间地带”:消解民族国家叙事的“语法”
        一 打破民族国家叙事的界限:草原母亲的力量
        二 战争中的民族女性:宏大叙事的“剩余”
    第二节 弥合与分裂:民族叙事与女性话语
        一 从女人心事到民族史诗:藏民族历史叙事的弥合之路
        二 蒙古女性的“寻根”之旅
    第三节 “女神”故事:女性话语与民族认同
        一 白山黑水间的“女神”:介入民族历史的女性
        二 流动的女性身份:身份认同的多元与混杂
        三 “战争神话”:还原民族战争中的女性生存
    第四节 “穆斯林的葬礼”与“失去的记忆”:协商多重身份
        一 《穆斯林的葬礼》:民族身份、女性意识与“新启蒙”叙事
        二 “是谁失去了记忆”:全球化时代的丽江女性
第二章 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女作家的本土写作
    第一节 讲故事的女人:女性与民族传统/记忆
        一 讲故事的女人:鄂温克女人的记忆
        二 “现代”与“乡愁”:白族“新女性”与民族传统
    第二节 “边城”女性:对现代性的质询与反思
        一 遭遇现代的乡土与湘西世界:土家龙船寨的命运
        二 蛊女、“红妖”与边地小镇:女性与民族传统
        三 “回看”现代—城市的女人:民族女性的力量
    第三节 红尘拉萨:全球化时代的本土空间
        一.拉萨与上海:全球化魅影
    第四节 延吉与首尔:朝鲜族底层/女性的跨国之旅
        一 朝鲜族女性底层劳动力的跨国之旅:第一/第三世界的性政治
        二 可见的女性与不可见的劳动:阶级还是性别?
        三 首尔与延吉:前世与今生?
第三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民族身份认同与文化交流
    第一节 阅读他者:从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题材创作谈起
        一 “自然化”的文化他者:从“汉写民”现象谈起
        二 被叙事“穿透”的他者:不同的“藏婚”故事
    第二节 自我/他者之间:消融的界限与开放的历史想象
        一 自我与他者的位移:跨越民族与阶级的认同
        二 消融的自我界限与开放的历史视野
    第三节 走向主体间性的文化交流与民族写作
        一 良性文化交流模式的建立
        二 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身份认同与民族写作
第四章 全球化时代的女性话语:少数民族作家的女性写作
    第一节 女性系谱:女性记忆与经验的生产
        一 “红肚兜”与“盘瑟俚”:女性技艺—记忆史
        二 爱情、“耗费”与写作
        三 双重镜像与自恋主体:另一种记忆—写作—生产
    第二节 反控制叙述:女性写作的策略
        一 反控制叙事之一:凝视的倒错
        二 反控制叙述之二:精神分析与女性话语
    第三节 表象时代的女性写作
        一 现实?幻像?
        二 “地下电影”:界限的消失与现实主义的介入
结语:全球化时代女性意识与民族经验
参考文献
附录一:当代少数民族女作家作品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四、好一个阿佤狂欢节(论文参考文献)

  • [1]佤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 ——基于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的田野调查[D]. 吴振华.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2]司岗里:佤族的生态和谐审美理想[D]. 赵秀兰. 云南大学, 2014(07)
  • [3]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书写[D]. 王冰冰.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4]好一个阿佤狂欢节[J]. 黄持一,田光. 歌曲, 2004(01)
  • [5]好一个阿佤狂欢节[J]. 黄持一,田光. 云岭歌声, 2004(01)

标签:;  ;  ;  ;  ;  

多么棒的狂欢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