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实验装置抗干扰技术

电子实验装置抗干扰技术

一、电子实验装置的抗干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宗德媛,朱炯,李兵[1](2021)在《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工学是学生理解、掌握及应用电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专业基础课。在电工学教学中,将EWB虚拟仿真技术、传统实验技术及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仿真计算、实验演示,让学生理解掌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EWB仿真软件开展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子技术理论,同时为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打好基础。

吴其宇[2](2021)在《MEMS压力传感器及其抗干扰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十四五”规划中重点强调了高性能MEMS传感器的研制。鉴于传统的硅基MEMS压力传感器普遍具有温度漂移和时间漂移等缺点,本文从抗干扰的角度出发,基于信噪比理论对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进行了结构设计,并结合恒温控制和恒流源自校正方法显着提升了其性能,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理论分析了基于惠斯通电桥结构的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简介了传感器温漂和时漂产生原因。通过ANSYS模拟仿真设计了多种压力传感器结构,并结合噪声相关模型,对传感器噪声与信噪比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进而利用标准MEMS加工工艺对多种传感器中部分进行制作与封装。其次,完成基于MEMS压力传感器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系统主要包含压力信号测量功能、恒温补偿控制功能和时漂恒流源自校正功能。其中,恒温控制部分采用积分分离PID算法,与传统PID算法相比,能够起减小温度振荡作用;恒流源时漂自校正采用AD5420可调电流源,通过改变电流大小模拟气压变化情况,能够在传感器发生时漂后重新标定输出特性曲线,减小传感器时漂后的测量误差。然后,搭建实验平台并对传感器进行测试。实验测试发现,压力传感器灵敏度为0.046m V/(V·k Pa)。温度补偿实验中,热零点漂移由恒温补偿前-0.0115~0.0652%FS/℃降至恒温后-0.00161~0.00788%FS/℃,热灵敏度漂移由-0.118~-0.073%FS/℃降至-0.00193~0.01528%FS/℃。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时漂自校正实验,传感器自校正前后预测误差范围由-3.436~0.875k Pa降低至-2.086~1.765k Pa,预测误差全范围由4.311k Pa减至3.851k Pa。最后,对各结构传感器进行输出信号测量以及噪声测试。由于传感器本征噪声很小,需要尽可能排除外界干扰,因此噪声测量实验对电源与测量器件要求较高。测得数据后,计算其信噪比,实验测得的信噪比与理论值差距在-19.25%~2.89%范围之内。证明传感器信噪比与结构有关。在恒压源输入条件下,传感器信噪比随着压敏元件条折叠匝数增加而增加,随着压敏元件长度的增大而先升后降,一般在压敏元件长度125μm左右达到极大值,唯有单条型传感器在长度75μm左右信噪比比125μm处稍高。本文通过设计传感器的外围恒温控制、时漂自校正系统,提高了传感器的抗干扰能力,有效的降低了测量误差,并探究了传感器结构对其信噪比的影响,对压阻式压力传感器性能的提升有着一定参考价值。

裴昱[3](2021)在《带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系统研究》文中认为大气环境中CO2气体浓度的逐年升高,给全球的气候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恶劣影响。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适应多种环境条件变化的CO2气体浓度检测系统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对其检测精度以及抗干扰能力进行了分析。首先,对气体传感器光学系统的红外光源与探测器进行了选型,并提出了一种带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扁锥形传感器采样气室。通过Zemax光学软件对红外光在该采样气室内的反射以及光强分布进行了仿真分析,并采用ANSYS FLUENT软件对采样气室进行了恒温控制仿真,从理论上验证了恒温控制的可行性。在提升传感器的抗环境温湿度干扰能力方面,提出了通过PID恒温控制算法以及3A分子筛降湿的方式对传感器进行了硬件补偿。其次,在上述光学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了CO2气体传感器的外围控制电路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电路系统的核心,利用其DAC实现了红外光源的调制,通过ICL7650芯片与AD7794芯片对探测器的检测信号进行放大以及A/D转换处理,从而有效地实现了CO2气体浓度的检测。通过温湿度采集与恒温加热调节对系统进行恒温控制,并通过上位机和蓝牙模块将温湿度信号以及浓度信息进行传输显示。最后,通过标定实验确定检测系统的浓度计算公式,并对系统进行了误差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0~2003ppm的检测范围内,系统的拟合误差在±70ppm以内,重复性与稳定性误差分别在±3.3%和±3.7%以内,基本符合实际场景中的应用要求。此外,对传感器检测系统分别进行了温度影响实验和湿度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10℃~4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当环境温度逐渐偏离标定实验温度时,CO2气体浓度检测值的误差也在逐渐偏大;而在30%~80%的环境湿度范围内,环境湿度上升也会导致检测误差增大。针对该现象,通过恒温控制模块和低湿控制模块对传感器检测系统进行了硬件补偿,补偿修正过后检测系统的温湿度漂移现象均得到了较好的抑制,在复杂温湿度环境下系统的检测误差可控制在±105ppm以内。该项研究满足了对复杂环境下CO2气体浓度实时监测的需求,对于研制高性能气体传感器有一定参考价值。

杨杰[4](2021)在《实验室多通道硅酸根自动分析仪的研制》文中认为随着火力发电厂机组容量的不断扩大,锅炉参数的不断提高,炉水的硅酸盐处理工艺也相应提高,因此对硅酸根离子的监督和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火力发电厂检测硅酸根的技术手段依旧停留在手工加药检测,检测误差大、自动化程度低、极大地耗费人工与时间成本。本课题研究了实验室内检测硅酸根离子浓度的技术,结合国内外对硅酸根离子的检测技术现阶段的水平,研发了一个实验室、多通道、自动化的智能分析仪,采用的检测原理是出自国家标准GB12149—89的硅钼蓝光度法,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1、对显色反应条件的控制,创新性采用新颖的测量流程设计、新型加药控制系统的研制、恒温控制系统的应用等,双滑轨定位设计不但使得自动化程度极大地提高,节省了测量过程中的时间成本与人工成本,而且保证了每次测量的条件一致性,减小了外部条件变化对测量精确度的影响。2、在硬件设计中,使用基于ARM 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提高仪器检测的精度,添加了抗干扰和隔离技术的应用,从而增强了仪器的抗干扰能力,稳定了仪器测量精度。3、在软件编程中(软件抗干扰技术、测量、标定、运算、显示等)根据预设的上位机命令,精准定位预设待测水样桶的位置,精确完成加药量的控制。为实现仪表的工业化,本人对仪表的外观、功能的设置及操作性、维护的自动化也进行了相关设计。而且为此仪表的生产和检测开发了一些其他的仪器和设备。本课题的研究成功不仅对实验室硅酸根离子浓度检测技术有重要意义,而且对采用类似测量系统的磷、氰等实验室监测仪表具有同样的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着。

张天舒[5](2021)在《布尔混沌激光雷达成像与抗干扰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激光雷达已经成为无人智能车中重要的环境感知设备,相比于与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具有距离分辨率高、抗交叉干扰能力强、体积小等优点,在高精度测距的同时可以实现高分辨成像。随着激光雷达的大量应用于无人驾驶汽车中,传统的脉冲激光雷达极易受到其他激光雷达的干扰或者人为干扰攻击,使得激光雷达出现探测错误、增加虚警概率,导致激光雷达产生误判,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在车载激光雷达领域,高精度成像以及激光雷达之间的交叉干扰问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利用布尔混沌信号调制激光器产生布尔混沌激光作为雷达探测信号,结合扫描成像技术,构建混沌激光成像雷达系统,利用仿真和实验实现了目标物体的三维成像,并对其抑制交叉干扰的能力进行了测试。布尔混沌信号在时序上具有类噪声的随机信号,频率上具有宽频带特性。此外混沌信号在提供高分辨率的同时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可以应用于多雷达同时工作的场景中。因此提出将布尔混沌信号与激光雷达相结合,应用于空间中目标三维成像。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及成果总结如下:(1)总结和分析了现有无人驾驶激光雷达的研究进展,并且详细分析了不同种类激光雷达的优缺点,提出将传统的激光雷达发射信号更换为布尔混沌信号,并将其应用于空间目标三维成像。(2)介绍了布尔混沌信号产生原理,分析了布尔混沌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的特性。构建布尔混沌激光雷达模型,基于MATLAB搭建布尔混沌激光雷达仿真平台。详细分析了布尔混沌激光雷达对空间目标的三维成像能力。搭建布尔混沌激光雷达硬件实验平台以及上位机软件系统。利用相关测距原理实现对目标距离测量,在此基础上利用二维扫描实现对目标的三维成像。在实现目标距离图像同时,根据相关曲线系数也可以实现目标强度图像。(3)通过实验和仿真分析激光雷达的抗交叉干扰能力,实验验证了布尔混沌激光雷达可以在不同干扰信号下实现稳定的三维成像,在信噪比为12 d B时仍然可以对目标清晰成像。可以实现在多雷达复杂环境中的高精度成像。验证了多雷达工作时布尔混沌激光雷达抑制交叉干扰能力,定量分析了在不同干信比下激光雷达成像效果。仿真和实验结果都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案的可行性。

贾兴丹[6](2021)在《亚像素级角位移细分及误差补偿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电角位移测量技术是一种将角位移转换为数字量的精密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和工业控制领域中。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光电角位移测量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减小外径尺寸和重量,更要提高装置的分辨力和精度。本文研究的图像式角位移测量技术,通过光学成像技术缩小了角位移测量装置的体积;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了角位移测量装置的分辨力和精度,对实现高精度高分辨力的小型角位移测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基础上,研究了当今图像式角位移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通过与传统角位移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对比,深入分析了图像式角位移测量装置特点、原理以及影响其精度和分辨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基于无透镜近场成像的小型高分辨力角位移测量方法。无需透镜成像,将平行光源直接照射码盘进行光栅成像,在小体积测量装置下实现高精度高分辨力的角位移测量。提出了高精度的精码道质心定位方法。采用了CAMERALINK实时传输码盘图像至显示器,优化照明系统参数,图像探测器采集到最清晰的码盘图像。采用高斯滑动均值算法、均匀插值算法对光栅图像进行实时处理,通过平方加权质心计算实现高精度的精码道质心定位。通过仿真结果看出,质心定位精度有效提高,为亚像素级角位移细分及误差补偿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基于正弦近似的亚像素级角位移细分方法。采用正弦近似和几何关系推导,建立了亚像素级角位移细分模型,实现细分计算,并完成了硬件移植。该细分方法占用系统内存少,可实现更高分辨力的角位移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8192份角位移细分,使测量分辨力提高了5-bit。同时提出了基于空间位置的码值校正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精码与粗码衔接正确,无错码现象。提出了基于单边图像采集的误差补偿方法。提出了基于三角波拟合的误差补偿方法,采用三角波拟合测角误差曲线,实现误差补偿。经实验验证,经误差补偿后,测量装置精度从37.25″提升到8.75″。为了进一步实现自适应误差补偿,提出了基于精码道中心线拟合的误差补偿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精码道中心线得到码盘中心位置,确定码盘偏心距离横向分量,实现实时误差补偿,当码盘的偏心距离为0.05mm,经误差补偿后,测量装置精度从536.52″提升为228.61″,有效提高了系统精度。运用本文研究的亚像素级角位移细分方法和单边图像采集的误差补偿方法,使直径为38mm的码盘达到21位分辨力,实现了小型高精度高分辨力的角位移测量,对研制小型高精度高分辨力图像式角位移测量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史建永[7](2021)在《高空核电磁脉冲电流注入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先介绍了HEMP电磁环境,随后讲述了基于脉冲功率技术,研究了上升时间在20 ns左右,脉冲宽度在450~500 ns,电流峰值不小于1 k A的双指数脉冲注入电流源。该脉冲电流源是符合最新型的美军MIL-STD-188-125标准的,这样的HEMP脉冲电流源是有着诸多的优点的,例如使得结构更加密集,质量更小,能够随意更换试验场地,具有可移动性,实验数据更加可靠等。随后基于脉冲功率技术和高电压技术,研究了脉冲电流注入装置,应用容性注入的方式,直接对端口保护器件进行注入,注入双指数脉冲的波形。当然,对于电子器件,我们可以应用耦合部件对其进行非接触式注入。这两种注入装置主要部件包括初级能源,储能设备,放电开关等。本文选择的注入对象为端口保护器件,所以选择容性注入的方式,本文以氧化锌避雷器为例,在避雷效果好的情况下,测试高空核电磁脉冲是否会对其造成破坏,在端口保护器件中,一旦出现脉冲干扰,很容易造成器件损伤,甚至会对电力系统造成重大损失,需要特别关注。设置端口保护器件,就是为了保护相应的器件或者整个系统不会受到损失,比如防雷器件就是一种端口保护器件,主要的作用就是防雷,对整个电力系统都有着极大的作用。在HEMP电磁脉冲环境中,会产生脉冲电流,从而对其器件进行干扰,甚至破坏。虽说避雷器在雷雨天气避雷效果很好,但高空核电磁脉冲还是有可能对其造成工作干扰甚至是功能损坏。现在的脉冲电流源能简便的模拟出HEMP电磁脉冲环境中的脉冲,注入装置通过容性注入对端口保护器件注入相应的脉冲,然后对其端口保护器件做效应实验,检验端口保护器件在HEMP电磁环境中的抗干扰能力。本文最后采用氧化锌避雷器作为效应物,通过容性注入对氧化锌避雷器做效应实验,本文从理论分析和应用方面,可以看出上升时间在20 ns左右,脉冲宽度在450~500 ns,电流峰值不小于1 k A的双指数脉冲注入电流源,6 k V及以下的避雷器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防护程度与导通时刻和残余电流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10 k V及以上的避雷器不能够起到防护作用。

张姣娇[8](2021)在《基于碳纤维膜的柔性葡萄糖传感器构建和电化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葡萄糖是人体细胞和组织最基本的能量来源,也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主要中间产物。人体内葡萄糖浓度过高会导致糖尿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血糖指标在预防、诊断及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以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经济高效的优势,吸引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目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核心器件感应电极一般由基底电极和活性物质共同构建。由于传统刚性电极表面结构单一,制作成本较高和不稳定的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本文以柔性电极作为出发点,构建了葡萄糖电化学传感器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以聚丙烯腈作为碳源,通过简单的纺丝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制备具有自支撑结构的柔性碳纳米纤维,研究了纤维在热处理过程中形貌和结构的转变。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经过热处理后,表面皱缩,直径变细,质地变脆。纤维在预氧化过程中分子内部腈基基团发生环化反应;2θ=17.2°处的结晶峰逐渐消失,2θ=25.9°附近的(002)晶面衍射峰强度逐渐增强,内部结构发生转变,纤维逐渐向石墨碳转化。碳化过程伴随着纤维的氧化、脱氢及内部分子的交联等复杂的化学反应,在此过程中非碳元素脱除,碳元素富集,表观结晶度进一步提高,内部结构逐渐有序化。随后以碳纳米纤维作为柔性基底电极,利用壳聚糖作为葡萄糖氧化酶的载体材料构建酶葡萄糖传感器。该电极的线性范围是6.5-14.5 mmol/L和19.5-50.5 mmol/L,相应的灵敏度分别为1.80μAmmol/L-1cm-2(R2=98.8%)和4.87μAmmol/L-1cm-2(R2=98.5%),最低检测极限为18.5μmol/L(S/N=3)。米氏常数较小为12.35 mmol/L,葡萄糖氧化酶与碳纳米纤维亲和力大。酶电极的抗干扰性、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碳纳米纤维和壳聚糖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为酶提供保持其催化活性的生物微环境。酶作为生物蛋白大分子,其催化活性会受到环境因素(p H、温度等)的影响。为了改善传感器的稳定性,通过恒电位沉积技术直接在导电碳纳米纤维膜上修饰铂纳米片,构建了第四代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电极。该电极结合柔性电极和无酶传感器的优势,拥有比较宽的线性范围(7.5-87.5 mmol/L)和低检测限(14.04μmol/L),电极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抗干扰性能力强。采用恒电位沉积技术成本低,制备过程简单,无需使用粘结剂,极大的提升了电极的导电能力。碳纳米纤维膜保持良好的纤维形貌,为电子传输提供了连续的一维导电通道。沉积在电极上的铂纳米片与碳纳米纤维结合牢固,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催化能力加快了葡萄糖在电极表面的扩散速率和催化效率。

安岑[9](2021)在《管道振动对油气井出砂监测的干扰与抑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油气井出砂是石油开采过程中常遇的难题之一,过量出砂会造成管道损坏,影响油田的开采效率。出砂监测利用传感器将砂粒撞击管壁产生的振动信号转化为电信号,根据振动信号的强弱来判断出砂量的多少,然而管道的振动会严重影响出砂监测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对引起管道振动的干扰源进行分析,研究了基于超声阵列的出砂监测干扰抑制方法。本文首先分析了出砂现象的产生以及信号特征,为减小管道振动对出砂监测的影响,对井场周围引起管道振动的主要干扰源进行了分析。根据干扰信号的特征及传播途径,通过采用超声阵列出砂监测方法以增强出砂信号的识别能力,实现出砂信号的多参数估计。并根据振动信号的特征及管道的尺寸,确立了由8阵元组成的一维线性超声阵列结构,建立了阵列信号的接收模型。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出砂在线监测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基于FPGA采用2+1的3核心架构,具体功能如下:2片FPGA控制4片AD实现8通道数据的高速同步采集、缓存和逻辑控制等功能,另一片FPGA采用UDP协议,将8通道的数据通过千兆网口有序的传输到上位机进行显示和处理。此外,根据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及振动干扰信号的传播方向,提出了基于近场模型的自适应旁瓣相消干扰抑制方法,从空域角度利用各阵元接收信号之间的延迟差,使出砂信号来波方向的输出功率最大,干扰方向形成阻态,从而实现干扰抑制。最后,以超声阵列出砂监测系统为基础,搭建了室内出砂实验平台,开展了大量的出砂模拟实验,并通过对比干扰抑制前后的出砂量,验证了自适应旁瓣相消干扰抑制算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了出砂监测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出砂监测精度。

高志一[10](2021)在《柔性传感器件及其集成在仿人体感觉系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微电子、柔性电子和仿生电子的发展,仿生传感器及其集成系统正在向柔性、微型、高集成和多功能等方向发展。这一发展趋势也促进了仿生电子产品对生物感知系统更为深入的仿生模拟,从而开发出更为精细的仿生器件用于模拟生物的感知功能,同时通过集成不同的仿生传感器或仿生传感器与其他功能的电子设备集成实来实现对人体复杂的感知系统(如皮肤同时感受触觉和温觉)、甚至是感觉系统的高级功能(如触觉学习、触觉记忆、视觉学习等)的模拟。本文致力于开发能够模拟人体感觉系统功能的仿生传感器及其集成系统,并从器件结构设计、材料选用以及系统化的集成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本文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一种基于抗温度和湿度干扰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电子皮肤。该传感器由具有负温度系数(NTC)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正温度系数(PTC)的石墨粉(GPs)组成零温度系数的复合薄膜,这一独特的膜结构有效消除了温度的干扰。利用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进行密封处理,达到了防水效果。所制备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具有超高的灵敏度、快速的响应时间和良好的高频响应稳定性。将该传感器制成5×5压力传感器阵列可以用于空间压力分布成像,同时具有良好的抗外部湿度和温度环境干扰性能。这一压力传感器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对触觉进行准确检测,对于未来电子皮肤的商业化具有一定应用前景。(2)设计了基于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集成的可自愈电子皮肤,其能够检测和识别不同刺激,同时又具有自我恢复能力。采用具有良好弹性、柔韧性和自愈合能力的聚氨酯、聚氨酯@多壁碳纳米管和纤维素纳米晶体@羧化丁腈橡胶@聚乙烯亚胺分别作为压力敏感材料、温度敏感材料和基底,并通过热压法制作了一种集成温度和压力感知功能的电子皮肤。该电子皮肤内部每种类型的传感器仅对目标刺激表现出快速且精确的反应。同时,由于聚氨酯和纤维素纳米晶体@丁腈橡胶@聚乙烯亚胺自愈合能力,还使得其在损伤后实现自我修复,并且修复后的电子皮肤依旧保持良好的温度敏感性和压力敏感性。另外,基于这一电子皮肤器件制作了5×5的器件阵列,可以同时对压力和温度分布进行成像,且保持自修复能力。该电子皮肤器件为人工皮肤、人机界面和生物监测设备等领域启迪新思路。(3)开发了一种集成基于Sr-ZnO气体传感器与HfOx忆阻器和电化学执行器集成的人工嗅觉系统。该系统可以对NH3进行识别、感应、记忆,并做出条件反射。其中的Sr-ZnO气体传感器可以通过检测电阻的变化来感知和识别NH3,并将信号传递给忆阻器,使得其切换电阻状态以存储NH3信息。同时,忆阻器的激活还可以触发电化学执行器的运动,从而阻止气体流动通道,类似于人类闻到刺激性NH3时用手覆盖口鼻的条件反射。这项工作的人工嗅觉系统为未来的生物启发性电子研究(尤其是在模仿生物感觉系统的领域)提供了一种潜在策略。

二、电子实验装置的抗干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子实验装置的抗干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计算
2 EWB仿真计算
3 实验验证
4 理论、实验、仿真对比分析

(2)MEMS压力传感器及其抗干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MEMS传感器种类和发展现状
    1.3 MEMS压力传感器补偿技术发展现状
        1.3.1 温度漂移补偿技术发展现状
        1.3.2 时间漂移补偿技术发展现状
    1.4 传感器信噪比研究发展现状
    1.5 本文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
    2.1 压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2.1.1 压阻效应
        2.1.2 工作原理与电路结构
    2.2 压力传感器的基本特性
        2.2.1 静态特性
        2.2.2 温度特性
        2.2.3 时漂特性
    2.3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设计
        2.3.1 结构设计
        2.3.2 应变薄膜设计
        2.3.3 硅杯设计
    2.4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结构设计有限元分析
        2.4.1 有限元结构建模与仿真
        2.4.2 应力分布与信号输出分析
    2.5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噪声与信噪比分析
        2.5.1 噪声分析
        2.5.2 信噪比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芯片的工艺流程与封装制作
    3.1 掩膜版图设计
    3.2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工艺流程
    3.3 MEMS压阻式压力传感器封装设计
    3.4 芯片恒温控制封装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MEMS压力传感器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
    4.1 MEMS压力传感器系统设计
    4.2 软硬件模块设计
    4.3 PCB布局布线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恒温时漂自校正系统抗干扰测试
    5.1 传感器标定测试及结果分析
        5.1.1 标定实验平台搭建
        5.1.2 传感器静态特性测量
    5.2 传感器温漂测量以及结果分析
    5.3 传感器恒温补偿
        5.3.1 恒温系统测试
        5.3.2 恒温补偿输出实验及分析
    5.4 传感器时漂测试
        5.4.1 时漂测量结果及分析
        5.4.2 自校正功能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传感器信噪比测试与分析
    6.1 传感器输出信号测试
    6.2 传感器噪声测量
        6.2.1 噪声测量实验平台搭建
        6.2.2 噪声测量结果及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带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CO_2气体传感器分类
    1.3 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国内外发展状况
        1.3.1 国外发展状况
        1.3.2 国内发展状况
    1.4 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当前存在的问题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检测原理
    2.1 红外检测原理
    2.2 CO_2气体吸收特性
    2.3 双通道检测原理
    2.4 系统总体检测流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带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光学系统设计与仿真
    3.1 光学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3.2 红外宽谱光源
    3.3 双通道热电堆探测器
    3.4 采样气室结构设计
    3.5 恒温模拟与仿真
    3.6 采样气室加工与恒温低湿材料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硬件系统设计
    4.1 硬件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4.2 电源电路模块
    4.3 光源驱动电路模块
    4.4 信号调理电路模块
    4.5 温湿度检测与控制模块
    4.6 通信模块
    4.7 PCB布局与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红外CO_2气体传感器软件系统设计
    5.1 总体检测系统方案
    5.2 PID恒温控制方案
    5.3 通信模块系统方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检测系统性能研究与抗干扰分析
    6.1 实验平台搭建
    6.2 系统标定实验
    6.3 系统性能测试
        6.3.1 误差测试分析
        6.3.2 重复性与稳定性分析实验
    6.4 温湿度影响分析
        6.4.1 温度影响分析实验
        6.4.2 湿度影响分析实验
    6.5 抗温湿度干扰实验分析
        6.5.1 恒温控制分析实验
        6.5.2 低湿控制分析实验
    6.6 随机环境分析实验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实验室多通道硅酸根自动分析仪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炉水硅酸盐处理
    1.2 硅酸根分析仪发展现状
        1.2.1 国内外硅酸根检测方法现状
        1.2.2 国内外硅酸根分析仪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室多通道硅酸根自动分析仪的测量方法
    2.1 检测的基本理论
        2.1.1 互补色理论
        2.1.2 朗伯比尔定律
        2.1.3 光电比色理论
    2.2 基本测量原理
        2.2.1 化学发光分析法
        2.2.2 硅钼蓝光度法
    2.3 硅酸根分析仪测量方式
        2.3.1 基于蠕动泵的分析仪器
        2.3.2 气动泵和毛细管
        2.3.3 液位式可控计时注入装置
        2.3.4 微型计量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验室多通道硅酸根自动分析仪的硬件设计
    3.1 测量系统的总体结构
        3.1.1 测量系统的结构组成
        3.1.2 系统的测量流程
    3.2 机械执行系统的设计
        3.2.1 检测装置模块
        3.2.2 化学流路模块
        3.2.3 双滑轨定位模块
    3.3 智能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3.1 电路的整体设计
        3.3.2 光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3.3 双滑轨定位系统硬件设计
        3.3.4 抗干扰措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验室多通道硅酸根自动分析仪的软件设计
    4.1 软件的总体设计
        4.1.1 双滑轨定位系统软件设计
        4.1.2 恒温PID控制模块软件设计
        4.1.3 光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2 多分段两点标定法
    4.3 软件的抗干扰技术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室多通道硅酸根自动分析仪的性能测定
    5.1 对比性能测试
        5.1.1 线性度测试
        5.1.2 精密度测试
        5.1.3 检测限测试
        5.1.4 温度稳定性测试
        5.1.5 磷干扰测试
        5.1.6 检测时间测试
    5.2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布尔混沌激光雷达成像与抗干扰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车载激光雷达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激光雷达干扰抑制技术研究现状
    1.4 混沌激光雷达技术的提出与应用
    1.5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2章 布尔混沌激光信号与激光雷达理论分析
    2.1 布尔混沌模型
    2.2 基于FPGA的自治布尔网络混沌电路
    2.3 布尔混沌信号和布尔混沌激光信号特性
    2.4 雷达理论分析
        2.4.1 布尔混沌激光雷达系统理论分析
        2.4.2 激光雷达方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布尔混沌激光雷达成像研究
    3.1 布尔混沌激光雷达成像仿真研究
        3.1.1 激光雷达回波信号数学描述
        3.1.2 激光雷达大气传输模型
        3.1.3 噪声模型
        3.1.4 布尔混沌成像激光雷达仿真结果
    3.2 布尔混沌激光雷达成像实验研究
        3.2.1 布尔混沌激光雷达系统硬件设计
        3.2.2 布尔混沌激光雷达系统软件设计
        3.2.3 布尔混沌成像激光雷达实验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布尔混沌激光雷达抗干扰性研究
    4.1 激光雷达信号干扰及评估方法
    4.2 布尔混沌激光成像雷达抗干扰仿真研究
        4.2.1 线性调频信号干扰
        4.2.2 正弦连续信号干扰
        4.2.3 布尔混沌信号干扰
    4.3 布尔混沌激光成像雷达抗干扰实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亚像素级角位移细分及误差补偿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 图像式精密位移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1.3.1 国外图像式精密位移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1.3.2 国内图像式精密位移测量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1.5 文章小结
第2章 基于无透镜近场成像的角位移测量原理
    2.1 引言
    2.2 传统角位移测量技术
    2.3 图像式角位移测量技术
        2.3.1 照明系统
        2.3.2 图像采集系统
        2.3.3 数据处理系统
    2.4 码盘编码方式
        2.4.1 粗码道编码
        2.4.2 码盘设计
    2.5 文章小结
第3章 高精度的精码道质心定位方法
    3.1 引言
    3.2 精码道质心定位算法
        3.2.1 传统质心法
        3.2.2 函数拟合法
        3.2.3 平方加权质心法
    3.3 照明系统参数对码盘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
        3.3.1 光照强度对码盘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
        3.3.2 光源波长对码盘成像质量的影响分析
    3.4 码盘图像处理
        3.4.1 噪声分析
        3.4.2 码盘图像去噪、抗干扰处理
        3.4.3 码盘图像重建
    3.5 精码道质心定位抗干扰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亚像素级角位移细分及译码方法
    4.1 引言
    4.2 常用图像式角位移细分方法
        4.2.1 像素级角位移细分方法
        4.2.2 基于查表的亚像素级角位移细分方法
        4.2.3 现有细分方法分析
    4.3 基于正弦近似的亚像素级角位移细分方法
        4.3.1 细分模型建立
        4.3.2 细分误差分析
    4.4 基于图像识别的码盘译码
        4.4.1 码盘的粗码译码
        4.4.2 基于空间位置的码值校正
        4.4.3 绝对角位置译码流程
    4.5 文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单边图像采集的误差补偿方法
    5.1 引言
    5.2 图像式角位移测量系统误差分析
        5.2.1 码盘偏心误差分析
        5.2.2 码盘倾斜误差分析
        5.2.3 轴系晃动误差分析
        5.2.4 系统误差分析
        5.2.5 图像采集误差分析
    5.3 偏心误差补偿方法
        5.3.1 对径误差补偿方法
        5.3.2 基于谐波函数拟合的误差补偿方法
    5.4 基于三角波拟合的误差补偿方法
        5.4.1 误差补偿模型建立
        5.4.2 误差补偿仿真分析
    5.5 基于精码道中心线拟合的误差补偿方法
        5.5.1 误差补偿模型建立
        5.5.2 误差补偿仿真分析
    5.6 文章小结
第6章 实验结果分析
    6.1 引言
    6.2 图像式角位移测量系统组成
        6.2.1 照明系统
        6.2.2 图像采集系统
        6.2.3 数据处理系统
        6.2.4 图像式角位移测量装置
    6.3 码盘图像检测实验
    6.4 分辨力检测实验
        6.4.1 分辨力检测
        6.4.2 码值校正方法验证
    6.5 基于三角波拟合的误差补偿实验
        6.5.1 实验原理
        6.5.2 实验结果分析
    6.6 基于精码道中心线拟合的误差补偿实验
        6.6.1 实验原理
        6.6.2 实验结果分析
    6.7 文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7)高空核电磁脉冲电流注入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电磁脉冲与电磁兼容性
        1.1.2 电磁脉冲效应测试方式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HEMP环境与脉冲形成技术
    2.1 HEMP环境
        2.1.1 HEMP的由来
        2.1.2 HEMP的产生机理与特点
        2.1.3 HEMP的破坏机理
        2.1.4 HEMP波形与标准
        2.1.5 双指数脉冲波形的形成
    2.2 电磁脉冲功率系统概述
        2.2.1 电磁脉冲功率系统的发展
        2.2.2 电磁脉冲功率系统技术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HEMP注入脉冲源与注入装置
    3.1 HEMP注入脉冲源的原理与结构
        3.1.1 HEMP注入脉冲源的原理
        3.1.2 初级能源
        3.1.3 储能装置
        3.1.4 放电开关
        3.1.5 无感电阻
    3.2 HEMP注入脉冲源整体
    3.3 HEMP电流注入方式
        3.3.1 直接注入方式
        3.3.2 磁性耦合注入方式
        3.3.3 容性注入方式
        3.3.4 注入方式的比较
    3.4 HEMP电流注入方式研究
        3.4.1 HEMP脉冲电流注入源的电流环注入研究
        3.4.2 HEMP电流注入源直接注入的研究
        3.4.3 HEMP电流注入源电容夹注入的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EMP注入脉冲源的调试
    4.1 HEMP脉冲电流注入源测试工具与输出系统
    4.2 HEMP脉冲电流注入源调试方案
    4.3 HEMP脉冲电流注入源的调试结果与分析
        4.3.1 HEMP脉冲电流注入源的调试
        4.3.2 重复性调试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氧化锌避雷器电磁脉冲效应实验研究
    5.1 氧化锌避雷器的结构
        5.1.1 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
        5.1.2 带串联间隙氧化锌避雷器
    5.2 氧化锌避雷器的功能特性与选用
        5.2.1 氧化锌避雷器的作用
        5.2.2 氧化锌避雷器的优点
        5.2.3 氧化锌避雷器功能特性
        5.2.4 氧化锌避雷器的选用
    5.3 氧化锌避雷器的效应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基于碳纤维膜的柔性葡萄糖传感器构建和电化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葡萄糖传感器概述
        1.1.1 葡萄糖检测的方法
        1.1.2 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发展历程
    1.2 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1.2.1 酶葡萄糖传感器
        1.2.2 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1.3 柔性葡萄糖传感器
        1.3.1 柔性电极材料
        1.3.2 碳纳米纤维在柔性葡萄糖传感器中的应用
    1.4 碳纳米纤维的制备
    1.5 课题研究意义
第2章 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纤维的制备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设备
        2.2.2 实验药品
        2.2.3 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纤维的制备
    2.3 材料的形貌与结构表征
        2.3.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2.3.2 红外分析
        2.3.3 XRD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浓度对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2.4.2 电压对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2.4.3 接收距离对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2.4.4 推进速度对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形貌的影响
        2.4.5 聚丙烯腈基碳纳米纤维
        2.4.6 红外表征
        2.4.7 XRD表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碳纳米纤维构建酶葡萄糖传感器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设备
        3.2.2 实验试剂
        3.2.3 碳纳米纤维构建酶葡萄糖传感器
    3.3 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3.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3.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3.4 实验结果和讨论
        3.4.1 酶电极的形貌与结构
        3.4.2 工作电压对酶电极性能的影响
        3.4.3 载酶量对酶电极性能的影响
        3.4.4 酶葡萄糖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3.4.5 酶葡萄糖传感器的抗干扰性、稳定性和重复性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碳纳米纤维构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设备
        4.2.2 实验试剂
        4.2.3 碳纳米纤维构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
    4.3 材料的表征与测试
        4.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4.3.2 电化学性能测试
    4.4 实验结果和讨论
        4.4.1 碳纳米纤维/铂纳米片的形貌和结构
        4.4.2 碳纳米纤维/铂纳米片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4.4.3 碳纳米纤维/铂纳米片构建的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4.4.4 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抗干扰性、稳定性和重复性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管道振动对油气井出砂监测的干扰与抑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气井出砂监测研究现状
        1.2.2 管道系统振动研究现状
        1.2.3 振动干扰信号处理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超声阵列出砂监测信号模型与干扰分析
    2.1 油气井出砂监测原理
        2.1.1 出砂信号的产生及特征
        2.1.2 出砂监测方法及出砂量计算
    2.2 管道振动干扰因素分析
        2.2.1 振动干扰分析
        2.2.2 现场振动信号分析
    2.3 超声阵列出砂监测方法
        2.3.1 超声阵列传感器结构
        2.3.2 超声阵列出砂监测原理
        2.3.3 超声阵列信号接收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出砂在线监测多通道数据采集系统
    3.1 系统总体设计
    3.2 硬件电路设计
        3.2.1 信号采集电路
        3.2.2 信号调理电路
        3.2.3 千兆网接口电路
        3.2.4 电源电路设计
    3.3 软件设计
        3.3.1 软件总体设计
        3.3.2 ADC控制模块
        3.3.3 自适应阈值触发模块
        3.3.4 基于乒乓操作的数据同步缓存模块
        3.3.5 千兆网口设计
        3.3.6 时钟模块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出砂在线监测干扰抑制方法
    4.1 振动干扰抑制方法分析
    4.2 近场常规波束形成原理
    4.3 自适应旁瓣相消干扰抑制方法
        4.3.1 自适应旁瓣相消原理
        4.3.2 自适应旁瓣相消最优权的计算
    4.4 基于Matlab的仿真分析
        4.4.1 自适应旁瓣相消算法仿真分析
        4.4.2 影响自适应旁瓣相消性能的一些因素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验证测试
    5.1 系统仿真验证
        5.1.1 SPI通信接口功能验证
        5.1.2 数据同步缓存功能验证
        5.1.3 系统功能验证
    5.2 传感器的设计与测试
    5.3 出砂监测系统实验室测试
        5.3.1 室内实验平台搭建
        5.3.2 自适应旁瓣相消干扰抑制方法验证
        5.3.3 室内测试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完成的工作
    6.2 创新点
    6.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10)柔性传感器件及其集成在仿人体感觉系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引言
    1.2 仿生感觉传感器
        1.2.1 仿生听觉传感器
        1.2.2 仿生视觉传感器
        1.2.3 仿生味觉和嗅觉传感器
        1.2.4 仿生触觉传感器
    1.3 仿生传感器的集成系统
        1.3.1 仿生感觉记忆功能的传感器集成系统
        1.3.1.1 仿生触觉记忆功能的传感器集成系统
        1.3.1.2 仿生视觉记忆功能的传感器集成系统
        1.3.2 仿生感觉学习功能的传感器的集成系统
        1.3.2.1 仿生触觉学习功能的传感器集成系统
        1.3.2.2 仿生视觉学习功能的传感器集成系统
        1.3.3 仿生感觉系统的反馈功能的传感器集成系统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2.基于零温度电阻系数抗干扰压力传感器的电子皮肤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用品及设备
        2.2.2 样品的制备
    2.3 材料的表征和分析
    2.4 零温度电阻系数抗干扰压力传感器的性能的研究
        2.4.1 压力传感器的抗干扰性能的研究
        2.4.2 电子皮肤压力性能
    2.5 零温度电阻系数抗干扰压力传感器阵列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集成的自愈合双功能电子皮肤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用品及设备
        3.2.2 样品的制备方法
    3.3 材料表征和分析
    3.4 可自愈传感器的传感性能研究
        3.4.1 基于PU的电容式可自愈压力传感器的性能究
        3.4.2 基于PU@CNT的电阻温度传感器的性能研究
        3.4.3 可自愈集成单元器件的性能研究
    3.5 双功能可自愈电子皮肤的研究
    3.6 本章小结
4.基于气体传感器与忆阻器和制动器集成的人工嗅觉系统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用品及设备
        4.2.2 样品的制备方法
    4.3 材料的表征和分析
    4.4 人工嗅觉系统
        4.4.1 人工嗅觉感受器
        4.4.2 人工嗅觉记忆装置
        4.4.3 人工嗅觉条件反射系统
    4.5 仿生鼻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电子实验装置的抗干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理论仿真实验相融合的电工学教学方式研究[J]. 宗德媛,朱炯,李兵. 电子世界, 2021(22)
  • [2]MEMS压力传感器及其抗干扰设计[D]. 吴其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3]带恒温低湿控制功能的红外CO2气体传感器系统研究[D]. 裴昱.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实验室多通道硅酸根自动分析仪的研制[D]. 杨杰.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5]布尔混沌激光雷达成像与抗干扰性分析[D]. 张天舒.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6]亚像素级角位移细分及误差补偿方法研究[D]. 贾兴丹.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1(01)
  • [7]高空核电磁脉冲电流注入方法研究[D]. 史建永.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01)
  • [8]基于碳纤维膜的柔性葡萄糖传感器构建和电化学性能研究[D]. 张姣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9]管道振动对油气井出砂监测的干扰与抑制方法研究[D]. 安岑.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10]柔性传感器件及其集成在仿人体感觉系统领域的研究与应用[D]. 高志一. 吉林大学, 2021(01)

标签:;  ;  ;  ;  

电子实验装置抗干扰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