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市场“内外有别”缘于风险恐惧(论文文献综述)
王振[1](2018)在《基于产消互动的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构建路径研究 ——以B市农夫市集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食物是人类社会诞生以来永恒的话题,食物在某种程度上等于人类,人类以食物为生存来源,食物又成为人类的研究对象。食物的数量保障和质量获得是食物研究的两大主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各有侧重。在现代中国,食物数量安全已经处于历史最高水平,而食物的质量安全与营养保障成为当下民众关心的社会话题之一。本研究从食物质量安全困境和治理现状出发,聚焦食物的科学指标安全和消费者对食物安全产生信任危机这一核心矛盾,从社会信任缺失、食物安全事件频发以及食物安全谣言肆意等多元视角分析当前消费者主观意义上的“食物不安全”心理以及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危机的形成原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消费者基于食物安全自我保护而自发组织的替代性食物市场,进而落脚到位于B市的食物生产—消费共同体环境中,采用质化研究方法,以半结构访谈为主要调查手段,结合结构化调查问卷收集一手资料,研究食物安全保障过程中包括生产者、消费者、中介组织、研究者和志愿者等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和态度等影响因素。初步研究发现,在食物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生产者、消费者与中介组织形成了事实上的信任共同体,生产者、消费者基于“安全食物”交换为原始出发点,以熟人关系为基本纽带,形成了紧密的信任关系。而此间的中介组织承担着信任中介的功能,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双向筛选的机制,通过约定俗成的规则和利益化为导向的制度建设,从源头上促进食物生产过程的公开化,继而中介组织借助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多层互动,将生产—消费关系进一步拉近,形成了民间食物安全自保的食物产消共同体。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信任共同体内,生产者、消费者和承担信任中介功能的中间组织在理念认同、消费者教育、农业多功能性等方面有着相对较高的一致性特征,生产者对安全食物生产的追求与消费者基于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形成的关系逐渐强化。考察食物产消互动下的信任共同体这一关系下的信任度较强,但忠诚度相对较弱,而在国家食物安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信任共同体内部的食物品质与一般食物市场上的品质差距在逐步缩小,同时生产者追求资本化和工业化农业的冲动感始终存在,且在技术变革的环境中逐渐出现生产者与消费者脱离“面对面”互动的倾向。这些因素都影响着信任共同体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在基于食物安全追求下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对接,也在品质“下降”(消费者主观意义上)的情况下出现松动的迹象,部分生产者对食物生产全程的把控能力下降,消费者对生产者和食物安全的信任程度也可能出现松动,即基于食物安全形成的熟人关系,在国家食物安全治理能力提升的背景下,产消互动的紧密程度下降,双方的信任关系步入瓶颈。最终,本研究结合实地调查,认为信任共同体这一“模式”的小众化只能形成于特殊的历史阶段,从更为长远的历史视野来审视食物安全领域的信任问题,终究要回归到更具普遍性的制度信任层面。基于上述研究,本研究从公共管理视角针对当前中国食物质量安全保障提出几项对策和建议:第一,从食物生产环节采取安全的生产方式,注重从源头上把控食物的质量安全,尤其注重化学农药等可能危及食物安全的药物的使用量。国家需要加大对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对采取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农业种养殖进行补贴,同时注重发挥农业的多元价值,改善食物生产的农业环境。第二,普及法律与普及科学素养相结合,且重视后者工作,建立健全消费者教育的普遍性制度。国家在食物安全这一具有公共安全属性的领域,针对公众开展全民科普教育,提升公众对农业和食物的认知水平。同时,健全国家和各级地方层次的专家资源库,提升科学社群的权威性。第三,从技术和法律的角度健全食品安全谣言治理水平,让真相走在谣言前面。第四,采取开放性和包容性政策容纳民间食物安全自保机构或组织,从健全制度的角度将民间食物安全保障行动正规化、合法化。第五,针对小规模农户设定专门的市场准入和扶持政策,从政府的角度打破小农户进入食物市场的“双重排斥”。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从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以及伦理学角度等学科出发,借助信任这一相对小众但至关重要的视角,审视当前中国食物安全领域出现的消费者信任度低的问题。在研究内容上,本研究注重从微观层面观察当前产消关系的分裂与弥合,透过食物生产与消费形成的信任共同体,研究消费者重建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的过程节点和信任获得的基本要素,在研究中将生产者、消费者、中介组织和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纳入考察范畴,形成多元主体下的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研究。同时,本研究将回归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中的食物安全治理,以小观大,尝试探究更大范围内重建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关系的有效路径,并以此为切入点,指向社会信任重建这一更大视野。
高蕾[2](2016)在《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与信任重建》文中指出信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它渗透于一切交往活动中,是社会整合的基础。从上世纪50年代起,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信任进行了系统研究,信任这个问题已然成为热议焦点。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信任遇到了很大挑战。社会信任问题不仅是对社会的正常运行秩序有了影响,而且对于经济的有序发展也形成了阻碍,并使人们正常的社会交往和价值观念发生偏移。信任危机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深入探讨当代中国社会信任危机的现状、危害及原因,并寻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是目前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从当前中国社会信任危机的基本状况入手,通过研究信任危机对当代中国社会在政治秩序、经济交易、社会合作、意识形态等层面上的表现,阐述了现实中社会信任危机的危害,从社会背景、个人主体、历史文化、制度冲突等方面,对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从个人、政府、社会三个现实角度出发,提出了社会信任重建的主要对策,为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提供参考,为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韩朝炜[3](2013)在《证券交易所自律司法介入研究》文中指出在激烈的证券市场利益冲突之中,我国证券交易所因履行自律职责已经被推上涉诉的“风口浪尖”。尽管法院所持立场从“拒之门外”到“谨慎介入”,其中进步有目共睹、令人可喜,但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所感到的困惑,以及案件背后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浮出水面。对此,学界尚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无法有效地为探索形成合理的司法介入政策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本文试图在对证券交易所自律的法理和司法介入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自律侵权的民事司法救济、自律规则的法律效力及司法审查、纪律处分行为的司法审查等三个方面入手,对司法介入的典型问题予以探讨,进而在全面剖析我国司法介入的现状及权证诉讼典型案例之后,从司法、司法之外两个方面就如何完善相关制度提出建议。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证券交易所自律的理论基础”,共分两节。主要对自律进行了法理分析,并论述了证券交易所的角色定位。“自律”一词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经济领域,通过对自律、市场自律、证券交易所自律的层层分析,界定了司法介入对象的基本内涵和外延。从国家与自律组织之间的关系看,自律可以分为四种基本模式,即政府(法定)模式、有限交易所的自律组织模式、强力交易所的自律组织模式以及独立会员的自律组织模式。证券交易所自律是对商人自律传统的传承,有着深厚的制度变迁底蕴。相对政府监管,证券交易所自律具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等重要优势。政府与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制度安排。随着“无形之手”神话破灭,以及“有形之手”效用受到质疑,自律组织可以起到纠正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润滑剂”作用。证券交易所属于自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证券交易所虽然在法律上被定性为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但其与政府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导致独立法律人格缺失。第二章是“司法介入与证券交易所自律”,共分三节。主要对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正当性、限度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交易所自律面临的诉讼风险。司法介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司法干预、司法监督、司法审查、司法救济等含义。而且,司法介入并不意味着突破被动性这一司法的固有性质。司法具有公正性、终局性和裁判性,这为其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证券交易所自律因其存在利益冲突、不透明性和垄断等失灵现象,使司法介入有其必要性。司法所能解决的问题毕竟是有限的,这同样适用于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关于能动抑或克制的司法哲学问题,对于确立司法介入的限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我国应当在复杂的价值取向之间进行妥善的平衡,通常应以尊重证券交易所自律为前提。证券交易所自律职责的多样性导致其诉讼风险的易发性。管理上市公司面临因审核上市申请、准予上市交易、强制退市等与上市企业、投资者之间发生纠纷;管理会员面临因会员资格管理、纪律处分行为等与会员、其他市场参与者之间发生纠纷;管理证券交易面临因自律规则合法性、交易信息、交易异常情况等与市场参与者之间发生纠纷。第三章是“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一般问题”,共分两节。主要对证券交易所的法律属性、自律管理权的基本结构进行了研究。证券交易所的法律属性具有双重面相,公、私法人区分标准运用于交易所出现困境。证券交易所具有私法人基因,在本质上是互益法人。同时,证券交易所带有公法人因素,具有公共机构性质。这是由证券交易所经济功能的演进、会员主导模式的变迁、行政任务的民营化等因素造成的。即使在证券法制高度发达的美国,法院对证券交易所法律属性的认定,往往徘徊于私人组织与公共机构之间。英国法院通过确立“功能属性”标准对自律组织进行司法审查。我国司法实践对该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深感困惑。由于证券交易所兼具公私法人属性,其自律所引起的案件既有可能是民事诉讼,也有可能是行政诉讼。建议摈弃“行政主体”标准,借鉴“公共职能”标准确定案件诉讼类型。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权是权利与权力的混合体。自律管理权作为一种权利,主要是相对于国家权力而言的,是交易所具有独立人格的重要表现,包括“正当性”和“行为”两大要素,并具有派生性、集体性和固有性等基本特征。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权的权力属性起作用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律管理权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二是自律管理权与会员权利的关系。自律管理权力的来源包括法律授予之权力、契约所设之权力,而自律规则制定权、惩罚权、市场管理权、争端解决权等构成其基本内容。第四章是“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的民事司法救济”,共分五节。主要论述了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民事责任的基本法理,介绍了美国证券交易所自律民事责任豁免制度,探讨了交易所自律侵权中的归责原则和过错认定、因果关系认定以及交易所自律涉数人侵权的责任分担形态。自律侵权民事责任是证券交易所在履行自律职责过程中违反义务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以回复权利为目的、兼具强制性和任意性并以财产责任为主,具有补偿、预防功能。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过错、损害事实、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自律侵权的损害后果属于纯粹经济损失。证券市场参与者特别是投资者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证券交易所进行损害赔偿。在美国,默示私人诉权制度适用于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目前,我国法院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对案件按照民事诉讼程序予以受理。美国证券交易所自律获得民事责任豁免是以主权豁免原则为理论基础的,相关典型案例代表着美国法院将绝对豁免原则适用于自律组织的基本发展过程。但是,美国法院也正在进行刺破民事责任绝对豁免“面纱”的尝试,由此引发激烈争论。对于美国的这项制度,我国学者见仁见智,而司法实践不予承认。我国没有必要全面引进该项制度,因为证券交易所的重要地位要求其有承担责任的压力;适当责任能够促进资源更有效率地分配;适当责任能够有效约束证券交易所的自利性;民事责任豁免违背程序正义原则。自律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可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基础,并采用过错推定的方法来认定证券交易所的过错。在界定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中的过错时,适合采用客观过错说,这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目标相契合、能够合理解释自律管理法人的过错、有利于节省司法资源确保审理效率。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将自律侵权中的过错分为故意与过失、作为过错与不作为过错,对证券交易所的责任认定均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证券交易所应就其不作为过错承担侵权责任。对自律侵权中过错的判断宜采用客观标准,包括法定标准和善良管理人标准两个方面。关于自律侵权的因果关系,学界及实务界中主要存在必然因果关系说和相当因果关系说,但居于通说地位的必然因果关系理论存在严重缺陷。建议借鉴二元论因果关系学说,从事实层面考察自律管理行为是否是损害的充分原因,并从法律层面考察此种因果关系是否具有相当性。在涉数人侵权的责任分担中,证券交易所因共同侵权行为、以累积因果关系表现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而承担连带责任;当受害人因交易所自律管理对象从事证券禁止性行为或违反法定义务而遭受损失时,如果交易所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自律职责,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第五章是“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的法律效力及司法审查”,共分四节。主要对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进行了法理研究,分析了自律规则的效力基础,对境外自律规则涉诉情况进行了考察,探讨了自律规则的司法审查问题。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是交易所履行自律职能的法律渊源,以其普遍约束力维护公共利益,且具有优先适用效力。与法律规范相比,自律规则具有专业性、低成本、灵活性等优势,并具有填补价值、转化价值和共生价值等内在价值。从总体上说,自律规则属于行业自治性规范,但表现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面相、商事习惯的特征以及契约的性质。目前,我国证券交易所已经基本形成与其履行自律职能相适应的规则体系。自律规则的效力由其合法性所生成,反映证券市场参与者对自律规则的认同。内容的合目的性和形式的正当性是自律规则获得效力的重要前提。在自律规则制定的实体性控制方面,制定时应当遵循不得与上位法相互抵触、符合资本市场发展需求、确保规则自身科学有效、维护规则内部体系和谐等原则,内容主要包括上市规则、交易规则、会员管理规则等。在自律规则制定的程序性控制方面,自律规则制定适用正当程序是实现证券交易所自律法治化、提高自律规则理性程度、确保自律规则有效实施的内在需要,程序民主、程序平等、程序理性和程序效率是必须遵守的程序公正标准,但标准的适用与立法相比是有限的。而且,审议机构、提出程序、形成程序和生效程序等制度构成遵循正当程序标准的基本环节。境外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制定程序对我们有重要启示。自律规则对市场参与者具有约束力,有利于确保证券交易所更好地履行自律职责、维护证券市场的交易安全和秩序以及促进证券交易市场的创新与发展。自律规则的规定和合同条款的约定是自律规则约束市场参与者的具体路径。不仅如此,自律规则也是证券市场监管机构行使职权以及衡量市场行为合法性的重要依据。由于自律规则具有法源性、适应性和正当性,其可以作为法院在裁判文书中判断和说理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审判依据。境外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涉诉情况时有发生,美国、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典型案例背后所反映出的司法观点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对自律规则进行司法审查,是制约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权、保障市场参与者合法权益以及规范证券市场创新发展的需要。而且,国外先进经验可资借鉴、证券市场法治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实现难度不大、实际已经存在等因素,决定了司法审查的可行性。法院对案件的管辖适宜采用指定管辖模式。对自律规则的司法审查,可以采用附带审查方式。司法审查可以遵循以合法性审查为主的基本原则。对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的审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明显性审查、可支持性审查、强烈内容审查等标准。对程序问题的审查,法院适宜采用正当程序标准或者“最低限度之公正”要求。关于司法审查的效果,比较恰当的是在具体案件中对该自律规则不予适用。第六章是“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行为的司法审查”,共分五节。主要研究了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行为的法理问题及制约机制,对境外主要证券交易所的纪律处分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对纪律处分行为的可诉性、穷尽先行救济原则和司法审查的强度进行了探讨。社团罚是自律组织制裁的典型代表,其不同于行政处罚、行政处分。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作为一种社团罚,其包括主体、对象、依据和方式等基本要素,其性质是纪律罚。设定具体边界和确定权力运行的正当程序,是对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权的重要制约。在设定边界方面,可以适用法律保留原则。正当程序制约包括无偏私地对待当事人、听取陈述和申辩、说明理由等三项要素。在境外成熟证券市场,作为证券交易所自律重要组成部分的纪律处分制度比较完备。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的纪律处分制度对我国证券交易所相关制度的完善,在独立运作机制、程序繁简结合、调查程序规范、听证审理模式、救济措施完备等方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由于自律与他律、特权与法治、需求与回应等价值、理念、制度方面的障碍,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行为的可诉性受到巨大挑战。但是,可诉性对于解决证券交易所自律纠纷、相对人权利获得救济、保障交易所自律等具有积极作用。在实践中,可以行政法律关系界定纪律处分行为的可诉性,采用“公共职能”标准为实质的受案标准,使司法成为一个必要且适当的救济途径。合理安排司法审查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行为的时机,有利于尊重交易所自律和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国外证券监管领域存在行政救济制度,比如英国的行政裁判所制度、美国的行政上诉制度。因此,穷尽行政救济原则在行政诉讼中成为重要制度。该原则适用于证券交易所自律领域,包括穷尽内部救济规则和行政复议前置规则两层含义。其对于纪律处分争议的有效化解、维护自律组织的和谐秩序、提高法院审查质效以及减轻负担等具有重要价值。在设计相关程序时,适宜采用复审和复议“并行制”。司法审查强度是司法审查的中枢神经。在案件事实的审查强度方面,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态度并不相同,建议我国法院在审查时采用相对宽松的实质性证据标准,有利于法院在没有放弃审查证券交易所认定的事实的前提下,促进自律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在处分程序的审查强度方面,适宜采用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标准。因为,证券交易所作为自律组织,其适用正当程序原则是有限的,是尊重自律、区分程序性质和兼顾自律效率的需要。美国法院的典型判例充分体现了对证券交易所自律的尊重,强调了自律遵守正当程序的特定环境。根据“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标准”,应当具体确定有关违反反偏私原则、职能混同、律师代理、听证程序、违反说明理由等方面的判断标准。第七章是“我国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现实图景及制度完善”,共分四节。主要剖析了我国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现状,对权证纠纷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并从司法、司法之外两个方面就如何完善相关制度提出建议。现实需求与制度供给、自律管理与外在干预、转型因素与法治标准之间存在矛盾,是我院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基本现状。基于法院审理的27起权证诉讼案件,就这些案件的每年收案数量、当事人情况、涉案标的额、案件类型、案件处理情况、上诉情况、涉案权证、案由等方面进行了司法统计分析。同时,对涉及权证创设、权证信息披露、权证行权、权证规则效力、权证公告内容、权证交易受限等六种类型的典型案件进行了剖析。总体而言,我国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合理定位是有所作为、保持谨慎。司法具有回应社会需求、最终解决纠纷和提供规则指引的功能,使其能够对纠纷的是否曲直作出合理判断。但是,必须对司法的有限介入作出明确的制度安排,包括确定适当的受案范围、充分考虑行业的特性、设置必要的前提条件、重点审查程序正当性以及慎重确定责任的承担等。在具体步骤上,应当个案审判先行,要特别重视案例的示范效应和指导作用,及早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此外,司法规范证券交易所自律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真正改善自律的力量来自司法之外。这些措施主要是完善自律管理权内部运行机制、改善自律管理权外部生存环境等。
陈丽[4](2013)在《当前美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歪曲及我们的应对》文中指出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全球化时代,各国越来越关注国内外公众对本国的看法,国家形象的作用也日渐凸显。国家形象不仅可以扩大本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而且可以为硬实力的提升注入新的动力。国家形象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各国孜孜追求的目标。对于中国来说,国家形象的自我认知与他我认知存在较大的差异,各种歪曲论调甚嚣尘上,国家形象还存在许多改善的空间。美国是国际舆论格局的主导者和中国负面国家形象传播的主导者,因此,研究当前美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歪曲及应对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的角度来讲,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从实践的角度来讲,有助于对内维护发展稳定的大局、有利于对外营造和平友善的国际环境。鉴于国家形象的研究还是一个全新课题,还未曾有人专门研究当前美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歪曲及应对,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当前美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歪曲及应对,力图在以下方面取得创新:第一,文章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总结诸多国家形象概念的共通之处,并结合国家领导人的有关论述,尝试从新的角度界定国家形象的内涵与外延。同时,结合国家形象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论述了国家形象的功能。第二,文章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系统分析了美国歪曲我国国家形象的原因。第三,通过探究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内部结构与形成机制,系统论述了美国歪曲我国国家形象对我国发展造成的危害。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第二部分是正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导论及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导论部分主要解决了论文的选题依据、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文结构等问题,并总结了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为正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一章梳理了国家形象的基本理论,包括国家形象的概念、特性和功能。本文在综合考虑国家形象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尝试对国家形象的内涵进行重新界定,即国家形象是指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对某一国家的综合实力产生的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感受和评价。国家形象的外延既可以包括国内形象与国际形象,又可以包括真实形象与虚假形象,还可以包括整体形象与局部形象。其中局部形象的研究为第二章的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即局部形象包括经济形象、政治形象、文化形象、社会形象和生态形象。国家形象具有以下特性:客观性与主观性、稳定性与可塑性。国家形象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内凝外吸”,即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第二章概括了美国歪曲中国国家形象的主要问题和主要手法。歪曲的主要问题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歪曲的主要手法是掩盖事实真相、夸大发展问题、炒作各种谬论。第三章分析了美国歪曲中国国家形象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是中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存在差异;主观原因是美国意欲追求自身狭隘国家利益、维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四章论述了美国歪曲我国国家形象对我国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发展所造成的危害。对文化软实力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文化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方面,这部分的论述以文化生命力、创新力和传播力的内在结构为切入点,进而发现美国对我国家形象的歪曲对文化软实力造成危害的作用机制;对硬实力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方面,这部分的论述以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为切入点,从而找出国家形象对硬实力产生影响的具体因素。第五章阐释了应对美国对我国国家形象歪曲的原则、方针和举措。应对原则是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应对的方针一是对内大力宣传科学发展,推动构建和谐社会;二是对外大力宣传和平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从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的特点和规律出发,分析了宣传应坚持的原则、内容与方式。应对的举措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围绕长期热点问题和重大突发事件有理有节地开展国际舆论斗争,二是公正客观地正视自身存在问题;三是继续快速发展,实现合作共赢,以增进国内公众与国际社会的认同。
郭超海[5](2010)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舆论引导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它具有特殊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做各方面的工作,其中舆论引导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需要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本文将舆论引导机制置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背景下进行考察,从总体上把握建国以来党的舆论引导工作的历史进程,总结舆论引导工作的历史教训和经验,分析当前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构建舆论引导机制提出一些思考。本文共分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语。在引言部分主要提出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分析研究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研究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舆论引导在其中的作用。本章首先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顺应党的历史方位变化的决策、是党应对挑战和完成历史任务的需要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要求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舆论引导就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接着界定了舆论及舆论引导的内涵及舆论引导的模式,具体分析了舆论引导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方面的作用。第二章追溯建国以来党的舆论引导的历史,探讨党的舆论引导工作的历史教训,总结舆论引导工作经验。从党的舆论引导的历史发展来看,舆论引导着眼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建设和工作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舆论环境。最后,本章梳理了舆论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总结了舆论引导工作所应坚持的基本经验和原则。第三章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舆论引导所面临的挑战。在全球化时代,舆论引导面临着全球化意识形态的挑战和由此带来的各种思潮的挑战,以及互联网作为新的传播媒介带来的挑战。针对全球化意识形态,分析了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特点及新发展,以及给党的执政带来的内忧和外患。接着分析了伴随着全球化和市场化带来的思想多元化,梳理了在我国流行的主要社会思潮、特征及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多元化的思潮对舆论引导带来的挑战。本章最后从网络的发展入手,分析了互联网的特性及作为舆论引导的媒介,互联网给舆论引导带来的变化、机遇和挑战。互联网重构了舆论引导的格局,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方式。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有利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具体表现在:执政党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加大,提高了科学决策能力,监督权力运行等。另一方面,互联网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消极影响。网络媒体与传统的主流媒体争夺受众,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互联网作为对社会主义中国进行思想渗透、和平演变的工具,等。第四章,针对上面一章分析的舆论引导所面临的挑战,本章提出建立健全舆论引导机制,具体说明舆论引导机制建立健全的途径。一是通过拓展舆情搜集渠道,特别是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研究,健全舆情收集分析研究判断机制,二是健全舆论引导传播机制,将分析研究判断的舆情通过舆论引导传播出去。三是针对突发事件突发的特点,健全舆论引导的应急机制。为此,党委和政府要创新强化议程设置能力,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重视公民社会组织等民间资源的作用。四是健全舆论引导的监督、考核和追究机制。主要是通过加强领导,进行监控,调查分析,绩效考核,责任追究来完成。五是分析舆论引导机制运行的保障条件。首先加强舆论引导主体中的高位主体的建设,加强学习,强化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与国内外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其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舆论引导机制的制度建设,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网络管理的相关法规,建议制定相关的法规。再次,强化舆论引导的物质保障。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建设。分析了目前筹措资金的多种形式,确保舆论引导机制的物质保障。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做一总结。俞可平曾指出,政治机制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对政治机制的分析通常意味着是一种综合性的政治分析。同样,舆论引导机制也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对其分析也是意味着一种综合性的分析研究。用舆论引导机制来研究舆论引导,是把舆论引导纳入一个整体动态的系统中,从整体和运动的角度来揭示舆论引导的原理,以更加深刻地揭示舆论引导的规律。
马锋[6](2008)在《现代风险报道生产偏向研究》文中指出同汽车等物质产品的生产、装配相比,新闻生产并没有太大的不同,新闻报道是“新闻工厂”生产、装配流水线的产物,每个生产环节都有自己的工作常规,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它也同其它社会机构积极互动,这一过程性和结构性决定了新闻是“制造”出来的,换言之,新闻报道远非人们所想象的是对随机事件的自发反应,相反,新闻报道是由新闻工作常规、社会机构、意识形态传统等所选择、型塑的结果。在整个采集和生产流程中,这些要素系统地作用于新闻报道,由此可能导致新闻报道在内容与呈现形式方面出现一定的倾向与偏好——新闻偏向,故新闻偏向来源于新闻采集与新闻生产的整个过程中,它更可能是无意为之、不期然的结果。本文试图在这一框架中来思考现代风险报道的生产偏向,研究发现:第一、一般而言,新闻工作者个体人口属性和价值观念极难通过新闻工作常规的阻隔(并不是绝对的),但是,由于现代风险与复杂难辨之技术密切相关,诸如学科背景、科学训练等个体属性的确作用于风险报道,致使风险报道极易出现诸如“去情境化”和不准确等偏向。同时,个体因素与新闻内容之间的关系在中西之间有较大的不同。第二、新闻工作常规是型塑新闻报道面目的决定性因素,具体而言,新闻工作常规是多重的,第一重为以倒金字塔文本结构为主体的文本结构常规、新闻网、新闻路线分配等人力资源分配等组织结构常规,同时还包括截稿期限、版面时段等信息资源的时间和空间分配等工作常规;第二重是作为质量控制标准的新闻选择标准常规(比如新闻价值、事件取向、故事模式等);第三重为“媒介间”关系的工作常规,即记者之间是相互参考的,无论就议题还是内容而言,受众并非记者生产活动的直接依据。所有以上这些工作常规都是为了应对事件的无序对媒介正常生产秩序的挑战,进而言之,媒介为了满足日夜滚动的生产方式和公众对新闻无休止的寻求(这自然是一种假设),发展出新闻工作常规来应对这种挑战。要言之,新闻工作常规是保证媒介高效率生产新闻的必然产物。诸如以上这些工作常规使现代风险报道的生产出现以下几种偏向:预警的迟滞偏向——即风险警报首先是由科学社区和相关的积极行动者敲响的,甚至在科学社区和鼓吹者群体中已有定论时,媒介仍置若罔闻;当媒介敲响警报时,并非源于风险的增加,而首先源于其时风险已符合新闻选择的标准,然而不幸的是,此时,风险报道出现放大风险的偏向,同时,风险报道的议题出现聚合偏向,风险报道的内容则出现同质化偏向;在风险报道的保持期,出现风险争议的两极化偏向等。第三,就社会机构影响而言,由于新闻工作常规的作用,新闻生产依赖于同消息来源的合作,这对于所有的议题生产而言均如此,但是,风险议题有其特殊性,即风险是不可见、不确定的,这就为各种利益集团“定义”风险留足了空间,消息来源进入媒介的意愿、意图和能力成为影响风险报道生产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记者对消息来源的依赖和消息来源意图定义风险的目的和能力使现代风险报道出现消息来源动员(包含自上而下的含义)和消息来源策动(包含自下而上的含义)的生产偏向。第四,就宏观的社会文化因素而言,作为文化观念体系的意识形态对新闻生产的影响比之前面的因素更大一些,意识形态部分来源于优势利益集团的制造,部分则是在各种社会语境中自我生成的。在风险报道生产中,科技进步、面子民族主义、平民主义、职业主义等意识形态间接、曲折但有效地作用于风险报道,使现代风险报道呈现出这样的现象:总有告诫风险的声音,但是这种声音淹没于主控性意识形态之中,或者说,风险为主控性意识形态所“绑架”。无论是个体层次还是宏观的意识形态层次,它们对于风险报道的作用最终都要通过新闻工作常规的“中介”,比如,在社会机构层次,消息来源的动员和策动之所以能够实现,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新闻网和新闻路线的人力资源分配以及新闻生产对信源的依赖等工作常规实现的,因此,对记者而言,报道风险事件如同报道其他任何事件一样,记者更多只是例行公事而已,诸多偏向正产生于此过程中。
黄晓晔[7](2007)在《私营企业用人模式研究 ——关系网络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在转型时期的中国,以某个企业家为核心的合伙人班子控制或准家族控制的成功的私营企业处处可见。 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和理论分析从关系网络的视角对私营企业的用人模式进行了研究。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指出企业的用人模式便是以企业主为核心的关系网络与企业正式组织系统互动的结果。从实证调查的结果来看,私营企业主的关系网络是以亲属等强关系为主构成的亲属共同体,强关系主体控制(或占据)着企业的核心管理层。以私营企业主为核心的亲缘关系网络嵌入企业正式组织,在企业的用人模式上则呈现“家企同构”的特征。 私营企业的用人模式中何以呈现“家企同构”的特征,关系网络理论能从另一个角度对此做出有力的解释。私营企业组织构成的基础在于强关系网络而不在于弱关系网络,这种强关系网络在企业中建立并发挥作用具有三个不同的基础:第一,是中国人际关系取向的传统行为模式在当代管理中所获得的心理认同和支持;第二个基础是中国社会中关系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和情感性效用;第三,现实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正式机构常常不可靠,导致非正式的机制发挥作用。“家企同构”的用人模式是私营企业主在传统文化和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基于经济理性和情感理性双重考虑基础上的一种必然(逻辑)选择。 在私营企业发展初期,私营企业主的家族血缘关系网络被作为一种具有明显优势的廉价的组织资源,很好地适应和弥补了转型社会的制度缺陷,强关系成员之间良好的信任和合作能力使私营企业能迅速崛起。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关系网络中强烈的人情化、核心层的封闭性和自己人操作的特征逐渐成为制约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瓶颈。 但是企业的职业化管理进程曲折而漫长,一味地提倡打破家族式管理实现职业化管理并不现实。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开辟中国式现代管理的研究途径,本文注意到关系网络在私营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所以本文最后提出了在私营企业管理中策略性使用关系网络的建议。
徐林清[8](2004)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劳动力市场也正在经历着一系列的无序和冲突,失业问题、收入差距问题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短缺问题严重困扰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试图以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为基本框架对上述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有所不同,分割的程度也远大于这些国家。对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来说,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产品市场的特征有关,但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产生于以户籍制度为典型代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而改革开放之后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和多变的产品市场正在造就一个庞大的城市二级劳动力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分化日益明显。在中国,严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弱化了人力资本积累的激励。在二级市场上,由于人力资本投资是缺乏回报的,这降低了劳动者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就是说,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分割的,某一特征的劳动者完全没有可能进入自己期望的部门并获得期望的收入,则他会降低试图通过改善个人素质而进入这些部门的努力。二级市场上的劳动者由于缺乏进入一级市场的通道,因而也使他们失去了在正规部门通过边干边学积累人力资本的机会。而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上,由于相对绩效比绝对绩效更加重要,如果缺乏必要的淘汰机制,将使部分劳动者仅保持最低的努力水平。分割使劳动力在行业、职业、地区之间流动呈现出巨大的惰性。而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动总是活跃的,一旦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劳动力流动严重脱节,便会产生大量的结构性失业者。中国当前的失业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长期以来的城乡分割制度及城市部门分割有关。解决中国劳动力市场上诸问题的前提和关键是修复市场机制对劳动力市场的调节功能,取缔带有明显歧视色彩和以身份甄别为特征的户籍管理和相关的劳动制度,疏通劳动力城乡流动的渠道,逐步建立一个城乡统一的、更加富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
吴荻枫[9](2003)在《跨国并购的立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上个世纪最后10年,世界经济格局出现了两个引人注目的发展趋势,一是经济全球化,二是跨国公司并购从国内向国外延伸,进而引发了全球性的企业并购浪潮。 中国加入WTO后,进一步融入了全球化的进程,自然不能在跨国并购的浪潮中独善其身。全球企业并购一百多年的历史中,迄今为止已发生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但最为波澜壮阔的还是近10年的第五次并购浪潮。大手笔并购案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般层出不穷,其并购的惯性作用至少要激荡21世纪第一个10年,对世界和中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跨国并购是当代世界经济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随着我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悄然兴起。一方面,跨国并购对我国的影响有利有弊,需要健全的法律制度的引导、保障与规范,另一方面,学界现有的对跨国并购的研究大都限于经济学与管理学领域,对构建相关的法律体系却鲜有讨论,即使有所涉及也是片言只语,尚未形成系统。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主要运用了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并辅以规范分析的方法,旨在分析跨国并购的历史发展、成因、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与跨国并购相关的主要法律问题:外资投资待遇问题、合并中反垄断问题与跨国并购所产生的法律冲突的问题,总结借鉴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对跨国并购的法律规范,结合我国跨国并购的现实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在WTO规范的框架下,就我国相关立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首先体现在研究对象上,跨国并购属于国际直接投资的一种,涉及相当复杂广泛的法律问题,本文将其提炼为三个主要的问题从全局上分别加以研究;其次体现在对我国立法框架的设计上,文中分别就我国作为跨国并购的东道国和母国的角度,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外资法、反垄断法、公司法和证券法等各部门法的修改或立法意见。<WP=3>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首先提出了并购与跨国并购的基本涵义,并购指企业的兼并与收购,跨国并购指不同国家(地区)企业之间兼并与收购,其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为研究的方便起见,本文在广义上使用跨国并购的提法,以涵盖尽可能多的表现形式。接下来,简要回顾了一百多年来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即五次并购浪潮及其主要特点,着重分析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特征与现实表现,并尽量引用了最新的详细数据,提出了跨国并购的最新动向。跨国并购的法律特征从本质上说是公司产权的交易行为,但并不一定形成新的法律实体,而是在市场上形成一个统一的竞争实体,如战略联盟等。这对从反垄断法角度研究跨国并购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跨国并购与新建企业这两种国际直接投资最主要方式的比较,揭示跨国并购的优缺点,指出了影响外资选择这两种进入方式的内外部因素。 第二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因为跨国并购的特殊性,涉及到两个不同法律体系的冲突与协调,涉及到对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影响,其主要法律问题包括外资待遇、反垄断和法律冲突等。跨国并购必然涉及到东道国对外国投资者的待遇问题,外资待遇一般是指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所具有的法律地位。国民待遇和最惠国待遇是最常用的两种标准。在国际投资领域是否给予外资以国民待遇的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向来有诸多争议,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实行有条件的国民待遇应该是大势所趋。跨国并购所可能引起的垄断是其最主要的负面效应,跨国并购可按所并购企业的在经济中的相互关系,分为横向并购、垂直并购和混合并购,其中对竞争危害最大的是横向并购,各国反垄断法对此都严加控制。在并购最为活跃的美国,主要以司法部颁布的《企业合并指南》进行指导和规范。德国、法国、英国和欧盟等也在立法中明确规定了审查门槛和审查程序等。但值得重视的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使政府干预经济的理念发生变化,从过去主要弥补国内市场经济的缺陷转而在全球范围内寻求国家战略利益。反垄断政策要在国际竞争中展示本国规模优势,处理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问题时,侧重于鼓励规模经济发展。其突出的表现是<WP=4>美国的《企业合并指南》的修订,不断放宽对合并的限制,并对90年代几起规模空前的巨额并购大开绿灯。发达国家反垄断法的最新发展动向对于我国制定反垄断的指导思想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跨国并购的国际监管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跨国并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与东道国存在内在的利益冲突,这种冲突可能是文化上的,政治制度上的,也可能是法律上的障碍,跨国并购等投资行为也可能给东道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并干扰东道国发展政策。跨国并购的法律冲突集中体现在各国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上。跨国并购在竞争法上,主要受制于并购地国家的法律,即被合并或被取得控制权的公司所在国的法律,但同时,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对此构成了挑战。本文分析了反垄断法域外适用的原则与意义,指出解决法律冲突除了加强实体法的国际协调外,鉴于多边国际协调的困难与复杂程度,也应充分发挥冲突法的作用。 第三章是对我国涉外并购的现状和问题的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跨国并购相关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由于现行法律体系的制约,跨国公司?
冯兴元,李思涯[10](2003)在《资本市场“内外有别”缘于风险恐惧》文中指出【访谈导索】 考察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会发现往往是先外后内:很多领域对外资放开了,但民营资本还是禁入。有些人误以为“先对外后对内”的准则是崇洋媚外、嫌贫爱富,不给中国民间资本以主动权。但学者江濡山指出,这是不了解中央的战略意图。他指出,中央关于金融改革及资本市场开放有这样一个大前提:任何关于开放资本市场的举措,必须首先保证不会对国有商业银行造成威胁;而且要有利于推动国有银行改革向着减轻历史包袱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推断,中央关于金融改革的战略意图应该是:先解决几个国有商业银行的根本出路问题,再按照市场化规则完善资本市场要素,然后对民间资本彻底开放。而“先对外”旨在吸引外资,特别是国际金融资本参股几大国有商业银行。说白了,就是把国有商业银行的债务包袱作为获取金融业务经营权的交易筹码。而中国大多数民营企业基本上没有实力参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在这种情况下,若盲目向民间资本完全开放资本市场,等于瓦解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存在基础,这对目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言是非常危险的。
二、资本市场“内外有别”缘于风险恐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资本市场“内外有别”缘于风险恐惧(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产消互动的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构建路径研究 ——以B市农夫市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 核心概念与文献评述 |
1.4 研究意义、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困境的逻辑与表征 |
2.1 社会领域中的信任困境 |
2.2 食物生产与消费链条的异化 |
2.3 食物安全:错位的理解认知与谣言盛行 |
2.4 食物安全治理参与主体的多重失灵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消费者食物自保行动与替代性食物网络的兴起 |
3.1 食物安全困境与民间自保行动的兴起 |
3.2 民间食物自保策略:替代性食物网络的兴起 |
3.3 初入田野:农夫市集的观察和消费者群体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构建的过程与特征 |
4.1 农夫市集:制造信任共同体与产消双向筛选 |
4.2 生产者与消费者参与多维度互动 |
4.3 农夫市集信任构建的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农夫市集:信任共同体的挑战 |
5.1 信任中介组织及食物标签的合法化困境 |
5.2 食物品质“下降”的信任隐患 |
5.3 较高的信任构建成本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本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第七章 展望: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治理的政策建议 |
7.1 食物生产过程的去化学化与食物市场的开放化 |
7.2 消费者教育与科学社群权威的重塑 |
7.3 多元主体参与的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共治:监管、技术与包容性 |
7.4 对作为个案的农夫市集等替代性食物网络的兼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 1: 主要知情人方案提纲 |
附录 2: 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调查问卷 |
附录 3: 农夫市集农友调查问卷 |
附录 4: 农夫市集志愿者调查问卷 |
附录 5: 35家农场基本情况 |
附录 5: 养殖类PGS农场拜访表清单 |
附录 6: 种植类PGS农场拜访清单 |
个人简介 |
(2)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与信任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
1、国外的相关研究 |
2、国内的相关研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信任的基本问题 |
(一)信任 |
1、信任的含义 |
2、信任的特征 |
3、信任的功能 |
(二)社会信任 |
1、社会信任的含义 |
2、社会信任的形式 |
二、当代中国社会信任危机的基本状况 |
(一)当代中国社会信任危机的表现 |
1、政治秩序层面上的信任危机 |
2、经济交易层面上的信任危机 |
3、社会合作层面上的信任危机 |
4、意识形态层面上的信任危机 |
(二)当代中国社会信任危机的危害 |
1、社会信任危机影响政治秩序的稳定 |
2、社会信任危机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 |
3、社会信任危机影响社会秩序的整合 |
4、社会信任危机造成价值观念的偏移 |
(三)当代中国社会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 |
1、社会背景因素 |
2、制度冲突因素 |
3、历史文化因素 |
4、个人主体因素 |
三、当代中国社会信任重建的主要对策 |
(一)个人方面 |
1、道德的指引 |
2、信仰的建立 |
3、价值观的培育 |
(二)政府方面 |
1、全面建设法治社会 |
2、全力打造廉洁政府 |
3、增强政府公信度 |
(三)社会方面 |
1、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和监督 |
2、提高社会组织的责任意识 |
3、完善公平的社会分配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3)证券交易所自律司法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 |
三、写作思路及篇章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五、特色与不足 |
第一章 证券交易所自律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自律的法理分析 |
一、自律、市场自律与证券交易所自律 |
二、自律的基本模式:自律组织与国家关系的视角 |
三、证券交易所自律是对商人自律的传承 |
四、证券交易所自律优化资源配置的优势 |
第二节 证券交易所的角色定位 |
一、市场机制:“无形之手”神话的破灭 |
二、政府监管:“有形之手”效用的质疑 |
三、自律组织:“第三只手”力量的引入 |
四、证券交易所:自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二章 司法介入与证券交易所自律 |
第一节 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正当性 |
一、司法与司法介入 |
二、司法的特性与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 |
三、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必要性 |
第二节 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限度 |
一、司法哲学:在能动与克制之间 |
二、介入限度:在自治与法治之间 |
第三节 证券交易所自律的诉讼风险 |
一、对上市公司的管理及其诉讼风险 |
二、对交易所会员的管理及其诉讼风险 |
三、对证券交易的管理及其诉讼风险 |
第三章 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一般问题 |
第一节 证券交易所法律属性的双重面相 |
一、一波三折的欣凯公司股票终止上市案 |
二、公、私法交融背景下证券交易所姓“公”抑或姓“私”难题 |
三、私法人基因:证券交易所在本质上是互益法人 |
四、公法人因素:证券交易所的公共机构性质 |
五、徘徊于私人组织与公共机构之间的司法裁判 |
六、民事诉讼抑或行政诉讼:模糊的法律空间与案件类型选择 |
第二节 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权的二元结构 |
一、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权是权利与权力的混合体 |
二、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权的权利属性 |
三、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权的权力属性 |
第四章 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的民事司法救济 |
第一节 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民事责任概述 |
一、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
二、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 |
三、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民事责任与司法救济 |
第二节 美国证券交易所自律民事责任豁免制度及其思考 |
一、民事责任绝对豁免权的理论基础 |
二、适用民事责任绝对豁免原则的典型案例 |
三、刺破民事责任绝对豁免“面纱”的尝试以及不同的发展趋势 |
四、Weissman 案引发的激烈争论 |
五、对民事责任绝对豁免权制度的思考 |
第三节 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的归责原则及过错认定 |
一、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
二、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中过错概念的界定 |
三、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中过错的分类及其对责任认定的影响 |
四、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中过错的判断标准 |
第四节 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 |
一、侵权法上因果关系概述 |
二、判断侵权法上因果关系的主要理论 |
三、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民事责任的因果关系 |
第五节 证券交易所自律涉数人侵权的责任分担形态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证券交易所承担自律侵权的连带责任 |
三、证券交易所承担自律侵权的补充责任 |
第五章 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的法律效力及司法审查 |
第一节 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的法理研究 |
一、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的基本内涵及特点 |
二、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的功能优势 |
三、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的内在价值 |
四、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的法律属性 |
五、我国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的效力基础 |
一、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的效力概述 |
二、证券交易所制定自律规则的实体性控制 |
三、证券交易所制定自律规则的程序性控制 |
四、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对市场主体的约束力 |
五、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在法院审判中的适用 |
第三节 境外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涉诉情况考察 |
一、美国 |
二、我国台湾地区 |
三、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
四、启示 |
第四节 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的司法审查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我国自律规则接受司法审查的现状以及必要性、可行性 |
三、司法审查案件的管辖 |
四、司法审查的启动:直接起诉抑或附带审查 |
五、司法审查的标准 |
六、司法审查的效果:废止还是不予适用 |
第六章 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行为的司法审查 |
第一节 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的法理基础及制约机制 |
一、秩序、制裁及惩罚的基本体系 |
二、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的规范分析 |
三、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权的边界及设定 |
四、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权运行的正当程序 |
第二节 境外主要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制度及其启示 |
一、纽约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制度 |
二、伦敦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制度 |
三、东京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制度 |
四、香港联合交易所纪律处分制度 |
五、启示 |
第三节 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行为的可诉性 |
一、可诉性含义的理解 |
二、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行为可诉性之障碍 |
三、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行为可诉性障碍之克服 |
第四节 司法审查的时机:穷尽先行救济原则 |
一、境外限制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诉讼的实践 |
二、行政救济制度与穷尽行政救济原则 |
三、穷尽行政救济原则在证券交易所自律领域的适用 |
第五节 司法审查纪律处分行为的强度 |
一、证券交易所自律语境下的司法审查强度 |
二、纪律处分事实的审查强度 |
三、纪律处分程序的审查强度 |
第七章 我国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现实图景及制度完善 |
第一节 我国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现状 |
一、现实需求与制度供给之间的矛盾 |
二、自律管理与外在干预之间的矛盾 |
三、转型因素与法治标准之间的矛盾 |
第二节 真实场景:权证纠纷典型案件解说 |
一、涉及证券交易所权证纠纷案件的基本情况 |
二、涉及权证创设问题的典型案例 |
三、涉及权证信息披露问题的典型案例 |
四、涉及权证行权问题的典型案例 |
五、涉及权证规则效力问题的典型案例 |
六、涉及权证公告内容问题的典型案例 |
七、涉及权证交易受限问题的典型案例 |
第三节 展望: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为”与“不为” |
一、司法应当有所作为 |
二、司法应当保持审慎 |
第四节 司法之外的努力:证券交易所自律制度的完善 |
一、自律管理权内部运行机制的完善 |
二、自律管理权外部生存环境的改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后记 |
(4)当前美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歪曲及我们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评析 |
(二)国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文结构 |
四、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
(一)研究创新点 |
(二)研究难点 |
第一章 国家形象概述 |
第一节 国家形象的概念 |
一、国家形象的内涵 |
二、国家形象的外延 |
第二节 国家形象的特性 |
一、客观性与主观性 |
二、稳定性与可塑性 |
第三节 国家形象的功能 |
一、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
二、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 |
第二章 当前美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歪曲 |
第一节 歪曲的主要问题 |
一、经济方面的歪曲 |
二、政治方面的歪曲 |
三、文化方面的歪曲 |
四、社会方面的歪曲 |
五、生态方面的歪曲 |
第二节 歪曲的主要手法 |
一、掩盖事实真相 |
二、夸大发展问题 |
三、炒作各种谬论 |
第三章 当前美国对我国国家形象歪曲的原因 |
第一节 客观原因 |
一、意识形态差异 |
二、社会制度差异 |
三、发展模式差异 |
第二节 主观原因 |
一、追求自身狭隘国家利益 |
二、维护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
三、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第四章 当前美国歪曲我国国家形象对我国造成的危害 |
第一节 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危害 |
一、文化生命力方面 |
二、文化创新力方面 |
三、文化传播力方面 |
第二节 对我国硬实力的危害 |
一、经济实力方面 |
二、科技实力方面 |
三、军事实力方面 |
第五章 应对当前美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歪曲 |
第一节 应对的原则 |
一、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
二、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
第二节 应对的方针 |
一、对内大力宣传科学发展,推动构建和谐社会 |
二、对外大力宣传和平发展,推动建设和谐世界 |
第三节 应对的举措 |
一、有理有节地开展国际舆论斗争 |
二、公正客观地正视自身存在问题 |
三、继续快速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舆论引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意义 |
(一) 本文研究的必要性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框架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舆论引导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 |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顺应党的历史方位变化的决策 |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应对挑战和完成历史任务的需要 |
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迫切要求 |
第二节 舆论引导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
一、舆论及舆论引导的内涵 |
二、舆论引导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舆论引导的回顾和经验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舆论引导的历史考察 |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
二、改革开放新时期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舆论引导工作的历史经验 |
一、舆论引导的历史经验 |
二、舆论引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当前中国共产党舆论引导面临的挑战 |
第一节 全球化对意识形态带来的挑战 |
一、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的全球化 |
二、全球化下意识形态的新发展 |
三、全球化给党的意识形态带来的挑战 |
第二节 我国主要社会思潮给党的舆论引导带来的挑战 |
一、当前我国存在的主要社会思潮 |
二、当前我国主要社会思潮呈现的主要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
三、当前我国主要社会思潮对党的舆论引导的挑战 |
第三节 互联网络给党的舆论引导带来的挑战 |
一、互联网络的发展及其特点 |
二、互联网络给党的舆论引导带来的挑战 |
第四章 健全党的舆论引导机制 |
第一节 舆论引导机制的涵义及特征 |
一、机制的涵义及其运作原理 |
二、舆论引导机制的涵义及特征 |
第二节 舆论引导机制的结构和功能 |
一、舆论引导机制的结构 |
二、舆论引导机制的功能 |
第三节 舆论引导机制的健全途径 |
一、健全舆情收集和分析机制 |
二、健全舆论引导传播机制 |
三、健全舆论引导的应急机制 |
四、健全舆论引导的监督机制 |
五、强化舆论引导机制的运行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现代风险报道生产偏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意识与研究问题 |
二、风险社会 |
三、研究综述 |
四、关键概念界定 |
五、研究路径与方法简介 |
第一章 新闻生产之影响要素 |
第一节 从过程与效果研究到内容影响研究 |
第二节 把关人研究与新闻生产影响要素分析 |
一、把关:个体——一人→多人→采编两关 |
二、把关:个体→组织 |
三、把关:组织→社会体系 |
四、新闻生产研究的分析层次与本文分析框架 |
第二章 传者个体特征与风险报道生产 |
第一节 影响新闻生产的个体特征变量 |
第二节 传者个体特征与风险报道的生产 |
一、科学/环境记者的专业背景与风险报道生产 |
二、个体价值系统、媒介角色伦理与风险报道生产 |
三、个体价值系统、个体组织地位与风险报道生产 |
第三章 新闻工作常规与风险报道生产偏向 |
第一节、新闻工作常规与风险议题的生命周期 |
一、记者:公人与工人 |
二、新闻工作常规 |
三、风险议题的生命周期 |
第二节、酝酿期:预警的想象与风险报道的"迟滞"生产偏向 |
一、环境问题与美国新闻界的表现 |
二、新闻工作常规与风险报道生产偏向 |
(一)、新闻路线分配与"迟滞"偏向 |
(二)、时间跨度与"迟滞"偏向 |
(三)、平衡、公正等专业常规与"迟滞"偏向 |
(四)、常规之外 |
第三节、敲响警报阶段与风险报道的生产偏向 |
一、风险报道生产的事件驱动偏向 |
(一)、事件的"质量控制标准"——选择常规 |
(二)、驯服无序事件的策略常规:新闻或是旧事 |
二、案例分析:事件驱动与美国媒介对气候变化议题的报道 |
(一)、媒介对气候变暖的报道概述 |
(二) 气候变暖的报道偏向:基于新闻生产的解释 |
三、放大风险的生产偏向 |
(一)、不确定的风险与确定性的生产偏向 |
(二) 起始阶段的信息短缺与风险的放大偏向 |
(三)、附带的问题:放大源于媒介生产还是公众感知? |
四、"相互喂养"的生产偏向 |
(一)、新闻工作常规与风险议题的聚合 |
(二)、风险议题的传布:"共鸣"还是"溢散"? |
第四节 保持阶段:风险争议的两极化偏向 |
一、作为"策略仪式"的客观性与风险争议的两极化 |
二、故事模式与风险争议的两极化 |
三、编辑与记者:两种导向与风险报道的两极化偏向 |
第五节、风险议题的衰减阶段 |
第四章:风险报道生产的信源依赖与技术促进偏向 |
第一节 消息来源与新闻生产 |
一、消息来源:新闻生产的关键变量之一 |
二、记者选择消息来源的偏向:优势利益集团 |
(一)、记者选择消息来源的偏向及原因 |
(二)、组织社会学的解释 |
三、作为挑战者的消息来源与消息来源媒介策略 |
第二节、风险报道生产的信源动员与信源策动偏向 |
一、风险报道:信源动员生产偏向 |
二、风险报道:信源策动生产偏向 |
(一) "策动"的可能与空间 |
(二) 消息来源策动议题的策略:结构的维度——争夺媒介进用权 |
(三) 消息来源策动议题的策略:意义的维度——框架竞逐 |
第三节、科学家与风险报道生产的促进技术偏向 |
一、信源与记者的关系模式 |
二、独立的记者?超然的科学家? |
(一)、记者对科学家的依赖关系 |
(二)、科学家:"超然"的科学家还是"带有任务的信源" |
第五章 意识形态与风险报道生产偏向 |
第一节 建构社会问题还是反映现实问题? |
第二节 新闻框架 |
一、框架与新闻框架 |
二、影响新闻框架的因素 |
第三节 被淹没的风险:意识形态与风险报道的生产偏向——以《中国青年报》对转基因作物的架构为例 |
一、为什么选择转基因作物 |
二、研究问题与对象选择 |
三、框架类型选择 |
四、统计结果和研究发现: |
五、意识形态与转基因作物报道 |
(一)、主控性意识形态与转基因作物报道框架 |
(二)、"面子民族主义"与转基因作物报道的民族/强国框架 |
(三)、平民主义意识形态同转基因作物报道 |
(四)、职业主义意识形态与转基因作物报道生产 |
结束语:风险报道的生产偏向:内在于新闻生产过程之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7)私营企业用人模式研究 ——关系网络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私营企业的用人模式分析 |
1.2.2 社会关系网络的一般理论 |
1.2.3 中国私营企业研究中的社会关系网络视角 |
1.2.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3 相关概念 |
1.3.1 私营企业 |
1.3.2 关系 |
1.3.3 关系网络 |
1.3.4 用人模式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论文的创新点 |
1.5.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私营企业用人模式的分析框架构建 |
2.1 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必然性 |
2.1.1 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原因分析 |
2.1.2 非正式组织的特殊表现形式:企业主的关系网络 |
2.2 用人模式的综合分析框架 |
2.2.1 企业主的关系网络与企业正式系统的互动 |
2.2.2 用人模式的综合分析框架构成 |
2.3 关系网络与用人模式相关性假设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企业用人模式中关系网络运作的实证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 |
3.1.2 研究对象的个案选取 |
3.1.3 主要分析指标的测量 |
3.2 私营企业主的关系网络特征 |
3.2.1 家族化的社会关系网络 |
3.2.2 关系网络的扩展与重构 |
3.3 关系网络在企业正式组织中的嵌入 |
3.3.1 关系网络与私营管理人员的招聘和选拔 |
3.3.2 关系网络与私营企业管理岗位配置 |
3.3.3 私营企业主整合人力资源的规则 |
3.4 私营企业的用人模式:家企同构 |
3.4.1 “家企同构”提出的历史渊源 |
3.4.2 “家企同构”的概念界定 |
3.4.3 私营企业用人模式的特征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家企同构”用人模式形成的原因分析 |
4.1 基于关系网络生存的传统文化基础 |
4.1.1 儒家文化中的关系特征 |
4.1.2 中国人的人己界限 |
4.1.3 儒家文化关系取向中的结构理性 |
4.1.4 儒家文化对私营企业用人机制的影响 |
4.2 基于关系网络的经济价值 |
4.2.1 亲族关系的社会资本和对企业的经济贡献 |
4.2.2 关系治理与交易成本 |
4.3 基于关系网络的信任机制 |
4.3.1 信任嵌入于关系网络之中 |
4.3.2 对中国社会信任资源的考察 |
4.3.3 当代中国社会信任模式的变化 |
4.4 关系网络在转型社会人力资本市场中的作用 |
4.4.1 人力资本市场信息的不对称 |
4.4.2 转型期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失灵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家企同构”用人模式对私营企业管理的影响分析 |
5.1 家族伦理对私营企业发展的推动与制掣 |
5.2 关系网络控制下管理层闭合的弊病 |
5.2.1 吸收外部人力资源的障碍 |
5.2.2 提高私营企业整体管理素质的困难 |
5.2.3 对私营企业知识传递与创新机制的约束 |
5.3 亲族网络的信任扩展和有效边界 |
5.4 关系网络对科层管理的补充及公司政治的后果 |
5.4.1 企业“权威”的强化 |
5.4.2 隐性契约对企业正式契约的补充 |
5.4.3 家长制管理的弊病 |
5.4.4 公司政治的后果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关系网络在企业用人模式中的策略性使用 |
6.1 私营企业管理职业化及其困境 |
6.1.1 企业成长与职业管理能力的引入 |
6.1.2 企业职业管理化进程中的制约条件 |
6.2 策略性使用之一:形塑网络结构,改善社会资本存量 |
6.2.1 职业经理人的同化和家族圈的扩大 |
6.2.2 网络核心层人员培养力度的加大 |
6.2.3 有利的关系因素的注入 |
6.2.4 制度化信任机制的建立 |
6.3 策略性使用之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网络 |
6.3.1 员工信任和合作水平的提高 |
6.3.2 企业家权威的树立 |
6.3.3 共同愿景的构建 |
6.3.4 企业的“信任能力”的培养 |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8)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1 序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主要内容 |
1.3 主要创新点 |
2 LMS:劳动力市场非竞争性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 |
2.1 劳动力市场非竞争性研究 |
2.1.1 完全竞争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假定 |
2.1.2 劳动力市场的非竞争性研究:传统经济学的视角 |
2.1.3 劳动力市场的非竞争性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 |
2.2 从分割的角度考察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综述 |
2.2.1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综述 |
2.2.2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类型 |
2.3 对不同类型的国家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考察 |
2.4 小结 |
3 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状况的估计 |
3.1 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 |
3.1.1 户籍制度是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基本工具 |
3.1.2 通过行政和立法的方式将城乡劳动力、本地劳动力与外地劳动力区隔开来 |
3.1.3 路径依赖:制度因素在长期内困扰劳动力流动 |
3.2 内部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
3.2.1 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 |
3.2.2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
3.2.3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微观考察 |
3.2.4 内部劳动力市场效率考察:劳动力市场功能的削弱 |
3.2.5 中国内部劳动市场与外部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估计 |
3.3 行业之间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检验与分析 |
3.3.1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工资率的行业差异 |
3.3.2 中国行业工资差异的考察 |
3.3.3 可以用人力资本存量来解释中国行业工资差异吗? |
3.4 中国性别隔离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妇女就业的行业分布特征有性别歧视的性质吗? |
3.4.1 基本假定 |
3.4.2 测算及分析 |
3.4.3 女性倾向于分布在平均工资较低的部门,但这种趋势并不明显 |
3.5 小结 |
4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制约 |
4.1 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制约 |
4.1.1 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制约的理论分析:农村的孩子需要把初中读完吗? |
4.1.2 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分析 |
4.2 劳动力市场分割是否有利于内部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的积累? |
4.2.1 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主体 |
4.2.2 企业作为投资主体 |
4.2.3 中国企业内部劳动力市场上人力资本投资及形成分析 |
4.3 小结 |
5 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就业效应 |
5.1 职业、地区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失业 |
5.2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分割与失业 |
5.2.1 效率工资与失业 |
5.2.2 劳动力市场上的信号示意模型与自愿失业 |
5.2.3 二级劳动力市场上的失业问题 |
5.3 中国就业问题: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 |
5.3.1 中国就业形势的基本估计 |
5.3.2 关于中国失业问题产生原因的讨论 |
5.3.3 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角度分析中国失业产生的原因 |
5.4 小结 |
6 疏通劳动力流动渠道,构建更富弹性的劳动力市场 |
6.1 培育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机制,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 |
6.1.1 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手段:市场配置与政府配置 |
6.1.2 国传统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及其评价 |
6.1.3 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重建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劳动力市场运行体制 |
6.1.4 将就业增长作为宏观政策体系的重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
6.2 彻底打破劳动力城乡分割,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
6.2.1 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基本经验 |
6.2.2 疏通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通道,消除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 |
6.2.3 促进劳动力城乡流动的政府角色 |
6.3 劳动力市场分割条件下的非正规就业:意义与前景 |
6.3.1 非正规就业的界定、形式、趋势及意义 |
6.3.2 非正规就业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政府角色 |
6.4 切断从分割到供给过剩的恶性循环,从供给入手缓解中国的就业压力 |
6.4.1 世纪初中国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试图通过扩大需求来解决就业问题困难很大 |
6.4.2 导致中国劳动力供给过剩的可控制因素 |
6.4.3 以降低劳动力供给为取向的政策安排 |
6.5 小结 |
7 基本结论及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
7.1 基本结论 |
7.1.1 关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程度和原因 |
7.1.2 严重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弱化了人力资本积累激励 |
7.1.3 在存在严重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结构性失业问题变得更加难以解决 |
7.1.4 中国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政策思路 |
7.2 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9)跨国并购的立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章 跨国并购概况 |
一、 跨国并购的兴起与发展 |
(一) 跨国并购的基本含义 |
(二) 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二、 跨国并购的形式及其法律特征 |
(一) 跨国并购的表现形式 |
(二) 跨国并购的法律特征 |
三、 跨国并购的作用 |
(一) 促使资本的迅速集中 |
(二) 获得竞争优势 |
四、 跨国并购与新建企业的比较 |
第二章 跨国并购活动中的主要法律问题与相应的法律对策 |
一、 国际投资中的外资待遇问题与国际立法现状 |
二、 跨国并购的反垄断问题与法律对策 |
(一) 跨国并购引起的垄断问题分析 |
(二) 主要国家的控制合并的反垄断法律对策 |
(三) 跨国并购背景下反垄断政策的发展 |
(四) 跨国并购垄断的国际监管 |
三、 跨国并购中的法律冲突问题与法律对策 |
(一) 跨国并购与东道国利益存在内在冲突 |
(二) 跨国并购的法律冲突的集中表现——反垄断法的域外适用 |
(三) 跨国并购的国际法律协调 |
第三章 我国关于跨国并购的立法实践与改进 |
一、 我国目前相关立法实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跨国并购在我国的现状及立法状况概述 |
(二) 在我国跨国并购所存在的问题 |
二、 我国关于跨国并购的立法改进与完善 |
(一) 我国作为跨国并购的东道国的立法 |
(二) 我国作为跨国公司的母国的立法 |
(三) 加入WTO后对我国的影响及我国立法的协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资本市场“内外有别”缘于风险恐惧(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产消互动的消费者食物安全信任构建路径研究 ——以B市农夫市集为例[D]. 王振. 中国农业大学, 2018(12)
- [2]当代中国社会的信任危机与信任重建[D]. 高蕾. 延安大学, 2016(02)
- [3]证券交易所自律司法介入研究[D]. 韩朝炜.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5)
- [4]当前美国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歪曲及我们的应对[D]. 陈丽.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5]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与舆论引导机制研究[D]. 郭超海.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 [6]现代风险报道生产偏向研究[D]. 马锋. 复旦大学, 2008(03)
- [7]私营企业用人模式研究 ——关系网络的视角[D]. 黄晓晔. 河海大学, 2007(06)
- [8]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问题研究[D]. 徐林清. 暨南大学, 2004(04)
- [9]跨国并购的立法研究[D]. 吴荻枫. 西南财经大学, 2003(03)
- [10]资本市场“内外有别”缘于风险恐惧[J]. 冯兴元,李思涯. 企业技术开发,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