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世纪到来的农业结构调整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张新瑜[1](2020)在《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农业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今国家政策正在大力要求围绕市场调整农作物结构布局,并且在全国各地普及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并大力发展特色农产业,积极地推进优质的农产品基地建设,力求我过无公害产品认证。国家的日益强大使得我国的农业结构也应该随之发生调整和完善,并且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给农业发展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如何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做了相应的简析。
杨森[2](2016)在《基于SERVQUAL模型的“一村一品”产业化服务质量研究 ——以湖南省龙山县百合产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经入新阶段,农业综合生产力提高,但是由于人们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从而使商品的需求增大,所以商品供求不平衡引起农业产品结构调整。农业发展由以前单纯的解决温饱问题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社会化大生产;在严峻的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既要利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种养生产,还要充分利用地区内资源的的比较优势;培育自己的优势,及时的进行农业农产品的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专业化组织,提升区域内资源利用度,发展绿色可持续、协调合理的区域经济模式。“一村一品”是依托区域内资源优势成为本区域内主导产业为发展对象,借助科学技术的应用加以产业优化,从而走向市场的一种行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是我国百合的主要产区之一,全县种植百合近7万亩,被称为“百合之乡”。笔者深入了解“全国一村一品百合示范乡镇”的石牌镇百合产业生产经营、产业服务质量情况。首先,通过多方查阅国内外学者研究文献,对服务质量评价相关的概念、理论进行了概括总结。根据Parasuraman, Zeitheml&Berry的服务差距模型和SERVQUAL量表,利用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保证性、关怀性五个服务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湖南省龙山县石牌镇“一村一品”对服务质量模型还没有形成一个独的评价体系的特点,通过SERVQUAL模型对“一村一品”产业化这一特殊服务的质量进行期望-感知评价,从而对湖南省龙山县石牌镇“一村一品”服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发展模式、产业基地、科研体系、推广体系等视角,最终从农户生产和政府扶持两个方面研究提出的解决措施。
邵峰[3](2013)在《浙江省城乡一体化研究 ——基于“三农”问题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由温饱不济到总体小康、由封闭的农业社会到开放的工业社会的三大跨越。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明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也显着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我国城乡间和区域间的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农村发展依然落后,城乡关系失衡状态依然突出,这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取得了显着成绩。对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有利于深化对城乡一体化的认识,更好地把握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规律。本文以浙江省为例,以经济学、社会学理论作指导,以实证分析为基础,寻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措施和途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与演变。总结新中国成立60多年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背景和演变过程,深入理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本质。第二,浙江发展新阶段与城乡一体化之间的关系。分析浙江省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现阶段特征和存在问题,研究浙江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三农”问题和新世纪初浙江优化城乡关系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提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紧迫性。第三,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在总结梳理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城乡一体化的内在机理,从空间、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维度,构建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并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对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各个指标测度存在的差距进行量化研究。第四,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内涵进行界定和区分,分析总结浙江省农业发展战略的变革和农业结构的创新,并对现代农业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关系进行计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良性互促的体制机制。第五,农村社区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提炼农村新社区的特点,分析农村社区现代化治理的主要矛盾,提出优化社区布局、改善社区环境、建设社区设施、提升社区公共服务、加强社区公共管理的建议。第六,农民市民化与城乡一体化。对浙江省农民工的现状及特征进行概括,构建浙江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的影响因素模型。本文研究发现:第一,农村仍是城乡一体化的薄弱方面,城乡体制弊端成为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最主要的障碍之一。第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依然滞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成为提升城乡一体化进度的最重要因素。第三,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滞后和二元治理等问题是城乡差距的重要体现和全省现代化建设的“软肋”,推进中心村、特色村、生态村等农村新社区建设成为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的重要任务。第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劳动保护及子女教育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会成为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最艰巨任务。
王建春[4](2012)在《哈密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发展对策》文中指出自1949年以来,哈密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作物单产逐年提高。但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哈密地区种植业结构单一,人均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准确调整种植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整体效益,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大量第一手资料,采取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分析了哈密地区种植业发展现状,认为地区种植业结构不够完善,区域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相对脆弱,但是通过实施“南园北牧”发展战略,积极培育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等优势特色产业,使哈密地区农业生产形成了多元化发展格局的雏形。通过借鉴先进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实践经验,提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市场导向、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技兴农、持续发展,以民为主、宏观调控原则。在此基础上,哈密地区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必须根据农业资源的特点,树立全新的种植观念,变革传统的种植结构,优化种植制度,加大林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农业活力推进哈密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
向春荣[5](2006)在《宜昌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文中认为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既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增强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市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农民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尽管我市农业经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应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论文通过调查大量的资料,研究了宜昌市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并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提出了优化调整措施。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首先,通过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研究,发现宜昌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1、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2、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比较低3、农业组织化程度低4、劳动力就业结构不合理其次,提出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1、结构的自然合理性2、结构的经济合理性3、结构的技术合理性4、结构的生态合理性5、结构的社会合理性6、结构的传统合理性最后,根据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和原则,结宜昌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宜昌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行性对策:1、加大投入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加强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3、加快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现代化4、积极组织农村劳务输出,转移剩余劳动力5、加强领导,全面落实各项政策
邹积慧[6](2005)在《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世纪以来,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探讨的热点和重点。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农业可持续发展已通过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被世界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信仰的许多国家所接受,围绕环境与发展这一主题,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研究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趋向于多学科交叉,围绕同一个主题在理论上逐步融合。 我国做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举足轻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重点研究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大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由于长期以来面临着资源、环境、人口等多重压力,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只能从原有的靠大量增加资源消耗的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到尽量节约农业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依靠科学技术、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 黑龙江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黑龙江垦区的国有农场从1947年开始创建到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分布在黑龙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小兴安岭南麓等54个县(市),现有土地面积5.4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2%;耕地面积205万公顷,约占全国农垦系统耕地面积的二分之一,全省耕地面积的近四分之一;拥有林地87万公顷,草原37万公顷,水面27.4万公顷。到2004年底,黑龙江垦区拥有资产总额545亿元,实现生产总值195.3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达371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2.31万台,大型联合收获机械8115台,喷灌机5024套,挖掘机382台,水稻插秧机2.18万台,农用飞机30架,机场53处,各种汽车1.62万辆,旱地农田田间作业机械化率达95%。水田田间作业机械化率达84%,综合机械化率达86.5%以上。粮食生产占全省粮豆总量的30%,商品率达87.3%以上,同时还向国家交售大量的农副产品。黑龙江农垦在全省农业乃至全国农业生产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目前,黑龙江农垦总局下辖九个分局,104个国有农(牧)场,各类工、商、运、建、服企业1354个,从业人员70.8万人,总人口157.5万人,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政、社、企一体的社会经济区域。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国有农场群,机械化程度较高,耕地面积较大,每年上交的商品粮可以供京、津、沪和陆海空三军一年的口粮,是共和国重要的粮食安全战略基地。由于长期以来重开发轻保护,资源和环境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破坏,如何实现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垦区人面前既现实又严肃的重大课题。因此,本论文所选定的研究课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围绕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这一主题展开全面论述,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 (1) 本文首先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在黑龙江垦区的地位和
杨礼胜[7](2004)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我国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产品供给结构性剩余,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十分突出的形势下,如何通过有效的手段,加速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与农业结构调整的协调与统一,促使农业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资源结构型向科技结构型转变的政策和理论方法。 在方法上,本研究综合运用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理论,将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方法为: 1、实证研究与一般推理、归纳分析相结合 在研究科技创新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农业结构变动情况等问题时主要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选择性地分析粮食作物布局的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农业科技创新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在研究科技创新与农业结构调整基本原理、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机制、措施和对策建议时则主要采用规范分析的方法。 2、数据包络分析评价方法和扩展型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的运用 本研究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gnalysis,即DEA)模型来估算农业生产函数。运用DEA方法研究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效率,探讨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结构调整效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相关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作用进行了定量分析。 3、采用因素分解法,通过设计种植业总产出增长的指数体系,将能够反映种植业内部结构的指标(如播种面积)纳入该指数体系,分解出结构调整对种植业增长的贡献。 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与建议: 1、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结构调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农业产业结构决定了农业科技结构,农业科技创新反过来又带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规律主要表现为同一性规律、互动性规律和动态平衡规律;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是技术需求机制、技术供给机制、技术扩散机制和科技创新激励机制。 2、农林牧渔业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研究的课题数及课题投入经费以及研究与开发经费总支出(比例)等四个解释变量能很好地反映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变化,对农业结构的变动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特别地,农业科技人员的数量与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对农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对种植业而言,由于技术进步而导致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与价格的上升明显地促进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3、研究证明,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需要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的发展和进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在于: 1、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的基本理论体系框架,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可能途径和方式。 2、综合运用计量回归模型和因素分解分析模型对影响农业结构变化的因素及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的设想和建议。 3、运用DEA非参数分析法,对结构调整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对影响效率变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分析结论具有新意,也较符合我国目前的现状,思路及建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伟,张志强[8](2003)在《试论我国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文中提出对我国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有利于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和新领域 ,也是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农业结构调整 ,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国内外贸易规则 ,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只有在多个层面上科学合理的调整农业结构 ,才能使我国农业突破发展的障碍 ,实现农业经营的市场导向、科技推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和可持续发展
曾昭海[9](2003)在《紫花苜蓿高效根瘤菌筛选及田间鉴定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适应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苜蓿产业在我国得以迅猛发展。国外豆科作物发展的经验证明,在豆科作物大发展的时期,接种高效根瘤菌是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本研究从我国未来发展苜蓿典型地区、典型土壤入手,研究紫花苜蓿高效根瘤菌的筛选,进行田间试验,检验田间接种效果。并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菌株进行田间占瘤率研究,以期建立一套根瘤菌筛选体系,为根瘤菌在紫花苜蓿生产上应用打下基础。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苜蓿土着菌数量多少是影响接种效果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首次从我国不同类型土壤、同一类型土壤不同作物及同一作物不同地区开展土着菌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未来发展苜蓿地区苜蓿土着菌数量普遍偏低。苏南丘陵区不同作物地中苜蓿土着菌数量为30-250个/克干土;黄土高原区苜蓿土着菌数量2.5×103—4.5×105个/克干土,除吴桥土壤外,其它地区土壤中根瘤菌数量在40—3000个/克干土范围内变动。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发展苜蓿的地区进行根瘤菌接种,可望获得较好的接种效果。 2、分别以中苜一号、RS、Vector和WL323苜蓿品种进行品种与菌种互作试验,结果表明,接种根瘤菌可以显着提高紫花苜蓿单株干物质产量和单株有效根瘤菌数。不同苜蓿品种接种不同菌种,相互间差异较大,与中苜一号匹配较好的菌系是NM006、30085和45236,;与RS匹配较好的菌系是30015、QH180和45236;与Vector匹配较好的菌系有45236、30015和30085;与WL323匹配较好的菌系是30015、45236和25132。上述品种接种与之匹配较好的菌系后,地上部分干物质重比对照增加5-11倍。 3、分别利用河北吴桥、内蒙古通辽、江苏句容及山西的土壤开展相应土壤的根瘤菌筛选工作。初步筛选了一批优良菌株,分别是适合吴桥土壤Vector苜蓿品种的CCBAUN210、CCBAU30138、CCBAU96077和CCBAU96068;适合通辽地区敖汉苜蓿品种和Runner苜蓿品种根瘤菌分别有CCBAUNMG048-3、CCBAUNMG038-2、CCBAUNMG006和CCBAUNMG024-2、CCBAUNMG038-2、CCBAUNMG099-1;适合黄土高原区的高效菌株分别是CCBAUNMG048-3和CCBAUNMG048-2;适合苏南丘陵区土壤的根瘤菌有CCBAU43191和CCBAU3008。 4、以吴桥作为典型,开展土壤筛选菌的田间接种效果验证,结果表明:接种CCBAU30138、CCBAU96077和CCBAUN210后,全年干草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11.9%、13.7%和10.2%;粗蛋白产量增产幅度分别为19.63%、13.59%和15.63%。在紫花苜蓿与禾本科草混播条件下接种CCBAU30138结果同样表明,紫花苜蓿—高羊茅、紫花苜蓿—无芒雀麦及紫花苜蓿——年生黑麦草三组组合全年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6.3%、20.5%和6.8%。 5、首次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CCBAU30138田间占瘤率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接种CCBAU30138菌株140天后,在苜蓿单播条件下,CCBAU30138田间占瘤率为47.7%,在紫花苜蓿—高羊茅混播条件下其田间占瘤率为48.6%,说明该菌具有较强的结瘤竞争能力,可望进行推广应用。 6、本研究充分发挥学科交叉优势,利用农学、牧草学、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知识,通过试验研究及田间实践,初步完成高效苜蓿根瘤菌筛选技术体系的构建。
姚大金,杨泽祥,甘巧林,王力宾,余晓东,王榆青,杜涛,王翔,张金甫,师斌,卿炜,许群[10](2002)在《云南贫困乡乡村特性与类型的因子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二、新世纪到来的农业结构调整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到来的农业结构调整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论文提纲范文)
一、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一)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 |
(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
(三)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技术推广 |
二、如何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
(一)我国应该培育龙头企业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
(二)积极有效的引进高素质人才并提高种植技术 |
(三)改良品种结构并调整种植结构,合理安排作物种植比例 |
三、结语 |
(2)基于SERVQUAL模型的“一村一品”产业化服务质量研究 ——以湖南省龙山县百合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研究背景 |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简要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及创新 |
第2章 “一村一品”产业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一村一品”的概述 |
2.1.2 “一村一品”产业的实质 |
2.2 基本理论 |
2.2.1 SERVQUAL模型 |
2.2.2 农业科技服务 |
2.2.3 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理论 |
2.2.4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
第3章 国内外“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及服务现状 |
3.1 国外“一村一品”的发展状况 |
3.1.1 日本 |
3.1.2 泰国 |
3.1.3 马来西亚 |
3.1.4 菲律宾 |
3.1.5 蒙古 |
3.1.6 韩国 |
3.1.7 拉圭 |
3.1.8 非洲 |
3.2 国外“一村一品”运动的优劣势总结 |
3.2.1 优势 |
3.2.2 缺陷 |
3.3 国内“一村一品”发展历程 |
3.3.1 学习模仿阶段 |
3.3.2 结合自身实际摸索阶段 |
3.3.3 实行一体化经营阶段 |
3.4 湖南省龙山县一村一品发展现状 |
3.4.1 石牌镇百合发展的现状 |
3.4.2 百合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一村一品”产业化服务质量的实证研究 |
4.1 SERVAQUAL模型设计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4.2.2 指标体系的修订和调整 |
4.2.3 初始指标体系提出 |
4.3 问卷设计 |
4.4 “一村一品”产业化服务的质量结果 |
4.4.1 认知间的差距 |
4.4.2 标准间的差距 |
4.4.3 传递间的差距 |
4.4.4 品牌推广上的差距 |
第5章 提升“一村一品”产业服务质量的措施 |
5.1 加强农户种植百合产业的建议 |
5.1.1 提升产品质量,开发全新产品 |
5.1.2 加快发展百合的加工业,提升产业化水准 |
5.1.3 扩宽销售渠道,打响知名度扩 |
5.1.4 扶持建立有带头作用的深加工企业 |
5.1.5 提高深加工技术水准 |
5.1.6 秉承“一县一品”的观念,牢记规模开发 |
5.2 提升政府产业化服务质量的建议 |
5.2.1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要找到自己在“一村一品”中的位置 |
5.2.2 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为农户开辟市场助一臂之力 |
5.2.3 增大对人才的培育力度 |
5.2.4 政府应当帮助市场主体抓好品牌建设 |
5.2.5 不断支持百合产业的发展,改良生产种植条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浙江省城乡一体化研究 ——基于“三农”问题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2.1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 |
1.2.2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
1.2.3 系统分析与因素分析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 |
1.4.2 主要不足 |
2 研究综述与城乡一体化的内涵界定 |
2.1 国外研究综述 |
2.1.1 城镇化理论 |
2.1.2 城乡结构研究 |
2.1.3 农村人口迁移研究 |
2.1.4 城乡关系研究 |
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1 城乡一体化的研究 |
2.2.2 “三农”问题与城乡一体化关系的研究 |
2.3 国内外研究的简要述评 |
2.4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涵义 |
2.4.1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渊源 |
2.4.2 城乡一体化的多维视角 |
2.4.3 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涵义 |
2.5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
2.5.1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
2.5.2 城乡关系的变迁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与演变 |
3.1 工业化进程中的城乡二元结构 |
3.2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生 |
3.3 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的演变 |
3.4 本章小结 |
4 浙江发展的新阶段与城乡一体化 |
4.1 改革开放进程中浙江城乡关系的变迁历程 |
4.2 浙江发展的新阶段 |
4.3 浙江在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的“三农”问题 |
4.4 新世纪初浙江优化城乡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
4.4.1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变化趋势 |
4.4.2 我国工业化中期阶段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变化趋势 |
4.4.3 浙江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优化城乡关系的机遇与挑战 |
4.5 本章小结 |
5 浙江省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测度 |
5.1 建立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的原则 |
5.2 城乡一体化指标体系层次 |
5.2.1 城乡一体化发展度目标系统 |
5.2.2 城乡一体化差异度目标系统 |
5.3 城乡一体化指标标准值 |
5.3.1 城乡一体化发展度 |
5.3.2 城乡一体化差异度 |
5.4 城乡一体化指标权重 |
5.5 城乡一体化综合指数 |
5.5.1 测量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
5.5.2 城乡一体化指数的计算 |
5.6 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阶段划分 |
5.7 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的实证研究 |
5.8 对浙江省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启示 |
5.9 本章小结 |
6 浙江省的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 |
6.1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概念界定 |
6.2 市场化、国际化趋势下传统农业结构的缺陷 |
6.3 浙江省农业发展战略变革及约束 |
6.3.1 农业发展战略变革 |
6.3.2 农业发展约束 |
6.4 浙江省农业结构创新 |
6.4.1 市场化、国际化趋势下传统农业结构的缺陷 |
6.4.2 浙江省现代农业结构建设历程 |
6.5 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关系与计量分析 |
6.5.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6.5.2 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6.5.3 因果关系检验 |
6.5.4 冲击响应与方差分解 |
6.6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互促机制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7 浙江省农村社区的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 |
7.1 浙江省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社区变迁 |
7.1.1 农村社区变迁的趋势 |
7.1.2 浙江农村新社区建设 |
7.2 浙江农村社区现代化及其治理矛盾 |
7.2.1 浙江现代农村社区的特点 |
7.2.2 浙江农村社区现代化治理的主要矛盾 |
7.3 浙江农村社区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治理模式探索 |
7.3.1 农村居民身份重构 |
7.3.2 农村社区资产重组 |
7.3.3 农村社区主体重造 |
7.3.4 农村社区组织重建 |
7.3.5 农村社区服务重塑 |
7.4 农村社区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的综合配套措施 |
7.4.1 完善户籍管理和社会保障制度,培养新市民,实现身份重构 |
7.4.2 改革产权制度,搭建交易平台,实现资产重组 |
7.4.3 创造社会资本,培育社区信任,实现主体重造 |
7.4.4 加强人才培养,构建资金投入机制,实现组织重建 |
7.4.5 转变服务模式,实现服务重塑 |
7.5 本章小结 |
8 浙江省的农民市民化与城乡一体化 |
8.1 引言 |
8.2 浙江省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适应性 |
8.3 浙江省农民工融入城市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8.3.1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
8.3.2 实证结果分析 |
8.4 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
8.5 本童小结 |
9 结论与建议 |
9.1 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问卷调查表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4)哈密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哈密地区种植业是新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2 新形势下特色林果业为哈密种植业结构调整演变添活力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与发展概况 |
1.2.2 国内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与发展概况 |
1.2.3 新疆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与发展概况 |
1.3 研究目标、方法 |
1.3.1 数据资料来源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分析50年来哈密地区作物布局的发展变化 |
1.4.2 哈密绿洲种植制度演变驱动因子分析 |
1.4.3 哈密绿洲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对策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哈密地区概况 |
2.1 自然条件 |
2.1.1 地理状况 |
2.1.2 气候资源状况 |
2.1.3 水资源状况 |
2.1.4 土地资源状况 |
2.2 农业生产现状 |
第3章 哈密地区种植制度历史演变分析 |
3.1 耕地面积演变 |
3.2 作物布局演变趋势 |
3.2.1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演变状况 |
3.2.2 粮食作物演变历程 |
3.2.3 经济作物演变规律 |
3.3 特色林果业演变趋势 |
3.3.1 特色林果和粮、棉的关系 |
3.3.2 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以及饲料作物的关系 |
3.4 设施农业的发展 |
第4章 影响哈密地区种植制度演变的因素 |
4.1 政策驱动 |
4.2 市场需求 |
4.3 农业科技为推动种植制度变化提供保证 |
4.4 物质投入的增加是演变的内因 |
4.4.1 化肥的应用使农作物产量提高 |
4.4.2 良好灌慨的条件是稳产保证 |
4.4.3 农机化为农业生产提高效率 |
第5章 哈密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原则与发展对策 |
5.1 种植业结构调整原则 |
5.1.1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 |
5.1.2 科技兴农、持续发展的原则 |
5.1.3 保护生态,加大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原则 |
5.2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
5.2.1 政策扶持,市场调节 |
5.2.2 科技兴农是种植业结构调整前提 |
5.2.3 加大林果业、设施农业的发展,增加农业活力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宜昌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提出的历史背景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二章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 |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 |
第二节 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宜昌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宜昌市农业资源情况 |
第二节 宜昌市农业产业结构的历程回顾 |
第三节 宜昌市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 |
第四章 宜昌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 |
第一节 宜昌市农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第二节 宜昌市农业结构调整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宜昌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措施 |
结束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 |
(6)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概述 |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界定 |
2.1.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1.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1.3 农业可持续发展在黑龙江垦区的地位和作用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
2.2.1 人与自然的协调性 |
2.2.2 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
2.2.3 农业资源利用的永续性 |
2.2.4 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性 |
2.2.5 人口规模的适度性 |
2.2.6 各种因素的互联性 |
2.2.7 发展目标的多元性 |
2.2.8 增长方式的集约性 |
2.3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
2.3.1 农业资源的规模性 |
2.3.2 资源环境的相对优越性 |
2.3.3 人口增长的低速性 |
2.3.4 产业结构的多元性 |
2.3.5 生产经营的先进性 |
2.3.6 人力资源的丰富性 |
2.4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
2.4.1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2.4.2 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 |
3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
3.1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 |
3.1.1 国家商品粮基地的战略地位 |
3.1.2 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3.2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优势 |
3.2.1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 |
3.2.2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优势 |
3.2.3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优势 |
3.2.4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优势 |
3.3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
3.3.1 资源和经济环境方面的制约因素 |
3.3.2 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制约因素 |
3.3.3 制度和管理方面的制约因素 |
4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创新 |
4.1 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垦区发展 |
4.1.1 人口、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 |
4.1.2 以人为本与人力资源开发 |
4.1.3 人力资源开发在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4.1.4 提高企业人力资源价值的途径 |
4.2 垦区农业的人力资本投资 |
4.2.1 人力资本投资与农业发展 |
4.2.2 人力资本投资与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4.2.3 建立新型的垦区人力资本投资方式 |
4.3 垦区农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 |
4.3.1 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 |
4.3.2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 |
4.3.3 充分发挥各级农技推广组织的作用 |
4.3.4 增强农工体质和提高生活质量 |
5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 |
5.1 技术创新与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
5.1.1 以技术创新改造传统农业 |
5.1.2 以技术创新优化配置生产要素 |
5.1.3 以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结构调整 |
5.2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优势与劣势 |
5.2.1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优势 |
5.2.2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劣势 |
5.3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趋势、领域及重点 |
5.3.1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基本趋势 |
5.3.2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领域 |
5.3.3 垦区农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重点 |
6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创新 |
6.1 生态农业的性质、类型及特征 |
6.1.1 生态农业的性质和类型 |
6.1.2 生态农业的特征 |
6.2 垦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原则、模式及技术 |
6.2.1 垦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 |
6.2.2 垦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具体模式 |
6.2.3 垦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适用技术 |
6.3 垦区的绿色食品开发 |
6.3.1 绿色食品与生态农业 |
6.3.2 垦区开发绿色食品的成效及问题 |
6.3.3 垦区绿色食品开发的措施 |
6.4 垦区生态示范区建设 |
6.4.1 自然保护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样板 |
6.4.2 建立绿色账户 |
6.4.3 依法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
7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创新 |
7.1 可持续发展呼唤走循环经济之路 |
7.1.1 循环经济的概念、特征和原则 |
7.1.2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实现方式 |
7.2 垦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7.2.1 垦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7.2.2 垦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能性 |
7.3 垦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 |
7.3.1 发展清洁生产 |
7.3.2 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循环经济技术支撑 |
7.3.3 要倡导绿色消费方式 |
7.3.4 强化循环经济立法 |
8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方式创新 |
8.1 农业产业化经营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 |
8.1.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 |
8.1.2 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8.2 垦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状 |
8.2.1 垦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成就 |
8.2.2 垦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现存缺陷 |
8.3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垦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
8.3.1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 |
8.3.2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
8.3.3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垦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 |
8.3.4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
9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 |
9.1 垦区农地制度改革 |
9.1.1 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
9.1.2 积极推行农地流转制度 |
9.1.3 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 |
9.2 垦区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
9.2.1 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
9.2.2 积极培育农产品市场的行为主体 |
9.2.3 改善农产品市场的运行环境 |
9.3 垦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完善 |
9.3.1 转变机关职能和强化服务组织的作用 |
9.3.2 大力发展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 |
9.3.3 营造利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运行的外部环境 |
9.4 完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 |
9.4.1 制定农业劳动力转移战略 |
9.4.2 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 |
9.4.3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
9.4.4 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
9.4.5 加快城镇化进程 |
10 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创新 |
10.1 生产过程的“斤粮成本逆控法”管理 |
10.1.1 “斤粮成本逆控法”及其社会意义 |
10.1.2 推行“斤粮成本逆控法”的经济成效 |
10.1.3 进一步推行“斤粮成本逆控法”的措施 |
10.2 垦区的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管理 |
10.2.1 农业资源管理 |
10.2.2 农业生态环境管理 |
10.2.3 “三S”技术应用和数字农业 |
10.3 垦区农业企业的人本化管理 |
10.3.1 创建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模式 |
10.3.2 垦区农场要成为学习型组织 |
10.3.3 完善农业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
11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
2.1 科技创新理论 |
2.1.1 农业踏板原理 |
2.1.2 农业技术诱导理论 |
2.1.3 农技推广沟通原理 |
2.1.4 农业技术传播规律 |
2.2 科技创新过程、模式与农业发展 |
2.2.1 农业科技创新过程 |
2.2.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变迁 |
2.2.3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持续发展 |
2.3 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
2.3.1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
2.3.2 农业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 |
2.3.3 农业产业结构变动的阶段 |
2.4 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机制分析 |
2.4.1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 |
2.4.2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结构调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制 |
第三章 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3.1 科技创新变动的情况 |
3.1.1 我国农业结构适应性调整阶段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 |
3.1.2 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阶段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 |
3.2 农业结构变动的情况 |
3.2.1 农业结构调整的层次 |
3.2.2 农业结构的变动 |
3.3 科技创新与结构调整的对应关系及促进作用 |
3.3.1 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
3.3.2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的影响作用分析 |
3.3.3 高新技术对结构调整的作用 |
第四章 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的测算 |
4.1 科技创新对结构调整的贡献 |
4.1.1 科技投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1.2 农业生产布局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4.1.3 其它因素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贡献 |
4.2 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4.2.1 理论框架 |
4.2.2 样本、变量及数据说明 |
4.2.3 实证分析结果 |
4.2.4 结论 |
4.3 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对经济效率的贡献 |
4.3.1 理论框架 |
4.3.2 农业结构效率分析 |
4.3.3 农业科技投入与结构效率的关系 |
第五章 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
5.1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
5.1.1 创新体系 |
5.1.2 创新投入 |
5.1.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
5.2 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
5.2.1 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
5.2.2 优化品种品质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
5.2.3 开发和利用资源、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
5.2.4 改善农民就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
5.2.5 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 |
5.3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
5.3.1 不同区域的农业科技创新 |
5.3.2 不同优势农产品的农业科技创新 |
第六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6.1 结论和讨论 |
6.1.1 农业科技创新存在自身规律 |
6.1.2 科技创新与结构调整呈现互动的关系 |
6.1.3 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
6.1.4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遵循的路径 |
6.1.5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存在着明显的阶段性 |
6.1.6 有关科技创新、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模型运行结论 |
6.1.7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6.2 政策建议 |
6.2.1 科技政策 |
6.2.2 体制政策 |
6.2.3 产业政策 |
6.2.4 宏观管理政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试论我国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进行农业结构调整的依据 |
2 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 |
3 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方向 |
(9)紫花苜蓿高效根瘤菌筛选及田间鉴定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1 立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 |
第一章 不同生态区不同作物土壤中紫花苜蓿土着根瘤菌分布状况研究 |
1.1 材料与方法 |
1.2 结果与分析 |
1.3 讨论 |
1.4 结论 |
第二章 紫花苜蓿品种与根瘤菌互作效应的试验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利用土壤筛选紫花苜蓿-根瘤菌高效共生体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结论 |
第四章 筛选根瘤菌的田间结果验证 |
4.1 蛭石筛选根瘤菌的田间接种效果检验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3 讨论 |
4.1.4 结论 |
4.2 土壤筛选根瘤菌田间接种效果评价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2.3 讨论 |
4.2.4 结论 |
第五章 接种根瘤菌对紫花苜蓿-禾本科混播草地生产性能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结论 |
第六章 应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筛选菌CCBAU30138田间占瘤率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4 讨论 |
6.5 结论 |
第七章 紫花苜蓿高效根瘤菌筛选方法认识 |
结论与讨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MPN测数法 |
附录2 YMA培养基与低氮营养液 |
附录3 A_(600)吸光值与根瘤菌记数对应关系 |
附录4 筛选菌与当前推广菌田间接种效果比较 |
四、新世纪到来的农业结构调整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探讨如何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经济效益[J]. 张新瑜. 今日财富, 2020(09)
- [2]基于SERVQUAL模型的“一村一品”产业化服务质量研究 ——以湖南省龙山县百合产业为例[D]. 杨森.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3]浙江省城乡一体化研究 ——基于“三农”问题的视角[D]. 邵峰. 浙江大学, 2013(08)
- [4]哈密地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与发展对策[D]. 王建春. 新疆农业大学, 2012(05)
- [5]宜昌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D]. 向春荣. 三峡大学, 2006(05)
- [6]黑龙江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问题研究[D]. 邹积慧. 东北农业大学, 2005(01)
- [7]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促进结构调整的研究[D]. 杨礼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4(04)
- [8]试论我国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J]. 王伟,张志强.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3(02)
- [9]紫花苜蓿高效根瘤菌筛选及田间鉴定方法研究[D]. 曾昭海. 中国农业大学, 2003(03)
- [10]云南贫困乡乡村特性与类型的因子生态研究[J]. 姚大金,杨泽祥,甘巧林,王力宾,余晓东,王榆青,杜涛,王翔,张金甫,师斌,卿炜,许群.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2(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