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调整:“布局谋篇”贯穿自主创新(论文文献综述)
郭龙健[1](2021)在《以人为本:后疫情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治理的视角、原则与对策》文中提出以人为本的研究生教育治理理念,缘起于对教育价值人文同构观的深切守望和对抗击疫情斗争经验的深入思考。在回溯研究生教育治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人文视角分析疫情对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影响,认为应该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保障质量、创新先行的治理原则,并采用人文精神贯穿始终、全流程治理促发展的治理对策。
张旭[2](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文中指出
李辰洋[3](2021)在《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二字一直是贯穿习近平系列讲话的关键词。从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强调党员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再到要求全党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等等,习近平的这些论述都始终围绕“人民”展开,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本文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梳理、概括、归纳、总结,并对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进行剖析阐释。论文共分为九个章节。第一章,导论。本章分为五节,主要论述了研究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缘由和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根据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研判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同时介绍了文章预期的创新点并对研究的基础概念进行了概括界定,从整体上奠定了文章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相关阐释。本章分为四节,主要论析了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即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同时,从思想渊源和思想直接来源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思想两方面论述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和理论借鉴。第三章至第七章,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的论述。这是本文研究的主体部分,将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纵向展开,首先梳理了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人民主体、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共享、人民幸福论述的历史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重点归纳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从而深刻剖析其中展现的重要价值和时代内涵,最后根据习近平相关论述总结提出坚持人民主体、站稳人民立场、保障人民利益、推进人民共享、实现人民幸福的路径措施。第八章,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和重要意义。以前述章节的分析和论述为基础,深刻总结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展现出的理论特质和重大意义。第九章,结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条主线,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系统性研究进一步实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群众性转化和现实性内需的紧密结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必然需要。
赵一帆[4](2021)在《基于政社互动视角的人民调解与信访对接工作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社会治理是我国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纠纷化解是社会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从枫桥的良好经验中学习,做好基层冲突和纠纷的调查工作,解决萌芽阶段的冲突,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的关键环节。习近平同志的法治思想中第十五个坚持:"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蕴含着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与法治化两个价值目标。为此,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迫切需要“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提升到制度层面”。人民调解与信访工作对接,是当下中国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治理综合机制、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制度化的重要创举,因此政社关系下的访调对接的互动课题值得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人民调解组织是开展信访工作和纠纷治理的主要基层参与主体。鉴于此,本文基于对政社关系将当下中国的访调对接制度分解细化为四个具体问题:第一,从访调对接的互动逻辑问题入手,即信访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间互动的诱因何在,人民调解和信访工作遵循什么样的共识和理念,以及两者得以相互补位短板的现实条件,从而建构其自身正当性的基础。第二,访调对接互动的行动逻辑问题,也就是实践层面上访调的互动如何实现纠纷治理秩序的再生产,具体包括人民调解和信访工作互动中的承接主体、适用范围和移办程序。第三,访调对接互动过程中的约束性因素,即信访工作与人民调解工作在工作落实上有着怎样的局限性,进一步探索访调对接中两个主体所面临的现实阻碍和实际困境。最后,基于政社关系间的融合,寻求信访部门与人民调解组织间更合理的互动重构,拟实现两者协同治理为中心的分析进路,从拓展人民调解与信访对接工作的发展驱动、有序参与和秩序培育三方面入手,进一步健全冲突化解机制,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如此上述四个问题亦构成了本研究的行文框架,本课题通过对基层访调对接中主体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旨在创新社会访调机制,分析破解基层访调约束性的有利条件,以期探索出一条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之路。
陈音竹[5](2021)在《统编版初中语文西南联大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长期博弈下,语文学科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渗透略显疲软。学生在人文情怀、审美情趣、文化素养等方面发展较弱,更难以从内心深处生发出强烈的家国情怀,这也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人文学科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立足点之一。《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并融入至普通中小学、中职学校人文学科的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中。因此,今天我们再谈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就具有了特殊的时代意义。纵观当下初中语文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现状,主要存在几个不足:第一,囿于单篇精致地讲解;第二,专题阅读教学视角较为固定;第三,专题阅读教学任务较为单一,甚至存在套路化、模式化等问题;第四,脱离文本,纯粹灌输“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不重视挖掘经典文本对学生情感熏陶的作用,与政治课无异。基于此,本论文尝试另辟蹊径,聚焦“西南联大”新视角,分类整理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西南联大作家作品”,即实用类文本、散文和诗歌三类,并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比较阅读、“1+X”群文阅读、专题阅读等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回望西南联大的光辉历史,描摹一代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的群体画像,探究西南联大作家作品的价值,让西南联大精神得以更好的传承,并伴随学生走过自己未来人生中的艰难时刻。
白雪[6](2021)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矛盾的论述为理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探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与经验为历史根据,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阶段性特征,深入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定依据及重要意义,深刻分析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理论内涵,正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特征,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路径参考。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揭示出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等问题。列宁深入研究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并初步探索了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社会矛盾问题。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认识和实践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形成了关于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创新性成果。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的历史根据。党在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和解决各个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回顾和总结我们党探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践过程和总结经验教训,对正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是研究的现实起点。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判定根据的前提条件。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还需厘清主要矛盾变化与我国基本国情以及国际地位没有变的关系,以及充分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意义。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是研究的重点内容。全面把握人民美好生活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理论内涵,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有助于深刻揭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特征。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证分析,能够深入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中的具体体现。结合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深化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路径是研究的归宿点。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首先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通过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重要发展战略、采取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系统安排,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方法,借助科学知识图谱快速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总体研究状况,对重点文献以及代表性作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精准分析;利用比较研究法,梳理中国共产党探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和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对比党的重要文献关于发展问题的阐述挖掘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特征;应用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方法,剖析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两个方面的理论内涵,校对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便准确把握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诉求,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原则与重要举措。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主题,从理论基础、历史根据、现实背景、判定依据、重要意义、理论特征、现实表现及解决路径等各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有助于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源自于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还有助于深入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逻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来说,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有助于准确理解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和主要发展问题,全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新期待,为更好地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提供理论支撑。
胡静漪[7](2021)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坚定而有力地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代表了教育继续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于2019年出版并使用,一方面是教材内容更新换代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需要,这就使得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一经推广就广受关注,成为了新时代语文教材的典范。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严格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并将这一任务细化至教材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从这一层面来讲,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拥有更高的编写立意。相信随着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进一步推广使用,必将从根本上保障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本研究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落实立德树人任务为切入点,共包括五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核心概念界定、文献综述、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第一章分析了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展现立德树人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梳理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文本内容,探究教材在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蕴含的价值,分析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内容体现。第三章从教材编排角度,分析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在选文、知识、练习、助读四个方面促进立德树人落实。第四章从教材和教学两个角度探讨落实立德树人的策略。教材方面,可从健全德育内容、强化批判思维养成两方面进行完善。教学方面,需开展活动,补齐育人短板;因“材”施教,拒绝道德灌输;润物无声,挖掘隐性德育资源;融入生活,将德育生活化;正面引导,传递积极能量。
王悦[8](2021)在《中美技术竞争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2018年美国发起的贸易摩擦带来了中美技术竞争,对外技术政策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内容。美国事实上通过知识产权规则、对内投资限制和对外出口管制等手段实现对关键技术的闭环保护,试图围堵我国企业获取美国先进技术的途径,阻碍中国技术进步。在这种背景下,技术竞争的新形势对我国的技术创新将会产生何种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是当下亟待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规则分析,探讨美国在技术竞争中利用的知识产权规则、投资审查规则和技术进出口管制规则如何影响我国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其次通过理论分析,梳理中美技术竞争在投资和贸易角度对传统技术溢出路径的影响。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借助C-H模型R&D溢出回归方法,运用Hansen面板门槛回归,实证检验了进出口贸易、投资、人力资本和中美间制裁与反制措施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中美技术竞争对中国创新能力的影响。本文结论如下:(1)发展中国家通常通过FDI、OFDI、进口、出口来获取技术溢出,美国利用知识产权、投资审查、技术进出口管制三大规则几乎堵住了大多数我国获取技术溢出的传统路径。(2)我国的进口、OFDI、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均对经济增长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制裁与反制措施频率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其中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较强,OFDI、进口的促进较弱,因此通过提高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效率更高。(3)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对OFDI的技术溢出有着重要影响并且存在非线性的双门槛效应。近年来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多处于第二阶层,技术创新能力能够显着提高OFDI技术溢出效应,但未达到最高。2010至2019年我国技术创新能力呈现上升趋势,且上升速度逐渐加快,在2018年达到最高水平后出现拐点,2019年下降趋势明显,美国对华多方面的技术抑制确实导致了我国创新能力下降。因此,未来我国要依托OFDI逆向技术溢出来促进经济增长,就应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本文政策建议,认为应加强国内知识产权保护,遵守现有国际市场规则;培育创新人才,鼓励自主创新;加强同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推动国内领先行业标准国际化。
柳笛[9](2020)在《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构成了“民生”概念的基本范畴,并在这些生存需要的改善和满足中不断丰富着“民生”的内涵。人类对丰衣足食的向往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为了实现这一最为朴素的愿望,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而进行的“生产”,便使“经济”具有了最初的价值,在基础与目的的循环往复之间,展开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图样。“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是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秉持的初心和使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回望历史,可以看出“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目标,而重要的手段就是“发展经济”。迈进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根本上指明了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循环贯通的基本逻辑,具体回答了在“何种发展”中“如何改善民生”这两个相互融通的问题,如何在历史的变迁中掌握其运动变化的轨迹,对新时代交出“怎样做”的答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现实的人”因其需要的广泛性而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这既包含“吃喝住穿”的需要,也包含因“生产”所带来的“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伴随着“生产”不断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使生活不再仅仅围绕“吃喝住穿”的同时,也围绕“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而延续。这个朴素的逻辑构成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般规律,二者的运动不仅包含了来源于其二者本身相互作用的运动轨迹,也包含“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的外部条件的运动轨迹,良好的外部条件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序地循环,反之则成为桎梏。针对“经济”和“民生”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属性和发展变化的特性,探究其之间变化规律的同时需要将二者置于纵深发展的历史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均把发展作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新中国成立之初,大难甫平,为了实现“民生改善”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出于国际竞争角度考虑,受到国家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制约、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需要建立起以重工业为核心完善的工业体系。为了动员起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当中,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偏低,国家财力物力基础薄弱,社会物质财富严重匮乏的条件下,依赖“高积累、低消费”、“统分统配”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人民生活,用“三个人饭,五个人吃”的办法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以牺牲“农、轻、重”比例的协调,为我国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提供了坚实基础,“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在这一时期是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并在一种较低的水平上达到一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在明确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运而生,使得作为国家发展核心议题的经济建设开始成为推动国家富强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任务。在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缓解了落后地区的贫困、提升了居民收入水平、增强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在实现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愈发突出,解决好这些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在经济发展中真正使人民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产生这些民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发展,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等问题掣肘经济发展成果最终在人民生活水平上呈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党中央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关系科学认识的深化,更回应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要求。在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努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逐渐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精准发力,注重积极而为的同时更注重量力而行,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得以提升。总体上看,新时代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正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然而,当前民生领域仍然存在诸多短板,经济发展对民生改善的支撑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强化。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鉴于此,要遵循经济发展的价值旨趣,要使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成为驱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用民生的层级性发展优化经济系统的供给质量。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就如何妥善地把握“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关系和运动规律来讲,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世界各国的发展难题。未来的发展中要在不断建设的同时汲取各国的经验教训,要克服“贫困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警惕“高福利陷阱”。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质的飞跃,我国经历了以“经济与民生平行”、“经济先行,民生为标”、“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为外在表现形式的三个阶段。从二者的运动演进规律来看,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而改善民生始终是发展的价值坐标,要在不断夯实经济发展这一“水之源、木之本”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二者互动的外部影响条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推进深化改革,持续完善制度建设,铸就创造历史伟业。
卢从全[10](2020)在《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10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连续7年的增长速度放缓,GDP增速的下降是我国经济转向于中高速和高质量增长的重要体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转变,表明我国某些方面发展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平衡态势,其中区域发展不平衡是重要表现之一,经济发展效率层面也截然不同。首先,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2001-2017年面板数据分区域(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长江中游、黄河中游、大西南、大西北8大综合经济区)基于投入产出理论进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利用DEA的Super-SBM-i-c模型求解出各省份经济发展效率值,然后分时间阶段(2001-2006,2007-20012,2013-2017)进一步看不同时间段我国8大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测度的效率结果对8大经济区进行名次排名。8大综合经济区排名结果为:东部沿海(0.9512)>北部沿海(0.8876)>南部沿海(0.8179)>黄河中游(0.7811)>东北(0.7352)>长江中游(0.6966)>大西南(0.6936)>大西北(0.6274)。其次,运用Malmquist指数对效率值分别进行年份、区域(各省市区)分解,即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分解为技术变动和技术效率变动(纯技术效率变动和规模效率变动),可以动态看出经济效率分解的变化趋势,并依据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对我国8大区域进行了名次排名:北部沿海(1.013)>黄河中游(1.008)>东部沿海(1.006)>南部沿海(0.996)>大西北(0.995)>东北(0.991)>长江中游(0.985)>大西南(0.977)。最后,本文综合构建了因素指标变量体系,利用Tobit模型并结合静态面板(FE和RE)模型对8大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发现Tobit模型的实证结果和拟合度相对更优。并根据所选取的影响因素:经济可支配水平(EDL)、政府支持力度(GSD)、创新能力(INNO)、经济产业结构(EIS)、固定物资资本(FMC)、劳动人力资本(EDU)、对外依存度(FTD)、城镇化进程(UP)、市场化水平(ML)等9个指标对八大经济区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二、结构调整:“布局谋篇”贯穿自主创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结构调整:“布局谋篇”贯穿自主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以人为本:后疫情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治理的视角、原则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回溯:研究生教育治理相关研究考察 |
二、视角:从人文角度看疫情对研究生教育治理的影响 |
三、原则:发挥主观能动性,保障质量,创新先行 |
1. 临难不避,成之惟艰 |
2. 保障质量,化解风险 |
3. 创新引领,赢得未来 |
四、对策:人文精神贯穿始终、全流程治理促发展 |
1. 学科建设工作对策:以人为本布局谋篇 |
2. 研究生招生工作对策:科学选拔,全面考量 |
3. 研究生培养工作对策:全员育人,全程优化 |
4. 学位工作对策:过程管理,质量为重 |
5. 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对策:制度保障,人文关怀 |
(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的基本概念界定 |
1.5.1 人 |
1.5.2 人民 |
1.5.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 |
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概述 |
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 |
2.1.1 和平与发展的大环境 |
2.1.2 经济政治格局的大变化 |
2.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2.1.4 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 |
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社会条件 |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现实基础 |
2.2.2 改革开放的实践进入关键期 |
2.2.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 |
2.3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来源 |
2.3.1 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民思想 |
2.3.2 直接来源: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思想 |
2.4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文化根基与理论借鉴 |
2.4.1 文化根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
2.4.2 理论借鉴:西方历史发展中的人本思想 |
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的论述 |
3.1 人民主体论的历史发展 |
3.1.1 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实践 |
3.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思想的发展实践 |
3.2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主要内容的论述 |
3.2.1 人民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受益主体 |
3.2.2 人民是权力运行的监督主体 |
3.2.3 人民是文艺事业的参与主体 |
3.2.4 人民是新时代的“阅卷”评价主体 |
3.2.5 人民是“四个伟大”新征程的推动主体 |
3.3 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重要价值的论述 |
3.3.1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政治灵魂的集中体现 |
3.3.2 人民主体地位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根本着力点 |
3.3.3 人民主体地位是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
3.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主体地位路径的论述 |
3.4.1 坚持人民至上理念 |
3.4.2 激发人民的创造精神 |
3.4.3 着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4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的论述 |
4.1 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
4.1.1 毛泽东人民立场论的历史发展 |
4.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发展演变 |
4.2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基本内容的论述 |
4.2.1 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稳固人民立场的物质基础 |
4.2.2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指引党的人民立场的科学发展 |
4.2.3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增强人民立场的思想底蕴 |
4.2.4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构建党的人民立场的话语体系 |
4.2.5 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中推动党的人民立场落地落实 |
4.3 习近平关于人民立场价值意蕴的论述 |
4.3.1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 |
4.3.2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尺度和标准 |
4.3.3 人民立场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追求 |
4.3.4 人民立场指明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未来走向 |
4.4 习近平关于巩固人民立场实践路径的论述 |
4.4.1 加强和完善新时代党的领导各项体制机制 |
4.4.2 履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
4.4.3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夯实人民立场主体责任 |
4.4.4 用发展的观点创新人民立场的时代内涵 |
5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的论述 |
5.1 人民利益论的历史发展 |
5.1.1 毛泽东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
5.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利益思想的历史发展 |
5.2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基本内容的论述 |
5.2.1 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大逻辑保障人民经济利益 |
5.2.2 健全政治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利益 |
5.2.3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保障人民文化利益 |
5.2.4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民生利益问题 |
5.2.5 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保障人民生态利益 |
5.3 习近平关于人民利益价值内涵的论述 |
5.3.1 实现人民利益体现了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 |
5.3.2 实现人民利益凸显了人民群众获得感的美好体验 |
5.3.3 实现人民利益促进了公民个体到社会整体的全面均衡 |
5.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利益具体途径的论述 |
5.4.1 树立人民利益至上的政治价值观 |
5.4.2 推进从严治党压实为民服务责任制 |
5.4.3 建立合理科学的人民利益评价体系 |
5.4.4 营造有利于实现人民利益的政治生态 |
6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的论述 |
6.1 人民共享论的历史发展 |
6.1.1 毛泽东人民共享思想的初显与贡献 |
6.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共享思想的历史发展 |
6.2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主要内容的论述 |
6.2.1 共享的主体是全体人民 |
6.2.2 共享领域和内容要涉及人民发展的各方面 |
6.2.3 共享是人民共同建设和享有 |
6.2.4 共享要在人民健康和安全领域持续加码 |
6.2.5 共享要坚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
6.3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基本特征的论述 |
6.3.1 人民共享权利的公平性 |
6.3.2 人民共享过程的共建性 |
6.3.3 人民共享自身的科学性 |
6.4 习近平关于人民共享重要价值的论述 |
6.4.1 坚定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 |
6.4.2 传播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享发展理念 |
6.4.3 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理想追求和使命初心 |
7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的论述 |
7.1 人民幸福论的历史发展 |
7.1.1 毛泽东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
7.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民幸福思想的历史发展 |
7.2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基本内容的论述 |
7.2.1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
7.2.2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
7.2.3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
7.2.4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7.3 习近平关于人民幸福论重要价值的论述 |
7.3.1 为人民谋幸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
7.3.2 为人民谋幸福是党的根本宗旨的最集中的体现 |
7.3.3 为人民谋幸福是实现中国梦和解决新矛盾的需要 |
7.3.4 为人民谋幸福是提升人民幸福生活质量的科学指导 |
7.4 习近平关于实现人民幸福措施保障的论述 |
7.4.1 坚持党的领导是重要前提 |
7.4.2 明确人民的多样化需求是实践指向 |
7.4.3 营造各方联动的社会环境是基本保障 |
7.4.4 筑牢美好生活的坚实基础是根本遵循 |
8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及重大意义 |
8.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特质 |
8.1.1 突出人民性,以清醒头脑保持对人民重要性的认识为前提 |
8.1.2 注重根本性,以着力实现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为重点 |
8.1.3 强调权益性,以坚决扞卫人民各项基本权利为保障 |
8.1.4 着眼现实性,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为抓手 |
8.1.5 指明方向性,以净化社会风气坚定人民理想信念为导向 |
8.1.6 明确实践性,以创新社会治理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为根基 |
8.1.7 凸显规范性,以强化纪律制度约束实现人民安定团结为目标 |
8.1.8 秉承时代性,以不懈奋斗创造幸福为全体人民的最终归宿 |
8.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
8.2.1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8.2.2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政社互动视角的人民调解与信访对接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人民调解与信访工作对接的互动逻辑 |
1.1 人民调解与信访工作对接的理论可行性 |
1.1.1 共有救济功能的夯实 |
1.1.2 共建社会秩序的实现 |
1.1.3 共同国家理性的营造 |
1.2 人民调解参与信访对接的现实可能性 |
1.2.1 信访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现实需求 |
1.2.2 人民调解组织平等接纳的工作理念 |
1.2.3 人民调解组织柔性治理的工作方法 |
1.3 信访部门接办调解纠纷的现实可能性 |
1.3.1 人民调解组织纠纷解决的多元需求 |
1.3.2 信访部门“安全阀”机制协调纠纷 |
1.3.3 信访部门“大合唱”多方齐抓共管 |
第二章 人民调解与信访工作对接的互动程式 |
2.1 访调对接工作中的承接主体 |
2.1.1 信访案件移送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等 |
2.1.2 纠纷调解移办基层信访部门 |
2.2 访调对接机制适用的工作范围 |
2.2.1 民事类纠纷和指定纠纷 |
2.2.2 人民调解不调解的类型 |
2.3 访调对接工作中的流转程序 |
2.3.1 接待受理 |
2.3.2 访调办理 |
2.3.3 回访回调 |
第三章 访调对接工作中的约束性因素 |
3.1 访调对接工作纾困能力受限 |
3.1.1 访调工作专业性与访调人员不相匹配 |
3.1.2 粗放式人民调解思维不适应访调机制 |
3.2 访调对接工作解纷条件不足 |
3.2.1 人民调解经费捉襟见肘,调解员缺乏积极主动性 |
3.2.2 访调工作事项纷繁杂乱,维稳解纷两手抓难度大 |
3.3 访调对接工作外部秩序失衡 |
3.3.1 人民调解组织定位模糊,介入信访工作领域有限 |
3.3.2 访调工作法治化程度低,访调程序缺乏约束规范 |
第四章 基于政社关系的访调对接工作重构 |
4.1 发展驱动:拓展访调对接发展广度 |
4.1.1 注力调解职业化,加强业务培训 |
4.1.2 筑牢访调制度化,明晰工作责任 |
4.2 有序参与:挖掘访调对接发展深度 |
4.2.1 提升调解员认同感,开拓调解保障模式转型创新 |
4.2.2 分类处理访调诉求,妥善引导解纷工作回归本位 |
4.3 秩序培育:把握访调对接发展向度 |
4.3.1 拓展调解服务领域,找准人民调解组织角色定位 |
4.3.2 切实提升法治效力,理顺访调对接规则减轻压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5)统编版初中语文西南联大作家作品专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五、研究拟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材中西南联大作家作品选文概况 |
第一节 教材中西南联大作家作品选文分布情况 |
第二节 教材中西南联大作家作品选文特点 |
一、承载多元学习任务 |
二、提供多维学习内容 |
第二章 教材中西南联大作家作品选文教学分析 |
第一节 教材中西南联大作家作品选文教学价值 |
一、言语内容层面的教学价值 |
二、言语形式层面的教学价值 |
第二节 教材中西南联大作家作品选文教学原则 |
一、内在逻辑是起点 |
二、语言品鉴是根基 |
三、资源整合是关键 |
四、活动创设是突破 |
第三章 西南联大实用类文本专题阅读教学 |
第一节 西南联大实用类文本专题的教学内容确定 |
一、西南联大的烽火岁月 |
二、西南联大的志士风骨 |
第二节 西南联大实用类文本专题阅读教学设计 |
一、专题名称 |
二、教学目标 |
三、学习资源 |
四、任务框架 |
五、教学过程 |
第四章 汪曾祺西南联大散文的群文阅读教学 |
第一节 汪曾祺西南联大散文的教学内容确定 |
一、汪曾祺散文中的西南联大 |
二、汪曾祺散文中的昆明书写 |
三、汪曾祺昆明散文创作特点 |
第二节 《昆明的雨》“1+X”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
一、确定议题 |
二、教学文本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学过程 |
第五章 西南联大“九叶派”专题阅读教学 |
第一节 西南联大“九叶派”专题的教学内容确定 |
一、西南联大“九叶派”诗人概要 |
二、西南联大“九叶派”诗歌创作 |
第二节 西南联大“九叶派”专题阅读教学设计 |
一、专题名称 |
二、教学目标 |
三、学习资源 |
四、任务框架 |
五、教学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6)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矛盾的理论 |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 |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矛盾问题 |
二、列宁斯大林关于社会矛盾的认识 |
(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与社会主义革命 |
(二)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矛盾问题 |
(三)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认识 |
三、毛泽东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学说 |
(一)详尽阐述主要矛盾理论 |
(二)系统创立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
注释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一、党对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一)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
(二)党探索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 |
二、党对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一)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过程 |
(二)党探索过渡时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 |
三、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曲折发展 |
(二)党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 |
四、改革开放以来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形成与发展 |
(二)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启示 |
注释 |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定分析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一)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
(二)新时代标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
二、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定依据 |
(一)社会生产发生新的阶段性变化 |
(二)人民生活需要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
(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主要制约因素 |
三、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 |
(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基本国情的“不变”相统一 |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国际地位的“不变”相统一 |
(三)坚持社会主要矛盾的“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 |
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意义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 |
(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性发展 |
(三)为解决世界性发展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
注释 |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分析 |
一、深刻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理论内涵 |
(一)美好生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前提 |
(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目标 |
(三)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人民理想生活的现实写照 |
(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须全社会共同努力 |
二、正确认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理论内涵 |
(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对当代世界发展问题的深刻反思 |
(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对以往我国发展历程的回顾总结 |
(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对今后我国发展主要问题的集中概括 |
(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关涉人民生活的全局性问题 |
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特征 |
(一)坚定的人民立场 |
(二)强烈的问题导向 |
(三)深刻的辩证思维 |
(四)全面的发展要求 |
注释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实证分析 |
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表现 |
(一)经济发展质量不高与人民美好物质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
(二)民主法治建设不完善与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
(三)精神文化产品服务不足与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
(四)民生领域发展不均衡与人民美好社会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
(五)环境质量改善不达标与人民美好生态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 |
二、新冠肺炎疫情凸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 |
(一)公众生态文明观念与实现美好生活要求之间存在差距 |
(二)人民对健康服务的需要与公共健康供给之间存在矛盾 |
(三)农村地区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 |
(四)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有待加强 |
注释 |
第六章 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路径 |
一、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三)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
(四)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新动力 |
二、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举措 |
(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物质生活需要 |
(二)民主法治建设稳中求进满足人民美好政治生活需要 |
(三)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美好文化生活需要 |
(四)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满足人民美好社会生活需要 |
(五)提升生态文明整体质量满足人民美好生态生活需要 |
注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一节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必要性 |
一、严格的教材编审体系 |
二、课标的要求 |
三、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 |
第二节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可行性 |
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
二、语文教材的意识形态功能 |
三、语文教材的话语权归属 |
四、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负载价值观念 |
第二章 立德树人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体现 |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一、国家层面 |
二、社会层面 |
三、个人层面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革命文化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第三章 立德树人在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编排体现 |
第一节 选文编排 |
一、以群文阅读扩展阅读量 |
二、以“三位一体”阅读体系提升阅读素养 |
三、以名篇佳作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
四、以外国文学作品培养开放文化态度 |
五、以选文内容体现守正创新 |
第二节 知识编排 |
一、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 |
二、注重传统文化知识学习 |
三、将抽象知识具体化 |
四、修正人教版教材中的疏漏 |
五、简化文言字词知识,注重语言文字的功用 |
第三节 助读编排 |
一、培养审美情趣 |
二、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
三、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
第四节 练习编排 |
一、以任务为驱动提升综合素养 |
二、“轻负高效”的练习系统 |
三、科学合理的写作训练编排 |
第四章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策略 |
第一节 教材完善策略 |
一、健全教材德育体系 |
二、强化批判思维养成 |
第二节 教学策略 |
一、开展活动,补齐育人短板 |
二、因“材”施教,拒绝道德灌输 |
三、润物无声,挖掘隐性德育资源 |
四、融入生活,将德育生活化 |
五、正面引导,传递积极能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中美技术竞争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综述 |
2.1 中美技术竞争的研究综述 |
2.1.1 中美博弈的原因和特点 |
2.1.2 技术竞争相关综述 |
2.2 技术创新的研究综述 |
2.2.1 技术创新的概念界定 |
2.2.2 技术创新政策相关研究 |
2.3 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
2.3.1 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
2.3.2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综述 |
2.4 文献述评 |
第3章 美国对华技术竞争的战略转变和原因分析 |
3.1 美国对华技术竞争的战略转变 |
3.1.1 知识产权规则 |
3.1.2 投资审查规则 |
3.1.3 技术进出口管制规则 |
3.2 美国对华技术竞争的原因分析 |
3.2.1 外部原因 |
3.2.2 内部原因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技术竞争对中国创新影响的理论研究 |
4.1 溢出效应相关理论 |
4.1.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4.1.2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4.2 传统技术溢出路径 |
4.2.1 投资与技术溢出路径 |
4.2.2 贸易与技术溢出路径 |
4.3 中美技术竞争对传统溢出路径的影响 |
4.3.1 中美技术竞争对投资与技术溢出路径的影响 |
4.3.2 中美技术竞争对贸易与技术溢出路径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技术竞争对中国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测度指标与研究模型的构建 |
5.1.1 解释变量 |
5.1.2 研究方法 |
5.1.3 模型构建与检验方法 |
5.1.4 数据及变量说明 |
5.2 实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5.2.1 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
5.2.2 实证结果 |
5.2.3 门槛估计值及真实性检验 |
5.3 稳健性检验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5.5 纵向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整体上把握民生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
1.3.2 经济发展对民生改善的作用研究 |
1.3.3 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性创新之处 |
1.6 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理论分析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
2.1.2 经济发展的目标 |
2.1.3 民生概念界定 |
2.1.4 民生改善的内涵 |
2.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理论基础 |
2.3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理论逻辑 |
2.3.1 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产生关系的媒介是“人” |
2.3.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内在互动机理 |
2.3.3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实现互动关系的外部条件 |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在推进工业化中保障民生 |
3.1 构建保障民生的经济基础 |
3.1.1 恢复经济是首要目标 |
3.1.2 土地改革奠定发展基础 |
3.1.3 稳定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 |
3.1.4 统筹规划发展布局 |
3.2 经济恢复发展民生初步改善 |
3.3 经济条件制约民生改善水平 |
3.3.1 国家财政积累薄弱 |
3.3.2 工业化发展依赖“高积累、低消费” |
3.3.3 农、轻、重比例关系让步于工业体系发展 |
3.4 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低水平的平衡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改善民生 |
4.1 民生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 |
4.1.1 农业是发展生产的核心 |
4.1.2 解决贫困是发展的基本要求 |
4.1.3 注重效率与公平是发展的根本保障 |
4.1.4 解决民生问题是发展的基本目的 |
4.2 经济发展推动民生改善新面貌 |
4.2.1 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收入水平提升 |
4.2.2 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
4.2.3 多种所有制经济保障就业 |
4.2.4 脱贫减贫取得显着成就 |
4.3 “经济先行”使民生改善面临瓶颈 |
4.3.1 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 |
4.3.2 发展不平衡对民生领域的直接影响 |
4.3.3 发展不平衡对民生领域的间接影响 |
4.4 “改善民生”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坐标 |
第5章 新时代奏响民生改善最强音 |
5.1 构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
5.1.1 明确改善民生新思路 |
5.1.2 拓宽民生改善边界 |
5.1.3 高质量发展是民生改善的基础 |
5.1.4 优化保障良性循环的外部条件 |
5.2 新时代民生改善的新成就 |
5.3 民生领域仍然存在短板 |
5.4 使民生改善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
5.4.1 民生改善是消费需求增长的根源 |
5.4.2 民生改善优化供给质量 |
5.4.3 民生改善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趣 |
第6章 中国经济发展中民生改善的经验梳理及未来展望 |
6.1 我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规律认识 |
6.1.1 二者平行发展阶段 |
6.1.2 民生为标,经济先行 |
6.1.3 经济与民生良性循环 |
6.2 警惕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不良的弊端 |
6.2.1 贫困陷阱 |
6.2.2 中等收入陷阱 |
6.2.3 高福利陷阱 |
6.3 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的未来展望 |
6.3.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
6.3.2 不断补齐民生短板 |
6.3.3 不断完善良性循环的外部条件 |
6.3.4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八大区域划分标准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创新及不足之处 |
1.3.1 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2 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1 累积因果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非均衡增长理论 |
2.2.4 中心—外围理论 |
2.2.5 梯度转移理论 |
2.2.6 倒“U”型理论 |
2.2.7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 |
2.3 国外研究 |
2.3.1 国外对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研究 |
2.3.2 国外对区域经济影响因素研究 |
2.4 国内研究 |
2.4.1 国内对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研究 |
2.4.2 国内对区域经济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
2.5 文献述评 |
3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测度及变化分析 |
3.1 模型的建立 |
3.1.1 规模报酬不变的DEA静态模型 |
3.1.2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动态模型 |
3.2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依据 |
3.3 数据来源及说明 |
3.3.1 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2 投入与产出指标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3.3.3 指标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3.4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测度结果 |
3.4.1 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效率值测度结果 |
3.4.2 八大综合经济区经济效率水平变动趋势 |
3.4.3 八大区域的三个时间段的综合名次排名 |
3.5 八大经济区发展效率的Malmquist指数分解 |
3.5.1 基于年份的Malmquist指数分解 |
3.5.2 基于省份的Malmquist指数分解 |
3.5.3 五种效率分解变动趋势图 |
4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1 计量模型的选取 |
4.2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
4.3 数据处理及平稳性检验 |
4.3.1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
4.3.2 解释变量相关系数检验 |
4.3.3 数据平稳性检验 |
4.4 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分析 |
5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1.1 各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测度结果 |
5.1.2 Malmquist指数效率分解结果 |
5.1.3 区域经济效率影响因素测度结果 |
5.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四、结构调整:“布局谋篇”贯穿自主创新(论文参考文献)
- [1]以人为本:后疫情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治理的视角、原则与对策[J]. 郭龙健.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21(10)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及经验研究[D]. 张旭. 吉林财经大学, 2021
- [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研究[D]. 李辰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4]基于政社互动视角的人民调解与信访对接工作研究[D]. 赵一帆. 山西大学, 2021
- [5]统编版初中语文西南联大作家作品专题研究[D]. 陈音竹.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研究[D]. 白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7]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研究[D]. 胡静漪. 喀什大学, 2021(07)
- [8]中美技术竞争对中国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 王悦. 山东财经大学, 2021(12)
- [9]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D]. 柳笛. 吉林大学, 2020(01)
- [10]区域经济发展效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 卢从全.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