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瑞利分布模型在辽河油区稠油产量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琪琛[1](2020)在《多渗流屏障下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技术能够高效地开发稠油/油砂资源。随着稠油/油砂资源的深入开发,面临的储层地质条件也越复杂,尤其是储层内部渗流屏障发育时,严重影响了SAGD的开发效果,然而目前关于多渗流屏障影响下的SAGD产能预测理论及其开采特征研究尚且不足,如何合理、高效地应用SAGD技术开发此类型油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论文利用室内物理模拟、渗流理论、油藏工程理论、传热学理论、数值分析理论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等方法,对多渗流屏障影响下SAGD全过程的流动机理以及汽腔发育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实际油砂储层的地质特征,对渗流屏障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不同类型渗流屏障的成因及分布特征。通过室内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对多渗流屏障不同分布特征下的SAGD过程进行了模拟,从屏障遮挡汽腔上升阶段和横向扩展阶段两个方面研究了多渗流屏障下SAGD汽腔发育模式及流动机理。考虑到三维物理模拟实验周期较长、耗能大的不利因素,通过建立与物理模型等比例的数值模型,对物理模拟进行数值模拟扩展研究。分析了不同渗流屏障分布特征以及不同屏障类型对SAGD汽腔发育模式的影响。针对多渗流屏障下SAGD产能预测问题,首先建立了SAGD不同阶段(预热、上升、横向扩展以及限制阶段)产能预测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渗流屏障影响下的汽腔发育模式,建立了考虑渗流屏障影响的SAGD产能预测模型,揭示了渗流屏障下SAGD开发过程中汽腔发育与泄油规律的相互影响机理,研究了不同渗流屏障分布特征对产能变化规律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考虑不同渗流屏障类型的SAGD概念模型,分析渗流屏障不同渗透率对SAGD产能的影响。综合应用以上理论模型和数值模型,研究了不同渗流屏障分布特征及渗透率下SAGD的开发效果,并确定了渗流屏障影响下SAGD开发界限。针对典型油砂区块建立了实际区块地质模型,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手段并结合前文确定的开发界限,分析不同布井方式对SAGD开发效果的影响,确定出最优井位部署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SAGD开发参数优化研究,确定了渗流屏障影响下SAGD的最优开发参数。
郭玲玲[2](2020)在《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模型及方案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稠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石油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蒸汽驱是相对成熟、应用广泛的稠油开采技术。但在蒸汽驱中后期,易发生蒸汽超覆和窜流等现象,导致油层吸汽剖面不均匀、注入的蒸汽无效循环,影响开采效果,需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间歇注热蒸汽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间歇注热蒸汽驱的理论基础及实施方案还有待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对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的理论和实施方案等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开展了蒸汽驱中后期递减注热及实施模式研究。在蒸汽驱初期通常采用较高的恒速注热速率;而在蒸汽驱中后期一般需要调整注热方案,以提高蒸汽的热利用效率、改善蒸汽驱的经济效益。以Neuman等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蒸汽的热量组成及其对蒸汽带生长的贡献的分析,推导了蒸汽驱初期合理恒速注热(汽)速率方程和蒸汽驱中后期递减注热(汽)速率方程。递减注热的实施可以从连续递减注热、阶梯递减注热以及间歇注热这几种潜在模式中进行选择,其中间歇注热具有改善蒸汽驱效果的优势。进行了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研究。保持蒸汽带稳定是实施间歇注热蒸汽驱的约束条件。根据在暂停注热期间蒸汽带因温度降低所释放出的热量等于蒸汽带上下界面因散热而损失的热量与蒸汽带扩展而吸收的热量之和,证明了在蒸汽驱过程中暂停注热后油藏中的蒸汽带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间歇注热在理论上可行。蒸汽驱中后期蒸汽带体积只与注热总量相关,而与注热历程无关,表明在蒸汽驱中后期可以采用间歇注热模式来实施递减注热。结合蒸汽驱中后期蒸汽带体积的表达式,推导了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各轮次的间歇周期(可停注热时间)方程。以相同时间里间歇注热模式的注热量与蒸汽驱中后期递减注热规律应注热量保持相等的原则,推导了间歇注热各轮次的周期注热速率方程。根据推导的理论方程,编制了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参数的计算程序,结合辽河油田A区块间歇注热现场试验的井组油藏参数和操作参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蒸汽驱时间的增加,蒸汽带体积逐渐增大、实施间歇注热的可停注热时间也逐渐增加。如果在蒸汽驱中后期3~6年的期间内实施间歇注热,计算得到的平均间歇周期为43.98d、周期注热速率为蒸汽驱初期平均注热速率的1.5倍。A区现场试验采用的间歇周期为30~40d、周期注热速率为前期连续蒸汽驱平均注热速率的1.2~1.5倍,现场试验注热参数与理论计算参数符合良好。通过室内实验对连续恒速注热蒸汽驱、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和间歇注热蒸汽驱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连续递减蒸汽驱的采出程度比连续恒速蒸汽驱的采出程度低,但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的累积油汽比高于连续恒速蒸汽驱的累积油汽比,表明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的蒸汽利用率要高于连续恒速蒸汽驱的蒸汽利用率。在注热量相当的情况下,间歇注热蒸汽驱的采出程度比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的采出程度高2.24%、间歇注热蒸汽驱的累积油汽比比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的累积油汽比高0.012,表明注热量相同情况下间歇注热的开采效果好于连续递减注热蒸汽驱。按照理论计算的间歇周期暂停注热后,蒸汽腔的体积没有发生急剧收缩;注热量相同,间歇注热和连续递减注热的蒸汽腔大小基本相同,证明本文建立的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模型是正确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注热量相同的情况下,纵横交替间歇注热方案、横排交替间歇注热方案以及整体间歇注热方案的采出程度分别比连续恒速注热方案的采出程度高0.44%、0.54%和0.73%,间歇注热的开采效果随着间歇程度的增大而变好。整体间歇注热可能会给油田实际生产造成供液不足等不利影响,综合考虑开采效果和油田实际情况,优选横排交替间歇注热作为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的实施方案。
刘影[3](2019)在《蒸汽驱理论扩展和注采参数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辽河油田齐40块蒸汽驱试验区生产实际为背景,紧密结合蒸汽驱不同阶段生产技术问题,重点开展蒸汽驱开发理论和现场应用技术基础研究,以便为齐40块蒸汽驱中后期注采参数优化调控提供依据,研究工作具有理论意义和明显的实用价值。在研究工作中,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解决了Neuman蒸汽驱理论缺陷和经典蒸汽驱理论模型适用性需要扩展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了蒸汽驱理论基础。建立了上覆岩层和油层中温度分布数学模型。定量描述了持续注热后,任一时间t内在盖层任一点z处的温度分布,基于此得到了注入半无限固体空间表面处的热流量方程。研究发现:蒸汽带内的含水饱和度取决于重力泄流速率与上覆岩层/油层接触面处蒸汽冷凝速率之间的平衡;蒸汽带下部油藏内的温度分布规律几乎就是顶、底覆岩盖层内温度分布的镜像,同样遵循傅里叶定律,与其在顶、底覆岩盖层内的镜像之间差别仅在于油藏岩石导热性能参数上的不同,其它没有区别;油藏中蒸汽/蒸汽冷凝水界面之下油层内单位面积上的下泄水体积流速减去蒸汽带内的水流速率,等于蒸汽带下边界移动产生的驱替水的体积流量;油藏中蒸汽/蒸汽冷凝水界面之下油层内单位面积上的下泄油和水携带的焓减去蒸汽带下泄水携带的焓,等于蒸汽带下边界的移动速率与蒸汽/蒸汽冷凝水界面上下焓差的乘积;油藏中蒸汽/蒸汽冷凝水界面垂向移动不需要毗邻界面之下油藏内温度梯度的改变;界面的移动速率与冷凝水垂向流动速率之间存在函数关系。纠正了Neuman蒸汽驱理论的数学分析错误,重新建立并求解了蒸汽驱油藏能量平衡方程、蒸汽带覆盖面积、蒸汽带厚度和蒸汽带体积计算理论模型。揭示了油藏中各个参数间相互影响和变化的规律。建立了蒸汽驱蒸汽突破发生时、蒸汽带覆盖面积保持不变条件下的地面热量递减注入速率理论计算公式。扩展了Neuman蒸汽驱理论适用范围,给出了适用于蒸汽驱蒸汽突破前、突破后的蒸汽驱原油驱替量计算方法,构建了蒸汽驱原油驱替量分析与计算的完整理论体系。改进了Jones模型的不足,提出了蒸汽驱原油驱替量与产量之间的经验转换系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蒸汽驱原油产量计算模型,提出了计算蒸汽驱产量的数值分析方法。基于油藏实际参数,提出了一套经过现场实际验证的蒸汽驱最优注采参数确定方法和蒸汽驱经济开发期限估算方法。本文方法为蒸汽驱生产动态预测和现场施工技术参数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文中,详细论述了作者参与完成的齐40块蒸汽驱现场先导试验(该试验的结果是业内公认的中深层普通稠油蒸汽驱成功范例);而且,还用此先导试验结果与本文理论计算值做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理论值与试验结果两者符合良好。这一对比结果充分地证明了本文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及其实用价值。本文全部研究工作紧密结合蒸汽驱生产实际,其理论分析结论和试(实)验结果对推动蒸汽驱技术进步和进一步改善蒸汽驱中后期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王冠群[4](2018)在《S气顶油藏注气开发方案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注气开发已经成为目前最主要的油藏开发方式之一,也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针对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原油高挥发性且气源丰富的S油藏,采用注气开发可以克服注水采油效果差、储量动用程度低的难题。首先结合S油藏TIII油组的地质与开发情况,应用比较法,明确注气开发的可行性。根据储层实际条件、生产状况、注气机理和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确定最优注入气体类型;其次根据新处理地震资料解释的断裂系统与构造层面,按照地质模型的参数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结合储量拟合、生产动态分析和油藏生产历史拟合等研究工作,最终得出剩余油的分布;再次从油气水界面的动态变化、水锥形态、气窜的敏感因素分析和气窜控制方法等四个方面,研究油气水界面的运移规律。最后以JF123区块为该类油藏的先导试验区,结合油气水界面运移规律,开展了注气开采技术政策、方案设计及优选等方面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S油藏注气开发的最优注气类型是烃类气体,驱替类型为混相驱。驱替过程中的气窜规律受注入速度、地层压力、油层厚度、地层韵律性等多因素影响,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和现场实施条件,S油藏JF123区块最优注气方式为顶部水气交替注入、底部注水,交替频率为12月注气/6月注水,注气方案较注水方案提高采出程度12.10%。
徐金华[5](2017)在《N1区J层剩余油及开发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N1区J层油藏包括J1、J2、J3三个层段。目前开发层段为J2层,经过多年热采开发,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开发效果日渐变差,如何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J1层未形成注采井网,有过生产史的井仅有25口,平均单井采油2156.6t,具有规模井网开发的潜力。为了改善J层油藏整体开发效果,本次研究在进行油藏动态分析基础上,对开发特点和生产规律再认识,对影响开发效果的注采参数等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影响开发主要矛盾,结合剩余油分布的特点,制定合理的开发调整方案。以前期精细油藏描述成果为基础,运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形成了目标油藏的三维地质模型,为研究剩余油分布奠定基础。采用油藏工程方法,对油藏目前的生产动态进行分析,对蒸汽吞吐、蒸汽驱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油藏数值模拟成果为基础,分析了蒸汽吞吐、蒸汽驱过程中,剩余油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结合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了完善汽驱井网、提高储量动用程度、优化注采参数、间歇汽驱、改善射孔工艺、封窜调剖等措施,并给出了具体的参数界限。主要成果:1)结合精细地质研究成果,建立了目标油藏数值地质模型,能较好反映油藏特征。2)数值模拟成果研究表明,目前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分别为有效厚度大、原始储量大的主体部位、部分注采井间及汽驱受效差的井周围、未整体动用的小层,后续开发调整应该以这三类剩余油为主要调整对象。3)对J2主力层段,推荐间歇注汽方式,同时保持井底注入蒸汽干度,并配合井组封窜等工艺措施;对于油层中下部动用较差的层段,以定向注汽为主要措施手段。4)J1层开发方式选择吞吐加后期蒸汽驱开发方式,最终采收率可以达到46.4%。
文华[6](2017)在《特高含水期油藏大孔道非线性渗流机理与动态评价模型》文中指出大庆喇萨杏油田作为中国最大的陆相多层砂岩油藏,是我国特高含水油田的典型代表,储层为河流-三角洲相砂岩沉积,平面、层间和层内非均质性较严重。喇萨杏油田可采储量占到大庆长垣的95.9%,油层沉积厚度差异大,67.5%的地质储量分布在大于2.0m的厚油层中,薄差油层储量所占比例也较大,是喇萨杏油田接替稳产的基础。喇萨杏油田经历50多年的长期注水开发,已全面进入“双特高”开发阶段,综合含水率高达94.2%。各类储层渗流的差异,长期的注水冲刷导致储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高含水期开发中三大矛盾非常突出。一方面,长期注水冲刷形成优势通道,大量注入水沿着优势通道在油水井间的部分储层内形成了强烈的无效或低效循环,致使油层动用难以继续扩大而影响开发效果,这已成为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突出的并且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瓶颈;另一方面,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储层渗流特征发生明显变化,水驱开发动态特征及开发规律较前一阶段发生了较大变化,液/油比急剧上升,因此,在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油田面临着挖潜难度大、含水上升速度日益加快,产量递减状况严重等不利局面,要保持喇萨杏油田的水驱产量稳定,就必须系统深入研究水驱油藏特高含水期大孔道非线性渗流演化规律与动态评价方法理论,为下一步有效水驱精细挖潜提供可靠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论文通过采用室内实验分析、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及矿场统计等相结合的方法,对以下内容开展了研究:1.对油田长期水驱后储层孔隙结构和物性参数的演化规律及其影响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了长期水驱储层动态演化的分形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储层孔隙结构分形演化模型。2.分析了高速非线性渗流系数及其影响因素和高速非线性渗流的存在性,对水驱特高含水期油藏大孔道中的高速非线性渗流微观机理进行了研究;基于分形多孔介质理论,对高速非线性渗流规律进行了分形表征,建立了高速非线性渗流下产量和压力的分析模型,以及分析了高速非达西渗流对产量和含水率动态的影响规律;基于分形多孔介质理论,建立了高速非线性渗流下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分形分析模型,研究了大孔道中油水两相渗流规律。3.考虑大孔道(优势通道)区域流体高速非线性渗流与低速区域达西渗流并存的特征和储层参数时变动态演化规律,建立了油藏时变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高速非线性渗流和储层时变动态演化效应对开发动态的影响机理。4.对油藏大孔道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注采动态数据的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定量反演模型,利用示踪剂测试、同位素监测等资料验证了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模型的有效性;基于云模型理论,提出了判断大孔道存在和评价大孔道发育级别的新方法体系,改进了大孔道参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利用多种资料综合验证了新方法体系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合理性。5.针对油藏进入特高含水阶段的开发特征,改进并推导了基于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渗流特征的新型甲型、乙型水驱特征曲线,可用此来分析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特征变化规律,并基于新型水驱特征曲线改进了其他油藏工程方法,拓宽至大孔道形成过程水驱特征演化规律的描述中,丰富了油藏工程理论方法。6.考虑大孔道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筛选并构建了特高含水期油田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新指标体系,运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综合确定了评价指标的影响权重,基于云模型理论,研究了特高含水期油田考虑大孔道影响的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新模型。7.理论方法应用研究。通过研究建立了特高含水期油藏大孔道高速非线性渗流描述、大孔道识别、考虑大孔道影响的水驱动态评价等方法理论和技术,并将其于喇萨杏油田实例应用,通过应用表明,本文建立的方法理论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李会明[7](2017)在《多分支水平井注汽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多分支水平井是复杂结构井的主要类型,而且多分支水平井已经成为开采稠油的重要手段。因此确定多分支水平井开采效果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方法,主要研究了分支段的数量、分支段的位置、分支角度、分支段的长度等因素对其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的影响,通过优化后得到特定条件下的最优井参数组合为:分支数目为3个,分支长度为50m,分支角度为90°,分支之间的间距为40m。并对比了相同长度的水平井和复杂多分支井的开采效果。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分别分析了注蒸汽参数和油藏地质参数中各个影响因素对多分支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的影响,以其蒸汽吞吐一个周期的累积产油量为判断依据。其中注蒸汽量、注蒸汽温度、注蒸汽干度、焖井时间四个因素对多分支水平井的蒸汽吞吐开采效果影响很大,并对注蒸汽参数进行优化,在特定条件下,得到的结果为:注蒸汽量为600m3/d,注蒸汽温度为290℃,注蒸汽干度为0.9,焖井天数为6天;除此之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油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油藏压力的增加,多分支水平井的开采效果逐渐增加,随着原油粘度的增加,其开采效果逐渐减弱。
许德禹[8](2017)在《储层和裂缝预测技术及在辽河油田开发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辽河凹陷隶属于海湾盆地,是中、新生界陆相断陷盆地,其地质体具有多样,复杂,破碎的的特点。辽河油田上世纪六十年代投入开发,已经历了四十余年的勘探开发历程,油田开发主力区块均已进入快速递减阶段,针对油田开发现状,本文综合应用油气成藏,层序地层,定量地震,沉积微相,储层构型,岩石学,构造动力学等理论分别提出了针对辽河油田单砂体储层和裂缝性储层的精细预测和刻画技术。通过对油层成因单砂体细分与精细对比,建立单砂体级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取心井相分析及测井微相模式建立等基础上,开展单砂体沉积微相精细研究;井震结合,对成因单砂体进行重点刻画,进而开展单砂体间小隔层、单砂体内部建筑结构、油水分布及控因解剖分析,重建油层主要含油气单砂体的沉积模型、储层结构模型、剩余油分布模型为区块单油层的连通关系、注采关系、水淹规律、水驱油效果、扩边、扩层、保持油田稳产奠定坚实的地质基础。从裂缝岩心观测入手,在地质分析、室内物理力学实验以及岩心描述的基础上,采用地质成因法,对潜山储层裂缝进行预测分析。本方法根据该工区的具体情况,分别利用简单曲率、应变控制裂缝的发育密度,用潜山顶界的走向和倾向控制裂缝的发育方向,同时考虑地层厚度、裂缝之间的最小间距、要预测裂缝的长度等参数,给定随机模拟时预测区内种子点的个数及每次模拟时裂缝的生长长度,通过与现场实际测试的裂缝信息相对比,从统计结果看,所预测的裂缝延伸方向基本合理。单砂体和裂缝精细刻画技术分别在岩性油气藏高效开发,薄层水平井部署以及潜山油藏高效开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铁17块条带状低幅边水油藏开发,雷11块、锦99块、海1块水平井部署均在单砂体刻画技术指导下取得很好的效果,兴古潜山油藏也借助于潜山岩性和裂缝特征的描述与预测技术实现了高效开发。
刘刚,孙建博,尹锦涛[9](2017)在《改造瑞利模型在沁水煤层气产量预测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瑞利模型在沁水煤层气产量预测过程中产量时间比的自然对数与时间平方值之间线性关系较差的问题,利用时间的幂指数替换时间平方值,得到改造瑞利模型,并对该模型在沁水煤层气产量预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改造瑞利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出沁水煤层气产量的整体特征,尤其在产量递减阶段拟合精度更高。预测沁水地区煤层气井未来1 a的产量,年递减率为21.3%27.5%,平均为23.8%,符合沁水地区煤层气井产量初期递减规律。统计表明,沁水地区应用改造模型的幂指数m分布于0.150.45区间内,平均约为0.25,该值可作为沁水煤层气产量预测模型参数m的参考值。研究成果对沁水盆地煤层气产量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刘萍[10](2016)在《SAGD井组工况诊断预测优化系系统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近些年来,随着数字油田的加速发展,我国各大油田已进入自动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阶段。新疆油田、辽河油田、大庆油田等稠油油田也相继建成了观察井井下温压监测系统、生产井井下温压监测系统、生产井井口温压监测系统、蒸汽干度分线计量系统、生产井自动计量系统、生产现场视频监控系统等自动化系统。而SAGD技术在我国稠油的应用得到了很好的开采效果,如今SAGD技术和油田数字化系统的结合使得稠油开采效率提高了一大截。然而,针对SAGD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汽窜、管线刺漏、水平段动用程度低、生产波动大等问题尚未有系统而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加之国内SAGD开发经验匮乏,试采资料少,未能建立起统一的工况判断标准。本文结合新疆油田风城区现场SAGD实际开采现状,以地面示功图为基础,根据典型工况特点设定各工况发生时的多元参数标准值,并针对现场疑难工况加入专家经验,建立一套较为全面的以系统诊断为主、人工诊断为辅的工况智能诊断系统,保证井组工况的及时发现和解决。本文基于Butler斜坡泄油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陈元千、程林松等人提出的产能修正模型并结合油田现场生产经验,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油田实际的产能预测模型,为后期SAGD生产指标预测及预警提供理论价值和实践参考依据。
二、瑞利分布模型在辽河油区稠油产量预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瑞利分布模型在辽河油区稠油产量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多渗流屏障下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油藏SAGD技术应用现状 |
1.2.2 渗流屏障对SAGD开发影响研究现状 |
1.2.3 SAGD物理模拟研究现状 |
1.2.4 SAGD产能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
1.2.5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技术路线及逻辑框图 |
第2章 渗流屏障下油砂SAGD汽腔发育模式研究 |
2.1 渗流屏障的类型及特征 |
2.1.1 渗流屏障的分类 |
2.1.2 渗流屏障的特征 |
2.2 油砂SAGD物理模拟实验设计 |
2.2.1 相似准则数 |
2.2.2 实验方案设计 |
2.2.3 实验设备及材料 |
2.2.4 实验流程设计 |
2.3 多渗流屏障下SAGD渗流规律及汽腔发育模式 |
2.3.1 实验参数设计 |
2.3.2 实验结果分析 |
2.4 多渗流屏障下SAGD汽腔发育模式影响因素 |
2.4.1 物理模拟实验等比例数值模型建立 |
2.4.2 不同渗流屏障分布特征对SAGD汽腔发育模式的影响 |
2.4.3 不同渗流屏障类型对SAGD汽腔发育模式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夹层油砂SAGD产能预测模型 |
3.1 SAGD不同阶段产能预测模型 |
3.1.1 模型假设 |
3.1.2 热传导与流动方程 |
3.1.3 上升阶段产能预测模型 |
3.1.4 横向扩展及限制阶段产能预测模型 |
3.1.5 模型计算程序设计 |
3.2 考虑夹层影响的SAGD产能预测模型 |
3.2.1 模型假设 |
3.2.2 单夹层下的SAGD产能预测模型 |
3.2.3 多夹层下SAGD产能预测模型 |
3.2.4 模型计算程序设计 |
3.3 多夹层SAGD产能计算分析 |
3.3.1 模型的验证 |
3.3.2 多夹层SAGD产能预测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渗流屏障对SAGD产能的影响及开发界限的确定 |
4.1 渗流屏障分布特征对SAGD产能的影响 |
4.1.1 单渗流屏障对SAGD产能的影响 |
4.1.2 多渗流屏障对SAGD产能的影响 |
4.2 渗流屏障类型对SAGD产能的影响 |
4.2.1 油藏模型的建立 |
4.2.2 单渗流屏障对SAGD产能的影响 |
4.2.3 多渗流屏障对SAGD产能的影响 |
4.3 渗流屏障下油砂SAGD开发界限确定 |
4.3.1 渗流屏障下油砂SAGD开发效果评价指标 |
4.3.2 单渗流屏障下油砂SAGD开发界限 |
4.3.3 多渗流屏障下油砂SAGD开发界限 |
4.3.4 界限对比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典型油砂区块SAGD技术应用研究 |
5.1 实际油砂区块地质背景概况 |
5.2 油砂区块SAGD生产参数优化 |
5.2.1 油砂区块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 |
5.2.2 SAGD布井方式优化 |
5.2.3 SAGD开发参数优化 |
5.2.4 最优生产参数下SAGD开发效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模型及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研究现状 |
1.2.1 稠油蒸汽驱 |
1.2.2 蒸汽驱中后期存在问题对策 |
1.2.3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蒸汽驱中后期递减注热及实施模式 |
2.1 蒸汽驱油藏中蒸汽带描述 |
2.1.1 超覆蒸汽带下行式驱替 |
2.1.2 蒸汽带数学方程 |
2.2 蒸汽驱中后期变速注热速率方程 |
2.2.1 蒸汽驱初期合理注热速率 |
2.2.2 蒸汽驱中后期递减注热速率 |
2.3 蒸汽驱中后期变速注热实施模式 |
2.3.1 不停注变速注热模式 |
2.3.2 间歇注热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模型 |
3.1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可行性理论证明 |
3.1.1 间歇注热可行性 |
3.1.2 蒸汽驱中后期以间歇模式实施递减注热可行性 |
3.2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参数计算方法 |
3.2.1 注热参数计算公式建立 |
3.2.2 间歇注热参数计算程序 |
3.3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参数计算示例 |
3.3.1 间歇注热现场试验案例概况 |
3.3.2 间歇注热关键参数计算 |
3.4 小结 |
第四章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实验验证 |
4.1 三维比例物理模拟实验设计 |
4.1.1 蒸汽驱物理模拟实验模型 |
4.1.2 蒸汽驱物理模拟实验模型参数 |
4.2 蒸汽驱三维物理模拟实验系统 |
4.2.1 模型本体 |
4.2.2 配套系统 |
4.3 三维注蒸汽物理模拟实验过程 |
4.3.1 三维模型填装及饱和 |
4.3.2 实验运行与数据处理 |
4.4 不同方式蒸汽驱实验结果及分析 |
4.4.1 恒速连续蒸汽驱 |
4.4.2 蒸汽突破后递减注热蒸汽驱 |
4.4.3 蒸汽突破后间歇注热蒸汽驱 |
4.5 小结 |
第五章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实施方案优化 |
5.1 齐40块蒸汽驱开发概况 |
5.1.1 区块油藏特征 |
5.1.2 区块开发效果 |
5.2 井组选择及精细地质建模 |
5.2.1 井组选择 |
5.2.2 精细地质建模 |
5.3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5.3.1 储量拟合 |
5.3.2 生产动态拟合 |
5.4 不同注热方案开发效果对比 |
5.4.1 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方案设计 |
5.4.2 不同注热方案效果对比 |
5.5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工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A 间歇注热参数计算程序代码 |
(3)蒸汽驱理论扩展和注采参数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蒸汽驱理论和技术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基本思路 |
第二章 上覆岩层和油层中温度分布模型 |
2.1 上覆岩层中一维温度分布模型 |
2.2 上覆岩层中拟二维温度分布模型 |
2.3 油层中蒸汽与蒸汽冷凝水界面的下移速度分析 |
2.3.1 水的质量平衡方程 |
2.3.2 原油和蒸汽的质量平衡方程 |
2.3.3 能量平衡方程 |
2.4 蒸汽与蒸汽冷凝水界面之下油层内温度分布和流体流动 |
2.4.1 界面之下油层内的水流速度 |
2.4.2 界面之下油层内的温度分布 |
2.5 温度分布模型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油层中蒸汽带体积计算新模型及分析 |
3.1 蒸汽带厚度理论模型 |
3.2 蒸汽带覆盖面积理论模型 |
3.3 蒸汽突破之前油层中蒸汽带体积理论模型 |
3.4 蒸汽突破之后油层中蒸汽带体积理论模型 |
3.4.1 蒸汽突破之前恒速注热速率确定方法 |
3.4.2 蒸汽突破之后递减注热速率理论模型建立 |
3.4.3 蒸汽突破之后油层中蒸汽带体积理论模型建立 |
3.4.4 蒸汽突破之后油层中蒸汽带体积变化速率理论模型 |
3.5 计算实例及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主要开发指标预测和注采参数优化方法 |
4.1 蒸汽驱产量预测模型 |
4.1.1 原油驱替量模型改进与扩展 |
4.1.2 驱替量与产量的转换计算方法 |
4.1.3 产量预测模型 |
4.1.4 日产量预测模型 |
4.1.5 产量计算实例及分析 |
4.2 蒸汽驱经济开发期限确定 |
4.3 瞬时油汽比的计算 |
4.3.1 蒸汽突破之前瞬时油汽比计算 |
4.3.2 蒸汽突破之后瞬时油汽比计算 |
4.4 适用的蒸汽干度确定方法 |
4.4.1 蒸汽突破之前蒸汽干度计算 |
4.4.2 蒸汽突破之后蒸汽干度计算 |
4.4.3 蒸汽干度计算方法的验证和结果分析 |
4.5 最优注汽(热)速率确定 |
4.5.1 蒸汽突破之前最优注汽(热)速率计算 |
4.5.2 蒸汽突破之后最优注汽(热)速率计算 |
4.6 蒸汽驱最优方案设计方法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齐40块蒸汽驱先导试验及本文理论模型验证 |
5.1 齐40 块蒸汽驱先导试验区油藏基本特征描述 |
5.2 齐40 块莲花油层开发历程 |
5.3 齐40 块蒸汽驱先导试验的实施 |
5.4 基于本文理论模型设计的齐40 块蒸汽驱先导试验 |
5.5 先导试验结果与本文理论模型设计方案对比验证 |
5.6 先导试验实际情况描述与分析 |
5.6.1 热连通阶段生产动态描述与分析 |
5.6.2 驱替阶段生产动态描述与分析 |
5.6.3 突破阶段生产动态描述与分析 |
5.6.4 剥蚀阶段生产动态描述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授权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学研究工作及科研获奖 |
致谢 |
附录一 面积方程函数比较表 |
附录二 程序部分代码及步骤说明 |
附录三 各部分程序计算算法流程 |
附录四 基于本文理论的齐 40 块蒸汽驱先导试验方案设计算例 |
(4)S气顶油藏注气开发方案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注CO_2驱研究现状 |
1.2.2 注N_2驱研究现状 |
1.2.3 注烃类气体驱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技术路线 |
1.5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 油藏地质及开发特征 |
2.1 油藏概况 |
2.1.1 油藏的基本特征 |
2.1.2 开发历程 |
2.1.3 开发现状 |
2.2 油藏地质特征 |
2.2.1 地层特征 |
2.2.2 构造 |
2.2.3 断裂系统 |
2.2.4 储层 |
2.3 油藏开发特征 |
2.3.1 井网情况 |
2.3.2 底水能量 |
2.3.3 开发单元比较 |
2.3.4 储量动用状况 |
第三章 注气机理研究 |
3.1 气驱可行性分析 |
3.2 注入气体类型优选 |
3.3 注气机理研究 |
3.3.1 混相压力的确定 |
3.3.2 注烃类气体混相驱机理 |
第四章 数值模拟地质模型与剩余油分布 |
4.1 地质模型 |
4.2 剩余油分布研究 |
4.2.1 储量拟合 |
4.2.2 油藏生产历史拟合 |
4.2.3 剩余油分布 |
第五章 油气水界面运移规律研究 |
5.1 油气、油水界面的确定 |
5.1.1 原始油气、油水界面的确定 |
5.1.2 油气、油水界面的动态变化预测 |
5.2 水锥形态的预测 |
5.2.1 水锥形态的确定 |
5.2.2 公式适用性验证 |
5.3 烃类气体驱气窜机理 |
5.4 烃类气体驱气窜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5.4.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4.2 烃类气体驱气窜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5.5 油层气窜控制方法分析 |
第六章 注气方案设计及指标预测 |
6.1 开采技术政策 |
6.2 方案设计 |
6.3 方案对比与优选 |
6.3.1 水气交替方案对比 |
6.3.2 不同方案累产油对比 |
6.3.3 含水率对比 |
6.3.4 注水井网与注气井网对比 |
6.3.5 方案优选 |
6.4 注气方案经济评价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N1区J层剩余油及开发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关键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油藏地质特征 |
2.1 地层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沉积相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4.1 储层岩性特征 |
2.4.2 储层物性特征 |
2.4.3 地质储量 |
2.5 流体性质特征 |
2.6 油藏压力温度特征 |
2.7 小结 |
第三章 油藏开发效果评价 |
3.1 开发历程 |
3.2 开发效果评价 |
3.2.1 蒸汽吞吐效果评价 |
3.2.2 先导试验效果评价 |
3.2.3 蒸汽驱效果评价 |
3.3 小结 |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4.1 油藏三维建模 |
4.1.1 数据准备和网格设计 |
4.1.2 构造建模 |
4.1.3 储层建模 |
4.1.4 储层参数建模 |
4.2 数值模拟研究 |
4.2.1 模型建立 |
4.2.2 地质参数修正 |
4.2.3 历史拟合结果 |
4.3 蒸汽吞吐阶段剩余油分布规律 |
4.3.1 纵向动用程度 |
4.3.2 平面动用程度 |
4.3.3 剩余油分布规律 |
4.4 蒸汽驱阶段剩余油分布规律 |
4.4.1 纵向动用程度 |
4.4.2 平面动用程度 |
4.4.3 剩余油分布规律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综合开发调整方案 |
5.1 开发潜力分析 |
5.2 开发调整思路 |
5.3 汽驱平面调整措施 |
5.3.1 完善注采井网 |
5.3.2 注采参数优化 |
5.3.3 水平井开发薄层区域 |
5.4 汽驱纵向调整措施 |
5.4.1 提高射开程度 |
5.4.2 井组封窜调剖措施 |
5.4.3 挖潜未动用层段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特高含水期油藏大孔道非线性渗流机理与动态评价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长期注水冲刷对储层孔隙结构的影响研究 |
1.2.2 大孔道渗流规律研究 |
1.2.3 大孔道识别方法 |
1.2.4 油藏井间动态连通性分析方法 |
1.2.5 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动态规律分析方法 |
1.2.6 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评价方法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2章 长期水驱储层动态演化规律及其分形特征 |
2.1 岩石润湿性及填隙物演化规律 |
2.1.1 岩石孔壁润湿性 |
2.1.2 填隙物含量和产状变化 |
2.2 储层物性参数演化规律 |
2.3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演化规律 |
2.3.1 利用电镜扫描图像研究水驱前后孔隙结构 |
2.3.2 压汞分析水驱后岩样孔隙结构特征变化规律 |
2.3.3 水驱后岩心孔隙结构变化的分形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孔道非线性渗流机理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大孔道非线性流动条件分析 |
3.2.1 非线性渗流界限 |
3.2.2 非达西渗流系数 |
3.2.3 非线性渗流的存在性分析 |
3.3 大孔道高速非线性渗流微观机理 |
3.3.1 基于毛管束模型的高速非线性渗流机理 |
3.3.2 基于孔喉模型的高速非线性渗流机理 |
3.3.3 指数型高速非线性渗流机理 |
3.3.4 高速非线性流形成过程机理 |
3.4 大孔道中产量和压力径向分布的分形分析模型 |
3.5 高速非达西渗流对开发动态的影响 |
3.5.1 指数型高速非线性渗流对产量和含水率的影响 |
3.5.2 Forchheimer型高速非线性渗流对产量和含水率的影响 |
3.5.3 影响规律分析 |
3.6 相对渗透率曲线 |
3.6.1 相对渗透率的分形分析模型 |
3.6.2 实验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非线性渗流的时变数值模拟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时变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1 基本假设 |
4.2.2 高速非线性流动处理及运动方程 |
4.2.3 参数时变处理 |
4.2.4 基本微分方程的建立 |
4.2.5 辅助方程 |
4.2.6 初始条件 |
4.2.7 边界条件 |
4.2.8 模型求解 |
4.3 储层系统时变非线性特征及其对开发动态的影响 |
4.3.1 概念模型建立 |
4.3.2 储层渗透率的动态分布规律 |
4.3.3 时变非线性对含油饱和度分布的影响 |
4.3.4 时变非线性对注入水波及系数的影响 |
4.3.5 时变非线性对层间采收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孔道识别新方法 |
5.1 大孔道识别流程 |
5.2 大孔道形成的影响因素 |
5.3 大孔道的动态响应特征 |
5.4 大孔道识别方法 |
5.4.1 井间动态连通性反演改进方法 |
5.4.2 基于云模型的大孔道识别新方法 |
5.5 大孔道参数计算方法的改进 |
5.5.1 考虑高速非线性渗流的Carman-Kozeny方程的改进 |
5.5.2 大孔道参数计算方法的改进 |
5.6 应用实例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特高含水期油藏水驱开发特征评价模型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特高含水期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 |
6.3 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下弯及水驱曲线上翘时机 |
6.4 油水相对渗透率比值与含水饱和度新型关系式 |
6.5 新型水驱特征曲线关系式理论推导 |
6.5.1 第一种类型关系式理论推导 |
6.5.2 第二种类型关系式理论推导 |
6.6 基于新型水驱特征曲线的油藏工程方法改进 |
6.6.1 可采储量和采收率改进公式 |
6.6.2 可采储量采出程度改进公式 |
6.6.3 含水率及含水上升率改进公式 |
6.6.4 童宪章改进图版 |
6.6.5 驱油效率和波及系数改进公式 |
6.6.6 存水率改进公式 |
6.6.7 水驱指数改进公式 |
6.7 应用实例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考虑大孔道影响的特高含水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模型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2.1 评价指标海选 |
7.2.2 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
7.2.3 评价指标筛选方法 |
7.2.4 开发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7.2.5 部分重要指标计算方法 |
7.3 评价标准 |
7.4 评价指标权重 |
7.4.1 权重确定方法 |
7.4.2 权重的确定 |
7.5 开发效果评价新方法 |
7.6 应用实例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7)多分支水平井注汽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注蒸汽参数优化技术 |
1.2.2 复杂结构井产能及参数优化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复杂结构井的蒸汽吞吐开采及数学模型 |
2.1 复杂结构井技术 |
2.1.1 复杂结构井的定义与分类 |
2.1.2 复杂结构井的特点 |
2.2 蒸汽吞吐开采稠油机理 |
2.3 数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分支水平井的结构的影响 |
3.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3.2 分支数的影响 |
3.3 分支角度的影响 |
3.4 分支距跟端距离的影响 |
3.5 同异侧的影响 |
3.6 分支段长度的影响 |
3.7 井距的影响 |
3.8 复杂井与水平井的比较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分支水平井蒸汽吞吐影响因素分析 |
4.1 注蒸汽参数影响规律分析 |
4.1.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1.2 注蒸汽量的影响 |
4.1.3 注蒸汽温度的影响 |
4.1.4 注蒸汽干度的影响 |
4.1.5 焖井时间的影响 |
4.2 油藏地质参数的影响 |
4.2.1 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2 油层厚度的影响 |
4.2.3 孔隙度的影响 |
4.2.4 渗透率的影响 |
4.2.5 油藏压力的影响 |
4.2.6 原油粘度的影响 |
4.3 注蒸汽参数优化 |
4.4 井结构参数优化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储层和裂缝预测技术及在辽河油田开发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辽河油田地质概况及开发现状 |
1.1 辽河油田地质特征 |
1.2 油田开发现状 |
第二章 储层精细刻画与预测技术研究 |
2.1 储层精细刻画技术思路 |
2.2 单砂体精细刻画技术 |
2.2.1 井震结合,等时对比 |
2.2.2 单砂体空间展布 |
2.2.3 储层内部构型与渗流屏障分析 |
2.2.4 精细三维地质建模 |
2.3 裂缝表征与预测 |
2.3.1 岩性识别与空间展布刻画 |
2.3.2 裂缝特征描述 |
2.3.3 潜山储层综合评价 |
第三章 储层精细刻画在岩性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
3.1 铁17井区岩性油藏开发部署原则 |
3.2 铁17井区岩性油藏开发部署模式 |
3.3 铁17井区岩性油藏部署结果 |
第四章 储层精细刻画在薄层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
4.1 雷11块水平井部署 |
4.2 锦99块水平井部署 |
4.3 海1块水平井部署 |
第五章 裂缝储层预测在巨厚潜山油藏开发中的应用 |
5.1 裂缝分布特征 |
5.2 油藏发育特征 |
5.3 部署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9)改造瑞利模型在沁水煤层气产量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瑞利模型的推导 |
2 瑞利模型的改造 |
3 沁水盆地煤层气产量预测 |
4 结论 |
(10)SAGD井组工况诊断预测优化系系统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SAGD泄油机理及生产现状 |
1.2.1 概况及现状 |
1.2.2 常规井下注采管柱结构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拟解决的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工况诊断及预警 |
2.1 工况诊断 |
2.2 工况预警系统 |
2.2.1 工况预警概要 |
2.2.2 模型分析——以汽窜诊断及预警为例 |
第3章 SAGD产能及吸汽剖面预测 |
3.1 吸汽剖面预测 |
3.1.1 模型假设 |
3.1.2 注汽后吸汽剖面模型建立 |
3.1.3 产液后吸汽剖面模型建立 |
3.1.4 最小二乘法反演吸汽剖面 |
3.1.5 算例分析 |
3.2 SAGD产能预测 |
3.2.1 假设和基本方程 |
3.2.2 双水平井SAGD产能方程 |
3.2.3 产能修正模型 |
第4章 注采参数优化调控 |
4.1 专家分类 |
4.2 井组分类 |
4.2.1 系统聚类分析 |
4.2.2 井组分类实例计算 |
4.3 井组优选 |
4.3.1 灰色关联分析 |
4.3.2 优选最优井组实例计算 |
第5章 系统软件开发和应用 |
5.1 简介 |
5.2 工程计算及工况诊断 |
5.2.1 物性计算 |
5.2.2 产能计算 |
5.2.3 工况诊断 |
5.3 汽窜和机采系统工况预测 |
5.4 优化调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瑞利分布模型在辽河油区稠油产量预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多渗流屏障下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机理研究[D]. 张琪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2]蒸汽驱中后期间歇注热理论模型及方案优化研究[D]. 郭玲玲.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4)
- [3]蒸汽驱理论扩展和注采参数优化方法研究[D]. 刘影. 东北石油大学, 2019(06)
- [4]S气顶油藏注气开发方案设计研究[D]. 王冠群.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5]N1区J层剩余油及开发调整研究[D]. 徐金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6]特高含水期油藏大孔道非线性渗流机理与动态评价模型[D]. 文华.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7)
- [7]多分支水平井注汽技术研究[D]. 李会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8]储层和裂缝预测技术及在辽河油田开发的应用[D]. 许德禹.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9]改造瑞利模型在沁水煤层气产量预测中的应用[J]. 刘刚,孙建博,尹锦涛. 特种油气藏, 2017(02)
- [10]SAGD井组工况诊断预测优化系系统研究及应用[D]. 刘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