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油烟过滤排风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厨房油烟过滤排风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一、厨房油烟过滤排气系统的研制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陈文华[1](2019)在《流场对烹饪污染物捕获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认为烹饪污染物对室内空气品质和人体健康有多重暴露影响,有效地排出烹饪污染物十分重要。高效、适用的油烟捕集技术不仅可以维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还可以降低排风系统能耗和提高油烟过滤设备的效率。而研究烹饪区的空气流动和污染物扩散规律,是优化厨房局部排风系统气流组织和捕获性能的关键,也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首先通过测量六道典型中式菜肴颗粒物的时序浓度明确了烹饪颗粒物在0.01-10μm范围内的散发特征和衰减规律。对比西式烹饪,发现了中式烹饪会产生更多的超微米颗粒物。并提出了考虑颗粒物衰减影响的捕获效率计算方法。搭建预送示踪粒子PIV测量方法研究了烹饪热羽流的非定常流动特征。湍流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热源附近的区域和撞击区域具有更高的湍流强度和间歇性。通过湍流结构分析得到了积分、泰勒和科尔莫戈罗夫空间/时间尺度,为数值模拟计算提供了合适的网格尺寸和时间步长。通过POD分析揭示了烹饪热羽流径向扩散和收缩运动主要由横向速度波动主导。建立了适用于烹饪区流场和颗粒物浓度场研究的PIV测量方法体系,实验验证了颗粒物质量浓度和PIV散射灰度值之间的定量关系,实现了烹饪区全局流场和浓度场的非侵入式准确测量,测量偏差均小于20%。基于流场测量发现了增大排风量和降低安装高度均可以降低流场的湍流强度,抑制热羽流的卷吸从而减少羽流摄动逃逸。基于浓度场探讨了颗粒物的迁移规律,反向浓度衰减系数和浓度半宽度膨胀扩散系数均随着粒径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并随着排风量的增加而减小。耦合流场和浓度场引入了颗粒物净逃逸速度的概念,从气流组织方面提出了应加大油烟排风罩下边缘和锅附近区域的对流速度来提高系统的捕获效率。最后利用前面建立的测量方法研究了两种新型排风系统的捕获特性。分析了挡板比、吹吸风量、操作干扰等因素对排风系统流场和捕获特性的影响。基于流场测量提出了捕获速度增加系数,得到了最佳挡板比约为2/3。通过涡量识别方法表征热羽流和捕获射流耦合的涡量结构,分析了吹吸风量和操作干扰对热羽流和捕获射流卷吸的影响。基于无量纲分析,建立了排风量、热浮力和捕获射流特征关系的经验数学模型,揭示了捕获射流的强制对流可以有效抑制烹饪热羽流的发展和提升污染物捕获效率的机理。

沈常玉[2](2019)在《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调研及排风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商业厨房在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蒸汽以及油烟污染物。烹饪油烟成份复杂,含有大量细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气态污染物(烟气VOCs),不仅污染室内空气、危害人体健康,还是大气污染的重要前体物,目前有关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对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排风量确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中餐馆排油烟系统运行现状进行了调研,为开发适用于中式烹饪商业厨房的排油烟系统设计方法提供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综述了各国商业厨房排风量计算方法,将各方法划分三类:热平衡法、质平衡/控制风速法与估算法。对于油烟发生量较少但散热量较大的厨房,在灶具信息较全面时可优先考虑热平衡法计算排风量(如西式餐厅);对于油烟发生量和散热量均较大的厨房(如中餐厅),可先依据质平衡法确定排风量,再采用热平衡法校核。当采用上述两种方法计算排风量所需参数不全时,可依据估算法进行排风量计算。(2)本文对天津市41家中餐厨房排油烟系统进行调研,包括灶具,排烟罩、净化设备、排风机、排放形式、补风形式及排放口油脂堆积情况等。结果显示:厨房主要灶具为炒灶,厨房面积大于20m2时,灶具总数为4个左右;56.25%的厨房其排烟罩为三面靠墙布置;净化器多为末端静电或复合静电式(98.04%);厨房的补风形式分别为邻室补风(100%)、室外空气渗透(68.3%)、机械补新风(29.3%)与空调送风(17.1%);根据排放口油脂堆积情况得出,厨房灶头数超过4个时,需将清洗周期控制在2个月内。(3)在中餐馆,有机械补风的厨房其厨师总体热舒适和全年湿感受偏舒适的比例分别为35.00%与45.00%,均优于无机械补风的厨房(20.59%与26.47%)。有机械补风的厨房其厨师室内环境满意度较高。(4)本文以炒灶为例,基于CFD-Fluent技术对商业厨房炒灶排风系统进行模拟,以CO2和C6H6为代表因子对不同排风量下烹饪气态污染物的排出情况与工作区的环境进行了分析,得出可保证气态污染物排出的排风量范围为1500m3/h~1750 m3/h,为商业厨房通风系统排风量的设计提供依据。

王冲[3](2019)在《公共烟道排烟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区住宅大多开始采用了公共烟道进行排烟及做环保处理,因此,有必要开发一个系统对于公共烟道内部流量压力等数据进行模拟计算及在线监测。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本文介绍了CFD数值模拟的理论以及公共烟道排烟系统的数学模型,方便后续的系统的参数化研究。根据数学模型所需的参数,完成了公共烟道排烟系统中出现的排烟支管、止回阀以及汇流三通部分的阻力系数的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完成了各部件的参数化研究之后,通过确定软件的系统架构和开发语言完成了计算程序的开发。文中介绍了公共烟道排烟系统中公共烟道模型、烟机模型等涉及的参数的结构体定义。阐明了迭代函数的计算流程,完成了迭代函数的收敛性验证。然后采用C#语言进行参数化编程,完成改变层数、层高、烟道尺寸、油烟机类型、支管长度和类型、阀门角度、止回阀形式、以及开机率等条件,能迅速计算并直观显示公共烟道内部各层流量的变化的可视化程序。在此可视化程序开发基于LoRa的物联网数据传入接口,通过搭建由终端、中继器、服务器组成的LoRa的流量数据发送模块,可以发送实地搭建的实验平台的各层的流量记录值到上述可视化程序,与相同工况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以完成计算程序实验结果的正确性验证。搭建LoRa的流量数据发送模块也为后续开发在线诊断、监控等功能模块提供了理论基础。

肖雪榕[4](2019)在《厨房排烟系统优化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厨房烹饪过程产生大量的油烟等污染气体,是室内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由于现代建筑气密性的提升,从某种角度上阻止了污染气体的排出,所以有效并且迅速地控制并排除厨房内的污染烟气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途径。本课题通过在灶台四周增设补风条缝对厨房排风系统进行优化改造,本文搭建实验台对该厨房送排风系统进行实验研究。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实验、观测及分析。测量不同工况下排风管风速以及不同条缝宽度时补风管风速,由流体流量公式求得各个工况下排风系统的排风量以及补风系统提供的补风量,并且根据测试计算结果分析得到补风量随条缝宽度的变化规律。测量不同工况下风幕断面流体流速。分析送风、补风系统同时开启时不同工况对风幕风速的影响规律,并且分析补风系统对污染物控制的作用效果。实验过程中,观测不同条缝宽度时无补风与有补风两种工况下污染物散发点距灶台不同高度时排风系统对污染物的控制情况。以此为依据分析厨房排风系统增设补风条缝后对污染物的控制效果以及条缝宽度对污染物控制的影响。对比相同污染物控制情况时,分析系统优化后的排风系统的节能效果。通过观察被动补风时不同条缝宽度排风系统的作用效果,分析室内外压差对排风系统抽吸效果的影响。在不同工况下,增设“蝶翼环吸”并且调整其缝隙宽度进行实验,对比是否增设“蝶翼环吸”时排风系统对污染物的控制,以及调整“蝶翼环吸”的条缝宽度观察条缝宽度对污染物控制的影响。本研究的补风方式降低了室内外压差、提高了排风系统的工作效率,即节能的同时提升了室内空气品质。观测补风条缝对污染物控制实验可以得出补风工况及条缝宽度选取要适当,由它们决定的条缝流速过大时不仅不会更好的控制污染物,反而会将污染物带到室内从而污染室内空气,这一结论也与模拟研究相符。本课题的实验研究验证了模拟研究的准确性,为这一课题的其它研究提供了基础实验证据。

张博维[5](2015)在《产业化住宅的集成与模块化技术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住宅产业的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对整个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很多发达国家已经通过住宅产业化解决了国民居住问题,同时带动了本国的经济发展。而我国早在上世纪80年代曾展开了一系列住宅产业化的尝试,然而由于当时的种种限制没能得到发展。近来随着国内各方面技术的发展以及政策的带动,又一次掀起了住宅产业化的高潮。国内很多大型地产开发商都开始进行住宅产业化的尝试和探索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弊端,如何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住宅产业化之路,是本文的初衷。论文的第一部分为课题研究。提出了研究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通过借鉴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对比国内国情探讨国内产业化住宅进程中的问题和不足:高度集成化的不足和产业化住宅多样性的缺失,并在下文对其进行深入探究。第三部分是论述部分。这一部分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住宅产业化理论的框架内,从集成化和模块化的角度切入分析目前国内住宅产业化的体系建立:一方面对住宅产业的集成化体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住宅产业化的集成体系基础——部品的集成化,并且结合国内正在推行的整体卫生间、整体厨房、装修一体化等高度集成化产物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通过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住宅产业化的多样性和适老性,利用标准化模数协调来规范住宅产业化,实现住宅部件的通用性和系列化,住宅部品的模块化设计保障了部件的互换性,满足了住户对产业化住宅的个性化需求,而住宅户型的模块化设计策略,以及SI住宅体系的支撑体与填充体分离使产业化住宅设计更加灵活,模块化设计策略在满足住宅产业化标准化的同时给予其多样性的可能。第四部分通过国内目前百年住宅示范项目的分析,为国内住宅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参考范例,给我国未来住宅产业化发展方向提出了有益的启示和构想。

蔡德明[6](2016)在《消音油烟净化装置的研究》文中提出餐饮行业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餐厨油烟,这些油烟中包含有多种有毒化学成分,长时间接触油烟,往往会致使人体器官发生病变,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肺癌。因此,油烟净化装置的研制是必须且有实际意义的。油烟净化装置的应用能够消除油烟对人体的危害,油烟净化装置经过60年的发展,从1955年第一台自然排风油烟机的诞生,到现代复合式油烟机,油烟净化技术迅速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发现一般的油烟机虽然能够消除餐厨油烟,同时也会带来二次污染,即是噪声污染,长期处于噪音超标的环境中,人体会产生“噪音病”、神经衰弱等疾病。本研究设计的消音油烟净化装置是致力于解决餐厨油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目的是在去除油烟的同时消除噪音污染。通过对油烟净化技术的对比,选择了过滤法与高压静电法相结合的复合油烟净化技术,选取百洁布、尼龙、棉布、无纺布四种过滤材料进行实验,对比它们的过滤精度、阻力、吸油性、材料相容性、易清洗程度五个方面,最终选定以百洁布为主,棉布为辅的过滤结构;选取开孔泡沫铝、碳酸铝纤维棉进行吸声实验,对比其吸声性能,最终选定开孔泡沫铝材料为吸收空气动力噪音的吸声材料;直接选用闭孔泡沫铝材料作为净化器风机的隔声材料。本文从厨房油烟净化各个方面,包括集油罩、烟道、厨房补风、材料选择、净化器结构设计、净化器制作等方面进行阐述,最终完成消音油烟净化装置的制作,并安装进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制作的消音油烟净化装置的油烟去除率达到98.5%,噪音实际降低15db。

邱峰[7](2015)在《基于下吸式排油烟机的厨房室内环境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的生活也在发生许多变化。如我们所关注的的医疗卫生条件在改变;教育教学设施在改变;生活设施在改变;住房条件在改变等。穿衣、吃饭、住房、行路都是人们生活上的基本需要,与人息息相关。而在这四个条件之中,居住条件将是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厨房烹饪过程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是室内环境主要的污染源。有效而迅速的排除厨房内的污染空气是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保证。本文选择最近在家电市场上越来越流行的下吸式排油烟机作为研究对象,对下吸式排油烟机特有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对基于下吸式排油烟机的厨房室内环境进行了研究,对评价室内环境的6个主要重要指标:温度,流速,压力,二氧化碳浓度,空气龄,PJMV-PPD指数做了重点的研究,研究主要工具是Airpak3.0软件,研究发现在现有的国家推荐的排油烟机排风量下,很难同时满足上述6种指标,为了进一步优化厨房的工作环境,又从厨房排风和补风两个方向出发,增设了排风系统和补风系统,最终找出了可以使厨房工作环境最优的排污方案,达到了改善厨房室内环境的研究目的。文章首先研究了下吸式排油烟机结构中重要的一项排风口面积对下吸式排油烟机工作效果和效率的影响做了研究,分别设计了 0.02m2、0.04m2、0.06m2、0.08m2四个等级,从中综合考虑出最优的排风口面积,在确定了下吸式排油烟机的排风口面积后,又增加了排风系统,继续优化厨房的室内环境,并对厨房的排风方式,排风口布置的位置,排风量的确定等做了介绍,并按照经验选用半径为0.15m的圆形止回阀排风口,为风口设置了 3个风速等级分别为3m/s,4m/s,5m/s。综合分析找到最优的排风口速度,在确定了排风口速度后,再在系统加入补风口,并对厨房的补风口形式,补风原理,补风量等做了介绍,出于节能环保的考虑选择自然补风作为厨房的补风形式,选取了 0.01 m2、0.04 m2、0.09 m2、3个补风口面积等级,综合考虑选择出最优的厨房室内环境优化方案。

刘春梅[8](2014)在《建造视角下的建筑部品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新”,强调信息的介入。建筑部品不同于普通建筑构件,它是物质的集成也是信息的集成,是一个信息的载体,是信息时代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建造视角的选取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支持,强调建筑是建造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是由物质的存在、物质的连接和动态的变化所组成的。完善的建筑部品体系应是新型建筑工业化可实现全信息化、精细化生产、快速拼装的建筑本身。片面地将建筑部品理解成简单的物质是不科学的,物质之间界面的连接,物质由盛至衰的变化过程同样隶属于建筑系统和建筑部品系统。论文从建筑部品作为物质存在的本身出发,研究“部品”这一制造业词汇的缘起,并引出“建筑部品”的概念。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对“建筑部品”的概念进行界定。通过向制造业学习,学习制造业先进的生产流程,制造业对信息的有效管理、使用者需求分析等,将建筑的生产搬上工厂的流水线,探索如何快速又有效地向建筑工地提供大量优质建筑部品。论文所选取的建造视角是在系统论的支持下,对建筑建造的过程进行深入剖析,以唤醒当代建筑师应当更加注重建造过程而非建筑形式。好的建筑品质是使建筑得以长寿化的关键。信息技术下实现设计与建造的再整合,充分利用虚拟建造的优势,优化设计,提高效率,并提早发现建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修改设计,使建造更加精细化和高效性。全信息化的完善的建造视角下的建筑部品体系就是一个完整的工业化建造下的建筑,它是建筑工业化的需求,信息时代的必然。完善的部品体系是多系统相互合作的结果,每一个建筑部品都具有几何属性、位置属性、性能参数属性、界面连接方法的技术属性以及维护、回收等的管理属性,这些属性在一起相互协同构成建筑。论文以2013年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北京交通大学队作品“i-yard”作为案例分析,使整个建筑采用部品化建造。并重点分析了外围护部品体系,最后建立一个可供建筑全寿命周期选用的部品目录。从而论证本研究成果的科学性与适用性。笔者在附录部分附上建筑师、施工企业人员、部品企业人员的访谈实录,再次从实践出发了解该部品体系在业内推广的可能性。

高浛[9](2013)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绿色建材及绿色设计对有害物质的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与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下,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同时也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人们对自己生活的环境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将近百分之九十的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所以室内空间的环境质量成为了不容忽视的问题。建筑的室内空间环境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室内空间设计是上世纪末出现并逐渐兴起的,这代表室内空间建设的快速发展,家庭装修成为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关注的一部分。然而,当人们将居室打扮装饰得豪华温馨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室内装修后遗症也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室内装修所带来的污染是严重的,不论是装饰材料的使用还是室内设计的不恰当都会造成室内空气的污染。本文以建筑材料及室内设计作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全装修室内空间存在的污染物,在此基础上得到以下结论:1、在建筑装饰材料中,主要存在的空气污染物有氡、甲醛、苯以及总挥发性有机物。这些有害物质在室内不断挥发,交叉污染,长期如此将极大地危害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如果空气流通不畅,有害物质的浓度还会不断增加。2、提出了在现代室内空间环境中,空气品质所存在的普遍问题。以传统室内空间文化为背景,通过分析和检测现代室内装饰案例,得出现代室内空间中所存在的有害物质的污染数据,结合室内装饰设计原理得出: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不能过于注重华而不实的设计风格,一味追求视觉效果,影响了室内本身良好的采光与通风。3、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中存在的空气污染物,提出有效的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对有害物质的控制、通风及不同的空气净化方式。4、提出了室内空间设计应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设计的重点在于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装饰手法应从自然的色彩以及天然材料的应用着手,并将绿色材料与绿色装饰设计有机的结合,创造出更加舒适、健康、安全、环保的室内空间环境。

罗斯加[10](2012)在《热压影响下住宅厨房共用排气系统空气动力特性分析》文中提出目前,针对厨房污染控制与环境功能改善技术这一个重要课题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提升排油烟机的排气性能、改善室内通风气流组织和优化集中排气管道设计。但作为住宅厨房集中排气系统的组成部分,它们彼此联系并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系统的空气动力特性,若要获取关于该课题既准确有完整的结论,仅针对其中某一部分的研究是不完善的。本文综合运用了流体力学理论分析、CFD数值模拟、Origin数据拟合和Matlab方程求解等方法,将排油烟机的排气性能、室内通风气流组织形式和集中排气管道内空气动力特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热压影响下的高层住宅厨房共用排气系统的空气动力特性进行分析。从阻抗的角度入手,计算了高层住宅各层用户排油烟机单独开启和多层用户排油烟机组合开启时,各层用户排风量的数值,并分析其变化规律。以此为基础,总结了热压对共用排气系统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对不同排风量用户室内的气流组织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排风量不同对室内气流分布的影响,评价各层用户的通风效果。将数值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数据相互比对,进一步分析热压及室内环境对排风系统的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出:热压是影响住宅厨房共用排气系统空气动力特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冬季工况中,热压甚至可以成为用户排风动力的主体,在该问题的科学研究中,不能忽略热压的作用;当高层住宅各层排油烟机单独开启时,在热压的影响下,各层用户排风量变化规律为从低层到高层逐渐减小,其数值范围为275.84m3/h-339.77m3/h;当高层住宅多层排油烟机组合开启时,在热压和阻力分布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各层用户排风量变化规律为先减小再增大而后再减小,最大排风量出现在系统的中上部;提出的高层住宅中各层用户排风量的计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其它工况,可以利用此方法计算多种工况下用户的排风量,建立数据库,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二、厨房油烟过滤排气系统的研制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厨房油烟过滤排气系统的研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流场对烹饪污染物捕获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字母注释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烹饪颗粒物散发特征
    1.3 厨房排风系统评价方法
    1.4 厨房排风系统风量确定方法
    1.5 油烟捕获特性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第2章 中式烹饪颗粒物散发特性及捕获效率测试方法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装置
        2.2.2 颗粒物测量仪器
        2.2.3 烹饪操作过程
        2.2.4 颗粒物衰减率的测定
        2.2.5 油烟机捕获效率计算方法
    2.3 结果
        2.3.1 颗粒物浓度的测量结果
        2.3.2 衰减率和排放率
        2.3.3 颗粒物暴露率
        2.3.4 捕获效率
    2.4 小结
第3章 烹饪热羽流流动特征的PIV与 POD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实验装置和方法
    3.3 结果和讨论
        3.3.1 热羽流流动形态
        3.3.2 湍流特征
        3.3.3 涡量和湍流结构分析
        3.3.4 本征正交分解(POD)分析
        3.3.5 卷吸机制
    3.4 小结
第4章 油烟机驱动流的2D-PIV实验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方法
        4.2.1 实验平台
        4.2.2 实验装置
        4.2.3 逃逸长度
    4.3 结果
        4.3.1 等温条件下的流场分布
        4.3.2 加热工况下的流场分布
        4.3.3 假定边界的溢出特征
        4.3.4 瞬态速度场和涡量分布
    4.4 讨论
        4.4.1 不确定性分析
        4.4.2 推荐排风量
    4.5 小结
第5章 基于PIV散射灰度法的厨房颗粒物捕集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研究方法
        5.2.1 实验平台
        5.2.2 颗粒物浓度的灰度值评估法
    5.3 实验验证
        5.3.1 颗粒物散发特性
        5.3.2 图像处理
        5.3.3 颗粒物浓度与灰度值之间的关系
    5.4 结果和讨论
        5.4.1 速度场
        5.4.2 浓度场
        5.4.3 浓度湍流特征
        5.4.4 净逃逸/捕获速度
    5.5 小结
第6章 挡板排风系统汇流湍流特征实验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研究方法
        6.2.1 实验装置
        6.2.2 挡板排风罩的几何形状
        6.2.3 PIV测量系统
        6.2.4 速度预测经验模型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流动统计量信息
        6.3.2 湍流特征信息
        6.3.3 挡板油烟机模型验证
    6.4 小结
第7章 吹吸式排风系统捕获气流特性与效率的实验研究
    7.1 研究背景
    7.2 研究方法
        7.2.1 实验平台
        7.2.2 油烟机捕获效率测量方法
    7.3 结果与讨论
        7.3.1 速度场与涡量场
        7.3.2 捕获射流流动特征
        7.3.3 颗粒物浓度场
        7.3.4 颗粒物捕获效率
        7.3.5 假定逃逸边界捕获速度
    7.4 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总结
    8.2 论文的创新性
    8.3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论文
    专利
    参与的科研项目
    获得荣誉
致谢

(2)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调研及排风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国内外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设计标准综述
        1.2.1 国外标准综述
        1.2.2 国内标准综述
    1.3 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研究及运行现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排风量计算方法研究
    2.1 商业厨房排风量计算方法
        2.1.1 国内外排风量计算方法分类
        2.1.2 各排风量计算方法概述
        2.1.3 各排风量计算方法特点
    2.2 商业厨房排风量影响因素分析
        2.2.1 影响因素介绍
        2.2.2 排风量影响因素分析
    2.3 案例计算
    2.4 小结
第3章 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实地调研
    3.1 调研对象及信息
        3.1.1 调研对象概述
        3.1.2 调研信息概述
    3.2 厨房灶具类型数量及布置现状
    3.3 排油烟系统现状
        3.3.1 排烟罩
        3.3.2 油烟净化设备
        3.3.3 排风机类型
        3.3.4 排放形式
    3.4 补风系统现状
        3.4.1 补风形式
        3.4.2 补风系统现状分析
    3.5 计算排风量与调研的设备铭牌风量对比
    3.6 排放口油脂堆积现状
        3.6.1 油脂堆积现状
        3.6.2 油脂堆积程度影响因素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厨师室内环境问卷分析
    4.1 问卷基本信息
    4.2 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4.2.1 不同补风形式下厨师室内环境满意度
        4.2.2 不同排风量下厨师室内环境满意度
    4.3 小结
第5章 商业厨房单灶通风系统模拟
    5.1 模型建立
        5.1.1 厨房单灶物理模型
        5.1.2 湍流模型
        5.1.3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5.2 结果分析
        5.2.1 速度分布
        5.2.2 温度分布
        5.2.3 CO_2浓度分布
        5.2.4 C_6H_6浓度分布
        5.2.5 厨师工作区风速、温度、CO_2及C_6H_6浓度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后续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公共烟道排烟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公共烟道系统研究方法
    2.1 CFD数值模拟方法介绍
        2.1.1 计算流体动力学介绍
        2.1.2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2.2 公共烟道排烟系统模型建立
    2.3 LORA通信技术
        2.3.1 LoRa通信技术特点
        2.3.2 LoRa流量发送模块
    2.4 小结
3 系统相关部件阻力系数的研究
    3.1 支管阻力系数研究
        3.1.1 支管阻力系数的数值模拟
        3.1.2 支管阻力系数试验测试
    3.2 止回阀阻力系数的研究
        3.2.1 止回阀阻力系数数值模拟
        3.2.2 止回阀阻力系数实验测试
    3.3 汇流三通部分物理模型的建立
    3.4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3.5 汇流三通部分阻力系数实验研究
        3.5.1 风机相关参数的确定
        3.5.2 合流阻力的实验测试方案
        3.5.3 合流阻力测试结果分析
    3.6 小结
4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4.1 系统架构与开发工具
    4.2 计算程序的具体实现
        4.2.1 数据结构
        4.2.2 计算程序编写
        4.2.3 迭代算法程序的测试
        4.2.4 程序界面及使用流程
    4.3 小结
5 计算程序结果的实验结果在线验证
    5.1 LORA流量数据发送模块
        5.1.1 LoRa终端硬件组成及参数配置
        5.1.2 LoRaWAN网关硬件组成及参数配置
        5.1.3 Lora通信功能测试
    5.2 计算程序结果的实验验证
    5.3 本章总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课题研究总结
    6.2 课题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厨房排烟系统优化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住宅厨房排风系统研究现状
        1.2.1 厨房通风系统现状
        1.2.2 住宅厨房排风罩研究现状
    1.3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标准
        1.3.1 空气品质标准的沿革
        1.3.2 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课题主要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住宅厨房排风系统及其影响因素
    2.1 烹饪油烟的形成及扩散
        2.1.1 厨房油烟形成过程
        2.1.2 厨房油烟扩散机理
    2.2 住宅室内通风方式及评价
        2.2.1 空气量平衡
        2.2.2 补风方式
        2.2.3 厨房通风系统的评价方法
    2.3 厨房排风系统影响因素
        2.3.1 不同灶具类型的影响
        2.3.2 厨房补风组织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厨房排风系统优化实验研究
    3.1 实验台搭建
        3.1.1 试验台
        3.1.2 实验设备及器材
    3.2 测试仪器与测试对象
        3.2.1 测试仪器
        3.2.2 测试对象
    3.3 实验方法
        3.3.1 测量补风条缝风速
        3.3.2 测量送排风管风速
        3.3.3 增设补风条缝前后对比观测实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送排风系统风速测试实验
    4.1 送排风系统各运行工况的风量确定
        4.1.1 排风系统各工况下排风管风速测试
        4.1.2 补风系统各工况下补风管风速测试
    4.2 风幕截面风速测试
        4.2.1 仅开排风时风幕截面风速测试
        4.2.2 仅开补风时风幕截面风速测试
        4.2.3 补风、排风同时开启时风幕截面风速测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送排风系统污染物控制实验
    5.1 排风系统工作时污染物的控制实验
        5.1.1 实验观测
        5.1.2 观测结果分析
    5.2 补风和排风系统共同工作时污染物的控制实验
        5.2.1 实验观测
        5.2.2 观测结果分析
    5.3 补风系统是否运行时污染物的控制情况和节能情况的对比分析
        5.3.1 补风条缝10mm时系统对污染物的控制效果和节能效果的对比分析
        5.3.2 补风条缝15mm时系统对污染物的控制效果和节能效果的对比分析
    5.4 是否设置“蝶翼环吸”对比实验
        5.4.1 不同“蝶翼环吸”缝隙宽度的对比实验
        5.4.2 实验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产业化住宅的集成与模块化技术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选题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工业化住宅产业相关研究
        1.3.2 国内工业化住宅产业相关研究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产业化住宅的产生以及在国内外的发展演进
    2.1 产业化住宅相关概念
        2.1.1 住宅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
        2.1.2 产业化住宅标准化含义
        2.1.3 产业化住宅集成化含义
        2.1.4 产业化住宅模块化建造
    2.2 国外住宅工业化发展阶段与现状
        2.2.1 欧洲
        2.2.2 美国
        2.2.3 日本
    2.3 国内建筑产业化发展分析
        2.3.1 我国建筑产业化的发展历程
        2.3.2 预制装配式房屋在国内的三大开发模式
        2.3.3 PC装配式住宅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2.3.4 国内PC装配式住宅的项目案例
    2.4 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4.1 房地产开发商对住宅的高度集成化需求
        2.4.2 住宅使用者对住宅产业的个性化需求
        2.4.3 建造新型产业化住宅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产业化住宅的集成化专项设计
    3.1 住宅系统的集成化体系研究
        3.1.1 技术集成
        3.1.2 功能集成
        3.1.3 住宅产业集成化与住宅部品集成化的关系
    3.2 住宅部品体系组成以及技术分析
        3.2.1 住宅部品概念
        3.2.2 住宅部品与建筑产品的区分
        3.2.3 住宅部品的技术体系
    3.3 住宅部品的集成化设计策略
        3.3.1 住宅部品集成化方式
        3.3.2 住宅部品集成化模式
    3.4 整体卫生间设计
        3.4.1 传统卫生间的发展以及弊病
        3.4.2 整体卫生间设计概念的提出
        3.4.3 整体卫生间的技术分析
    3.5 整体厨房设计
        3.5.1 传统住宅厨房的发展以及弊病
        3.5.2 整体厨房概念的提出
        3.5.3 整体橱柜的技术分析
    3.6 一体化全装修住宅的现状以及发展模式
        3.6.1 全装修住宅概述
        3.6.2 全装修住宅的集成模式
        3.6.3 全装修住宅部品集成关键技术
        3.6.4 全装修住宅集成重点发展技术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产业化住宅的模块化设计研究
    4.1 模块化设计在住宅产业中的应用
        4.1.1 住宅产业化中模块化策略的应用
        4.1.2 模块化策略对住宅产业化的影响
    4.2 住宅的标准化设计策略
        4.2.1 住宅标准化内涵
        4.2.2 标准化模数协调
    4.3 住宅部品模块化设计策略
    4.4 套型模块化设计策略研究
        4.4.1 SI体系——套型模块化设计基础
        4.4.2 标准套型空间模块可变性设计策略
        4.4.3 标准套型模块化设计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百年住宅体系的建设启示及策略建议
    5.1 实例借鉴—百年住宅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新城帝景)
        5.1.1 我国百年住宅建设理念
        5.1.2 项目基本情况
    5.2 百年住宅体系技术框架
        5.2.1 建筑产业化
        5.2.2 建筑适老化
        5.2.3 品质优良化
        5.2.4 绿色低碳化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学术会议情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项目)
致谢

(6)消音油烟净化装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油烟与噪音污染
        1.1.1 油烟的成分与危害
        1.1.2 噪音污染与危害
    1.2 国内外研究
        1.2.1 油烟净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1.2.2 噪音消除的研究进展
第二章 实验方案
    2.1 油烟的处理
        2.1.1 灶台
        2.1.2 集油罩
        2.1.3 厨房补风
        2.1.4 油烟净化技术的选择
        2.1.5 过滤材料
        2.1.6 排烟管道
    2.2 噪音控制实验
        2.2.1 噪音控制技术及原则
        2.2.2 吸声材料及降噪方案的选择
        2.2.3 降噪性能实验
    2.3 过滤材料和吸声材料作用原理的探讨
        2.3.1 过滤材料过滤原理的探讨
        2.3.2 吸声材料吸声原理的探讨
    2.4 实验部分总结
第三章 消音油烟净化装置的制作与安装
    3.1 消音油烟净化装置的设计
        3.1.1 结构设计
        3.1.2 风机的选择
    3.2 消音油烟净化装置的壳体材料选择
    3.3 净化器成本的计算
    3.4 设备安装
    3.5 设备维护
第四章 结论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图

(7)基于下吸式排油烟机的厨房室内环境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1 室内空气污染
        1.1.2 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
        1.1.3 厨房污染物来源和危害
        1.1.4 住宅厨房排油烟机的现状研究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1.3.1 国内研究状况
        1.3.2 国外研究状况
        1.3.3 厨房排污的发展趋势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案
        1.4.1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课题的研究方案设计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厨房油烟的扩散规律研究和流场模拟技术介绍
    2.1 厨房油烟扩散规律研究
        2.1.1 分子的扩散规律-斐克定律
        2.1.2 对流扩散规律
        2.1.3 紊动扩散规律
        2.1.4 分子扩散方程的求解
        2.1.5 对流扩散方程求解
    2.2 流场模拟技术介绍
        2.2.1 计算机模拟的特点
        2.2.2 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介绍
        2.2.3 流体动力学控制方程
        2.2.4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和模型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课题研究模拟过程介绍及室内环境评价指标
    3.1 模拟过程简介
        3.1.1 模拟对象的几何模型
        3.1.2 模拟具体过程
    3.2 室内环境评价指标
        3.2.1 温度
        3.2.2 空气流速
        3.2.3 二氧化碳浓度
        3.2.4 空气龄
        3.2.5 压力
        3.2.6 PMV-PPD指标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构形式对下吸式排油烟机控烟效果研究
    4.1 下吸式排油烟机排风口面积为0.02m~2时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1.1 温度场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4.1.2 速度场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4.1.3 CO_2浓度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4.1.4 空气龄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4.1.5 压力场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4.1.6 PMV-PPD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4.2 下吸式排油烟机排风口面积为0.04m~2时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2.1 温度场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2.2 速度场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2.3 CO_2浓度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2.4 空气龄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2.5 压力场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2.6 PMV-PPD的模拟结果与分析
    4.3 下吸式排油烟机排风口面积为0.06m~2时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3.1 温度场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3.2 速度场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3.3 CO_2浓度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3.4 空气龄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3.5 压力场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3.6 PMV-PPD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4 下吸式排油烟机排风口面积为0.08m~2时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4.1 温度场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4.2 速度场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4.3 CO2浓度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4.4 空气龄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4.5 压力场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4.6 PMV-PPD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排风气流对厨房室内环境的影响
    5.1 厨房排风系统的原理
        5.1.1 自然排风
        5.1.2 机械排风
    5.2 住宅建筑厨房常见的排风形式
        5.2.1 厨房集中机械排风系统
        5.2.2 屋顶风机与厨房通风器串联的排风系统
        5.2.3 厨房设通风器的排风系统
    5.3 住宅排气道技术
        5.3.1 主次烟道式排气道
        5.3.2 变压式排气道
        5.3.3 止逆阀式排气道
    5.4 增加排风口后对厨房气流组织的影响
        5.4.1 温度场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5.4.2 速度场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5.4.3 CO_2浓度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5.4.4 空气龄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5.4.5 压力场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5.4.6 PMV-PPD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补风气流对厨房室内环境的影响
    6.1 厨房补风系统简介
    6.2 补风系统的设置
        6.2.1 补风口的位置
        6.2.2 补风口的面积
        6.2.3 补风量
    6.3 增加补风口后对厨房气流组织的影响
        6.3.1 温度场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6.3.2 速度场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6.3.3 CO_2氏浓度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6.3.4 空气龄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6.3.5 压力场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6.3.6 PMV-PPD的模拟结果和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建造视角下的建筑部品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信息时代的变革
        1.1.2 建筑工业化的发展
    1.2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创新点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经验借鉴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建筑部品”时代必然的关键词
    2.1 “部品”与制造业
    2.2 制造业与建筑业
    2.3 “建筑部品”概念辨析
    2.4 “建筑部品”的特征与优势
        2.4.1 建筑部品的特征
        2.4.2 建筑部品的优势
    2.5 “建筑部品”对于新型建筑工业化
        2.5.1 新型建筑工业化的趋势
        2.5.2 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基础
        2.5.3 大背景下的制约
        2.5.4 存在的问题
    2.6 向制造业学习
        2.6.1 技术支持
        2.6.2 生产流程
        2.6.3 信息管理
        2.6.4 需求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建造与建筑部品体系的关联性分析
    3.1 概念辨析
        3.1.1 中方营造
        3.1.2 西方建构
        3.1.3 建造包涵的因素
        3.1.4 建筑是建造过程的表达
    3.2 建造视角的理论支持
        3.2.1 系统论的概念
        3.2.2 系统论的研究对象
        3.2.3 建造视角与建筑部品体系构建的关联性分析
    3.3 建造影响建筑品质
        3.3.1 建筑品质的概念
        3.3.2 建造对建筑品质的影响
        3.3.3 我国建筑品质的缺失
    3.4 信息技术下的建造
        3.4.1 设计与建造的分离
        3.4.2 设计与建造的再整合
    3.5 本章小结
4 建造视角下的建筑部品体系研究
    4.1 建立建筑部品体系的重要性
    4.2 建筑部品分类的现状
        4.2.1 住宅部品国家标准
        4.2.2 IFC入库标准
        4.2.3 其他研究成果
    4.3 建造视角下建筑部品分类
        4.3.1 相关组成因子
        4.3.2 多系统相互合作的建筑部品分类
    4.4 本章小结
5 新建筑部品体系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5.1 项目介绍
        5.1.1 竞赛背景
        5.1.2 北京交通大学队“i-yard”介绍
    5.2 “i-yard”建筑部品体系
        5.2.1 “i-yard”的外围护部品体系
        5.2.2 “i-yard”建筑部品目录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室内空间设计中绿色建材及绿色设计对有害物质的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1.3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4 室内空间设计概况
        1.4.1 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特征
        1.4.2 室内空间设计的功能与设计分析
    1.5 室内空间设计的案例概况
        1.5.1 室外环境概况
        1.5.2 室内环境概况
2.室内空间中主要污染物
    2.1 室内空气质量概述
        2.1.1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及其危害
        2.1.2 可吸入颗粒物概况
        2.1.3 甲醛
        2.1.4 苯系物
    2.2 室内装饰材料污染
        2.2.1 人造板材
        2.2.2 壁纸、地毯
        2.2.3 涂料
        2.2.4 隔声材料
    2.3 本章小结
3.现代家居中的绿色设计
    3.1 绿色设计要素
        3.1.1 绿色装饰材料的使用
        3.1.2 绿色家具陈设
        3.1.3 合理的室内空间照明设计
    3.2 本章小结
4.室内空间文化背景及案例检测
    4.1 传统室内空间文化背景
        4.1.1 室内空间设计演变轨迹
        4.1.2 传统建筑的室内格局
        4.1.3 传统建筑空间材料演变
    4.2 近现代室内空间及空气质量分析
        4.2.1 近现代室内空间发展概述
        4.2.2 现代室内风格及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3 室内空间空气污染调查
        4.3.1 问卷调查
        4.3.2 调查结果
    4.4 现场测试
        4.4.1 检测场所简介
        4.4.2 数据测试参考标准
    4.5 监测数据及分析
        4.5.1 未装修房屋数据测试
        4.5.2 装修后室内空间检测数据
    4.6 本章小结
5.室内空间空气净化方式
    5.1 通风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5.2 室内空间空气污染物的净化方式
        5.2.1 室内空间空气质量标准
        5.2.2 室内空间净化方式
        5.2.3 植物净化
        5.2.4 其他净化器技术
    5.3 本章小结
6.绿色室内空间设计策略
    6.1 绿色艺术设计
        6.1.1 合理的室内空间布局
        6.1.2 合理的室内空间装饰设计
    6.2 绿色建材设计
        6.2.1 装饰材料的选择
    6.3 艺术与技术共同创造的绿色室内空间
    6.4 本章小结
7.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阶段发表论文

(10)热压影响下住宅厨房共用排气系统空气动力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住宅厨房共用排气系统空气动力特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2.1 住宅厨房共用排气系统的流体力学理论计算
        2.1.1 理论计算的目的
        2.1.2 计算的理论基础
        2.1.3 理论计算的方法
    2.2 住宅厨房共用排气管道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2.2.1 数据来源及相关实验简介
        2.2.2 数据处理的目的
        2.2.3 数据处理的方法
    2.3 住宅厨房共用排气系统的CFD数值模拟
        2.3.1 CFD数值模拟在本文中的应用
        2.3.2 CFD数值模拟应用于室内空气流动研究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2.3.3 常见的CFD数值模拟软件
第三章 热压影响下的住宅厨房共用排气系统空气动力特性
    3.1 住宅厨房共用排气系统的组成
        3.1.1 室内通风气流组织
        3.1.2 共用排气系统的动力源性能
        3.1.3 集中排气管道空气动力特性
    3.2 住宅厨房共用排气系统的特点
        3.2.1 多动力源排气系统
        3.2.2 同一排气系统内各层用户间的相互影响
    3.3 热压对住宅厨房共用排气系统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3.3.1 热压的形成
        3.3.2 热压对室内通风气流组织的影响
        3.3.3 热压对排气管道系统的影响
第四章 热压影响下住宅厨房共用排气系统空气动力特性的数值模拟及分析
    4.1 热压影响下各层厨房排油烟机单独开启时的空气动力特性分析
        4.1.1 共用排气系统阻抗计算
        4.1.2 排气系统总作用压力计算
        4.1.3 各层用户排风量计算
        4.1.4 本节小结
    4.2 热压影响下各层厨房排油烟机不同启闭组合工况下的空气动力特性分析
        4.2.1 工况Ⅰ条件下,共用排气系统空气动力特性数值模拟与分析
        4.2.2 工况Ⅱ条件下,共用排气系统空气动力特性数值模拟与分析
        4.2.3 本节小结
第五章 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
    5.1 住宅厨房共用排气系统空气动力特性的数值计算及实验测量
    5.2 工况Ⅰ的对比分析
    5.3 工况Ⅱ的对比分析
第六章 结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厨房油烟过滤排气系统的研制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流场对烹饪污染物捕获性能影响的研究[D]. 陈文华. 天津大学, 2019(01)
  • [2]商业厨房排油烟系统调研及排风量研究[D]. 沈常玉. 天津大学, 2019(01)
  • [3]公共烟道排烟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王冲.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4]厨房排烟系统优化的实验研究[D]. 肖雪榕.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5]产业化住宅的集成与模块化技术策略研究[D]. 张博维. 湖南大学, 2015(03)
  • [6]消音油烟净化装置的研究[D]. 蔡德明.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2016(03)
  • [7]基于下吸式排油烟机的厨房室内环境优化研究[D]. 邱峰. 沈阳建筑大学, 2015(07)
  • [8]建造视角下的建筑部品体系研究[D]. 刘春梅.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3)
  • [9]室内空间设计中绿色建材及绿色设计对有害物质的控制研究[D]. 高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5)
  • [10]热压影响下住宅厨房共用排气系统空气动力特性分析[D]. 罗斯加. 沈阳建筑大学, 2012(05)

标签:;  ;  ;  ;  

厨房油烟过滤排风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