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部分问题解答

《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部分问题解答

一、《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若干问题解答(论文文献综述)

王露露[1](2020)在《基于OPC的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研究》文中认为传动误差指在设备运转过程中,理论输出值与实际输出值之间的差值。较大的传动误差会使得传动链实际输出与理论输出偏差较大,引起噪声、振动,影响产品质量,严重的可能导致设备损坏,所以传动误差成为了衡量机械设备动态工况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产品的质量,传动误差检测研究在机械领域的的各类场合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为实现更为方便和人性化的传动误差检测,将OPC技术、MTX数控系统与传动误差检测原理相结合,设计了一套基于OPC的传动误差检测系统。采用OPC技术与MTX数控系统结合,开发了OPC客户端,然后实现OPC客户端与MTX数控系统内部的OPC服务器的连接,最后进行MTX数控系统内部数据信号的采集。开发了传动误差检测系统专用的HMI界面,实现传动误差数据的读写。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绘图,得到相对于时间的TE曲线。结合传动误差理论与时空转换理论,将相对于时间的TE曲线转换为相对于空间的原始TE曲线,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相应曲线。以FMT系统TE曲线为标准,与处理后的各TE曲线进行对比,得出实验结果。采用OPC通讯协议,不仅解决了不同开发商的系统之间数据结构不同而导致的无法匹配的问题,还可以实现传动误差的一个实时检测和实时分析。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1.首先阐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并对传动误差检测系统与OPC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2.本实验采用的试验设备为MTX数控滚齿机,其中涉及了MTX数控系统部分功能。MTX数控系统内含有OPC服务器,首先开发OPC客户端,其次连接好数控系统中的OPC服务器,然后实现数据采集。MTX数控系统是本系统中很重要的部分,所以首先对MTX数控系统的部分功能与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简介。3.首先对运动特性测试理论进行了介绍,根据传动误差定义以及测量原理确定了本系统的传动误差检测公式。对几种传动误差测量方法及原理进行对比分析,选定了以数字计量方式对传动误差信号进行采集。最后对OPC传动误差检测系统检测原理进行介绍。4.设计并开发了系统的上位机平台,根据OPC技术规范以及系统的设计要求,选择Visual Stdio2013为开发环境,C++编程语言,在OPC客户端的开发上。然后根据OPC检测系统的特性,设计检测系统专用的HMI界面,简洁实用。采用以太网连接的方式进行OPC检测系统与数控系统连接,实现MTX数控系统内部数据的采集。5.设计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的实验方案,对所研发检测系统的可行性进行实验验证。以MTX数控滚齿机为实验平台,对滚刀轴和主轴(工作台中心轴)角度坐标进行采集。将采集的若干个坐标位置点,一键导出Excel,并保存。将OPC检测系统采集到的传动误差信息首先采用加窗傅里叶变化,进行数据分析,再将得到的传动误差数据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数据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MATLAB绘制成TE曲线。以MFC系统的TE曲线为基准,将通过OPC传动误差检测系统获得的TE曲线进行对比分析,验证OPC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的可行性。

古卫鹏[2](2016)在《4000米地质岩心钻机中绳索取心绞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虽然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新成果、新技术不断涌现,但是取心技术仍然是当前地质岩心钻探中需要提高和改进的技术之一。目前地质岩心钻探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取心技术主要有绳索取心技术、反循环取心技术、起下钻取心技术等。而绳索取心技术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起下钻具频率低、钻进效率高、成本低、孔内事故少等优点,是现行地质岩心钻探行业中较为主流的取心方式之一。地质岩心钻探钻孔深度不断加大推动了地质岩心钻探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对主流的绳索取心技术也相应提出了更加严苛的技术要求。采用绞车提取岩心是目前地质钻探行业普遍认可的取心方法,同时绞车对于钻进效率、排绳及取心安全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经过40多年的发展,绳索取心绞车在钻探领域已经有广泛应用和长足发展,而且成为地质岩心钻探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绳索取心绞车是实现岩心打捞的主要装置,对于地质岩心钻探取心工作至关重要。绞车速度决定了取心的快慢,影响着钻探工程的进度,同时绞车提升能力决定了提取岩心最大深度。所以取心绞车对于地质岩心钻探工程具有重要意义,对其结构、性能的研究,具有实际工程意义和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取心绞车整体性能研究,设计出一套适用于4000米地质岩心钻探的绳索取心绞车。研究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4000米绳索取心绞车进行研究:利用ANSYS软件对卷筒结构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通过PLC控制器实现4000米绳索取心绞车下放和打捞过程中钢丝绳的自动排绳功能;制动系统采用盘式制动器实现制动停车功能;通过采用各类传感器实现取心绞车自动化和初步的智能化。

石美玉,齐晓杰,安永东,纪峻岭,王强[3](2015)在《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汽车制造工艺课程改革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汽车制造工艺课程改革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思维开创性和创新性,以轿车制造工艺过程为主线构建教学内容,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施教学,使用机械制造工艺手册和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扩展教学,实践"翻转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陈卓[4](2014)在《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科技竞赛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课外活动。这种活动吸引了众多大学生的参与,受到政府、高校和企业等组织的广泛关注,是一种为高教界和社会大众所认可的人才培养手段。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其对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机制。依据相关资料,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和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引入、发展和迅速扩增三个阶段,总结了竞赛活动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并讨论了外部因素——社会背景和政府政策,以及内部因素——竞赛活动的创新性和自主扩散性对竞赛发展的影响。结合对历程的梳理和对各项赛事内容的分析,本文将155项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分为了四种类型:知识考试类、科技探索类、产品设计类和职业技能类,并对它们的人才培养作用进行了分析。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与本科相应课程的内容高度对应,可以考查和强化参赛学生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掌握。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较为深广,并且包含多项不确定因素,为参赛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与主办企业某项业务或某款产品直接相关,反映了行业最新的技术、产品和发展方向,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参赛学生在产品开发或解决技术问题方面的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加符合相关行业的人才需求。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内容不仅与制造和服务行业中技术应用性职业的主要工作内容高度对应,还多与相关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相符,能够较为真实地模拟相应的职业情境,可以锻炼参赛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和规范性。这四类竞赛虽然题目形式和人才培养作用各异,但是具有相似的人才培养机制。本文根据对各项赛事组织规程文件的解读,发现大学生科技竞赛本质上是一种由社会组织参与的学生评价活动。这种活动中有两个关键的信息传递过程。一是外部机构可以通过竞赛活动向高校和学生传递学习目标信息;二是参赛学生的能力水平信息经过评价流向外部机构和高校。学习目标信息的传递可以起到对学生的直接培养作用。而能力水平信息则能够为高校教学提供了反馈,引导和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改善,间接影响当期甚至以后各届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对人才的间接培养作用。此外,产品设计类竞赛和职业技能类竞赛还具有特殊的组织机制。本文通过分析产品设计类竞赛的题目内容、组织规程和支撑技术,认识到这类竞赛的活动形式中都包含企业主办方“三取一予”的获利机制。这种获利机制可以促使企业积极地与大学生互动,拉近校园和业界的距离,可以为校企合作项目提供组织形式方面的参考。本文还对职业技能类竞赛的活动程序进行了分析,从中归纳出了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利益引导下的合作框架,为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等多方协作的教育项目提供了良好范例。

王运嘉[5](2014)在《计算机软件整体保护模式之探讨 ——版权法与专利法之双重视角》文中认为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是随着计算机硬件发展与软件产业化而出现的。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与复制粘连在一起,打开了版权法保护的通道。在美国的推动下,其他国家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即TRIPS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均采纳了这一建议。但是,在保护深度与保护内容上,版权模式无疑是无能为力的。随着计算机软件的主导性越来越强,软件专利逐渐成为可接受的保护模式。由于国际公约并没有封锁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性,美国与欧盟逐渐在审查标准中放开了计算机软件的可专利化。这两种模式的冲突与重合成为摆在各国面前的艰难抉择。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不违反相关的国际公约,尤其是TRIPS协议的原则下,依据我国国情,不但能在目前有效地保护软件,而且为可预见的未来提供软件保护线路图、政策、策略或战略的思路或参考。本文将理论与实践结合,除摘要与导论外,另分四章,其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阐述计算机软件保护模式之确立。随着个人计算机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硬件的价格越来越低,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多,用户的同质化需求越来越多,很多新功能的实现均需要计算机软件的支持,这就使得一款软件可以为不同用户提供便利。复制就经常成了个人用户降低成本的选择。美国采取版权保护模式就是为了应对非法复制带来的挑战,并受到了当时流行的法经济学的影响,考虑到版权国际公约搭建的平台能够为其计算机软件提供跨地域的、免程序的、低成本的保护,借用版权法模式更能比较容易地实现效果。在欧盟,由于其成员国已经采取国际惯例规定了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保护,欧盟的指令只在作品保护期限、作品独创性与作品的反向工程方面更加注重公共利益的维护而已。日本对计算机软件的保护曾一度有专门立法的动议,但是迫于美国的压力,日本只得采取与美国一致的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保护。计算机软件的早期保护模式统一于版权模式上,无论是通过外交手段,还是通过内部协商方式。这一统一的后果是将计算机软件的版权模式视为固有模式或者公理,其他任何保护方式,都必须有充分而正当的理由,这就确定了保护惯例,增加了以其他模式来保护计算机软件的论证与说理困难。第二章主要检讨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模式。采取版权保护模式是立法拟制技术的杰作。计算机软件在整体上是智力成果,并具有文字作品的部分特征,与版权法的结构模式有契合之处。由于具有可读性、可复制性与产业价值,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保护模式就应运而生,成为各国立法与国际公约将其纳入文字作品的不二选择。但是,计算机软件不仅具有作品性,还具有实用性,而且实用性是其价值的主要方面或者最终目的。将计算机软件纳入到版权范畴后,要么会使得计算机软件的主要属性被忽略,要么会使得版权不可避免地延及到非艺术性方面。这都不是版权法所追求的,也违背了版权法的基本教义。计算机可机读性的程序部分是其发挥功能的主要内容,但却无法为人所知晓。如此以来,计算机软件的权利人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市场投放行为就可以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而公众在这一对价关系中获得的只是毫无意义的数字串。这不符合社会消费所遵循的知情原则,也不符合版权法所追求的二元价值目标。版权法保护计算机软件还具有如下问题:无法兼顾实用功能与艺术性、权利体系覆盖过宽、保护期限过长、权利义务设计不均衡与版权模式破坏其他保护模式等。第三章主要检讨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模式。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模式是为了增强软件的行业竞争力而发展起来的。由于早期计算机软件以简单的数值计算为主,其所使用的算法规则简单且缺乏组合性与创造性,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孕育或新生阶段,独占性效力较强的专利模式无法建立。随着软件产业应用领域的拓宽,软件在生产、生活中的巨大价值被发掘,软件技术领先的美国就希望利用专利的高强度保护来巩固与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计算机软件的专利保护逐渐发展起来。在应用层面上,计算机算法指导机器运行,能够得出有益的结果,作用于外部对象或者内部对象,产生性能上、质量上、效果上的显着变化,那么完全可以认为这些算法是完成一项技术的步骤与环节。即便是其具有算法的某些特征,也不会因此而影响到算法组合的可专利性。这就论证了专利保护模式的可行性与正当性。但是,计算机软件的技术认定存在着模糊与不确定之处:计算机软件是否构成技术需要专利政策作出规定;计算机软件所表达的内容并不完全与技术领域相关:技术问题与技术效果的认定需要专利说明书等辅助文件,计算机软件专利申请策略的不足,以及对技术效果与实现技术效果的手段的不当混淆,增加了认定难度;最后,涉及计算机软件的发明方案是否利用了符合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而不是利用了人为规则,也是一个难以判断的问题。在实践中,与硬件形成松散型结合的软件是难以专利化的,为了应对专利保护模式的发展,技术效果与有用性就成为司法采取的权宜之计。不过,计算机专利保护模式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并不是所有的计算机软件都能够获得专利授权,也并不是与计算机软件相关的所有内容都能够纳入专利权范围,计算机软件的先使用会影响到专利审查的新颖性判断。专利法的审查与授权程序的繁琐与时长也会影响到计算机软件保护模式的合理性。第四章针对问题提出软件保护模式的完善建议。立足现实国情,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整体水平处于跟随阶段,这就决定了中国的软件政策应当是鼓励软件知识共享,促进与软件相关的基础知识的交流,提高软件知识积淀。对计算机软件保护模式的分析应当站稳两个基本立场,一是计算机软件构成部分的“二分法”,二是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保护。计算机相关文档更符合作品的要求,计算机程序则更符合具体技术方案的要求。实现共享目标的政策应当是鼓励基础性软件公开源代码。对计算机文档而言,专有软件的相关文档属于技术秘密的,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商业秘密保护,使用者对专有软件的相关文档可以进行反向工程,但应当满足:直接目的是对他人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评价、用于教学或在计算机软件的基础上创作新的计算机软件,且反向工程过程中复制的他人计算机软件不能进行商业利用;具有独创性的公开软件的相关文档是文字作品,享有版权保护。对计算机程序而言,授予专有程序专利权应当结合该计算机程序运行的通用硬件条件;公开软件的源代码公开6个月内,专利申请人提出专利申请的,视为不丧失新颖性;授予计算机程序专利权应当综合审查发明方案特性,并满足创造性、新颖性与实用性的要求,但权利人主动放弃权利的除外。对开源软件而言,具有独创性的开源软件的相关文档是文字作品,享有版权保护;以开源软件的实质性部分申请专利或者作为技术秘密、作品予以保护的,任何利益相关人有权提出无效主张;开源软件侵犯专有权利的,专有权利人有权通知开源软件的发起人,并可主张在3个月内删除侵权内容,否则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这设计了一个博弈格局,在利益诱导上偏向公开源代码的计算机软件。通过检讨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模式可以发现:我国现有的软件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是版权领域里的软件保护有过当之嫌,而专利领域里的软件保护或有不足。为此,应当站在计算机相关文档与计算机程序相分离的立场上,推进计算机软件保护模式的完善。以鼓励开源共享为宗旨,设置比较合理的博弈机制,引导软件开发者的行为,对于中国软件业的发展将是非常有利的。

聂晓帆[6](2011)在《公差与配合应用系统的开发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差与配合的选择与设计是机电产品设计、制造、检验、装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传统的查询公差与配合手册并对数据进行摘抄计算的方法是一种非常浪费时间,而且误差相对较大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工程技术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因此研究开发一种集公差与配合查询模块、公差与配合计算模块、实验数据处理模块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差与配合应用系统成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信息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依此而提出的。本系统基于VC++、ASP、数据库三种技术实现公差与配合应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建立一套完整的软件平台。本系统不同于其他同类产品的重要一点是本系统的功能大大超过的其他产品所具有的功能:鉴于一些相关系统功能单一,计算数据存在误差,且数据输入限制大等缺陷,本系统基本涵盖了关于公差与配合相关方面的计算与数据资料查询功能,并借鉴了部分相关软件的一些最新的功能并加以扩展。本软件与AutoCAD的结合,可以很大程度简化AutoCAD在机械领域中绘制与设计的过程,节省了广大设计人员在绘图过程中繁琐的计算、查表等所浪费的时间,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的使用效率。此外,本软件中的数据作为机械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标准数据”,无一不是按照一定的原理、遵从一定的机械设计原则来选取的。本公差与配合应用系统比较有代表性的成果主要有:公差与配合计算和尺寸链计算等功能的升级。解决了之前软件功能不足,输入查询限制多等缺陷,最重要的是解决了手工计算查询的烦琐,以及查阅手册图表的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等问题。而且在公差与配合计算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开发,形成了比较通用的设计计算查询模块,解决了公差设计中比较典型且有代表性的数据计算和资料查询等问题;解决了测量数据处理步骤繁多,计算比较困难的问题。并且开发出一个相对简易的位置度误差数据处理模块。采用系统默认浏览器既方便用户管理、维护系统,又可以快捷有效的进行网上资料的查询工作。通过Object-ARX软件使AutoCAD同本软件的结合变得更加稳定,运行更加流畅。通过在AutoCAD直接设置ARX应用程序即可将本软件图标镶嵌在CAD软件工具栏中,极大的方便了广大设计人员的使用,而且相关的二次开发程序还有很大的升级空间,后续研发者可以把它升级为菜单模式,具有极大的继续研发的价值。综上所述,可见本软件无论是自身独立的数据查询与计算功能还是与AutoCAD的结合,都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充分的帮助与便利,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梁毅峰[7](2010)在《高速加工机床电主轴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高速加工技术和国内外电主轴技术的发展现状的阐述,说明了研究高速机床电主轴系统关键技术的意义,利用机械设计手册V3.0软件,采用磁悬浮轴承支承的形式设计了电主轴的主要参数,优化解决了轴的设计、主轴电机设计、磁悬浮轴承支承形式、主轴润滑冷却系统等技术性问题。使用ANSYS 10.0软件,通过对主轴系统的受力分析和刚度计算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电主轴的静态特性;通过分析电主轴的模态和谐响应特性,研究了电主轴的动态特性;通过热分析和热—力耦合分析,对主轴重点部位进行热分析,为设计冷却系统提供依据;通过对以上高速机床电主轴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能设计出满足高速加工要求的电主轴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a、使用机械设计手册V3.0软件设计并校核主轴主要参数,研究主轴电机、设计磁悬浮轴承支承系统,完成了主轴系统主要参数的详细设计。b、利用有限元分析法通过ANSYS10.0软件,分析了磁悬浮电主轴的静刚度、模态和谐响应特性,对高转速下主轴重点部位所发生的最大动态位移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电主轴系统的临界转速,验证高速电主轴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利用热分析和热—力耦合分析理论,对主轴重点部位进行热分析,为下一步冷却系统的研究提供依据。c、通过主轴的热分析理论,研究高速电主轴的润滑、冷却系统,研究电主轴的密封方式,完成对整个高速机床电主轴系统的研究。

屈名胜[8](2010)在《常用机械传动零部件CAD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随着CAD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代CAD设计软件已不再是仅仅代替手工绘图的一种工具而是传统设计与手段的变革。将传统机械传动零部件设计计算中繁重的计算任务,通过CAD系统的设计由计算机完成,可以克服以往手工计算设计效率低、设计周期长等缺点。把机械设计中的工作能力计算、结构设计和三维绘图等工作加以集成,通过编程化处理,开发出相应的一体化机械设计软件,已成为机械行业当前的现实需求。而现有的几种机械CAD软件存在交互性差、不能进行结构设计和三维绘图等不足。本课题将常用机械传动零部件的设计计算、结构设计、绘图进行计算机编程开发,设计了常用机械传动零部件CAD设计计算和绘图的一体化系统。本文分析了常用机械传动零部件的工作特点及相关设计理论,研究了将设计计算过程由VB编程实现的方法、数据库的操作技术、曲线拟合方法、以及CAD绘图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等,具体工作如下:(1)通过直接程序化和建立数据库,利用VB编程,实现了设计过程中数表的程序化处理;(2)通过追溯公式、离散线图、曲线拟合、人机交互等方式,利用VB编程,实现了设计过程中线图的程序化处理;(3)借助ActiveX控件,使用VB对AutoCAD进行编程,绘图程序控制AutoCAD对象的方法和属性,完成绘图操作,实现了二维零件图的自动绘制;(4)根据常用机械传动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在Pro/E中创建参数化零件模型,借助接口软件Automation GATEWAY,实现了常用机械传动零部件的参数化三维绘制;(5)根据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利用数据库管理子系统及其组成模块,实现了子系统与主系统之间、子系统内部设计计算模块与二维绘图模块和三维绘图模块的集成。(6)该系统还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查询、帮助文档、设计计算结果的显示和存储功能。(7)通过实例测试,表明该系统设计结果正确、交互性好,可提高设计计算和绘图效率,有较好的使用价值,还可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

李发权[9](2009)在《现代制造环境下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制造环境下,知识工作成为企业产品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市场的复杂多变,客户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使得制造产品价值创造的主要来源和竞争的重点已经从产品价值链中间的加工阶段向产品研发阶段和服务阶段两端转移,加上产品研发在整个产品寿命周期中所起的先导和决定性作用,使得设计型知识工作在制造业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本质上是设计认知效率,而目前关于设计认知过程及其效率的研究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为研究现代制造环境下基于认知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及其效率优化问题,论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设计型知识工作的认知过程、效率的内涵和性质,并通过实证研究,提炼出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适用维度,分析了维度之间的特性,由此构建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度量模型。然后,提出工作模式、心智影像中设计知识单元之间的功能联接,以及认知失误对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指标的影响关系的理论假设。然后通过实验和原案数据分析对理论假设进行验证。最后,提出改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对策和建议,并建立一种效率优化模型。论文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①通过实证研究,提炼出度量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适用维度,并提出知识工作效率维度的“非均衡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度量模型。②将原案分析法引入到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研究领域,得出工作模式、心智影像中设计知识单元之间的功能联接,以及认知失误对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指标(设计时间、设计质量、设计结果的创新性)的影响关系。1)以交替模式工作的设计型知识工作者,其在设计时间和设计质量这两个指标上的效率表现总体上优于以顺序模式工作的设计型知识工作者。但工作模式的不同对设计型知识工作者在创新性指标上的效率表现没有显着性影响。2)设计型知识工作者,其心智影像中设计知识节点之间的功能联接越多,则其在设计时间、设计质量、设计结果的创新性这3指标上的效率表现总体上优于功能联接数较少的设计型知识工作者。3)在设计认知过程中,出现认知失误较少的设计型知识工作者,其在设计时间指标上的效率表现总体上优于认知失误较多的设计型知识工作者。但认知失误的多少对设计型知识工作者在设计质量指标上的效率表现没有显着性影响。这同时也说明,有效利用CAD辅助工具,发挥CAD系统自身的辅助设计功能,可以较好地避免或消除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遗漏和缺失等,获得较稳定的设计质量。③提出改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几点对策与建议,并构建一种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优化模型。

吕琳[10](2007)在《基于Multi-agent的协同制造资源共享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网络环境下的协同制造是适应网络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先进制造模式,它强调企业间的协作和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共享,并以此达到提高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创新能力,实现产品从设计到制造的低成本和高效率的目标。因此,通过网络将分散在各个企业中的制造资源实现共享和利用是网络化制造模式下协同制造的重要特征之一。由于协同制造资源存在着诸如异构性、分布性、自治性等特点,使得协同制造资源共享在资源统一描述、快速准确获取所需资源和资源重构配置等方面存在着问题。与此同时,由于Internet这个公用平台几乎以无限制的方式为企业、政府和个人所使用,这种廉价的组网方式使许多协同制造资源信息和保密数据在共享过程中难免受到各种主动的或被动的攻击。在研究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关于实现制造资源共享的理论和思想的过程中,作者利用Multi-agent技术来解决上述难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按照“研究相关理论、突破关键技术”的技术路线,对协同制造模式下制造资源共享问题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工作:(1)研究了制造资源共享的概念模型、控制模型、面向共享的资源库以及资源共享的服务质量。借鉴知识链思想,结合制造资源共享理论,提出协同制造资源链的概念。即将分散在各地的协同制造资源封装成资源Agent,以节点的形式加入到协同制造资源链中,通过协同制造资源链将分布在各地的协作企业连接到一起,虚拟成一个大的网络制造系统,共享制造资源并进行协同制造,给出了基于Multi-agent的协同制造资源共享框架。(2)分析了制造资源建模内涵和网络制造模式下协同制造资源模型的建立原则。针对传统的制造资源建模方法没有考虑到知识在制造资源描述中的重用,缺乏语义信息,无法较好地满足用户的检索请求的问题,提出采用XML和知识本体技术对制造资源模型进行描述。知识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形式化的规范说明,它能够以一种明确的、形式化的方式来表示领域资源知识,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异构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同时应用面向对象的资源建模思想和Multi-agent技术,结合基于XML和知识本体技术的协同制造资源描述方法,给出了协同制造资源模型,为实现协同制造资源快速检索和优化配置提供依据。(3)针对传统的被动资源获取方式具有信息查找困难、资源重用率低的问题,研究了协同制造模式下制造资源主动获取方法。该方法是在信息推的基础上,当企业在执行协作业务过程的某一活动时,主动地将完成该活动所需要资源的信息及时、正确且无冗余地推送给用户,而无需用户繁琐的查询操作或由于未能及时查询而造成后续工作的延迟。现代先进制造模式下,单一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极少有单个企业能拥有本行业所需的全部资源。因此,如何能够在寻找到的大量企业资源中根据生产任务和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实现资源重构,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的条件之一。协同制造资源共享下的资源重构是一个多策略决策问题,而博弈论正是研究多人谋略和决策问题的理论,将博弈理论用于解决协同制造资源重构问题可以兼顾企业各生产任务的资源需求,使企业获取最大效益。鉴于Agent具有有限理性的特点,选择进化博弈论做为具体解决方法。提出了基于Agent和进化博弈论的协同制造资源重构模型。(4)着重研究了基于Agent的身份认证技术和系统自保护模型。协同制造资源共享系统的用户分布在不同的联盟企业中,呈现群组特性,本文应用Agent技术,给出一种适合于协同制造资源共享系统的、易于扩展的认证方案。通过研究IBM有关自我保护的概念,提出将自我保护方法用于协同制造资源共享安全中进行主动保护,给出基于Agent的协同制造资源自我保护模型,并对自保护系统的构成和工作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以往基于Agent的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相比,基于Agent的自保护系统模型中数据采集、分析、响应、通讯是每个自治Agent的必备模块,充分发挥了智能代理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响应性。同时也减少了Agent间的频繁通信,加快了响应速度。模块化结构的自治Agent不仅有利于设计和实现,同时更利于Agent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和推广。系统中每一台主机都具有检测、响应入侵的能力,构成了一个分布式检测和响应系统。(5)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协同制造资源共享原型系统的逻辑框架,同时给出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结合本文所讨论的协同制造资源共享技术,对原型系统的协同制造资源服务和安全管理等模块进研究,并给出相应的协同制造资源检索、重构以及身份认证功能界面。

二、《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若干问题解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若干问题解答(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OPC的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研究现状
        1.2.2 OPC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MTX数控系统介绍
    2.1 MTX数控系统发展历程
    2.2 MTX数控系统的组成部分简介
    2.3 OPC技术在MTX数控系统中的应用
3 传动误差检测原理
    3.1 运动特性测试理论
    3.2 传动误差定义及测量原理
    3.3 传动误差的几种测量方法及原理
        3.3.1 传动误差的比相测量法
        3.3.2 传动误差的数字量计数测量法
    3.4 OPC检测系统原理
4 传动误差检测系统设计
    4.1 传动误差检测系统技术简介
        4.1.1 OPC技术简介
        4.1.2 OPC技术规范简介
        4.1.3 OPC服务器的对象组成
        4.1.4 COM技术
        4.1.5 OPC数据访问
    4.2 OPC通讯客户端的设计开发
        4.2.1 OPC客户端开发环境搭建
        4.2.2 OPC服务器开发流程
    4.3 HMI界面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实验方法设计与结果分析
    5.1 OPC检测系统测试方法设计
        5.1.1 FMT系统简介
        5.1.2 OPC检测系统测试
    5.2 数据分析
        5.2.1 加窗傅里叶变换理论推导
        5.2.2 窗函数的选择
        5.2.3 数据分析小结
    5.3 数据处理
        5.3.1 数据的线性插值
        5.3.2 拉格朗插值法
        5.3.3 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
    5.4 实验结果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2)4000米地质岩心钻机中绳索取心绞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与项目依托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绳索取心绞车技术研究现状
        1.2.1 国内绳索取心绞车技术研究现状
        1.2.2 国外绳索取心绞车技术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1.3.1 实验设计
        1.3.2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4000米地质岩心钻机中绳索取心绞车方案设计
    2.1 绳索取心绞车的设计要求
    2.2 绳索取心绞车的总体方案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4000米地质岩心钻机中绳索取心绞车主要部件选型及校核
    3.1 功率计算及功耗分析
    3.2 绳索取心绞的主要部件选型
        3.2.1 钢丝绳选型及计算
        3.2.2 卷筒结构设计与计算
        3.2.3 电机、减速机分析及选型
        3.2.4 离合器、制动器选型
    3.3 小结
第4章 排绳系统设计
    4.1 排绳轮总成方案
    4.2 排绳器梯形螺杆结构设计及校核
    4.3 绳索取心绞车自动排绳器自动控制
        4.3.1 可编程控制器PLC介绍
        4.3.2 自动排绳实现方法
    4.4 伺服电机选型
    4.5 小结
第5章 ANSYS分析绳索取心绞车卷筒结构
    5.1 ANSYS软件介绍
    5.2 卷筒模型建立
        5.2.1 卷筒模型简化
        5.2.2 卷筒简化模型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取得的成果
致谢

(3)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汽车制造工艺课程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围绕轿车制造工艺过程构建教学内容
二、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施教学
三、使用机械加工工艺手册和机床夹具设计手册扩展教学
四、实践“翻转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4)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背景
    2 前人研究状况
    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第一章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1.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先导者——外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开创
        1.1.1 近代的科技竞赛
        1.1.2 罗兰厄特沃什数学竞赛和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考试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1.1.3 西屋科学奖和国家科学大奖赛——探索类科技竞赛的源头
        1.1.4 数学建模竞赛和ACM大赛——大学阶段科技竞赛的开创
    1.2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引入
        1.2.1 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引入
        1.2.2 中学生奥林匹克学科赛事的发展和首个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开办
        1.2.3 科技作品展览活动的开展
        1.2.4 数学建模竞赛的引入和程序设计竞赛的开展
    1.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
        1.3.1 原有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延续和扩散
        1.3.2 电子和计算机领域探索类竞赛的创办
        1.3.3 机器人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引入
        1.3.4 建筑领域探索类赛事的开展
    1.4 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迅速扩增
        1.4.1 对赛事的重新分类
        1.4.2 知识考试类赛事的缓慢扩增
        1.4.3 科技探索类赛事在多个领域的开办
        1.4.4 产品设计类赛事在计算机领域的暴增
        1.4.5 职业技能类赛事的创办
    1.5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发展的总体特征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1.5.1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数量在各阶段和各类型之间的非均匀增长
        1.5.2 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的发展受外部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知识考试类竞赛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及机制分析
    2.1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2.1.1 题目范围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对应
        2.1.2 题目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考察
    2.2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活动过程分析
        2.2.1 初始环节
        2.2.2 准备环节
        2.2.3 实施环节
        2.2.4 赛后反馈环节
    2.3 知识考试类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
        2.3.1 竞赛是一种教学评价
        2.3.2 竞赛是社会范围的人才评价
        2.3.3 竞赛的人才培养机制——双阶段信息传递模型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科技探索类赛事的题目特点及其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用分析
    3.1 科技探索类竞赛题目的内容特征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3.1.1 题目的应用性
        3.1.2 题目的综合性
        3.1.3 题目的开放性
    3.2 竞赛题目的开放性及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3.2.1 竞赛题目的不确定性分类
        3.2.2 情节型问题分析
        3.2.3 规则应用型问题分析
        3.2.4 设计型问题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产品设计类竞赛与学生的互动机制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4.1 产品设计类竞赛题目的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4.1.1 题目针对主办方业务的应用性
        4.1.2 题目在单一领域内的综合性
        4.1.3 题目在应用实践方面的开放性
    4.2 竞赛中主办企业与学生的直接互动形式
        4.2.1 合作教育与竞赛的同与异
        4.2.2 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动力——“三取一予”
        4.2.3 竞赛中的技术因素及其作用——网络参赛机制
        4.2.4 竞赛中的规程因素及其作用——奖励设置与学生管理机制
        4.2.5 竞赛中的题目因素和整体培养模式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人才培养作用和政企深度协作机制分析
    5.1 职业技能类竞赛的题目特点和人才培养作用分析
        5.1.1 竞赛题目内容的职业性
        5.1.2 竞赛题目内容的标准性
    5.2 职业技能类竞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协作机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例
        5.2.1 大赛中政府主导的赛事管理
        5.2.2 大赛中企业参与的赛事执行
        5.2.3 大赛中政府与企业的合作结构及其作用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计算机软件整体保护模式之探讨 ——版权法与专利法之双重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计算机软件的界定
        (一) 计算机软件的定义
        (二)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二、计算机软件保护的研究现状
    三、论题与方法
    四、结构体例
第一章 计算机软件保护模式之确立
    一、计算机发展简史
        (一) 机械计算机阶段
        (二) 现代电子计算机阶段
    二、计算机软件保护的基本条件
        (一) 计算机软件的控制性
        (二) 计算机软件的独立性
    三、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模式的确立
        (一) 美国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立法
        (二) 欧盟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立法
        (三) 日本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立法
        (四) 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国际公约
    四、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模式的确立
        (一) 美国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立法
        (二) 欧盟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立法
        (三) 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的国际公约
第二章 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模式之检讨
    一、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模式的构建
        (一) 计算机软件的保护需求
        (二) 计算机软件可版权性的条件
        (三) 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的结构
    二、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模式的客体错位
        (一) 版权法客体的基本特征
        (二) 计算机软件的实用功能性
    三、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模式的权利失衡
        (一) 版权法的“公开换取权利”机制
        (二) 计算机软件的非公开性
    四、计算机软件版权保护之过当
        (一) 保护范围延及实用功能
        (二) 权利体系覆盖过宽
        (三) 保护期限过长
        (四) 版权保护模式破坏了其他保护模式的适用性
第三章 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之反思
    一、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模式之确立
        (一) 计算机软件专利化的“本身违法性”
        (二) 计算机软件可专利化的论证
        (三) 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模式的结构
    二、计算机软件技术认定的难题
        (一) 计算机软件与技术领域的契合难题
        (二) 技术问题的判断难题
        (三) 技术手段的判断难题
        (四) 技术效果的客观性难题
    三、计算机软件专利条件的严格性
        (一) 新颖性判断
        (二) 创造性判断
        (三) 实用性判断
    四、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之不足
        (一) 保护客体有限
        (二) 软件的复杂性
        (三) 技术性认定不易
        (四) 专利保护与实践要求脱节
第四章 计算机软件保护模式之完善
    一、计算机软件保护的基本立场
        (一) 计算机软件构成的“二分法”
        (二)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保护
    二、计算机软件的版权保护模式构建
        (一) 专有软件相关文档的版权保护
        (二) 公开软件相关文档的版权保护
        (三) 开源软件的版权保护
    三、计算机程序的专利保护模式构建
        (一) 专有程序的专利保护
        (二) 公开软件的程序的专利保护
        (三) 计算机程序专利的审查基准
    四、计算机软件保护模式之间的博弈
结论
参考文献

(6)公差与配合应用系统的开发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类似软件的情况
    1.2 课题内容简介
    1.3 课题计划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Visual C++ 6.0 简介
    2.2 HTML 语言
    2.3 数据库软件
    2.4 Active Server Pages 3.0 编程语言
    2.5 Web 数据库的存取机制
        2.5.1 ODBC
        2.5.2 ADO
    2.6 Object ARX 的功能与实现
第3章 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1 名称解释
    3.2 设计原则
    3.3 关键技术
    3.4 软件结构
        3.4.1 系统主子系统
        3.4.2 系统浏览器子系统
第4章 系统的总体实现
    4.1 系统的开发环境
    4.2 系统设计思路
        4.2.1 功能分解
        4.2.2 代码重用
    4.3 系统的用户界面
        4.3.1 系统的主控界面
        4.3.2 系统的菜单结构
    4.4 系统功能子系统
第5章 系统主子系统实现
    5.1 资料查询模块实现
        5.1.1 资料查询—文档查询—目录功能
        5.1.2 资料查询—文档查询—索引功能
        5.1.3 资料查询—文档查询—搜索功能
        5.1.4 资料查询-工具查询功能
    5.2 设计计算模块实现
        5.2.1 公差配合计算
        5.2.2 尺寸链计算
        5.2.3 齿轮精度计算
第6章 系统浏览器子系统的实现
    6.1 原理及实现
    6.2 在线帮助模块
    6.3 在线更新模块
第7章 系统管理子系统的实现
    7.1 系统管理登陆
    7.2 管理员个人设置模块
    7.3 系统管理员管理模块
    7.4 设计资料管理模块
    7.5 退出管理模块
第8章 系统帮助子系统的实现
    8.1 运行环境模块
    8.2 设计资料查询模块
    8.3 测量数据处理模块
    8.4 设计计算模块
    8.5 系统管理模块
    8.6 系统浏览模块
    8.7 版权声明模块
第9章 对本系统的二次开发模块
    9.1 基于AutoCAD 的二次开发的意义
    9.2 关于二次开发的工具
    9.3 Object ARX 应用程序的实现
    9.4 框架程序的建立和项目设置
    9.5 基于AutoCAD 二次开发的运行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公差与配合应用系统的特点
    10.2 系统存在的不足及对此系统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7)高速加工机床电主轴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高速加工技术
    1.2 高速电主轴技术
        1.2.1 电主轴概述
        1.2.2 国内外高速电主轴发展现状
    1.3 磁悬浮轴承技术
    1.4 高速电主轴设计的关键技术
    1.5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安排
        1.5.1 研究意义
        1.5.2 内容安排
第二章 电主轴的高速化设计研究
    2.1 高速电主轴组件的设计原则和校核要求
        2.1.1 高速主轴组件的设计原则
        2.1.2 典型受力条件下的主轴受力计算
        2.1.3 高速主轴组件的校核要求
    2.2 用《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V3.0 设计主轴
        2.2.1 计算轴的最小直径
        2.2.2 轴的结构造型
        2.2.3 轴的内力计算
        2.2.4 弯曲应力计算
        2.2.5 安全系数校核
        2.2.6 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校核
        2.2.7 计算临界转速
    2.3 高速电主轴系统设计
        2.3.1 电主轴电机的设计
        2.3.2 电主轴磁悬浮轴承的设计
        2.3.3 磁悬浮电主轴系统设计
第三章 高速电主轴静、动态及热特性研究
    3.1 电主轴的静态特性研究
        3.1.1 电主轴的有限元分析
        3.1.2 主轴的静态刚度分析
        3.1.3 主轴前端轴向受力变形分析
    3.2 主轴的动态特性研究
        3.2.1 主轴的前5 阶固有频率振型
        3.2.2 主轴的谐响应分析
    3.3 电主轴的热特性研究
        3.3.1 主轴的热分析理论
        3.3.2 主轴轴承前支承位置热应力分析
        3.3.3 前辅助支承轴承滚动体温度分析
        3.3.4 改善电主轴热态特性的主要措施
第四章 高速电主轴的润滑、冷却技术
    4.1 润滑技术
    4.2 冷却技术
    4.3 密封技术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8)常用机械传动零部件CAD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引言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2.1 总体设计
        2.1.1 总体设计思路
        2.1.2 开发工具的选择
    2.2 带传动设计计算子系统
        2.2.1 设计的理论依据
        2.2.2 V 带的设计计算
    2.3 链传动设计计算子系统
        2.3.1 设计的理论依据
        2.3.2 滚子链的设计计算
    2.4 齿轮传动设计计算子系统
        2.4.1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计算准则
        2.4.2 齿轮传动的强度校核
        2.4.3 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2.5 AutoCAD 绘图
        2.5.1 ActiveX Automation 技术
        2.5.2 AutoCAD 程序绘图
    2.6 Pro/ENGINEER 参数化绘图
        2.6.1 参数化设计
        2.6.2 Pro/ENGINEER 参数化绘图
    2.7 计算结果的显示与输出
    2.8 帮助文档的设计
    2.9 系统集成的实现
第三章 数据处理
    3.1 数据处理的数学模型
        3.1.1 函数的插值
        3.1.2 最小二乘法
        3.1.3 牛顿迭代
    3.2 数表的程序化处理
        3.2.1 单参数表格处理
        3.2.2 多参数表格处理
    3.3 线图的程序化处理
    3.4 交互式查询
        3.4.1 区域选择型线图的处理
        3.4.2 单变量线图处理
第四章 系统的程序实现
    4.1 应用程序界面设计
        4.1.1 界面设计
        4.1.2 对话框设计
        4.1.3 状态栏设计
    4.2 代码编写
        4.2.1 函数与过程
        4.2.2 AutoCAD 二次开发
        4.2.3 Pro/ENGINEER 二次开发
    4.3 程序设计错误的处理
        4.3.1 错误的分类
        4.3.2 运行错误的处理
        4.3.3 逻辑错误的处理
第五章 信息存储与管理
    5.1 Access 数据库
        5.1.1 Access 数据库
        5.1.2 Access 数据库的创建
    5.2 Access 数据库的访问与控制
        5.2.1 Visual Basic 数据库编程
        5.2.2 Access 数据库访问接口
    5.3 结构化查询语言
    5.4 数据库操作
        5.4.1 表的数据显示
        5.4.2 记录的条件查询
第六章 软件测试与应用实例
    6.1 系统功能测试和结果分析
        6.1.1 软件测试的方法和内容
        6.1.2 测试错误分析与处理
    6.2 带传动设计应用实例
        6.2.1 测试题目
        6.2.2 进入系统
        6.2.3 工作环境设定
        6.2.4 参数初始化
        6.2.5 计算结果显示输出
        6.2.6 二维图和三维图的绘制
        6.2.7 结果分析
    6.3 链传动设计应用实例
        6.3.1 测试题目
        6.3.2 进入系统
        6.3.3 工作环境设定
        6.3.4 参数初始化
        6.3.5 计算结果显示输出
        6.3.6 链轮结构设计
        6.3.7 结果分析
    6.4 齿轮传动设计应用实例
        6.4.1 测试题目
        6.4.2 进入系统
        6.4.3 工作环境设定
        6.4.4 参数初始化
        6.4.5 计算结果显示及结构设计
        6.4.6 结果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二次开发主要程序段
    附录二:窗体的安全卸载
    附录三:交互式查询
    附录四:普通 V 带的自动选型
致谢
作者简介

(9)现代制造环境下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和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进展与分析
        1.2.1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论文的课题来源和研究目的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目的
    1.4 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内容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2 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过程及其效率
    2.1 现代制造环境
        2.1.1 现代制造环境的描述
        2.1.2 现代制造环境的特点
    2.2 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过程
        2.2.1 设计型知识工作的含义
        2.2.2 设计型知识工作过程的特征
    2.3 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的认知过程分析
        2.3.1 设计型知识工作认知过程的内涵
        2.3.2 设计型知识工作的认知运作过程
    2.4 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
        2.4.1 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内涵
        2.4.2 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性质
        2.4.3 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外延
    2.5 本章小结
3 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度量
    3.1 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维度的调查研究方法
        3.1.1 测量工具
        3.1.2 样本采集
        3.1.3 数据处理方法
    3.2 效率维度调查研究结果与分析
        3.2.1 信度分析
        3.2.2 效度检验
        3.2.3 效率维度的提炼
        3.2.4 效率维度“非均衡性”的提出
    3.3 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度量模型
        3.3.1 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度量的初始模型
        3.3.2 初始模型有效性的实验验证
        3.3.3 初始模型的修正和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度量模型的建立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认知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假设和概念模型
    4.1 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理论假设
    4.2 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概念模型
    4.3 本章小结
5 面向非结构化任务的设计型知识工作认知过程实验
    5.1 设计认知过程研究方法概述与比较
        5.1.1 设计认知过程研究方法概述
        5.1.2 设计认知过程研究方法的分析和比较
    5.2 研究方法
        5.2.1 实验任务
        5.2.2 实验对象
        5.2.3 实验设备及材料
        5.2.4 实验程序和要求
        5.2.5 实验变量及衡量方法
    5.3 实验结果
        5.3.1 原案数据的可靠性
        5.3.2 检验假设1
        5.3.3 检验假设2
    5.4 分析与讨论
        5.4.1 对假设1 检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5.4.2 对假设2 检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5.5 结论
    5.6 本章小结
6 面向半结构化任务的设计型知识工作认知过程实验
    6.1 研究方法
        6.1.1 实验任务
        6.1.2 实验对象
        6.1.3 试验设备与材料
        6.1.4 实验程序和要求
        6.1.5 实验变量和衡量方法
    6.2 实验结果与分析
        6.2.1 检验假设3
        6.2.2 对假设3 检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6.3 结论
    6.4 本章小结
7 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概念模型修正和效率优化
    7.1 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的修正
    7.2 改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对策与建议
    7.3 现代制造环境下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的优化模型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基于Multi-agent的协同制造资源共享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协同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国内外现状
        1.2.1 协同制造的内涵
        1.2.2 协同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国内外现状
    1.3 协同制造资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1.4.1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基于Multi-agent的协同制造资源共享理论
    2.1 Agent和 Multi-agent
        2.1.1 Agent内涵
        2.1.2 Multi-agent技术
    2.2 制造资源共享理论
        2.2.1 资源共享的概念模型和控制模型
        2.2.2 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的资源共享
        2.2.3 面向资源共享的资源库
        2.2.4 资源共享的服务质量
    2.3 基于 Multi-agent的协同制造资源共享框架
        2.3.1 架构原则
        2.3.2 协同制造资源链
        2.3.3 共享方案
        2.3.4 基于 Multi-agent的协同制造资共享框架
    2.4 基于 Multi-agent的协同制造资源建模
        2.4.1 协同制造资源模型内涵
        2.4.2 协同制造资源模型建立原则
        2.4.3 基于XML和知识本体的协同制造资源模型描述
        2.4.4 基于Multi-agent的协同制造资源建模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协同制造模式下资源获取和重构
    3.1 协同制造模式下的资源获取技术
        3.1.1 主动资源获取
        3.1.2 过程模型中的资源定义
        3.1.3 模型驱动的主动资源获取原理
        3.1.4 模型驱动的主动资源获取系统体系结构
        3.1.5 面向主动资源获取的ECA规则
    3.2 基于Multi-agent的协同制造资源可重构研究
        3.2.1 基于Multi-agent的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
        3.2.2 协同制造资源重构分析
        3.2.3 基于Multi-agent和进化博弈论的制造资源重构
        3.2.4 基于博弈论的协同制造资源重构模型求解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Multi-agent的协同制造资源共享安全
    4.1 协同制造资源共享安全概述
    4.2 基于Multi-agent的身份认证技术研究
        4.2.1 网络环境下协同制造系统的认证要求
        4.2.2 基于Multi-agent的协同制造资源共享认证方案
    4.3 基于Multi-agent的协同制造资源自保护模型研究
        4.3.1 入侵检测技术概述
        4.3.2 Agent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
        4.4.3 基于Multi-agent的协同制造资源自保护模型研究
        4.3.4 模型测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协同制造资源共享原型系统的研究
    5.1 协同制造资源共享原型系统的总体设计
        5.1.1 网络环境下协同制造资源共享原型系统的逻辑结构
        5.1.2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5.2 典型模块及其运行实例
        5.2.1 系统主界面
        5.2.2 协同制造资源检索界面
        5.2.3 协同制造资源重构配置界面
        5.2.4 身份认证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6.2 下一步主要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若干问题解答(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OPC的传动误差检测系统研究[D]. 王露露.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2]4000米地质岩心钻机中绳索取心绞车研究[D]. 古卫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3)
  • [3]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汽车制造工艺课程改革与实践[J]. 石美玉,齐晓杰,安永东,纪峻岭,王强. 中国冶金教育, 2015(01)
  • [4]中国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发展历程及其人才培养作用分析[D]. 陈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4(06)
  • [5]计算机软件整体保护模式之探讨 ——版权法与专利法之双重视角[D]. 王运嘉. 中国政法大学, 2014(12)
  • [6]公差与配合应用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 聂晓帆. 广西工学院, 2011(10)
  • [7]高速加工机床电主轴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梁毅峰.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5)
  • [8]常用机械传动零部件CAD系统设计[D]. 屈名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1)
  • [9]现代制造环境下基于认知过程分析的设计型知识工作效率研究[D]. 李发权. 重庆大学, 2009(10)
  • [10]基于Multi-agent的协同制造资源共享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D]. 吕琳.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7)

标签:;  ;  ;  ;  ;  

《机械设计手册(软件版)》部分问题解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