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语生命范畴及其词汇、词法、句法表现(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妮[1](2021)在《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反义对举词汇构式是指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语素构成的词汇构式。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反义对举词汇构式占有一定的比例,又存在其自身的特殊性,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因此,加强对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本体研究和偏误分析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对外汉词汇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收录的反义对举词语为研究对象,以构式语法理论、偏误分析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偏误分析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法,对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形式意义特征、语法语义、习得偏误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旨在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引言。从本体和应用两方面来论述词汇构式的研究现状,说明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说明本文的语料来源。第二章,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形式意义特征。从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对反义对举词汇构式进行考察。首先说明反义对举词汇构式具有整体性、反义对举和语序定序的形式特征,然后说明反义对举词汇构式具有单义与多义性、整体性的意义特征。第三章,现代汉语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语法语义分析。从词法构成、词性考察出发对现代汉语反义对举词汇构式进行语法分析,从义项出发对现代汉语反义对举词汇构式进行语义分析,最终概括出语素加合表义、语素消减表义和语素整合表义三种表义类型。第四章,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偏误分析。首先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学习者习得过程中的偏误进行归纳,总结出误代、误加、遗漏、错序、认知书写偏误五大偏误类型。然后再统计语料库中反义对举词汇构式偏误数量最多的top20和偏误分布国家范围最广的top20。最后分析反义对举词汇构式偏误产生的原因,包括学习者未掌握构式习得的整体性、学习者未掌握构式习得的有序性、学习者未理解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学习者未掌握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多义性、学习者的错误认知等五个方面的原因。第五章,反义对举词汇的教学策略。本章基于上述研究成果,结合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列入词库,整体习得”“语义背景分析”“强化多义词汇构式的语境识别训练”“区分词和短语”和“强化认知书写”等教学策略,将本体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应用研究有机结合。第六章,结语。对本文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耿芳[2](2021)在《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学界对语气的研究存在概念界定模糊、功能取向不明显、研究不系统等问题,从而语气对比领域也缺乏较为完善的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以功能为出发点,明确语气概念,在此基础上,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对比,旨在达到以下三个研究目的:揭示汉日语气类别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揭示汉日语气语势及其体现形式的异同;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本研究的语气系统包含语气类别系统与语气语势系统,关注人际社会沟通与个人意志、情感在语言层面的体现,人际社会沟通由语气类别系统体现,个人意志与情感由语气语势系统体现。研究依托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语气类别隐喻式、语气语势的精密度,句法、词汇等语言体现形式,语场、语旨、语式等语境特点进行描述、例证、对比,且由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出发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异同。研究发现如下:汉日语气一致式精密度基本一致,功能类别均包含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陈述语气中内含五类感叹语气,分别是对事物的感叹、对事物性质的感叹、对事物数量的感叹、对情形性质的感叹、对情形数量的感叹。汉日疑问语气均包含寻求正反及寻求新信息两类;日语中寻求正反选择类语气仅在级阶小句中出现。汉日祈使语气均包含命令、要求、支配、希愿、建议、提供、祝愿七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一致式呈现出在语序调整、程式化表达、疑问词、语气词使用等方面的共性;包含基本语序、成分重叠、结构顺序、疑问词提示特征、语气词性别特征、词法变化等方面的差异性。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的精密度较为一致,均有陈述语气疑问型隐喻、陈述语气反义型隐喻、疑问语气陈述型隐喻、疑问语气祈使型隐喻、祈使语气陈述型隐喻、祈使语气疑问型隐喻六类。语言体现形式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具有程式化表达、“否定”成分非常规使用、语气词高频使用、句法与词汇共现关联等共性;呈现出句式结构、程式化表达适用性、语气副词、词法变位、句法与词汇共现特点等差异。语境特点方面,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在话轮潜势、口语特征、隐喻义与上下文依赖关联、体现形式与上下文依赖关联、权势关系与句法特征互动等方面表现出共性;具备会话双方权势关系多样性、权势关系与体现形式关联、上下文依赖程度、语体倾向性、隐喻义与语式关联、隐喻义多功能性等差异。汉日语气语势在功能系统精密度上程度一致,内在语势均包含确实、料悟、能力、必然、或然、允许、意愿、义务八类;外在语势均含程度、速度两类,其中程度语势包括高、中、低三个水平,速度语势包含急、平、缓三个水平。体现形式手段方面,汉日语气语势呈现出对成分重复、隐喻式表达、不完整表达、投射结构、骂詈语、填充词等手段使用的共性。此外,由于外在语势关注语言的物理特征,本文对其语音手段进行简要分析并发现,汉日外在语势语音手段在音量与情绪对应、元音发声变化等方面存在共性;日语还可使用卷舌、促音、非常规浊化等手段体现外在语势,其中促音、非常规浊化也可在文字书写系统中体现。从语序类型与形态类型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语气系统的语气构成均不依赖语序,呈现出相似的问答模式;在前置语语言典型性、词汇性与词法性、句法成分与形式对应关系、句法顺序与规则侧重等方面展现出差异。从思维维度关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汉日民族对人际关系呈现出相似的理解模式,展现出务实性与情感性、整体性与群体性、直觉性与规约性三组对照思维差异。从社会文化观察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及差异,发现中日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均强调互动协商,中日社会宗族性架构与集团性架构的差异影响汉日民族思维,从而使其在语言类型、语气系统上呈现出差异。总的来说,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对汉日语气系统进行描述、例证,基于理论框架对语气的语言体现形式及语境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对比分析,通过语言体现形式对比发掘汉日语言在语气表达上的异同,通过语境特点描写明确语气的互动属性,并最终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维度探讨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丰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语气的研究,回应了学界语气研究存在的问题。
徐茜朦[3](2021)在《“X意”情状副词的形成和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情状副词是汉语词库中比较常用的副词小类,内部成员繁杂,与其他副词相比,其发展程度还未成熟,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内容尚未完善,存在分歧和争议,这一副词小类仍有研究的价值和空间。本文将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以事实语料为依据,分析形式相似、成规模出现、广泛使用的“X意”情状副词的成词历程,归纳其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中的句法变化、语用特征、语义演变,分析其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并由此深入探索“X意”情状副词由短语到实词再到虚词的演变规律和特点。本文一共有七个章节,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主要详细地讲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目前学界对该类副词的研究现状等内容。第二章考察表示“预谋义”的“X意”情状副词的内部成员,这类词我们选取了典型成员共计两个,分别是“故意”和“蓄意”,这两个个案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尤其是个案“蓄意”的研究。其中,“故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化的角度研究其历时演变,这里我们就“故意”从偏正短语词汇化为副词进行了探究。基于语料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其词汇化、语用化、语法化的过程进行考察。第三章考察表示“失真义”的“X意”情状副词的内部成员,这类词我们选取了典型成员共计两个,分别是“假意”和“曲意”,“假意”从偏正短语先词汇化为名词,后又历经语法化,演变为副词。而“曲意”只经历了从动宾短语到副词的词汇化历程。因此将其放在一起研究形成对比,总结其在历时成词上的共性和个性,本章基于对语料的充分调查和分析,从语用、语义、句法三个角度说明和解释其成词的动因和机制。第四章考察表示“态度坚定义”的“X意”情状副词的内部成员,这类词我们选取了典型成员共计两个,分别是“执意”和“决意”,两者在历时演变的过程有所不同,虽然副词“执意”和“决意”都是动宾式短语为源头,但是“决意”在历时上有偏正结构和动宾结构的词组,在其成词过程中后者继续往词汇化方向演变,前者则停滞在偏正短语的阶段,而“执意”只经历了连动结构中,动宾短语到副词的词汇化过程。我们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它们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进行了考察。第五章考察表示“放纵义”的“X意”情状副词的内部成员,这类词我们选取了典型成员共计两个,分别是“恣意”和“任意”,两者都是前人未曾研究的个案,我们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其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进行了考察。第六章对情状副词“X意”词汇化的特点、动因和机制进行总结。第七章是结论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
黄广平[4](2020)在《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文中指出动结构式极具特色,其独特性和重要性在众多句式中尤其突出,一直以来是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动结构式是一个由谓语动词和结果补语组成的双表述句法结构,表示动作和该动作引发的结果的语义关系。其句法结构形式主要表征为SVOR,SVRO,SVR等。通过阅读英汉从古至今四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经典文献,对其动结构式进行穷尽性搜索、整理和统计,我们发现以往研究主要基于结构主义,生成语法视角,少量基于认知语言学视角的,极少基于两种或以上的跨语言对比或类型学视角。共时方面主要对动结构式的定义、产生、来源、类型、句法和语义等方面做了较细致深入的研究,成果显着,而历时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动结构式某些特殊次构式或组成成分如动词或结果补语的个案的历时描写,或是对断代历史时期或专书史籍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必要的基础。但是,总体来说,以往研究大多囿于对动结构式分类和句法语义特征的共时描写,对动结构式全面而系统的历时演变的研究却很少,而把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对跨语言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的动态描写则更为鲜见。再者,对跨语言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和差异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动因的解释也还不够深入。针对动结构式研究现状,本研究从历时构式语法视角,以构式语法理论、构式化理论、语法化理论和力动态系统理论为基础,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结合,共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语料数据统计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过程、特征和规律进行较详尽的概括和描写,对二者共性和个性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共性和个性背后的认知机制和动因进行较深入的探讨和解释。在已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探讨了以下三个问题:(1)英汉动结构式具有怎样的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2)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特征和规律有何异同?(3)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异同的认知机制和动因是什么?本研究基于英汉四个历史时期的经典文献语料,对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过程和特征进行了描写分析,绘制了二者的演变过程。英语动结构式的显着的历时演变链条为:S+O+R+Vt→S+Vt+O+R或S+Vt+R+O→SVOR。其中,变化最大的是S+O+R+Vt演变成为S+Vt+O+R,发生在中古英语早期,属于“形式新+语义新”的构式化。因为古英语基本语序的改变和屈折系统的衰落,演变为符合动结构式因果顺序的语序SVOR。由于SVOR的高频使用,隐喻和类推机制的影响,SVRO愈加淡化和受限,其结果补语逐渐限于一些高频形容词如open充当。SVOR则得到进一步扩展使用,一直到现代时期,都属于后构式化演变。关于汉语动结构式,其显着的语法化链条呈现为:S+Vt+Vt→S+Vt+Vi→S+Vt+R。其中,发生在上古汉语末期或中古早期S+Vt+Vt到S+Vt+Vi的演变属于前构式化演变。变化最大的是S+Vt+Vi到S+Vt+R的演变,受类推机制和双音化趋势的影响,发生了“形式新+语义新”的构式化。其后,由于动结构式的动词语义类型得到扩展,隐性致使义的动词也越来越多入句动结构式,因此属于后构式化演变。总体来说,英汉动结构式都遵循“构式演变-构式化-构式演变”的演化过程。英汉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其共性表现在:第一,英汉动结构式的主导语序是SVR的连续语序;第二,致使类动结构式图式性最高,能产性最强;第三;英汉动结构式语义简洁语用高效。其差异主要在于:第一,英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逐渐增加而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逐渐减少;第二,汉语动结构式能产性高于英语动结构式;第三,英语动结构式构式化主要机制为概念隐喻,汉语为类推;第四,英语动结构式历时演变根本动因是屈折标记系统渐趋消失,汉语是双音化趋势。语言是对世界的编码,在人类共有的心理和认知基础之上,由于民族、地域、传统文化、社会环境、思维模式等的不同,不同民族的语言有共性,也有自己独特的编码方式。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深层认知动因主要在于:1)英汉动结构式语序的理据性存在差异,英语动结构式体现了顺序象似性,汉语动结构式体现了距离象似性;2)英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递次扫描”和汉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总括扫描”;3)英汉动结构式致使概念的识解存在差异,英语动结构式层级凸显力动态中的结果/使果特征,汉语动结构式由于双音化趋势的影响,动词和结果补语逐渐凝结成一个固定单位,更凸显动词和结果补语的关系。本研究从语言的经济性和象似性,语言构式的概念化方式,以及力动态系统模式等方面来深入解释英汉动结构式的共性和差异背后的认知机制和深层动因。本研究以历时构式语法新视角出发,对英汉动结构式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弥补了以往学者对动结构式共时和历时演变研究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对英汉动结构式的研究。通过对动结构式历时演变过程、特征和路径的系统的描写和共性及个性对比解析,揭示了人类语言演变不仅有语言内部的原因,有共同的心理和认知基础,也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传统以及思维习惯等外部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为跨语言构式对比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研究成果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英汉动结构式之间的异同,有益于跨语言句式的学习和实践,有助于人们掌握跨语言句式之间的差异和共性规律,对外语教学、二语习得、对外汉语教学、英汉翻译和词典编撰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赵宏伟[5](2020)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框架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对比英汉致使结构的语义句法异同并揭示其产生的动因。本文认为,从概念意义上看,致使结构是由使因事件和结果事件整合而成的一个致使情景,结果事件过程均可以在外部致使力作用下产生,致使情景在及物性结构中体现为一类由致使行为和致使结果构成的复合过程。兼顾英汉语差异,参考类型学对致使结构的分类,在系统功能语法并协互补思想指导下,将致使结构分为词汇型致使和句法型致使。词汇型致使指致使行为与致使结果在语言中体现为单一词汇形式的结构;句法致使指致使行为和致使结果在语言中分别体现为不同词汇形式的结构,其致使义的表达是词汇资源和语法资源互动的结果。句法致使可进一步分为表达致使义的英语复合宾语句(对应汉语兼语句)、动结式和双宾语结构。文章在对致使概念界定和分类基础上,从微观上描写了英汉各类致使结构内部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宏观上基于及物性理论构建了英汉致使意义系统网络,并在过程语义配置结构框架下对致使结构进行了功能句法分析,最后从语法化、信息结构、概念化方式和语言类型特点等角度揭示了英汉致使结构语义句法异同的动因。研究发现如下:通过考察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内部语义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发现英汉在致使行为体现形式及致使结果已然性实现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别。体现致使行为的致使动词无论在意义还是构成上都不尽相同,语义上,英语致使词语均表达使动型,汉语则表达使动型和使成型两类;构成上,英语致使词语以单纯词为主,蕴含结果已然性特征,而汉语以双音节合成词为主,除自身蕴含结果已然性外,某些单音节词需通过附加动态助词“着、了、起”等标示结果的已然性,以满足汉语的双音韵律特征。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在及物性结构中均表达致使动作、致使关系和致使心理三个复合过程,但英汉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存在一定差别。除英汉典型词汇致使结构外,汉语存在表达唯施事过程和唯受事过程的两类特殊句式。英汉句式结构上的差别是由汉语特有的动结式复合词和动宾复合词所致。通过考察两类复合词在双音化趋势下的形成过程,揭示了英汉词汇致使语义句法差异的动因。致使范畴下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具有相同的语义认知基础,在体现及物性过程类型、结构语序上均表现出了较大的相似性,但在致事来源、动词类型、过程语义配置结构上存在细微差别。基于相关语义参数对英汉致使结构内部成分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事生命度优先选择序列不同。在事物型致事和事件型致事的选择上,英语倾向于前者,汉语倾向于后者,这与英汉思维习惯及信息组织方式不同有关。除英汉共有的使令义动词和非使令义动词(纯致使义和助使义)外,汉语还存在一类隐性使令义动词。英汉两类结构体现的及物性过程类型相同,但语义配置结构不同。致使过程通常期待的参与者是一个嵌入过程小句,但汉语隐性使令义动词构成的兼语句致使过程期待的结果参与者为个体,致使结果在过程中充当环境成分,在小句中充当目的状语,构成“施事+过程+受事”一类语义配置结构。另外,英汉致使关系过程的语义配置不同,英语常表现为隐性结果谓词,汉语结果谓词则为显性。以上差异是由英汉语言结构类型不同所致,对进入该结构的致使动词或结果谓词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通过微观层面上对英汉致使动结式语义成分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使语义要素语义特征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体现语义成分的句法单位不尽相同。宏观层面上对英汉致使动结式功能语义句法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使动结式在体现及物性过程类型、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及句法功能上均存在较大差别,英语仅表达致使关系过程,缺失致使动作过程和致使心理过程,这与体现英汉致使结果的句法单位性质有关。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的不同及英汉结构组配灵活性的不同。英语动结式是对致使概念的直接映射,表现为典型分离式(SVOR),语序较为固定,汉语基本语序表现为黏合式(SVRO),且语序具有较大灵活性,表现为大量特殊句式,如倒置动结式、重动句和有标记致使位移句,从而造成英汉动结式句法功能上的差异。通过对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的历时考察,及对汉语特殊句式形成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英汉语言类型和信息结构在二者差异中的主导作用。英汉双宾语结构包括双名结构和与格结构。从致使义角度看,双名结构表达致使拥有、致使失去和致使感知义,与格结构表达致使被拥有和致使被感知义。二者并不存在转换关系,是两个独立的结构形式。英汉双名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动词语义、句式语义和句式结构上。由于英汉语对致使概念的不同词汇化模式,汉语双名动词存在“一词两反义”现象;英语双名结构仅表达右向传递义,而汉语可以表达左、右向传递义,这与英汉语形义匹配模式不同有关;出于语义、语音和语用上的考虑,汉语双名结构通常附加方向义标记词以明确传递方向、和谐韵律、实现交际意图,从而造成英汉语义配置结构及句式结构上的不同。英汉与格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句式语序的不同,英语与格结构是对与格概念的直接映射,而汉语语序更加灵活多样,介词及其引出的接受者可置于过程前,起强调作用。语序的不同与英汉表达信息结构的不同有关,通过表达有标记信息结构,可以达到实现特殊语用效果的目的。英汉致使结构作为一个语义范畴网络,存在典型与非典型形式,由典型到非典型形式的过渡构成一个连续统。根据形式语义紧密度参数,分析了英汉致使范畴不同体现形式间的形式语义关系,发现英汉语不同致使结构在形式语义紧密度上呈渐变趋势,各自构成一个形式语义连续统。纵观致使范畴在英汉语中体现形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致使概念词汇化模式的不同及结构语序的不同。不同词汇化模式是由英语综合型、汉语分析型语言类型所致,不同语序与英汉语对致使事件的概念化方式不同有关。总体来讲,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英汉致使结构语义句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对比,并从多维视角揭示了英汉致使结构异同的动因,不仅完善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框架在描述致使范畴上的不足,为描述该类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加深了对英汉致使结构共性和个性的认识,有助于英汉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的习得,同时为英汉互译提供了参考。
杜可风[6](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袁文澜[7](2020)在《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词义与语序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汉语中存在由两个具有反义关系的动词性语素构成的复合词,简称为反义动素复合词,虽然两个语素的意义相反,却能在同一结构中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这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又有趣的现象。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收录的88个反义动素复合词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词义和语序两个角度对反义动素复合词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其词义构成类型、词汇化特点以及语素顺序等问题。文章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大致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起和研究对象,梳理学界对并列双音复合词中反义复合词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梳理前人研究这类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观点,并介绍本文的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等。第二部分从共时的角度出发,对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词义构成类型进行研究,即分析复合词词义与语素义之间的关系。根据复合词词义的实际构成情况,将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词义构成类型分为加合型、偏义型、引申型三种,并结合隐喻和转喻的理论对这三种类型进行讨论,发现大部分反义动素复合词仍保留着其短语义的用法,且约一半的复合词都在本义的基础上实现了词义的引申。第三部分从历时的角度进行分析,因为反义动素复合词最初在古汉语中并不是以词的形式出现的,而是反义连用短语,反义连用短语通过词汇化逐渐凝固成词,所以这部分主要对加合型、偏义型、引申型复合词进行词汇化的个案研究。发现复合词在词汇化的过程中,复合词的词义会通过隐喻或转喻机制而实现词义的引申,其语法功能也可能随之发生改变,且不同类型的复合词其词汇化程度是不同的,一般词义发生虚化的复合词其词汇化程度最高。第四部分考察反义动素复合词在语序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以及制约复合词语序的因素。制约反义复合词语序的因素主要是声调和意义,在声调上,反义复合词一般是按四声的顺序进行排列的;而在意义上,反义复合词的语序一般象似于客观世界的规律和人类的认知顺序,所以本文结合认知语言学的象似理论,考察两个因素对复合词语序的影响。此外,本文还从词义、语法和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两对逆序词——“沉浮浮沉”“来往往来”的异同。第五部分结语,对文章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概括,说明本文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有待进一步探索的地方。
李红英[8](2020)在《双音时间副词的来源与演变》文中研究指明时间是语言表达中重要的一部分,时间副词在副词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前人对于时间副词的研究很多,但是系统性地研究其历时发展的较少。本文将时间副词分为三大类,分别是表时时间副词、表频时间副词、表序时间副词,将表时时间副词又分为时制副词和时体副词,对其形成和演变过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系统的描写,并立足于词汇化、语法化和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对时间副词形成的特点、动因和机制做了归纳和总结。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部分,对研究时间副词历时来源的研究意义和目的做了简要分析,对其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做了搜集和总结,对时间副词的定义,句法、语义、语用,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研究,专书时间副词和时间副词的历时演变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搜集和整理。第二章是时制副词的研究,这类词数量较多。选取了前人尚未研究的或研究较少的“前脚、后脚”和“自古”作为考察对象,对其历时演变发展做了详细考察,并对“前脚、后脚”形成的动因做了简要分析。第三章是时体副词的研究,选取了前人研究较少的“即将”和“早已”作为分析对象,先分析了其组成成分“即”、“将”、“早”、“已”的虚化过程,再分析了双音节副词“即将”和“早已”的形成过程。第四章是表频时间副词的研究,选取了前人研究较少的“屡屡”和“累累”作为考察对象,并对重叠式表频时间副词形成的共性做了简要总结。第五章是对表序时间副词的研究,选取了“首先”和“再次”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词汇化过程进行了考察,“首先”和“再次”在使用过程中都有两种用法,一是作为副词的用法,二是作为代词的用法,两种用法都较多。第六章主要从理论的角度对双音时间副词形成的特点、动因和机制进行了总结。双音时间副词形成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源语素最初不一定含有时间义、双音时间副词虚化的程度不同。形成动因主要包括句法位置、语义变化、韵律需要、高频使用以及其他因素。其形成的机制主要有认知隐喻和重新分析。第七章是文章的结语部分,主要对双音节时间副词形成的过程做了归纳,并对其形成的特点、动因和机制做了总结。
袁耀辉[9](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侯倩[10](2019)在《现代汉语“否定语素+X”词语研究》文中认为在人类的认知世界里,否定范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现实世界中否定无处不在,在语言里也同样如此,否定存在人类语言的各个层面,从语素到篇章,语言都有自己表达否定的系统,与肯定范畴相比,否定范畴的表达在形式上更为复杂。本文立足于词汇学的研究范式,以具有形式标记的“否定语素+X”词汇为研究对象,探讨否定语素构词所涉及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形式和意义的对应性、否定语素作为词内成分对词义表达的影响、否定语素构词的词汇化和语法化、不同否定语素构词的特点及其对比等问题。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和第六章是绪论和结语,绪论部分界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梳理了否定语素构词的研究现状,包括否定语素构词个类研究与综合研究,汉语中的否定语素构词研究和英语中的否定语素构词研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新的研究空间,在此基础上阐明了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等。结语部分总结文章所得出的主要结论、文章的创新之处及其有待于继续研究讨论的问题。第二章考察现代汉语中的“不+X”构词,本章以否定语素构词中数量最多也是最重要的一类为考察对象,通过分析“不”本身的语法语义特点,探讨“不”在构词中的性质和语义表现,“不”在“不+X”中的意义表现相比较其他否定语素来说,呈现出更为多义性的特点,这与“不”的普遍性、常用性以及主观性都有关系。“不+X”的结构类型主要是偏正式,“不”与不同词性成分构词表现出倾向性,“不”作为副词性成分与动词性和形容词性成分的结合最为常规和典型,其中与形容词性成分的结合数量最多,词义与语素义的关系更透明,而与名词性成分的结合,要求进入此结构的名词性成分具有描述性语义特征,在意义上也是提取这部分语义特征,从而出现形容词化的倾向,以构式的视角阐释,是受到构式压制作用而出现的语义调整。“不+X”与“X”的语义关系,从实词和虚词、双音节和三音节、单义和多义等不同维度展开讨论,试图探究形式和意义对应性以及不对应性的规律及内在因素。“不+X”在褒贬色彩义上表现出“不+褒义或中性成分”构成带贬义色彩的词占优势的现象,并且具有语言学上的普遍性,这可以从功能语言学中的委婉机制和礼貌原则上寻求解释。“不+X”的词汇化类型主要是“粘合”类,在词汇化语法化的过程中,“不”的语义和功能发生变化,表现在功能由独立变为黏着,表达否定的语义弱化。第三章考察现代汉语中的“无+X”和“没+X”构词。“没”是汉语否定系统中与“不”对比讨论最多的否定性成分,“不”和“没”的分合对否定系统的面貌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无”和“没”具有历时替换关系,本章通过“无”和“没”本身的语法语义特点,探讨“无”和“没”在构词中的性质和语义表现,单义词“无+X”除了意义有所虚化的副词以及虚词无法分析“无”和“X”的语素义外,其余的大部分实词“无+X”中的“无”都是“没有”的意思,在多义的“无+X”中,有的“无+X”表现出“不”和“没有”两种否定意义,“没”作为词内成分,意义是“没有”,“没”在复合词中没有显示出“不”的意义,这与“没”产生时代较晚,与“不”分工明确有关。“没”产生于白话文兴起的语境下,且与“无”具有替换关系,在语体色彩上,“没+X”表现得较为口语,而“无+X”则一般比较文雅,属于书面语。“无+X”和“不+X”的主要不同表现在“无+X”中的“X”主要是名词性成分,“不+X”中的“X”主要为谓词性成分。由于“不”和“没”作为否定语素构词,否定的概念域完全不同,所以“不+X”和“没+X”没有同素构词,即不存在“X”为同一形式的“不+X”和“没+X”。“没|无+X”与肯定系统里的“有”所构成的“有+X”之间一般存着语义对应性,但是有些“有+中性名词”会出现语义偏移,偏向“正面、积极”义,这种情况下,“没、无+X”与“有+X”不能形成语义对应。第四章考察现代汉语中的“非+X”和“未+X”构词。“非”是否定词系统里一个比较有特点的词,“非”作为构词语素参与构词,语义是“不、不合于、不属于某种范围”,“非”的典型功能是否定属性词,“非+X”一般表示的是不具备X属性特征的。如果X是属性词,那么这个“非+X”结构是符合常规的结构,如果“X”不是属性词,那么在“非+X”的构式压制下,“非”会激活“X”的某些属性,表现出对属性的否定。“非”在现代汉语中作为类前缀结合范围很广,可以与不同的词结合构成一个表示否定意义的结构,组合能力非常强大,出现了一些“非+X”形式短语。“不+X”与“非+X”对应对较少,但少数的对应对的意义相似性高。“未+X”与其他否定语素构词相比,更具有委婉性。这与“未”本身语义的时制信息有关,“未”不关涉将来的特点使得表达更有委婉表现的空间,“未”是文言词,表达更为典雅,这也是“未+X”委婉性的因素。第五章考察含有否定语素的成语,成语也是现代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关注具有形式特性的汉语否定语素类成语,以否定语素作为切入角度探讨成语的构造机制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否定语素在成语中的意义表现及其对成语化的贡献。
二、汉语生命范畴及其词汇、词法、句法表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汉语生命范畴及其词汇、词法、句法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三、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一)理论基础 |
(二)研究方法 |
四、语料来源 |
(一)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
(二)北京大学CCL语料库 |
第2章 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形式意义特征 |
一、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形式特征 |
(一)整体性 |
(二)反义对举 |
(三)语序定序 |
二、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意义特征 |
(一)单义与多义性 |
(二)整体性 |
三、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代汉语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语法语义分析 |
一、现代汉语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语法分析 |
(一)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词法构成 |
(二)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词性考察 |
(三)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词法统计分析 |
二、现代汉语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语义分析 |
(一)语素加合表义 |
(二)语素消减表义 |
(三)语素整合表义 |
三、本章小结 |
第4章 反义对举词汇构式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偏误分析 |
一、反义对举词汇构式偏误的类型 |
(一)误代 |
(二)误加 |
(三)遗漏 |
(四)错序 |
(五)认知书写偏误 |
二、反义对举词汇构式偏误的统计分析 |
(一)反义对举词汇构式偏误量的统计分析 |
(二)反义对举词汇构式偏误分布国家范围的统计分析 |
三、反义对举词汇构式偏误产生的原因 |
(一)学习者未掌握构式习得的整体性 |
(二)学习者未掌握构式习得的有序性 |
(三)学习者未理解词语使用的语义背景 |
(四)学习者未掌握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多义性 |
(五)学习者的错误认知 |
四、本章小结 |
第5章 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的教学策略 |
一、引入词库,整体习得 |
二、语义背景分析 |
三、强化多义词汇构式的语境识别训练 |
四、区分词和短语 |
五、强化认知书写 |
六、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一、本文的主要内容 |
二、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现代汉语反义对举词汇构式词表 |
致谢 |
(2)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视角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4 研究对象与语料选取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意义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汉语语气研究 |
2.2.1 汉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
2.2.2 汉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
2.2.3 汉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
2.3 日语语气研究 |
2.3.1 日语语气研究历史溯源 |
2.3.2 日语语气类别一致式研究回顾 |
2.3.3 日语语气类别隐喻式研究回顾 |
2.4 汉日语气对比研究 |
2.5 系统功能视角下的语气研究 |
2.5.1 人际功能研究 |
2.5.2 人际隐喻研究 |
2.5.3 汉语语气研究 |
2.5.4 日语语气研究 |
2.5.5 语气对比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概念 |
3.2.1 系统 |
3.2.2 功能 |
3.2.3 精密度 |
3.2.4 盖然率 |
3.2.5 体现 |
3.2.6 例示 |
3.2.7 语境 |
3.3 语气系统 |
3.3.1 语气类别系统 |
3.3.2 语气语势系统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汉日语气类别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1 引言 |
4.2 陈述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2.1 精密度对比 |
4.2.2 句法手段对比 |
4.2.3 词汇手段对比 |
4.3 感叹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3.1 精密度对比 |
4.3.2 句法手段对比 |
4.3.3 词汇手段对比 |
4.4 疑问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4.1 精密度对比 |
4.4.2 句法手段对比 |
4.4.3 词汇手段对比 |
4.5 祈使语气一致式及体现形式对比 |
4.5.1 精密度对比 |
4.5.2 句法手段对比 |
4.5.3 词汇手段对比 |
4.6 小结 |
第五章 汉日语气类别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1 引言 |
5.2 陈述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2.1 精密度对比 |
5.2.2 句法手段对比 |
5.2.3 词汇手段对比 |
5.2.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
5.2.5 语场特点对比 |
5.2.6 语旨特点对比 |
5.2.7 语式特点对比 |
5.2.8 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2.9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3 疑问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3.1 精密度对比 |
5.3.2 句法手段对比 |
5.3.3 词汇手段对比 |
5.3.4 语场特点对比 |
5.3.5 语旨特点对比 |
5.3.6 语式特点对比 |
5.3.7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4 祈使语气隐喻式及体现形式与语境特点对比 |
5.4.1 精密度对比 |
5.4.2 句法手段对比 |
5.4.3 词汇手段对比 |
5.4.4 语言形式共现手段对比 |
5.4.5 语场特点对比 |
5.4.6 语旨特点对比 |
5.4.7 语式特点对比 |
5.4.8 语言-语境共现特点对比 |
5.5 小结 |
第六章 汉日语气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1 引言 |
6.2 内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2.1 精密度对比 |
6.2.2 句法手段对比 |
6.2.3 词汇手段对比 |
6.3 外在语势及体现形式对比 |
6.3.1 精密度对比 |
6.3.2 句法手段对比 |
6.3.3 词汇手段对比 |
6.3.4 语音手段对比 |
6.4 结语 |
第七章 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和差异 |
7.1 引言 |
7.2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与差异总结 |
7.2.1 汉日语气系统共性 |
7.2.2 汉日语气系统差异 |
7.3 从语言类型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3.1 从语序类型看共性 |
7.3.2 从语序类型看差异 |
7.3.3 从形态类型看差异 |
7.4 从思维维度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4.1 从思维维度看共性 |
7.4.2 从思维维度看差异 |
7.5 从社会文化看汉日语气系统的共性与差异 |
7.5.1 从社会文化看共性 |
7.5.2 从社会文化看差异 |
7.6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 |
8.1 研究发现及创新 |
8.2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英汉、日汉对照人名术语表 |
附录2 莱比锡标注符号说明 |
附录3 文中语料 |
(3)“X意”情状副词的形成和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现状 |
1.2.3 “X意”情状副词研究 |
1.3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语料来源 |
1.4 创新点和内容安排 |
1.4.1 创新点 |
1.4.2 内容安排 |
第2章 “故意”和“蓄意”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
2.1 概论 |
2.2 “故意”的历时来源与演变过程 |
2.2.1 引言 |
2.2.2 从偏正短语到副词“故意” |
2.2.3 “故意”成词的动因和机制 |
2.2.4 结语 |
2.3 情状副词“蓄意”的成词及其动因 |
2.3.1 引言 |
2.3.2 “蓄”和“意”的共现连用 |
2.3.3 从动宾短语到情状副词“蓄意” |
2.3.4 结语 |
2.4 小结 |
第3章 “假意”和“曲意”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
3.1 概论 |
3.2 “假意”由偏正短语到副词的演变及其动因 |
3.2.1 引言 |
3.2.2 从偏正短语到名词“假意” |
3.2.3 从名词到情状副词“假意” |
3.2.4 “假意”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动因机制 |
3.2.5 结语 |
3.3 “曲意”从动宾短语到情状副词的历时演变研究 |
3.3.1 引言 |
3.3.2 动宾短语“曲意”的用法 |
3.3.3 “曲意”的词汇化 |
3.3.4 “曲意”词汇化的动因机制 |
3.3.5 结语 |
3.4 小结 |
第4章 “执意”和“决意”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
4.1 概论 |
4.2 述宾式情状副词“执意”的来源及演变 |
4.2.1 引言 |
4.2.2 “执”和“意”共现连用 |
4.2.3 动宾短语“执意”的副词化历程 |
4.2.4 结语 |
4.3 “决意”从动宾短语到副词的历时演变探微 |
4.3.1 引言 |
4.3.2 “决”和“意” |
4.3.3 “决意”的短语义 |
4.3.4 “决意”从动宾短语到情状副词的成词过程 |
4.3.5 “决意”词汇化的动因与机制 |
4.3.6 结语 |
4.4 小结 |
第5章 “任意”和“恣意”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
5.1 概论 |
5.2 “任意”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
5.2.1 引言 |
5.2.2 “任”和“意”的多项词义演变及其连用 |
5.2.3 “任意”的短语义 |
5.2.4 动宾短语“任意”的成词及演变过程 |
5.2.5 “任意”成词的动因和机制 |
5.2.6 结语 |
5.3 “恣意”的成词与发展 |
5.3.1 引言 |
5.3.2 “恣意”从动宾短语到情状副词 |
5.3.3 “恣意”的新发展 |
5.3.4 结语 |
5.4 小结 |
第6章 “X意”情状副词形成的特点、动因和机制 |
6.1 引言 |
6.2 “X意”从短语到副词演变的特点 |
6.2.1 动词成分的非典型性 |
6.2.2 名词性成分概念的抽象性 |
6.2.3 动词对名词成分的控制力低 |
6.2.4 演变路径的相似性 |
6.3 “X意”情状副词形成的动因 |
6.3.1 句法位置 |
6.3.2 语义因素 |
6.3.3 高频使用 |
6.3.4 双音化和韵律的影响 |
6.4 “X意”情状副词形成的机制 |
6.4.1 认知组块 |
6.4.2 重新分析 |
6.4.3 类推扩展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语料来源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英汉动结构式的共时研究 |
2.1.1 英汉动结构式的定义 |
2.1.2 英汉动结构式的类型研究 |
2.1.3 英汉动结构式的句法研究 |
2.1.4 英汉动结构式的语义研究 |
2.2 英汉动结构式的历时研究 |
2.2.1 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特征的研究 |
2.2.2 特殊动结构式或断代或专书的历时研究 |
2.3 英汉动结构式的跨语言对比研究 |
2.4 英汉动结构式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2.3.1 研究范围的局限性 |
2.3.2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的分割 |
2.3.3 共性与差异对比认知机制和理据的研究不够深入 |
2.3.4 语料统计不充分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构式语法理论 |
3.1.1 构式的定义和内涵 |
3.1.2 构式与内部成分的互动 |
3.1.3 构式的基本特征 |
3.2 构式化理论 |
3.2.1 构式化的定义和内涵 |
3.2.2 构式化的基本特征和运作方法 |
3.3 语法化理论 |
3.3.1 语法化的定义 |
3.3.2 语法化的发展 |
3.3.3 语法化的主要特征和原则 |
3.3.4 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 |
3.4 力动态系统理论 |
3.4.1 力动态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 |
3.4.2 力动态模式的分类 |
3.4.3 力动态的促成和阻碍 |
3.5 诸理论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四章 英语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及特征 |
4.1 英语动结构式的历史分期 |
4.2 英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动词语义演变及特征 |
4.2.1 英语动结构式历时语序类型演变及特征 |
4.2.2 英语动结构式动词语义类型演变及特征 |
4.2.3 英语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构式层级网络 |
4.3 英语动结构式致事和结果补语的历时演变 |
4.3.1 英语动结构式致事历时演变及特征 |
4.3.2 英语动结构式结果补语历时演变及特征 |
4.4 小结 |
第五章 汉语动结构式的历时演变及特征 |
5.1 汉语动结构式的历史分期 |
5.2 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动词语义演变及特征 |
5.2.1 汉语动结构式语序类型演变及特征 |
5.2.2 汉语动结构式动词语义类型演变及特征 |
5.2.3 汉语动结构式的分类及层级网络 |
5.3 汉语动结构式致事及结果补语历时演变特征 |
5.3.1 汉语动结构式致事历时演变及特征 |
5.3.2 汉语动结构式结果补语历时演变及特征 |
5.4 小结 |
第六章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和差异 |
6.1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共性 |
6.1.1 主导语序是SVR的连续语序 |
6.1.2 显性致使类动结构式图式性最高,能产性最强 |
6.1.3 构式语义简洁语用高效 |
6.2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差异 |
6.2.1 英语语序类型逐渐增加而汉语逐渐减少 |
6.2.2 英语动结构式能产性远低于汉语 |
6.2.3 英语构式化主要机制为概念隐喻,汉语为类推 |
6.2.4 英语构式化根本动因为屈折标记系统渐趋消失,汉语为双音化趋势 |
6.3 小结 |
第七章 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异同的认知动因 |
7.1 英汉动结构式语序的理据性差异 |
7.1.1 英语动结构式的顺序象似性 |
7.1.2 汉语动结构式的距离象似性 |
7.2 英汉动结构式概念化方式的差异 |
7.2.1 英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递次扫描” |
7.2.2 汉语动结构式概念化的“总括扫描” |
7.3 英汉动结构式致使概念的识解差异 |
7.3.1 力动态的模式 |
7.3.2 英汉动结构式的层级动态识解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8.2 研究的主要发现 |
8.3 研究创新之处与意义 |
8.4 研究的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用到的电子资源 |
致谢 |
(5)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术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视角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致使范畴概述 |
2.2.1 致使概念内涵 |
2.2.2 致使的语义层级性特征 |
2.2.3 致使类型及范围 |
2.3 致使结构研究的主要视角 |
2.3.1 生成语义学视角 |
2.3.2 生成语法视角 |
2.3.3 认知语言学视角 |
2.3.4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
2.3.5 类型学视角 |
2.4 致使结构的英汉对比研究 |
2.5 小结 |
3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致使结构的意义系统描述 |
3.2.1 元功能思想下致使过程意义 |
3.2.2 系统思想下致使意义系统 |
3.3 致使结构功能句法分析 |
3.3.1 功能句法理论 |
3.3.2 基于功能句法理论描述致使结构 |
3.4 小结 |
4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语义句法对比 |
4.1 引言 |
4.2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 |
4.2.1 英语词汇致使 |
4.2.2 汉语词汇致使 |
4.3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
4.3.1 英汉词汇致使动词的类型及构成方式对比 |
4.3.2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语义层级 |
4.3.3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致事对比 |
4.3.4 英汉役事及致使结果对比 |
4.4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4.4.1 致使动作过程 |
4.4.2 致使关系过程 |
4.4.3 致使心理过程 |
4.5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异同及其动因 |
4.5.1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差异 |
4.5.2 英汉词汇致使形态差异与汉语双音化趋式 |
4.6 小结 |
5 致使义英语复合宾语句与汉语兼语句语义句法对比 |
5.1 引言 |
5.2 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 |
5.2.1 英语复合宾语句及致使义复合宾语句 |
5.2.2 汉语兼语句及致使义兼语句 |
5.3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语义成分对比 |
5.3.1 英汉致使动词及致使力对比 |
5.3.2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的语义层级 |
5.3.3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致事对比 |
5.3.4 复合宾语句和兼语句役事对比 |
5.3.5 复合宾语句和兼语句致使结果对比 |
5.4 致使义复合宾语和兼语句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5.4.1 致使动作过程 |
5.4.2 致使关系过程 |
5.4.3 致使心理过程 |
5.4.4 致使交流过程 |
5.4.5 致使行为过程 |
5.4.6 致使存在过程 |
5.4.7 致使气象过程 |
5.5 致使义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异同及其动因 |
5.6 小结 |
6 英汉致使义动结式语义句法对比 |
6.1 引言 |
6.2 英汉致使动结式 |
6.2.1 英语动结式及致使义动结式 |
6.2.2 汉语动补结构及致使义动结式 |
6.3 英汉致使动结式语义成分对比 |
6.3.1 英汉致使义动结式致使力对比 |
6.3.2 致使动结式的语义层级 |
6.3.3 英汉致使动结式致事对比 |
6.3.4 英汉致使动结式役事和致使结果对比 |
6.4 英汉致使动结式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6.4.1 致使动作过程 |
6.4.2 致使关系过程 |
6.4.3 致使心理过程 |
6.5 英汉致使动结式异同及其动因 |
6.5.1 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差异与阐释 |
6.5.2 英汉施受同体动结式差异与阐释 |
6.5.3 汉语致使动结式特殊句式形成机制 |
6.6 余论 |
6.6.1 致使义“得”字句 |
6.6.2 致使义“得”字句功能语义句法分析 |
6.7 小结 |
7 英汉致使义双宾语结构语义句法对比 |
7.1 引言 |
7.2 双宾语结构 |
7.3 双名结构 |
7.3.1 双名结构的语义层级 |
7.3.2 英汉致使义双名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
7.3.3 英汉双名结构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7.3.4 英汉双名结构异同与阐释 |
7.4 与格结构 |
7.4.1 致使与格结构的语义层级 |
7.4.2 英汉与格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
7.4.3 英汉与格结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7.4.4 英汉与格结构异同与信息结构 |
7.5 小结 |
8 从致使范畴看英汉致使结构异同 |
8.1 引言 |
8.2 英汉致使范畴形式语义连续统 |
8.2.1 英语致使结构形式语义连续统 |
8.2.2 汉语致使结构形式语义连续统 |
8.3 英汉致使概念的不同词汇化模式及动因 |
8.3.1 英汉致使结构形态分布差异 |
8.3.2 英汉致使动词词汇化差异 |
8.4 英汉致使结构语序差异及不同概念化方式 |
8.5 小结 |
9 结论 |
9.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9.2 本研究的贡献 |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加的夫语法影响过程及物性系统网络 |
附录B 汉语及物性系统网络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
0.1.1 选题缘由 |
0.1.2 研究对象 |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
0.2.1 研究现状 |
0.2.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方法 |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
0.4.1 语料来源 |
0.4.2 文章体例 |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
1.1.1 “P”居中 |
1.1.2 结构特点 |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
1.3.1 谓词音节 |
1.3.2 性质与功用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
2.1.1 内部层次 |
2.1.2 附缀结构 |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
2.2.1 结构模式 |
2.2.2 成分选择 |
2.2.3 语法特征 |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
2.3.1 情态化 |
2.3.2 关联化 |
2.3.3 演化成因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
3.1.1 单音节词 |
3.1.2 双音节词 |
3.1.3 语义特征 |
3.1.4 句法功能 |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
3.2.1 词汇化过程 |
3.2.2 词汇化成因 |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
3.3.1 “V自+于” |
3.3.2 “V于+自” |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
5.1.1 结构方式 |
5.1.2 类别性质 |
5.1.3 体标记后附 |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
5.2.2 及物化历程 |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
5.3.1 介词虚化 |
5.3.2 音步制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
6.2.1 连动而述补 |
6.2.2 述补而述宾 |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
7.2.1 跨层结构重组 |
7.2.2 韵律音步 |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
7.2.4 语用需求强化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
8.1.1 跨层短语“难于” |
8.1.2 粘宾动词“难于” |
8.1.3 副词性“难于” |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
8.2.1 行域到知域 |
8.2.2 委婉否定 |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
8.3.1 成词过程 |
8.3.2 演化机制 |
8.3.3 鉴别标准 |
8.4 从述宾到状中 |
8.4.1 副词化趋势 |
8.4.2 副词化梯度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
9.2.1 词性判定 |
9.2.2 动介共存 |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
9.3.1 跨层结构 |
9.3.2 成词诱因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
10.1.1 语法特征 |
10.1.2 虚化程度 |
10.1.3 语义特征 |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
10.2.1 宾语种类 |
10.2.2 指称化宾语 |
10.2.3 宾语特性 |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
10.4.1 使用语体 |
10.4.2 表达功效 |
10.5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
11.1.1 句法位置 |
11.1.2 组合倾向 |
11.1.3 后续宾语 |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
11.3.1 词汇化过程 |
11.3.2 功能虚化 |
11.3.3 演化机制 |
11.4 叠加用法 |
11.5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
12.1.1 固化成词 |
12.1.2 成词动因 |
12.1.3 动词虚化 |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
12.2.1 前加限定 |
12.2.2 凸显强调 |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
12.3.1 语用功能 |
12.3.2 “于”的零形化 |
12.3.3 配合使用 |
12.4 本章小结 |
结语和余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词义与语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 研究现状 |
1.3.1 反义复合词的产生研究 |
1.3.2 反义复合词的词义研究 |
1.3.3 反义复合词词汇化研究 |
1.3.4 反义复合词的语序研究 |
1.4 理论基础 |
1.4.1 隐喻、转喻理论 |
1.4.2 象似性理论 |
1.5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语料来源 |
2 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词义构成类型 |
2.1 加合型 |
2.2 偏义型 |
2.3 引申型 |
2.3.1 隐喻引申 |
2.3.1.1 陈述对象抽象化 |
2.3.1.2 陈述内容抽象化 |
2.3.2 转喻引申 |
2.3.2.1 动作到施事的转喻 |
2.3.2.2 动作到工具的转喻 |
2.3.2.3 动作到时间的转喻 |
2.3.2.4 动作到情状的转喻 |
2.3.2.5 动作到属性的转喻 |
2.3.2.6 动作到事件的转喻 |
2.3.2.7 动作到结果的转喻 |
2.3.2.8 包含多种转喻类型 |
2.3.3 隐喻和转喻并存 |
2.4 小结 |
3 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词汇化分析 |
3.1 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 |
3.1.1 加合型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 |
3.1.1.1 “出没”的词汇化历程 |
3.1.1.2 “存亡”的词汇化历程 |
3.1.2 偏义型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 |
3.1.3 引申型复合词的词汇化历程 |
3.1.3.1 “起伏”的词汇化历程 |
3.1.3.2 “死活”的词汇化历程 |
3.1.3.3 “吞吐”的词汇化历程 |
3.2 反义动素复合词词汇化的动因 |
3.2.1 复音化的影响 |
3.2.2 文化心理影响 |
3.2.3 隐喻和转喻机制 |
3.3 反义动素复合词词汇化的特点 |
3.3.1 语义发生变化 |
3.3.2 语法功能改变 |
3.3.3 词汇化程度不同 |
3.4 小结 |
4 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语序分析 |
4.1 古代同素逆序现象 |
4.2 制约语序的因素 |
4.2.1 声调因素 |
4.2.2 意义因素 |
4.2.2.1 空间象似性 |
4.2.2.2 时间象似性 |
4.2.2.3 心理象似性 |
4.2.3 声调和意义的互动机制 |
4.3 逆序词 |
4.3.1 沉浮\浮沉 |
4.3.2 来往\往来 |
4.4 小结 |
5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双音时间副词的来源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现状 |
1.3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1.3.1 理论基础 |
1.3.2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和内容安排 |
1.4.1 语料来源 |
1.4.2 内容安排 |
第2章 时制副词的来源与演变 |
2.1 概论 |
2.2 “前脚”和“后脚”的形成与发展 |
2.2.1 引言 |
2.2.2 副词“前脚”的形成 |
2.2.3 副词“后脚”的形成 |
2.2.4 副词“前脚”和“后脚”的用法特点 |
2.2.5 “前脚”、“后脚”与“前后脚” |
2.2.6 “前脚”、“后脚”形成的动因和机制 |
2.2.7 结语 |
2.3 “自古”的历时演变 |
2.3.1 引言 |
2.3.2 “自”的介词化过程 |
2.3.3 “自古”的词汇化过程 |
2.3.4 结语 |
2.4 小结 |
第3章 时体副词的历时演变 |
3.1 概论 |
3.2 “即将”的历时发展 |
3.2.1 引言 |
3.2.2 单音节副词“即”和“将”的形成 |
3.2.3 从单音节副词“即”、“将”到双音节副词“即将” |
3.2.4 结语 |
3.3 “早已”的成词与发展 |
3.3.1 引言 |
3.3.2 单音节副词“早”和“已”的形成 |
3.3.3 从单音节副词“早”、“已”到双音节副词“早已” |
3.3.4 结语 |
3.4 小结 |
第4章 表频时间副词的产生与发展 |
4.1 概论 |
4.2 “屡屡”的形成过程 |
4.2.1 引言 |
4.2.2 单音节副词“屡”的形成 |
4.2.3 从单音节副词“屡”到双音节副词“屡屡” |
4.2.4 “屡屡”形成的动因 |
4.2.5 结语 |
4.3 “累累”的演化历程及其副词化 |
4.3.1 引言 |
4.3.2 从动词“累”到副词“累” |
4.3.3 从单音节副词“累”到双音节副词“累累” |
4.3.4 结语 |
4.4 小结 |
第5章 表序时间副词的来源与演变 |
5.1 概论 |
5.2 “首先”的词汇化过程 |
5.2.1 引言 |
5.2.2 “首”和“先”的词义演变 |
5.2.3 双音节词“首先”的形成 |
5.2.4 结语 |
5.3 “再次”的词汇化过程 |
5.3.1 引言 |
5.3.2 “再”的语义演变及“再”和“次”的组合 |
5.3.3 由短语“再次”到副词“再次” |
5.3.4 结语 |
5.4 小结 |
第6章 双音节时间副词形成的特点、动因和机制 |
6.1 引言 |
6.2 双音节时间副词形成的特点 |
6.2.1 源语素最初不一定含有时间义 |
6.2.2 双音节时间副词的虚化程度不同 |
6.3 双音节时间副词形成的动因 |
6.3.1 句法位置的影响 |
6.3.2 语义的变化 |
6.3.3 韵律的需要 |
6.3.4 高频率的使用 |
6.3.5 其他影响因素 |
6.4 双音节时间副词形成的机制 |
6.4.1 认知隐喻机制 |
6.4.2 重新分析机制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选题缘起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相关说明 |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
2.7 小结 |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
4.1 俗语词概述 |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
4.5 小结 |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
5.8 小结 |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
6.3 小结 |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
7.3 小结 |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
8.1 语言学价值 |
8.2 文化学价值 |
8.3 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现代汉语“否定语素+X”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范围 |
1.3 研究现状 |
1.3.1 关于否定语素和否定词的研究 |
1.3.2 关于“否定语素+X”复合词的研究 |
1.3.3 现有的研究局限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意义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第2章 现代汉语“不+X”复合词研究 |
2.1 “不”的语义功能 |
2.1.1 “不”在不同文献中的解释 |
2.1.2 “不+X”构词中“不”的性质问题 |
2.1.3 “不+X”构词中“不”的多义性 |
2.2 “不”与不同词性成分构词情况 |
2.2.1“不+X”的结构类型 |
2.2.2 “不”与名词性成分的结合 |
2.2.3 “不+X”的形容词化 |
2.3 “不+X”与“X”的语义关系 |
2.3.1 双音实词“不+X”与“X”的关系 |
2.3.2 双音虚词“不+X”与“X”的关系 |
2.3.3 三音节“不+X”与“X”的关系 |
2.4 “不+X”的色彩意义 |
2.4.1 “不+X”与“X”的书面语色彩 |
2.4.2 “不+X”的感情色彩 |
2.4.3 “不X不Y”与“不A而B”构式的感情色彩 |
2.5 “不+X”的词汇化和语法化 |
2.5.1 关于词汇化和语法化 |
2.5.2 “不+X”的成词途径 |
2.5.3 “不+X”的语法化——-以“不但”类词为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现代汉语“无|没+X”复合词研究 |
3.1 “无”和“没”及其关系 |
3.1.1 “无”的语义功能 |
3.1.2 “没”的语义功能 |
3.1.3 “无、没”的历时替换过程及“没”的演化 |
3.2 “无、没+X”的语义 |
3.2.1 “无+X”的语义 |
3.2.2 “没+X”的语义 |
3.3 “无+X”与“没+X”的对比及二者与“不+X”的对比 |
3.3.1 “无+X”与“没+X”的对比 |
3.3.2 “无+X”与“不+X”的对比 |
3.3.3 “没+X”与“不+X”的对比 |
3.4 “无|没+X”与“有+X”的关系 |
3.4.1 “无有”和“没有”的产生 |
3.4.2 “无+X”和“有+X”的关系 |
3.4.3 “没+X”和“有+X”的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现代汉语“非|未+X”复合词研究 |
4.1 “非”的语义功能 |
4.2 “非+X”的语义 |
4.2.1 “非+X”中“非”的语义表现 |
4.2.2 “非+X”的流行性 |
4.3 “非+X”与“不+X”的对比分析 |
4.4 “未”的语义功能 |
4.5 “未+X”的语义 |
4.5.1 “未+X”中“未”的语义表现 |
4.5.2 “未+X”表委婉的语义特点 |
4.5.3 “未+X”与“不+X”的对比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现代汉语含否定成分的成语研究 |
5.1 含否定成分的成语的并列形式及构造机制 |
5.1.1 并列式的两种基本结构 |
5.1.2 并列结构成语的特征与功能 |
5.1.3 作为成语孳生形式标记的否定成分 |
5.1.4 以丰富性为追求原则的成语微变 |
5.2 四字否定成语的几种特殊形式 |
5.2.1 冗余否定 |
5.2.2 作为“否定小句”的成语 |
5.2.3 委婉态四字否定成语 |
5.2.4 相近功能成语的同构性 |
5.3 “不X”作为构词成分对成语化的贡献 |
5.3.1 “自强不息”型 |
5.3.2 “不胫而走”型 |
5.3.3 从双音节词到四音节成语孳生过程中对否定成分的筛选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否定语素+X”中否定语素的语义功能 |
6.2 本研究的认识与创新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汉语生命范畴及其词汇、词法、句法表现(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现代汉语反义对举词汇构式研究[D]. 王丹妮.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2]汉日语气系统之功能视角对比研究[D]. 耿芳.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3]“X意”情状副词的形成和演变研究[D]. 徐茜朦.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英汉动结构式历时演变的认知对比研究[D]. 黄广平.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2)
- [5]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D]. 赵宏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6]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反义动素复合词的词义与语序研究[D]. 袁文澜.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8]双音时间副词的来源与演变[D]. 李红英.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10]现代汉语“否定语素+X”词语研究[D]. 侯倩. 山东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