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EM编码实现PCM数字继传输低速数据接入(论文文献综述)
贾国辉,张晨[1](2021)在《数据链消息效能评估方法与仿真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格式化消息是数据链系统与传统通信系统的根本区别,而数据链消息的报文打包格式和信道编码方式是影响其精准战术表达和高效传输关键。因此对数据链消息效能进行评估也需要从技术和战术角度两方面进行评估。本文以美军16号链的报文消息发送为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消息编码评估内容,并建立完善颗粒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计算模型,最后设计了不同模式下的仿真系统平台,提出了完整的数据链消息编码效能评估仿真设计方案,该方案能够对数据链消息进行有效评估,并为数据链消息仿真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周从文[2](2021)在《ROF系统多模光纤传送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物联网应用兴起,智能终端设备以及高速宽带接入的普及,以及用户对高速流媒体的需求日益增长。在接入网,车联网,室内光接入,光纤入户等领域对数模信号同时传输提出新的需求。而多模光纤适合用于短距离光接入网的传输,因此有需要对光载无线领域中的多模光纤传方案输进行研究。本文首先研究了光载无线系统中,高速数字信号与模拟射频信号在光载无线接入网等场景下的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频谱零点叠加的数字与模拟信号叠加传输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在单波长实现两种信号的叠加传输,对该方法进行的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叠加传输时,具有高频谱利用率并具有较低相互干扰。然后基于多模光纤等特种光纤的传输特性,对光载无线系统中数字与模拟信号在多模光纤中的叠加传输进行了研究。基于以上理论基础,本文完成了如下工作:(1)针对数模信号的同时传输需求,研究分析在光载无线系统中的传输方案,提出多种信号可同时传输的数模信号叠加传输方案,并进行数字仿真验证和实验方案设计。通过实验研究完成数模信号传输系统参数设计,该方案可适用于家庭网络中以及车辆网络中。对2.6 Gbps高速基带信号与 100 MHz 的 64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射频信号叠加方案进行传输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背靠背系统实验中,该叠加传输方案可以在实现较低性能损耗的同时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同时传输。(2)对多模光纤的特性进行研究,并提出在多模光纤信道下,主瓣宽度2.6GHz的不归零二进制振幅键控(On-Off Keying,OOK)的基带信号与5.2GHz正交频分复用的模拟信号叠加传输方案。基带信号在接收端可以通过电路自动滤波,模拟信号在经过带通滤波后完成解码,基带信号和模拟信号均可达到业务所需传输误码率要求,信号间干扰较低。通过实验对特种多模光纤传输性能进行评估对比,多模光纤主要包括塑料光纤,抗弯折光纤等多模光纤。并分别在1550nm激光和1310nm激光条件下进行了传输实验。其中,塑料光纤信道下,不归零OOK信号的功率代价相比抗弯折光纤更低。抗弯折光纤中传输射频(Radio Frequency,RF)信号时有更大输入信号功率动态范围。各种光纤对基带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传输性能各有优劣。(3)研究提出具有良好频谱效率的频分复用数模信号混合叠加传输方案,该传输方案具有传输容量上的提升。该方案主要首先将多个不归零开关键控(Non Return Zero On-off Keying,NRZ-OOK)信号进行滤波和移频后进行叠加,该信号与模拟信号进一步叠加,此方案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在多模光纤信道的传输进行了实验,多模光纤包括塑料光纤(Plastic Optical Fiber,POF)和抗弯折光纤(Bend Insensitive POF,BI-POF)以及多模光纤(Multi-Mode Fiber,MMF)等,使用误码率和误差向量幅度(Error Vector Magnitude,EVM)等性能参数对系统传输性能进行了评估。
史峰[3](2021)在《矿井巷道视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研究与Zynq实现》文中指出矿业井下安全生产一直受到国家矿业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多项措施来保障生产安全。其中,采用信息技术预测、防范是一个重要的手段。影像作为监控技术的一种,无论是正常生产还是发生事故,及时将影像数据可靠传输至指挥中心,对于生产作业和抢救救援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四点工作:矿井作业环境复杂且干扰源较多,如何保障影像数据的可靠传输是本文的第一个研究内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对光纤通信技术进行了理论和实际使用的研究,最终采用光电转换器方案来实现系统的光纤传输,用来保障传输通道的稳定和安全。影像数据尤其是高清影像数据的数据量对存储空间和传输通道都是一种负担,在影像数据传送前对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可减小传输和存储压力。本文首先对静态图像压缩编码算法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的自适应扫描压缩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在0.5单位像素深度情况下峰值信噪比和结构相似性分别比JPEG算法提高了7.4%和1%。然后对视频编码技术进行研究并确定视频编码方案和总体硬件设计方案。采用Zynq UltraScale+MPSoC EV平台作为系统主控芯片并完成系统设计。其中,视频的采集通过PL端完成;视频的压缩编码通过PL端内置的VCU编码器完成,在视频输入端通过ADV7611芯片实现将输入的TMDS差分信号转换为24位RGB信号,减少了PL端资源的使用。在PS端的通过Gstreamer框架对视频采集、编码和码流的传输进行设计。通过应用程序的设计实现最终的监控系统,在应用程序设计中,通过中断方式将数据送入VCU提高了视频读取速度。本文在ALINX开发板上进行系统功能测试,系统测试的功能包括资源占用分析、时序约束分析、系统功耗分析、基本采集到传输功能、压缩倍数、误码率、编码延迟时间。测试结果证明,本文设计的系统可应用于实际监控场景。
吴春梅[4](2021)在《SWIPT全双工用户辅助协作NOMA系统优化算法研究》文中认为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被公认为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潜在技术。同时,新兴的无线信息携能传输(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技术进行信息解码的同时收集能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能量受限无线设备的寿命。考虑用户分布的非均匀性,将虚拟配对(Virtual Pairing,VP)方案应用到基于SWIPT的协作NOMA系统中,利用非重叠频带的小区中心用户来协作一个或多个小区边缘用户进行信息传输。因此,本文研究了下行全双工(Full-Duplex,FD)多天线协作NOMA系统VP方案的实现,其中小区中心用户装备有基于功率分割(Power Splitting,PS)的架构。考虑两个近用户,其中离基站最近的小区中心用户作为FD协作NOMA中继帮助基站与小区边缘用户进行信息传输的方案中。目标是在满足两个NOMA用户QoS约束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中继的数据速率。提出波束形成矢量和PS比的联合优化方案。由于所建立的优化问题高度非凸,提出了基于交替优化(Alternating Optimization,AO)的算法方案。首先,Dinkelbachs理论将目标函数线性化。其次,利用基于逐次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的半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算法和算法几何平均不等式对波束形成矢量和PS 比进行联合优化。对于SWIPT下行协作NOMA系统,考虑了一个小区中心用户和两个小区边缘用户的VP方案。利用FD多天线小区中心用户,配以PS接收机为友好中继。对于所提出的系统,建立了 PS 比、基站发射波束形成器以及小区中心用户收发波束形成器的联合优化问题,在保证两个小区边缘用户QoS要求下,基站和小区中心用户的功率约束,最大化小区中心用户的数据速率。由于所建立的联合优化问题是非凸的多变量耦合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O的策略将原问题转化为两个子问题。具体地说,将SDR技术应用于两个子问题的秩约束,并采用SCA技术解决波束形成和PS 比的重构问题。
王文帝[5](2021)在《低复杂度的毫米波通信波束成形方法及应用》文中提出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要求具备更高的数据速率、更大的传输带宽和更高的频谱效率。毫米波通信具有巨大的频谱资源,被认为是解决当前频谱资源紧张的有效方案。然而,毫米波高频段的高路径损耗限制了通信覆盖范围。幸运的是,由于毫米波波长比传统低于6 GHz频段更短,单位体积可以布设更多天线,使得利用大规模天线阵列实现波束成形对抗路径损耗、实现空间复用、提高频谱效率成为可能。如何利用大规模天线技术提升毫米波通信系统的性能成为近年来业界关注的核心问题。当前毫米波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实现面临两方面的挑战:1)采用大规模天线阵列,传统的全数字波束成形技术需要大量射频通道,这将引入巨大的功耗和成本压力,在实际系统中面临严峻挑战。模拟波束成形技术的引入使得大规模天线阵列可以由远少于天线数目的射频通道驱动。在多用户毫米波通信系统中,利用模拟波束成形和数字波束成形相结合的混合波束成形技术消除用户间干扰的方法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即便如此,相移器和合路器、分路器等模拟器件的大量使用使得大规模天线阵列系统的实现成本依然是制约毫米波通信系统走向广泛应用的关键。2)工作于毫米波频段的元件受到制造工艺、成本和体积的约束,器件弥散性误差相比低频段更为严重。混合波束成形技术性能严重依赖于完美的等效信道信息,而包含弥散性误差在内的器件特性将大大增加等效信道信息精确获取的难度,从而对系统性能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基于上述两个挑战,本论文针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1)相移器不理想性对混合波束成形性能影响分析及改进方法。论文建立了相移器的弥散性误差模型,分析了弥散性误差的随机特性和非互易特性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理论和数值结果都显示存在相移器弥散性误差的混合波束成形技术抑制用户间干扰的能力将大大减弱。进一步,论文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法,即在数字波束成形设计中,放弃传统基于信道互易性的方法,而是对下行等效信道进行估计并反馈。论文还提出了利用离散傅立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插值算法进行波束训练,大幅降低了波束训练开销。闭式的理论分析和数值结果都显示论文提出的方法很好地平衡了性能和系统开销。此外,论文考虑透镜天线阵列系统,利用低成本的开关选择网络替换相移器网络来规避相移器不理想性的影响,并提出天线分组选择方案实现性能和开销的优化。2)共享幅度加权模拟波束成形技术。混合波束成形技术中,数字波束成形实现波束间干扰消除的能力严重依赖于信道信息的准确获取,而随机分布的器件参数弥散性将造成实际性能和理论性能的差距,另外复杂的数字干扰消除方法也使得系统成本和功耗居高不下。论文提出了新颖的二阶段纯模拟波束成形技术,即指向特定方向的标准波束形成阶段和空间角度调制阶段。前者采用所有链路共用的幅度加权技术实现对波束旁瓣的抑制,后者采用恒幅相移网络实现波束指向优化。进一步,论文给出基于最大化可达和速率的优化技术进行可调与固定共享幅度权值设计。在此基础上,论文采用窗函数进行空间滤波的方法进行固定共享幅度权值的设计简化。两种实现方法仅需要链路的空间角度信息,从而极大地降低系统训练开销。结果显示,考虑毫米波信道的稀疏性,该方法可以获得与理想器件和完美信道状态信息下的混合波束成形方法非常接近的性能,并优于存在器件不理想性和信道估计误差的混合波束成形方法。3)与共享幅度加权模拟波束成形技术相适应的通信系统架构设计。波束成形技术还需要相适应的通信系统框架才能发挥其性能和优势,如何选择通信系统框架也是波束成形技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毫米波通信本地传输场景下,为了提高传输效率,业界提出设备间直接通信(Device-to-Device,D2D)的解决方案。但是毫米波信号容易被阻挡,并且终端由于成本和功耗的限制只能布设较少的天线,无法利用波束成形保证足够的链路增益。因此需要通过中继技术进行链路增强。基于共享幅度加权模拟波束成形技术,论文提出了模拟放大转发中继。该模拟放大转发中继设计在上下行链路均无需数字部分参与,直接对经过上行波束成形的接收信号放大后再经过下行波束成形转发,可以利用成本更为低廉的模拟转发链路来代替射频链路,从而大大降低硬件实现成本。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资源调度方案,在D2D和蜂窝通信共存的场景中,在保证蜂窝用户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对于直接通信设备采用直连或通过中继转发等通信方式进行调度分配,以最大化系统总的吞吐量。
李兴[6](2021)在《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文中指出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石油资源的勘测和开采从地球浅层发展到地层深处和海洋,对其中钻探与开采系统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其通讯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未来钻探开采的自动化、智能化与无人化要求。目前石油钻井井下通讯系统存在两个主要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信息无线传输速度太慢,贝克休斯设计的泥浆脉冲系统传输速率约为40 bps/s,斯伦贝谢的Anadrill系统传输速率约为12 bps/s,本文设计的井下无线通讯系统传输速率可达115 kbit/s。第二个问题是石油钻井通讯设备以及传感等设备供能问题,目前采用集中供能方式,其设备主要采用泥浆发电机和一次性电池短节,实际应用中都存在工作时间短和成本高的问题。分布式供能是目前研究的前沿,如何利用自驱动分布式供能技术克服石油钻井井下通讯系统的瓶颈,既是实现未来无人智能钻探开采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技术,也是自供能技术研究的前沿领域。针对上述两个问题,本文提出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旨在解决石油钻井井下通讯和供能问题。在通讯方面,本文提出无线中继传输系统,采用钻杆内部有线传输,钻杆与钻杆之间无线传输的方式,将井下数据高速传输到地面。这种混合通讯方式不需要对钻杆结构进行特殊设计,还能提升石油钻井井下通讯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在通讯系统供能方面,本文采用环境能量收集技术,将流体运动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本论文将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与环境能量收集技术相结合,设计和实现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并从理论和实验角度验证了整个系统的可行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如下:(1)本文第一章主要介绍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的研究背景;第二章对采用环境能量收集的分布式供能技术解决传统智能钻杆通讯系统核心的供能问题进行了讨论,介绍了基于环境能量收集的能量中性原则,提出了基于能量片的设计策略,并基于该策略开发了相关控制流程;(2)本文第三章设计了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详细介绍了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各个部分的工作流程,并对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的通信部分进行了实验验证;(3)第四章分别采用电磁发电、摩擦纳米发电机和压电换能装置对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的自供能形式进行了原理性验证。
丁云,龙振海,姚启欣,李海青,唐玉春[7](2021)在《光纤长距离无中继传输技术在核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针对核电站场外应急通信数据传输的需求,开展了光纤长距离无中继传输技术的应用研究。首先,介绍了光纤长距离无中继传输的受限因素和安全因素,分别指出其解决措施;然后,提出一种未采用远程光泵放大器(ROPA)的光纤长距离无中继输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光纤链路无中继传输距离达252.15 km,满足核电站应急通信指挥专网的超长距离数据传输和安全的需求。
高玉兰[8](2021)在《协作通信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无线通信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部署,超5G(Beyond--5G,B5G)无线通信网络逐渐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前沿研究课题。由于爆炸式移动数据流量的增长以及各类新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B5G无线通信网络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未来移动通信旨在采取更高效的传输技术以持续提升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其次,伴随着物联网和机器类型通信的蓬勃发展,移动智能设备的数量急剧增长,高效的计算任务卸载对于能量受限的移动智能设备尤为重要;第三,随着智能反射面等新型材料的涌现,未来移动通信将实现低成本、低复杂度和低能耗的可持续容量增长。基于上述研究背景和发展趋势,为了解决有限的无线资源和蓬勃发展的业务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效的资源管理已经成为B5G无线通信网络的研究趋势。由于当前对于B5G无线网络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提升网络服务质量和能量效率、并降低时延以及实现成本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协作通信通过网络节点高效协作挖掘分集增益和效能提升,已经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潜在技术。鉴于此,本文面向B5G移动通信的需求,通过协作通信来提升系统的能量效率,降低时延和实现成本,从系统模型、接入方案设计和性能分析三个方面对不同需求的协作通信网络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总结如下:首先,面向能量效率最大化的需求,探索了基站端和需求侧潜在协作行为对系统能量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影响。通过定义需求侧协调能量效率,以实现基站与需求侧联合协作通信模式。将系统模型建模为在满足基站最大发送功率以及用户期望速率的约束下,通过功率分配来最大化需求侧协调能量效率。通过将原始非凸问题转化为两个易处理的子问题,提出了一种局部最优的传输方案设计。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充分证明了当考虑基站端与需求侧的协作行为时,系统能量效率将会显着提高并且能够自适应地匹配用户的期望服务质量需求。其次,研究了异构无线网络协作通信的能量效率最大化问题。基于用户社会关系信任度的架构,建立了用户间的频谱-功率交易机制。考虑了用户移动的场景,提出了一种社会意识辅助的自适应接入方案来最大化系统的平均能量效率。理论分析揭示了平均虚拟队列时延与平均能量效率的折中关系。此外,分析结果表明,受益于社会关系的优势,社会意识辅助的自适应接入方案能显着提高系统的平均能量效率,且能够增强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再次,研究了设备对设备辅助协作移动边缘计算系统的加权时延-能耗最小化问题。基于移动智能设备的状态和用户间的社会信任度,建立了四种计算任务卸载模式。将系统建模为在满足计算任务时延约束下,通过联合考虑卸载模式选择、接入方案选择、传输功率分配以及算力分配来最小化系统平均加权时延-能耗。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可通过局部策略使得系统平均加权时延-能耗渐近稳定。最后,基于低成本智能反射面这一新载体,结合点对点通信的场景,提出了一种模块化智能反射面结构,以解决智能反射面尺寸过大和用户体验之间平衡的问题:在满足模块大小、反射系数以及源节点最大发送功率的约束下,通过触发模块识别、传输功率分配和无源波束赋形来最大化最小信噪比。将原始NP-难问题松弛为二阶锥问题,提出了最优的触发模块子集、传输方案设计以及降维的无源波束赋形。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充分表明了当在智能反射面引入模块化结构时,智能反射面辅助的协作通信系统的信噪比会显着提高,并且可达速率与系统总功耗之间存在明显的折中关系。
王晨阳[9](2021)在《一种智能化野外红外相机系统分析与设计》文中认为随着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的重要性逐渐突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入人心。动物保护是生态保护的重要环节,物种资源调查为动物保护提供数据支撑,通过红外线触自动数码相机陷阱技术,可以降低调查成本,缩短调查周期。但目前的红外相机还存在误触发、数据无法实时传输的不足,需要改进。本文根据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提出的使用场景和需求,设计一套带检测功能,可实时回传视频数据的智能化野外红外相机,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监测大熊猫野化放归训练和实时回传视频的需求,技术上选择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动物检测方法,基于Wi-Fi和Lo-Ra的网络方法,并太阳能弱光发电方法延长相机续航,得出了智能化野外红外相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具体分为智能拍摄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2.基于物种检测方法对智能拍摄模块进行设计。围绕基于集成NPU的相机So C完成了硬件电路的实现,并利用WL-SSD算法在相机上实现了动物检测,并根据检测算法改进拍摄流程,抑制了红外相机连续误触发,此外通过可变比特率和帧间预测得方法缩减视频码率。3.基于Wi-Fi和Lo-Ra的方案对数据传输模块进行设计。相机So C连接大功率Wi-Fi路由模块,通过8d B增益天线实现了较远距离的Wi-Fi连接,通过Lo-Ra射频模块实现了长距离低速通信。在Wi-Fi连接时基于RTSP实现了视频的实时传输,实现了Wi-Fi断开下对相机的窄带通信和控制。4.基于光伏发电方案对电源管理模块进行设计。采用基于MMPT算法的充电管理芯片实现了弱光光伏发电的硬件设计,根据需求选用DC-DC和LDO电源变压芯片实现了对智能化野外红外相机的供电。使用单片机控制双电池分别充放电,并设计了,增加了太阳能利用率。5.完成了智能拍摄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的集成并设计了外壳结构,在室外环境进行了拍摄、检测、数据回收和实时视频传输的测试。本文所设计的智能化野外红外相机通过甲方验收,各指标符合甲方要求,目前正在大相岭自然保护区的大熊猫野化放归训练场试用,并应用于基于智能化红外相机构建物种保护智能化的相关研究。
李尤[10](2021)在《基于空间调制的新型MIMO传输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空间调制(Spatial Modulation,SM)是一种新型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无线通信技术,其利用传统数字调制符号和天线的索引共同传输信息,从而可以降低射频开销,简化硬件实现结构,具有较低的功耗、信号处理复杂度和较高的系统链路配置灵活性。因此,空间调制技术有望为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提供高效、可靠的解决方案而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本文以基于空间调制的多天线系统设计为目标,探索了空间调制的误码率性能分析,自适应算法设计,发射符号向量优化等重点问题。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针对传统发射端空间调制系统的射频切换频率过高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射频偏置的空间调制系统,该系统通过设计信息比特和天线索引间的新型映射方案从而降低射频切换频率。然后以降低系统误码率为设计目标,提出发射天线数为2时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案;当发射天线数大于2时,以多天线分别求解为基础,逐次优化欧氏距离最小的天线分组,提出基于主要错误向量的低复杂度功率分配方案;本文进一步通过将非凸的多天线功率联合优化问题近似为串行的凸优化问题,提出基于迭代凸近似的功率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上述三种功率分配优化的射频偏置空间调制系统相比传统的系统均有较好的误码率性能增益。本文进一步分析推导了射频偏置空间调制系统在有信道估计误差时的理论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表明了射频偏置空间调制系统在有信道估计误差时仍能维持相对传统空间调制系统的性能增益。本文还分析推导了在相关信道条件下射频偏置空间调制系统的理论误码率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误码率分析的合理性,表明在相关系数小于0.5时系统性能损失在0.2d B以内,系统性能对于相关系数的变化不敏感。本文对比了基于最小均方误差(Mimimum Mean Squared Error,MMSE)和基于迫零(Zero Forcing,ZF)预编码的接收端空间调制(Receive Spatial Modulation,RSM)系统,推导了MMSE-RSM系统的理论平均误码率,理论分析和数字仿真表明采用MMSE预编码后,RSM系统具有更好的误码率性能。本文针对传统ZF-RSM系统接收天线数量必须为2的幂次的问题,提出基于不定激活的ZF-RSM系统,并对该系统的误码率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理论分析的合理性,表明了不定激活ZF-RSM系统的误码率性能优于传统ZF-RSM系统,同时允许接收端配置任意数量的天线。本文针对传统ZF-RSM系统,基于ZF-RSM系统的理论误码率分析,以降低系统误码率为目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凸优化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案;然后为了进一步降低复杂度,通过优化接收天线索引误判导致的误码率,提出了次优的低复杂度功率分配方案。数字仿真表明采用所提功率分配方案后能提升系统性能,随着接收天线数增加,次优方案将贴近最优方案的性能。本文分析了有信道估计误差时ZF-RSM系统的理论误码率性能,并以降低系统误码率为目标,提出导频和数据间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功率分配方案可进一步降低系统误码率。本文深入研究了跨介质中继通信的系统模型,分析了该系统的理论中断概率,并以降低系统中断概率为目标提出了中继功率分配方案,数字仿真表明采用所提功率分配方案后,系统性能获得进一步提升。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跨介质的空间调制中继传输方案,为了量化分析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推导了该传输方案的理论互信息量,并以最大化互信息量为目标,设计了中继功率分配方案,数字仿真表明,采用所提功率分配方案后可提升系统性能。
二、TEM编码实现PCM数字继传输低速数据接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EM编码实现PCM数字继传输低速数据接入(论文提纲范文)
(2)ROF系统多模光纤传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光载无线系统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光载无线系统中的光调制技术 |
2.2.1 光调制器及其原理 |
2.2.2 光调制技术与毫米波产生方法 |
2.2.3 数字光载无线系统与模拟光载无线系统 |
2.3 光载无线系统解调方案与拍频噪声 |
2.3.1 光解调器之直接检测与相干检测 |
2.3.2 相干检测基本原理 |
2.3.3 射频与毫米波信号检测原理 |
2.3.4 多信号传输时光拍频噪声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光载无线系统数字模拟信号叠加传输方法 |
3.1 引言 |
3.2 光载无线系统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叠加传输方法 |
3.3 光载无线系统数模信号混合传输方法 |
3.3.1 光载无线系统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混合传输方案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模光纤ROF系统的直接调制数模信号传输方法 |
4.1 引言 |
4.2 单模光纤与多模光纤 |
4.3 掺饵光纤放大器与量子点半导体光放大器 |
4.4 基于多模光纤的室内RoF多信号传输系统方案 |
4.4.1 光载无线系统多模光纤多信号传输实验方案 |
4.4.2 数模信号混合传输方案在1550nm激光中的传输实验 |
4.4.3 数模信号混合传输方案在1310nm激光中的传输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模光纤的ROF系统的频分复用数模信号传输方法 |
5.1 引言 |
5.2 光载无线系统中的频分复用技术 |
5.2.1 频分复用 |
5.2.2 OFDM技术 |
5.3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原理 |
5.4 ROF系统频分复用多信号传输方案 |
5.4.1 频分复用多信号叠加传输的实验方案 |
5.4.2 仿真与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缩略语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矿井巷道视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研究与Zynq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矿用视频监控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2 压缩编码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视频光纤传输技术 |
2.1 光纤传输技术基础 |
2.1.1 光纤通信原理 |
2.1.2 光纤通信方案与硬件配置 |
2.2 流媒体传输协议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压缩编码技术及硬件系统方案 |
3.1 改进的图像编码技术 |
3.1.1 离散余弦变换 |
3.1.2 基于DCT的自适应扫描算法 |
3.1.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3.2 视频编码技术 |
3.2.1 H.265 视频编码技术 |
3.2.2 视频编码方案选择 |
3.3 硬件平台视频传输方案 |
3.3.1 系统需求分析 |
3.3.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4 系统硬件配置 |
3.4.1 Zynq Ultra Scale+MPSo Cs芯片介绍 |
3.4.2 硬件描述语言 |
3.4.3 系统开发工具及开发流程 |
3.4.4 AXI总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井巷道视频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整体功能结构 |
4.2 硬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4.2.1 视频采集模块设计 |
4.2.2 实时编码器模块设计 |
4.2.3 硬件系统实现 |
4.3 软件系统设计与实现 |
4.3.1 相关应用框架 |
4.3.2 内核层驱动设计 |
4.3.3 Linux设备树设计 |
4.3.4 采集模块驱动程序 |
4.3.5 应用层软件设计 |
4.3.6 软件系统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系统总体硬件结构 |
5.2 系统测试 |
5.3 系统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情况 |
(4)SWIPT全双工用户辅助协作NOMA系统优化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1 NOMA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2 SWIPT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主要的研究内容,创新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的创新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关键技术核心理论 |
2.1 MIMO技术理论 |
2.1.1 MIMO基本概念 |
2.1.2 MIMO信道模型 |
2.1.3 波束赋形 |
2.2 基于SWIPT协作NOMA系统性能分析 |
2.2.1 SWIPT接收机性能分析 |
2.2.2 协作NOMA通信场景分析 |
2.2.3 基于SWIPT协作NOMA系统分析 |
2.3 凸优化理论 |
2.3.1 凸优化基本概念 |
2.3.2 典型的凸优化问题 |
2.3.3 典型的非凸问题 |
第三章 全双工SWIPT协作NOMA系统传输方案设计 |
3.1 前言 |
3.2 系统模型与优化问题建立 |
3.2.1 系统模型 |
3.2.2 优化问题建立 |
3.3 QoS保证下交替优化设计 |
3.3.1 联合优化发射波束形成向量和PS比 |
3.3.2 优化接收波束形成向量r |
3.4 仿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SWIPT协作NOMA系统虚拟配对方案的设计 |
4.1 前言 |
4.2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立 |
4.2.1 系统模型 |
4.2.2 信号模型 |
4.2.3 执行VP方案 |
4.2.4 问题建立 |
4.3 QoS保证下交替优化设计 |
4.3.1 优化设计 |
4.3.2 联合优化波束形成向量和PS比 |
4.3.3 优化接收波束形成向量r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 SDR秩一证明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低复杂度的毫米波通信波束成形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工作与研究现状 |
1.2.1 毫米波通信中的波束成形技术 |
1.2.2 毫米波器件受限情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贡献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不理想相移器下混合波束成形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系统模型 |
2.2.1 存在相移器不理想性下的相移器器件模型 |
2.2.2 蜂窝通信多用户场景下行系统模型 |
2.2.3 蜂窝通信多用户场景下行信道模型 |
2.3 相移器不理想性对可达速率的影响 |
2.4 数值结果 |
2.4.1 参数设置 |
2.4.2 相移器随机相移误差和增益误差对性能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DFT插值的波束训练和波束成形方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DFT插值的波束训练和波束成形方法 |
3.2.1 基于可开关控制的相移器的波束训练和波束成形方法 |
3.2.2 无开关控制相移器混合波束成形结构 |
3.3 基于DFT插值的混合波束成形技术性能分析与比较 |
3.3.1 性能分析 |
3.3.2 训练开销比较 |
3.4 数值结果 |
3.4.1 参数设置 |
3.4.2 基于DFT插值的波束训练误差 |
3.4.3 本文所提混合波束成形方案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3.6 附录: 本章定理证明 |
3.6.1 定理3.1的证明 |
3.6.2 定理3.2的证明 |
3.6.3 推论3.3的证明 |
第4章 透镜天线系统中基于天线分组选择的混合波束成形 |
4.1 引言 |
4.2 透镜天线阵列系统模型 |
4.3 天线分组选择方案 |
4.4 性能分析与改进 |
4.4.1 天线分组选择方案性能分析与比较 |
4.4.2 天线分组选择方案性能改进 |
4.5 数值结果 |
4.5.1 参数设置 |
4.5.2 天线分组选择方案性能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共享幅度加权模拟波束成形技术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2.1 共享幅度加权阵列模型 |
5.2.2 应用共享幅度加权模拟波束成形技术下的系统模型 |
5.3 可调共享幅度加权阵列设计 |
5.3.1 固定相移器矩阵,优化共享幅度权值阵列 |
5.3.2 固定共享幅度权值阵列,优化相移器矩阵 |
5.4 固定共享幅度加权阵列设计 |
5.4.1 最优化方法 |
5.4.2 基于窗函数进行设计 |
5.5 用户调度 |
5.5.1 根据各用户最强径的下行离开角进行用户调度 |
5.5.2 根据各用户所有路径的下行离开角进行用户调度 |
5.6 性能分析及对比 |
5.6.1 切比雪夫窗旁瓣电平选择 |
5.6.2 与混合波束成形方案的性能对比 |
5.6.3 所提方案与其余现有波束成形方法的比较 |
5.7 数值结果 |
5.7.1可调共享幅度加权阵列性能 |
5.7.2 基于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固定共享幅度加权阵列性能 |
5.7.3 基于窗函数设计的固定共享幅度加权阵列性能 |
5.7.4 存在器件不理想性下的性能比较 |
5.8 本章小结 |
5.9 附录 |
5.9.1 引理5.1的证明 |
5.9.2 定理5.2的证明 |
第6章 CAW-ABF技术应用于D2D场景下的新型中继设计 |
6.1 引言 |
6.2 系统模型 |
6.2.1 D2D通信系统模型 |
6.2.2 D2D通信信道模型 |
6.3 模拟放大转发中继设计 |
6.3.1 存在共享幅度权值误差下的优化设计 |
6.3.2 中继下的波束指向优化 |
6.4 D2D设备对通信模式调度 |
6.5 数值结果 |
6.5.1 参数设置 |
6.5.2 中继设计 |
6.5.3 D2D设备对通信模式调度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研究背景 |
1.2 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研究现状 |
1.2.1 有线传输方式 |
1.2.2 无线传输方式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供能研究 |
2.1 传统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供能分析 |
2.2 环境能量收集技术 |
2.2.1 太阳能发电技术 |
2.2.2 振动能量收集技术 |
2.2.3 温差发电技术 |
2.2.4 电磁能收集技术 |
2.3 基于能量片的设计策略 |
2.4 问题描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设计 |
3.1 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设计 |
3.1.1 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 |
3.1.2 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数据采集端 |
3.1.3 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中继传输系统 |
3.2 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通信实验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环境能量收集技术的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实验验证 |
4.1 基于电磁发电的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实验与讨论 |
4.2 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实验与讨论 |
4.2.1 摩擦纳米发电机 |
4.2.2 摩擦纳米发电机结构 |
4.2.3 摩擦纳米发电机输出性能 |
4.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基于压电换能装置的自供能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实验与讨论 |
4.3.1 压电发电机 |
4.3.2 压电换能装置结构 |
4.3.3 压电换能装置输出性能 |
4.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光纤长距离无中继传输技术在核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长距离无中继光传输的受限因素及解决措施 |
2 长距离光传输的安全因素及解决措施 |
3 实验设计及结果 |
4 结束语 |
(8)协作通信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协作通信概述 |
1.1.2 无线资源管理概述 |
1.1.3 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 |
1.2.1 协作通信网络中能量效率最大化 |
1.2.2 协作通信网络中最小化时延 |
1.2.3 低成本协作通信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能量效率优先的基站与用户联合协作功率分配 |
2.1 引言 |
2.2 系统描述 |
2.2.1 信号模型 |
2.2.2 目标函数:DSC-EE |
2.3 问题建模与问题转化 |
2.4 DSC-EE的优化 |
2.4.1 优化问题P2 的功率分配 |
2.4.2 问题P3 的分析 |
2.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能量效率最大化的联合节点选择和资源分配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通信模型 |
3.2.2 社会关系模型 |
3.3 基于社会意识的D2D协作通信模式 |
3.4 动态节点选择与问题建模 |
3.4.1 瞬时数据速率 |
3.4.2 动态节点选择 |
3.4.3 优化问题建模 |
3.5 基于Lyapunov理论的动态节点选择 |
3.5.1 问题P1 的解决方案 |
3.5.2 问题P2 的解决方案 |
3.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时延最小化的计算卸载模式选择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3 计算卸载模式 |
4.3.1 本地卸载 |
4.3.2 直接云端卸载 |
4.3.3 社会意识辅助的节点协作计算卸载模式 |
4.4 动态卸载模式选择和问题建模 |
4.5 基于Lyapunov的卸载模式选择 |
4.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成本IRS辅助通信的多资源联合管理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和问题建模 |
5.2.1 触发模块子集识别 |
5.2.2 凸松弛和问题建模 |
5.3 基于two-block ADMM的优化解决方案 |
5.3.1 触发模块子集识别 |
5.3.2 最大-最小SINR优化 |
5.3.3 算法总结 |
5.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4.1 仿真环境设置 |
5.4.2 Two-block ADMM算法验证 |
5.4.3 性能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部分公式的证明与推导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一种智能化野外红外相机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背景与意义 |
1.2 红外相机研究现状 |
1.2.1 数字相机及图像处理技术 |
1.2.2 用于野生动物保护的红外相机技术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智能化野外红外相机总体方案设计 |
2.1 智能化红外相机的技术要求 |
2.1.1 红外相机需求分析 |
2.1.2 指标要求分析 |
2.2 智能化红外相机设计方案 |
2.2.1 总体设计方案 |
2.2.2 智能拍摄模块 |
2.2.3 数据传输模块 |
2.2.4 电源管理模块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拍摄模块分析与设计 |
3.1 智能化拍摄模块主要技术分析 |
3.1.1 目标检测及其低功耗设计 |
3.1.2 视频数据的编码和压缩 |
3.2 智能拍摄模块设计方案 |
3.3 智能拍摄模块的硬件实现 |
3.4 智能拍摄模块的软件功能实现 |
3.4.1 拍摄功能实现 |
3.4.2 检测功能实现 |
3.4.3 基于检测功能的相机工作模式优化 |
3.5 测试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传输模块分析与设计 |
4.1 数据传输相关技术分析 |
4.1.1 网络环境的建立 |
4.1.2 降低传输距离对功耗产生的影响 |
4.1.3 对红外相机的控制 |
4.2 数据传输模块设计方案 |
4.3 数据传输模块的硬件设计 |
4.4 数据传输模块的软件功能设计 |
4.4.1 基于Lo-Ra窄带射频网络的通信和控制 |
4.4.2 基于Wi-Fi的多媒体传输方式设计 |
4.4.3 低速网络协同Wi-Fi数据传输 |
4.5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源管理模块分析与设计 |
5.1 电源管理模块主要技术分析 |
5.2 电源管理模块设计方案 |
5.3 电源管理模块的硬件设计 |
5.3.1 控制单元选型和设计 |
5.3.2 电源输入侧设计 |
5.3.3 电源输出侧设计 |
5.4 电源管理模块的软件功能设计 |
5.5 电源管理模块测试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能化野外红外相机的系统集成和测试 |
6.1 智能化野外红外相机系统集成 |
6.1.1 总体结构 |
6.1.2 外壳结构设计 |
6.1.3 内部电路结构 |
6.2 相机的功能扩展 |
6.3 相机的部署和测试 |
6.3.1 拍摄测试 |
6.3.2 传输测试 |
6.4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附录 |
(10)基于空间调制的新型MIMO传输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主要数学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空间调制技术的研究背景 |
1.2 空间调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
1.2.1 空间调制概念的发展 |
1.2.2 空间调制主要研究问题的发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的主要贡献 |
1.4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发射端空间调制系统及其优化设计 |
2.1 引言 |
2.2 传统空间调制系统模型与性能分析 |
2.2.1 系统模型 |
2.2.2 BER性能分析 |
2.3 射频偏置空间调制传输原理 |
2.3.1 系统模型 |
2.3.2 仿真结果 |
2.4 射频偏置空间调制系统的功率优化设计 |
2.4.1 系统模型 |
2.4.2 发射天线数为2 时的最优功率分配方案 |
2.4.3 基于主要错误向量的功率分配方案 |
2.4.4 基于迭代凸近似的功率分配方案 |
2.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下的发射端空间调制系统 |
3.1 引言 |
3.2 OSM系统在信道估计有误差时的BER性能分析 |
3.2.1 信道估计误差模型 |
3.2.2 计算理论PEP的广义分析框架 |
3.2.3 静态OSM系统中平均PEP的推导 |
3.2.4 动态OSM系统中平均PEP的推导 |
3.2.5 数字仿真结果 |
3.3 OSM系统在相关信道下的BER性能分析 |
3.3.1 相关信道模型 |
3.3.2 相关信道下静态OSM系统BER上界的推导 |
3.3.3 数字仿真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接收端空间调制系统及其优化设计 |
4.1 引言 |
4.2 传统接收端空间调制系统 |
4.3 基于MMSE预编码的接收端空间调制系统 |
4.3.1 系统模型 |
4.3.2 基于MMSE预编码的等效接收模型推导 |
4.3.3 误比特率上界分析 |
4.3.4 数字仿真结果 |
4.4 不定激活的接收端空间调制系统 |
4.4.1 不定激活映射方式 |
4.4.2 系统BER性能分析 |
4.4.3 数字仿真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适应功率分配的接收端空间调制系统 |
5.1 引言 |
5.2 完美信道状态信息下的功率分配辅助接收端空间调制系统 |
5.2.1 系统模型 |
5.2.2 功率分配方案设计 |
5.2.3 数字仿真结果 |
5.3 非完美信道状态信息下的功率分配辅助接收端空间调制系统 |
5.3.1 系统模型 |
5.3.2 信道估计 |
5.3.3 系统性能分析 |
5.3.4 功率分配方案设计 |
5.3.5 数字仿真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空间调制的跨介质中继通信 |
6.1 引言 |
6.2 解码转发中继的跨介质通信 |
6.2.1 系统模型 |
6.2.2 系统性能分析广义框架 |
6.2.3 两种跨介质通信系统性能分析及功率分配方案设计 |
6.2.4 数字仿真结果 |
6.3 基于空间调制的跨介质通信 |
6.3.1 空间调制的互信息性能分析 |
6.3.2 空间调制跨介质通信系统的功率分配设计 |
6.3.3 数字仿真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主要工作及贡献 |
7.2 下一步工作建议及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TEM编码实现PCM数字继传输低速数据接入(论文参考文献)
- [1]数据链消息效能评估方法与仿真系统设计[A]. 贾国辉,张晨. 第三十三届中国仿真大会论文集, 2021
- [2]ROF系统多模光纤传送技术研究[D]. 周从文.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矿井巷道视频信号光纤传输系统研究与Zynq实现[D]. 史峰.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01)
- [4]SWIPT全双工用户辅助协作NOMA系统优化算法研究[D]. 吴春梅.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低复杂度的毫米波通信波束成形方法及应用[D]. 王文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6]基于自供能的石油井下智能通讯系统[D]. 李兴.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光纤长距离无中继传输技术在核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 丁云,龙振海,姚启欣,李海青,唐玉春. 光通信技术, 2021(06)
- [8]协作通信网络中无线资源管理策略研究[D]. 高玉兰.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9]一种智能化野外红外相机系统分析与设计[D]. 王晨阳.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10]基于空间调制的新型MIMO传输技术研究[D]. 李尤.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