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因素分析

南平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因素分析

一、南平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角[1](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金星星[2](2020)在《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文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这不仅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也是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重要体现。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凸显,人地矛盾加剧,在对传统人地关系重新审视的基础上,生态文明应运而生,这是我国对当前形势作出的重要响应,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深度剖析,探究区域生态文明系统及其各要素的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效应,以及有效识别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生态文明进行综合区划等系统研究。本论文在对国内外生态文明研究背景、相关研究概况和理论基础进行系统地梳理的基础上,基于基础地理数据、自然环境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多元数据,以栅格单元、县域单元和流域单元多尺度研究单元,利用空间插值分析、核密度估计、可达性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对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差异、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效应、区域问题识别以及综合区划进行了系统分析。论文主要包含八个章节内容: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梳理和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明确研究目标并拟定了研究框架和内容。第二章节为研究综述和相关理论基础,梳理生态文明相关研究,并述评和展望生态文明的研究方向。第三章节确定了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研究的三大主题:生态文明空间格局分析、生态文明空间效应分析和生态文明区划研究,基于此构建了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节分析了生态文明五大构成要素的空间分异特征。第五章节则基于五大构成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对生态文明综合集成及空间效应分析,并探究生态文明和区域发展的空间耦合关系。第六章节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将福建省划分为若干个生态文明大区和次一级小区。第七章节针对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结果和问题,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调控建议和实现途径。第八章节主要对研究结果的总结,未来研究的展望等。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几点:(1)生态文明系统由资源承载、环境压力、生态资产、发展能力和零碳排放五大要素构成。资源承载力整体呈东部沿海和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特点,承载力强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它们构成福建省资源承载的核心区域。环境压力整体呈现东部沿海地区高、西部和北部地区低的特点,压力大区域主要集中在泉州市、漳州市和龙岩市的部分地区。生态资产总体价值量较高但空间分布不均衡,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减,与区域发展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即生态资产高值区多对应经济低密度区。发展能力适宜性的空间差异显着,呈现东部沿海明显优于西部内陆地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为以各市辖区为中心的环状扩散特征。区域碳排放总量呈“东高西低”的格局,而碳吸收量则表现出与碳排放量相反地空间分布特征,综合碳排放和碳吸收,福建省总体以净碳汇为主,大部分区域的碳排放生态承载系数较高,生态容量冗余较大。(2)福建省生态文明水平的空间异质性显着,高值区集中在南平市和三明市的部分县市,这两大地区也构成了生态文明空间格局的核心区;而低值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的永泰、仙游等地区,这些地区组成了生态文明的分布格局的边缘地带。不论是县域尺度还是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均呈现不均衡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表现出显着的空间俱乐部现象。但县域尺度和流域尺度又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等级以高水平文明为主,这里包含极高和高度生态文明水平,涵盖的县域单元占全省的近一半,面积也占全省面积的接近一半;而流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整体以高度和中度生态文明为主,中度及以上等级的流域个数和面积约占全省的一半。(3)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呈正的空间自相关,即县域生态文明水平在空间上具有集聚效应;流域生态文明水平也呈现正相关且相关性较强,即生态文明水平较高的流域趋于集聚,而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流域也呈现区域集聚分布;二者均表现为“热点区”和“冷点区”占比较小,且县域和流域两个不同尺度的局部空间关系存在较大的相似性,即在西北部地区形成规模显着的“热点”区,而在东南沿海形成规模显着“冷点”区。但两大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在局部上也表现出显着的差异性,尤其是“热点”区的空间分布上,流域尺度的“热点”区的空间分布相较于县域尺度而言更为集中且连续性强,呈现集中连片分布的特征;同时,不论是“热点”还是“冷点”区域面积,流域尺度的均明显大于县域尺度的。生态文明水平不论是和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和人口的空间分布上都存在负相关,即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密集的地区,多对应生态文明水平较低的地区;而相反地,生态文明水平高的西北内陆地区,实际上是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4)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是以生态文明要素定量评价为基础,综合考虑生态文明进程中的物质文明快变量和精神文明慢变量,将全省划分为不同空间层级、完整的、相互独立的生态文明单元。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过程中既全面地考虑反映福建省生态文明要素的空间分异,又考虑不同生态文明单元之间的有机联系,因此区划的结果能够为区域实施因地制宜的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支撑。按照生态文明区划方案,将福建省划分为5个生态文明大区和若干个生态文明次级区。其中,生态文明大区包括闽东生态文明大区、闽北生态文明大区、闽中生态文明大区、闽西生态文明大区和闽南生态文明大区。(5)基于对福建省生态文明现状的定量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深度识别出福建省区域生态文明现存的问题,包括生态文明水平与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协调问题以及生态文明构成系统要素之间的不均衡问题,并针对区域生态文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分要素和分层级层面提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优化建议。

姚佳琦[3](2020)在《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背景下林场运营的PPP模式研究》文中认为自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以来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一直探索着新型发展模式,201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就对重点国有林区的林场改革提出了新的指引,意见指出重点国有林区在担负起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创新管理和运营方式,通过明确地方与企业之间的关系,革新运营方式,探讨国有林区的建设可通过生态服务购买的方式为林区经济转型提供出路。现阶段随着PPP模式在国内的广泛尝试,部分学者也将林业的改革与PPP模式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国家在PPP模式的发展中也将林业与PPP模式进行了小范围的尝试,但主要集中在南方国有林区,对重点国有林区尚未尝试。本文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的林场运营机制改进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读、数据收集等方式,以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的林场运营现状及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尝试将重点国有林区林场的运营与PPP模式相结合,通过PPP模式所能带来的新的融资方式及管理方式减轻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各林业局的财政压力。通过国有林区PPP项目,美国和英国成功的PPP项目经验总结林业PPP模式的经验及关键因素。通过国内外PPP模式的实践应用讨论PPP模式下重点国有林区林场运营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设计PPP模式下重点国有林区林场运营的方案,并设立林场运营机制的实施原则。通过研究背景及林场现状的分析采用分阶段的原则对林场运作、PPP模式下林场运营的流程进行设计。从PPP项目的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PPP模式下林场运营机制可能出现的风险类型。最后根据外国优秀的PPP管理模式以及成功的PPP项目所总结的经验对PPP模式下林场运营设计绩效评价机制、政府监管机制、保证机制提出建议。

廖寒冰[4](2019)在《南平市竹资源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Forestry Statistics Bulletin,the total annual output value of bamboo industry in 2017 reached 2346 billion yuan,and the number of employed people reached more than 8 million.Bamboo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industry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poor share off poverty and get rich.With the innovation of bamboo resource utilization technology,bamboo resource utilization has further developed from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fields such as bamboo products(commodities,crafts),bamboo shoot processing,bamboo pulp and paper making to new functional materials,textile bamboo fibers,health food,medical supplies,tourism products,bamboo extracts,bamboo charcoal and other industries and products.As a rich area of bamboo resources and an important region of bamboo output value,the study of bamboo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Based on the relevant research literature at home and abroad,referring to relevant data of the Municipal Forestry Bureau,investigating the bamboo Circular Industrial Park and the representative bamboo enterprises in various counties and cities,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amboo industry in SWOT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1)grasp the forefront of the global bamboo industry research,andvigorously introduce the new technology bamboo production mode.We will firmly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the bamboo industry.(2)We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specific projects,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bamboo industrial parks,promote industrial clusters,develop bamboo recycling economy and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bamboo resources,and support the near-field construction of small and micro-parks for primary processing.(3)Direct or flexible introduction of high-level talents related to bamboo industry,and co-construction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of bamboo industry and optimize the age structure of employees.Support Wuyi college and Forestry School of technology to set up bamboo related major.(4)Improving the public service system of bamboo technology,scientific research,brand,cooperatives and associations.

杜张颖[5](2019)在《福建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脱钩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时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我国城市化处于50%70%的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土地作为城市发展和经济活动的重要载体,受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出现资源浪费、利用方式粗放、效率低下以及供求矛盾紧张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城市发展,如何改善并解决城市土地利用问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福建省为研究对象,基于2002—2016年的历史数据,以脱钩理论为基础,从环境约束、人口城镇化、经济发展角度研究福建省及各设区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差异和脱钩状态。分析了2002—2016年间福建省经济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发展情况;利用泰尔指数和DDF—GML模型对福建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差异和环境约束下的扩张减排潜力进行分析;运用Tapio脱钩理论和IPAT方程分析了福建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在定义脱钩类型基础下结合LMDI权重因素分解模型对脱钩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通过情景分析法预测未来福建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脱钩状态,并提出城市土地效率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2002—2016年间福建省城市发展状态良好,其经济增长、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都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高。(2)福建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逐步缩小,其中东南地区城市(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莆田市、龙岩市、漳州市)贡献度差异不断缩小且下降幅度大,其“俱乐部趋同性”显着,而西北地区城市(三明市、南平市、宁德市)贡献度差异缩小稳定,其区域内部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率区域差异稳定下降。根据环境非期望减排潜力和期望扩张潜力将福建省各设区市划分为土地利用低潜力区、土地利用中等潜力区和土地利用高潜力区。(3)福建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在经济增长下是弱脱钩状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呈上升趋势,在人口城镇化和产业结构下是不理想复钩状态,随者时间的变化其脱钩指数都有所下降,说明福建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在不断提升的。各设区市中西北地区城市多处于较为理想的弱脱钩状态,东南地区城市则由扩展性复钩和弱复钩状态转变为扩展性复钩和弱脱钩状态。(4)脱钩影响因素中规模因素和经济产出因素对福建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脱钩最具影响,各设区市中东南地区城市的脱钩类型受资源利用因素、规模因素和经济产出因素影响率贡献值均高于西北地区城市。各影响因素贡献率随时间推移不断下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不断提升。(5)在设定的基准发展情景、节约集约发展情景和高标准发展情景下,福建省和各设区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均处于弱脱钩状态,且脱钩指数不断减少,有望实现从弱脱钩转向强脱钩的理想状态,以实现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幅度的提高。

黄思雅[6](2019)在《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土地过度消费、资源浪费等问题也应时而生并不断严重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日益成为解决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的重要举措,而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方式之一便是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又能够有效控制土地滥用,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本研究在对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总碳排放量、总碳吸收量及净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利用扩展KAYA恒等式的LMDI模型实证了福建省土地利用结构、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碳排放间的关联效应,对影响碳排放总量的因素进行解构分析;并运用修正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对2018-2022年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进行预测,提出构建低碳土地利用体系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建设用地是主要碳源,耕地为次要碳源,主要碳汇是林地,其他地类则为次要碳汇,作为第二碳源的耕地对碳排放变化影响较小。各地类面积占比中:林地面积最大,约占67.18%;其次是耕地、园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草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分别占总面积的10.78%、6.18%、5.17%、4.39%、2.65%、1.88%和1.77%。农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土地面积以年均1.13%、0.4%和年均0.84%的速度逐年减少,建设用地面积以每年2.59%的平均速度不断增加。(2)2006-2017年福建省的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吸收能力基本持平,总碳排放量前三位的城市为福州市、泉州市和三明市,作为“经济发展水平三甲”中的厦门市净碳排放表现良好,各设区市按照对全省碳排放的贡献度多寡排序依次为福州市、泉州市、三明市、漳州市、宁德市、龙岩市、厦门市、莆田市和南平市,内陆地区(南平市、三明市、龙岩市)的碳排放总量平均占全省碳排放总量的36.46%,沿海地区(宁德市、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及漳州市)的碳排放总量占比为63.71%。(3)2006-2010年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各因子影响程度排序为单位土地排放强度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效应>人口规模效应>能源利用效率效应>能源结构效应。2011-2015年土地碳排量较不稳定,发展变化较大,影响效应与前一阶段基本保持一致:单位土地排放强度效应>经济发展水平效应>人口规模效应>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利用效率效应。2015-2017年碳排量总体保持下降趋向,经济发展效应成为第一影响效应,其他因子的作用度则基本与前一阶段相同:经济发展效应>单位土地碳排放效应、人口规模效应>能源结构效应>能源利用率效应。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构建低碳土地利用体系的措施:(1)强化区域发展布局的地域性,统筹协同发展;(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减少碳源增强碳汇;(3)提高碳排放交易量,深化市场的主体能力建设;(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管制土地用途。

陈小毅[7](2019)在《福建省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化快速推进,中国的经济増长已经遇到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同时出现严重的能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大力倡导绿色经济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共识。因此,对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绿色经济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福建省9个发展良好的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非径向、非角度的超效率SBM模型,对反映城市经济增长、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绿色经济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并进行冗余度与不足度分析和收敛性检验;其次,运用绿色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标,测度分析福建省9个地级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构成成分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地区差异和变化趋势,探索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最后运用面板模型分别对影响绿色经济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福建省城市绿色经济效率整体水平不高,投入和产出结构不够合理;福州市、漳州市、厦门市、泉州市的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绿色经济效率较高;2016年福建的资本使用效率和废水排放改进程度较大;收敛检验中回归系数的绝对值都比较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各个城市之间效率值的差距依然存在。(2)技术进步是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效率变化虽然不是影响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主要因素,但是效率变化值偏低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进程;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在2009年以后出现短暂的复苏,但2011年之后,又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持续下滑;从地区差异上看,莆田市、龙岩市和宁德市的效率变化值偏低,三明市出现了“双重恶化”现象。(3)经济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支持“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经济开放度对绿色经济效率表现为显着正相关;外商直接投资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理念及管理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财政支出对绿色经济效率呈现出显着负相关。

廖凌云[8](2018)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文中提出统筹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世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已由消极保护走向社区参与的积极保护。然而,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阶段,部分试点区仍采用核心区生态移民的消极保护方式来简单化处理社区问题。试点区的社区政策多为通则式、均质化条款,缺乏对社区管理、社区参与机制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现状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综合多学科方法建构了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社区规划研究框架,以武夷山试点区为实证案例系统分析了社区问题的空间布局特征、时空变化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反馈与完善了规划研究框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首次建构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填补了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案例参照。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访谈,运用耦合空间和机制的系统分析方法,从区域、试点区和社区三个尺度深入解析武夷山试点区社区的现状问题和形成机制。研究揭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并从意识、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归纳了社区问题的根源,基于对社区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提出以“区域协调发展、人地关系优化和社区能力提升”为优化目标,并从空间和机制两方面提出社区规划的优化策略。空间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和优化社区分类调控。机制优化策略包括: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研究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案例展开系统研究,初步探索了实现中国东部地区国家公园“人-地”关系和谐的社区规划途径,从社区规划的视角为中国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及体制建设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林锦彬[9](2018)在《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传统与现代交替,高投入与掠资源并行”的现代农业初级阶段,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大部分是靠掠夺耕地内在养分和依靠化肥、农药、柴油等高投入换取,这直接导致了农业面源污染的加重。生态效率已经在企业、工业领域的成功运用,农业生态效率的研究,将为“效率”农业与“生态”思想找到了最优的链接点,为“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1”提供有效的测度工具,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具有理论和现实双轮驱动的意义。本研究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生态学理论、创新扩散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采取全省—地级市—县域—农村观察点的嵌套式研究思路,将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法、SBM模型分析法、HP滤波分析法、时序截面分析法等多种定量分析方法,从扭转现代农业发展的生态劣势切入,对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第一,对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差序化演变格局进行分析。首先,在相关文献的梳理下,构建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福建省2007-2016年农业生态效率进行测算,从省域、地市以及县域三个层面的农业生态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利用空间计量软件和HP滤波法分别从空间演化和时序演化两方面对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格局进行分析,得出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格局具有差序化特征。最后采用新古典收敛假说进行收敛性分析,揭示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空间差异具有绝对β收敛,而不具有σ收敛、俱乐部收敛和随机收敛特征,差序化演变格局将长期存在。第二,基于福建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的实证分析。首先,利用SBM-VRS模型、SBM-CRS模型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静态分析,测得福建省43个农村固定观察点的综合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以及各要素的投入敏感性,结果表明福建省大多数农村的农业生态效率较为乐观,但仍有不少观察点处于无效的生产前沿面,其中农业纯技术效率是动力因素,农业规模效率是限制因素。根据要素投入敏感性分析,非期望污染产出是整个地区、年份的劣势指标,被忽略后,整体农业生态效率均有较大幅度上升;化肥是个别年份、地区的优势指标,不是整体优势指标;农药的局部劣势指标比局部优势指标明显;农用地膜是局部优势指标;柴油使用量即是局部优势指标也是局部劣势指标;农业用水量是福建省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弱势指标。其次,利用Malmquist指数对农业生态效率进行动态分析,发现福建省43个农村固定观察点农业生态效率在2012-2016年总体上呈现效率进步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技术水平的变动,但在2013-2014年间出现了效率退步的现象,原因是综合技术效率出现衰退,特别是规模效率的损失,而技术水平变动又不能弥补综合技术效率的损失。最后,根据农业生态效率与投入产出的耦合,参照有效单元,得出无效单元的投入冗余,对无效的农村固定观察点提出目标值。第三,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前人相关研究以及福建农村农业发展状况,利用截面时序模型对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进行影响因素显着性分析,对三类不同农业生态效率水平的观察点进行分析发现2: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在5%和10%显着水平对第一类、第二类产生促进作用,对第三类呈现不显着促进作用;年末常住总人口数在10%显着水平对第三类产生抑制作用,对第一类和第二类产生不显着抑制作用;纯务农人口比重在5%显着水平对第一类产生促进作用,对第二类和第三类产生不显着促进作用;兼业人口比重比在10%和5%显着水平对第二类、第三类产生抑制作用,对第一类产生不显着抑制作用;外出劳动力比重对第三类产生不显着的促进作用,对第一类、第二类产生不显着的抑制作用;人均耕地面积在5%显着水平对第三类农业生产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对第一类产生不显着的促进作用,而对第二类呈现不显着的抑制作用;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在10%显着水平对第一类、第二类均具有促进作用,对第三类呈现不显着促进作用;种植结构在5%显着水平对第三类产生抑制作用,对第一类、第二类产生不显着的促进作用;接受过农业技术教育或培训的劳动力分别在5%、5%和10%显着水平对第一、二、三类产生显着促进作用;农村合作社数量在10%水平对第一类产生显着促进作用,对第二类、第三类产生不显着的促进作用;有效灌溉面积在三类观察点都在5%水平显着;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在三类观察点中均在5%水平下显着,但其系数逐步降低,具有差序性;上级部门拨款、补贴在5%显着水平对第二类产生促进作用,对第一类、第三类产生不显着的促进作用。第四,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基于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演变的差序化特征和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实证分析,提出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的提升建议:(1)立足时空差序格局,扭转区域生态劣势;(2)削减农业投入冗余,推进结构性节能减污;(3)提高技术正外部性,增强农业创新扩散;(4)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5)增加农业固定投资,优化农资配置效率;(6)实施耕地消耗补偿,健全生态导向激励机制。

孙冬号[10](2018)在《福建省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日益突出,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福建省工业发展正处于结构转型升级与动力换挡的重要阶段,同时又面临着节能减排与生态省建设的重任。如何实现工业转型升级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已成为福建省实现工业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难题。生态效率是衡量工业和环境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提升工业生态效率是促进工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因此,提升福建省工业生态效率,对实现全省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以及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打造“清新福建”,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福建省九地市为研究对象,以工业生态效率为研究主线,首先针对传统DEA方法的不足,构建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工业生态效率评价模型以及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动态评价模型;其次,对福建省2006-2016年工业生态效率进行静态评价与动态分解,并利用σ收敛与绝对β收敛模型检验了福建省工业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同时,在对工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Tobit面板回归分析模型,对其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开展实证研究;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从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对外开放水平、环境规制以及区域发展等五个方面入手,提出了提升福建省工业生态效率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工业生态效率总体水平不高,地区差异较为明显;从空间布局来看,全省工业生态效率呈现出明显的从“沿海-内陆”递减的格局。(2)技术进步对福建省工业生态效率提升作用显着;而大多数地市工业生产尚未达到最优生产规模,由此制约了工业生态效率的改善。(3)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以及全省的工业生态效率呈现出的收敛特征表明,区域间差距正在逐步缩小。(4)城镇化水平、对外开放水平以及研发强度对福建省工业生态效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其中城镇化水平对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最为显着。而工业结构与工业生态效率存在着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环境规制、人均GDP与工业生态效率的关系不明显。

二、南平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平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已成为世界共识
        1.1.2 生态文明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实践
        1.1.3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性与优越性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数据来源、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数据来源
        1.4.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明的进程
    2.2 生态文明的研究概况
    2.3 主要研究动态
        2.3.1 基于理论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2.3.2 生态文明在社会经济中的应用研究
        2.3.3 基于评价视角的生态文明研究
    2.4 研究述评与展望
    2.5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2.5.1 人地关系理论
        2.5.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5.3 文化生态理论
        2.5.4 复合生态系统论
第3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评价的主题与方法
    3.1 生态文明评价的基本思路框架
        3.1.1 内涵
        3.1.2 内涵解析
    3.2 生态文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3.2.1 构建原则
        3.2.2 内容框架
    3.3 生态文明评价的测度方法
        3.3.1 综合评价模型
        3.3.2 空间统计分析评价模型
    3.4 研究区域的识别
        3.4.1 研究区概况
        3.4.2 研究区识别
第4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空间格局分析
    4.1 资源承载的空间格局分析
        4.1.1 资源承载指标体系构建与方法
        4.1.2 资源承载评价方法与模型
        4.1.3 资源承载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4.1.4 资源承载空间格局特征
    4.2 环境压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4.2.1 环境压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环境压力因子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4.2.3 环境压力单因子空间分异规律
        4.2.4 环境压力空间格局特征
    4.3 生态资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4.3.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4.3.2 研究方法
        4.3.3 福建省生态资产空间格局与构成分析
        4.3.4 福建省生态资产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分析
        4.3.5 小结
    4.4 发展能力的空间格局分析
        4.4.1 发展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4.4.2 发展能力因子指数选取依据及计算方法
        4.4.3 经济活力及其各因子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4.4.4 基础设施可达性空间分异规律
        4.4.5 社会服务便捷度空间分异规律
        4.4.6 发展能力空间格局特征
    4.5 零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分析
        4.5.1 核算指标体系与方法
        4.5.2 零碳排放核算方法与评价模型
        4.5.3 福建省碳排放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4.5.4 福建省碳吸收及其空间特征分析
        4.5.5 零碳排放及其空间格局特征
        4.5.6 小结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集成评价及其空间效应分析
    5.1 综合集成评价
        5.1.1 评价模型的构建与方法
        5.1.2 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5.1.3 分尺度生态文明综合指数评价
    5.2 空间效应分析
    5.3 生态文明水平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分析
        5.3.1 生态文明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5.3.2 生态文明水平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研究
    6.1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意义
    6.2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的原则与方法
        6.2.1 基本原则和依据
        6.2.2 综合区划的方案
        6.2.3 类型区命名原则和方法以及边界问题处理
        6.2.4 空间聚类法
    6.3 福建省生态文明综合区划结果
        6.3.1 福建省生态文明大区的划定
        6.3.2 福建省生态文明次级区的划定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和对策探讨
    7.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整体构想
        7.1.1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
        7.1.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7.2 福建省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的对策
        7.2.1 生态文明构成要素的优化建议
        7.2.2 不同等级类型的生态文明区的优化建议
第8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
    8.3 创新点
    8.4 问题和展望
附录 A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一、学术论文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3)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背景下林场运营的PPP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评述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重点国有林区
        2.1.2 林场运营
        2.1.3 PPP模式
        2.1.4 PPP应用的运作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3 公共产品及准公共产品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林场运营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场的森林经营工作现状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描述性统计
        3.1.3 林场造林生产情况
        3.1.4 林场森林抚育生产情况
        3.1.5 林场森林管护生产情况
    3.2 林场运营机制模式现状
        3.2.1 林场运营管护模式
        3.2.2 林场运营抚育模式
    3.3 林场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国内外林业PPP模式的经验借鉴
    4.1 国内林业PPP模式案例分析
        4.1.1 南平市国家储备林项目
    4.2 国外林业PPP模式案例分析
        4.2.1 英国希思罗机场改造项目
        4.2.2 房屋机会合作项目
    4.3 本章小结
5 PPP模式下重点国有林区林场运营模式
    5.1 PPP模式下林场运营的实施原则
    5.2 项目发展实施设计
    5.3 PPP模式下可能发生的林场运营风险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PPP模式的保障机制设计
    6.1 绩效评价机制
    6.2 政府监管理机制
    6.3 政策保障机制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南平市竹资源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相关综述
        1.3.2 国内研究相关综述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方法
        1.4.3 研究路线图
2 南平市竹产业的发展现状
    2.1 南平市市情概况
        2.1.1 自然资源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南平市竹产业发展概况
        2.2.1 竹产业产值占比情况
        2.2.2 丰产竹林基地情况
        2.2.3 竹工业产业园情况
        2.2.4 专业合作社协会情况
3 南平市竹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3.1 SWOT分析法概述
    3.2 优势
        3.2.1 政府高度重视列为重点产业
        3.2.2 竹资源培育数量稳步增长
        3.2.3 产业基础好部分单品竞争力强
    3.3 劣势
        3.3.1 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3.3.2 产业要素被倒吸或分流
        3.3.3 县市竹产业发展不平衡
        3.3.4 行业互助服务体系不完善
    3.4 机遇
        3.4.1 绿色发展理念带来良好机遇
        3.4.2 绿色产品定位市场前景广阔
        3.4.3 竹产业在林产业比重逐年上升
    3.5 挑战
        3.5.1 人力成本不断攀升
        3.5.2 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和摩擦加大
4 促进南平市竹资源产业发展的策略
    4.1 提升产业规划水平
        4.1.1 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4.1.2 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4.2 完善竹产业链
        4.2.1 加强产业集群建设
        4.2.2 加快全产业链建设
    4.3 强化产业要素保障
        4.3.1 加大资金扶持和投入
        4.3.2 深化重大项目带动
        4.3.3 加快人才引进和培育
        4.3.4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4.4 建设竹产业公共服务体系
        4.4.1 建设公共技术服务体系
        4.4.2 加快建设新技术运用体系
        4.4.3 完善合作社协会服务体系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福建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脱钩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
        3.2 脱钩理论的应用研究
        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目的
        4.3 研究方法
        4.4 技术路线
第一章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脱钩的理论基础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城市土地
        1.1.2 城市建设用地
        1.1.3 城市土地利用
        1.1.4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理论
        1.2.2 城市土地利用经济区位理论
        1.2.3 城市土地利用社会行为学理论
        1.2.4 城市土地利用的政治经济理论
第二章 福建省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2 福建省城市发展概况
        2.2.1 经济发展情况
        2.2.2 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2.2.3 城镇化发展情况
    2.3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发展变化
第三章 福建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扩张减排潜力变化
    3.1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扩张减排研究方法
        3.1.1 泰尔指数
        3.1.2 DDF-GML模型的构建
    3.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趋势变化
    3.4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减排扩张时空变化
    3.5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潜力分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福建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脱钩分析
    4.1 脱钩测度方法
        4.1.1 脱钩类型的划分
        4.1.2 脱钩模型的构建
    4.2 土地利用效率和脱钩类型的关系
        4.2.1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上升趋势
        4.2.2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下降趋势
    4.3 经济发展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脱钩分析
    4.4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脱钩分析的区域差异
        4.4.1 经济增长背景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脱钩分析
        4.4.2 人口城镇化背景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脱钩分析
        4.4.3 产业结构背景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脱钩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福建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脱钩影响因素分析
    5.1 脱钩影响因素模型的构建
    5.2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脱钩影响因素分析
        5.2.1 资源利用因素
        5.2.2 规模因素
        5.2.3 经济产出因素
        5.2.4 结构因素
    5.3 各设区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脱钩影响因素分析
        5.3.1 资源利用因素
        5.3.2 规模因素
        5.3.3 经济产出因素
        5.3.4 结构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福建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脱钩预测分析
    6.1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脱钩预测模型
        6.1.1 情景分析法
        6.1.2 国民经济发展情景预测
        6.1.3 城市土地情景预测
    6.2 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脱钩预测分析
    6.3 各设区市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脱钩预测分析
第七章 提升福建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对策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3.1 土地利用与碳循环
        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对碳排放影响机理
        3.3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碳排放核算
    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4.1 研究内容
        4.2 研究方法
        4.3 技术路线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和土地利用现状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地理情况
        1.2 社会经济情况
    2 土地利用现状
第二章 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量核算
    1 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机理
        1.1 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因素
        1.2 土地管理方式转变因素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处理
    3 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核算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3.1 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系数核算及其系数确定
        3.2 土地利用碳排放变化特征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1 扩展KAYA恒等式的LMDI碳排放因素分解
    2 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2.1 单位土地碳排放强度效应分析
        2.2 能源利用结构效应分析
        2.3 能源利用效率效应分析
        2.4 经济发展水平效应分析
        2.5 人口规模效应分析
    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福建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预测
    1 未来能源消耗预测
        1.1 GM(1,1)模型建立
        1.2 马尔可夫链误差修正模型的构建
        1.3 未来土地利用碳排放预测
    2 未来土地利用碳排放预测结果分析
    3 构建低碳土地利用体系的措施
        3.1 强化区域发展布局的地域性,统筹协同发展
        3.2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减少碳源增强碳汇
        3.3 提高碳排放交易量,深化市场的主体能力建设
        3.4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管制土地用途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1 主要研究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福建省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
        1.2.1 绿色经济效率的研究
        1.2.2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研究
        1.2.3 影响因素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4 论文的研究特色与创新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绿色经济效率
        2.1.2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2.2 理论基础
        2.2.1 环境约束与经济发展
        2.2.2 绿色全要素增长的内在机理
    2.3 模型基础
        2.3.1 DEA模型
        2.3.2 超效率SBM模型
        2.3.3 卢恩伯格生产率指标
第3章 福建省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分析
    3.1 福建省城市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现状
    3.2 福建省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测度
        3.2.1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3.2.2 数据来源与数据描述性统计
        3.2.3 基于超效率模型的绿色经济效率测算
    3.3 福建省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分析
        3.3.1 绿色经济效率的基本分析
        3.3.2 绿色经济效率的总体趋势分析
        3.3.3 绿色经济效率的地区差异分析
    3.4 福建省城市的投入产出冗余度与不足度分析
    3.5 福建省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收敛性检验
        3.5.1 收敛假说
        3.5.2 收敛性检验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福建省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析
    4.1 福建省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测算及分解
    4.2 福建省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间变化分析
    4.3 福建省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空间分布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绿色经济效率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变量选取
        5.1.1 影响因素的变量选取
        5.1.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检验及模型构建
        5.2.1 面板回归模型的构建
        5.2.2 F统计检验和Hausman检验
    5.3 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5.4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本文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1.1.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
        1.1.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
    1.2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1 国际背景
        1.2.2 国内背景
        1.2.3 研究切入点和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
    1.5 研究方法
        1.5.1 系统论方法
        1.5.2 社会调查方法
        1.5.3 空间分析方法
第2章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及社区规划评述
    2.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的现状特征
        2.1.1 人口社会:农村社区为主,人口密度东西差异大
        2.1.2 资源权属:集体土地比例高,资源使用权有争议
        2.1.3 产业经济:产业结构较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
        2.2.1 以集体林为主的非自然保护地面积增加
        2.2.2 多种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多重矛盾叠加
    2.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评述
        2.3.1 试点区相关社区规划政策概述
        2.3.2 问题一:周边社区合作保护策略缺乏保障制度的设计
        2.3.3 问题二:分区管理与社区搬迁策略忽略社区发展权益
        2.3.4 问题三:同质化的社区发展策略忽略社区内部差异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3.1 相关研究综述
        3.1.1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研究进展
        3.1.2 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问题研究综述
        3.1.3 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3.1.4 国外国家公园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3.1.5 小结
    3.2 框架建构思路与理论基础
        3.2.1 思路:以社区问题的多尺度系统分析为切入点
        3.2.2 系统论
        3.2.3 冲突理论
    3.3 框架建构的目标与意义
        3.3.1 目标: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3.3.2 意义:提升认识和提供指导
    3.4 框架的内容与方法
        3.4.1 研究对象
        3.4.2 研究步骤与内容
        3.4.3 研究方法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概况及研究框架概述
    4.1 基本情况
        4.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4.1.2 自然文化资源概况
    4.2 社区概况
        4.2.1 区内社区概况
        4.2.2 周边社区概况
        4.2.3 社区管理现状
    4.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典型性分析
    4.4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概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夷山试点区周边社区的问题研究
    5.1 问题识别:周边社区对试点区的影响与威胁
        5.1.1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碎化与孤岛化保护
        5.1.2 壮年晚期、老年期丹霞地貌局部地区受损
        5.1.3 九曲溪流域的水质、水量面临潜在威胁
        5.1.4 影响与威胁因素的空间分布现状
    5.2 试点区周边社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武夷山市为例
        5.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2 1992-2014 年武夷山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分析
        5.2.3 1992-2014 年九曲溪东南支流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3 周边社区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诉求大
        5.3.2 区域联合保护政策不完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研究
    6.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6.1.1 山上:茶林之争
        6.1.2 山下:人地矛盾
    6.2 试点区茶园建设管理的古今变化分析
        6.2.1 选址布局:从分散种植到集中密植
        6.2.2 环境营造:从茶林相生到全垦除杂
        6.2.3 耕种管理:从精耕细作到粗耕药作
    6.3 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意识:传统生态理念转变,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6.3.2 技术:茶园建设技术改变,茶产业发展不充分
        6.3.3 制度:产权制度不完善,被动式社区参与保护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7.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
        7.1.1 区域发展不平衡
        7.1.2 贫富收入差距大
        7.1.3 产业发展不充分
    7.2 典型社区的产业发展脉络
        7.2.1 自然保护区社区产业发展脉络——以桐木村为例
        7.2.2 武夷山地区社区茶产业发展脉络——以黄柏村为例
    7.3 试点区社区经济发展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社区基础条件差异
        7.3.2 社区能力建设不足
        7.3.3 社区发展政策不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8.1 武夷山试点区多尺度问题分析小结
    8.2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相关政策评述
        8.2.1 区域协调相关政策未明确空间和保障机制的设计
        8.2.2 社区管理相关政策或将加剧试点区与社区的矛盾
        8.2.3 社区发展相关政策忽略社区的差异性和能力提升
    8.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的目标及内容框架
        8.3.1 社区规划的优化目标
        8.3.2 社区规划的内容框架
    8.4 区域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4.1 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
        8.4.2 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
    8.5 试点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5.1 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
        8.5.2 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
    8.6 社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6.1 优化社区分类调控
        8.6.2 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特征及社区问题的复杂性
        9.1.2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9.1.3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及形成机制
        9.1.4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9.2 讨论
        9.2.1 创新点
        9.2.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中国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冲突案例分析一览表
附录B 访谈情况汇总表及部分访谈摘录
附录C 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D 黄柏村口述史访谈大纲及部分访谈摘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在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
        1.1.2 生态文明体质改革下农业绿色发展的趋势
        1.1.3 主体功能区划为农业生态效率改善提供契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效率
        1.3.2 生态效率
        1.3.3 农业生态效率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1 生态效率研究
        2.1.2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2.1.3 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2.1.4 研究现状评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全要素生产率理论
        2.2.3 生态学理论
        2.2.4 创新扩散理论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构建
    3.1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方法
        3.1.1 常用的生态效率评价方法
        3.1.2 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的农业生态效率测度
    3.2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构建思路
        3.2.2 农业生态效率评价指标选择
第四章 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时空差序化演变格局分析
    4.1 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测度
        4.1.1 全省农业生态效率变化
        4.1.2 地级市农业生态效率变化
        4.1.3 县域农业生态效率变化
    4.2 空间演化特征
        4.2.1 空间分析方法
        4.2.2 空间自相关
        4.2.3 方向分布
    4.3 时序演化特征
    4.4 时空差异收敛性特征
        4.4.1 收敛性分析方法
        4.4.2 地区差异收敛性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
    5.1 研究对象
        5.1.1 样本数据统计分析
    5.2 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静态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5.2.1 基于SBM-CRS模型农业综合技术效率分析
        5.2.2 基于SBM-VRS模型农业纯技术效率分析
        5.2.3 基于SBM模型的农业规模效率分析
        5.2.4 农业各要素投入的敏感性分析
    5.3 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动态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5.3.1 基于MALMQUIST模型的总体动态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5.3.2 基于MALMQUIST模型的各固定观察点动态农业生态效率分析
    5.4 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投入冗余分析
        5.4.1 农业生态效率与投入产出耦合
        5.4.2 农业生态低效率的农村固定观察点投入冗余
    5.5 小结
第六章 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6.1 农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选择
    6.2 截面时序模型构建及数据来源
    6.3 实证结果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7.1 立足时空差序格局,扭转区域生态劣势
    7.2 削减农业投入冗余,推进结构性节能减污
    7.3 提高技术正外部性,增强农业创新扩散
    7.4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7.5 增加农业固定投资,优化农资配置效率
    7.6 实施耕地消耗补偿,健全生态导向激励机制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福建省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生态效率的概念及内涵
        1.3.2 工业生态效率评价
        1.3.3 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
        1.3.4 工业生态效率的提升策略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绿色发展
        2.1.2 工业转型
        2.1.3 工业生态效率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绿色发展理论
        2.2.2 产业转型升级理论
        2.2.3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第三章 福建省工业生态效率的现状评价
    3.1 工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3.1.1 工业产值现状
        3.1.2 工业能源消耗
        3.1.3 工业污染排放
    3.2 评价模型选择
        3.2.1 传统DEA模型
        3.2.2 静态评价模型构建
        3.2.3 动态评价模型构建
    3.3 评价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
        3.3.1 评价指标选择的原则
        3.3.2 指标体系构建
        3.3.3 数据来源
    3.4 评价过程及其结果分析
        3.4.1 静态评价结果分析
        3.4.2 动态评价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福建省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
        4.1.1 影响因素
        4.1.2 作用机理
    4.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4.2.1 变量选择
        4.2.2 回归模型构建
        4.2.3 数据来源
    4.3 实证分析
        4.3.1 面板数据检验
        4.3.2 回归分析
        4.3.3 稳健性检验
第五章 提升福建省工业态效率的对策建议
    5.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2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绿色技术研发
    5.3 完善环境治理制度体系,打造“政府-企业-公众”责任共同体
    5.4 发挥自贸区政策与“一带一路”区位优势,深化对外开放水平
    5.5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地区协调发展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南平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2]生态文明多尺度评价及其综合区划研究 ——以福建省为例[D]. 金星星.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3]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改革背景下林场运营的PPP模式研究[D]. 姚佳琦.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4]南平市竹资源产业发展研究[D]. 廖寒冰.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5]福建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脱钩分析[D]. 杜张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6]福建省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 黄思雅.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7]福建省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研究[D]. 陈小毅. 华侨大学, 2019(01)
  • [8]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D]. 廖凌云. 清华大学, 2018(04)
  • [9]福建省农业生态效率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D]. 林锦彬.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3)
  • [10]福建省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孙冬号. 福州大学, 2018(03)

标签:;  ;  ;  ;  ;  

南平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