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洋化工研究院1.5万吨水性防腐涂料项目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1](2021)在《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公开发表的文献和资料,综述了我国有机硅行业在2020年的发展概况(包括有机硅甲基单体的产能与产量、初级形状聚硅氧烷的进出口情况、有机硅上市企业的营收情况、新增项目投资情况、标准及政策制订情况)与有机硅产品的研发概况(包括企业研发投入、企业自研项目及国内有机硅的研发重点)。
China National Coatings Industry Association;[2](2021)在《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一)》文中指出第一章"十三五"行业发展回顾1 "十三五"期间涂料行业总体运行情况1.1涂料1.1.1涂料产量超额完成"十三五"预期任务根据涂料行业"十三五"规划,全行业经济总量保持稳步增长,总产值年均增长6.5%左右,预测2020年涂料行业总产值增长到5 600亿元左右,产量按年均5%增长,预测2020年涂料行业总产量增长到2200万t左右。实际上,在2018年产量已经达到2377.1万t,
夏杰[3](2020)在《聚氨酯改性有机硅船舶防污涂料研究》文中认为海洋船舶防污涂料是海洋工程与装备的重要防护材料,对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用的船舶防污涂料中,低表面能型防污涂料环境友好,不会对海洋环境产生破坏,是将来的主要发展方向。随着世界各国对海洋环保不断重视,环境友好型低表面能防污涂料日益成为研究重点。其中,有机硅低表面能型船舶防污涂料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逐渐暴露出漆膜综合力学性能较差的缺点,综合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针对有机硅船舶防污涂料性能提升的技术需要,本文开展了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海洋船舶低表面能防污涂料的研究,利用三种不同亲水链段合成了三种不同的改性树脂,并对比分析亲水材料对有机硅基材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乙二醇(PEG),羟丙基硅油(DY)为原料制备PEG-DY的无规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DSC等测试方法证实了改性树脂为PEG-DY的无规共聚物。通过对改性树脂的表面性能、耐酸碱盐性、耐水性能以及抑藻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树脂的耐酸碱盐性有所提高。当DY分子量的增大时,接触角明显增大,但PEG分子量的增大会导致接触角下降。当改性树脂为PEG400-DY3000时,接触角最大值可达至107.68°,吸水率为6.74%,断裂伸长率为20.47%,弹性模量为27.59MPa。2)将不同分子量的聚己内酯(PCL)和不同分子量的羟丙基硅油(DY)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进行共聚制备PCL-DY树脂。通过傅里叶红外和XRD分析并证实了 PCL-DY的无规共聚物结构。通过对改性树脂的表面性能、耐酸碱盐、耐水性能、降解性能以及抑藻性能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和研究,结果表明,亲水性偏弱的链段PCL的引入可明显提高漆膜的接触角,涂膜的表面能降低,并且断裂伸长率也明显增大。当改性树脂为PCL2500-DY3000,其接触角可达110.05°,吸水率为1.09%,断裂伸长率为182.47%。通过抑藻性能实验表明,所合成的PCL-DY树脂附着量很少,具有很优异的防污能力。3)将不同摩尔配比的聚酯多元醇(PCLx/PLAy)和不同分子量的羟丙基硅油(DY)与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进行聚合制备聚氨酯改性有机硅的低表面能防污涂料。通过傅里叶红外对PCLA-DY的无规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证实。通过对改性树脂的表面性能、耐酸碱盐、耐水性能、降解性能以及抑藻性能等详细的测试,重点考察了亲水性和降解性的PLA含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引入亲水性较弱的PLA可大幅度增加漆膜的接触角数值,当改性树脂PCLA6:4-DY3000,其接触角数值为116.39°,吸水率为2.63%,断裂伸长率为36.29%。4)将所合成的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树脂制备成低表面能防污涂料,通过实海挂板研究了三种不同亲水链段对防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G-DY防污涂料中,PEG分子量越大时(或者DY分子量越大),防污性能越优异;在PCL-DY防污涂料中,PCL分子量越大(或者DY分子量越大),防污性能越优异;在PCLA-DY防污涂料中,PCLA中PLA的含量越低时(或者DY分子量越大),防污性能越优异;通过接触角测定、力学性能、表面形貌、防污效果等综合对比三种不同亲水链段制备的防污涂料发现,PEG-DY防污涂料具有更好的综合性能,且实海挂板防污效果最好,防污能力最优。
徐晓明[4](2017)在《M公司工业涂料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涂料市场在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2016年我国涂料总产量达到1899.78万吨,中国已成为涂料生产大国和应用大国。外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约45%,而且中高档产品市场几乎被外企垄断,特别是工业涂料领域,更是让国内企业难以抗衡。近年来,世界涂料巨头到处在中国扩张圈地,国内的本土涂料企业被受到排挤,行业巨头已开始出现,并开始拥有产业发展方向和竞争门槛的定义权。再加上原材料、物流涨价、环保压力等原因导致利润空间不断受到压缩,国内涂料企业已是步履维艰。M公司作为国内工业涂料行业的一员,近五年来也陷入销售额难以突破的困境。在涂料市场逐渐走向成熟,国内大企业或优势企业快速发展,试图做大做强,努力建立自己的领地和市场地位的情况下,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提高自身竞争力,如何通过对自身问题的解决找出企业的发展之路,迅速突破瓶颈,如何在近年来复杂多变、竞争残酷的工业涂料市场中生存并发展起来,是M公司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工业涂料各热点市场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出每个工业涂料热点行业的市场竞争情况,并对各个市场的前景进行了预测,找出了M公司应重点参与的市场方向。本文从价值营销的角度对如何从提高顾客价值的角度找出企业的问题,分析了工业涂料市场的各个价值驱动因素。结合M公司的现状对各个价值驱动因素进行了调整。本文还针对企业的现状对营销的人力资源保障和质量保障提出了整改建议。本文分为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论文产生的背景,简单介绍了公司面临的困境及现状,提出了文章研究的方法和思路及论文框架;第二章是通过研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市场营销研究现状,分析了顾客价值、价值营销等相关理论,并举例说明典型企业价值营销情况;第三部分是工业涂料市场分析,分析了工业涂料的种类、技术发展趋势、工业涂料市场容量及现在工业涂料市场供应商情况;第四部分是M公司基于客户价值的营销策略优化,分析现阶段公司的优势、劣势等营销问题及现阶段展开价值营销的问题;引出了工业漆市场顾客价值的探索、创造和交付的分析;第五部分是对推动价值营销的人力资源保障及质量保障进行了剖析,从而引出第六部分论文结论和展望。
许江菱,钟晓萍,朱永茂,杨小云,王文浩,刘勇,李汾,刘菁,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5](2017)在《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文中认为收集了2015年7月2016年6月世界塑料工业的相关资料,介绍了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了世界塑料产量、消费量及全球各类树脂的需求量及产能情况。按通用热塑性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及苯乙烯系共聚物),工程塑料(尼龙、聚碳酸酯、热塑性聚酯),特种工程塑料(聚苯硫醚、聚醚砜、聚芳醚酮、液晶聚合物),通用热固性树脂(酚醛树脂、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不同品种的顺序,对树脂的产量、消费量、供需状况及合成工艺、产品应用开发、树脂品种的延伸及应用的进一步扩展等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刘国杰[6](2016)在《石墨烯重防腐涂料产业化研发的初步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石墨烯有关概念与其市场前景预测及国内外石墨烯研究进展简况;对国内石墨烯产业化进展,特别是海洋工程的石墨烯重防腐涂料研发与产业化的一些进展作了详述;关注了影响石墨烯质量与价格因素、评价方法与标准、石墨烯重防腐涂料数据库建设、石墨烯市场前景正确宣传等方面问题。
朱鹏飞[7](2015)在《基于利基理论的上海C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中小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的重要力量,在现实发展中却存在着过早夭折,缺乏竞争优势的严峻问题。利基战略虽然是适合中小企业的竞争战略,但在实施过程中,中小企业还是会遇到利基竞争优势难以长久保持的问题。上海C公司就在业务发展中面临这一问题。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运用利基理论和企业能力理论,以C公司为研究对象,对其业务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以促进C公司的业务发展,并为类似的中小企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首先通过对利基理论和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系统阐述,为C公司的战略选择与实施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运用SWOT分析工具等对C公司的业务发展现状和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行深入的分析,剖析其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公司的战略选择与实施提供现实依据;最后提出了基于利基理论的公司业务发展战略和实施方案。本文的研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鸿[8](2012)在《集装箱用水性聚氨酯防腐蚀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制备了一种兼具优异防腐蚀性能和施工性能的集装箱用水性聚氨酯防腐蚀涂料,研究了影响其防腐蚀性能和施工性能的诸多因素。论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采用常规浸泡实验、耐盐雾实验以及电化学阻抗测试、扫描电镜测试,系统研究了不同水性聚氨酯成膜树脂、不同水性丙烯酸树脂以及二者共混复配比例、不同防锈颜料、不同颜填料体积浓度等对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物理机械性能最优的单组份水性聚氨酯分散体A与防腐蚀性能优异的水性苯丙乳液E以8:2的比例共混复配作为外面漆的成膜基料时漆膜的物理性能和防腐蚀性能达到最佳平衡;当选择磷酸锌作为本体系的防锈颜料,其用量占颜填料总量的17%左右时涂层的防腐蚀性能最好;PVC在25%时涂层最致密,防腐蚀性能最优;实验证明,电化学阻抗测试和扫描电镜测试结果与浸泡实验和盐雾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第二部分采用模拟施工并对涂层施工性能进行评价,系统分析了涂层容易出现针孔、缩孔、流挂等弊病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提高了涂层的早期耐水性、低温成膜性、防闪蚀性、防冻性以及储存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选用合适的消泡剂、成膜助剂种类及用量和施工厚度有助于减少甚至消除无气喷涂施工时漆膜表面针孔;缩孔与制备工艺、基材润湿剂/流平剂以及粘度有关;使用高触变性丙烯酸类增稠剂增稠的外面漆最大抗流挂湿膜厚度可达270μ m;耐盐雾疏水剂SR17对集装箱外面漆漆膜的早期耐水性提高明显;成膜助剂M2/M3的增塑性好,用量大于3%时,漆膜可在0~5°C下正常成膜;使用0.3%的Raybo60即能防止闪锈的出现;添加3%的丙二醇的涂料冻融稳定性好;由疏水改性聚羧酸钠盐分散剂A制得的涂料经加速储存后其贮存稳定性最好。最终制备出兼具优异防腐蚀性能和施工性能的集装箱用水性聚氨酯防腐蚀涂料,已基本达到了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行规JH/T E01-2008规定的溶剂型集装箱涂料的性能指标和施工要求,具有良好的推广优势与应用前景。
王继扬,彭建,袁立宝,刘宝胜,孙安垣,李光明,张书香,隋万美,魏化震,宫本奎,杨超,朱超峰,戚德海,胡小波,王延相,王宝铭,张伟,曹志强,邵守玉,李勇,张曙光[9](2012)在《山东省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0引言《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文]中明确提出:在新材料产业中,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种玻璃、功能陶瓷、半导体照明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开展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
魏仁华[10](2011)在《防腐涂料市场前景广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结合"2011防腐蚀涂料年会暨第28次全国涂料工业信息中心年会"专家观点,对当前防腐涂料市场和技术发展热点进行介绍。
二、海洋化工研究院1.5万吨水性防腐涂料项目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化工研究院1.5万吨水性防腐涂料项目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1)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行业发展概况 |
2 产品研发进展 |
2.1 硅橡胶 |
2.1.1 室温硫化硅橡胶 |
2.1.2 热硫化硅橡胶 |
2.1.3 加成型硅橡胶 |
2.2 硅油 |
2.3 硅树脂 |
2.4 硅烷 |
2.5 其它有机硅材料 |
2.6 有机硅改性有机材料 |
2.6.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 |
2.6.2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 |
2.6.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 |
2.6.4 有机硅改性其它材料 |
(2)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一)(论文提纲范文)
1“十三五”期间涂料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
1.1涂料 |
1.1.1涂料产量超额完成“十三五”预期任务 |
1.1.2涂料产量增长、利润却降低 |
1.1.3涂料行业经济指标增长与宏观GDP增长关系 |
1.2颜料 |
1.2.1钛白粉 |
1.2.2氧化铁颜料 |
1.3涂料助剂 |
1.4小结 |
2“十三五”期间涂料行业运行特点 |
2.1涂料产量地区分布呈现南强北弱现象 |
2.2人才、科技储备增加 |
2.2.1人才培养 |
2.2.1.1高校涂料专业人才培养开始走向正轨 |
2.2.1.2培养高技术和技能型人才 |
2.2.1.3培训和研修,扩大技术交流 |
2.2.2科研队伍扩大 |
2.3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应用 |
2.3.1紧密配合与促进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发展 |
2.3.1.1配合与促进国家支柱产业发展 |
2.3.1.2与其他重要产业配合发展 |
(1)网纹(绒面)涂料 |
(2)畜牧业彩板专用涂料 |
(3)卷材用贴膜 |
2.3.2服务国防军工 |
2.3.3新材料、新技术应用 |
2.4政策法规和标准化进步 |
2.4.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
2.4.2危险化学品目录 |
2.4.3消费税政策 |
2.4.4环境保护税 |
2.4.5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
2.4.5.1涂料行业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初步建立 |
2.4.5.2培育了一批绿色园区,为行业的绿色发展起到了规范和保障作用 |
2.4.5.3形成了一批国家级、行业级绿色工厂,在行业内起到了示范作用 |
2.4.5.4绿色设计产品标准体系逐步建立,生命周期理念得以落实 |
2.4.6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
2.4.7环境保护综合名录 |
2.4.8 VOCs减排政策法规 |
2.4.9有毒有害物质限值标准及代用品开发应用 |
2.4.10涂料标准化工作新发展 |
3涂料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
3.1环境友好型涂料技术及产品体系尚不完善 |
3.2产品结构调整问题 |
3.3涂料企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国际竞争力较弱 |
3.4钛白粉行业发展面临问题 |
3.5氧化铁行业存在的问题 |
3.5.1我国是氧化铁颜料大国,却不是强国 |
3.5.2面临着产能相对过剩的风险 |
3.6助剂行业存在的问题 |
3.6.1助剂研发及助剂应用理论的研究不够重视 |
3.6.2高端助剂产品绝大多数被国外把控 |
(3)聚氨酯改性有机硅船舶防污涂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有机硅海洋船舶防污涂料的防污机理及影响因素 |
1.3 低表面能海洋船舶防污涂料发展现状 |
1.3.1 有机硅改性有机树脂防污涂料 |
1.3.2 纳米材料改性有机硅防污涂料 |
1.3.3 有机硅仿生复合防污涂料 |
1.4 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树脂的方法 |
1.4.1 共混改性 |
1.4.2 共聚改性 |
1.4.3 互穿网状聚合改性 |
1.5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1.5.1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1.5.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设计 |
2.3.1 PEG-DY无规共聚物的结构设计 |
2.3.2 PCL-DY无规共聚物的结构设计 |
2.3.3 PCLA-DY无规共聚物的结构设计 |
2.4 材料制备方法 |
2.4.1 PEG-DY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2.4.2 PCL-DY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2.4.3 PCLA-DY无规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
2.4.4 防污涂料的制备 |
2.5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5.1 红外测试 |
2.5.2 接触角测试 |
2.5.3 DSC测试 |
2.5.4 耐化学溶剂测试 |
2.5.5 吸水率及降解率测试 |
2.5.6 SEM测试 |
2.5.7 XRD测试 |
2.5.8 共聚物拉伸实验测试 |
2.5.9 共聚物抑藻性能测试 |
2.5.10 涂料附着力测试 |
2.5.11 防污涂料浅海挂板实验 |
第三章 PEG-DY无规共聚物研究 |
3.1 引言 |
3.2 无规共聚物的测试结果与讨论 |
3.2.1 红外分析 |
3.2.2 差热分析 |
3.2.3 SEM分析 |
3.2.4 接触角分析 |
3.2.5 吸水率及降解率分析 |
3.2.6 涂膜耐化学性能分析 |
3.2.7 共聚物的涂膜力学性能分析 |
3.2.8 共聚物的硅藻附着实验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CL-DY无规共聚物研究 |
4.1 引言 |
4.2 无规共聚物的测试结果与讨论 |
4.2.1 红外分析 |
4.2.2 X射线分析 |
4.2.3 SEM分析 |
4.2.4 接触角分析 |
4.2.5 吸水率及降解率分析 |
4.2.6 涂膜耐化学性能分析 |
4.2.7 共聚物的涂膜力学性能分析 |
4.2.8 共聚物的硅藻附着实验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PCLA-DY无规共聚物研究 |
5.1 引言 |
5.2 无规共聚物的测试结果与讨论 |
5.2.1 红外分析 |
5.2.2 SEM分析 |
5.2.3 接触角分析 |
5.2.4 吸水率及降解率分析 |
5.2.5 涂膜耐化学性能分析 |
5.2.6 共聚物的涂膜力学性能分析 |
5.2.7 共聚物的硅藻附着实验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聚氨酯改性有机硅船舶低表面能型防污涂料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1 附着力分析 |
6.2.2 力学性能分析 |
6.2.3 接触角分析 |
6.2.4 表面形貌分析 |
6.2.5 防污涂料浅海挂板实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附件 |
(4)M公司工业涂料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案例 |
2.1 市场营销相关评述 |
2.1.1 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 |
2.1.2 营销策略的发展 |
2.1.3 组织间营销与消费者营销的特征差异 |
2.2 价值营销相关概念及与 4P的关系 |
2.2.1 顾客价值 |
2.2.2 价值营销与 4P营销策略的关系 |
2.3 价值营销在典型企业中的应用 |
第3章 M公司工业涂料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
3.1 工业涂料市场分析及各大涂料企业并购投资情况 |
3.1.1 工业涂料市场容量分析 |
3.1.2 国内工业涂料主要热点市场及趋势分析 |
3.1.3 近期各大涂料企业投资及并购情况 |
3.2 M公司工业涂料市场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2.1 主要外企竞争对手分析 |
3.2.2 主要民族企业竞争对手分析 |
3.3 工业涂料市场热点行业常用品种及技术发展趋势 |
3.3.1 工业涂料热点行业常用品种 |
3.3.2 工业涂料技术发展趋势 |
3.4 M公司工业涂料市场竞争能力分析 |
3.4.1 M公司背景及技术实力介绍 |
3.4.2 M公司波特五力分析 |
3.4.3 M公司波士顿(BCG)产品组合模型分析 |
3.5 M公司工业涂料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
3.5.1 M公司营销部门组织架构 |
3.5.2 M公司工业涂料客户类型及主要营销措施 |
3.5.3 M公司工业涂料营销优势分析 |
3.5.4 M公司营销拓展瓶颈分析 |
第4章 M公司基于顾客价值的营销策略优化 |
4.1 M公司工业涂料市场现阶段目标客户价值驱动因素分析 |
4.1.1 影响现阶段工业涂料市场顾客价值的因素 |
4.1.2 工业涂料市场顾客价值驱动维度分析 |
4.1.3 不同企业价值差异化比较 |
4.2 M公司基于顾客价值的产品策略优化 |
4.2.1 M公司产品布局优化 |
4.2.2 服务策略优化 |
4.2.3 产品研发策略优化 |
4.2.4 产品品牌策略优化 |
4.3 M公司基于顾客价值的价格策略优化 |
4.4 M公司基于顾客价值的营销渠道与促销策略优化 |
第5章 M公司推动价值营销的制度保障 |
5.1 人力资源保障 |
5.1.1 对营销人员进行职业规划设计及指导 |
5.1.2 对员工进行培训 |
5.1.3 设计营销人员合理的KPI |
5.1.4 将新客户开发与客户维护进行分类型管理 |
5.1.5 提高营销人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
5.1.6 增加营销人员的激励方式 |
5.2 质量控制保障 |
5.2.1 产品定型严格审核 |
5.2.2 重视施工性能 |
5.2.3 生产工艺专检控制 |
5.2.4 配套方案的制定和评审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各因素重要程度调查表 |
致谢 |
(5)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通用热塑性树脂 |
2.1 聚乙烯(PE) |
2.2 聚丙烯(PP) |
2.3 聚氯乙烯(PVC) |
2.4 聚苯乙烯(PS)及苯乙烯系共聚物 |
3 工程塑料 |
3.1 尼龙(PA) |
3.2 聚碳酸酯 |
3.3 热塑性聚酯树脂(PET和PBT) |
4 特种工程塑料 |
4.1 聚苯硫醚(PPS) |
4.2 聚醚砜(PESU) |
4.3 聚芳醚酮(PAEK) |
4.4 液晶聚合物(LCP) |
5 热固性树脂 |
5.1 酚醛树脂 |
5.1.1 原料生产和市场概况 |
5.1.2 产品生产和技术发展动态 |
5.1.3 酚醛树脂合成和复合材料性能分析以及应用研究 |
5.1.4 结语 |
5.2 聚氨酯(PU) |
5.2.1 全球投资近况 |
5.2.2 聚氨酯原材料 |
5.2.3 建筑节能 |
5.2.4 汽车用聚氨酯 |
5.2.5 医用聚氨酯 |
5.2.6 聚氨酯涂料、密封胶、胶黏剂 |
5.2.7 其他聚氨酯产品 |
5.2.8 小结 |
5.3 环氧树脂 |
5.3.1 环氧树脂原料市场[131-135] |
5.3.1. 1 双酚A(BPA) |
5.3.1. 2 环氧氯丙烷(ECH) |
5.3.2 环氧树脂工业[136-146] |
5.3.2. 1 欧洲环氧树脂 |
5.3.2. 2 美国环氧树脂 |
5.3.2. 3 亚洲环氧树脂 |
5.3.3 企业经营动态[147-152] |
5.3.4 新产品[153-159] |
5.3.5 应用领域发展 |
5.3.5. 1 涂料[161-183] |
1)管道及储罐 |
2)建筑 |
3)汽车 |
4)船舶 |
5.3.5. 2 复合材料[184-197] |
1)汽车 |
2)石墨烯/航空航天 |
3)船舶 |
4)运动器材 |
5.3.6 结语 |
5.4 不饱和聚酯树脂 |
5.4.1 市场动态 |
5.4.2 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 |
(6)石墨烯重防腐涂料产业化研发的初步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石墨烯发展举世瞩目的原因[1-3] |
1.1 优异的性能 |
1.1.1 定义和结构 |
1.1.2 优异的性能 |
1.1.2. 1“至薄”晶体材料 |
1.1.2. 2“至坚”晶体材料 |
1.1.2. 3 优良的热导体和电子迁移率 |
1.2 广阔的市场 |
1.3 诺贝尔奖的激励 |
2 全球石墨烯研究进展概况[4-7] |
2.1 研究论文数量激增 |
2.2 石墨烯相关专利申请数成倍增长 |
2.3 主要研发石墨烯国家研发与投入情况 |
3 国内石墨烯产业化研发趋势 |
3.1 2013——中国“石墨烯年” |
3.1.1 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
3.1.2 石墨烯材料产业化加速 |
3.1.2. 1 石墨烯产能扩大 |
3.1.2. 2 石墨烯产业示范基地开始建设 |
3.2 石墨烯材料研发的新发展规划 |
3.2.1 续写中国石墨烯年的扩展 |
3.2.2 石墨烯材料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
4 开发石墨烯重防腐涂料满足海洋工程发展要求[3,8-11] |
4.1 海洋工程发展对防腐涂料提出新要求 |
4.1.1 漫长的海岸线是海洋工程发展的前提 |
4.1.2 港口和海洋运输要求重防腐涂料相应发展 |
4.1.3 海上采油与近海风电需要性能更优的重防腐涂料 |
4.1.3. 1 海上采油平台 |
4.1.3. 2 近海风力发电 |
4.2 石墨烯重防腐涂料研发与应用一些进展 |
4.2.1 改进富锌底漆 |
4.2.2 石墨烯防腐防锈涂料通过工信部新产品鉴定 |
4.2.3 水性石墨烯防腐涂料 |
4.2.4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发系列石墨烯重防腐涂料产品 |
4.3 石墨烯基重防腐涂料进入大规模示范应用阶段 |
4.3.1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发的重防腐涂料推广应用的进展 |
4.3.2 近海风力发电设施重防腐涂料产业化初步实现 |
4.4 石墨烯重防腐涂料扩大应用的配套条件发展 |
4.4.1 分散剂、复合粉体和浆料开发成功 |
4.4.2 开始建设专用数据库和制定相关涂料标准 |
4.4.2. 1 专用数据库建设 |
4.4.2. 2 制定相关标准 |
4.4.3 与海洋工程密切相关的进展 |
4.4.3. 1 海水淡化 |
4.4.3. 2 石墨烯涂层和海绵复合物处理海面油污 |
5 与石墨烯重防腐涂料优异性能相关的问题 |
5.1 原料质量影响 |
5.2 石墨烯制备方法对性能和成本的影响 |
5.3 建立质量检测与评定方法 |
6 小结和建议 |
6.1 中国对石墨烯研究走在世界前列 |
6.2 石墨烯应用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
6.3 要正确宣传石墨烯材料产业化进展 |
6.4 建议 |
(7)基于利基理论的上海C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案例的选择理由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利基理论 |
2.1.1 利基理论的相关概念 |
2.1.2 利基战略的内涵与特点 |
2.1.3 利基战略的优势 |
2.1.4 利基战略的适用性和成长性 |
2.2 企业能力与利基竞争优势 |
2.2.1 企业能力理论 |
2.2.2 中小企业的利基竞争优势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4 SWOT分析法 |
2.4.1 SWOT分析法介绍 |
2.4.2 SWOT分析法应用注意点 |
第3章 上海C公司及市场竞争力分析 |
3.1 C公司的行业背景介绍 |
3.1.1 重防腐涂料行业背景介绍 |
3.1.2 水性无机富锌涂料行业背景介绍 |
3.2 C公司及业务发展过程 |
3.3 C公司的产品市场分析 |
3.3.1 产品的市场概况 |
3.3.2 产品的特点 |
3.3.3 产品的客户分析 |
3.3.4 产品的业绩达成 |
3.3.5 产品的主要竞争对手 |
3.3.6 产品的市场前景 |
3.4 C公司业务发展的市场环境与竞争力分析 |
3.4.1 业务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分析 |
3.4.2 内外部因素综合动态分析 |
3.4.3 业务发展战略选择分析 |
第4章 上海C公司业务利基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
4.1 C公司选择业务利基战略的动因 |
4.2 C公司业务利基战略的制订 |
4.2.1 利基市场定位 |
4.2.2 业务利基战略的目标 |
4.3 C公司业务利基战略的实施策略 |
4.3.1 强化产品细分,实施差异化系列产品策略 |
4.3.2 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提升研发能力策略 |
4.3.3 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实施客户服务优质化策略 |
4.3.4 拓展营销服务内容,实施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服务策略 |
4.3.5 实施鼓励创新与学习的企业文化策略 |
4.3.6 实施高度专注的策略 |
4.3.7 实施积极的外部合作策略 |
4.4 C公司业务利基战略实施的措施 |
4.4.1 差异化系列产品策略的实施措施 |
4.4.2 提升研发能力策略的实施措施 |
4.4.3 客户服务优质化策略的实施措施 |
4.4.4 全方位的技术支持服务策略的实施措施 |
4.4.5 鼓励创新与学习的企业文化策略的实施措施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8)集装箱用水性聚氨酯防腐蚀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 |
1.1.1 金属材料腐蚀的危害 |
1.1.2 金属材料的腐蚀及电化学原理 |
1.1.3 金属材料的防腐蚀方法 |
1.2 金属防腐蚀涂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2.1 国外概况 |
1.2.2 国内概况 |
1.2.3 发展趋势 |
1.2.4 防腐蚀涂料的涂层系统及其作用 |
1.2.5 防腐蚀涂料的防腐原理 |
1.3 水性金属防腐蚀涂料的研究进展 |
1.4 水性聚氨酯防腐蚀涂料的研究进展 |
1.5 集装箱涂料 |
1.5.1 集装箱业 |
1.5.2 集装箱涂料 |
1.5.3 水性集装箱涂料开发的技术难点 |
1.6 电化学阻抗谱 |
1.6.1 电化学阻抗谱(EIS)简介 |
1.6.2 评定涂层防腐蚀性能的电化学阻抗参数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集装箱用水性聚氨酯防腐蚀涂料的制备及测试方法 |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水性聚氨酯防腐蚀涂料的制备 |
2.2.1 基础配方 |
2.2.2 制备工艺 |
2.3 测试与表征方式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3.2 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 |
2.3.3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2.3.4 涂层铅笔硬度的测试 |
2.3.5 涂层柔韧性的测试 |
2.3.6 涂层附着力的测试 |
2.3.7 涂层抗冲击性能的测试 |
2.3.8 涂层耐中性盐雾测试 |
2.3.9 涂层耐盐水性测试 |
2.3.10 涂层耐水性测试 |
2.3.11 涂层早期耐水性测试 |
2.3.12 漆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
2.3.13 涂料储存稳定性试验方法 |
2.3.14 流挂极限的测试 |
2.3.15 漆膜针孔率的测试 |
2.3.16 涂料冻融稳定性测试 |
第三章 集装箱用水性聚氨酯防腐蚀涂料的防腐蚀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成膜树脂的选择及共混冷拼 |
3.2.1 水性聚氨酯树脂的选择 |
3.2.2 水性丙烯酸树脂的选择 |
3.2.3 成膜树脂的共混改性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2.3.1 不同成膜树脂组成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2.3.2 共混体系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 防锈颜料种类的选择及用量的确定 |
3.3.1 防锈颜料种类的选择 |
3.3.1.1 防锈颜料种类对漆膜防腐蚀性能的影响 |
3.3.1.2 不同防锈颜料涂层的电化学阻抗谱图 |
3.3.2 防锈颜料用量对漆膜防锈性能的影响 |
3.4 颜填料体积浓度(PVC)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
3.4.1 不同 PVC 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3.4.2 不同 PVC 涂层的电化学阻抗谱图 |
3.4.3 不同 PVC 涂层的结构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集装箱用水性聚氨酯防腐蚀涂料的施工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无气喷涂施工时漆膜中针孔 |
4.2.1 高压无气喷涂法与针孔 |
4.2.2 无气喷涂施工漆膜表面针孔 |
4.2.2.1 消泡剂对漆膜针孔率的影响 |
4.2.2.2 成膜助剂对漆膜针孔率的影响 |
4.2.2.3 漆膜厚度对漆膜针孔率的影响 |
4.3 缩孔的防治 |
4.3.1 缩孔、缩孔的危害以及缩孔的成因 |
4.3.2 集装箱外面漆缩孔的影响因数及防治措施 |
4.3.2.1 集装箱外面漆缩孔的影响因数 |
4.3.2.2 制备工艺对集装箱外面漆缩孔的影响 |
4.3.2.3 基材润湿剂/流平剂对集装箱外面漆缩孔的影响 |
4.3.2.4 粘度对集装箱外面漆缩孔的影响 |
4.4 提高抗流挂性能 |
4.5 疏水剂对漆膜早期耐水性的影响 |
4.6 影响集装箱用水性聚氨酯防腐蚀涂料施工性能的其它因数 |
4.6.1 成膜助剂对集装箱外面漆低温成膜性能以及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4.6.1.1 成膜助剂对集装箱外面漆低温成膜性能的影响 |
4.6.1.2 成膜助剂对集装箱外面漆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4.6.2 提高面漆初期防闪锈性能 |
4.6.3 防冻剂的用量对集装箱外面漆抗冻融稳定性能的影响 |
4.6.4 润湿分散剂对涂料贮存稳定性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集装箱用水性聚氨酯防腐蚀涂料的综合性能及实际应用 |
5.1 综合性能 |
5.2 实际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防腐涂料市场前景广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防腐涂料产业发展迅速 |
2 海洋工程装备领域将为行业创造新的市场空间 |
3 海上风电为防腐涂料带来更高挑战 |
4 海洋涂料向“绿色”方向进军 |
5 油气装备防腐涂料市场方兴未艾 |
6 政策法规引领防腐涂料环保和安全趋势 |
7 结语 |
四、海洋化工研究院1.5万吨水性防腐涂料项目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2020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胡娟,李文强,张晓莲,张爱霞,陈莉,曾向宏. 有机硅材料, 2021(03)
- [2]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一)[J]. China National Coatings Industry Association;. 中国涂料, 2021(03)
- [3]聚氨酯改性有机硅船舶防污涂料研究[D]. 夏杰.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M公司工业涂料营销策略研究[D]. 徐晓明. 吉林大学, 2017(09)
- [5]2015~2016年世界塑料工业进展[J]. 许江菱,钟晓萍,朱永茂,杨小云,王文浩,刘勇,李汾,刘菁,李丽娟,刘小峯,邹林,陈红. 塑料工业, 2017(03)
- [6]石墨烯重防腐涂料产业化研发的初步进展[J]. 刘国杰. 中国涂料, 2016(12)
- [7]基于利基理论的上海C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朱鹏飞. 华东理工大学, 2015(05)
- [8]集装箱用水性聚氨酯防腐蚀涂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张鸿. 华南理工大学, 2012(01)
- [9]山东省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发展报告[A]. 王继扬,彭建,袁立宝,刘宝胜,孙安垣,李光明,张书香,隋万美,魏化震,宫本奎,杨超,朱超峰,戚德海,胡小波,王延相,王宝铭,张伟,曹志强,邵守玉,李勇,张曙光. 山东省材料发展报告2010~2011, 2012
- [10]防腐涂料市场前景广阔[J]. 魏仁华.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