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形体环境的构成及其层次(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飞[1](2021)在《覆土建筑对完善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积极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且随着大量工业化建筑的急剧增加,生态系统被破坏,环境恶化,能源短缺,城市公共空间缺失等问题随之出现,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在此背景下,人们把追求生态环境效益作为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巧妙的利用和顺应自然环境、与大自然密切联系着的覆土建筑逐渐成为推动生态建设的一股中坚力量。覆土建筑从古代的穴居到近代的窑洞,再到当代的公共建筑,其适用范围越来越大。因此,覆土建筑在当代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整体脉络是从城市设计入手,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并阐述覆土建筑和城市公共空间的既往研究和范围界定。第二章是研究国外一些成功的覆土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整合策略,主要从城市“花园”和城市“客厅”两方面来界定环境,对不同环境下建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积极性进行探索。第三章主要分析覆土建筑在国内城市“花园”环境下的空间整合,在这个环境界定下,游客中心类和观览类这两种类型的建筑居多。第四章主要解析覆土建筑在国内城市“客厅”中的空间融合,涵盖了交通、办公、观览、文教、商业等一些基本的建筑类型。第五章则是通过前文对已建成覆土建筑的分析和一些未建成的创造性案例来对覆土建筑在未来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的形态进行展望。最后第六章是对文章的结论和研究展望。文章通过整理当代覆土建筑的实例,对其建筑类型和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分类比较,从而研究当代覆土建筑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建筑与周边的关系以及建筑是如何服务于周边又是如何受周边影响的,最后总结当代覆土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融合关系,联系特征等。通过对已有覆土建筑的建筑类型的深入研究,从而探索未来的覆土建筑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可能性关系,以及在城市设计中覆土建筑的大面积使用的可能性。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慕宇[2](2021)在《武安后临河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聚落与传统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原真性历史信息,承载了复杂背景下厚重的历史发展轨迹。河北省武安市后临河村作为全国第四批传统村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近年来,聚落空心化现象日趋严重,聚落活力日渐消失,历史文化及地域特色如何延续和发展等多种问题日益突出。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后临河村为研究对象,从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方面切入,结合社会学、地理学、几何学、类型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通过大量的文献查证、调研测绘,将资料及结果经归纳、比较分析与定量研究,开展聚落与建筑营建及演化中所蕴含的内在规律与形态特征研究,挖掘其中蕴含的营建智慧和保护价值,旨在为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和借鉴。全文主要分为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基础研究,是正文第一章内容,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相关概念界定出发,通过梳理国内外研究动态,确立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理论方法,整理研究思路并制定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背景研究,是正文第二章内容,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三方面对后临河村传统聚落及传统建筑的生成背景进行了探讨研究。第三部分为分析研究,是论文的核心内容,为正文第三、四章内容,分别从聚落空间形态与建筑空间形态两个层次对后临河村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第三章对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是从聚落选址、空间格局、边界形态、节点形态、街巷形态、水系形态五个方面展开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分析总结了每一层级的形态特征。借助分形理论对聚落形态进行了分维测算,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聚落形态演变规律、总结形态特征,对相关定性分析进行科学性验证与补充。第四章对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是以民居宅院与公共建筑两类建筑展开的。对民居院落的组成排布、组织演变、组构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归纳与研究,对建筑单体及细部特征进行了整理及归纳,还对典型宅院案例以及重点公共建筑进行了详细分析。第四部分为策略与方法研究,是正文第五章内容,基于前文分析研究所得的形态特征,结合后临河村的保护更新价值与发展现状,对后临河传统聚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策略与方法。通过系统的研究及深入的分析,发现后临河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呈中心辐射、边界模糊、团状内聚、多层级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的形态特征;传统建筑呈形式多变灵活、组构类型多样、层次立体丰富、地域标识明确的形态特征,由此建立信息资料库,对邯郸西部地区传统村落研究系统进行补充,期望对后临河村保护与更新给与有效的参考与帮助,也为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辛冠茸[3](2021)在《乡野环境下当代景观建筑地域性表达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扩张,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进程,到2050年城镇化将超过80%。这一转变导致农村空壳化现象严重。为了应对这一现象,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此背景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我国乡村建设的热潮也愈演愈烈,地域性景观建筑作为当代乡村建设的一部分也逐渐被重视起来。乡野环境承载了数代人的生活轨迹,孕育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却在未来缺乏重大意义,也为乡野环境下当代景观建筑结合地域性研究设计提供新思路。当代景观建筑的设计通过融合周边乡野环境,传达了独特的地域性、历史文化气息和纪念价值,反映地区特有自然特色和人文特征,有利于场所认同感与归属感也就是场所精神的营造。一个地区的形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景观建筑的设计,通过地域性的影响,将其体现在当代景观建筑设计之中。本文注重乡野环境下当代景观建筑设计中对地域性的研究,结合设计实例探索出一种与自然、人文、地域空间、场所、符号相结合的情感传达交互式的新体验。本文总计四个部分,将在不同章节讨论乡野环境下当代景观建筑设计与地域性因素结合的设计理念。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景观建筑的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综述其在当代的形成与发展,泛化与转变。第二部分论述了地域性景观建筑形成的理论基础,从形式、材料和美学方面进行探究,归纳和总结了景观建筑的地域性表达手法并结合国内外设计实例,分析乡野环境下地域性融入当代景观建筑在符号、现代技术、空间形态、场所营造、情感输出等方面的意义和价值。第三部分是当代景观建筑在乡野环境下的地域性表达原则与策略,讨论不同因素对景观建筑在乡野环境下地域性表达的影响,例如自然气候、环境因素或者社会文化。通过分析论证研究当代景观建筑结合地域性后的设计原则、策略。第四部分以景观建筑地域性表达的设计原则为理论依据,对乡野环境下的景观建筑进行设计。从多个维度出发,设计出具有本土特色、尊重地域环境和自然和谐共生的当代景观建筑。
康佳意[4](2021)在《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文中认为高品质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及云南的发展趋势,人们的夜间活动也逐渐增多,城市夜景逐渐受到关注。但不少城市忽视了夜间的整体风貌塑造,或仅仅采用简单的灯光亮化工程措施,导致夜间风貌不佳,缺乏可意象性。如何从城市意象的角度去思考和引导城市夜景规划,促进城市夜间风貌有效提升,值得思考。目前,云南省楚雄市的城市夜景缺乏规划引导,风貌不够彰显,夜景可意象性不高,不利于城市夜间形象展示。本论文基于城市意象视角,以问题为导向,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开展城市夜景意象与城市夜景规划研究。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城市意象、城市夜景意象及其夜景规划的背景、理论、发展和案例,借鉴了夜景发展好的方面,也明确城市夜景整体性不足、可意象性不高和规划不合理等问题;然后,系统研究了影响城市夜景意象认知与夜景规划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空间(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主观感受和其他特殊情况,了解相关因素如何对城市夜景产生意象特征;其次,结合夜景意象调查分析了楚雄市城市夜景现状的优势与问题、现状夜景意象特征是否得到有效体现等内容,得到了楚雄市的城市夜景意象;接着,提出了楚雄市城市夜景总体定位、城市夜景规划、夜景控制与管理策略等内容。最终,提出结论,明确城市夜景规划应注意的五项误区,并提出要采用整体性及系统性夜景意象提升、以城市意象要素塑造城市夜景风貌、考虑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夜景风貌以及关注日间特色风貌展示对象四项夜景规划策略方法,建立物质要素(区域、边界、道路、节点、标志物)与文化要素两方面的城市夜景意象系统,构建城市夜景规划框架。并针对以上主要结论提出反思,为同类中小城市的夜景风貌提升提供一定帮助。
卢虹羽[5](2021)在《中国园林展中设计师园的主题与形式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园林展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着最高水准的园艺园林技术,吸引了无数的园艺园林大师的关注和参与。具有不同社会背景、专业背景的设计大师所创作的设计师园成为园林展中耀眼的明珠,具有特色的设计理念和表达手法的设计师园成为展示风景园林新思想、新技术的重要窗口。因此,对设计师园的主题思想及表达手法进行研究、分析和提炼,对完善现代园林展和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为景观设计提供新的表达思路具有极大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以近十年中国国家级及以上园林展(即世园会、园博会)中的49个设计师园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收集、现场调研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对中国园林展及设计师园的产生和发展进行梳理,整理设计师园的功能特征及主题与形式表达相关的理论基础,从设计师园主题文化方面入手,探究主题类型及主题类型的数量变化原因。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以历史与人文、生态与自然、现实的思考和花园营造感悟为主题的四种类型设计师园,分析其在设计的表达手法(保留与模拟、抽象与转化、叙述与传承、隐喻与象征)、布局编排(空间组合与序列、主导空间的界面与要素)、互动体验设计(感官体验、动态参与体验)三个方面主题的表达形式,探索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的原则与途径。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近十年设计师园主题类型数量从四种减至三种,以花园营造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自2015年以后均未出现,其主要原因是风景园林行业由单纯关注园林景观转变到了多元化的探索。从设计师园主题类型占比来看,无规律可循,其原因是设计师园的主题确定受各届园林展的主题变化和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2)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有差别。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将人文要素融合现代设计,形成时代创新景观;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多将自然抽象,结合景观要素表达主题;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利用景观要素隐喻主题、营造氛围;以花园营造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多将天马行空的设计创意与景观要素融合。(3)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空间组合与序列有差别。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多采用集中式布局,其余三种主题类型的设计师园都多采用自由式布局。其中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运用无序的空间路径展示自然野趣;以现实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通过多样的空间组织表达设计师的思考;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运用非常规的空间组织展示对景观空间的探索。(4)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主导空间界面设计与要素配置有差别。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注重人工与自然的结合;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以自然式为主,人造景观为辅;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以人造景观为主,自然式为辅;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运用丰富的空间界面表达主题。(5)设计师园互动体验设计丰富多样,没有固定的模式。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倾向于通过视觉营造历史文化氛围,结合听觉使得场景更立体生动;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中,从氛围营造、声音添加、气味散发和与要素互动四个方面表达自然主题;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运用强烈视觉体验拉近游人与设计师思想的距离,以听觉、嗅觉体验作为烘托,营造思考氛围;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中,缺少听觉、嗅觉和接触式参与体验的设计。(6)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应遵从主题文化关联性、表达的创新性、表达的特色性和表达满足人群需求的四个原则。(7)设计师园主题表达可通过设计手法的选择与主题相适宜、主题的布局编排、多方位的互动体验设计三方面来实现。选取合适主题的文化元素,以多种表达方式突出主题,文化元素与表达手法相互匹配;主题文化元素之间、情感基调与空间组合应编排合理,通过底界面、边界面和顶界面的文化元素植入和氛围营造来强化设计师园主题表达;充分利用视觉、听觉体验来强化展园主题,运用接触式与非接触式参与体验设计加深参观者对设计师园主题的认识与理解。
赵紫文[6](2020)在《晚明草书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探究特定历史时期内特定书体发展的研究型论文,即以“晚明”为时间限定,以“草书”为研究对象。其中,“晚明”是社会发展及审美意识的重要转型期,“草书”是极具个性及表现力的书体。两者的交融,无论是形体还是审美,都形成了诸多极具特殊性的艺术现象。本文试以形体发展、审美风格、理论批评等问题为探究视角,根据史料文献及图版资料,在前贤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晚明社会变迁的迹象与草书发展的特性之间的关联性为切入点,深入晚明草书的表现形态及细节变化,阐释其嬗变与流变的规律。并试图深化对其发展特徵的认识,揭示影响这一时期草书发展的成因、变化及旨趣。文章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对晚明草书发展的背景,及基于本体的诸多形态所进行的研究。所涉内容为:绪论部分是对晚明草书领域的学术研究情况所进行的梳理。同时,对相关概念、范围、方法等进行简要的阐释;第一章总体论述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从社会生态、书体生态、承袭的观念及途径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二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的相关问题,从历代笔法流变中审视晚明草书家对笔法谱系的吸取情况,并探究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的细微构成,以及各位书家之间笔法理念的差异化。同时对笔法的实践条件、类型、特徵等进行阐释,并对“个性化线变”的利弊进行辩证分析;第三章是针对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的研究,从晚明之前的墨法运用及理论中,总结墨法流变的规律与规约,并阐释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突破与总结的特徵。以此考察墨法在晚明“泛化”的成因,并对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进行探索;第四章主要涉及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形体再草化的问题。在深入草书字法的发展内涵,及晚明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中,对符号草法和形体字法的改造予以细致探究,总结了晚明草书草法中的一些形变规律和特点;第五章以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为主要研究内容。通过梳理从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的流变,从单字、字组、长字组、纵向行形等角度,探讨草书结体空间的异变及奇异性;第六章主要讨论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通过设定参照系与测算参数的方式,对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问题进行寻绎。同时,对章法的欹正关系进行考察,通过“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的方式进行尝试性阐释,得出数据和相关结论以辅助论述。另,对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笔势、体势等进行探究;第七章是从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同步关系出发,结合明代前期、中後期,书学理论的变化与特徵,对晚明草书相关的理论进行讨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进行重新分析。下编是为配合正文研究所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收集了晚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以及傅山等书家的草书作品共420件,分为4100余个字头,共32220个草书字形。
王鑫[7](2020)在《开放特征下的幕墙表皮应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表皮一直是建筑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它同时与空间、材料、技术、文化等诸多要素相关,表皮的每一次进步和变革深深影响着建筑的构思和表达。进入21世纪,幕墙技术成为表皮营造的主角,已经被大量使用在几乎所有类型和高度的建筑上。从实际工程情况看,相较于封闭式幕墙,具有开放特征的幕墙在应对气候、地域、文化及防水、结构安全等方面具有多重优势。通过追溯建筑表皮的发展脉络,探讨开放特征幕墙的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通过对表皮自身建造逻辑的思考,从材料、构造、结构三个方面探讨开放特征幕墙的建构问题;通过对表皮与形式、功能、环境、信息的关系的思考,提出开放特征幕墙的应用策略,并通过实际工程案例予以分析佐证。研究开放特征下的幕墙营造的理论发展和工艺做法,可以产生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主要章节内容包括:第一章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明晰相关研究概念以及研究范围,总结国内外研究情况,以及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第二章首先回顾了表皮的发展过程,突出建造技术对表皮发展的重要影响,并总结归纳了与表皮发展相关的主要思想主张。接着分析了开放特征幕墙的发展起源及影响因素,然后展开对开放特征幕墙的开放形式研究以及应用的优势与难点分析。第三章从探讨表皮“自治”问题的思路出发,从建构的角度分材料、构造、结构三个层面探究开放特征幕墙的建造工艺,将开放特征幕墙按照面板、支承装置、支承结构的构件逻辑分开进行例证说明,归纳具体的建构做法。第四章从探讨表皮与形式、功能、环境、信息四要素关系的思路重点展开对开放特征下的幕墙应用策略的研究,突出建筑表皮面对的主要矛盾,再结合具体条件提出相应设计策略。第五章以南京百水工业园一期A地块商业为工程实例分析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立面开放特征幕墙的做法。第六部分结语章节对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及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和反思。
田亦秾[8](2020)在《“褶子”思想对当代建筑设计意识形态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非线性设计在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应用愈加广泛,但是其理论仍需精进,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最当务之急的是需要一套完善的基础理论,在空间特性、生成策略以及美学等方面仍有很多的研究空间。褶子思想作为德勒兹哲学体系中的核心理论,其主要内容是根据“褶子”这一哲学形态来解释自然界中物质的构成以及内在规律,是针对事物“差异”与“生成”的讨论。这与非线性建筑通过提练和综合各种影响因子作用于建筑的最终形体的机制不谋而合。因此褶子思想对当代非线性建筑的设计存在重要的指导作用。论文第一章阐述了研究褶子理论在建筑领域应用的目的与意义,界定了本论文的研究范围,梳理了国内外对褶子理论的研究现状。第二章对褶子理论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解释,浅析褶子理论与建筑学形态创作的相关性。第三章借助褶子理论中的结域生成内容对当代典型建筑设计实践和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建筑如何呼应外部自然环境因素、文脉因素以及城市功能属性这三种场所要素。第四章借助褶子理论对建筑的形态生成样式及方法的影响进行论述,归纳了平滑表面、模糊界限和动画形态三种设计策略,并与传统建筑进行比较。最后一章根据之前的类型框架建立,结合设计实践,总结出一套系统且合理的数字技术实现手段,从而论证褶子理论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提炼、分析、总结褶子理论在建筑形态创作中的应用问题和发展方向,并落实于建筑形态的生成创新上。本文通过研究褶子理论的哲学内容,结合部分建筑师对其理论的直接应用案例和未直接应用褶子理论设计但是设计结果符合其理论内容的实例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析褶子在建筑形态创作中的诱导作用,以及如何创造非线性建筑与环境、建筑内部各要素的和谐提出了实现的策略,构建一套系统性的框架,最后通过几个笔者的建筑设计实践,总结梳理褶子理论在建筑设计中的使用方法,以及对建筑设计观念的影响。目的是进一步拓宽建筑师创作的舞台,为建筑师在设计初期提供了一个独特合理的切入方案的视角。
汪笑楠[9](2019)在《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楚国日用漆器设计是楚人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器用,其不仅呈现出楚人的日用之道,展示出楚人的创造精神和早期工匠对于漆器设计无限可能性的探寻,亦全面的反映了楚地域在历史知识、民俗风尚、社会生活、文化传统上的独特性。作为中国漆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楚国日用漆器设计深刻的影响了中国漆器设计的基本走势,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楚国日用漆器的设计学研究,不仅是楚漆器设计史研究内容拓展和深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当代楚式漆器设计发展的理论需要,其既有益于积极拨正模糊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现象的当代楚式漆器设计发展,也有益于恢复传统创造与当代生活的活泼关系。本文立足于楚国原初社会情境,以设计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通过以定性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结合的方式,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以设计的四重重要属性——“实用性”、“适用性”、“审美性”、“伦理性”为递进脉络,渐次深入的推进对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研究,力图从中探寻其与楚人以及楚人的生活方式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与楚先民所创造的文化事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建立起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综合形象,揭示出动态历史进程中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表现、存在及意义,进而为复兴楚漆器,发展当代日用漆器设计提供一种实践典范与理论参照。楚国日用漆器设计是从历史的洪流中浮现出来的经典造物,它离不开特定时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楚国社会的自然地理、文化传统、经济形态、政治环境等都有与日用漆器设计相互作用的长期经历,各项外部条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对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诞生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楚人日常生活用品,日用漆器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社会接纳度,其品系繁多,覆盖至楚人衣、食、居、行的方方面面,其以实用为本,充分满足了各阶层、各身份人士日常生活的物用需求。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形态塑造以楚人生活方式和楚风楚俗为基础,其材工相宜,荷载与受力方式合理;其人器适合,较好的处理了器具尺度与身体尺度的适应关系,渐进性地满足了因人而异的物用需求,呈现出以适用性原则为主导的发展倾向。实用与审美在楚国日用漆器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其丰富的审美表现中,我们可以窥见楚人精神的丰富性,一方面,日用漆器呈现出浪漫与自由的审美特征,表达出楚人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日用漆器呈现出自然与亲切的特征,表达出楚人对社会生活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形成了独具楚式特色的集体性审美共识,其形态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暗合了黄金比例、等比数列等数理关系,并由此形成了一种程式化的量度上的美感,具有“数”之美的内涵。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寓善于器,其通过文字叙述、色彩规定、艺术图像象征、塑造伦理情境等手段和方法,在本体中融入了“崇孝”、“正义”、“生态”等以“德善”为核心的伦理意识,其以器养德,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参与到社会体系,影响着楚人的道德感、责任感以及对善恶的判断能力,又以器循礼,良好的规范和处理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和谐关系。伦理意识在日用漆器中的融入与展现体现出楚人对于器用之善的追求,凸显了楚民族高洁深远的精神世界。综上所述,楚国日用漆器是在本域环境下立足于自身传统文化的器具设计,其以理性为主导,借用艺术形态与装饰表达出了楚人对天地、生命的超理性认识。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造物智慧集中体现为“用”——“美”——“善”,其不仅充分满足了楚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人伦需要和道德需要,同时传达出楚人造物制器“致用”的内在本质、“至美”的审美追求和“至善”的设计品格,它寓于日用常行之中,又超越于日用常行之上,不仅在楚人的生活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也成就了楚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
廖样[10](2019)在《亚热带大型集中式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购物中心作为多种零售店铺、服务设施集中化并向消费者提供综合性服务的商业集合体,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无论是从城市层面、购物中心层面还是消费者层面,高品质的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对于丰富城市公共空间结构、满足居民丰富的日常生活需求、助力购物中心的差异化竞争、满足消费者回归自然的精神需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一个高品质的外部开放空间环境不仅是购物中心自身的需求,也是城市功能不断完善的内在要求。本文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法、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图表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探讨亚热带大型集中式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在空间设计、公共设施设计以及气候适应性设计三个方面的设计策略,以期为今后亚热带大型集中式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在这些方面的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本文第一章主要阐述课题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方法及界定研究范围,并对国内外关于外部空间、城市公共空间、商业建筑或购物中心外部空间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整理出论文研究框架。第二章阐述了亚热带大型集中式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的职能、发展趋势,并结合实地调研成果总结分析其现存的三个主要问题,为接下来第三、四、五章核心章节设计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第三章从布局、形态、空间的二次深化营造、与城市公共空间及室内空间的过渡、功能业态规划、交通流线设计六个层面提出了针对外部开放空间营造的设计策略。第四章将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公共设施分成休憩设施、照明设施、标识设施、广告设施、游乐设施等类型并分别提出设计策略,如设施的布置、设计技术要点、形态景观艺术化设计等。第五章通过对亚热带气候环境特点及其对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的影响的分析研究,从改善通风、遮阳设计、被动蒸发降温策略运用、材料选择及技术措施运用四个层面提出了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第六章是对本文的总结及对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研究的展望。
二、城市形体环境的构成及其层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形体环境的构成及其层次(论文提纲范文)
(1)覆土建筑对完善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积极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框架 |
1.3 覆土建筑概述 |
1.3.1 研究对象的概念 |
1.3.2 既往研究概述 |
1.3.3 研究对象的范围确定 |
1.4 城市公共空间概述 |
1.4.1 城市公共空间概念 |
1.4.2 城市公共空间分类 |
1.5 章节小结 |
第二章 覆土建筑与国外当代城市公共空间整合策略探析 |
2.1 覆土建筑与城市“花园”整合策略探析 |
2.1.1 融入城市环境 |
2.1.2 共构城市环境 |
2.2 覆土建筑与城市“客厅”整合策略探析 |
2.2.1 引入城市环境 |
2.2.2 衔接城市环境 |
2.2.3 冲击城市环境 |
2.2.4 重构城市环境 |
2.3 章节小结 |
第三章 覆土建筑在国内当代城市“花园”中的空间探析 |
3.1 游客中心类建筑与城市“花园”的空间解析 |
3.1.1 契合城市地形 |
3.1.2 界面营造表达 |
3.1.3 形态模拟地势 |
3.2 观览类建筑与城市“花园”的空间解析 |
3.2.1 尊重城市景观 |
3.2.2 回应自然肌理 |
3.2.3 协调人文环境 |
3.3 章节小结 |
第四章 覆土建筑在国内当代城市“客厅”中的空间探析 |
4.1 编织城市肌理 |
4.1.1 交通类建筑 |
4.1.2 办公类建筑 |
4.2 衔接城市文脉 |
4.2.1 观览类建筑 |
4.2.2 文教类建筑 |
4.3 联动城市活力 |
4.3.1 商业类建筑 |
4.3.2 其他类建筑 |
4.4 章节小结 |
第五章 覆土建筑在未来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形态探析 |
5.1 由点及线 |
5.2 由线及面 |
5.3 由面及体 |
5.4 覆土建筑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 |
5.4.1 点——融入城市环境 |
5.4.2 线——延续城市肌理 |
5.4.3 面——共构城市环境 |
5.4.4 体——激发城市活力 |
5.5 章节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武安后临河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政策层面 |
1.1.2 学术层面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2.1 聚落 |
1.2.2 传统聚落 |
1.2.3 空间形态 |
1.2.4 保护与更新 |
1.3 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关于传统聚落的研究动态 |
1.3.2 关于建筑空间形态的研究动态 |
1.3.3 关于乡村遗产保护更新的研究动态 |
1.3.4 关于分形理论的研究动态 |
1.3.5 关于后临河传统聚落的研究动态 |
1.4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 |
1.6.1 相关研究理论 |
1.6.2 相关研究方法 |
1.7 创新之处及论文框架 |
1.7.1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
1.7.2 论文框架 |
1.8 本章小结 |
第2章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的生成环境 |
2.1 地理位置 |
2.1.1 武安市地理区位 |
2.1.2 后临河村地理区位 |
2.2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的自然环境 |
2.2.1 土地资源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气候特点 |
2.2.4 水文特征 |
2.3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的人文环境 |
2.3.1 历史沿革 |
2.3.2 社会经济 |
2.3.3 宗族文化 |
2.3.4 非物质文化遗产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
3.1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的选址 |
3.1.1 传统聚落选址依据 |
3.1.2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选址分析 |
3.2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空间格局 |
3.2.1 影响聚落空间布局的因素 |
3.2.2 后临河村空间布局分析 |
3.3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的边界及形态 |
3.3.1 聚落的边界 |
3.3.2 聚落的形状 |
3.4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空间节点 |
3.4.1 村口空间 |
3.4.2 聚落核心空间 |
3.4.3 小型公共空间 |
3.5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街巷系统 |
3.5.1 街巷等级 |
3.5.2 街巷形式 |
3.5.3 街巷节点 |
3.5.4 街巷尺度 |
3.5.5 街巷格局特征 |
3.6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水系格局 |
3.6.1 水系形式 |
3.6.2 水口节点 |
3.6.3 水系影响下的空间结构 |
3.6.4 水系影响下的区域等级 |
3.6.5 水系格局特征 |
3.7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形态定量分析 |
3.7.1 研究理论和方法的选定 |
3.7.2 基于分形理论的后临河传统聚落形态数理分析 |
3.7.3 分形下的聚落迭代生成规律 |
3.7.4 分形下的聚落空间形态特征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后临河村传统建筑空间形态 |
4.1 后临河村传统建筑类别及分布 |
4.2 后临河村传统宅院的空间形态 |
4.2.1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宅院构成要素 |
4.2.2 后临河村传统宅院空间的组织形态 |
4.2.3 后临河村传统宅院空间的演化变异 |
4.2.4 后临河村传统宅院类型分析 |
4.2.5 后临河村重点宅院示例 |
4.3 后临河村传统民居建筑单体形态 |
4.3.1 后临河村传统民居建筑单体平面组织形式 |
4.3.2 后临河村传统民居建筑单体立面组织形式 |
4.3.3 后临河村传统民居建筑单体空间组织形式 |
4.4 后临河传统民居的建筑细部形态 |
4.4.1 门 |
4.4.2 窗 |
4.4.3 屋顶 |
4.4.4 天地庙 |
4.4.5 拴马石 |
4.4.6 装饰 |
4.5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公共建筑形态 |
4.5.1 防御建筑 |
4.5.2 世俗建筑 |
4.5.3 宗祠建筑 |
4.5.4 庙宇建筑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后临河村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 |
5.1 后临河传统聚落保护更新概况 |
5.1.1 聚落发展现况 |
5.1.2 发展面临主要问题 |
5.1.3 聚落价值评估 |
5.2 后临河传统聚落保护更新目标与策略 |
5.2.1 保护与更新目标 |
5.2.2 保护与更新策略 |
5.3 后临河传统聚落保护措施探究 |
5.3.1 周围景观风貌的保护 |
5.3.2 传统聚落格局的保护 |
5.3.3 传统建筑形态的保护 |
5.4 后临河传统聚落更新发展探究 |
5.4.1 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5.4.2 聚落整体规划发展构思 |
5.4.3 聚落空间形态更新探析 |
5.4.4 建筑空间形态更新探析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1 后临河村建筑编号图 |
附录2 后临河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评价表 |
附录3 图录 |
附录4 表录 |
(3)乡野环境下当代景观建筑地域性表达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国外研究概况 |
2.国内研究概况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的基本框架 |
3.研究方法 |
(五)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二、景观建筑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概述 |
(一)景观建筑的概念界定 |
1.景观建筑概念界定 |
2.景观建筑的功能与分类 |
3.景观建筑的作用 |
(二)景观建筑的形成与发展 |
1.景观建筑的缘起 |
2.景观建筑的发展趋势 |
3.中国乡野环境下当代景观建筑的发展现状与误区 |
(三)当代景观建筑的泛化与转变 |
1.当代景观建筑的泛化发展 |
2.当代景观建筑的转变 |
三、当代景观建筑中地域性特色的表达 |
(一)景观建筑中地域性的体现 |
1.建筑领域对地域性的探索 |
2.地域性对景观建筑的影响 |
3.地域性景观建筑的体现手法 |
(二)当代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表达 |
1.地域性符号的提炼及应用 |
2.当代景观建筑设计地域性在景观空间中的表达 |
3.当代景观建筑设计地域性在场所营造上的表达 |
4.传统建造工艺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
(三)国内外景观建筑地域性表达优秀案例分析 |
1.国外景观建筑地域性表达优秀案例分析 |
2.国内景观建筑地域性表达优秀案例分析 |
四、景观建筑在乡野环境下的地域性表达原则与策略 |
(一)景观建筑的地域性表达影响因素分析 |
1.自然环境因素 |
2.气候因素 |
3.社会文化因素 |
(二)景观建筑在乡野环境下的地域性表达原则 |
1.环境共生性原则 |
2.整体实用性原则 |
3.地域专属性原则 |
(三)景观建筑在乡野环境下的地域性表达策略 |
1.符号的抽象与重置 |
2.融于环境的外部形塑造 |
3.传达地域性空间情感表达 |
五、乡野环境下景观建筑地域性表达的设计实践 |
(一)项目概况 |
1.设计背景 |
2.基地概况 |
3.优劣势分析 |
(二)设计构思 |
(三)乡野环境下景观建筑地域性设计方案解析 |
1.地域性景观建筑——补给站 |
2.地域性景观建筑——观景塔 |
3.地域性景观建筑——取景器 |
4.乡野环境下地域性景观建筑——乡村客厅 |
5.地域性景观建筑——露天剧场 |
(四)设计实践总结与反思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片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相关政策对城市风貌提升的要求 |
1.1.2 城市夜景风貌容易被忽视 |
1.1.3 城市夜景正成为夜间活力、夜间经济的重要支撑 |
1.1.4 市民日益增长的夜间美好生活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城市意象 |
1.3.2 城市夜景意象 |
1.3.3 城市夜景规划 |
1.3.4 可意象性 |
1.4 研究综述 |
1.4.1 城市意象的研究综述 |
1.4.2 城市夜景意象的研究综述 |
1.4.3 城市夜景规划的研究综述 |
1.5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夜景规划引导的实践动态 |
2.1 国外城市夜景及夜景规划的实践研究动态 |
2.2 国内城市夜景及夜景规划的实践研究动态 |
2.2.1 国内城市夜景规划的实践探索 |
2.2.2 国内涉及城市夜景的相关法规和标准体系建设动态 |
2.2.3 国内城市夜景对氛围感受、行为活动的研究动态 |
2.2.4 国内实践的问题与小结 |
2.3 云南地域性城市夜景规划的研究动态 |
2.3.1 云南省地域特色夜景规划引导的研究动态 |
2.3.2 楚雄彝族自治州及楚雄市夜景规划引导的研究动态 |
2.3.3 云南省实践的问题与小结 |
2.4 城市夜景相关案例分析 |
2.4.1 大同市夜景案例研究 |
2.4.2 鄂尔多斯市夜景案例研究 |
2.4.3 武定县中心城区夜景案例研究 |
2.5 城市夜景负面案例实践总结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影响城市夜景意象与夜景规划的因素分析研究 |
3.1 影响城市夜景意象与夜景规划的主要因素 |
3.2 物质空间因素分析研究 |
3.2.1 夜景的区域因素 |
3.2.2 夜景的边界因素 |
3.2.3 夜景的道路因素 |
3.2.4 夜景的节点因素 |
3.2.5 夜景的标志物因素 |
3.3 主观感受因素分析研究 |
3.3.1 夜间的行为活动因素 |
3.3.2 夜景的氛围感知因素 |
3.3.3 夜景的地域特色因素 |
3.4 特殊情况因素分析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楚雄市城市夜景意象现状调查研究 |
4.1 研究区域现状概况 |
4.1.1 区位交通概况 |
4.1.2 社会文化概况 |
4.1.3 规划范围概况 |
4.2 楚雄城市夜景意象调查分析 |
4.2.1 调查范围 |
4.2.2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4.2.3 问卷调查主要结论 |
4.3 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的现状问题与启示 |
4.3.1 现状夜景的主要问题 |
4.3.2 现状夜景的主要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楚雄市城市夜景规划研究 |
5.1 城市夜景规划的基础依据 |
5.1.1 人文社会环境 |
5.1.2 自然地理环境 |
5.2 城市夜景规划的原则 |
5.3 城市夜景总体定位 |
5.4 城市夜景整体规划 |
5.4.1 区域夜景规划引导 |
5.4.2 边界夜景规划引导 |
5.4.3 道路夜景规划引导 |
5.4.4 节点夜景规划引导 |
5.4.5 标志物夜景规划引导 |
5.4.6 楚雄城市夜景总体布局 |
5.5 城市夜景规划的可意象性强化 |
5.5.1 协调楚雄城市夜景特质 |
5.5.2 城市夜景的其他引导 |
5.6 夜景控制与管理策略引导 |
5.6.1 夜景控制策略 |
5.6.2 夜景管理策略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城市夜景规划应注意的误区 |
6.1.1 避免与白天的城市风貌规划同等对待 |
6.1.2 避免简单采用灯光亮化形象展示 |
6.1.3 避免夜景规划色彩搭配过于随意 |
6.1.4 避免夜景规划产生“过度”现象 |
6.1.5 避免夜景规划缺乏主观感受等方面的考虑 |
6.2 中小城市夜景规划的策略方法 |
6.2.1 体现整体性、系统性的夜景意象提升 |
6.2.2 以城市意象要素塑造城市夜景风貌 |
6.2.3 考虑融入地域文化的夜景风貌 |
6.2.4 关注日间特色风貌展示对象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图片索引 |
附录 C:表格索引 |
附录 D:调查问卷 |
(5)中国园林展中设计师园的主题与形式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 |
1.2 国内外园林展园设计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园林展园研究现状概述 |
1.2.2 国内园林展园研究现状概述 |
1.2.3 园林展园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4.1 研究对象 |
1.4.2 对象范围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设计师园主题与形式表达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园林展 |
2.1.2 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 |
2.1.3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博会) |
2.1.4 展园 |
2.1.5 设计师园 |
2.2 园林展设计师园概述 |
2.2.1 中国园林展的产生和发展 |
2.2.2 中国园林展中设计师园的产生和发展 |
2.2.3 设计师园的特征 |
2.3 设计师园主题创意的形成及分类 |
2.3.1 设计师园主题创意的形成 |
2.3.2 设计师园主题创意的分类 |
2.4 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
2.5 设计师园的空间组织 |
2.5.1 空间组合 |
2.5.2 空间序列 |
2.6 设计师园的界面限定 |
2.7 设计师园的体验与参与性设计 |
2.7.1 感官体验 |
2.7.2 动态参与体验 |
2.7.3 情感体验 |
3 近十年中国园林展设计师园与主题创意 |
3.1 近十年中国园林展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
3.1.1 2011 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
3.1.2 2013 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
3.1.3 2015 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
3.1.4 2016 唐山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
3.1.5 2017 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
3.1.6 2018 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
3.1.7 2019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主题与设计师园概况 |
3.2 近十年中国园林展设计师园的主题分析 |
3.2.1 设计师园主题分类 |
3.2.2 各届园林展中设计师园主题类型分析 |
3.2.3 近十年园林展中设计师园主题类型变化总体分析 |
3.3 小结 |
4 设计师园表达主题的形式研究 |
4.1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
4.1.1 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
4.1.2 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
4.1.3 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设计表达手法 |
4.1.4 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表达手法 |
4.2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布局编排 |
4.2.1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空间组合与序列 |
4.2.2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主导空间的界面与要素 |
4.3 不同主题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
4.3.1 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
4.3.2 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
4.3.3 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
4.3.4 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的互动体验设计 |
4.4 案例分析 |
4.4.1 以历史与人文为主题的设计师园——流水印2013 |
4.4.2 以生态与自然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凹陷花园 |
4.4.3 以现实的思考为主题的设计师园——生园 |
4.4.4 以花园营造的感悟为主题的设计师园——彼得·沃克花园 |
4.5 讨论与小结 |
5 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的原则与途径 |
5.1 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的原则 |
5.1.1 主题文化关联性 |
5.1.2 主题表达的创新性 |
5.1.3 主题表达的特色性 |
5.1.4 表达满足人群需求 |
5.2 设计师园主题形式表达的途径 |
5.2.1 设计师园主题形式的设计表达手法 |
5.2.2 设计师园主题在布局编排层面的表达途径 |
5.2.3 设计师园主题在互动体验设计层面的表达途径 |
5.3 小结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主要研究课题一览表 |
(6)晚明草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上编:专题研究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 晚明草书的特质需要多维探索与系统研究 |
(二) 晚明草书的深入研究需要“书体”与“字体”理论相结合 |
(三) 研究中的“过誉”与“误读”需要以批评的视域重新思考 |
二、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一) 书法史论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
(二) 草书体研究中涉及晚明草书研究的成果 |
(三) 以晚明草书家为研究对象的成果 |
三、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一) “晚明”的界定及研究书家的范围 |
(二) “草书”的界定及研究材料的范围 |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框架 |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背景及基本形态 |
第一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社会生态 |
一、繁荣与衰飒——经济结构变化下的社会转型 |
二、僭越与世俗——政治力量失衡下的士人行为转变 |
三、彰异与抒发——文艺思想与美学观念下的草书“抒情化”倾向 |
四、递传与趣尚——文人圈层对刻帖及草书鉴藏的关注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继承与发展的书体发展背景 |
一、草书形体潦草化的滥觞阶段 |
二、草书的发生与形成阶段 |
三、草书的形定与调整阶段 |
四、草书的标准确立与突破阶段 |
五、草书风格的延展与探索阶段 |
第三节 晚明草书继承的观念及途径 |
一、法崇魏晋独宗羲献——晚明草书继承的理想观念 |
二、融合汉唐延扩宋元——晚明草书继承的实践途径 |
三、汲取同代承延为继——晚明草书对明前中期草书特徵的汲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晚明草书笔法形态的正统探索与个性延展 |
第一节 古法再造:草书笔法的流传及明代对笔法谱系的接受 |
一、草书笔法的流变述略 |
二、明代对草书笔法谱系的接受 |
第二节 晚明草书“正统笔法”观念及其构成 |
一、董其昌、邢侗草书笔法正统意识的构建及坚守 |
二、张瑞图、倪元璐、黄道周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构建 |
三、王铎、傅山的草书笔法正统观念的多维构成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家个体笔法理念的差异化 |
一、“平淡”与“雄强”——董其昌与王铎草书笔法理念的比较 |
二、董其昌的“疑问”——董其昌对张瑞图新型笔法的态度 |
三、“遒”“媚”之间——倪元璐与黄道周笔法理念的侧重 |
四、“用笔”与“信笔”——关于王铎与傅山草书笔法理念中“随意性”的探讨 |
第四节 晚明草书笔法的实践延展 |
一、晚明草书实践条件与笔法的关联性 |
二、晚明草书笔法实践的类型及特徵 |
三、晚明草书笔法“个性化线变”的价值与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晚明草书墨法形态的维度开拓与创造 |
第一节 聚墨成形:魏晋至晚明时期墨法理念流变的阶段性 |
一、魏晋至唐对墨法观念的基础构建 |
二、唐代墨法的整体渐变 |
三、元至明前中期的自觉反思与调试 |
四、晚明至清代对墨法的突变及总结 |
第二节 晚明草书墨法在实践中“泛化”的成因 |
一、物体条件方面的因素 |
二、草书家主观能动方面的作用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创造性墨变”的维度及特徵 |
一、“淡墨”非“淡” |
二、“浓重焦渴”施以“力感” |
三、“涨墨”与“破墨”的利弊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晚明草书字法形态的择用与再草化 |
第一节 美草法之最奇:草书字法的内涵及晚明字法的特徵 |
一、晚明之前草书字法的发展状态 |
二、晚明草书字法意识及特徵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符号草法的择用与改造 |
一、主要符号 |
二、其他符号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形体字法再草化的类型 |
一、极简草化 |
二、极繁草化及楷行化 |
三、异写形变及奇异草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晚明草书结体形态的奇异形变及空间特徵 |
第一节 因时相传:晋唐到晚明草书结体空间演化规律述略 |
一、从“简炼组合”到“缭绕连绵” |
二、从“衡匀合度”到“矛盾对冲” |
三、从“点线结合”到“点线成面” |
第二节 晚明草书单字结体的形变与奇异性 |
一、字形:展大与形扩 |
二、部件:位移与逾越 |
三、结体:缭绕与支离 |
四、空间:疏密与缩放 |
第三节 晚明草书字组结体的构成类型及特徵 |
一、均称平衡类 |
二、动态变化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晚明草书章法与势的表现提升及审美视域的拓展 |
第一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构成问题寻绎 |
一、设定参照系与参数的测算方法 |
二、以参数视角考察晚明草书章法的字间距情况 |
第二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欹正关系探微 |
一、“横中心倾角线”和“横行线律动” |
二、从横向律动角度看晚明草书的欹正对立 |
第三节 晚明草书章法的区域对比与表现力 |
一、区域平衡的逐步突破 |
二、微观与宏观空白的营造 |
第四节 晚明草书势的嬗变与审美视域的拓宽 |
一、晚明草书势的类型及特徵 |
二、晚明草书审美视域拓宽的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晚明草书理论形态的构建及其历史地位 |
第一节 明代文艺思想与书学理论的关系 |
一、文艺思想对明代书学理论的影响 |
二、明代前期及中後期书学理论的特徵 |
第二节 承袭与转化:晚明草书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古两极:徐渭、项穆 |
二、遵古纳新:董其昌、邢侗、赵宦光、李日华 |
三、依古反思:王铎、黄道周、傅山 |
第三节 推崇与思索:晚明草书的历史地位 |
本章小结 |
附表:《本文研究所见晚明草书作品表》 |
参考文献 |
一、图版资料 |
二、古代文献 |
三、现代着作 |
四、学位论文 |
五、期刊文章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後记 |
下编:《晚明草书字形汇编》 |
一、介绍 |
二、凡例 |
三、索引 |
四、正文 |
(7)开放特征下的幕墙表皮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概况 |
1.4.2 国内研究概况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表皮发展研究与开放幕墙概述 |
2.1 表皮问题的发展追溯 |
2.1.1 从社会发展角度探讨表皮不同时期的做法 |
2.1.2 从专业发展角度探讨表皮发展的思想主张 |
2.2 开放特征幕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 |
2.2.1 建筑开放概念的辨析 |
2.2.2 开放特征幕墙的诞生及发展原因分析 |
2.3 开放特征幕墙的开放形式研究 |
2.3.1 面板上的孔洞 |
2.3.2 面板单元之间的缝隙 |
2.4 开放特征幕墙的优势与应用难点 |
2.4.1 开放特征的幕墙的优势 |
2.4.2 具有开放特征的幕墙系统设计难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具有开放特征的幕墙技术建构研究 |
3.1 基于材料层面开放特征幕墙的建构 |
3.1.1 面板材料的分类与表达 |
3.1.2 面板材料的形态操作与图案叠加 |
3.1.3 面板单元的群化表现 |
3.2 基于构造层面开放特征幕墙的建构 |
3.2.1 支承装置的常见类型分析 |
3.2.2 构造层次秩序化 |
3.3 基于结构层面开放特征幕墙的建构 |
3.3.1 支承结构的常见类型分析 |
3.3.2 结构的露明与呈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有开放特征的幕墙表皮应用策略分析 |
4.1 从形式出发—形象塑造策略 |
4.1.1 点阵 |
4.1.2 编织 |
4.1.3 包裹 |
4.1.4 光影 |
4.2 从功能出发—生态节能策略 |
4.2.1 遮阳 |
4.2.2 通风 |
4.3 从环境出发—环境应对策略 |
4.3.1 自然环境的回应 |
4.3.2 人文环境的回应 |
4.4 从信息出发—信息表达策略 |
4.4.1 新旧建筑信息组织 |
4.4.2 媒体信息附着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京百水工业园一期A地块商业设计实践 |
5.1 项目概况 |
5.1.1 项目背景与定位 |
5.1.2 项目区位与环境 |
5.1.3 建筑方案分析 |
5.2 立面表皮方案 |
5.2.1 表皮材质的层级划分 |
5.2.2 立面材质表现说明 |
5.2.3 颜色控制 |
5.3 三种具备开放特征的幕墙表皮分析 |
5.3.1 铝板开放幕墙 |
5.3.2 玻璃开放幕墙 |
5.3.3 金属格栅开放幕墙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一、本文的研究意义 |
二、本文存在的局限于不足 |
附录:工程实践图纸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来源 |
图片来源 |
表格来源 |
作者简介 |
(8)“褶子”思想对当代建筑设计意识形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发展与建筑风格的改变 |
1.1.2 德勒兹的相关思想在建筑理论中的发展及应用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1 论文研究的内容 |
1.4.2 论文框架 |
2 褶子理论的概念解析和应用价值 |
2.1 褶子的概念及特征 |
2.1.1 德勒兹简介 |
2.1.2 褶子的内涵 |
2.1.3 褶子的特征 |
2.2 起源与发展 |
2.2.1 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
2.2.2 巴洛克建筑的形式褶子 |
2.2.3 德勒兹哲学的核心思想 |
2.3 褶子思想的衍生概念 |
2.3.1 块茎所代表的层级关系 |
2.3.2 时间晶体所代表的非线性叙事 |
2.3.3 平滑性策略所代表的融合过渡 |
2.3.4 图解所代表的生成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 褶子理论影响下建筑的生态及文脉诉求 |
3.1 与自然环境融合的建筑形式 |
3.1.1 拟态型的地景建筑 |
3.1.2 消隐型的地景建筑 |
3.1.3 地势流变态建筑 |
3.2 融合历史文脉的建筑形式 |
3.2.1 轨迹追踪 |
3.2.2 平滑策略 |
3.2.3 基地考古学 |
3.3 融合城市空间的建筑形式 |
3.3.1 空间延续 |
3.3.2 空间嵌合 |
3.3.3 解褶开放 |
3.4 本章小结 |
4 褶子理论影响下建筑的形态及空间策略 |
4.1 平滑表面 |
4.1.1 柔性包裹 |
4.1.2 空间褶化 |
4.1.3 生长延续 |
4.2 模糊界限 |
4.2.1 抽象空间模型的应用 |
4.2.2 折转造成的内外渗透 |
4.2.3 界限模糊的转化策略 |
4.3 动画形态 |
4.3.1 参数量化的数据模型 |
4.3.2 依据物理现象的数字模型 |
4.3.3 互动可变式建筑型 |
4.4 本章小结 |
5 褶子思想在建筑设计中的数字技术实现 |
5.1 建筑中的力、场与文脉 |
5.1.1 模拟单子中“力”的设计实践 |
5.1.2 “力”的建筑设计数字语言 |
5.1.3 虚拟“力”的建筑创新特征解析 |
5.2 建筑中的“差异”生成 |
5.2.1 基于“差异”生成的设计实践 |
5.2.2 “差异”的建筑设计数字语言 |
5.2.3 “差异”下的建筑创新特征解析 |
5.3 建筑的“褶子”意向 |
5.3.1 “褶子”意向的建筑设计实践 |
5.3.2 “褶子”意向的建筑设计数字语言 |
5.3.3 “褶子”意向的建筑创新特征解析 |
5.4 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对当代建筑事务所形态设计中涉及褶子思想的整理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说明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相关概念的说明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2 研究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3 研究的方式与方法 |
1.4.4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 |
2.1 楚立国以前日用漆器的设计积累 |
2.1.1 楚立国以前日用漆器工艺 |
2.1.2 楚立国以前日用漆器形态 |
2.2 自然环境与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发展 |
2.2.1 地理环境 |
2.2.2 自然资源 |
2.3 社会环境与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发展 |
2.3.1 人才环境 |
2.3.2 经济环境 |
2.3.3 手工业管理环境 |
2.3.4 政治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品系及实用性 |
3.1 衣之漆器 |
3.1.1 漆衣与楚人的衣着习俗 |
3.1.2 漆饰与楚人的配饰习俗 |
3.2 食之漆器 |
3.2.1 盛食类漆器与楚人的饮食习俗 |
3.2.2 取食类漆器与楚人的取食方式 |
3.2.3 储藏类漆器与楚人的食物贮存和食具收纳 |
3.3 居之漆器 |
3.3.1 楚人的起居习俗 |
3.3.2 以漆席为中心的起居漆器 |
3.3.3 居用漆制杂器 |
3.4 行之漆器 |
3.4.1 楚人的出行与楚地发达的水陆交通 |
3.4.2 以车为主体的陆行漆器 |
3.4.3 以舟为主体的水行漆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适用性 |
4.1 楚国日用漆器工艺的合理性与规范化 |
4.1.1 适宜的选材 |
4.1.2 合理有序的制胎、髹漆与彩绘工艺 |
4.1.3 稳固、灵活的结构设计——以便携式漆器结构设计为例 |
4.2 楚国日用漆器的适用性设计与人体工学分析 |
4.2.1 器具尺度与身体尺度的适应 |
4.2.2 设计细部与操作活动的适应 |
4.2.3 纹饰布局与视觉体验分析 |
4.3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适用性走向 |
4.3.1 礼器的减少与生活用器的增多 |
4.3.2 一器多用至一器一用 |
4.3.3 日用漆器的成套化、系列化发展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审美性 |
5.1 基于感官的楚国日用漆器美感 |
5.1.1 楚国日用漆器的材质与触觉美 |
5.1.2 楚国日用漆器的色彩与视觉美 |
5.2 楚人的审美心理与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审美表现 |
5.2.1 炽热的生命情感:流动飞扬的线艺术 |
5.2.2 执着的自由追求:形态上的浪漫化倾向 |
5.2.3 淳朴的生活热爱:世俗百态的生动再现 |
5.2.4 虔诚的巫术信仰:恢诡谲怪的巫风奇想 |
5.3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形态塑造与美感构建 |
5.3.1 用器与拟形的合二为一 |
5.3.2 错落有致的布局形式——以漆酒具盒设计为例 |
5.3.3 日用漆器形态构成的数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伦理性 |
6.1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中伦理意识的构成 |
6.1.1 尊长敬老的重孝意识 |
6.1.2 惩恶扬善的正义意识 |
6.1.3 趋利避害的尚吉意识 |
6.1.4 欲不可纵的训诫意识 |
6.1.5 天人和谐的生态意识 |
6.2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中伦理意识的表达方式 |
6.2.1 文字叙述 |
6.2.2 色彩规定 |
6.2.3 艺术图像象征 |
6.2.4 伦理情境营造 |
6.3 伦理化日用漆器设计的社会功能 |
6.3.1 道德教化与价值认知 |
6.3.2 文化认同与族群定位 |
6.3.3 身份认同与器别尊卑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对当代楚式漆器设计发展的启示 |
7.3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征引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附录A 楚国日用漆器品类汇总 |
附录B 楚墓出土日用漆器一览表 |
(10)亚热带大型集中式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4.3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二章 亚热带大型集中式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概述 |
2.1 亚热带大型集中式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的功能分析 |
2.1.1 交通组织功能 |
2.1.2 商业功能 |
2.1.3 休闲娱乐功能 |
2.1.4 生态景观功能 |
2.1.5 文化展示功能 |
2.2 亚热带大型集中式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的发展趋势分析 |
2.2.1 功能复合化 |
2.2.2 空间多样化 |
2.2.3 环境生态化 |
2.2.4 公共设施景观艺术化 |
2.3 亚热带大型集中式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的现状问题分析 |
2.3.1 空间设计有待优化 |
2.3.2 公共设施设计不合理 |
2.3.3 气候适应性设计不足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亚热带大型集中式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设计策略 |
3.1 外部开放空间布局设计 |
3.1.1 契合人流,规避车流 |
3.1.2 整合空间,因借景观 |
3.1.3 因地制宜,立体发展 |
3.2 外部开放空间形态设计 |
3.2.1 街巷式 |
3.2.2 广场式 |
3.2.3 立体式 |
3.2.4 复合式 |
3.3 外部开放空间的二次深化营造 |
3.3.1 嵌入从属空间 |
3.3.2 利用建构筑物丰富空间层次 |
3.3.3 利用景观要素丰富空间层次 |
3.3.4 利用空间界面丰富空间层次 |
3.3.5 利用高差丰富空间层次 |
3.4 外部开放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及室内空间的过渡 |
3.4.1 外部开放空间与城市公共空间的过渡 |
3.4.2 外部开放空间与室内空间的过渡 |
3.5 外部开放空间的功能业态规划 |
3.5.1 增加体验型功能业态的植入 |
3.5.2 挖掘新的功能业态类型 |
3.6 外部开放空间的交通流线设计 |
3.6.1 与城市交通流线的衔接 |
3.6.2 外部开放空间自身的流线设计 |
3.6.3 与室内空间流线的衔接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亚热带大型集中式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公共设施设计 |
4.1 休憩设施设计 |
4.1.1 休憩设施的类型 |
4.1.2 休憩设施的布置 |
4.1.3 休憩设施技术要点 |
4.1.4 休憩设施形态景观艺术化设计 |
4.2 照明设施设计 |
4.2.1 照明设施的类型 |
4.2.2 照明设施的布置 |
4.2.3 照明设施技术要点 |
4.2.4 照明设施形态景观艺术化设计 |
4.3 标识设施设计 |
4.3.1 标识设施的类型 |
4.3.2 标识设施的布置 |
4.3.3 标识设施技术要点 |
4.3.4 标识设施形态景观艺术化设计 |
4.4 广告设施设计 |
4.4.1 广告设施的类型 |
4.4.2 广告设施的布置 |
4.4.3 广告设施技术要点 |
4.4.4 广告设施形态景观艺术化设计 |
4.5 游乐设施设计 |
4.5.1 游乐设施的类型 |
4.5.2 游乐设施的布置 |
4.5.3 游乐设施技术要点 |
4.5.4 游乐设施形态景观艺术化设计 |
4.6 其他设施设计 |
4.6.1 外露设备设计 |
4.6.2 盖板设计 |
4.6.3 垃圾桶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亚热带大型集中式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的气候适应性设计 |
5.1 亚热带气候特征及其对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的影响 |
5.1.1 亚热带的气候特征 |
5.1.2 亚热带的气候对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的影响 |
5.2 亚热带大型集中式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
5.2.1 改善外部开放空间通风策略 |
5.2.2 运用遮阳策略 |
5.2.3 被动蒸发降温策略 |
5.2.4 与亚热带气候相适应的材料选择及技术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内容概述 |
6.2 设计策略梳理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城市形体环境的构成及其层次(论文参考文献)
- [1]覆土建筑对完善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结构积极作用的研究[D]. 王晓飞.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2]武安后临河村传统聚落与建筑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 王慕宇. 河北工程大学, 2021(08)
- [3]乡野环境下当代景观建筑地域性表达设计研究[D]. 辛冠茸.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基于“城市意象”的楚雄城市夜景规划研究[D]. 康佳意.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5]中国园林展中设计师园的主题与形式表达研究[D]. 卢虹羽. 西南大学, 2021(01)
- [6]晚明草书研究[D]. 赵紫文. 吉林大学, 2020(04)
- [7]开放特征下的幕墙表皮应用策略研究[D]. 王鑫. 东南大学, 2020
- [8]“褶子”思想对当代建筑设计意识形态的影响[D]. 田亦秾.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9]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研究[D]. 汪笑楠.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10]亚热带大型集中式购物中心外部开放空间设计研究[D]. 廖样.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