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乐园——我看《红楼梦》(论文文献综述)
陈建华[1](2021)在《论张爱玲晚期风格(下)》文中指出七、晚期的"金石"风格翻开《小团圆》,"斯巴达克斯"的叛军"等待"杀机,小说大部分为二战所笼罩,日军的炸弹纷落于沪港双城,之雍潜逃前夜九莉的动刀之念,她梦见父亲带她兜风像阎瑞生谋杀案,汝狄手持劈杀打胎医生的柴斧。身处刀光飞舞、金钱主宰的乱世,众生受日常欲望的迫胁与煎熬。因此整部小说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其基调是刚性的,讲求一种力度的美学,弥散着《罗生门》般罪恶与证词、道德与生存的焦虑,而女主人公九莉经历五味杂陈的爱情之旅,在挣扎与幻灭中走向现代的自我救赎,如动辄"针扎"、"震动"的心理感受与"胸部"、"乳房"、"曲线"的女体描写,处处可听到发自女性的铮然的金石之声,情欲的高光修辞带来美学上的重口味转型。
阿拉提·阿斯木[2](2020)在《他人的篝火》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我们那地方1我们那个地方,除了鸡奶以外,什么东西都有。在那里长大的人,老老少少,嘴巴上都有功夫。主要是肚子里面有糊糊,有时间留下的玫瑰。也有他们在不同的年龄段悟到的蓝天的灿烂和岁月的褶皱。他们灵光的基础是手脚麻利,喜欢把热肚子里的蛔虫编织成彩虹彩带,感谢锅里碗外的经验。在家家户户的许多金筐里,也有斑斓缭绕的花卉,愉悦地鼓励不同语族的朋友
罗淑敏[3](2020)在《互文性的翻译方法 ——以《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节选)英译为例》文中认为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又称“互文”、“互文指涉”或“文本间性”,由法国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于上世纪60年代末提出。经过不同学科对互文性的诠释和发展,互文性理论逐渐分化出属于结构主义、服务于文学研究的狭义互文性。本报告采用狭义互文性理论,从结构主义的互文性视角对互文的翻译进行指导和案例分析,并总结相应的翻译方法。本报告基于《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汉译英翻译实践完成。该小说出版于2017年,作为2017年和2018年的华语畅销书,受到高度评价。作者林奕含着眼于幼儿性侵和家庭暴力,以优美的文笔揭露了人性之恶,发人深省。书中大量使用互文,不仅是作者文风的呈现,更在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报告通过个案分析的方法,基于小说中的引用、典故、戏拟三种互文类型进行讨论,探讨互文性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及对翻译方法与技巧选择的影响,以期为互文视角下的翻译实践提供相关参考。通过翻译实践和案例分析,本报告认为:对于引用的翻译,一般采用直译或音译的方法;对于典故和戏拟的翻译,多采用意译的方法,往往需要加注补充必要信息,前者通过意译来传达典故的内容,而后者在意译的基础上,还需要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努力还原戏拟中的讽刺或幽默效果。
孙煜乔[4](2020)在《王安忆小说中的母女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众多“50后”作家将乡村作为写作根据地不同,王安忆热衷探讨的是人物如何在城市获得合法身份,从其为数不多的农村题材作品来看,无论是早年对插队地方的冷静回望,还是现代化浪潮下,所产生的对乡村古典美的寄托,人物的空间迁移成其不变视点。风云时代的教育断崖、母亲茹志鹃的文学启蒙、前辈同行们的指引,照映出自身经验与想象力的匮乏,形成其写作心态上的紧张感。因此,她立足于熟稔的家庭叙事,尤其是宗法文化影响下同为弱势的母女,作为关照时代脉搏的切口。母女为保全各自的生存地位,在家庭内部窥探、争夺、合作,非血亲的养母养女在利益倾轧上则更为明显。房产往往成为母女争夺的关键,一旦落败便要自谋出路,身体多成为交换资本,佼佼者因善谈判占到上风。母女借助婚姻完成其空间迁移中的命运翻转。母亲恐惧女儿青春的迫近,女儿在母亲阴影下焦虑,母女角力实为时间之争。王安忆以“雯雯”的自我抒发为起点,步入文坛已有四十余年。她笔下上海里弄公寓中的庸常人物,展现了新意识形态下的新上海风貌,其作品中女性人物的坚韧品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其创作在通俗和严肃中平衡,受到学院和市场的认可。值得注意的是,其小说过于注重真善美的心灵世界,而有意规避真实人性欲望的挣扎,呈现出的人物形象不免扁平化、思想钝化。此外,虽然王安忆并不接受女性主义的称号,但她在情节设置和人物性格塑造上都显露出对女性人物的优待。令人钦佩的是,王安忆数十年如一日的创作活力,以及她对时代的洞察力。最后,她对女性题材的推陈出新,体现出她对新时代中女性命运的关注,其创作不断丰富着新世纪女性写作。
张莉[5](2020)在《性别观与当代文学创作的关系——二十位新锐作家同题回答》文中研究指明前言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我们时代的性别观调查"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年第2期)、《当代作家评论》(2019年第2期)、《南方文坛》(2019年第2期)、《青年文学》(2018年第10期)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据统计,目前"我们时代的性别观"这一词条在百度搜索量已达89700条,这对于一个
高丽[6](2019)在《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 ——张爱玲与毛姆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作家。成长期创伤体验与乱世创伤体验造就了她自卑、孤僻、敏感的个性,也促使她走上文学创作之路。20世纪40年代她初踏文坛,便以精炼圆熟之作惊艳了彼时枯竭干涸的沦陷区文坛,很多人以“天才”来解释她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萨默赛特·毛姆是英国着名作家,其作品在全世界读者中颇受欢迎。他的个性与创作深受其童年创伤体验与乱世创伤体验的影响。论文从自证、他证、创作思想、创作手法等多方面考证后得出结论:张爱玲与毛姆之间存在着鲜明而笃定的影响与接受关系,这为论文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行性;虽然张爱玲、毛姆生长于不同时空,两人却从思想情感到叙事艺术表现出深度一致,相似的创伤体验应该是其重要原因。“创伤”一词,本意为身体受伤的地方,后来延伸到医学界和精神治疗方面,尤其是弗洛伊德的研究指出创伤不仅包括身体上的创伤,而且指心理/精神上的伤害,这成为创伤理论发展的源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凯西·卡鲁斯等人把创伤理论发展到文学研究领域。论文所指的创伤是精神创伤或心理创伤,它是一种强烈的、持续的、难以摆脱的痛苦,具有延迟性、反复性、闪回性等特点。作家的创伤体验会对其文学创作有深度的、持续性的影响。张爱玲与毛姆都经历了不幸的童年和乱世成长环境,家庭、社会、时局给他们造成了多方面不同程度的伤害,造成其细致的感觉、敏感的神经、冷静的观察,和“不安全感”与“不确定感”等难以祛除的心理痼疾。诗之于人,如珍珠之于牡蛎。张爱玲与毛姆的创伤体验成为他们文学创作的重要动因,也造就了其虚无主义人生观和悲观主义人生观、犀利的人性透视能力、反浪漫主义写作手法,以及独树一帜的异常意象。论文主要使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中的平行研究方法,从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的角度,对张爱玲与毛姆进行比较研究。除了绪论、结语和附录部分外,论文主体内容包括四个章节。第一章梳理张爱玲与毛姆的创伤体验;第二章写张爱玲、毛姆的创伤体验与创作动因;第三章分析张爱玲与毛姆的创伤体验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第四章反思文学书写能否治愈创伤。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梳理张爱玲与毛姆的成长期创伤体验与乱世创伤体验。本章的目的是让读者把握造成两位作家创伤体验的原因。张爱玲与毛姆在童年时期母亲缺席,家庭破裂,丧失了能够提供情感支持的“安全基地”。他们的心灵从此没了依靠,孤零零生活在这个冷漠、无爱的世界上。生于乱世,时代的巨大变革颠覆了往日的繁华富贵和稳定秩序。张爱玲“生于末世运偏消”的心理落差让她成为了悲观的“时代的失落者”,也给了她观察社会、理解历史的特殊视角。毛姆深深眷恋着逝去的爱德华时代,同时也被它严苛的道德标准所束缚。在他所生活的时代,法律对同性恋行为惩戒严重。作为同性恋者的毛姆,深深陷入可能被发现的恐惧中。战争的爆发使他们的人生更为不幸。张爱玲在香港读大学时被迫卷入香港战争,深感所有的成就和努力,不管是个人的,还是整个人类的,在战争面前都是徒劳和枉费精神。毛姆在西方狂热的好战知识分子影响下,积极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中的巨大伤亡与战争无与伦比的破坏性,让他产生“一切都被彻底打破了”的幻灭情绪。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参与战争,张爱玲与毛姆都没能逃脱创伤的魔爪。第二章论述创伤体验与张爱玲、毛姆的创作动因,即研究创伤体验如何造就了他们敏锐的文学感悟能力和创作冲动。张爱玲与毛姆并没有耽溺于个人的痛苦,而是“蚌病成珠”:超越自卑,从创伤走向创作;打破孤独,在文学世界里寻求安慰。因为创伤事件的发生,张爱玲与毛姆陷入身体与心理的“僵直反应”,他们一个从“怨恨”出发,一个从“口吃症”出发,利用文学书写来宣泄创伤,打破心灵的牢笼,从“僵直反应”中“活”过来。本章主要使用了创伤理论与创伤疗愈方法。第三章论述创伤体验在文学创作上的表现。第一节是创伤体验与人生观。张爱玲与毛姆因其创伤体验,形成了虚无主义人生观和叔本华式悲观主义人生观。中国式的虚无与苍凉构成了张爱玲叙事哲学的基底,爱情、婚姻、家庭、事业、努力,所有的一切终将成为虚空。她不相信所谓的“救赎”力量,世俗日常细节是她和她的人物抵抗无边虚无的最后一根稻草。叔本华的悲观因子浸入到毛姆作品中,毛姆认为人生是痛苦的、无意义的,爱情是虚无的。尽管如此,他依然相信救赎的力量,即使在极度悲观中也从未放弃追求自我实现的努力。第二节写创伤体验给予了张爱玲、毛姆独特的人性观察视角。他们一个以“巫女”的眼光,一个从“医师”的视角,客观冷静地剖析人性,发现人世间大多是“不彻底”、和“不协调”的人物。张爱玲对之赋予了更多的同情,而毛姆则以嘲讽为主。第三节分析张爱玲与毛姆文学创作中的反浪漫主义手法。创伤造成的幻灭感与绝望感让他们站到了浪漫主义的反面,他们在作品中消弭了战争与革命的的崇高与宏大,也解构了浪漫的爱情与婚姻。第四节写张爱玲与毛姆作品中的异常意象。创伤会改变心理结构,造成个体的紧张状态和认知活动的高度敏感,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一个个不同寻常的奇特意象。张爱玲的小说虽以写实为基础,给读者的感觉却是颓废荒凉、鬼气森森的世界。毛姆则热衷以谋杀、巫术、诅咒等超自然意象来表现内心世界的神圣与邪恶。本章类比与对比相结合,交叉分析张爱玲与毛姆的异同点。第四章探讨创伤体验对于文学书写的意义。第一节反思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对作家人生的意义。文学书写是人类艺术表达的方式之一,它在创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尼采所言,“生命通过艺术而自救”。在世界文学范围内,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占有重大比例,而文学的治疗功能则被认为是文学的基本特征。然而,创伤书写能否彻底治愈心理创伤?从张爱玲与毛姆生命后期的表现来看,他们因创伤的反复性、持续性而久“病”成习,皆未能平复“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感”,也未能完全宽恕亲人、爱人、朋友曾经带给自己的伤害。他们最终,都没能与自己的过往创伤和解,也没能与这个世界和解。那么,既然文学书写难以治愈创伤,它的美学意义又何在?第二节分析为什么创伤难以治愈以及创伤体验与文学人生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范秋雯[7](2019)在《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文中指出浦安迪(Andrew Henry Plaks,1945-)是当代美国汉学界研究明清长篇章回小说卓有成就的汉学家之一。其汉学研究,离不开战后美国汉学给予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国中心观”等观念的影响,亦受惠于先师牟复礼(Frederick W.Mote,1922-2005)教授的方法论启发,由此形成了他格外重视中国学理传统和命脉的研究方法。在明清点评家的启发下,他坚持认为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承袭自史文传统,并受到神话空间化的影响,是一种有着特殊美学抱负的“奇书文体”。强调“奇书文体”起源于史文传统,有浦安迪意欲沟通中西叙事文学的努力,但在这一观念影响下,他未能看到变文、说书等说唱传统对明清小说的形塑作用,不免有偏执一端之嫌。浦安迪对“奇书文体”的研究主要从结构、修辞入手,他认为:“奇书文体”不仅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而且采用“二元补衬”、“多项周旋”的独特原则安排情节布局和人物关系,从而对夏志清等学者发起挑战。就内容而言,浦安迪认为“奇书文体”运用“反讽”手段对作品中的说书语境、诗词曲歌以及主要人物作翻案文章,从而消解了英雄们的崇高价值。在寓意层面,浦安迪着重研究“大观园”及“四大奇书”。他指出前者寓指“总体视野”,是以“盛衰”、“出入”不可避免,共同构成“大观园”的总体景观;后者则重在颠覆“修齐治平”的儒家理想。浦安迪对“奇书文体”的研究,加强了这些作品共属一个美学体系的认知,但他对体系化的过度强调,不免导致其对文本内部差异及独特价值的忽视。总体而言,浦安迪对中国叙事学的研究虽有缺憾,但他对传统点评的重视,对西方理论的援引,都对国内治学者做出有益启示。
张树颖[8](2019)在《清代《红楼梦》传奇剧本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嘉道以降,《红楼梦》是此时期传奇创作中的重要题材。《红楼梦》传奇虽然改编小说,但从传奇文本对应小说文本来看,不仅有内容上的改编,而究其内容背后的“言旨”来看,也有很大的区别。本文用叙事学的方法对比《红楼梦》传奇对小说内容、言旨的改编,并究其改编的内在缘由。传奇在内容与言旨上的新变,不仅因为两者的文体不同,也与作家所处的时代,其创作目的密切相关。全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明晰研究对象、梳理研究现状以及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讨论改编传奇中的叙述要素。分别是:叙述方位、叙事时间、叙述层次。三个叙述要素在改编传奇与小说中呈现出巨大差异,笔者将改编之后的差异一一呈现,并通过分析,探究不同文体与作家在处理这些要素时侧重的不同方面。第三部分从故事要素进行分析,故事要素包括情节和人物两个方面。笔者参照了改编理论对情节改编的研究方法,将其按照“度”的方式进行划分;人物对比方面,首先从“角色”进行讨论,这是戏曲与小说一个很大的区别,因为戏曲中不需作者的渲染,角色本身就已经赋予了人物类型化、褒贬性的非黑即白的形象特色。其次,从几类人物在不同传奇文本中的呈现,可以看出传奇作者对人物的不同评价态度与角色定位。第四部分讨论《红楼梦》中三个隐形叙事线索:梦、玉与镜、花园,在传奇中的叙事作用。因为文体、“言旨”不同,所以它们在小说与传奇中承担不同的功能与作用。第五部分探究的重点是叙事中的“情与理”。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一部反对程朱理学的小说。只有回到康熙时期的程朱理学语境下,我们才更能意识到曹雪芹思想的伟大。但嘉道时期曲家们的生活与思想都是在程朱理学的背景下展开,于是在传奇中体现出一种“崇尚自由”与不自觉地“服理”的矛盾。《长生殿》与《桃花扇》为传奇另辟一条悲剧式但依旧为大团圆结局的新道路,《红楼梦》改编传奇虽然再现小说结尾中展现的“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结局,却总也逃不出一种另类的悲剧式大团圆结尾,这种另类的大团圆即是从汤显祖的“二梦”就已经形成,南洪北孔将其推向新高度的——在“悟道”中的大团圆结局。
李丹丹[9](2018)在《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毫无疑问,《红楼梦》是一部大书,200多年,卷帙浩繁的各类研究,已经成功的推动“红学”以学科之名跻身20世纪三大显学行列。本论题采用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试图建立一种跨学科的超越红学内、外部研究的新理论范式,本论题首先将《红楼梦》视为特定历史语境中各种社会文化因素、性别意识、思想价值流通、交汇、融合、辩论的张力场,在这个张力场中,家族意识与虚构话语共生,父权规范与性别反抗并举,对伦理秩序的眷恋和反抗共在,儒家正统意识与异己边缘话语交错,价值认同危机与救赎意识并存,使文本呈现出各种文化结构因子与不同思想价值取向之间的交错扭结和相互牵制。概括地说,在这个文本构成的张力场中,一边是来自社会现实语境固化的规范性力量,一边是曹雪芹试图拒绝、对抗并完成救赎的本真性力量。这两种力量具体呈现为男性/女儿、现实/理想、污浊/真纯、礼/情(欲)、儒/道、虚无/存在等方面的对抗,小说一方面展开了这种反抗,但更重要的是呈现了这些力量之间的争斗、拉锯与妥协。这反映了曹雪芹在各种价值规范之间的挣扎和徘徊,而此正是其身份认同危机的表现。故而,本论题选择“身份认同”的视角切入,一方面是纵向的贯穿,试图用“身份认同”统领上述各个话题,使之在“身份”的问题上呈现一定的统一性;另一方面是横向的追问,旨在具体考察曹雪芹如何体感上述互相矛盾的重重“意义”/“价值”?如何在各种相互冲突的力量中确定自我的“身份”和“立场”?并继续追问为何《红楼梦》能够容纳多重截然不同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又为何能同时并存于精细繁复的叙述之中?其对于繁复多样的叙事策略的调用,是否源自于他对各种身份价值选择的犹疑和徘徊?同时,小说文本显现出来的多重复调特征(包括美学与价值)是否也正来自于曹雪芹在各种身份立场之间保持的张力?本论题正文除绪论外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从学界关于“何为红学、红学为何”的论争和红学当前纷繁复杂的学术场域现状出发,清理不同论争话语背后的理论立场和思维模式,具体阐释“身份认同”问题如何卷入红学的语境、作者、文本与意义阐释之综合研究中,进而提出并阐释在红学中启用新方法论(文化诗学的研究范式)的必要性、可行性,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进行阐释。第一章:从文化身份认同的角度,重点考察曹雪芹满汉的双重身份(既是贵族世家又是包衣仆人)和曹家在清代政治上的独特恩宠/失宠的兴衰经历,如何构成曹雪芹创伤心理的来源和书写的动机。另外,家族史实在文本中的进入,如何造成了《红楼梦》研究中独特的文学、历史(自传说)分殊对立的研究立场?从小说虚构理论的视角来看,自传说为何不能成立?又该如何认识《红楼梦》作为小说虚构的本质?虚构叙事的技巧是如何将具有自传性的经验转化为普遍性的经验?从自传说向自传性小说的生成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第二章:从性别身份的视角来考察曹雪芹如何调用各种性别配置和符号来安排和展示清代的性别规则。在《红楼梦》中,性别不仅仅是一种区分生物性男女的简单范畴,而是作为一种文化想象的符号,一种展示性别特权的方式,一种“纯洁”美学的修辞,一种对伦理秩序的颠覆力量,以及一种对明清“情欲”叙事传统的承接方式而存在。本章也将从这几个方面来具体清理《红楼梦》对性别话语以及性别认同的复杂呈现。一方面展示微妙的性别配置如何成为作者型塑小说文本结构、主题内容和情欲复杂的诸多技巧之一?另一方面也考察小说中所用的多重性别符码同伦理秩序的建构/颠覆之间有何复杂关联?第三章:从思想价值认同方面,也即是将《红楼梦》放置在清中叶儒、佛、道文化的发展脉络中,一方面清理儒学发展至理学,原本具有思想活力的儒家文化如何陷入僵化的危机,曹雪芹对待儒家的矛盾态度,是否形象的反映了清初儒学内部从程朱理学开始的内在性裂变?另一方面清理儒学的制度化与皇权的高涨造成了士人怎样的心理创伤?学而优必须仕,但当入仕无途时,士人该如何选择?《红楼梦》如何反应了其在儒道佛各家思想认同之间的矛盾和徘徊?隐入佛道为何不能?与此同时,回到小说文本中,具体考察“补天石被弃”的神话如何隐喻了贾宝玉成长过程中的身份认同失败,在抛“母”入“父”的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双重背叛(一是对母性代表的混沌天然性灵的背叛,一是对父系代表的“象征秩序”的背叛)。进而考察因这种背叛产生的自我忏悔、矛盾、犹疑、痛苦能否与中国精神思想演变史中“士”阶层(知识分子)的身份困惑进行连接?而贾宝玉在文化取向上选择的女儿纯洁论或者说审美诗意,如何被文本赋予“形而上”的意味?这是否能够成为一种新的思想救赎的尝试?第四章:将身份认同上升至“终极关怀”的层面,分别从叙述策略、乌托邦叙事动机几个层面,来探讨《红楼梦》对人的存在终极价值的思考和追索。一方面,借助叙事学分析小说的神话结构、谶纬模式铺叙出的“宿命论”如何与小说主体、人物角色的自主意识构成叙事张力?另一方面,通过将《红楼梦》放置在中国精神史的流变中,去考察《红楼梦》提出了怎样的终极价值认同难题,其对大观园乌托邦式的设计能否成为在价值虚无中确定价值的一种尝试?最后,借助昆德拉对小说存在意义的解读,认为《红楼梦》在终极价值认同上的贡献,即是以回忆书写本身完成对自我、读者创伤的疗治,完成对荒诞虚无的对抗,完成对诗性价值的肯定。
朱向前,朱秀海[10](2016)在《六十再识朱秀海——朱向前对话朱秀海》文中认为25年前,朱向前说:《痴情》是中国"战争后遗症"的"先声之作"。20年前,他说:《穿越死亡》是当代"南线之战"的"总结之作";15年前,他说:《音乐会》是中国反思战争的"标高之作"。如此判断,等于说:朱秀海乃当代战争文学第一人。2年前,他说:六十再识朱秀海,不信你们等着嗨!二朱相识了30年,朱向前阅读研究了朱秀海30年,为什么年过花甲又慨然:六十再识朱秀海。因为这是一个全新的朱秀海,一个热爱读书,全身心在书海里遨游了50年的朱秀海,一个因读书而不断成长以至于让老友都感到了陌生而惊讶的朱秀海。当同代作家的棋局基本上都进入了半目收官阶段,朱秀海却还在大飞布局。由二朱对话,可以了解这个当代中国文坛罕见的个案,窥见当代中国文学困境的某些症候及破局的希望之所在。
二、失乐园——我看《红楼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失乐园——我看《红楼梦》(论文提纲范文)
(1)论张爱玲晚期风格(下)(论文提纲范文)
七、晚期的“金石”风格 |
一、时空交叠 |
二、穿插藏闪 |
三、人物造形 |
四、戏剧性情节 |
五、诗性语言 |
六、电影典故 |
七、震惊效果 |
八、挽狂澜于既倒:《红楼梦》与《海上花》 |
(2)他人的篝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我们那个地方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第二章陌生的路和自己的影子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第三章成长的学费 |
1 |
2 |
3 |
4 |
第四章时间是天下的朋友 |
1 |
2 |
3 |
4 |
5 |
6 |
7 |
(3)互文性的翻译方法 ——以《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节选)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1.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
1.2 Research Questions |
2. Task Description |
2.1 Introduction to Paradise of Fang Siqi's First Love and its author |
2.2 Translation Phenomenon Under Research |
2.3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
3. Process Description |
3.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s |
3.2 Schedule of the Report |
3.3 Post-translation Proofreading |
4. Analytical Framework |
4.1 Literature Review |
4.2 Analytical Framework |
5. Case Analysis |
5.1 Citation |
5.2 Allusion |
5.3 Parody |
6. Conclusion |
6.1 Findings |
6.2 Limitations |
References |
Appendix |
(4)王安忆小说中的母女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影响母女关系的文化心理 |
二、 选题对象及研究意义 |
三、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创作成因 |
第一节 时代——“69届初中生” |
一、 知识就是力量 |
二、 回望乡村的变奏曲 |
第二节 家庭——母亲半边天 |
一、 母亲当家 |
二、 “最后的贵族” |
第三节 文坛交往——师傅们 |
一、 阅读资源 |
二、 同行们:前辈、同辈及后辈 |
第二章 母女关系——利益的排列组合 |
第一节 窥视者——《流水三十章》 |
一、 缺失的母性 |
二、 超我的苦行僧 |
第二节 竞赛型——《长恨歌》 |
一、 时间的心理战 |
二、 家贼难防 |
第三节 合伙人——《向西,向西,向南》 |
一、 为大局的利益伙伴 |
二、 利益同盟的瓦解 |
第四节 其他女性监护人——亲戚明算账 |
一、 《好姆妈、谢伯伯、小妹阿姨和妮妮》:遗传学中的人性恶 |
二、 《米尼》、《众声喧哗》——葛朗台们 |
第三章 母女关系的叙事重心 |
第一节 作为生计之重的房产 |
第二节 《富萍》、《香港的情与爱》——走出乡村,走进婚姻 |
第三节 沟通的等级——话术和腹语 |
第四节 母女之战——时间的焦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王安忆创作年表(1978-2019) |
一、 单作品目录 |
二、 作品集 |
附录2 王安忆阅读史 |
一、 中国部分 |
二、 外国部分 |
三、 影视戏曲 |
致谢 |
(5)性别观与当代文学创作的关系——二十位新锐作家同题回答(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6)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 ——张爱玲与毛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 |
二、张爱玲与毛姆研究评述 |
三、张爱玲与毛姆比较研究可行性分析 |
四、研究思路、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张爱玲与毛姆的创伤体验 |
第一节 成长期的创伤体验 |
一、纽带断裂:母亲的缺席 |
二、浮生若寄:家庭的“弃儿” |
第二节 乱世中的创伤体验 |
一、时代创伤:“时代的失落者”和“爱德华式绅士” |
二、战争创伤:战争的逃避者和积极参与者 |
第二章 创伤体验与张爱玲、毛姆的创作动因 |
第一节 蚌病成珠:从创伤走向文学 |
一、超越自卑:在文学中寻找补偿性满足 |
二、打破孤独:在阅读中规避创伤 |
第二节 突破心灵的牢笼:从“僵直”到宣泄 |
一、张爱玲:从“怨恨”出发 |
二、毛姆:从“口吃症”出发 |
第三章 创伤体验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
第一节 创伤体验与人生观 |
一、张爱玲的虚无主义人生观 |
二、毛姆的叔本华式悲观主义人生观 |
第二节 创伤体验与人性视角 |
一、“巫女”与“医师”的眼光 |
二、“不彻底”与“不协调”的人物 |
三、“哀矜”与讽刺的情感态度 |
第三节 创伤体验与反浪漫主义手法 |
一、“无意义”的战争与革命 |
二、欲望化的婚姻与爱情 |
第四节 创伤体验与异常意象 |
一、张爱玲作品中的“鬼”意象 |
二、毛姆作品中的“超自然”意象 |
第四章 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的意义 |
第一节 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对作家人生的意义 |
一、老而弥重的“不安全感”与“不确定感” |
二、最后的“清算”和“总结” |
第二节 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的美学意义 |
一、“智者有云,得度者稀” |
二、创伤体验与文学人生的共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 |
第二节 研究资料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与论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时代与师承:浦安迪学术理路之形成 |
第一节 二战后美国汉学的转型与发展 |
一、转型期:太平洋战后的初步奠定 |
二、挫折期:麦卡锡主义阴影下的艰难发展 |
三、发展期:《国防教育法案》下的复兴 |
四、繁荣期:70年代后的快速发展 |
第二节 牟复礼的治学影响 |
一、汉学重镇的建立 |
二、和谐宇宙观的启发 |
三、对中国学统的重视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神话、史文、奇书:章回小说发展之脉络研究 |
第一节 “奇书文体”与史文传统 |
一、史文传统 |
二、对“通俗文学”观的补充 |
第二节 神话对后世小说的影响 |
一、神话的空间化原型 |
二、“空间化”下的“时间化”蕴含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整一与交迭:“奇书文体”之结构研究 |
第一节 外部结构的统一性 |
一、规整的叙事外形 |
二、对“统一性”的反思 |
第二节 内部纹理:“二元补衬”与“多项周旋” |
一、概念界定 |
二、阴阳交迭的结构设计 |
三、五行生克的人物建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讽、寓意:“奇书文体”之修辞研究 |
第一节 “奇书文体”中的“反讽” |
一、“反讽”的演变 |
二、“反讽”在“奇书文体”中的呈现 |
第二节 “奇书文体”中的寓意 |
一、《红楼梦》的寓意 |
二、“四大奇书”的寓意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1 :《红楼梦》中的“二元补衬”与“多项周旋”图表 |
附录2 :浦安迪年谱简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清代《红楼梦》传奇剧本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 |
二、《红楼梦》戏曲研究现状 |
(一) 清代《红楼梦》戏曲研究 |
(二) 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红楼梦》戏曲研究 |
(三) 五、六十年代的《红楼梦》戏曲研究 |
(四) 七十年代至今的《红楼梦》戏曲研究 |
三、研究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红楼梦》故事要素在《红楼梦》传奇中的改编 |
1.1 《红楼梦》情节在《红楼梦》传奇中的改编 |
1.1.1 忠实原着——传奇与小说之情节直接对应 |
1.1.2 旧瓶装新酒——传奇对小说之故事情节改编 |
1.1.3 无中生有——传奇之情节新创造 |
1.2 《红楼梦》传奇中人物的改编 |
1.2.1 传奇“角色”与小说人物的对应 |
1.2.2 《红楼梦》传奇中人物形象对小说的改编 |
第二章 《红楼梦》与《红楼梦》传奇的叙述要素 |
2.1 叙述方位 |
2.1.1 《红楼梦》中的叙述方位 |
2.1.2 《红楼梦》传奇中的叙述方位 |
2.2 叙述时间 |
2.2.1 《红楼梦》中的叙述时间 |
2.2.2 《红楼梦》传奇中的叙述时间 |
2.3 叙述层次 |
2.3.1 《红楼梦》的叙述层次 |
2.3.2 《红楼梦》传奇的叙述层次 |
2.3.3 《红楼梦》中的“跨层”现象 |
2.3.4 《红楼梦》传奇中的“跨层”现象 |
第三章 梦、玉、镜、花园——隐形叙事线索在《红楼梦》传奇中的再现 |
3.1 梦的叙事手法与戏曲中的“戏中戏” |
3.1.1 记梦文学的传统 |
3.1.2 《红楼梦》中的梦 |
3.1.3 《红楼梦》传奇中的“四梦意识” |
3.1.4 梦与“戏中戏”的传奇结构 |
3.2 玉与镜——物的功能在传奇中的继承与转化 |
3.2.1 “玉”在《红楼梦》中的意义与作用 |
3.2.2 “玉”在《红楼梦》传奇中的意义与作用 |
3.2.3 “镜”在《红楼梦》中的意义与作用 |
3.2.4 “镜”在《红楼梦》传奇中的意义与作用 |
3.3 唱词与布景中的花园——《红楼梦》传奇舞台的建筑空间叙事 |
3.3.1 《红楼梦》中的三座花园 |
3.3.2 《红楼梦》传奇中花园的再现与作用 |
第四章 “有情”的世界与理学的声音——《红楼梦》传奇中的言情旨归 |
4.1 《红楼梦》时代理学的再现 |
4.1.1 清代程朱理学的两种声音 |
4.1.2 《红楼梦》传奇改编程朱理学的两种声音 |
4.2 《红楼梦》传奇中“言情”的三种声音 |
4.2.1 言情的声音一:“至情” |
4.2.2 言情的声音二:““理”规范下的情 |
4.2.3 言情的声音三:“情欲” |
4.3 《红楼梦》传奇改编中的“失落·追忆·乐园” |
4.3.1 嘉道时期传奇已趋衰世 |
4.3.2 传奇曲家改编《红楼梦》的原因 |
4.3.3 《桃花扇》与《长生殿》对《红楼梦》传奇的影响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9)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红学——一个聚讼纷纭的学科场域 |
第一节 走向文化诗学的阐释 |
第二节 对“文献、文本、文化”融合路径的可能性探索 |
第三节 学界研究现状分析和论文研究思路 |
一、有关红学方法论的现状分析与文献综述 |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技术路线 |
三、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化身份的弥散——“身份”与作为一个叙述文本的生产 |
第一节 双重身份与小说文本的历史性 |
一、文化归属上的旗人身份与贵族世家的形成 |
二、贵族的“世家”意识与《红楼梦》的美学品味 |
三、包衣身份与抄家带来的心理创伤 |
第二节 文本与历史的互动——旗人生计与小说的再叙述 |
一、贾府的经济收入与清代经济体制 |
二、贾府的经济支出与危机凸显 |
三、旗人生计问题之艰与贾府之衰败 |
第三节 虚构与真实——作为一部小说的《红楼梦》 |
一、究竟何为“虚构”?文学的虚构如何可能? |
二、梦的立意与小说的写法:《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一 |
三、真、假辩证法与小说的写作策略:《红楼梦》的虚构策略之二 |
四、文学虚构的本质与必要 |
第四节 从史学范畴的“自传说”到小说领域的“自传性小说” |
一、自传?还是自传性小说? |
二、从自传到自传性小说如何可能? |
三、自我、经验与文学的重构——自传性文学的发生机制 |
四、叙述分层:叙事学理论对自传性小说的支持 |
第二章 性别认同的安排——性别规则与叙事形式 |
第一节 方法与背景 |
一、《红楼梦》性别研究的方法 |
二、历史语境中的女性话语 |
第二节 性别·美学·修辞——《红楼梦》安排与展示清代性别的方式 |
一、性别空间的流动:从闺房到大观园 |
二、有“个性”的领地——建筑样式、房屋分配、摆设与布景 |
三、作为“纯洁”象征的艺术——用“诗词”驱逐男性 |
四、“大观园图”作为“玷污”的入口:当大观园“入画”时 |
第三节 性别·情/礼·秩序——情/礼兼备与对伦理/道德秩序的审视 |
一、贾府秩序的建构——礼法的悖论性与情/理的流转 |
二、皇权与省亲别墅——大观园的政治结构与秩序 |
三、“情/礼”兼备——皇家行宫与女儿乐园的相互流转 |
四、母权与花园闺阁——女儿国的内在形式与法度 |
五、大观园礼法秩序的必要与“情/礼”兼备的尝试 |
第四节 权力流动与性别倒置——裙钗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
一、地陷东南/贾府末世、女娲补天/裙钗治家的同构关系 |
二、流血不止(疾病)与家族血脉的渐枯——秦可卿、王熙凤的齐家症候 |
三、从女儿乐园到货利田庄——大观园性质的改变与探春的改革 |
四、女儿齐家与治国、补天的隐喻 |
第五节 性别·欲望·叙事——《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与从“欲”到“情”的动态演变 |
一、从《金瓶梅》到才子佳人小说的书写轨迹——明末清初小说从欲到情的主题转换 |
二、从《风月宝鉴》到《红楼梦》——去欲化的表现策略与书写困境 |
三、救赎与毁灭——对情之二重性力量的再思考 |
四、礼、欲夹攻中的情的双重困境 |
五、“礼”的重建与困境的解决 |
第三章 精神思想角色认同的失落——《红楼梦》对儒、道危机的阐释 |
第一节 儒的困境与曹雪芹文化认同危机的生产 |
一、政统、道统的合谋与文人的普遍性失语 |
二、皇权的高涨与文人的进退难题 |
三、《红楼梦》提出的思想难题 |
四、读书何为?——当儒学进入权力中心 |
五、进入仕途么?——贾雨村的启示 |
第二节 “归隐”是否可行?——文人能否脱离社会角色的扮演? |
一、中国文人儒道互补的超稳定心理结构 |
二、《红楼梦》对佛、道的反思和批判 |
三、走向审美和诗意:《红楼梦》的家园意识与乡愁 |
四、情与悟的辩证与启示 |
第三节 进入“象征秩序”——贾宝玉的自我认同危机 |
一、从“女娲弃石”到进入“象征秩序”的心路历程 |
二、“爱”和“温柔”的名义:逃离象征秩序的双重艰难 |
三、叛离的痛苦与对真实存在的发现 |
第四节 “女儿”——能否成为文化危机的救赎? |
一、“女性气质”作为形而上(道德纯洁、政治干净)的象征 |
二、宝玉的女儿崇拜与对女性生命形态的限缩 |
三、宝玉偏至的人生视角与对女儿气质的偏至选择 |
四、终将长大的“女儿”与终将逝去的“诗情” |
第四章 存在与虚无——终极关怀的认同延宕 |
第一节 叙述分层、叙述主体的意图转移与价值多元的表达 |
一、叙事套盒与《警世阴阳梦》、《姑妄言》 |
二、叙述分层的出现与《红楼梦》价值意义的多元性 |
三、叙述责任的转移与《红楼梦》亦真亦假虚构叙事效果的形成:从超超叙述层的“作者自云”——超叙述层的石头、空空道人、曹雪芹 |
四、叙述跨层与价值多元的辩难:从超叙述层的一僧一道到主叙述层的红尘众生 |
第二节 时间·宿命感·主体性 |
一、时间与小说叙述艺术 |
二、命、力与《红楼梦》的叙述张力 |
三、前五回情节安排中体现出的命与力 |
四、林黛玉的命/力挣扎与生命诗意美感的诞生 |
五、贾宝玉的抗争意识与死亡美学 |
第三节 乌托邦冲动——桃花源、后花园、大观园的“存在”方式和意义探寻 |
一、政治乌托邦的隐喻——桃花源的出现 |
二、情欲世界的开启——后花园的象征谱系 |
三、本真存在的叩问——大观园的乌托邦意涵 |
四、“自然”:作为乌托邦批判现实的力量 |
五、再解读:敞开“终极存在”中的乌托邦力量 |
第四节 意义追寻与人的存生本质——《红楼梦》作为精神史的线索 |
一、刘小枫的价值追问——意义追寻为何是人的存在本质? |
二、《红楼梦》精神史索隐——面对历史(世界)之恶,诗人何为? |
三、“赤子之心”的讨论与宝玉“出家”的再解读 |
第五节 对抗虚无与重建自我的方式——《红楼梦》的回忆书写 |
一、回忆:生命的形式与美学的形式 |
二、回忆书写的心理治疗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六十再识朱秀海——朱向前对话朱秀海(论文提纲范文)
一、天下无书,唯有闲书 |
二、新作:左手中国古典,右手俄式浪漫 |
三、预言:回归文学,将成为走得最远的中国作家 |
四、失乐园——我看《红楼梦》(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张爱玲晚期风格(下)[J]. 陈建华. 现代中文学刊, 2021(03)
- [2]他人的篝火[J]. 阿拉提·阿斯木. 民族文学, 2020(07)
- [3]互文性的翻译方法 ——以《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节选)英译为例[D]. 罗淑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3)
- [4]王安忆小说中的母女关系[D]. 孙煜乔. 吉林大学, 2020(08)
- [5]性别观与当代文学创作的关系——二十位新锐作家同题回答[J]. 张莉.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02)
- [6]创伤体验与文学书写 ——张爱玲与毛姆比较研究[D]. 高丽.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1)
- [7]论浦安迪的“奇书文体”研究[D]. 范秋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清代《红楼梦》传奇剧本的叙事研究[D]. 张树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9]身份·性别·叙事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红楼梦》研究[D]. 李丹丹.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10]六十再识朱秀海——朱向前对话朱秀海[J]. 朱向前,朱秀海.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