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辽宁阜新盆地早白垩世植物群(论文文献综述)
徐增连,李建国,朱强,里宏亮,曾辉,魏佳林,张博,曹民强,洪波[1](2021)在《开鲁盆地钱家店凹陷早白垩世义县组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演变》文中认为研究白垩纪植物演替与气候变化对认识现今生态环境形成过程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开鲁盆地义县组孢粉学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该地区早白垩世孢粉学资料,也为该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划分与对比提供了依据。通过对开鲁盆地东北部钱家店凹陷钻孔QIV-65-136底部泥岩样品分析,获得了丰富的孢粉化石,并建立了CyathiditesPinuspollenites-Protoconiferus组合。根据典型分子时代分布、重要种属含量上的变化及横向组合对比,确定其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早期,层位相当于义县组。孢粉植物群反映的植被景观为在湖盆的周围山地生长着松科高大乔木,伴有罗汉松科、杉科及少量苏铁科、南美杉科、掌鳞杉科等植物,林下、湖岸地区生长着桫椤科、紫萁科及莎草蕨科等蕨类植物。整体面貌以针叶植物为主,所处的气候环境为湿润的暖温带—亚热带。
张德军,赵洪伟,陈树旺,张健[2](2021)在《阜新盆地辽阜地2井下白垩统岩石地层特征》文中提出辽阜地2井是阜新盆地油气勘探以来第一口高产工业油流井,抽汲试采日产油15.3 m3.通过分析辽阜地2井钻遇下白垩统的岩石组合特征,结合部分测井曲线以及油层深度,明确了阜新盆地下白垩统沙海组下段、沙海组上段、阜新组和孙家湾组的岩石组合及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建立盆地1200 m以内具有成功油气开发经历钻孔地层综合柱状图,为今后阜新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研究和地层划分对比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斯聪[3](2021)在《辽宁昌图早白垩世沙河子组枞型枝属及其伴生植物化石新材料》文中研究说明松辽盆地东缘早白垩世地层富含石油及煤等化石能源矿产,早白垩世沙河子组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辽宁昌图沙河子是沙河子组建组剖面地点,其植物大化石及孢粉化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古植物学及地质学意义。枞型枝属(Elatocladus)是常见的松柏类属级分类群,广布于我国东北中生代地层;但以往由于该属缺少生殖器官及表皮构造等保存,其分类及使用等长期存在争议。本文根据作者在昌图早白垩世沙河子组发现的新的化石材料,首次对该属的亚东北枞型枝(E.submanchurica)的叶表皮构造进行了详细研究,首次发现其叶表皮具双面气孔式、孔缝不定向等特征;在枝叶的外部形态特征等方面,亚东北枞型枝也与以往常见的东北枞型枝(E.manchurica)存在明显差异。由此提出,亚东北枞型枝与东北枞型枝是两个独立的种级分类群,其种名应继续独立使用。此成果对提高枞型枝属的分类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作者还在上述产地同层位发现与亚东北枞型枝伴生的其它植物化石及孢粉化石。综合研究表明,早白垩世沙河子组沉积时期为暖温带气候及湿润—半湿润沉积环境;成果丰富了对早白垩世沙河子组植物群组成及其古生态环境的认识。总之,本文首次详细报道了亚东北枞型枝的叶表皮构造特征,对提高枞型枝属(Elatocladus)的分类研究水平将起到促进作用;对枞型枝结合孢粉和其它伴生植物化石的综合研究为深入研究早白垩世沙河子组的沉积环境和区域地层对比等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李爱静[4](2021)在《甘肃马鬃山早白垩世几种裸子植物繁殖器官解剖构造及其地质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裸子植物是目前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生代植物群的主要类型。裸子植物繁殖器官形态稳定,是植物分类鉴定的基础,同时也对探讨各类植物起源与演化起到了重要作用。白垩纪是地质历史中极端的温室气候时期,研究白垩纪植物与气候变化对认识温室气候的形成过程与演变具有重要意义。甘肃马鬃山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发育,富含植物化石,但研究程度相对较低。近年来,在该地区采集了大量裸子植物繁殖器官化石,包括苏铁类、银杏类及松柏类等,本文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形态学及解剖学研究。全文共报道描述了苏铁、银杏及松柏类植物繁殖器官共4属8种,其中苏铁类1属1种,Phasmatocycas mazongshanensis sp.nov.;银杏类2属3种,分别为球状薄果穗Leptostrobus sphaericus、丰富狭轴穗Stenorachis opulent sp.nov.和美丽狭轴穗Stenorachis bellus;松柏类3属4种,包括哈氏似枞Elatides harrisii、马鬃山石籽Carpolithus mazongshanensis、鸡东石籽相似种Carpolithus cf.jidongensis和松型球果(未定种)Pityostrobus sp.。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Micro-CT对所有化石宏观形态及微细构造进行了细致观察研究。根据繁殖器官化石形态学及解剖学特征,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Leptostrobus应归为茨康目;Stenorachis应为银杏目的繁殖器官;Elatides与Cunninghamia亲缘关系较近;Carpolithus cf.jidongensis和Carpolithus mazongshanensis应归属于柏科,并且与侧柏属亲缘关系较近。最后,Stenorachis胚珠数量众多,且具长柄,对其进行系统演化分析,表明该属与现生银杏差异较大,更接近银杏的原始类型,其在演化序列上可能与Trichopitys和Schmeissneria属于同一支。另外,根据对Elatides在中国地区早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化石记录结合同时期古气候古环境分析,认为Elatides对环境和气候变化较为敏感,其地理分布会随气候带的迁移而迁移。
覃祚焕[5](2020)在《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冀北地区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沉积连续、保存相对完整,产有着名的热河生物群,包括丰富的介形类等微体化石,是研究早白垩世陆相地层及热河生物群早-中期演化的理想地区。介形类个体较小、数量丰富、演化较快、较易保存成为化石,在非海相中-新生代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也是探讨古环境的标志之一。前人对滦平盆地的介形类做过大量研究且取得了系列成果,然而,由于对介形类动物群属种分异度的过高估计和部分介形类分类单元的不同认识,给介形类的分类学、生物地层学和古生态学的研究带来了一定的争议和困难。本论文旨在以介形类的分类学研究为主线,在详细的岩石地层对比的基础上,根据介形类的最新研究进展,开展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的系统分析和地层学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盆地间介形类生物地层的对比。利用介形类化石的现今亲缘类群的习性,结合埋藏学等手段,讨论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介形类的古生态特征及古环境演替。论文取得的主要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详细整理了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一段的6条代表性剖面的野外描述,通过岩性特征,结合同位素测年、生物面貌等手段,建立了滦平盆地各剖面大北沟组-西瓜园组的划分和对比关系。系统整理和厘定了滦平盆地下白垩统大北沟组-西瓜园组一段的介形类化石,识别出介形类化石15属44种。大北沟组的介形类可建立Luanpingella-Eoparacypris-Ocrocypris组合带,大店子组的介形类可建立Cypridea-Tmiriasevia-Daurina组合带,西瓜园组的介形类可建立Cypridea-Linnocypridea-Lycopterocypris组合带。其中,大店子组的介形类又可进一步划分为4个亚带,包括:一段的Cypriidea dabeigouensis(富集)亚带、二段的Cypridea luanpingensis亚带、三段的 Cypridea sudcata亚带、四段的 Cypridea pangi 亚带。总结了大北沟组-西瓜园组其他门类化石的生物地层,以及年代地层、磁性地层等各分支地层学的研究进展。完善了冀北阶的相关内容。提出Cypridea在我国华北的最低层位的年龄为~130 Ma,年轻于J/K界线年龄。张家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连续沉积中相继保存的非Cypridea动物群与Cypridea动物群之间具有探索Cypridea起源的潜力,例如大北沟组的Eoparacypris和Daurina等属中的部分种类很可能是Cypridea的先驱分子。另外,大北沟组中繁盛的Luanpingella,很可能由“下伏”土城子组中占据优势地位的Djungarica中的某些种类演化而来。早期热河生物群向中期热河生物群的转换,包括Cypridea在大店子组的出现及快速繁盛,和大个体介形类向小个体介形类的演变,很可能响应了大北沟组-大店子组沉积时期逐渐升温的古气候环境。通过介形类化石的现生亲缘类群的生态特征,结合沉积学、其他指相化石的分析,初步探讨了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的古生态特征及古湖泊环境演替。
王燕[6](2020)在《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文中提出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发育了良好的陆相早白垩世沉积,构成了中国北方白垩系陆相层序的下部单元,识别其地层序列,对建立可与海相地层对比的年代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陆相沉积的不连续性,给该地区的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同盆地间的地层单元命名不统一,地层发育时代先后关系不明确,尤其是该地区的上、下白垩统的界线划分存有争议,长期以来制约了陆相地层研究工作的进展,为建立系统的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研究带来了不便。本次研究主要围绕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附近的地层展开。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野外工作,梳理了研究区白垩纪中期的地层序列,进一步讨论了“半拉山组”的归属。以阜新组所含的孢粉化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阜新组中、上部建立了4个孢粉化石组合带,自下而上分别为阜新组中间层段上部Cyathidites-Cicatricosisporites-Pinuspollenites组合、阜新组孙家湾层段Deltoidospora-Appendicisporites-Concentrisporite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下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Classopolli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上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Appendicisporites组合,佐以介形虫、轮藻化石,进行生物地层研究,并分别将阜新组下部与松辽盆地的营城组、阜新组上部与登娄库组进行对比。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认为阜新组的时代应属早白垩世Aptian晚期-Albian期。首次在阜新组上部发现了轮藻化石: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和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二者均为白垩纪常见的轮藻类型。以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研究为基础,结合前人资料,从生物地层、同位素地层、沉积演化阶段、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孙家湾组的沉积背景进行综合论述,并将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进行地层对比,认为孙家湾组的地史时期应归入晚白垩世Cenomanian期,并将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的分界线置于孙家湾组的底界面。
季彦钊[7](2020)在《甘肃河西地区二叠纪、白垩纪几种植物化石微细构造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甘肃河西龙首山地区一带二叠纪地层保存完好,植物化石丰富。本文于该区采集了一种蕨类化石,且进行了详细研究。所得蕉羊齿化石保存有较为完好的叶片及角质层,通过对宏观形态与微细构造的研究将其鉴定为延蕉羊齿Compsopteris wongii。本文为龙首山山西组延蕉羊齿首次报道,且首次进行角质层实验。蕉羊齿属以往被认为是种子蕨纲植物,本文延蕉羊齿叶片化石上有较为清晰的孢子囊群印痕,结合前人研究,笔者认为部分种子蕨纲中的蕉羊齿可能为真蕨纲植物。甘肃河西北山地区一带早白垩世地层保存完好,植物、动物化石丰富,前人对该地区研究程度较低。本文在研究区采集了一种松柏类的雌球果、几种雄球花化石和大量营养枝化石,一种茨康类营养叶化石;且进行了详细的宏观构造与微观构造分析;松科繁殖器官与茨康类营养叶也是该区的首次报道。本文所得松柏类化石保存有较为完好的雌球果、雄球花与营养枝化石,通过化石宏观形态与微细构造研究,将其鉴定为似枞属Elatides,通过对球果与营养枝的详细鉴定和对比已知化石种,发现化石与已知种特征组合均不同,故建立了一个新种:Elatides beishanensis sp.nov.,同时发现一未定种Elatides sp.。通过对当前茨康类叶化石的研究,将其鉴定为似管状叶属,通过对化石的宏观构造与微细构造研究并对比已知银杏类与茨康类植物,发现化石与已知种特征组合不同,故建立一新种:Solenites beishanensis sp.nov.。同时鉴定一种为滦平似管状叶Solenites luanpingensis Wang。据前人研究可知,似枞属最早现于瑞典上三叠统;分布于中、晚侏罗世扩大,范围扩大至欧洲南部、西伯利亚和中国北方以及伊朗板块;至早白垩世,分布范围继续扩大。晚侏罗世之前南北两区的气候差异应为似枞属在侏罗纪期间未能从中国北方地区传播至中国南方地区的原因。将本文似管状叶与已知的几种茨康类属种进行对比,发现其叶片和已知种均有区别,最接近似管状叶属与茨康叶属,但与两者也有区别,故推测该种可能为茨康叶属与似管状叶属间的一过渡类型。前人认为由于板块运动而形成的泛大陆巨型季风形成于晚古生代(晚石炭世至乌拉尔世),结束于泛大陆分解的早白垩世。笔者根据化石及前人研究简要分析了巨型季风对研究区的影响以及对似枞属传播的影响。植物化石角质层特征可用于推测植物生存环境。本文北山地区几种植物化石化石角质层均较薄,气孔均为下生且气孔器轻微下陷;且由似枞属的现生亲缘种杉木属和与茨康类有相似之处的现生银杏推测,北山地区在早白垩世的环境为具季节变化的温暖潮湿的温带、亚热带气候,可能受末期巨型季风影响。
林妙琴[8](2020)在《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提出中国发育有广泛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包括以北方为主的陆相和以西藏地区为代表的海相-海陆交互相。然而,这一时段地层的划分对比存在诸多争议,有关中国东部当时的区域古地理格局亦有各种不同看法。古植被是研究揭示古地理和古气候的良好手段,目前关于中国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植被的研究还不够具体和深入。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是我国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代表性发育地区,为本论文通过孢粉化石研究、探讨以上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上侏罗统-下白垩统7个剖面的168块孢粉样品,其中71块含化石。共鉴定、统计14211粒标本,它们分属97属144种及若干未定种。根据组合中主要成分的丰度变化、关键分子的首现和末现等特征,在上述研究剖面共建立了 8个孢粉组合并分析讨论了它们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地层序列。其中冀北-辽西地区包括4个孢粉组合:金岭寺-羊山盆地和建昌盆地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崔杖子、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滦平盆地Valanginian 中期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一段)、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榆树下、下营剖面,大北沟组二段至大店子组一段下部)和 Hauterivian 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下营剖面,大店子组一段上部)。拉萨地块由老到新依次产出晚侏罗世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邱桑剖面,多底沟组)、Berriasian 期-Hauterivian期Classopollis-Cooksonites 组合(邱桑剖面,林布宗组)和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 组合(瓦达剖面,多尼组)、Hauterivian 晚期-Barremian早期Dicheiropolto-peak组合(拉龙剖面,多尼组)。本研究通过对金岭寺-羊山盆地、滦平盆地和建昌盆地土城子组孢粉组合的对比分析发现土城子组从一段中上部开始Classopollis逐渐减少,伴随着两气囊花粉的繁盛,至土城子组三段两气囊花粉代替Classopollis成为主要成分。同时,在土城子组一段中上部发现了早白垩世特征分子Fixisporites和Cicatricosisporites,表明中国东部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可能位于其中。建昌盆地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三段的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与滦平盆地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的Bisaccates组合相似,二者产出层位相当。此外,本文首次报道了大店子组以蕨类植物占绝对优势的孢粉组合,目前该类型的组合未见于义县组下部。通过对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的孢粉组合对比,揭示了中国东部南、北方孢粉植物区系之间不存在过渡带。结合该时期孢粉组合不呈现东西差异的特征,表明当时孢粉植物群交流广泛。因此,没有确凿的古植被证据支持早白垩世时期存在“中国东部高原”。对拉萨地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组合与其相邻羌塘地块同时段的孢粉组合对比发现,二者同属于一个孢粉植物群,表明了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晚侏罗世之前已经拼合在一起。同时,我们发现掌鳞杉科植物从大陆边缘的拉萨地块至内陆的羌塘地块和塔里木盆地均增加,表明降水量向内陆有所减少。古植被和古气候重建表明,冀北-辽西地区早白垩世Berriasian-Valanginian期的古植被类型主要是喜温凉、中生的松柏类针叶植物,整体反映了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凉型气候。但是,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发育时期相较于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发育时期植被类群更加单调,分异度明显降低,气候存在阶段性变干、变热。Hauterivian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发育时期喜暖湿的蕨类和苔藓类植物显着增加且成为优势类群,指示这一时期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反映了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气候,其间伴有温度和湿度的小幅起伏。拉萨地块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Barremian早期,植被经历了从以喜暖湿的蕨类植物为主转变为以喜干旱、炎热的掌鳞杉科针叶类植物为主的变化,气候总体上从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转变为干旱-半干旱的温暖-炎热型。
张亚梅[9](2019)在《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文中研究说明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是典型的侏罗纪沉积盆地,因产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是研究中侏罗世植物的理想地区。目前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对植物单个属种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侧羽叶属的系统研究更是鲜有报道。同时侧羽叶属种间特征区别十分模糊,而且存在同物异名混用的情况。此外,侧羽叶属植物是组成中生代植物群的重要成员,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古地层和古气候学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对研究区侧羽叶属植物化石形态特征的研究,分析其分类学位置。并通过统计中国侧羽叶属植物化石的时空分布记录,结合现生苏铁属形态特征,分析了侧羽叶属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得出以下结论:(1)分别对采自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中侏罗统窑街组地层中的化石标本进行系统描述,发现该类标本与本内苏铁目侧羽叶属(Pterophyllum)最为相似,并与本内苏铁目相关属的特征对比分析,确认当前化石标本应归为Pterophyllum。通过当前化石标本与Pterophyllum相似种类的比较,进一步明确产自甘肃窑街盆地和宝积山盆地的化石标本分别为亚等形侧羽叶(Pterophyllum subaequale)、紧密侧羽叶(Pterophyllum propinquum)。(2)对Pterophyllum77种植物化石时空分布进行研究发现,从晚石炭世到晚二叠世,侧羽叶属主要分布于我国昆仑山—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总体呈向南推移的趋势,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早中三叠世,本属消失,直至晚三叠世重新出现,分布广泛,植物多样性极为丰富,且南北方分异明显;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侧羽叶属总体呈向北推移趋势,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到早白垩世几乎全部分布在东北地区,仅在湖北有少量残存。(3)侧羽叶属植物是温暖潮湿气候的指示分子,在地质历史时期不仅在热带、亚热带有分布,在温带也大量出现,甚至比在热带、亚热带更加繁盛,其时空分布特征表明该类植物与古气候有很好的响应关系。认为该属时空分布模式除了受古气候影响外,同时还与当时的古地理和古构造综合效应密切相关。(4)基于C2-K1侧羽叶属植物化石的特征,认为侧羽叶属植物形态演化总体上呈不断发展的趋势,且在晚三叠世和中侏罗世达到其发展的繁盛时期,植物体增大,羽叶、裂片更为发育,形态多样,大小多变,基部具柄,且柄上具毛,脉间规则分布一排点痕。晚侏罗世短暂呈现出早期形态特征,但到早白垩世,其羽轴顶端一对裂片呈“V”字张开,且裂片表面再次发育有不规则的星点,植物体发育良好,随后开始衰败并消失。(5)基于侧羽叶属形态特征与现生苏铁属进行比较,认为侧羽叶属与现生苏铁属羽叶、裂叶形态最为相似,且都具柄。但现生苏铁属中脉显着,基部小羽叶变成刺状,与侧羽叶属植物形态明显不同。
王露菡[10](2018)在《中国42种蚌壳蕨科化石植物的数量分析及时空分布》文中研究指明蚌壳蕨科植物为水龙骨类的基干类群,处于重要的植物分类学位置,但其具体分类仍有许多争议。而数量分析是融合数学方法和统计学方法而产生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因其简便、准确性高的特点近年来被运用到多个植物科属的分类研究中,但对蚌壳蕨科化石植物的数量分析相关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同时蚌壳蕨科植物是组成中生代植物群的重要成员,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地层学和古气候学意义,目前对蚌壳蕨科植物的时空分布和演化过程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Bayes判别分析这4种数量分析方法对提取于中国中生代图版图册中的42种蚌壳蕨科化石植物小羽片形态数据进行了数量分析,结合现生属种的形态特征、分布特征,探讨了蚌壳蕨科化石植物的分类、时空分布以及演化过程,得出了以下结论:(1)依据42种蚌壳蕨科植物的数量分析结果,筛选出4属28种分类位置较为确定的属种,并建立分种检索表。(2)对分类位置较为确定的28种植物分别建立判别分析模型,利用窑街蚌壳蕨科化石植物形态数据对判别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判别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可应用于蚌壳蕨科化石植物的鉴定工作。(3)对中国蚌壳蕨科化石植物时空分布进行梳理,发现从早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我国蚌壳蕨科分布总体呈向东北推移的趋势,分布范围逐渐缩小,到早白垩世仅在东北地区有分布;且南北地区分异明显,北方地区蚌壳蕨科植物多样性较南方地区丰富。认为蚌壳蕨科植物是温暖湿润气候的指示分子,在早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我国北方地区较为温暖湿润,与现今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情况相反。(4)基于我国中生代蚌壳蕨科植物化石的特征,认为蚌壳蕨科植物形态演化总体上呈不断发展的趋势,植株体增大,小羽片形态逐渐多样,变态小羽片也逐步成型,到早白垩世发育最好,植株大小数倍于侏罗纪的蚌壳蕨科植物,出现了侏罗纪蚌壳蕨科植物不具备的间小羽片,但随后开始衰退。(5)基于锥叶蕨属植物特征与现生属种进行比较,认为伞序蕨属与锥叶蕨属羽片、小羽片、囊群及囊群盖形态最为相似,亲缘关系最近。而角质层结构上,现生属种Dicksonia,Sphaeropteris和Alsophila中一些种都与C.hymenophylloide较为相似,但现生属种表皮细胞垂周壁多为深波状,与C.hymenophylloide表皮细胞垂周壁形态明显不同。
二、辽宁阜新盆地早白垩世植物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辽宁阜新盆地早白垩世植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1)开鲁盆地钱家店凹陷早白垩世义县组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区域地质与地层概况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4 孢粉组合面貌 |
4.1 孢粉化石组合 |
4.2 地质时代 |
4.3 孢粉组合对比 |
5 古气候探讨 |
6 结论 |
(2)阜新盆地辽阜地2井下白垩统岩石地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地质背景 |
2地层分层描述与划分对比 |
2.1辽阜地2井分层描述 |
1.2地层对比及时代特征 |
3结论 |
(3)辽宁昌图早白垩世沙河子组枞型枝属及其伴生植物化石新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地质概况 |
一、化石产地及层位 |
二、沙河子组地层简介 |
三、沙河子组时代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标本保存 |
第四章 系统古生物学 |
一、化石描述 |
二、讨论与比较 |
第五章 伴生植物大化石及孢粉化石 |
一、孢粉化石 |
二、其它植物大化石 |
化石描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孢粉化石图版及说明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甘肃马鬃山早白垩世几种裸子植物繁殖器官解剖构造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及进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本文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质地理概况 |
2.2 马鬃山早白垩世地层及时代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第四章 裸子植物繁殖器官化石系统描述 |
4.1 银杏类繁殖器官化石 |
4.1.1 薄果穗属(Leptostrobus) |
4.1.2 狭轴穗属(Stenorachis) |
4.2 苏铁类繁殖器官化石 |
4.2.1 幻苏铁属(Phasmatocycas) |
4.3 松柏类繁殖器官化石 |
4.3.1 柏科(Cupressaceae sensu lato) |
4.3.2 松科(Pinaceae) |
4.3.3 裸子植物种子化石 |
第五章 化石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分析 |
5.1 薄果穗属(Leptostrobus)和狭轴穗属(Stenorachis)亲缘关系及系统演化分析 |
5.1.1 亲缘关系讨论 |
5.1.2 系统演化分析 |
5.2 似枞属(Elatides)亲缘关系分析 |
5.3 石籽属(Carpolithus)亲缘关系分析 |
第六章 似枞属的地质意义 |
6.1 似枞属(Elatides)古地理分布及其地质意义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项目依托 |
1.2. 冀北介形类研究现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进行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构造 |
2.2 区域地层概况 |
2.2.1 盆地基底 |
2.2.2 中生代地层 |
2.2.3 新生代地层 |
2.3 岩浆岩、火山岩分布概况 |
第三章 岩石地层 |
3.1. 地层剖面描述 |
3.1.1. 张家沟剖面 |
3.1.2. 三道沟-马圈沟剖面 |
3.1.3. 井上-大店子东沟剖面 |
3.1.4. 大北沟剖面 |
3.1.5. 小东沟剖面 |
3.1.6. 李营剖面 |
3.2. 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
3.2.1. 地层界线与标志层 |
3.2.2. 地层划分沿革 |
3.2.3. 李营剖面地层的归属问题 |
第四章 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 介形类生物地层的划分 |
4.1.1. 张家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2. 三道沟-马圈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3. 井上-大店子东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4. 大北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5. 小东沟剖面大北沟组-大店子组介形类生物地层 |
4.1.6. 李营剖面介形类生物地层 |
4.2. 介形类组合带的分布 |
4.3. 介形类组合带的时代 |
第五章 陆相早白垩世多重地层划分及白垩系底界探讨 |
5.1. 冀北其他门类生物地层特征 |
5.1.1. 叶肢介生物地层 |
5.1.2. 孢粉生物地层 |
5.1.3. 轮藻生物地层 |
5.1.4. 腹足类生物地层 |
5.1.5. 双壳类生物地层 |
5.1.6. 昆虫生物地层 |
5.1.7. 脊椎动物地层 |
5.2. 同位素年代地层 |
5.3. 磁性地层 |
5.4. 我国陆相J/K界线的研究进展 |
第六章 白垩系冀北阶的完善 |
6.1. 冀北阶名称、来源及存在问题 |
6.2. 层型剖面位置及描述 |
6.3. 岩石地层与沉积相特征 |
6.4. 生物地层划分对比 |
6.5. 底界层型与标志 |
6.6. 时代对比 |
第七章 介形类古生态与古环境演替 |
7.1. CYPRIDEA的繁盛与古环境演替 |
7.2. 介形类与古湖泊深度 |
第八章 介形类演化谱系 |
第九章 介形类系统描述 |
介形虫纲CLASS OSTRACODA LATREILLE,1802 |
速足目ORDER PODOCOPIDA MULLER,1894 |
速足亚目SUBORDER CYPRIDOCOPINA JONES,1901 |
金星介超科SUPERFAMILY CYPRIDOIDEA BAIRD, 1845 |
女星介科FAMILY CYPRIDEIDAE MARTIN,1940 |
女星介亚科SUBFAMILY CYPRIDEINAE MARTIN,1940 |
女星介属Genus Cypridea Bosquet,1852 |
准噶尔介科FAMILY DJUNGARIDIDAE GOU ET HOU, 2002 |
达乌里亚介属Genus Daurina Sinitsa,1973 |
燕山介属Genus Yanshanina Pang, 1984 |
脊星介属Genus Ocrocypris Zhang, 2016 |
金星介属Genus Eoparacypris Anderson,1971 |
准噶尔介属Genus Djungarica Galeeva,1977 |
滦平介属Genus Luanpingella Su and Yang, 1981 |
球星介科FAMILY CYCLOCYPRIDIDAE KAUFMANN,1900 |
达蒙介属Genus Damonella Anderson,1966 |
土星介科FAMILY IL YOCYPRIDIDAE KAUFMANN,1900 |
土星介亚科SUBFAMILY IL YOCYPRIDINAE KAUFMANN,1900 |
刺星介属Genus RhinocyprisAnderson, 1941, emend. Gou (in Hou et al. 2002) |
金星介科FAMILY CYPRIDIDAE BAIRD, 1845 |
真星介亚科SUBFAMILY EUCYPRIDINAE SARS,1925 |
假似斗星介属Genus Pseudoparacypridopsis Anderson,1971 |
狼星介属Genus Lycopterocypris Mandelstam,1956 |
浪花介超科SUPERFAMILY CYTHEROIDEA BAIRD, 1850 |
湖花介科FAMILY LIMNOCYTHERIDAE KLIE,1938 |
季米里亚介属Genus Timiriasevia Mandelstam, 1947 |
达尔文介亚目SUBORDER DARWINULOCOPINA SOHN,1988 |
达尔文介超科SUPERFAMILY DARWINULOIDEA BRADY AND NORMAN, 1889 |
达尔文介科FAMILY DARWINULIDAE BRADY AND NORMAN, 1889 |
达尔文介属Genus Darwinula Brady and Robertson, 1885 |
第十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1: 介形类系统描述英文翻译 |
附录2: 个人简介 |
(6)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项目依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微体古生物学方法 |
1.4.2.2 地层对比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6 技术路线 |
1.7 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2.1 阜新-义县盆地构造概况 |
2.2.2 内蒙古平庄盆地构造概况 |
2.3 研究区地层序列特征 |
2.4 研究区盆地沉积演化特征 |
2.5 研究区白垩纪岩浆活动 |
第三章 研究现状 |
3.1 白垩纪地层研究现状 |
3.2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孙家湾组的时代归属 |
3.2.1 孙家湾组与阜新组、“半拉山组” |
3.2.2 孙家湾组与辽北泉头组 |
3.2.3 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 |
3.2.4 孙家湾组与大兴庄组 |
3.2.5 孙家湾组与张老公屯组 |
3.2.6 孙家湾组与大峪组 |
3.3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白垩纪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
3.3.1 热河生物群 |
3.3.2 阜新生物群 |
3.3.3 孙家湾生物群 |
3.4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同位素年代地层研究现状 |
3.5 辽西白垩纪沉积学研究现状 |
第四章 研究剖面描述 |
4.1 阜新-义县盆地 |
4.1.1 海州露天矿剖面 |
4.1.2 半拉山剖面 |
4.1.3 阜新宫官营子-上玍木营子剖面 |
4.1.4 阜新-义县盆地其它剖面 |
4.2 辽西地区其它代表性剖面 |
4.2.1 于寺北剖面 |
4.2.2 黑水三家东北剖面 |
4.3 内蒙古平庄盆地朝阳沟北沟剖面 |
第五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
5.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生物地层 |
5.1.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孢粉化石组合及特征 |
5.1.2 特殊孢粉类型的生物地层意义 |
5.1.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孢粉组合时代及与邻区对比 |
5.2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介形类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
5.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轮藻生物地层 |
5.3.1 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 |
5.3.2 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 |
5.3.3 轮藻化石系统描述 |
5.4 阜新组同位素测年结果 |
5.5 阜新组地质时代讨论 |
第六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探讨 |
6.1 孙家湾组生物地层及其时代指示 |
6.1.1 孙家湾组孢粉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
6.1.2 孙家湾组介形类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
6.2 同位素年代地层学 |
6.3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沉积演化特征 |
6.4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古气候演化特征 |
6.5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 |
(7)甘肃河西地区二叠纪、白垩纪几种植物化石微细构造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区古生物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理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2.2 研究区植物群概述 |
2.3 化石点及其剖面介绍 |
第三章 材料及方法 |
3.1 研究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第四章 蕉羊齿属植物化石 |
4.1 蕉羊齿属概述 |
4.2 化石系统分类 |
4.3 蕉羊齿分类位置讨论 |
第五章 似枞属枝叶及繁殖器官化石 |
5.1 似枞属概述 |
5.2 化石系统分类 |
5.3 与现生杉科对比讨论 |
5.4 似枞属雌球果与纬度的联系 |
5.5 似枞属古地理演化意义 |
第六章 茨康目植物化石 |
6.1 茨康目概述 |
6.2 化石系统分类 |
6.3 与现生银杏的对比 |
6.4 似管状叶属的系统演化讨论 |
第七章 讨论 |
7.1 植物埋藏学分析 |
7.2 古环境指示意义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2017.9-2020.6) |
1.发表文章 |
2.参加项目课题及野外实习 |
3.在学期间获奖情况 |
致谢 |
(8)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晚中生代研究区地层相关问题 |
1.1.2 晚中生代中国古地理格局 |
1.2 研究区孢粉学现状和选题意义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金岭寺-羊山盆地 |
2.1.2 建昌盆地 |
2.1.3 滦平盆地 |
2.1.4 西藏拉萨地块 |
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孢粉组合序列及特征 |
3.1 辽西土城子组孢粉组合 |
3.2 冀北大北沟组、大店子组孢粉组合 |
3.2.1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 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 |
3.2.2 Bisaccates组合 |
3.2.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
3.3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 |
3.3.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
3.3.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
3.3.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 |
3.3.4 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
第4章 孢粉组合时代 |
4.1 冀北、辽西孢粉组合时代 |
4.1.1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 (S.)组合 |
4.1.2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和Bisaccates组合 |
4.1.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
4.2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时代 |
4.2.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
4.2.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
4.2.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和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
第5章 研究区孢粉组合对比讨论 |
5.1 土城子组时代 |
5.2 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时代 |
5.3 土城子组与大北沟组的横向对比 |
5.4 拉萨和羌塘地块孢粉组合对比 |
第6章 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 |
6.1 中国早白垩世孢粉植物分区 |
6.2 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东西分异 |
6.2.1 Disacciatrileti-Cicatricosisporite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
6.2.2 Classopollis-Ephedripites(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
第7章 古植被和古气候 |
7.1 冀北-辽西地区Berriasian-Valanginian期 |
7.1.1 辽西Berriasian-Valanginian中期 |
7.1.2 冀北Valanginian中期-Hauterivian早期 |
7.2 拉萨地块晚侏罗世-Barremian早期 |
第8章 系统描述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崔杖子剖面、南石门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2 榆树下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3 下营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4 西藏拉萨地块研究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5 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孢粉植物群信息表 |
附表6 化石孢粉-母体植物亲缘关系 |
附表7 化石孢粉-古气候关系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Plates and plate captions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9)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3 研究区概况 |
3.1 研究区地理概况 |
3.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4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的系统古植物学 |
4.1 侧羽叶属属名讨论 |
4.2 窑街亚等形侧羽叶形态特征 |
4.3 宝积山紧密侧羽叶形态特征 |
5 侧羽叶属时空分布及与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的关系 |
5.1 侧羽叶属时空分布 |
5.2 侧羽叶属分布与古气候、古地理、古构造的关系 |
6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植物形态演化 |
6.1 侧羽叶属Pterophyllum化石植物的演化 |
6.2 与现生苏铁属植物的比较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中国42种蚌壳蕨科化石植物的数量分析及时空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3 中国42种蚌壳蕨科化石植物数量分析 |
3.1 数据处理 |
3.2 数量分析结果 |
3.3 讨论 |
4 中国蚌壳蕨科的时空分布与古气候意义 |
4.1 中国蚌壳蕨科化石植物的时空分布 |
4.2 古气候意义 |
5 中国蚌壳蕨科植物形态演化初探 |
5.1 中国蚌壳蕨科化石植物的演化 |
5.2 与现生蚌壳蕨科植物的比较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表 |
附录 |
致谢 |
四、辽宁阜新盆地早白垩世植物群(论文参考文献)
- [1]开鲁盆地钱家店凹陷早白垩世义县组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演变[J]. 徐增连,李建国,朱强,里宏亮,曾辉,魏佳林,张博,曹民强,洪波. 中国地质, 2021
- [2]阜新盆地辽阜地2井下白垩统岩石地层特征[J]. 张德军,赵洪伟,陈树旺,张健. 地质与资源, 2021(03)
- [3]辽宁昌图早白垩世沙河子组枞型枝属及其伴生植物化石新材料[D]. 王斯聪.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9)
- [4]甘肃马鬃山早白垩世几种裸子植物繁殖器官解剖构造及其地质意义[D]. 李爱静. 兰州大学, 2021
- [5]冀北滦平盆地早白垩世介形类生物地层及古生态环境演化[D]. 覃祚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6]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D]. 王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7]甘肃河西地区二叠纪、白垩纪几种植物化石微细构造及地质意义[D]. 季彦钊. 兰州大学, 2020
- [8]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D]. 林妙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9]甘肃窑街和宝积山盆地窑街组侧羽叶及其在中国的时空分布[D]. 张亚梅.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中国42种蚌壳蕨科化石植物的数量分析及时空分布[D]. 王露菡.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