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省南水北调供水区城市用水适宜水费承受指数的确定(论文文献综述)
陈敏[1](2020)在《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饮水安全是世界性难题,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和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我国也不例外:近40年来先后投资1.5万亿元、新建1100多万处农村饮水工程、覆盖近10亿农村居民。从工程覆盖面看,我国应已全面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但调查和统计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农村饮水数量上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价格上供高于求、质量上供低于求等矛盾问题处处存在(陈敏,2020)。一方面是有水供给但无人使用,农村地区尤其是南方农村存在大量饮水工程被抛荒,供能闲置50%以上,水利部暗访统计也证实有50%左右的农村饮水工程表现为不可持续;长江水利科学院对重庆试点区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评价,只有38.5%达到可持续标准。另一方面是有部分农村居民没有水用或者有人乱用水、浪费水的情况并存,大量农村居民依旧过着喝望天水的生活,包括部分工程覆盖范围的居民,也有居民挥霍着政府提供的福利水、免费水。可见,有工程覆盖≠有产品供给,有供给≠有效供给,百姓有需要≠市场有需求。农村饮水为什么会大量出现“有供有需但非有效”的情况?这是国内外众多专家持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有效的农村饮水制度安排?为什么要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创新?如何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研究目标有三:一是把握农村饮水供给的变动规律、本质属性、现实需求和阶段性特征;二是明确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及其内在机理;三是揭示制约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具体制度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思路和具体建议。研究思路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农村饮水的产品属性入手,以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明确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总体思路和现实条件为切入点,试图通过构建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分析模型,对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进行检验,对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重要性和制度创新内容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从农村饮水制度设计冲突、农村饮水供给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农村饮水融资投入制度困境等维度,分析相关制度的缺陷及其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应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更好地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克服“泛市场化”“泛公益化”两种错误认识,进而构建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有:(1)农村饮水安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应具有优先保障地位(第3章)。通过追溯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历程,并与其他类似公共产品比较分析,可得到农村饮水安全具有基础性和致命性、垄断性和群体性、阶段性和反复性、区域性和差异性、资源性和流动性等本质属性和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交织等阶段性特征,其需求具有钢性强、受众宽、空间大等特点,在农村所有公共产品供给中具有优先地位。(2)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关键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责范围并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第4章)。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百姓饮水中市场需求部分和基本需求的市场有效部分由市场主体按照市场法则进行供给;又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兜底保基本民生中作用,对基本需求中的市场失灵部分,应该由政府兜底保障,政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错位、缺位。(3)市场失灵是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市场的主体表现(第5章)。通过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推导当前1100多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可能存在的360种市场供需情形中,只有72种市场有效,这意味着理论上农村饮水市场80%会失灵,为政府参与农村饮水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4)改进和创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是政府当前破解农村饮水有效供给难题的有效途径(第6、7、8章)。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建设时期已经结束,饮水供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已发生深刻变化,通过考察搜集到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的38个农村饮水制度,发现之前以工程为中心、以投资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农村饮水制度难以适应新矛盾、新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创新建立以分区定性、分段定责、分量计价的农村饮水安全制度体系,包括总供给-总销售制度(CS-CS制度)、阶段水价制度、城乡联动联调水价制度、“双通道”决策制度、专用水票“需求侧”直补制度、内部交叉补贴制度等,释放制度红利、巩固建设成果,既可提高投资效益,又可增强百姓福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提出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按照覆盖范围和缺失危害程度标准,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分区(ABCD)设计理论,并发现农村饮水处于A区的优先地位。并按照供需关系和市场原则,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进行分区,划分了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界限,发现农村饮水刚需部分(ac C)在农村公共产品保障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有助于回答“农村饮水安全是不是公共产品”“农村饮水为何需要优先供给”“如何厘清市场和政府在供给农村饮水职责的界限”等基本问题。(2)构建融合“价格控制”和“供求干预”为一体的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基于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本文构建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把农村饮水需求分解为基本需求(公益品)和非基本需求(市场产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在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中的职责边界。这一研究结论可为在减轻政府负担中压实政府责任、在增加企业责任中促进企业发展,把原来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独木桥”路径变成“双通道”提供依据。(3)基于“卡尔-希克斯标准”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本文从定性制度、责任制度、融资制度等9个方面,考察了3个层面、38个农村饮水制度的效率,剖析了制度失灵的内在机理,并按照“卡尔-希克斯标准”进行制度改进,创新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回答了“农民可用多少水、交多少费”“政府该尽什么责、补多少钱”等长期困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的基本问题。
李溦[2](2020)在《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文中指出雄安新区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国家级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当地水资源禀赋差、水资源短缺,为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长期超采地下水,导致区域地下水超采问题突出,雄安新区内白洋淀水面萎缩严重且水污染严重等问题极大影响雄安新区建设“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城市因水而兴,水资源在雄安新区未来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和战略性的支撑作用,根据雄安新区未来功能定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目标要求,分析研判雄安新区现状及未来水资源承载状况,提出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对于保障雄安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水生态环境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雄安新区多水源联合调配与地下水保护”专题5“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风险评估与监控预警”,开展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提升途径研究,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广泛收集与整理雄安新区基础资料,掌握雄安新区经济社会、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状况;系统梳理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成果,分析总结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内涵,剖析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驱动因素,分析水资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构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和谐论”中单指标量化-多指标综合-多准则集成(SMI-P)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模型,对雄安新区现状(2016年)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雄安新区现状水资源承载状况为“超载”,超载的主要原因为雄安新区水资源自身禀赋条件差、开发利用率高而资源利用效率低、用水结构不合理等,以及出现地下水超采、水质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较差等生态环境赤字现象。(2)根据雄安新区总体规划确定的空间布局和生态格局,综合考虑雄安新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如人口增长不确定性)、生态环境修复目标不同等因素,设置“低目标”与“高目标”用水情景,其中低目标情景为人口 250万、白洋淀水位6.5m且水面面积约300km2、环淀河流形成“蓝色的河”,高目标情景为人口 500万、白洋淀水位7m且水面面积350km2、环淀河流形成“流动的河”,分别预测了未来(2035年)不同情景下的城镇综合需水量、农业灌溉需水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根据雄安新区已有供水工程及有关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规划,预测了雄安新区未来可供水量,主要包括当地水、外调水及城市再生水3类供水水源;充分考虑水资源配置工程布局,拟定水资源配置原则,对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确定了雄安新区河道内、河道外用水量,综合评估雄安新区未来不同用水情景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结果表明,未来(2035年)雄安新区低目标情景需水总量7.22~7.72亿m3,高目标情景需水总量11.51~12.51亿m3,可供水量9.0~10.6亿m3,未来低目标情景用水需求可以得到满足,但高目标情景用水需求尚不能满足,缺水量1.91亿m3,用水缺口主要为城镇生活和生态环境。(3)为满足雄安新区未来高目标情景用水需求,考虑未来雄安新区水资源量与质目标要求,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提出了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与措施建议。其中工程措施方面,结合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等有关规划,进一步挖掘了雄安新区及其周边地区未来可利用水源,提出了南水北调东中线新增供水、河湖生态补水、海水淡化等4种可能途径,分析了不同提升途径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结果表明,提升后水资源承载能力状况可满足高目标情景需求,且留有余量。非工程措施方面提出了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与建议,为保障雄安新区优美水环境、良好水生态提供参考。
薛鹏飞[3](2020)在《洪金灌区农业水价制定研究》文中提出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合理制定灌溉水价,对促进我国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灌区良性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洪金灌区为研究对象,对常用的几种水价制定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比较,针对洪金灌区特点,推荐适宜的农业水价制定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对现行的两部制水价法、完全成本定价法、供求定价法、影子价格法、模糊数学模型法、边际机会成本法等6种常用水价制定方法进行比较、总结,阐述了该6种方法的特点、并进行适用性分析。(2)以江苏沿运平原自流灌区洪金灌区为例,总结、计算不同水文年洪金灌区的灌溉供水总量、需水量以及灌区现行农业水价;结合农业水价制定的要求,采用两部制水价法、完全成本定价法、影子价格法、模糊数学模型法等4种方法,分别对洪金灌区农业水价进行测算;同时,采用剩余收益法等方法分析计算了当地用水户农业水价承受能力即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并将其分别作为水价红线和黄线,对测算的农业水价进行初步筛选。(3)根据洪金灌区特点,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提出了农业水价制定方法适宜性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与评价方法,对通过承受能力筛选的制定方法进行分析。该方法建立了以灌区管理、水资源价格、灌溉节水、用水户承受能力、用户满意度为一级指标,促进灌区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灌区用水计量等12个指标为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各指标评价标准、指标隶属度及其权重计算方法。该方法对江苏沿运大型平原自流灌区合理制定农业水价,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于冰[4](2019)在《缺水城市多水源供水管理的系统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短缺的日益加剧促使诸多城市寻求多水源供水模式,导致城市供水系统的复杂性明显增加,如何实现和促进多水源供水格局下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已经成为缺水城市供水管理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宗旨出发,针对缺水城市多水源供水管理面临的从开源到节流的关键问题:多水源的联合优化调配、非常规水源利用规模确定、节水与水资源二次配置,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的天津市供水系统为例开展系统性研究,以期为城市供水管理提供理论方法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首先从地理位置、社会经济、水资源条件等方面介绍了天津市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的天津市形成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在此基础上对分区用户的用水需求和多水源可供水量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介绍了连通水源、水厂和分区用户的配套供水工程以及水源的供水成本价格,为开展城市多水源的联合优化调配、非常规水源利用规模确定、节水与水资源二次配置三方面研究提供数据基础。2)构建了面向复杂城市供水系统的多水源精细化配置模型。模型以“水源-水厂-分区用户”三层供水网络结构为基础,权衡了缺水量最小和供水成本最小两大目标,精细考虑了从水源到水厂再到分区用户各个环节的供水工程能力以及多水源利用优先次序、分质供水规则等约束。天津市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实现“水源-水厂-分区用户”三层城市供水系统中水量的精细化分配,深入挖掘了城市的缺水原因,解决了以往水资源配置方案难以指导实际供水管理工作的问题,同时能反映出复杂城市供水系统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综上所述,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持。3)从“开源”入手缓解天津市缺水问题,提出了将规模经济分析与多水源统一配置相结合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用于确定天津市海水淡化的利用规模。首先,基于规模经济原理分析了规模、产量影响下海水淡化成本呈现的变化特性;然后,利用多水源精细化配置模型进行海水淡化用量和天津市两大主要外调水源的联合调配,用海水淡化可变成本价格代替以往的固定成本价格,优化求解不同海水淡化利用情景下缺水指数与外调水供水成本的Pareto前沿;最后,选择适应决策者需求的缺水指数,计算各情景下与缺水指数相对应的外调水和海水淡化供水成本之和,获得两者总供水成本随海水淡化用量增加的变化曲线,在曲线最低点确定了最佳海水淡化利用规模,可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决策者规划天津市海水淡化的未来发展,进一步缓解城市缺水。4)针对南水北调中线引水过程不均匀造成的“工程性缺水”问题,提出加大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分水口处调蓄水库规模的措施,为优选水库规模,构建了基于多目标竞争协同分析的水库规模优选方法体系。在多水源精细化配置模型基础上增加水库调蓄模块,并将原来的双目标模型转变为权衡成本、可靠性、脆弱性(平均时段缺水和最大时段缺水)和弹性(平均破坏时长和最大破坏时长)的多目标模型。在不同水库规模方案下,利用基于改进拥挤度算子的权重设计方法确定具有多样性的权重组合,将多目标问题转化为单目标问题进行优化求解。最后根据不同水库规模下多组权重组合的解集分析六个目标两两之间的竞争协同关系,识别出了影响水库规模选择的决定性指标,剔除了非必需指标,从而简化了多因素影响下的复杂决策过程,可辅助决策者根据自身偏好进行规模优选。5)为促进城市的节水和水资源二次优化配置,针对枯水年居民用水无限制而工业缺水损失严重的情况,提出了枯水年居民生活供水提价策略的优化方法,通过经济杠杆促使居民用水节约并向工业用户转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基于用水需求价格弹性理论和供水的边际效益分析,以提价后生活和工业整体增加的效益与成本之差最大为目标,综合考虑用户需水上下限和居民对提价的可接受程度,通过模型优化求解确定缺水条件下居民生活阶梯水价各阶梯的提价系数;以城市缺水的承担主体——工业用户的缺水程度反映复杂多水源联合供水情况下水资源的稀缺程度,获得了提价系数随工业缺水量增加的变化曲线,识别出提价的起止条件和价格区间,可为决策者制定促进节水和水资源二次优化配置的水价策略提供理论方法支撑和决策依据。
王炎如[5](2018)在《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价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价是经营者与用水户利益的汇聚点和关注点。如何科学地制定符合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实际的水价标准和水资源费标准,利用价格杠杆,调节供用水双方利益,引领用户的用水取向,实现“引江水优先使用,当地水充分利用,地下水限制使用”的有序调度和南水北调工程良性运行,是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通过广泛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调查受水区水价现状与存在问题,多视角研究水资源价值,对合理的水价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选择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进行了案例分析。利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创新解释了天然水资源价值内涵;提出了水资源“基础价值”、“附加价值”的概念和天然水资源价值实用计算方法,建立了以环境补偿或级差收益为核心的天然水资源价值实用计算新模型,;对居民水价承受能力提出了水电燃料费用比较法、居民心理分析法、类似城市水价比较法,对工业水价承受能力提出了企业亏损比例法、类似地区水价比较法等,分析并修正了受水区合理的水费支出指数。对当地水源水价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价进行了详细测算。
张宏志[6](2017)在《辽宁大伙房水库受水区居民生态补偿意愿与给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基,是我们人类生活、生产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必要自然资源,水对于人类社会进步来说是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自然资源。水资源中的淡水资源尤为重要,当今,全世界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大致是每年3.45万亿立方米,整个人类每年淡水使用需求总量大致是2.6万亿立方米到3.5万亿立方米,可见淡水资源面对人类的高需求量来说,将要显现出水资源的稀缺性。初步估算到2025年的时候,全球将有近50个国家和35亿人口将会出现水资源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另外,水资源浪费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为因素对于水资源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情况也日益严重,又出现了水资源质量问题。这些足以说明了人类以往“资源无限,环境无价”想法已经不符合当前实际情况了,那种总是认为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也必须予以改变。人类在向大自然大量索取水资源的同时,必须要回报于大自然,需要正确有效地处理好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之间的协调平衡关系。针对于保护与建设水源地生态环境,我国政府虽说也制定了一些应对政策,并且也收到了一定的良好效果,不过还是没有能彻底解决水源地经济发展滞后问题。水源地地区为了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在经济上依然付出了沉重地代价与牺牲,这主要表现为水源地当地财政负担过重、经济发展缓慢、产业发展被限制而造成机会成本损失、居民经济收入减少。与之相比的受水区获得所需水资源,经济较为发达,受益居民生活水平较高,享受到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福祉。水源地和受水区两地之间难免会因为水资源而出现经济利益矛盾和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水源地生态补偿,对于水质保护和水安全十分重要,具有重大战略和现实意义。(2)当今非常有必要实施水源地生态补偿,水源地生态补偿实际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妥善协调相关的各个利益有关方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它能有效保证受水区给予水源地相应的生态补偿,当然这种生态补偿既可以是经济形式,也可以是非经济形式。如果水资源利益有关各方能够认真贯彻与实施水源地生态补偿,那么就会促进水源地与受水区两者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缩小因水资源造成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水源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依据实际情况,明确出辽宁大伙房水库水资源提供民用生活用水的对象主要是受水区抚顺市、沈阳市、辽阳市、鞍山市、盘锦市、营口市和大连市七城市市辖区居民,文中所提居民如不做特殊说明都是指市辖区居民。论文着重研究了以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和抚顺市这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测算了基于居民补偿意愿的年人均生态补偿支付水平及其修正值、年生态补偿金总额,提出以居民生活用水量为参考依据的水源地生态补偿金给付途径。经过对调查数据采集,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发现,四城市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受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与家庭月水费支出影响显着。调查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和抚顺市四城市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年人均支付水平(修正值)分别为139.15元(修正值为99.07元)、153.13元(修正值为113.76元)、139.08元(修正值为88.01元/)和109.98元(修正值为80.61元);各城市居民年支付总额分别为1.936亿元、1.312亿元、0.490亿元和0.471亿元,合计总额为4.209亿元/年;推算受水区七城市居民补偿意愿年人均生态补偿金支付水平为132.15元(修正值为95.05元),年生态补偿金总额为4.942亿元。通过水资源价值法、成本法与水质水量法三种方法测算辽宁大伙房水库水源地年生态补偿金额,测算结果分别为28.887亿元,4.778亿元与3.929亿元。将这三种方法测得的年生态补偿金额与本文采取的支付意愿法测得的年生态补偿金总额4.942亿元进行比较分析后,认为受水区城市居民合理支付生态补偿水平应该是介于支付意愿法测得的生态补偿金与水量水质法测得的生态补偿金两者之间,建议取两者之间的中点值4.436亿元做为合理年生态补偿金总额;85.32元作为合理年人均生态补偿金额度,这一研究结论具有现实意义与可行性。提出了以单位水量的生态补偿金与水价决定的承担系数确定受水区各城市居民应该支付生态补偿金额度;以流域面积和入库水量决定的贡献系数来确定水源地各地区间生态补偿金分配额度。具体来说,全文共分为七章,各章主要内容分别是:第一章是绪论。阐明论文选题背景与论文研究意义,并且列举出了大量的国内和国外的有关水源地生态补偿的研究成果加以总结评价,说明论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写作思路,创新点与存在的不足。第二章是水源地生态补偿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经济学、生态学与资源环境学三大领域理论。各个基础理论错综复杂地具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由此提供了测算水源地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分析水源地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第三章是水源地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现状分析。从自然、经济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三方面分析了水源地生态环境现状,比较了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情况后阐述辽宁大伙房水库水源地生态补偿现状,进而提出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第四章是居民生态补偿意愿调查与支付水平分析。首先介绍了CVM法,其次较为详细地说明对四城市进行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样本的选择、调查的组织与实施以及调查数据描述;再次就市辖区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状况调查进行分析;最后通过CVM法调查分析了四个受水城市整体居民补偿意愿支付水平、不同城市居民补偿意愿支付水平与不同因素影响的城市居民补偿意愿支付水平。第五章是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对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做了一些假设,结合调查问卷数据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单变量检验并且构建了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Logistic回归模型。在构建模型的基础之上,分别从单个城市居民与四城市整体居民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城市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显着影响因素。第六章是基于居民补偿意愿的生态补偿金给付途径。通过水资源价值、成本法、水量水质法三种方法来比较CVM法测算的生态补偿金,提出CVM法测得的生态补偿金具有一定合理性与可行性,确定七城市基于居民支付意愿的合理生态补偿金额度是年4.436亿元,年人均合理支付水平85.32元。提出受水区各城市居民按照以承担系数确定的生态补偿金进行支付,水源地各地区间按照贡献系数确定的生态补偿金进行分配。第七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研究结论主要包括水源地居民受偿标准有待提高、在水费里增加生态补偿金现实可行、居民支付意愿受不同因素影响有显着差异、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额度必须具有合意性。针对研究结论提出加强居民对生态补偿的宣传力度和参与意识、建立水价与生态补偿金联动机制、提高居民文化程度和水资源使用效率、制定合理的基于居民支付意愿的生态补偿标准等政策建议。
张洪雷[7](2017)在《城市绿色用水管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对水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利用高度重视,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国的水资源与水环境总体形势却仍然愈来愈严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用水需求量不断增加,污染排放量也随之增加,虽然政府投入巨大,但水资源短缺、水环境质量恶化和水生态功能衰退的问题依然存在,用水成本也不断上升。与此同时,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供水实行单一水价、统一水质,出现“高质低用”的情况,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为了提高用水效率,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水生态环境,用水除了需要考察水量的多寡,还应将水质纳入管理体系。因此,单一水价、统一水质的供水和用水方式已不适于新形式需要。转变用水方式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促进我国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本研究以改变用水方式为目标,进行绿色用水及其管理方法研究。在系统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用水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绿色用水新理念并进行绿色用水分析;以实现绿色水供给与绿色水消费的对接为目标,提出了集系统动态模拟和随机不确定多目标优化分析于一体的绿色用水综合规划方法体系;从水资源多属性(社会属性、经济属性和自然属性)出发,进行基于消费支出扩展模型的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定价研究,基于不同行业用水的经济贡献进行生产用水定价研究,提出了居民生活阶梯水价和生产用水差异化水价定价策略;从指标、目标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开展绿色用水实施效果评价研究,构建了包含控制性指标、保障性指标、结构性指标和状态性指标四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相应的指标值,并提出了较为客观的综合等级评价方法及发展均衡性评价方法;最后,以天津为例,进行了以上方法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本文所提的绿色用水理论与方法可以促进城市用水效率的提高和流域水生态环境的改善。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将复杂系统模拟方法与多目标优化方法进行了有机整合,并且考虑了城市用水系统所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研究提出了集系统仿真-随机不确定多目标优化整合模型,用于绿色用水系统综合规划方法;从水资源多属性出发,综合考虑节水、保障低收入阶层基本用水和提高用水经济贡献率,研究提出了城镇居民生活阶梯水价定价方法和阶梯水量确定方法,并首次尝试性提出生产用水差异化水价定价方法;从实现绿色用水目标出发,根据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的基本原理,从结构、功能和状态三个方面,研究构建了包含结构性指标、功能性指标(控制性指标和保障性指标)和状态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打破了当前以效率评价为主的传统评价模式。
黄芳[8](2014)在《我国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改善地区间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跨地区调水成为客观需求。从建国以来,我国先后兴建并运行了几十项大型跨流域、跨地区调水工程,逐步形成“四横三纵、四片贯通、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调水布局。随着跨地区调水工程的增多,同一受水区可能出现两个甚至多个调水工程同时供水的局面,构成一个多水源的水市场。建立和实施良好的运行机制是跨地区多水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其中,定价问题更是关系到多水源调水系统运营的核·心问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博弈分析、数理模型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本文对相关文献和经济理论进行研究,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收集、整理和综述,找到研究的空白点,确定研究的方向。通过梳理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相关理论,寻求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理论依据;其次,分析了跨地区多水源调水系统的构成和特点,对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博弈研究,梳理各定价主体之间的关系,弄清各定价主体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探寻定价问题的实质,理清定价问题的脉络结构,总结出影响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四个因素;再次,根据影响定价的相关因素,从供需角度出发,基于受水区和调水企业收益最大化原则,构建了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模型,分别分析了调水企业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条件下不同的调水价格和收益情况,结合跨地区调水的实践情况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利用matlab软件绘图,对模型中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本文基于天津市受水区对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的水价进行了测算,并将测算出的水价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出了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合理定价的对策和建议:推行准市场定价模式、加强对定价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完善水权交易体系、健全水资源定价的法律法规,保证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在实践层面得以顺利进行。本文的研究特点在于:首先,本文的选题来自实践调研和文献研究。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问题是实践中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具有实践意义。从目前研究成果看,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问题几乎是研究的空白点,具有理论意义;其次,本文注重对定价机制的研究,运用博弈理论对调水系统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弄清各个利益主体在定价过程中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找出影响定价的因素,为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再次,本文的定价方法避免了传统的成本加成定价法的缺陷,构建了基于受水区和调水企业收益最大化的定价模型,充分体现了水资源的商品属性,更准确地揭示了水资源的经济价值,更加适应我国水资源价格体制改革的要求;最后,本文从多水源供水角度,对天津市为受水区的引滦入津工程和南水北调工程的水价进行测算,为引滦入津工程水价和南水北调工程水价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
商崇菊,高峰,郝志斌,李军[9](2008)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用水户水价承受能力分析》文中提出根据南水北调工程近期供水的目标,对工程受水区各主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水价承受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受水区各主要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水价总体偏低,有较大提价空间;但各省市最低收入居民对测算的中等收入居民的生活用水水价较难承受,建议建立定额用水制度,在总体水价不降低的前提下减少低收入群体的水费支出。
蒋旭光[10](2008)在《跨流域调水系统水资源管理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一条有效途径。有不少学者对跨流域调水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显着的效果。但由于跨流域调水的复杂性、所涉及问题的综合多样性以及各跨流域调水系统自身具体情况的不同,使得到目前为止,已有的成果仍不能完全解决跨流域调水系统所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仍需进一步丰富、发展和完善。本文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本指导思想,结合系统工程理论,运用模糊数学、神经网络等数学工具,对跨流域调水系统中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水环境保护和水价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滦入津调水系统为对象进行了一定的实例分析。本研究不仅对跨流域调水系统的综合管理具有普遍的应用和参考价值,而且对南水北调和引滦入津调水系统的综合管理决策具有直接的参考借鉴作用。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归纳了水资源的定义与特征,分析了水资源的组成,探讨了水资源量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述了采用定额法进行流域需水预测的合理性,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的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2、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原则和模式出发,提出了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的模糊优选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了包含社会、经济、资源、效率合理性四方面的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对南水北调受水区内的天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其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3、对调水工程水质保护中污染物控制总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水环境安全的概念,从污染源、水质和生态三个方面建立了水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引滦入津工程为例,应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实现对跨流域调水系统的水环境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最后,针对跨流域调水系统存在的水环境问题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要求,建立了一套水质保护对策。4、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特点,从水价分析、定价及实施三个方面入手,对跨流域调水系统的水价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分环节水价和三重构成水价的合理水价模型;针对目前跨流域调水系统水价计收中单一制水价的缺陷,阐述了两部制水价的优越性,提出了两部制水价的通用模型;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例验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对跨流域调水系统的水价研究与制定起到借鉴作用。
二、河北省南水北调供水区城市用水适宜水费承受指数的确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省南水北调供水区城市用水适宜水费承受指数的确定(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结构框架 |
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
1.4.1 数据来源 |
1.4.2 数据处理 |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
1.5.1 研究重难点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动态、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
2.1 研究动态 |
2.1.1 文献综述 |
2.1.2 研究述评 |
2.2 基础理论 |
2.2.1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
2.3 相关概念 |
2.3.1 农村饮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
2.3.2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
2.3.3 阶梯水价与阶段水价 |
第3章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
3.1 发展历程 |
3.1.1 安全标准演变历程 |
3.1.2 规划法规完善历程 |
3.1.3 水源管理制度变迁 |
3.2 比较分析 |
3.2.1 与城市饮水比较 |
3.2.2 与农村公路用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供给比较 |
3.2.3 与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类产品供给比较 |
3.3 需求分析 |
3.3.1 基础性需求:刚性强 |
3.3.2 广泛性需求:受众宽 |
3.3.3 发展性需求:空间大 |
3.4 基本特征 |
3.4.1 基础性和致命性 |
3.4.2 垄断性和群体性 |
3.4.3 阶段性和反复性 |
3.4.4 区域性和差异性 |
3.4.5 资源性和流动性 |
3.4.6 分散性和季节性 |
3.5 阶段特征 |
3.5.1 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 |
3.5.2 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 |
3.5.3 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 |
3.5.4 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 |
3.5.5 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 |
3.5.6 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交织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
4.1 制度创新的主流目标 |
4.1.1 以居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
4.1.2 形成闭环的制度体系 |
4.1.3 遵循本质属性、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 |
4.2 制度创新的基本方法 |
4.2.1 注重“卡尔多改进”追求效益最大化 |
4.2.2 注重上下结合内外互动体现实用性 |
4.2.3 注重前后比较左右借鉴凸显均衡性 |
4.3 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 |
4.3.1 统一的思想认识 |
4.3.2 扎实的经济基础 |
4.3.3 成功的经验借鉴 |
4.3.4 庞大的工程系统 |
4.3.5 归位的政府职能 |
4.4 制度创新的内部条件 |
4.4.1 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
4.4.2 逐步异化的制度目标 |
4.4.3 非均衡的制度效应 |
4.5 制度创新的考核指标 |
4.6 制度创新的基本设想 |
4.6.1 市场有效的判断标准 |
4.6.2 制度有效的制约因素 |
4.6.3 制度创新的关键问题 |
4.6.4 制度创新的现实局限 |
4.7 制度创新的基本逻辑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市场特征 |
5.1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设计 |
5.1.1 模型选择:三种常见市场分析模型比较 |
5.1.2 模型设计: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 |
5.1.3 模型说明:重要节点和区域 |
5.2 质量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供给-需求分析 |
5.2.1 基本类型 |
5.2.2 有效性分析 |
5.3 价格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成本-收益分析 |
5.3.1 基本类型 |
5.3.2 有效性分析 |
5.4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有效性综合分析 |
5.4.1 模型分析及结果 |
5.4.2 主要特点 |
5.5 调查数据分析 |
5.5.1 抽样调查分析 |
5.5.2 典型调查分析 |
5.5.3 居民反馈数据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设计冲突及创新 |
6.1 制度设计冲突的主要表现 |
6.1.1 产品定性模糊化:混淆不准的定性制度 |
6.1.2 供给质量理想化:高标低配的水质制度 |
6.1.3 供水类型单一化:人畜同饮的供给制度 |
6.2 制度设计失灵的内在机理 |
6.2.1 定性制度失灵分析 |
6.2.2 质量制度失灵分析 |
6.2.3 分类制度失灵分析 |
6.3 制度设计创新的基本思路 |
6.3.1 分区定性制度创新 |
6.3.2 “双通道”决策制度创新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及创新 |
7.1 制度落地矛盾的主要表现 |
7.1.1 责任落实基层化:“层层下移”的责任制度 |
7.1.2 融资主体空心化:“补助”“配套”的融资制度 |
7.1.3 运行管理公地化:抓大放小的运管制度 |
7.2 制度落地矛盾的内在机理 |
7.2.1 责任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
7.2.2 融资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
7.2.3 运管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
7.3 责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
7.3.1 分段定责制度创新(CS-CS制度) |
7.3.2 创新绩效评价制度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农村饮水安全融资投入制度的两难困境及创新 |
8.1 融资投入两难的主要表现 |
8.1.1 资金分配均等化:数人头的投入制度 |
8.1.2 产品定价市场化:“以水养水”的定价制度 |
8.1.3 运管补贴低效化:逆向刺激的补贴制度 |
8.2 融资投入两难的内在机理 |
8.2.1 投入制度失灵分析 |
8.2.2 定价制度失灵分析 |
8.2.3 补贴制度失灵分析 |
8.3 融资投入制度创新思路 |
8.3.1 “阶段水价”制度创新 |
8.3.2 “需求侧补贴”制度创新 |
8.4 算例 |
8.4.1 现行制度导致工程荒废 |
8.4.2 实行制度保基本运行 |
8.4.3 创新制度多方受益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分区治理是破解农村公共产品治理失效的有效方式 |
9.1.2 市场失灵是农村饮水安全市场供给的基本特征 |
9.1.3 统筹推进是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必由之路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主持(研)课题 |
(2)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雄安新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河流水系 |
2.2 经济社会 |
2.3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
2.3.1 水资源量 |
2.3.2 供用水 |
2.3.3 开发利用状况 |
2.4 水环境状况 |
2.4.1 废污水及污染物入河量 |
2.4.2 水质现状 |
2.5 水生态状况 |
2.5.1 河道干涸断流情况 |
2.5.2 白洋淀生态状况 |
2.5.3 地下水超采状况 |
3 雄安新区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3.1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 |
3.1.1 水资源承载能力概念内涵 |
3.1.2 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1.3 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
3.2 雄安新区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 |
3.2.1 评价结果 |
3.2.2 原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 |
4.1 雄安新区总体规划介绍 |
4.2 雄安新区未来用水需求预测 |
4.2.1 未来水平年与设计标准 |
4.2.2 需水情景拟定 |
4.2.3 需水量预测 |
4.3 雄安新区未来可供水量预测 |
4.3.1 供水范围与供水对象 |
4.3.2 未来水资源可利用量 |
4.4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 |
4.4.1 未来水资源供水工程布局 |
4.4.2 水资源宏观配置原则 |
4.4.3 水资源宏观配置方案 |
4.4.4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5 雄安新区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及保障措施 |
5.1 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提升途径 |
5.1.1 未来水资源量承载能力提升途径 |
5.1.2 不同提升途径下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
5.2 未来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保障措施 |
5.2.1 水污染防治措施建议 |
5.2.2 水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洪金灌区农业水价制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农业水价制定研究综述 |
1.2.1 国外农业水价制定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农业水价制定研究综述 |
1.2.3 我国现行农业水价制定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农业水价制定研究 |
2.1 农业水价理论基础 |
2.1.1 水资源价值理论 |
2.1.2 水价与水资源价值辨析 |
2.1.3 农业水价的内涵 |
2.1.4 农业水价制定的原则 |
2.2 常用水价制定方法 |
2.2.1 两部制水价法 |
2.2.2 完全成本定价法 |
2.2.3 供求定价法 |
2.2.4 影子价格法 |
2.2.5 模糊数学模型法 |
2.2.6 边际机会成本法 |
2.2.7 常用水价制定方法小结 |
2.3 用水户承受能力分析方法研究 |
2.3.1 支付能力测算方法 |
2.3.2 支付意愿测算方法 |
2.3.3 基于用水户承受能力的农业水价制定方法筛选方法 |
2.4 农业水价制定方法适宜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2.4.1 综合评价方法选取 |
2.4.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农业水价制定方法适宜性综合评价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洪金灌区农业水价制定实例分析 |
3.1 洪金灌区基本情况 |
3.1.1 自然地理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灌区农业需水、供水总量 |
3.1.4 灌区供水成本分析 |
3.1.5 灌区现行水价 |
3.2 洪金灌区农业水价测算 |
3.2.1 两部制水价法 |
3.2.2 完全成本水价法 |
3.2.3 影子价格法 |
3.2.4 模糊数学模型法 |
3.2.5 测算结果分析 |
3.3 洪金灌区用水户承受能力测算 |
3.3.1 支付能力测算 |
3.3.2 支付意愿测算 |
3.3.3 基于用水户承受能力的农业水价制定方法筛选 |
3.4 洪金灌区农业水价制定方法适宜性综合评价 |
3.4.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3.4.2 指标权重确定 |
3.4.3 指标评价矩阵确定 |
3.4.4 评价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4)缺水城市多水源供水管理的系统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配置 |
1.2.2 非常规水源利用 |
1.2.3 节水与水资源二次配置 |
1.2.4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1.3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2 研究区域概况与资料分析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用水需求分析 |
2.2.1 供水区域划分 |
2.2.2 区域需水分析 |
2.3 可供水量分析 |
2.3.1 本地水源 |
2.3.2 外调水源 |
2.3.3 可供水总量 |
2.4 配套供水工程 |
2.4.1 管线工程 |
2.4.2 水库工程 |
2.4.3 水厂工程 |
2.5 单位供水成本 |
2.5.1 外调水源单位供水成本 |
2.5.2 本地水源单位供水成本 |
2.6 本章小结 |
3 城市多水源精细化配置模型研究 |
3.1 问题分析 |
3.2 供水网络分析 |
3.3 多水源精细化配置模型 |
3.3.1 目标函数 |
3.3.2 约束条件 |
3.3.3 模型求解 |
3.4 实例应用 |
3.4.1 天津市供水系统概化 |
3.4.2 调度规则及其处理 |
3.4.3 典型年选择及模型输入 |
3.4.4 优化成果及其合理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成本-效益的海水淡化规模分析 |
4.1 问题分析 |
4.2 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
4.2.1 海水淡化可变成本分析 |
4.2.2 最佳海水利用量的确定 |
4.3 成果分析与讨论 |
4.3.1 最佳海水淡化用量分析 |
4.3.2 输入条件的不确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目标竞争协同分析的水库规模优选 |
5.1 问题分析 |
5.2 优化调度模型构建 |
5.2.1 目标定义 |
5.2.2 目标函数 |
5.2.3 水库调度模块 |
5.2.4 模型输入 |
5.3 权重设计 |
5.4 情景设置 |
5.5 成果分析 |
5.5.1 多目标竞争协同分析 |
5.5.2 水库规模优选 |
5.6 本章小结 |
6 枯水年居民生活供水提价策略研究 |
6.1 问题分析 |
6.2 枯水年居民生活供水提价策略优化模型 |
6.2.1 目标函数 |
6.2.2 约束条件 |
6.3 实例应用 |
6.3.1 情景设置 |
6.3.2 居民生活用水分布 |
6.3.3 工业用水边际效益 |
6.3.4 其他参数 |
6.4 结果及其合理性分析 |
6.4.1 提价系数确定 |
6.4.2 提价起止条件识别 |
6.4.3 提价的合理性分析 |
6.4.4 价格弹性系数的不确定性分析 |
6.4.5 水资源产出弹性系数的不确定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价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与水资源价值相关的文献综述 |
2.2 与用户水价承受能力相关的文献综述 |
2.3 与跨流域定价理论方法与供水成本测算相关的文献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价现状与存在问题 |
3.1 居民生活用水及水价现状 |
3.2 工业用水及水价现状 |
3.3 灌溉用水水价现状 |
3.4 现状水价存在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多视角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4.1 基于价值和价格内涵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4.1.1 基于价值内涵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4.1.2 基于水价格视角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4.2 基于不同理论视角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4.2.1 基于效用价值论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4.2.2 基于劳动价值论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4.2.3 基于水资源资产产权理论与地租理论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4.3 基于水权与水市场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4.3.1 基于水权视角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4.3.2 基于水市场视角的水资源价值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合理水价计算方法研究 |
5.1 影响水价的因素分析 |
5.2 水价构成分析 |
5.3 定价方法选择 |
5.3.1 平均成本定价法 |
5.3.2 机会成本定价法 |
5.3.3 边际成本定价法 |
5.4 水价的具体计算方法 |
5.4.1 用户综合水价 |
5.4.2 资源水价 |
5.4.3 工程水价 |
5.4.4 环境水价 |
5.5 用户水价承受能力分析方法 |
5.5.1 居民水价承受能力 |
5.5.2 工业水价承受能力 |
5.5.3 农业水价承受能力分析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案例分析 |
6.1 理论水价分析计算 |
6.1.1 终端用户理论水价 |
6.1.2 当地水工程水价与环境水价 |
6.1.3 资源水价 |
6.1.4 综合理论水价确定 |
6.2 用户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
6.2.1 居民水价承受能力 |
6.2.2 工业水价承受能力 |
6.2.3 农业水价承受能力 |
6.2.4 工业城镇水价按期到位有一定难度 |
6.3 水价补贴政策建议 |
6.4 水价调整规划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辽宁大伙房水库受水区居民生态补偿意愿与给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述评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简要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基础 |
2.1 经济学理论 |
2.1.1 外部性理论 |
2.1.2 公共物品属性理论 |
2.1.3 生态资本理论 |
2.1.4 水资源系统经济价值理论 |
2.2 生态学理论 |
2.2.1 生态系统服务功价值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水足迹理论 |
2.3 资源环境理论 |
2.3.1 水环境承载力理论 |
2.3.2 环境正义理论 |
2.3.3 水资源质量可再生性理论 |
第3章 水源地生态环境与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
3.1 水源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
3.1.1 自然与经济状况 |
3.1.2 水资源生态环境现状 |
3.2 水源地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
3.2.1 生态补偿标准偏低 |
3.2.2 生态补偿金来源渠道过于单一 |
3.2.3 缺乏生态补偿法律法规 |
3.3 水源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 |
3.3.1 维护生态补偿主客体间的稳定发展关系 |
3.3.2 保障居民生命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
3.3.3 贯彻水源地保护相关法规与规划 |
3.3.4 促进技术创新与科技进步 |
3.3.5 缓解水源地当地政府经济压力 |
第4章 居民生态补偿意愿调查与支付水平分析 |
4.1 基于CVM法的居民生态补偿意愿调查 |
4.1.1 CVM法概述 |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1.3 调查样本的选择 |
4.1.4 问卷核心问题 |
4.1.5 调查实施开展 |
4.1.6 调查数据描述 |
4.2 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与认知程度 |
4.2.1 零支付意愿人数比例偏高 |
4.2.2 居民生态补偿认知程度偏低 |
4.3 基于CVM法的受水区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分析 |
4.3.1 四城市整体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分析 |
4.3.2 城市差异的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分析 |
4.3.3 受不同因素影响的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水平分析 |
第5章 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1 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前提假设 |
5.2 解释变量设定与性质划分 |
5.3 不同城市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3.1 沈阳市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3.2 大连市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3.3 鞍山市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3.4 抚顺市居民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4 四城市整体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5.4.1 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
5.4.2 居民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与支付意愿正相关显着 |
5.4.3 居民性别、家庭月水费支出与支付意愿负相关显着 |
第6章 基于居民补偿意愿的生态补偿金给付途径 |
6.1 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合理支付水平 |
6.1.1 其他三种方法的生态补偿金测算 |
6.1.2 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合理支付水平分析 |
6.2 以承担系数提取受水区居民部分水价支付生态补偿金 |
6.2.1 居民支付含生态补偿金的水价可行性分析 |
6.2.2 各城市居民生态补偿金承担系数与支付额度 |
6.3 以水源地区间生态补偿金贡献系数分配额度 |
6.3.1 水源地各地区的贡献系数 |
6.3.2 水源地各地区的生态补偿金分配额度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水源地居民受偿标准有待提高 |
7.1.2 采取收缴含生态补偿金的民用水费举措具有可行性 |
7.1.3 居民生态补偿意愿受不同因素影响表现出显着差异 |
7.1.4 居民生态补偿意愿支付水平必须要具有合理性 |
7.2 政策建议 |
7.2.1 加强居民水源地生态补偿宣传力度与参与意识 |
7.2.2 建立区域经济差异化的民用水价与生态补偿金联动机制 |
7.2.3 提高居民文化程度与水资源使用效率 |
7.2.4 制定合理的基于居民支付意愿的生态补偿标准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7)城市绿色用水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我国城市水问题及产生原因分析 |
1.2.1 我国城市供水和用水现存的主要问题 |
1.2.2 水问题产生原因分析 |
1.2.3 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分析 |
1.3 绿色用水功能与系统组成 |
1.3.1 绿色用水功能解析 |
1.3.2 绿色用水系统组成 |
1.3.3 绿色用水系统特征分析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 |
1.4.1 本论文的基本框架及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文献述评 |
2.1 水资源综合规划研究评述 |
2.1.1 模拟优选法 |
2.1.2 数学优化法 |
2.2 水价格研究评述 |
2.2.1 水价弹性的研究 |
2.2.2 水价格定价方法研究 |
2.2.3 适于我国国情的水价定价方法研究与实践 |
2.3 水管理评价研究评述 |
2.4 水管理实践研究评述 |
2.4.1 国外绿色用水实践 |
2.4.2 我国用水管理实践 |
第三章 绿色用水综合规划研究 |
3.1 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的绿色用水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3.1.1 模拟模型构建 |
3.1.2 绿色用水系统关键因素辨识 |
3.2 集中生产的多水源开发利用规划 |
3.2.1 不确定多目标优化模型的基本结构 |
3.2.2 区域简介及相关信息准备 |
3.2.3 不确定多目标规划模型构建 |
3.2.4 不确定多目标规划模型求解 |
3.2.5 求解结果及其分析 |
3.3 直饮水设施建设规划 |
3.3.1 直饮水用户与供水生产企业博弈关系分析 |
3.3.2 合作博弈的达成及相关利益的分配 |
3.3.3 最佳制水成本及建设规模的确定 |
第四章 绿色用水价格方法研究 |
4.1 水价构成分析 |
4.2 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阶梯水价研究 |
4.2.1 阶梯水价定价模型的建立 |
4.2.2 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
4.2.3 定价策略建议 |
4.3 生产用水差异化水价格研究 |
4.3.1 不同产业类型用水的差异化价格 |
4.3.2 不同工业行业的差异化水价 |
4.3.3 生产用水的累进加价制度 |
第五章 绿色用水评价体系研究 |
5.1 绿色用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
5.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
5.1.3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5.1.4 评价指标的选择与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
5.1.5 指标解释 |
5.2 评价方法 |
5.2.1 单指标评分 |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3 评估等级的确定 |
5.2.4 均衡性分析 |
5.3 案例研究 |
5.3.1 单项指标评分 |
5.3.2 综合指数计算及结果分析 |
5.3.3 绿色用水发展均衡性分析 |
第六章 绿色用水实施对策研究 |
6.1 绿色水消费行为引导 |
6.1.1 绿色水消费的特征 |
6.1.2 绿色水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心理过程 |
6.1.3 绿色水消费认知与引导 |
6.2 绿色水供给模式构建 |
6.2.1 绿色水供给的特征 |
6.2.2 绿色水供给的影响因素 |
6.2.3 不同水质的供水模式构建 |
6.3 绿色用水管理机制创新 |
6.3.1 绿色用水管理机制分析 |
6.3.2 绿色用水管理创新需求 |
6.3.3 各机制在绿色用水管理中的作用 |
第七章 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 |
7.1 天津与海河流域的水关系 |
7.1.1 天津与海河流域水关系的演变历程 |
7.1.2 天津市基本情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
7.2 天津市城市用水面临的主要问题 |
7.2.1 引滦供水保障程度降低 |
7.2.2 地下水超采严重 |
7.2.3 水资源供不应求 |
7.2.4 水环境质量不容乐观 |
7.2.5 管理体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7.3 多水源开发利用 |
7.4 绿色用水定价策略 |
7.5 绿色用水情况评价 |
7.6 天津市绿色用水对策建议 |
7.6.1 目的意义 |
7.6.2 指导思想 |
7.6.3 行动目标 |
7.6.4 重点工作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成果 |
8.2 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我国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点 |
1.4.1 构建了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博弈模型 |
1.4.2 构建了供需兼顾的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模型 |
1.4.3 从多水源供水角度对天津市跨地区调水水价进行测算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相关概念研究 |
2.1.2 水价相关问题研究 |
2.1.3 跨地区调水定价问题研究 |
2.1.4 多水源供水问题研究 |
2.1.5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水资源供求理论 |
2.2.2 准公共物品理论 |
2.2.3 价格规制理论 |
第3章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博弈分析 |
3.1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系统概述 |
3.1.1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系统的构成 |
3.1.2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系统的特点 |
3.2 调水区和受水区之间的博弈关系 |
3.2.1 模型基本假设 |
3.2.2 没有政府参与的调水区和受水区间的博弈分析 |
3.2.3 政府参与的调水区和受水区间的博弈分析 |
3.2.4 模型结果分析 |
3.3 调水企业和受水区之间的博弈关系 |
3.3.1 模型基本假设 |
3.3.2 完全信息下调水企业和受水区间的博弈分析 |
3.3.3 不完全信息下调水企业和受水区间的博弈分析 |
3.3.4 模型结果分析 |
3.4 调水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 |
3.4.1 模型基本假设 |
3.4.2 博弈模型构建 |
3.4.3 模型结果分析 |
3.5 基于同一受水区的不同调水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 |
3.5.1 模型基本假设 |
3.5.2 博弈模型构建 |
3.5.3 模型结果分析 |
第4章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原则、影响因素和目标 |
4.1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原则 |
4.1.1 成本与收益原则 |
4.1.2 市场与政府原则 |
4.1.3 公平与效率原则 |
4.2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影响因素 |
4.2.1 供水方因素 |
4.2.2 需水方因素 |
4.2.3 政府因素 |
4.2.4 水权交易市场因素 |
4.3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目标 |
4.3.1 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
4.3.2 保证跨地区调水系统良性运营 |
4.3.3 促进节约用水 |
4.3.4 实现社会收益最大化 |
第5章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模型及影响分析 |
5.1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模型的构建原则与假设 |
5.1.1 定价模型构建原则 |
5.1.2 定价模型基本假设 |
5.2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模型的构建 |
5.2.1 模型构建 |
5.2.3 模型结果分析 |
5.3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模型的影响效应分析 |
5.3.1 定价模型对调水企业的影响 |
5.3.2 定价模型对受水区的影响 |
5.3.3 定价模型对社会效益的影响 |
第6章 案例分析:天津市受水区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水价测算 |
6.1 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基本情况 |
6.1.1 南水北调工程基本情况 |
6.1.2 引滦入津工程基本情况 |
6.2 天津市水资源供需情况分析 |
6.2.1 天津市水资源供需现状 |
6.2.2 天津市供水量预测 |
6.2.3 天津市需水量预测 |
6.3 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单位供水成本 |
6.3.1 南水北调工程单位供水成本 |
6.3.2 引滦入津工程单位供水成本 |
6.4 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水价测算 |
6.4.1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对引滦入津工程的影响 |
6.4.2 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水价计算 |
6.4.3 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水价分析 |
第7章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若干建议 |
7.1 推行准市场定价模式 |
7.1.1 政府定价模式的缺陷 |
7.1.2 市场定价模式的缺陷 |
7.1.3 准市场定价模式的涵义和构建 |
7.2 加强定价过程的监督和管理 |
7.2.1 加强供水成本的核算 |
7.2.2 加强对需水方的调研 |
7.2.3 加强对调水工程问关系的管理 |
7.2.4 加强政府对定价的监督 |
7.3 完善水权交易体系 |
7.3.1 建立水权交易市场 |
7.3.2 完善水权交易制度 |
7.3.3 建立水权交易监管机构 |
7.3.4 设置水权交易组织机构 |
7.4 完善水资源定价的法律法规 |
7.4.1 我国现行水资源定价的法律法规 |
7.4.2 水资源定价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之处 |
7.4.3 完善水资源定价法律法规的基本思路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提出了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工程联合定价的必要性 |
8.1.2 通过博弈分析理清了定价中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 |
8.1.3 通过博弈分析提出了影响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的四个因素 |
8.1.4 构建了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模型 |
8.1.5 测算了天津市受水区南水北调工程和引滦入津工程的水价 |
8.2 研究不足 |
8.2.1 研究资料获取的局限性影响了研究的准确性 |
8.2.2 定价模型考虑的影响因素较少影响了研究的广度 |
8.3 研究展望 |
8.3.1 多因素影响下的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研究 |
8.3.2 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对于受水区终端水价的传导与影响 |
8.3.3 不同定价方式下的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问题研究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用水户水价承受能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居民生活用水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
1.1 分析标准 |
1.2 受水区现状居民水费支出水平和可承受水价 |
1.3 2010年居民可承受水价 |
1.3.1 可承受水价测算 |
1.3.2 水价年均增长速度与居民收入增速对比分析 |
1.3.3 低收入居民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
1.4 提价空间测算 |
2 工业用水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
2.1 分析标准 |
2.2 现状工业水费支出水平及提价潜力 |
2.2.1 现状工业水费支出水平 |
2.2.2 工业水费支出对工业利润率的影响 |
2.3 2010年工业用水可承受价格分析 |
2.3.1 可承受水价测算 |
2.3.2 工业企业水费支出增长速度分析 |
2.4 提价空间测算 |
3 结 语 |
(10)跨流域调水系统水资源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跨流域调水系统的概念与特点 |
1.1.2 跨流域调水系统研究与实施的作用和意义 |
1.1.3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方面 |
1.2.2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 |
1.2.3 水质保护对策方面 |
1.2.4 水价分析方面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跨流域调水系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2.1 水资源基本概念与特征分析 |
2.1.1 水资源概念与内涵 |
2.1.2 水资源特征分析 |
2.2 流域水资源量计算 |
2.2.1 水资源量计算基本原理 |
2.2.2 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水资源量 |
2.3 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2.3.1 需水预测 |
2.3.2 可供水量预测 |
2.3.3 供需平衡分析 |
2.3.4 缺水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优化研究 |
3.1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原则和理论 |
3.1.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 |
3.1.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
3.1.3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模式 |
3.2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
3.3 区域水资源配置方案评价模型 |
3.3.1 模糊优选模型 |
3.3.2 BP神经网络模型 |
3.4 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评价 |
3.4.1 方案集设置 |
3.4.2 方案评价具体指标体系 |
3.4.3 基于模糊优选模型的评价 |
3.4.4 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评价 |
3.4.5 两种模型结果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流域调水系统水质保护研究 |
4.1 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研究 |
4.1.1 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概念 |
4.1.2 污染物负荷预测 |
4.1.3 水环境容量计算 |
4.1.4 污染负荷的消减和分配 |
4.2 水环境安全评价 |
4.2.1 水环境安全的概念 |
4.2.2 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 |
4.2.3 水环境安全评价方法 |
4.2.4 引滦入津工程水环境安全评价实例分析 |
4.3 水质保护对策 |
4.3.1 点污染源控制 |
4.3.2 面污染源控制 |
4.3.3 水源地生态修复工程 |
4.3.4 调水工程沿线水环境管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流域调水系统水价问题研究 |
5.1 水价的基本理论 |
5.1.1 水资源价值的内涵 |
5.1.2 水价本质和内涵 |
5.1.3 水价制定原则 |
5.1.4 水价征收方式 |
5.2 跨流域调水系统水价分析与定价模型 |
5.2.1 水价分析模型构建 |
5.2.2 水价承受能力分析 |
5.2.3 水价定价模型构建 |
5.2.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例分析 |
5.3 跨流域调水系统两部制水价模型的探讨 |
5.3.1 两部制水价的内涵 |
5.3.2 两部制定价的效率分析 |
5.3.3 两部制定价模型设计 |
5.3.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部制水价的应用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四、河北省南水北调供水区城市用水适宜水费承受指数的确定(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D]. 陈敏. 西南大学, 2020(05)
- [2]雄安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及提升途径研究[D]. 李溦. 郑州大学, 2020
- [3]洪金灌区农业水价制定研究[D]. 薛鹏飞. 扬州大学, 2020(04)
- [4]缺水城市多水源供水管理的系统分析方法与应用研究[D]. 于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5]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价形成机制研究[D]. 王炎如. 浙江大学, 2018(12)
- [6]辽宁大伙房水库受水区居民生态补偿意愿与给付研究[D]. 张宏志. 辽宁大学, 2017(02)
- [7]城市绿色用水管理方法研究[D]. 张洪雷. 天津大学, 2017(05)
- [8]我国跨地区多水源调水定价问题研究[D]. 黄芳. 天津财经大学, 2014(08)
-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用水户水价承受能力分析[J]. 商崇菊,高峰,郝志斌,李军. 人民黄河, 2008(12)
- [10]跨流域调水系统水资源管理研究[D]. 蒋旭光. 天津大学, 2008(05)
标签:生态补偿论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论文; 制度创新理论论文; 中国水资源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