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的“以人为本疗法”与中国文化的精神交流

罗杰斯的“以人为本疗法”与中国文化的精神交流

一、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沟通(论文文献综述)

黎钰林[1](2021)在《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意蕴与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禅宗思想博大精深,渊远流长,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亦具有丰富的当代价值。本研究阐释了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意蕴,分析了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对心理治疗疗法的影响,评析了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提出了构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旨在以实现人的自性圆满,幸福为旨归。本研究首先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本研究欲达到的目标,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意义所在。第二部分研究了禅宗的思想源流与精神特质。禅宗是印度大乘佛教理论在身心上的实现,以言下见性的方式,顿悟万法的真如本性,一刹那破除人我执和法我执,于缘起现象上当下现量直见其真如本性,这就是“明心见性”,是对实体自性的遮破和对缘起现象的开显的统一,是圆成实性和依他起性的统一,是大乘有宗和大乘空宗核心义理的统一。禅宗单刀直入、顿悟成佛的特质,使其在修行上以“无法为法门”,强调形式上的顿超直入;在印证上拒斥现实经验,而强调“以心传心”;在传播上否定思维和语言,而强调“不可思议”。而禅宗所达到的见性成佛的目标,实际上是一种超越性的智慧境界,是完全随顺因缘,没有任何执着或者人为造作的“平常心”,和平等正直,没有任何自他、有无、染净等二元对立,自己与山河大地无有差别,自己与一切众生无有差别的“直心”,以及顺应缘起,没有执着,事物如是显现而如是认识,如是度化一切众生,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等一切执着的“当下心”的统一。第三部分阐述了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意蕴。现代健康心理学思想的理论体系一般包括人性论、病因论、实现论与治疗论四个部分。与之相对应,禅宗也有自己的人性论、病因论、实现论和治疗论。禅宗的心理健康观蕴藏在人性观中。禅宗的人性观为本性是佛、自性清净、自性自度和自性成佛,相应的心理健康观就是追求真实、反应适当、主观能动和悦纳进取。禅宗的病因观认为,人的心理本是健康澄明,痛苦是由于受到了污染而迷失,导致心理疾病的因素有性具净与染、无明与执着、贪嗔痴和业力。禅宗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明心见性和修心养性。为了达到目标,禅宗提出了包括顿悟、禅定等系列修行方法。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禅宗的境界论即为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护心和对治为两种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而成佛是禅宗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终极解脱是禅宗人格理想的核心特征。第四部分从禅宗思想与正念疗法、森田疗法,放松静默疗法的关系角度阐述禅宗思想对心理治疗中“行为疗法”的影响。正念疗法的人性观是强调人的本性在当下的体现,超越了禅宗的“宗教性”,强调认知的融合;病因观从禅宗中吸收了“观法无我”的思想,超越了禅宗的“明心见性”,提出“修身养性”的创见;实现观从禅宗中吸收了“观空”的思想,超越了禅宗中对“意向”的解读,认为“生命状态”即为“生命意向”。治疗观从禅宗中吸收了“破执”的思想,以达到人性本原的状态,超越了禅宗中“坐禅”的思想,更注重与实际结合,缓解个体的身心压力;森田疗法的人性观从禅宗中吸收了“平常心是道”的思想,强调在顺逆境中修炼平常心,超越了禅宗的“安于当下”的思想;病因观从禅宗中吸收了“烦恼即菩提”的思想,觉悟与迷惑是相伴而成的,超越了禅宗的“明心见性”,认为过分关注则会影响个体的通达;实现观从禅宗中吸收了“不安常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等思想,超越了禅宗中对“业”的理解以及“顿悟”的观点,引导个体正视问题,消除自卑。治疗观吸收了禅宗中“正受不受”的思想,超越了禅宗中“当头棒喝”等具有神学色彩的治疗方式;放松静默疗法的人性观从禅宗中吸收了“应无住所而生其心”的思想,让个体意识到本心所在,超越了“平常心是道”的思想,强调要静心思考;病因观从禅宗中吸收了“禅定”的观点,强调通过改变行为来缓解焦虑,超越了禅宗的过分执着焦虑的观点;实现观从禅宗中吸收了“静坐”的理念,通过静坐达到通透解脱的效果,超越了禅宗中“坐禅修行”,强调培养个体心神安静的能力,最终缓解焦虑紧张的状态。治疗观从禅宗中吸收了“禅定修行”的观念,强调不能过分执着纠结,暂时放下才能产生顿悟,超越了禅宗的“打坐”的手段,将禅宗的修行应用于各个领域,与实践相结合。第五部分从禅宗思想与认知疗法,精神分析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的关系角度阐述了禅宗思想对心理治疗中“认知疗法”的影响。认知疗法吸收了禅宗多维认知的启发,并较禅宗本性论更具现实意义。该疗法还借鉴了禅宗中哲学的思辩方法,但是较禅宗迷失论在临床治疗效果上更为显着。该疗法还借鉴了禅宗中主动性治疗的观点,实现以问题驱动,在治疗技术体系的完整性上超越了禅宗的开悟论。最后主张通过重建认知结构,使个体实现理性和适应的认知,借鉴了戒定慧的情绪调节和自我建设的观点,但是较禅宗境界论更具可行性和具体性。精神分析疗法吸收了禅宗的开悟性与人性相结合的观点,但是较禅宗的本性论更具深度;吸收了禅宗中驻相妄念等无意识冲突至病的观点,但是较禅宗更好地建立了良好主体恒定性与客体恒定性;吸收了禅宗中在治疗后应当达成不依赖外界的心理健康状态的观点,但是在医学实证及治疗技术等超越了禅宗的开悟论。该疗法还吸收了禅宗中个体意识的重要性是帮助实现阶段跨越关键的观点,但是超越了境界论中过于偏重于自我意识,能达成了更为平衡的精神世界。人本主义疗法吸收了禅宗中人性为无二之性,超脱于善恶之分的观点,但是超越了禅宗中本性论对人的激励作用,更能激发人积极本质。该疗法吸收了禅宗中从“假我”的角度审查人的病因,但是在阶段适用性方面超越了迷失论,可应用于儿童教育管理中。该疗法还吸收了禅宗中治疗过程应不思善恶及对个体生命无限尊重的治疗观点,超越了开悟论的治疗实效,形成具体详实、可广泛应用的治疗体系。还吸收了禅宗中人所达成的超然物外的“涅盘”之境,提出了“高峰体验”类似观点,超越了境界论作为一种信仰体系的局限性,构建了有其客观性和规律性的逻辑体系和理论架构。第六部分阐述了禅宗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贡献及局限。禅宗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禅宗思想的合理性上。在人性论上,禅宗淡化了佛教的宗教色彩,非常重视个体内在的发展以及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个体自身的努力。在迷失论上,禅宗从外界环境、认知方式、物质欲望、行为等不同方面解释了烦恼的根源。在开悟论上,禅宗从认知和行为上都提出了各种方法来帮助个体摆脱烦恼,其中许多思想与各心理健康教育流派的思想非常相似。在境界论上,禅宗指出个体最终所要达到的内心状态是通过重现本心来实现终极解脱,即自由与超越。然而禅宗思想本身也有不足之处。在人性论上,禅宗所强调的本心是非常理想化、而难以实现的。在迷失论上,禅宗摒弃一切的烦恼,其中甚至包含某些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态。在开悟论中,禅宗的某些方法难以照搬到当代生活,需要适当进行取舍。在境界论中,自由与超越状态也需要进行更深入的辨析,同时这种自由与超越是否适用于当代大众还需要仔细斟酌。第七部分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了以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首先,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观是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且这种需要随着社会活动的变化能进行调节。其次,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观是人的各方面能力能得到全面的发展。最后,人的“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观是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首先最基本就是对心理状态进行诊断,判断是否心理健康,其次在对心理健康诊断的基础上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种种纷扰时能保持本心清净,最终达到塑造理想心理健康状态的终极目标。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运用整合视野来剖析禅宗思想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拓宽了应有的研究视域。第二,分类剖析了西方心理治疗方法:行为疗法与认知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与超越,为进一步构建人类心理健康的干预理路提供了新的范式。第三,创建出适合新时代的以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观,能有效指导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

邬婷[2](2020)在《当事人中心理论视角下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研究》文中提出未成年人处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发展随着其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抽象化和复杂化,并且逐渐形成完善的结构。而未成年人虽然可塑性很强,但是心理机能的发展还不成熟,面对自我概念的抽象化和复杂化的发展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很难准确地识别自我概念,尤其是当他们的自我概念与体验存在张力,自我概念与理想自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时,紧随而来的就可能是焦虑和过分敏感。若处理不好,容易产生很多问题,比如有学习能力不足、人际交往障碍、家庭关系紧张或疏离、青春期困惑、情绪压力、网络成瘾甚至自伤、自杀等问题,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影响深远。因此,未成年自我概念的特殊性决定了未成年自我概念的识别很有必要。未成年人是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在为未成年人开展服务的实务过程中发现,作为第三方很难理解只有未成年人自身能够获得的体验,以及识别未成年人的自我概念,这对社会工作者与未成年人服务关系的建立、服务计划的设定和服务目标的达成以及服务成效的体现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未成年人克服自我概念识别过程中的困难,协助重要他人识别未成年人的自我概念及其行为对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影响,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层面来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未成年人积极自我概念的发展。本文通过采用访谈法、观察法、个案研究,选取了学龄期和青春期的未成年人中的典型案例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在当事人中心理论视角下,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的体验域和知觉域的形成,了解到家庭和学校中发生的重要事件、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体验、重要他人的评价及未成年人自身的重要反应对未成年人的知觉域形成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形成,以及在对外界价值观歪曲的符号化所形成的自我概念与由体验感知所形成的自我概念之间的张力下,自我的发展演变过程。本文探讨了在当事人中心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者对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识别的操作化策略,即建立良好的专业合作关系、达到同感共情、坦率交流情感等策略,从而帮助社会工作者与未成年人建立自由接纳的关系,减少社会工作者因不理解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而导致的误解和矛盾,激发未成年人积极的自我辅导行为。

段玉婷[3](2020)在《社区的可沟通:街头广告的多重空间与文化互动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化和现代化浪潮加速了世界文化的流动,跨族群文化研究日益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的研究对象MG社区全名Mcleod Ganj社区,位于印度喜玛偕尔邦以北、喜马拉雅山脉以南的丘陵地带。作为海外藏人的一个聚居社区,它融合了藏文化、印度文化和其他文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朝圣者、游客和商人,从而形成具有全球性多元文化特征的现代社区。本文借鉴社区传播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从MG社区街头广告入手,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描述广告形式和内容的传播特征,分析街头广告具有的多空间和多文化内容呈现,从整体的视角考察社区文化表征,探究社区文化与跨社区和全球文化的互动与传播,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跨文化社区的文化沟通和民心相通提供具体案例。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文章写作的缘起,借鉴费孝通“社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层面的指导,展开社区研究的实践,从社区的“可沟通”概念入手,全面梳理传播学和社会学的“社区传播”研究文献,提出“社区广告如何呈现多元文化,从而推动社区沟通”的研究问题,搭建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从纵向的历史发展和横向的文化空间视角,对MG社区地理空间、历史发展、族群文化和社区空间等维度展开描绘。首先,基于历史资料,详细呈现了MG社区由边缘的道德社会向现代型准利益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次,详细描述了MG社区广告的多元文化空间,及其何以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现代社区的文化生态:综合观之,世界各国的人们基于商业、宗教、教育等不同目的参与到MG社区的文化实践当中,社区呈现出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现代性特征。第三章,从本体论的视角,将MG社区街头广告作为研究对象。笔者首先采用田野观察法,详细介绍了MG社区的街道布局、街头广告的空间分布;接着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街头广告文化构成的形式、内容进行量化的呈现,生动地表达了社区多元族群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互动和沟通,为文章的量化分析提供分析基础。第四章,从街头广告是如何表征社区的文化空间?如何建构起人与人、人与社区、社区与全球的联结?等具体问题出发,结合田野案例,笔者首先分析社区广告的主体、空间符码和多元文化表征;其次生动呈现MG社区的多族群文化互动、多空间文化互动、社区与全球的文化互动;最后从“可沟通”概念入手,对社区广告沟通功能进行分析,具体分析的维度是:多元族群文化的融合、街道空间到广告空间的延展、社区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文化融通。结语部分,文章回到“社区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总结并反思,社区传播研究在方法论和理论阐释方面的操作性和存在的不足。

刘慧鸿[4](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吴晶[5](2020)在《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资源、理念与进程》文中认为作为一门产生于西方科学主义背景下的助人技术,心理治疗从产生伊始就不可避免的带有种族中心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特点。心理治疗的目标、技术都深受西方文化制约。追求普遍适用的心理规律,寻找适合于所有人的治疗方法成为自然科学心理治疗的目标。实际上,心理治疗并不是为了治好一种“病”,而是帮助人们生活的有效方式。现代心理治疗已不再重视寻求超越文化的单一模式,转而广泛吸收不同学派、不同学科的理论成果,心理治疗出现整合、折中的趋势。第一章从现代心理治疗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提出回归文化、扎根文化才是心理治疗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从文化的角度看,东方和西方的心理治疗在治疗目的和治疗手段上表现出一定的文化差异。东方心理治疗重在内心醒悟和调整,使用内省、自修等向内观照的方法;西方的心理治疗重在解除症状,使用外在的技术和培训等方法。在对治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生活意义感丧失这类心理问题时,或许中国文化显得更为适宜。在寻求心理问题解决之道的过程中,许多西方心理学家把目光转向了中国。墨菲、布雷德、荣格等西方心理学家都对中国文化倍加推崇。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本土心理治疗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决定着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第二章在心理学发展资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发展本土心理治疗可供借鉴的六种资源形态。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仅有一短暂的历史。漫长的过去指作为资源形态存在的心理学,短暂的历史指科学形态的心理学。可以说,对漫长过去中存在的其他形态的心理学继承的多少决定了科学心理学的发展水平。相比于科学心理学短暂的历史,其他形态的心理学关于人类心理生活的探索有更为悠久的历史。深入挖掘、提炼、再造这些资源,理应成为当今心理学发展的可行路径。在发展中国本土心理学的过程中,吸取什么样的养分作为发展的资源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历史文化都能成为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资源,需要认真的分析并提炼出适合心理治疗的理论思想。对传统文化资源应有选择的吸收,有分别的拿来,提取适合心理治疗成长的养分。哲学家对心理的考察,普通人的心理智慧,其他学科的心理经验(指与科学心理学相类同或相类似的其他科学分支中存在关于人类心理行为的相关研究和相关成果),宗教中的心理思想,科学形态的心理学研究都可以成为本土心理治疗发展壮大可以借鉴的资源。从这一理念生发出来,发展本土心理治疗可供借鉴的资源主要包括中国哲学的心理治疗资源、中医的心理治疗资源、宗教的心理治疗资源、巫术的心理治疗资源、艺术的心理治疗资源等等。在提取适宜资源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从对西方理论思想的复制模仿中走出来,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光辉才是发展本土心理治疗的根本目的。中国文化的任务不在于增加知识而在于提升心灵境界,不是抽象的理论体系而是实践的心性修养。中国文化始终把人心问题、身心修养放在核心位置,形成了独特的心性论思想。心性论属于哲学思想,是传统文化的建构,并不是专门的心理学探索,但是通过转换和挖掘,心性论中仍包含有大量的心理学内容,构成中国传统心理学的基本形态。中国文化中的心性论心理学思想从独特的文化视角,系统的思想论域,给出了人的心理的基本思想预设,给出了人的心理的核心理论依据,给出了人的心理的系统理论推演。心性心理学不同于西方心理学关于心理现象的解释和描述,是一种独特的心性修养思想,构成了特定的心理文化,千百年来起着维护国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心性心理学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发展的核心理念,这些核心理念的注入和转换为心理治疗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心性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在心理治疗中体现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知足知止、自我化育、自我超越。这构成文章的第三部分,即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核心理念。第四章总结了心理治疗的过去和现在,同时指出本土心理治疗未来发展的可能路径。现代心理治疗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对中国本土心理治疗来说这一历史显得更为漫长久远。在中国古代,巫和中医大致起着心理治疗的作用,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为先民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近代心理治疗以心理卫生事业的开展为开端。有识之士提出了旨在改善国人身心状况,提升身心健康水平的心理卫生运动。现代心理治疗在全面学习西方心理治疗理论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在模仿跟随西方心理治疗模式的过程中,国内学者逐渐意识到仅凭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并不能够真正有效的解决中国人的心理问题。中国人心理问题的解决需要扎根中国文化,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构中国本土心理治疗体系,才能真正解决国人心理问题,治愈心理疾病,提升心理健康水平。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发展和演变就应该立足、提取、运用本土的资源,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之上,在本土文化的传统之中,建构特定的心理治疗,创造本土心理模式。中国心理治疗必然走向一条本土心理治疗的道路。第五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指出对传统心理学的理解继承不是全盘接受、不是片面截取,而是在广泛的、有选择的吸收借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汇贯通,扎根本土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不仅是本土心理治疗发展的出发点,也是本土心理治疗发展的归宿。

史影,尹爱青[6](2017)在《从马克思到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探析》文中研究表明"人本主义"(humanism)思想最早从希腊智者普罗太戈拉斯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为起源,迄今已有两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在西方哲学思想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人本主义与"神本主义"相对立,第一次以"人"为中心,重新确立和构建了人类哲学思想的核心,使人类认知世界的视角发生了从"神"到"人"的根本性颠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包含了对发展人的价值意义认识,这被视为人本主义的理论基础,而罗杰斯以临床心理学为基点的人本主义实践,促进了人本主义在教育学领域的应用。两者虽并非直接的因果联系,但却是研究探析人本主义教学观的一个颇具扩展性的角度。

罗佳[7](2016)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急速变迁和快速转型,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极大变化,而人的心理也随之波动翻转、跌宕起伏。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文化交织使人的心理方向愈加迷茫,社会各类问题的突发使人的心理感受愈加复杂,个体的具体遭受又不断引发新的心理困惑,这一切最终导致人的心理承受力不断降低,心理的幸福感与和谐感逐渐减少。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实施心理疏导,消除个体心理郁结、澄清心理困惑、转化心理态度、提升心理品质,帮助人们进行积极地心理疏通和心理引导,有助于人们以和谐健康的心理参与个体生活、参与社会,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整体稳定与发展。故而,本文以个体心理疏导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是什么”进行内涵与特征的阐述,“为什么”进行现实迫切性的回答,“怎么样”进行理论取向和规律遵循的学理论证,以及实施路径和方法技术的实践探索。总体来说,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系统筹划。除了绪论和结语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基本概述。主要从心理疏导的一般概念出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特定概念解读,并这一概念与思想疏导、心理咨询、心理教育进行区分,以体现核心概念的准确性;同时,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理论基础把握;最后,从务虚与务实的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方法与理念的统一、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进行了特征的论述,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进行完整概述。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现实诉求。首先是来源于学科发展的需要,即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增强需要突出人性化的疏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扩展需要延伸疏导的不同形式。其次是来源于个体心理健康平衡的需要,通过心理疏通净化心理空间,通过心理引导改变偏激认知,通过心理调适减少负性情绪,通过价值引导消除价值观的迷茫。最后是来源于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时代变迁导致的社会心理失衡,需要进行心理调节;各类负面事件导致的社会焦虑,需要进行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弱化导致的心理危机,需要进行心理关爱;多重矛盾导致的社会治理困境,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价值取向。照顾到教育对象的主体诉求,坚持以尊重、聆听、理解和体谅为要求的人本取向;凸显良好关系对心理疏导实施的重要性,形成心理疏导中关系取向双向互动、支持鼓励和引导提升的层次结构;强调文化之于个体心理的多重影响,突出心理疏导中的文化取向,以先进文化为主导、吸收传统优秀文化素材、适当融入轻松积极的大众文化产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属性提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取向,要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并用先进价值理念引领和整合个人心理,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遵循规律。其一,从心理和思想的交互性、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的联系性入手,提出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规律,只有在心理疏导中进行客观完整的分析,才能把握教育对象的真实状态。其二,从认知和情感的关系、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价值入手,提出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规律,只有在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状态下,才能促进个体心理的转变。其三,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既要帮助个体实现心理和谐与健康,更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规范,提出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规律,体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的价值目标。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路径。要增强心理疏导的作用效果,就需要将实施途径多样化、实施范围扩大化,以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实施的立体网络。首先,依托日常生活,确立以人文关怀和心灵呵护为核心的心理疏导生活基础;其次,借助实践活动,利用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来促进个体心理态度的转化和心理品质的提升,体现心理疏导的实践形式;再次,注重大众传媒,通过正面信息传播、正确价值观宣传的方式扩大心理疏导的媒介平台;最后,利用网络空间,发展线上线下积极互动、虚拟现实齐进、关注引导并存的心理疏导网络体系。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方法技术。心理疏导既需要借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较为成熟的方法,包括理论教育法、疏导教育法、激励教育法;也要总结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特殊方法,如以心理郁结清除和心理空间净化为目的的心理宣泄法,以融入情感、体现情感价值的情感感染法,还有促进个体身心放松、促进心理疏导实施的放松调节法,以及找准问题焦点、集中解决的重点突破法。而为了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实施的科学化和有序化,也要也进行相关技术的探索,包括正确运用解释技术、合理使用面质技术、有效实施处理阻抗的技术。

杜防[8](2016)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策略研究 ——以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视角》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将其视为思想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对于我党永葆生机和活力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作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将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任务。纵观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各部门各地区以及各个高校的高度重视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大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也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也得到了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为高校的其他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但是,由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地提高,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能充分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的问题,从而使得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倦和抵触情绪,影响了教育的效果。罗杰斯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将其以人为中心疗法扩展到教育领域,提出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他指出教育目标要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完整的人”;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重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得到了充分地调动;他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学习,倡导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教师要真诚、接受和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等。他的这些思想对解决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因此,本文就是在挖掘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契合点的基础上展开论述的。文章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国内外关于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概况、论文的写作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相关问题阐释。首先介绍了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最后对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进行了客观评价,从整体上对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进行认识和了解;第三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首先从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师生关系、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及教育评价等五个方面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必要性,然后又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过程及教育原则等五个方面阐述了二者结合的可能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提供了依据;第四部分:借鉴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这部分是本文写作的重点,主要从教育内容、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师生关系以及教育评价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挖掘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从而吸取罗杰斯教育思想的精华改进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吉海霞[9](2014)在《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本土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心理学本土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本土化问题也随之而来。罗杰斯创立的"当事人中心治疗"是西方心理咨询及治疗理论和方法的杰出代表,近年来,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疗法"在我国心理咨询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其咨询效果也得到很多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认同。但是由于当事人中心治疗的理论背景是西方的人本主义哲学,它强调个人潜力的最大实现,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相违背。因此,在美国文化背景中产生的"以人

石烨[10](2014)在《罗杰斯会心团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文中提出会心团体是一种在20世纪中叶萌芽于美国的团体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人际互动帮助来访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点强调的是来访者“此时此地”的情绪表达和心理体验。会心团体在产生后不久就被广泛运用于政府部门、产业机构、家庭团体、教育机构等领域。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了团体心理咨询,之后经历了广泛的本土化发展与研究。将会心团体的理念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一方面有助于深化对这一人本主义团体咨询技术的认识,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野;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范式转换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人、塑造人的实践活动,会心团体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二者共同的关注点是人的精神世界。本文首先着眼于梳理团体心理咨询的历史进程,在此基础之上明晰了会心团体的源起发展、表现形式、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等内容。然后探究会心团体的基本内容,包括团体的概念、性质、构成、过程、步骤、原则、方法和技术等方面。接着将会心团体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比较分析,侧重点在于对二者共性的探究,以此为会心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提供现实可能性。最后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的四要素为基础,探究会心团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方法和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启示,实现两个理论范畴的衔接,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元素。

二、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沟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沟通(论文提纲范文)

(1)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意蕴与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问题的提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禅宗思想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蕴
        1.2.2 禅宗思想对心理治疗流派思想的影响
        1.2.3 禅宗思想的当代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1.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案
        1.3.1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1.3.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1.3.3 研究意义
2.禅宗的思想源流和精神特质
    2.1 印度佛教的缘起理论及其终极目的
        2.1.1 小乘佛教的四谛缘起理论、十二缘起理论及其终极目的
        2.1.2 大乘佛教的“八不缘起”理论与“阿赖耶缘起”理论及其终极目的
        2.1.3 印度大小乘佛教缘起理论所展开的心理层次
    2.2 禅宗的思想渊源及其流变
        2.2.1 禅宗的契理性:是空宗破执与有宗显性的统一
        2.2.2 禅宗的契机性:顺应中国道家的气质和儒家的气象
    2.3 禅宗的修行方法及智慧特征
        2.3.1 随方解缚而言下见性
        2.3.2 看心、观净等渐修法门
        2.3.3 禅宗的智慧特征
3.禅宗思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蕴
    3.1 禅宗的心理健康观
        3.1.1 本性是佛:追求真实
        3.1.2 自性清净:反应适当
        3.1.3 自性自度:主观能动
        3.1.4 见性成佛:悦纳进取
    3.2 禅宗的病因观
        3.2.1 性具净、染
        3.2.2 无明与执着
        3.2.3 贪嗔痴
        3.2.4 业力
    3.3 禅宗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具体方法
        3.3.1 明心见性
        3.3.2 修身养性
    3.4 禅宗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
        3.4.1 心理健康问题的诊断
        3.4.2 心理健康的治疗和维护
        3.4.3 理想心理健康状态的塑造
4.禅宗思想对心理治疗中“行为疗法”的影响
    4.1 禅宗思想对正念疗法的影响
        4.1.1 正念疗法概述
        4.1.2 正念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4.1.3 正念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4.2 禅宗思想对森田疗法的影响
        4.2.1 森田疗法概述
        4.2.2 森田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4.2.3 森田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4.3 禅宗思想对放松静默疗法的影响
        4.3.1 放松静默疗法概述
        4.3.2 放松静默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4.3.3 放松静默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5.禅宗思想对心理治疗中“认知疗法”的影响
    5.1 禅宗思想对认知疗法的影响
        5.1.1 认知疗法概述
        5.1.2 认知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5.1.3 认知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5.2 禅宗思想对精神分析疗法的影响
        5.2.1 精神分析疗法概述
        5.2.2 精神分析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5.2.3 精神分析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5.3 禅宗思想对人本主义疗法的影响
        5.3.1 人本主义疗法的概述
        5.3.2 人本主义疗法对禅宗思想的吸收
        5.3.3 人本主义疗法对禅宗思想的超越
6.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6.1 禅宗思想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贡献
        6.1.1 禅宗思想的理论价值
        6.1.2 禅宗思想的实践价值
    6.2 禅宗思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局限
        6.2.1 禅宗思想的理论局限
        6.2.2 禅宗思想的实践局限
7.走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
    7.1 心理健康观的演变
        7.1.1 以“小我”实现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
        7.1.2 以“大我”实现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
        7.1.3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的心理健康观
    7.2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
        7.2.1 改革目标
        7.2.2 改革内容
        7.2.3 两种视野下的改革设想
        7.2.4 改革路径
    7.3 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建设的未来
        7.3.1 心理治疗的目标与途径
        7.3.2 心理健康的标准
        7.3.3 未来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当事人中心理论视角下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促进其自我认识
        2、实务工作中未成年人服务的困境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未成年人的心理社会特征
        2、未成年人自我概念
        3、当事人中心理论的运用
        4、文献评述
    (四)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
        1、自我概念
        2、当事人中心理论
    (五)研究必要性
        1、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特点
        2、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的困境
        3、社会工作介入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的重要意义
    (六)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二、未成年人体验世界与知觉域
    (一)体验世界
        1、未成年人体验世界的含义
        2、未成年人体验世界可能的来源
    (二)未成年人知觉域的形成
        1、家庭和学校中发生的重要事件
        2、重要他人的评价
        3、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体验
        4、未成年人自身的重要反应
    (三)本章小结
三、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形成及演变过程
    (一)知觉域与自我概念
    (二)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形成
        1、被察觉到的学习、生活中的体验
        2、被忽视的体验
        3、被否认或歪曲的体验
    (三)未成年人自我概念的发展演变
    (四)本章小结
四、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的操作化策略
    (一)建立关系:消除未成年人隔阂
        1、平等看待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地位
        2、真诚觉察未成年人的体验及进行沟通
        3、尊重未成年人的潜能及独特价值
        4、无条件积极关注
    (二)同感共情:分享未成年人体验世界
        1、感知学习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体验
        2、体验生活情境当下的自我
        3、理解未成年人的内外体验及其意义
        4、建立共情同感
    (三)坦诚交流:引导未成年人表达自我
        1、不固定角色
        2、自由地表达和交流
        3、无防御反应
        4、自我交流
    (四)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
    (三)研究局限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对未成年人本人的访谈提纲
    附录2 对未成年人家长的访谈提纲
    附录3 对未成年人老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4 对未成年人负责社会工作者的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社区的可沟通:街头广告的多重空间与文化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参与印度课题
        二、社区传播研究关注异质体社区的沟通问题
        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沟通的重要性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和作为研究方法
        二、可沟通社区研究
        三、“可沟通社区”的研究实践
    第三节 研究价值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MG社区的文化生态
    第一节 MG社区在哪里
        一、MG社区的地理区位
        二、MG社区的历史:英国殖民定居点到多族群聚居社区
        三、MG社区:海外藏人的到来和改变
    第二节 社区中的人们
        一、创建社区的英国人
        二、社区生活的多元族群
        三、社区中的海外藏人
    第三节 社区的文化构成
        一、商业文化
        二、教育文化
        三、宗教文化
第三章 社区广告多元文化空间描述
    第一节 MG社区街道的空间布局
        一、MG社区街道的空间变迁
        二、MG社区街道的空间构成
        三、MG社区街道的店铺空间
    第二节 MG社区街头广告的类型特征
        一、广告的空间分布
        二、广告的文化空间
        三、广告与街道的关系
    第三节 MG社区街头广告内容特征
        一、图片
        二、文字
        三、色彩和造型
第四章 MG社区的文化互动及“可沟通”
    第一节 MG社区街头广告的表征
        一、广告的文化主体
        二、广告的空间符码
        三、广告的多元文化表征
    第二节 MG社区的文化互动
        一、MG社区多族群文化的互动
        二、MG社区多文化空间的互动
        三、MG社区与全球的互动
    第三节 MG社区街头广告的“文化可沟通”
        一、多元族群的文化融合
        二、街道空间到广告空间的延展
        三、社区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文化融通
结语:社区作为一种研究实践
参考文献
附录A MG社区店铺类型、数量、服务门类统计表
附录B MG社区街头广告分析类目表
附录C MG社区媒介生活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1.1 道学与养生
        1.1.1 问“道”
        1.1.2 何谓道学?
        1.1.3 道学与养生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1.2.3 研究方法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意义
        1.3.3 题解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2.2 相关研究进展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4.3 教化与师表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3.1.3 加缪《鼠疫》
        3.1.4 小结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3.3.6 小结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3.5.4 小结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3.6.6 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4.1.4 小结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4.2.1 调训课程介绍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4.2.3 问卷调查部分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4.2.5 解读
        4.2.6 小结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4.3.1 背景
        4.3.2 内容
        4.3.3 讨论
        4.3.4 小结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4.4.3 小结
    4.5 启示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6.7 根本的结论
结语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特点与不足之处
        特点
        不足之处
    自反性陈述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5)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资源、理念与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文化资源
    2.1 中国哲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2.1.1 儒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2.1.2 道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2.1.3 佛学的心理治疗资源
    2.2 中医的心理治疗资源
        2.2.1 形神相即
        2.2.2 内外相合
        2.2.3 治病求本
        2.2.4 辨证治疗
    2.3 宗教的心理治疗资源
        2.3.1 宗教对心理治疗目的的重构
        2.3.2 宗教对心理治疗技术的补充
        2.3.3 宗教对心理治疗的双重作用
    2.4 巫术的心理治疗资源
        2.4.1 巫术仪式
        2.4.2 心理暗示
    2.5 艺术的心理治疗资源
        2.5.1 音乐的心理治疗资源
        2.5.2 绘画的心理治疗资源
        2.5.3 书法的心理治疗资源
第3章 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核心理念
    3.1 天人合一
        3.1.1 天人之分
        3.1.2 天人合一
        3.1.3 天人合一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3.2 以人为本
        3.2.1 以“人”为本
        3.2.2 以人为“本”
        3.2.3 以人为本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3.3 自强不息
        3.3.1 自明自强
        3.3.2 刚健日新
        3.3.3 自强不息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3.4 知足知止
        3.4.1 自知自足
        3.4.2 知足常乐
        3.4.3 知足知止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3.5 自我化育
        3.5.1 反身内求
        3.5.2 克己内省
        3.5.3 自我化育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3.6 自我超越
        3.6.1 内圣外王
        3.6.2 理想人格
        3.6.3 自我超越理念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
第4章 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发展进程
    4.1 过去
    4.2 现在
    4.3 未来
第5章 总结: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从马克思到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马克思的“人本主义”思想
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思想
三、人本主义教学观———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结合之路
(一) 马克思是第一位把人本主义思想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基石上的人, 失去了这块基石, 人本主义思想就会跌入唯心主义的深渊, 而这正是人本主义思想研究的大忌。
(二) 马克思和罗杰斯始终热情地把人本主义思想定义在“幸福”“愉快”“乐观”“积极向上”等这样的概念上, 并用这样的观念指导着他们的理论和实践。
(三) 马克思和罗杰斯始终把人类的自我完善作为人本主义思想研究的终极目标, 这正是人本主义思想的精髓所在, 也是灵魂所在。
(四) 从马克思关于人本主义的哲学思想, 到罗杰斯关于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教育学研究, 可谓一脉相承, 有序沿革。
四、人本主义“学生观”的建立
五、人本主义教学观的价值
(一) 在罗杰斯的影响和感召下, 美国教育家们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不断探索, 大胆改革, 推出了诸如“差异化教育”“开放式课堂”“自由学校”等等新型教育模式。
(二)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观更关注的是如何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影响到青年一代的行为、达到使学生成为“功能充分发挥的人”的最高教育目标, 他通过改进教学方式、优化学习过程、提升教师作用、改善师生关系等一系列更高明、更先进的手段, 赋予现代教育活动以全新的理念和思维。

(7)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简要评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基本概述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内涵解读
        (一) 心理疏导的概念释义
        (二) 概念拆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究竟是什么
        (三) 概念辨析: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不是什么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指导思想
        (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重要理论基础
        (三) 心理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直接理论基础
        (四) 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知识来源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显着特征
        (一) 务虚与务实的统一
        (二)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三) 方法与理念的统一
        (四) 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现实诉求
    一、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一)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的增强,需要突出人性化的心理疏导
        (二)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扩展,需要延伸疏导的不同形式
    二、促进个体心理平衡健康的需要
        (一) 心理空间的阻塞,需要进行心理疏通
        (二) 个体认知的偏激,需要进行心理引导
        (三) 情绪体验的负性,需要进行心理调适
        (四) 价值观的迷茫,需要进行价值引导
    三、实现社会稳定和谐的需要
        (一) 时代变迁导致的社会心理失衡,需要进行心理调节
        (二) 各类负面事件导致的社会焦虑,需要进行心理干预
        (三) 社会支持弱化导致的心理危机,需要进行心理关爱
        (四) 多重矛盾导致的社会治理困境,需要进行心理疏导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价值取向
    一、人本取向
        (一) 心理疏导坚持人本取向的依据
        (二) 心理疏导人本取向的具体要求
    二、关系取向
        (一) 心理疏导坚持关系取向的重要意义
        (二) 心理疏导关系取向的层次结构
    三、文化取向
        (一) 心理疏导坚持文化取向的可能性
        (二) 心理疏导文化取向的内容表现
    四、社会取向
        (一) 心理疏导坚持社会取向的必要性
        (二) 心理疏导社会取向的基本要求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遵循规律
    一、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规律
        (一) 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含义
        (二) 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缘由
        (三) 心理分析与思想分析同步的要求
    二、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规律
        (一) 认知与情感关系律
        (二) 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价值律
        (三) 认知协调与情感平衡互补的实践律
    三、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规律
        (一) 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含义
        (二) 心理疏通与价值引导结合的实现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路径
    一、依托日常生活
        (一)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疏导何以必须
        (二) 日常生活中心理疏导的特点
        (三) 日常生活中心理疏导的实施要求
    二、借助实践活动
        (一) 实践活动之于心理的积极作用
        (二) 心理疏导的实践活动形式
        (三) 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心理疏导的原则和要求
    三、注重大众传媒
        (一) 大众传媒及其特点
        (二) 大众传媒对个体心理的主要影响
        (三) 构建大众传媒影响中的心理疏导机制
    四、利用网络空间
        (一) 网络空间的基本理解
        (二) 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心理疏导的独特作用
        (三)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网络空间中进行心理疏导的策略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的方法与技术
    一、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法的借鉴
        (一) 理论教育法
        (二) 疏导教育法
        (三) 激励教育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特殊方法的提炼
        (一) 心理宣泄法
        (二) 情感感染法
        (三) 放松调节法
        (四) 重点突破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疏导技术的探索
        (一) 正确运用解释技术
        (二) 合理使用面质技术
        (三) 有效实施处理阻抗的技术
结语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致谢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策略研究 ——以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关于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
        1.2.2 国外关于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
    1.3 论文的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的写作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点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相关问题阐述
    2.1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2.1.1 人性观
        2.1.2 自我理论
        2.1.3 以人为中心疗法
    2.2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2.2.1 教育目标观
        2.2.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
        2.2.3 学习理论
        2.2.4 师生关系
        2.2.5 教育评价观
    2.3 对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客观评价
        2.3.1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贡献
        2.3.2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根本缺陷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3.1.1 尊重当代大学生主体性的需要
        3.1.2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师生关系的需要
        3.1.3 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需要
        3.1.4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需要
        3.1.5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需要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可能性
        3.2.1 教育理念相契合:以学生为中心与以人为本
        3.2.2 教育目标相契合:培养“完整的人”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2.3 教育内容相契合:强调真实问题与注重教育内容现实性
        3.2.4 教育方法相契合:重视有意义学习与倡导自我教育法
        3.2.5 教育原则相契合:“非指导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
第4章 借鉴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4.1 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4.1.1 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
        4.1.2 充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4.1.3 充分关注大学生的个人价值
    4.2 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4.2.1 紧跟时代潮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时代性
        4.2.2 深入现实生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4.2.3 坚持分类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
    4.3 优化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4.3.1 开展实践教育
        4.3.2 实施情感教育
        4.3.3 重视自我教育
    4.4 建构和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师生关系
        4.4.1 真诚一致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4.4.2 尊重信任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
        4.4.3 设身处地理解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4.5 构建和形成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
        4.5.1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
        4.5.2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内容全面化
        4.5.3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法多样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本土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以人为中心疗法”的特点
2 “以人为中心疗法”本土化的可行性
3 “以人为中心疗法”本土化研究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4 “以人为中心疗法”本土化研究的新思路

(10)罗杰斯会心团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会心团体的兴起和建构基础
    一、会心团体的兴起及其原因
        (一) 会心团体的兴起进程
        (二) 会心团体的兴起原因
    二、会心团体的理论依据
        (一) 会心团体的思想渊源
        (二) 会心团体的哲学基础
        (三) 会心团体的理论依据
    三、会心团体的实践基础
        (一) 以人为中心疗法
        (二) 罗杰斯的实践与研究经历
第二章 会心团体的主要内容
    一、“会心团体”的释义
        (一) “会心”与“团体”概念
        (二) “会心团体”的概念
    二、会心团体的基本构成
    三、会心团体的性质
        (一) 发展性团体
        (二) 非结构式团体
        (三) 异质团体
    四、会心团体的原则
    五、会心团体的技巧
    六、会心团体的过程
        (一) 会心团体的三个阶段
        (二) 会心团体的步骤
第三章 会心团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比分析
    一、会心团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一) 学科性质不同
        (二) 实施方法不同
        (三) 评估依据不同
    二、会心团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联系
        (一) 遵循理念:以人为中心与以人为本
        (二) 最终目的:自我实现与全面发展
        (三) 组织功能:在团体中开展育人活动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会心团体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客观需要
    二、会心团体自身具有的优势
    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要
第五章 会心团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会心团体对教育方法的启示
        (一) 非指导性原则:加强隐形教育
        (二) 团体会心互动:开展讨论式教学
        (三) 自主解决问题: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二、会心团体对教育过程的启示
        (一) 开诚布公交流:把握学生的现实问题
        (二) 生命情感投入:强化情感教育
    三、会心团体对师生关系的启示
        (一) 教育对象:以自我管理为基础,追求自我实现
        (二) 教育者:提供教育资源,做教育的促进者
        (三) 师生关系:以信任为基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四、会心团体对教育环境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罗杰斯“以人为中心疗法”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沟通(论文参考文献)

  • [1]禅宗心理健康教育意蕴与当代价值研究[D]. 黎钰林. 湖南师范大学, 2021
  • [2]当事人中心理论视角下未成年人自我概念识别研究[D]. 邬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社区的可沟通:街头广告的多重空间与文化互动研究[D]. 段玉婷.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6)
  • [4]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中国本土心理治疗的资源、理念与进程[D]. 吴晶. 吉林大学, 2020(08)
  • [6]从马克思到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探析[J]. 史影,尹爱青. 外国问题研究, 2017(02)
  • [7]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疏导研究[D]. 罗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策略研究 ——以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视角[D]. 杜防. 吉林大学, 2016(11)
  • [9]以人为中心疗法的本土化研究[J]. 吉海霞. 校园心理, 2014(02)
  • [10]罗杰斯会心团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研究[D]. 石烨. 兰州大学, 2014(10)

标签:;  ;  ;  ;  ;  

罗杰斯的“以人为本疗法”与中国文化的精神交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