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氢柴油光安定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贾未鸣,高旭锋,王少军,张会成[1](2020)在《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光安定性指被测样品在贮存加工过程中在光氧化下逐渐变质的性质,能够反映光的稳定性,用于衡量润滑油基础油加氢精制深度。综述了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的影响因素与其作用机理,通过对影响光安定性因素(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重芳烃以及部分饱和多环芳烃)的分析和基础油光氧化机理的讨论,建议优化分离技术,深入表征结构,合理优化生产工艺,为生产高品质润滑油基础油提供指导依据。
郑硕[2](2019)在《辽河稠油润滑油馏分加氢反应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辽河石化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沥青生产基地,主要加工辽河油田生产的辽河低凝稠油、辽河大混合稠油和辽河超稠油。为提高经济效益,公司将于2019年投产一套40万吨/年润滑油加氢装置,主要以蒸馏装置生产的减压馏分油为原料生产高端润滑油产品。目前“老三套”等润滑油加工工艺生产的产品,只能脱除60%-80%杂原子化合物,并且芳烃含量较高;含氮化合物会使催化剂中毒,含硫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芳烃含量高影响油品的安定性能;而加氢工艺可以弥补上述不足。目前多数加氢工艺条件的优化只停留在宏观性质方面,本文将借助超高分辨率质谱,分析原料中含有的主要杂原子化合物的类别;根据不同工艺条件下,各类杂原子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探究不同类别杂原子化合物的脱除规律,并结合油品的宏观性质变化,探究加氢处理-异构脱蜡-补充精制组合工艺的最优工艺条件。本文通过质谱分析发现辽河石化公司混合减二线馏分油中主要含有N1类、N1O1类、O1类、N2类、S1类杂原子化合物并且烃类不饱和程度较高。通过研究不同工艺条件下加氢产品的性能得出:在压力15 MPa、温度361.5℃/320℃/240℃、氢油比1000:1/800:1/800:1、空速0.4/0.8/0.4的工艺条件下,加氢产品中N1类、O1类、S1类等化合物脱除效果显着且产品宏观性质达到要求。进一步对加氢产品进行蒸馏切割研究发现,在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产品可以生产出符合标准的N4010橡胶填充油、22号粗白油、22号冷冻机油和I-30℃变压器油。
吴永会,李法社,王霜[3](2018)在《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能改进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能差严重制约着生物柴油的发展和商业应用,如何经济有效地改进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总结了添加抗氧化剂法、掺混法和加氢法3种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能改进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新的改进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能方法,以实现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能与低温流动性能同步优化和抗氧化剂抗氧化性能与油溶性能同步优化为目的,研发以添加新型抗氧化剂和改变生物柴油酯基结构相结合优化改进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能新技术,促进生物柴油品质提高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为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能的改进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张海娜[4](2017)在《重柴油加氢-催化裂解组合工艺增产高附加值产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原油重质化和劣质化趋势的日益加重,如何强化重质原料油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成为国内各炼厂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柴油需求量增速逐渐放缓,而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使得汽油需求量逐年增加,因此如何采取适当的方法降低柴汽比,以迎合消费市场的需求亦是面临的一个关键问题。加氢裂化是一种高效生产清洁油品的方法,但由于其较高的反应压力和氢耗,导致建造和生产成本较高;而催化裂化作为国内炼厂重要的重油轻质化工艺,其生产和操作成本大大降低。本论文提出了一条加氢-催化裂解相互耦合的重油轻质化新工艺,通过对重油催化裂解生成的柴油和回炼油馏分适度加氢,将其富含的双环和稠环芳烃部分饱和,进而经催化裂解回炼来增产汽油和小分子烯烃等高附加值产品。本论文将从工艺流程、原料性质及催化剂组成等方面对所提出加氢-催化裂解组合工艺进行研究。首先,鉴于催化柴油馏分含有部分带侧链的芳烃,仍具有一定的裂解能力,本论文尝试了催化柴油馏分的直接回炼以增产汽油。以大庆催化料做原料,在催化裂化中试装置上,对催化柴油和重油馏分均进行回炼,汽油明显增加,柴汽比由0.46降至0.27,同时汽油品质得到一定改善。柴油直接回炼虽可增产汽油、调控柴汽比,但总液收基本不变,且所得柴油馏分密度偏高,难以满足出厂要求。为了进一步强化重油高效转化,提出了加氢-催化裂解相互耦合的新工艺。首先通过适度加氢,将催化柴油中所富含的双环芳烃部分饱和,随后经加氢生成的环烷芳烃进一步开环裂解,继而增产汽油馏分,同时兼产一部分小分子烯烃。结果表明,与催化柴油直接回炼相比,柴油馏分加氢后回炼过程重油转化深度明显提高,重油转化率比前者高2.47 wt.%,同时总液收增加2.65 wt.%,柴汽比由0.29进一步降至0.21,充分体现了加氢-催化裂解组合工艺对于强化重油高效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的作用。为进一步明确加氢柴油催化裂解过程中具体地转化行为,选用四氢萘、1,3,5-三甲苯和异丙苯三种芳烃模型化合物并考察催化剂组成、反应温度和剂油比等对其裂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加氢将双环或三环芳烃适度饱和生成的环烷芳香烃,在裂解过程中利于发生开环反应,生成带短侧链的单环或双环芳烃和小分子烯烃,从而增加液收。此外,还对该加氢-催化裂解组合工艺进行了初步的经济性评价。随后,还考察了重于柴油馏分的回炼油和油浆馏分加氢后回炼的性能和方案可行性。回炼油和油浆经加氢后,其裂解性能均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善,所富含稠环芳烃经加氢后部分芳环被饱和,转化为环烷芳烃,进而提高了油品的可裂解性。回炼油馏分适度加氢后,在催化裂解过程中主要裂解为汽油、柴油和液化气,其回炼有助于提高总液收;与之相比油浆加氢前后裂解性能相差不大。最后,对加氢-催化裂解组合工艺催化裂解回炼过程中适用催化剂组成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与活性组分为ZSM-5分子筛的催化剂相比,富含Y型分子筛的催化剂可更加高效的将适度加氢的柴油裂解为汽油馏分,且其氢转移活性更高,更易获得高品质汽油,但其液化气中烯烃含量明显降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根据目的产物低碳烯烃或清洁汽油的实际需求对催化剂进行选择。
李俊涛[5](2016)在《添加剂对柴油质量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氢技术对柴油润滑性能有(以校正磨痕直径表示)很大影响:随着柴油加氢深度的提高,柴油中的极性物质,如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多环芳烃等在柴油中天然存在,具有较强润滑性的组分含量逐渐减少,不能或者难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层,导致柴油的润滑性大幅降低。同时由于柴油十六烷值指标在不断提高,在目前石蜡基原油紧缺,并缺少加氢裂化装置的前提下,通过加氢虽然能提高柴油的十六烷值,但由于低十六烷值的催化柴油比例过重,成品柴油的十六烷值缺口较大。为提高柴油的润滑性和柴油的十六烷值,在目前的情况下,只能通过添加十六烷值改进剂,和抗磨剂来满足产品的需求。并且伴随着质量升级步伐的加快,这方面的矛盾会进一步凸显。因此对十六烷值改进剂和柴油抗磨剂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目前使用的多为酸型抗磨剂和硝酸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随着抗磨剂和十六烷值改进剂的大量应用,在使用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和抗磨剂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由于十六烷值改进剂加入过量所造成的柴油在蒸馏过程中变黑,抗磨剂在使用后也出现有絮状物沉淀生成,造成车辆滤网堵塞、氧化安定性变差和不合格等诸多问题,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抗磨剂和十六烷值改进剂对柴油质量的影响。本论文研究了脂肪酸型抗磨剂和硝酸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对不同性质柴油质量的影响,通过试验考察了脂肪酸型抗磨剂对柴油的校正磨痕直径、酸度、光安定性、氧化安定性、储存稳定性等质量指标的影响;十六烷值改进剂对柴油的十六烷值、外观等质量指标的影响;抗磨剂和十六烷值改进剂协同对柴油储存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脂肪酸型抗磨剂对柴油的润滑性、酸度、光安定性、氧化安定性和储存稳定性影响较大,特别是对润滑性和储存稳定性影响最大;十六烷值改进剂对柴油的十六烷值影响最大。柴油中的胶质、碱性氮含量偏高以及调和储运中带入的杂质是造成柴油加入抗磨剂后储存稳定性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根据研究表明在脂肪酸型抗磨剂加入量控制在不大于300mg/kg,硝酸酯型十六烷值改进剂加入量控制在500mg/kg以内,同时保证空白油的精制深度(控制碱性氮和胶质等),两种添加剂对柴油质量的影响程度较小。在使用脂肪酸型抗磨剂时需保证抗磨剂的质量,要控制抗磨剂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防止生成沉淀,同时需适当控制柴油中胶质和碱性氮含量,防止与酸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应注意与油品进行配伍性实验。在加入添加剂前需进行配伍性试验,确保柴油质量。国三柴油阶段由于加氢不彻底,柴油中胶质和碱性氮含量偏高,易于脂肪酸性发生反应,造成添加剂对国三柴油质量影响较大。随着柴油升级的进行,精制程度的提高,碱性氮和胶质等含量大幅下降,脂肪酸性抗磨剂与之配伍的质量风险大幅下降。
陈献锟[6](2012)在《FCC废催化剂负载镍催化柴油/松节油加氢反应及其性能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原油的重质化和劣质化,催化裂化原料的质量越来越差,致使国内的FCC催化剂多为一次性使用,产生的废催化剂量逐年上升,如何将FCC废催化剂更经济有效地处理或回收利用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重视。本文尝试将FCC废催化剂再生制备成负载型催化剂,用于柴油和松节油的加氢反应,以改善柴油的氧化安定性和获得高顺反比蒎烷,并提高FCC废催化剂的再利用率,变废为宝。主要研究内容如下:以FCC废催化剂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FCC废催化剂负载镍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533 K,反应压力为3 MPa,搅拌转速为360 r·min-1,反应时间为3 h的条件下,考察了自制的雷尼镍、Pd/C催化剂以及FCC废催化剂负载不同镍含量的催化剂对催化裂化柴油的催化加氢反应效果。结果表明,FCC废催化剂负载镍含量5 wt%的催化剂比雷尼镍和Pd/C催化剂具有更好的裂化柴油加氢反应效果。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压力对裂化柴油加氢反应的影响,得到较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13 K,反应时间为lh,反应压力为3 MPa。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镍负载量、还原温度、焙烧温度等催化剂制备条件对松节油加氢反应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考察了各个因素对松节油加氢反应的蒎烯转化率和蒎烷顺反比的影响,获得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镍含量20 wt%,焙烧温度823 K,焙烧时间3 h,还原温度673 K,还原时间2.5 h。采用GC-MS法对FCC废催化剂负载镍催化松节油加氢反应1.5 h的产物进行分析鉴定,共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主要有α-蒎烯、反-蒎烷、顺-蒎烷和对伞花烃等化合物。以最佳条件制备的催化剂进行加氢反应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松节油加氢最优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83 K,反应压力2 MPa,搅拌转速450 r·min-1,催化剂投料量为松节油投料质量的4.5%,反应时间2 h,蒎烯转化率>99.9%,蒎烷顺反比>16:1。采用SEM-EDS、氮气吸附-脱附、XRD、FT-IR、TG-DTA、H2-TPR和NH3-TPD等测试手段对FCC新催化剂、FCC废催化剂和负载镍催化剂等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FCC新催化剂是颗粒饱满的圆形颗粒,比表面积为241.012m2·g-1;FCC废催化剂中存在不规则形状颗粒,表面有突起,部分颗粒破损或坍塌,并含有Ni、V等金属,比表面积为96·124m2·g-1;负载镍后,镍晶粒较均匀的分布在催化剂载体上,FCC新催化剂负载镍催化剂、FCC废催化剂负载镍催化剂和失活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05.395 m2·g-1、91.332 m2·g-1和66.133 m2·g-1;XRD和FT-IR测试结果表明FCC废催化剂的结构遭到一定破坏;XRD图谱显示,在相同的镍负载量和还原条件下,分别以FCC新催化剂和FCC废催化剂为载体时,前者的负载镍催化剂上NiO的衍射峰强度高于后者;在硝酸镍的分解失重阶段,负载在FCC新催化剂上的TG曲线比负载在FCC废催化剂上的曲线平缓;H2-TPR图谱显示,以FCC新催化剂为载体的催化剂比以FCC废催化剂为载体的催化剂的NiO还原温度更高,还原峰较宽;TG-DTA和H2-TPR分析表明,以FCC废催化剂为载体与以FCC新催化剂为载体相比较,载体与活性组分的相互作用为后者较强;NH3-TPD分析表明,FCC新催化剂存在弱酸中心和强酸中心分布,酸量较大;FCC废催化剂具有明显的弱酸中心分布,酸量变小;负载镍后,催化剂的强酸中心强度提高;EDS分析表明,失活催化剂的镍含量比新鲜催化剂的镍含量减少2.72%,活性组分损失量较大。
戴咏川[7](2009)在《超声波作用下高硫柴油深度脱硫研究》文中指出将超声波引入苯并噻吩类化合物的氧化反应之中,使超声波强化作用的物理过程与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氧化反应的化学过程相结合,大幅度提高了氧化反应的反应速率。研究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苯并噻吩类化合物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转化率明显高于常规氧化反应,大约高出3~4倍;三种苯并噻吩类化合物超声波作用下氧化反应的转化率顺序为:4-甲基二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苯并噻吩。系统考察了各种参数对苯并噻吩类化合物超声波作用下氧化反应的影响,获得了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二苯并噻吩转化为砜的转化率高达90%以上。在系统研究苯并噻吩类化合物超声波作用下氧化反应的基础上,将超声波作用应用于高硫柴油脱硫反应之中,开发出高硫柴油超声波作用下氧化深度脱硫技术,实现了由高硫柴油生产低硫柴油的目的。研究表明,与柴油常规氧化脱硫反应相比,超声波作用下柴油氧化脱硫率显着提高,大约是常规氧化脱硫反应的3倍,脱硫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氧化。系统考察了各个反应参数对超声波作用下柴油氧化脱硫反应的影响,找到了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可将高硫柴油中的硫含量降低至50μg/g水平,达到低硫柴油的指标要求。将金属离子(Fe2+和Cu2+)的协同增强作用引入超声波作用下柴油氧化脱硫反应之中,显着提高了柴油的脱硫率。研究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与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反应相比,柴油超声波—Fe2+氧化脱硫反应和柴油超声波—Cu2+氧化脱硫反应的脱硫率分别提高了39.1个百分点和30.7个百分点,Fe2+的协同增强效果明显大于Cu2+。系统考察了各个反应参数的影响,得到柴油超声波—Fe2+氧化脱硫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可将高硫柴油中硫含量降低至30μg/g水平。研究了苯并噻吩类化合物超声波作用下氧化反应和超声波作用下柴油氧化脱硫反应以及柴油超声波—金属离子氧化脱硫反应的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类反应均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表观反应速率常数远大于常规氧化的反应速率常数,苯并噻吩超声波作用下氧化反应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大约是常规氧化反应的5倍,超声波作用下柴油氧化脱硫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明显大于柴油常规氧化脱硫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Fe2+的协同增强系数为2.45, Cu2+为1.06。二苯并噻吩超声波作用下氧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64.79kJ/mol;三种苯并噻吩类化合物超声波作用下氧化反应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顺序为:BT<DBT<4-MDBT。超声波和金属离子的引入,显着提高了柴油氧化脱硫反应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各个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的大小顺序为:超声波—Fe2+氧化脱硫>超声波—Cu2+氧化脱硫>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常规氧化脱硫反应;显着降低了柴油氧化脱硫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各种反应的表观反应活化能大小顺序为:超声波—Fe2+氧化脱硫<超声波—Cu2+氧化脱硫<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常规氧化脱硫反应。还探讨了超声波作用下柴油氧化脱硫反应机理和柴油超声波—金属离子氧化脱硫反应机理,表明这两类脱硫反应均属于自由基反应机理。分析了加氢脱硫反应和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反应的优劣势以及投资效益的基础上,提出了加氢—超声波氧化脱硫联合技术,与单独加氢脱硫技术或者单独超声波作用下氧化脱硫技术相比,加氢—超声波氧化脱硫联合技术不仅可以获得高收率的低硫或超低硫柴油产品,而且在投资和效益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竞争力,尤其是生产超低硫柴油产品时的经济效益更加显着,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且具有良好工业前景的新工艺技术。
魏红明,罗琳[8](2007)在《改善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影响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的因素,对改善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集中在酸碱精制、溶剂精制、吸附精制、加速老化法精制和添加稳定剂等非加氢精制方法的原理及进展方面,对各种精制方法进行了比较。
姚如杰,刘泉山,王永红,杜引雪[9](2006)在《柴油稳定剂的研制》文中指出针对国内柴油组分特点和质量状况,合成了具有抗氧稳定效果的含氮化合物,与其它功能组分配伍形成稳定剂配方,经过产品放大、性能评价试验和应用试验,证明该剂对催化柴油具有优良的稳定效果,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沈强锋,郑文清[10](2006)在《柴油稳定剂在催化柴油生产中的应用》文中指出针对催化柴油颜色变深及安定性变差的原因,以镇海炼化公司Ⅱ-催化裂化柴油、Ⅱ-催化裂化柴油(20%)加Ⅲ-加氢柴油(80%)混合柴油为二种基础油,探索了柴油稳定剂对催化柴油、混合柴油色度、沉渣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工业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果表明:混合柴油在储存三个月后,仍能达到合格产品要求。
二、加氢柴油光安定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氢柴油光安定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
1.1 含氮化合物 |
1.2 含硫化合物 |
1.3 重芳烃及部分饱和多环芳烃 |
2 结论与展望 |
(2)辽河稠油润滑油馏分加氢反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润滑油的概念及分类 |
1.1.1 润滑油的概念 |
1.1.2 润滑油的分类标准 |
1.2 润滑油的性能指标 |
1.3 工业润滑油产品概述 |
1.3.1 变压器油 |
1.3.2 橡胶填充油 |
1.3.3 冷冻机油 |
1.3.4 白油 |
1.4 润滑油生产工艺概况 |
1.4.1 溶剂精制-加氢组合工艺 |
1.4.2 聚α-烯烃润滑油的工艺技术 |
1.4.3 RIPP高压全氢型工艺 |
1.4.4 SK公司的UCO润滑油生产工艺 |
1.5 润滑油加氢催化剂概述 |
1.6 文献小结 |
1.7 课题背景与目标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路线 |
2.2 实验仪器装置介绍 |
2.2.1 加氢装置介绍 |
2.2.2 6L宽沸点蒸馏切割仪介绍 |
2.2.3 超高分辨率质谱仪介绍 |
2.3 加氢工艺催化剂 |
2.3.1 催化剂装填 |
2.3.2 催化剂活化 |
2.4 小结 |
第3章 加氢处理工艺条件优化 |
3.1 试验原料及性质分析 |
3.2 反应机理 |
3.3 加氢处理条件优化 |
3.3.1 最佳反应温度 |
3.3.2 最佳反应空速 |
3.4 产品性质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异构脱蜡-补充精制方案 |
4.1 异构脱蜡反应机理 |
4.2 补充精制反应机理 |
4.3 异构脱蜡-补充精制串联试验 |
4.4 小结 |
第5章 蒸馏方案及产品性质分析 |
5.1 蒸馏切割 |
5.2 产品性质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能改进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柴油氧化反应机理 |
2 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能改进方法 |
2.1 添加抗氧化剂法 |
2.2 掺混法 |
2.2.1 生物柴油混配法 |
2.2.2 0#柴油混配法 |
2.2.3 生物油混配法 |
2.3 加氢法 |
3 优化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能新方法 |
4 结束语 |
(4)重柴油加氢-催化裂解组合工艺增产高附加值产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催化裂化柴油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车用柴油质量升级趋势 |
1.2.2 催化裂化柴油的精制方法 |
1.2.3 催化裂化柴油综合利用新技术 |
1.3 催化裂化油浆研究现状 |
1.3.1 催化裂化油浆中催化剂粉末分离技术 |
1.3.2 国内外催化裂化油浆主要加工组合工艺 |
1.4 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1.4.1 课题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2 论文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装置 |
2.1.1 ZDT-1 型催化裂化中试装置 |
2.1.2 加氢装置 |
2.1.3 重油微反装置 |
2.1.4 固定流化床装置 |
2.2 原料与产品分析 |
2.2.1 原料分析 |
2.2.2 产品分析 |
2.3 催化剂性质主要表征方法 |
第三章 催化柴油直接回炼裂解性能研究 |
3.1 催化原料和催化剂的性质 |
3.2 催化原料催化裂解反应性能 |
3.3 催化裂化柴油直接回炼反应性能 |
3.3.1 产物分布 |
3.3.2 汽柴油组成与性质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催化柴油加氢后回炼裂解性能研究 |
4.1 实验原料与催化剂的性质 |
4.2 催化柴油和加氢柴油催化裂解产物分布对比 |
4.3 芳烃模型化合物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
4.3.1 原料和催化剂性质 |
4.3.2 催化剂组成的影响 |
4.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4 剂油比的影响 |
4.4 加氢-催化裂解组合工艺经济性初步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各催化馏分油加氢后催化裂解性能研究 |
5.1 实验原料与催化剂的性质 |
5.2 加氢处理对各馏分油基本物性的影响 |
5.3 加氢处理对各馏分油催化裂解性能的影响 |
5.3.1 产物分布 |
5.3.2 产物组成与性质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催化剂组成对加氢前后催化柴油裂解性能的影响 |
6.1 原料和催化剂性质 |
6.2 催化剂组成对加氢柴油裂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6.3 催化剂性质与其催化性能间关联性分析 |
6.4 选择性加氢与催化裂解组合工艺反应网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添加剂对柴油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柴油质量升级后柴油生产面临的问题 |
1.3 常用抗磨剂和十六烷值改进剂 |
1.3.1 常用抗磨剂 |
1.3.2 常用十六烷值改进剂 |
1.4 添加剂(抗磨剂和十六烷值改进剂)作用机理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6 本文研究思路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目标 |
1.6.3 拟解决问题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材料 |
2.2 实验用分析方法 |
2.3 实验设备 |
第3章 抗磨剂对柴油质量的影响 |
3.1 抗磨剂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 |
3.1.1 样品洁净性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 |
3.1.2 加剂量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 |
3.1.3 抗磨剂对柴油储存润滑性的影响 |
3.2 抗磨剂对柴油酸度的影响 |
3.3 抗磨剂对柴油十六烷值的影响 |
3.4 抗磨剂对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 |
3.5 抗磨剂对柴油光安定性的影响 |
3.6 抗磨剂对柴油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4章 十六烷值改进剂对柴油质量的影响 |
4.1 十六烷值改进剂对柴油十六烷值的影响 |
4.2 十六烷值改进剂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 |
4.3 十六烷值改进剂对柴油外观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抗磨剂和十六烷值改进剂协同效应对柴油质量的影响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FCC废催化剂负载镍催化柴油/松节油加氢反应及其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FCC废催化剂 |
1.2.1 FCC废催化剂来源 |
1.2.2 FCC废催化剂利用 |
1.3 催化裂化柴油 |
1.3.1 柴油的不安定因素 |
1.3.2 柴油的精制 |
1.4 松节油 |
1.5 蒎烷的性质及应用 |
1.5.1 蒎烷的性质 |
1.5.2 蒎烷的应用 |
1.6 松节油催化加氢研究概况 |
1.6.1 国外研究概况 |
1.6.2 国内研究概况 |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8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裂化柴油催化加氢反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催化剂的制备 |
2.2.2 催化柴油加氢反应的活性评价 |
2.3 单因素实验设计 |
2.3.1 反应温度 |
2.3.2 反应时间 |
2.3.3 反应压力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不同催化剂性能的比较 |
2.4.2 反应温度的影响 |
2.4.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2.4.4 反应压力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松节油催化加氢反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催化剂的制备 |
3.2.2 催化松节油加氢反应的活性评价 |
3.2.3 催化剂的表征 |
3.3 单因素实验设计 |
3.4 正交设计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原料与产物的分析鉴定 |
3.5.2 不同催化剂对松节油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 |
3.5.3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5.4 正交实验结果 |
3.5.5 催化剂的重复催化活性 |
3.5.6 催化剂的表征 |
3.6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超声波作用下高硫柴油深度脱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柴油质量分析及柴油标准要求 |
1.2.1 柴油含硫量对汽车尾气排放的影响 |
1.2.2 柴油质量标准的要求 |
1.2.3 中国柴油质量的现状 |
1.2.4 柴油中含硫化合物的分布 |
1.2.5 柴油深度加氢脱硫存在的问题 |
1.3 柴油氧化脱硫技术发展趋势 |
1.3.1 含硫化合物氧化机理 |
1.3.2 过氧化氢氧化技术 |
1.3.3 其它氧化剂氧化技术 |
1.4 超声波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
1.4.1 超声波作用特点 |
1.4.2 超声波的空化效应 |
1.4.3 影响超声波空化的主要因素 |
1.4.4 超声波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1.1 苯并噻吩类化合物 |
2.1.2 萃取剂 |
2.1.3 氧化剂和催化剂 |
2.2 原料及产品性质 |
2.3 实验仪器 |
2.4 实验仪器与分析方法 |
2.4.1 实验方法 |
2.4.2 原料及产品分析方法 |
2.5 实验方案设计 |
第3章 超声波对 BTs 氧化反应的影响 |
3.1 过氧化氢—乙酸体系 pH 值的变化 |
3.1.1 乙酸加入量对体系pH影响 |
3.1.2 过氧化氢加入量对体系pH影响 |
3.2 超声波对DBT氧化反应的强化 |
3.3 反应参数对DBT氧化的影响 |
3.3.1 反应温度对DBT氧化的影响 |
3.3.2 反应时间对DBT氧化的影响 |
3.3.3 过氧化氢浓度对DBT氧化的影响 |
3.3.4 过氧化氢与酸对DBT氧化的影响 |
3.3.5 DBT初始浓度对氧化的影响 |
3.4 苯并噻吩类化合物氧化转化率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波作用下高硫柴油深度脱硫研究 |
4.1 实验方案的确定 |
4.2 超声波对柴油脱硫反应的强化作用 |
4.3 反应参数对柴油脱硫反应的影响 |
4.3.1 超声波频率对柴油脱硫反应的影响 |
4.3.2 超声波功率对柴油脱硫反应的影响 |
4.3.3 反应温度对柴油脱硫反应的影响 |
4.3.4 超声波作用时间对柴油脱硫的影响 |
4.3.5 H_2O_2/S比对柴油脱硫的影响 |
4.3.6 过氧化氢浓度对柴油脱硫的影响 |
4.3.7 水相pH值对柴油脱硫反应的影响 |
4.4 酸催化剂和氧化剂对柴油脱硫的影响 |
4.4.1 酸催化剂对柴油脱硫反应的影响 |
4.4.2 氧化剂对柴油脱硫反应的影响 |
4.5 金属离子与超声波协同作用 |
4.5.1 金属离子与超声波的协同增强作用 |
4.5.2 金属离子体系下超声波功率的影响 |
4.5.3 金属离子浓度对柴油脱硫的影响 |
4.5.4 金属离子体系下水相pH值的影响 |
4.6 柴油性质对脱硫反应的影响 |
4.7 柴油脱硫产品性质的变化 |
4.8 连续超声波作用下的脱硫效果 |
4.9 超声波的热效应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声波作用下的氧化反应动力学 |
5.1 超声波作用下DBT氧化反应速率方程 |
5.2 苯并噻吩类化合物超声波作用下速率方程 |
5.3 超声波作用下柴油脱硫反应动力学 |
5.4 金属离子的协同增强作用 |
5.5 超声波作用下柴油氧化反应机理 |
5.5.1 超声波的化学效应 |
5.5.2 柴油氧化脱硫反应机理 |
5.5.3 超声波—金属离子协同作用柴油氧化反应机理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高硫柴油加氢—超声波联合脱硫研究 |
6.1 高硫柴油加氢脱硫 |
6.2 高硫柴油加氢—超声波联合脱硫 |
6.2.1 加氢—超声波联合脱硫技术 |
6.2.2 加氢—超声波联合脱硫的优势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改善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影响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的因素分析[1-4] |
2 改善催化裂化柴油的安定性研究 |
2.1 酸碱精制 |
2.2 溶剂精制 |
2.3 吸附精制 |
2.4 加速老化法精制 |
2.5 添加稳定剂[20] |
3 结 语 |
(10)柴油稳定剂在催化柴油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室评价试验 |
1.1 试验原料选择 |
1.2 稳定剂筛选 |
1.3 试验结果 |
2 工业应用试验 |
3 技术经济分析 |
4 结论 |
四、加氢柴油光安定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润滑油基础油光安定性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贾未鸣,高旭锋,王少军,张会成. 当代化工, 2020(07)
- [2]辽河稠油润滑油馏分加氢反应性能研究[D]. 郑硕.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3]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能改进研究进展[J]. 吴永会,李法社,王霜. 中国油脂, 2018(12)
- [4]重柴油加氢-催化裂解组合工艺增产高附加值产品研究[D]. 张海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5]添加剂对柴油质量影响的研究[D]. 李俊涛. 武汉工程大学, 2016(07)
- [6]FCC废催化剂负载镍催化柴油/松节油加氢反应及其性能表征[D]. 陈献锟. 广西大学, 2012(05)
- [7]超声波作用下高硫柴油深度脱硫研究[D]. 戴咏川.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9(11)
- [8]改善催化裂化柴油安定性的研究进展[J]. 魏红明,罗琳. 当代化工, 2007(04)
- [9]柴油稳定剂的研制[A]. 姚如杰,刘泉山,王永红,杜引雪.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 2006
- [10]柴油稳定剂在催化柴油生产中的应用[J]. 沈强锋,郑文清. 炼油与化工,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