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输液渗漏机理及其危害的防治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巫美强,王露,刘数华[1](2019)在《混凝土开裂机理及其生物水泥修复评述》文中研究指明对于混凝土工程来说,裂缝一直是难以攻克的问题。综述了裂缝的机理、类型、危害及其修复方式,并专门介绍了诸如渗透结晶自修复技术,电解沉积自修复技术等混凝土裂缝自修复技术,另外还介绍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修复技术,系统描述了基于此技术研制的生物水泥,包括其作用机理、生物固定载体、作用效果等内容。与传统的修复材料相比,生物水泥是更为绿色环保的新型胶凝材料,但与此同时,这种水泥仍存在一些不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王嘉冰[2](2017)在《3种无公害药剂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是一种入侵性兼危害性极强的蛀干害虫,原产于中国和朝鲜,现已入侵到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这种害虫一旦入侵到新环境并且定殖成功,若不加以人为控制,将会有大面积森林被其危害,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在天牛类害虫大发生时期,防治措施以化学防治为主,随着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目前对高残留、高毒性的杀虫药剂已限制使用。为了探索防治天牛的新型绿色杀虫剂,本研究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3种高效、低毒且对环境友好的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进行化学防治。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为3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成虫的防治效果以及3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2种解毒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种内吸性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试验树种为馒头柳Salix matsudana,采用树干输液法对供试样树进行输液防治,杀虫剂质量浓度分别设为:氯虫苯甲酰胺2、4、8 g/L,氟虫双酰胺0.6、1.2、2.4 g/L,吡虫啉2.8、5.6、11.2g/L,对照组使用10%乙醇溶液。结果发现,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对幼虫防治效果分别为37.7%54.5%、41.9%66.0%和59.1%86.4%。防治后,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处理过的样树上无新产卵刻痕,吡虫啉处理过的样树上,有新产卵刻痕的株数占总株数的1/7,产卵刻痕密度为0.57个/株;对照组树干中,有新产卵刻痕的株数占总株数的50%60%,产卵刻痕密度为22.2个/株。说明这3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产卵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驱避作用。因此,这3种内吸性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虫口密度的有效控制以及降低其对林木的危害具有潜在价值。(2)3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2种解毒酶活性的影响。3种杀虫剂通过输液法对样树进行处理,对照组用10%乙醇溶液处理,16 d后采集树干内的幼虫并测定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结果发现,(1)天牛幼虫羧酸酯酶活性,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处理组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吡虫啉处理组低于对照组但不显着;(2)天牛幼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氟虫双酰胺处理组显着低于对照组,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组低于对照组但不显着,吡虫啉处理组高于对照组但不显着。以上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能够促进光肩星天牛幼虫羧酸酯酶活性,抑制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吡虫啉能够抑制天牛幼虫羧酸酯酶活性,促进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3)3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室内防治效果。采用带叶枝条喷雾法对光肩星天牛进行室内防治试验,3种杀虫剂的稀释倍数分别为:吡虫啉20000、30000、50000倍,氯虫苯甲酰胺100、300、500倍,氟虫双酰胺2500、3750、5000倍,对照组喷施自来水。结果发现,各处理组天牛成虫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吡虫啉1.392.89 d,氯虫苯甲酰胺1.722.97 d,氟虫双酰胺1.723.78 d,显着低于对照组(10.18 d)。3种杀虫剂均显着降低了天牛成虫的平均存活时间,6 d内处理组成虫死亡率即可达到100%。处理组成虫取食量减少或不取食,显着低于对照组成虫取食量。结果表明,这3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成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安蕾[3](2014)在《十氯联苯优势菌种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本实验,以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为研究对象,选取多氯联苯中具有代表性的十氯联苯,以渭河成熟底泥中的菌种为实验微生物来源,实验所采取的方法为厌氧降解法,对天然微生物进行培养驯化,从而分离出能降解十氯联苯的单菌株,同时进行降解实验,筛选出十氯联苯优势降解菌种。以不同接种量、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不同十氯联苯初始浓度条件下探讨十氯联苯优势菌种的最适生长条件及在最适条件下的降解能力。本实验所得如下结论:1、混合菌群在厌氧环境中的培养:以渭河成熟底泥中的微生物为菌源,在pH值为7.0,温度为15℃条件下,以十氯联苯为唯一碳源进行厌氧驯化,逐渐提高十氯联苯的浓度,得到对十氯联苯有降解能力的混合菌群;2、筛选优势菌种:混合菌群经分离纯化得到2种单菌株(编号C1、C2),在pH值为7.0,温度为15℃,十氯联苯浓度为1mg/L的条件下,分别对2种单菌株做降解实验,7天后的降解率分别为49.59%、72.30%,C2菌作为实验优势菌种;3、优势菌种C2最适生长条件研究:以不同接种量、不同温度、不同pH值、不同十氯联苯初始浓度条件下探讨十氯联苯优势菌种的最适生长条件。得出十氯联苯优势菌种最适生长条件为微生物接种量:30ml;pH值:7.0,温度:15℃,十氯联苯初始浓度:1mg/L;4、优势菌种C2在最适生长条件下的降解:在pH值:7.0,温度:15℃,十氯联苯初始浓度:1mg/L环境中,厌氧降解7天后,十氯联苯降解率为85.07%;5、菌株C1、C2混合后对十氯联苯的降解:将优势菌C2与另一菌株C1两两等体积混合,在最佳降解条件下厌氧降解7天后,观察其对十氯联苯的降解情况,并与单独优势菌种做比较,发现菌株C1+C2混合后的降解率稍低于单独优势菌种C2的降解率,得出菌种C1和优势菌种C2之间存在竞争作用的结论。本实验的结果对生物降解多氯联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对多氯联苯的污染预防治理工程奠定了基础,对环境中多氯联苯的降解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段成英[4](2014)在《输液三通连接微量泵及输液瓶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逆流现象危害及预防》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输液三通连接微量泵及输液瓶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时出现逆流现象的危害及其处理和预防方法。方法:将2009年2月2011年2月采用输液三通连接微量泵及输液瓶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20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5.56.0号头皮针穿刺,行一般护理;总结逆流现象的危害,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2月采用输液三通连接微量泵及输液瓶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的21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2022G静脉留置针穿刺,采用针对逆流现象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神志改变均好于对照组(P<0.01),穿刺部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输液三通连接微量泵及输液瓶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发生的逆流现象危害大,必须引起重视。而选用较大号的套管针或静脉置管比用小号头皮针输注血管活性药物发生逆流现象少,穿刺并发症也少;标记茂菲氏滴壶液面是观察有无逆流现象的方法,一旦液面升高应该排尽输液管路逆流药液,然后才能疏通输液通道继续输液,以免发生意外。
金春华[5](2012)在《CRRT在全身炎症反症综合征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中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对全身炎症反症综合征合(SIRS)合并毛细血管渗漏(CL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ICU收治的SIRS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患者病例资料,分为CRRT组及对照组,其中CRRT组18例患者在出现CLS后24小时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CRRT组治疗,对照组20例仅接受综合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相关生化指标、血管外肺水指数(EVWL)、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6(IL-6)、APACHE Ⅱ水平变化、ICU住院时间、病死率,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所有计量资料均x±s以表示,采用使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a=0.05,P<0.05。结果:对开始接受治疗Oh到治疗后24h、48h、72h内相同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液动力学指标、氧合指数和呼吸、血管外肺水指数、肺血管通透性指数均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其中CRRT组的变化更为显着(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ACHE Ⅱ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P<0.01),其中CRRT组患者水平的改变更为显着(与对照组比较,P<0.05)。CRRT组患者的ICU平均住院天数、病死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结论:接受CRRT的患者能更快更有效改善炎症,改善血管通透性,从而更快的改善病情。
李霞[6](2012)在《农村面源污染的风险与秩序重建 ——以三峡地区一个土家庭乡为例》文中指出本文从生活者的角度来考察环境问题,认为而源污染是社会转型中所发生的社会失序在环境问题上的投射。以风险社会的理论视角来看,而源污染是现代性的风险之一。尤其在农村地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原有的乡村社会结构受到冲击,这种冲击不仅体现为村民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且体现为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变化所带来的环境负荷加大,其中尤为令人瞩目的是乡村垃圾的日益增长与垃圾处理无序力方面的矛盾。本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导论,对而源污染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认为而源污染研究是环境社会学领域的一个较新的课题,之前的研究多集中于自然科学领域,强调以技术手段来调控而源污染。如果运用社会学理论,通过个案研究方法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理解而源污染问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该研究。第二章为田野点介绍,按照从县到乡再到村的顺序介绍了本文实地调查研究地点的相关情况。第三章为物质篇,主要叙述了本文所选择的田野点所在区域的环境本底特征,并从当地农民的生产与生活两个方面阐述了当地生产与生活方面的特点与变化,以及这些特点与变化与农村面源污染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为风险篇,主要探讨了跨区域存在的面源污染问题,分为县域面源污染、村域垃圾问题以及污染源扩散三大方面。县域面源污染的风险在于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水土污染与自然灾害频发,村域垃圾问题在于垃圾的排放与处理无序化,面源污染源在农村的扩散是风险加剧的一种表现。第五章为探因篇,首先讨论了农民是否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认为农民将环境视为生活的背景,在强大的生存逻辑下对风险感知较弱。本章进一步探讨了面源污染的路径依赖问题,并且认为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的制度空缺使面源污染这一问题没能得到较好的控制与解决。第六章为实践篇,本章介绍了田野所在地环境保护的实践行为,认为实践虽然与观念之问存在分裂,但两者可以得到调和。而源污染是现代社会秩序失序的一种表现,而源污染的治理是一种秩序重建的努力。秩序重建有赖于公众风险感知能力的加强以形成社会共识,其中社会教育是调和实践与观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有助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公众意识。第七章为总结与讨论,本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回顾,进一步讨论了如何从风险与秩序来探讨面源污染问题,并试图提出有关面源污染应对的多元思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一是所研究的问题较新,二是观察视角较新,三是在分析中注重主位观点。面源污染自20世纪90年代在国内才逐渐成为一个关注较多的问题,社会科学方而的有关研究起步更晚,本文选择这一较新的问题作为社会问题之一种进行探讨,有一定的新意。有关面源污染的考察多注重从外部进行归因,较少考虑生活于农村的生活者对于环境所持的态度,本文从生活者的视角透视面源污染问题,运用了人类学中的主位与客位的方法论,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本文认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产生和扩散与农村社会转型息息相关,将农村而源污染问题视为农村社会秩序调整的一个方面,强调从社会秩序重建的角度来治理而源污染,通过社会教育转变观念,从实践上实现而源污染的治理,讨论问题的角度具备一定的新意。本文的不足在于全文的理论深度还不够,虽然涉及面源污染的表现及原因分析,探讨了在面源污染这一风险下,个体风险感知能力、有限的而源污染应对手段以及面源污染应对中制度空缺这儿个相关原因使面源污染的风险有加剧的可能,但全文未能更好地利用国家—市场—社会这一视角更深入地探讨面源污染的体制动因,理论分析尚有不足之处。
李付亮[7](2012)在《Fbln5-RPE对AMD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阻抑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和目的老年黄斑病变(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不可逆视力损伤的最常见原因,其中湿性AMD为国内外50岁以上人群低视力和致盲的重要原因,发病率不断增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azition, CNV)形成是其危害视功能的主要病理基础和首要原因。在触发CNV的机制中,VEGF与抗血管生成因子之间的失衡尤为重要。VEGF是一种分泌性蛋白质,它可诱发血管生成,增加血管渗透性,引发炎症,而这些因素又与湿性AMD的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因此,众多学者在开发湿性AMD治疗药物时,都将VEGF当作潜在的治疗靶标,比如以适配子或者抗VEGF抗体片段形式出现的哌格太尼、兰尼单抗、Avastin等。而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不能在患部长效存在,即使应用各种缓释技术,由于局部微环境病理性VEGF长时间分泌,因此仍无法满足抑制VEGF的需求;尤为重要的是这些药物与VEGF结合后,由于代谢的困难,存在加重drusen的危险,所以抑制VEGF的产生将比降解或拮抗它更有利于AMD的治疗。同时脂褐质过载的RPE细胞功能障碍始终是AMD的一个重要的不利因素,在CNV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ruch’s膜的粗糙,弹力纤维层变薄甚至断裂,RPE和Bruch’s膜粘附力下降,为CNV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促进因素,或者是诱因之一。因此,虽然目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th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抗体和光动力疗法等对CNV具有短期疗效,但对视功能恢复作用甚微。目前尚无能同时有效阻抑CNV和修复脉络膜-Bruch’s-RPE膜复合体的治疗措施。作为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外基质蛋白,Fibulin5(Fbln5)基因在AMD病程发展中,尤其在CNV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在体内可调节细胞生长、运动及粘附,并且具有明显抑制新生血管的作用,虽然目前不能完全了解其对抗新生血管形成及VEGF作用的机制,但许多体内和体外研究证实了FBLN5可以从多个环节中对抗新生血管的形成,并且是通过RGD基序起作用的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机理。其次,FBLN5能防止弹性蛋白病变的发生,同时充当载脂蛋白A和整合素的配体,FBLN5可通过钙依赖结合弹性蛋白的方式,促进弹性纤维组装并结合到微纤维系统中。FBLN5缺乏时由于深部弹力纤维结构的破坏,可引起皮肤、肺和脉管系统显着的异常。FBLN5的这两个重要作用恰好可以用来从不同环节抑制CNV,已有研究表明在眼部FBLN5可由RPE分泌,参与Bruch’s膜及部分玻璃膜疣的组装。另外,有系列研究发现在Fbln5基因突变与AMD具有相关性,并认为是其致病基因之一。Fbln5的突变改变了与弹性蛋白原的连接特性,可能导致Bruch’s膜正常弹性纤维的组装及稳定性异常;同时Fbln5的突变干扰了RPE与Bruch’s膜的正常粘附关系,这与AMD的血管模型的发病机制相符。因此,本课题假设:过表达FBLN5的RPE(Fbln5-RPE)视网膜下移植既能抑制VEGF产生又能补充RPE修复脉络膜-Bruch’s-RPE膜复合体,可能是治疗AMD的新手段。本研究内容是构建Fbln5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RPE;体外检测其对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Coroidal Endothelial Cells)增殖、迁移功能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将Fbln5-RPE移植到CNV动物模型的视网膜下腔,通过手术前后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测研究对CNV的抑制作用,由此,探讨RPE转染Fbln5后移植治疗CNV的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应用Rat Fbln5全长cDNA质粒(pExpress-1-Fbln5),构建pZlen-Fbln5-IRES-GFP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原代培养Long Evans(LE)大鼠RPE,采用Quantitative real-timePCR(Q-PCR)方法,从基因水平检测慢病毒FBLN5的过表达。提取培养上清液,进行FBLN5的Western-Blot检测,检测分析所构建慢病毒FBLN5过表达和分泌至细胞外的能力。2. Fbln5-RPE对CECs增殖和迁移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实验分为三组,即单纯RPE组(空白对照)、GFP空载转染RPE(GFP-RPE)组(阴性对照)和Fbln5-RPE组(实验组)。采用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将上述三种RPE细胞分别与RF/6A猴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系(choroidal endothelial cells,CECs)进行共培养。按迁移模式共培养24小时后,检测穿透小室底膜的CECs数量和OD值,研究FBLN5抑制CECs迁移的作用。按增殖模式分别共培养24、48和72小时后,应用甲基噻唑基四唑细胞增殖检测法(Methyl-Thiazolyl-Tetrazolium, MTT)和流式细胞周期检测法对Fbln5-RPE抑制CECs增殖的作用进行研究。同时,Q-PCR检测Fbln5-RPE对共培养CECs中CXCR4,VEGF,TGFB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制。3.建立Long Evans大鼠CNV模型,视网膜下腔移植Fbln5-RPE,研究其抑制体内CNV生成的作用,按转染RPE病毒种类的不同分为GFP-RPE组(阴性对照)和Fbln5-RPE组(实验组)。在移植前和移植后1、2、3、4周分别行眼底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检查,分析移植前后CNV渗漏面积比值和计数比值,进行两组间的统计分析。结果第一部分Fibulin5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染RPE的研究1.成功构建pZlen-IRES-Fbln5-GFP慢病毒表达载体,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完全正确,感染RPE的效率在70-80%左右。2.成功体外原代培养了LE大鼠RPE,纯度大于90%,具有富含色素、呈多角形的形态特点,广谱角蛋白DAB鉴定阳性,随着传代色素会越来越少、形态梭形变化。3. Fbln5-RPE中Fbln5表达量是对照组的28倍以上。培养上清液WB检测发现FBLN5相对于对照组显着过表达,并能高效分泌至细胞外。第二部分Fbln5对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1.体外共培养迁移抑制试验发现Fbln5-RPE可显着抑制CECs迁移透过Transwell小室底膜的数量(n=5,P <0.01)。而空载体对照组没有这种效果(n=5, P>0.05)。2.体外共培养第1、2、3天,MTT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Fbln5-RPE均可显着抑制CECs的OD值(n=5,P <0.05),提示Fbln5-RPE具有抑制CECs增殖的作用。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n=5, P>0.05)。3.体外共培养第1、2、3天,Fbln5-RPE均可显着抑制CECs细胞S期的比例和细胞增殖指数,其增殖显着受到抑制(n=3,P <0.05),进一步证明Fbln5-RPE抑制CECs增殖的作用。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n=3, P>0.05)。而各个时间点CECs的凋亡系数三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n=3, P>0.05)。4.体外共培养第1、2、3天,Q-PCR发现相对于两个对照组,Fbln5-RPE下调了CECs中CXCR4,VEGF,TGFB1基因表达水平,相对表达倍数统计分析有显着差异(n=3,P <0.01),提示Fbln5-RPE下调CXCR4,VEGF可能是抑制CECs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第三部分激光诱导CNV模型视网膜下腔移植Fbln5-RPE的体内研究1.成功建立激光诱导LE大鼠CNV模型,1-5周FFA显示70%左右的激光点有荧光素渗漏,同期眼球冰冻切片可见CNV形态。2.移植后1、2、3、4周后, GFP绿色荧光阳性细胞在神经视网膜下腔排列成带状,并向视网膜层间迁移。移植后第2、3、4周,CNV渗漏面积比值和CNV数量比值,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n=3,P <0.05),提示Fbln5-RPE视网膜下腔移植有抑制CNV的作用。全文结论与学术意义1.成功构建pZlen-Fbln5-IRES-GFP慢病毒表达系统并率先应用到眼科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研究中。充分利用了慢病毒长期、高效和整合基因组的优点,为进一步的实验尤其是需要较长期观察的体内试验提供了有利条件。实验结果分别从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证明了FBLN5能高效表达于RPE细胞并且分泌至细胞外,为进一步的共培养实验和体内移植实验提供了方法学基础。2.应用Transwell共培养体系,从基质胶迁移实验、MTT、细胞周期、增殖指数和凋亡系数等多个层面充分证实了Fbln5-RPE能显着抑制共培养CECs的增殖和迁移,并发现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共培养CECs中VEGF和CXCR4表达来实现。本研究提示Fblin5-RPE可能具有抗CNV形成的作用。3.成功建立激光诱导大鼠CNV模型,将Fbln5-RPE移植于动物模型视网膜下腔,率先发现Fbln5-RPE可显着降低CNV荧光素渗漏面积和减少CNV数量,证实了Fbln5-RPE移植可抑制CNV生成。综合体外和体内试验结果,本研究提示Fbln5-RPE移植为临床治疗CNV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望成为一种治疗CNV性AMD的新策略。
彭玉兰[8](2011)在《废弃物的环境责任界定与治理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废弃物问题是各国政府和人们都十分关注的“世界难题”。通过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形式实现经济成长的结果是废弃物的大量产生、新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废弃物的最终处理填埋场所严重不足、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不高等等,这一系列的由废弃物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着世界经济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在解决废弃物问题上有一种错误认识,认为环境保护是游离于经济活动之外的一种特殊活动,单方面强调政府行为,而忽视了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废弃物引发的环境问题的产生不仅是经济运行机制在特定领域内不能自身调节而失灵产生的,也是由于非经济系统(或者是政治社会力量)未能校正经济机制失灵而产生的。因此,解决环境问题应将环境作为经济系统的一种资源,以经济的手段低成本、高效率地配置和使用这种资源,实现经济机制失灵的校正。在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框架下,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与物流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本文对废弃物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环境外部性的特点、环境市场机制、生产者责任延伸对废弃物的防治、废弃物处理市场的形成、废弃物“零排放”实现机制等问题和一般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此来解析中国废弃物的治理现状,并提供有关政策建议。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废弃物的产生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环境外部性的多边性使废弃物处理市场不会自发存在,需要政府对废弃物进行管制。实践证明,这种命令加控制型的末端治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废弃物问题。第二,对废弃物的治理,“源头预防”优于“末端治理”,环境市场机制才能完全实现环境外部成本的内部化。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中发生基础性作用的关键是明确界定环境产权,并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就是一种有效的基于源头防范的废弃物治理市场机制。第三,纠正环境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无效性有两条重要的思路:征收统一的庇古税和发放可交换排污权许可证。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在由市场机制对排污权分配调节和国家对排污行为进行禁止性干预的条件下,都能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第四,在环境规制得到严格执行的前提下,生产企业将有动力选择最优的废弃物处理方式。在排污税足够高的条件下,生产企业会选择对废弃物进行自处理或将其外包于第三方,而不会愿意缴纳排污税。如果污染处理技术确实存在较强的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选择废弃物处理业务外包是合算的。市场将总是会催生出最好的环境治理方法。第五,实现资源减量化和“零排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场、企业和个人协同作用。在其综合实现机制中,市场机制是灵魂,政府对环境责任的界定和控制则是关键。当环境责任和生产者延伸责任被完整地界定之后,市场将发挥作用,迫使生产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考虑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里对环境的影响,从源头上就消灭有害物质,减少物质资源进入生产系统,从闭环供应链的全过程来优化商业流程。第六,根据发达国家治理废弃物的经验,中国近30年废弃物治理及排污收费实践失灵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规范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等经济主体的责任和行为。建立健全完善的废弃物处理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并严格执行相关制度是解决我国废弃物问题的关键。
牛海霞[9](2010)在《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文中认为FDI对促进中国出口、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废弃物进口也解决了一些地区和行业的能源和原材料短缺问题。但如果我们将环境容量作为资源要素,将环境资源禀赋纳入H-O模型,发现现实中的跨国污染转移已影响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伴随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跨国污染转移形式已由直接进入转为渗透进入,渗透特征由“北南单向渗透”发展到与“东西单向渗透”并存,由传统制造业的伴随性渗透发展到高新技术行业的隐蔽滞后性渗透等,但目前学者还没有对此进行研究并给出理论解释,因而也就忽略了要素跨国流动引致渗透污染的比较利益扭曲问题。鉴于此,本文立足跨国污染转移现状,从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时空演变出发,沿着贸易和投资两条主线展开对渗透特征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而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形成机理主要是信息障碍,因此化解信息障碍的制度安排是治理跨国污染转移的关键,通过矫正信息扭曲进而矫正利益扭曲,达到对外开放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可归结为伴随性、隐蔽滞后性和产业链污染三大特征:一是伴随性渗透特征。跨国污染转移伴随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在全球分布的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北南单向渗透”特征,在中国国内同时具有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东西单向渗透”特征。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伴随性”渗透污染主要表现在禁止进口的有害废弃物以自动类或限制类固体废物进口名义夹带、欺骗或走私引致的渗透污染。伴随外资准入制度和技术引进的渗透污染主要表现在污染密集型行业和外资垄断行业,部分高新技术行业也具有伴随性渗透特征。二是隐蔽滞后性渗透特征。通过瞒报、夹带等手段以可资源化废弃物名义走私有害废弃物,以及大部分可资源化废物在堆放、再加工、消费等过程产生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由于高新技术特征掩盖了一些环保方面的隐患,因此FDI进入高新技术行业引致的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更严重,其危害难以计量甚至不可逆。三是产业链渗透特征。不仅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环节,而且高新技术行业,特别是IT产品制造的层层外包致使“产业链渗透污染”包括IT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到最后的报废。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资源加工行业也存在产业链渗透特征。本文在以下方面有创新性探索:第一,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创新。从要素的跨国流动及时空演变视角探讨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从信息扭曲视角分析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形成机理并提出化解信息障碍的制度安排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研究方法除采用理论分析和一定的定量分析外,因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产业链渗透污染缺乏统计数据,还大量采用典型案例剖析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第二,从贸易和投资两条途径逐层剖析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一方面,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具有伴随性、隐蔽滞后性和产业链污染渗透特征,而可资源化废弃物“合法”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更具隐蔽滞后性。另一方面,跨国污染行业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主要表现在传统制造业的“伴随性污染”渗透特征、高新技术行业的“隐蔽滞后性污染”渗透特征、加工贸易及资源加工行业的“产业链污染”渗透特征。而中国IT行业FDI引致土壤污染典型案例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主要通过投资途径,而土壤污染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第三,揭示了利益扭曲引致信息扭曲是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形成的主要机理,因此治理跨国污染转移需从化解信息障碍出发,并最终协调跨国污染转移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
范花香[10](2010)在《医疗废物管理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医疗废物也成为我国的一大环境问题。医疗废物是我国危险废物名录中的第一类,因为其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高危害性、处置专业性、难降解性及难收集性等特征,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管理,以减少其流失以及二次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是解决我国医疗废物环境问题的关键环节。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是国家为了从根本上有效地解决医疗废物问题而制定的废物管理政策目标和为实现目标所制定的措施、程序、方法等各种法律规范。我国在2003年6月出台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随后出台的相应配套法规使我国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规范化,但我国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在法律体系、基本原则、法律主体、医疗废物的分类、经济刺激制度、收费制度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立法。借鉴发达国家对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的经验,针对我国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我国医疗废物管理制度:(1)健全医疗废物管理法律体系,修改现有立法中相应条款,以保持上下位法的协调一致和法律的缜密性;(2)确立医疗废物管理立法原则,包括“3R”原则、鼓励技术创新原则、信息公开原则、公众参与原则,为今后制定医疗废物管理法律提供指导思想;(3)明确医疗废物管理法律关系主体;(4)医疗废物分类科学化、具体化;(5)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如在医疗废物回收过程中创设押金制度,对处置产业给予适当增加政府补贴和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医疗废物处置产业的发展,创立危险物质反应基金,以应对医疗废物泄露的紧急事件;(6)遵循排污付费原则,完善医疗废物处置收费制度。
二、输液渗漏机理及其危害的防治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输液渗漏机理及其危害的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混凝土开裂机理及其生物水泥修复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裂缝问题 |
1.1 裂缝的机理 |
1.2 裂缝的类型及其危害 |
1.3 裂缝的修复方式 |
2 生物水泥 |
2.1 生物水泥的作用机理 |
2.2 生物固定载体 |
2.3 作用效果 |
2.4 修复方式比对 |
2.5 生物水泥研究新进展 |
3 总结及存在问题 |
(2)3种无公害药剂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特性 |
1.2.2 光肩星天牛的分布情况、危害 |
1.2.3 天牛成灾的原因 |
1.2.4 光肩星天牛的传播途径及检疫处理方法 |
1.2.5 防治方法 |
1.2.6 昆虫的解毒酶系 |
1.3 发展趋势 |
1.4 新型杀虫剂及其前景与展望 |
1.4.1 新型杀虫剂的特点及作用机理 |
1.4.2 前景与展望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3 种内吸性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 |
2.1 样地选择及试验材料 |
2.1.1 样地设置及概况 |
2.1.2 供试药剂 |
2.1.3 仪器和用具 |
2.2 研究方法 |
2.2.1 防治样地的选择及施药树处理方法 |
2.2.2 林间施用最低有效质量浓度的确定 |
2.2.3 林间防治质量浓度的确定 |
2.2.4 林间防治方法 |
2.2.5 防治效果检查 |
2.2.6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3 种杀虫剂的不同质量浓度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防治效果 |
2.3.2 防治样地天牛成虫的产卵情况 |
3 3 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2种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药剂 |
3.1.2 试剂 |
3.1.3 仪器 |
3.1.4 供试虫源 |
3.2 研究方法 |
3.2.1 羧酸酯酶(CarE)活性测定 |
3.2.2 谷胱甘肽S- 转移酶(GSTs)活性测定 |
3.2.3 酶源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酶源蛋白质含量测定 |
3.3.2 3 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 |
3.3.3 3 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谷胱甘肽S- 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
4 3 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室内防治效果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材料及采样时间 |
4.1.2 供试药剂、仪器和用具 |
4.1.3 室内喷雾适宜稀释浓度的确定 |
4.1.4 防治效果检查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3 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成虫存活时间的影响 |
4.2.2 3 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取食量的影响 |
结论 |
讨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十氯联苯优势菌种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实验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渭河流域概括及有机污染现状 |
1.2.1 渭河流域概括 |
1.2.2 渭河河水有机污染现状 |
1.3 十氯联苯简介 |
1.3.1 多氯联苯的特点 |
1.3.2 《斯德哥尔摩公约》削减和淘汰的 12 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
1.3.3 十氯联苯的结构与性质 |
1.3.4 多氯联苯对环境的影响 |
1.3.5 十氯联苯对生物和人体的危害 |
1.4 多氯联苯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5 多氯联苯的处理处置方法 |
1.5.1 封存、填埋法 |
1.5.2 高温焚烧法 |
1.5.3 物理、化学法处理与处置 |
1.5.4 光、电、热及其它降解方法 |
1.5.5 微生物降解法 |
1.6 微生物法降解多氯联苯 |
1.6.1 微生物主要特点 |
1.6.2 微生物对多氯联苯的作用方式 |
1.7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1.7.1 研究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1.7.3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2 实验检测方法及标准曲线绘制 |
2.2.1 实验检测方法 |
2.2.2 十氯联苯浓度-峰面积标准曲线绘制 |
2.2.3 微生物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绘制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培养基的配置与灭菌 |
2.3.2 微生物的驯化 |
2.3.3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
2.3.4 十氯联苯优势菌种的筛选 |
2.3.5 十氯联苯检测方法 |
2.3.6 影响十氯联苯降解的几个因素 |
2.3.7 十氯联苯优势菌种的降解性能研究 |
2.3.8 微生物降解十氯联苯的过程分析 |
第三章 十氯联苯优势菌种的筛选 |
3.1 微生物的驯化 |
3.2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及优势菌种的筛选 |
3.2.1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
3.2.2 不同菌株对十氯联苯的降解性能 |
第四章 十氯联苯优势菌种的影响因素与降解特性 |
4.1 影响十氯联苯降解的几个因素 |
4.1.1 辅助碳源对优势菌种降解的影响 |
4.1.2 微生物接种量对优势菌种降解的影响 |
4.1.3 底物浓度对优势菌种降解的影响 |
4.1.4 不同温度对优势菌种降解的影响 |
4.1.5 不同 pH 对优势菌种降解的影响 |
4.2 十氯联苯优势菌种的降解性能研究 |
4.2.1 优势菌种在最适条件下的降解效果 |
4.2.2 菌株 C1、C2 混合后在最适条件下混合的降解效果 |
4.3 微生物降解十氯联苯的过程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输液三通连接微量泵及输液瓶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逆流现象危害及预防(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血压和心率变化、神志改变情况比较 |
2.2 两组患者穿刺部位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5)CRRT在全身炎症反症综合征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中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前言 |
1 资料和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6)农村面源污染的风险与秩序重建 ——以三峡地区一个土家庭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相关研究回顾 |
一、面源污染研究动态 |
二、农村垃圾问题研究 |
三、社会学中的面源污染研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关于面源污染 |
二、风险的界定 |
三、秩序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田野点的选择 |
一、研究方法 |
二、方法的讨论 |
三、田野点的选择依据 |
第二章 田野点介绍 |
第一节 清水土家族乡概述 |
第二节 清水乡的岐山村与清水村 |
一、岐山村 |
二、清水村 |
三、两个村的比较 |
第三章 环境特征、农村生产与农民生活 |
第一节 清水乡的环境特征 |
一、清水乡的生态环境概况 |
二、清水乡的耕地产出 |
三、清水乡的生态建设工程 |
第二节 清水乡的农业生产 |
一、清水土家族乡的山区农耕方式 |
二 、清水乡的种植业生产安排——以岐山村为例 |
三、清水乡的主要农作物 |
四、清水乡的养值业生产安排 |
第三节 清水乡的日常生活资源 |
一、水的取用 |
二、能源的取用 |
三、生活设施的便利化 |
第四节 清水的生活时空秩序 |
一、生活中的时间安排 |
二、生活中的空间安排 |
三、生活中的环境秩序 |
第五节 清水乡的旅游业发展 |
一、旅游业的资源依托 |
二、构建中的旅游业 |
三、围绕旅游组织起来的生产与生活 |
小结 |
第四章 跨区域的面源污染风险 |
第一节 跨域面源污染 |
一、土壤退化问题进一步凸显 |
二、水土流失问题未能有效解决 |
三、水土污染问题严重 |
四、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第二节 乡域垃圾污染 |
一、清水乡的垃圾构成 |
二、清水乡垃圾的产生最与时间变化——以清水村和岐山村为例 |
三、清水乡垃圾处理的现状 |
四、清水乡垃圾污染的现状 |
第三节 扩散的面源污染源 |
一、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源 |
二、废弃物处理与面源污染 |
三、发展旅游业中的面源污染源 |
小结 |
第五章 面源污染的成因 |
第一节 没有环保意识的农民? |
一、关于农村面源污染意识根源的相关探讨 |
二、不同层次的环境观 |
三、从生活者的角度理解面源污染 |
第二节 强生存逻辑下的弱环境风险感知 |
一、环境抗争的逻辑 |
二、环境的生活逻辑 |
三、从生活逻辑认识面源污染 |
四、强生存逻辑下的弱环境风险感知 |
第三节 面源污染成因中的路径依赖问题 |
一、环境本底特征 |
二、农业生产中的路径依赖 |
三、垃圾处理中的路径依赖 |
四、路径依赖的风险 |
第四节 制度空缺背景下的面源污染治理 |
一、基层社会秩序的变革:从乡土社会到公民社会 |
二、面污染中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 |
三、农村地区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制度空缺 |
四、农村地区面源污染治理中制度空缺的反思 |
小结 |
第六章 面源污染的应对与社会秩序重建 |
第一节 实践与观念的分裂与调和 |
一、行动与实践 |
二、实践与观念的分裂 |
三、实践与观念分裂的调和 |
第二节 面源污染应对中的地方实践 |
一、当地学校的环境教育 |
二、地方性知识的传承 |
三、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行为 |
第三节 面源污染应对中的社会教育 |
一、面源污染的共犯结构与观念转变 |
二、面源污染应对中社会教育的功能 |
三、面源污染应对中社会教育的反思与建言 |
第四节 面源污染治理与秩序重建 |
一、秩序的变动性与岐义性 |
二、社会转型中的秩序再造 |
三、失序的面源污染 |
四、面源污染应对中的秩序重建 |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
一、从社会风险的视角讨论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
二、农村面源污染中的风险与秩序 |
三、农村面源污染风险的多元应对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7)Fbln5-RPE对AMD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阻抑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一览表 |
Abstract |
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Fibulin 5 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染 RPE 的研究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Fbln5-RPE 对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Fbln5-RPE 视网膜下腔移植抑制激光诱导大鼠 CNV 的作用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全文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Fibulin 5 功能异常与疾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
附件 |
(8)废弃物的环境责任界定与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论文主要研究目的、方法与思路 |
1.4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废弃物问题及环境外部性 |
2.1 废弃物引发的环境问题 |
2.1.1 废弃物的内涵 |
2.1.2 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
2.2 废弃物问题产生的经济根源 |
2.2.1 环境外部性问题 |
2.2.2 环境产权界定存在困难 |
2.2.3 政府对废弃物的末端治理 |
2.3 环境成本及环境成本内部化 |
2.3.1 环境成本及其构成 |
2.3.2 环境成本的内部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废弃物环境责任的界定 |
3.1 界定环境责任的实质 |
3.1.1 废弃物的源头预防 |
3.1.2 环境保护的市场化 |
3.1.3 企业治理废弃物的责任 |
3.2 生产者责任延伸原则 |
3.2.1 生产者责任延伸的提出及界定 |
3.2.2 生产者责任延伸的内容 |
3.2.3 生产者延伸责任的实施范围 |
3.2.4 生产者延伸责任的模式选择 |
3.3 生产者责任延伸的合理性分析 |
3.3.1 生产者的界定 |
3.3.2 生产者承担延伸责任的原因分析 |
3.3.3 让生产者承担延伸责任的实质 |
3.4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责任约束下的废弃物处理市场 |
4.1 废弃物处理市场化的保障 |
4.1.1 排污产权及排污权交易 |
4.1.2 废弃物处理市场化的保障 |
4.1.3 庇古税制与科斯排污权证之比较 |
4.2 庇古税制下废弃物处理市场的形成及技术选择 |
4.2.1 模型的假设 |
4.2.2 缴纳排污税与废弃物自治理之间的权衡 |
4.2.3 第三方废弃物处理市场的形成 |
4.2.4 运输成本对废弃物处理市场的影响 |
4.3 专业化分工与废弃物处理 |
4.3.1 模型的假设 |
4.3.2 模型求解 |
4.3.3 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 |
4.4 经验研究 |
4.4.1 中国污水处理市场的发展 |
4.4.2 各国对废旧家电的回收与处理 |
4.5 结论 |
第五章 环境责任约束下"零排放"目标的综合实现机制 |
5.1 环保法规与政策前提 |
5.2 从产业布局角度考察 |
5.2.1 产业布局优化对资源节约与环境治理的影响 |
5.2.2 严厉的环境规制与产业布局之间的良性互动 |
5.3 从企业与供应链运作的层面考察 |
5.4 结论 |
第六章 建立和完善我国废弃物处理的制度与秩序 |
6.1 对发达国家处理废弃物经验的借鉴 |
6.1.1 德国废弃物治理的实践与经验 |
6.1.2 日本建立循环型社会的实践与政策 |
6.1.3 美国治理废弃物的实践和经验 |
6.1.4 发达国家经验的总结 |
6.2 我国废弃物治理状况与评述 |
6.2.1 我国当前废弃物的排放状况 |
6.2.2 我国对废弃物回收的组织状况 |
6.2.3 我国在运用市场机制治理废弃物方面的实践 |
6.2.4 有关废弃物及生产者延伸责任的立法现状 |
6.3 我国在废弃物治理问题上存在的问题 |
6.3.1 废弃物立法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 |
6.3.2 废弃物处理市场建设及配套设施方面的问题 |
6.4 我国废弃物处理制度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完善 |
6.4.1 如何完善以生产者责任延伸为主要原则的制度体系 |
6.4.2 如何完善废弃物处理的市场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9)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废弃物进口 |
1.2.2 跨国污染行业 |
1.2.3 环境资源跨国配置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2 跨国污染转移研究综述 |
2.1 跨国污染转移动因研究综述 |
2.1.1 环境成本变化与跨国污染转移 |
2.1.2 经济发展与跨国污染转移 |
2.1.3 政府管制与跨国污染转移 |
2.2 跨国污染转移途径及区位选择研究综述 |
2.2.1 跨国污染转移途径 |
2.2.2 跨国污染转移区位选择 |
2.3 跨国污染转移验证及治理研究综述 |
2.3.1 跨国污染转移验证 |
2.3.2 治理机制 |
2.4 简要评述 |
3 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时空演变分析 |
3.1 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一般分析 |
3.1.1 跨国污染转移渗透特征分类 |
3.1.2 跨国污染转移渗透特征表现 |
3.2 跨国污染转移相关利益主体地位的时空演变分析 |
3.2.1 发达国家政府与中国政府 |
3.2.2 跨国污染企业与生产工人和当地居民 |
3.2.3 案例求证:联邦制药彭州污染与相关利益方分析 |
3.3 伴随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北南单向渗透"特征及时空演变分析 |
3.3.1 发达国家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污染转移的时空演变分析 |
3.3.2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跨国污染转移的时空演变分析 |
3.3.3 中国环境容量变化与跨国污染转移的时空演变分析 |
3.3.4 "北南单向渗透"特征实证分析 |
3.3.5 案例求证: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分析 |
3.4 "北南单向渗透"与"东西单向渗透"特征并存的时空演变分析 |
3.4.1 跨国污染转移对东部地区的渗透特征隐性化 |
3.4.2 跨国污染转移对西部地区的渗透特征显性化 |
3.4.3 "东西单向渗透"特征及时空演变的进一步论证 |
3.4.4 案例求证:迈克斯外迁的渗透特征分析 |
4 基于贸易的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分析 |
4.1 废弃物进口对中国渗透污染一般分析 |
4.1.1 废弃物"非法"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 |
4.1.2 废弃物"合法"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 |
4.2 废弃物进口对中国渗透污染实证分析 |
4.2.1 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伴随性"渗透污染实证分析 |
4.2.2 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隐蔽滞后性"渗透污染实证分析 |
4.3 可资源化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分析 |
4.3.1 可资源化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一般分析 |
4.3.2 可资源化废弃物进口对中国的渗透污染实证分析 |
4.3.3 案例求证:电子垃圾进口的渗透污染分析 |
5 基于投资的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分析 |
5.1 传统制造业的"伴随性污染"渗透特征分析 |
5.1.1 污染密集型行业 |
5.1.2 外资垄断行业 |
5.1.3 案例求证:杜邦东营钛白粉项目环境风险分析 |
5.2 高新技术行业的"隐蔽滞后性污染"渗透特征分析 |
5.2.1 经验验证 |
5.2.2 环境效应分析 |
5.2.3 案例求证:尼赛拉电子器材有限公司引致渗透污染分析 |
5.3 加工贸易及资源加工行业的"产业链污染"渗透特征分析 |
5.3.1 加工贸易行业 |
5.3.2 可再生资源加工行业分析:以太阳能电池行业为例 |
5.3.3 不可再生资源加工行业分析:以水泥行业为例 |
5.4 典型案例分析:以IT行业FDI引致土壤污染为例 |
5.4.1 IT行业FDI进入与环境效应分析 |
5.4.2 IT行业FDI引致土壤污染一般分析 |
5.4.3 IT行业FDI引致土壤污染实证分析 |
5.4.4 评论 |
6 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形成机理分析:基于信息障碍视角 |
6.1 国际信息障碍:特殊利益集团与国际贸易制度缺陷 |
6.1.1 国际经济理论的单赢机制设计 |
6.1.2 国际协议和组织约束机制缺失 |
6.1.3 特殊利益集团控制全球价值链 |
6.1.4 案例求证:科特迪瓦毒垃圾事件分析 |
6.2 国内信息障碍Ⅰ:经济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相悖 |
6.2.1 经济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相悖的一般机理 |
6.2.2 经济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相悖的特殊机理 |
6.2.3 案例求证:紫金矿业渗透污染分析 |
6.3 国内信息障碍Ⅱ:转型期地方政府行为扭曲 |
6.3.1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两难选择 |
6.3.2 约束弱化与激励扭曲 |
6.3.3 非合作博弈 |
6.3.4 案例求证:地方政府失灵与金湖工业园区环境污染 |
7 中国治理跨国污染转移研究:基于信息障碍化解视角 |
7.1 化解信息障碍的政府制度安排 |
7.1.1 国家间信息障碍化解 |
7.1.2 区域间信息障碍化解 |
7.1.3 区域内信息障碍化解 |
7.2 化解信息障碍的的市场机制设计 |
7.2.1 想环境税率制度 |
7.2.2 排放权交易制度 |
7.2.3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 |
7.3 化解信息障碍的第三方制度构建 |
7.3.1 环保中间体组织构建 |
7.3.2 转移支付与连带制度构建 |
7.3.3 保证金制度构建 |
8 结论与启示 |
8.1.1 基本结论 |
8.1.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10)医疗废物管理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 医疗废物管理法律制度概论 |
2.1 医疗废物界定 |
2.2 医疗废物的特征 |
2.2.1 高危险性 |
2.2.2 处置专业性 |
2.2.3 难降解性 |
2.2.4 难收集性 |
2.3 与医疗废物相关概念的界定 |
2.3.1 危险废物界定 |
2.3.2 医疗卫生机构界定 |
2.3.3 分类回收及集中处置界定 |
2.4 医疗废物的分类 |
2.4.1 世界卫生组织对医疗废物的分类 |
2.4.2 外国对医疗废物分类 |
2.4.3 我国对医疗废物分类 |
2.5 医疗废物管理法律制度界定 |
3 国内外医疗废物管理立法概况 |
3.1 外国医疗废物管理立法概况及对我国立法的启示 |
3.1.1 外国医疗废物管理立法概况 |
3.1.2 外国医疗废物管理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
3.2 我国医疗废物管理立法概况 |
3.2.1 初步发展时期的医疗废物管理立法概况 |
3.2.2 快速发展时期的医疗废物管理立法概况 |
3.2.3 逐步完善时期的医疗废物管理立法概况 |
4 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 |
4.1 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法律中上下位法相应法条不一致 |
4.1.1 上下位法规定的处罚范围不一致 |
4.1.2 上下位法罚则中处罚力度不一致 |
4.1.3 上下位法对单位违法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责任规定不一致 |
4.2 我国医废物管理制度基本原则的缺乏 |
4.3 医疗废物管理法律关系主体不明确 |
4.3.1 医疗废物管理监管主体不明确、职责模糊 |
4.3.2 医疗废物管理中执法主体矛盾 |
4.3.3 医疗废物管理中行政相对人不全面 |
4.4 医疗废物分类不科学,可操作性低 |
4.5 医疗废物管理法律制度缺乏经济激励机制 |
4.6 医疗废物收费制度不完善 |
5 完善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法律制度的思考 |
5.1 保持医疗废物管理上下位法中相关规定的一致性 |
5.2 确立我国医疗管理法律制度基本原则 |
5.2.1 "3R"原则 |
5.2.2 鼓励技术创新原则 |
5.2.3 信息公开原则 |
5.2.4 公众参与原则 |
5.3 明确医疗废物管理法律关系主体 |
5.4 医疗废物分类科学具体化 |
5.5 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 |
5.5.1 贯彻增加政府补贴,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
5.5.2 创设医疗废物回收押金制度 |
5.5.3 完善医疗废物"代处置"制度 |
5.6 完善医疗废物收费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输液渗漏机理及其危害的防治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混凝土开裂机理及其生物水泥修复评述[J]. 巫美强,王露,刘数华. 混凝土, 2019(03)
- [2]3种无公害药剂对光肩星天牛的防治技术研究[D]. 王嘉冰. 东北林业大学, 2017(05)
- [3]十氯联苯优势菌种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D]. 安蕾. 长安大学, 2014(02)
- [4]输液三通连接微量泵及输液瓶持续泵入血管活性药物逆流现象危害及预防[J]. 段成英. 齐鲁护理杂志, 2014(03)
- [5]CRRT在全身炎症反症综合征合并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中的临床观察[D]. 金春华. 浙江大学, 2012(10)
- [6]农村面源污染的风险与秩序重建 ——以三峡地区一个土家庭乡为例[D]. 李霞.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7]Fbln5-RPE对AMD脉络膜新生血管的阻抑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李付亮. 第三军医大学, 2012(11)
- [8]废弃物的环境责任界定与治理机制研究[D]. 彭玉兰. 中南大学, 2011(12)
- [9]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 牛海霞. 浙江大学, 2010(07)
- [10]医疗废物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 范花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