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最大电站——三峡水电站(论文文献综述)
刘光彪[1](2020)在《适应电网调峰需求的多电源优化运行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需求不断增长,且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模式逐步转换成高质量发展模式,能源结构也在积极升级优化。在电力需求增长的同时,电网负荷峰谷差的快速增长与新能源并网规模的逐渐扩大,对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电站因其良好的调节性能与快速灵活的响应能力,在电网的调峰调频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有力保证。然而,在水电站中长期运行过程中,多以电站自身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编制运行计划,但该计划往往难以契合电网的实际需求。因此,如何在满足自身管理要求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电网实际需求,仍是目前水电站在制定中长期计划时亟需解决的难题。同样地针对水电站短期调峰调度问题,多数学者从优化角度出发编制电站的调峰运行方案,然而由于目前求解理论与技术的限制,导致优化方案落地生产受阻,因此如何增强水电站短期调峰方案的实用性仍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风电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以及风电存在的反调峰特性与不确定性,导致电网负荷峰谷差不断增大、波动性越来越剧烈,风电上网能力也因此受到钳制,消纳问题突出,弃风现象严重。在此情形下,风电质量超前评估、多能源联合优化调度问题的建模与高效求解亟需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围绕在能源结构调整不断深化的进程中,寻求适应电网调峰需求的梯级水电站中长短期联合运行方式所面临的实际工程问题,以水电能源学、优化理论、统计学及机器学习等为支撑,以三峡电站与华中区域直调电站为研究对象,对以适应电网调峰需求为目标及考虑新能源不确定性的梯级水电站联合运行方式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与创新成果如下:(1)为提升三峡水电站在中长期尺度下适应电网需求的能力,研究工作以枯水期为调度期,在分析调度期内华中电网负荷特性与负荷时段波动特性以及三峡电站调度期内出力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电网负荷特性与三峡水电站出力之间的不协调关系。为使电站出力更好地响应电网负荷的波动特性,建立了以电网剩余负荷均方差最小为目标的水电站调峰调度模型,在电站初始出力求解过程中,提出了重叠式分段切负荷法,并采用逐步优化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此外,为更好地协调水调与电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调峰需求因子的约束自适应处理策略以实现水位动态控制。进一步分析了运行方案的调峰效果对水库关键性水位约束的敏感性,得出了有关结论,并提取了三峡水库枯水期水位消落规则,进一步凝练得到了若干条建议,可为三峡水电站在实际运行过程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2)针对已有水电站短期优化发电调度方案实用性差的问题,研究工作着眼于水电站短期发电调度规则提取,建立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水电站短期发电调度模型。为贴合水电站实际调度过程以及耦合调度员实际调度经验并且考虑调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与适应电网需求,本研究以1天为调度期,1小时为调度时段,结合流域梯级水电站日计划编制流程,以调度期的初末水位、电站一天的来水过程以及电网的负荷过程为输入因子,以时段末水位为决策变量,构建模型训练样本集。采用并行差分进化算法(PDE)算法对模型超参数进行优化,得到适用于能够响应电网需求的水电站日计划编制应用场景的PDE-LSTM短期发电调度模型,形成了融合历史调度过程和专家经验的短期发电调度方法,为调度员在水电站日计划编制工作中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3)在风电大规模并网,尤其是风速波动特性存在对馈入电网电能质量具有较大不利影响的背景下,研究工作开展了风电质量的超前评估。通过移动平均法与平稳小波变换得到风速时间序列的瞬时均方差(ISDWS)和瞬时变差(IVGWS)风电质量评价指标,用以描述风速的波动性,从而表征风电质量,并从预测角度出发,对上述指标进行预测以达到对风电质量的超前评估。研究发现,上述指标序列频率成分复杂,难以精确描述风电质量性能,为此,引入前置分解算法分解指标序列得到多个频率成分相对单一的子序列,建立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MPSO–LSSVM)混合模型对子序列进行预测,最后对子序列预测结果进行重构得到能够精确反映风电质量的ISDWS和IVGWS指标,从而有效预估风速的波动性,实现对风电质量的超前评估,为风电调度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风电不确定性对电网的冲击。(4)针对风电时段间存在强波动特性,采用频率分析法对风电时段波动特性进行研究,得到各时段风电波动分布特性,从而推求出一定置信度下风电不确定性场景,并提取出风电典型场景,将所得场景应用到梯级电站厂间-厂内调峰调度双层耦合嵌套模型中,从而将风电不确定性转化为梯级水电站时段耗流容忍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方案动态规划法对电站厂内经济运行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了考虑风电时段波动特性的水电站运行方案集,并建立了考虑机组运行限制区、启停时序和最小耗流的运行方案优选方法,解决了多能源电网风电接入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保障了复杂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实现区域多能源互补调度和提升清洁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武菲[2](2019)在《三峡工程决策研究》文中指出三峡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同时,它也是一项颇具争议的特殊的工程。从1918年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的设想,到1992年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兴建三峡工程议案,三峡工程经历了漫长坎坷的决策过程。本文将以三峡工程的决策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线,以重大历史事件为节点,系统梳理三峡工程决策的历史过程,探讨三峡工程上马曲折的历程背后的原因,厘清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焦点所在,揭示中共做出工程决策的历史背景,并最终总结出三峡工程决策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利用大量未公开的档案资料、亲历者的回忆录、回忆文章,以及文献汇编等资料,呈现三峡工程决策的全过程。同时,尽可能全面地展现工程的支持者与反对者双方的观点,归纳其争论分歧的焦点所在。论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主要论述孙中山首次提出的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和恽震等人开展的对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勘测、设计工作,以及国民政府开发三峡进行的一些早期工作。第二章是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论述在这一时期三峡工程方案制定的过程,包括毛泽东、周恩来对三峡工程的指示和决策,制定三峡工程方案的经过,关于三峡工程的最早争论,以及作为三峡工程实战准备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建设。第三章是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这一章主要论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三峡工程的重新上马和重新开展论证工作的过程,以及这一时期关于三峡工程的争论。第四章是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这一章论述三峡工程在经历一系列争论后重新进入中央决策进程的经过,以及最终交付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的过程。第五章是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这一章主要论述三峡工程准备阶段进行的工作和工程建设期的决策及机构设置,以及三峡移民政策。最后是结语。总结三峡工程的决策历程留给我们的经验启示,并尝试针对决策中的不足之处提出进一步的优化措施。
王鸿振[3](2019)在《高水头水电站厂房结构耦合振动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水电事业的发展,水轮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和额定水头逐渐增大,水电站厂房中水力荷载、电磁荷载和机械荷载的作用相应增强,水电站厂房的结构振动现象愈发突出。国内外多个水电站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振动安全问题。本文从水电站机组与厂房结构的耦合关系、不同振源荷载对厂房结构振动的贡献程度、多机组间厂房结构振动的影响等问题出发,通过原型观测、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仿真等手段,对高水头水电站厂房结构的耦合振动特性开展系统研究,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建立了机组与厂房结构的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系统研究一高水头水电站机组与厂房结构的耦合振动特性。通过模型响应与实测振动校核,验证了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基于耦合模态分析和响应计算发现机组和厂房结构的第一阶振型表现为发电机转子、上机架、定子机架和风洞围墙的联合水平振动,自振频率为8.4Hz;机组和厂房结构各节点在水平向的相互耦合作用比较显着,呈现分层耦合的特点。基于荷载和结构刚度开展敏感性分析,发现了机组轴系及厂房结构的竖向振动对实测水力荷载中不同频率成分的敏感性差异;研究了轴承刚度和磁拉力刚度等参数对机组和厂房结构振动的不同影响。(2)基于原型观测分析,结合信息熵方法和数值模拟技术对高水头水电站厂房结构的振动特性开展了进一步研究。通过对水电站厂房结构进行振动测试,分析了不同结构测点的振动规律。基于长时间低频监测数据的信息熵特征,研究了不同厂房结构与机组振动的相关性差异,量化分析了不同荷载对厂房结构振动的贡献程度,发现水力荷载在振动剧烈的低负荷工况下作用最显着,单独贡献占比达到76.7%。最后基于有限元模型对极限工况水力荷载作用下的厂房结构振动进行研究,得到不同结构振动强度的分布规律。(3)综合运用现场实测、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对水电站厂房结构振动在机组间的传播问题开展系统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机组间结构振动的传播公式,揭示了不同方向和不同频率振动在多机组段间的传播规律。研究发现横河向振动在相邻机组间的振动传播比例为17%到25%左右,强于顺河向振动和竖向振动;低频水力荷载与转频荷载引起结构振动的传播比例基本相当。最后应用有限元模型得以验证。
王伟[4](2018)在《耦合短期调峰特征的梯级电站长期发电调度研究》文中指出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长,在我国的能源发展新形势下,大量具有随机性的新能源并网对电网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优质调峰电源匮乏的问题仍待解决,水电调峰仍将是电网的主要调峰方式;此外在水电调峰问题领域,长期调峰调度与短期调峰调度衔接性差的问题始终存在,如何在长期调峰问题中反映短期调峰特征,此问题的研究仍相对较少。因此本文以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耦合短期调峰特征的梯级水电站长期调峰调度问题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水库调度及水电调峰问题研究现状综述。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当前水库调度问题及水电调峰问题的研究现状,针对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的调峰问题研究现状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提出了存在问题及不足。基于此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2)梯级电站典型日调峰模式提取研究。日调峰模式反映了水电站的日调峰运行特征,以月为提取时段,基于场景缩减方法的同步回代缩减法和聚类分析法中的K-means聚类分析法对三峡、葛洲坝电站的日调峰模式集进行典型日调峰模式提取,统计了三峡与葛洲坝电站的最大调峰出力、最小调峰出力及峰谷差作为电站典型调峰特征。(3)梯级电站调峰经济效益模型研究。以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为研究对象,基于典型日调峰模式特征,通过调峰电价曲线构建了调峰电价与调峰利用小时数的关系图,确定了两种典型日调峰模式提取方式下的电站的调峰电价系列,代入模型以调峰效益最大为目标,利用动态规划法进行模型求解。调度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典型日调峰模式的梯级电站优化调度模型能够反映调度时段间的短期调峰特征差异,在不显着降低发电量的前提下,较大程度地增加调峰效益,调动电站参与调峰的积极性。(4)梯级电站调峰容量效益模型研究。以三峡-葛洲坝梯级电站为研究对象,考虑调峰期望效益模型的模型构建原理,统计分析了三峡、葛洲坝电站的最大调峰限制出力分布形式,确定了概率密度函数的分布形式及参数值,利用两种提取方式确定了最大调峰限制出力系列,最终提出了二项式分布下的梯级电站调度模型,并与均匀分布下的调度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二项式分布的梯级电站调峰期望模型更好地考虑了电站实际运行特征,在电站出力高峰期为调峰调度预留了调峰容量,为长期调度中考虑短期特征而预留调峰容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建波[5](2017)在《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描绘了 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要实现“十三五”时期的规划目标,就必须破解难题,深挖潜力,扬长避短,再创新优势,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认真回顾总结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实践之后,深切感到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成果正是践行这五大发展理念的成功范例。本文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特别是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文化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长江流域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最新指示要求,借助于国内外服务科学、水利学、电力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有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理论框架。文章沿着三峡工程建设前后的时间脉络,从长江经济带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的历史渊源出发,着眼于长江经济带在行政性分割格局下探索产业互补、资源共享、交通相连,谋划在制度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的主导下,深刻领悟总书记发展区域经济的强烈愿望,分析三峡工程兴建创造的巨大综合效益对长江经济带的重大服务和贡献,阐述了宏伟工程在该区域不可低估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该地区区域融合发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观察和研究,进一步探索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整合与发展的对策。论文分七个部分,由引言和六章组成。本文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创新点:一是按照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回顾总结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历史与实践基础之上,对三峡工程防洪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进行了效应分析,提出三峡工程建设及其服务长江经济带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实例和杰作。二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和梯度转移理论及空间均衡理论,论证了长江经济带经济统筹开发的全局意义和三峡工程建设及库区移民社会经济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的服务作用。通过对区域经济中城市和城市群功能的比照解析,阐明了长江经济带内部分大中城市在三峡工程兴建前后自身进步、发展壮大的内在机理和变革,论证了由于三峡工程经济效益对长江经济带上游电站的开发建设,在上游有产生副中心城市和一级城市群的基础和可能。三是在运用数理模型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三峡水电开发对经济发展的促进,通过阐明长江经济带资源比较优势和现实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依据大量数据进行了差异关联分析,构建了水电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灰色模式,提出了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性测度模型。对长江经济带沿线部分大中型城市的城市化历史进程和空间发展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分析,长江经济带沿线区域的城镇化水平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提升迅速,针对工程对上中下游各城市服务功能侧重的不同,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立体交通为纽带的城市体系,以组团式的核心区带动广大经济腹地的发展。四是分析了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既要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又要实现生态环境和谐的双重重大历史任务,提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实现长江经济带与三峡工程和谐、持续和绿色发展,在不断发展中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生态良性循环双轮驱动,在加强生态保护中推进区域经济向前发展。
郑晓光[6](2017)在《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文中指出本文对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进行了历史考察。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利水电事业,注重延揽、重用民国时期有留美背景的水电科技精英群体,派遣优秀青年赴苏联学习水电工程科技,同时注重自行培养人才,为水电科技精英从事水电开发创造了一系列良好的条件。从而激励起水电科技精英群体为国为民奉献、掀起水电建设新高潮的热情和干劲,新中国大中型水电站建设迅速迎来高潮,取得卓越的成就。本文着重探讨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科技实践分布、群体特征、科研创新活动及成果,评述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开发中的历史作用。力图以水电科技精英群体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从一个新的视域展示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事业发展的脉络,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本文认为,民国时期培养的水电人才为新中国水电开发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础;新中国的前27年水电科技精英在水电开发体制的创立、政策的制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决策咨询作用;水电科技精英在河流泥沙、高速水流、高含沙水流等水电基础科研方面,成果卓越,部分科技成果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水电科技精英在岩溶等复杂地质环境下,主持建造多种坝型的高坝,使中国坝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在水电科技精英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下,中国自行建造的大中型水电站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为改革开放后水电开发更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袁达夫,邵建雄,刘景旺[7](2015)在《三峡工程巨型水轮发电机组技术进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三峡工程单机容量为700 MW的水轮发电机组,其苛刻的运行条件居同类型机组之最,这就给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对涉及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相关因素、性能参数优配、运行稳定措施以及采用新技术等方面,首次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设计研究,将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应用在三峡工程机组的设计、制造、电厂运行中,解决了高部分负荷区水力脉动过大、运行水头变幅过大的巨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世界难题。
王学敏[8](2015)在《面向生态和航运的梯级水电站多目标发电优化调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飞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实现节能减排以促进能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挑战。水电作为纯天然的清洁能源,具有可再生、无污染、运行成本低、便于调峰调频等优势,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青睐。水电资源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力发展水电是确保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大型水利枢纽的建设和投运,充分发挥了流域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和生态等效益:然而,水电站群优化调度不仅受气象、水文、负荷等因素的制约,而且需考虑不同调度效益的均衡优化与充分发挥,是当前工程和学术界的热点研究问题。本文围绕梯级电站水资源综合管理问题,以流域梯级水电站实际运行状况和相关规范文件为基础,深入研究了大型梯级电站水资源优化调度的建模理论和求解方法,实现水资源在不同调度目标间的合理分配与高效利用,为水电站优化运行和流域综合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本文的部分成果已集成于“金沙江梯级水调管控平台”和“三峡梯级优化调度系统”,并在三峡梯调中心和金沙江成都调控中心成功部署应用。研究工作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针对梯级水电站水头联系影响实际调度运行的问题,本文在整理、分析历史实测数据资料的基础上,探究了上下游电站水位衔接关系与梯级整体效益间的响应规律,并结合一维水动力模型、数据拟合、机组精细化模拟、Vague集等理论和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梯级最优水位控制方法。三峡梯级发电调度的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性;在溪洛渡-向家坝梯级调度中,由于向家坝库容较大导致水位难以迅速调整,为此制订了更为严格的水位约束方式,进而计算得到溪洛渡-向家坝梯级的最优水位控制方式。所得结论能为梯级水电站日计划制作和实时出力调整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2)以梯级水电站多目标问题的高效求解为切入点,本文改进并完善了差分进化框架,提出了双种群多目标差分算法(DPMODE)。该算法不仅改进了变异算子,并嵌入了局部优化技术,在确保种群多样性的前提下提高了算法的收敛性。此外,结合本文提出的梯级水电站水位优化控制方法,改进了种群初始化方式和约束条件处理,使其能更好地适用于水电站优化调度。相关函数测试结果表明,DPMODE能够有效处理高维、非线性、非连续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具有良好的求解性能。(3)为满足河道生态恢复对梯级水电站调度的需求,本文从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现状入手,采用水文学统计方法确定了三峡梯级的生态适宜流量可行范围,再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若干典型生态因素,制定了三峡梯级生态适宜流量过程,并将其作为生态效益的评价标准,建立了生态-发电优化调度模型。运用本文提出的水位控制方式和DPMODE算法,进行了三峡梯级实例研究并获得能够均衡生态和发电的非劣方案集,通过详细分析计算结果,揭示了生态与发电间的影响规律。同时,针对长江中上游初露端倪的供水问题,提出了供水保证率指标以评价流域供水效益,进而构建了生态-供水-发电优化模型,调度结果验证了长江中上游未来可能出现的供水紧缺问题,为流域规划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4)针对面向航运的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问题,本文从三峡航运的现状出发,通过模拟实际船闸运行过程,提出在水库调度中考虑航运效益的方式,并结合发电、生态、防洪等多种调度目标,建立了汛期航运-防洪多目标优化模型和蓄水期航运-生态-发电多目标优化模型,并应用本文提出的DPMODE算法进行了模型求解,通过对方案集的分析,给出了航运调度在面临洪水下的运行方式:洪水较小时控制下泄以疏散滞留的船只,并把拦蓄的洪量分摊到其它时段。研究工作可有效促进三峡工程航运和其它综合调度效益的发挥。
傅丹[9](2015)在《考虑厂坝相互作用的坝后式电站厂房结构特性及抗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坝后式电站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应用,虽然坝后式电站厂房和大坝之间一般设置有永久分缝,但近年来垫层管取代伸缩节作为过缝措施的工程实例日益增多,垫层管过缝时连续通过的压力钢管和分缝灌浆使得厂房和大坝之间存在一定的有效连接,这种有效连接为二者发生相互作用提供了途径。从厂房的角度出发,引水钢管直接与发电核心构件钢蜗壳相连,通过引水钢管传递的相互作用对蜗壳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是值得关注的。另外随着近年来西南地区地震活动日益频繁,厂房结构的抗震问题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坝后式厂房的抗震分析还存在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如厂房与地基、厂房与相邻大坝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厂房在大震中的破坏模式等。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有限元方法为主要手段,结合多个实际工程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为揭示坝后式电站厂房和大坝相互作用对水轮发电机组稳定运行的影响,基于厂房—大坝—地基整体有限元模型,定量研究了钢管预留环缝焊接与分缝灌浆时机对厂坝传力和垫层蜗壳结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留环缝焊接时库水位越低,运行期通过引水钢管和分缝处灌浆传递的推力越大,但钢蜗壳Mises应力受该推力的影响较小;厂房内的止推环能够有效抵抗引水钢管传递的推力,有利于座环的抗剪及垫层蜗壳的稳定,有条件时应该考虑设置止推环;分缝处灌浆传递的推力能够有效平衡下游库水压力引起的机组支撑结构的倾斜变形,从有利于机组稳定的角度建议低水位时进行环缝焊接与灌浆。(2)为揭示坝后式厂房充水保压蜗壳的接触传力行为,在考虑多种蜗壳进口结构连接形式及厂坝传力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新的基于铰接—接触单元的全过程仿真算法研究了保压蜗壳从施工期到运行期的力学特性,并评价了简化算法的误差。结果表明,蜗壳内不平衡水推力和引水钢管传递的推力所引起的蜗壳整体变形是决定保压间隙空间闭合属性的关键因素,在整体变形的影响下保压间隙最先闭合的区域出现在蜗壳进口断面外侧、45°断面外侧及270°断面内侧,达到保压水头时未闭合的区域与之相对;厂房内止推环能够有效平衡蜗壳不平衡水推力和引水钢管传递的推力,使保压间隙的闭合更加均匀化;外围混凝土受力与蜗壳进口结构连接形式密切相关,简化算法的误差同样与该因素直接相关,鉴于存在对工程偏不安全的误差,建议工程界逐步采用仿真算法开展配筋计算;在保压蜗壳的设计中应该重视座环的抗剪和抗扭问题,设置止推环是一种有效改善座环受力的措施。(3)为研究坝后式厂房抗震分析中如何合理处理地基和大坝这两个关键问题,采用动力时程方法首先研究刚性地基、无质量地基和考虑结构—地基相互作用的无限地基在分析厂房结构地震响应方面的差异,然后基于无限地基研究厂房和大坝之间动力相互作用对厂房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刚性地基与无质量地基条件下厂房结构的地震响应不存在明确的大小关系,二者的计算结果均大于无限地基,其中无质量地基是由于地基辐射阻尼的影响,而刚性地基与无限地基的相对关系尚需要进一步论证;对于厂房结构抗震设计,建议采用刚性地基与无限地基的组合模式,不推荐单独采用水工领域常用的无质量地基;通过地基和厂坝连接发生的动力相互作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厂房的地震响应,单独对厂房建模并将上游临空面设置为自由边界的处理方式对厂房抗震设计是偏安全的。(4)在大量查阅关于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文献的基础上,尝试从五个方面提出水电站主厂房的抗震性能目标;随后基于ABAQUS平台验证了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在循环反复加卸载条件下的适用性,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混凝土拉压联合损伤及刚度转换行为;在前两项工作的基础之上结合某坝后式厂房实例,开展了三水准地震作用下的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研究了厂房结构的破坏模式及抗震性能。结果表明,厂房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破坏由强到弱表现为:下游立柱严重开裂、上游立柱开裂、上游墙底部开裂、下游立柱压损伤,多遇及设防地震下的破坏程度远低于罕遇地震;各水准地震下厂房的抗震性能能够满足所提出的抗震性能目标,且表现出了较高的安全储备;但厂房屋顶网架在罕遇地震下存在垮塌的可能,网架的高动应力主要由上下游墙顺河向不协调的相对运动引起,厂房抗震设计应该充分重视网架的支撑方式。
余小波[10](2014)在《东方电机水电机组技术发展历程》文中提出经过50年持续的技术进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水电机组研发、制造已经实现了巨大的技术跨越和提升,大型水电产品的研制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本文回顾了东方电机水电发展历程,展望了东方电机水电机组未来发展方向。
二、世界最大电站——三峡水电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最大电站——三峡水电站(论文提纲范文)
(1)适应电网调峰需求的多电源优化运行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标 |
1.3 适应电网调峰需求的水电站优化运行研究现状与进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适应电网调峰需求的三峡电站枯水期运行方式研究 |
2.1 引言 |
2.2 枯水期华中电网负荷特性及三峡电站出力特点分析 |
2.3 适应电网需求的三峡电站枯水期调峰调度模型 |
2.4 模型求解方法与策略 |
2.5 实例研究 |
2.6 本章小结 |
3 适应电网调峰需求的水电站短期发电调度规则提取 |
3.1 引言 |
3.2 决策变量及输入因子选择与数据预处理 |
3.3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水电站短期调度规则提取模型 |
3.4 实例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风速瞬时均方差与瞬时变差的风电质量超前评估 |
4.1 引言 |
4.2 风电质量评估动态指标 |
4.3 基于模态分解的LSSVM的超前风电质量评估 |
4.4 实例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下适应电网调峰需求的梯级水电站多方案运行研究 |
5.1 引言 |
5.2 考虑风电不确定性下适应电网调峰需求的梯级水电站调峰调度模型 |
5.3 模型求解方法与策略 |
5.4 实例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2 研究工作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攻读博士期间完成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附录3:与导师合作申请的发明专利 |
附录4: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奖励 |
(2)三峡工程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与难点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初步设想与勘测(1918—1948) |
第一节 国人的三峡设想与首次勘测 |
一、孙中山首次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 |
二、首次勘测三峡水力资源 |
第二节 美国人的三峡开发计划与夭折 |
一、潘绥计划 |
二、萨凡奇计划 |
三、三峡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
四、萨凡奇计划的中止 |
第二章 三峡工程的早期方案制定(1949—1977) |
第一节 毛泽东描绘三峡蓝图 |
一、水利是工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 |
二、“毕其功于一役” |
三、中苏合作开展查勘 |
第二节 林李之争与三峡决策 |
一、最初的争论 |
二、南宁会议上的“御前争论” |
三、周恩来查勘三峡与成都会议 |
第三节 三峡工程第一次筹建热潮 |
一、“积极准备充分可靠”:三峡科研大协作 |
二、200米蓄水位的初步设计工作 |
三、“有利无弊”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 |
一、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提出 |
二、建设中的波折 |
第三章 三峡工程的深入研究论证(1978—1988) |
第一节 重提三峡工程 |
一、坝址选择 |
二、纷争再起 |
三、邓小平的三峡之行 |
第二节 三峡工程第二次筹建热潮 |
一、三峡工程加速上马与“翻两番”战略目标 |
二、审查通过150米蓄水位方案 |
三、用改革的办法建设三峡 |
第三节 关于工程近期能否上马的争论 |
一、蓄水位之争 |
二、党内外的争论 |
第四节 三峡工程的重新论证 |
一、开展重新论证 |
二、论证中的论争 |
第四章 三峡工程的兴建决策(1989—1992) |
第一节 三峡工程重新进入决策进程 |
一、历史的插曲:围绕《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一书的争论 |
二、江泽民视察长江 |
三、“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 |
四、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 |
五、审查通过175 米蓄水位方案 |
第二节 表决定案 |
一、三峡宣传热 |
二、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三峡工程议案 |
第五章 三峡工程的建设实施(1993—2009) |
第一节 施工准备阶段 |
一、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与施工 |
二、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
第二节 工程建设期 |
一、一期工程建设 |
二、二期工程建设 |
三、三期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三峡移民政策 |
一、实施优惠政策 |
二、外迁移民安置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高水头水电站厂房结构耦合振动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电站机组振动研究 |
1.2.2 水电站厂房结构振动研究 |
1.2.3 机组与厂房耦合振动研究 |
1.2.4 机组间振动影响及传播研究 |
1.2.5 现有研究不足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电站机组与厂房结构耦合振动分析模型 |
2.1 引言 |
2.2 耦合振动结构体系的概化 |
2.2.1 耦合振动结构体系竖直方向概化 |
2.2.2 耦合振动结构体系水平方向概化 |
2.3 耦合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
2.3.1 竖直方向耦合振动微分方程 |
2.3.2 水平方向耦合振动微分方程 |
2.4 耦合振动分析模型结构参数分析和计算 |
2.5 耦合振动分析模型荷载参数分析和计算 |
2.5.1 水力荷载 |
2.5.2 电磁荷载 |
2.5.3 机械荷载 |
2.6 耦合振动响应计算及校核 |
2.6.1 响应计算 |
2.6.2 实测校核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电站机组与厂房结构耦合振动模态及响应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耦合振动模态分析 |
3.3 不同荷载要素与耦合振动响应的敏感性分析 |
3.3.1 荷载幅值大小 |
3.3.2 荷载频率成分 |
3.3.3 荷载相位差 |
3.4 不同部位刚度与耦合振动响应的敏感性分析 |
3.4.1 竖向刚度 |
3.4.2 水平刚度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电站厂房结构振动特性实测分析与数值模拟 |
4.1 引言 |
4.2 厂房结构振动现场测试分析 |
4.2.1 测试概况 |
4.2.2 振动位移强度分析 |
4.2.3 振动位移频域特性分析 |
4.3 厂房结构振动与机组振动的相关性研究 |
4.3.1 机组结构振动规律分析 |
4.3.2 信息熵方法 |
4.3.3 不同测点厂房结构振动与机组振动的相关性分析 |
4.4 不同荷载对厂房结构振动的贡献程度分析 |
4.5 厂房结构振动安全数值模拟研究 |
4.5.1 模态分析及共振校核 |
4.5.2 极限水力荷载下的结构振动响应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机组间厂房结构振动传播研究 |
5.1 引言 |
5.2 厂房结构振动现场测试 |
5.2.1 现场测试概况 |
5.2.2 初步测试结果分析 |
5.2.3 实测振动传播规律 |
5.3 机组间厂房结构振动传播机理 |
5.3.1 结构简化 |
5.3.2 振动传播模型的构建 |
5.3.3 传播规律分析 |
5.4 数值模拟和验证 |
5.4.1 多机组段有限元模型的构建 |
5.4.2 模型计算和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6.1.1 主要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耦合短期调峰特征的梯级电站长期发电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库调度研究进展 |
1.2.2 水电站调峰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三峡梯级电站概况 |
2.1 三峡梯级电站基础资料 |
2.2 三峡梯级电站调度问题研究现状 |
2.3 三峡梯级电站调峰问题研究现状 |
2.4 本章小结 |
3 典型日调峰模式提取 |
3.1 场景缩减技术 |
3.1.1 场景缩减技术概述 |
3.1.2 同步回代缩减步骤 |
3.1.3 场景提取数确定 |
3.2 聚类分析法 |
3.2.1 聚类分析法概述 |
3.2.2 K-means聚类分析法步骤 |
3.2.3 最佳聚类数确定 |
3.3 三峡梯级电站典型日调峰模式提取 |
3.3.1 三峡电站典型调峰模式提取 |
3.3.2 葛洲坝电站典型调峰模式提取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典型日调峰模式的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模型 |
4.1 优化调度模型 |
4.1.1 目标函数 |
4.1.2 约束条件 |
4.1.3 求解方法 |
4.2 调峰电价曲线拟合 |
4.3 调峰电价系列推求 |
4.3.1 调峰利用小时数计算 |
4.3.2 调峰电价系列确定 |
4.4 优化调度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二项式分布的调峰期望效益模型 |
5.1 调峰期望效益模型 |
5.1.1 目标函数 |
5.1.2 约束条件 |
5.1.3 求解方法 |
5.2 调峰期望效益函数 |
5.2.1 概率密度函数分布确定 |
5.2.2 概率密度函数参数计算 |
5.2.3 最大调峰限制出力系列 |
5.3 优化调度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0 研究问题的背景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论文创新点 |
1.2.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基础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区域经济理论 |
2.1.2 创新理论 |
2.1.3 灰色系统理论 |
2.1.4 复杂科学与管理理论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长江经济带研究 |
2.2.2 三峡工程研究 |
2.3 国外文献综述 |
第3章 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情况概述 |
3.1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概况 |
3.1.1 三峡工程基本概述 |
3.1.2 长江经济带基本概述 |
3.2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关系 |
第4章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效用分析 |
4.1 三峡工程建设前长江地区洪涝灾害情况 |
4.1.1 洪涝灾害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影响 |
4.1.2 三峡工程建设前洪灾防治情况 |
4.2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基本情况 |
4.2.1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建设情况 |
4.2.2 三峡工程防洪作用情况 |
4.3 三峡工程防洪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4.4 三峡工程补水和引水新效益对长江经济带效用分析 |
第5章 三峡工程水电行业服务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研究 |
5.1 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创新 |
5.1.1 工程建设创新 |
5.1.2 资金管理创新 |
5.2 水电行业的科技和质量安全管理创新 |
5.2.1 科技创新使三峡工程独占世界水电行业鳌头 |
5.2.2 安全质量管理创新保证实现三峡工程精品杰作 |
5.2.3 三峡工程引领重大装备自主创新 |
5.2.4 三峡输变电工程科技创新超前提升我国电网建设水平 |
5.3 长江经济带架起绿色发展之路 |
5.3.1 三峡工程引发的“羊群效应” |
5.3.2 三峡水电引领水电开发史革命性变革 |
5.3.3 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 |
5.4 水电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关联分析 |
5.4.1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灰色关联模型的建立 |
5.4.2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灰色关联度计算 |
5.4.3 水电产业与经济发展相关行业的灰关联分析 |
第6章 三峡工程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协调发展 |
6.1 城市与区域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
6.1.1 城市与区域的内涵 |
6.1.2 城市与区域的相互关系 |
6.2 城市经济区的划分与城市群 |
6.2.1 城市经济区的划分 |
6.2.2 城市群概念 |
6.3 长江经济带部分主要城市发展研析 |
6.3.1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概况 |
6.3.2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部分主要中心城市简析 |
6.4 区域要素流动与三峡移民 |
6.4.1 生产要素流动理论要义 |
6.4.2 三峡工程移民概况与经济发展 |
6.5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性测度分析 |
6.5.1 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指标选取 |
6.5.2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新发展理念综述 |
7.2 破解发展瓶颈 |
7.2.1 三峡工程服务长江经济带存有差距 |
7.2.2 长江经济带自身发展的制约因素 |
7.3 论文研究局限性 |
7.3.1 创新成本和风险研究解析欠充分 |
7.3.2 水电的“羊群负效应”研析短缺 |
7.3.3 三峡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探究不深 |
7.4 未来展望 |
7.4.1 三峡集团必将成国际级清洁能源的航母 |
7.4.2 长江经济带发展必将成为创新绿色协调发展的典范 |
7.4.3 三峡工程必将不断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新服务新贡献 |
参考文献 |
在职期间研究成果 |
后记 |
(6)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相关研究述评 |
三、本论题研究方法和主要依据的资料 |
四、本论题研究的基础数据来源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新中国水电开发事业肇始的人才基础 |
第一节 民国时期水电科技精英的学术养成、工程实践 |
第二节 国民政府与美国合作培养水电人才 |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培养水电人才的发端 |
第二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起步 |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新中国水电事业的始创 |
第二节 培养新中国的水电人才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新中国第一座大型水电站建设中的探索 |
第四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建国初期水电科技创新 |
第三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
第一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水主火辅”政策的出台 |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大跃进”及调整时期的水电科技创新 |
第四章 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第一次水电建设高潮的余波 |
第一节 “文化大革命”初期水电科技精英群像 |
第二节 水电科技精英参与三线建设中的水电开发 |
第三节 水电科技精英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水电建设中的成就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三峡工程巨型水轮发电机组技术进步(论文提纲范文)
1工程背景 |
2. 1额定水头偏低 |
2. 2水头变幅大 |
2. 3过机水流含泥沙量大 |
2 700 MW水轮发电机组苛刻的运行条件 |
3 700 MW水轮发电机组技术进步 |
3. 1提高机组参数水平和整体性能 |
3. 2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的措施 |
3. 2. 1水轮机 |
3. 2. 1. 1合理选择和优化主要参数 |
3. 2. 1. 2设置发电机最大容量 |
3. 2. 1. 3采取的必要措施 |
3. 2. 1. 4确保电网供需平衡 |
3. 2. 1. 5建立水轮机稳定性考核体系 |
3. 2. 2机组稳定运行与厂房结构的关系 |
3. 2. 3水轮发电机 |
4新技术的采用 |
4. 1新结构、新材料的研究和采用 |
4. 2基于计算机的机组优化设计 |
4. 3水轮发电机组冷却技术的发展 |
4. 3. 1全空冷方式 |
4. 3. 2半水内冷方式 |
4. 3. 3蒸发冷却方式 |
4. 4推力轴承 |
4. 4. 1支撑型式 |
4. 4. 2瓦面材料 |
4. 4. 3推力轴承润滑冷却系统 |
4. 5励磁、调整器、继电保护、监测设备的更新 |
5结语 |
(8)面向生态和航运的梯级水电站多目标发电优化调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标 |
1.3 水库优化调度方法概述 |
1.4 水电站多目标优化调度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2 梯级水电站最优水位控制方式研究 |
2.1 引言 |
2.2 三峡梯级和金沙江梯级调度方式简述 |
2.3 梯级电站最优水位控制方法 |
2.4 梯级电站最优水位控制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基于水位控制的多目标求解方法 |
3.1 引言 |
3.2 差分进化算法简述 |
3.3 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改进 |
3.4 多目标函数测试与算法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梯级水电站生态友好型多目标发电优化调度 |
4.1 引言 |
4.2 生态效益评价方式 |
4.3 梯级电站生态-发电多目标优化调度 |
4.4 梯级电站生态-供水-发电多目标优化调度 |
4.5 本章小结 |
5 面向航运的梯级水电站多目标优化调度 |
5.1 引言 |
5.2 航运效益评价方式 |
5.3 面向航运的梯级电站多目标优化调度 |
5.4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攻读博士期间完成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9)考虑厂坝相互作用的坝后式电站厂房结构特性及抗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水电站蜗壳结构研究发展现状 |
1.3 水电站厂房动力问题研究发展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坝后式电站厂坝传力对垫层蜗壳的影响 |
2.1 计算模型与方案 |
2.2 厂坝结构变形分析 |
2.3 蜗壳进口轴向推力分析 |
2.4 流道结构承受的不平衡力 |
2.5 钢蜗壳及鼻端应力 |
2.6 机墩结构不均匀变形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坝后式电站充水保压蜗壳接触传力机制 |
3.1 新的充水保压蜗壳仿真算法 |
3.2 计算条件 |
3.3 保压间隙闭合特性 |
3.4 蜗壳外围混凝土受力 |
3.5 座环水平面内受力分析 |
3.6 机墩结构不均匀变形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厂房-地基-大坝相互作用对厂房地震响应的影响机制 |
4.1 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基本理论 |
4.2 厂房-地基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 |
4.3 厂房-大坝相互作用的影响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性能的坝后式厂房抗震分析与评估 |
5.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
5.2 混凝土与钢筋本构模型 |
5.3 静动力边界转换方法 |
5.4 动力计算条件 |
5.5 三水准地震作用下厂房的抗震性能评价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致谢 |
(10)东方电机水电机组技术发展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水电装备发展历程简述 |
2 东方电机水电发展历程 |
2. 1 第 1 阶段: 由小到大,走向强盛 |
2. 2 第 2 阶段: 逐梦三峡,登顶颠峰 |
2. 3 第 3 阶段: 系列产品,各领风骚 |
3 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和产品 |
4 竞技国际市场 |
5 目前我国水电装备在技术和市场上挑战 |
6 未来水电设备的开发重点 |
7 结语 |
四、世界最大电站——三峡水电站(论文参考文献)
- [1]适应电网调峰需求的多电源优化运行方式研究[D]. 刘光彪.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2]三峡工程决策研究[D]. 武菲.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4)
- [3]高水头水电站厂房结构耦合振动特性研究[D]. 王鸿振. 天津大学, 2019(06)
- [4]耦合短期调峰特征的梯级电站长期发电调度研究[D]. 王伟. 武汉大学, 2018(07)
- [5]区域经济视角下三峡工程系统服务长江经济带科学发展研究[D]. 陈建波. 武汉大学, 2017(01)
- [6]水电科技精英与新中国水电开发研究(1949-1976)[D]. 郑晓光.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7]三峡工程巨型水轮发电机组技术进步[J]. 袁达夫,邵建雄,刘景旺. 人民长江, 2015(19)
- [8]面向生态和航运的梯级水电站多目标发电优化调度研究[D]. 王学敏.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7)
- [9]考虑厂坝相互作用的坝后式电站厂房结构特性及抗震研究[D]. 傅丹. 武汉大学, 2015(07)
- [10]东方电机水电机组技术发展历程[J]. 余小波. 东方电气评论,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