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习语活用式的文体效果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赵轶哲[1](2021)在《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文中提出学界目前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的共性和殊性,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采用“英汉时空性差异观”,基于自建的习语与习语翻译语料库,并从汉英大型平衡语料库与汉英口语语料库中获取真实的习语使用数据,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探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汉英习语内在组构有何异同?第二,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有何共性与个性?第三,汉英习语变异有何相同与相异之处?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本文从“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内生性与外生性”三个维度分别对汉英习语内在组构特征、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以及汉英习语变异展开探讨。主要发现有四:第一,汉英习语组构方式均具非均质性,均可大致分为词组式习语、单句式习语与复句式习语三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汉语偶对式习语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内在组构特征展开探讨。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其英译文与汉译文,揭示汉英对称式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个性差异产生的根源。汉语偶对式四字格习语是“汉有英无”的语言现象,在语言表征上无需任何关联词或语法标记,仅凭前后部分块状对称拼接便可理通意合,造就出词组及更复杂的语法单位,这与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密不可分。然而,英语成对式习语与之相去甚远,其成对词、成对短语与成对句分别由两两相对的词、短语以及句子构成,受制于其时间性特质,必须采用外显的连接手段,明示其内在组构关系。第二,对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的对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其一,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超越了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类型,简约而不简单,内部组构关系复杂,可大致分为潜隐与缩合两类。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虽然其内部组构关系也表现出复杂性,然而其数量非常有限且使用频率较低;其二,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在形式与内容之间构成张力,但其内生性可以消解张力,而张力与内生的深层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受制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具有外生性,只能凭借外在形式来消解张力,一旦违反语法结构的要求,其张力就难以消解;其三,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的强空间性表征具有同质关系,是汉民族强空间性思维的典型表现,昭显出汉语的个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的语言表征之间具有异质性,其语言形式通常被视为违反语法结构而难以成立。第三,“固定”与“变异”是汉英习语既矛盾又洽和的两大特征。基于汉英口语语料库,对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即替换与嵌入,进行实证性考察。研究发现,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类型中嵌入型变异最多,其次为替换型变异。汉语习语变异在偶对嵌入、逻辑嵌入及临时性替换等方面表现出强空间性,其变异方式不受外在形式的约束,变异之后仍保持以意驭形、语义内生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无论是替换变异还是嵌入变异,通常都须借助于外在有形的手段才可得以实现,具有强时间性特质。第四,对汉英习语异序的实证研究发现,汉语仅靠次序的变换便可实现异序,而英语习语偏好由形态句法引发的异序。同时,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BCC)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本文聚焦于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现象,旨在揭示其异同及其背后的深层缘由。发现主要有三:首先,在语言使用中,汉英对称式习语虽具固定性,但多数习语也存在异序形式。然后,较之英语对称式习语,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结构更为复杂,其异序形式也更为多样。再者,汉英对称式习语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概而言之,本文针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分别从汉语习语的块状拼接、空间聚合关系以及内生性和英语习语的勾连延续、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外生性展开探讨,研究证明了汉语习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习语的强时间性特质。以上这些研究,对汉英习语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以及词典编撰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范瑜[2](2021)在《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文中指出习语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华,因其结构的固化、语义的凝练、使用的频繁,一直以来都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对习语的研究视角经历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功能语言学以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过程,研究方法也逐渐由自省和主观直觉判断转向语料库的使用等实证研究。然而,现有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多是对习语变异现象的分类描述或对习语仿拟现象的探讨,对习语变异的内在机制的系统性研究仍然不足,并且目前的研究主要基于习语的本体研究,但语言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同质的,因此对习语的研究,特别是对习语变异性的研究必须同时考虑外部的社会因素,而目前的习语变异研究几乎没有结合外部的社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近年来,认知语言学开始从认知的体验性和普遍性研究转向语言和认知的社会变异研究,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因此,本研究力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这一新兴视角来探讨习语的变异性,试将内部、主观的认知因素和外部、客观的社会因素相结合对习语变异性进行全面的研究,期望能为习语的研究开辟新的天地。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兼内省的研究方法。我们基于CCL(北京大学语料库)、BNC(英国国家语料库)和COCA(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等语料库搜索语料,也有部分语料源自网站;之后,对汉英习语变异的语言特点及分类进行了较为全面地描述,分析了习语变异的规则并提出了新的习语变异的分类,探讨了习语变异的内在动因以及变异的制约机制,发现了习语变异的内在规律并揭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关键问题:1、习语变异的方式和类型有哪些?习语变异的动因究竟是什么?2、习语的变异使用对其凝固特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有什么限制条件制约了习语的变异?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有怎样的关系?3、习语变异除了具有语言学意义,还有什么社会学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就研究问题1,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的变异情况进行了分类,并对习语变异的动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性反映了人类语言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从认知视角来看,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不同类型的习语因认知机制的差别而具有不同的变异性,因此,对习语变异类型的分割也是一种模糊性操作。本研究在结合认知和社会因素的操作下梳理出习语变异的五大变异规则,即结构改编、字面场景操控、主题指示、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歧义,并依托这些规则,从惯用程度、频率和常规化程度、意图程度三个参数来进行评估,将习语变异分为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有意变异和无意变异。我们认为,习语的变异使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是由习语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组织以及习语这个复杂结构如何适应具体语境的方式决定的。因此,习语变异的动因是复杂多维的,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习语的变异具有句法动因、语义动因、语用动因和整合动因。1、习语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字面语言的句法特性,因此,作用于字面语言的语法规则常常也可以作用于习语上,这成为习语变异的句法动因。2、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透明度和关联性是习语变异的语义动因。习语的可分析性越高,其发生变异的可能性越大;同样,习语的透明度越高,习语发生变异的可能性也越大。语义的关联性包括了横向关联和纵向关联:在横向维度上,习语字面意义层的成分之间、修辞意义层的成分之间都会发生互动和关联,成为习语发生变异的动因;在纵向维度上,习语的变异往往是由于习语中的某成分可以与习语外的其他成分发生语义上的关联,包括了同义关联、同音异义关联、一词多义关联、语义相对关联、上下义关联和逻辑颠倒关联。3、习语变异使用的最直接动因是语用动因,习语在高频使用后,由于受到交际需求的驱动,习语使用者为实现最大的交际效果、传达出新的隐含义而竭力为目标概念寻找最恰当表达式,这时就触发了习语的变异。4、人的创造新奇语法构式的能力是促使习语变异的整合动因,可以依赖大脑中存在的认知语法网络将习语变异的多种动因整合起来,促成习语发生变异。第二,就研究问题2,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进行了解析。认知方面,习语变异受到可识别性、功能性、兼容性、语法性的制约,同时从文字游戏类型的变异到系统变异还受到更加细化的两个条件的制约:非歧义和非突显。虽然习语变异受到诸多认知条件的制约,但各制约条件对不同类型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存在细微的差别,功能性条件对文字游戏的变异类型作用力更强,而非歧义和非突显对系统的习语变异的作用力更强,可识别性、兼容性和语法性制约着各种类型的习语变异。社会文化方面,说话人使用习语变异会受到与听话人关系考量的制约,即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言语社区、文化层次和共享知识。习语变异受到认知和社会文化的双因素制约,其中认知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语言本体,而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主要作用于习语变异使用事件中的实施者——说话人。通过对习语变异的制约机制的分析,我们发现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一个连续统上的两端,不同习语处在这两端之间的不同点上,也就是说不同的习语有着不同程度的凝固性和变异性,越靠着哪一端那一端的特性就强一些。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共同存在于习语中,缺一不可,彼此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包含:1)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谁也离不开谁;2)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排斥、相互分离,但又彼此约束;3)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相互转化,互为补充;习语凝固性和变异性的统一表现在两者的一致性上。第三,就研究问题3,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解读习语及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当习语被看作是认知参照点时,依据部分-整体的转喻关系,习语会转喻为使用习语的人。因此,习语和习语变异都会映射出社会图式。习语变异是一个创造性的使用事件,在这个事件中有说话人和听话人两个主体,这两个主体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形成中的两个主体,此外,习语原型产生的语言定势和社会定势、习语变异激活的新框架、具体话语文体和团体的文化认知模型也是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构建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们基于意识和注意力两个因素罗列出了在习语变异使用中听话人产生话语注意力,并且有意识地进行话语范畴化进而进行社会范畴化,形成自我认知和认知他人的社会图式的整个过程:1、听话人根据说话人使用的习语变异情况从整体上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2、听话人用更具体的方式确定说话人的社会位置;3、听话人依据和自己的关系来定位说话人;4、听话人依据说话人来改变自己的相对位置;5、听话人接受习语变异并进一步固化原型模式。值得一提的是习语的使用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对字面语言的变异使用,因此,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对习语的社会图式具有类推性。我们还总结出了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该模式包含了一个假说、双向动力、三个阶段、两个原则。一个假说是指习语凝固性及变异性动态发展假说:习语的凝固性和变异性是通过语言结构、认知操作和社会因素的交互动态建构的。该假说又被细化为三个次假说:1)习语符号的语法化并非被限制在个体的认知语法中,而是集体认知固化的结果,这种固化在惯用化的过程中进入特定话语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大脑词汇中,形成共享的思维体系;2)习语社会层面的范畴化形成其社会文化定型。该层面的范畴化与句法和语义层面的范畴化相互作用,彼此牵连,使习语成为一个民族语言中的代表性类型和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之一;3)习语使用的情景化为其变异提供背景,从而突显概念中的某个图形,经过变异使用后的习语将更加凝固。双向动力指的是推动习语凝固性的向心力和触发变异性的离散力。动态发展的三阶段指习语凝固、变异、更凝固的三个阶段。动态发展过程的两条原则是认知优化原则和社会认同原则。本研究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实现了以下几点创新:1)首次对习语的变异性做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就习语变异的两种分类、变异规则、变异动因、制约机制等做了全面的探讨,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基于对习语原型性质和特征的分析,借助实际语料,对习语变异的以上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2)首次提出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模式;3)研究视角上,以往研究者们多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认知语言学等视角研究习语,而本研究首次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新视角研究习语的变异性。
王平,郭俊[3](2014)在《汉英翻译:一个英语习语变体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语变体是对原型习语进行有理据、创造性加工的产物,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依源性变体和发散性变体。汉英翻译实践中,可以巧妙灵活地运用英语习语的各种临时变体,从而达到某种特殊的修辞效果,并且使语言表达更为准确简练。
黄曼[4](2013)在《构式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变异研究》文中认为习语是民族语言的精华,也是客观外界和民族文化的概念化表现,其形成经历了长期的历史积累和沉淀。各民族中都有大量的习语存在。它们形式多样、结构凝练、数目众多、表达力丰富,非其它语言表达式可替代。许多国内外学者都已将研究目光投向习语这种特殊的意义组合体,并在多种方向取得了显着的成果,比如从修辞学、文体学、语义学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价值。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概念、新事物以及新的社会现象等都在不断地涌现和更替,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出现的新的语言表达。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以及网络文化的流行,更促使着这些新的语言表达正在并且还将以我们难以想象的速度传播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习语作为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被人们赋予了许多新的用法,形成了诸多的变体。这些习语的变体如同习语本身一般形态多样,且意义丰富,具有研究价值。时至今日,已有很多学者将研究目光投向这种新奇独特的非常规语言使用,比如从语言学、认知、文学、修辞学以及社会学等视角对其进行考察等等。然而总的来说,对于汉英习语变异的研究还有许多发展和进步的空间。我们认为目前习语变异研究中发展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习语变异的研究中,对现象描写多阐释少;2)术语混淆不统一;3)共时研究占主导,历时研究明显不足,静态事实描写多于动态演变描述;4)对比研究明显不够,尤其是在认知理论指导下的汉英或英汉习语变异对比研究。本研究中,我们认为汉英习语变异新创意义的产出和理解并非某种单一认知机制可以解释,而是需要多种认知方式的协调与整合运作。我们以认知语言学的前沿理论—构式语法理论为指导,以新兴语言使用环境中汉英习语变异的真实语料为研究对象,结合归纳与演绎、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探讨这一新的语言事实背后的普遍认知运作机制和过程,对汉英习语变异现象作出较为全面的描写以及较为合理的解释。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对汉英习语变异现象中的相关术语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和统一,并对汉英习语变异现象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分类、描写和归纳,并对其语言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对比阐释。第二、汉英习语变异现象反映了社会的演变以及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相对灵活性。该现象中汉英语言的相似特点反映了两种语言中发展的相似趋同性,不同特点则反映了两种语言演变过程中的相对特殊性,同时还反映了两个民族中人们认知特点、认知方式的独特性。汉英习语变异的对比研究有助于对两种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进行深入探讨。第三、基于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借鉴,对汉英习语变异表达背后的生成机制和识解机制进行了探讨。本研究中首次提出汉英语习语变异现象皆是复杂的语言表达的事实。该事实需要结合多种认知机制的整合运作进行合理解释。我们在理论上的主要发现有:1)习语变异现象是人们在对习语原型构式进行去习语化和去范畴化认知操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再范畴化和再次语义整合的多次认知过程。在这一认知过程中,汉英习语变异现象存在显着的共性。习语变体构式的意义理解形成了一种认知的连续统。这一连续统并不是界限分明的,而是边界模糊的。汉英习语变异新创意义的产出和理解是语言事实背后认知主体所具备的各种认知能力多次复合加工与整合运作的结果。2)汉英习语变异现象中原型构式与变体构式之间存在各种不同的压制模式。构式的压制构成习语变异的生成机制之一。我们扩大了构式语法理论中压制的定义范围,并对构式压制词汇的原则进行了补充,增加了词汇压制、语音压制、时体压制以及多重压制等,并且通过分析具体汉语语料验证了这几种压制在汉英习语变异过程中的运作及其解释力。3)汉英习语变异的第二个生成机制是构式的识解。我们结合具体语料对五种维度的识解方式在该现象中的运作进行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说明,并且指出,每一个习语变体中的变异成分都对应着具体的语境和语用信息,因此习语变异现象是一种语境依赖性和语用性都较强的语言事实。4)习语变异的第三个生成机制是构式的整合。我们在Fauconnier等学者提出的四空间概念整合模型图基础之上,增加了认知主体所采用的识解方式,提出了新的习语构式变异的压制识解整合立体模型图。新立体模型图的优点主要有两点,其一在于能够较清晰地体现构式整合过程的动态性特征,其二在于能够清楚地表现这一过程中不同认知加工方式的运作,从而能够更清楚地体现不同习语变异类型或不同语言习语变异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特征。5)汉英习语变异中变体构式的五种理据,即隐喻、转喻、象似性、范畴化以及类比,构成了习语变异的识解机制。该识解机制为我们解释了习语变异现象中变体缘何而来的问题,并且为如何理解变体新意义提供了认知阐释。第四、通过对习语变异现象的探讨和研究,我们可对语言发展与变异趋势及其影响进行一定程度的判断。语言的发展和变化时刻都在发生。随着科技与网络更快更新地发展以及新兴事物和社会现象的不断涌现,习语变异现象也会随之发展和继续,其不规范的程度或许会更甚于现在。本研究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有以下几点创新之处:1)首次对汉英习语变异这一语言现象进行较全面的、系统的整理、归纳和分析,并建立了汉英习语变体封闭语料库;2)首次在构式语法理论的指导下对汉英习语变异现象进行对比研究;3)首次建立针对汉英习语变异过程的多维度动态认知整合运作网络模型,并在其中创造性地增加了生成机制和识解机制的框架表征,既能表现变异过程中构式整合的动态性以及认知复杂性等特点,又能体现不同习语变异类型以及不同语言之间习语变异的共性和个性;4)首次提出汉英习语变异现象并非单一方式或机制的认知过程,而是需要借助认知主体所具有的多种认知能力复合加工运作的复杂认知过程。
陈彩霞[5](2011)在《英语习语变体的人际功能》文中研究指明习语变体在英语语言中十分常见。本文利用功能语法理论探索英语习语变体的人际功能,指出在互动方面,习语变体的运用可以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推动交际顺利进行并帮助构建非正式语境;在态度方面,它可以保留或改变原习语拥有的评价,加强或减弱原习语的比喻意义,并体现使读者卷入的人际功能。
李青[6](2009)在《新闻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文中指出新闻英语作为重要的跨文化的传播媒介,词汇极其文化内涵是新闻英语的重要特点之一。了解掌握词汇特点才能提供正确的中文翻译。
叶燕[7](2009)在《英语习语在新闻标题中的临时变体》文中提出英语习语的临时变体广泛应用于新闻标题语篇。通过分析大量的新闻标题,研究习语临时变体在新闻标题语篇中的语义功能和美学功能,探讨新闻标题语篇中英语习语的临时变体类型,将之划分为语义返朴变体、词汇替代变体和句法结构变体,并结合认知语言学比喻优先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和多义推导理论对3种变体类型分别进行理据分析。
唐均[8](2008)在《苏美尔语的格范畴 ——普遍语法概论》文中指出格范畴是语言形态句法研究领域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从古代零散的语文学总结到近现代语言学的系统理论,对此都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和阐发。本文主要利用形式句法理论对某一理想化的句法模型进行结构解析,又利用语言类型学理论对基于多种语言材料而发掘出的种种相关语法现象进行归纳提炼,以迄今最为古老的书面语言——苏美尔语为主线将这种普遍语法的研究模式作一尝试性的系统发挥。以往的苏美尔语语法研究,都是在结构主义框架之下对苏美尔语楔文文献提供的语言材料进行全面描写的结果,这为本文的解释性研究提供了相当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文的研究只涉及苏美尔语名词的格范畴,集中考察的是苏美尔语通格、作格、属格这三个格位。通格是苏美尔语中无标的基本格位,在该语言的基本句法结构中只充任内论元。由此引发对系词、存在动词、自发动词、复合动词、小句套合等一些语法热点问题的普遍性考察,其中最核心的是在区分专任和兼任自发动词的基础上,将自发动词解析为非宾格动词兼并其内论元的结果。作格可算得上是苏美尔语的标志性格位。我们在详尽考察了中文“作格”术语的译介历史之后、在普遍语法的框架内对苏美尔语的作格进行了细致的探讨:描述了苏美尔语作格的结构特征,提出苏美尔语作格在限定动词链上所参与的双重人称呼应实际上是普遍的作格人称呼应的一种简单加合形式——在此基础上重新给出普遍意义上的动词及物性分类系统;认为苏美尔语代词带有作格标记的主语形式是作格标记在一定条件下衍推开来的惯性结果;又在分析某些人称特殊的语气形态基础上指出诸如劝勉式、命令式等不应纳入作格性的考察范围,苏美尔语作格性的分裂除了VP方面之外还有在NP方面的体现;最后逐一考察作格标记和具格、属格、位格、与格标记趋同的归并情况,指出苏美尔语的作格归并属于作格标记和与格标记趋同这种相对并不常见的模式,继而提出作格和夺格标记归并的概念并基于此简单讨论了汉语“由”字句的某些特征。属格是苏美尔语中变化形式最为多样的格位。本文由简到繁逐一剖析了各种属格结构,指出了出现频率相对不高的前置属格结构其实正是普通属格结构的基本形式,后者实际上是前者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句法层面的移位而产生的。外展领属结构是新近才有所揭示的苏美尔语的一种属格结构,本文在句法层面将其构成形式从属格结构基本模式中推演了出来,再参照多种语言材料初步分析了属格可分性层级的普遍意义。属格的特征还制约了苏美尔语反身代词的句法性质,也制约着关系结构的句法体现,这里初步区分了苏美尔语关系结构中名物化和关系化的不同,以多语种材料为背景给出了关系化结构提取NP格短语的层级序列。对似格和方位格的考察因为时间和资料的局限未能完全展开。本文只是在描述似格特征的基础上初步剖析了似格的句法位置、介绍了其平比内涵的类型学背景、附带指出所谓副词格的构词成分性质(而不宜划归格助词)。其他充任附加语的各个格位在方位格的名义之下暂时得以统一处理,本文比较集中地剖析了苏美尔语以格助词为中心的虚词所形成的复合结构,再从语法学中的三个热点话题——使役结构、受益结构和受损结构方面凸显苏美尔语方位格的类型学价值,指出了苏美尔语使役结构中与格助词和向格助词的基本属性,以轻动词为核心归并了使役结构和受益结构的句法类型,将受损结构中表达夺事的苏美尔语诸格位进行了归纳并讨论了夺事形态句法表现的类型学意义。本文对苏美尔语格范畴的探讨以格位为中心,相应的句法分析往往辅以类型学的背景,从而使基于苏美尔语的考察结果向语法的普遍性方向趋近;从这个角度上说,苏美尔语也不失为一种体现不少语法特征原始表现的模式语言,非常值得普遍语法研究者参考。
杜永莉[9](2008)在《新闻英语词汇变异及元语用分析》文中认为言语交际中语言变异现象十分普遍,它既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语用策略。新闻词汇变异体现在语音变异、书写变异、历史时代变异、语域变异、语义变异、语用变异等六个方面并反映出语言使用者的元语用意识及新闻词汇变异的元语用功能。
吴桂芬[10](2006)在《论英语习语及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文中提出英语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所在,具有独特的语言功能:修辞手法丰富,形式多样,别具一格(修辞功能);音韵和谐,诵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结构优美,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艺术功能);妙语连珠,生动形象,蕴涵着丰富的西方文化信息(文化功能);言简意赅,富于哲理,凝聚着西方人的人生经验,给人以启迪和教益(德育功能)。 本文研究了英语习语独特的语言功能及其对高中学生的英语修辞素养培养、艺术美学教育、跨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以及对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等的作用。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被研究对象对英语习语的学习情趣和运用情况明显比参照对象来得高,即,英语习语的独特语言功能对中学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运用英语习语,将会起到画龙点睛的奇特效果。 学习英语习语是学生提高英语修辞修养的一大捷径。了解、熟悉英语习语独特的修辞特色,掌握一定的修辞知识,能促进学生顺畅地阅读英语课文或课外英语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等读物,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英语的鉴赏水平和丰富了英语的审美情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英语习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同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英语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输入文化氛围浓烈的英语习语,或渗透于课堂阅读教学中或延伸于课外活动中,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习俗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意识,同时增加了英语的学习趣味,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情趣和积极性,进而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 充分发挥英语谚语的德育教育功能,寓德育教育于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地适当地运用英语谚语,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的培养,使广大学生受到德育教育的熏陶与感染,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广大受教育者的德育水平,让学生潜移默化,从中学会如何做人,达到“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的德育境界。 另外,将英语习语运用于词汇教学和语法教学中,使学生学英语学得有趣味且不易忘记,同时又扩充了词汇量,适当地运用英语谚语,使学生更易于吸收英文句法,提高学英语的情趣。
二、英语习语活用式的文体效果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习语活用式的文体效果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术语界定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选取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2 研究综述 |
2.1 汉英习语的对比基础 |
2.1.1 汉英习语的界定 |
2.1.2 汉英习语的规约性 |
2.1.3 汉英习语的字长偏好 |
2.1.4 汉英习语的文体差异 |
2.2 汉英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1 汉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2 英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
2.3 汉英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3.1 汉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3.2 英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
2.4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4.1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4.2 英汉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
2.5 小结 |
3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
3.1 引言 |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
3.3 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
3.3.1 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 |
3.3.2 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 |
3.3.3 内生性与外生性 |
3.4 小结 |
4 汉英习语的组构方式 |
4.1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1 汉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2 英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
4.1.3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对比 |
4.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1 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
4.2.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英译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1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词组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单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2.3.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复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
4.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3.1 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
4.3.2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3.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汉译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
4.4 小结 |
5 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1 引言 |
5.2 汉语超常规习语与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
5.2.1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
5.2.2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2.3 汉语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
5.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
5.3.1 英语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
5.3.2 英语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
5.3.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英语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
5.4 小结 |
6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
6.1 引言 |
6.2 汉英习语变异现象概观 |
6.2.1 汉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
6.2.2 英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
6.3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
6.3.1 研究问题 |
6.3.2 语料与研究方法 |
6.4 从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4.1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的定量考察 |
6.4.2 从替换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4.3 从嵌入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
6.5 小结 |
7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
7.1 引言 |
7.2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
7.3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 |
7.3.1 术语界定 |
7.3.1.1 对称式习语 |
7.3.1.2 对称式习语的异序 |
7.3.2 研究问题 |
7.3.3 语料与研究对象 |
7.4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定量考察 |
7.4.1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形式 |
7.4.2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语域分布 |
7.4.3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程度 |
7.4.4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类型对比 |
7.4.4.1 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
7.4.4.2 英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
7.5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共性与个性溯源 |
7.5.1 共性溯源 |
7.5.2 个性溯源 |
7.6 小结 |
8 结语 |
8.1 主要发现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汉语成语九用词典》与《中华成语大词典》结构对比(节选) |
附录2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缩合型(节选) |
附录3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潜隐型(节选) |
(2)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论文的框架及简要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定义 |
2.1.1 习语 |
2.1.2 习语的凝固性及变异性 |
2.2 习语研究概述 |
2.2.1 习语的总体研究 |
2.2.2 习语的变异性研究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3.1 认知社会语言学概述 |
3.1.1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定义与理论特征 |
3.1.2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
3.1.3 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和核心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2.1 研究问题 |
3.2.2 具体方案 |
第四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基础 |
4.1 习语的生成 |
4.1.1 符号单位与语言语义 |
4.1.2 从概念到语法构式 |
4.1.3 习语的认知固化 |
4.1.4 作为认知微模型的习语 |
4.2 习语的原型 |
4.2.1 习语原型的定义 |
4.2.2 习语原型的句法性质和特征 |
4.2.2.1 结构的固化性 |
4.2.2.2 结构的开放性 |
4.2.3 习语原型的语义性质和特征 |
4.2.3.1 意义的完整性 |
4.2.3.2 概念的双层性 |
4.2.3.3 内涵的丰富性 |
4.3 习语的理解 |
4.3.1 习语的加工 |
4.3.1.1 传统观 |
4.3.1.2 组构观 |
4.3.1.3 对习语变异研究的启示 |
4.3.2 习语的理据 |
4.3.2.1 隐喻理据 |
4.3.2.2 转喻理据 |
4.3.2.3 象征理据 |
4.3.2.4 整合理据 |
第五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分类 |
5.1 习语变异类型的分析维度 |
5.2 习语变异的技术分类 |
5.2.1 形式变异 |
5.2.1.1 词汇变异 |
5.2.1.2 语法变异 |
5.2.2 语义变异 |
5.2.2.1 一词多义 |
5.2.2.2 歧义 |
5.2.2.3 意义改编 |
5.3 习语变异的规则 |
5.3.1 结构改编 |
5.3.2 字面场景操控 |
5.3.3 主题指示 |
5.3.4 主题关联字面场景操控 |
5.3.5 歧义和双关 |
5.4 习语变异的类型 |
5.4.1 系统变异和非系统变异 |
5.4.2 常见变异和偶发变异 |
5.4.3 有意变异与无意变异 |
第六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动因 |
6.1 习语变异的生成 |
6.1.1 语言生成过程论 |
6.1.2 创造使用过程论 |
6.2 句法动因 |
6.2.1 习语句法的组构性 |
6.2.2 习语句法的非组构性 |
6.3 语义动因 |
6.3.1 习语语义的可分析性 |
6.3.2 习语语义的透明度 |
6.3.3 习语语义的关联性 |
6.3.3.1 横向关联 |
6.3.3.2 纵向关联 |
6.4 语用动因 |
6.4.1 交际需求 |
6.4.2 基于使用 |
6.5 整合动因 |
第七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制约 |
7.1 习语变异的认知制约 |
7.1.1 可识别性 |
7.1.1.1 激活概率 |
7.1.1.2 突显的习语次结构 |
7.1.1.3 概念启动 |
7.1.2 功能性 |
7.1.3 兼容性 |
7.1.4 语法性 |
7.1.5 非歧义和非突显 |
7.2 习语变异的社会文化制约 |
7.2.1 言语社区 |
7.2.2 文化层次 |
7.2.3 共享知识 |
7.3 习语变异性和凝固性的辩证关系 |
第八章 习语变异的认知社会语言学解读 |
8.1 习语的社会图式 |
8.1.1 语言定势 |
8.1.2 社会定势 |
8.2 习语变异的社会图式 |
8.2.1 图式要素 |
8.2.2 图式解读 |
8.3 习语变异的模式 |
8.3.1 一个假说 |
8.3.2 双向动力 |
8.3.3 三个阶段 |
8.3.4 两条原则 |
8.3.4.1 认知优化原则 |
8.3.4.2 社会认同原则 |
第九章 结论与启示 |
9.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9.2.1 研究内容上的创新 |
9.2.2 研究视角上的创新 |
9.3 本研究的理论启示和应用价值 |
9.3.1 对习语教学的启示 |
9.3.2 对词典编撰的启示 |
9.3.3 对语料库应用的启示 |
9.3.4 对文化符号学研究的启示 |
9.4 本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汉英翻译:一个英语习语变体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 英语习语 |
2. 英语习语变体 |
3. 习语变体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
3.1 更新 |
3.2 增加 |
3.3 省略 |
3.4 转换 |
3.5 拆解 |
4. 结语 |
(4)构式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变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语料描述 |
1.3.4 分析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定义 |
2.2.1 习语 |
2.2.2 习语变异 |
2.3 汉英习语研究概述 |
2.3.1 国外学者习语研究 |
2.3.2 国内学者习语研究 |
2.4 汉英习语变异研究概述 |
2.4.1 国内外学者语言变异研究 |
2.4.2 国内外学者习语变异研究 |
2.5 构式语法研究概述 |
2.5.1 国外学者构式语法研究 |
2.5.2 国内学者构式语法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汉英习语变异研究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构式语法定义 |
3.2.1 构式 |
3.2.2 构式语法 |
3.3 主要构式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3.3.1 构式的压制 |
3.3.2 构式的整合 |
3.3.3 构式的识解 |
3.3.4 构式的理据 |
3.4 小结 |
第四章 汉英习语变异语料的语言学特征 |
4.1 引言 |
4.2 汉英习语变异分类 |
4.2.1 汉语习语变异分类 |
4.2.2 汉语文学作品中习语变异使用频率的数据统计 |
4.2.3 英语习语变异分类 |
4.3 汉英习语变异的语言特征 |
4.3.1 汉英习语变异的语音特征及对比 |
4.3.2 汉英习语变异的语义特征及对比 |
4.3.3 汉英习语变异的语用特征及对比 |
4.3.4 汉英习语变异的句法特征及对比 |
4.4 小结 |
第五章 汉英习语变异与构式的压制—变异生成机制之一 |
5.1 引言 |
5.2 汉英习语变异中的压制 |
5.2.1 构式压制 |
5.2.2 词汇压制 |
5.2.3 语音压制 |
5.2.4 时体压制 |
5.2.5 多重压制 |
5.3 对比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汉英习语变异与构式的识解—变异生成机制之二 |
6.1 引言 |
6.2 汉英习语变异中构式的识解方式 |
6.2.1 汉英习语变异与详略度 |
6.2.2 汉英习语变异与辖域 |
6.2.3 汉英习语变异与背景 |
6.2.4 汉英习语变异与视角 |
6.2.5 汉英习语变异与突显 |
6.3 对比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汉英习语变异与构式的整合—变异生成机制之三 |
7.1 引言 |
7.2 汉英习语变异中构式的概念空间 |
7.3 汉英习语变异中的构式整合 |
7.4 汉英习语变异整合运作模型图 |
7.5 对比分析 |
7.6 小结 |
第八章 汉英习语变异与构式理据—习语变异的识解机制 |
8.1 引言 |
8.2 汉英习语变异与隐喻 |
8.2.1 语义隐喻 |
8.2.2 语音隐喻 |
8.3 汉英习语变异与转喻 |
8.4 汉英习语变异与象似性 |
8.4.1 语音象似 |
8.4.2 顺序象似 |
8.5 汉英习语变异与范畴化 |
8.6 汉英习语变异与类比 |
8.6.1 谐音类比 |
8.6.2 形式类比 |
8.6.3 语义类比 |
8.7 对比分析 |
第九章 结论 |
9.1 引言 |
9.2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9.3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
9.4 本研究的理论启示及应用价值 |
9.4.1 对习语教学的启示 |
9.4.2 对词典编纂的启示 |
9.4.3 对语料库应用的启示 |
9.4.4 对习语及习语变体翻译的启示 |
9.5 本研究的局限及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英语习语变体的人际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一、 引言 |
二、 功能语法理论框架下的人际功能 |
三、 英语习语变体的人际功能 |
1. 互动方面 |
1) 拉近交际双方的距离 |
2) 推动双方交际顺利进行 |
3) 帮助构建非正式语境 |
2. 态度方面 |
1) 保留或改变原习语的态度意义 |
2) 加强或减弱原习语的比喻意义 |
四、 结语 |
(6)新闻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 |
1、习语 |
2、典故 |
3、比喻 |
4、委婉语 |
三、结语 |
(7)英语习语在新闻标题中的临时变体(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语临时变体的功能 |
二、习语临时变体的类型 |
1. 语义返朴变体 |
2. 词汇替代变体 |
3. 句法结构变体 |
三、习语临时变体的认知理据 |
1. 语义返朴变体与比喻优先理论 |
2. 词汇替代变体与概念整合理论 |
3. 句法结构变体与多义推导理论 |
四、结语 |
(8)苏美尔语的格范畴 ——普遍语法概论(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弁言 |
一、格范畴历史回顾 |
(一) 楔文语法体系 |
(二) 梵文语法体系 |
(三) 希腊—拉丁语法体系 |
(四) 阿拉伯语法体系 |
(五) 中文传统语法体系 |
(六) 近现代语法体系举要 |
二、普遍语法理论概要 |
(一) 形式句法学 |
(二) 语言类型学 |
三、苏美尔语格范畴研究回顾 |
(一) 苏美尔语概略 |
(二) Delitzsch 的语法纲要 |
(三) Poebel 的语法纲要 |
(四) Falkenstein 的语法繁简本 |
(五) 两部概略性语法论着 |
(六) Thomsen 的语法论着 |
(七) Attinger 的语法论着 |
(八) Jagersma 的语法未刊稿 |
(九) R?mer 的苏美尔学导论 |
(十) Edzard 的专着及其他 |
四、本文写作体例 |
第二章 通格 |
一、名义及特征 |
二、不及物分裂 |
三、系词 |
四、存在动词 |
五、自发动词 |
(一) 苏美尔语的情形 |
(二) 类型学铺垫 |
(三) 专任自发动词 |
(四) 兼任自发动词 |
(五) 满语个案研究 |
(六) 汉语个案特征 |
六、复合动词 |
七、小句套合 |
本章要旨 |
第三章 作格 |
一、名义考辨 |
(一) 术语源流 |
(二) 内涵剖析 |
二、特征描述 |
三、作格结构 |
(一) 句法结构解析 |
(二) 动词分类新探讨 |
四、作格跃迁 |
五、作格惯性 |
六、作格分裂 |
七、作格归并 |
(一) 作格独立 |
(二) 作格和具格 |
(三) 作格和属格 |
(四) 作格和位格 |
(五) 作格和与格 |
(六) 作格和夺格 |
本章要旨 |
第四章 属格 |
一、特征描述 |
二、独立属格 |
三、物主词缀 |
四、前置属格结构 |
五、普通属格结构 |
六、外展领属结构 |
七、反身代词的照应 |
八、关系结构 |
本章要旨 |
第五章 似格 |
一、形态功能描述 |
二、句法结构解析 |
三、类型学研究 |
四、关于副词格 |
本章要旨 |
第六章 方位格 |
一、特征描述 |
二、复合虚词 |
三、使役结构 |
四、受益结构 |
五、受损结构 |
本章要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西文术语对照 |
附录二 语言定位索引 |
后记 |
(9)新闻英语词汇变异及元语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闻语言变异及研究概述 |
二、元语用意识、元语用分析和语言的变异 |
1. 元语用意识和元语用分析 |
2. 语言的变异 |
三、新闻英语词汇变异及元语用意识 |
1. 语音变异 |
2. 拼写变异 |
3. 新造词引起变异 |
4. 历史时代的变异 |
5. 语域变异 |
6. 语义变异 |
7. 语用变异 |
四、新闻英语词汇变异的元语用功能 |
五、结语 |
(10)论英语习语及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1 本研究的背景 |
1.1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习惯用语(习语)的要求 |
1.2 中学生学习英语习语的现状 |
2 前人关于英语习语的相关研究 |
2.1 关于习语的定义 |
2.2 前人关于英语习语的相关研究 |
2.3 前人有关本课题的研究 |
3 英语习语的四大语言功能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
3.1 英语习语的修辞功能与学生的英语修辞素养培养 |
3.1.1 英语习语的修辞功能 |
3.1.2 融合于学生的英语修辞素养培养之中 |
3.2 英语习语的艺术功能与中学生的英语艺术美学教育 |
3.2.1 英语习语的艺术功能 |
3.2.2 融合于学生的英语艺术美学教育之中 |
3.3 英语习语的文化功能与中学生的跨文化教育 |
3.3.1 英语习语的文化功能 |
3.3.2 融合于学生的跨文化教育之中 |
3.4 英语习语的德育功能与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
3.4.1 英语习语的德育功能 |
3.4.2 融合于学生的德育教育之中 |
3.5 与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的融合 |
3.6 与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融合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英语习语活用式的文体效果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D]. 赵轶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认知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习语的变异性研究[D]. 范瑜.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3]汉英翻译:一个英语习语变体的视角[J]. 王平,郭俊.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4(02)
- [4]构式视角下的汉英习语变异研究[D]. 黄曼.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5]英语习语变体的人际功能[J]. 陈彩霞.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02)
- [6]新闻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 李青. 才智, 2009(35)
- [7]英语习语在新闻标题中的临时变体[J]. 叶燕.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 [8]苏美尔语的格范畴 ——普遍语法概论[D]. 唐均. 北京大学, 2008(08)
- [9]新闻英语词汇变异及元语用分析[J]. 杜永莉.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08(02)
- [10]论英语习语及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D]. 吴桂芬.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