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痰瘀论治糖尿病验案(论文文献综述)
汪珺[1](2021)在《李家庚教授辨治肺系疾病临证经验数据挖掘和验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筛选李家庚教授辨治肺系疾病(肺癌、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的病案,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药组药对的配伍规律,提炼李家庚教授的遣方用药特色和学术思想,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研究对数据挖掘肺癌药对进行验证,以期更准确地将数据挖掘得到的临证经验应用于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并为后续研究打开思路。方法1.筛选李家庚教授2016-2019年于湖北省中医院凤凰门诊和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的门诊病案,使用通过Access2010数据库开发的病案录入系统,将筛选后的病案进行录入并对录入后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将清洗后的数据导入到Weka3.6数据挖掘软件中,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再使用Pajek2.0复杂网络软件以节点大小区分频次高低,以节点颜色区分药物功效,以关联规则的药对分析结果为基础计算节点连线参数,以聚类分析结果作为核心圈药物来绘制复杂网络图。2.选取薏苡仁-威灵仙药对作为研究对象,以“薏苡仁”、“威灵仙”为关键词,检索TCMSP数据库中二者有效成份及其作用靶点,并获取有效成份靶点的基因。以“lung cancer”为关键词检索Uin Prot数据库、Gene Cards数据库、Drug Bank数据库和TTD数据库中肺癌相关基因及标靶,剔除重复的基因和标靶,获取疾病靶点的基因。通过R软件将药物有效成份靶点和疾病靶点进行映射,以获取薏苡仁、威灵仙干预肺癌的可能靶点。将有效成份靶点和肺癌相关靶点导入“成分-靶点”网络构建工具Cytoscape3.7.2中,以构建薏苡仁-威灵仙和靶点的网络图,并以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节点(node)表示药物的有效成份和疾病靶点。将薏苡仁、威灵仙有效成份干预肺癌的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中获取PPI网络图,选取STRING数据库中“Multiple proteins”功能,并将种属设置为“homo sapiens”。勾选PPI网络图中“hide disconnected nodes in the network”选项,将“minimum required interaction score”的数值设置为0.4,最后导出PPI图和“string_interactions”文件。选取“string_interactions”文件中富集在前30的核心蛋白,导入到DAVID数据库,将种属设置为“homo sapiens”,进行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3.选取小鼠75只,在其右侧腋窝下接种Lewis瘤细胞,0.2 m L/只。移植瘤细胞4~5天后,观察腋窝下肿瘤。选取生长状态良好且右侧腋窝下肿瘤体积约为100 mm3的小鼠进行分组,共分为5组,即模型(Model,MOD)组、薏苡仁-威灵仙药对低剂量(Yiyiren-Weilingxian,YW-L)组、薏苡仁-威灵仙药对中剂量(Yiyiren-Weilingxian,YW-M)组、薏苡仁-威灵仙药对高剂量(Yiyiren-Weilingxian,YW-M)组和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组,每组15只。以薏苡仁20 g、威灵仙15g制作水煎液,并浓缩成每毫升含生药0.45g的浓缩液备用。MOD组给予20 m L/kg/d的生理盐水灌胃;CTX组给予30 mg/kg/d的环磷酰胺灌胃;YW-L组给予4.55 g/kg/d的薏苡仁和威灵仙浓缩水溶液灌胃;YW-M组给予9.1 g/kg/d薏苡仁和威灵仙浓缩水溶液灌胃;YW-H组给予18.2 g/kg/d薏苡仁和威灵仙浓缩水溶液灌胃;上述给药总体积均为20 m L/kg。各组连续灌胃30 d,每日1次。灌胃结束后进行取材,小心打开小鼠胸腔,摘取肺部肿瘤称重,剪取部分肿瘤组织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以备进行HE染色、Tunel染色和免疫组化检测。剩余部分肿瘤组织,置于液氮保存以备进行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结果1.李家庚教授辨治肺系疾病临证规律本研究筛选出李家庚教授2016-2019年期间诊治的肺系疾病病案共653例(肺癌207例、慢性支气管炎244例、过敏性鼻炎202例),男性有314例,占总数的48.1%,女性有339例,占总数的51.9%。李教授辨治肺癌的常见证型有阴虚毒热证、痰浊壅肺证、肺郁痰瘀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核心处方有:桑杏汤加减,治疗阴虚毒热证;止嗽散合三拗汤化裁,治疗痰浊壅肺证;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肺郁痰瘀证;四物汤化裁,治疗气滞血瘀证;生脉散合止嗽散化裁,治疗气阴两虚证。常用的核心药对有:白花蛇舌草配重楼长于清热解毒抗肿瘤;款冬花配蒸百部、炙麻黄配杏仁、苏叶配杏仁长于宣肺止咳平喘;荆芥配防风、藿香配防风长于祛风解表;薏苡仁配威灵仙长于消肿散结;丹参配赤芍、丹参配白芍、丹参配炒山楂养血活血之用;陈皮配炒山楂长于行气活血。李教授辨治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见证型有风寒袭肺证、风热犯肺证、痰热壅肺证、肝火犯肺证、肺脾气虚证、肾阳不足证。核心处方有:三拗汤加减,治疗风寒袭肺证;银翘散加减,治疗风热犯肺证;黄芩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痰热壅肺证;黛蛤散化裁,治疗肝火犯肺证;四君子汤化裁,治疗肺脾气虚证;真武汤化裁,治疗肾阳不足证。常用的核心药对有:款冬花配蒸百部、炙麻黄配杏仁长于止咳化痰宣肺平喘;荆芥配防风、藿香配防风、藿香配荆芥长于化湿解表散寒;金银花配连翘、蒲公英配连翘长于清热解表;丹参配赤芍、丹参配川芎长于养血活血;葛根配钩藤长于平肝息风;炒麦芽配炒谷芽长于消食和胃。李教授辨治过敏性鼻炎的常见证型有肺气虚寒证、肺经蕴热证、肺脾气虚证、肝肺不和证、肾阳不足证。核心处方有:荆防败毒散合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肺气虚寒证;银翘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肺经蕴热证;四君子汤合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肺脾气虚证;柴胡疏肝散化裁,治疗肝肺不和证;真武汤化裁,治疗肾阳不足证。常用的核心药对有:苍耳子配辛夷花、白芷配辛夷花、白芷配苍耳子长于通鼻窍;荆芥配防风、藿香配佩兰长于化湿解表散寒;金银花配连翘、板蓝根配连翘、板蓝根配金银花、蒲公英配连翘、蒲公英配金银花长于清热解表;炒枳壳配制香附长于疏肝行气;白芍配丹参长于养血活血等。李教授辨治肺系疾病用药情况为:清热药常用赤芍、玄参、连翘、白花蛇舌草、重楼、黄芩、金银花等,补虚药常用黄芪、白芍、炒白术、麦冬、太子参、仙灵脾、生地等,解表药常用荆芥、防风、苏叶、白芷、桑叶、葛根等,化痰止咳平喘药常用法半夏、杏仁、炙麻黄、款冬花、蒸百部、桔梗、前胡等,消食药常用炒山楂、炒麦芽、炒谷芽、炒鸡内金、炒神曲,活血化瘀药常用丹参、川芎、延胡索、炒莪术、鸡血藤等,理气药常用陈皮、制香附、炒枳壳、薤白、佛手等,化湿药常用藿香、佩兰、砂仁、厚朴、苍术,利水渗湿药常用茯苓、薏苡仁、泽泻、车前草、金钱草等,平肝息风药常用炒地龙、全蝎、钩藤、煅牡蛎、制僵蚕等,收涩药常用五味子、乌梅、浮小麦、海螵蛸、山茱萸,安神药常用茯神、炙远志、煅龙骨、合欢皮、酸枣仁,祛风湿药常用威灵仙、桑枝、桑寄生、独活等,止血药常用白茅根、仙鹤草、白及、侧柏炭、茜草等,另外还常用开窍药石菖蒲、泻下药火麻仁和郁李仁以及攻毒杀虫止痒药地肤子。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薏苡仁-威灵仙药对抗肺癌机制研究TCMSP数据库显示薏苡仁和威灵仙有效成份分别有9个和11个,薏苡仁干预肺癌的有效成份有6个,威灵仙有3个,薏苡仁在薏苡仁-威灵仙药对干预肺癌中居于主导地位,“成分-靶点”网络图显示薏苡仁-威灵仙药对干预肺癌有效成份为Stigmasterol(豆甾醇)、beta-sitosterol(β-谷甾醇)、Sitosterol alpha1(谷甾醇α1);PPI网络图显示ADRA2A、CSAP3、JUN、MAOA、ADRA1B、SLC6A4、HSP90AA1、MAOB、PTSG2、ADRA1A为薏苡仁-威灵仙干预肺癌的核心靶基因;KEGG富集显示薏苡仁-威灵仙干预肺癌主要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钙(calcium)信号通路、雌激素(Estrogen)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3.薏苡仁-威灵仙药对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抗癌作用及机制研究小鼠瘤重及抑瘤率结果显示,与MOD组比较,YW-L组、YW-M组、YW-H组和CTX组小鼠肺组织中瘤重减轻(P<0.01,P<0.05),抑瘤率增加。与YW-L组比较,CTX组小鼠肺组织中瘤重减轻(P<0.05),而抑瘤率增加。HE染色结果显示,MOD组瘤体中细胞排列紊乱且紧密,可见变形坏死的细胞,部分区域有明显的核固缩。YW-L组、YW-M组、YW-H组和CTX组瘤体中细胞排列松散,细胞间隙增大,有大量变形和坏死的细胞,核固缩较为明显,部分瘤体边缘有淋巴细胞浸润,其中CTX组瘤体中细胞变形坏死最为明显。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MOD组比较,YW-L组、YW-M组、YW-H组和CTX组小鼠肺组织中绿色荧光数量和密度增加。与YW-L组比较,CTX组小鼠肺组织中绿色荧光数量和密度增加。与MOD组比较,YW-L组、YW-M组、YW-H组和CTX组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0.01)。与YW-L组比较,CTX组小鼠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增加(P<0.05)。Bcl-2、Bax和Caspase-3免疫组化实验结果显示,与MOD组比较,YW-L组、YW-M组、YW-H组和CTX组小鼠肺组织中Bax和Caspase-3的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P<0.01),而Bcl-2的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P<0.01)。与YW-L组比较,CTX组小鼠肺组织中Bax和Caspase-3的阳性细胞数增加(P<0.01),而Bcl-2的阳性细胞数减少(P<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与MOD组比较,YW-L组、YW-M组、YW-H组和CTX组小鼠肺组织中Bax和Caspase-3的m 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P<0.01),而Bcl-2的m RNA表达水平减少(P<0.05,P<0.01)。与YW-L组比较,CTX组小鼠肺组织中Bax和Caspase-3的m RNA表达水平增加(P<0.01),而Bcl-2的m RNA表达水平减少(P<0.01)。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MOD组比较,YW-L组、YW-M组、YW-H组和CTX组小鼠肺组织中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P<0.01),而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P<0.05,P<0.01)。与YW-L组比较,CTX组小鼠肺组织中Bax和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P<0.01),而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减少(P<0.05,P<0.01);与MOD组比较,YW-L组、YW-M组、YW-H组和CTX组小鼠肺组织中p-PI3K-Tyr607、p-AKT-Thr308和p-m TOR-Ser2448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减少(P<0.05,P<0.01)。与YW-L组比较,CTX组小鼠肺组织中p-PI3K-Tyr607、p-AKT-Thr308和p-m TOR-Ser2448蛋白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减少(P<0.05,P<0.01)。结论1.李家庚教授辨治肺系疾病临证经验包括:(1)重视固护卫气;(2)重视调畅气机,从肝治肺;(3)重视从痰瘀论治肺病;(4)重视固护脾胃;(5)灵活施药,轻灵平稳。李家庚教授辨治肺系疾病的学术思想包括:(1)辨证辨病结合,相辅相成;(2)经方时方合用,相得益彰。2.薏苡仁-威灵仙药对主要是通过调节炎症、糖代谢和雌激素等途径干预肺癌。薏苡仁-威灵仙药对干预肺癌具有多途径和多层次的特点,一方面可以直接调节细胞周期,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调节炎症和雌激素水平而干预肿瘤的发生和发展。3.薏苡仁-威灵仙药对具有抑制Lewis肺癌细胞的增殖和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其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2](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指明
周强[3](2014)在《基于真实世界和临床研究的清热降浊法治疗2型糖尿病人群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清热降浊法是治疗2型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的基本治法之一。肥胖2型糖尿病以中满内热为基本病机,属于“脾瘅”范畴。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属于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组分,属于“膏浊病”范畴。研究目的:探讨清热降浊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本研究综合分析现代文献中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则治法,并结合古籍文献寻找与代谢性疾病相关的“膏”、“浊”的定义和治法,为“膏浊病”病名提供依据;通过真实世界门诊病例观察,探讨清热降浊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降糖、减肥、调脂的疗效及有效性相关因素和特征;并以清热降浊为基本治法,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基础方设立降糖调脂方,通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探讨降糖调脂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胃肠实热证)人群的肥糖脂综合治疗的有效性。研究方法:1.本研究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将文献进行分类,综合分析现代文献中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则治法。并通过查阅古籍,以“膏”、“浊”为关键词对175部电子古籍进行搜索,寻找与“膏浊病”(代谢性疾病)有关的“膏”“浊”的论述,进行初步文献梳理和归纳。从症状、病因、病机、病名进行简单的分类与总结。2.基于真实世界的研究方法,以临床门诊病人为核心,如实记录诊疗全过程,设立方案纳入标准,不设立排除标准。本研究以仝小林教授门诊2013年资料为基础,纳入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的患者183例,678诊次。并以方测证,根据处方筛选服用清热降浊中药治疗最少持续3个月者。根据患者基本信息、病程、合并用药、血糖、糖化、主症、处方等综合分析有效性,并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探讨清热降浊法治疗2型糖尿病用药规律和特征。3.以糖脂肥同调理论为核心,以清热降浊为基本治法,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基础方,从既往有效病案中进行药物筛选,组成降糖调脂方。以社区筛查的方式,筛查初发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对照、开放性临床研究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降糖调脂方)和对照组(二甲双胍肠溶片),对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干预,经过4周的筛选期,药物干预24周,并在干预的第12周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是否达标(≤7%定义为达标),进行一次药物调整,对不达标者,治疗组调整为降糖调脂方加味,对照组调整为二甲双胍肠溶片剂量加倍。评估降糖调脂方对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体重、腰围、臀围等指标的综合干预效果。通过循证医学方法,体现中医药降糖、减肥、调脂的整体治疗的有效性。研究结果:1.从文献初步分析:(1)现代医家多从脾、从肝、从肾论治,或从肝脾肾同调论治;又有从郁热、从气阴两虚论治;或从毒、从痰瘀、从瘀病理产物论治(2)膏浊理论提出于《黄帝内经》,发挥于在明清时代。后世与代谢相关的“膏”“浊”的定义基本与《黄帝内经》中论述一致。膏多指膏粱厚味,浊多指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的浊气,二者既是病因、病理产物,又可以用来阐释病机。(3)膏浊与消渴的关系密切。如程鹏程提出“膏粱之疾,消瘅痿厥”。叶天士提出“膏粱之人…火在上者,善渴,火在中者善饥。火在下者善渴,多饮而数溲”(4)提出了膏浊的病因、主症和病机。张景岳提出发病人群为“肥贵人”。丹波元坚指出膏粱之人病因为“起居闲逸,奉养过度,酒食伤所致”,表现为“中脘留饮胀闷、腹胀满”。王大德提出病因为“多食浓浓气味,燔炙煎炒之物,或美酝香醪乘兴酣饮”。临床表现为“逐至咽干舌燥,吐痰吐血,喘息膈痛,不得安眠”。薛己、赵献可均提出了膏粱之人的积热病机。汪绮石、喻昌提出痰火病机。李用粹提出湿痰滞于脾经,或湿热上攻的病机。张洁、喻昌等均提出浊气当降不降,或郁结影响脾胃运化气机的功能,多与湿、痰并行,形成痰浊、湿浊等,治疗当“泻以开其壅”。唐容川则提出浊入脉道,影响气血.运行。(5)提出了膏浊基本治法。如赵献可提出甘寒之剂治疗“膏”。顾锡提出从脾胃升降治疗“浊”。沈源提出用三化汤、调胃承气汤泻实以治膏粱之疾。李用粹提出浊气挟痰,不能运化为患,治疗当舒郁化痰降火等。2.清热降浊法真实世界的门诊病例观察研究结果显示:(1)清热降浊法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体重及主症。干预3个月、6个月后,清热降浊法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人群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能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能降低肥胖和超重患者的体质指数,具有减轻体重的作用。因此初步研究显示,清热降浊法具有降糖、减肥、调脂的作用,为肥糖脂同调的有效治疗法则。同时,清热降浊法能有效缓解乏力、便秘、失眠、便粘臭、心烦易怒、多汗等2型糖尿病肠道湿热证和胃肠实热证的主症。(2)清热降浊法以黄连、知母、生姜/干姜、生大黄/酒大黄、红曲、西洋参、黄芩、天花粉、半夏等为主要药物。黄连清胃热、肠热,为苦寒之最,用药频次最高;清热同时根据热伤气阴的情况,益气养阴选用西洋参、天花粉、葛根等;又以大黄清热通腑泻浊;以生姜/干姜反佐以减苦寒药伤胃的弊端;针对舌苔厚腻腐选用半夏、瓜蒌仁化浊;用天麻、夏枯草、钩藤、白芍、葛根清肝热祛风;用红曲、丹参、荷叶、晚蚕砂化浊降脂;用茵陈、五味子、生山楂、红花、赤芍、三七消清热泻浊、活血消症;用丹参、三七、赤芍活血以通脉以预防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糖络”并治。(3)黄连为清热降浊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核心药物,使用率为87.02%;知母使用率为71.68%,为苦寒清热药。酒大黄和生大黄共使用频率为45.87%,为通腑泻浊药。干姜和生姜共使用频率为74.78%,与苦寒药同用以减轻苦寒伤胃的副作用,又为辛开苦降的常用药对。平均剂量黄连为19克,知母32克,黄芩27克,天花粉41克,提示在降糖运用中苦寒药用量宜偏大。而生大黄平均用量为6克,酒大黄平均用量为8克,提示通腑药物用量宜小。生姜平均剂量为19克,与黄连用量比为1:1;干姜用量为9克,与黄连剂量为1:2,在该比例的使用下,仝小林教授门诊用大剂量黄连起到降糖疗效但胃肠道副作用较小,提示黄连与姜比例很重要。(4)黄连剂量与多种因素相关。清热降浊法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基础法,以黄连为君药,仝小林教授临床运用黄连剂量范围较广,从1克至45克,影响黄连临床使用剂量因素较多,本研究从真实世界的病案分析,提示黄连临床剂量可能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BMI、空腹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西药使用情况、治疗目的等有关。期待进一步扩大观察样本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影响黄连临床使用剂量的因素,为黄连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用量参考。3.降糖调脂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胃肠实热证)人群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降糖调脂方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为基础方,以清热降浊为基本治法,针对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胃肠实热证)人群设立。从本研究中心的病例分析,降糖调脂方具有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腰围的作用,但对甘油三酯的作用较弱。降糖调脂方12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0.39%,继续使用有维持血糖的作用,中药治疗方案24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0.46%。在使用降糖调脂方治疗无效或者效果较弱的人群,服用降糖调脂方加味方降糖效力增加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证实了降糖调脂方的降糖、减肥的疗效,而降低甘油三酯效应较弱,可能与本研究仅为整体研究(总病例数450例)的一个分中心病例有关。研究结论:1.膏浊病理论始于《黄帝内经》、发挥于明清时期,与消渴病关系密切,古代提出了其病因、病机和治法。2.清热降浊法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本治法,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人群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体重指数、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等指标,改善主症。3.黄连是清热降浊法的核心药物,其用量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合并用降糖药物情况、治疗目的、糖化血红蛋白、体质指数等相关。干姜、生姜与黄连的配比可能是减轻其不良反应的关键因素。4.以清热降浊法设立的降糖调脂方能综合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胃肠实热证)人群的肥胖、高血糖,但其降低甘油三酯效应较弱。
胡嘉元[4](2020)在《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进入强调个体化的 4P(Personalized、Predictive、Preventive、Participatory)医学时代,个体化临床诊疗正在逐渐成为临床实践与研究的主流;中医学自古以来一直践行着“因人制宜”的个体化思想,其中“谨守病机”是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的重要纽带,病机集中体现了中医临床从接诊到辨析,再到确立成熟治疗方案的原创思维。目前仍停留在临床经验总结、思维探讨等阶段的研究远不能够满足中医临床个体化实践应用与评价分析的需求,对中医病机本质内涵及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的研究亦缺乏系统性。本研究基于对病机内涵的挖掘分析,探索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的构建,结合应用系统的研发,以期建立病机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实践体系。研究目的:在挖掘分析中医病机知识本体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中四诊-病机-论治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构建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探索中医规范化临床实践的方法学研究;构建、研发及验证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于基于病机的临床个体化诊疗实践。研究方法:1.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构建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中医病机理论分析、临床病机探讨与应用研究文献。阅读、整理与分析中医病机论述并提取病机相关元素,通过文本标准化处理与专家征询,对病机相关元素进行修订与分类提炼,确定中医病机内涵要素及其知识框架。辨析、提取并标注每项病机内涵要素的详细信息,以知识图谱构建技术对病机内涵信息进行共现分析,应用Gephi0.9.2软件制作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采集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回顾性临床数据进行病机内涵的诊疗实体映射分析。2.病机主导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的探索建立基于已证实临床确有疗效的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医案,探索建立病机主导下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系统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纳入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医案文献。分析纳入临床医案的基本信息;应用2016版中医医案报告规范(CARC)对临床医案进行报告质量评价。阅读、分析并提取医案的临床四诊信息、病机内涵和治则治法。应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临床四诊信息-病机内涵-治则治法的个体化诊疗模式,以IBM SPSS Amos 24软件制作临床诊疗关联结构模型。3.病机主导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的初步构建基于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和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应用Drupal内容管理系统研发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的分析流程为临床病例信息录入-中医病机内涵辨识报告-基于病机的治则治法与参考方剂报告。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包括中文分词工具、正向最大匹配算法、文本向量表示等方法实现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4.病机主导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实例应用临床跟诊学习的形式采集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真实诊疗案例作为系统应用分析的范例。以系统基础数据层的字段规则及统一化文本集对临床病例信息进行预处理,便于病例信息的系统输入、分析、处理与报告。讨论临床真实案例系统应用分析的结果,与临床医师的诊疗思路、治法处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研究结果:1.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构建1)中医病机内涵要素基本框架:检索获得2017-2019年发表的病机相关文献810篇,经去重与筛选后纳入分析文献共412篇。全文阅读412篇文献,提取中医病机相关元素共47项。经文本标准化处理与专家征询后,确定10项中医病机内涵要素,为病性、病程、基本病机、病因、病位、病势、病机演变、病情、病理因素和体质。共现分析各项病机内涵要素,构建了以基本病机为核心的中医病机内涵要素基本框架,基本病机与各项内涵要素均有紧密的关联性,与病因、病位、病理因素的相关度最高。中医病机内涵要素基本框架为病机辨识提供了基础的思维构图,概括了辨识病机所需的全面、重要的信息和关键点。2)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辨析、提取并标注每项病机内涵要素的详细信息,制作了病机内涵要素知识图谱及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形成了以基本病机、病因和病机演变为中心的网状知识结构图,构建了较全面、系统地概括与辨析病机内涵的知识体系。3)中医病机内涵的临床数据映射分析:共采集334例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回顾性病例数据,男性病例130例,女性病例204例;病例的年龄均值为75.6± 10.2岁,主要集中在75-84岁年龄段;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例数最多(89.2%),其次为高血压(79.9%)和心力衰竭(66.8%),中医诊断以胸痹和心衰最多;对回顾性病例数据进行病机内涵分析并制作了回顾性临床数据的病机内涵知识图谱,直观地显示334例病例的病机内涵结构与趋势。2.病机主导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的探索建立1)中医临床医案信息:检索获得2016-2019年发表的相关文献4504篇,经去重与筛选后纳入分析文献159篇,共包含211则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医案,对医案中211例病例纳入分析。其中男性病例120例,女性病例91例;病例平均年龄58±14.88岁,主要集中在55-64及65-74岁年龄段;病例的西医诊断包括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及心力衰竭等21类疾病;中医诊断为心衰病、心悸、胸痹、真心痛和眩晕5类。2)医案报告质量评价:211则医案的病例临床资料、中医四诊信息报告基本完整(97.6%),中医治则治法(83.4%)、中药(177)治疗方案、复诊的临床信息(89.6%)及医案讨论(85.8%)报告较为完整;病例身高、体重、职业及随访信息报告完整度较差;211则医案的报告质量整体较高。3)医案诊疗信息:提取了 211例病例的性别、年龄、西医诊断、中医诊断、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病因和病史共10项临床信息。基于中医病机内涵要素基本框架分析、提取了 211例病例的病机内涵。各医案的治则治法秉承治病求本的宗旨,以补益脏腑虚损和祛除病理因素为核心要义。4)基于病机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构建:挖掘、分析个体化四诊信息与病机内涵,病机内涵与治则治法的对应关联性,构建了四诊信息与每项病机内涵要素以及病机内涵与治则治法的临床关联结构模型,形成了中医四诊与病机本质的思维链接、临床诊疗关系分析框架、以症-机-治为特点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3.病机主导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的初步构建1)系统构架:系统由后台技术和系统运行两大区域构成,系统运行区域,包括用户管理层、业务操作层;后台技术区域,包括基础数据层与数据处理层。用户管理层在系统管理员的监督下完成用户登录、账号管理、信息安全及数据维护;业务操作层是信息录入与结果报告的主界面,是用户完成系统操作的主窗口;基础数据层是系统的知识库,包括结构化病例信息采集规则及统一化文本集、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3个主要的资源库;数据处理层是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录入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挖掘、处理、数据交互及结果反馈的技术支持。2)系统功能:通过四个层级的构架,相应技术、算法的接驳,能够实现中医临床病例信息的规范采集与录入,病机为主导的个体化治疗决策支持的基本功能,可应用于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与辅助决策。4.病机主导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实例1)临床真实案例信息:共采集临床病例48例,男性病例26例,女性22例,55-64岁年龄段的病例数最多,病例的中医诊断以胸痹和眩晕最多,均为19例。对48例患者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抽取中医诊断为眩晕和胸痹的患者各4例,心衰和心悸的患者各1例共计10例病例进行系统应用分析。2)系统应用分析结果:系统分析整体与临床真实诊疗情况接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合理性与实用性;部分病例的基本病机较复杂,系统辨识结果不能够达到实际临床诊疗的要求。分析与患者的个体化临床特征、病机内涵复杂度以及系统构建技术、分析、处理等因素相关,需进一步拓展实践、完善与提高系统性能,提升临床实用价值。结论:本研究在病机内涵知识图谱和基于病机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构建的基础上,研发并实践应用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本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建立了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和实践体系,将助力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策略优化与效率提升,为中医临床个体化创新性研究奠定方法学基础。
吴珊[5](2020)在《从热论治老年性痴呆诊疗经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总结胡镜清研究员从热论治老年性痴呆的诊疗经验,为未来构建老年性痴呆“热化”病机诊疗方案提供支撑。方法:研究分“文献学习-实践解析-融汇新知”三阶段。第一阶段,通过系统学习名老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文献,挖掘其用药规律。第二阶段,通过收集2016年7月2019年9月胡镜清研究员在老年病科门诊诊治的老年性痴呆患者病历资料,筛选符合纳入标准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数据提取与整理,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治疗使用的药物、药对、四气五味进行频数统计与关联分析,解析胡镜清研究员基于“热化”病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实践经验。第三阶段,通过对比分析与理论研究,提炼胡镜清研究员从热论治老年性痴呆的诊疗规律。结果:文献学习阶段:共纳入71位名老中医,146则老年性痴呆医案,273首处方,涉及274种药物。中医证诊断方面,排名前四者为:痰湿证168次(61.54%)、肾虚证160次(58.61%)、血瘀证151次(55.31%)、热证43次(15.75%)。药物使用方面,使用频率前三者分别为石菖蒲(69.60%)、远志(58.24%)、丹参(48.72%)。根据中医证诊断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名老中医常用补益肾精药物为熟地黄(58.13%)、山茱萸(44.37%)、枸杞子(33.75%)、益智仁(31.25%)、菟丝子(27.50%);常用化痰药物为石菖蒲(76.79%)、远志(58.33%)、半夏(37.50%)、胆南星(26.19%)、陈皮(25%);常用活血化瘀药物为丹参(62.91%)、川芎(41.72%)、当归(33.77%)、赤芍(25.83%)、桃仁(25.17%);常用清热药物为丹参(51.16)、黄连(48.84%)、生地黄(44.19%)、郁金(34.88%)、栀子(27.91%)。实践解析阶段:(1)共纳入胡镜清研究员治疗的老年性痴呆患者病例31例(合计150诊次)。其中男性10人,女性21人,平均年龄为74.77±10.30岁,平均诊次5次,平均病程3.2年,最长19年,最短6个月。(2)老年性痴呆“肾虚髓减”者106次(70.67%),“热化”病机主要为“痰热蒙窍”73次(48.67%),“瘀热搏结”69次(46%),“火热炽盛”22次(14.67%)。其中,66诊次(44%)患者同时存在2种病机,以“痰热蒙窍,瘀热搏结”最多见,占18.67%;26诊次(17.3%)患者同时存在3种病机,以“痰热蒙窍,瘀热搏结,肾虚髓减”最多见,占14%。(3)150首胡镜清研究员治疗老年性痴呆处方中共含有132种药物,其中使用频率前三者分别为茯苓(82.67%)、黄连(72.00%)、生地黄(63.33%)。同现频次排名前三的药物组合分别为“黄连-茯苓”“石菖蒲-茯苓”“生地黄-茯苓”。关联药物置信度排名前三位者分别是“黄连→茯苓”“茯苓→黄连”“石菖蒲→茯苓”。药物功效排名前三位为润肠通便(219次)、清热凉血(162次)、利水渗湿(162次)。(4)“肾虚髓减”者106诊次,药物频次排名前五者依次为山茱萸(65.09%)、生地黄(60.38%)、熟地黄(42.45%)、山药(34.91%)、肉苁蓉(26.42%)。(5)基于“热化”病机用药规律结果显示,“痰热蒙窍”者73诊次,药物频次排名前五者依次为黄连(83.56%)、石菖蒲(82.19%)、半夏(79.45%)、陈皮(68.49%)、远志(50.68%)。“瘀热搏结”者69诊次,药物频次排名前五者依次为桃仁(82.61%)、红花(72.46%)、当归(56.62%)、川芎(47.83%)、赤芍(26.09%)。“火热炽盛”者22诊次,药物频次排名前五者依次为连翘(90.91%)、金银花(86.36%)、甘草(63.64%)、黄连(63.64%)、玄参(59.09%)。(5)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对于老年性痴呆肾虚证患者,名老中医与胡镜清研究员都常用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淫羊藿等补肾填精药,除此之外名老中医还常用益智仁、菟丝子、制何首乌等辛温暖肾药物,胡镜清研究员则更喜用生地黄、女贞子、知母、黄柏等滋阴清热之品。对于痰湿证患者,名老中医与胡镜清研究员都常用石菖蒲、远志、半夏、陈皮。痰湿化热者,名老中医用胆南星,胡镜清研究员则常用半夏或陈皮配伍黄连以清热燥湿,顽痰所致狂躁者用青礞石涤荡顽痰。对于血瘀证患者,名老中医与胡镜清研究员都常用川芎、赤芍、桃仁。除此之外,名老中医更偏爱用丹参,胡镜清研究员常用桃仁、红花配伍赤芍、牡丹皮以活血凉血,瘀热重者常用血府逐瘀汤佐以牛黄或水牛角以清热凉血散瘀,或嘱另服安宫牛黄丸每日1丸。对于热证患者,除苦寒之黄连外,名老中医还常用丹参、生地黄、郁金、栀子、牡丹皮,胡镜清研究员则喜用金银花、连翘、玄参、人工牛黄、虎杖以清热解毒。结论:名老中医继承并融汇前人对“善忘”“呆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治疗老年性痴呆多以“虚”“痰”“瘀”为切入点,其中“肾虚”为本,“痰”“瘀”为标。治本以温补为主,治标则以化痰开窍、祛瘀通脉为主,标本兼治,补虚泻实。胡镜清研究员注重阴虚致热、痰瘀化热等“热化”病机转变,拓展完善老年性痴呆的病机辨识要点为“虚、痰、瘀、热”。认为“虚”“痰”“瘀”不仅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基础,更是化热之源。治疗上,对于肾阴虚致热者应滋阴清热,不可纯补无泻;痰湿易郁结化热,清热化痰应与燥湿化痰并重;瘀血常与热邪搏结,注意清热凉血散瘀;热邪甚重继而蕴结生火,急予清热泻火法攻之。
徐俊伟[6](2020)在《周仲瑛教授辨治冠心病及相关疾病临床经验与思维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传承周仲瑛教授辨治冠心病及相关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临证经验与学术思想,分析在病机证素、治则治法、遣方用药方面的共同点与差异,研究周仲瑛教授辨证思维方法,在此基础上,根据临床经验与跟师学习体会,进一步完善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以期指导临床,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983年2月—2014年12月间周仲瑛教授门诊治疗的615诊次冠心病病案、317诊次冠心病兼高血压病案、58诊次冠心病兼糖尿病病案、103诊次冠心病兼高血脂病案,对医案中的病机、方药进行数据挖掘,结合相关论着及医案文本研读,对挖掘结果进行分析,提炼核心病机与基本处方,同时对周仲瑛教授临床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常用中医临床思维方法,挖掘创造性思维方法。结果冠心病1.一般情况:615诊次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367(59.67%),女性248(40.33%)。2.核心病机:以频次由高到低排序为心营不畅(18.21%)、气阴两虚(15.61%)、肝肾亏虚(9.27%)、痰瘀痹阻(6.77%)。3.基本用药:太子参(45.20%)、大麦冬(48.62%)、丹参(74.15%)、川芎(52.36%)、法半夏(34.80%)、全瓜萎(26.18%)、薤白(23.41%)、生楂(17.89%)、葛根(24.55%)。气阴虚损偏重:入党参(26.34%)、大生地(20.49%)、黄芪(26.18%)、知母(21.14%);脾胃不健加砂仁(29.43%)、娑罗子(27.97%)、炙甘草(25.04%);瘀血证重入红花(18.86%)等。冠心病兼高血压1.一般情况:317诊次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182(57.41%),女性135(42.59%)。2.核心病机:以频次由高到低排序为心营不畅(19.87%)、气阴两虚(11.99%)、肾虚肝旺(11.36%)、痰瘀痹阻(3.79%)。3.基本用药:太子参(48.90%)、大麦冬(56.47%)、丹参(77.29%)、川芎(58.04%)、法半夏(32.81%)、鸡血藤(32.12%)、薤白(23.41%)、片姜黄(29.97%)、葛根(30.91%)、天麻(31.23%)、白蒺藜(25.55%)、桑寄生(26.81%)、生楂肉(25.24%)。肝风内动入龙骨(16.09%)、牡蛎(17.03%)。冠心病兼糖尿病1.一般情况:58诊次中,女性多于男性,男性26(44.83%),女性32(55.17%)。2.核心病机:以频次由高到低排序为气阴两虚(13.79%)、肝肾亏虚(13.79%)、心营不畅(12.07%)、络热血瘀(12.07%)、痰瘀痹阻(8.62%)。3.基本用药:太子参(53.45%)、大麦冬(48.28%)、丹参(62.07%)、川芎(44.83%)、片姜黄(46.55%)、桑寄生(44.83%)、鬼箭羽(34.48%)、生楂(17.89%)、黄连(39.66%)、大生地(44.83%)、川石斛(18.97%)、知母(43.10%)。肝胆湿热加泽泻(17.67%)等。冠心病兼高血脂1.一般情况:103诊次中,男性多于女性,男性65(63.11%),女性38(36.89%)。2.核心病机:以频次由高到低排序为心营不畅(20.39%)、气阴两虚(14.56%)、心阳不振(11.65%)、肝肾亏虚(10.68%)、痰瘀痹阻(8.74%)。3.基本用药:太子参(31.07%)、大麦冬(48.62%)、丹参(64.08%)、川芎(56.31%)、黄芪(51.46%)、葛根(42.72%)、鸡血藤(42.72%)、法半夏(24.27%)、片姜黄(41.75%)、桂枝(33.01%)、仙灵脾(31.07)。化痰用半夏(24.72%)。结论1.临床经验(1)冠心病核心病机: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肝肾亏虚,心营不畅。病机特点:“气虚重于阴虚”,“瘀血甚于痰湿”,“瘀热甚于痰热”,易伤阳生瘀生痰,热少寒多为特点。基本治法:益气养阴,滋补肝肾,化痰消瘀,宽胸理气开痹”。基本处方:以复法合方为特点,药用太子参、大麦冬、丹参、川芎、法半夏、全瓜萎、薤白、生植肉、葛根。(2)冠心病兼高血压核心病机: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肾虚肝旺,虚风内动,心营不畅。病机特点:“气虚阴虚并重”,“瘀血痰湿并重”,“痰热瘀热并重”,较冠心病以肾虚肝旺、虚风内动、上盛下虚、易于从阳化热,多热少寒为特点。基本治法:较冠心病多用平肝熄风、养肝、清肝等法。基本处方:太子参、大麦冬、丹参、川芎、法半夏、鸡血藤、薤白、片姜黄、葛根、天麻、白蒺藜、桑寄生、生楂肉。较冠心病常用滋补肾阴、平肝熄风、养肝清肝之品。(3)冠心病兼糖尿病核心病机:气阴两虚,痰瘀痹阻,肝肾亏虚,心营不畅,络热血瘀。气阴两虚证更明显,可见“三热(燥热、瘀热、湿热)”证。病机特点:“气虚阴虚并重”“痰湿之象甚于瘀血”,“痰热甚于瘀热”较冠心病以阴虚瘀热湿热,脾虚胃弱为特点。基本治法:较冠心病多用滋阴润燥,清化湿热,凉血消瘀等法。基本处方:太子参、大麦冬、丹参、川芎、片姜黄、桑寄生、鬼箭羽、生楂、黄连、大生地、川石斛、知母。较冠心病重用益气养阴,清湿热,滋阴润燥之品等。(4)冠心病兼高血脂核心病机:气阴两虚、肝肾亏虚、痰瘀痹阻、心营不畅。较冠心病更见营卫不和证、气虚血瘀、心阳不振证。病机特点:“气虚甚于阴虚”“瘀血痰湿并重”“痰热甚于瘀热”,较冠心病以气虚瘀血更甚,以营卫失和,肝肾亏虚夹痰瘀,后天不足为特点。基本治法:较冠心病多用健脾消脂,调和营卫,益气活血通络等法。基本处方:太子参、大麦冬、丹参、川芎、黄芪、葛根、鸡血藤、法半夏、片姜黄、桂枝、仙灵脾。较冠心病增加益气通阳,健脾和胃之品。2.思维方法借鉴现代医学内容进行中医病机、辨证分型与对中医传统辨证思维方法的升华创新是周仲瑛教授临床思维的显着特色之一,如:研读医案发现部分患者有冠心病病史及ST段改变,但无明显瘀血症状,周仲瑛教授根据病史及ST段改变辨证为血瘀证,进一步思考,周仲瑛教授将“现代检测指标的中医病机转化思维”作为中医临床的基本思维方法。现将最常见思维方法归纳如下:(1)中医传统思维方法:以基于“病机辨证”多种思维方法的的复合应用为特色,如:整体思维、恒动思维与平衡思维,防治并重辨证思维,形神合一辨证思维等。(2)中西融合思维:结合中医非逻辑思维与西医逻辑思维,形成“现代检测指标的中医病机转化思维”。
董婷,杨文明,张娟,黄鹏,李祥,何望生[7](2019)在《导师制联合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在中医脑病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目的:在中医脑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导师制联合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模式,验证该方法的利弊。方法:60名规培医师依照学号随机分为对照组(30名)和实验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带教和考核,实验组采用导师制带教和Mini-CEX考核,对比两组考核成绩,同时对两组规培医师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在考核满意度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在考核等级评判中优异的比例,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第二次考核的等级高于第一次考核,其中人文沟通等得分明显提高。结论:导师制联合Mini-CEX的考核模式可与临床工作同步进行,具有具有客观、合理和操作性强等特点,能显着提高规培学员对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诊疗水平,进而提升医疗质量,可在中医脑病专业规培带教考核中进行推广。
二、从痰瘀论治糖尿病验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痰瘀论治糖尿病验案(论文提纲范文)
(1)李家庚教授辨治肺系疾病临证经验数据挖掘和验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伤寒论》中肺病的论治 |
1.1 从太阳病论治肺病 |
1.2 从阳明病论治肺病 |
1.3 从少阳病论治肺病 |
1.4 从太阴病论治肺病 |
1.5 从少阴病论治肺病 |
1.6 从厥阴病论治肺病 |
2.《金匮要略》中肺病的论治 |
2.1 肺脏自病 |
2.2 肺卫相关 |
2.3 脏腑相传 |
第二部分 李教授辨治肺系疾病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
1.研究资料 |
1.1 病案资料来源 |
1.2 病案资料筛选 |
1.3 纳入、排除、疗效评价标准 |
1.4 标准化 |
2.研究方法 |
2.1 数据录入 |
2.2 数据清洗 |
2.3 数据分析 |
3.研究结果 |
3.1 病案资料的基本信息 |
3.2 李教授辨治肺癌的病案数据挖掘结果 |
3.3 李教授辨治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案数据挖掘结果 |
3.4 李教授辨治过敏性鼻炎的病案数据挖掘结果 |
3.5 李教授辨治肺系疾病病案综合数据挖掘结果 |
4.结论 |
4.1 重视固护卫气 |
4.2 重视调畅气机,从肝治肺 |
4.3 重视从痰瘀论治肺病 |
4.4 重视固护脾胃 |
4.5 灵活施药,轻灵平稳 |
5.李教授辨治肺系疾病验案举隅 |
第三部分 薏苡仁-威灵仙药对治疗肺癌的验证研究 |
1.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薏苡仁-威灵仙药对抗肺癌机制研究 |
1.1 引言 |
1.2 材料与方法 |
1.3 结果 |
1.4 结论 |
2.薏苡仁-威灵仙药对对Lewis肺癌小鼠的抗癌作用及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实验结果 |
2.6 结论 |
第四部分 讨论 |
1.李教授辨治肺系疾病学术思想 |
1.1 辨证辨病结合,相辅相成 |
1.2 经方时方合用,相得益彰 |
2.李教授对三种肺系疾病的病机认识 |
2.1 李教授对肺癌的病机认识 |
2.2 李教授对慢性支气管炎的病机认识 |
2.3 李教授对过敏性鼻炎的病机认识 |
3.李教授“散、清、消、补”四法辨治咳嗽 |
4.薏苡仁配伍威灵仙共奏抗癌之功 |
4.1 薏苡仁-威灵仙治疗肺癌的潜在靶点 |
4.2 薏苡仁-威灵仙药对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治疗肺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综述 基于CiteSpace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医案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
参考文献 |
附录二 李家庚教授病案录入采集系统界面 |
附录三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3)基于真实世界和临床研究的清热降浊法治疗2型糖尿病人群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一、中医论治2型糖尿病的基本策略文献分析 |
1 从脏腑论治 |
1.1 从脾论治 |
1.2 从肝论治 |
1.3 从肾论治 |
1.4 从肝脾肾同调论治 |
2 从虚实论治 |
2.1 从郁、热论治 |
2.2 从气阴两虚论治 |
3 从毒、痰湿、瘀论治 |
3.1 从毒论治 |
3.2 从痰湿论治 |
3.3 从瘀论治 |
4 小结 |
二、关于“膏”“浊”记载的部分古籍汇总及初步分析 |
1 关于“膏”的古籍汇总 |
1.1 症状 |
1.2 病因 |
1.3 病机 |
1.4 病名 |
2 关于“浊”的古籍汇总 |
2.1 症状 |
2.2 病因 |
2.3 病机 |
2.4 病名 |
3 分析 |
第二部分 基于真实世界的清热降浊法治疗2型糖尿病病例观察及经验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选择标准 |
2.2 数据采集 |
2.3 统计分析 |
2.4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资料 |
3.2 疗效分析 |
3.3 用药规律分析 |
4 结论 |
4.1 人群分析 |
4.2 疗效分析 |
4.3 用药规律分析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降糖调脂方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人群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总体设计 |
3 病例选择 |
3.1 受试者筛查 |
3.2 诊断标准 |
3.3 纳入标准 |
3.4 排除标准 |
3.5 受试者退出研究的条件及步骤 |
4 研究药品 |
4.1 药品及服用方法 |
4.2 药品的包装和保存 |
4.3 降糖调脂方组辨证调方方案 |
4.4 药品清点 |
4.5 合并治疗的规定 |
5 研究设计 |
5.1 技术路线 |
5.2 网络随机系统 |
5.3 疗程 |
5.4 观察指标 |
5.5 有效性评价 |
6 不良事件观察、记录与处理 |
7 数据管理 |
8 统计分析 |
9 质量控制和保证 |
10 伦理学要求和临床研究注册 |
11 研究结果 |
11.1 一般资料 |
11.2 治疗12周有效性分析 |
11.3 治疗24周四组有效性分析 |
11.4 治疗24周中药方案组和西药方案组有效性比较 |
12 结论 |
13 小结 |
第四部分 清热降浊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理论探讨 |
1 从“脾瘅”认识肥胖2型糖尿病 |
1.1 肥胖2型糖尿病属于“脾瘅”范畴 |
1.2 中满内热是肥胖2型糖尿病(脾瘅)的核心病机 |
1.3 肥胖2型糖尿病以“内热”为主要表现 |
1.4 清热法是肥胖2型糖尿病(脾瘅)的主要治法 |
2 从“浊”、“痰”、“瘀”认识高脂血症 |
3 从“膏浊病”认识代谢综合征 |
4 清热降浊法是肥糖脂同调理论的基本治法 |
参考文献 |
附件1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的清热降浊法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记录表 |
附件2 查新报告 |
附录3 个人简历 |
附录4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论着 |
致谢 |
(4)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病机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自然语言处理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构建 |
1.1 基于文献的中医病机内涵要素构建 |
1.1.1 文献检索与筛选纳入 |
1.1.2 中医病机内容提取与内涵要素确定 |
1.1.3 中医病机内涵要素基本框架 |
1.2 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 |
1.2.1 中医病机内涵要素知识图谱 |
1.2.2 中医病机内涵知识图谱 |
1.3 心血管疾病回顾性临床数据的中医病机内涵映射分析 |
1.3.1 心血管疾病回顾性临床数据的采集 |
1.3.2 心血管疾病临床数据的中医病机内涵 |
1.3.3 心血管疾病临床数据的病机内涵知识图谱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研究 |
2.1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医案基本信息 |
2.1.1 文献检索与筛选纳入 |
2.1.2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医案报告质量评价 |
2.2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医案诊疗信息 |
2.2.1 中医临床医案四诊信息 |
2.2.2 中医临床医案病机内涵分析 |
2.2.3 中医临床医案治则治法 |
2.3 基于医案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构建 |
2.3.1 医案四诊信息与病机内涵关联性 |
2.3.2 病机内涵与个体化诊疗模式构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构建 |
3.1 系统的搭建 |
3.1.1 系统整体构架设计 |
3.1.2 系统搭建工具及运行环境 |
3.1.3 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现系统分析 |
3.2 系统操作界面及运行展示 |
参考文献 |
第四部分 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实例 |
4.1 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真实案例信息 |
4.1.1 临床案例信息采集 |
4.1.2 临床案例抽样 |
4.1.3 临床案例信息预处理 |
4.2 临床真实案例的系统应用分析 |
4.3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5)从热论治老年性痴呆诊疗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上篇 文献学习:名老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用药规律分析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数据提取与录入 |
2.4 规范化与归类处理 |
2.5 数据挖掘与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医案基本情况 |
3.2 名老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总体用药规律分析 |
3.3 名老中医从“虚”“痰”“瘀”论治老年性痴呆的用药规律分析 |
3.4 名老中医从“热”论治老年性痴呆用药规律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中篇 实践解析:胡镜清研究员从热论治老年性痴呆诊疗经验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 |
3 研究方法 |
3.1 门诊病历资料整理 |
3.2 病例关键信息提取 |
3.3 数据分析 |
4 研究结果 |
4.1 基本资料 |
4.2 疾病资料 |
4.3 总体用药规律分析 |
4.4 基于肾虚髓减病机的用药规律分析 |
4.5 基于“热化”病机的用药规律分析 |
4.6 胡镜清研究员与名老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常用药物比较 |
5 讨论 |
6 小结 |
下篇 融汇新知:从热论治老年性痴呆的理论研究 |
1 “虚”“痰”“瘀”不仅是老年性痴呆发病的基础,更是化热之源 |
2 “痰瘀化热”是老年性痴呆病情进展的关键病机 |
3 老年性痴呆平台期不忘辨热,波动期更要注重清热泻火 |
4 验案举隅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周仲瑛教授辨治冠心病及相关疾病临床经验与思维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现状、问题及解决方法 |
1. 研究现状 |
1.1 冠心病及相关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辨治综论 |
1.2 周仲瑛教授学术传承现状 |
2. 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
2.1 存在问题 |
2.2 解决方法 |
第二部分 病案数据挖掘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案来源 |
1.2 纳入排除标准 |
1.3 一般情况 |
2. 研究方法 |
2.1 医案的预处理 |
2.2 医案信息采集 |
2.3 数据挖掘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冠心病 |
3.2 冠心病兼高血压 |
3.3 冠心病兼糖尿病 |
3.4 冠心病兼高血脂 |
4. 医案赏析 |
第三部分 周仲瑛教授临床思维方法 |
1. 临床思维方法概述 |
1.1 逻辑思维 |
1.2 非逻辑思维 |
1.3 中医思维方法与西医思维方法上的差异 |
2. 中医象思维研究现状 |
3. 周仲瑛教授临床思维特点及研究意义 |
4. 周仲瑛教授临床常用思维方法 |
4.1 整体思维、恒动思维与平衡思维 |
4.2 “中西融合”的病证结合思维 |
4.3 防治并重辨证思维 |
4.4 形神合一辨证思维 |
4.5 时相思维 |
4.6 现代检测指标的中医病机转化思维 |
结语 |
1. 研究小结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致谢 |
(7)导师制联合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在中医脑病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学分析 |
结 果 |
1 2组规培医师对考核满意度比较 |
2 2组规培医师考核等级比较 |
讨 论 |
四、从痰瘀论治糖尿病验案(论文参考文献)
- [1]李家庚教授辨治肺系疾病临证经验数据挖掘和验证研究[D]. 汪珺.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3]基于真实世界和临床研究的清热降浊法治疗2型糖尿病人群疗效分析[D]. 周强.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07)
- [4]病机主导的中医临床个体化诊疗模式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D]. 胡嘉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从热论治老年性痴呆诊疗经验研究[D]. 吴珊. 陕西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周仲瑛教授辨治冠心病及相关疾病临床经验与思维方法研究[D]. 徐俊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导师制联合迷你临床演练评估在中医脑病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 董婷,杨文明,张娟,黄鹏,李祥,何望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