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灌浆复合桩基础在温州安泰大厦的应用

后灌浆复合桩基础在温州安泰大厦的应用

一、温州安泰大厦后压浆复合桩基础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帅[1](2021)在《天然地基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目前,西安地区超高层建筑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对于一个正朝着超高层发展的城市,关于超高层基础设计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为后续相关建筑基础设计带来一定的不便。因此,针对西安地区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研究非常有必要。考虑到桩基础的承载特性是影响超高层建筑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本文依托西安某超高层建筑工程项目,采用数值模拟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了超高层建筑群桩基础承受竖向和横向荷载的特性,得到了西安地区最合理的基础选型,为后续西安地区相关基础设计提供了参考。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分析西安地区某超高层建筑工程的现场单桩静载荷试验,分析了单桩竖向承载特性,并确定出单桩极限承载力;运用有限元模拟现场单桩静载荷试验,基于模拟与试验所得的极限承载力和Q-s曲线进行对比,发现模拟得到的结果与试验得到的结果相似,从而,验证了单桩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桩土参数选取的合理性,为群桩模型-桩筏基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2)基于上述单桩极限承载力研究,通过计算得到不同桩长、不同桩径所对应不同桩数下的9种群桩基础方案,运用有限元建立此9种布桩方案的群桩基础模型,模拟了同级荷载作用下超高层桩筏基础的承载特性。研究表明:大多数桩筏基础表现出中部大、边缘小的碟形沉降特点,验证了桩筏基础的群桩效应。(3)在上述9种布桩方案研究的基础上,考虑了不同因素对群桩基础沉降的影响,建立了 81组不同组合形式下的桩筏基础模型,通过变桩径、变桩长、变桩间距的单一控制变量法对桩筏基础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上部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适当增大桩径、桩长或桩间距会对群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和差异沉降产生正向作用,但是当上述数值超过某一限值后,正向效应将不再显着;随后基于各模型的沉降结果,选出较为合理的基础布桩形式,并且结合变刚度调平理论,对合理的基础选型进行变桩长变桩间距调平调整桩筏基础刚度,研究得到当核心筒桩长为70m、桩间距3m,框架柱区桩长为60m、桩间距4m时的布桩方式,可以使桩筏基础的差异沉降达到最小且更加经济。(4)为研究超高层桩筏基础受横向荷载时的承载特性,建立了基于超高层横向荷载为主控因素的风荷载模型,得到相应超高层建筑在不同高度下的顺风向风压标准值,对风压标准值和建筑高度进行数值拟合,得到风压标准值的表征方程,进而得到实际建筑受风荷载时对基础产生的作用效应,结合上述研究内容中最合理的基础形式在竖向荷载和横向荷载共同作用下,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得出,桩筏基础水平位移值为1.5mm、倾斜角度为0.0002度,两者均小于允许值,从而,验证了此基础选型的稳定性以及选取的合理性。

褚卓[2](2021)在《桩基础控制变形相关指标与沉降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桥梁和港口码头、高层建筑及地下空间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桩基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工程要求按变形控制设计,发展桩基工程按变形控制设计理论是工程建设发展的需要。为追求抗力与荷载的总体与局部平衡,实现支承刚度的优化布局,达到差异沉降的最小化,变刚度调平的思想逐步为设计者所接受,但真正调平设计过程可遵循的细则尚无从遵循。提髙桩基工程变形计算能力是进一步发展桩基工程按变形控制设计理论的基础。桩基础的沉降计算大都是半理论半经验的方法,但是由于没有合理的确定附加应力,计算结果与实际差异太大,往往需要大幅度的经验系数进行修正。因此有必要对桩基础控制变形相关指标与沉降计算方法进一步开展深入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大比尺桩筏基础模型试验,以期确定桩筏基础变刚度调平控制沉降设计关键技术指标,对桩筏基础控制沉降指标、桩顶反力分布规律、桩侧荷载传递规律、桩端荷载分担比、变形计算影响深度等相关指标规律进行研究并对调平控制沉降细则进行量化分析。2.以53根不同地质条件具备完整测试内容的试验桩和9项工程实测为基础,研究能够较为精确确定群桩基础附加应力的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与实测工程案例验证,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与成果:1.分析了不同桩间距、布桩模式(桩数)下桩筏基础控制沉降指标随强化指数变化规律,在(1<λs<1.3)范围内标准沉降比、标准刚度比与强化指数大致成线性关系,且变化率随桩距、桩数影响较小。2.桩筏基础水平影响范围大致为6d,竖向沉降变形计算影响深度约为桩端平面下1倍桩长左右。群桩效应使桩筏基础相应基桩端阻比较单桩更大。桩土应力场效应叠加没有改变桩侧阻力分布形式。桩顶反力随荷载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角桩最大、边中桩次之、中心桩最小。荷载水平接近极限承载力时,桩顶反力趋于均匀。3.提出了正梯形、锥头形、蒜头形、凹谷形4种桩侧阻概化模式。比Geddes简化模式更符合实际,建立了利用工程地质资料和基桩长径比综合判定侧阻分布概化模式的经验方法。4.针对侧阻概化模式给出了考虑桩径影响的Mindlin解均化附加应力法计算桩基础沉降(整体均化分层总和法、基桩和复合基桩分层总和法),并完善了相关计算软件。5.通过9项工程实测、6台大比尺模型试验测试验证了所提出计算方法的可靠性。

熊露[3](2019)在《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桩竖向承载性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沿海地区一般为海相沉积平原地貌,珠海市地质特殊,经常有地区的地层会有流塑状软土。珠海市保税区某工程地质的软土层平均厚度为23.13m,中风化岩平均埋深约60m,该工程采用灌注嵌岩桩,桩长达5575m。嵌岩桩通常用于沉降要求严格、上部荷载较大的工程之中。但由于其承载力较高,很少有现场试验能加载到极限状态,因此对其荷载传递特性和承载力的确定仍存在许多含糊之处,实际中常因过于保守而出现一些桩长和桩径不合理的设计,既加大了施工难度,降低了施工效率,又造成了经济上的浪费。因此,对于细长嵌岩桩荷载传递特性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首先,本文给出了细长嵌岩桩的定义,结合珠海市保税区某桩基工程实例,对软弱土区细长嵌岩灌注桩的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及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阐述了细长嵌岩灌注桩的荷载承载机制。其次,本文考虑了桩土与桩岩荷载传递的规律,基于极限平衡原理和Hoek-Brown岩体经验强度准则推导了细长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同时推导了软土弱地区细长灌注桩的嵌岩段荷载传递过程分为桩周岩弹性阶段、桩周岩部分进入残余强度阶段和桩周岩破坏阶段三个阶段的桩顶荷载和沉降公式。最后,本文基于工程静载试验实测数据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推导得出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并用MIDAS GTS NX软件分析了不同桩径、桩长、软土层厚度、不同嵌岩深度对细长嵌岩灌注桩的竖向承载性状的影响。与非软土区嵌岩桩相比,软弱土区细长嵌岩桩的桩顶沉降主要由桩身混凝土的弹性压缩和桩底基岩的应变两部分组成。软弱土区细长嵌岩桩侧阻与端阻的发挥不是同步而是异步的,由于受桩长和基岩埋深影响,一般表现为端承摩擦桩的受力性状。

陈雪映[4](2019)在《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注浆加固机理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后压浆技术是改善灌注桩承载性能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在国内外有较为广泛的应用。然而,现在仍缺少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指导后压浆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对后压浆加固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化。为此,本文依托浙江省乐清湾大桥灌注桩后压浆工程,并结合现场试验、室内模型试验的研究方法对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加固机理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乐清湾大桥工程开展的6根桩端压浆桩现场静载试验,研究桩端压浆桩的承载性能,并基于试验数据分析桩端压浆的加固机理。分析结果表明:桩端后压浆对灌注桩极限承载力提升幅度在38.03%61.87%之间,持力层为砾砂、风化基岩的试桩承载力提升幅度大于持力层为黏性土的试桩;桩端压浆能改善桩端土体的力学性质,并能通过浆液上返作用改善桩-土接触面性质,提高桩侧摩阻力;水泥浆液在粗粒土和黏性土中有不同的扩散机制,压浆后的桩端土体也呈现不同的破坏模式。(2)在室内开展模型桩的桩侧压浆试验以及压浆桩的竖向、水平静载试验,并设计了对比试验,依据试验结果分析桩侧压浆过程中浆液与土体的相互作用,研究了桩侧压浆提高桩基竖向、水平承载力的作用机理,并重点分析了浆液结石体与桩身的协同承载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桩侧压浆能较大幅度提高模型桩的竖向、水平承载力,且浆液结石体和模型桩桩身的协同承载作用是影响压浆桩承载力的关键因素。(3)根据乐清湾大桥的工程背景,引出海水对浆液结石体的侵蚀问题。制作浆液结石体试块并将其放入海水中养护,运用微型贯入试验研究海水侵蚀对浆液结石体的强度的劣化作用,并运用XRD衍射分析和SEM电镜扫描研究海水侵蚀浆液结石的化学原理和浆液结石体的微观结构变化,根据试验结果讨论了海水侵蚀作用对压浆桩长期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海水中的SO42-和Mg2+等侵蚀性离子会于浆液结石体中的水泥水化物反应,破坏其微观结构,从而造成结石体强度的劣化;侵蚀作用的强弱与结石体水泥含量、侵蚀时间以及海水离子浓度有关。(4)基于乐清湾大桥工程的灌注桩后压浆施工参数资料,借助数据分析软件SPSS22寻求压浆量、压浆压力两个关键施工参数与压浆土层、压浆工艺等外在施工条件之间的联系。分析结果表明:压浆压力受压浆深度、压浆土层类别、压浆工艺以及成桩龄期等因素的影响;压浆量与压浆压力直接相关,直管压浆的压浆压力往往达不到设计终止压力值,导致压浆量偏大,U管压浆的压浆压力能得到保证,可以在不超量压浆的条件下保证压浆质量。

万志辉[5](2019)在《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后压浆技术是指在钻孔灌注桩中预设压浆管路,成桩后采用压浆泵压入水泥浆液来增强桩侧土和桩端土的强度,从而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的一项技术。后压浆技术因其工艺简练、成本低廉与加固效果可靠,已被广泛应用于超高层建筑、大跨径桥梁和高速铁路等基础工程中。当前后压浆的适用对象由中小直径、中短桩发展到大直径、超长桩。然而,大直径桩因研究手段受限,完整的现场实测数据偏少,造成对大直径后压浆桩的加固机理、承载特性及设计方法尚缺乏系统的研究,使其理论研究滞后于工程实践。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原位试验及数理统计等多种手段对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增强机理和变形控制设计方法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后压浆桩增强效应作用机理。综合考虑压浆对桩端土体的加固与桩端扩大头效应这两方面因素对桩端阻力的增强作用,采用双曲线函数模拟桩端阻力发挥特性,引入了桩端土初始刚度、桩端阻力的增强系数,并在球孔扩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浆泡半径的解析解,为扩大头加固机理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考虑浆液上返对后压浆桩侧摩阻力的增强作用,基于浆液黏度时变性特征建立了浆液上返高度计算模型,给出了参数取值的确定方法及成层土中浆液上返高度的迭代算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其合理性;基于现场对比试验研究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发挥的相互强化作用机理。此外,通过工程实例对后压浆桩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发挥特性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验证了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增强作用,并分析了预压作用对后压浆桩基阻力的重要影响,进而全面揭示了后压浆桩增强效应作用机制。(2)后压浆钢管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在硅质砂与钙质砂两种不同的模型地基中开展了静压沉桩方式下钢管桩的竖向受荷和水平受荷试验,研究了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桩侧后压浆对两种不同砂土中单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未压浆单桩在钙质砂中的竖向和水平承载特性要弱于硅质砂,原因在于沉桩过程中钙质砂易造成侧向挤压作用引起的侧摩阻力变化小于颗粒破碎效应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压浆后,单桩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在两种不同的砂土地基中均得到了大幅提升,且表现出大致相同的承载特性。通过开挖分析压浆单桩浆液加固体的分布情况,揭示了砂土中桩-土-浆液相互作用机理。(3)大直径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原位试验。利用大直径组合压浆与桩侧压浆桩的现场对比试验,揭示了不同压浆类型对大直径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并且表明组合压浆桩承载性能明显优于桩侧压浆桩;在使用荷载下大直径超长桩的桩顶沉降约90%来自桩身压缩,在极限荷载下大直径超长桩仍表现为摩擦桩性状,在超长桩设计时应考虑桩身压缩引起的沉降。同时,对珊瑚礁灰岩地层中的3根大直径后压浆桩开展了现场静载试验,并对桩基承载力性状、桩身轴力传递特性及桩基阻力发挥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后压浆技术可应用于珊瑚礁灰岩地层,并能有效地提高桩基承载力和减小沉降量。最后,结合现场长期静载试验,研究了后压浆桩的长期承载性状以及桩基阻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后压浆桩承载力存在时间效应,桩端阻力和桩侧摩阻力会随时间增长。(4)组合后压浆加固效果的综合检测方法。通过钻孔取芯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以及电磁波CT试验综合评价了组合后压浆的加固效果。结果显示水泥浆液下渗、上返及横向渗透至地层中形成水泥土加固体,增强了桩侧、桩端土层的强度和刚度;压浆后桩侧土的标贯击数要明显高于压浆前,同时给出了基于压浆前标贯击数预测压浆前、后侧摩阻力的经验方法;电磁波CT技术检测压浆效果是可行的,绘制出各剖面视吸收系数反演图像可以观测到桩体、浆液及土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且能确定水泥浆液在桩端、桩侧土体中的扩散范围。(5)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及压浆参数设计。通过收集的139个工程中716根试桩静载试验资料,对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的有关参数作了统计分析,利用极限承载力总提高系数法提出了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经验预估方法;采用以土层为分类的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增强系数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压浆类型的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方法;给出了以土层为分类的桩侧、桩端压浆量经验系数的取值范围,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压浆类型的大直径桩压浆量估算方法。通过大量的实测数据验证了后压浆桩承载力与压浆量计算公式的适用性,研究成果纳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2017修订版)及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公路桥梁灌注桩后压浆技术规程》(T/CECS G:D67-01-2018)。(6)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提出了两种不同的后压浆单桩沉降计算方法:第一种,在未经压浆的大直径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基于统计分析给出了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的建议取值范围,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土层的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经验预估方法;第二种,在荷载传递法的基础上,采用双曲线函数的荷载传递模型,在考虑浆泡半径和桩身水泥结石体厚度的基础上建立了后压浆桩荷载沉降关系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两种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马天忠[6](2018)在《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入实施和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西北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设项目和规模日益出新,工程建设场地逐步向高阶地推进,桩基工程得到了大量应用和快速发展。但是必须指出,当前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桩基承载特性研究并不成熟,桩基设计仍按半经验半理论方法进行计算,现行有关《规范》对桩基的设计与实际之间矛盾显着。因此,深入研究单桩有效桩长和长短桩基承载特性相关问题不仅是桩基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工程界的迫切要求。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室内外试验与数值模拟多种研究方法,首先,开展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单桩有效桩长问题分析与计算;其次,提出了长短桩在黄土地区的适用性,并建立长短桩承载力及变形的计算方法;再次,分别开展了现场单桩承载特性试验和室内长短桩模型试验;最后,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本文创新点和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有效桩长问题分析,考虑大厚度黄土塬场地存在分层湿陷现象、桩身存在多个中性点,提出了桩基侧摩阻力的正弦曲线型分布模式,并给出了该分布模式的数学表达式。基于此,推导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考虑桩身自重的单桩有效桩长计算公式,同时,通过与单桩现场试验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合理性。2、依据现场原位试验和大厚度黄土分层沉积特性,提出并分析了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的可行性。通过理论近似解法和考虑群桩效应系数给出了中性点和群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地区考虑负摩阻力影响的长短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基于剪切位移法,进一步给出了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的沉降变形计算方法,最后,采用MATLAB编写相应算法程序,为基于变形控制的长短桩基础设计奠定了基础。3、现场试验发现,黄土塬场地地基土夹层交互分布、湿陷性不连续,桩周土层对桩基内力传递与分布影响显着。各级荷载作用下,桩基P-s曲线呈缓变型发展,表现为典型的摩擦型桩,桩身内力发挥具有异步性;桩基础设计时,可结合经验以承载力和最大允许变形量进行控制,提高桩身线刚度抵抗自身压缩变形,减小桩基上部沉降。数值模拟发现,长短桩组合桩基础充分利用与发挥了长桩控制沉降的作用与地基土浅层承载的能力,减少了长桩数量,节省了桩基造价。4、研制了长短桩室内模型试验装置,在单桩、4根组合桩及9根组合桩工况下分析了桩身承载力和变形特性。试验发现:长桩的P-s曲线有明显的拐点,形成“刺入”式破坏,短桩不是很明显;长桩的桩身承载力比短桩提高35.7%,在多桩组合试验中角桩的桩身荷载比边桩、中心桩都大,与单桩试验相比,其长桩(角桩、边桩)和短桩(中心桩)的桩身承载力及桩侧摩阻力均有显着的提高,角桩的桩顶荷载分担比略高于边桩。不同水平推力作用下,桩基F-S曲线均具有明显的陡降段,呈刺入破坏的典型特征;短桩先于长桩达到破坏,长桩桩身将产生挠曲变形破坏,其水平承载力主要由桩侧土的强度或桩顶水平位移控制。5、采用Plaxis 3D V2016有限元软件建立全长桩、全短桩以及长短桩的计算模型,分析了长短桩的桩型、布置方式、桩间距、桩长对受力与变形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角桩受力最小、边桩次之、中心桩受力最大;不同的桩型布置,其筏板竖向变形变化很大;桩间距和桩长也对桩身的受力和变形有显着影响。倾斜荷载作用下水平位移占总位移的比例很大,桩身的承载力主要由水平荷载来控制。

李东海[7](2016)在《海口滨海软弱地基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的体型和高度持续增加,而大型超高层建筑要求更大承载力的基础来支撑。目前,使用钻孔灌注桩是构成大承载力基础的首选方法。但钻孔灌注桩的成本高昂,如何使用最少的资金来获得最大的承载力是建筑界人士十分重视的问题。后压浆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工艺,能很大程度提高基桩的承载性能,已在国内外经过大量实践验证。海口滨海地区大多存在很厚的软弱土层,且地下水位变化很大,海浪的冲击还会形成动水压力,这一系列的因素将对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及质量稳定性产生严重的削弱。相关文献表示,后压浆工艺能提高桩的承载性能及增加质量保证率,但关于海口滨海软弱地基中使用后压浆灌注桩的报道较少,已有的文献也大多是工程经验,理论研究还十分落后。因此明确海口滨海软弱地基中后压浆桩的承载特性对该地区后压浆桩设计有重要的工程意义。本文以海口美丽沙工程项目为依托,结合现场13根试桩的各项试验以及现场的具体施工,对该地区滨海软弱地基中后压浆桩的承载特性开展系统的研究,期望获取出可靠的滨海软弱地基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公式,为后期工程人员的设计提供明确思路,具体研究开展步骤如下: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后压浆对软弱地基的加固机理、对桩侧摩阻力增强机理以及对桩端阻力增强机理。为压浆桩的设计及承载性能分析提供基本理论依据。进而将分析出的理论来指导海口滨海软弱地基后压浆桩的设计,并将设计后的方案应用于当地实际的工程当中。同时对实际工程中的基桩进行一系列试验,包括静载荷试验、内力测试、小应变试验、超声波试验。通过试验得到的结果来分析后压浆桩对承载力的提高效果以及基桩受荷过程中的承载特性,总结滨海软弱地基中后压浆桩比较典型的承载特性,并整合试验数据来提取承载力计算公式。最后根据现场的施工及实际工程经验,总结常见工程事故出现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陈福江[8](2016)在《深厚软土地区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础受力与沉降特性研究》文中指出针对高速铁路深厚软土、松软土层情况和高速铁路桥梁深长桩基的受力与沉降特性研究,论文依托京沪高速铁路北段DK124、DK152和DK240三个工点8个墩位开展了深厚软土桩基的自动监测技术研究,受力特性研究,桩基沉降的理论计算方法、有限元计算方法研究以及桩基沉降发展过程的预测分析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工作与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京沪高速铁路深厚软土桩基沉降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研究了深厚软土桩基的沉降规律和压缩层厚度。在此基础上组建远距离无线传输沉降变形监测网,开展了深厚软土桩基沉降自动监测技术研究,为深厚软土沉降特性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2)根据高速铁路深厚软土、松软土层情况和高速铁路桥梁深长桩基的受力特性测试结果,研究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的分布与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基于前人的桩基承载力与时间经验公式,提出了适合深厚软土桩基承载力时效模型中参数A的建议取值,可以为桩基长期承载力预测提供理论支持。(3)通过国内常用规范对京沪高速铁路北段DK124、DK152和DK240三个工点8个桥墩进行了桩基沉降和基底压缩层厚度计算,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得到了适用于深厚软土桩基沉降和压缩层厚度的推荐计算方法,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4)以土工试验数据和现场测试成果为基础,通过拟合分析得到与土层深度有关的天然状态下软土压缩模量经验公式,进一步运用神经网络建立土层压缩模量与桩基沉降之间的映射关系,对不同土层在不同深度的压缩模量进行反演分析,相关反演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值基本一致。说明本文提出的压缩模量计算公式能够较为准确真实地反应软土压缩模量与深度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与推广价值。(5)针对京沪线深厚软土进行了一维固结-蠕变试验研究,分析了软土流变特性。引入等粘塑性应变率线的概念,建立了深厚软土一维弹粘塑性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岩土工程专业有限元软件Plaxis 3D Foundation,进行了桩基长期沉降的固结-蠕变耦合有限元分析,得到的桩基沉降量与现场监测位移数值吻合良好,可以认为有限元计算长期沉降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是准确的、可靠的,基于非线性弹粘塑性模型的有限元计算方法适合此类桥梁桩基的沉降-荷载-时间曲线的计算和预测。(6)结合变形过程指数法与长期沉降预测方法,建立了可考虑荷载效应和蠕变效应的联合预测模型。基于联合预测模型进行了两座特大桥13个典型桥墩桩基础的沉降预测,其拟合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度较高,验证了预测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同时针对沉降曲线拟合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对于不同土质类型的参数建议取值范围,相关研究对于缺乏监测数据的软土桩基长期沉降预测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工程意义。

卓琼琼[9](2012)在《桩端后注浆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及工程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桥梁的出现,大直径灌注桩因其所具有的诸多技术优势,在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钻孔灌注桩存在泥皮降低侧阻和沉渣降低端阻问题,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应运而生,它不仅可减少桩基沉降,还可提高基桩承载能力。本研究在详细分析桩端后注浆加固桩基机理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后注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和荷载变形特性进行研究:一、分析了桩端后注浆的作用和加固机理。对渗透注浆、压密注浆和劈裂注浆等不同的注浆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分析了浆液上返对后注浆桩的影响。分析总结了现有桩端后注浆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二、通过有限元对后注浆桩承载力特性进行了模拟,并通过参数分析对影响后注浆工程特性的关键参数进行了分析。三、总结了桩端后注浆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包括注浆桩设计过程中的承载力设计、注浆压力、注浆量设计、浆液设计、施工顺序设计和终止注浆条件设计等。详细分析了后注浆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现场事故处理措施。

张乾青[10](2012)在《软土地基桩基受力性状和沉降特性试验与理论研究》文中认为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基础型式,已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桥梁、港口码头、大型构筑物等工程中。已有研究表明,钻孔灌注桩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桩端沉渣、桩端持力层扰动、桩身质量、桩侧泥皮及钻孔应力松弛等而导致同一场地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离散的问题。钻孔灌注桩的受力性状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通过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对软土地基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和群桩的受力性状展开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成果如下:1.对温州鹿城广场钻孔施工时穿越约40m巨厚卵石层的超长嵌岩桩的施工方法和软土地基大吨位静载试验方案的设计展开了研究,并对超长桩的荷载-沉降性状、桩身压缩规律、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特性、桩端沉渣对端阻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在最大加载条件下,超长桩表现为端承摩擦桩性状。在使用荷载下,桩顶沉降的90%以上来自桩身压缩,在进行超长桩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桩身质量对试桩沉降的影响。同时,桩底沉渣清除的干净与否,也直接影响超长桩的沉降。超长桩桩侧上部土层摩阻力具有不同程度的软化现象,而中下部土层侧摩阻力具有微弱的强化效应。2.利用破坏和非破坏试桩的现场对比试验揭示了试桩未加载至破坏和试桩破坏时受力性状的异同。研究发现,最大试验荷载下非破坏性试桩浅层土侧阻完全发挥并出现侧阻软化趋势,而破坏性试桩全桩长范围侧阻均表现为软化性状。非破坏性试桩实测得到的桩端位移-桩端力曲线表现为硬化特性,而试桩破坏性试验中实测得到的桩端位移-桩端力曲线表现为软化特性。3.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桩端下沉渣厚度不同以及桩端持力层不同时超长桩实测侧阻,阐述了桩端强度提高对侧阻的强化作用。研究发现,端阻和侧阻不是相互独立的,桩端土强度的提高对侧阻有强化作用,尤其是桩端附近的侧阻。桩端土成拱作用和桩端附近桩身压缩的侧胀作用引起的桩侧附近法向应力和桩端附近桩侧土黏聚力及桩-土界面摩擦角的增加是造成桩端土强度提高对侧阻强化作用的主要原因。4.通过采用桩土共同作用设计方法的某工程实测数据,分析了基础底板下不同位置处桩顶反力、基础底板中钢筋内力及桩、土荷载分担比等。现场实测结果表明,大楼竣工时桩顶反力超过单桩极限承载力的50%,这和传统设计方法是不同的。随建筑层数的增加,土分担荷载的比例逐渐减少,装修完成时土承担了上部荷载的20%。大楼结顶时基础底板内钢筋实测应力很小,远低于钢筋所能承受的最大抗压值或抗拉值。5.提出了三种单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单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一中单桩桩顶沉降由桩端力引起的沉降,桩身压缩和桩侧阻力引起的沉降组成。单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二中采用双曲线模型模拟桩侧阻力与桩土相对位移间的关系,采用双折线模型模拟桩端位移与桩端阻力间的关系,运用迭代的方法得到了单桩受力性状。单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三采用侧阻软化荷载传递模型,同时假定桩端位移-荷载关系曲线符合双折线模型,运用二分法得到了单桩沉降。本文提出的单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可考虑地基土的成层性和非线性特性。6.在单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群桩沉降计算方法。第一种群桩沉降计算等代墩法的关键是获得合理的单桩沉降值,并选择恰当的群桩与单桩沉降关系系数值ω。笔者根据粉土和软土中单桩和群桩模型桩的试验结果反算得到单桩与群桩沉降关系系数ω值约为0.25~0.45。第二种群桩沉降计算方法在桩-桩之间的相互作用假定为弹性的基础上,考虑群桩中的“加筋和遮帘效应”对两桩相互作用系数的影响,并区分桩身位移和桩端位移的相互影响,得到了一种两桩相互作用系数的计算方法,并将其应用到群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中。第三种群桩沉降计算方法中利用双曲线模型模拟桩侧阻力和桩土相对位移间的关系以及桩端位移-荷载关系。考虑群桩中各基桩的相互作用,得到了群桩中基桩侧阻和端阻双曲线荷载传递函数中各参数的确定方法,并将荷载传递法扩展到群桩受力性状的分析中,提出了一种可快速估算群桩中任一基桩受力性状的简化算法。7.利用荷载传递法并结合剪切位移法分析了成层土中锚桩法静载试验时锚桩对试桩桩顶刚度的影响,并考虑了“加筋和遮帘效应”对试桩桩顶刚度的影响。算例分析表明,实际工程中需对锚桩法静载试验数据进行修正,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估试桩的安全度,从而使得锚桩法静载试验中的试桩极限承载力偏于危险。8.假定桩与桩相互作用为弹性,利用荷载传递法并结合剪切位移法分析了层状土中不同桩间的相互作用,并考虑了“加筋和遮帘效应”对群桩受力性状的影响。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两桩相互作用系数随桩间距和非受荷桩与受荷桩桩长的比值以及短桩直径的增大而减小,随桩土弹性模量比的增大而增加。

二、温州安泰大厦后压浆复合桩基础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州安泰大厦后压浆复合桩基础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天然地基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主要目的及内容
        1.3.1 课题的主要目的
        1.3.2 课题的主要内容
2 超高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理论分析与计算
    2.1 超高层基础理论分析
        2.1.1 超高层基础与高层基础区别
        2.1.2 超高层及高层建筑的基础类型研究
    2.2 超高层建筑单桩基础受力性状研究
        2.2.1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2.2.2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
    2.3 超高层群桩基础的受力性状理论研究
        2.3.1 超高层群桩基础的竖向受荷机理
        2.3.2 群桩效应
        2.3.3 超高层群桩破坏模式
        2.3.4 超高层群桩基础沉降计算理论以及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超高层单桩基础竖向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
    3.1 数值模拟有限元简述
    3.2 工程概况及试验结果分析
        3.2.1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2.2 试桩参数设计
        3.2.3 单桩静载的主要试验设备
        3.2.4 加卸载方案以及沉降观测
    3.3 超高层单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1 单桩模型几何参数
        3.3.2 本构模型的选取
        3.3.3 桩土接触作用模拟
        3.3.4 边界条件以及网格划分
        3.3.5 初始地应力平衡
        3.3.6 单桩竖向承载特性的模拟分析结果
    3.4 本章小结
4 超高层群桩基础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4.1 工程实例中群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4.1.1 依托工程的群桩基础建模
        4.1.2 群桩模型几何参数
        4.1.3 群桩模型弹性模量折减
        4.1.4 群桩模型的建立
        4.1.5 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模拟分析结果
    4.2 超高层群桩变桩径竖向承载特性研究
        4.2.1 变桩径群桩设计方案
        4.2.2 变桩径工况下的群桩有限元模型
    4.3 超高层群桩变桩长竖向承载力特性研究
        4.3.1 变桩长群桩设计方案
        4.3.2 变桩长工况下的群桩有限元模型
    4.4 超高层群桩变桩间距对竖向承载特性的研究
        4.4.1 变桩间距群桩设计方案
        4.4.2 变桩间距工况下的群桩有限元模型
    4.5 变刚度调平设计
        4.5.1 变刚度调平群桩设计方案
        4.5.2 变刚度调平工况下的群桩有限元模型
    4.6 本章小结
5 超高层桩筏基础横向受力稳定性研究
    5.1 横向力类型
    5.2 风荷载对超高层建筑的影响
        5.2.1 风荷载特点
    5.3 风荷载简化计算
        5.3.1 风荷载简化计算方法
        5.3.2 风荷载模型简化
        5.3.3 超高层建筑基础水平剪力与弯矩分布
    5.4 桩筏基础风荷载简化模型的建立
        5.4.1 超高层风荷载群桩基础参数
        5.4.2 桩筏基础受水平力的模型建立
        5.4.3 超高层桩筏基础受风重耦合效应的影响分析
    5.5 本章小节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2)桩基础控制变形相关指标与沉降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研究概况和现状
        1.2.1 桩基础沉降变形控制设计概况和现状
        1.2.2 桩基础沉降变形计算理论和方法概况和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桩基础变刚度调平控制沉降设计关键技术指标研究与分析
        1.3.2 桩基础沉降变形计算理论和方法研究
第2章 大比尺模型试验设计
    2.1 试验目的
        2.1.1 试验拟解决的问题
        2.1.2 试验的研究方法
    2.2 试验模型设计
        2.2.1 试验场地的条件
        2.2.2 试验场地的整体布置
        2.2.3 试验方案设计
        2.2.4 试验基桩的承载力设计
    2.3 模型制作与施工
        2.3.1 模型桩施工
        2.3.2 承台施工
        2.3.3 深标点布置和施工
    2.4 试验主要测试器件的安装
        2.4.1 电阻应变片的布置与安装
        2.4.2 土压力盒的布置与安装
        2.4.3 位移计的安装
    2.5 试验加载与测试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桩基础控制变形相关指标试验研究
    3.1 载荷板试验
    3.2 单桩静载试验
        3.2.1 单桩荷载-沉降曲线
        3.2.2 基桩侧摩阻力分布
    3.3 桩筏基础沉降测试
        3.3.1 桩筏基础荷载-沉降曲线
        3.3.2 筏板底土反力
        3.3.3 桩筏基础控制沉降指标——强化指数与桩筏基础刚度
        3.3.4 桩筏基础周边土体变形
        3.3.5 桩筏基础竖向变形影响深度
        3.3.6 桩筏基础中基桩的端阻比
        3.3.7 桩筏基础侧摩阻力分布
        3.3.8 桩筏基础中各基桩桩顶反力分布规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桩基础沉降计算理论与方法研究
    4.1 桩侧摩阻力概化模式及解析
        4.1.1 土层类别软硬强弱评定规一化
        4.1.2 影响桩侧阻分布的因素
        4.1.3 侧阻分布概化模式综合判定
        4.1.4 基桩侧阻分布概化模式基本单元及其附加应力
        4.1.5 端阻比的确定
        4.1.6 基桩侧阻分布概化模式解析及相关参数确定
    4.2 考虑实际桩侧阻概化模式的Mindlin均化应力解法
    4.3 桩基沉降计算细则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工程案例测试与计算
    5.1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5.2 金茂大厦
    5.3 上海中心大厦
    5.4 绿地杭州之门
    5.5 南宁阳光城·时代中心
    5.6 苏州九龙仓
    5.7 武汉世贸锦绣长江
    5.8 浙江之门
    5.9 中国尊大厦
    5.10 模型试验验证
    5.11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与感言
在学期间科研工作与研究成果
附录1

(3)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桩竖向承载性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桩基工程概况
        1.2.1 桩基历史与发展
        1.2.2 桩基适用性
    1.3 嵌岩桩及超长桩竖向承载性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研究性状
        1.3.2 超长桩竖向承载性状的研究现状
        1.3.3 单桩承载性状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灌注桩施工技术
    2.1 细长嵌岩灌注桩定义
    2.2 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灌注桩施工工艺
        2.2.1 施工工艺
        2.2.2 施工要点
        2.2.3 质量控制要点
        2.2.4 后注浆施工工艺
        2.2.5 常见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2.3 工程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细长嵌岩桩灌注竖向承载力分析
    3.1 荷载传递函数法
    3.2 深厚软弱土区细长嵌岩桩荷载传递影响因素
    3.3 细长嵌岩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推导
        3.3.1 荷载传递简化模型
        3.3.2 桩土极限侧摩阻力Q_s
        3.3.3 桩岩极限侧摩阻力Q_r
        3.3.4 桩端极限阻力Q_p
        3.3.5 细长嵌岩灌注桩竖向极限承载力Q
    3.4 荷载-沉降曲线的计算公式
        3.4.1 桩周岩弹性阶段
        3.4.2 桩周岩部分残余阶段
        3.4.3 桩周岩破坏阶段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桩承载力及沉降计算分析
    4.1 静载试验法
    4.2 细长嵌岩灌注桩竖向承载力计算
        4.2.1 由桩身强度和压屈稳定性确定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
        4.2.2 由地层支承力确定竖向极限承载力
    4.3 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灌注桩沉降计算
    4.4 细长嵌岩灌注桩计算验证
        4.4.1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
        4.4.2 荷载-沉降曲线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有限元分析
    5.1 有限元法简介
    5.2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5.3 单桩极限承载力有限元确定方法
    5.4 细长嵌岩灌注桩有限元建模
        5.4.1 岩土体本构模型
        5.4.2 接触单元分析
        5.4.3 有限元建模过程
    5.5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原因分析
        5.5.1 有限元分析参数验证
        5.5.2 桩径分析
        5.5.3 桩长分析
        5.5.4 桩侧土层地质条件分析
        5.5.5 嵌岩深度分析
    5.6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注浆加固机理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简介
        1.2.1 灌注桩后压浆技术的分类
        1.2.2 后压浆技术在国外的发展
        1.2.3 后压浆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1.3 压浆加固机理的研究现状
        1.3.1 桩端压浆加固机理
        1.3.2 桩侧压浆加固机理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文技术路线
第二章 桩端压浆现场试验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地质条件
        2.1.2 试桩概况
    2.2 试验方法
    2.3 试验结果分析
        2.3.1 桩端压浆加固效果
        2.3.2 桩端压浆加固机理分析
    2.4 压浆效果钻孔取芯检测
        2.4.1 取芯施工
        2.4.2 取芯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桩侧压浆模型试验
    3.1 试验概况
        3.1.1 试验目的
        3.1.2 试验内容
        3.1.3 试验装置和试验材料
    3.2 试验过程
        3.2.1 地基土的填筑与预压
        3.2.2 静压沉桩
        3.2.3 试桩压浆
        3.2.4 竖向及水平静载试验
        3.2.5 开挖试桩浆液结石体
    3.3 试验结果分析
        3.3.1 竖向加载结果
        3.3.2 水平加载结果
        3.3.3 桩侧压浆的浆液扩散机制分析
        3.3.4 桩侧压浆桩承载机制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石体试块海水侵蚀试验
    4.1 试验概况
        4.1.1 试验目的
        4.1.2 试验方案
    4.2 试验过程
        4.2.1 试样的制作与养护
        4.2.2 微型贯入试验(MCPT)
        4.2.3 XRD衍射分析
        4.2.4 电镜扫描
    4.3 试验结果分析
        4.3.1 微型贯入试验结果分析
        4.3.2 海水侵蚀原理
        4.3.3 XRD衍射分析结果
        4.3.4 电镜扫描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后压浆施工参数统计分析
    5.1 后压浆施工控制参数
        5.1.1 压浆量
        5.1.2 压浆压力
    5.2 数据来源及分析工具
        5.2.1 施工数据简介
        5.2.2 SPSS简介
    5.3 数据分析
        5.3.1 压浆压力
        5.3.2 压浆量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桩基后压浆工艺的研究现状
        1.2.2 后压浆提高桩基承载力机理的研究现状
        1.2.3 后压浆桩承载性状的研究现状
        1.2.4 沉降控制的桩基设计研究现状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后压浆桩承载力增强作用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后压浆对桩端阻力的增强作用研究
        2.2.1 桩端压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2.2.2 压浆对桩端阻力的提高
        2.2.3 压浆形成的桩端扩大头
    2.3 后压浆对桩侧摩阻力的增强作用研究
        2.3.1 桩侧压浆提高承载力的作用
        2.3.2 浆液上返高度理论推导
        2.3.3 模型参数的确定及成层土中浆液上返的迭代计算
        2.3.4 计算实例
    2.4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相互作用影响研究
        2.4.1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影响的试验分析
        2.4.2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相互作用的机理分析
    2.5 工程实例验证与分析
        2.5.1 后压浆对桩基阻力的增强作用
        2.5.2 后压浆的预压作用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后压浆单桩承载性状模型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单桩模型试验方案设计
        3.2.1 模型试验设计原则
        3.2.2 试验方案
        3.2.3 试验模型制备
        3.2.4 沉桩试验及压浆装置
        3.2.5 加载方法和数据采集
    3.3 试验过程及现象分析
        3.3.1 反压荷载下土压力变化情况
        3.3.2 沉桩试验结果分析
        3.3.3 压浆试验分析
    3.4 单桩竖向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3.4.1 荷载-沉降关系
        3.4.2 桩身轴力传递特性
        3.4.3 桩侧摩阻力发挥特性
        3.4.4 桩端阻力发挥特性
    3.5 单桩水平承载力模型试验结果分析
        3.5.1 水平力与位移及梯度关系分析
        3.5.2 桩周土体m值曲线
        3.5.3 桩身弯矩分布特征
        3.5.4 桩身侧向位移曲线
        3.5.5 桩侧土压力变化情况
    3.6 后压浆单桩浆液分布及强度分析
        3.6.1 单桩开挖后浆液渗扩变化情况
        3.6.2 浆液加固体与桩体间的结合强度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大直径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现场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超厚细砂地层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4.2.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4.2.2 组合后压浆施工工艺
        4.2.3 试桩静载试验
        4.2.4 试桩静载结果分析
        4.2.5 后压浆加固效果的检测
    4.3 珊瑚礁灰岩地层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4.3.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4.3.2 珊瑚礁灰岩地层后压浆施工工艺
        4.3.3 试桩静载试验
        4.3.4 试桩静载结果分析
    4.4 后压浆灌注桩长期承载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4.4.1 场地地质与试桩概况
        4.4.2 试桩长期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4.4.3 桩基阻力的变化规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及压浆参数统计分析
    5.1 引言
    5.2 大直径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对比统计分析
        5.2.1 总体分析
        5.2.2 后压浆桩与未压浆桩沉降对比分析
    5.3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分析
        5.3.1 统计分析方法
        5.3.2 后压浆桩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评价
        5.3.3 后压浆单桩极限承载力总提高系数取值分析
        5.3.4 后压浆桩侧摩阻力及端阻力增强系数取值分析
    5.4 大直径后压浆桩压浆设计参数分析
        5.4.1 压浆量设计
        5.4.2 压浆压力设计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大直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经验预估方法
        6.2.1 已有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
        6.2.2 后压浆沉降影响系数取值分析
        6.2.3 计算实例
    6.3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后压浆桩沉降计算方法
        6.3.1 荷载传递模型的建立
        6.3.2 后压浆桩荷载传递分析的迭代方法
        6.3.3 模型参数取值
        6.3.4 工程实例分析
        6.3.5 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性状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7.3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139 个工程716 根压浆对比桩静载试验资料
附录B 后压浆桩工程的压浆实测数据资料
附录C 乐清湾1号桥部分墩位压浆过程压力情况
作者简介

(6)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单桩研究现状
        1.2.2 等长群桩研究现状
        1.2.3 长短桩基础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大厚度黄土地区单桩有效桩长计算与分析
    2.1 有效桩长理论研究综述
    2.2 黄土地区有效桩长的计算
        2.2.1 桩侧摩阻力的计算方法
        2.2.2 考虑桩身自重的单桩压缩量计算
        2.2.3 桩顶土体沉降量计算
        2.2.4 依据桩体位移协调条件求解方程
    2.3 单桩有效桩长计算验证分析
        2.3.1 工程概况
        2.3.2 单桩桩身轴力结果分析
        2.3.3 单桩桩侧摩阻力试验结果分析
        2.3.4 单桩桩侧摩阻力拟合结果分析
        2.3.5 有效桩长的计算
    2.4 有效桩长影响因素分析
    2.5 小结
第3章 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承载力与变形计算
    3.1 长短桩基础作用机理
        3.1.1 长桩作用机理
        3.1.2 短桩作用机理
        3.1.3 长短桩布置方式
    3.2 长短桩基础承载力计算理论综述
        3.2.1 分步计算法
        3.2.2 规范计算法
    3.3 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承载力计算
        3.3.1 中性点估算方法
        3.3.2 群桩负摩阻力估算方法
        3.3.3 长短桩基础承载力计算方法
    3.4 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沉降计算
        3.4.1 复合模量法
        3.4.2 应力修正法
        3.4.3 基于剪切位移法的沉降计算
        3.4.4 算法编程
    3.5 长短桩基础承载力与变形计算验证分析
        3.5.1 长短桩室内试验概述
        3.5.2 模型试验沉降计算
        3.5.3 模型试验和理论计算的对比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大直径长桩承载特性原位试验与优化设计
    4.1 场地概况与地基土室内试验
    4.2 原位载荷试验方案
        4.2.1 单桩载荷试验
        4.2.2 单桩承台载荷试验
        4.2.3 地基土载荷试验
    4.3 原位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4.3.1 桩基P-s曲线分析
        4.3.2 桩身轴力分析
        4.3.3 桩身侧摩阻力分析
        4.3.4 承台底部土压力分析
        4.3.5 地基土载荷板试验分析
    4.4 桩基优化设计分析
        4.4.1 有限元模型建立
        4.4.2 筏板沉降计算
        4.4.3 土体应力场与沉降计算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长短桩基础受力与变形特性的室内试验研究
    5.1 室内模型试验方案
        5.1.1 模型箱设计
        5.1.2 试验桩与桩周填土
        5.1.3 桩身应变片布置
        5.1.4 试验加载
    5.2 竖向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
        5.2.1 单桩试验结果分析
        5.2.2 4桩试验结果分析
        5.2.3 9桩试验结果分析
    5.3 水平荷载作用下承载特性
        5.3.1 桩顶侧移—水平荷载曲线分析
        5.3.2 试桩轴力随水平荷载变化特性分析
        5.3.3 试桩侧摩阻力随水平荷载变化特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长短桩受力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6.1 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对比分析
        6.1.1 数值分析模型的建立
        6.1.2 单桩桩顶荷载-沉降曲线分析结果对比
        6.1.3 4根桩桩顶荷载-沉降曲线分析结果对比
        6.1.4 9根桩桩顶荷载-沉降曲线分析结果对比
        6.1.5 水平荷载作用下长短桩的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6.2 长短桩的受力性能影响分析
        6.2.1 桩型对沉降量的影响
        6.2.2 桩型的布置方式对沉降量的影响
        6.2.3 桩间距的变化对长短桩受力性能的影响
        6.2.4 桩长的变化对长短桩受力性能的影响
        6.2.5 水平荷载与竖向荷载对长短桩受力的影响
    6.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获奖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负责参与的课题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参编规程

(7)海口滨海软弱地基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钻孔灌注桩与后压浆技术
        1.1.1 钻孔灌注桩
        1.1.2 后压浆技术
    1.2 后压浆灌注桩技术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中仍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工程应用价值
        1.3.1 研究的内容及思路
        1.3.2 研究的工程应用价值
2 滨海软弱地基后压浆灌注桩承载力提高机理研究
    2.1 后压浆对软弱地基的加固机理
        2.1.1 渗透理论
        2.1.2 压密理论
        2.1.3 劈裂理论
    2.2 桩端压浆提高承载力的机理
        2.2.1 后压浆固化桩端沉渣机理
        2.2.2 后压浆增加桩端土体机理
        2.2.3 后压浆改变桩侧阻力机理
    2.3 桩侧压浆提高承载力的机理
        2.3.1 桩周泥皮固化机理
        2.3.2 桩侧土体抗剪强度增加机理
        2.3.3 桩侧摩阻力提高机理
    2.4 桩端桩侧联合压浆
    2.5 小结
3 后压浆技术在海口滨海软弱地基中的应用
    3.1 项目背景
        3.1.1 工程布局
        3.1.2 结构形式及抗震设计
        3.1.3 地基土层地质条件
        3.1.4 气象与水文地质条件
    3.2 一次试桩
        3.2.1 第一次试验桩设计
        3.2.2 一次桩试验结果与分析
    3.3 第二次试验桩设计
    3.4 第二次试桩的现场施工
        3.4.1 成孔施工
        3.4.2 钢筋笼制作与下放施工
        3.4.3 水下混凝土浇筑施工
        3.4.4 后压浆施工
    3.5 小结
4 后压浆效果检测与分析
    4.1 单桩竖向静载试验
        4.1.1 试验方法及试验设备
        4.1.2 试验结果
        4.1.3 数据处理分析
    4.2 桩身内力测试
        4.2.1 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
        4.2.2 测试结果与数据分析
    4.3 单桩低应变检测
        4.3.1 检测方法及原理
        4.3.2 桩类判别标准
        4.3.3 检测数据处理及成果
    4.4 单桩超声波检测
        4.4.1 测试原理与方法
        4.4.2 仪器设备与测试参数
        4.4.3 桩身缺陷判别及结构完整性分类
        4.4.4 检测数据处理及成果
    4.5 小结
5 后压浆灌注桩质量控制及常见事故处理
    5.1 后压浆桩质量控制
        5.1.1 成孔质量控制
        5.1.2 压浆管路安装控制
        5.1.3 水下混凝土浇筑控制
        5.1.4 后压浆施工控制
    5.2 后压浆桩常见事故处理
        5.2.1 断桩
        5.2.2 单侧漏筋
        5.2.3 承载力需要较大位移才能满足设计要求
        5.2.4 混凝土不密实
        5.2.5 压浆压力不满足设计要求
        5.2.6 压浆管路堵塞
        5.2.7 地面冒浆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和实践
致谢

(8)深厚软土地区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础受力与沉降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桩基沉降计算研究现状
        1.2.2 桩基沉降监测技术研究现状
        1.2.3 桩基受力特性研究现状
        1.2.4 桩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研究目标
        1.3.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本研究课题的来源
第2章 深厚软土地区高速铁路桩基沉降监测方法研究
    2.1 工程概况及工点选择
        2.1.1 地形与地质特征
        2.1.2 水文地质特征
    2.2 深厚软土地区桩基沉降联合自动监测技术
        2.2.1 联合监测技术
        2.2.2 自动化监测技术
    2.3 试验仪器的施工步骤及埋设布置
        2.3.1 试验仪器的施工步骤
        2.3.1.1 单点沉降计及液位沉降计的施工步骤及要点
        2.3.1.2 远距离自动监测系统的施工步骤及要点
        2.3.2 试验仪器的施工步骤及埋设布置
        2.3.2.1 单点沉降计及液位沉降计埋设
        2.3.2.2 远距离自动监测系统埋设
    2.4 数据监测结果分析
        2.4.1 DK124工点
        2.4.2 DK152工点
        2.4.3 DK240工点
    2.5 小结
第3章 深厚软土桩基受力特性现场测试研究
    3.1 桩身钢筋计埋设情况
    3.2 桩身轴力分布与发展过程
    3.3 桩侧摩阻力分布与发展过程
    3.4 桩端阻力的分布和发展过程
    3.5 桩基承载力时效性研究
    3.6 小结
第4章 深厚软土桩基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4.1 竖向荷载下的群桩沉降性状分析
    4.2 群桩沉降的现行规范计算方法
        4.2.1 《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法
        4.2.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法
        4.2.3 其它计算规范简介
    4.3 规范法沉降计算
        4.3.1 荷载情况与土层参数
        4.3.2 沉降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4.3.3 压缩层厚度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考虑压缩模量深度效应的桩基沉降有限元分析
    5.1 群桩沉降有限元分析理论
        5.1.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
        5.1.2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5.2 压缩模量经验公式
    5.3 压缩模量有限元反演分析
        5.3.1 计算条件
        5.3.2 映射关系
        5.3.3 样本构造
        5.3.4 反演结果
    5.4 各工点沉降计算对比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深厚软土蠕变特性及桩基长期沉降分析
    6.1 软土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6.1.1 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案
        6.1.2 试验结果分析
    6.2 软土一维弹粘塑性模型
    6.3 固结-蠕变耦合效应分析
    6.4 软土桩基沉降的固结-蠕变耦合分析
        6.4.1 计算条件
        6.4.2 模型参数确定
        6.4.3 计算结果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桩基沉降发展预测方法研究
    7.1 常用沉降曲线预测方法
        7.1.1 规范双曲线法
        7.1.2 指数曲线法
        7.1.3 修正双曲线法与修正指数曲线法
    7.2 变形过程指数法
    7.3 桩基长期沉降预测模型研究
    7.4 变形过程指数法-长期蠕变联合预测模型
    7.5 基于联合预测模型的桩基沉降预测
        7.5.1 天津特大桥
        7.5.2 沧德特大桥
    7.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9)桩端后注浆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及工程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桩端后注浆技术的工程应用
    1.3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后注浆提高桩基承载力机理分析
    2.1 桩端后注浆的作用
    2.2 后注浆加固机理
    2.3 桩端后注浆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直径后注浆桩现场试验研究
    3.1 工程概况
    3.2 静荷载试验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后注浆桩承载力性状的有限元模拟
    4.1 有限元基本原理和软件简介
    4.2 有限元模型
    4.3 计算结果分析
    4.4 参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桩端后注浆桩设计施工要点
    5.1 后注浆桩的设计
    5.2 后注浆施工注意事项
    5.3 后注浆施工过程中事故处理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和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10)软土地基桩基受力性状和沉降特性试验与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单桩静载试验研究现状
        1.2.2 单桩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1.2.3 群桩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竖向荷载下单桩和群桩受力性状的现场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软土地基大吨位超长桩试验设计与受力性状试验分析
        2.2.1 场地地质情况与试桩基本情况
        2.2.2 试桩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2.2.3 超长试桩施工工艺
        2.2.4 超长嵌岩桩钻孔施工难点及处理措施
        2.2.5 超长钻孔桩试桩孔径曲线分析
        2.2.6 试桩桩身砼完整性检测结果分析
        2.2.7 试桩静载试验分析
    2.3 软土地基破坏性和非破坏性后注浆抗压桩受力性状的现场试验分析
        2.3.1 试验场地地质情况和试桩情况
        2.3.2 试桩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2.4 桩端土强度对桩侧阻力影响的研究
        2.4.1 前言
        2.4.2 桩端土强度对桩侧阻力的影响分析
        2.4.3 桩端土强度提高对桩侧阻力增强效应作用机制分析
    2.5 软土地基采用桩土共同作用的浙江某高层建筑的现场试验分析
        2.5.1 工程概况和场地地质情况
        2.5.2 观测内容及仪器
        2.5.3 单桩静载荷试验结果分析
        2.5.4 施工过程中实测结果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
    3.1 引言
    3.2 单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一
        3.2.1 均质土中单桩沉降计算方法
        3.2.2 成层土中单桩沉降计算方法
        3.2.3 单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一的算例验证
        3.2.4 桩侧阻力引起沉降的非线性特性探讨
    3.3 单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二
        3.3.1 桩侧荷载传递函数
        3.3.2 桩端荷载传递函数
        3.3.3 成层土中单桩受力性状分析方法
        3.3.4 单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二的算例验证
    3.4 单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三
        3.4.1 考虑侧阻软化的桩侧荷载传递函数
        3.4.2 桩端荷载传递函数
        3.4.3 成层土中考虑侧阻软化的单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
        3.4.4 考虑侧阻软化的单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三的算例验证
        3.4.5 影响考虑侧阻软化的单桩桩顶荷载-沉降曲线的参数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群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
    4.1 引言
    4.2 群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一(群桩沉降等代墩法)
        4.2.1 群桩沉降等代墩法
        4.2.2 群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一算例验证
    4.3 群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二
        4.3.1 两桩相互作用系数
        4.3.2 群桩沉降计算
        4.3.3 群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二算例验证
    4.4 群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三
        4.4.1 桩侧荷载传递函数
        4.4.2 桩端荷载传递函数
        4.4.3 群桩中基桩侧阻双曲线模型各参数确定
        4.4.4 群桩中基桩端阻双曲线模型各参数确定
        4.4.5 群桩沉降简化计算方法三算例验证
        4.4.6 刚性承台群桩受力性状参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锚桩法静载试验中考虑锚桩影响的试桩沉降分析
    5.1 引言
    5.2 成层土中独立单桩刚度分析
    5.3 成层土中受锚桩影响的单桩刚度计算
    5.4 算例分析
    5.5 参数分析
        5.5.1 泊松比对F_c值的影响
        5.5.2 长径比对F_c值的影响
        5.5.3 刚性层以上的土层厚度与桩长的比值对F_c值的影响
    5.6 成层土中独立单桩非线性分析
    5.7 成层土中受锚桩影响的单桩非线性分析
    5.8 考虑侧阻和端阻非线性特性的受锚桩影响试桩性状的对比分析
    5.9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层状地基土中考虑不同桩相互作用的群桩沉降分析
    6.1 引言
    6.2 层状土中不同桩相互作用分析方法
        6.2.1 层状土中单桩弹性分析
        6.2.2 层状土中单桩非线性性分析
        6.2.3 层状土中桩-桩相互作用系数的建立
        6.2.4 层状土中不同种类桩的相互作用系数
    6.3 群桩分析
    6.4 算例分析
        6.4.1 不同计算方法中的不同两桩相互作用系数比较
        6.4.2 不同两桩相互作用系数与桩土刚度比的关系
        6.4.3 不同两桩相互作用系数与短桩长度的关系
        6.4.4 不同两桩相互作用系数与短桩直径的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创新成果与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浙江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历届博士学位论文

四、温州安泰大厦后压浆复合桩基础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天然地基超高层建筑的基础设计研究[D]. 王帅. 西安工业大学, 2021(02)
  • [2]桩基础控制变形相关指标与沉降计算方法研究[D]. 褚卓.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1)
  • [3]深厚软弱土地区细长嵌岩桩竖向承载性状研究[D]. 熊露. 广州大学, 2019(01)
  • [4]灌注桩后压浆技术注浆加固机理试验研究[D]. 陈雪映. 东南大学, 2019(05)
  • [5]大直径后压浆桩承载力提高机理及基于沉降控制的设计方法研究[D]. 万志辉. 东南大学, 2019(05)
  • [6]大厚度黄土地区长短桩基础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D]. 马天忠. 兰州理工大学, 2018(02)
  • [7]海口滨海软弱地基后压浆灌注桩承载性能试验研究[D]. 李东海. 海南大学, 2016(03)
  • [8]深厚软土地区高速铁路桥梁桩基础受力与沉降特性研究[D]. 陈福江.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8)
  • [9]桩端后注浆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力及工程特性的研究[D]. 卓琼琼. 浙江大学, 2012(06)
  • [10]软土地基桩基受力性状和沉降特性试验与理论研究[D]. 张乾青. 浙江大学, 2012(06)

标签:;  ;  ;  ;  ;  

后灌浆复合桩基础在温州安泰大厦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