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河北工业大学通过河北省专利试点验收(论文文献综述)
于翔[1](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冯欣[2](202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农业生产的必须要素。面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和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的现状,农业水价改革势在必行。但农业用水提价与农民承载力间的矛盾,制约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开展。因此,进行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出发,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推动改革开展、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破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利用加权Topsis法、Micthell评分法、模糊数学模型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特征和问题的基础上,评价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识别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析了其利益诉求和影响水价的机理,确定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及其分担水价,提出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划分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阶段,阐明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阶段性特征。将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划分为初始、深入试点、全面推进和分类施策四个阶段,归纳了各阶段特性。分析了改革中制度变迁和机制形成的过程,任务分配和改革进展的空间特征,以及机制落实和节水增效的改革成效。总结了改革创新、多样化的做法和明显的分类特征。(2)构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根据改革特征和文献研究,确定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文献分析法和加权Topsis法,分别从指导政府决策和客观定量评价两个角度出发,对31省(区)改革进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省改革进展评价得分在43.332-99.97分之间,呈现南方>北方,东部>西部>中部的区域特征。粮食主产区受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承载力低等因素影响,改革进展普遍偏慢,需要建立改革激励和农业水价分担机制。(3)明确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理论。对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进行定义、识别和分类,分析了利益相关者在改革中的利益关系、诉求和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利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利益相关者评价,得分在1.55-7.243,呈现农业用水供给方>农业用水使用方>支援保障方,政府>农户>社会。从利益评价和利益诉求出发,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分担方式,明确了政府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政府、农户在农业水价分担中的主体地位。(4)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方法,明确了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的评估方法包含定性评估、定量评估、综合分析及修正4个部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定性的利益评价;利用C-D生产函数、单位效益和模糊数学模型等方法,从粮食安全、灌溉效益和生态价值3个角度出发,对主要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进行定量评估;对定性和定量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从激励地方改革和扶持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目标出发进行修正,最终确定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地方政府和农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分别在0.302-0.399,0.292-0.472和0.21-0.395;中央、地方和农户承担的农业水价分别在0.011-0.204元/m3,0.010-0.236元/m3,0.009-0.217元/m3;根据2018年粮食播种和灌溉情况,确定当年粮食灌溉共产生水费496.82亿元,其中中央政府172.1亿元,地方政府165.19亿元,农户159.54亿元。(5)建立了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提供了破解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困境的途径。在改革进展、利益相关者和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核心,四个服务”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对于破解改革困境、推动改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点:(1)提出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进行了评价;(2)提出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判定和评价方法,丰富了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的理论;(3)提出了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确定方法,确定了各省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郝媛媛[3](2021)在《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不断深入发展,促使了“智慧旅游”这一概念的诞生。在智慧旅游城市中,游客与网络相互联系,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到当前的旅游经济及相关活动,从而使旅游计划可以得到实时、精准的安排和调整,即通过感知尽可能多的旅游信息提升旅游的便捷度和体验感。河北省近几年十分重视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全省11个地级市在智慧旅游城市打造上都初有收获。本文围绕河北省各地市级智慧旅游城市的差异发展及政府管理展开,从智慧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环境支撑及政府管理五个维度构建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创建熵值-综合法模型并对河北省11个地级市智慧旅游城市发展水平进行测度,采用Arc GIS中的自然断点法将其测度结果划分为四个层级,分别形成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五个维度和综合得分的空间分异图,并通过空间自相关法对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体系进行空间差异化评价,结果表明:(1)河北省各地级市智慧旅游城市在五个维度上的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维度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智慧旅游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受政策和经济基础共同影响;智慧旅游城市政府管理水平与智慧旅游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其中,省会石家庄以绝对优势,在智慧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水平及政府管理四个维度成为仅有的发展强区,对周围城市涓滴效应明显。(2)河北省各地级市智慧旅游城市发展的综合水平参差不齐,表现出很明显的差异性,按照智慧旅游城市综合得分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个区:发展强区、发展较强区、发展较弱区和发展弱区,发展强区主要集中在石家庄,形成“单极核”格局。(3)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负相关性,综合发展水平高低表现出“强弱掣肘”现象,从空间层面上来看,整体呈现出“离散态势”,目前还没有形成空间的关联性。同时,文章强调了政府在智慧旅游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加强河北省智慧旅游建设的目的出发,对上述四类发展区各地级市政府提出了不同的升级建议,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智慧旅游的建设工作中,并探索寻求对应的、能够解决问题的办法,以使政府发挥更大的主导作用,各方得以更加协同。通过加大政府参与力度强化智慧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平台服务提高智慧程度及优化公共管理服务,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扩大技术队伍,从而提升自身智慧旅游城市发展水平。新形势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和冬奥“三件大事”把河北省旅游产业推向发展的新高潮,随着5G技术的全面普及,必然加速全域智慧旅游时代的到来,河北省必须瞄准趋势、尽早谋划,全面实现“全域景区、产业融合、社会共建、全民共享、高效精细”的旅游新常态。
殷伟伟[4](2021)在《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的经济正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时期。创新既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又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战略性支撑。化工行业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支柱产业,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环保的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我国大部分化工企业的研发生产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生产经营规模小,尚未完全形成合力,存在着科研开发与创新能力薄弱、营销合作网络不发达等诸多问题。与国际产品相比,在科技含量、科研开发和人才引进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只有通过对标对表国内外的大型高新技术生产企业,进行独立自主的企业知识产权与企业核心技术的融合创新,才有机会立于不败之地。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在总结和借鉴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技术创新理论和评价方法,根据Y化工公司经营发展情况,通过调研等方式确定了Y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五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法对Y公司技术创新能力总体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其技术创新能力总体评估结果为一般水平,协同创新、知识产权和创新驱动三种能力的指标尤为薄弱,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富有前瞻性和实践性的战略对策。研究结果对同行业的发展也具有普遍的参考意义。
陈祎然[5](2021)在《基于供需匹配视角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经济从追求高速度的增长转向追求高质量的增长,工业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京津冀地区拥有众多高污染企业,排放大量的有害废气,导致严重的大气污染,形成雾霾污染带,影响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是指在大气环境的约束下,高雾霾污染产业系统与经济协调系统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协作配合,形成系统间良性循环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的协调联动。而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供给是促进产业清洁生产,降低污染排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因,但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供需匹配不平衡,部分政策存在供给过多或供给不足的问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产业升级转型效率低,政策供给质量有待提高。论文对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供需匹配展开研究,以期为相关政策优化提供参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降低污染排放,实现经济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政策的需求研究、政策的供给研究、政策供需匹配研究以及政策优化为研究路径。构建了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需求体系,设计具有良好信校度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调查,了解京津冀地区对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需求程度以及三地政策需求的差异性。系统梳理了1978年以来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供给演进,进行了政策定量化的分析,掌握政策供给程度和结构。以财政、税收、金融、技术、公共服务政策五个方面为基本维度,建立政策供给需求匹配模型,计算政策供需匹配度,并设计政策供需匹配度评价标准,把握京津冀地区政策供需匹配现状,从五个政策维度提出优化建议。论文主要成果如下:首先是对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需求情况考察。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京津冀地区的政策需求程度,结果显示京津冀地区对技术政策需求程度最高,财政、税收、金融政策需求程度为中等,而对公共服务政策需求度最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三省市在财政政策、技术政策、公共服务政策方面需求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次对1978年以来相关政策供给进行梳理分析,各类政策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和完善阶段,政策数量逐渐增多,政策内容逐渐丰富,但仍存在政策供给结构不合理,公共政策供给程度较高,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供给程度较低的问题。第三是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策供需匹配度分析。通过政策供需匹配分析,结果显示优秀匹配为财政政策,良好匹配为税收政策,勉强匹配为金融政策和技术政策,失调匹配为公共服务政策。最后根据京津冀地区政策供给、需求以及匹配情况的结果,提出了财政、税收、金融、技术、公共服务政策的优化建议。
刘博[6](2020)在《河北省高校智库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出台,双一流建设下对高校发展的大力支持,改革开放浪潮的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工作的逐步开展,迎来了我国高校智库发展的新阶段。高校智库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发展和智库建设的重要讲话和主要思想为引领,借助高校特色学科,多元人才聚集,基础设施完善等相关优势,进行学术科研、政策服务和决策支持等工作,不断产出智力成果,不断丰富我国高校智库格局,促进高校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河北省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人才资源集中、经济基础良好。然而,新时期河北高校智库的影响力不足,相关制度机制不健全。因此,探索高校智库的发展路径以促进区域整体发展是河北省的重要任务。基于此,本文以河北省高校智库发展困境与对策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当前河北高校智库的发展不足,寻求促进高校智库长远发展的有效对策,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应用协同创新理论、开放获取理论等指导理论,运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智库相关概念、特点、功能和发展基础进行梳理,获取一定研究基础;其次,对河北高校智库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其发展特点与优势入手,在把握大概发展进程的条件下,对河北省高校智库的整体发展情况和内部具体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再次,通过对发展现状的研究,总结分析河北高校智库在组织管理、人员管理、资金管理、课题和成果管理等方面的发展困境并分析其内在原因;最后,借鉴国外莱斯大学贝克研究所、普林斯顿大学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研究院、国内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上海财经大学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等高校智库的成功发展经验,结合当前河北高校智库的发展实践,提出增强河北高校智库相对独立性、完善人员管理机制、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搭建数据化共享平台、提高成果应用率等发展路径,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河北地区的发展。
黄婷婷[7](2019)在《基于协同发展的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专利权质押融资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抵押融资方式,是现代金融和高科技结合的创新,成功打破了传统融资方式的局限。该融资方式为我国经济支柱的重要贡献者——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河北省知识产权局于2010年正式启动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在对河北省目前专利权质押贷款现状做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本文将从协同的角度研究分析适合于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河北省政府近年出台了多项关于专利权质押贷款的管理办法及奖励政策,这为该业务在河北省的发展无疑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在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贷款的实践业务中,存在许多北京、天津等外省机构进入的案例,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北京、天津较为成熟的专利权质押融资发展模式,发现其模式中河北省可以借鉴引用的优秀可取部分;再运用合作博弈理论对引入了协同因素的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进行博弈分析,得出引入北京、天津市的银行等信贷机构与北京、天津市专利权中介服务机构的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是收益值最高的联盟组合。最后根据该博弈结果得出强调制度落实,加大专利保护力度,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完善交易市场设施的五个对策建议。
谭玲[8](2019)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席卷全球,知识产权也随之成为现代企业可创造价值的主要竞争力。我国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数量及持有的知识产权数量都相当可观。然而,资金短缺却成为当前困扰我国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主要因素。将资金引流到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实现“知本”与“资本”的融合是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出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以知识产权为担保财产进行质押而获得资金借贷的融资形式,由于担保财产的特殊性,其风险表现也有不同于一般动产和不动产融资的特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推动技术研发和利用的重要手段,但这一手段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制度设计对于融资风险的控制效果。因此,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的研究,对完善相关立法,指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创造性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从风险控制的一般理论出发,分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主要源于现有制度失灵。法律控制在制度失灵上的优越性,体现在外部法律制度为组织内部控制提供基础和依据。由此,确立了系统研究相关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的基本路径,在制度设计上以安全、效率及公平为基本价值取向,构建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法律研究理论体系。其二,结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特点,对现行相关制度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指出了现行制度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尤其在传统担保制度之外,就质押标的评估、质押标的管理、以及质押融资风险分担与化解机制构建等方面,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担保制度理论的新见解。本文约17万字,除导论外,共有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与风险控制”。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随后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进行了界定,归纳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特征及主要类型。其次,揭示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十余年来陷入“政策热、市场冷”的发展困境的关键在于融资高风险的存在,论述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的必要性及主要控制机制。最后,通过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法律制度的功能以及完善法律制度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的意义两个方面的论证,阐明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即通过法律制度控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保障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有序发展。第二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法律制度基础理论与价值取向”。首先,梳理了法律如何实现风险控制的相关理论。这些理论为知识质押融资风险法律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相关理论的考察,结合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的特征,确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要以外部制度为基础,内部控制为补充的控制方案。具体对应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法律制度上,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知识产权质押法律制度调适;第二个层次为风险分担机制的依法实现;第三个层次为相关配套措施法律制度完善。最后,本章提炼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法律制度安全、效率、公平三个基本价值取向,总领后文具体法律制度的构建。第三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设立风险及法律控制”。首先,归纳了质权设立阶段的两大基本风险。其一为质押标的范围不明确导致的法律风险,其二是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风险。这两大风险的存在,直接影响了质押标的的担保能力,成为了阻却银行开展该业务的首要问题。其次,对其质权设立的具体风险及成因进行分析,发现相关制度存在不适用或缺乏等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方案。坚持物权法定主义,对相应知识产权质押标的进行明确,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则不能设立知识产权质权。知识产权质权登记和价值评估法律制度的完善对风险控制也至关重要,贯穿整个融资过程,鉴于质权设立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首要环节,本章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法律制度安排。第四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持有风险及其法律控制”。首先对知识产权质权持有的具体风险进行分析归纳,主要表现为质押标的价值减损风险和质押标的管理风险。其次,对质权持有相关制度进行检视,发现存在外部制度不适和缺乏内部控制等问题。现行知识产权质押法律制度下,知识产权质权人无法占有和管理质押标的,难以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最后,基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持有过程中的风险及制度原因,优化了相关法律制度以及完善了质押标的管理制度。第五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实现风险及其法律控制”。本章探讨了知识产权质权实现中的具体风险、风险形成的制度原因以及相应的法律控制路径。质权实现环节的主要风险为质押标的处置风险,包括不当折价和串通定价的风险、处置时间过长的风险和无法变现或不能足额变现的风险。当前知识产权质押实现难以适用动产质权实现方式,准用抵押权实现方式更为合适。此外,当前的担保物权实现特别程序与知识产权质权登记制度衔接不上,且缺乏相应的质押物处置渠道。在制度优化方面,设置出质人特别义务、变通知识产权质权处置方式和修改知识产权质权实现特别程序为主要措施,增加质押标的处置渠道为辅助措施,以提高处置效率,保障质权有效实现。第六章“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配套机制”。无论知识产权质押法律制度设计得多么精细,债的担保仍会存在剩余风险的问题。风险控制配套机制的建立,有利于降低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的风险以及分散融资主体所承担的风险,混合担保机制、风险补偿机制以及保险机制均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有着重要意义。混合担保中的政策性担保以及风险补偿机制均以政府为主导,缺乏市场动力,并非长久之计。而混合担保中的互助性担保、商业性担保机构发展有限且本身存在较高风险,将其引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容易传递或扩散风险。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成为一个新的趋势,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提供了可行路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重要措施,其表现出的高风险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格外谨慎,各地政策的积极推进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融资风险问题。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各阶段具体风险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制度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当前融资总额有限,系统性风险暴露不足。本文可能局限于当前微观性风险的研究而对系统性风险研究不足。这也是本文需要持续研究和进一步深化的动力。
王冰玥[9](2018)在《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出的背景下,我国经历了从乡村线性追赶城市的发展范式到对于乡村多元化价值的再认识与乡村转型的再思考这一艰难历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必将影响乡村的重新定位与发展模式的重构。党的十九大提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与“两山论”理念的反复强调使新形势下“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1],探索乡村非线性发展模式的任务更为紧迫。山区由于地形崎岖导致交通闭塞与建设困难等问题而难以受到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一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与难点。本文以文献综述与实地调研为基础,尝试对山区乡村发展模式进行探讨。一方面由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以及雄安新区建设的规划定位使河北省愈加引人关注,另一方面生态村作为国家严格评选与重点扶持的示范对象理应在众多乡村中体现其代表性作用。故本文选取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为研究对象,从空间、生态、经济三方面归纳分析其基本现状与存在问题并进行实证演绎。文章试图在尊重乡村发展规律与维育乡村原生态景境的前提下,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其农业生产、后方保障、生态维护与文脉传承等重要价值以重塑乡村活力的发展转型新路径,以期为山区乡村振兴提供指导。全文主要分为六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阐明研究背景、范围、目的和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分析,对论文涉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论述本文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章为河北省生态村发展概况研究。阐明河北省生态村发展历程与发展现状,进而简述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概况,并从地理区位与产业结构两方面对其分类,据此选取五个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并按主导产业分类归纳现状。第三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空间布局研究。基于调研主要从产业发展角度入手,分析案例生态村外环境空间与村域空间布局以归纳其村域空间的现状特点。第四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生态建设研究。从自然景观、生产景观和文化景观三方面归纳五个生态村原乡生态维育现状,并从资源利用与被动节能两方面总结其生态技术的应用情况。第五章为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提升策略及发展模式研究。从空间布局、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三方面归纳案例生态村的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提升策略,进而对其未来发展模式提出构想。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并对相关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孔素平[10](2018)在《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建筑节点构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城市群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国内外大量人才不断的涌入,导致京津冀地区的常住人口高速增长。如何能够在极为有限的城市居住用地上能够快速解决人口住房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如何能够避免传统施工方式中大量作业在现场由人工完成这种工作效率低、安全风险大、建设周期长等诸多问题的落后施工方法。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在建筑性能、施工速度、工程质量、机械化程度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有着与传统现场浇筑式住宅无法比拟的优势,这种建造方式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京津冀地区,这也必将成为建筑产业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定义、历史起源、国内外现状、自身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与分析。在此基础上聚焦于京津冀这一特殊地域,高层预制装配式住宅这一特定类型,建筑节点构造设计这一关键环节进行具体研究。通过与传统现浇施工方式在技术、经济、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对比,得出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点与不足。然后研究了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技术应用,结合信息化模型技术对节点构造设计中的问题,提出了环境模拟的解决方法。最后以京津冀地区三个具体住宅项目实例来反应现有的建筑节点设计中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为我们今后的节点构造设计实践提供技术参考,逐步实现建筑业的产业化升级。论文研究无论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河北工业大学通过河北省专利试点验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河北工业大学通过河北省专利试点验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论文创新点 |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地质 |
2.1.4 河流水系 |
2.1.5 社会经济 |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2.1 地下水资源量 |
2.2.2 地下水开采量 |
2.2.3 地下水供水量 |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
3.1.1 大数据技术 |
3.1.2 5S集成技术 |
3.1.3 可视化技术 |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
3.2.1 空间数据处理 |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
3.2.3 数字水网提取 |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
3.3.1 拓扑元素概化 |
3.3.2 拓扑关系描述 |
3.3.3 拓扑关系存储 |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
3.4.1 业务主题划分 |
3.4.2 业务流程概化 |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
3.5.1 业务集成环境 |
3.5.2 三网集成合一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
4.1.1 多源数据融合 |
4.1.2 模型方法融合 |
4.1.3 业务过程融合 |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
4.2.1 主题服务模式 |
4.2.2 主题服务特点 |
4.2.3 业务应用过程 |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
5.1.1 业务应用系统 |
5.1.2 多源数据来源 |
5.1.3 应用分析方法 |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
5.4.1 自然因素变化 |
5.4.2 人为因素变化 |
5.4.3 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主题化指标库 |
6.1.2 评价指标优选 |
6.1.3 评价等级划分 |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
6.2.1 评价方法选取 |
6.2.2 方法的组件化 |
6.2.3 方法组件调用 |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
6.3.1 指标数据来源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
7.1.1 考核基本原理 |
7.1.2 指标计算方法 |
7.1.3 水位考核评分 |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
7.2.1 监测数据处理 |
7.2.2 水位指标确定 |
7.2.3 地下水位考核 |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
7.3.1 数据管理服务 |
7.3.2 基础信息服务 |
7.3.3 考核管理服务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研究进展 |
1.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1.2.2 农业水价分担 |
1.2.3 农业水价补贴(补偿) |
1.2.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
1.2.5 农业水价和灌溉价值计算 |
1.2.6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名词解释 |
2.1.1 农业水价 |
2.1.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2.1.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 |
2.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 |
2.1.5 农业水价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关系辨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准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社会分工理论 |
2.2.4 效用价值论 |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研究 |
3.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和制度变迁 |
3.1.1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历程 |
3.1.2 我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制度变迁 |
3.2 改革任务和进度分析 |
3.2.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 |
3.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进度 |
3.2.3 与2019 年相比2020 年改革进程变化趋势 |
3.3 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
3.3.1 农业执行水价对运营维护成本弥补情况 |
3.3.2 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落实情况 |
3.3.3 供水计量、定额管理和管护机制配套情况 |
3.4 改革成效 |
3.4.1 节水成效显着 |
3.4.2 灌溉和生产效率提升 |
3.5 改革特点及存在问题 |
3.5.1 改革特征 |
3.5.2 存在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研究 |
4.1 指标识别 |
4.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评价特点 |
4.1.2 指标选择原则 |
4.1.3 指标确定依据和初步识别 |
4.2 指标体系构建 |
4.2.1 指标体系 |
4.2.2 权重确定 |
4.3 以指导政府决策为目标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 |
4.3.1 指标评价标准 |
4.3.2 模型构建 |
4.3.3 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结果 |
4.3.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政策性评价区域差异 |
4.4 基于加权Topsis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定量评价 |
4.4.1 模型介绍 |
4.4.2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结果 |
4.4.3 基于加权Topsis的改革进展评价区域性差异 |
4.5 两种评价方式下结果的差异及综合结果 |
4.5.1 两种评价结果差异 |
4.5.2 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综合评价结果 |
4.5.3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差异 |
4.6 小结 |
第五章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研究 |
5.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定义与识别 |
5.1.1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识别 |
5.1.2 Mitchell评分法 |
5.1.3 基于Mitchell评分法的利益相关者确定 |
5.1.4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分类 |
5.2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分析 |
5.2.1 利益关系 |
5.2.2 利益诉求 |
5.2.3 利益相关者影响农业水价的机理 |
5.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 |
5.3.1 指标体系 |
5.3.2 专家评分结果处理方法 |
5.3.3 农业水价利益相关者专家评价结果 |
5.3.4 科研学者与实践工作者评价结果的差异 |
5.4 利益相关者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的合理分担 |
5.4.1 分担主体识别 |
5.4.2 利益相关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分担责任 |
5.4.3 政府部门的分担方式 |
5.4.4 用水农户及相关组织的分担方式 |
5.4.5 社会机构的分担方式 |
5.5 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定量方法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1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1.1 基于模糊数学模型的农业灌溉水资源价值 |
6.1.2 粮食作物单位水产出与农业单位水产出的关系 |
6.1.3 基于C-D生产函数的灌溉效益分摊系数 |
6.1.4 基于灌溉效益的农户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 政府内部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研究 |
6.2.1 评价体系构建 |
6.2.2 基于粮食安全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评估 |
6.2.3 基于水资源灌溉效益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4 基于生态价值的政府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2.5 地方及中央政府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6.3 基于定量方法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
6.3.1 基于定量评价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
6.3.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分担的农业水价 |
6.3.3 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局限性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确定和机制建设研究 |
7.1 基于“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粮食作物农业水价分担研究 |
7.1.1 “定性+定量”综合评估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计算 |
7.1.2 基于运行维护成本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
7.1.3 农户分担的水价与当前执行水价之间的关系 |
7.1.4 基于“定量+定性”综合评估的各方水费承担额度 |
7.1.5 综合评价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
7.2 基于激励和扶持机制的农业水价合理分担份额修正 |
7.2.1 标准确定 |
7.2.2 修正后的农业水价分担份额 |
7.2.3 修正后各方承担的农业水价 |
7.2.4 修正后粮食灌溉水费分担情况 |
7.2.5 修正后分担结果的区域性特征 |
7.3 农业水价合理分担机制 |
7.3.1 合理定价机制 |
7.3.2 政策倾斜机制 |
7.3.3 农户参与机制 |
7.3.4 社会参与机制 |
7.3.5 保障机制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3.国内外学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目的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框架 |
一、智慧旅游城市相关概念与主要基础理论 |
(一)智慧旅游城市相关概念 |
1.智慧城市 |
2.智慧旅游 |
3.智慧旅游城市 |
(二)智慧旅游的应用技术 |
1.物联网 |
2.移动通信技术 |
3.云计算 |
(三)政府管理理论 |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五)空间结构理论 |
二、智慧旅游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智慧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
1.指标与指标体系 |
2.智慧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选取依据 |
(二)智慧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三)智慧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构成及说明 |
1.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2.评价指标释义 |
三、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发展水平的测度 |
(一)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概况 |
1.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发展基础 |
2.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发展态势 |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 |
(三)数据标准化处理 |
(四)运用熵值-综合法模型计算 |
1.熵值法概述 |
2.熵值-综合法模型建立 |
(五)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发展水平的测度分析 |
1.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的测度分析 |
2.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的测度分析 |
3.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测度分析 |
4.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环境支撑发展水平的测度分析 |
5.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政府管理发展水平的测度分析 |
6.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测度分析 |
(六)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
四、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发展水平提升的政府管理措施 |
(一)加大政府参与力度,强化智慧管理 |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智慧水平 |
(三)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信息共享 |
(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扩大技术队伍 |
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技术创新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技术创新的概念 |
2.2 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 |
2.2.1 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 |
2.2.2 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 |
2.3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相关理论 |
2.4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概念 |
第三章 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3.1 河北省化工行业现状 |
3.2 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现状 |
3.2.1 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制度现状 |
3.2.2 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投入现状 |
3.2.3 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协同创新现状 |
3.2.4 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驱动现状 |
3.2.5 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知识产权现状 |
第四章 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分析 |
4.1 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
4.1.1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1.2 构建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3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2 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
4.2.1 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
4.2.2 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分析 |
第五章 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存在问题分析 |
5.1 管理体制不够灵活,更新换代提速慢 |
5.2 技术创新投入能力不强,资金来源受限 |
5.3 产学研合作能力较弱,创新的整体能力相对不足 |
5.4 创新价值实现能力较弱,市场占有率低 |
5.5 系统创新能力不强,竞争主动权不够 |
第六章 提升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对策研究 |
6.1 强化管理提升,推动多元发展 |
6.2 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增强核心竞争力 |
6.3 提高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
6.4 增强创新驱动能力,做大做强循环经济 |
6.5 注重知识产权保护,加快提高成果转化率 |
6.6 紧跟时代步伐,利用政策红利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5)基于供需匹配视角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6 创新点 |
2 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理论基础 |
2.1 高雾霾污染产业识别及相关概念 |
2.2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理论基础 |
3 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需求实证调查 |
3.1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需求体系构建 |
3.2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需求问卷调查 |
3.3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需求问卷统计 |
4 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供给演进 |
4.1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财政政策供给演进 |
4.2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税收政策供给演进 |
4.3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金融政策供给演进 |
4.4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技术政策供给演进 |
4.5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公共服务政策供给演进 |
5 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政策供需匹配分析 |
5.1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需求分析 |
5.2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供给分析 |
5.3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供需匹配分析 |
6 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优化 |
6.1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财政政策优化 |
6.2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税收政策优化 |
6.3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金融政策优化 |
6.4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技术政策优化 |
6.5 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公共服务政策优化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需求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致谢 |
(6)河北省高校智库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智库 |
2.1.2 高校智库 |
2.2 高校智库的特点 |
2.2.1 相对独立性 |
2.2.2 问题导向性 |
2.2.3 协同适应性 |
2.2.4 国际复合性 |
2.3 高校智库的功能 |
2.3.1 人才培养 |
2.3.2 舆论引导 |
2.3.3 战略研究 |
2.3.4 理论研究 |
2.4 高校智库的发展基础 |
2.4.1 政策导向支持 |
2.4.2 高校软件硬件支持 |
2.4.3 大数据背景的技术支持 |
2.5 理论基础 |
2.5.1 开放获取理论 |
2.5.2 协同创新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河北省高校智库发展现状 |
3.1 河北省高校智库整体发展情况 |
3.1.1 河北省高校智库发展概述 |
3.1.2 河北省高校智库新型试点单位 |
3.1.3 中国智库索引河北高校智库收录机构 |
3.2 河北省高校智库内部管理现状 |
3.2.1 组织管理现状 |
3.2.2 人才管理现状 |
3.2.3 资金管理现状 |
3.2.4 课题管理现状 |
3.2.5 成果管理现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河北省高校智库发展困境及成因分析 |
4.1 河北省高校智库发展困境 |
4.1.1 高校智库管理主体分散,统一管理力度不足 |
4.1.2 人才吸纳不足,人员发展受阻 |
4.1.3 资金储备不足,智库发展战略受阻 |
4.1.4 成果应用率低,威胁智库影响力 |
4.1.5 评价指标代表性不足,不利于提升智库整体实力 |
4.2 河北省高校智库发展困境的成因 |
4.2.1 高校智库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 |
4.2.2 高校智库人事管理机制不完善 |
4.2.3 资金筹集利用机制不完善 |
4.2.4 高校智库缺乏外部推进机制 |
4.2.5 智库评价活动的工具理性倾向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河北省高校智库发展路径 |
5.1 健全河北省高校智库的科学管理体系 |
5.1.1 完善河北高校智库的顶层设计 |
5.1.2 注重河北高校智库的特色性 |
5.1.3 增强河北高校智库的影响性 |
5.2 完善河北省高校智库人员管理机制 |
5.2.1 选聘培养机制 |
5.2.2 激励考核机制 |
5.2.3 交流合作机制 |
5.3 拓宽河北省高校智库资金来源渠道 |
5.3.1 增强对企业资金的吸引力 |
5.3.2 促进高校智库资本增值 |
5.3.3 平衡智库资金收支体系 |
5.4 提高河北省高校智库研究成果应用率 |
5.4.1 注重成果内容和展现形式 |
5.4.2 拓宽成果传播渠道 |
5.4.3 搭建高校智库数据化共享平台 |
5.5 优化河北省高校智库评价指标体系 |
5.5.1 选取多维评价指标 |
5.5.2 明确细化评价标准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基于协同发展的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的理论基础 |
2.1 专利权质押融资的相关理论 |
2.1.1 专利权 |
2.1.2 专利权质押融资 |
2.1.3 知识经济理论 |
2.2 协同发展的相关理论及特征分析 |
2.2.1 协同发展理论及特征分析 |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特征分析 |
2.2.3 合作博弈理论及特征分析 |
第三章 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的发展现状 |
3.1 河北省专利权数量发展情况 |
3.2 基于协同发展的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融资发展现状 |
3.2.1 参与主体跨省化 |
3.2.2 交易市场多个化 |
3.2.3 外部法律环境健全化 |
3.3 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京津冀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比较分析 |
4.1 与北京市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比较分析 |
4.1.1 北京市专利权数量发展情况 |
4.1.2 与北京市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比较分析 |
4.2 与天津市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比较分析 |
4.2.1 天津市专利权数量发展情况 |
4.2.2 与天津市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比较分析 |
4.3 京津冀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分析 |
4.3.1 国内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分类 |
4.3.2 北京市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分析 |
4.3.3 天津市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分析 |
4.3.4 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分析 |
4.4 对创新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的启示 |
第五章 基于协同发展的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模型分析 |
5.1 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协同合作的博弈分析 |
5.1.1 模型假设 |
5.1.2 模型分析 |
5.2 结论 |
第六章 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的优化建议 |
6.1 强调制度落实,建立协同发展秩序 |
6.2 加大专利权运用保护力度,夯实质押融资落地工作 |
6.3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专利权质押融资效率 |
6.4 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推进专利权的创新与合理运用 |
6.5 完善交易市场基础设施,活跃专利权流转交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所获证书 |
(8)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
第一章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及风险控制 |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其风险 |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的界定 |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 |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机制 |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风险控制与法律制度 |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法律制度的功能 |
(二)完善法律制度对控制风险的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 |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法律控制理论基础 |
(一)法哲学视角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 |
(二)法经济学视角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 |
(三)法社会学视角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 |
(四)系统论视角下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 |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 |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的安全观 |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的效率观 |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的公平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设立风险及其法律控制 |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设立风险的具体表现 |
(一)质押标的范围模糊风险 |
(二)质押标的价值评估风险 |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设立风险的制度成因 |
(一)物权法定主义下知识产权质权种类及范围不明 |
(二)知识产权质权登记公示制度缺陷 |
(三)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制度存在不足 |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设立风险的法律控制 |
(一)知识产权出质种类及范围的厘清 |
(二)优化知识产权质权登记制度 |
(三)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法律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持有风险及其法律控制 |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持有风险的具体表现 |
(一)知识产权质押标的价值减损风险 |
(二)知识产权质押标的管理风险 |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持有风险的制度成因 |
(一)知识产权质权制约和保全措施失灵 |
(二)内部控制制度应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持有风险存在不足 |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持有风险的法律控制 |
(一)优化知识产权质权保全制度 |
(二)健全知识产权质押标的管理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实现风险及其法律控制 |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实现风险的具体表现 |
(一)不当折价和串通定价的风险 |
(二)处置时间过长的风险 |
(三)无法变现或不能足额变现的风险 |
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实现风险的制度成因 |
(一)质权实现方式障碍 |
(二)质押标的处置渠道缺失 |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质权实现风险的法律控制 |
(一)设定出质人的特殊义务 |
(二)优化知识产权质权实现方式 |
(三)健全质押标的处置渠道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配套机制 |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混合担保机制 |
(一)政策性担保 |
(二)商业性担保 |
(三)互助性担保 |
二、风险补偿机制 |
(一)风险补偿机制的实践探索 |
(二)风险补偿机制的发展趋势 |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 |
(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的理论基础 |
(二)引入保险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
(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的实践探索 |
(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利益与保险形态厘定 |
(五)保险法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的完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表一: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发布的有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
附表二:地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范性文件一览表 |
(9)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乡关系弹性发展的现实命题 |
1.1.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时代要求 |
1.1.3 原乡生态环境保护的心理渴求 |
1.2 研究范围、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生态村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生态村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生态村 |
1.4.2 文明生态村 |
1.4.3 美丽乡村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创新点 |
1.6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概况 |
2.1 河北省乡村基本情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自然条件 |
2.1.2 乡村现状与人口情况 |
2.1.3 经济发展与生活水平 |
2.2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历程 |
2.2.1 第一阶段——生态示范区试点 |
2.2.2 第二阶段——文明生态村建设 |
2.2.3 第三阶段——美丽乡村探索 |
2.3 河北省生态村发展现状 |
2.3.1 生态村现有情况总述 |
2.3.2 生态村地理区位分析 |
2.3.3 生态村密集程度分析 |
2.3.4 生态村空间形态分析 |
2.4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现状 |
2.4.1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概况 |
2.4.2 河北省国家级生态村分类 |
2.4.2.1 地理区位 |
2.4.2.2 产业结构 |
2.4.2.3 分类情况 |
2.5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现状 |
2.5.1 研究对象选取 |
2.5.2 研究对象现状 |
2.5.2.1 农业生态村:杨家峪村、巴家峪村 |
2.5.2.2 工业生态村:全呼村、一街村 |
2.5.2.3 旅游业生态村:前南峪村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空间布局 |
3.1 外环境空间格局 |
3.1.1 区域范围空间格局 |
3.1.1.1 农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
3.1.1.2 工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
3.1.1.3 旅游业生态村区域范围情况 |
3.1.1.4 小结 |
3.1.2 镇域范围空间格局 |
3.1.2.1 农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
3.1.2.2 工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
3.1.2.3 旅游业生态村镇域范围情况 |
3.1.2.4 小结 |
3.2 村域空间布局 |
3.2.1 村域空间构成要素 |
3.2.1.1 居住空间 |
3.2.1.2 生产空间 |
3.2.1.3 服务空间 |
3.2.2 村域空间布局现状 |
3.2.2.1 农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
3.2.2.2 工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
3.2.2.3 旅游业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 |
3.2.2.4 河北省山区生态村村域空间布局特点 |
3.2.3 村域空间特征影响 |
3.2.3.1 农业生态村 |
3.2.3.2 工业生态村 |
3.2.3.3 旅游业生态村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生态建设 |
4.1 生态建设误区 |
4.1.1 生态环境恶化 |
4.1.2 乡土景观消融 |
4.1.3 地域特色遗失 |
4.2 原乡生态维育 |
4.2.1 自然景观维育 |
4.2.1.1 基质 |
4.2.1.2 廊道 |
4.2.1.3 斑块 |
4.2.2 生产景观维育 |
4.2.2.1 果林 |
4.2.2.2 农田 |
4.2.3 文化景观维育 |
4.2.3.1 传统元素 |
4.2.3.2 传统建筑 |
4.2.3.3 传统习俗 |
4.3 生态技术应用 |
4.3.1 资源利用 |
4.3.1.1 清洁能源利用 |
4.3.1.2 水资源利用 |
4.3.1.3 污水处理 |
4.3.2 被动节能 |
4.3.2.1 聚落规划 |
4.3.2.2 微气候调节 |
4.3.2.3 建造工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河北山区国家级生态村提升策略及发展模式 |
5.1 发展现存问题 |
5.1.1 空间布局方面 |
5.1.1.1 居住空间缺乏系统治理与整合 |
5.1.1.2 生产空间缺乏统一规划与分区 |
5.1.1.3 服务空间缺乏合理配置与设计 |
5.1.2 生态建设方面 |
5.1.2.1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生态技术的运用不足 |
5.1.2.2 传统风貌的不断侵蚀与生态景观的缺乏规划 |
5.1.2.3 生产与生活污染物的处理薄弱 |
5.1.3 经济发展方面 |
5.1.3.1 人口持续流失阻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5.1.3.2 三产融合不紧密影响产业附加值提升 |
5.1.3.3 资金积累与利用问题降低风险抵御能力 |
5.1.3.4 缺乏合理营销致使产品难以扩大知名度 |
5.2 经济发展策略 |
5.2.1 多元参与资本引入 |
5.2.2 乡村集体品牌树立 |
5.2.3 特色文化保护开发 |
5.2.4 科创促进产业融合 |
5.2.4.1 农业优化升级 |
5.2.4.2 工业改革转型 |
5.2.4.3 旅游业优化升级 |
5.2.5 产品宣传营销设计 |
5.3 空间布局策略 |
5.3.1 居住空间规划策略 |
5.3.1.1 居住空间形态整合 |
5.3.1.2 道路交通干扰减小 |
5.3.1.3 基础设施加强完善 |
5.3.1.4 民居整理功能置换 |
5.3.2 生产空间规划策略 |
5.3.3 服务空间规划策略 |
5.4 生态建设策略 |
5.4.1 村民生态意识加强 |
5.4.2 资源过度开发治理 |
5.4.3 生态技术合理应用 |
5.4.4 乡土风貌传承保护 |
5.4.5 生态景观规划维育 |
5.5 发展模式构想 |
5.5.1 旅游发展模式 |
5.5.1.1 生态观光类旅游模式 |
5.5.1.2 文化创意类旅游模式 |
5.5.2 养老发展模式 |
5.5.2.1 体验型养老模式 |
5.5.2.2 护理型养老模式 |
5.5.3 康养发展模式 |
5.5.3.1 养生度假型康养模式 |
5.5.3.2 医养产业型康养模式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附录 A |
附录 B 河北省省级生态村名单(共60个) |
附录 C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建筑节点构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来源和意义 |
1.1.1 课题的背景和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课题研究范围、方法及创新点 |
1.2.1 课题研究的范围 |
1.2.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国内外预制装配式住宅发展现状研究 |
2.1 预制装配式住宅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相关概念 |
2.1.2 预制装配式住宅分类 |
2.1.3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优点 |
2.1.4 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缺点 |
2.2 国内外预制装配式住宅研究发展与现状 |
2.2.1 国外研究发展与现状 |
2.2.2 国内研究发展与现状 |
2.2.2.1 国内发展历史 |
2.2.2.2 国内其他省份发展政策 |
2.2.3 国内研究的不足之处 |
2.3 国内相关设计规范及生产工艺 |
2.3.1 相关设计规范标准 |
2.3.2 相关生产及施工工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节点构造设计中信息化模型技术的应用 |
3.1 信息化模型技术分析 |
3.1.1 信息化模型技术的优势 |
3.1.2 信息化模型技术在构造节点设计方法 |
3.2 信息化模型技术在节点构造设计中的应用 |
3.2.1 节点构造设计中节能问题的应用 |
3.2.2 节点构造设计中标准化问题的应用 |
3.3 节点构造设计中注意事项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研究 |
4.1 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住宅发展现状 |
4.1.1 政策的发展研究 |
4.1.2 技术的升级运行状况 |
4.1.3 生产试验基地 |
4.2 京津冀地区环境特点及其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建设情况 |
4.2.1 京津冀地区区域环境特点 |
4.2.2 与我国其他地区的不同点 |
4.2.3 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项目情况 |
4.3 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节点设计要点 |
4.3.1 平面节点设计要点 |
4.3.2 立面节点设计要点 |
4.3.3 预制构件节点的设计要点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京津冀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节点构造设计实例剖析 |
5.1 案例一北京中粮假日风景项目 |
5.1.1 项目情况简介 |
5.1.2 预制外墙构件的连接节点存在问题及设计解决方法 |
5.2 案例二天津荣悦园项目 |
5.2.1 项目情况简介 |
5.2.2 预制外墙构件的连接节点存在问题及设计解决方法 |
5.3 案例三石家庄裕华壹号项目 |
5.3.1 项目情况简介 |
5.3.2 预制外墙构件的连接节点存在问题及设计解决方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现阶段取得的研究成果及优秀经验 |
6.1.2 当前存在的主要不足 |
6.2 研究展望 |
6.2.1 今后发展的方向 |
6.2.2 今后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河北工业大学通过河北省专利试点验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研究[D]. 冯欣.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3]河北省智慧旅游城市发展水平测度的研究[D]. 郝媛媛.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Y化工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 殷伟伟. 河北地质大学, 2021(07)
- [5]基于供需匹配视角京津冀地区高雾霾污染产业与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研究[D]. 陈祎然. 河北经贸大学, 2021(02)
- [6]河北省高校智库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D]. 刘博. 燕山大学, 2020(06)
- [7]基于协同发展的河北省专利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及对策研究[D]. 黄婷婷. 河北地质大学, 2019(05)
- [8]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法律制度研究[D]. 谭玲.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2)
- [9]河北省山区国家级生态村发展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王冰玥.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10]京津冀地区预制装配式高层住宅建筑节点构造设计研究[D]. 孔素平.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2)
标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论文; 融资风险论文; 智慧农业论文; 智慧旅游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