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秋季赴美国参加国际博览会考察报告(二)

2000年秋季赴美国参加国际博览会考察报告(二)

一、2000年秋季赴美国参观国际博览会考察报告(二)(论文文献综述)

李姣[1](2020)在《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6年资源委员会发展工矿企业的三年计划得到南京国民政府的批准,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以下简称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建便在此三年计划之中。1936年7月中央电工器材厂筹备委员会在南京成立,以恽震为主任委员。筹备委员会成立后,一面采用借助他山之计,与欧美厂家洽订技术合作合同,并派青年工程师出国实习;一面勘定设厂地点。经勘定以湖南湘潭附近的下摄司为厂址,购地千亩,兴工建筑厂房。不料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揭幕,运输困难,筹备工作进行迟缓。1938年10月汉口沦陷,湘潭逼近前方,感受到威胁,中央电工器材厂奉资源委员会的命令一部分迁桂林,一部分迁昆明。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1939年7月1日结束筹备工作,正式成立。抗战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奉资源委员会的命令,负责遵照政府工业复员方策,接办收复区敌伪电工事业。同时中央电工器材厂自身也进行了调整、改组与增设。1947年7月1日改组为公司制企业,并改名为中央电工器材厂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该厂实现了从旧有的工厂组织形式向现代公司制的转变。本文将采用企业史的研究模式,研究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建及战争迁移、全面抗战时期的发展演变、战后调整改制三个主要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抗战初期中国电工器材行业的发展情况做简要的论述,并分析中央电工器材厂成立的原因,理清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发展沿革,并对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组织系统情况进行论述。第二部分,对中央电工器材厂的人事管理、生产管理、材料购入管理、出品情况、营业方式、业务方针、历年营业概况进行论述,探讨中央电工器材厂在经营管理模式方面的先进性,并分析中央电工器材厂是如何应对各分厂分散、人员众多的管理问题,如何改进出品品质、增加产量、提高工作效率等生产问题,如何根据市场的供求情形预定生产方针、决定年度生产计划等问题。第三部分,通过研究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厂训、厂刊、厂歌、工余生活等,探讨中央电工器材厂自身的办企特色;也深入剖析中央电工器材厂在中国电器业的行业地位;以及从中央电工器材厂对资源委员会的作用,重新认识它们之间的厂、会关系。这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笔者将从企业特色、行业地位、新的厂会关系等方面,重新给中央电工器材厂更为确切的历史定位。第四部分是结束语,主要考察了中央电工器材厂在抗战军兴的大时代背景下,其出品价格受到国民政府的管制等方面的影响,不能随市场波动而作出适时调整。以及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被接管后的历史命运和恽震为新中国人民政府的电工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中央电工器材厂作为一个国营事业单位,在资源委员会创办的电工行业内,以中央电工器材厂的规模最大,供应最广。中央电工器材厂本是为适应抗战需要而建立,其历年的出品数量直接支援和增强全民族的抗战力量。其次中央电工器材厂在致力于自身蓬勃发展的同时,对资源委员会的一些制度方针、管理措施也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形成良好的厂、会关系。此外,中央电工器材厂人才云集,设备精良,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发展极为迅速。该厂是中国电工器材行业的摇篮,众多的发明创造将中国的电工器材制造行业在历史中推动一大步,对整个中国电工器材业也有重要的贡献。

车守同[2](2013)在《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文中指出1944年1月成立的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的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是中国抗战时期所成立最重要的一处遗址博物馆。成立的背景,与抗故时期「西北开发政策」、「(1942年)国军派驻河西走廊」、「(1942年)中央政府收复对新疆省行政权」,有绝对密切的关系。为了抵抗日本对中国的军事及经济封锁,地处偏远的敦煌,交通运输获得大幅改善。加上菁英人才的参与、兰州市政的建设,以及于全国最重要的国营事业玉门油矿凿井出油,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都提供了有利的发展。当时在河西走廊与莫高窟从事公务访查及学术工作的人员虽然不多,但都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晌,并且在1949年以后,分居海峡两岸,相关的史料也分布在两岸。本论文系以分布海峡两岸的史料,包括公文、信函、日记,对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的时代背景,作一时间的比对与全面性的讨论。

张帆[3](2010)在《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对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探讨分为“建国前”和“建国后”两个部分。对于其建国前学术成果的研究已较为全面和深入,分别从各个侧面归纳了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在思想、观念和方法上的表现特征,对其建筑史研究的内在动因也有较为深入的探索。但是,这类研究更多地强调对梁思成的建筑史研究成果进行剖析,鲜有关注同时代国内外学者同类建筑史研究着作的比较研究。本论文的第一部分拟将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与同时代建筑史家如日本学者伊东忠太、乐嘉藻以及王璧文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成果进行比较,试图还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整体学术环境,以历史的视角重新审视梁思成早期中国建筑史研究在学术思想、基础理论层面的创新及突破。梁思成于抗战时期完成的《中国建筑史》一书可谓中国建筑史研究中的一座里程碑,但并不能完全代表梁思成整个学术生涯中对中国建筑史所进行的全部思考。梁思成建国后的中国建筑史研究是一个全新的阶段,他积极主动地运用唯物史观对中国建筑史进行全面的研究和探讨,作为最早发表此类文章的学者在新的政治环境下其研究思路也有一些调整和变化,但新的理论视角与他既有的学术理论体系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这些矛盾在1955年对梁思成“资产阶级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的错误批判中被过分放大,导致了其在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的变化,而最终影响了改革开放后及至今日该学科的学术研究理路。本论文的第二部分拟就梁思成建国后的中国建筑史研究进行全面的回顾,梳理其建筑史学思想在该时期的调整和变化,进而反思中国建筑史研究在该时期的特殊境遇及其深远影响。

王李金[4](2006)在《从山西大学堂到山西大学(1902-1937) ——探寻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创立和发展的轨迹》文中指出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是在清朝末年推行“新政”期间,改革传统书院、创新办学模式的产物,也是借鉴西方近代大学教育、进行文明采借的结果。在20世纪初风雨飘摇的艰难岁月里,山西大学堂与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等仅有的几所大学,一起开创了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先河。此后,她历经山西大学堂(1902—1912)、山西大学校(1912—1931)、山西大学(1931—1937)三个时期艰难曲折的建设和发展,坚守“登崇俊良”的办学宗旨,不断提高学校的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国大学教育的近代化进行了积极和有益的探索。山西大学还以其一校两制、以新化旧、会通中西、取法英国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和教学实践,为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历百年沧桑的中国大学教育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严峻挑战,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形势下,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加深对大学教育的理解和认识,如何更好地谋划和推进大学教育的发展,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思索和考量的重大时代问题。今天的大学是过去大学的继承,未来的大学是今天大学的延伸。深入研究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成败得失,对于新时期大学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本论文拟将山西大学这个独具分析价值的研究对象置诸中国近代大学教育草创、形成和渐趋成熟的宏观背景当中,既考察其在中国近代大学教育草创和发展时期的主要成就、办学特色及其影响,又分析其内部各组成要素的特质、结构形式以及相互作用的情况,进而探讨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开拓创新的经历和品格。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既注重点上的微观分析又兼顾面上的宏观探讨。并努力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哲学观为指导,坚持“价值中立”的治史原则,反对“价值预设”的伪史观和假史观。在研究方法上,则主要运用历史学方法,同时采借和吸收诸如现代化理论、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某些方法,以比较和实证的手法,在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着力整合第一手材料,努力从中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并提炼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东西,以进一步深化中国近代大学教育之研究,致力于为探索现代大学教育发展之路提供重要历史参数。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选题经过,阐述了选题的价值和研究工作的意义,并对与选题有关的几个概念进行了梳理,回顾了本领域学术研究之历史和现状,指明了论文研究的方法和路径。 第二部分,正文。全面回顾从山西大学堂到山西大学(1902—1937)的历史

李妍[5](2003)在《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文中认为1976-1978年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诸多历史现象,有很多专家、学者已经予以充分的探讨,但是对于此时期的对外开放问题,却几乎没有人作专门的研究。众所周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而1976-1978年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对外开放政策的前提和基础,也为后来中国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了先决条件。因此,研究此时期的对外开放历程,对于当今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本论文由导言、七章正文和结束语构成: 导言主要论述这一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目前研究的状况以及本论文的基本构架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写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的历史追溯。本章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对外开放的论述为基础,阐述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时期的对外交往情况及特征,以及从新中国成立到粉碎“四人帮”之前的对外交往状况,从中分析出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和教训。 第二章写对外开放起步的背景。文章首先分析了七十年代末国际局势的变化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起步创造了条件。第二部分写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有利于加快与西方的接触。第三部分写中国外交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所有这一切都为1976-1978年中国对外开放的起步创造了条件。 第三章写对外开放的实践探索。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国领导人鉴于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现状,意识到想发展、要富强,必须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为此,中国政府派出了各个领域的许多代表团,对先进国家的工业、农业、财政、基本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察。考察团一边参观一边学习,感受非常深刻。收获之一:中国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大有希望,但要花大力气。收获之二: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收获之三:外国经济遇到困难,希望与中国进行合作。收获之四:增加了感性认识,加深了对某些规律性问题的了解,纠正了一些错误的看法。 第四章写对外开放的酝酿。这一章从理论上探讨了对外开放的问题。1978年,中国召开了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全国财贸学大庆学大寨会议、国务院务虚会、全国计划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对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利用外资等问题都进行了讨论。尤其是国务院务虚会和之后的全国计划会议,集中探讨了对外开放的问题。可以看出,在对外开放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已经达成共识:即中国应该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中国应该学习西方的先进管理经验:要重视教育、重视人才,同时注意引进国外的人才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要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自力更生与闭关自守的关系;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是中国经济建设的起点:向西方学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经过中共中央工作会<WP=4>议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对外开放作为中国的基本国策确立下来。另外,在这一章中把利用外资单独列为一节,主要考虑在利用外资的问题上,1978年中央政府的政策前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经历了只允许银行贷款到允许政府间贷款的过程,本文对这一变化的过程及原因进行了探讨。 第五章写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情况。首先在引进之前提出了引进方案,成立了引进新技术领导小组,完善相关的法规,吸引外国到中国办展览会,成立新产品样本样品介绍中心,订购外国报刊,积累外汇为引进项目提供资金保证,所有这一切都为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准备了条件。1978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技术引进规模最大、进展最快的一年,成交额相当于前5年(1973-1977)成交总额的两倍,涉及十几个国家几百个厂商。引进较多的行业是化工、钢铁、煤炭、电力、石油等。在引进的过程中,一边学习一般积累经验,当时的专家、学者指出了在引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建议。 第六章写1976-197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继续执行毛泽东制定的对外贸易政策,在此基础上号召对外贸易要有一个大的发展。此时期,贸易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贸易团体往来频繁,进出口贸易额增加,签订了一系列贸易协定。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贸易关系。 第七章写中国对外经济援助和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事务合作。文章首先对中国对外经济援助状况进行了分析,然后从中国与一些国家的经济和科学技术合作、对外承包和劳务合作、同联合国的经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这一切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活动,争取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结束语中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对外开放进行了总体评价,指出1976-1978年的对外开放大方向是正确的,取得了一些成效,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对外开放的决策作了准备。当然也应该看到,它受“左”倾思想影响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经济规律,给中国的经济造成了不良的影响。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总结,概括出经验和教训,并得出结论,对外开放是中国

张军胜[6](2001)在《2000年秋季赴美国参观国际博览会考察报告(三)》文中认为 二、美国市场纺织品服装调研展览会之余,我们对美国东、西海岸的几个城市纺织品、服装市场和有特色的零售商店进行考察,总结以下几方面:(一)、美国市场概况:美国消费市场是其他任何国家所不能相提并论的,不但消费量大,而且价格承受能力强,对产品质量要求相比日本和欧洲国家不甚苛刻,是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理想市场,目前全球纺织品和服装贸易额每年约为3000亿美元以上,而美国是全球最大服装进口国,占世界服装进口量的约1/4。美国成衣零售市场很大,年零售总额

张军胜[7](2001)在《2000年秋季赴美国参观国际博览会考察报告(二)》文中指出 通过参展看市场需求特点:据资料统计,本次展览会的买主多来自美洲地区,特别是中、南美地区,如阿根廷、哥伦比亚和智利等国的买主有增多的趋势。但就我们在摊位上所接触的,多是美国本土和来自加拿大的商人,其中不少是韩国人、印度人和尤太人,当然也包括为数不少的中国人,来自大陆、香港、台湾省和世界其他地区,纽约、洛杉矶占的比重较大,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整个美国及周边市场的要求。通过三天的接待工作,我们体会有以下几个方面共

邢瀚澄[8](1999)在《’98秋季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传达会概述》文中认为 由国家纺织工业局主持召开的1998年秋季国际纺织品服装博览会传达会于1998年12月中旬在四川成都召开,参加会议的是分别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企事业经位、纺织院所的代表160多人,会议由国家纺织工业局产品开发中心杨若琳主任支持,本次会议传达意大利米兰、法国巴黎P·V博览会的概况与流行趋势,国际羊毛局发布的19992000年流行趋势,并征集评选1999-2000年流行面料。

二、2000年秋季赴美国参观国际博览会考察报告(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秋季赴美国参观国际博览会考察报告(二)(论文提纲范文)

(1)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价值、研究特色与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与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设与发展演变
    第一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筹设
        一、资源委员会的电器事业
        二、中国电器事业的重要奠基人恽震
        三、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组织系统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中央电工器材厂的发展
        一、湘潭各厂的内迁与发展
        二、分厂的设立与发展
    第三节 抗战胜利后中央电工器材厂的革新
        一、各分厂抗战胜利后的迅速扩张
        二、公司制改革
第二章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管理经营模式与出品情况
    第一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管理体制
        一、人事管理
        二、文书管理
        三、生产管理
    第二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经营机制
        一、营业方式与业务方针
        二、历年营业概况
    第三节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材料与出品情况
        一、材料管理
        二、出品情况
第三章 中央电工器材厂的企业特色
    第一节 厂、会关系
        一、资源委员会的统一领导
        二、会属企业的一般特征
    第二节 企业文化
        一、忠信敏确
        二、企业刊物
        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业余生活
    第三节 行业地位
        一、中央电工器材厂的自主谋划
        二、发起组织“中国电工社”
        三、设立电器工业经济研究委员会
结语
参考资料
附录
致谢

(2)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缘起
第一章 论文结构说明
    第一节 所使用的原始档案介绍
    第二节 各种文献的运用
第二章 回忆、研究与新史料的介绍
    第一节 重新回忆与以往研究的成果
    第二节 史料运用方法举例
    第三节 介绍本论文的新史料
    附件
第三章 从建设西北到建设甘肃
    第一节 建设西北政策的形成
    第二节 抗战前甘肃政局的发展
    第三节 战时甘肃的建设
    第四节 兰州是敦煌的中途岛
第四章 西北建设与各种考察团
    第一节 建设甘肃的模式-「建设新西康」
    第二节 各种考察团络绎於甘肃之途
    第三节 朱家骅、于右任两次重大影响的考察
    第四节 收复新疆
    第五节 莫高窟第一次成功的官方专业考察系由教育部艺术文物考察团达成
第五章 交通建设
    第一节 以往的交通困难
    第二节 交通战略与甘肃省的交通建设
    第三节 国防的大动脉甘新公路
    第四节 安敦、南疆与莫高窟公路
第六章 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经过与人事的安排
第七章 民国卅四年「改隶」的经过
    第一节 由「裁撤」到「改隶」
    第二节 同案遭到「裁撤」的单位
第八章 傅斯年支持敦煌学缘於他的理想
第九章 玉门油矿与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
    第一节 油矿对敦煌研究工作的支持
    第二节 油人的雪泥鸿爪
第十章 莫高窟的摄影 兼谈有未竟之志的罗吉眉
第十一章 剡司长就是英千里
第十二章 重建史料 张治中的敦煌行
第十三章 痛苦的物价波动与米代金
第十四章 读书杂记
    第一节 学者所看到散落在甘肃省内的敦煌卷子
    第二节 对「敦煌」地名注解的新思维
    第三节 莫高窟与宗教学的关连性
    第四节 莫高窟的三寺
第十五章 结语
参考书目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从“史学思想”到“建筑史学思想”
        1.1.2 已有研究的空白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
        1.2.1 主要内容
        1.2.2 预期目标
        1.2.3 重点和难点
    1.3 研究意义
        1.3.1 历史地评价梁思成建构的中国建筑史理论体系
        1.3.2 填补梁思成研究中的若干空白
        1.3.3 重新认识梁思成建筑史学思想
    1.4 文献综述
        1.4.1 《明清建筑二论》
        1.4.2 《营造学社:梁思成建筑史论述构造之理论分析》
        1.4.3 《梁思成建筑理论体系的矛盾性与悲剧性之分析》
        1.4.4 《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征》
        1.4.5 《设计一座理想的中国风格的现代建筑》
        1.4.6 《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建筑史研究所做的贡献》
        1.4.7 小结
    1.5 研究方法
        1.5.1 文本细读、文本比较
        1.5.2 历史研究方法
        1.5.3 历史编纂学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2章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学术背景及理论特征:与域外学者比较
    2.1 本章引论
        2.1.1 西方中国建筑研究概况(1949 年以前)
        2.1.2 喜龙仁中国建筑研究
        2.1.3 鲍希曼中国建筑研究概述
        2.1.4 日本学者对中国建筑研究
    2.2 伊东忠太中国建筑史研究的主要成果及其中文译着
        2.2.1 营造学社讲座
        2.2.2 《中国建筑史》
        2.2.3 《中国古建筑装饰》
    2.3 对中国建筑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2.3.1 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的定位
        2.3.2 中国建筑之屋顶和塔
        2.3.3 中国建筑研究之方法
        2.3.4 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建筑的影响
        2.3.5 中国建筑的地域分布特征
        2.3.6 中国建筑类型之划分
        2.3.7 中国建筑之特性
        2.3.8 中国建筑研究的意义
        2.3.9 对“西方现代建筑”的理解和评价
    2.4 对中国建筑史分期的认识逐步深化
        2.4.1 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史分期
        2.4.2 林徽因、梁思成关于中国建筑史分期的论述
    2.5 伊东忠太中国建筑研究的几个特征
        2.5.1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2.5.2 充分研究前人的学术成果
        2.5.3 广阔的文化史、艺术史视野和独特的宗教视角
        2.5.4 “日本视角”和“东亚情结”
    2.6 小结: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理论体系之特征
        2.6.1 “早熟”的中国古建筑理论?对梁、林中国建筑理论体系构建过程的历史考察
        2.6.2 以清“则例”和宋‘法式’为基点,创建极富特色的中国建筑史学理论体系
        2.6.3 研究方法的进步——高度关注建筑实物并对其进行科学、精确的测绘、分析
        2.6.4 中西兼冶的广阔学术视野:日本经历对梁思成的重要意义
        2.6.5 从“生物论”到“延续性”:对中国建筑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逐步深入
第3章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编纂学观点:层次、体裁、义例、文笔
    3.1 本章引论
    3.2 乐嘉藻及其《中国建筑史》简介
    3.3 乐嘉藻《中国建筑史》评述
        3.3.2 《中国建筑史》研究笔记中的摘录
        3.3.3 崔勇对乐嘉藻《中国建筑史》的评价
        3.3.4 乐嘉藻的文物建筑保护思想
    3.4 乐嘉藻《中国建筑史》的内容特征
        3.4.1 乐嘉藻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动机和过程
        3.4.2 从文字学、金石学、历史学、古文学及绘画艺术等方面考察中国建筑之历史发展
        3.4.3 庭园建筑研究内容详尽兼具可操作性
        3.4.4 谈及南北方建筑之差异,关注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及评论
    3.5 王璧文及其《中国建筑》
        3.5.1 写作背景及动机
        3.5.2 出版发行情况
    3.6 王璧文《中国建筑》评述
        3.6.1 对王璧文及其《中国建筑》产生影响的学者及着作
        3.6.2 王璧文的中国建筑时空地域观
        3.6.3 王璧文对中国建筑美学的理解
    3.7 梁思成关于中国建筑史编纂的看法
        3.7.1 在层次上强调“作、述、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3.7.2 在体裁上对建筑通史的写作进行严格要求
        3.7.3 在义例方面强调建筑实物研究,对史料进行严格遴选,对各章篇幅进行严格限定
        3.7.4 强调语言表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制图的规范性
        3.7.5 强调正确的建筑创作观和文物建筑保护观
第4章 运用唯物史观探讨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1949-1955 年梁思成的建筑史研究与写作
    4.1 本章引论
    4.2 背景:建国初期的重大事件及梁思成在其中的表现
        4.2.1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4.2.2 抗美援朝运动和学习苏联
        4.2.3 梁思成的建筑教育改革、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及学习苏联教育经验
    4.3 建国初期关于建筑民族形式的探讨
    4.4 《古建序论》
        4.4.1 建国后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写作之动因
        4.4.2 唯物史观指导下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4.5 《中国建筑的特征》
        4.5.1 对中国建筑基本特征的认识逐渐地清晰化和具体化
        4.5.2 未提及影响建筑特征的“环境思想层面”因素
        4.5.3 并未继续总结中国建筑之缺点
        4.5.4 继续强调建筑“文法”,提出建筑“可译论”
    4.6 《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
        4.6.1 中国建筑史分期原则比较
        4.6.2 具体建筑史分期比较
        4.6.3 从艺术史“循环理论”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4.6.4 对中国建筑发展动力的新认识
        4.6.5 小结:建国初期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特征
    4.7 刘敦桢的中国建筑史研究与写作(1949-1955)
        4.7.1 “中国建筑研究室”
        4.7.2 脚踏实地的中国古建筑研究
        4.7.3 文物建筑勘察及保护建议
        4.7.4 “中国民族形式的新建筑”
        4.7.5 刘敦桢对中国建筑史重要理论问题的认识
        4.7.6 小结:建国初期刘敦桢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特征
第5章 梁思成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编写过程中的工作:1956-1966 年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5.1 本章引论
    5.2 1956-1966 年的主要政治运动及梁思成在其中的表现
        5.2.1 双百方针
        5.2.2 整风运动和反右运动
        5.2.3 “大跃进”运动
        5.2.4 纠“左”工作和广州会议
        5.2.5 梁思成在上述运动中的表现
    5.3 1956-1966 年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及写作
        5.3.1 清华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室”的主要研究活动
        5.3.2 几篇建筑史科普文章
        5.3.3 《中国的佛教建筑》
        5.3.4 《广西容县真武阁的“杠杆结构”》
        5.3.5 《营造法式》注释研究
        5.3.6 1956-1966 年刘敦桢中国建筑史研究及写作
    5.4 第一届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讨论会
        5.4.1 梁思成在全国建筑理论及历史讨论会上的发言
        5.4.2 林志华:《我国建筑理论研究中的一场辩论》分析
    5.5 梁思成执笔撰写第六稿(讨论稿)绪论
        5.5.1 写作时间考证
        5.5.2 袁镜身对梁思成第六稿绪论的评价
        5.5.3 文章内容总体特征
        5.5.4 影响中国建筑特征的因素及中国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
        5.5.5 对中国建筑发展的详尽介绍
        5.5.6 对建筑史分期问题的回避
        5.5.7 时代的烙印:社会发展史观和阶级分析观点
        5.5.8 对中国建筑特征的总结
    5.6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六稿绪论、结语比较研究
        5.6.1 刘敦桢、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六稿结语
        5.6.2 刘敦桢执笔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七稿绪论
    5.7 梁思成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编纂过程中的工作
        5.7.1 梁思成、汪季琦、乔匀先生意见
        5.7.2 刘敦桢关于第八稿修改的信件
        5.7.3 小结:梁思成在《中国古代建筑史》编纂过程中的工作
第6章 梁思成对中国建筑长期延续发展的理论构建:指导中国近代建筑研究及西方现代建筑研究
    6.1 本章引论
    6.2 指导中国近代建筑研究
        6.2.1 梁思成进行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之动因
        6.2.2 第一阶段:建国以前对中国近代建筑的评价
        6.2.3 第二阶段:建国初期对近代建筑的评价(1950-1954年)
        6.2.4 第三阶段:1956-1958 年
        6.2.5 梁思成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之特征
        6.2.6 梁思成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之意义
    6.3 梁思成指导研究生对西方现代建筑的研究
        6.3.1 刘先觉回忆:梁思成指导梁友松研究西方现代建筑
        6.3.2 梁友松自述:梁思成的具体指导及论文的基本情况
        6.3.3 历史研究:清华大学的西方建筑史课程
        6.3.4 小结:再谈梁思成的建筑史观——从《Space, Time and Architecture》一书说起
    6.4 未完成的研究计划和学术思考
    6.5 小结:建国后梁思成建筑史研究的几个特征
        6.5.1 “进化观”和“延续性”:建国后梁思成对中国建筑历史发展规律的描述
        6.5.2 唯物史观的运用对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积极影响
        6.5.3 唯物史观的运用对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消极影响
第7章 结论
    7.1 梁思成的建筑史学思想
        7.1.1 对建筑历史发展过程的认识
        7.1.2 对建筑历史发展动力的认识
        7.1.3 建筑史料学观点
        7.1.4 建筑历史文学观点
    7.2 本论文的学术创新之处
        7.2.1 对建国前国内外建筑史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研究
        7.2.2 对建国后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历程及主要成果进行全面的梳理
        7.2.3 循着三条途径回顾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全部历程
    7.3 需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7.3.1 梁思成建筑史研究成果的不断结集再版
        7.3.2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的编纂过程
        7.3.3 《中国建筑史》教材的编写及版本的更迭
        7.3.4 五卷本《中国古代建筑史》编纂始末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大事记
附录 B 伊东忠太、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分期比较
附录 C 梁思成对中国建筑史分期的不同论述
附录 D 《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编写过程
附录 E 已有研究成果对梁思成建筑史学思想的考察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从山西大学堂到山西大学(1902-1937) ——探寻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创立和发展的轨迹(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 论文选题之确立
    二 相关概念之界定
    三 学术研究之回顾
    四 研究旨趣及内容
    五 研究难点及创新
第一章 艰难起步:山西大学堂之创设(1902)
    第一节 乘势而动:清末教育改革与山西大学堂之创立
    第二节 殊途同归:山西“教案”办理与中西两斋之形成
    第三节 创设之初的教育宗旨及办学目标
    第四节 创设过程中的若干关键人物
第二章 一校两制:大学堂时期的办学模式及实践(1902-1912)
    第一节 亦中亦西:大学堂初期(1902—1904)
    第二节 中西融合:大学堂后期(1904—1912)
    第三节 取法英国:特色办学风格之形成
    第四节 大学堂时期办学实践的绩效与历史定位
第三章 独立探索:大学校和大学时期的办学模式及实践(1912-1937)
    第一节 乱中求进:大学校时期(1912—1931)
    第二节 渐趋“圆润”:大学时期(193-1937)
    第三节 大学校和大学时期办学实践的经验与教训
第四章 治校方略:学校行政权力和教学建制之演变与历任校长之事功
    第一节 由依附趋向独立:学校行政权力及运行机制之变迁
    第二节 由传统趋向近代:学校教学建制之演进
    第三节 继承与创新:历任校长之事功
第五章 办学条件:学校经费、教学装备及师资品秩与待遇
    第一节 办学经费之来源及用度
    第二节 校舍建设与教学装备
    第三节 师资构成及其待遇
    第四节 译书院的创建及贡献
第六章 校园生态:学生管理与校园文化活动
    第一节 学生教学与生活管理
    第二节 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第三节 校园社团活动的兴起
    第四节 学生留学教育的组织
结语
附录一 参考文献举要
附录二 学习期间发表的主要着述及完成的科研项目
后记
作者简介
承诺书

(5)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论文提纲范文)

导 言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历史追溯
    第一节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开放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对外开放的论述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开放思想
        三、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思想的特征
    第二节 从新中国成立到粉碎"四人帮"前的对外开放
        一、在封锁中寻找突破口——五十年代中国的对外开放
        二、以援助为主的对外交往——六十年代的中国对外经济关系
        三、对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启动——七十年代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二章 对外开放起步的背景
    第一节 国际局势的变化为中国对外开放的起步创造了条件
        一、七十年代末世界经济的走向需要国际间相互交流
        二、“缓和”掩饰下的苏攻美守竞争态势使美国急于在政治上寻找同盟
    第二节 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有利于加快与西方的接触
        一、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的变化促进了与西方的交流
        二、对外开放是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第三节 中国外交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步伐
        一、中国外交战略的继承与发展
        二、中国领导人纷纷出国访问为中国了解世界奠定了基础
        三、中国与一些国家关系的变化对中国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影响
第三章 对外开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代表团的出国考察
        一、中国经济代表团访问日本
        二、中国代表团对西欧五国的考察
        三、1978年5-6月的中国农业代表团访问日本
        四、中国基本建设代表团访问日本
        五、中国代表团对美国农业的考察
        六、中国财政经济考察团对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的考察
        七、日本工业企业管理考察团
    第二节 中国代表团的特点和收获
        一、中国代表团的特点
        二、中国代表团考察的收获
第四章 对外开放的酝酿
    第一节 关于对外开放的探讨
        一、对外开放的初步酝酿
        二、1978年7-9月的国务院务虚会和全国计划会议
        三、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四、中央领导层有关对外开放问题达成的共识
    第二节 关于引进外资的探索
        一、列宁关于利用外资的论述及苏联的实践
        二、毛泽东关于利用外资的设想和实践
        三、1976-1978年关于引进外资问题的探讨
第五章 1976-1978年对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
    第一节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情况
        一、为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准备条件
        二、1976-1978年中国引进项目的情况
    第二节 引进先进技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引进中存在的问题
        二、专家学者对引进工作的建议
第六章 1976-197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
    第一节 1976-197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政策
        一、毛泽东制定的对外贸易基本方针政策的继续执行
        二、“中国对外贸易要有一个大的发展”
    第二节 1976-1978年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
        一、中外贸易团体往来频繁
        二、采取措施为发展对外贸易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四、1976-1978年中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贸易关系
        一、中国与“第三世界”的贸易关系
        二、中国同“第二世界"国家的贸易关系
        三、中国同“第一世界”国家的贸易关系
        四、同港澳地区的贸易关系
第七章 1976-1978年的中国对外经济援助和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事务合作
    第一节 1976-1978年中国的对外经济援助
        一、中国对外经济援助政策的变化
        二、1976-1978年中国的对外经济援助概况
        三、对此时期中国对外经济援助的评价
    第二节 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事务合作
        一、 中国与一些国家签订经济和科学技术合作协定
        二、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三、中国同联合国的经济技术合作
结束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外开放的经验与教训
    一、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外开放的总体评价
    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对外开放的经验与教训
论文参考文献和书目
后 记

四、2000年秋季赴美国参观国际博览会考察报告(二)(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源委员会中央电工器材厂研究[D]. 李姣. 西南大学, 2020(01)
  • [2]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的时代背景与史事日记[D]. 车守同.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3]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研究再探[D]. 张帆. 清华大学, 2010(08)
  • [4]从山西大学堂到山西大学(1902-1937) ——探寻中国近代大学教育创立和发展的轨迹[D]. 王李金. 山西大学, 2006(10)
  • [5]对外开放的酝酿和起步[D]. 李妍. 中共中央党校, 2003(02)
  • [6]2000年秋季赴美国参观国际博览会考察报告(三)[J]. 张军胜. 纺织信息周刊, 2001(03)
  • [7]2000年秋季赴美国参观国际博览会考察报告(二)[J]. 张军胜. 纺织信息周刊, 2001(02)
  • [8]’98秋季国际纺织服装博览会传达会概述[J]. 邢瀚澄. 江苏纺织, 1999(01)

标签:;  ;  ;  ;  ;  

2000年秋季赴美国参加国际博览会考察报告(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