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气自动监测数据看菏泽市环境空气质量

从大气自动监测数据看菏泽市环境空气质量

一、由大气自动监测数据看荷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论文文献综述)

董朦[1](2020)在《滁州市大气污染特征及管控研究》文中指出如今社会经济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但同时城市生态环境也受到了经济发展地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逐渐变成全社会的问题。滁州市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本篇论文将通过大气网格化平台监测系统,收集滁州市三百多台微型站及国控点等监测点位的数据,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从而对滁州市的区域空气的质量高低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通过分析大气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可知环境空气质量随时间而变化的规律以及大气污染物随时间而变化的特点。结合滁州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从水文环境、地形地貌、能源结构、气候条件以及环境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等因素,综合分析滁州市内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影响要素间的联系,并且对滁州市的大气环境提出有效的管控建议。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采用AQI(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法)来对研究区大气中的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进行特征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结果来对污染情况进行分级处理,同时记录各个级别的污染物中的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数量,结果表明造成污染的首要原因是污染物中的颗粒物和臭氧。(2)结合区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环境概况,对大气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污染物均有显而易见的季节变化特征,除了臭氧以外的各个污染物呈现出秋冬季污染程度重而夏季污染程度轻,而臭氧的浓度变化由低到高分别为冬季、春秋季、夏季。由此可以进一步得出温度的变化对臭氧的影响非常大。(3)源解析市以滁州市琅琊区政府和滁州市图书馆为监测点位展开监测的,结果表明监测时段主要受偏东南风影响,高湿静稳天气条件下大气扩散能力不好,大气污染物容易积累在一起,且在高湿度的条件下更有利于二次气溶胶生成,从而造成空气质量一般为轻至中度污染。(4)依据后向轨迹对滁州市的重污染天的污染过程的模拟分析结果可知,滁州市重污染天气主要是受到北方城市的污染传输影响。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对此有一定影响,不过本地源也对此次重污染天气的形成有一定贡献。(5)基于研究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的分析结果以及研究区目前已落实的相关政策方案,做出相对应的方案调整和新的防范措施,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改善研究区域的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王海涛[2](2017)在《基于大数据的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其环境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剧烈的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导致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布局、热环境恶化、空气环境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生态问题。从而严重威胁到高密度城市人群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城市景观格局的演变及其环境效应进行研究迫在眉睫。本论文选择天津地区作为研究对象,以大数据理论的视角,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景观要素变化情况和相应的热环境和空气环境相关性。首先,对1992年、1999年、2006年和2013年四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采用最大似然法将遥感影像分为城镇建设用地、绿地、水体和其他用地。采用景观指数法和移动窗口法计算景观水平指数和类型水平指数,在面积/密度、形状指标、蔓延度指标和多样性指标范围内分析景观要素的时空分布。对研究区分布进行圆梯度分析和八方向梯度分析,得到各景观要素的景观比例、斑块密度和最大斑块指数等指标的空间变化规律。以2006年和2013年遥感影像为基础,通过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2020年景观格局分布图,分析景观要素的转移矩阵。其次,采用辐射传输方程法反演遥感图像的地表温度,划分热岛景观等级,分析热岛年际演化特征和季节演化特征。建立六条温度剖面线,探讨温度剖面线与景观类型的相关关系,得到年际温度剖面线、季节温度剖面线和景观类型的相关关系规律。统计温度剖面线与遥感影像对应点的数据,在SPSS中检验LST和NDBI、NDVI、NDWI的Pearson双侧显着性,得到两者的回归方程式。通过定量分析景观类型归一化指数、异质性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与地表热环境的相关关系,得出两者的定量耦合规律。再次,根据统计资料和遥感影像,采用空间插值法和遥感反演法反演NO2、SO2、PM10、PM2.5等主要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对影响城镇建设用地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景观格局演变的驱动机制规律。最后,综合分析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热岛效应和环境污染的相关关系,提出城市规划建议。

黄瑞[3](2015)在《静风高密度城市屋顶绿化缓解空气污染景观研究 ——以成都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城市空气污染日益严重,污染范围逐步扩大。城市空气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静风高密度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本研究应用地理信息技术(GIS)手段,基于景观生态学、环境科学、城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与数量学方法,以成都二环路内屋顶及其绿化为例,针对静风高密度城市空气污染现状,结合气候适应分析、景观指数计算及景观过程模拟,在城市尺度上探讨不同景观格局下屋顶生态空间对空气质量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首先,梳理我国静风高密度城市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城市化及静风趋势,将我国目前人口规模50万以上、累年年均风速小于2m/s且年主导风向为静风的城市界定为静风高密度城市。其次,运用google map成都市二环路内遥感影像和GIS技术,采用人工提取及数量化方法,获取并分析后得到成都市二环路内屋顶总面积1059.1hm2,占该区域面积的17.6%,屋顶绿化面积142.2hm2,绿化率13.4%,一、二环路之间屋顶绿化率明显高于一环路以内,城中心区域最低等基本数据。再者,在污染现状分析和主要降解途径贡献率计算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绿地系统规划和热岛强度分布状况,探讨城市尺度下屋顶绿化系统气候适应性规划问题。得到规划方案并提出规划要点:为消除空气污染,布局应有利于城市通风;合理布局,利用热岛环流造风;利用屋顶绿化分散污染高浓度区域。第四,针对城市景观格局具有独特的空间结构和特点,基于“岛屿生物学理论”,论文有针对性地构建了三个测度城市屋顶景观格局的新指数:最小离地高度(MIH)、可达性指数(REAI)、阻力指数(R/)。探讨它们的生态学意义及取值范围,并进行实证检验。第五,通过对原有指数的筛选和新指数的构建,对所选景观指数进行相关性检验,最终确定由平均斑块边缘-面积比(P)、相对斑块面积(R)等8个指数构成城市屋顶景观格局指数体系。运用阻力指数(R/)定量计算结果,将城市屋顶规划为三个等级的绿化生态空间发展区,分步建设城市屋顶生态斑块网络。第六,尝试利用“源-汇”理论研究城市生态斑景观块格局与缓解城市空气污染景观过程间的关系。对源-汇斑块进行定量化描述,并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建立评价景观过程的累积耗散阻力面模型。通过建立景观流阻力面,实现生态斑块降解空气污染物景观过程的模拟和计算。第七,利用累积耗散阻力面模型,分别模拟现状屋顶绿化、基于气候适应性及阻力指数评价规划后的屋顶绿化优化方案、以及屋顶全部绿化后的三种景观格局下,屋顶生态网络降解空气污染物的景观过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屋顶绿化景观格局在缓解空气污染方面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最后,在定量化计算和分析植被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基础上,将成都市建成区屋顶分为优越型、典型型和粗放型三类。结合文献及现场调查,分别从植物种类、体型大小、根系深浅及各种抗性指标等方面制定植物选择标准,并推荐适宜乔木和灌木植物名录。研究成果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徐艳娴[4](2015)在《冬季供暖对中国北方空气质量的影响 ——基于断点回归和固定效应模型的证据》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空气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近些年的冬季,中国北方绝大部分城市明显地被雾霾所笼罩。这多发在冬天的“可怕的迷雾”主要成因是什么,如何有效应对,成为人们眼下关心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外学者指出的中国北方冬季取暖政策是否、又在多大程度上加重空气污染?为了揭开这一“迷雾”的面纱,本文通过对中国北方地区29个城市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6月30日期间每日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具体使用的数据包括空气质量指数(AQI)、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2)每日数值。在控制天气状况(包括每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最大风速、是否降雨以及是否降雪)的情况下,先进行断点回归设计。本文运用断点回归的基本思想是,由于供暖期与非供暖期存在较为明确的分界线,而在此分界线两侧的几天内,天气条件并无系统差别,唯一的差别为是否供暖。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将供暖前后几天时间视为局部随机分组,故可使用断点回归方法来识别供暖对空气质量的因果关系。从每种污染物的断点回归结果可见,2014年3月中旬停止供暖后,空气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考虑到中国北方城市冬季供暖的主要方式是烧煤,其排放的污染物在大气中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存在累积效应,而且当天的空气质量可能与过去几天的空气质量有关,因此本文接着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双向固定效应的面板估计。从面板估计的回归结果发现,供暖期虚拟变量的系数均在1%水平上显着为正,供暖期间北方地区的空气质量指数较高,空气污染严重。随着供暖结束,空气质量指数和各种污染物的浓度都有明显的下降。由于工厂生产及人类活动是一年四季都存在的,而且在中国春节长假期间,全国各地的绝大部分工厂是停产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供暖期间污染物指数仍然显着高于供暖结束后。可以认为,供暖期间空气质量的恶化是由供暖导致。而天气状况也有一定的影响,最高温度越高,污染物浓度的数值越大,污染程度越高;最低温度越高,污染值越低。风速越小,越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输送,污染值越高;降雨对污染物的影响比降雪对污染物的影响更显着。基于这些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进一步扩大集中供暖的覆盖面,加快对现有锅炉和发电机组等的技术改造。第二,短期内着力提高供热效率,尽可能采用洁净煤燃烧技术,发展清洁燃料。比如使用优质煤(禁止使用劣质煤)、升级换代分散锅炉房、大力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减少热力管网在输送过程流失热量、在农村因地制宜推广集中供暖,以及利用热电联产集中供暖等。第三,根据供热对象的实际供热需求来确定集中供热项目的建设规模,实行大、中、小并举,避免因规划不当而造成能源浪费现象。第四,在中长期,应大力推广清洁能源。无论是在短期内提高供热效率,还是在中长期推广清洁能源,都迫切需要各级政府有所作为,投资供热基础设施的更新换代,并补贴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才能达到或接近整个社会的最优。

董如鑫[5](2014)在《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与能见度定量关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在可吸入颗粒物(PMlo)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细颗粒物(PM2.s)污染加重,灰霾现象频繁发生。灰霾的发生明显特征是低能见度。而能见度所反映的污染程度更接近老百姓的感官认知,因此山东省将能见度作为技术参考性指标来评价环境空气质量,并以“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能见度≥10km)的天数来考核山东省17地市的环境空气质量。但是能见度是否能够准确的评价环境空气质量,至今并没有科学的解释。通过建立环境空气颗粒物浓度与大气能见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科学的解释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与能见度的差异,并有助于大气灰霾研究,对城市能见度的评估、预测和改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论文以山东省沿海城市青岛、烟台和内陆城市济南、德州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8月31日在线自动监测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环境空气颗粒物浓度和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重点研究颗粒物浓度与能见度之定量关系。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1)德州市监测点位和济南市监测点位PM10日均值超标天数分别为164d、218d,分占总有效天数的44.93%、59.73%;青岛市监测点位和烟台市监测点位PM1o状况较好,超标天数在10%左右。德州市监测点位和济南市监测点位PM2.5日均值超标天数为250d、210d,分占总有效天数的68.50%、57.73%,青岛市监测点位和烟台市监测点位超标天数均为69d,占总有效天数的18.90%。颗粒物浓度日际变化呈明显的双峰规律,其中峰值分别出现在08:00和22:00。四个城市PM10、PM2.5浓度月变化特征基本相同,最大值均在1月。颗粒物浓度季节性变化明显,季均值大小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四个城市环境空气颗粒物污染状况烟台市最好,其次是青岛市,德州市和济南市较差。(2)能见度状况烟台市最好、青岛次之、德州和济南较差。德州儿童乐园、德州监测站、济南开发区、青岛市南区东部以及烟台西郊化工五个监测点位能见度≥10km的天数分别为148、92d、201d、248d、286d,分别占总观测天数的43.0%、28.7%、58.1%、73.8%、94.1%;能见度<10km的天数分别为196d、229d、144d、88d、18d,分别占总观测天数的57.0%、71.3%、41.9%、26.2%、5.9%。德州市能见度日际变化特征明显,能见度最小值出现在08:00左右,最大值下午16:00时左右。德州市和济南市监测点位低能见度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青岛市和烟台市监测点位。四个城市能见度月变化特征基本相同,最大值均在1月。能见度季节性变化明显,季均值大小依次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整体来看,山东沿海城市能见度状况好于内陆城市,东西差距较大。(3)能见度与PM2.5.PM10、RH的相关性呈显着负相关,与风速、温度、大气压呈低度相关关系。因此,PM2.5.PM10、RH是影响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素。(4)颗粒物浓度和能见度回归模型相关系数R均在0.6以上,样本的拟合较好,能够反映能见度的变化规律;各变量P值均小于0.05,说明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在RH<70%、70%≤RH<80%两个区段模型计算值偏小,而在80%≤RH<90%区段模型计算值偏大;RH<70%、70%≤80%以及80%≤RH<90%三个区段的平均误差分别为33.2%、2.1%、9.7%。(5)在70%≤RH<80%区段,“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指标和环境空气质量指标之间存在差异。“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指标只能作为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参考性指标。

钟明春[6](2010)在《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文中认为利益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一切社会矛盾和根源都可以从利益方面来求得解释。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社会利益不断发生分化,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与冲突日益激烈,用北大社会学家孙立平的话来说,就是中国已进入一个利益搏弈时代,为使各方利益均衡,急需建立利益协调机制。而环境问题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表面上看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实质是其相关经济主体之间的力量均衡与利益协调的结果,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本研究力求通过环境相关利益主体行为机制及其相互博弈关系的研究,探求整合不同利益主体的治理机制,寻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治理之道。同时,通过对环境问题背后所存在的人与人(或社会集团与社会集团)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揭示,为制定协调这种利益关系所需的政策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要从利益的视角出发,首先根据我国环境问题产生及发展的现实情况,确定与环境问题的产生影响最为直接,最为重要的几个经济主体,并把它们视为环境利益相关者;其次根据当前环境问题产生的实际,对环境相关利益者参与环境治理的利益动机与约束条件进行深入地分析;再次,详细论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环境相关主体的利益格局变化及其对环境问题的影响,并对现行约束条件下的环境相关主体的行为与利益关系进行探讨;最后通过对环境相关利益者参与治理的影响因素及他们之间利益关系的具体分析,提出制衡与约束各相关主体的对策或建议。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环境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更加突出了企业、地方政府、居民的主体性作用。为此,本文首先采用定性与定量、规范与实证分析法对当前环境相关主体参与治理的利益动机与约束条件及居民、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在经济利益方面存在着目标趋同的现象,从而为二者利益合谋提供了可能,而这又使得本来松散的居民更加处于弱势。当前环境状况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三者之间不均衡的利益格局所造成的。因此本文主张通过合适的制度与政策安排改善居民、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利益结构,使得三方利益相互均衡与制约,从而达到改善环境,促进环境治理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目的。

谷秀华[7](2006)在《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机制与调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自从诞生以来就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积聚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物质、资金和技术等,从而逐步演变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城市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地域。又由于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并证明城市可持续发展在本质上具有系统属性及作为复杂系统的规定性,从而发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内部的作用机制及运行规律。鉴于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诸多问题如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概念、理论框架、结构功能、相互作用机制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手段等问题尚在进一步探索之中。因此,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系统论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动态过程研究和静态比较研究相结合、计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比较研究和综合集成相结合的方法,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理论框架,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结构功能。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了过程分析和过程耦合分析,运用现代计量手段对系统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构建了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模型,提出了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目标以及调控重点。本文在研究中,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理论研究上,重点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研究,应该从其概念内涵入手,研究其构成要素及结构功能。因此,本文首先提出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是指特定的城市区域和自然空间系统内,以人为核心,以二、三产业为依托,以节约资源、提高技术、改善环境等持续动力推动为前提的人地相关的复合系统。它通过城市规模合理扩张、功能协调转换、结构有序演替过程,能动地协调城市人口与资源、环境系统内诸多要素,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其资源和环境容量和谐一致,使城市在不断挖掘其内在潜力过程中,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条件下,实现由非持续性到可持续性的良性运行。其次,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是由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个基本子系统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的紧密联系的复杂系统。在这四个子系统中,经济子系统是由经济组织、经济体制、经济实体、产业等因素构成;社会子系统是由提高人的素质和实现人口再生产为目的的社会服务体系构成;环境子系统则是由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等要素构成;资源子系统是由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要素构成。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和持续发展构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其中,资源与环境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是条件,而社会子系统可持续发展则是根本目的。最后提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

孙辉,文明春,张秀生[8](2004)在《由大气自动监测数据看荷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荷泽市大气自动监测原始数据和24h连续监测的原始数据的对比分析,阐明荷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自动监测站的建成将对荷泽市未来大气监测数据基础库的影响。

李晶莹[9](2003)在《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风化剥蚀作用与大气CO2的消耗及其影响因子研究》文中指出岩石的风化剥蚀作用是研究物质地球化学循环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环节之一。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3大部分,其一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利用河水主要化学组成去追溯流域发生的化学风化反应,探讨不同岩性、大气降水、人类活动因素、大气CO2等因素对河水中溶解质的相对贡献率,进而估算流域盆地的化学风化率及岩石化学风化所消耗的大气CO2量;其二通过河流沉积物主要元素组成来探讨流域岩石的化学风化强度,揭示流域盆地中碳酸盐类、硅酸盐类化学风化的相对强度,并根据质量平衡原理估算机械剥蚀率;其三从宏观上利用离子径流模数与化学风化率、输沙模数与机械剥蚀率之间的关系汇总了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化学风化率和机械剥蚀率,结合流域盆地的综合岩性、气候、地貌、植被、人文活动等相关影响因子的量化数值,建立中国主要河流的输沙模式,阐述自然因素及人为活动诱因对中国主要流域盆地风化剥蚀率的影响程度,最后对定量化结果进行了客观分析与评价。 1 河水化学、化学风化率和岩石风化的大气CO2消耗量 利用Gibbs图分析得到趋于“大气降水控制”类型的河流-东江和赣江。利用大气降水的控制面积和流域的蒸发蒸腾F因子,计算得到大气降水对东江河水中Cl-的最大输送量,将Cl-作为参照元素,通过海盐校正方法估算得到大气降水对东江、赣江河水溶解质载荷的总贡献率分别为4.94%和5.09%,由此对于受大气降水影响较为显着的东江和赣江,大气降水对河水溶解质的总贡献率仅为5.0%左右,中国绝大多数河流矿化度很高,大气降水对河水溶解质的相对贡献率更低,可忽略不计。初步探讨了长江干流人类活动对河水中溶解质的输入贡献率,发现河水离子中仅SO42-表现出20-40%人为来源的输入率,占长江干流河水溶解质总量的约2-3%,与长江流域广泛发生的酸雨密切相关。 黄河流域蒸发盐类和碳酸盐类风化溶解较强,对河水的贡献率均很高且平分秋色,而硅酸盐类化学风化对黄河河水的贡献很微弱。长江干流主要发生了碳酸盐类的化学风化尤其是白云岩的溶解,碳酸盐类对河水溶解质的贡献率占主导地位(达到近50%),蒸发盐类和硅酸盐类风化的贡献率较弱。珠江流域3条主要支流的化学风化过程存在明显差异,西江和北江流基本以碳酸盐类溶解为主,而东江河水扣除大气降水的来源外,溶解质基本出自硅酸盐类的风化。总体而言,中国主要流域盆地大部分以碳酸盐类的风化溶解为主,其对河水溶解质的平均贡献率介于30-60%之间,而硅酸盐类和蒸发盐类风化通常较微弱,对河水溶解质中国土要流域盆地的风化剥蚀作用与人气CO:的消耗及其影响因子研究的贡献率分别为。一20%和10一30%,大气CO:对河水溶解质载荷的总体贡献率约占30%。 扣除大气降水、人类活动、大气CO:等非岩石风化来源的物质后得到了中国17个主要流域盆地较为准确的化学风化率数值。对这17个主要流域盆地的化学风化率与其离子径流模数的相关统计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且两者之间的平均比值为1.40,反映了河水中共计约30%的溶解载荷来自于大气CO:或降水等非岩石风化来源,这与对中国主要河流溶解质载荷来源分析得到大气CO:对河水溶解质的平均贡献率在30%左右完全吻合,由此利用离子径流模数除以140近似地估算得到了中国所有主要流域盆地较为准确的化学风化率数据,其化学风化率值分布在10.65一168.0t/k mZ.yr范围。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岩石化学风化的年均大气CO:消耗量1375.91x109mol(占世界岩石风化年均消耗co:总量的6.55%)、转移的碳量为1.65又107t碳,其中碳酸盐和硅酸盐类化学风化消耗的大气CO:量分别占85%和15%。中国主要流域盆地岩石化学风化的大气CO:消耗率通常较高,而且中国主要流域盆地整体上碳酸盐类的风化溶解对河水化学的影响程度明显强于硅酸盐类,这是中国主要流域盆地较为突出的特征。2沉积物地球化学与化学风化进程和机械剥蚀率 化学风化指数与化学风化率属于表征化学风化作用意义不同的函数,前者为相对概念反映流域岩石在原岩基础上己发生淋溶作用的深度,主要受到了气候因子的深刻影响(中国流域沉积物化学风化指数由北到南呈有规则的递增序列,气候因子对风化进程的影响掩盖了岩性的巨大差异),而化学风化率含义是指单位流域面积岩石风化淋溶产生的离子绝对总量。但2者又紧密联系,文中引入综合岩性和岩石化学风化响应度的概念,反映出流域岩石整体对岩石风化的反应和敏感程度。研究发现综合岩性整体上控制了中国主要流域盆地化学风化率的大小,但化学风化率一定程度上也受制于流域岩石的化学风化进程。 西江和北江沉积物中易溶元素风化淋溶强烈,Ca消耗最为强烈,流域内碳酸盐类化学风化程度较之硅酸盐类强烈。西江和北江流域岩石的相对化学风化指数分别达到了1.71和1.91,且沉积物中Al加a摩尔丰度平均比值分别为黄河的2.10倍和长江的5.92倍。相比而言,西江和北江流域岩石的整体化学风化进程、2大类岩性的化学风化程度均较之长江、黄河流域强烈的多。3条支流的硅酸盐类化学风化作用已达到了?

二、由大气自动监测数据看荷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大气自动监测数据看荷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论文提纲范文)

(1)滁州市大气污染特征及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内容及目的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目的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自然环境简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水文水系
        2.1.5 生态环境
    2.2 社会环境简况
        2.2.1 城市经济
        2.2.2 城市建设
    2.3 数据来源
第三章 资料与分析方法介绍
    3.1 大气网格化精准监测平台系统
        3.1.1 定义
        3.1.2 系统组成
        3.1.3 系统分析原理
    3.2 微型站原理及布点
        3.2.1 定义
        3.2.2 技术要求
        3.2.2.1 工作条件
        3.2.2.2 功能要求
        3.2.2.3 技术指标
        3.2.3 布点原则及要求
        3.2.3.1 布点原则
        3.2.3.2 布点要求
        3.2.3.3 研究区布点
    3.3 研究方法
        3.3.1 污染物浓度计算
        3.3.2 空气质量指数及首要污染物确定
        3.3.3 HYSPLIT模式与后向轨迹
        3.3.4 源解析方法
第四章 研究区大气污染物特征分析
    4.1 空气质量
        4.1.1 首要污染物
        4.1.2 优良天数
    4.2 颗粒物
    4.3 气态污染物
    4.4 源解析
        4.4.1 源解析分析
        4.4.2 源解析结果
    4.5 重污染天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气污染防治管控建议
    5.1 颗粒物管控
        5.1.1 扬尘源
        5.1.2 车辆管控
    5.2 其他管控
        5.2.1 散煤管控
        5.2.2 餐饮油烟管控
        5.2.3 加快“散乱污”的排查与取缔管控
    5.3 重污染天气管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2)基于大数据的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与路线
        1.2.3 研究技术路线
    1.3 研究区概况
        1.3.1 区位概况
        1.3.2 自然概况
        1.3.3 社会经济概况
        1.3.4 主要生态问题概况
        1.3.5 行政区划及研究范围
第二章 研究现状与相关理论
    2.1 城市景观格局
    2.2 热岛效应
    2.3 环境污染
    2.4 相关理论基础
        2.4.1 景观生态学
        2.4.2 城市生态学
        2.4.3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2.4.4 统计学
        2.4.5 大数据理论
第三章 城市化过程中景观格局演变与模拟预测
    3.1 引言
    3.2 数据来源、预处理与景观分类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预处理
        3.2.3 景观分类及评价
    3.3 景观格局空间分析技术
        3.3.1 景观指数选择
        3.3.2 计算景观指数
    3.4 景观水平指数时空分异特征
        3.4.1 移动窗口法生成景观水平指数布局图像
        3.4.2 面积/密度/边缘指标度量
        3.4.3 形状指标度量
        3.4.4 蔓延度和离散度指标
        3.4.5 多样性指标
    3.5 类型水平指数时间分异特征
        3.5.1 面积/密度/边缘指标度量
        3.5.2 形状指标度量
        3.5.3 蔓延度和离散度指标
        3.5.4 连通性指标
    3.6 类型水平指数多圆梯度空间分异
        3.6.1 分析方法
        3.6.2 结果分析
    3.7 类型水平指数八方向梯度空间分异
        3.7.1 分析方法
        3.7.2 结果分析
    3.8 天津市景观格局模拟预测
        3.8.1 预测模型
        3.8.2 预测模型评价
        3.8.3 预测结果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景观格局演变与热环境效应测度
    4.1 引言
    4.2 数据来源、预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预处理
    4.3 地表温度反演
        4.3.1 反演算法
        4.3.2 反演地表温度
    4.4 天津市热岛演化特征
        4.4.1 热岛年际演化特征
        4.4.2 热岛季节演化特征
    4.5 城市地表温度剖面线特征
        4.5.1 温度剖面线选择
        4.5.2 2006 年至2013 年间温度剖面线与下垫面类型定性分析
        4.5.3 2013 年四季间温度剖面线与下垫面类型定性分析
        4.5.4 秋季地表温度LST与下垫面类型定量分析
        4.5.5 冬季地表温度LST与下垫面类型定量分析
    4.6 城市景观格局与地表热环境耦合关系
        4.6.1 景观类型参数与地表热环境关系
        4.6.2 异质性指数与地表热环境的关系
        4.6.3 归一化建筑指数与地表热环境的关系
        4.6.4 归一化植被指数与地表热环境的关系
        4.6.5 归一化水体指数与地表热环境的关系
    4.7 典型公园绿地降温作用分析
        4.7.1 典型公园绿地选择
        4.7.2 公园绿地要素特征
        4.7.3 公园绿地温度分布总体特征
        4.7.4 降温范围和降温幅度相关性分析
        4.7.5 公园绿地面积和降温范围相关性分析
        4.7.6 景观水平指数分析
        4.7.7 斑块水平指数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插值法的景观格局演变与大气环境效应测度
    5.1 引言
    5.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方法
        5.2.1 数据来源
        5.2.2 空间自相关性及空间插值法
    5.3 天津市空气污染变化特征及影响分析
        5.3.1 悬浮颗粒物变化特征及对居民健康影响分析
        5.3.2 氮氧化合物变化特征及对居民健康影响分析
        5.3.3 二氧化硫变化特征及对居民健康影响分析
    5.4 大气环境主要污染因子时间尺度的浓度变化分析
        5.4.1 PM_(10) 时间尺度的浓度变化特征
        5.4.2 PM_(2.5) 时间尺度的浓度变化特征
        5.4.3 NO_2 时间尺度的浓度变化特征
        5.4.4 SO_2 时间尺度的浓度变化特征
    5.5 大气环境主要污染因子空间分布分析
        5.5.1 PM_(10) 浓度的空间尺度分布特征
        5.5.2 PM_(2.5)浓度的空间尺度分布特征
        5.5.3 NO_2浓度的空间尺度分布特征
        5.5.4 SO_2浓度的空间尺度分布特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遥感反演的可吸入颗粒物分布测度
    6.1 引言
    6.2 数据来源、预处理
        6.2.1 PM_(10) 数据获取
        6.2.2 遥感数据获取
        6.2.3 遥感影像预处理
    6.3 基于DVI反演PM_(10)空间分布
        6.3.1 遥感影像DVI计算
        6.3.2 DVI与 PM_(10)相关关系分析
        6.3.3 PM_(10)空间分布反演
    6.4 PM_(10)空间分布特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天津市景观格局演变驱动机制研究
    7.1 引言
    7.2 城镇建设用地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定性分析
        7.2.1 人口因素
        7.2.2 经济因素
        7.2.3 政策因素
    7.3 城镇建设用地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定量分析
        7.3.1 驱动因子选取
        7.3.2 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主成分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城市化过程中景观格局演变与模拟预测
        8.1.2 景观格局演变与热环境效应测度
        8.1.3 景观格局演变与大气环境效应测度
        8.1.4 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力机制
        8.1.5 城市规划建议
    8.2 研究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静风高密度城市屋顶绿化缓解空气污染景观研究 ——以成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来源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主要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静风高密度城市的界定
        2.1.1 静风城市
        2.1.2 高密度城市
        2.1.3 静风高密度城市的界定及其空气污染问题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屋顶绿化的概念
        2.2.2 屋顶绿化研究
        2.2.3 屋顶及其绿化现状调查研究
        2.2.4 屋顶绿化植物选择研究
        2.2.5 屋顶绿化缓解城市污染研究
    2.3 景观与景观格局
        2.3.1 景观及景观格局的概念
        2.3.2 景观格局量化研究
第3章 屋顶及其绿化现状研究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范围及区域自然状况
        3.1.2 社会经济状况
        3.1.3 绿地系统及屋顶绿化建设状况
    3.2 研究的意义及方法
    3.3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3.3.1 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及数字化
    3.4 屋顶绿化现状研究结果
        3.4.1 屋顶基本情况
        3.4.2 屋顶绿化基本情况
        3.4.3 建筑类型及屋顶高度单要素分析
        3.4.4 屋顶高度与建筑类型组合要素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第4章 缓解空气污染的屋顶绿化系统气候适应性规划
    4.1 成都市空气污染现状分析研究
        4.1.1 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分析
        4.1.2 污染类型及特点分析
    4.2 成都市缓解空气污染主要途径及贡献研究
        4.2.1 气流
        4.2.2 湿清除
        4.2.3 植物干清除
        4.2.4 各途径缓解空气污染贡献估算
    4.3 基于热环境和风环境改善的屋顶绿化规划
        4.3.1 成都现行绿地系统规划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4.3.2 基于热环境和风环境改善的屋顶绿化系统规划
    4.4 小结与讨论
第5章 屋顶及其绿化景观格局量化研究
    5.1 屋顶绿化景观格局特点
    5.2 景观格局指数的分类
    5.3 屋顶绿化与岛屿生物学理论
    5.4 基于岛屿生物学理论的屋顶景观格局指数体系构建
        5.4.1 屋顶景观格局指数的选取
        5.4.2 新景观指数的构建
        5.4.3 指数的实证及相关性分析
        5.4.4 城市屋顶景观格局指数体系使用说明
    5.5 基于阻力指数的成都市二环路内屋顶斑块生态网络规划
        5.5.1 中心斑块及缓冲区范围的确定
        5.5.2 屋顶阻力指数计算及生态网络规划
    5.6 小结与讨论
第6章 基于景观过程的屋顶绿化景观格局优化研究
    6.1 源-汇理论概述
        6.1.1 源-汇理论综述
        6.1.2 源汇理论与景观生态学
    6.2 源汇的定量化描述
        6.2.1 源的定量化描述
        6.2.2 汇的定量化描述
    6.3 城市空气污染物消耗景观过程模拟方法研究
        6.3.1 城市空气污染物消耗景观过程模型的建立
        6.3.2 景观流阻力面的建立
    6.4 源斑块污染强度研究
        6.4.1 背景
        6.4.2 道路线状斑块源
        6.4.3 居住建筑斑块源
    6.5 基于景观过程模拟的景观格局优化研究
        6.5.1 研究方法和步骤
        6.5.2 屋顶绿化景观格局优化
        6.5.3 景观流阻力基面
        6.5.4 景观过程模拟
        6.5.5 屋顶绿化景观歌剧优化效益
    6.6 小结与讨论
第7章 基于植被生存环境的植物选择研究
    7.1 屋顶绿化植被生存环境研究
        7.1.1 日照
        7.1.2 温度
        7.1.3 水分
        7.1.4 风
        7.1.5 土壤
    7.2 成都市屋顶绿化现有植物生态习性分析
    7.3 基于环境因子分析的成都市屋顶绿化植物选择
        7.3.1 优越型
        7.3.2 典型型
        7.3.3 粗放型
    7.4 分类选择屋顶绿化植物对降解空气污染的作用
    7.5 小结与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冬季供暖对中国北方空气质量的影响 ——基于断点回归和固定效应模型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空气质量相关影响方面的研究
    2.2 断点回归分析的文献
    2.3 运用断点回归分析供暖对空气质量影响的研究
第3章 中国城市供暖概况
    3.1 集中供暖的定义与起源
    3.2 中国集中供暖的发展历程
    3.3 中国城市集中供暖主要方式
    3.4 中国城市集中供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热源方面
        3.4.2 热力网方面
第4章 数据及其统计分析
    4.1 空气质量指数简介
    4.2 数据
    4.3 统计分析
第5章 模型的构建和结果分析
    5.1 断点回归设计
        5.1.1 断点回归设计简介
        5.1.2 运用断点回归设计的基本思路
        5.1.3 断点回归设计实证结果分析
    5.2 固定效应的面板估计
        5.2.1 固定效应模型的建立
        5.2.2 固定效应面板估计的实证结果分析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政策建议
附表1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与能见度定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采取的技术路线
第2章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分析方法
第3章 环境空气颗粒物浓度与能见度时间变化规律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山东省四城市颗粒物浓度变化特征
    3.3 山东省四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空气颗粒物浓度和大气能见度关系研究
    4.1 能见度影响因子分析
    4.2 颗粒物浓度和能见度定量关系研究
    4.3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指标关系研究
    4.4 环境空气颗粒物污染治理和能见度改善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6)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Contents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三、环境治理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安排
    五、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六、本文研究范畴的界定
第一章 利益相关理论回顾
    第一节 "利益"的不同内涵
        一、利益"物质说"
        二、利益"好处说"
        三、利益"需要说"
        四、利益"关系说"
        五、利益"价值说"
    第二节 利益的分类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利益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的论述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利益关系的论述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个别利益与共同利益的论述
        四、《资本论》是马克思对利益与利益关系研究的典范
        五、马克思主义追随者有关利益的论述
    第四节 西方经济学不同学派的利益思想
        一、古典经济学派的利益思想
        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利益思想
        三、宏观经济学派的利益思想
        四、新古典综合派的利益思想
        五、其他利益理论
    第五节 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
        一、相关利益主体的确定
        二、相关主体的利益分析与利益集团的形成
        三、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分析
        四、相关主体利益的协调与均衡
第二章 环境相关主体的经济学分析
    第一节 本文环境相关利益主体的选定
    第二节 政府、厂商、居民的经济学分析
        一、居民的经济学含义
        二、厂商的经济学含义
        三、政府的经济学含义
    第三节 环境相关主体的经济学分析
        一、环境问题中居民的经济学分析
        二、环境问题中厂商的经济学分析
        三、环境问题中地方政府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章 环境治理的利益动机与约束条件分析
    第一节 居民参与治理的约束条件
        一、眼前利益的制约
        二、信息约束
        三、权益约束
    第二节 厂商参与治理的动机与约束条件
        一、企业参与治理的动机
        二、厂商参与治理的约束条件
    第三节 地方政府参与治理的利益动机与约束条件
        一、地方政府参与治理的利益动机
        二、地方政府参与治理的约束条件
第四章 环境相关主体博弈与均衡分析
    第一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利益格局与环境问题
        一、国家利益为主导的单一利益格局的形成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利益格局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第二节 转轨时期的利益格局与环境问题
        一、转轨时期的多元利益格局的形成
        二、转轨时期的利益格局与环境问题的关系
第五章 完善利益协调机制,促进环境治理与恢复
    第一节 改善居民的弱势地位,增强其环境维权的能力
        一、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二、促进环境非政府组织建设
        三、通过强制或选择性激励政策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
    第二节 实现环境公共政策创新、约束企业环境污染行为
        一、完善企业的投融资制度,控制企业的资本来源渠道
        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健全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三、实施环境税收政策、充分发挥市场调控作用
        四、健全生态补偿制度,引导企业自觉实施环境治污行为
    第三节 弱化地方与企业的利益联系,增强地方环境治理的独立性
        一、改革传统的政绩评价体制、引入社会评价制度
        二、完善现行的财政制度,减轻地方财政对企业的直接依赖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机制与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对人地关系的思考
        二、发展观的演进及其历史选择
        (一) 第一阶段:发展=经济增长
        (二) 第二阶段:发展=经济发展+工业污染控制
        (三) 第三阶段: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
        (四) 第四阶段: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环境是发展自身要素之一
        三、21 世纪中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
        四、可持续发展研究应从系统做起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一、可持续发展释义述评
        二、可持续发展研究脉络
        (一) 可持续发展科学理论构建
        (二) 可持续发展量化比较研究
        (三) 可持续发展体制与机制研究
        (四) 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五) 可持续发展合作研究
        (六) 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一) 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 城市经济系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 城市社会系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城市布局形态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建
    第一节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理论基础
        一、人地相关地域系统理论
        二、资源环境稀缺理论(环境承载力理论)
        三、环境价值理论(环境成本理论)
        四、生态经济学理论
        五、代际均衡发展理论
        六、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第二节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涵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涵和特征
        (一)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内涵
        (二)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特征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和功能分析
        (一)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
        (二) 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功能
第三章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诊断
    第一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构成分析
        一、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经济子系统分析
        (一) 经济系统现状与结构特征
        (二)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经济子系统的障碍分析
        二、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社会子系统分析
        (一) 社会子系统运行态势
        (二) 社会子系统的障碍分析
        三、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资源子系统分析
        (一) 资源子系统的要素分析
        (二) 水资源开发和利用
        (三) 能源分析
        四、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环境子系统分析
        (一) 环境子系统的运行态势
        (二) 障碍分析
    第二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
        一、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
        (二)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三)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思路
        (四)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指标体系构成
        二、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评价
        (一) 长春市“八五”“九五”“十五”期间的可持续发展系统发展能力分析
        (二) 基本结论
        三、利用真实储蓄理论评价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
        (一) 利用真实储蓄理论评价的目的
        (二) 真实储蓄理论
        (三) 真实储蓄与真实投资的政策含义
        (四) 长春市真实储蓄及真实投资的计算
        (五) 基本结论
    第三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机制
        一、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机制
        (一) 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研究思路
        (二) 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评判矩阵
        二、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机制
        (一) “自上而下”国家投资的拉力
        (二) “自下而上”外资和民营资本的推动
        (三) 城镇化加速的张力
第四章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式设计
    第一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模型设计
    第二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经济子系统的经济规模设计
        一、利用“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判断经济增长态势
        二、经济增长速度预测
        (一) 回归预测
        (二) 生产函数预测
        (三) 居民收入提高对经济增长的需求分析
        (四) 增加就业对经济增长的需求分析
        三、经济增长速度设计与分析
    第三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社会子系统人口规模设计
        一、长春市人口总量变化特征
        二、长春市人口增长预测
        (一) 人口发展趋势分析
        (二)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水平预测
        三、长春市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定性分析
        (一) 城市人口增长应与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 摆正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关系,合理发展城市人口
    第四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资源子系统土地规模设计
        一、长春市土地资源及土地利用状况分析
        二、长春市城市用地需求影响因素
        (一) 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二) 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三) 城市布局调整的需要
        (四) 东北地区日照间距的需要
        (五) 疏朗大气的城市特色需要
        三、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预测
        (一) 增长趋势外推法
        (二) 人均用地指标法
        (三)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确定
        四、城镇建设用地的分析
        五、建设用地供应分析
        (一) 规划区城镇建设用地供应分析
        (二)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供应分析
第五章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调控
    第一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的目标和准则
        一、
        (一) 总体目标
        (二) 具体目标
        二、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临界调控准则
        (一) 符合初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二) 不能超过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临界
    第二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的重点
        一、能源调控
        (一) 保证供给,缓解“瓶颈”制约
        (二)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优质能源的比重
        (三) 优化布局,加强能源网络建设
        二、资源调控
        (一) 土地资源
        (二) 水资源
        三、环境调控
        (一) 污染控制与治理
        (二) 生态环境系统调控
    第三节 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的保障措施
        一、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整体调控
        (一) 社会调控
        (二) 政府调控
        (三) 资源能量的调控
        (四) 利益手段的运用
        (五) 调控手段的整合
        二、构筑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决策支撑体系
        (一) 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二) 建立健全专家辅助决策体系和民主公开氛围
        (三) 建立和完善政府决策和协调机制
        (四) 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决策辅助机构
        (五) 建立可持续发展决策法律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决策水平
        (六) 加快决策手段信息化建设
        三、创造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投融资环境
        (一) 大力发展以资本市场为重点的金融市场
        (二) 优化可持续发展投资软环境
        (三) 加大对长春市生态环境领域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四) 建立和完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五) 拓宽融资渠道
        (六) 改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
        四、构建可持续发展系统的科技支撑体系
        五、营造可持续发展系统调调控的公众参与环境
        (一) 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参与
        (二) 有效合理地进行组织,提高公众参与效率
        (三) 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体系
        (四) 不断提高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
        (五) 确保全民参与渠道的畅通
        六、建设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的法律法规体系
        (一) 理顺并健全有关可持续发展地方法律法规
        (二) 强化法律法规实施
        (三) 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打击破坏环境和资源的犯罪行为
结论
    一、基本结论
        (一) 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理论
        (二) 关于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
    二、主要创新
    三、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风化剥蚀作用与大气CO2的消耗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3.1 河水样品的采集和分析测试方法
        3.1.1 河水样品的采集
        3.1.2 河水样品的代表性
        3.1.3 河水样品的分析方法
    3.2 河流沉积物的采集、消化和分析测定
        3.2.1 悬浮颗粒物和表层沉积物的采集
        3.2.2 沉积物样品的代表性
        3.2.3 沉积物样品的消化和分析测定
        3.2.4 样品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3.3 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
4 中国主要河流水化学及流域盆地化学风化率和大气CO_2消耗量(率)的研究
    4.1 中国河水化学组成特点及流域主要的风化过程
        4.1.1 大气降水对河水化学组成的贡献率
        4.1.2 人为活动因素对河水化学的影响
        4.1.3 中国主要河流河水化学的物质来源与流域主要的化学风化过程
        4.1.3.1 黄河流域
        4.1.3.2 长江流域
        4.1.3.3 珠江流域
        4.1.4 中国主要河流河水溶解质来源的对比
    4.2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化学风化率
        4.2.1 流域盆地化学风化率的估算方法
        4.2.2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化学风化率
        4.2.3 河流的离子径流模数与化学风化率
        4.2.4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化学风化作用的特点
    4.3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岩石化学风化的大气CO_2消耗量(率)
        4.3.1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岩石化学风化的大气CO_2消耗率
        4.3.2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风化过程的大气CO_2消耗量和转移的碳量
    4.4 小结
5 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与化学风化进程和流域盆地机械剥蚀率的研究
    5.1 中国河流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与化学风化进程
        5.1.1 沉积物及其原岩组成
        5.1.2 沉积物中元素的相对活动性与化学风化进程参数
        5.1.3 沉积物地球化学与化学风化作用进程
        5.1.3.1 黄河流域沉积物的化学风化进程
        5.1.3.2 长江流域沉积物地球化学与化学风化进程
        5.1.3.3 珠江3大支流岩石的化学风化进程
        5.1.3.4 浙江省河流沉积物地球化学与化学风化强度
        5.1.3.5 中国东北河流沉积物地球化学与化学风化进程
        5.1.4 气候和岩性对中国流域岩石化学风化进程的影响
        5.1.5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不同岩性的化学风化进程特征
    5.2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机械剥蚀率
        5.2.1 流域盆地机械剥蚀率的估算方法
        5.2.2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机械剥蚀率的估算
        5.2.3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输沙模数与机械剥蚀率
    5.3 小结
6 中国主要河流的物质输送通量与流域盆地的风化剥蚀率及其影响因素
    6.1 河流和影响参数的选取
    6.2 中国主要河流的物质输送通量及其影响因子与输沙模式
        6.2.1 中国主要河流的输沙量和变化趋势
        6.2.2 中国主要河流输沙量的影响因素
        6.2.3 中国主要河流输沙量的估算模式
    6.3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风化剥蚀率的影响因素
        6.3.1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风化剥蚀率的分布特点及其关系
        6.3.2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化学风化率的控制因素
        6.3.3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机械剥蚀率的影响因素
        6.3.4 中国主要流域盆地总剥蚀率的影响因子
    6.4 小结
7 定量化结果的不确定性与可信度探讨说明
8 主要结论
9 参考文献
10 致谢
11 附录
12 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

四、由大气自动监测数据看荷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论文参考文献)

  • [1]滁州市大气污染特征及管控研究[D]. 董朦.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2]基于大数据的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及其环境效应研究[D]. 王海涛. 天津大学, 2017(01)
  • [3]静风高密度城市屋顶绿化缓解空气污染景观研究 ——以成都为例[D]. 黄瑞.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4]冬季供暖对中国北方空气质量的影响 ——基于断点回归和固定效应模型的证据[D]. 徐艳娴. 山东大学, 2015(02)
  • [5]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与能见度定量关系研究[D]. 董如鑫. 山东建筑大学, 2014(03)
  • [6]基于利益视角下的环境治理研究[D]. 钟明春.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8)
  • [7]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系统机制与调控的研究[D]. 谷秀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06(10)
  • [8]由大气自动监测数据看荷泽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J]. 孙辉,文明春,张秀生. 江苏环境科技, 2004(S1)
  • [9]中国主要流域盆地的风化剥蚀作用与大气CO2的消耗及其影响因子研究[D]. 李晶莹. 中国海洋大学, 2003(03)

标签:;  ;  ;  ;  ;  

从大气自动监测数据看菏泽市环境空气质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