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防治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防治技术

一、水稻高产栽培调控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袁嘉琦[1](2021)在《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江淮下游地区稻麦两熟生产已进入了“双迟”模式,导致水稻季内与季节间的温光资源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明确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并提出调控技术措施,对水稻高产优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于2018-2019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试验基地兴化市钓鱼镇进行。以当地主栽品种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在迟播迟栽(6月12日播种,6月30日移栽)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穴栽苗数为裂区,设置4个施氮量(No:0kgNhm-2;N240:240kgNhm-2;N300:300kgN hm-2;N360:360kgN hm-2)、3 个穴栽苗数(D3:3 苗、D4:4 苗、D5:5 苗)处理,以适播适栽期(5月29日播种,6月15日移栽)常规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处理(N300D4)为对照(CK),探究氮肥水平与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产量形成特征、光合物质生产、氮肥利用效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升苏中地区迟播迟栽粳稻产量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推迟播期,粳稻全生育期缩短,其中播种至拔节阶段反应最为敏感。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和总辐射量均下降,其中播种-拔节阶段日均温升高,拔节后日均温下降。随施氮量的提高,迟播迟栽粳稻抽穗期、成熟期均所有推迟,全生育期天数增加,从而使得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总辐射量提高。(2)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显着影响。推迟播期,群体颖花量骤减,两年最高群体颖花量较CK分别降低11.94%和8.12%,是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迟播迟栽粳稻最高产量处理为N300D5其次为N360D4,增加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可以大幅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群体颖花量,而施氮量高达360 kgN hm-2时,结实率和千粒重又会大幅降低,产量无法进一步提高。迟播迟栽条件下应先考虑增加基本苗数,再配合适宜的氮肥用量,可以缓解产量损失。(3)推迟播期,粳稻生育生育中后期干物质积累不足,抽穗期高效叶面积占比较低,抽穗后叶面积衰减率快,最终导致生育后期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及净同化率降低。随施氮量和穴栽苗数的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但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高氮水平下,水稻生长过旺,群体大,荫蔽严重,群体竞争激烈,导致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及净同化率下降。(4)推迟播期,粳稻顶三叶叶长缩短,比叶重下降,叶基角和披垂度增加,不利于形成理想受光姿态;一、二次枝梗数及着粒密度下降;茎秆减少一个节间,株高降低。增施氮肥并降低穴栽苗数能够改善迟播迟栽粳稻的株型性状。(5)迟播期,植株总吸氮量和氮肥利用效率降低。提高施氮量和穴栽苗数,植株成熟期总吸氮量显着提高,茎叶穗各器官吸氮量呈上升趋势,但穗部吸氮比例下降;随施氮量的提高,氮素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呈先升后降趋势,随着穴栽苗数的增加,各施氮量下氮素吸收利用率增加,N240和N300施氮量下,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提高,而N360施氮量下每穴5苗处理较每穴3苗和4苗处理的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有所下降。(6)推迟播期,粳稻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变优,营养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变劣。在0~300 kghm-2施氮范围内,增施氮肥可以提高迟播迟栽粳稻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改善加工品质。氮肥施用量过高,外观品质变劣,在N240处理下外观品质最优。提高施氮量,营养品质变优,蒸煮食味品质变劣。随穴栽苗数的增加,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变劣,蛋白质含量上升,营养品质变优。中氮低密是改善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的有效栽培措施。

王文婷[2](2021)在《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沿江稻区是江苏省主要稻作区之一。为实现本地区稻作温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水稻品种高产和优质的充分挖掘,针对本地区内具有代表性的优良食味软米新品种,开展温光要素对不同熟期类型品种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以期阐明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所需的温光特性和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进而对沿江地区不同类型品种高产优质相协同所需的适宜温光条件进行综合比较评价,对保障本地区水稻的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试验在稻麦两熟制条件下,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扬州市选择具有代表性三种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中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2728、南粳50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南粳9108、福粳1606;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武运粳80、丰粳 3227),通过不同栽培期(5/10、5/17、5/24、5/31、6/7、6/14、6/21)设置 7种不同全生育进程温光要素处理进行研究,系统比较分析不同温光条件下粳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品质和淀粉理化特性的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随栽培期的推迟,不同类型品种的抽穗与成熟期均呈不同程度的推迟,播种至抽穗期大幅缩短,最终导致全生育期缩短。水稻生长季中温度指标(日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间温度、夜间温度、活动积温、有效积温)、光照指标(日均辐射量、累计辐射量)在年度间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降雨量与湿度指标在年度间变化不一。随栽培期的推迟,三种类型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日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日平均温度呈下降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呈下降趋势。三种类型品种日均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在播种至抽穗期无明显规律,抽穗至成熟及全生育期呈降低趋势;播种至抽穗期、抽穗至成熟期和全生育期累积辐射量随栽培期推迟均呈下降趋势。(2)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平均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常规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在S7处理下产量较S1处理分别下降22.99%、31.36%、31.07%;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栽培期的推迟使播种至抽穗期温度上升,降低了每亩穗数和每穗粒数,而抽穗至成熟期日均温的降低又使结实率显着下降,每亩穗数与每穗粒数的下降是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温光要素与产量及其构成的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生育阶段的有效积温、平均温度等温度指标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累积辐射。不同类型品种获得相对高产(>7个栽培期产量的均值)时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542.4-1601.1℃、平均温度为27.3-28.1℃;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8.6-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88.5-2412.5℃、平均温度为26.0-26.5℃。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播种至抽穗期有效积温为1634.1-1688.6℃、平均温度为27.4-28.0℃;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5.9-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全生育期有效积温为2265.6-2476.6℃、平均温度为25.6-26.2℃,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的温度指标一致。(3)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0.70%-4.55%、0.29%-6.78%、0.31%-10.54%;垩白度分别降低 2.42%-63.18%、7.65%-54.06%、5.20%-55.80%,说明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有利于稻米的加工与外观品质的提升。不同类型品种加工品质(整精米率)均达优质稻谷中粳稻谷2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830.0℃,平均温度为19.9-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785.8℃,平均温度为19.1-24.0℃。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与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温度特点一致。外观品质(垩白度)能达到优质稻谷中粳稻谷3级标准时,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55.4-629.6℃、平均温度为19.9-21.6℃;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10.9-584.8℃、平均温度为19.1-20.5℃;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504.1-641.7℃、平均温度为 19.2-21.5℃。(4)相关分析表明,温度显着影响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中熟中粳软米、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的米饭硬度在S2-S7处理下较S1处理分别提高 1.59%-29.51%、1.64%-21.82%、2.99%-23.44%;米饭黏度分别降低 1.54%-34.18%、1.23%-28.40%、1.64%-40.98%;米饭食味值分别下降 1.32%-19.72%、1.33%-17.72%、2.82%-27.54%。不同类型品种相对高食味(>7个栽培期食味值的均值)的抽穗至成熟期温度指标分别为,中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87.9-830.0℃,平均温度为22.8-25.1℃;迟熟中粳软米品种抽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638.6-785.8℃,平均温度为21.6-24.0℃,迟熟中粳软米和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食味的温度特点一致。(5)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籽粒中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早播条件下(5/10)的温度有利于总淀粉与支链淀粉的积累,抑制直链淀粉的合成。抽穗至成熟期温度降低,使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的糊化特性和稻米的食味品质均呈下降趋势。因此,早播条件下的温光主要是通过促进水稻分蘖“健康”的早发来改善分蘖穗的淀粉糊化特性与食味品质,从而提高水稻群体的食味品质。综上所述,温度指标(日平均温度、有效积温)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最主要指标。迟熟中粳软米与迟熟中粳常规米品种相对高产与相对高食味的温度指标较为一致,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熟品种在沿江地区相对高产高食味的温度指标为,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关键生育期阶段抽穗至成熟适宜日均温度为22.5-25.6℃,最佳日均温为24.6-25.6℃;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1.4℃;最佳均温27.5-3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抽穗至成熟适宜均温为21.4-24.4℃,最佳均温23.6-24.4℃;抽穗期适宜均温26.2-30.8℃,最佳均温26.3-29.8℃。光照指标(总辐射量)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次要指标,沿江地区水稻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较高总辐射量,利于高产优质的形成。中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4、8/10-8/20、10/5-10/14;迟熟中粳品种高产优质协同的理论适宜播种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为5/10-5/20、8/15-8/23、10/9-10/19。在以上栽培期条件下,越早产量越高,品质越好;但越迟,越有利于避开抽穗期高温危害的风险。迟熟中粳在该地区产量与品质潜力更优,迟熟中粳品种更为适宜在此地区种植。

陈良[3](2021)在《水稻高产条件下土壤氮素供应特征及其栽培调控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世界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以水稻为主食,在中国以稻米为主食的人占比超过三分之二。中国的“高投入,高产出”集约化农业为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造成了严重的农业氮(N)损失。现代农业需要增加粮食供应并减少环境污染。因此在高产和高N投入的情况下,栽培研究的关键是降低稻米生产中的氮损失,促进水稻高产高效优质。因此,本研究以甬优2640和武运粳24号两个超级稻品种为研究对象,以长江流域的当地常规栽培措施为对照,设置了氮空白区、当地常规、减氮、增密减氮、轻干湿交替灌溉、施菜籽饼、深翻栽培以及增硅增锌等8种栽培措施,以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为基础,着重分析栽培措施对两种超级稻生长发育、氮素的吸收与转运、土壤结构与性质、土壤养分含量、土壤酶活性、水稻根系活力等指标的影响,以期明确超级稻高产高效优质栽培措施对土壤养分调控途径及其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产量、群体生长发育特性和氮肥利用效率甬优2640品种在增密减氮、轻干湿交替灌溉、施菜籽饼、深翻栽培以及增硅增锌栽培措施下产量分别是 12.8 t hm-2、13.4 t hm-2、13.6 t hm-2、14.1 t hm-2、14.7 t hm-2,而当地常规(对照)的产量为12.0 t hm-2,与对照相比产量分别增加了 6.3%、11.4%、13.4%、17.0%和22.4%;武运粳24品种在增密减氮、轻干湿交替灌溉、施菜籽饼、深翻栽培和增硅增锌栽培措施下的产量分别为10.1 t hm-2、11.0 t hm-2、11.6 t hm-2、12.0 t hm-2和12.3 t hm-2而对照处理产量为9.9 t hm-2,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 2.6%、11.6%、17.8%、21.7%和25.1%。在穗分化期,水稻的茎蘖数达到峰值,增密减氮、轻干湿交替灌溉、施菜籽饼、深翻栽培和增硅增锌处理较对照呈现增加趋势,甬优2640增加了 6.4-22.5%,武运粳24增加了 7.9-23.9%。甬优2640在穗分化期到开花期积累了全生育期45.2-58.8%的氮素,武运粳24则积累了 44.4-54.3%的氮素。甬优2640在增密减氮、轻干湿交替灌溉、施菜籽饼、深翻栽培和增硅增锌处理下在抽穗期的有效叶面积指数(LAI)较对照提高了 9.8-22.0%,高效LAI增加了 8.7-21.4%,武运粳24的LAI较对照提高了 18.6-33.4%,高效LAI则增加了 19.1-36.7%。上述五个栽培措施下甬优2640的干物质积累量在全生育期分别高出对照7.7-35.7%;武运粳24则分别增加了 12.7-37.1%。与对照相比,增密减氮、轻干湿交替灌溉、施菜籽饼、深翻栽培和增硅增锌处理氮肥投入减少了 10%,而甬优2640的氮肥农学利用率(AE)较对照平均增加45.6%,氮肥生理利用率(PE)平均增加了 14.0%,氮肥吸收率(RE)平均增加了 27.9%,氮肥偏生产力(PFP)平均增加了 25.7%;武运粳24的AE则增加41.1%,PE平均增加了 18.8%,RE平均增加了 17.7%,PFP平均增加了 16.7%。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栽培措施的优化可以增加地上部氮素积累与转运,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水稻产量。2、栽培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土壤养分供应的影响与当地常规相比,轻干湿交替灌溉、施菜籽饼、深翻栽培以及增硅增锌栽培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增加了 5.4-56.3%,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 4.4-39.2%。土壤铵态氮含量则降低了 8.7-39.9%。栽培措施的优化也增加了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高产条件下土壤中的氮素不是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水稻植株吸收的氮素越多,产量越高。因此土壤中铵态氮与碱解氮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栽培措施的优化降低了土壤中的氮含量,减少了土壤氮损失。与当地常规相比,轻干湿交替灌溉、施菜籽饼、深翻栽培以及增硅增锌栽培处理土壤氮损失分别降低了35.9-38.1%、45.2-51.6%、52-66.4%和61.3-67.3%。以上结果表明采用轻干湿交替灌溉措施不仅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硝态氮与有机质的含量,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酶活性;有机肥化肥配施不仅可以显着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减少土壤氮素损失;深翻栽培可以有效的改善土壤中养分含量,促进了土壤酶活性。可以通过栽培措施的优化改善土壤质地降低土壤氮素损失,从而达到水稻增产的目的。3、栽培措施对水稻根系生理的影响与当地常规相比,轻干湿交替灌溉、施菜籽饼、深翻栽培以及增硅增锌栽培处理水稻根系氧化还原力含量分别增加了 8.3-15.9%、11.1-20.4%、15.8-29.8%和25.4-40.2%。水稻根系总吸收面积分别增加了 4.3-17.4%、9-24.8%、11.3-28.7%和17.4-37.9%。水稻根系活跃吸收面积分别增加了 1.7-6.7%、7.6-17.4%、10.9-25.2%和21.1-4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栽培措施的优化改善水稻根系在土层中的延伸,从而增加水稻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与利用,促进水稻高产。

朱宽宇[4](2021)在《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特征与机制》文中提出我国氮肥投入量过大、氮肥利用率低是水稻生产上的一个普遍问题。氮肥投入量过多、利用效率低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而且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降低稻米品质。培育和选用氮敏感高产品种(在中、低施氮量下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是协同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有关水稻氮敏感性不同品种的农艺和生理特征尚不清楚,协同提高氮敏感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调控技术及其调控原理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以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其对氮素响应的特点、群体农艺特征、地上部生理性状和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及其与产量形成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关系以及化学调控物质对氮敏感品种产量的影响及其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粳稻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及其群体特征以适合长江下游稻区种植的12个粳稻(含偏粳型籼/粳杂交稻)品种为材料,大田种植,设置全生育期不施氮(0N)、全生育期施纯氮180 kg hm-2(180N)或200 kg hm-2(200N)和360 kg hm-2(360N)3个施氮量,研究了各品种对氮肥响应的特点以及氮敏感品种的群体特征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12个品种中,甬优2640在3个施氮水平下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均最高,总颖花量高是其主要原因。其余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对氮肥响应表现不一。在中、低施氮量(0N、180N或200N)下,武运粳30号、连粳7号、淮稻13号、淮稻5号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较高,扬粳4038和宁粳1号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较低;在高施氮量(360N)下,扬粳4038和宁粳1号表现出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以在180N或200N水平下产量≥9thm-2且氮肥农学利用率≥ 15 kg kg-1为评定指标,将甬优2640、淮稻5号、淮稻13号、武运粳30号、武运粳24号和连粳7号认定为氮敏感品种,将在180N或200N条件下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较低,但在360N条件下产量和氮肥利用率较高的宁粳1号和扬粳4038两品种认定为氮钝感品种。与氮钝感品种相比,氮敏感品种在0N、180N或200N水平下具有较高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得益于较高的总颖花量和结实率,较高的茎蘖成穗率、粒叶比,抽穗期较高的有效叶面积率、高效叶面积率,绿叶面积持续时间长,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多以及较高的收获指数。上述群体特征指标均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上述指标可用于水稻氮敏感品种的筛选。2、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叶片形态生理特性2个氮敏感品种(武运粳30号、连粳7号)和2个氮钝感品种(扬粳4038和宁粳1号)分别种植于大田和盆钵,设置2个施氮量:全生育期不施氮(0N)和全生育期180 kg N hm-2和盆栽为0.74 g N pot-1(180N和0.74N),比较分析了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叶片形态生理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氮钝感品种相比,氮敏感品种具有较高的剑叶叶厚、比叶重、叶长,较小的剑叶着生角度,较高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叶绿素、可溶性糖和氮含量,较高的气孔导度、胞间和胞内CO2浓度,较高的荧光参数、光合速率和光合氮素利用率。氮敏感品种还表现出较优的冠层结构,即较高的光氮匹配度(氮消减系数KN与消光系数KL的比值),较高的冠层光合效率。以上指标均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上述叶片形态生理性状是氮敏感品种获得高产与氮高效利用的重要生理生态原因。3、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与转运特点及机制2个氮敏感品种(武运粳30号、连粳7号)和2个氮钝感品种(扬粳4038和宁粳1号)种植于大田,设置2个施氮量:全生育期不施氮(0N)和全生育期180 kg N hm-2(180N),研究了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干物质、氮素积累与转运差异及其机制。结果表明,与氮钝感品种相比,氮敏感品种具有较高的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较高的糖花比,籽粒中较高的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茎鞘中较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转运率、蔗糖合成相关酶活性和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较高的花后氮素转运量和氮素吸收量,灌浆期叶片较高的细胞分裂素含量、氮含量、氮代谢酶活性以及氮素吸收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氮敏感品种叶片、茎鞘和籽粒中较高的碳氮代谢酶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是其花后较高的物质生产、氮素吸收、转运和氮高效利用的重要机制。4、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与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2个氮敏感品种(武运粳30号、连粳7号)和2个氮钝感品种(扬粳4038和宁粳1号)种植于大田,设置2个施氮量:全生育期不施氮(0N)和全生育期180 kg N hm-2(180N),观察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和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表达差异。结果表明,与氮钝感品种相比,氮敏感品种具有良好的根系形态生理特征,包括较大的根量,较高的根长、根直径、根长密度、根系活力、氮代谢酶活性、根系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根系分泌物(乙酸、酒石酸和苹果酸)含量以及氮吸收同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氮敏感品种根际土壤具有较高的真菌和细菌总量及其门水平上子囊菌门、被孢菌门、绿弯菌门、酸酐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的丰度表达,并与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上述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微生物门水平的丰度表达与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均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说明根系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是氮敏感品种高产与氮高效利用的重要根-土作用机制。5、化学调控物质对水稻氮敏感品种产量和氮利用率的作用及其机制2个氮敏感品种(武运粳30号和连粳7号)在大田进行微区试验,全生育期施氮量为180 kg N hm-2,设置3个化学调控物质处理:分别为对照(CK,喷施蒸馏水)、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喷施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一种细胞分裂素合成抑制剂),观察了化学调控物质对水稻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与CK相比,喷施6-BA显着提高了产量和籽粒氮素利用率,喷施洛伐他汀的结果则相反。喷施6-BA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主要在于结实率的增加,以及较高的花后干物质积累,灌浆期较高的叶片光合速率和根系氧化力,叶片中较高的氮含量、细胞分裂素含量、氮代谢酶活性和氮素代谢和转运以及细胞分裂素合成相关基因(OsAMT1.1-2.3、OsGS1-2、OsIPTs)的表达,较低的氮转运相关基因(OsNRT2.3b、OsAAP6、OsAAP8)的表达。说明细胞分裂素通过调控氮的代谢与积累,促进物质生产,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邢志鹏,胡群[5](2021)在《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水稻是我国最重要口粮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水稻生产正面临由传统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的现代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此重要历史节点,回顾总结70年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历程与科技成就,对探索未来水稻栽培科技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70年来,我国水稻栽培科技界抓住水稻不同主产区大面积生产问题与关键技术瓶颈,深入开展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栽培措施等方面关系的研究,探索水稻生育调控、栽培优化决策和栽培管理等新途径与新方法,取得了一大批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重要栽培技术和理论,形成了一批重大栽培科技成果。笔者着重从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群体质量及其调控、精确定量栽培、轻简化栽培、机械化栽培、超高产栽培、优质栽培、绿色栽培、逆境栽培和区域化栽培等十个方面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栽培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并指出了未来中国水稻栽培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一是加强水稻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技术研究;二是加强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研究;三是加强水稻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研究;四是加强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研究;五是加强水稻智能化、无人化栽培研究。

徐乐[6](2020)在《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高产生理机制与栽培调控研究》文中认为双季稻是提高中国作物复种指数、挖掘耕地集约化利用潜力的重要种植模式。近年来,由于劳动强度大、种植效益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的双季稻被改种为单季稻,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通过直播替代早、晚稻育秧移栽发展双季稻双直播种植模式,能够大幅度减少劳动力投入,扭转农民种植双季稻意愿降低的局面。由于该区域全年温光资源有限,发展双季稻双直播需要生育期为90-100天的高产水稻品种。然而,目前缺少短生育期高产品种限制了双季稻双直播技术的推广。此外,关于短生育期水稻品种的高产生理机制以及双季稻双直播的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仍不明确。为此,本研究于2015-2016年早、晚季在湖北省武穴市开展田间试验,在2015年以12个短生育期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旨在从生育期、产量、抗倒伏特性的角度初步筛选适宜于双季稻双直播生产的品种;在2016年早、晚季均使用经过初步筛选的6个短生育期品种为材料,并在晚季设置3个不同播种期处理(7月20日、7月25日和7月30日),旨在确定适合双季稻双直播的品种及播期搭配,并综合2015-2016年数据探究短生育期品种的高产形成机理。另外,在2017-2018年开展田间试验,设置双季稻双直播(DDRA和DDRB)和传统移栽双季稻模式(TDRB和TDRHY)处理,其中DDRA和DDRB分别选择最短生育期品种和产量潜力相对较高的品种搭配,TDRB的品种搭配与DDRB相同,而TDRHY则选择当地主推的高产早稻品种,并用这些品种做晚稻种植;同时设置零氮(N0)、60 kg N ha-1(N1)和每周施用15 kg N ha-1(N2)三个氮肥处理。主要目的是评价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模式之间周年产量、氮肥利用效率、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比较两种模式在农艺性状、光能拦截与利用、氮肥吸收与利用等生理特性方面的差异,并阐明双季稻双直播实现高产高效的生理机制,以期为短生育期水稻高产育种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为双季稻轻简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从生育期、产量、抗倒伏能力等角度,筛选了湘早籼6号、早珍珠、早籼615、特早2961和杂株,共6个适宜于双季稻双直播的品种。为保证该模式安全生产,早稻适宜播种期在4月10日左右,晚稻播种期不能晚于7月25日。在双季稻双直播模式下,晚季播种期延后会在抽穗灌浆期遭遇低温胁迫,导致结实率降低16.8%-22.8%,减产9.1%-11.9%。湘早籼6号耐低温能力强,其在晚季所有播种期间的结实率和产量无明显差异,可用作早稻收获期延后的晚稻生产补救品种。总计有12种适宜的品种和播期搭配,这些品种和播期搭配的周年生育期为186-198天,周年总产达到13.3-14.7 t ha-1。(2)通过对2015-2016年试验中共同种植的5个短生育期品种的分析发现,不同水稻品种产量的变异范围为6.4-9.9 t ha-1,生育期为89-105天。短生育期水稻高产主要归因于每穗颖花数和成熟期生物量,而与生育期长短、其他产量构成因子和收获指数均无关。在超短的生育周期内,高产品种主要依赖于苗期分蘖和叶面积快速生长、生殖生长期光合净同化速率高以及灌浆期叶片衰老缓慢来提高成熟期的生物量。(3)在2017-2018年,双季稻双直播的周年生育期平均比移栽双季稻短28天。DDRB在所有氮肥水平下的产量都显着高于TDRB,说明在同一品种搭配下作物建成方式由移栽改为直播并不会导致水稻减产。在低氮条件下(N0和N1),DDRA和DDRB的产量相比TDRHY平均降低11.7%。增加氮肥施用量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N1和N2的产量相比于N0分别增加了6.4%和7.4%。同时,增加氮肥施用量也缩小了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模式间的产量差异。在高氮条件下(N2),DDRA和DDRB的平均产量达到7.5 t ha-1,仅比TDRHY降低4.3%。在高氮条件下(N2),DDRA和DDRB的平均周年产量为15.0 t ha-1,要比TDRB高1.2 t ha-1,而仅比TDRHY低0.6 t ha-1。(4)不同种植模式以及不同氮肥管理之间的产量差异主要归因于单位面积颖花数和成熟期生物量。DDRA和DDRB得益于较高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使得齐穗前辐射拦截量要比TDRB和TDRHY高28%,促使其同期的作物生长速率和干物质积累显着高于移栽双季稻。然而,DDRA和DDRB在灌浆期的干物质积累则显着低于TDRB和TDRHY,这主要是因为该阶段前两者的光能利用效率平均比TDRB和TDRHY降低16.7%。(5)在N1和N2,所有种植模式的氮肥回收利用率均高于50%,且氮肥农学利用效率超过17 kg kg-1。DDRA和DDRB的氮肥回收利用率要比TDRB和TDRHY平均提高25.1%,然而其氮肥生理利用率却相比TDRB和TDRHY降低27.6%。总体而言,不同种植模式之间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无显着差异。(6)DDRA和DDRB的稻田周年甲烷排放量相比TDRB和TDRHY降低了39%。然而,不同模式之间的氧化亚氮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则无明显差异。综合三种气体的温室效应,双季稻双直播模式单位面积增温潜势相比传统移栽双季稻下降了29%,而单位水稻产量增温潜势也比移栽双季稻降低31%。综上所述,通过选择适宜的短生育期水稻品种并合理安排播种期,能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成功进行双季稻双直播生产。双季稻双直播的周年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可以达到甚至超过传统移栽双季稻的水平,同时还明显降低了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因此,双季稻双直播可以作为一种轻简、绿色的种植方式替代传统移栽双季稻。

李强强[7](2020)在《水分调控措施对水稻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及籽粒灌浆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随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的减少,需要不断增加粮食的产量。产量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营养物质在籽粒灌浆时积累的过程,抽穗前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以及抽穗后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抽穗后叶片的光合生产能力是影响水稻籽粒灌浆提高产量的重要因素。而产量的增加往往需要大量水肥的投入,不仅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污染环境。因此,通过提高碳水化合物的利用效率和籽粒灌浆速率,减少水肥的投入,促进水稻高产与高效协同发展对增加粮食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甬优2640和武运粳24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栽培方式,分析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生长发育及群体质量,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和籽粒灌浆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在高产栽培和精确灌溉处理下甬优2640和武运粳24的产量分别为6.98、10.59、11.26、12.29 thm-2 和 5.75、9.52、10.06、10.81 thm-2。与当地常规相比(对照),甬优2640和武运粳24的产量提高了 6.33%~16.05%和5.67%~13.49%。高产栽培和精确灌溉处理产量得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总颖花量(穗数x每穗粒数)的增加。其次,结实率和千粒重也有所提高,进一步增加了产量。说明栽培措施的优化有利于产量的提高。2.群体生长发育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栽培相比,高产栽培、精确灌溉处理下甬优2640和武运粳24在抽穗期和成熟期较高茎蘖数和成穗率,其中成穗率分别较对照提高了 7.91%~14.83%和3.97%~11.68%。抽穗至成熟期间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 3.11%~7.67%和3.54%~6.61%,收获指数提高了 3.13%~7.80%和2.05%~6.52%。同时,增加穗分化期和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提高了根系氧化活力,光合速率和SPAD值也有所提高,增加光合物质生产,延缓叶片和根系衰老。说明通过栽培措施的优化可以促进个体生长发育构建良好群体结构,改善源库关系进而提高产量。3.碳水化合物积累与转运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精确灌溉处理增加了抽穗前茎鞘内淀粉合成相关酶AGP、StS和SBE活性,提高茎鞘内淀粉合成速率,进而增加了茎鞘内淀粉和NSC的含量。而精确灌溉处理并未增加抽穗期茎鞘的干物质重,说明茎鞘NSC含量的增加是使抽穗期碳水化合物积累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抽穗期甬优2640和武运粳24在精确灌溉处理比常规灌溉茎鞘NSC积累量增加了 11.04%和10.83%。此外,电镜扫描照片也显示精确灌溉处理茎秆中淀粉颗粒积累数量更多,体积更大。抽穗后,精确灌溉处理增强了茎鞘淀粉水解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和蔗糖合成相关酶SPS和SSs活性,促进淀粉的快速水解和淀粉水解后向蔗糖的合成,促进NSC的转运,甬优2640和武运粳24转运量分别增加了 26.86%和22.38%。说明通过水分调控可以促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转运。精确灌溉处理水稻穗茎节大、小维管束数量和面积以及韧皮部面积均较小。水稻维管束系统是营养物质流向穗部进入籽粒的必经通道,精确灌溉处理维管束面积和数量与常规灌溉相近,但NSC转运效率和籽粒灌浆的速率较高,说明维管束系统通道的大小可能并不是物质转运和籽粒灌浆的主要影响因素。4.水稻籽粒灌浆特性本研究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精确灌溉处理促进了弱势粒的灌浆,增加了籽粒的灌浆速率,提高了粒重。其原因是精确灌溉处理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来合成光合产物和茎鞘内临时储存的NSC以蔗糖的形式输送到籽粒,同时增加了籽粒中蔗糖水解相关酶SSc的活性提高籽粒对蔗糖的利用速率以及淀粉合成相关酶AGP、StS和SBE酶活性,促进水解后的蔗糖向淀粉的转换加速淀粉的积累促进了籽粒的灌浆增加粒重和产量。

刘海浪[8](2020)在《不同栽培措施下稻麦产量及群体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与小麦是中国最主要的两大粮食作物,所以实现水稻与小麦的高产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试验选用小麦品种扬麦16、扬麦20(YM16、YM20)和水稻品种甬优2640、武运粳24号(YY2640、W24),连续2年进行大田稻麦轮作。每种作物采用7种不同栽培措施处理。水稻:ON处理、当地常规(对照)、减氮(减氮10%)、增密减氮(增密25%+减氮10%)、精确灌溉(增密25%+减氮10%+精确灌溉)、增施饼肥(增密25%+减氮10%+精确灌溉+基施菜籽饼肥)、土壤深翻(增密25%+减氮10%+精确灌溉+基施菜籽饼肥+土壤翻耕20 cm)。小麦:ON处理、当地常规(对照)、减氮(减氮10%)、减密减氮(减氮10%+减密20%)、控制灌溉(减氮10%+减密20%+控制土壤干旱灌溉)、施有机肥(减氮10%+减密20%+控制土壤干旱灌溉+施有机肥)、土壤深翻(减氮10%+减密20%+控制土壤干旱灌溉+施有机肥+土壤翻耕20 cm)。本研究通过研究不同栽培措施下稻麦产量及群体特征,以期提出能够使长江下游稻麦轮作地区稻麦高产高效的综合优化栽培措施。1、产量及构成因素两年试验结果表明精确灌溉、施有机肥和土壤深翻处理均显着的提高了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其中以综合了多种栽培措施的土壤深翻处理(水稻:增密25%+减氮10%+精确灌溉+基施菜籽饼肥+土壤翻耕20 cm;小麦:减氮10%+减密20%+控制土壤干旱灌溉+施有机肥+土壤翻耕20 cm)产量最高,其两年水稻(YY2640、W24)和小麦(YM16、YM20)的平均产量分别为13.82 thm-2、11.99 thm-2、9.21 thm-2、9.67 t hm-2较当地常规相比分别提高了 21.4%、22.5%、19.6%、26.7%。该栽培措施下的产量提高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总颖花量的增加扩大了产量库容。2、农艺与生理性状与当地常规栽培相比,其它优化后的5种栽培措施提高了水稻和小麦的茎蘖成穗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茎与叶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及其运转率。说明优化后的栽培措施改善了水稻和小麦的农艺与生理性状,进而提高了群体质量水平,最终有利于高产的形成。3、根系形态特征与生理特征与当地常规相比,除ON处理外其它5种栽培措施下水稻和小麦的根系形态明显改善,单位面积根干重、单株根长和根直径显着增加。同时,水稻和小麦的根系生理特性得到改善,单株根系氧化力升高,根系吸收表面积变大。这些结果表明优化的栽培管理方式促进了水稻和小麦的地下部根系生长,协调了根冠关系,为高产打下重要基础。4、光能与N肥利用与当地常规栽培相比,优化后的5种栽培措施改善了水稻和小麦的光合特性,提高了主要生育时期的叶片光合速率,降低了主要生育时期的透光率,增加了冠层光能截获量,增强了源的供应。同时,优化后的5种栽培措施提高了水稻和小麦的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氮肥吸收利用效率、氮肥生理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尤以精确灌溉、增施饼肥和土壤深翻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增幅较大。说明通过栽培措施的优化可以有效提高水稻和小麦光能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

李志康[9](2019)在《超级稻高产高效栽培措施的研究及其激素调控机制》文中提出超级稻具备高产特性,但是其氮肥利用效率较低,大面积种植超级稻虽然对于解决世界粮食危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也造成水、肥料资源的大量投入和浪费,给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危机。明晰超级稻高产高效栽培措施及其高产高效的生理机制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为此,本文以甬优2640和武运粳24号两个超级稻品种作为研究对象,以农民习惯的水、肥管理等技术为对照,模拟机插秧栽培设置了氮空白、当地常规(对照)、减氮、增密减氮、精确灌溉、增施饼肥、深翻栽培、施硅锌肥、施蚯蚓粪共9种栽培措施,以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为根本,着重分析了栽培措施对水稻生长发育、氮肥吸收与利用、物质转运、冠层光合同化、细胞分裂素含量水平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以期明晰超级稻高产和氮肥高效吸收利用的栽培调控途径及其生理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产量和群体生长发育特性甬优2640在增密减氮、精确灌溉、增施饼肥、深翻栽培、施硅锌肥以及施蚯蚓粪栽培措施管理下的籽粒产量分别为 12.52thm-2、13.25thm-2、13.64t hm-2、14.18thm-2、14.74 t hm-2 和 12.87 t hm-2,分别较对照增产 4.94%、11.06%、14.33%、18.86%、23.55%和7.88%;武运粳24号在上述增产栽培措施管理下的植株产量分别为10.19 t hm-2、10.88 t hm-2、11.70 t hm-2、11.98 t hm-2、12.57 t hm-2 和 10.46 t hm-2,分别较对照增产 6.14%、13.33%、21.88%、24.79%、30.94%和8.94%。与对照相比,在增密减氮、精确灌溉、增施饼肥、深翻栽培、施硅锌肥以及施蚯蚓粪栽培措施下,甬优2640的茎孽成穗率提高了1.83%-10.34%、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对产量的贡献率提高了 10.63%-71.20%,抽穗后地上部干物质重增加了 5.19%-24.99%、叶面积指数增加了 5.35%-22.18%、有效叶面积率增加了 3.60-9.31%、高效叶面积率增加了 2.87%-8.99%,冠层光合速率和粒叶比均显着增加,另外,除施蚯蚓粪处理略有降低之外,其余处理抽穗前氮素积累量增加了 4.07%-32.07%;同样的栽培措施下,武运粳24的茎孽成穗率提高了 2.08-7.71%、茎鞘中NSC对产量的贡献率提高了 19.76-70.36,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了 2.81-26.54%、叶面积指数增加了 7.19%-28.44%、有效叶面积率增加了 3.52%-6.58%、高效叶面积率增加了 3.97%-9.25%,冠层光合速率和粒叶比均显着增加,另外,除施蚯蚓粪处理略有降低之外,其余处理抽穗前氮素积累量增加了 2.03%-34.74%。表明通过栽培措施的改进,能够优化群体结构,提高群体质量,优化源库关系,实现增产目标。2、栽培措施的改进提高了各氮肥利用效率指标前氮后移、轻干湿交替灌溉、施用有机肥及增加翻耕深度等栽培技术的配套能显着增加植株吸氮量及氮肥利用效率,但是过量增加施肥量却会降低植株的氮肥增产效率。以氮素稻谷生产率IE为例,甬优2640在增密减氮、精确灌溉、增施饼肥、深翻栽培、施硅锌肥、施蚯蚓粪栽培措施管理下的IE值分别为55.61 kg kg-1、56.99 kg kg-1、58.41 kg kg-1、56.53 kg kg-1、50.56 kg kg-1、60.54 kg-1,与当地常规(对照)相比,分别提高 3.06%、5.62%、5.67%、8.25%、4.76%、-6.30%、12.19%;相同栽培措施下,武运粳24号的IE值分别为 50.79 kg kg-1、52.03 kg kg-1、54.18 kg kg-1、51.35 kg kg-1、48.34 kg kg-1、54.87 kg kg-1,较对照分别提高2.19%、4.69%、9.01%、3.32%、-2.74%、10.40%。增施饼肥是在增密减氮和精确灌溉基础上的改进栽培措施,主要采用前氮后移、轻干湿交替灌溉、基施有机肥等栽培技术,IE值最高;而施硅锌肥则在增施饼肥基础上,又增加了 30%无机氮肥,IE值最低。3、细胞分裂素响应栽培措施调控植株生长发育及其高产高效的生理机制在抽穗前,前氮后移、轻干湿交替灌溉协同的肥水运筹模式能够提高植株体内细胞分裂素的含量,提高根系活力,增加根系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增加生育前期植株氮素积累,为地上部光合器官建成提供充足的氮源;优化群体叶系组成,提高茎孽成穗率,同时促进穗部颖花发育,为花后总颖花量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抽穗后,上述肥水运筹模式能够显着提高植株冠层细胞分裂素含量水平,调控冠层气孔开放程度,促进冠层中层氮素往上层的转运,提高冠层氮代谢酶活性,增强冠层光合同化能力,促进弱势粒灌浆,增加穗部干物质的积累,提高结实率。在灌浆期,水、氮协同作用能够提高植株细胞分裂素含量水平,持续维持强源,保证充足的光合同化产物供给,增强茎鞘物质转运能力,同时促进穗部胚乳细胞发育,增加库容,促成水稻籽粒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赵明,周宝元,马玮,李从锋,丁在松,孙雪芳[10](2019)在《粮食作物生产系统定量调控理论与技术模式》文中指出当今作物生产正在向高产、高效、环境友好等多目标协同方向发展,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作物生产调控理论与技术体系是实现多元化目标协同,促进作物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当前作物生产调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当今作物生产发展形势,在全面总结前人成果和笔者30余年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从作物生产系统的整体性角度出发,通过定量分析作物生产系统气候、土壤、作物三要素的协同关系,将"气候-作物"、"土壤-作物"和"群体-个体"三者协同优化的作物高产高效调控途径,构建了作物生产系统气候-土壤-作物"三协同"定量优化体系,并对其生产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与展望,以期为实现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高产高效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二、水稻高产栽培调控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高产栽培调控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江苏苏中地区温光资源及水稻播栽期现状
        1.2.2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1.2.2.1 播期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1.2.2.2 施氮量对水稻生育期及光热资源利用的影响
        1.2.3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1.2.3.1 播期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1.2.3.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特征的影响
        1.2.4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1.2.4.1 播期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1.2.4.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群体动态特征的影响
        1.2.5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2.5.1 播期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1.2.5.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1.2.6 播期、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2.6.1 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2.6.2 施氮量和栽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第2章 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及产量特点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1.3.1 生育期进程
        2.1.3.2 气象数据
        2.1.3.3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
        2.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主要生育时期的影响
        2.2.2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
        2.2.2.1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生长季积温资源的影响
        2.2.2.2 氮肥水平对迟播迟栽粳稻生长季辐射资源的影响
        2.2.2.2 各处理粳稻全生育期温光资源的全年占比
        2.2.3 施氮量和穴栽密度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3 讨论与小结
        2.3.1 迟播迟栽和氮肥水平对粳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2.3.2 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形成及其调控途径
    参考文献
第3章 施氮量及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指标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1.3.1 茎蘖动态
        3.1.3.2 干物质及叶面积
        3.1.3.3 叶形与叶姿
        3.1.3.4 茎秆物理性状
        3.1.3.5 穗部性状
        3.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茎蘖动态的影响
        3.2.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高峰苗及成穗率的影响
        3.2.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2.4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各生育阶段光合势的影响
        3.2.5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各生育时期干物质量的影响
        3.2.6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阶段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占比的影响
        3.2.7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的影响
        3.2.8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及穗部性状的影响
        3.2.8.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茎部物理特征的影响
        3.2.8.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叶形与叶姿势的影响
        3.2.8.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穗部特征的影响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迟播迟栽粳稻群体动态特征
        3.3.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章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4.1.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成熟期植株氮素吸收的影响
        4.2.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4.2.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经济效益的影响
    4.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施氮量与穴栽苗数对迟播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点和供试材料
        5.1.2 试验设计
        5.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3.1 稻米品质
        5.1.3.2 米粉RVA谱特征测定
        5.1.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加工品质
        5.2.2 外观品质
        5.2.3 蒸煮食味品质及营养品质
        5.2.4 淀粉RVA谱特征
    5.3 讨论
        5.3.1 推迟播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5.3.2 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形成的密肥调控效应
    参考文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1.1 迟播迟栽和施氮量对粳稻生育期和温光利用的影响
        6.1.2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6.1.3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6.1.4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株型的影响
        6.1.5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6.1.6 施氮量和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6.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6.3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和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项的依据和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温度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2 光照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3 淀粉理化特性对稻米食味品质的影响机制
        1.2.4 沿江稻区温光特性与水稻品种分布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全生育温光要素的差异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2.4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沿江地区稻季气象指标特征
        2.3.2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关键生育期及生育阶段天数的影响
        2.3.3 不同栽培期条件下水稻全生育期温光差异
    2.4 讨论
        2.4.1 栽培期处理对粳稻生育期的影响
        2.4.2 关键生育期温光要素对栽培期处理的响应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3.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温光条件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3.2 不同类型品种产量与关键生育阶段温光要素的相关性
    3.4 讨论
        3.4.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4.2 水稻高产形成的温度指标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与外观品质的影响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4.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温光要素对稻米加工品质的影响
        4.3.2 温光要素对外观品质的影响
    4.4 讨论
        4.4.1 温光要素对加工及外观品质的影响
        4.4.2 加工及外观品质较优的温光特征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特性的影响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5.2.4 数据计算和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营养品质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5.3.2 米粉RVA谱特征值对温光要素的响应
        5.3.3 温光要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5.4 讨论
        5.4.1 温光要素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5.4.2 水稻优良食味品质形成的温光特征
    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机制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6.2.2 试验设计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6.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温光条件下灌浆期温度的差异
        6.3.2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及总淀粉的积累动态
        6.3.3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6.3.4 不同灌浆期温度条件下淀粉颗粒分布的差异
    6.4 讨论
        6.4.1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积累及酶活性的影响
        6.4.2 不同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淀粉粒度分布的影响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主茎穗和分蘖穗稻米品质的调控效应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试验地点与供试品种
        7.2.2 试验设计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7.2.4 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加工品质的影响
        7.3.2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外观品质的影响
        7.3.3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食味品质的影响
        7.3.4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支链淀粉链长分布的影响
        7.3.5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晶体结构和颗粒大小的影响
        7.3.6 不同温光处理对优质粳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7.4 讨论
        7.4.1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结构特性的影响
        7.4.2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水稻主茎穗和分蘖穗淀粉糊化特性和米饭质构性的影响
    7.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水稻产量品质的综合评价
    8.1 水稻产量品质综合评价方法
        8.1.1 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综合评价系统的构成
        8.1.2 判断矩阵与一致性检验
        8.1.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8.2 综合评价结果
        8.2.1 水稻产量与品质的综合评分
        8.2.2 综合评分与不同生育阶段温光的相关性
        8.2.3 优质高产协同的关键栽培期均温指标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不同栽培期下水稻生育期与温光要素特征
        9.1.2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9.1.3 温光要素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9.1.4 高产优质协同的栽培期
        9.1.5 灌浆结实期温度对淀粉合成及主茎穗分蘖穗稻米品质的影响
    9.2 讨论
        9.2.1 温光要素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机制
        9.2.2 沿江地区水稻优质高产协同的温度特点及适宜的栽培期
    9.3 创新点
    9.4 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水稻高产条件下土壤氮素供应特征及其栽培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国内外水稻生产状况
    1.2 栽培措施对土壤生产力的调控
        1.2.1 土壤的基本特性及氮的转化
        1.2.2 土壤微生物与酶特性
        1.2.3 栽培措施的不同会对稻田土壤产生不同的影响
    1.3 栽培措施对水稻根系的调控
        1.3.1 根系生理指标
        1.3.2 栽培措施对水稻根系生理的调控
    1.4 栽培措施对水稻产量的调控
    1.5 存在的问题和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1 存在问题
        1.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与意义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与处理设置
    2.2 实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
        2.3.1 茎蘖动态与SPAD
        2.3.2 干物质与叶面积
        2.3.3 土壤采集
        2.3.4 土壤养分的测定
        2.3.5 土壤酶与微生物的测定
        2.3.6 土壤颗粒电镜拍照
        2.3.7 水稻根系采集
        2.3.8 水稻根系活力测定
        2.3.9 考种与计产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2 不同栽培措施对水稻农艺与生理形状的影响
        3.2.1 茎蘖动态与茎蘖成穗率
        3.2.2 叶面积指数
        3.2.3 干物质积累
        3.2.4 叶片SPAD值
        3.2.5 氮素的吸收与利用
    3.3 不同栽培措施对土壤生产力的影响
        3.3.1 土壤团聚体分布
        3.3.2 土壤全氮
        3.3.3 土壤全磷
        3.3.4 土壤全钾
        3.3.5 土壤有机质
        3.3.6 土壤速效磷
        3.3.7 土壤速效钾
        3.3.8 土壤硝态氮
        3.3.9 土壤铵态氮
        3.3.10 土壤脲酶活性
        3.3.11 土壤蔗糖酶活性
        3.3.12 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
        3.3.13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3.3.14 土壤剖面
        3.3.15 土壤氮素损失
        3.3.16 土壤颗粒微观结构
        3.3.17 土壤微生物
    3.4 不同栽培措施对水稻根系的影响
        3.4.1 水稻根系氧化还原力
        3.4.2 水稻活跃吸收表面积
        3.4.3 水稻总吸收表面积
    3.5 相关性分析
4 讨论
    4.1 不同栽培措施对水稻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4.2 不同栽培措施对水稻土壤生产力的影响
    4.3 不同栽培措施对水稻根系活力的影响
5 本研究结论
6 创新点
7 本研究存在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4)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特征与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我国氮肥利用现状
    1.3 氮肥利用率的评价指标
    1.4 水稻高产高效的农艺特性及其生理机制
        1.4.1 根系形态生理
        1.4.2 叶片形态生理
        1.4.3 叶片细胞分裂素对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1.4.4 群体冠层特征
        1.4.5 花后干物质、氮积累与转运
    1.5 存在问题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意义
        1.6.1 本研究主要内容
        1.6.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6.3 本研究的学术思路与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不同粳稻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及其群体特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2.1.2 试验设计
        2.1.3 茎蘖数
        2.1.4 叶面积与干物重
        2.1.5 植株氮含量
        2.1.6 考种与计产
        2.1.7 计算与统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2.2.2 株高和茎蘖成穗率
        2.2.3 叶面积指数
        2.2.4 粒叶比
        2.2.5 干物质积累动态与收获指数
        2.2.6 群体特征与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相关分析
    2.3 讨论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叶片形态生理特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3.1.2 试验设计
        3.1.3 叶片光合速率和比叶氮含量测定
        3.1.4 叶片可溶性糖、叶绿素和Rubisco含量测定
        3.1.5 植株冠层内光氮分布的测定
        3.1.6 叶片气孔电镜观察
        3.1.7 叶片对光照和二氧化碳响应曲线及荧光参数测定
        3.1.8 考种计产
        3.1.9 计算与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3.2.2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剑叶形态特征
        3.2.3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剑叶生理特征
        3.2.4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对二氧化碳和光照的响应曲线
        3.2.5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气孔导度和叶肉导度
        3.2.6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气孔面积、气孔密度以及荧光参数
        3.2.7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冠层内光氮分布特征
        3.2.8 相关分析
    3.3 讨论
    3.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与转运特点及其机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4.1.2 试验设计
        4.1.3 干物重和植株氮含量测定
        4.1.4 叶片氮代谢同化和转运相关酶活性及细胞分裂素含量测定
        4.1.5 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茎鞘蔗糖磷酸合酶、α-淀粉酶活性测定
        4.1.6 基因表达测定
        4.1.7 计算与统计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花后氮素积累与转运
        4.2.2 干物质的生产、作物生长速率和净同化率
        4.2.3 干物质的积累与转运
        4.2.4 抽穗期茎鞘NSC转运和糖花比
        4.2.5 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茎中蔗糖转运相关酶活性
        4.2.6 茎鞘中蔗糖转运蛋白相关基因表达
        4.2.7 叶片细胞分裂素和氮含量、氮转运相关酶活性和氮素转运相关基因表达
    4.3 讨论
    4.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根系形态生理特性与土壤微生物丰度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5.1.2 试验设计
        5.1.3 根系形态性状测定
        5.1.4 根系氧化力测定和根系伤流液收集
        5.1.5 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激素、氮代谢酶活性及氮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测定
        5.1.6 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分析
        5.1.7 考种与计产
        5.1.8 计算与统计方法
    5.2 结果分析
        5.2.1 根系形态性状和根系活性
        5.2.2 根系有机酸和根系激素
        5.2.3 根系氮代谢酶活性和氮素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
        5.2.4 根际土壤微生物总量和门水平上丰度表达
    5.3 讨论
    5.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化学调控物质对水稻氮敏感品种产量和氮利用率的作用及其机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与栽培概况
        6.1.2 试验设计
        6.1.3 植株干物重、氮含量以及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测定
        6.1.4 植株叶片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6.1.5 植株剑叶光合速率、根系氧化力和根系激素含量测定
        6.1.6 植株叶片氮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测定
        6.1.7 考种与计产
        6.1.8 数据统计与计算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6.2.2 干物重积累和NSC转运
        6.2.3 光合速率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
        6.2.4 叶片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细胞分裂素含量
        6.2.5 根系氧化力和可溶性糖含量
        6.2.6 叶片氮代谢相关基因和细胞分裂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
    6.3 讨论
    6.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1.1 粳稻品种对氮肥的响应及其群体特征
        7.1.2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叶片形态生理特性
        7.1.3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与转运特点及机制
        7.1.4 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根系形态生理特征与根际土壤微生物丰度表达
        7.1.5 化学调控物质对水稻氮敏感品种产量和氮利用率的作用及其机制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7.2.1 探明了长江下游主栽粳稻品种对氮肥响应的特点,筛选出了氮敏感(氮高效)水稻品种
        7.2.2 阐明了氮敏感水稻品种农艺特性与生理机制
        7.2.3 揭示了水稻高产与氮高效利用的根-土作用机制,提出了协同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化学调控技术
    7.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7.3.1 关于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高产高效的机理未做深入研究
        7.3.2 关于氮肥运筹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7.4 讨论
        7.4.1 关于氮敏感品种高产氮高效的农艺性状与生理机制
        7.4.2 关于氮敏感品种根际土壤微生物与根系生理特征的关系
        7.4.3 关于氮敏感品种氮素积累与转运的机制
        7.4.4 关于化学调控物质对氮敏感品种的产量影响及其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5)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水稻栽培科技70年发展回顾
    1.1 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1.2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
    1.3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1.4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
    1.5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2 改革开放以来水稻栽培领域取得的若干科技成就
    2.1 水稻叶龄模式栽培理论及技术
    2.2 水稻群体质量及其调控
    2.3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
    2.4 水稻轻简化栽培
        2.4.1 少免耕栽培与抛秧
        2.4.2 直播栽培
        2.4.3 再生稻栽培
    2.5 水稻机械化栽培
    2.6 水稻超高产栽培
    2.7 水稻优质栽培
    2.8 水稻绿色栽培
    2.9 水稻逆境栽培
        2.9.1 温度胁迫
        2.9.2 水分胁迫
        2.9.3 O3胁迫
        2.9.4 盐分胁迫
    2.1 0 水稻区域化栽培
        2.1 0. 1 东北寒地粳稻栽培
        2.1 0. 2 长三角地区粳稻栽培
        2.1 0. 3 南方双季稻栽培
        2.1 0. 4 西南高湿寡照稻区杂交稻栽培
3 未来水稻栽培领域的创新方向
    3.1 绿色优质丰产协调规律与广适性栽培
    3.2 多元专用稻优质栽培
    3.3 超高产提质协同规律及实用栽培
    3.4 直播稻、再生稻稳定丰产优质机械化栽培
    3.5 智能化、无人化栽培

(6)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高产生理机制与栽培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
        1.1.1 水稻生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1.1.2 当前水稻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1.1.3 水稻总产增加的主要途径
        1.1.4 轻简化双季稻种植模式的发展
    1.2 水稻直播技术的发展
        1.2.1 水稻直播的技术特点
        1.2.2 我国直播稻的生产现状
        1.2.3 直播稻高产的主要限制因素
    1.3 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1.4 完善双季稻双直播的栽培管理措施
        1.4.1 符合双季稻双直播模式要求的品种特性
        1.4.2 确定双季稻双直播合理的播种期
        1.4.3 优化氮肥管理方式
        1.4.4 降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适合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水稻品种筛选及播期搭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田间试验条件
        2.1.2 试验设计
        2.1.3 田间管理
        2.1.4 气象数据
        2.1.5 生育进程及田间倒伏的观测
        2.1.6 植物样本采集及测定
        2.1.7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2015和2016年气象条件
        2.2.2 2015年供试品种的生育期表现
        2.2.3 2015年供试品种的产量表现
        2.2.4 供试品种在2016年早、晚季的生育期表现
        2.2.5 供试品种在2016年早、晚季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2.2.6 双季稻双直播的品种及播种期推荐搭配
        2.2.7 短生育期水稻品种的高产农艺特性
        2.2.8 2015和2016年份间产量差异的原因
    2.3 讨论
        2.3.1 在早、晚季直播条件下短生育期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表现
        2.3.2 短生育期水稻高产的生理基础及农艺特性
        2.3.3 从品种和播期角度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实行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可行性
        2.3.4 双季稻双直播配套的杂草及水分管理
    2.4 结论
第三章 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在产量、资源利用效率及温室气体排放特征方面的差异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田间试验条件
        3.1.2 试验设计
        3.1.3 田间管理
        3.1.4 气象数据
        3.1.5 生育进程观测
        3.1.6 植物样本采集及测定
        3.1.7 冠层光能拦截及利用效率测定
        3.1.8 稻田温室气体排放测定
        3.1.9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2017-2018年气象条件
        3.2.2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对水稻物候期的影响
        3.2.3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水稻地上部生物量、收获指数和产量
        3.2.4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双季稻的周年产量
        3.2.5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水稻的产量构成因子
        3.2.6 不同种植模式和氮肥管理间的干物质生产特性差异
        3.2.7 不同种植模式和氮肥管理间的光照辐射拦截及利用特性差异
        3.2.8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水稻的株高、最大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
        3.2.9 不同氮肥管理和种植模式下水稻的氮素吸收和利用特性
        3.2.10 不同种植模式的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特征
    3.3 讨论
        3.3.1 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的产量表现及干物质生产特性差异
        3.3.2 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的氮肥吸收与利用特性差异
        3.3.3 双季稻双直播与传统移栽双季稻的温室气体排放差异
    3.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水分调控措施对水稻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及籽粒灌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表
1.引言
    1.1 水稻高产群体指标
        1.1.1 叶面积
        1.1.2 根系活力
        1.1.3 干物质积累
        1.1.4 总颖花量
    1.2 源库关系与产量
        1.2.1 源库概念
        1.2.2 源和库对产量的限制
        1.2.3 源端碳水化合物合成的代谢调节
        1.2.3.1 光同化过程的研究
        1.2.3.2 碳同化过程的研究
        1.2.3.3 蔗糖合成的研究
        1.2.3.4 光呼吸的研究
        1.2.3.5 C_3作物的改造
        1.2.4 库端碳水化合物利用的代谢调节
        1.2.4.1 能量的输入
        1.2.4.2 淀粉代谢过程
        1.2.5 光合产物在源库的分配研究
        1.2.5.1 酶活性调节
        1.2.5.2 糖代谢信号调节
        1.2.6 栽培管理技术对源库影响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存在问题
        1.3.2 研究内容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品种与栽培条件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
        2.3.1 干物质积累
        2.3.2 粒重变化和籽粒灌浆
        2.3.3 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2.3.4 叶片光合速率和SPAD值
        2.3.5 蔗糖-淀粉代谢关键酶活性
        2.3.6 根系氧化活力
        2.3.7 抽穗前茎秆超微结构观察
        2.3.8 考种计产
    2.4 数据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2 农艺性状与生理性状
        3.2.1 茎蘖动态
        3.2.2 干物质积累
        3.2.3 叶面积指数
        3.2.4 叶片光合速率
        3.2.5 叶片SPAD值
        3.2.6 根系氧化活力
        3.2.7 茎鞘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
        3.2.8 茎鞘碳水化合物积累与转运
        3.2.9 粒重变化与籽粒灌浆
        3.2.10 籽粒蔗糖-淀粉酶活性
    3.3 水分调控对碳水化合物利用的生理机制研究
        3.3.1 水分对抽穗前碳水化合物的积累的影响
        3.3.1.1 茎鞘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变化
        3.3.1.2 茎鞘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3.3.1.3 茎鞘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
        3.3.1.4 茎秆淀粉颗粒结构
        3.3.2 水分对抽穗后碳水化合物转运的影响
        3.3.2.1 茎鞘碳水化合物的转运
        3.3.2.2 茎鞘淀粉水解酶活性
        3.3.2.3 茎鞘蔗糖合成酶活性
        3.3.3 水分对籽粒灌浆的影响
        3.3.3.1 粒重及籽粒灌浆动态
        3.3.3.2 蔗糖-淀粉代谢酶活性
        3.3.4 水分对穗茎节维管束性状影响
5.讨论
    5.1 栽培措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5.2 栽培措施对水稻群体质量的影响
    5.3 栽培措施对水稻茎鞘NSC积累和籽粒灌浆的影响
    5.4 水分影响碳水化合物利用的生理机制
        5.4.1 水分调控对抽穗前茎鞘NSC浓度和积累量的影响
        5.4.2 水分调控对抽穗后茎鞘NSC转运的影响
        5.4.3 水分调控对籽粒灌浆速率和粒重的影响
6.结论
    6.1 本研究主要结论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
    6.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不同栽培措施下稻麦产量及群体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稻麦高产的栽培措施研究
        1.1.1 水稻和小麦高产相关研究
        1.1.2 水稻高产的栽培措施研究
        1.1.3 小麦高产的栽培措施研究
    1.2 稻麦高产的群体特征
        1.2.1 茎蘖成穗率
        1.2.2 干物质积累
        1.2.3 叶面积指数
        1.2.4 总颖花量(水稻)和总实粒数(小麦)
        1.2.5 粒叶比
        1.2.6 根系活力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3.1 存在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与栽培情况
    2.2 试验设计
        2.2.1 水稻试验设计
        2.2.2 小麦试验设计
    2.3 取样与测定
        2.3.1 茎蘖动态
        2.3.2 干物重及叶面积
        2.3.3 植株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2.3.4 叶片光合速率
        2.3.5 透光率
        2.3.6 植株氮含量
    2.4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3 结果分析
    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2 农艺与生理性状
        3.2.1 茎蘖动态和茎蘖成穗率
        3.2.2 叶面积指数(LAI)
        3.2.3 干物质积累与收获指数
        3.2.4 粒叶比
        3.2.5 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积累及运转
    3.3 根系形态与根系生理
        3.3.1 根干重与根冠比
        3.3.2 根长与根直径
        3.3.3 根系氧化力
        3.3.4 根系吸收表面积和活跃吸收表面积
    3.4 叶片光合特性与群体透光率
        3.4.1 叶片光合特性
        3.4.2 群体透光率
    3.5 氮肥利用效率
    3.6 经济效益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稻麦高产的群体生长发育特性
        4.1.2 不同栽培措施对稻麦根系形态与生理的影响
        4.1.3 不同栽培措施对光氮利用的影响
    4.2 结论
        4.2.1 本研究主要结论
        4.2.2 本研究创新点
        4.2.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2018-2019实验结果
攻读硕士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9)超级稻高产高效栽培措施的研究及其激素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词
1 引言
    1.1 国内外农业生产现状
    1.2 无机氮的吸收与代谢机理
    1.3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与代谢
        1.3.1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与代谢
        1.3.2 细胞分裂素的运输
        1.3.3 细胞分裂素的信号转导
    1.4 细胞分裂素协调植株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发育的机理
        1.4.1 细胞分裂素协调植株根-冠关系提高冠层光氮匹配的途径
        1.4.2 细胞分裂素对源-库关系的调控及提高水稻籽粒充实度的机理
    1.5 栽培措施对细胞分裂素合成代谢及作物生产的影响
    1.6 存在问题和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1 存在问题
        1.6.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意义
    1.7 本研究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与栽培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
        2.3.1 茎孽动态与SPAD
        2.3.2 干物质、叶面积
        2.3.3 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2.3.4 根系氧化力
        2.3.5 植株氮含量
        2.3.6 叶片净光合速率测定
        2.3.7 冠层温度
        2.3.8 植株氮代谢酶活性
        2.3.9 植株激素含量
        2.3.10 考种与计产
    2.4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3.2 农艺与生理性状
        3.2.1 茎孽动态与茎孽成穗率
        3.2.2 干物质积累
        3.2.3 叶面积指数
        3.2.4 SPAD
        3.2.5 粒叶比
        3.2.6 茎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的转运
        3.2.7 根系氧化活力
        3.2.8 植株氮代谢关键酶活性
        3.2.9 叶片净光合速率
        3.2.10 冠层温度
    3.3 氮素的吸收与利用
        3.3.1 吸氮量与氮肥利用效率
        3.3.2 氮素分配及转运
    3.4 细胞分裂素与氮肥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关系
        3.4.1 细胞分裂素含量
        3.4.2 冠层单位叶面积氮含量
        3.4.3 细胞分裂素与冠层叶片氮素含量及分布的关系
        3.4.4 冠层氮素含量分布与氮肥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关系
4 外源细胞分裂素对产量和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4.1 外源激素喷施试验方案
        4.1.1 试验设计
    4.2 外源细胞分裂素对植株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4.2.1 外源激素对植株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4.3 外源细胞分裂素对植株生理性状的影响
        4.3.1 外源细胞分裂素对植株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4.3.2 外源细胞分裂素对植株冠层单位叶面积氮含量及分布的影响
5 讨论
    5.1 栽培措施对超级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5.2 栽培措施对超级稻氮肥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
    5.3 细胞分裂素协调植株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及其增产增效的生理机制
        5.3.1 栽培措施调控细胞分裂素对植株根部生长发育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5.3.2 栽培措施调控细胞分裂素对植株冠层氮素分配及光氮同化的影响
        5.3.3 栽培措施调控细胞分裂素对植株颖花发育与籽粒灌浆的影响
        5.3.4 栽培措施调控细胞分裂素提高水稻氮肥利用效率与产量的生理途径
6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7 本研究的创新点
8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10)粮食作物生产系统定量调控理论与技术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 作物产量与品质形成分析理论
    1.1 作物产量形成分析理论
    1.2 作物品质形成分析理论
2 作物与环境协同调控理论
    2.1 作物与气候协同调控理论
    2.2 作物与土壤协同调控理论
3 作物生产调控技术
    3.1 产量形成调控技术
    3.2 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3.3 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4 作物生产系统定量调控体系
    4.1“三协同”定量调控体系构成特点
    4.2“三协同”定量调控指标
        4.2.1 气候-作物协同定量调控指标
        4.2.2 土壤-作物协同定量调控指标
        4.2.3“群体-个体”协同定量调控指标
    4.3“气候-土壤-作物”协同互作途径
    4.4“三协同”定量调控体系应用与效益评价
        4.4.1“三协同”定量调控体系应用
        4.4.2“三协同”定量调控体系效益评价
5 作物生产系统调控体系研究展望

四、水稻高产栽培调控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迟播粳稻温光资源利用与产量和品质形成特征及其调控研究[D]. 袁嘉琦. 扬州大学, 2021(08)
  • [2]沿江地区温光要素对优质粳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D]. 王文婷. 扬州大学, 2021
  • [3]水稻高产条件下土壤氮素供应特征及其栽培调控机制[D]. 陈良. 扬州大学, 2021
  • [4]氮敏感性不同粳稻品种的特征与机制[D]. 朱宽宇. 扬州大学, 2021
  • [5]中国特色水稻栽培学发展与展望[J]. 张洪程,胡雅杰,杨建昌,戴其根,霍中洋,许轲,魏海燕,高辉,郭保卫,邢志鹏,胡群. 中国农业科学, 2021(07)
  • [6]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的高产生理机制与栽培调控研究[D]. 徐乐.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7]水分调控措施对水稻碳水化合物积累转运及籽粒灌浆的影响[D]. 李强强. 扬州大学, 2020
  • [8]不同栽培措施下稻麦产量及群体特征研究[D]. 刘海浪. 扬州大学, 2020
  • [9]超级稻高产高效栽培措施的研究及其激素调控机制[D]. 李志康. 扬州大学, 2019
  • [10]粮食作物生产系统定量调控理论与技术模式[J]. 赵明,周宝元,马玮,李从锋,丁在松,孙雪芳. 作物学报, 2019(04)

标签:;  ;  ;  ;  ;  

水稻高产栽培防治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