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设环境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

西安建设环境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

一、西安营建环境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张静雅[2](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研究说明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何寅嵩[3](2021)在《“自建”与“他建” ——当下大理地区少数民族乡村建造组织及营建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传统建筑是我国建筑领域的重要文化遗产,在建筑文化和历史文化研究中都占有重要位置,且当下社会正处于发展转型的时期,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的乡村聚落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引发建造组织、营建模式和乡土社会的巨大变革。本文从乡村建造组织及营建模式的角度出发,以云南大理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乡村聚落为例,通过对国内外乡村建设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了解乡村建造组织及营建模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动态,结合调研和走访解读当下大理少数民族传统乡村“自建”与“他建”的建设现状。分析对比传统村落“自组织”模式与当下通行的他组织建设模式之间的相容与矛盾,旨在探索出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建造组织及营建模式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当代少数民族乡村的建设发展和传承提供一定的策略和建议,并探索未来发展的,能够适应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特殊有效的建造组织模式,为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建设的良性与永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黄媛筠[4](2021)在《地域特色视野下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营建研究 ——以榆林市清涧县高家坬村为例》文中认为中国乡村是中华地域文化的承载体,是5.5亿农村人口的美好家园,但随着乡村振兴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部分乡村原有的地域特色景观正在逐渐消失,乡村的地域特色风貌呈现趋同之势。陕北丘陵沟壑区位于陕西省北部,该地区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主要体现在丰富多样的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等多个方面,因此,如何在保留地域特色的基础上,提升其乡村的景观格局与人居环境是无法规避的实际问题。本文以乡村振兴为研究背景,以保护乡村地域特色为研究前提,以陕北丘陵沟壑区的乡村景观营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该地区乡村的类型与景观发展途径,得出了地域特色在景观营建中实现的可行性方法。首先,明确了地域特色、乡村景观、陕北丘陵沟壑区的概念及联系,整理了地域特色应用于乡村景观营建的理论基础,分析出地域特色在乡村景观营建中的作用有增强文化自信、激发景观活力、展现独特乡村风貌三点。其次,对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王宿里村、王家堡村、米脂县杨家沟村三个具有不同特色的乡村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研,分析出不同乡村在进行景观营建中对乡村特色元素侧重点,提炼出可借鉴点,归纳出共同的经验为立足产业优势、扎根文化内涵、强调参与主体三方面。再次,根据地形对陕北丘陵沟壑区的乡村进行了分类,提炼出地域特色元素,分析其表达策略,对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资源和地域特色进行了分析定位,提出了更具体的针对陕北丘陵沟壑区村落与宅院层级乡村景观特色发展的营建原则与营建策略。最后,通过选取位于陕北丘陵沟壑区内的高家坬村为实践案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与拥有的地域特色资源,在此基础上对高家坬村的村落与宅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设计,在设计中深入体现乡村景观营建中地域特色实现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为乡村景观营建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王子嫣[5](2021)在《基于群衍性理论的吐鲁番地区传统村落更新策略研究 ——以麻扎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吐鲁番地区曾是东西方文化和宗教的交汇处,是我国丝绸之路重要的枢纽之地,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古迹。现如今在乡村振新的大环境中,传统村落的更新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简单的居住需求,更是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当地居民不仅能安居,更可以乐业。本论文基于王小东先生提出的群衍性理论,以吐鲁番地区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理论分析、案例比较等方法总结分析,对该地区村落的保护更新提出适当的原则和策略。首先研究吐鲁番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通过这些基础调研的分析和总结,探寻出吐鲁番地区传统村落和民居形态的形成原因,并归纳了吐鲁番地区传统村落和民居的主要特征,分析了该地区后期新建村落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且通过梳理王小东先生提出的群衍性理论内容,从建筑的繁殖性、模糊性、逻辑性、先天群衍性以及特定环境下的认同性等特性中寻找灵感,在特定气候地理条件下,特殊民族历史文化中,探究并总结出对吐鲁番传统村落更新策略有利的智慧经验,总结其理论运用于传统村落保护和更新上应遵循的原则。其次以群衍性理论的方法论为保护更新设计指导,以吐鲁番地区的麻扎村为例,分别从村落格局、肌理街巷、公共空间、民居组团以及民居单体五个方面提出了保护更新的多元化设计方案,在保留当地村落整体风貌特色的基础上,对传统村落环境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改善,以便在适应当地农村生活的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同时,也充分保护了吐鲁番地区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风貌,以其达到经济发展、文化延续和环境保护的全方位更新目标。最后通过麻扎村的保护更新设计,总结归纳出吐鲁番地区村落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提出更新策略总结归纳。将吐鲁番地区村落肌理按照其空间结构分类,并提出村落肌理的更新应该首先以尊重原有历史肌理形态特点为前提,对原有动线与新需求交通关系进行整合优化;同时,对村落中街巷空间和公共休闲空间分别进行分类和改造意向的设计;而随着吐鲁番地区产业模式的多元化发展和村民对现代生活的追求,使得当地居民对于民居空间的需求发生改变,基于此对吐鲁番村落民居组团以及单体民居空间提出改造设计方案,通过总结出户主的三种生产生活模式,提出相适应的空间更新策略。

王振环[6](2021)在《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鼎石村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小城镇化的扩张,传统村落作为中国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传统村落在快速消失的同时,也伴随着空心化、现代化、同质化、盲目过度开发等突出问题。作为土生土长的晋南人,笔者也亲眼目睹了晋南山地传统窑洞村落被现代文明冲击侵蚀,被破坏、被遗弃、被商业化。晋南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是代表晋南地域历史以及传统农耕文化的活化石,体现了先人营建村落及村落景观的超高水平,不仅延续了十分丰富的历史信息,而且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色以及极高的研究价值。因此,保护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对于探究华夏传统农耕文明演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搜集、田野调查、访谈、归纳等方法,首先从“晋南地理环境”到“晋南山地窑居村落景观特征”逐一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并从村落的选址、界面形态及空间格局、道路形态及街巷空间特征、村落建筑肌理、院落布局等方面总结其传统山地窑居村落景观共性特征、以及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其次,在其基础上以比较典型的鼎石村作为具体的分析对象,深入分析其选址环境、景观形态、民居建筑特征以及院落空间布局等特征。而后,探究鼎石村构成景观特征的外部及内部要素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从宏观到微观,来总结鼎石村景观的保护内容。最后来探讨鼎石村的景观要素的保护策略与方法。并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其优势的景观资源进行整合,在现阶段传统村落多样的发展模式基础上,提出适用于村落自身发展的模式,并对鼎石村提出建议性的保护规划方法及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以风景园林专业角度探索出适宜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景观、文化延续及村落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及策略,希望以鼎石村的实例研究成果能够引起对晋南地区传统山地窑洞村落的重视,为当地传统山地窑居村落的保护传承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意义,为鼎石村的景观保护延续以及村落未来的规划提供新的建议性思路。

白婧羽[7](2021)在《黄土塬区地坑院营建生态智慧及热环境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地坑院是我国黄土塬区特有的一种下沉式窑洞民居形式,依托于黄土塬深厚的土层和千沟万壑的台塬地貌,继承了黄河流域的古老文明与人类原始穴居文化,是长期历史沉淀形成的反映物质文明和民族意识的传统聚落。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地坑院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智慧愈发重要,独特的人地互动方式是历代黄土劳动人民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人居智慧。现今河南、陕西、甘肃、山西等地的部分地区分布有地坑聚落,这些聚落的保护与发展也是对传统文化、生态经验的继承与延续。本文从生态智慧的角度出发,根据生态智慧的相关理论和传统民居生态智慧研究的基本要求,对关中和豫西典型地坑院聚落的环境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和经济生态四个生态智慧核心认知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从大尺度的聚落规划到小尺度的单体建筑来提取地坑聚落的生态经验。(1)根据实地调研,对豫西和关中典型地坑聚落的环境(选址、布局、空间、材料等)、文化(建筑、信仰、历史、民俗)、社会(道路、绿地、水循环、公共空间、社交等)和经济(农业、旅游业)进行分析,提取地坑聚落蕴含的薪火相传、顺应自然、人地互动和高效产业的生态智慧,具体表现为:传统手艺与礼仪节庆的民俗文化、建筑风水与营造技艺的建筑文化、天人合一与尊卑有序的信仰文化、薪火相传和世代衍息的历史文化;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选址布局、灵活布局有机生长的聚落集群、天圆地方收放有序的建筑空间、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材料运用;特殊空间邻里交流的文娱社交、多种形态的道路系统、多重功能与利用的窑皮空间、高效循环的水系统、地上地下并行的绿地系统、祠堂庙宇与历史遗迹丰富的公共空间;兼顾文化致富与资源保护的旅游业以及多元化农业经济。(2)以曲村地坑院为例进行冬夏两季的室内外热环境监测与舒适度分析,并与地面普通砖房建筑室内外热环境作对比,验证地坑院的生态节能优势与居住的舒适度。结果显示冬夏两季地坑院室内热舒适均优于地上普通建筑,两个季节中夏季热舒适优于冬季。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居民的感受提出改进措施。(3)基于对关中和豫西各地坑村落的调研以及对陕州地坑院景区的游客感知问卷,提出地坑景区的现存问题及对策,以及地坑传统聚落的发展与保护模式,提出生态设计观。

金戈[8](2020)在《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以杨陵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建设废料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大量尚有再利用价值的建设废料被运输到乡村地区进行填埋和露天堆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乡村地区生态环境整治运动纷纷展开。然而当前关于乡村地区的建设废料处理的相关研究较少,且采用“高技术、高投入”的建设废料资源化模式不符合乡村地区的发展现状,乡村地区需要探索适合乡村发展现状的建设废料资源化模式。本文以杨陵区乡村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杨陵区2018年乡村振兴与乡村建设过程中建设废料的产生量、处理现状进行调研,然后对当前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建设废料资源化模式及产业运营情况等进行分析,明晰我国当前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建设废料资源化模式与乡村建设废料处理之间存在的矛盾,通过提取乡村空间营建特质,借鉴国内外通过低技术再利用建设废料进行空间营建的研究成果和团队自身实践成果,在低碳环保、持续发展的生态价值观、以人文本、精准帮扶的社会价值观、节俭营村、传承地域文化的文化价值观影响下,提出适合乡村规划建设的建设废料资源化模式——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进而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价值层面建立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生命周期法和德尔菲法等,展开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对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效益评价。最后从城乡规划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与乡村规划建设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的乡村规划建设实施路径,针对乡村规划建设中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从完善政策引导、制定规划管控策略、科学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等方面出发,构建基于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的规划建设实施路径。。研究表明:(1)乡村地区采用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符合乡村社会发展现状,是解决乡村地区建设废料存量的“低技术”策略,且此模式对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带动作用;(2)相较于现有的建设废料资源化模式,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的综合效益更佳;(3)通过构建基于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的乡村规划建设实施路径,可以有效引导乡村规划建设中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的使用和推广。

鱼晓惠[9](2020)在《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以来,全球各地生态环境恶化使人居环境建设面临挑战,探索兼顾生活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社会效益的绿色发展道路,是21世纪的重要课题。秦巴山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具有多样的生态类型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中国内陆地区生态系统安全的坚实基础。但是,伴随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和城市用地范围的扩展,人居活动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区域中的一些重要城市如商洛,尽管人均生态足迹尚处于生态盈余状况,但城市发展中资源能源消耗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降低,环境污染逼近临界,社会经济效益增长与生态环境效益增长不匹配,城市物质空间拓展与功能空间产生矛盾,这一系列问题都聚焦于城市空间的建设发展。面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需求,解析城市空间的系统、要素与所在的生态、产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探求这一生态敏感区城市的绿色发展目标,并构建稳定、持续、动态趋向绿色发展目标的城市空间模式成为应对上述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之一。本文依据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下城市空间模式为核心构建研究框架。结合陕南秦岭地区城市空间建设的存在问题,以商洛城市空间为主体研究对象,对人居环境建设的绿色发展评价因子、指标权重、评价标准与城市空间结构因素的关联等内容,进行推导和确定,确立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以此目标为导向,分析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等视角,剖析不同空间尺度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构建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组织原则,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宏观尺度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乡空间一体多元模式,着重在于地区的生态空间与产业经济要素的循环运行,在城市集群区域的尺度下,建立系统的空间结构,促进城市流强度的提升,增进城市的外向功能量,使城市集群区域的空间联系逐渐紧密,一体化程度持续加强。中观尺度商洛城区空间复合流动模式,建立城市自然生态空间山水格局的城市“绿色支撑基底”,保障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基本生态格局,进行交通-土地复合化的城市建设用地开发,以基质连通形成“以点带面、以线带片”的流动空间效应,促进物质流、能量流的循环,形成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的互相协调。微观尺度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紧凑宜居模式,围绕“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相互结合,与城市经济系统产生互动,通过自然要素的生态调节、资源利用与物质循环的紧凑节能、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实现生活空间中的节能降耗和物质循环。在此基础上,建构多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为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组织提供新的思路。首先,基于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分析,提出商洛城市面临空间拓展导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性,山地川道地形制约下城市空间发展的受限性,城市建设用地带状蔓延的危害性,城市土地粗放扩张的低效性等问题。其次,基于城市空间价值维度和主体维度的分析,对当前绿色发展目标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对商洛城市空间要素与绿色发展要素进行提取,剖析二者的协同关系,确立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模式的目标体系。对商洛城市的空间结构进行定量与定位分析,通过生态网络分析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的特征,审视城市物质空间节点间的关系及其与整体结构的关系,揭示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趋势与现状特征,为绿色发展导向的城市空间模式提供基础条件研判与发展规律认知。第三,针对“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进行分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由地理空间单元系统、人居环境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景观生态格局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由自然生态基底、交通-土地复合基面与产业及基础设施基质的系统要素耦合构建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由个体栖居空间、生态循环空间、经济循环空间和社会化空间构建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第四,通过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系统关联特性,对城市功能空间与物质空间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从空间层级组织、空间格局组织、功能空间组织、时空阶段组织四个方面提出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综合考虑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的层级性原则,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构成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体系;依据发展的绿色程度需求,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差异性的绿色人居空间格局,依据“协调-发展-持续”三个目标阶段,构建空间模式的时序性。研究选取商洛“一体两翼”地区城市集群区域、商洛城区、商洛城市住区三个空间尺度,通过对传统人居空间单元模式和人类聚居的层级单元模式分析,提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基础构成,并阐述其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自然空间结构、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解析,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模式。并依据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构建原则,整合各个层级空间模式,建立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框架。综上所述,研究通过对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探讨,为生态资本地区城市空间绿色发展提供思路。目前以城乡规划学科为本体的绿色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通过确立城市空间的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提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建构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建立绿色发展理念与城乡规划之间的联系,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供更多的依据。

汪瑞霞[10](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二、西安营建环境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安营建环境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论文创新点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2.1.1 当代
        2.1.2 建筑学
        2.1.3 建筑理论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2.4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3.1.1 基本范围
        3.1.2 建筑理论框架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4.2.1 建筑创作论
        4.2.2 居住建筑
        4.2.3 生态建筑学
        4.2.4 建筑评价理论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4.3.1 建筑方针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4.4 本章小结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致谢

(3)“自建”与“他建” ——当下大理地区少数民族乡村建造组织及营建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缘由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问题及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回顾
        1.5.1 乡村建造的实践历程
        1.5.2 建筑师参与的乡村建造活动
        1.5.3 关于自主建造的相关理论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大理少数民族乡村“自建”模式分析
    2.1 大理少数民族乡村传统社会结构特征
    2.2 大理少数民族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主要特征
    2.3 少数民族乡村自主建造模式的核心构成
        2.3.1 建造过程的多方协作和参与
        2.3.2 组织模式的统一管理
        2.3.3 设计体系的模式化
        2.3.4 建造产业的规模化
        2.3.5 建造思想的世俗化
    2.4 大理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民居自组织建造的具体过程
        2.4.1 选址择地
        2.4.2 动土筑基
        2.4.3 “圆木架马”和动工
        2.4.4 “送木气”和穿架
        2.4.5 “上红梁”和立木竖房
        2.4.6 校正屋架,夯筑土墙
        2.4.7 上椽子
        2.4.8 屋顶盖瓦与“合龙口”仪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理少数民族乡村“他建”模式分析
    3.1 “他建”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3.1.1 自然、产业及文化因素
        3.1.2 技术、区位和政策因素
    3.2 “他建”的表现形式
        3.2.1 建筑师的“美学营乡”
        3.2.2 政府营乡
        3.2.3 主题营乡
    3.3 “他建”行为对本地乡村社区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没落的“自建”与失规的“他建”
    4.1 传统乡土社会的瓦解
        4.1.1 消失中的传统村落
        4.1.2 礼俗社会向法理社会的过渡
    4.2 大理地区传统建造模式的没落
        4.2.1 传统建造组织关系的失衡
        4.2.2 新材料新技术的冲击
        4.2.3 经济考量下的建造模式选择
    4.3 当下混乱的乡土社会和失序的乡村建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搭建“法礼性”建造模式
    5.1 制度层面——政策引导及政府管控
        5.1.1 乡村建设法规的颁布和完善
        5.1.2 法理制度驱动下的新时代乡村建造
        5.1.3 执法监督体系的完善
    5.2 当代乡村建造参与者的使命及责任
        5.2.1 建筑师——“在地”的聆听者、参与者及规则制定者
        5.2.2 工匠——地方传统技艺的保护者和传承者
        5.2.3 乡民——乡村建造的需求主体
    5.3 乡村建造中社会、市场的参与及引导
        5.3.1 教育体系的搭建和相关理论的完善
        5.3.2 市场资本的介入对乡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5.3.3 社会民间组织的参与及引导
        5.3.4 舆论媒体在乡建中的推动作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搭建“法礼性”建造体系
    6.2 研究的不足
    6.3 对未来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村民调查问卷(节选)
附录 D:调查表汇总

(4)地域特色视野下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营建研究 ——以榆林市清涧县高家坬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
        1.1.2 乡村建设的发展需求
        1.1.3 榆林市清涧县发展规划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与论文研究框架
        1.6.1 研究思路
        1.6.2 论文研究框架
2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营建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解析
        2.1.1 地域特色
        2.1.2 乡村景观
        2.1.3 陕北丘陵沟壑区
    2.2 相关理论
        2.2.1 新地域主义
        2.2.2 人文地理学
        2.2.3 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
    2.3 乡村景观构成要素
        2.3.1 生态景观要素
        2.3.2 生活景观要素
        2.3.3 生产景观要素
    2.4 地域特色在乡村景观营建中的作用
    2.5 本章小结
3 地域特色在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营建中的体现
    3.1 榆林市清涧县王宿里村
        3.1.1 地域特色实现方式
        3.1.2 可借鉴方法总结
    3.2 榆林市清涧县王家堡村
        3.2.1 地域特色实现方式
        3.2.2 可借鉴方法总结
    3.3 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村
        3.3.1 地域特色实现方式
        3.3.2 可借鉴方法总结
    3.4 归纳与借鉴
    3.5 本章小结
4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空间特点及景观营建研究
    4.1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类型
        4.1.1 塬面型
        4.1.2 支毛沟型
        4.1.3 梁峁坡型
        4.1.4 多种地形相互制宜
    4.2 乡村的地域特色元素提炼方法
        4.2.1 非物质元素
        4.2.2 物质元素
    4.3 乡村的地域特色表达策略
        4.3.1 创新性策略
        4.3.2 保护性策略
        4.3.3 适宜性策略
    4.4 陕北丘陵沟壑区地域特色乡村景观的营建原则
        4.4.1 宏观角度下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营建原则
        4.4.2 中观角度下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营建原则
        4.4.3 微观角度下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营建原则
    4.5 陕北丘陵沟壑区地域特色乡村景观的营建策略
        4.5.1 村落层级
        4.5.2 宅院层级
    4.6 本章小结
5 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营建探索——以榆林市清涧县高家坬村为例
    5.1 高家坬村概况与问题分析
        5.1.1 村落概况
        5.1.2 村落问题分析
    5.2 高家坬村地域特色资源梳理
        5.2.1 乡村特色产业资源
        5.2.2 乡村特色农业资源
        5.2.3 乡村特色文化资源
        5.2.4 地域特色资源总结
    5.3 高家坬村发展理念
    5.4 高家坬村村落规划与设计
        5.4.1 村庄布局规划
        5.4.2 道路交通规划
        5.4.4 公共空间规划
        5.4.5 基础设施规划
    5.5 高家坬村宅院景观提升
        5.5.1 丰富宅院布局
        5.5.2 建筑风貌整治
        5.5.3 闲置宅院重建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Ⅱ 图表录
附录 -Ⅲ 调研问卷
致谢

(5)基于群衍性理论的吐鲁番地区传统村落更新策略研究 ——以麻扎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群衍性理论的研究
        1.3.2 传统村落保护更新的相关研究
        1.3.3 吐鲁番地区传统村落的相关研究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村落保护更新理论与群衍性理论研究
    2.1 村落保护更新理论与案例研究
        2.1.1 自组织理论
        2.1.2 有机更新理论
        2.1.3 微更新(微介入)理论
        2.1.4 小结
    2.2 传统村落发展中的问题
    2.3 群衍性理论研究
        2.3.1 背景
        2.3.2 内容
        2.3.3 群衍性理论的实例分析
        2.3.4 基于群衍性理论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2.4 小结
3 吐鲁番地区村落概述及麻扎村现状解读
    3.1 吐鲁番传统村落的现状
    3.2 吐鲁番地区新建村落的现状分析
        3.2.1 吐鲁番地区村落的成因与要素
        3.2.2 吐鲁番地区传统村落的地域特征
    3.3 麻扎村现状
        3.3.1 自然条件
        3.3.2 历史人文
        3.3.3 旅游资源
    3.4 麻扎村村落整体形态
        3.4.1 自然山水形态
        3.4.2 村落结构形态
        3.4.3 村落垂直形态
        3.4.4 土地利用格局
        3.4.5 交通道路格局
        3.4.6 小结
    3.5 麻扎村公共建筑现状
    3.6 麻扎村民居建筑现状
    3.7 麻扎村民居建筑形制特点
    3.8 小结
4 群衍性理论下的麻扎村更新研究
    4.1 麻扎村相关研究现状
    4.2 麻扎村现状问题归纳
        4.2.1 传统风貌丧失
        4.2.2 环境卫生较差
        4.2.3 道路交通问题
        4.2.4 基础设施不足
        4.2.5 政府监管不足
        4.2.6 麻扎村保护与村民追求现代生活的矛盾
    4.3 麻扎村村域风貌保护更新
    4.4 麻扎村村落肌理保护
        4.4.1 时间感的保留
        4.4.2 场所感的营造
        4.4.3 尺度感的取舍
    4.5 麻扎村村落街巷空间更新
        4.5.1 街巷空间尺度
        4.5.2 街巷侧界面
        4.5.3 街巷底界面
        4.5.4 街巷顶界面
    4.6 麻扎村村落公共空间更新
        4.6.1 古树河流公共空间
        4.6.2 经济生产空间更新
    4.7 麻扎村民居建筑保护更新
        4.7.1 民居组团的理性设计
        4.7.2 单体民居设计的感性设计
        4.7.3 原有空间重构
5 群衍性理论下的传统村落更新策略
    5.1 群衍性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5.1.1 群衍性的设计原则
        5.1.2 群衍性的设计方法
    5.2 群衍性的更新策略总结
        5.2.1 宏观更新策略
        5.2.2 中观更新策略
        5.2.3 微观更新策略
6 结语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目录
表目录
致谢

(6)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鼎石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传统村落正面临的危机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景观特征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晋南
        2.1.2 山地窑居村落
        2.1.3 村落环境特征及景观特征
    2.2 自然环境
        2.2.1 地理地貌
        2.2.2 气候特征
        2.2.3 水文
        2.2.4 植被特征及耕作物
    2.3 人文环境
        2.3.1 历史沿革
        2.3.2 文化特征
    2.4 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现状调研及分析
        2.4.1 调研概况
        2.4.2 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的类型及分布
        2.4.3 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面临现状分析
    2.5 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的景观特征
        2.5.1 选址与环境
        2.5.2 景观界面形态与空间格局
        2.5.3 村落路径形态及街巷空间特征
        2.5.4 村落建筑肌理特征
        2.5.5 院落布局
        2.5.6 民居建筑特征
    2.6 本章小结
3 晋南乡宁县鼎石村村落景观特征分析
    3.1 鼎石村概况
        3.1.1 村落概况及发展历程
        3.1.2 区位分析
        3.1.3 自然条件
        3.1.4 村落文化
        3.1.5 村落产业
    3.2 鼎石村景观形态及空间特征分析
        3.2.1 鼎石村的选址与环境
        3.2.2 鼎石村村落景观形态特征
        3.2.3 鼎石村民居建筑特征
        3.2.4 鼎石村院落空间布局
    3.3 本章小结
4 晋南乡宁县鼎石村村落景观保护策略研究
    4.1 鼎石村村落景观现状及问题
        4.1.1 村落的景观风貌
        4.1.2 村落公共空间及景观节点
        4.1.3 村落庭院空间及传统建筑
        4.1.4 村落基础设施
        4.1.5 地域乡土文化
    4.2 当前传统村落常见的保护模式
        4.2.1 画地为牢
        4.2.2 异地再生
        4.2.3 静态定格
        4.2.4 系统传承
    4.3 鼎石村村落景观保护内容及策略
        4.3.1 鼎石村外部景观要素
        4.3.2 鼎石村内部景观要素
        4.3.3 人文及乡土文化要素
        4.3.4 成功案例研究分析
        4.3.5 鼎石村村落景观保护策略
    4.4 鼎石村村落景观保护措施
        4.4.1 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4.4.2 街巷景观的保护与提升
        4.4.3 传统建筑及院落的保护
        4.4.4 鼎石村景观公共空间的营造
        4.4.5 乡土文化的保护与活化
    4.5 本章小结
5 晋南乡宁县鼎石村村落景观发展策略研究
    5.1 鼎石村的发展现状
        5.1.1 现代与传统的矛盾
        5.1.2 村落延续与发展滞后的矛盾
    5.2 鼎石村优势资源及整合
        5.2.1 周边资源
        5.2.2 经济产业
        5.2.3 鼎石村乡土景观资源整合
    5.3 鼎石村的发展定位及发展模式
        5.3.1 传统村落发展的经验模式总结
        5.3.2 发展定位及可持续发展模式
    5.4 鼎石村村落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5.4.1 优化村落功能结构及分区
        5.4.2 观光路网规划布局
        5.4.3 鼎石村地域民俗特色内部景观要素改造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图录
附录二:表录
附录三:晋南山地窑居村落基本调研概况
附录四:鼎石村村民叙述汇总

(7)黄土塬区地坑院营建生态智慧及热环境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华民族的传统生态智慧
        1.1.2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乡村民居建设
        1.1.3 对传统聚落营造的认识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与对象
    1.4 研究现状
        1.4.1 生态智慧
        1.4.2 地坑院聚落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分析法
        1.5.2 实地监测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数据分析法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貌特征与窑洞民居
    2.1 黄土高原地貌特征与窑洞分布
        2.1.1 靠崖窑
        2.1.2 独立式窑洞
        2.1.3 地坑院
    2.2 黄土高原自然环境
        2.2.1 豫西陕州黄土塬区自然环境特征
        2.2.2 关中渭北黄土塬区自然环境特征
        2.2.3 陇东西峰黄土塬区自然环境特征
        2.2.4 地坑院民居形成的自然环境
    2.3 地坑院民居的历史文化背景
        2.3.1 原始穴居文化与黄河文化
        2.3.2 农耕文化与风水意蕴
        2.3.3 防御意识
        2.3.4 儒家思想与宗法礼制
        2.3.5 现代化对于地坑院的影响
第三章 黄土塬区地坑院聚落生态智慧分析
    3.1 文化生态
        3.1.1 民俗文化
        3.1.2 建筑文化
        3.1.3 信仰文化
        3.1.4 历史文化
    3.2 环境生态
        3.2.1 聚落选址
        3.2.2 聚落布局
        3.2.3 内部集群
        3.2.4 建筑空间
        3.2.5 材料运用
    3.3 社会生态
        3.3.1 文娱社交
        3.3.2 道路系统
        3.3.3 窑皮空间
        3.3.4 水循环系统
        3.3.5 绿地系统
        3.3.6 景观节点
    3.4 经济生态
        3.4.1 旅游业
        3.4.2 农业
    3.5 总结
第四章 地坑院热环境实测与分析
    4.1 室内外热环境现场监测
        4.1.1 监测对象
        4.1.2 监测时间与测点布置
        4.1.3 监测指标与评价指标
    4.2 冬夏两季室内外热环境监测结果分析
        4.2.1 空气温度
        4.2.2 湿度
        4.2.3 黑球温度
        4.2.4 风速
        4.2.5 光照强度
    4.3 基于热环境监测的热环境舒适度分析
        4.3.1 室内热舒适
        4.3.2 室外热舒适
    4.4 居民满意度
        4.4.1 问卷调查
        4.4.2 改进措施
    4.5 地坑院热舒适的生态智慧分析
        4.5.1 生土材料节能保温
        4.5.2 地下空间保温防风
        4.5.3 特殊结构降低能耗
        4.5.4 院心植物遮阴降温
    4.6 结论
第五章 对传统地坑聚落的保护与思考
    5.1 地坑院景区的发展
        5.1.1 陕州地坑院景区现状
        5.1.2 陕州地坑院景区发展对策
    5.2 传统地坑聚落的保护与发展
        5.2.1 整体格局——动态的整体性发展模式
        5.2.2 街巷空间——适应与共生发展模式
        5.2.3 传统建筑——管理维护与技术改进
        5.2.4 历史文化——历史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步进行
        5.2.5 生态环境——聚落内外兼顾
第六章 结论
    6.1 论文总结
    6.2 生态设计观及现代启示
        6.2.1 以“天人合一”的生态认知观加强乡村建设生态意识
        6.2.2 以“因地制宜”的景观营建观指导传统聚落景观建设
        6.2.3 以“绿色建筑”的建筑节能观引导传统聚落低碳发展
        6.2.4 以“乡土田园”的乡土美学观推动传统聚落旅游开发
        6.2.5 以“薪火相传”的民族文化观带领传统聚落保护发展
    6.3 展望
附录A 居民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以杨陵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相关概念释义
    1.3 杨陵区建设废料的产生及危害
        1.3.1 杨陵区概况
        1.3.2 杨陵区建设废料产生及处置方式
        1.3.3 建设废料危害
    1.4 杨陵区建设废料资源化模式
        1.4.1 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建设废料资源化模式
        1.4.2 基于低技术的建设废料资源化模式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乡村规划建设中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探索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1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2.1.2 国内外相关实践探索
        2.1.3 小结
    2.2 建筑废料资源化利用的价值思辨
        2.2.1 生态价值
        2.2.2 社会价值
        2.2.3 文化价值
        2.2.4 小结
    2.3 模式构建
        2.3.1 构建原则
        2.3.2 构建逻辑
        2.3.3 模式构建
    2.4 本章小结
3 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的综合效益分析
    3.1 效益分析
        3.1.1 生态效益
        3.1.2 经济效益
        3.1.3 社会效益
    3.2 综合效益评价
        3.2.1 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3.2.2 评价方法选择
        3.2.3 评价模型建构
        3.2.4 因子权重确定
        3.2.5 综合评价结果
    3.3 本章小结
4 基于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的乡村规划建设实施路径
    4.1 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的应用困境
        4.1.1 政策扶持和法律法规缺失
        4.1.2 各方参与意识薄弱
        4.1.3 拆除过程缺乏管控,源头治理意识欠缺
    4.2 规划建设实施路径
        4.2.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政策引导机制
        4.2.2 发挥规划引导作用,制定规划管控策略
        4.2.3 提升施工企业运营能力,规范管理运作模式
    4.3 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的应用实践
        4.3.1 姜嫄村
        4.3.2 上川口村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研究结论
        5.1.2 研究创新
    5.2 讨论
        5.2.1 研究不足
        5.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一 :专家打分表
    附录二 :建筑垃圾处理及资源化相关政策法规
    附录三 :乡村规划中有关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政策法规
    附录四 :现行规划指标筛选
    附录五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主要指标体系

(9)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绿色发展的全球共识
        1.1.2 秦巴山地区的生态战略意义
        1.1.3 城市空间的无序扩张导致生态环境结构失衡
        1.1.4 城市空间建设缺乏对绿色发展目标的深入关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绿色发展相关研究进展
        1.3.2 绿色城市相关研究进展
        1.3.3 空间模式相关研究进展
        1.3.4 秦巴山地区城乡人居环境研究进展
        1.3.5 国内外研究趋势与述评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5 论文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1 研究相关的科学基础
        2.1.1 系统论基础
        2.1.2 生态学基础
        2.1.3 生态经济学原理
    2.2 绿色发展理论
        2.2.1 绿色发展的缘起
        2.2.2 绿色发展的理论模型
    2.3 绿色发展的建设实践
        2.3.1 欧洲国家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2 日本的生态城镇群及循环型社会建设
        2.3.3 中国的绿色发展建设实践
        2.3.4 绿色发展建设实践的经验与不足
    2.4 绿色空间的建设实践
    2.5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1 基本概念解析
        2.5.2 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2.5.3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内涵
        2.5.4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原则
    2.6 本章小结
3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其问题
    3.1 陕南地区人居环境特征
        3.1.1 地理位置居于秦巴山地区核心地段
        3.1.2 自然生态条件优势明显
        3.1.3 人居环境建设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
    3.2 商洛城市环境状况
        3.2.1 商洛城市生态环境优越
        3.2.2 商洛城市产业经济具有转型潜力
        3.2.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
    3.3 商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及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3.1 1990-2015年商洛城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
        3.3.2 商洛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演化特征
    3.4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
        3.4.1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及空间效能
        3.4.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问题
        3.4.3 论文研究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4.1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价值取向
        4.1.1 “绿色增长”导向的城市空间扩展
        4.1.2 空间环境效能导向的城市生态安全
    4.2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2.1 现有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
        4.2.2 现有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失
        4.2.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构建
    4.3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量分析
        4.3.1 定量分析模型方法
        4.3.2 商洛城市空间发展状况评价
        4.3.3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4.3.4 基于定量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4 商洛城市空间结构的定位分析
        4.4.1 空间句法分析法
        4.4.2 商洛城市重点功能用地空间的定位分析
        4.4.3 基于定位分析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变化趋势
    4.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
        4.5.1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结构分析的前提条件
        4.5.2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模型构建
        4.5.3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评价
        4.5.4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生态关系分析
        4.5.5 商洛城市代谢系统的空间结构分析
    4.6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下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总结
        4.6.1 “绿色协调度”的城市生态空间建设均衡性
        4.6.2 “绿色发展度”的城市经济产业空间建设集约性
        4.6.3 “绿色持续度”的物质循环再利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覆盖共享性
    4.7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具有绿色发展内涵的空间模式
    4.8 本章小结
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1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1.1 垂直分异明显的地理空间系统
        5.1.2 沿水系与交通趋向分布的人居环境系统
        5.1.3 典型的“弱单核”要素流与区域经济系统
        5.1.4 “基质-廊道-斑块”楔形环拥的景观生态格局
        5.1.5 “水平+垂直”维度的绿色发展区域空间结构
    5.2 商洛城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2.1 自然生态空间——城区空间结构基底
        5.2.2 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方式——城区空间结构基面
        5.2.3 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城区空间结构基质
        5.2.4 “基底-基面-基质”的绿色发展城区空间结构
    5.3 商洛城市住区空间结构的核心要素
        5.3.1 “微气候-水系统-居住用地资源”构成的本底要素
        5.3.2 “生态循环-经济循环-社会化”的功能协同要素
        5.3.3 “节能降耗-物质循环”的绿色发展住区空间结构
    5.4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体系
        5.4.1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成
        5.4.2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研究
        5.4.3 商洛城市空间模式要素组织特征
    5.5 本章小结
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6.1 绿色发展目标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6.1.1 传统的城市空间模式
        6.1.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与空间模式
        6.1.3 “宏观-中观-微观”的层级性原则
        6.1.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差异性原则
        6.1.5 “自然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的整体性原则
        6.1.6 “协调-发展-持续”的时序性原则
        6.1.7 商洛城市绿色发展的空间模式体系构建
    6.2 商洛“一体两翼”地区一体多元空间模式
        6.2.1 自然生态空间的一体有序
        6.2.2 产业经济空间的一体循环
        6.2.3 “水平+垂直”维度的自然生态空间与产业空间立体融合
        6.2.4 “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类型的城乡空间一体多元
    6.3 商洛城区复合流动空间模式
        6.3.1 自然空间结构的生态互动
        6.3.2 经济空间结构的复合连通
        6.3.3 社会空间结构的包容稳定
        6.3.4 “功能联结-交错弹性”的城区空间复合流动
    6.4 商洛城市住区紧凑宜居空间模式
        6.4.1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的理论基础
        6.4.2 绿色人居空间单元的构成与特征
        6.4.3 1 5.0hm2规模的商洛城市住区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6.4.4 自然要素维持的生态调节
        6.4.5 资源利用与经济循环的紧凑节能
        6.4.6 “邻里-基层”社会化空间的圈层关联
        6.4.7 代谢共生的住区空间紧凑宜居
    6.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体系
    6.6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启示
        6.6.1 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的哲学内涵
        6.6.2 城市绿色发展空间结构的组织机制
        6.6.3 生态资本地区绿色发展的城市空间适宜模式
    6.7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1.2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7.1.3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结构核心要素
        7.1.4 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构建原则
        7.1.5 绿色发展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
    7.2 论文创新点
        7.2.1 通过“绿色协调度”、“绿色发展度”、“绿色持续度”内涵的量化指标建立商洛城市空间绿色发展目标体系
        7.2.2 依据绿色发展程度构建“浅绿-中绿-深绿-全绿”的人居空间格局
        7.2.3 商洛城市15hm2绿色人居空间单元构建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10)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一)文化原型保护
        (二)地域原型抽象
        (三)文脉类型转换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西安营建环境经济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自建”与“他建” ——当下大理地区少数民族乡村建造组织及营建模式研究[D]. 何寅嵩.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地域特色视野下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乡村景观营建研究 ——以榆林市清涧县高家坬村为例[D]. 黄媛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5]基于群衍性理论的吐鲁番地区传统村落更新策略研究 ——以麻扎村为例[D]. 王子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2)
  • [6]晋南传统山地窑居村落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 ——以鼎石村为例[D]. 王振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7]黄土塬区地坑院营建生态智慧及热环境评价[D]. 白婧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8]建设废料资源化低技模式在乡村规划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以杨陵区为例[D]. 金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绿色发展目标导向的商洛城市空间模式研究[D]. 鱼晓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标签:;  ;  ;  ;  ;  

西安建设环境经济的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