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阳近500年旱涝演变规律及气候预测分析

沉阳近500年旱涝演变规律及气候预测分析

一、沈阳地区近500年旱涝演变规律分析和气候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党群[1](2020)在《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然灾害是人地负向关系的集中体现。全球气候变暖时期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更高、强度更大、损失更严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均构成威胁。对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发生原因,及社会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掌握灾害规律,以防灾、减灾,维系生态环境和社会的正常运转。陕北地区对气候变化反应敏感,且在生态、社会、能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明清时期“小冰期”气候条件恶劣,整体趋冷干。本文对明代这一典型气候恶化时期,发生在生态脆弱的陕北地区的自然灾害特点、原因及影响展开研究,可丰富过去气候变化时期自然灾害研究案例,获得对灾害发生下自然-生态-社会反馈机制的认识,对从过去自然灾害中进行“灾害学习”,及现今全球变化背景下灾害防治、环境治理、人地关系调整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对明代发生在陕北地区的自然灾害史料收集、整理,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数理统计、小波分析、M-K检验、ArcGIS空间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对各类自然灾害的时空特征及灾害总体特点、灾害间关联及多灾种耦合、灾害原因及社会影响开展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明代的277年中,陕北地区自然灾害共发生404次。旱灾为最主要的灾害类型,共发生98年次,涉及1885县次。等级上“中度”占优势,大旱、特大旱对社会影响巨大。时间分布规律明显: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显着波动上升趋势,呈4阶段:少发-广发且增加-减少-快速增加,多发和广发的峰值出现在1630-1644年期间。2)季节性明显,夏季高发、广发,秋季和春季多发,冬季最少,多发连季节旱。3)具有6a、12a、25a和66a的周期性。4)1400-1409年呈现频次急剧增加的突变特征,并在1430-1439年增态更加明显。空间分异表现为:南部高、北部较低,且旱灾高频区域呈连片分布特征,分布在洛川-黄陵-黄龙,和米脂-绥德-子洲-清涧2个区域。连年持续干旱在明中后期多有发生,对区域干旱气候事件具有指示作用。(2)洪涝灾害共发生54年次,涉及313县次,等级以“中度”为主,多发于明中后期,“重度”灾害集中于明中期。在时间上的分布规律表现为: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明显波动上升趋势,呈4个阶段:无灾-较频发广发-频发但范围减少-快速增加。2)季节性特征明显,夏季、秋季多发,秋季最广发,月份上七、八月(农历)最多发、广发。3)具有6a、32a的周期性。4)1380-1389年呈现频次由少变多的突变态势,并在1430-1439年增态更加明显。灾害空间分异表现为:高频中心呈点状分布,位于榆林、富县、绥德、清涧。(3)因旱、寒冻低温、洪涝、虫、风、雹、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导致的饥荒,共发生90年次。因旱灾导致的最多(69年次)、涉及范围最广(976县次)。时间分布规律表现在:1)10a频次和县次均呈显着波动上升趋势,呈4个阶段:少发-多发广发-多发较广发-频发广发,明中、后期频发、广发,峰值出现在1630-1644年期间。2)具有4a,9a,22a,40a的周期性。3)1410-1419年呈现频次急剧增加的突变特征。空间分异表现为:存在洛川-黄陵-黄龙-富县,米脂-绥德-子洲-清涧2个高频区域。(4)地质灾害共发生31年次,以“轻度”、“中度”为主,但“重度”灾害影响更大。时间上的分布规律明显:10a频次呈显着上升趋势,综合考虑灾害发生县次划分出:无灾-增多-频发广发3个阶段。空间分异明显:高频区域多成片出现,位于洛川-黄陵-黄龙、米脂-绥德-子洲-清涧、榆林、延安-延长。寒冻低温灾害共发生28年次,以“中度”、“重度”为主,明晚期最频发、强度最大。灾害发生10a频次呈较显着上升趋势,结合灾害发生县次划分出:少发-增多-无灾-快速增加4个阶段。季节性特征明显:秋季最多发,夏、冬季次之,春季较少。空间上差异较明显,北部、中部地区较多发。雹灾共发生32年次,集中于明中后期,10a频次呈波动上升趋势,有减少-增多-平稳3个阶段,年内集中于夏、秋、冬3季,夏季最多。空间上,北部、东部较多发。虫灾共发生32年次,以“轻度”、“中度”为主,重度、特大虫灾集中于明中、后期。灾害10a频次呈上升趋势,划分为少发-增多-无灾-波动增加4个阶段。季节性显着,多发于夏秋两季。空间上,黄陵、清涧最为多发。(5)自然灾害总体呈现越到明代后期,越频发、灾情越严重:明代前期灾害较轻,中期发生频度、广度偏高,后期最频发、广发。年内季节性显着,四季均有发生,夏秋两季更集中、频繁(占总数的75.50%)。空间差异较显着,榆林,洛川-黄陵-黄龙,米脂-绥德-子洲-清涧是相对高频区域。(6)自然灾害间具有关联,多灾种耦合特征明显。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间形成普遍联系的灾害网络,饥荒位于网络中心位置。气象灾害的旱、洪涝、雹、寒冻低温、风灾间存在关联,并有耦合发生的情况。气象灾害与饥荒、疫灾、虫灾存在关联。多灾种耦合还表现为时间的群发、空间的群聚。灾害群发频度显示了8个群发期,不同群发期灾害构成类型存在差异,明末的第8群发期最为严重,灾害构成指示了当时冷干的气候特征。灾害多度识别了灾害的群聚,环境相对较好的东中部绥德-米脂-子洲-清涧区域、南部洛川-黄龙-黄陵区域的灾害群聚,表明灾害群聚与孕灾环境、承灾体均存在关系。(7)陕北地区灾害发生的原因包括自然、社会、生态环境因素。气候的冷暖干湿与自然灾害总频次、县次间,呈负相关关系:气候偏冷干时段灾害相对多发、广发。旱灾频次、饥荒县次、寒冻低温灾害县次与温度关联度更高,洪涝灾害频次、虫灾频次、地质灾害县次、风灾县次与湿度关联度更高。地质地貌因素则对洪灾、地质灾害起重要作用。社会因素表现为人口数量、土地开发利用程度与社会脆弱程度。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人口增加呈同方向变化:人口增加速度越快,灾害发生越频繁。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表现为:北部屯垦的发展与灾害分布重心的南-北移动相呼应。救灾措施失效等表现出的社会脆弱性程度增加,是明中后期特别是后期灾害更加频繁的重要原因。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森林草原植被减少和水土流失加剧。明中后期自然灾害的频发、群发,与此时期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恶化存在联系。陕北地区明代灾害与自然、生态、社会因素存在互动关系,反映出自然-生态-社会系统形成负反馈链条,是气候恶化背景下,生态环境脆弱区域人-地负向关系的集中体现。(8)各类灾害的频繁发生,对区域人口、经济发展、社会秩序、文化诸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人口死亡、流移,农业和城镇经济受损,冲击社会秩序,塑造信仰、民俗及城镇建设。

王芝兰,奚立宗,李耀辉,董安祥[2](2020)在《中国西北地区东部近546年干旱事件特征分析》文中认为以西北地区东部的17个代表站1470—2008年的旱涝等级资料和1958—2015年5—9月气象站降水量数据为基础,建立了546年中国西北地区东部旱涝等级序列,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滑动t检验等统计方法,对其干湿演变规律进行分析,详细讨论了546年极端干旱事件及干旱持续性特征。结果表明:旱涝等级资料能够较好地反映西北地区东部干旱变化的时、空特征;在百年尺度上,20世纪发生旱、偏旱最为频繁,且高值区位于宁夏及陕北;干旱尺度因子的空间分布表明宁夏东部及陕北地区的干旱持续性相对较强,陇南及陕西南部地区的干旱持续性较差;空间范围较大且强度较大的重大干旱事件对干旱的持续发生起重要作用,历史上发生在1470—1500年和1910—1940年的两次西北地区东部百年甚至两百年一遇的极端干旱事件,对该地区干旱持续性的影响较为显着。

黄建平,陈文,温之平,张广俊,李肇新,左志燕,赵庆云[3](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气候与气候变化篇》文中提出气候与气候变化一直是大气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为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在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中国科学家对国际大气科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做的贡献,分析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前瞻性的科学问题,本文根据正式发表的文献对以上的内容进行梳理,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总结:(1)气候研究,(2)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3)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4)大气活动中心与西风带对中国气候的影响,(5)气候动力学与气候模式的发展,(6)气候变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前瞻性的科学问题.

聂选华[4](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毕硕本,鲁颖,武玮婷,孙力,陈昌春[5](2018)在《清代华南地区低温灾害与旱涝灾害的相关性分析》文中提出收集并整理了清代(1644—1911年)华南地区对雪灾、冰冻、霜、霜冻、寒潮等低温事件的记载,探讨了低温灾害与旱涝灾害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相关关系。华南低温灾害频次总体东部高于西部。广州府、肇庆府以及东部潮州府为低温灾害多发的地区,这与旱灾、涝灾多发的地区一致。分析了低温冷害的周期性,华南低温冷害发生存在着6年、10年、17年、29年、54年、130年的周期,其中29年周期为第一主周期。探究了每30年低温、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县次,发现低温灾害与旱灾具有显着相关性;并发现低温灾害与旱灾、涝灾具有相似的趋势,清前期和清后期低温灾害多发,清后期尤为严重。研究揭示了清代灾害多发的特征,探索了我国清代华南地区气候灾害的时空规律,为现代气候灾害的预测研究提供依据。

钱正安,宋敏红,吴统文,蔡英[6](2017)在《世界干旱气候研究动态及进展综述(Ⅱ):主要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世界干旱气候研究动态及进展综述的续篇(Ⅱ),本文将进一步从纵向评述世界干旱气候在干旱指数、干旱区划分及分布、干旱气候变化、成因及预测等5核心内容的主要研究进展。要点如下:(1)各国先后共已提出了几十种有效的干旱指数;例如美国的Palmer干旱强度指数PDSI、标准化的降水指数SPI及卫星植被指数NDVI,特别是最前者,它们已在国内外获广泛应用。(2)当代划分干旱区时,已更多使用有效湿度判据P/PET;在近10种已有的世界干旱区划图中,以Meigs及Hulme and M arsh的图更接近实际,使用者更多;特别是后者。世界干旱半干旱区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35%左右,可分北非、澳大利亚及中蒙等8大干旱区。(3)近千年(特别近百年)的全球气候变化是以全球气温一致变暖,降水气候则更多时、空间变化为主要特征的;近百年全球平均增暖了0.560.92℃;全球增暖主要归因于温室气体CO2等排放量增加;过去60年全球干旱变化甚微;各干旱区的温、湿气候变化在年际/年代际尺度上常有增暖变干及增暖变湿两组合型。(4)世界干旱气候成因主要可分为热带海温及地形影响两大类,北非及中蒙干旱区分别是该两类的代表;全球海温(特别是热带各海区的暖海温)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分别是南撒哈尔大旱的主要及次要成因;而青藏高原等地形及环流则分别是中蒙干旱形成的主要及次要成因。(5)干旱气候预测重点要抓年代际干旱的预测,其预测仍要走天气学、统计学及动力学延伸预测相结合之路。

武玮婷[7](2017)在《清代华南地区旱涝时空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全球变化和灾害增加,研究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十分重要。历史时期灾害研究是“过去全球变化”(PAGES,Past Global Changes)和“气候变率与可预测性”(CLIVAR,Climate Variability and Predictability Programme)两大国际研究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搜集整理了 1644—1911年华南旱涝和低温灾害的文献记录,建立了灾害史料数据库,探究了 1644—1911年华南干湿的状况,多数据源、多方法、多尺度探究了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并分析了华南旱涝变化的影响因子,并探究了旱涝灾害同低温灾害的关系,探讨了华南灾害多发的地区。揭示了清末期灾害群发性特征,为华南地区防灾减灾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华南发生洪涝、干旱频次东部均多于西部,广东西部的珠江口附近和东部潮州府洪涝频次最高。对于干旱而言,广东东部的潮州府一带、珠江口附近的广州府以及海南岛旱灾发生频次最高。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探究了华南旱涝的时空分异及演变。四个空间分布型分别为全区一致型、东北—西南反向型、西北—东南走向的负—正—负分布和中部负四周正型。通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将华南旱涝变化划分为5个气候敏感区,分别为华南东南部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和东北部地区以及中南部地区。(2)建立了全区自1644—1911年的旱涝指数序列,就全区而言共有涝灾年98年,旱灾年为78年,正常年79年。洪涝发生频次总体大于干旱,在清中期干旱频次上升,清末期下降,洪涝与之相反。采用滑动T检验分析华南旱涝指数序列突变特征。在10年尺度上,有5个突变点或突变区间,其中为正值的有1690年、1753—1757年间、1863—1866年间,此时由涝转向旱;其为负值的有1669年、1883—1887年间,此时由旱转向涝。在n=30时,滑动t统计量有1处超过了 0.05显着性水平检验,且为正。说明在30a时间尺度上,旱涝在1671—1674年间发生一次由洪涝转为干旱明显突变。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CEEMD方法探究了华南旱涝的周期性特征,旱涝变化主要有三类周期,分别是2.5a、9a的年际周期、11a、18a、38a、69a的准年代际周期及125a的世纪际周期。(3)用交叉小波分别探讨了华南旱涝变化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对太阳活动、东亚夏季风变化、南亚夏季风变化三个影响因子的响应,研究发现华南旱涝对三个因子均存在显着响应。太阳黑子相对数序列同华南旱涝指数序列在多个时间域存在8—14a左右尺度、10—16a左右尺度、2—6a左右尺度的强凝聚性共振周期,太阳黑子相对数序列超前华南旱涝指数序列1个周期左右。东亚夏季风同华南旱涝在多个时间域存在30—48a尺度、4—8a尺度、64—96a尺度的强凝聚性共振周期,东亚夏季风指数序列超前华南旱涝指数序列1/2个周期左右。南亚夏季风同华南旱涝在多个时间域存在4—11a、16—56a等时间尺度的强凝聚性共振周期。(4)为探讨旱涝灾害同低温灾害发生的关系,收集并整理了1644—1911年华南对雪灾、冰冻、霜、霜冻、寒等低温事件的记载。华南低温灾害频次总体东部高于西部。广州府,肇庆府以及东部潮州府为低温灾害多发的地区,这与旱灾、涝灾多发的地区一致。通过整理古籍中对灾害发生时间的记载,探讨了低温灾害的季节特征,低温灾害的高发季节是冬季,其次是春季。分析了低温灾害的周期性,华南低温灾害发生存在着6a、10a、17a、29a、54a、130a的周期,其中29a周期为第一主周期。探究了每30年低温灾害发生的县次,洪涝灾害发生的县次,干旱灾害发生的县次,发现低温灾同旱灾具有显着相关性。并发现旱灾、涝灾和低温灾害具有相似的趋势,清前期和清后期低温灾害多发,清后期尤为严重。清后期是灾害群发的时期,三种灾害均显着增加。揭示了清末华南灾害群发的特征,并推测这可能是天体异常、环境破坏以及社会危机的综合产物。

李兴宇[8](2016)在《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时空特征挖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异常加剧,历史气候研究成为过去的全球变化(PAGES)和气候变化与可预报性(CLIVAR)两大国际研究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通过搜集整理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文献记录,对研究区历史地图进行矢量化,建立旱涝史料时空数据库,而后逐年逐站点重建旱涝等级序列。利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等方法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历史时期旱涝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划分敏感气候分区,讨论旱涝灾害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受东亚夏季风、太阳黑子数、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强迫下的响应情况。以期了解有器测资料之前历史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变化的时空规律及其可能成因。结果表明:(1)重建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早涝等级序列,干旱发生总体略多于洪涝,且平均强度较大。将前人重建的长时间降水序列、石笋δ 180值与旱涝等级序列作对比分析,证明了基于历史文献资料重建历史早涝等级序列的可行性和准确性。(2)442a间,旱涝在50a尺度上存在7次明显突变,主要经历了 3个变化阶段:1470-1595年,旱涝等级在多年平均值上下出现5次交替变化,偏旱时段多于偏涝时段;1596-1775年,旱涝等级值在多年平均值附近波动,旱涝均有发生,但偏涝时段偏多;1776-1911年,旱涝等级值常年处于多年平均值以下,总体上表现为一开始偏旱,随后转向偏涝期。旱涝变化存在3a、5a、7a、16a、25a、和87a的变化周期,其中3a、5a、16a、87a属于具有全域性的主变化周期,7a、25a周期在个别时段表现较弱。(3)从灾害频次空间分布来看,干旱灾害主要集中在区域北部的山西大部、陕北地区及山东半岛西北部;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区域东部,全区呈东部多于西部、南部多于北部的态势。EOF分解结果表明,早涝变化主要存在4个明显空间分布型,即“全区一致性”、“东西反向型”、“西南-东北反向型”和自西向东的“+、-、+”极型分布。REOF分解的结果主要给出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变化的5个敏感变化区域,将全区依次划分为黄河中下游地区中南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西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5个气候敏感分区。(4)442a间东亚夏季风变化存在准3a、准5a、准16a、准25a的年际变化周期,同时还存在89a左右的准世纪际尺度变化周期和147a左右的世纪际尺度变化周期,其中准3a、5a、准16a、准25a的变化周期与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变化周期一致。(5)旱涝变化对东亚夏季风变化和太阳活动强迫的响应明显,但在不同地区间有较大差异。在第1-4气候敏感分区(中南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西南部地区),当东亚夏季风偏强(弱),伴随太阳活动偏强(弱)时,有利于该区域干旱(洪涝)灾害多发;而在第5气候敏感分区(北部地区),当东亚夏季风偏强(弱),伴随太阳活动偏弱(强)时,有利于该地区洪涝(干旱)多发。

王涛[9](2015)在《近400年我国北方地区降水重建与多尺度变化规律研究》文中认为利用现代器测降水资料分析了我国北方(西北、华北)地区近50-60年的降水变化趋势,并对降水变化进行了分区。根据历史文献记录(旱涝等级)和树木年轮记录等代用降水资料,重建了我国北方地区公元1600年以来的降水变化序列,进而讨论了近400余年降水/湿度主要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北方不同地区降水变化规律进行对比,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西风影响区与季风影响区长时间尺度降水/湿度变化的格局,探讨了可能的驱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近50-60年,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增加、华北地区降水减少,呈现“反位相”变化特征;受到地形、地理位置及不同环流系统的影响,北方地区降水变化可以分为北疆、南疆、河西走廊、青海、西北东部及华北北部、陕西南部及华北南部6个不同的子区域。(2)过去百余年北方地区降水没有明显的线性趋势变化,20世纪前半叶北方地区整体降水偏少,后半叶的前半阶段华北地区降水偏多、后半阶段降水偏少:西北地区1980年代中后期降水开始增加。西北、华北地区20世纪前半叶降水主要呈现为“同位相”变化特征,后半叶降水呈现“反位相”变化特征。(3)重建的公元1600年以来降水变化显示,1700-1730年间,北方地区整体偏干;1880-1900年间,整体偏湿。70a、107a和10a左右的周期是北方地区降水的主要周期,西北地区以多年代际、百年际周期变化为主;西北东部及华北地区降水以年代际、多年代际周期变化为主;西北地区降水发生均值突变次数较多,而华北地区则较少。(4)各区降水量累积距平百分率显示,东、西部降水/湿度变化的“反位相”特征在近400年的大多数时段存在;多种代用资料表明,在“小冰期”阶段,西风影响区气候偏湿,季风影响区气候偏干;在“中世纪暖期”时,西风影响区气候偏干,季风影响区气候偏湿;同样表现出降水/湿度“反位相”的变化。(5)太阳活动在年代际尺度上对北方地区降水变化具有显着影响;在西北地区百年(世纪)尺度上和华北地区多年代尺度上,太阳活动对降水变化的影响同样明显。一般情况下,太阳活动(辐射)强时,西风影响区气候偏干,季风影响区气候偏湿;太阳活动(辐射)弱时,西风影响区气候偏湿,季风影响区气候偏干。西风影响区与季风影响区降水/湿度的变化对外部强迫,尤其是对太阳(活动)强迫的响应方式不同是降水/湿度“反位相”变化特征的主要原因;近几十年间,亚洲季风内部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的位相关系也是我国北方东、西部地区降水/湿度“反位相”变化的一个原因,同时人类活动在也对降水/湿度的变化有所影响。

方兰[10](2013)在《云贵地区旱涝变化时空结构及趋势判断》文中指出干旱和洪涝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近几十年来,虽然我国每年都有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防洪抗旱,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我国每年仍然有许多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涝灾害,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云贵地区,是我国旱涝灾害频发地区,其作为我国重要的地形单元,同时受到南亚季风和东亚季风的影响,是我国气候的生态脆弱区,也是全球典型的低纬高原区之一,具有十分特殊的地理区位。在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下,云贵地区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势必会对全球变化产生一定的响应。因此,研究云贵地区旱涝变化的时空特征及结构,并对未来旱涝年份做出趋势判断,不仅对当地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及防灾减灾工作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而且对全球变化研究有一定的学术贡献和科学价值。本文以1960-2011年云贵地区48个气象站点历年逐月平均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资料为基础,首先利用趋势拟合、线性回归、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空间插值、Z指数等方法分析云贵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和旱涝演变时空结构;然后运用可公度方法提取未来旱涝发生年份,结合蝴蝶结构图与可公度系结构图对未来旱涝发生年份的可能性作出时间趋势判断;最后从厄尔尼诺事件、太阳黑子活动等相关因子简要分析旱涝发生的可能原因,提出应对旱涝变化的对策及建议。经研究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气候变化特征:近52a来云贵地区气候总体呈现暖干化趋势。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值为15.93℃,并以0.16℃/10a呈上升趋势,且于1993年发生由低温到高温的显着性突变;年降水量多年平均值为813.30-1528.38mm,并以-13.26mm/10a呈下降趋势。除春季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均呈微弱上升趋势外,夏、秋、冬三季均表现为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而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分布上来看,近52a来年及四季平均气温南高北低,并存在两个低温中心和一个主要高温中心,平均气温倾向率呈自西向东逐渐减小,云南东北部和西部地区增温趋势最大,贵州东南部增温趋势最小。年降水量呈南多北少,最大值在云南省西南部地区,而年降水量倾向率呈东西反向变化,即西部地区呈增加趋势而东部地区呈减少趋势。(2)旱涝变化总体趋势:近52a来云贵地区几乎年年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涝,具有明显的年代特征,但气候变暖以后干旱程度增加而洪涝程度减小。52a中有7a出现严重区域性干旱的年份,5a出现区域性干旱的年份,5a出现严重区域性洪涝的年份,12a出现区域性洪涝的年份。年度干旱指数以20世纪80年代最大,21世纪前10年次之,70、80年代最小;年度洪涝指数以20世纪70年代最大,90年代次之,20世纪80年代最小。年度干旱、春旱呈微弱下降趋势,夏旱、秋旱呈上升趋势;年度洪涝、春涝呈上升趋势,夏涝、秋涝呈下降趋势;冬季旱涝指数时间变化趋势特征不明显。一年四季中出现干旱的可能性都很大,而夏秋季出现洪涝的可能性大。(3)旱涝频次空间结构:年度大旱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年度特涝的空间分布特征均为片状分布,发生年度大旱高频率区在云南省西南部,低频率区在贵州省北部;年度特涝高频率区在贵州省东北部而低频率区在云南省西南部。年度特旱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年度大涝的空间分布特征均为零星斑点状分布。(4)旱涝变化时间结构及趋势判断:云贵地区在未来发生旱涝年份都有很好的可公度。近52a来云南省共发生19次干旱,包括9次重旱,表现为“3-5年一小旱,8-10年一大旱”,共发生11次洪涝,包括8次重涝,表现为"20年一大涝”。从趋势判断结果来看,云南2015年发生干旱的信号比较强,2014年可能为洪涝年。近52a来贵州省共发生13次干旱,包括6次重旱,共发生14次洪涝,包括6次重涝。从趋势判断结果来看,2013年发生干旱的信号较强,2014年可能为洪涝的年。从季节尺度来看,云南在2013年、2016年、2016年、2014年分别发生春旱、夏旱、秋旱、冬旱的可能性大;贵州在2015年、2015年、2013年、2013年发生春旱、夏旱、秋旱、冬旱的可能性大。(5)经研究,在每一个厄尔尼诺发生年份的当年或前后一年都发生了大的旱涝灾害。当太阳黑子处于峰值或谷值附近时是云贵地区旱涝高发期,每个太阳黑子峰值或谷值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旱涝发生。

二、沈阳地区近500年旱涝演变规律分析和气候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阳地区近500年旱涝演变规律分析和气候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灾害的研究
        1.2.2 陕北地区自然灾害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收集、处理
        1.4.1 研究区概况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收集:数据来源与数据整理
        1.4.4 数据处理
第二章 陕北地区明代不同种类自然灾害时空特征
    2.1 旱灾
        2.1.1 年份分布
        2.1.2 年份分布的连续性特点
        2.1.3 季节和月份分布
        2.1.4 周期特征
        2.1.5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2.1.6 空间分布
    2.2 洪涝灾害
        2.2.1 年份分布
        2.2.2 季节和月份分布
        2.2.3 周期特征
        2.2.4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2.2.5 空间分析
    2.3 地质灾害
        2.3.1 年份、季节分布
        2.3.2 空间分布
    2.4 寒冻低温灾害
        2.4.1 年份、季节分布
        2.4.2 空间分布
    2.5 雹灾
        2.5.1 年份、季节分布
        2.5.2 空间分布
    2.6 虫灾
        2.6.1 年份、季节分布
        2.6.2 空间分布
    2.7 风灾、疫灾及其他灾异
        2.7.1 风灾
        2.7.2 疫灾
        2.7.3 其他灾异
    2.8 饥荒
        2.8.1 导致饥荒的自然灾害种类分析
        2.8.2 饥荒的年际分布
        2.8.3 周期特征
        2.8.4 M-K检验与突变分析
        2.8.5 空间分布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总体时空特征及特点
    3.1 自然灾害总体时空特征
        3.1.1 自然灾害的时间分布
        3.1.2 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
    3.2 自然灾害特点
        3.2.1 自然灾害种类多,旱灾为首要灾害类型
        3.2.2 发生频率高,受灾面积广
        3.2.3 灾害发生时间不均衡
        3.2.4 灾害发生空间不均衡
        3.2.5 多灾并发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关联及多灾种耦合特征
    4.1 自然灾害关联特征
        4.1.1 自然灾害关联特征分析
        4.1.2 气象灾害关联性及多灾种耦合时间特征
        4.1.3 气象灾害与饥荒、疫灾与虫灾的关联性
    4.2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时空特征
        4.2.1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时间特征——灾害群发
        4.2.2 自然灾害多灾种耦合的空间特征——灾害群聚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原因分析
    5.1 自然要素
        5.1.1 气候因素
        5.1.2 地貌因素
    5.2 人类社会
        5.2.1 人口数量变化
        5.2.2 土地开发利用
        5.2.3 社会脆弱程度
    5.3 生态环境
        5.3.1 历史时期陕北地区生态环境概况
        5.3.2 陕北地区明代生态环境恶化
    5.4 对自然灾害与自然要素、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关系的梳理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的社会影响
    6.1 对人口的影响
        6.1.1 人口数量减少
        6.1.2 人口迁移与流民
        6.1.3 灾民生活质量、健康状况低下
    6.2 对经济的影响
        6.2.1 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6.2.2 对商业经济的影响
    6.3 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6.3.1 冲击社会伦理
        6.3.2 破坏社会秩序,造成社会动荡
    6.4 对文化的影响
        6.4.1 灾害相关的信仰
        6.4.2 灾害相关的民俗行为
        6.4.3 灾害对建筑、城市建设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可能的启示
    7.3 创新之处
    7.4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气候与气候变化篇(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气候研究
3 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4 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5 大气活动中心与西风带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6 气候动力学与气候模式的发展
7 气候变化研究
8 总结与展望

(4)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5)清代华南地区低温灾害与旱涝灾害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区与资料方法
    2.1 研究区域与数据
    2.2 数据分析方法
3 史料中低温灾害的记载
    3.1 数据来源及数据库建立
    3.2 旱涝等级的确定
4 低温灾害与旱涝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一致性
    4.1 低温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4.2 低温灾害与旱涝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一致性
5 低温灾害与旱涝灾害在时间上的相关性
    5.1 华南低温灾害发生的季节特征
    5.2 低温灾害的频次变化
    5.3 低温灾害的频次变化的周期
    5.4 低温灾害与旱涝灾害在时间上的相关性
6 结语

(6)世界干旱气候研究动态及进展综述(Ⅱ):主要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干旱指数
3 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的分布
    3.1 Tannehill全球干旱区图
    3.2 Meigs全球干旱区图
    3.3 Hulme and Marsh全球干旱区图
    3.4 中蒙及中亚干旱区图
4 世界干旱气候的变化
    4.1 近百年全球和各干旱区的增暖
    4.2 近百年全球及若干干旱区的降水变化
    4.3 地质时期美国及中蒙干旱区的降水变化
    4.4 北非及中蒙干旱区的古气候变化
5 干旱气候的形成原因
    5.1 热带海温SST影响类
    5.2 地形影响类
    5.3 土地不合理利用与沙漠化
6 干旱气候的监测和预测
    6.1 干旱气候监测
    6.2 干旱气候预测
7 结论

(7)清代华南地区旱涝时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结构组织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形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2 数据来源
第三章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3.1 属性数据的处理
        3.1.1 数据库的建立
        3.1.2 资料使用的原则
    3.2 空间数据的处理
    3.3 县级站点旱涝等级值的确定
    3.4 各府历史旱涝指数的确定
    3.5 经验正交函数EOF
    3.6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
    3.7 华南全区旱涝指数的确定
    3.8 滑动T检验
    3.9 完备总体经验模态函数CEEMD
    3.10 Morlet小波分析
    3.11 交叉小波分析
第四章 清代华南地区旱涝灾害空间分布特征
    4.1 旱涝频次的空间分布
        4.1.1 涝灾频次的空间分布
        4.1.2 干旱频次的空间分布
    4.2 华南旱涝的时空演变特征
        4.2.1 华南各府旱涝的EOF分析
        4.2.2 华南各府旱涝的REOF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代华南地区旱涝灾害的时间特征
    5.1 旱涝指数序列的建立
        5.1.1 1644—1911年华南旱涝指数序列
        5.1.2 与前人重建的广东降水序列对比验证
        5.1.3 与石笋氧同位素的对比验证
    5.2 旱涝变化的基本时间特征
        5.2.1 华南旱涝基本频次特征
        5.2.2 1644—1911年华南全区不同时段旱涝频次
    5.3 旱涝灾害的突变特征
    5.4 旱涝灾害多时间尺度周期性特征
        5.4.1 旱涝指数序列的CEEMD分解
        5.4.2 IMF分量的显着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清代华南旱涝变化的影响因子分析
    6.1 旱涝变化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6.2 旱涝变化对东亚夏季风的响应
        6.2.1 东亚夏季风指数序列的周期分析
        6.2.2 华南旱涝对东亚夏季风的响应
    6.3 旱涝变化对南亚夏季风的响应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清代华南旱涝灾害同低温灾害的相关性
    7.1 史料中低温灾害的记载
    7.2 旱涝灾害同低温灾害的空间分布的相关性
        7.2.1 低温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7.2.2 旱涝灾害同低温灾害空间分布的相关性
    7.3 旱涝灾害同低温灾害的时间上的相关性
        7.3.1 华南低温灾害发生的季节特征
        7.3.2 低温灾害的频次变化
        7.3.3 低温灾害的频次变化的周期
        7.3.4 旱涝灾害同低温灾害时间上的相关性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和特色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时空特征挖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历史旱涝灾害序列的重建及时空特征研究
        1.2.2 旱涝灾害时空特征的可能成因探讨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的结构组织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2 数据来源
    2.3 数据预处理
        2.3.1 历史文献资料处理
        2.3.2 空间数据的处理
第三章 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等级序列重建及可靠性验证
    3.1 历史旱涝等级的判定依据
        3.1.1 各站点历史旱涝等级的确定
        3.1.2 区域历史旱涝等级的确定
    3.2 历史旱涝等级序列的可靠性验证
        3.2.1 重建降水序列的选取和对比验证
        3.2.2 石笋碳氧同位素的选取和对比验证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时间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最小二乘法下的多项式拟合
        4.1.2 滑动平均法
        4.1.3 滑动T检验法
        4.1.4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
    4.2 旱涝变化的基本时间特征与阶段性分析
        4.2.1 旱涝灾害的基本频次特征
        4.2.2 旱涝灾害的突变检测与阶段性分析
    4.3 旱涝灾害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
        4.3.1 旱涝等级序列的EEMD分解
        4.3.2 IMF分量的显着性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空间特征
    5.1 研究方法
        5.1.1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方法(EOF)
        5.1.2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REOF)
    5.2 不同等级旱涝灾害的空间分布
    5.3 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EOF分析
    5.4 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的REOF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时空分布的成因分析
    6.1 研究方法
        6.1.1 相关分析方法
        6.1.2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
    6.2 旱涝变化对东亚夏季风的响应
        6.2.1 年际变化关系
        6.2.2 东亚夏季风指数序列的EEMD分解
        6.2.3 不同时空尺度上的变化关系
    6.3 旱涝变化对太阳活动的响应
        6.3.1 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关系
        6.3.2 与太阳黑子周期长度SCL的关系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和特色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近400年我国北方地区降水重建与多尺度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古气候代用资料研究概述
    1.2 中国历史降水变化
        1.2.1 历史文献
        1.2.2 树木年轮
        1.2.3 其他资料
    1.3 区域降水变化特征
        1.3.1 西北地区
        1.3.2 华北地区
    1.4 选题依据及其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域及资料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资料数据
    2.3 降水变化规律研究方法
        2.3.1 趋势系数
        2.3.2 功率谱分析
        2.3.3 小波分析
        2.3.4 滑动T检验法
        2.3.5 山本(Yamamoto)法
    2.4 降水分区方法
        2.4.1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2.4.2 旋转经验正交函数
    2.5 降水重建方法
    2.6 重建序列检验方法
第三章 北方地区近60年降水变化
    3.1 降水概况
    3.2 降水变化空间特点
    3.3 降水变化时间特点
        3.3.1 西北地区
        3.3.2 华北地区
    3.4 降水变化子区域划分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北方地区近百年降水变化
    4.1 华北地区
    4.2 西北地区
    4.3 各子区域降水变化
        4.3.1 北疆
        4.3.2 南疆
        4.3.3 河西走廊
        4.3.4 青海
        4.3.5 西北东部及华北北部
        4.3.6 陕西南部及华北南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方地区近400年降水重建
    5.1 北疆
    5.2 河西走廊
    5.3 青海
    5.4 西北东部及华北北部
    5.5 陕西南部及华北南部
    5.6 序列重建的不确定性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方地区近400年降水变化时间特征
    6.1 降水干湿时段变化
    6.2 降水周期变化分析
        6.2.1 功率谱分析
        6.2.2 小波分析
    6.3 突变分析
    6.4 分析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北方东西部降水变化对比与讨论
    7.1 近400年东西部降水变化对比
    7.2 东西部地区其他资料对比
    7.3 可能的驱动机制
        7.3.1 太阳活动及其与各子区域降水变化的联系
        7.3.2 降水变化可能机制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参与科研项目

(10)云贵地区旱涝变化时空结构及趋势判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旱涝变化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1.3.1 研究区概况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气候变化背景
    2.1 气温变化特征
        2.1.1 气温趋势变化
        2.1.2 气温年代际特征
        2.1.3 气温突变检测
        2.1.4 气温变化空间结构
    2.2 降水量变化特征
        2.2.1 降水量趋势变化
        2.2.2 降水量周期分析
        2.2.3 降水量空间结构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旱涝变化统计趋势分析及频次空间结构
    3.1 Z指数方法在云贵地区的检验
        3.1.1 单站Z指数的检验
        3.1.2 区域旱涝指数的检验
    3.2 旱涝趋势变化特征
        3.2.1 年度旱涝趋势变化特征
        3.2.2 季节尺度旱涝趋势变化特征
    3.3 旱涝变化频次空间结构
        3.3.1 年度旱涝变化频次空间结构
        3.3.2 季节尺度旱涝变化频次空间结构
    3.4 分省旱涝变化特征
        3.4.1 云南旱涝变化特征
        3.4.2 贵州旱涝变化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旱涝变化的时间对称性结构及趋势判断
    4.1 云南旱涝年的时间对称性结构及趋势判断
        4.1.1 最旱年
        4.1.2 偏涝年
    4.2 贵州旱涝年的时间对称性结构及趋势判断
        4.2.1 干旱年
        4.2.2 洪涝年
    4.3 云南季节尺度旱涝的时间对称性结构及趋势判断
        4.3.1 春旱
        4.3.2 夏旱
        4.3.3 秋旱
        4.3.4 冬旱
    4.4 贵州季节尺度旱涝年时间结构及趋势判断
        4.4.1 春旱
        4.4.2 夏旱
        4.4.3 夏涝
        4.4.4 秋旱
        4.4.5 秋涝
        4.4.6 冬旱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相关因子分析及对策与建议
    5.1 相关因子分析
        5.1.1 厄尔尼诺与旱涝灾害的关系
        5.1.2 太阳黑子与旱涝灾害的关系
    5.2 对策与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沈阳地区近500年旱涝演变规律分析和气候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陕北地区明代自然灾害时空特征、原因与影响研究[D]. 党群. 陕西师范大学, 2020(02)
  • [2]中国西北地区东部近546年干旱事件特征分析[J]. 王芝兰,奚立宗,李耀辉,董安祥. 气象学报, 2020(01)
  • [3]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气候与气候变化篇[J]. 黄建平,陈文,温之平,张广俊,李肇新,左志燕,赵庆云.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0)
  • [4]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5]清代华南地区低温灾害与旱涝灾害的相关性分析[J]. 毕硕本,鲁颖,武玮婷,孙力,陈昌春. 热带气象学报, 2018(06)
  • [6]世界干旱气候研究动态及进展综述(Ⅱ):主要研究进展[J]. 钱正安,宋敏红,吴统文,蔡英. 高原气象, 2017(06)
  • [7]清代华南地区旱涝时空特征分析[D]. 武玮婷.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5)
  • [8]1470-1911年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时空特征挖掘分析[D]. 李兴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6(05)
  • [9]近400年我国北方地区降水重建与多尺度变化规律研究[D]. 王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5(10)
  • [10]云贵地区旱涝变化时空结构及趋势判断[D]. 方兰.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标签:;  

沉阳近500年旱涝演变规律及气候预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