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网上办报”:地市报跨世纪发展的新天地(论文文献综述)
甘丽华[1](2013)在《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 ——以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建构主义的理论立场,跨边界关系的理论框架,将身为团中央机关报、同时作为职业身份/认同阐释共同体的中国青年报作为个案,在国家、媒体、公众(读者)相互影响、渗透、冲突、协商的历史场景中,考察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研究发现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建构存在三种关系模式:第一、“一体化”关系模式。在这种关系模式下,中国青年报和行政体系处于“上下一体化”的框架中。团中央通过直接撰写社论、修改社论、指定社论题目和报道思路、审稿、看大样等方式直接介入中国青年报的新闻生产过程中。其领导人经常召集报社员工开会及到报社发表“纲领式”讲话。从创刊起,中国青年报就被赋予“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青年”的任务,通过上级机关精神、典型人物和事件报道对青年进行单向灌输式的影响,报纸和读者处于一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不平衡关系中。前期对读者来信的重视和运用并没有创造出公众参与发声和讨论的公共空间。这种“一体化的关系”使得媒体的独立性受到很大制约,作为读者的公众也被纳入“一体化”当中,缺乏参与协商的社会资本,无法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在“反右派”、“大跃进”等政治运动的推力下,媒体最终走向了普遍的新闻失实与“创造性地说假话”。第二、“专业控制”模式。从总体上看,这个时期的中国青年报处在新的关系机制中,其机关报色彩趋向淡化,团中央对报纸的掌控度在下降;公众(读者)的力量在上升,报纸对市场的依赖度上升,以致有记者喊出“读者是上帝”。这种新的关系机制给予了中国青年报一定的新闻实践自主性,对于团中央的“指令”不再是简单的服从,而是开始形成一种建立在职业认知上的“专业控制”关系模式中。在新的关系框架中,这一时期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的主体意识高扬,开拓了深度报道为代表的新的报道模式,在优良的“党报传统”和西方优秀同行新闻实践双向的参照系中,职业身份认同发展至一个高峰,“我们是记者,我们写新闻”成为共同的诉求;“第一是事实,第二是事实,第三还是事实”带有本土化的“新闻客观性原则”在实践讨论中得以清晰,职业规范和职业共识得以初步建立。第三、“抵抗与收编”模式。抵抗和收编是英国伯明翰学派在研究青少年亚文化时的用词,用以描述主导文化面对亚文化时的反应策略。中国青年报记者的新闻实践不能完全等同于“亚文化”,但不能否认,这份体制内的媒体发展出了和《人民日报》等“一线党报”代表的、官方赋予的或认可的等主流话语不同的文化和认同。从这个层面上,它也就具有了“亚文化”的意味。从作为抵抗的“主流大报”转型、“公司化”改制开始,中国青年报试图用“市场告别真理报模式”,试图超越“机关报”的身份。但主导文化没有坐视不管,相应采取了支持发行、改变记者考核方式等诉诸利益的“商业化”收编以及“界定”、“标签化”、引发“道德恐慌”式的“意识形态”收编。这两种收编都导致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的再次抵抗,最终结果呈现出“双输”的局面:冰点停刊,李大同、卢跃刚等一批记者“退场”,同时执政党、团中央的形象受到负面评价。在目前的新闻业,这三种关系模式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媒体中并存,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但在具体时期不同模式占据支配地位。本文最后的部分通过对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的深度访谈,探究中国青年报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状况的“当下”。访谈发现: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表现出积极的职业身份认同。这种积极的职业身份认同使得他们能够主动拒绝权力和利益的诱惑,选择继续留在新闻行业,同时也激发他们不断地在自我的层面上进行职业反思,强化专业化的职业认知。对旧有的“国家-媒体”边界的突破和建立新的边界关系的努力,来自公众(读者)的正向反馈、对污名化的社会评价的主动“隔离”,以及群体内互动在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受访者提出的一种普遍的“思想和行为的分裂”不容忽视。造成这种分裂的原因和社会整体的分裂、新闻管制以及记者收入多元化等因素有关。
包东喜[2](2011)在《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我国传媒经济持续繁荣,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传媒集团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是中国传媒业实践探索的深水区和突破点,也是新闻传播理论界和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旨在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作为框架对报业集团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进行研究,并根据对H报业集团的媒介拓展经营项目的考察来解读、阐释,近年来报业集团一般表现为突破或绕过制度约束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制度创新实践。文章在中国报业传媒的发展历程的大背景下,努力发掘原始档案材料,梳理了H报业集团经营活动的沿袭和变革过程,以说明它在尔后的拓展媒介经营项目中实行制度创新的起始基础,包括经营活动资产的形成、早期经营体制与财务体制、集团成立前的主业经营与多种经营、“企业化管理”实践、集团的组建和组建集团后的多元化经营及其产权结构。文章随即系统论述了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正式制度约束和非正式制度约束;前者包括新闻出版法规约束、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的约束、国有资产管理的制度约束和产权交易的制度约束;后者包括新闻管理部门的政治纪律、新闻宣传纪律、舆论导向管理,以及集团在长期运作中形成的财经、人事、新闻报道等各方面的机制惯例。文章分析了H报业集团项目规划原则和据此原则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制度创新理念,提出了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三类八种模式。三类就是国资经营类、国资-民资合作经营类,国资-外资合作经营类。八种就是国资经营类下的集团独资模式、跨地区品牌输出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向行政单位租赁刊号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政府委托经营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股份制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三角产权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模式、以及国资-民资合作模式和国资-外资合作模式。作者通过大量艰苦、深入的调查研究工作,获取宝贵的、鲜为人知的一手材料,系统考察了H报业集团媒介经营的8个拓展项目:《特别关注》项目、《爱你》杂志项目、《家庭保健》杂志项目、“荆楚网”网站项目、H长江崇文国际文化交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H特别书局项目、腾讯·大楚网项目和《爱篮球》杂志项目;它们分别与上述八种模式相对应,是这八种模式的典型个案。文章论述了它们的实施过程和实行的制度创新,指出:上述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制度创新模式之间,从纵向上看,基本上是依次循序发展的线性关系,从横向看,各模式之间前后照应,相互学习借鉴;后一种模式借鉴前一种模式或综合前数种模式的制度创新经验,实行诱致性变迁;每一种模式都具有一定的示范价值。在论述考察结果时,作者特别对腾讯·大楚网项目中为民营资本提供进入传媒业的途径方面的创新和国资-民资合作的产权配置的制度创新进行了深度剖析。鉴于国资-外资合作的突破意义上的重要性,文章专门阐述了作为《爱篮球》杂志项目背景的我国报刊出版领域的涉外合作现状,剖析了实施《爱篮球》项目时处理产权问题的基本思路,处理涉外合作问题的创新措施和实行涉外合作项目创新时的风险控制。文章在H报业集团开展涉外合作项目的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考,提出处理合作项目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的配置、涉外合作项目的制度建设及其评估机制,继续拓展涉外合作项目应遵循的原则等问题的对策建议。
田秋生[3](2008)在《市场化生存的党报新闻生产 ——《广州日报》个案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依托《广州日报》这一典型个案,探讨党报的市场化生存这一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课题。论文试图通过《广州日报》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市场化生存实践,从操作与理论两个层面对这一课题作出回应。论文采用个案研究法,参照市场新闻学的理论,以实地调查和深度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结合报道文本和已有文献展开研究,遵循自下而上的结论形成方式。在现实的操作层面,论文所提出的主要问题是:党委机关报的市场化生存是否可能?如何可能?宣传规范、市场规范与新闻规范能否协调?如何协调?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本文所关注的是新闻生产背后的逻辑,尤其是市场逻辑。通过这一个案,本人力图揭示,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市场逻辑如何重构了一家城市党报的新闻生产?具体而言,市场机制的引入使新闻工作者的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新闻的生产机制、报道方式、编辑加工等各个环节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此基础上试图对这些变化带来的社会效应进行评估,并进一步探讨在中国的独特历史情境中党报与市场,乃至媒体与市场的关系。导言部分,首先提出本论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说明选择《广州日报》作为个案的依据;随后对本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从而找到研究的逻辑起点;最后交代论文的理论视角、研究取向与研究过程。第一章结合《广州日报》20多年来的发展历史,从生产与营销两个方面展现《广州日报》的市场化路径,描述其从一个党组织的宣传机构转变为现代型企业的过程,寻找该报新闻生产所依附平台的市场特征。第二章分析社会转型期党报新闻生产的三重逻辑:宣传逻辑、新闻逻辑与市场逻辑,梳理三重逻辑的来源、基本理论及其对新闻生产实践产生的不同影响,并探讨三重逻辑之间的关系。第三章呈现《广州日报》的新闻宣传在市场背景下所发生的变化,分析三重逻辑尤其是市场逻辑在新闻宣传这一环节所发生的作用。第四章探讨《广州日报》转向市场化生存后在新闻理念、新闻生产机制与新闻产品设计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具体分析该报的“大新闻观”、编营互动机制与渐进式改版。第五章探讨《广州日报》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起来的四种主要报道方式——事件营销、高端出击、人情味新闻与民生服务。第六章探讨《广州日报》新闻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新闻产品的后期加工方面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包括信息的整合与梳理、信息产品的视觉包装、独具特色的导读与索引版的设置。第七章为讨论与结论部分,在前面所作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回应论文开头所提出的问题。在操作层面,总结《广州日报》的成功经验,为业界提供参照。在理论层面,立足于《广州日报》的市场创新,探讨市场与党报的关系,乃至市场与媒体的关系,勾画出中国式的市场新闻业的特殊模式。此外,还从人文历史传统、社会经济、企业个性等角度分析了《广州日报》的特殊性。
张春林[4](2004)在《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文中研究指明传媒发展水平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化,受众对传媒的消费能力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抉择转化,传媒的运作机制从计划配置向市场调节转化,这三个方面的因素促成了我国传媒策略的调整从传者中心时代向受众中心时代过渡。再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传媒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在产业化的大背景下,也有一个最终面向市场的问题。从经济学的意义来讲,面向市场就是面向消费者,对于传媒来说,就是要面向受众。在高度市场化的经济大环境中,受众将是影响传媒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本文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集中研究。 本文研究受众策略,不是孤立地从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而是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来剖析。受众身份是把握受众的一把钥匙,也是传媒策略调整的重要依据。本文从分析影响传媒发展的社会因素入手,主要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主体层面与客体层面”,“群体层面与个体层面”这三个维度对受众身份进行了深入分析。 因为受众身份在变,所以传媒的受众策略要调整。本文首先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历时性考察。在前市场化阶段,传媒无视受众的存在,受众处于一种非常被动的状态,不能也没法对传媒的发展产生任何影响,传媒运作基本上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做法。在半市场化阶段,传媒开始重视受众,受众的自觉意识、主体意识开始萌动,对传媒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还不至于决定传媒的生死,这个时期传媒的受众策略是一种服务型、满足型的。在市场化阶段,四川大学博十学位论文传媒重视受众是必然的、明智的选择,受众的主体地位、能动作用日益凸现,受众对传媒的生存与发展起决定作用,这个时期传媒的受众策略是一种细分型、精细型的。 其次,本文对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共时性考察。在分析影响传媒发展的社会因素的变化趋势和受众身份的衍化规律的基础L,木文对传媒策略要解决的儿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包括大众化一与小众化的问题,中心城市受众、周边城市受众与农村受众的问题,全国性媒体、区域性媒体与地方性媒体的问题,细分受众的度与量的问题,信息短缺、信息饱和与信息过剩的问题等等;分析了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四类媒体的受众格局变化,认为我国这四类媒体发展都还不充分,相互之户lJ的林代性竞争还没有完全形成,各自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媒介全球化问题不「iJ’回避,全球媒体必然对我囚传媒的发展构成威胁,我们必须积极应对【, 再次,本文对一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进行分类考察。中国传媒的l卜场化首先在报业取得成功,虽然报业发展红红火火,但是其中的问题也小容回避。都市类报纸可谓全面走向市场的先行者,但是其同质化竞争一又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媒资源浪费,并进而影响了都市类报纸的深度发展。木文没有对同质化竞争一味贬斥,而是认为同质化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过,都市类报纸应该寻找其长远发展的受众支撑,办出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党报是报业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深层次分析党报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党报也有一个面向市场的问题;党报发展中有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受众而有待拓宽,二是市场压力驱动必然增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中,党报的传统优势正在削弱,党报改革的关键在于和川;J创新,建立一套与市场接轨的运作机丁}jl]。免费报纸在我国刚刚起步,但是其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本文认为,尽管日前的政策环境尚不适宜免费报纸的大规模发展,不过一旦报、}仁价格政策放开,更多的市场化报纸肯定会卷入价格竞争的激流,必然会带来报业11,场的洗牌与爪组。 J播虽不是一种强势媒体,但依然有巨大的发展式‘间。木文认为,在人众化策略日趋萎缩的背景卜,)’‘播可以右小众化思路卜人(j’f乍为,“窄播”是)“播发展的必然选择;广播且有接受地点的流动性、接受!生七的轻便性、{麦受行为的随意性等适‘l’l:“窄播”的优点,J、‘播完个liJ一以在“窄播”‘!,}!工‘1二。)”播的“石‘播”策略,实质1几就是·个如},」实现频率分业化的问题;我!l;l)’‘播的频率七业四川大学博十学位论文化还很不充分,频率专业化,从受众的角度来讲,就是受众细分化;广播可以从受众群体、受众需求、接受时间等维度来细分受众,在专业频率中凸现贴近性、服务性和参与性。在其他媒体的市场挤压中,广播要“突出重围”,仅靠其自身那种单一的传播方式是不够的,还必须广泛借助电视、J一及纸、口联网等媒体平台,实现广播的跨时空延伸。 电视是己成为实实在在的第一媒体,不过其日子也不好过。频道专业化是电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些传媒研究者为电视开出的济世良方。在分析频道专业化的诸多制约因素的基础<sub>匕本文认为频道专业化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l一匕视受众的专业化接受需求;专业频道的经济来源靠什么支撑;专业特色靠什么来维持;提防专业化程度卜的同质化。木文指出,在频道专业化的同时,中国电视大众化的文章并没有做足。要缩小收视率理论数据与实?
操慧[5](2004)在《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文中提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媒介消费已经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的文化景观。媒介文化,是一种以媒介为中心,通过媒介的传播内容和形式介入社会生活,从而渐进式、渗透性地发生、扩散自身影响的亚文化。媒介与人在文化传播中建构起千丝万缕的社会关联,而这一关联就是媒介文化的内涵。而对这一内涵的形成、特征的具体研究,理应成为媒介文化理论应用性的开拓。中国晚报文化,是以中国晚报发展、运作及审美为有机构成的媒介文化,它是媒介文化发展的本土化与特色化的产物,它具有媒介文化的一般共性与晚报文化的特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晚报的持续繁荣,其作为强势媒体的普适度与社会认同度是晚报文化得以相对独立的研究前提。中国晚报从弱到强,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效益为上”的运作到市场经济时代“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的品牌经营,目前正经历着现代晚报集约化发展的转型;其蓬勃发展、开拓创新的媒介现实,为我们从媒介文化的发生、特点、内涵等主要方面去解析这一文化现象,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工具与理性思维的角度,并使这样的角度成为可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晚报的审美特征,也是中国晚报文化由来已久的被认同的文化特质。晚报在现代中国传媒中具有改革试验、创新示范的先锋性;它伴随人们的生活,成为大众日常性的媒介消费选择,并且在当今网络媒体的强有力冲击下,仍然保持着很高的接触率,拥有很高的媒介忠诚度。这些都启发我们在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视野中去认识媒介文化是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本文首次将晚报文化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从媒介研究的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出发,通过对晚报生产、传播、接受的阶段性发展的过程解析,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此建立起基本的逻辑框架。《北京晚报》的代表性与典型性,使其成为总体演绎中个案选择的必然。《北京晚报》是我国传统晚报中成功转型的代表,在走向晚报现代化的运作实践中,它所表现出的启示中国晚报文化以及媒介文化走向的深远意义,正是中国报业文化、媒介文化整体研究中由点带面的归纳的逻辑依据。对晚报的历史文献的搜集与整理,是把握晚报文化内涵与走向的重要文本。本文除了提供不同时期晚报发展的大量素材以及分析以外,还根据报纸版面的报道,整理了相关的重要“大事记”,运用一些简洁明了的版面统计,量化了晚报文化研究中的效果实证,力图弥补传统晚报研究中抽象说理、主观推断、随意定性的研究缺憾;同时,在“演绎—归纳”、“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色”的交叉论证框架下,以媒介文化的媒介事实说话,在媒介文化生发机理及以媒介人为核心的动力机制的研究视角中,客观呈现《北京晚报》的文化价值,详尽解析((J七京晚报》文化的形成、内容与特征。中国晚报以城市为中心的定位,以市民消费为取向的策略,以人文塑造为终极诉求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在中国社会市民化、世俗化的日常审美中平衡着导向,深化着取向,预示着走向。本文着眼于媒介文化与晚报研究的结合点,在个案中演绎 “晚报发展上的文人传统、晚报运作中的文人创新、晚报人文中的文人自觉”,归纳中国晚报文化现实的“有为”与“可为”;从而使研究在演绎与归纳、理论与应用、现实与未来的三重视野中找寻指导中国晚报实践、旨在提升中国晚报文化的内在规律。 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从媒介文化切入,以晚报文化的衍生性立足,围绕“需要与满足”的作用机理,对媒介文化的发生机制、模式、特点作总体推演,然后界定媒介文化的内涵,主要从它与“新闻文化”的异同比较中,归纳出媒介文化的主要功能以确立本文立足的逻辑框架:即媒介文化的发展、运作、审美三大层次是媒介文化阐释的核心要素,它是晚报文化研究的总体结构模式和逻辑演绎的思维模式。本章着重阐述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对媒介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运作以及人文实况做概括式的特性描述,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生发作文化与媒介研究的生态铺垫,它是中国媒介文化立足与发展的宏观背景与中国晚报文化特色化的阐释依据。 第二章为中国晚报文化的独立性。建立在媒介文化生发普遍机理上的中国晚报文化,是媒介文化共性与晚报文化个性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定时空中的特定产物。“社会需要与满足”的媒介化表现,对于中国晚报来说,就是使其在功能分工、政策介入的差异化选择中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总体面貌。它体现出与中国社会发展同步、与中国新闻改革同步、与中国人生活方式改变同步的本土特色。本章的重点,是对中国晚报作历史沿革的综述,并采用纵横比较的方法,客观呈现中国晚报发展、运作以及审美的特点,这是中国晚报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第三章承接第一、二章的逻辑铺垫,从二般、普遍过渡到《北京晚报》文化的个案研究。在((j匕京晚报》文化的生发研究中,注意了晚报影响力构建与扩散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对北京的地域文化特征与传媒生态作了较为充分的“全息扫描”。始终围绕晚报产品、制作、经营三个方面,在晚报人与晚报读者的传受视阂下,以媒介市场化的效益导向为中心,建构起《北京晚报》人文品牌的解读方
吴冀生[6](2000)在《“网上办报”:地市报跨世纪发展的新天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吴冀生[7](2000)在《“网上办报”:地市报跨世纪发展的新天地》文中研究说明 世纪之交,以INTERNET(因特网,又被称为“第四媒体”、“互联网”等)为代表的全球电子信息传播网络迅速崛起,对传统的大众传播形成了巨大冲击。传统报纸在广播、电视两大媒体相继出现后,又一次面临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严峻挑战。应该看到,作为最早和最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报纸一直是在不断适应社会要求、技术发展和媒体竞争过程中,求得自身的持续发展的。网络传播给报业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也为地市报业的跨世纪发展,开辟了一块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无锡日报自1997年开始筹划创办网络电子版工作。所属江南晚报于1997年3月在互联网建立站点、推出电子版
二、“网上办报”:地市报跨世纪发展的新天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上办报”:地市报跨世纪发展的新天地(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 ——以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记者职业身份认同建构的现实问题与变革路径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一、理论假设 |
二、理论视点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机关报模式与记者职业身份的变形 |
第一节 国家范围内的新闻职业规定 |
一、“完全的党报”特征 |
二、双重使命:团中央与全国青年的喉舌 |
三、开明政治家与记者身份的体制内协商 |
第二节 体制内开放与职业意识的有限导入 |
一、读者来信的时代背景 |
二、读者来信的特点 |
三、读者来信对中国青年报记者新闻实践的影响 |
第三节 职业身份认同错位:富有革命热情的“机关干部” |
一、职业动机:服从组织决定 |
二、作为批判靶子的“资产阶级新闻观” |
三、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消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闻共同体的回归与记者职业身份的建构 |
第一节 从“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的媒介转型 |
第二节 专业控制:“高水平的一致” |
一、从直接控制到专业控制 |
二、对下: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 |
三、从“政治化”向“专业化”转型 |
第三节 深度报道:“主体新闻观”的建构与解构 |
一、深度报道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内部动因 |
二、“张建伟模式”与记者职业身份内部协商 |
第四节 自我认同:从普罗米修斯到西西弗斯 |
一、群体特征:底层生活经验 |
二、自我的认同:从普罗米修斯到西西弗斯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媒介市场化变革与记者职业身份的解构 |
第一节 抵抗:夭折的公司化改革 |
一、作为抵抗的“主流大报”转型 |
二、“团中央机关报”表述的退场 |
三、失败的改革 |
第二节 商业化收编:记者考核条例争议 |
一、商业化收编之一:发行 |
二、商业化收编之二:记者考核 |
第三节 抵抗与意识形态收编:“冰点周刊”事件 |
一、“界定”、“标签化”、“道德恐慌” |
二、“反收编”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分裂 |
第一节 认同的力量 |
一、合法性认同:新闻记者是一种职业 |
二、抗拒性认同:“职业共同体”的形成 |
三、规划性认同:新闻实践的转型 |
第二节 记者职业身份/认同建构的逻辑 |
一、“国家-媒体”边界关系的突破与职业意识表述 |
二、“媒体-公众”边界关系的建构与职业意识表述 |
三、记者群体内互动:职业身份认同的内化 |
第三节 分裂感的正面价值与负面意义 |
一、“半官、半商、半文、半武”的尴尬 |
二、造成“普遍的分裂”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开放语境中记者职业身份的社会协商 |
一、“边缘突破”的困局 |
二、开放语境中记者职业身份的重构 |
三、本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2)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报业集团管理的一般问题研究 |
1.2.2 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报业集团管理研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点 |
2 中国报业传媒的发展历程 |
2.1 企业化管理阶段(1978年至1995年) |
2.2 集团化经营阶段(1996年至2003年) |
2.3 资本多元化阶段(2004年至今) |
3 H报业集团经营活动的沿袭和变革 |
3.1 H报社经营活动资产的形成 |
3.1.1 报纸创办 |
3.1.2 H报社的固定资产来源 |
3.2 H报社早期经营体制与财务体制 |
3.2.1 H报早期经营体制 |
3.2.2 H报社的财务体制 |
3.3 H报社成立集团前的主业经营与多种经营 |
3.3.1 H报社发行经营:从"邮发合一"到自办发行 |
3.3.2 H报社广告经营:广告经营的拓展 |
3.3.3 H报社成立报业集团前的多种经营探索 |
3.4 报业集团成立前的H报社的"企业化管理"实践 |
3.5 H报业集团组建 |
3.6 H报业集团多元化经营及其产权结构 |
3.7 H报业集团的制度设计与约束机制 |
3.8 H报业集团处理产权问题的正式制度约束 |
4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正式制度约束 |
4.1 设立媒介(包括报纸、期刊、网络)编辑部受新闻出版法规约束 |
4.2 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的约束 |
4.2.1 媒介的编辑业务和经营业务分开、媒体运作"事企分开" |
4.2.2 引入社会资本与跨地区经营方面的约束 |
4.2.3 文化产业投融资路径不断拓展,但传媒业仍属非国有资本的投资禁区 |
4.3 国有资产管理的约束 |
4.4 产权交易制度约束 |
5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非正式制度约束 |
5.1 新闻管理部门的非正式约束 |
5.1.1 政治纪律 |
5.1.2 新闻宣传纪律 |
5.1.3 舆论导向管理 |
5.2 集团运作机制的惯例约束 |
5.2.1 财经运作机制惯例 |
5.2.2 人事运作机制惯例 |
5.2.3 新闻报道运作机制惯例 |
5.2.4 其他运作机制惯例约束 |
6 H报业集团媒介经营项目的拓展 |
6.1 H报业集团的项目规划原则 |
6.2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制度创新 |
6.3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模式 |
7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实施过程与制度创新考察 |
7.1 集团独资模式的《特别关注》项目 |
7.1.1 《特别关注》项目的实施过程 |
7.1.2 《特别关注》项目的制度创新 |
7.2 跨地区品牌输出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项目:《爱你》杂志 |
7.2.1 《爱你》项目的实施过程 |
7.2.2 《爱你》项目的制度创新 |
7.3 向行政单位租赁刊号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项目:《家庭保健》 |
7.3.1 《家庭保健》项目的实施过程 |
7.3.2 《家庭保健》项目的制度创新:国有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产权合作 |
7.4 政府委托经营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项目:荆楚网 |
7.4.1 荆楚网项目的实施过程 |
7.4.2 荆楚网项目的制度创新:主流网络媒体运行政府网站 |
7.5 股份制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的H长江崇文国际文化交流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
7.5.1 长江崇文项目的实施过程 |
7.5.2 长江崇文项目的的制度创新 |
7.6 三角产权模式的集团内外国有资本融合项目:湖北特别书局 |
7.6.1 湖北特别书局项目的实施过程 |
7.6.2 湖北特别书局的制度创新 |
7.7 国资-民资合作模式的腾讯·大楚网项目 |
7.7.1 腾讯·大楚网项目的实施过程 |
7.7.2 腾讯·大楚网项目的制度创新 |
8 国资-外资合作模式:《爱篮球》项目 |
8.1 实行国资-外资合作的背景:我国报刊出版领域的涉外合作现状 |
8.2 《爱篮球》项目的实施过程 |
8.3 《爱篮球》项目的制度创新 |
8.3.1 借鉴国资-民资合作的商业网站腾讯网·大楚网的运作经验 |
8.3.2 产权制度的创新 |
8.4 对《爱篮球》项目所体现的H报业集团涉外合作项目的产权制度创新的评析 |
8.4.1 产权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
8.4.2 H报业集团涉外合作项目的产权制度创新的基本依据 |
8.4.3 H报业集团涉外合作项目的产权配置 |
8.4.4 H报业集团开展涉外合作项目的制度建设 |
8.4.5 开展涉外合作项目制度建设的评估机制 |
8.5 H报业集团继续拓展涉外合作项目的原则 |
8.5.1 强化涉外合作项目在H报业集团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
8.5.2 充分估计并着力规避涉外合作项目制度继续创新的风险 |
8.5.3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二次修正)》等法律规定为准绳 |
8.5.4 高度重视涉外合作项目的交易成本问题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3)市场化生存的党报新闻生产 ——《广州日报》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探讨 |
三、研究路径 |
第一章 《广州日报》的市场转型与产业化运作 |
第一节 工业化大生产平台的搭建 |
一、印力扩张 |
二、跨世纪人才战略 |
三、扩版战略 |
第二节 现代营销体系的铺设 |
一、自办发行 |
二、广告营销 |
第二章 市场背景下制约党报新闻生产的三重逻辑 |
第一节 逻辑梳理:来源、理论、实践 |
一、宣传逻辑:理论、实践、制度保障 |
二、新闻逻辑:理论、实践、约束机制 |
三、市场逻辑:由来与影响 |
第二节 关系探讨:冲突与相容 |
一、新闻逻辑与宣传逻辑之间的关系 |
二、新闻逻辑与市场逻辑之间的关系 |
三、宣传逻辑与市场逻辑之间的关系 |
第三章 市场背景下的党报宣传 |
第一节 理念变革与版面调整 |
一、宣传理念的变革 |
二、扩版与改版 |
第二节 日常性宣传 |
一、采写与编排方面的指导思想 |
二、日常宣传的基本状况 |
第三节 阶段性重大宣传 |
一、“寻找最可爱大兵”系列报道:将宣传变成人情味故事 |
二、“重走长征路系列报道”:用现实讲述历史 |
三、十七大宣传报道:将会议新闻做成信息解读 |
第四章 行销导向下的新闻生产之一:理念、机制、新闻产品设计 |
第一节 “大新闻”观与编营互动机制的形成 |
一、新闻理念的变迁 |
二、“六面魔方”论的提出:中国式的“整合新闻纸” |
三、编营互动机制的形成:推倒“国家”与“教堂”之间的围墙 |
第二节 渐进式改版:市场理念下的新闻产品设计 |
一、改版概貌 |
二、市场目标与产品设计 |
三、小结 |
第五章 行销导向下的新闻生产之二:新闻报道方式 |
第一节 事件营销 |
一、凡有大事,必看《广州日报》 |
二、预期性重大事件报道个案:关于香港回归的两次策划报道 |
三、突发性事件报道个案:九江塌桥事故报道 |
四、小结 |
第二节 高端出击 |
一、“中国经济50人论坛广州研讨会”系列报道 |
二、“香港回归十年——名人专访特别报道” |
三、“日本泡沫经济启示录”与“美国次贷危机大扫描” |
第三节 人情味新闻 |
一、A3版考察 |
二、报道个案一:对“郭云摔死小孩”事件的报道 |
三、报道个案二:“美女征婚”系列报道 |
第四节 民生服务 |
一、民生新闻:为市民排忧解难,贴身服务 |
二、专版:提供全面的生活资讯 |
三、动因分析 |
第六章 行销导向下的新闻生产之三:新闻产品的后期加工 |
第一节 信息的梳理与包装 |
一、信息的整合与梳理 |
二、信息产品的视觉包装 |
第二节 导读与索引版的设置 |
一、导读与索引版的推出 |
二、效果与影响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市场、城市党报与新闻生产 |
第一节 “广州日报模式” |
一、党报的的市场困境与《广州日报》的生存策略 |
二、中国社会转型期党报有限商业化新闻生产模式 |
第二节 “广州日报模式”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
一、《广州日报》的区域媒介生态环境 |
二、作为社会行动主体的广州日报人 |
结束语:实现政府、公众、媒体在市场中的良性互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受众身份——传媒策略调整的重要依据 |
上编 传媒受众策略的历时性考察 |
第一章 前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前市场化阶段影响传媒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
一、社会形态的两次更迭 |
二、经济结构的多元到单一 |
三、外部环境的封闭半封闭 |
第二节 前市场化阶段受众身份的基本特征 |
一、受众身份政治层面擢升,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则无足轻重 |
二、强调受众身份集体层面,忽视甚至无视个体层面 |
三、重视受众身份客体层面,忽视甚至无视主体层面 |
第三节 前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分析 |
一、传媒运作的基本状况 |
二、受众策略的基本特征 |
三、受众策略的成因分析 |
第二章 半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半市场化阶段影响传媒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
一、市场作用的凸现 |
二、对外开放的递进 |
第二节 半市场化阶段受众身份的基本特征 |
一、受众身份政治层面淡化、经济层面凸现、文化层面受重视 |
二、受众身份群体层面的解放与个体层面的显露 |
三、受众身份客体层面的复位与主体层面的萌动 |
第三节 半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分析 |
一、传媒运作的基本状况 |
二、受众策略的基本特征 |
三、受众策略的成因分析 |
第三章 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市场化阶段影响传媒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 |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 |
二、从对外开放到融入全球化体系 |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 |
第二节 市场化阶段受众身份的基本特征 |
一、受众身份文化层面的擢升 |
二、受众身份个体层面的彰显 |
三、受众身份主体层面的尊重 |
第三节 市场化阶段传媒的受众策略分析 |
一、传媒运作的基本状况 |
二、受众策略的基本特征 |
三、受众策略的成因分析 |
中编 传媒受众策略的共时性考察 |
第四章 受众身份的衍化趋势和传媒策略的现实问题 |
第一节 影响受众策略调整的几大社会变化趋势 |
一、从经济体制的角度来看 |
二、从城乡二元结构变化的角度来看 |
三、从开放程度来看 |
四、从社会思潮来看 |
五、从社会制约机制来看 |
第二节 受众身份的衍化趋势 |
一、从受众身份政治层面、经济层面、文化层面的维度来看 |
二、从受众身份群体层面、个体层面的维度来看 |
三、从受众身份主体层面、客体层面的维度来看 |
第三节 传媒受众策略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
一、大众化与小众化 |
二、中心城市受众、周边城市受众、农村受众 |
三、全国性媒体、区域性媒体与地方性媒体 |
四、细分受众的度与量 |
五、信息短缺、信息饱和与信息过剩 |
六、主体性与主体间性 |
七、专业性媒体与综合性媒体 |
八、同质竞争与异质竞争 |
第五章 四类媒体之间的受众格局 |
第一节 受众格局的现状分析 |
一、各类媒体的优势与不足 |
二、各类媒体的发展状况 |
第二节 受众格局的趋势展望 |
一、各类媒体的发展空间分析 |
二、传统媒体结“网”捕“鱼” |
第六章 全球媒介语境中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如何看待世界的全球化 |
一、全球化是必然趋势 |
二、对全球化的辩证理解 |
第二节 传媒的全球语境与中国思路 |
一、媒体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
二、中国的传媒开放思路 |
第三节 中国传媒如何应对全球化 |
一、正确对待国外传媒的入侵 |
二、传统的受众意识有待更新 |
三、壮大自身实力是关键 |
下编 传媒受众策略的分类考察 |
第七章 报业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正视晚报、都市报的同质化竞争 |
一、同质化竞争的受众背景分析 |
二、如何看待同质化竞争 |
三、同质化竞争的制约因素 |
四、晚报、都市报可持续发展的受众依托 |
第二节 党报期待雄风再振 |
一、党报的受众策略述评 |
二、党报的市场化之路 |
三、党报的优势如何挖掘 |
第三节 积极应对免费报纸的挑战 |
一、免费报纸的受众背景分析 |
二、免费报纸的运作规则 |
三、价格大战与免费报纸 |
四、报业价格放开的设想 |
第八章 广播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如何发挥广播的窄播优势 |
一、广播“窄播”的受众背景分析 |
二、广播在“窄播”中再生 |
三、广播“窄播”的优势 |
第二节 频率专业化空间的拓展 |
一、广播频率专业化的现状 |
二、广播受众细分的基本维度 |
三、专业频率突出“三性” |
第三节 对其他媒体平台的借助 |
一、平面媒体平台 |
二、图像平台 |
三、互联网平台 |
第九章 电视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频道专业化中的受众挖掘 |
一、频道专业化的受众背景分析 |
二、专业频道的发展现状 |
三、频道专业化的必然趋势 |
四、频道专业化的制约因素 |
第二节 缩小收视率理论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的差额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亟待开发的农村收视市场 |
三、没地域的受众与有地域的节目 |
四、易变的观众与缺乏对路的节目 |
第三节 全球电视竞争中的受众争取 |
一、中国电视面临的全球化冲击 |
二、电视开放政策分析 |
三、挖掘本土市场与开辟境外市场 |
第十章 互联网络的受众策略 |
第一节 互联网的国际背景与中国问题 |
一、与发达国家相比的差距 |
二、潜在的发展空间 |
第二节 亟待充分挖掘的多媒体优势 |
一、互联网络多媒体文本的现状 |
二、多媒体的制约因素与必然趋势 |
第三节 理应具有的大传播思路 |
一、我国互联网应对大传播的准备 |
二、大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 |
三、从语言层面到文化层面 |
第四节 不可忽视的主流意识形态阵地 |
一、主流意识形态网站的现状分析 |
二、网络传播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 |
三、巩固和扩大网络阵地的建议与对策 |
结语:走向受众中心时代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声明 |
读书期间主要论文 |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5)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衍生性 |
第一节 媒介文化的发生 |
一、媒介文化的发生机理:社会需要与媒介满足 |
二、媒介文化的发生模式:三个面向的历时交错与循环回归 |
三、媒介文化的发生特点:同步性与同构性 |
第二节 媒介文化的内涵 |
一、媒介文化的一般涵义 |
二、媒介文化的主要特征和主要功能 |
三、媒介文化内涵的有机构成 |
第三节 媒介文化的中国特色 |
一、媒介发展:传统媒介与电子媒介并存混合 |
二、媒介运作:“内容为王”与“品牌经营”并重导向 |
三、媒介人文:媒介自律与文化自觉并立兼顾 |
第二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独立性 |
第一节 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 |
一、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机理 |
二、中国晚报文化的发生特点 |
第二节 晚报文化的内涵 |
一、晚报文化的涵义 |
二、晚报文化的有机构成 |
第三节 晚报文化的中国特色 |
一、中国晚报的历史沿革 |
二、中国晚报的运作 |
三、中国晚报的人文特色 |
第三章 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 |
第一节 《北京晚报》文化的发展沿革 |
一、《北京晚报》文化生发的条件 |
二、《北京晚报》发展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北京晚报》的媒介运作 |
一、晚报产品的全新运作 |
二、《北京晚报》经营的攻略化运作 |
三、早攻晚守的运作个案:一社两报的合力联动 |
第三节 《北京晚报》人文:晚报,不晚报 |
一、《北京晚报》的人文意识:人、城、报的相对统一与同一 |
二、《北京晚报》的文本策略与审美特征 |
第四章 中国晚报文化的发展走向 |
第一节 现代报业与晚报现代化 |
一、现代报业的形态与功能特征 |
二、晚报现代化 |
第二节 “后喻文化”语境中的晚报文化走向 |
一、“后喻文化”语境中的晚报读者 |
二、晚报文化的发展走向 |
第三节 晚报人的精神守望与文化书写 |
一、新型媒介知识分子的含义 |
二、现代晚报人—创新不断的复合型知识分子 |
三、晚报人的精神守望与文化书写 |
附录 |
1、《北京晚报》大事记 |
2、《北京晚报》的版面流变 |
3、《羊城晚报》、《新民晚报》、《北京晚报》副刊栏目比较 |
4、中国晚报基本情况 |
5、中国晚报协会会员各大区全名单 |
6、中国晚报集团化经营模式 |
参考文献 |
本人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声明 |
后记 |
四、“网上办报”:地市报跨世纪发展的新天地(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 ——以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为例[D]. 甘丽华. 武汉大学, 2013(04)
- [2]传媒集团经营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 ——H报业集团拓展媒介经营项目的考察[D]. 包东喜. 华中科技大学, 2011(12)
- [3]市场化生存的党报新闻生产 ——《广州日报》个案研究[D]. 田秋生. 复旦大学, 2008(03)
- [4]当代中国传媒的受众策略研究——从社会转型中受众身份衍变的角度[D]. 张春林. 四川大学, 2004(02)
- [5]中国晚报文化研究——作为个案的《北京晚报》文化[D]. 操慧. 四川大学, 2004(02)
- [6]“网上办报”:地市报跨世纪发展的新天地[J]. 吴冀生. 江南论坛, 2000(10)
- [7]“网上办报”:地市报跨世纪发展的新天地[J]. 吴冀生. 新闻通讯,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