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滨海高尚人文社区内涵及魅力(论文文献综述)
张运春[1](2018)在《从贰臣到望族—沂水“刘南宅”历史研究(明末以来)》文中研究表明“刘南宅”一词是明清以来沂水地方社会形成的“文化符号”,最初只有“建筑空间”的涵义,专指当地望族刘氏的家宅——“八卦宅”。随着家族发展和社会声望的不断扩大,“刘南宅”又渐渐成为沂水望族刘氏的家族代号。综观刘氏历史,从晚明到清末,“刘南宅”相继经历了“移民”“商人”“士人”“贰臣”“望族”的身份转变,其中“贰臣”与“望族”是清代以来“刘南宅”最典型的身份特征。受家族迁徙、政局动荡、皇权更迭、舆论转向、社会流动等诸因素影响,在向“望族”身份衍进的过程中,“刘南宅”的生存、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始终面临“身份认同”的困扰。尤其以明清易代之际,四世刘应宾从“明臣”到“清臣”的身份转变所造成的影响最为深刻。通过政治身份的转变,“刘南宅”重要人物刘应宾确保了乱世之中家族的生存、延续,但也付出了相当沉重的代价——身仕两朝的特殊经历成为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对其家族的后续发展造成了困扰。从某种意义来说,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笼罩下,“贰臣”后裔一直背负着较为沉重的社会舆论压力。因此,除了采取投身举业、乐善好施等一般性生存策略之外,刘氏精英也在不断进行身份调适和形象建构,以缓和这种相对紧张的社会关系。刘氏并非当地土着,移民身份使其先祖备受地方歧视。尽管二世刘志仁经商致富、累致千金,但依然被当地土着看作外乡人,没有得到地方社会的身份认同。在晚明士商互动频繁的社会环境下,为了提高社会地位,刘志仁及其子刘励鼓励子弟投身举业,以实现由商入士的身份转换。四世刘应宾举业成功、步入仕途后,刘家得以跻身仕宦阶层。伴随家庭身份的转变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刘氏开始出现礼佛施捐、营建书斋、望族联姻、邀请名人题写墓志铭等文化活动,这使其在当地逐渐声名鹊起,从而为清代的望族之路打下了基础。与此同时,在晚明党争不断、贪渎成风的政治乱局中,刘氏也一度遭受着政治风险和挑战:吏部文选司郎中刘应宾屡因官员铨选与阉党、权贵、时论发生冲突,备受诟议,成为清代南明史家笔下的“贪官”。明清易代之际,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生着剧烈变动。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内,士大夫的政治思想和实践往往呈现不同的状态,出处选择成为当时士大夫群体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受晚明以来“阳明心学”“泰州学派”“李贽邪说”以及佛道思想的影响,刘应宾并没有“死社稷”,而是顺应时势、明哲保身,对满清统治者采取了合作态度。这既是出于保全身家、恢复社会秩序的现实需要,也与刘应宾仕途蹭蹬的个人经历和听天由命的宿命论思想有密切的关联。顺治二三年间,刘应宾曾任安徽巡抚要职。莅任后,刘应宾在政治上采取了晓谕徽民、解散乡兵、革除杂税等有效措施,在军事上协调诸军迅速平定了“土寇”“湖贼”以及残明政权的抗清运动,为清军平定皖省之乱做出了巨大贡献。尽管刘应宾抚皖期间卓有政绩,但满清统治者对其始终怀有疑虑。这与清初满清政权对待汉人知识分子的政策有关。一方面,清廷对汉族知识分子在夺取天下过程中的作用极为重视,不断吸纳汉族士人进入新政权;另一方面,清廷对担任巡抚要职的汉族士人并非十分信任。随着军事形势的好转,清廷大量任命汉军旗人担任地方督抚,取代了汉族士人的位置。在这一背景下,因“次子刘珙抗清”“滥给武职劄付”等事牵累,刘应宾旋遭清廷革职,只能侨寓淮扬,面临“不明不清”的“身份认同危机”。清初,针对“贰臣”的社会舆论相对宽松。侨居扬州期间,通过与当地官员、降清明臣、明遗民、山人等各色文人所展开的诗酬唱和、咏物怀古、共同游览文化遗迹等文化活动,刘应宾建立了较为广泛的人脉网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身份认同危机。基于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双重压力,刘应宾进行了一系列自我形象建构活动,这包括出版《平山堂诗集》、撰写回忆录《江南抚事》和自传笔记《遇仙记》、创造“南向叩头”的春节仪式等。通过上述文化实践活动,刘应宾自我构建出“易代文人”“国家忠臣”以及“通仙”的历史形象,这为后世的道德教化、宗族建设并最终发展成为当地望族埋下了伏笔。随着清朝统治日趋稳定,程朱理学所倡导的“忠孝”观念逐渐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尤其乾隆皇帝下令编撰《贰臣传》之后,针对“贰臣”的社会舆论转向严苛。在这种情况下,“贰臣”经历所造成的困扰开始凸显,成为刘氏家族发展过程中无法绕跃的难题。在传统“忠孝”观念影响下,“刘南宅”不得不面临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双重舆论压力。因此相对来说,“刘南宅”的望族之路远较同期一般士大夫家族艰难。为了家族兴旺发达,刘氏精英秉承士大夫文化传统,在家族内外都做出了许多不懈的努力。在家族之外,以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思想为导向,刘氏精英或者出仕为官,勤政爱民;或者不乐仕进,造福桑梓。这为“刘南宅”在当地赢得了良好的声望。作为沂水县举足轻重的地方力量,刘氏精英一方面广泛参预县志编撰、倡建书院、散财赈灾、周济弱贫、保卫地方等当地公共事务;另一方面,刘氏家族还延续了望族联姻的文化传统,从而进一步拓展和巩固了刘家在当地的权力网络。通过上述努力,“刘南宅”在国家层面和地方社会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认可,这为刘氏望族身份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刘氏精英对易代之际“贰臣”特殊历史经历的负面影响心知肚明,在家族内部开展了相应的形象建构和身份调适活动。在族谱编撰中,刘氏精英通过“造神”“失忆”“名人效应”等手段,对“历史信息”进行了巧妙的改造、再现和重构,形成了对刘氏发展有利的“历史记忆”:他们将祖先早期历史中具有神话色彩的故事编入了族谱,形成了“家族神话”,从而围绕刘志仁、刘应宾、刘玮等刘氏先世营造出“通仙”的形象,令世人望而生畏;在日常民俗实践活动中,他们通过“八卦宅”“宝善堂”“薄葬但场面要大”等“民俗实践”和“民俗符号”将“刘南宅”营造出神秘、慈善、神通广大的社会形象;在沂水方志的撰修过程中,刘氏精英充分发挥地方大族的社会影响力,将刘氏家族的科举盛绩和他们先祖的光辉事迹导入了地方志中,使之成为县域公共历史的组成部分。通过上述活动,“刘南宅”被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这使当地民众对其充满敬畏,“刘南宅”成为当地县衙之外的文化、政治中心。由于“刘南宅”在当地拥有无与伦比的话语权和控制力,当“家族神话”流传到民间社会,又逐渐衍化出“纯阳画图”的社会神话。这就使“刘南宅”更加富有神秘主义的色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弥、淡化了“特殊历史”的负面影响。通过一系列文化符号和形象建构活动,刘氏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在主流意识形态下与国家、社会的紧张关系,从而树立和巩固了“刘南宅”在当地的政治、文化权威,成为沂水县赫赫有名的科举望族。尽管通过上述努力,“刘南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贰臣”话语困境,并最终发展成为当地望族,但“贰臣”身份标签所带来的历史包袱始终存在。一方面,刘应宾仕明降清的经历已成为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并以传说、官方书写、民间野史为载体,成为无法抹去的历史记忆。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个体,“刘南宅”无法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对抗,只能被动适应和主动调适。在清代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下,“贰臣”身份屡屡成为质疑、诟病刘氏家族的社会话题。作为地方权威和民众关注的焦点,“刘南宅”的历史、文化一度成为当地民间社会文化建构和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在国家政治衍进和社会观念变迁的过程中,“刘南宅”并非诸事顺遂、事事如意,也曾面临严峻的挑战:雍正朝推行的摊丁入亩制度触及精英阶层利益,这使国家与地方力量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乾隆朝编撰《贰臣传》,使得针对降清明臣的社会舆论开始转向严苛;随着下层民众向上流动的机会增多,旧的科甲精英面临新贵们对他们作为文化和社会仲裁者的地位发起挑战;在清末资产阶级激进派倡导的“汉族主义”及后来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下,士绅阶层被视为封建余孽、革命的对象。这些都对“刘南宅”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冲击。在上述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变革中,由于统治权与诠释权转移造成的价值错乱,“刘南宅”的历史和形象成为当地民众“情感表达”“记忆建构”的素材,形成了“’刘南宅’与青州旗城”“蒲松龄坐馆’刘南宅’”“李五将军”“’刘南宅’风水发迹”、“刘纶襄夜访’刘南宅’受辱”等社会传说。这些传说无不是当地民众基于某种社会观念对“刘南宅”的讽刺、质疑和挑战,是当时历史情境下民众思想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反映。通过以“刘南宅”为中心进行的一系列民间文学杜撰,当地民众表达出在社会走向、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等方面的情绪和主张。
王文刚[2](2018)在《北海市居住小区文化景观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文化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群体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共同的精神归属感。文化意识和地理环境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构成了人们生存的空间环境,并传递出一定的情感,这就是文化景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科学、合理的文化景观环境能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能提高国民素质和审美情趣,能确保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树立。首先,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分析文化景观理论,整理国内外主流研究理论,对优秀景观设计案例进行理解和思考,分析归纳北海市文化景观设计符号,通过设计元素的整合和选取,提炼出居住小区文化景观设计理论和方法。其次,通过北海市(海城区、银海区)有代表性的5个居住小区进行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同时,实地考察北海市区各个片区以及合浦县等20个(包含高、中、低档次的居住小区)小区文化景观的实际情况,发现北海市目前的居住区文化景观建设主要有内涵缺失,传统文化体现较少,地域文化特色不突出等诸多问题。最后,结合北海市发展现状,通过北海市城市发展背景和地域文化的分析,提出今后北海市城市居住区景观建设中文化景观设计的思路和策略。进一步倡导北海市居住区的设计理念要把传统文化、当地特色和时代发展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北海特色旅游资源的优势,缔造舒适、有特色的滨海居住区。本文通过对文化景观的研究和分析,总结文化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问卷和公司访谈了解北海市居住区景观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在于提取、归纳、整合等设计手法设计出符合北海文化发展的元素符号;提出北海市文化景观设计的基本策略,并对北海市以及周边滨海城市今后的文化小区景观设计提供参考,打造特色人居环境。
《安家》编辑部[3](2016)在《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名盘》文中研究说明
郑慧铭[4](2016)在《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文中研究表明闽南地区位于福建省的东南部,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包含泉州、厦门和漳州的文化核心区,还包含潮汕、台湾及东南亚的文化影响区。闽南传统民居历史悠久、结构独特、装饰丰富和内涵深厚。闽南传统建筑及装饰是自然、乡土文化的体现。城市化使得闽南传统民居面临着拆迁、被盗和倒塌等危机。传统建筑的装饰日益减少,对于传统民居的研究、保护和修缮十分重要。以往的闽南建筑研究多关注建筑形式和结构,对于技艺总结、装饰手法的整理很少,对文化内涵和影响的深入剖析更少。本文基于保护传统文化、传承文化遗产的目的,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历史学、民俗学、环境行为学、建筑学、美学和艺术学等理论和方法。建筑装饰受自然环境、生产生活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共同影响。装饰蕴含匠艺思想,建筑装饰内涵与文化心理相对应,体现文化的多元性。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及第二章)为背景的阐述,分析课题的来源、国内外的研究背景。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的文化根基包含:地理位置、山川地貌、气候条件、环境色彩、历史沿革、人口迁移、生产生活、工艺美术、民俗文化和宗教信仰等。以建筑适应性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分析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的文化适应性。第二部分(第三章和第四章)从建筑学和艺术学的角度分析闽南装饰的构件特征、乡土材料的运用和当地的工艺手法。各部位装饰与结构紧密结合,从名称、造型和工艺手法分析地域特征,进而窥视闽南地方文化特质。闽南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外檐装饰、细部装饰等透露文化的适应性。装饰工艺结合多样的手法和丰富的材料,石雕、砖雕、剪粘、交趾陶和彩绘是闽南建筑装饰的特色装饰。这部分详细论述装饰的工艺顺序、材料和措施,具有实践意义。第三部分(第五章和第六章)探讨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的文化内涵。这部分分析装饰图像的空间建构、装饰的题材、三维空间的叙事手法、美学价值和表现手法。闽南传统建筑装饰通过审美形象表达内涵,装饰图像构成整体的空间氛围。从闽南民居装饰空间布局规律出发,探讨装饰与时空的关系,装饰符号与文化心理的对应。装饰美化建筑,结构与功能相联系,从空间布局和精神表达对应装饰的位置、题材、色彩、构图和文化内涵。装饰结合三维的空间,形成层次感、立体感、透视感和视觉效果。闽南传统建筑装饰美学受中国画的审美影响,表现手法结合谐音、寓意、象征和符号。文章重点分析装饰的文化心理、审美趣味和价值观念等。建筑装饰体现功能需要、审美需要、祖先崇拜、泛灵信仰、家族文化、社会交往、祈福心理和自我认同。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美化建筑,蕴含风俗习惯、视觉语言、传达精神和表达文化内涵。装饰图像承载人们对平安幸福、祈福求财、多子多福、延年益寿和进取功名等理想。第四部分(第七章和第八章)以闽南传统建筑装饰的传承、保护和影响出发,认为建筑装饰是地域文化的视觉表现形式。在城市化过程中,闽南传统建筑及装饰随着时间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建筑装饰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需要对它们进行抢救式的保护和研究。文章探讨建筑装饰和整体建筑的统筹保护,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传统建筑进行改造和利用,使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得以延续和留存。建筑装饰的运用,传承和发扬有利于提升地域建筑的文化特色。第八章以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闽南移民的传统民居为例。闽南移民传承闽南文化并影响台湾和东南亚等区域。海外的闽南移民通过建筑和装饰为依托的文化传承。寺庙建筑追求鲜艳精致、华丽繁复的装饰,趋向于现代材料的营造宫殿式的建筑审美。会馆建筑注重功能、议事和娱乐、有利于会员的集体感、排解乡愁。会馆建筑趋向简洁的布局,多元的功能。宗亲会馆建筑打破地域的划分,注重议事、会议和娱乐的需要,传承传统节庆、丧葬等风俗习惯。家庙祠堂注重传统建筑的修复,趋向公众化、扩大价值的影响,成为华人社区的公共场所。中国城为聚居的小商品经济,以中国的装饰元素标榜华人的身份和文化,有利于海外华人的团结、互助和文化传承。闽南传统民居装饰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文化遗产。本文力图构建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理论体系,重点分析闽南传统建筑装饰特征、原因和文化内涵。闽南传统建筑装饰是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生产经济条件、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共同选择的结果。希望本文能够为闽南传统建筑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持,为地域性建筑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使传统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的魅力。
《安家》编辑部[5](2016)在《2015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名盘》文中研究表明北京市Beijing北京城建·北京密码:助你圆梦北京开发商:北京城建兴华地产有限公司位置:北京市大兴区南中轴路路西业态:商业、办公、公寓入围理由:北京密码位于南中轴路路西,坐镇于魏善庄新媒体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域,紧邻南六环与京开,距离北京新机场15公里,不仅坐享城南计划所带来的配套设施升级改善的利好,又具备新机场建设辐射区巨大的升值潜力,是国家地标缔造者北京城建的新钜作。
杨建媛[6](2015)在《万科模式的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回归“人本主义”思想进行人性化设计,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和建设理想人居环境、实现居住者个人生活追求的有效途径。万科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铸就了众多优秀的景观楼盘,对万科模式的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展开研究,可以深入理解万科模式的居住区景观特征和人性化设计。文章在分析归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万科模式作了概念界定及特点分析,简述了使用者对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化需求。以杭州万科居住区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杭州万科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的具体情况,以建筑层高将万科居住区分为别墅和低层排屋、多层、小高层和高层三大类型,确定了11个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为重点考查对象,结合使用者对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化需求,从景观空间、交通组织、植物景观和活动交往空间四个维度调查分析杭州万科居住区人性化景观的建设现状。归纳总结万科模式的居住区人性化景观营造特点:1)景观空间因居住区类型不同呈现点群式、行列式和围合式三种布局形态,注重回家路线的空间组织;2)以平行式、内凹式和综合式三种入口形式营造不同的回家氛围,别墅和低层排屋车行交通发达,多层、小高层和高层步行系统发达;3)步行道植物景观丰富,宅间/宅旁绿地紧密结合建筑布局特点设计,公园绿地注重植物景观的延伸和功能空间设计;4)活动交往空间类型丰富,主要包括绿地空间、水体空间和广场空间。解析万科模式的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居住区、人、城市、自然和谐共存,具体方法包括:1)融入城市;2)融于自然;3)营造充满活力的住区生活;4)满足多层次人群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寿劲秋[7](2014)在《基于学生行为的大学校园集约化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世纪之初,我国大学经过扩建、改建、合并的迅猛发展浪潮之后,大学已由短时间相对粗放型的发展倾向,转向为大学素质化教育核心本质的长远探求。在这种发展内涵下,未来大学校园建设将从增加“量”向提升“质”的方向转化,倾向于因地制宜以大学内在需求为导向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本文从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实和我国大学规划现状出发,通过对西方战后三十年大学发展的经验与我国大学校园集约化发展的动因研究,找寻以学生为本的大学校园集约发展根本内涵。通过分析部分大学存在与学生校园行为共性的不适应矛盾,进行大学校园集约化规划设计理念的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分为校城互动、空间组织、交通体系、功能复合四个关键点试述。大学校园集约化规划与城市及所在区域间的校城互动策略主要探讨了大学在社会职能日益加强下回归城市的趋势,集约化的规划既是大学重返城市的必要条件,也是与城市开放融合的必然。大学校园集约化空间组织策略通过不同校园规模的规划适应、空间组织模式下的空间形态以及校园外部空间三个方面分析适宜学生行为特点、激发空间活力和吸引力的设计方法。大学校园集约化交通体系策略通过分析大学交通常见的矛盾入手,寻找解决大学学生行为特点下的集约化交通管理策略、组织策略以及机动车、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的设计策略。大学校园集约化的功能复合是创造学生高效生活、增加交往机会、激发创新环境的重要组织方法,通过探讨功能复合的影响因素和原则,从实现功能复合的目的出发试述功能复合的设计策略。文章最后对于大学校园集约化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大学校园的集约化规划是在界定校园范围内对校园各类资源利用的有效组织,但是集约并不意味着追求最大化用地强度的校园建筑叠砌,而需要形成紧凑、合理、高效、有序的空间互动机制,最大限度节约土地资源并创造出学术社区氛围的适宜校园环境。大学校园的建成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是满足校园内在需求动态演变而迈向更高层次集约化的持续过程。
周恬[8](2013)在《中国房地产广告的态度话语分析 ——评价理论视角》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与此同时,与房地产业有着密切联系的房地产广告也在广告市场中占据重要位置。房地产广告对于楼盘的宣传和销售起着重要作用,它是连接消费者和开发商的纽带。房地产广告包括许多元素,本文只研究房地产广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广告语言。因为房地产广告语言是房地产开发商吸引潜在顾客注意力,刺激其购买欲,传递广告信息,促使其购买的主要工具。评价理论拓展了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三个元功能之一的人际功能,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发展起来的,是对系统功能语言学人际意义研究的补充与发展。尽管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房地产广告的研究很多,但是从评价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房地产广告语言还是很少见的。基于这点,我们运用评价理论作为理论框架,从态度子系统的角度研究中国房地产广告语言。我们认为大量的态度评价资源被包含在房地产广告语言中,所以分析房地产广告语言的态度评价资源意义重大。其意义如下:它有利于丰富对广告文本的研究;有利于潜在顾客精准的理解、鉴赏房地产广告和有利于房地产广告设计者更好的设计广告语言;有利于拓宽评价理论的应用空间,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探讨房地产开发商与潜在顾客是如何构建人际关系的。本文的研究方法是以评价理论的主要分支——态度系统作为理论工具,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从网络和本地房地产开发公司收集到的50篇中国房地产广告,通过分析态度资源的分布来发现中国房地产广告是如何实现人际功能的。本文旨在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中国房地产广告的语言特点是什么?第二,态度资源在中国房地产广告中是如何分布的以及人际功能是如何通过态度资源实现的?经过对中国房地产广告态度资源的仔细分析与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与其它广告相比,中国房地产广告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特点:使用富有温馨和谐意义的词汇,突出“家”和“幸福”的概念;使用充满尊贵雅致意义的词汇,以彰显购买者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使用房地产行业的专业术语,用直白的方式向潜在消费者传递一种信息——品质值得信赖。第二,中国房地产广告存在丰富的态度资源,而且这些态度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鉴赏资源使用最广泛,广告商大量运用鉴赏资源,高度赞赏房子的使用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刺激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欲。情感资源位居第二,情感资源主观性较强,广告商为了达到强调广告的真实性和客观性的目的,因而尽量避免过多的使用情感资源。判断资源使用最少,判断资源主要是根据社会规范判断人的行为是否合理合法,而广告旨在介绍,推销商品或服务,与人的行为无关,所以广告商尽量减少判断资源的使用。本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文章的结构。第二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评价理论和广告所做的研究。第三章,系统介绍了评价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具体介绍了态度系统及其子系统。第四章,具体分析了中国房地产广告中的情感资源,判断资源和鉴赏资源以及分析了中国房地产广告的语言特征。第五章,总结前文的分析,指出不足之处,并且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吴浩[9](2013)在《深圳市居住区景观形象多元化的特色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局限于只是外表单一的物质满足的要求,而是上升为对精神文化和环境质量等多重层面更高质量追求。居住区是当今城市居住最主要的形式,它很大意义上代表着一个城市居住水平的现状和发展,而居住区综合质量的评定有着许多的参考指标,而最能体现居住区的指标优势则是居住区外部环境的景观质量。十一五规划也重点指出人居环境的重要性,是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园”是指家和园的结合,家——泛指室内的空间,园——则是指室内空间的外延,本论文重点就是研究“园“空间的多元化特色,从而剖析分类重构较为人性化、生态化、节能化的合理园林景观空间,为人类的人居环境健康发展尽一份力。在今年以“中国美、环境美”为主题的中国政策论坛上,许多专家提出了当今环境破坏的严重性,提出了发展和环境的尖锐矛盾,最后以“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作结,突出了环境问题刻不容缓。然而居住环境和人的生活最为密切,它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对居住区景观环境的研究显得刻不容缓。快速城市化的今天,深圳作为我国对外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窗口,提倡“以文化立市”的发展目标,许多不同文化蜂拥而至,深圳作为多种文化的“试验地”,中西文化在这片土壤上不断的碰撞交融。而深圳的居住区景观形象更是百家争鸣,所以对多种文化进行归类对比分析,可减少随意杂糅照搬的现象产生。对多种文化进行分类研究有利于文化之间的明晰化,起到了过滤器的效果。随着中国房地产事业的崛起,很多居住区盲目的模仿深圳,本课题的研究主要是突显出深圳城市居住区景观方面的“滤网“的作用,而多元化形式正是深圳这个城市最大的特色,对深圳居住区的多元化类比分析研究,对内地居住区建设和学习借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本课题结合了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要延续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保护民族、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本课题依据了十一五规划:“提供住房水平、发展环境、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指导思想,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居住区景观出现了盲目追求速度,在当今城市面临着“城市特色千城一面”和“城市环境超负荷“等多重危机一味的模仿堆砌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景观成为开发商太高房价的噱头。深圳现居人口约1300万左右,70%居住者方式是采用租用,而一些高档的居住区则完全是被富人所享用。对其多元化形式的研究,能为住房水平公共服务均等化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2011年深圳人民政府主办的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双年展中的“一户·人家”的竞赛中也是围绕保障性居住区研究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诸多方面都体现了对居住景观形象多元化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论文通过对深圳较具特色的居住区进行深入调研分析比较,分片区分风格分细节元素等诸多方面进行剖析研究,提出深圳居住区景观形象多元化的特色,提出存在的利弊,也相对应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发展意见,能一定程度上明晰当代中国景观事业发展的方向。本课题在研究其景观形象多元化的特色的同时,也融入了生态节能、低碳、文化地域性、原真性、安全性等人性化理念研究。本课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赵龙[10](2013)在《国内艺术家园区景观特色规划研究 ——以云南艺术家园区C地块、D地块景观设计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社区(community)是建立在地域基础上,处于社会交往中的具有共同利益和认同感的社会群体,即人类生活共同体。艺术家园区是由不同的艺术家构成的融居住、生活、休闲、创作(工作)、交流、展览为一体的居住社区,在这个社区里居住的人群可以是音乐家、作曲家、舞蹈家、演员、画家、雕塑家、摄影师和设计师。艺术家居住社区是离艺术家最近的活动空间,也是艺术家居住、生活、休闲、创作最贴身的空间,云南艺术家园区是立足云南的艺术家居住社区,本论文就以云南艺术家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为例结合本土化、地域化特色来探讨国内艺术家园区景观特色规划,通过项目实践总结和得出艺术家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经验,以此为类似项目的工程实践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参考。本课题通过对居住人群行为方式、心理行为、环境诉求、意识形态的分析与探究,打造具有一定云南地域性特点的艺术景观空间,体现景观空间的生态性、人文性、艺术性、科技性,对居住形态、空间转换做专门的研究,从生态环境、创作(工作)环境、人文艺术环境、养生养性环境、公共交流环境的角度,打造满足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景观空间。通过对云南艺术家园区景观设计的专业实践可以得出艺术家园区在景观设计方面应该重视的关键点:(1)对群体特征的把握要准确、透彻。(2)基于艺术家行为方式、心理行为、环境诉求、意识形态分析的空间设计。(3)传承地域文脉,彰显民族特色,景观设计结合地域性文化艺术元素,让景观根植于地方特色的文化基础之上,让艺术家园区的景观充满艺术性。(4)景观设计理念倡导健康生活、积极向上的创作态势,体现艺术家的核心价值观。艺术家园区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部分,不仅是艺术家创作和交流的聚集地,也是当地文化艺术精神的永久收藏和最大的无形资产。艺术作为当地文脉的价值链,伴随着当地的发展,将凝结成一种永恒意义的文化资产,承启整个地区文脉演化的历史价值。
二、滨海高尚人文社区内涵及魅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滨海高尚人文社区内涵及魅力(论文提纲范文)
(1)从贰臣到望族—沂水“刘南宅”历史研究(明末以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回顾 |
三、史料依托、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学术价值与创新 |
第一章 明清以来“刘南宅”生活的时空背景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士大夫文化传统 |
一、晚明时代 |
二、明清易代 |
三、清代中叶 |
四、清末以来 |
第二节 “地域社会”概念下沂水地方社会 |
一、地理沿革 |
二、文化变迁 |
第二章 晚明“刘南宅”早期历史 |
第一节 刘氏生存策略 |
一、转机: 因商而富、由商入仕 |
二、危机: 党争中的出处抉择 |
第二节 新仕宦家庭的社会网络 |
一、九松书斋与西园 |
二、同年与姻亲 |
三、国家礼仪的渗透 |
四、宗教生活转向 |
第三章 从明臣到清臣易代之际刘应宾的身份转换与形象建构 |
第一节 刘应宾与清初政治 |
一、降清原因 |
二、江南抚事 |
三、刘应宾与清初政局 |
第二节 刘应宾与清初扬州文化 |
一、侨寓淮扬 |
二、文化交游 |
三、刘应宾对扬州文化的书写 |
第三节 刘应宾的自我形象建构 |
一、“贰臣情绪”与“传名焦虑” |
二、通仙形象 |
三、两种“忠臣形象” |
第四章 内与外:地方望族建设与维系 |
第一节 望族功业与日常权威 |
一、读书做官、建功立业 |
二、乐善好施、扶危救困 |
三、合作或逃避:官绅互动的两种方式 |
四、“大家都是亲戚”:望族世代联姻 |
第二节 宗族内部建设与社会声望 |
一、记忆重构与家族神话 |
二、声望维系与民俗传统 |
三、八卦宅与家族神秘主义 |
四、《沂水县志》与家族形象建构 |
第五章 清代以来“刘南宅”文化符号的重塑及传说 |
第一节 思想观念变迁中的“文化符号” |
一、成为文化符号的不同语境 |
二、文化语境冲击:民间传说中的“负面形象” |
三、身份调适效果:社会神话中的“正面形象” |
第二节 社会变迁中的其他社会传说 |
一、“刘南宅'与青州旗城”传说解读 |
二、“刘纶襄夜访'刘南宅'”传说解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北海市居住小区文化景观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背景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对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对象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居住小区文化景观文献综述 |
2.1 居住小区文化景观的相关概念 |
2.1.1 居住小区 |
2.1.2 园林景观空间 |
2.1.3 文化符号 |
2.1.4 空间语境 |
2.1.5 文化及文化景观 |
2.1.6 地域文化 |
2.2 居住小区文化景观的研究进展 |
2.2.1 国外居住区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居住小区文化景观案例剖析 |
2.3.1 北京泰禾运河岸上的院子(北京) |
2.3.2 华元和庄(杭州) |
2.3.3 中安·止泊园(北海) |
2.4 案例总结 |
第三章 居住小区文化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 |
3.1 文化景观理论 |
3.1.1 文化景观的内涵 |
3.1.2 文化景观的特点 |
3.1.3 文化景观的要素 |
3.2 居住小区文化景观设计理论 |
3.2.1 形式美法则——审美情趣 |
3.2.2 小区景观空间的营造 |
3.2.3 文化符号的运用 |
3.2.4 空间语境的体现——情景交融 |
3.2.5 文化内涵的体现 |
3.3 文化景观设计原则 |
3.3.1 整体布局原则 |
3.3.2 因地制宜原则 |
3.3.3 保护和发展文化原则 |
3.3.4 空间意境和氛围营造原则 |
3.3.5 可持续发展原则 |
3.3.6 人性化设计原则 |
3.3.7 尺度化原则 |
3.4 居住小区文化景观设计方法 |
3.4.1 文化景观调研 |
3.4.2 文化景观的空间表达 |
3.4.3 文化景观设计的重点 |
3.5 小结 |
第四章 北海市居住小区文化景观调研分析 |
4.1 北海市概况 |
4.1.1 北海市基本概况 |
4.1.2 北海市气候特点 |
4.1.3 北海市绿化与植被 |
4.1.4 北海市海洋资源 |
4.1.5 北海市特产 |
4.2 北海市城市文化特点 |
4.2.1 合浦汉墓群与“海丝”遗珍 |
4.2.2 南珠文化 |
4.2.3 贝雕艺术 |
4.2.4 外沙疍家“渔文化” |
4.2.5 北海老城“骑楼文化” |
4.2.6 丰富的“海洋文化” |
4.2.7 银滩“海岸文化” |
4.2.8 涠洲“海岛文化” |
4.2.9 侨港“侨民文化” |
4.3 北海市居住小区景观现状 |
4.3.1 北海市居住区人群分析 |
4.3.2 北海市居住小区发展现状 |
4.4 北海市居住小区文化景观调研 |
4.4.1 实地考察和调研 |
4.4.2 调查问卷分析 |
4.4.3 设计公司访谈 |
4.4.4 北海市居住小区景观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北海市居住小区文化景观设计策略 |
5.1 北海小区文化景观设计中的整体布局设计 |
5.2 北海小区文化景观设计中的因地制宜 |
5.2.1 地形、地貌、植被的因地制宜 |
5.2.2 本土文化的因地制宜 |
5.3 北海市小区文化景观设计中的文化整合 |
5.4 北海市小区文化景观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 |
5.5 北海市小区文化景观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
5.5.1 精神层面的人性化设计 |
5.5.2 生理层面的人性化设计 |
5.5.3 视觉系统的人性化设计 |
5.6 北海居住小区文化景观设计中的安全设计 |
5.6.1 设施设备的安全设计 |
5.6.2 材料的安全设计 |
5.6.3 交通安全设计 |
5.6.4 照明安全设计 |
5.7 北海市居住小区文化景观尺度化设计 |
5.8 北海市居住小区文化景观中文化内涵设计 |
5.8.1 设计符号的提取和选择 |
5.8.2 北海市居住小区文化景观中文化内涵设计方法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北海市主要小区文化景观调研一览表 |
附录2 北海市小区文化景观调查问卷 |
附录3 北海市小区文化景观公司访谈调研表 |
作者简历 |
(4)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
1.4 闽南传统建筑装饰研究的理论体系 |
1.5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第2章 闽南传统建筑装饰繁复风格的文化根基 |
2.1. 地域装饰形成的地理原因 |
2.2 地域装饰形成的历史原因 |
2.3 地域装饰形成的经济因素 |
2.4 地域文化形成的装饰审美差异 |
2.5 闽南传统民居的基本类型和装饰分布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细部处理和特征 |
3.1 传统民居外檐部分的装饰比较 |
3.2 传统民居屋身部位的装饰 |
3.3 石基装饰 |
3.4 民居装饰内檐部分 |
3.5 门窗隔断的装饰 |
3.6 匾额与楹联 |
3.7 室内装饰部分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工艺和手法 |
4.1 木雕工艺 |
4.2 石雕工艺 |
4.3 砖雕工艺 |
4.4 灰塑工艺 |
4.5 剪粘工艺 |
4.6 交趾陶工艺 |
4.7 彩画、油饰和安金工艺 |
4.8. 墙壁屋面的工艺 |
4.9 瓦作和脊部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闽南传统民居装饰表现规律探讨 |
5.1 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空间分布规律 |
5.2 装饰内容与三维空间的叙事格局 |
5.3 传统民居装饰题材 |
5.4 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审美 |
5.5 传统民居装饰与时空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的文化内涵 |
6.1 闽南传统民居装饰方法 |
6.2 传统装饰符号与文化心理需求 |
6.3 传统建筑装饰与中原的比较 |
6.4 多元文化融合的装饰特色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闽南传统民居装饰的传承与运用 |
7.1 传统建筑面临着濒危的处境 |
7.2 传统民居的保护价值 |
7.3 城市建设与传统建筑保护统筹发展 |
7.4 闽南传统装饰的现代阐释 |
7.5 闽南元素在实践的传承和运用 |
7.6 闽南传统装饰在城市美化和乡村改造的运用 |
7.7 本章小结 |
第8章 海外闽籍华人建筑由简至繁,由繁至简的演变 |
8.1. 闽南籍移居东南亚的历史回顾 |
8.2. 光鲜亮丽、精致繁复的宗教装饰审美 |
8.3. 布局简洁、功能多样的会馆建筑文化 |
8.4. 寄予乡愁、团结互助的宗亲建筑氛围 |
8.5. 文化认同、普惠族人的家庙祠堂空间 |
8.6. 民族工艺、文化窗口的华人商业街区 |
8.7. 书法门楣、雕刻工艺的现代住宅建筑 |
8.8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一) 结语 |
(二)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闽南传统建筑调查的主要地点、年代和装饰主题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万科模式的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万科模式的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实践 |
1.1.2 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化发展方向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万科模式 |
1.2.2 居住区 |
1.2.3 居住区景观 |
1.2.4 人性化设计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对万科模式的居住区景观特征有更深入的理解 |
1.3.2 通过万科模式的居住区景观研究深刻理解人性化设计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的研究进展 |
1.4.2 万科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研究进展 |
1.4.3 小结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万科模式概述 |
2.1 万科的发展历程 |
2.2 万科模式的特点 |
2.3 万科模式的居住区特点 |
2.3.1 产品类型 |
2.3.2 区位策略 |
2.3.3 开发理念 |
2.3.4 楼盘名称 |
2.4 小结 |
3 使用者对居住区景观的人性化需求分析 |
3.1 使用者的生理需求 |
3.1.1 光照条件 |
3.1.2 自然通风 |
3.1.3 温度湿度 |
3.2 使用者的行为需求 |
3.2.1 居住者的交往活动类型 |
3.2.2 特殊人群的行为特征 |
3.2.3 体验需求 |
3.3 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
3.3.1 安全感 |
3.3.2 归属感 |
3.3.3 情感需求 |
3.3.4 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
3.4 小结 |
4 杭州万科居住区人性化景观调查分析 |
4.1 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和调查方法 |
4.1.1 调查对象 |
4.1.2 调查内容 |
4.1.3 调查方法 |
4.2 别墅和低层排屋类居住区现状分析 |
4.2.1 郡西别墅 |
4.2.2 万科公望 |
4.2.3 竹径茶语 |
4.2.4 阳光天际 |
4.3 多层类居住区现状分析 |
4.3.1 白鹭郡东 |
4.3.2 探梅里 |
4.3.3 柳映坊 |
4.4 小高层和高层类居住区现状分析 |
4.4.1 西溪蝶园 |
4.4.2 万科草庄 |
4.4.3 魅力之城 |
4.4.4 七贤郡 |
4.5 小结 |
5 万科模式的居住区人性化景观营造分析 |
5.1 景观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5.1.1 空间布局 |
5.1.2 空间组织 |
5.1.3 空间尺度 |
5.2 交通组织的人性化设计 |
5.2.1 入口设计 |
5.2.2 道路设计 |
5.2.3 铺装设计 |
5.3 植物景观的人性化设计 |
5.3.1 道路绿地 |
5.3.2 宅间/宅旁绿地 |
5.3.3 公园绿地 |
5.4 活动交往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5.4.1 绿地空间 |
5.4.2 水体空间 |
5.4.3 广场空间 |
5.4.4 设施小品 |
5.5 小结 |
6 万科模式的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方法解析 |
6.1 融入城市 |
6.1.1 建筑与城市区位相适宜的居住区景观类型 |
6.1.2 塑造与城市文化相协调的居住区景观品味 |
6.1.3 开放住区与城市交融 |
6.2 融于自然 |
6.2.1 尊重原有地形地貌 |
6.2.2 顺应自然水体 |
6.2.3 保护原生植被 |
6.3 营造充满活力的住区生活 |
6.3.1 围合组团院落空间促进成邻里交往 |
6.3.2 多元化的活动交往空间 |
6.3.3 多层次的居住人群聚居 |
6.4 满足多层次人群的居住生活需求 |
6.4.1 满足多层次人群的物质生活需求 |
6.4.2 满足多层次人群的精神生活需求 |
6.5 小结 |
7 结语 |
7.1 结论 |
7.2 创新 |
7.3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研时间安排 |
附录2杭州万科居住区常用植物汇总 |
附录3图表目录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致谢 |
(7)基于学生行为的大学校园集约化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集约化态势 |
1.1.2 中国大学校园发展的集约化必然 |
1.2 研究概况综述 |
1.2.1 论文研究对象 |
1.2.2 论文研究范围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大学校园集约化的基础研究 |
2.1 大学校园集约化概念界定 |
2.1.1 集约 |
2.1.2 校园 |
2.1.3 校园集约化 |
2.2 大学校园集约化的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校园规划理论 |
2.2.2 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
2.2.3 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 |
2.3 大学校园集约化规划发展历程 |
2.3.1 国外战后三十年大学演变的集约化趋势 |
2.3.2 中国大学校园发展的集约化探索历程 |
2.4 大学校园集约化发展的动因分析 |
2.4.1 大学校园集约化发展的表层动因 |
2.4.2 大学校园集约化发展的深层动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生行为模式影响下的大学校园集约化分析 |
3.1 大学学生基本行为模式分析 |
3.1.1 大学学生的校园需求 |
3.1.2 大学学生的校园行为类型 |
3.1.3 大学学生的校园行为方式 |
3.1.4 大学学生的校园行为特征 |
3.1.5 大学学生的校园行为惯性 |
3.2 中国部分大学校园建设现状与学生行为的常见矛盾 |
3.2.1 校园规模与学生行为方式的不适应 |
3.2.2 功能分区与学生行为效率的不适应 |
3.2.3 校园交通与学生行为安全的不适应 |
3.2.4 异化空间与学生行为舒适的不适应 |
3.3 基于学生行为需求的校园集约化规划思考 |
3.3.1 实现学生的外延需求——校园集约化的校城互动 |
3.3.2 创造学生的理想社区——校园集约化的规划体系 |
3.3.3 激发学生的多样交流——校园集约化的功能复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学校园集约化的校城互动策略 |
4.1 大学校园集约化的校城互动内涵 |
4.1.1 校城互动与大学校园集约化关系 |
4.1.2 校城互动的大学校园集约化特征 |
4.1.3 校城互动的大学校园集约化方式 |
4.2 回归城市的大学集约化选址 |
4.2.1 中外大学与城市区位分析 |
4.2.2 学生行为需求下的大学回归 |
4.2.3 大学重返城市的发生方式 |
4.2.4 大学校园集约化选址策略 |
4.3 大学与城市社区的集约化融合 |
4.3.1 大学与社区集约融合的主体意义 |
4.3.2 大学与社区集约融合的学生行为意义 |
4.3.3 大学与社区集约融合的主要规划障碍 |
4.3.4 大学与社区集约融合的规划策略 |
4.4 大学与城市联动的集约化创业 |
4.4.1 大学创业行为内涵 |
4.4.2 创业型大学的兴起 |
4.4.3 大学创业空间的集约化规划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大学校园集约化的空间组织策略 |
5.1 大学校园集约化空间组织的行为影响因素 |
5.1.1 校园规模的行为适应 |
5.1.2 空间结构的行为活力 |
5.1.3 外部空间的行为引力 |
5.2 大学校园集约化的规模适应 |
5.2.1 大学校园规模现状及分类 |
5.2.2 集约化大学校园规模适应要素 |
5.2.3 集约规划的学生邻里单元概念 |
5.2.4 不同校园规模的学生邻里适应策略 |
5.3 大学校园集约化的空间结构 |
5.3.1 集约化大学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 |
5.3.2 集约化大学空间结构的组织模式 |
5.3.3 集约化大学空间结构的形态 |
5.4 大学校园集约化的外部空间 |
5.4.1 校园外部空间的学生行为特点 |
5.4.2 集约化大学外部空间的设计限制 |
5.4.3 集约化大学外部空间的设计原则 |
5.4.4 集约化大学外部空间的设计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学校园集约化的交通体系策略 |
6.1 大学校园学生的交通行为特征 |
6.1.1 时段阵发特性 |
6.1.2 步行为主特征 |
6.1.3 出行群体特征 |
6.1.4 通勤方式多元特征 |
6.2 大学校园集约化的交通问题分析 |
6.2.1 大学校园交通的常见问题 |
6.2.2 集约化大学交通的优势与矛盾 |
6.3 大学校园集约化交通体系的规划原则 |
6.3.1 容量控制的交通管理 |
6.3.2 效率疏导的交通组织 |
6.3.3 步行校园的交通设计 |
6.4 大学校园集约化的交通管理策略 |
6.4.1 建立交通需求管理体系 |
6.4.2 完善校内公共交通服务 |
6.4.3 强化教育与执法管理 |
6.4.4 推行收费及奖励机制 |
6.5 大学校园集约化的交通组织策略 |
6.5.1 提高道路疏导能力 |
6.5.2 复合停车用地布局 |
6.5.3 衔接城市公共交通 |
6.5.4 网络辅助通勤支持 |
6.6 大学校园集约化的交通设计策略 |
6.6.1 集约化大学机动车交通设计 |
6.6.2 集约化大学非机动车交通设计 |
6.6.3 集约化大学校园步行交通设计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大学校园集约化的功能复合策略 |
7.1 大学校园集约化功能复合的学生行为意义 |
7.1.1 必要行为效率性 |
7.1.2 交往行为全时性 |
7.1.3 创新行为激发性 |
7.1.4 内化行为培育性 |
7.2 大学校园集约化功能复合的影响因素 |
7.2.1 管理决策因素 |
7.2.2 学生使用因素 |
7.2.3 投资经济因素 |
7.2.4 技术手段因素 |
7.3 大学校园集约化功能复合的原则 |
7.3.1 满足学生行为的原则 |
7.3.2 城市外延效应的原则 |
7.3.3 功能复合适宜的原则 |
7.3.4 整体效益权衡的原则 |
7.4 大学校园集约化功能复合的设计策略 |
7.4.1 整构同质功能的共享复合 |
7.4.2 延续交往行为的时间复合 |
7.4.3 完善功能需求的素质复合 |
7.4.4 灵活空间更替的多义复合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中国大学校园集约化规划展望 |
8.1 从分散到系统——“两观三性”理念的校园集约化规划 |
8.1.1 “两观三性”理论概述 |
8.1.2 “两观三性”理论的集约化规划思考 |
8.2 从失落到复活——既有校园集约更新的发展 |
8.2.1 既有校园集约更新的重点 |
8.2.2 既有校园集约更新的方法 |
8.3 从校园到城市——校园集约化未来初探 |
8.3.1 信息化时代的未来校园 |
8.3.2 校园集约于城市的展望 |
结论 |
附录:国内外大学校园集约化规划案例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中国房地产广告的态度话语分析 ——评价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Rationale of the Thesis |
1.3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s |
1.4 Data and Methodology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ies of Appraisal Theory |
2.1.1 Previous Studies of Appraisal Theory Abroad |
2.1.2 Previous Studies of Appraisal Theory at Home |
2.2 Previous Studies of Advertisements Analysis |
2.2.1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Advertisements |
2.2.2 Previous Studies of Advertisements Analysis Abroad |
2.2.3 Previous Studies of Advertisements Analysis at Home |
2.3 Summary |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The Introduction of Appraisal Theory |
3.2 Attitude |
3.2.1 Affect |
3.2.2 Judgment |
3.2.3 Appreciation |
3.2.4 Interaction of Three Subsystems of Attitude |
3.3 Summary |
Chapter 4 Analysis on Data of Attitudinal Resources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of Real Estate Advertisements |
4.1 Analysis on Data of Attitudinal Resources and Discussion |
4.1.1 Analysis of Appreciation Resources |
4.1.2 Analysis of Affect Resources |
4.1.3 Analysis of Judgment Resources |
4.1.4 Discussion |
4.2 Analysis on Linguistic Features of Real Estate Advertisements and Discussion |
4.2.1 Analysis on Linguistic Features of Real Estate Advertisements |
4.2.2 Discussion |
Chapter 5 Conclusion |
5.1 Major Finding |
5.2 Conclusion |
5.3 Limitations and Speculations over Further Studies |
Bibliography |
Appendix Chinese Real Estate Advertisements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Acknowledgements |
(9)深圳市居住区景观形象多元化的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Directory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国内外研究历程 |
1.2 研究目的、对象和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方法 |
1.3 本论文的创新点 |
1.4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 研究的相关概念阐述 |
2.1.1 居住区、景观、居住区景观、景观特色概念、深圳概况 |
第三章 深圳景观形象多元化的特色形成的主要因素 |
3.1 自然因素 |
3.1.1 十七英里概况 |
3.1.2 景观区域规划原则 |
3.1.3 景观特色研究 |
3.1.4 景观配套设施 |
3.1.5 安防及物业管理 |
3.1.6 增值优势 |
3.1.7 小结 |
3.2 历史文化传统因素 |
3.2.1 第五园区位分析 |
3.2.2 居住区概况 |
3.2.3 规划景观特色 |
3.2.4 第五园的节能降温效应 |
3.2.5 第五园的物业管理模式 |
3.2.6 第五园优劣对照心得 |
3.2.7 小结 |
3.3 外来文化和移民文化因素 |
3.3.1 万科城区域分析 |
3.3.2 万科城概况 |
3.3.3 万科城规划特点 |
3.3.4 万科城建筑景观特点 |
3.3.5 小结 |
3.4 产业结构变化因素 |
3.4.1 深圳OCT-loft华侨城创意园区位分析 |
3.4.2 OCT创意园概况 |
3.4.3 创意园原创景观规划特色 |
小结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论文图片来源) |
(10)国内艺术家园区景观特色规划研究 ——以云南艺术家园区C地块、D地块景观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念的界定 |
1.2 研究的背景 |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现状 |
1.4.1 国外艺术家园区(社区)景观设计发展及现状 |
1.4.2 国内艺术家园区(社区)景观设计发展及现状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方案设计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艺术家园区(社区)方案前期分析 |
2.1 项目背景分析 |
2.2 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 |
2.3 云南艺术家园区位分析 |
2.4 自然地理环境分析 |
2.4.1 大气环境质量 |
2.4.2 气温 |
2.4.3 土壤 |
2.4.4 光照 |
2.4.5 降水 |
2.4.6 季风气候 |
2.4.7 水文 |
2.4.8 生态环境及植被 |
2.4.9 项目非污染生态影响 |
2.5 云南艺术家园区历史文化分析 |
2.5.1 区位历史文化艺术分析 |
2.5.2 云南知名艺术家(部分) |
2.6 云南省艺术家园区发展及建设背景-文件解读 |
第三章 云南艺术家园区景观设计准则 |
3.1 艺术家园区景观设计原则 |
3.1.1 艺术化设计原则 |
3.1.2 生态化设计原则 |
3.1.3 现代化设计原则 |
3.1.4 文脉的延续原则 |
3.2 设计理念及目标 |
3.2.1 设计理念 |
3.2.2 设计目标 |
3.3 设计定位 |
3.4 设计特点及特色 |
3.4.1 设计特点 |
3.4.2 设计特色 |
3.5 SWOT分析与总结 |
3.5.1 优势 |
3.5.2 劣势 |
3.5.3 机遇 |
3.5.4 威胁 |
3.5.5 SWOT分析结论 |
3.6 云南艺术家园区入住人群分析 |
第四章 云南艺术家园区案例分析与构思 |
4.1 国内艺术家居住相关案例研究 |
4.1.1 魔坊——北京艺术家住宅及景观设计 |
4.1.2 宋庄艺术家住宅+工作室 |
4.1.3 艺术家冯大中先生的住宅景观 |
4.2 国外艺术家居住相关案例研究 |
4.2.1 YUCATAN HousE—巴西圣保罗艺术家的住宅及景观设计 |
4.2.2 艺术家LAURIE FRICK在德克萨斯的住宅景观设计 |
4.2.3 韩国HEYRI艺术村景观设计 |
4.2.4 瑞士艺术家住宅及景观—HOUSE MULLER GRITSCH |
4.3 国内外案例分析结论 |
4.4 艺术家居住心理及行为方式案例研究 |
4.4.1 艺术家及时装设计师津村孝介在东京的家 |
4.4.2 艺术家ELVIRA BACH在柏林的住宅及工作室 |
4.4.3 PAUL FRICK音乐家的居住和生活 |
4.4.4 居住心理及行为方式案例研究结论 |
4.5 生态设计案例分析 |
4.6 设计思路及主题 |
4.6.1 设计思路 |
4.6.2 设计主题——艺泽泊居 |
4.6.3 设计溯源 |
4.7 设计策略 |
4.8 居者四味——“乐”、“趣”、“盛”、“野” |
4.9 方案设计的意义所在 |
第五章 云南艺术家园区景观设计评估与分析 |
5.1 园区景观设计场地评估 |
5.1.1 场地现状情况 |
5.1.2 场地优劣势分析结论 |
5.2 设计分析之C地块 |
5.2.1 C地块景观节点分析 |
5.2.2 C地块景观轴线分析 |
5.2.3 C地块视线分析 |
5.2.4 C地块交通流线分析 |
5.2.5 C地块消防路线分析 |
5.2.6 C地块竖向设计分析 |
5.2.7 C地块残疾人坡道布局分析 |
5.2.8 C地块夜景灯光设计 |
5.3 设计分析之D地块 |
5.3.1 D地块景观节点分析 |
5.3.2 D地块景观轴线分析 |
5.3.3 D地块视线分析 |
5.3.4 D地块交通流线分析 |
5.3.5 D地块消防路线分析 |
5.3.6 D地块竖向设计分析 |
5.3.7 D地块残疾人坡道布局与分析 |
5.3.8 D地块夜景灯光布局与分析 |
第六章 云南艺术家园区景观设计方案 |
6.1 景观设计中地域文化内涵的特征 |
6.1.1 生态性 |
6.1.2 开放性 |
6.1.3 文化性 |
6.2 交往与空间 |
6.3 C地块、D地块景观规划平面图 |
6.4 云南艺术家园区C地块景观设计 |
6.5 云南艺术家园区D地块景观设计 |
6.6 园区景观设计小结 |
第七章 云南艺术家园区植物造景设计 |
7.1 C地块、D地块园内绿化分析 |
7.2 C地块、D地块园内绿化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
7.3 植物种植及组合原则 |
7.4 云南艺术家园区植物与人体的关系分析 |
7.5 项目所用乔木及花灌木品种 |
7.6 云南艺术家园区植物设计总结 |
第八章 国内艺术家园区景观设计总结与展望 |
8.1 艺术家园区发展的政策导向 |
8.2 对艺术家园区景观设计应注意的要点 |
8.3 艺术家园区景观设计总结 |
8.4 艺术家园区景观设计展望 |
8.4.1 艺术家园区景观空间利用上更为丰富多变 |
8.4.2 艺术家园区景观设计更注重场所精神的营造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B: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作品发表情况 |
附录C: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附录D: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团体及设计项目 |
四、滨海高尚人文社区内涵及魅力(论文参考文献)
- [1]从贰臣到望族—沂水“刘南宅”历史研究(明末以来)[D]. 张运春. 山东大学, 2018(02)
- [2]北海市居住小区文化景观调查研究[D]. 王文刚.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3)
- [3]2016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名盘[J]. 《安家》编辑部. 安家, 2016(12)
- [4]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D]. 郑慧铭.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5]2015中国地产最具影响力候选名盘[J]. 《安家》编辑部. 安家, 2016(01)
- [6]万科模式的居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研究[D]. 杨建媛. 浙江农林大学, 2015(06)
- [7]基于学生行为的大学校园集约化规划策略研究[D]. 寿劲秋.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 [8]中国房地产广告的态度话语分析 ——评价理论视角[D]. 周恬.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5)
- [9]深圳市居住区景观形象多元化的特色研究[D]. 吴浩. 广东工业大学, 2013(S1)
- [10]国内艺术家园区景观特色规划研究 ——以云南艺术家园区C地块、D地块景观设计为例[D]. 赵龙. 昆明理工大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