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粘虫半人工饲料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崔笑雄[1](2021)在《新疆香梨园三种食心虫飞行能力及田间种群监测诱集与迷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和香梨优斑螟(Euzophera pyriella Yang)是新疆果园主要的三种食心虫,严重危害梨、苹果、桃、杏、李、枣等果木,造成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其突出的钻蛀危害和抗逆性给有效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对林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利用室内室外试验相结合,比较了三种果树食心虫的飞行能力,探讨了三种果树食心虫田间种群监测诱集与迷向技术。研究结果如下:1.梨小食心虫在香梨园一年发生5代,苹果蠹蛾和香梨优斑螟分别发生4代。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集中发生在4月中旬,第1代成虫集中发生在6月上中旬,第2代成虫集中发生在7月中旬,第3代成虫集中发生在8月中旬,第4代成虫集中发生在9月上旬。苹果蠹蛾越冬代成虫集中发生在4月下旬,第1代成虫集中发生在6月上中旬,第2代成虫集中发生在7月中旬,第3代成虫集中发生在8月中旬。香梨优斑螟越冬代成虫集中发生在4月下旬,第1代成虫集中发生在6月中旬,第2代成虫集中发生在7月下旬,第3代成虫集中发生在8月中下旬。2.三种主要果树食心虫的飞行能力均随日龄变化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苹果蠹蛾3日龄,香梨优斑螟4日龄,梨小食心虫5日龄,飞行能力最强。苹果蠹蛾雌雄成虫间飞行能力无明显差异,梨小食心虫雌虫飞行能力大于雄虫,香梨优斑螟雄虫飞行能力大于雌虫。苹果蠹蛾和香梨优斑螟未交配成虫飞行能力大于已交配成虫,梨小食心虫未交配雄虫飞行能力小于已交配个体,未交配雌虫飞行能力与已交配雌虫无明显差异。三种果树食心虫不同日龄、性别、交配状态的成虫飞行能力存在差异,其飞行能力大小依次为香梨优斑螟、苹果蠹蛾、梨小食心虫。3.香梨优斑螟活动节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越冬代成虫每日活动时间为18:00-4:00,主要集中在20:00-0:00;第1、2代成虫每日活动时间为20:00-8:00,主要集中在22:00-0:00;第3代成虫每日活动时间为20:00-6:00,主要集中在22:00-0:00。不同气象因子对香梨优斑螟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性存在差异,综合影响各世代成虫种群发生规律。温度和日照时长是影响香梨优斑螟越冬代和第3代成虫发生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温度、湿度和日照时长是影响第1、2代成虫发生量的主要气象因子。4.几种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都有一定的诱集效果,其中船型平板粘胶诱捕器诱集效果最好,其次为水盆诱捕器,但差异不显着;绿色和蓝色水盆诱捕器对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差异不明显;当诱捕器设置高度为1.5 m时,诱集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效果最好,但诱捕器设置高度为1.5 m、2.0 m时,诱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效果差异不显着,但显着优于诱捕器设置高度为1.0 m;西、北方位诱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效果显着优于东、南方位,其中北方诱集梨小食心虫数量最多,效果最好,西方诱集苹果蠹蛾数量最多,效果最好;诱芯个数越多,诱集效果越好,但诱捕器安放诱芯剂量为1个、2个诱集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效果差异不显着。在香梨园,正确合理使用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诱集技术,可有效防治两种蛀果性害虫。5.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迷向剂胶条600、900、1200个/hm2处理的迷向率均在94%以上,复合迷向干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蛀果率调查结果显示,7月10日和8月10日性迷向剂胶条600、900、1200个/hm2处理的蛀果率分别为0.50%、0.25%、0.13%和0.38%、0.25%、0.13%,均显着低于对照,随时间延续防效更为明显。采用性迷向剂对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进行复合干扰迷向防治有良好的效果,且具有环境友好的优势,综合考虑成本,建议田间使用性迷向剂胶条900个/hm2为宜。研究结果可为香梨园三种果树食心虫的预测预报与绿色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朱艳娟[2](2021)在《蠋蝽消化器官的初步观察与消化酶活性的研究》文中提出室内稳定扩繁天敌昆虫,是推进天敌昆虫商品化进程的重要前提。蠋蝽通过口外消化的有利机制,攻击并捕食体型较大的害虫,具有强大的捕食能力和控害潜力,已成为农林害虫生物防治强有力的优势天敌。目前蠋蝽消化酶活性的相关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特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不同龄期、不同食物处理方式,测定蠋蝽的胰蛋白酶、脂肪酶、胰凝乳蛋白酶和海藻糖酶4种消化酶活性变化,以期获得蠋蝽不同处理下主要消化酶的适宜温度、消化酶活性最高龄期和取食不同食物后消化酶活性变化等生理生化指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蠋蝽为典型的刺吸式口器,由上唇、喙和口针束三部分组成。喙由4个关节组成,里面包被着口针束;口针束细长如丝与喙长度相近。蠋蝽的唾液腺:由一对主唾液腺及主腺管、一对副唾液腺及副腺管,主腺分前叶和后叶,整体呈透明状。蠋蝽的消化道:自食道开始,紧连的嗉囊,下端连接中肠,呈管状,粗壮发达,可分为三部分,即中肠第一、二、三节,颜色多与取食猎物有关,与中肠相连的后肠,较为短小,末端开口于肛门。2、通过不同饲养温度处理后发现,蠋蝽消化酶活性最高及增重最多的温度为26℃,也是蠋蝽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其唾液腺及中肠内均具有较强的消化酶活性,此温度既是酶活性呈现最高值的温度,又是两个部位差异表现最显着的温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蠋蝽两部位的消化酶活性及体重增加情况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本试验还发现,蠋蝽增重与胰蛋白酶显着相关,与脂肪酶和胰凝乳蛋白酶呈中度相关,与海藻糖酶微弱相关。26℃时瞬时攻击率最大、处理时间最短、日最大捕食量最多。随着温度的变化,捕食功能反应各项数据表现出与消化酶活性的变化呈现相似的趋势。3、随着龄期增加,蠋蝽的4种消化酶活性表现各不相同,其中3龄、4龄若虫阶段的胰蛋白酶活性均显着高于雌雄成虫阶段,且唾液腺内胰蛋白酶活性极显着高于中肠;4龄、5龄若虫脂肪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各阶段,除3龄外,其他4个生长阶段的唾液腺酶活显着高于中肠;雌成虫的胰凝乳蛋白酶和海藻糖酶活性显着高于其他各阶段,这两种酶活性在唾液腺和中肠间无显着差异。雌成虫体重增加幅度极显着高于其他各虫态。5龄若虫瞬时攻击率最大、处理时间最短、日最大捕食量最多,蠋蝽雌成虫次之。随着龄期的增加,捕食功能反应各项数据的表现与消化酶活性的变化呈现的趋势并无显着相关性。4、蠋蝽取食不同食物后结果表明,柞蚕蛹组和野外杂食组的蠋蝽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表现稳定在中上水平,只有野外杂食的蠋蝽中肠内胰凝乳蛋白酶浓度较少。粘虫组与叶甲组的蠋蝽酶活性相近,均表现为唾液腺内胰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显着低于中肠,这与柞蚕蛹组酶活性表现不同。黄粉虫组的蠋蝽胰蛋白酶及海藻糖酶活性浓度显着低于其他各组,而脂肪酶活性浓度又显着高于其他各组,这可能与黄粉虫体内蛋白质、脂肪和海藻糖含量有关,可以此为思路,对猎物昆虫体内营养物质成分进行分析,试图探寻出蠋蝽消化酶活性变化与食物成分之间的联系,为人工饲料的营养配比提供更多依据。
朱文清[3](2021)在《人工合成纳米硅对玉米粘虫抗性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长期面临粮食短缺的压力。诸多类型的农业灾害制约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其中,农作物虫害为主要灾害之一。粘虫(Mythimna separata)是我国农田主要咀嚼式害虫之一,它为害时间长且范围广,严重损害了玉米、小麦、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控制粘虫灾害,大量的化学农药不断投入使用。由于传统化学农药利用率低,极易流失到周围环境当中,对环境以及非靶向生物甚至人类产生不利影响。而随着纳米技术飞速发展,高效安全的纳米材料为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带来了新的解决思路,其中纳米硅以其抗虫性能和稳定安全的特性有望代替传统硅肥在农业上得以应用。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报道了纳米硅的抗虫效应,但其中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晰。因此,为了更好地推动纳米硅在农业虫害控制方面的应用,本研究课题以玉米、玉米粘虫为研究对象,选择具有荧光特性的纳米硅为纳米材料,以硅酸钠为传统硅酸盐肥料对照,通过微宇宙培养实验,构建纳米硅提高玉米粘虫抗性的最优培养体系(最佳施用剂量和施用方式);从物理抗性和化学抗性两方面系统阐明叶施和土施纳米硅对玉米粘虫抗性的作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不同浓度梯度的纳米硅和硅酸钠处理的培养实验,从粘虫生长状况和植物生长状况两个方面评价纳米硅的抗虫效应。叶面喷施和土壤施加中等剂量(50 mg/L或mg/kg)纳米硅都表现出了比同等剂量硅酸盐更好的抗虫效应,并且这种抗虫效应并不是由纳米硅对粘虫的直接毒性导致。通过延长粘虫的取食时间进一步筛选得出,纳米硅提高玉米粘虫抗性的最优培养体系为土壤施加50 mg/kg纳米硅。(2)通过叶面喷施实验,从物理抗性(硅含量)、营养成分(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营养元素)和诱导化学抗性(化学防御物质合成、绿原酸合成基因表达)三个方面分析纳米硅和硅酸盐对玉米粘虫抗性的作用机制差异。纳米硅表面氨基等官能团提高了纳米硅在玉米叶片上的附着力,从而促进了纳米硅在叶片中的积累,增强了植物的物理屏障。植物营养成分的变化并不是玉米对粘虫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纳米硅显着上调了玉米绿原酸合成关键基因PAL、C4H、4CL、C3H和HCT的表达,从而促进了绿原酸的生物合成,增强了玉米对粘虫的抗性。(3)通过土壤施加实验,从物理抗性(硅含量、硅通道蛋白基因表达、木质素含量、叶片厚度)和诱导化学抗性(化学防御物质合成、门布合成基因表达、茉莉酸含量)两个方面分析纳米硅和硅酸盐对玉米粘虫抗性的作用机制差异。纳米硅显着上调了硅通道蛋白基因Lsi1、Lsi2和Lsi6的表达,促进了硅的吸收及在植物组织的沉积,形成了物理屏障。纳米硅能够通过促进植物叶片木质素的合成,增加叶片的厚度来提高叶片的机械强度。纳米硅显着提高了玉米叶片中茉莉酸的含量,显着上调了玉米门布合成关键基因Bx10/11、Bx12、Bx14和Glu1的表达,从而促进了门布的生物合成,增强了玉米对粘虫的抗性。
范慧杰[4](2020)在《蠋蝽人工饲养及耐饥饿能力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蠋蝽Arma custos(Fabricius)是一种隶属于半翅目蝽科(Hemiptera:Pentatomidae)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对农林业40多种害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但在蠋蝽人工大量繁殖的猎物筛选及相应的繁殖技术等方面尚未见深入的研究报道。本文在25℃±1℃、70%±5%RH及光照周期L:D=16 h:8 h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猎物饲养的蠋蝽的生长发育差异,测定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合理投放猎物的数量和时间及蠋蝽的耐饥饿能力等,为改进蠋蝽人工大量繁殖技术提供依据。本文用粘虫Mythimna separate(Walker)、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L.)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这3种猎物的幼虫喂养蠋蝽。试验表明,用粘虫和黄粉虫喂养时,蠋蝽除2龄若虫外,其他龄期若虫间的体重并无显着性差异,但均显着高于以斜纹夜蛾饲养的蠋蝽体重。同样,以粘虫和黄粉虫饲养的蠋蝽若虫的发育历期均显着短于以斜纹夜蛾为猎物饲养的,但二者间并无显着性差异。以斜纹夜蛾为猎物饲养的蠋蝽若虫死亡率均高于另外两种猎物的,用粘虫与黄粉虫饲养的蠋蝽若虫死亡率相差不大。黄粉虫最大可供食物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平均重量为131.1 mg的黄粉虫,在被40头4龄蠋蝽若虫取食48 h后,单只黄粉虫最大可供的食物量为106.1 mg。本文测定了蠋蝽不同虫态对黄粉虫的取食量,试验设置蠋蝽的密度为40头。结果表明2~5龄若虫、雌、雄成虫在不同时间段内的取食量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蠋蝽的取食量集中在投入黄粉虫后的前8 h,随着时间的延长取食量逐渐降低,其中2龄、3龄、雌雄成虫在前24 h的取食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特点。此外,黄粉虫的密度对蠋蝽的取食量并未产生显着性差异。单头蠋蝽2~5龄若虫、雌、雄成虫对黄粉虫的取食量依次为3.43mg、9.23 mg、13.33 mg、11.77 mg、12.60 mg、11.20 mg。饥饿试验结果显示,供水处理的蠋蝽2~5龄若虫、雌虫及雄虫的存活时长分别为226.4 h、227.6 h、265.2 h、362.8 h、265.2 h和238.4 h,说明供水时5龄若虫的耐饥饿能力最强;不供水处理下蠋蝽2~5龄若虫、雌虫和雄虫的存活时长分别为129.2 h、142.4 h、215.2 h、176.4 h、198.8 h、141.6 h;不供水情况下4龄若虫的耐饥饿能力最强。试验结果表明除4龄若虫外,其他龄期间供水处理下的存活时长显着高于不供水处理。
罗立平[5](2019)在《光肩星天牛人工饲料的筛选及其天敌花绒寄甲的耐寒性研究》文中提出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原产于中国和朝鲜半岛。在原产地和侵入地均肆虐成灾,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检疫害虫。花绒寄甲作为光肩星天牛的重要天敌,因耐寒性的限制,导致花绒寄甲在光肩星天牛发生严重的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等地区无法应用。为此,本文还研究了花绒寄甲的耐寒性,为花绒寄甲在非适生区防治光肩星天牛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正交试验法对多因素多水平进行综合分析,正交试验为11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共27个处理。按照确定的正交试验方案,对光肩星天牛幼虫进行饲养试验,观察幼虫的存活率、存活时间和增加体重,计算各水平的平均值。以幼虫的存活率、存活时间和幼虫增加的重量为评价标准,若人工饲料饲养效果与木段饲养效果相当,则可判断该种人工饲料配方可替代木段饲养法,可以用该饲料成功饲养光肩星天牛幼虫,以此来评估人工饲料的饲养效果。(1)通过对27种不同配方的饲养效果进行极差分析,本次试验中影响光肩星天牛幼虫存活率和存活时间的最主要因素是琼脂,对体重增长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干酪素。(2)根据各因素最佳水平统计的频次和综合平衡法的分析,得出光肩星天牛幼虫最佳配方,该配方的成分及比例为:琼脂(5.5%)、柳木粉(7.5%)、山梨酸钾(0.26%)、盐酸四环素(0.3%)、氨苄青霉素(0.2%)、黄豆粉(2.5%)、抗坏血酸(0.15%)、微晶纤维素(15%)、蔗糖(0.8%)、大豆油(0.5%)、韦氏盐(0.5%)、酵母素(3.1%)、干酪素(1.5%)、水(62.19%)。(3)对饲料配方进行验证,该人工饲料与木段饲养相比,在存活率和存活时间上无显着差异,但人工饲料饲养的幼虫增加的体重显着高于木段饲养的幼虫体重增加量。应用该配方饲养幼虫在存活率、存活时间和增加体重各项指标均表现优良,能够成功饲养光肩星天牛幼虫。2.为了探究光肩星天牛在吉林珲春的耐寒性以及在当地释放花绒寄甲进行防治的可行性,为花绒寄甲在非适生区防治光肩星天牛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于野外采集光肩星天牛寄主木段带回室内解剖,测定了该天牛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并于室内设置 8℃/0.5 h、4℃/0.5 h、0℃/0.5 h、4℃/1 h、4℃/4 h 5 组快速冷驯化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对花绒寄甲过冷却点的影响。结果显示,生活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光肩星天牛卵的过冷却点最低,平均为-25.70℃,光肩星天牛能以高于当地极端低温的过冷却点越冬。且随着光肩星天牛的发育和向树干内部蛀食,其过冷却点逐渐升高,耐寒能力相应下降,不同虫态的过冷却点分别为卵<小幼虫<大幼虫。表明昆虫能否成功越冬除受自身过冷却能力影响外,还与所处微生境有关。花绒寄甲的快速冷驯化研究发现,除4℃/4h外,其他冷驯化处理均对花绒寄甲的过冷却点有显着影响,其中4℃/0.5 h处理的花绒寄甲过冷却点最低,平均为-19.14℃。表明在一定低温和时间条件下的快速冷驯化可以更为有效的降低花绒寄甲的过冷却点,提高其耐寒性。3.探讨了取食不同浓度外源海藻糖对室内饲养的花绒寄甲成虫存活率和耐寒性的影响。在室内分别用含3%,6%和9%海藻糖的半人工饲料饲养花绒寄甲成虫,以未取食海藻糖的花绒寄甲为对照组,统计饲养10周后的总存活率,测定未经低温处理和10℃低温处理3 d的成虫过冷却点和含水率。取食含60%海藻糖半人工饲料的花绒寄甲成虫存活率最高,为86.67%。未经低温处理和经过低温处理的成虫,取食含9%海藻糖与其他处理和对照组相比,过冷却点均是最低,未经低温处理的过冷却点为-19.3℃,经低温处理的过冷却点为-21.6℃。低温对未取食海藻糖成虫的含水率有显着影响,对其他取食含海藻糖的处理无显着影响。外源海藻糖对花绒寄甲成虫的饲养存活率和过冷却点有显着影响,可以利用外源海藻糖提高花绒寄甲成虫饲养存活率和耐寒性。4.探讨寄生不同寄主对花绒寄甲生长发育和耐寒性的影响,于室内分别用大麦虫Zophobas morio蛹、麻竖毛天牛Thyestilla gebleri和松褐天牛 Monochamus alternatus的幼虫作为寄主,统计和分析花绒寄甲的发育历期、成虫产出数、成虫个体大小和过冷却点。结果发现:寄生不同寄主对花绒寄甲的成虫产出数无显着影响,但对其幼虫历期、蛹历期、成虫体长、成虫体重和过冷却点有显着影响。寄生大麦虫蛹的花绒寄甲幼虫历期(10.58 d)和蛹历期(30.17 d)均最长,成虫体长最长(8.68 mm),体重最重(360.22 mg),过冷却点最低(-18.81℃);而寄生麻竖毛天牛幼虫的花绒寄甲幼虫历期(8.94 d)和蛹历期(22.84 d)均最短,成虫体长最短(6.33 mm),体重最轻(184.38 mg),过冷却点最高(-16.50℃)。相比麻竖毛天牛和松褐天牛的幼虫,大麦虫蛹所繁育的花绒寄甲成虫体型更大且耐寒性更强,大麦虫蛹是繁育更为健壮和耐寒的花绒寄甲种群的理想替代寄主。本文为光肩星天牛人工饲养筛选了一种优质的人工饲料,同时也为其他天牛类人工饲料的快速筛选和配制方法提供借鉴。此外,本研究发现花绒寄甲耐寒性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通过适度的快速冷驯化和其营养条件改变,可以显着的提高花绒寄甲的耐寒性,扩大花绒寄甲防治光肩星天牛的范围。
朱文君[6](2019)在《温度对豆荚螟生态学特性的影响及豆荚螟防治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豆荚螟Etiella zinckenella(Treitschke)是菜用大豆田的主要害虫,发生危害重,难防治,本试验结合两性生命表理论研究了豆荚螟在不同温度下的生物学特性,比较了三种诱捕器对成虫的监测效果,测定了杀虫剂对豆荚螟卵和三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为该虫在田间防治适期的选取及防治措施提供依据。通过室内恒温条件分别在15℃、20℃、25℃、30℃和35℃5个温度下分析豆荚螟内禀生物学特性,得出15℃20℃不足以满足豆荚螟化蛹的条件;25℃35℃温度范围内:周限增长率(λ)分别是1.05641 d-1、1.10022 d-1、1.08887 d-1;内禀增长率(r)分别是0.05486 d-1、0.09548 d-1、0.08511 d-1;净生殖率(R0)分别是19.47头、30.01头、12.85头;总生殖率(GRR)分别是35.63、52.47、29.89;平均世代时间(T)分别是53.44d、35.36 d、29.73 d。测得25℃35℃3个温度豆荚螟全世代的发育历期依次是49.92 d、38.05 d、29.24 d,说明豆荚螟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历期随着温度的增高而逐渐变短,但温度过高或过低对豆荚螟的生长和发育都有不利影响。运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卵、1龄幼虫、2龄幼虫、3龄幼虫、4龄幼虫、5龄幼虫、蛹和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依次是9.61℃、12.60℃、10.34℃、13.44℃、12.13℃、13.05℃、6.35℃和11.14℃;有效积温分别为91.32℃、46.93℃、44.72℃、46.29℃、47.33℃、78.73℃、227.70℃和702.58℃。通过分析得出的结果结合泰安地区的温度预测豆荚螟一年发生56代。采用浸渍法测定了7种常用杀虫剂对豆荚螟卵和三龄幼虫的毒力大小。结果表明,72 h对卵活性较高的是甲维盐,致死中浓度为0.142 mg/L;其次是溴氰虫酰胺、虫酰肼和氯虫苯甲酰胺。48 h后对3龄幼虫活性较高的是高效氯氰菊酯,致死中浓度为0.018mg/L,其次为甲维盐、溴氰虫酰胺和灭幼脲。测定的杀虫剂对豆荚螟均有较好的毒力,可用于防治豆荚螟。通过研究被蛀豆荚数量和菜用大豆产量的两个指标,比较了4种杀虫剂对豆荚螟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豆荚螟的防治效果最好,田间防治效果可达96.2%,其次,200 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的防治效果为93.2%,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防治效果为81.1%,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的防治效果为78.7%。测定的常用杀虫剂对豆荚螟均有较好的防效,可用于生产中防治豆荚螟使用。为明确豆荚螟的田间监测效果,本研究采用了豆荚螟性诱剂和3种诱捕器结合的监测方法,比较了3种监测方法在整个菜用大豆种植期的诱捕效果。结果显示,三角形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最好,最大诱蛾量为9月13日的7.8头/诱捕器,与蛾类通用诱捕器和水盆诱捕器存在显着差异;试验中发现豆荚螟诱捕器还会诱捕到短额负蝗、棉铃虫、二点委夜蛾等重要害虫,还有龟纹瓢虫,异色瓢虫、食蚜蝇、寄生蜂等天敌昆虫。
郭义[7](2017)在《取食体内不同甾醇水平的粘虫对蠋蝽营养代谢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胆甾醇对昆虫发育至关重要,它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合成蜕皮激素的前体。昆虫自身不能合成胆甾醇,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植食性昆虫可将植物甾醇转化为胆甾醇,肉食性昆虫从猎物体内直接获取胆甾醇。植物体内甾醇含量的降低对植食性昆虫生长发育产生显着不利的影响,采用植物体内甾醇调控的方法可有效防治害虫,但是采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时,天敌取食这些害虫后对自身产生何种影响,倍受关注。蠋蝽是重要的天敌昆虫。粘虫是世界性害虫,也是蠋蝽的天然猎物。本研究基于植物-害虫-天敌三级营养关系,以粘虫的人工饲料代替天然植物,采用化学工艺获得甾醇含量由高到低4个梯度的人工饲料,分别饲喂粘虫,进而饲喂其天敌蠋蝽。测定了4种处理人工饲料中、粘虫体内、蠋蝽体内甾醇的种类和含量;研究了人工饲料中甾醇水平的降低对粘虫及其天敌蠋蝽生长发育的影响;进一步从生化角度对蠋蝽体内营养代谢物质、代谢轮廓和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在甾醇含量方面,不同处理人工饲料中均检测到4种甾醇类物质,无胆甾醇,随着脱甾醇程度增加,4种甾醇的含量均降低。粘虫能够将植物甾醇转化为胆甾醇,且含量随所取食人工饲料中总甾醇含量的降低而显着降低。蠋蝽体内胆甾醇含量在各处理间有显着性差异,均显着低于所取食粘虫体内胆甾醇的含量。2、在生物学指标方面,人工饲料中甾醇含量的降低对粘虫生长发育产生显着不利的影响。取食脱2次和脱5次甾醇人工饲料的粘虫幼虫体重从第20天后显着低于其他两个处理,且均未能成功化蛹;粘虫取食脱1次甾醇人工饲料后,幼虫体重和蛹重与对照无显着差异。取食4种处理粘虫的蠋蝽在各龄若虫体重、成虫体重、雌雄虫寿命、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卵孵化历期方面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说明4种处理粘虫体内胆甾醇的含量均能满足蠋蝽的生长发育。3、在营养代谢方面,4种处理蠋蝽体内均检测到7类共53种代谢物,其中丙氨酸、甜菜碱、二甲胺等8种物质在不同处理中与对照相比有显着性差异。代谢轮廓分析表明,蠋蝽取食用脱5次甾醇饲料饲养出的粘虫后,其体内代谢物的代谢轮廓与对照相比有较大分离,麦芽糖、葡萄糖、酪氨酸、脯氨酸对分离贡献重大,可做为生物标志物。代谢通路分析表明,蠋蝽取食用脱2次和5次甾醇饲料饲养出的粘虫后,各有一个代谢通路与对照有显着差异,但通路影响值为0,对整个代谢通路无影响。综上,人工饲料中甾醇含量的降低,对植食性昆虫粘虫生长发育有显着不利的影响,对天敌蠋蝽生长发育和营养代谢的影响较小。未来可以采用调控植物体内甾醇含量与释放天敌昆虫并举的方法控制害虫,达到协同控害的效果。
阿不都瓦哈·艾再孜[8](2017)在《枣实蝇成虫趋性行为研究》文中指出枣实蝇(Carpomya vesuviana Costa)是枣树重要检疫性害虫之一。目前,在枣实蝇的综合防治中以黄色粘虫板作为引诱物监测和诱杀成虫。但黄色粘虫板专一性不强,效果不够理想。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枣实蝇的引诱物进行了一系列筛选测试。主要结果如下:(1)以“Y”型嗅觉仪测定了枣实蝇对枣和杏两种不同寄主不同器官的选择性。结果表明:枣实蝇对枣树各器官的选择性雌虫的比雄虫强,性成熟的选择性比未性成熟的强。对枣果不同发育期的果实选择率来看,半红期枣果较高,性成熟的雌、雄虫对半红期枣果的选择率别为38%、23.3%,未性成熟为30%、25%。枣实蝇对杏不同器官的的选择性性成熟的选择性比未性成熟强。雌虫对青果的选择性强,而雄虫对熟果的选择性强,(2)明确了6种枣果挥发物对枣实蝇引诱效果。以四臂嗅觉仪分别测试了棕榈酸乙酯、油酸乙酯、亚油酸乙酯、月桂酸乙酯、十四酸乙酯、肉豆蔻酸等6种物质对枣实蝇的引诱活性。结果显示:雌虫对棕榈酸乙酯、月桂酸乙酯、肉豆蔻酸的选择率较强,均为30%以上;雄虫对亚油酸乙酯和油酸乙酯的选择率较强,均为25%以上。在田间通过连续8d监测,挥发物肉豆蔻酸的引诱效果较强,最大诱捕量到43头/只,平均诱捕量18.2头/只。(3)在田间测试了6种不同波长的黄色粘虫板对枣实蝇的引诱力,并明确了枣实蝇最敏感的波长。结果表明:枣实蝇对560nm600nm波段的黄色粘虫板敏感,其中560 nm580 nm波段是枣实蝇最敏感的波段。以枣实蝇最敏感的粘虫板——麦黄色(波长为570nm)来进行引诱试验,明确了粘虫板枣树树冠上的最佳悬挂方位和高度,即黄色粘虫板悬挂在树冠北面诱捕效果最好,诱捕的枣实蝇数量分别比其它方位的多0.8倍。悬挂高度为1.7 m的粘虫板诱集的枣实蝇数量最多;粘虫板正面诱捕平均值是反面的3.8倍。(4)以蜂蜜、酵母膏和白砂糖为原料配制的4种饲料饲养成虫。结果表明,配比为20%蜂蜜+20%酵母膏液配成的饲料饲养效果较理想,枣实蝇平均交配前期、交配期和产卵痕数、雌雄成虫寿命等分别为5 d、5.2 h、2.87个/果、38 d和19.5 d。(5)枣果和杏果对枣实蝇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来看,枣果上的产卵痕数量比杏果多两倍,在枣果上发育的蛹显着大于杏果发育的蛹,其羽化率和性比显着高于杏果的,分别为枣果的80%和2.4:1,而杏果的56.6%和1.8:1。
王增霞[9](2016)在《Cry1Ac蛋白对腰带长体茧蜂的安全性评价及两者对亚洲玉米螟生理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转基因作物在进行商业化种植之前必须要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价,本研究系统地评价了转crylAc基因玉米对靶标害虫的寄生性天敌腰带长体茧蜂的影响。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对转Bt基因作物/Bt蛋白-亚洲玉米螟-腰带长体茧蜂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首先建立一个系统的评价转基因作物或杀虫蛋白对寄生蜂风险的方法。结合生理生化、分子生物学以及蛋白质组学等方法研究腰带长体茧蜂寄生和Cry1Ac蛋白对敏感和抗性亚洲玉米螟幼虫营养代谢、酶活性代谢以及免疫反应的影响,以进一步揭示寄生蜂与寄主之间的相互调控机制,明确寄生对于敏感和抗性亚洲玉米螟品系之间的内在差异,为提高寄生性天敌在生物防治中的作用和开发延缓抗性和抗性治理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发展了一套评价转基因杀虫蛋白对腰带长体茧蜂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试验体系,并利用该体系评价了CrylAc蛋白对腰带长体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敏感亚洲玉米螟作为寄主,饲喂Cry1Ac蛋白后寄主死亡率明显升高,且寄生蜂的寄生率和茧块重量等参数明显降低,而采用抗性亚洲玉米螟作为寄主,饲喂Cry1Ac蛋白后,对寄生蜂各项生命表参数均没有产生不利影响。说明CrylAc蛋白对寄生蜂的影响是由寄主质量下降引起的,而CrylAc对腰带长体茧蜂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并用Cry1Ac蛋白直接饲喂腰带长体茧蜂成蜂,以PA作为阳性对照,结果显示取食不同浓度Cry1Ac蛋白对腰带长体茧蜂成蜂各项生命表参数均没有影响,而取食了PA的腰带长体茧蜂寿命和出蜂量显着下降。本实验结果进一步说明CrylAc蛋白对腰带长体茧蜂没有不利影响。2.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寄生蜂、Bt和寄主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选用敏感和抗性亚洲玉米螟作为寄主,研究腰带长体茧蜂寄生和CrylAc蛋白对寄主幼虫血淋巴蛋白质组学的影响。首先利用iTRAQ技术对寄主血淋巴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鉴定到有定量信息的蛋白质286个,然后分别对各比较组样品进行差异表达蛋白分析,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分析。然后对iTRAQ结果中筛选到的三个重要差异表达蛋白(贮藏蛋白、酚氧化酶和溶菌酶)进行MRM验证,并对在各处理组中差异表达都有显着变化的贮藏蛋白进行基因克隆和qPCR验证。结果表明寄生蜂和Cry1Ac蛋白单独或者联合作用都会对敏感和亚洲玉米螟体内的蛋白产生表达差异。3.对腰带长体茧蜂寄生和Cry1Ac蛋白对敏感和抗性亚洲玉米螟幼虫血淋巴内的营养调控进行探讨,测定了不同处理后寄主幼虫血淋巴内蛋白质、氨基酸、糖类和脂类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敏感和抗性亚洲玉米螟寄生后血淋巴内蛋白质含量、脂滴浓度、海藻糖含量和总还原糖含量显着变化,而总氨基酸含量和海藻糖酶活性没有显着变化;CrylAc蛋白处理敏感亚洲玉米螟后,蛋白含量、脂滴浓度和总还原糖含量显着变化,而其他物质含量没有变化。而寄生或未寄生抗性亚洲玉米螟饲喂CrylAc蛋白后,各物质含量均没有显着变化。这些营养物质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寄主质量下降的内在原因。4.测定了腰带长体茧蜂寄生和CrylAc蛋白作用对敏感和抗性亚洲玉米螟血淋巴内解毒酶、保护酶和中肠蛋白酶三大酶系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敏感和抗性亚洲玉米螟寄生后ACHE活性降低,GST活性显着升高,SOD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而其他酶类活性变化不大;Cry1Ac作用于敏感和抗性亚洲玉米螟后,ACHE显着升高,敏感亚洲玉米螟GST酶降低,SOD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类胰蛋白酶活性明显上升,而抗性亚洲玉米螟GST升高,其他酶活性无显着变化。以上结果说明这三类不同酶活性的变化也可能与寄主质量下降有关。5.以敏感和抗性亚洲玉米螟为寄主,初步探讨了腰带长体茧蜂寄生和Cry1Ac蛋白对寄主敏感和抗性亚洲玉米螟幼虫血淋巴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寄生和Crry1Ac蛋白处理2d后,敏感和抗性亚洲玉米螟血淋巴内血细胞的会出现一系列病态变化。敏感亚洲玉米螟寄生前后饲喂Cry1Ac蛋白后,血细胞总数会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敏感亚洲玉米螟饲喂Cry1Ac蛋白后血细胞对Sephadex A-25微珠的包囊能力显着下降且细胞凋亡率显着高于其他处理;腰带长体茧蜂寄生对敏感和抗性亚洲玉米螟血细胞内PPO活性和黑化反应均产生明显抑制作用,而寄生后溶菌酶活性升高。这些免疫反应的差异也许是引起寄主质量下降的另一个内在机理。
杨鹏[10](2015)在《沟眶象人工饲养及防治初探》文中指出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 chinensis是专一危害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及其变种千头椿的害虫,主要以幼虫钻蛀根部为害。由于其生活周期长、活动场所隐蔽,缺乏有效防控,且获取虫源困难,本文开展了沟眶象室内人工饲养和综合防治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实现用半人工饲料饲养沟眶象,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半人工饲料饲养较天然饲料饲养,幼虫体重增加迅速,幼虫历期大为缩短,并且在幼虫存活率、化蛹率、蛹历期、羽化率方面都显着优于天然饲料,初步建立了实验室种群。2.常规喷雾法测定6种杀虫剂对成虫的毒力值,为3%苯氧威EC>5%吡虫啉EC>10%啶虫脒EC>25%噻虫啉OF>1%甲维盐EC>3%高效氯氰菊酯EC。树干打孔注药法结果表明3%苯氧威EC胸径注药量为1 ml/cm,校正防效最高达到58.25%;枝干喷雾法结果显示3%苯氧威EC和25%噻虫啉OF防效均超过50%,其中3%苯氧威EC稀释1600倍液校正防效最高,达到66.68%。3.采用拌土法用4种药剂对沟眶象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毒力值大小依次为40%辛硫磷EC>48%毒死蜱EC>20%丁硫克百威EC>1.8%阿维菌素EC。土壤打孔注药进行林间试验结果表明,只有40%辛硫磷EC和48%毒死蜱EC在用药后10d校正死亡率在50%以上,其中4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防效较好,校正死亡率达到64.45%,4.对农用施肥枪进行了改良,设计出土壤注药枪,并连接1套车载防治器械,提出一种新型防治地下害虫的施药方法。相对于传统土壤挖坑灌药,新方法防治效率和平均施药量分别为34株/天和0.06kg/株,防治成本仅为1.5元/株。5.野外发现侵染沟眶象的虫生真菌,初步鉴定为轮枝孢属(Verticilljum)。在室内进行侵染试验,幼虫校正死亡率可达60%,成虫校正死亡率为18.52%。应用300亿孢子/克白僵菌进行林间初步试验,稀释1000倍液校正死亡率最高,但只有7.87%。
二、粘虫半人工饲料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粘虫半人工饲料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香梨园三种食心虫飞行能力及田间种群监测诱集与迷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苹果蠹蛾研究现状 |
1.2.2 梨小食心虫的研究现状 |
1.2.3 香梨优斑螟的研究现状 |
1.2.4 果树食心虫的人工饲养研究进展 |
1.2.5 昆虫的飞行能力研究进展 |
1.2.6 果树食心虫成虫监测诱集与迷向技术研究进展 |
1.2.7 果树食心虫的综合防治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路线示意图 |
第2章 新疆香梨园三种食心虫的发生动态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情况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梨小食心虫田间种群发生动态 |
2.2.2 苹果蠹蛾田间种群发生动态 |
2.2.3 香梨优斑螟田间种群发生动态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新疆三种果树食心虫飞行能力的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虫源及饲养 |
3.1.2 飞行能力的测定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日龄三种果树食心虫成虫的飞行能力比较 |
3.2.2 不同性别三种果树食心虫成虫的飞行能力比较 |
3.2.3 不同交配状态三种果树食心虫成虫的飞行能力比较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香梨优斑螟成虫昼夜活动节律及影响种群发生规律的气象因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情况 |
4.1.2 试验材料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香梨优斑螟成虫昼夜活动节律 |
4.2.2 影响香梨优斑螟种群发生动态规律的气象因子分析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香梨园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性诱集技术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情况 |
5.1.2 材料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诱捕器对香梨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 |
5.2.2 不同颜色水盆诱捕器对香梨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 |
5.2.3 诱捕器设置不同高度对香梨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 |
5.2.4 诱捕器设置不同方位对香梨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 |
5.2.5 不同诱芯数量对香梨园梨小食心虫和苹果蠹蛾的诱集效果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6章 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迷向剂复合干扰在香梨园的应用效果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情况 |
6.1.2 试验材料 |
6.1.3 试验处理与方法 |
6.1.4 数据处理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剂量迷向剂处理监测诱集苹果蠹蛾和梨小食心虫数量比较 |
6.2.2 不同剂量迷向剂处理蛀果率及防治效果比较 |
6.2.3 不同剂量迷向剂处理成本分析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蠋蝽消化器官的初步观察与消化酶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昆虫消化机制的研究 |
1.2 昆虫消化酶的研究 |
1.2.1 捕食性昆虫主要消化酶 |
1.2.2 影响消化酶的因素 |
1.3 蠋蝽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章 蠋蝽消化器官结构的初步观察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仪器与工具 |
2.1.3 试验设计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蠋蝽的口器形态 |
2.2.2 蠋蝽的消化系统结构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环境温度对蠋蝽消化酶和捕食能力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仪器与工具 |
3.1.3 试验设计 |
3.2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温度对蠋蝽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
3.3.2 温度对蠋蝽体重增加的影响 |
3.3.3 不同温度下蠋蝽增重与消化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
3.3.4 温度对蠋蝽成虫捕食能力的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龄期对蠋蝽消化酶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试验仪器与工具 |
4.1.3 试验设计 |
4.2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龄期对蠋蝽消化酶影响 |
4.3.2 不同龄期对蠋蝽体重增加的影响 |
4.3.3 不同龄期蠋蝽对榆黄叶甲的捕食能力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食物对蠋蝽消化酶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仪器与工具 |
5.1.3 试验设计 |
5.2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4 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人工合成纳米硅对玉米粘虫抗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粘虫的危害概述 |
1.1.1 粘虫的习性 |
1.1.2 粘虫的危害 |
1.1.3 粘虫的防治方法 |
1.2 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应用概述 |
1.2.1 纳米材料防治害虫的潜力 |
1.2.2 纳米材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2.3 纳米材料的杀虫效应 |
1.3 硅对作物抗虫性的影响概述 |
1.3.1 硅纳米材料介导的植物抗虫性 |
1.3.2 硅提高植物抗虫性的机制 |
1.4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纳米硅提高玉米粘虫抗性的最优培养体系构建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供试材料 |
2.2.2 实验条件和设计 |
2.2.3 指标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叶施不同浓度纳米硅对玉米粘虫的抗性效应 |
2.3.2 土施不同浓度纳米硅对玉米粘虫的抗性效应 |
2.3.3 粘虫危害时间对纳米硅介导的玉米抗虫效应影响 |
2.3.4 纳米硅对粘虫的直接毒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叶施纳米硅对粘虫胁迫下玉米叶片硅的积累、营养和化学防御物质合成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供试材料处理 |
3.2.2 指标测定 |
3.2.3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米硅在玉米叶片上的附着力及在玉米叶片中的积累 |
3.3.2 叶施纳米硅对玉米叶片营养成分的影响 |
3.3.3 叶施纳米硅对玉米化学防御物质含量的影响 |
3.3.4 叶施纳米硅对绿原酸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施纳米硅对粘虫胁迫下玉米叶片物理抗性和诱导化学抗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供试材料处理 |
4.2.2 指标测定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纳米硅在玉米叶片中的积累和分布 |
4.3.2 土施纳米硅对玉米硅通道蛋白基因Lsi1、Lsi2和Lsi6 表达的影响 |
4.3.3 土施纳米硅对玉米叶片木质素含量和组织厚度的影响 |
4.3.4 土施纳米硅对玉米化学防御物质含量的影响 |
4.3.5 土施纳米硅对茉莉酸含量的影响 |
4.3.6 土施纳米硅对门布合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蠋蝽人工饲养及耐饥饿能力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捕食性蝽研究概述 |
1.2 猎物对捕食性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
1.3 蠋蝽概述 |
1.3.1 蠋蝽形态学特征 |
1.3.2 蠋蝽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
1.3.3 蠋蝽研究现状 |
1.4 昆虫的耐饥饿能力 |
1.5 选题依据和技术路线 |
1.5.1 选题依据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3种猎物对蠋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试验方法 |
2.2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蠋蝽对不同猎物的取食情况 |
2.3.2 不同猎物饲养对蠋蝽各龄若虫体重的影响 |
2.3.3 不同猎物饲养对蠋蝽各龄若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
2.3.4 不同猎物饲养对于蠋蝽各龄若虫死亡率的影响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蠋蝽对黄粉虫取食量的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试验方法 |
3.2 数据分析 |
3.2.1 单只黄粉虫最大可供的食物量 |
3.2.2 不同虫态的蠋蝽对黄粉虫取食量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单只黄粉虫最大可供的食物量 |
3.3.2 不同虫态蠋蝽对黄粉虫不同密度的取食量 |
3.3.3 不同虫态单头蠋蝽对黄粉虫的平均取食量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虫态的蠋蝽在供水、不供水条件下的耐饥能力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蠋蝽各虫态在供水、不供水时的耐饥饿时长 |
4.3.2 饥饿状态下蠋蝽的生命状态 |
4.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光肩星天牛人工饲料的筛选及其天敌花绒寄甲的耐寒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光肩星天牛概述 |
1.1.1 光肩星天牛在原产地发生状况 |
1.1.2 光肩星天牛在入侵地发生状况 |
1.1.3 天敌的调查 |
1.1.4 天敌昆虫的应用 |
1.1.5 虫生真菌及其应用 |
1.1.6 光肩星天牛人工饲料研究状况 |
1.2 花绒寄甲概述 |
1.2.1 花绒寄甲防治效果 |
1.2.2 花绒寄甲耐寒性的研究状况 |
1.3 昆虫越冬和过冷却点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光肩星天牛人工饲料的筛选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昆虫 |
2.1.2 试验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饲料配制和饲养方法 |
2.1.5 饲料效果检验 |
2.1.6 数据统计和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配方人工饲料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2 饲料最优配方组合 |
2.2.3 饲料验证结果与饲料成本 |
2.3 小结与讨论 |
3 光肩星天牛耐寒性和花绒寄甲快速冷驯化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花绒寄甲快速冷驯化处理 |
3.1.3 过冷却点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强度的快速冷驯化对花绒寄甲成虫过冷却点的影响 |
3.2.2 光肩星天牛各越冬虫态的过冷却点 |
3.3 小结与讨论 |
4 外源海藻糖对花绒寄甲存活率和耐寒性的影响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花绒寄甲成虫半人工饲料配制和饲养 |
4.1.3 试虫处理 |
4.1.4 含水率的测定 |
4.1.5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花绒寄甲取食情况观察和不同海藻糖饲养存活率的差异 |
4.2.2 外源海藻糖对花绒寄甲过冷却点的影响 |
4.2.3 外源海藻糖对花绒寄甲过含水率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5 不同寄主对花绒寄甲生长发育和耐寒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昆虫 |
5.1.2 花绒寄甲幼虫的接种 |
5.1.3 花绒寄甲成虫的体型测定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寄生不同寄主花绒寄甲的发育历期 |
5.2.2 寄生不同寄主花绒寄甲的成虫产出数 |
5.2.3 寄生不同寄主花绒寄甲成虫的大小 |
5.2.4 寄生不同寄主花绒寄甲成虫的过冷却点 |
5.3 小结与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光肩星天牛人工饲料的筛选 |
6.2 花绒寄甲耐寒性的研究 |
6.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温度对豆荚螟生态学特性的影响及豆荚螟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豆荚螟的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1.1.1 豆荚螟的发生规律及其危害 |
1.1.2 影响豆荚螟发生的因素 |
1.2 豆荚螟的防治 |
1.2.1 农业防治 |
1.2.2 生物防治 |
1.2.3 物理防治 |
1.2.4 化学防治 |
1.2.5 豆荚螟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
1.3 昆虫生命表 |
1.4 害虫监测方法 |
1.4.1 粘虫板监测 |
1.4.2 糖醋液监测 |
1.4.3 灯光的监测 |
1.4.4 豆荚螟的监测方法 |
1.5 研究的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虫源 |
2.2 豆荚螟在不同温度下的生命表研究 |
2.2.1 试验方法 |
2.2.2 人工饲料的配制方法 |
2.2.3 数据分析 |
2.2.4 数据处理与制图 |
2.3 豆荚螟在不同温度的发育历期研究 |
2.3.1 试验方法 |
2.3.2 豆荚螟有效积温和发育始点温度的计算 |
2.4 豆荚螟成虫种群监测方法的效果比较 |
2.4.1 试验地概况 |
2.4.2 性诱芯及诱捕器 |
2.4.3 试验方法 |
2.4.4 数据分析 |
2.5 7种常用杀虫剂对豆荚螟的室内毒力测定 |
2.5.1 供试虫源 |
2.5.2 供试药剂 |
2.5.3 试验方法 |
2.5.4 数据分析 |
2.6 4种常用杀虫剂防治豆荚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
2.6.1 试验地概况 |
2.6.2 试验设计 |
2.6.3 药效调查 |
2.6.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温度下豆荚螟的生命表 |
3.1.1 豆荚螟在不同温度下的主要生物学参数 |
3.1.2 豆荚螟在不同温度下的主要种群生命表参数 |
3.1.3 豆荚螟在不同温度下的特定年龄生命表 |
3.1.4 豆荚螟在不同温度下的特定年龄阶段生殖力和存活率 |
3.1.5 不同温度下豆荚螟的期望寿命和繁殖值 |
3.2 不同温度下豆荚螟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 |
3.2.1 不同温度下豆荚螟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 |
3.2.2 豆荚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3.3 豆荚螟成虫种群监测方法的效果比较 |
3.3.1 三种监测豆荚螟成虫种群消长动态的比较 |
3.3.2 三种监测方法累积诱虫量的比较 |
3.3.3 大豆田豆荚螟性诱剂诱捕昆虫发生动态 |
3.4 7种常用杀虫剂对豆荚螟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
3.4.1 不同药剂对豆荚螟卵的毒力 |
3.4.2 不同药剂对豆荚螟幼虫的毒力 |
3.5 4种常用杀虫剂防治豆荚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
3.5.1 不同药剂的防治效果 |
3.5.2 对菜用大豆安全性影响 |
3.5.3 不同药剂处理对菜用大豆产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不同温度下豆荚螟生命表研究 |
4.2 不同温度下豆荚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
4.3 豆荚螟成虫种群监测方法的效果比较 |
4.4 7种常用杀虫剂对豆荚螟的室内毒力测定 |
4.5 4种常用杀虫剂防治豆荚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
5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取食体内不同甾醇水平的粘虫对蠋蝽营养代谢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甾醇调控对昆虫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
1.1.1 甾醇对昆虫生长发育的作用 |
1.1.2 甾醇在昆虫体内的分布和利用 |
1.1.3 甾醇在昆虫体内的转运和代谢 |
1.1.4 甾醇调控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
1.2 蠋蝽生物学及其扩繁应用的研究进展 |
1.2.1 形态学与生物学特性 |
1.2.2 捕食和控害能力 |
1.2.3 人工饲养和冷藏技术 |
1.3 昆虫代谢组学的研究进展 |
1.3.1 代谢组学概述 |
1.3.2 代谢组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
1.3.3 昆虫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人工饲料中甾醇调控对粘虫及蠋蝽体内甾醇含量的影响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设计 |
2.1.2 粘虫人工饲料的原料脱甾醇处理 |
2.1.3 粘虫人工饲料的配制方法 |
2.1.4 供试昆虫 |
2.1.5 甾醇的提取和测定 |
2.1.6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处理人工饲料中甾醇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比较 |
2.2.2 不同处理粘虫体内甾醇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比较 |
2.2.3 不同处理蠋蝽体内甾醇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比较 |
2.2.4 人工饲料中、粘虫体内和蠋蝽体内总甾醇的相对含量比较 |
2.2.5 不同处理粘虫和蠋蝽体内胆甾醇和谷甾醇的质量分数比较 |
2.3 讨论 |
第三章 粘虫人工饲料中甾醇含量间接对蠋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昆虫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人工饲料中甾醇含量的调控对粘虫幼虫体重和蛹重的影响 |
3.2.2 取食不同甾醇水平的粘虫对蠋蝽若虫体重的影响 |
3.2.3 取食不同甾醇水平的粘虫对蠋蝽若虫发育历期的影响 |
3.2.4 取食不同甾醇水平的粘虫对蠋蝽成虫体重和寿命的影响 |
3.2.5 取食不同甾醇水平的粘虫对蠋蝽繁殖力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取食不同甾醇水平的粘虫对蠋蝽代谢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 |
4.1.2 供试昆虫 |
4.1.3 代谢物的提取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取食不同甾醇水平的粘虫对蠋蝽体内代谢物的影响 |
4.2.2 取食不同甾醇水平的粘虫对蠋蝽代谢轮廓的影响 |
4.2.3 取食不甾醇水平的粘虫对蠋蝽代谢通路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枣实蝇成虫趋性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枣实蝇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实蝇类监测技术研究概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枣实蝇对寄主植物挥发性次生代谢物的选择性测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3章 枣实蝇对枣果挥发物的选择性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枣实蝇对不同波长黄色粘虫板的趋性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不同食物和寄主植物对枣实蝇生长发育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9)Cry1Ac蛋白对腰带长体茧蜂的安全性评价及两者对亚洲玉米螟生理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转基因作物的研究现状 |
1.2 转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生物的潜在影响 |
1.3 靶标害虫对转基因作物的抗性 |
1.4 寄生蜂对寄主的调控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Cry1Ac杀虫蛋白对寄生蜂腰带长体茧蜂的潜在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利用蛋白质组学分析寄生和Cry1Ac杀虫蛋白对亚洲玉米螟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寄生和Cry1Ac杀虫蛋白对亚洲玉米螟营养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第五章 寄生和Cry1Ac杀虫蛋白对亚洲玉米螟酶活性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第六章 寄生和Cry1Ac杀虫蛋白对亚洲玉米螟免疫反应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全文结论 |
7.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中存在问题 |
7.4 今后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沟眶象人工饲养及防治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沟眶象研究现状 |
1.2.1 形态学研究 |
1.2.2 生理学研究 |
1.2.3 生物学研究 |
1.2.4 防治研究 |
1.3 钻蛀性昆虫人工饲料饲养研究进展 |
1.3.1 人工饲料成分 |
1.3.2 饲养环境 |
1.3.3 饲养方法 |
1.4 地下害虫防治研究 |
1.4.1 化学防治 |
1.4.2 生物防治 |
1.5 农用施肥枪研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7.1 主要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2 沟眶象室内人工饲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幼虫半人工饲料组分和制备方法 |
2.1.2 人工饲养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结论与讨论 |
3 沟眶象成虫化学防治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室内毒力测定 |
3.1.2 林间防治试验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毒力测定 |
3.2.2 林间药效 |
3.3 结论与讨论 |
4 沟眶象幼虫化学防治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室内毒力测定 |
4.1.2 林间防治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毒力测定 |
4.2.2 林间药效 |
4.3 结论与讨论 |
5 土壤打孔注药法探索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药械开发与改进 |
5.1.2 林间防治测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结论与讨论 |
6 虫生真菌初步试验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结论与讨论 |
7 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附图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四、粘虫半人工饲料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香梨园三种食心虫飞行能力及田间种群监测诱集与迷向技术研究[D]. 崔笑雄. 塔里木大学, 2021
- [2]蠋蝽消化器官的初步观察与消化酶活性的研究[D]. 朱艳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人工合成纳米硅对玉米粘虫抗性的作用机制研究[D]. 朱文清. 江南大学, 2021(01)
- [4]蠋蝽人工饲养及耐饥饿能力的研究[D]. 范慧杰.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5]光肩星天牛人工饲料的筛选及其天敌花绒寄甲的耐寒性研究[D]. 罗立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6]温度对豆荚螟生态学特性的影响及豆荚螟防治技术研究[D]. 朱文君.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7)
- [7]取食体内不同甾醇水平的粘虫对蠋蝽营养代谢及生长发育的影响[D]. 郭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01)
- [8]枣实蝇成虫趋性行为研究[D]. 阿不都瓦哈·艾再孜.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9]Cry1Ac蛋白对腰带长体茧蜂的安全性评价及两者对亚洲玉米螟生理机制的研究[D]. 王增霞.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10]沟眶象人工饲养及防治初探[D]. 杨鹏.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