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向集团跨国经营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周静怡[1](2020)在《万向集团国际化经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以及全球各大汽车厂商海外布局的加快,汽车整车生产的全球化采购日趋明显,这无疑带动了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作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代表,万向集团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在美国、英国、德国、泰国等国家建立海外分公司。从技术创新、组织机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风险控制、财务控制以及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进行国际化运营管理。通过深耕当地市场以及在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英国、泰国等国家开展的并购活动,万向集团经过资源整合建成了覆盖超过六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营销服务网络,连续多年位列中国百大跨国企业榜单,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国际化的典型。目前,受限于国际化管理、风险管控、技术能力和品牌建设,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总体上国际化经营不尽如人意,而万向集团的国际化经营可以为他们提供诸多启示。本文结合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运用PEST、SWOT模型对万向集团的国际化环境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万向集团的国际化历程,探究其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动因、战略、管理,以财务和非财务两种视角评价其经营绩效,对万向集团国际化经营进行全面剖析。通过总结万向集团国际化经营的启示,以期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朱燕[2](2019)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文中认为国际分工是国际交换和国际贸易的基础,同时也是世界市场存在和运行的基本方式。18世纪60年代国际分工形成,随着科技革命及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分工方式不断变化,形成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演化发展趋势。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跨国公司通过外包、垂直FDI等形式将产品生产中的加工组装环节大规模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产品内国际分工发展迅速,形成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以对外投资和跨国并购为主要形式的,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国际分工体系。加工贸易成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视角来看,产品内国际分工具有明显的二重性。在生产力视角下,产品内国际分工发挥了分工的一般属性,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效应。但是在生产关系视角下,产品内国际分工是由掌握技术、拥有大量资本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发达国家企业和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权利不对称导致利益分配的不均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占据高附加值生产环节,而被动加入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只能从事低附加值环节生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资源等初级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以加工贸易方式切入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全球生产网络,中国制造业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中国制造企业长期被锁定在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和组装环节,不能更多地分享由国际分工带来的利润。以技术为支撑的“发达资本”对“廉价劳动”主宰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中国制造面临巨大的升级压力。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为基础,全面剖析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价值创造逻辑和价值分配逻辑,阐述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二重性;同时,以发展中国家视角,分析中国制造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及发展困境;最后,结合马克思主义分工思想为中国制造产业升级提出有效路径。首先,梳理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不发达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包含的国际分工思想。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阐述了国际分工的二重性,辩证剖析了国际分工体系中“资本”和“劳动”的关系,并提出了消灭异化、消除被动分工从而建立主动分工的思想。萨米尔·阿明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家结合国际分工现状阐述国际分工体系的不平等现象,并为发展中国家提出摆脱依附的政策建议。本部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思想的系统梳理和全面分析,总结概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下国际分工的动因、国际分工体系不平衡的根源以及国际分工的新选择,为全文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范式。其次,全面分析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内涵、格局及实现形式,并基于马克思主义分工视角研究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二重性。产品内国际分工是企业分工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产物,是企业内部分工向外扩张的结果,是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网络分工。产品内国际分工格局下,跨国公司利用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及资源优势,将产品生产的不同工序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剩余。但是在生产关系视角下,国际分工协作创造的经济剩余,在技术密集型环节生产者和劳动密集型环节生产者之间出现了不均等分配,掌握技术的发达的中心国家更多地占有“经济剩余”,形成了“中心”和“外围”的格局。再次,结合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二重性,深入分析产品内国际分工格局下制造业升级的方向。制造业升级有三大方向:由简单的组装加工环节向核心零部件生产环节升级,由生产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环节升级,由生产制造环节向品牌营销环节升级。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产业链治理模式,产业升级过程中技术进步的类型与方向,产业升级过程中高素质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和水平都会影响制造企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变化。然后,结合中国制造业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格局下的发展历程,全面总结并深入剖析中国制造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并以计算机产业为例分析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紧迫性。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成为中国制造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通过承接国际跨国公司的制造外包,中国制造较快地融入了产品内国际分工价值链,实现了高速增长和快速发展,国际分工地位逐渐提高。但是中国制造业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产业链中长期被低端锁定,在全球价值链中逐渐丧失主动权和控制权,外资企业成为中国加工贸易的主导力量。因此,以加工贸易方式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中国制造业生产力获得了较大增长,但是却导致中国制造依附发展,中国制造面临较强的产业升级压力。最后,针对中国制造存在的问题,结合经济发展的国内外环境,提出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中国制造产业升级、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必须要实现从“强链”向“新链”演进升级,并在“新链”中创新国际分工和利润分享模式。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实现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最终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国制造企业应该由被动参与国际分工转向主动创新国际分工模式,由融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转向积极构建全球自主价值链,由“依附型发展”转向“自主型发展”,建立新型的产品内国际分工和利润共享模式。中国制造企业要改变被动分工,不能只是静态地利用自然的初级要素比较优势,而是要积极发展动态的后天获得性资源禀赋,实现人力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的积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培养动态竞争优势,为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王诗翔[3](2018)在《后发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与技术追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后发跨国企业为了获取并利用全球的创新资源以实现赶超,在发达国家的扩张步伐一路高歌猛进。尽管呈指数增长的数据和诸多里程碑式的案例让后发跨国企业不断博得世界眼球,但后发跨国企业在发达国家的技术资源获取和利用却屡遭阻挠。一方面,后发跨国企业在多重劣势夹击下,其海外子公司在发达国家普遍缺少外部合法性,因而难以获取东道国优质技术资源,甚者威胁企业存续。另一方面,由于疲于响应冲突的制度压力,海外子公司在集团内部不得不面临内部合法性短板,导致获取的技术资源无法被母公司利用。然而,已有研究虽然已经识别了组织的内、外部合法性分别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密切关系,但是对于后发跨国企业如何通过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的选择以推进技术追赶,却知之甚少。同时,母公司作为海外子公司的“资源投入方”、“规范制定者”以及“最终受益人”,对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的深刻影响在现有研究中却鲜有探讨。基于此,文本提出核心问题:后发跨国企业如何通过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的战略抉择促进技术追赶?为了回答本文的核心问题,本文围绕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的选择、实现和影响递进地设计了四个子研究,分别是“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提出的战略导向如何影响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选择”、“母公司对并购的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的选择如何受到东道国规范压力的影响”、“母公司对并购的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的选择如何影响母公司的技术追赶绩效”以及“战略导向和规范压力如何通过影响自建的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进而影响母公司的技术追赶”。基于中国跨国企业的数据,本文通过一个探索性纵向单案例研究、一个探索性横向多案例研究和两个大样本实证研究,系统地探讨了核心问题。本文的研究聚焦于合法性双元、战略导向、规范压力以及技术追赶绩效四个核心构念,构建了基于后发跨国企业母公司视角的合法性双元选择、实现和影响的系统研究,得到了四方面的结论:第一,在技术追赶的背景下后发跨国企业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所提出的战略导向会通过影响海外子公司获取内、外部合法性的优先性进而驱动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的选择。(1)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提出的战略导向通过定义海外子公司的研发内容特征和市场渠道特征影响对获取海外子公司内、外部合法性的优先性,最终形成差异化的合法性双元——包括以获取单一合法性为主的“主导型合法性双元”以及强调获取两种组织合法性的“兼顾型合法性双元”。(2)后发跨国企业的母公司会根据海外子公司的建立方式采用基于组织间联系的实现机制,对于被并购的海外子公司,母公司通过缓冲机制实现兼顾型合法性双元,而对于自建的海外子公司,母公司通过分隔机制实现兼顾型合法性双元。第二,东道国的规范压力会通过影响合法性双元实现的成本和收益来影响后发跨国企业对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的选择。(1)当东道国规范压力的增长高于一定水平时,后发跨国企业母公司选择兼顾型合法性双元的成本便会大于收益,因此在不同水平的东道国规范压力下,规范压力与兼顾型合法性双元展现为倒U型关系。(2)由于无形资产具有较高程度的缄默性和情境依赖性特征,技术追赶背景下拥有更多无形资产的母公司会对海外子公司兼顾型合法性双元的需求更加强烈,因而在同等水平的规范压力下母公司会提升对海外子公司兼顾型合法性双元的选择几率。第三,对于后发跨国企业的母公司来说,兼顾型合法性双元能够通过促进海外子公司的技术知识贡献和母公司的技术知识利用提升后发跨国企业母公司的技术追赶绩效。(1)被并购的海外子公司依靠母公司缓冲机制而实现的兼顾型合法性双元能通过提升海外子公司对后发企业内的组织信任和组织认同促进海外子公司贡献技术知识的意愿,进而提升技术追赶绩效。(2)在兼顾型合法性双元中,缓冲子公司利用自身较高的内部合法性增强母公司对于焦点子公司所传递的技术知识的认可和利用,进而提升技术追赶绩效。第四,不断变化的规范压力和战略导向会驱动海外子公司合法性战略和母公司分隔机制的演变,动态地实现海外子公司的兼顾型合法性双元,进而促进了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的提升。(1)不同阶段合法性战略的选择取决于情境特征,规范压力和战略导向通过制度压力一致性和组织资源流动性驱动不同的合法性战略。依据不同阶段合法性战略选择的需要,后发跨国企业在集团内部形成不同的分隔机制。(2)合法性战略和分隔机制作为直接和间接两个渠道促进了兼顾型合法性双元动态地实现,而外部合法性的获取和维持帮助海外子公司吸引更高质量和数量的技术资源,从而实现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本文在理论上主要贡献于合法性双元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首先,对于合法性双元的研究:第一,通过探究合法性双元的选择和影响,本文弥补了现有研究中合法性双元对海外子公司所面临的制度双元响应不足的研究缺口。本文通过探究在不同情境下对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的选择和实现,以及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与技术追赶绩效的关系,实现了关于合法性双元的选择和影响研究的整合,并兼顾了海外子公司获取合法性时的必要性和冲突性,拓展了海外子公司响应制度双元的研究。第二,基于母公司的视角研究合法性双元,本文为制度双元下的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以往研究都是以海外子公司的视角,本文发现母公司能为合法性双元研究带来崭新的研究视角。选择方面,母公司作为海外扩张的“资源投入方”其战略导向会对海外子公司内、外合法性获取的需求产生影响;实现方面,母公司作为集团内部主要的“规范制定者”具有改变海外子公司所面临的内部制度压力的能力,因而从母公司的角度深化了对基于组织联系的合法性双元实现过程研究;影响方面,母公司作为海外子公司合法化过程的“最终受益人”,其自身的组织绩效为合法性双元提供了新衡量标准,同时也是母公司的决策基础。第三,立足于后发跨国企业技术追赶的背景,本文为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研究提供了新情境。以往研究中并未记述跨国企业如何通过合法性双元克服来源国劣势进而提升技术追赶绩效,从这个意义上讲本研究是后发情境所引发的一个全新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分别探究来源国劣势如何给海外子公司的内、外部合法化设置障碍,针对后发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的建立方式提出了实现兼顾型合法性双元的分隔机制和缓冲机制;基于来源国劣势对于技术追赶过程的具体影响,本文探究了合法性双元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之间的关系。另外,对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研究:第一,引入合法性双元的选择与实现,本文为后发跨国企业通过海外扩张进行技术追赶提供了新的战略路径。海外扩张中的战略选择与后发跨国企业技术追赶绩效密切相关,地点的选择、进入方式的选择、所有权控制的选择等等都成为了学者们极为关注的战略主题,合法化战略却尚未被现有的研究所重视。本文基于后发跨国企业的技术追赶背景,阐明了海外子公司的内、外部组织合法性对于推进母公司技术追赶过程中技术资源获取与利用的重要作用。通过探究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对于母公司技术追赶绩效的影响,对海外扩张战略导向的实现,以及对目标资源嵌入的制度环境的响应,本文系统地刻画了合法性双元在后发企业技术追赶中的角色,为后发跨国企业技术追赶提出了一条基于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的新的战略路径。第二,通过聚焦于海外子公司的组织合法性,本文深化了后发跨国企业技术追赶中基于制度理论的研究。本文通过探究海外子公司的合法性双元,从制度理论的视角解释了技术追赶过程中后发跨国企业在东道国获取技术资源与在集团内部转移技术资源的张力,以及对推进技术追赶的阻碍;其次,本文通过探究不同情境下合法性双元的影响,阐释了后发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内、外部合法性对技术追赶绩效的共同影响。因此,在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研究中引入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能够贡献于内、外部制度环境共同作用于后发跨国企业技术追赶的研究。
曹雨凡[4](2018)在《我国企业跨国逆向并购中知识转移演化过程研究 ——以万向集团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跨国并购由于可以帮助企业快速地获得资金、技术等战略资源,已经逐步成为我国企业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方式。与发达国家不同,为了在缺乏垄断优势的前提下较快地实现转型升级,逆向并购成为了当前我国企业普遍采用的并购模式。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被认为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有效的知识转移被认为是决定跨国并购成败的关键。由此,在对企业的并购行为研究中,知识转移的重要性日渐显现;但与跨国并购理论类似,学术界现阶段对于知识转移的研究多针对发达国家。因此,研究符合我国企业情境的跨国并购知识转移,对丰富现有理论和指导我国企业提升跨国并购成功率与并购绩效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主要围绕我国企业跨国逆向并购中的知识转移演化过程展开。首先通过文献综述理清了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在跨国并购理论和知识转移影响因素、过程模型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异同,并梳理了针对并购中知识转移的相关文献。其次结合统计数据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历程、当前现状、行业特征和区位特征。接着通过理论演绎,以企业知识理论和知识特性为基础阐明了并购中的知识转移机制,从知识获取、知识输出和自主创新三个影响因素出发构建了知识转移演化过程模型,将转移过程划分为了识别、匹配、转移和吸收四个阶段,详细论述了企业通过知识转移促进并购双方知识流动,最终增强企业的知识积累,实现价值创造与核心竞争力提升的过程。然后运用该模型对万向集团成立以来的企业发展情况和跨国并购行为进行了案例分析,展示了模型的实际应用过程,同时通过财务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结合的实证研究论证了知识转移对企业并购绩效提升有所帮助。最后,针对提高知识转移效果的办法,提出了培养知识转移能力,搭建合适的知识转移渠道,制定有保障的评估机制和注重企业文化的交流与整合四点对策与建议。
杨洋[5](2017)在《来源国劣势、并购后整合与后发跨国公司能力追赶》文中研究指明知识的专业化、差异化和分散化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的特征之一。在此背景下,来自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后发企业纷纷开始构建其跨越地理边界、组织边界的全球网络进行知识搜索和整合。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并购日渐成为后发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和能力、实现快速技术追赶和能力跃迁的主要战略之一,不少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成功实现了能力提升,跻身行业领先梯队。然而,在来源国劣势以及由此带来的组织身份不对称挑战下,仍有不少后发企业折戟海外,在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准备大施拳脚后,却最终陷入协同效应陷阱,不仅没有成功实现组织学习能力提升追赶,反而让自己身陷囹圄。本文以此现象为切入点,通过层层递进的四个子研究,本文详细讨论了来源国劣势的本质、内涵、微观作用机制,区分了能力劣势和声誉劣势的不同作用。同时,识别了后发跨国公司应对和克服来源国劣势的战略选择,描绘了后发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最终实现能力追赶的全过程以及并购后组织身份重构路径,对“具有来源国劣势的后发跨国公司如何设计整合战略和协调机制来应对组织身份不对称,并实现能力追赶?”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回答,主要得到以下四方面结论:(1)子研究一围绕“来源国劣势的本质和内涵是什么,会对后发跨国公司产生什么影响?”这一问题,首先通过规范分析发现来源国劣势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实际的能力劣势以及感知到的声誉劣势两个维度。具体地,能力劣势归因于后发跨国公司所在来源国的正式制度缺位,而声誉劣势则主要来自来源国的负面形象。在此基础上,通过二手数据的大样本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来源国劣势对后发跨国公司并购后整合绩效具有负面影响,且这种挑战主要来自于声誉劣势,而非能力劣势。最后,通过引入东道国投资经验作为边界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声誉劣势的负面效果是普遍存在的,但声誉劣势也是可以被缓解的,东道国投资经验的逐步积累可以帮助后发企业积累相似环境中的经营能力和隐性知识,增加后发企业在东道国市场知名度和合法性,一定程度上削弱声誉劣势的负面效用。(2)子研究二围绕“来源国劣势是如何作用于后发跨国公司并购后整合?”这一问题,通过对7个典型跨国并购案例横向对比发现,来源国劣势带来的“合法性赤字”、“信誉赤字”劣势具有组织异质性,会受到组织层面特征的过滤,最终的“净劣势”会集中体现在后发跨国公司与被收购企业组织身份不对称上。进一步,组织身份不对称会带来后发跨国公司在与海外被收购企业的二元关系中的“合作伙伴合法性”缺失,给协调和学习带来压力。为了解决上述压力,后发跨国公司会通过实施不同整合战略、设计并安排不同的协调机制来对两种身份进行管理以应对挑战。同时,子研究二还发现不同的并购动机下,组织选择应对组织身份挑战的战略会有所不同。基于上述两点,子研究二归纳出来源国劣势与组织身份不对称,组织身份不对称、并购动机和整合战略选择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得到一个整合框架。(3)子研究三围绕“来源国劣势下,后发跨国公司如何实现有效学习和能力追赶?”这一问题,在前两个子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组织学习理论和过程视角下的分析框架,通过模糊集质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综合分析了来源国劣势下,在组织身份、并购动机构成的不同组织情境中,后发跨国公司在不同的协调机制设计和安排下,成功撬动自身以及被收购方的知识基和经验、推进新知识的创造和转变、实现能力提升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后发跨国公司在并购后整合过程中反复迭代和动态的学习过程,识别并归纳出成功实现能力提升的学习路径和失败的学习路径。同时,子研究三也再次论证了组织身份不对称和跨国并购动机对组织学习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发现了不同协调机制之间、协调机制与组织情境之间的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相互作用关系。(4)子研究四围绕“来源国劣势下,后发跨国公司如何实现并购后组织身份重构?”这一问题,在子研究二和子研究三的基础上,基于组织身份动态性的命题和组织身份变革视角,通过多案例研究方法对并购后整合进行多阶段考察,探索后发跨国公司并购了先进企业后,如何通过“静默期-过渡期-稳定期”三个阶段不同的组织设计安排来循序渐进地推动并实现共享型身份和嵌套型身份的产生;同时,子研究四还识别了收敛型和吸收型两种身份重构路径。在此基础上刻画出“组织身份-组织战略和实践”共同演进的动态关系。本文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1)拓展了来源国劣势相关研究。本文明确了来源国劣势的内涵和本质,并首次通过二手数据大样本实证为来源国劣势与后发企业跨国并购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直接的实证证据;在此基础上明晰了来源国劣势微观作用机制,打开了来源国劣势作用于后发跨国公司的黑箱。最后从“总部-子公司”关系出发,通过“组织伙伴合法性”的角度为后发跨国公司提供了应对来源国劣势的新思路。(2)贡献于并购后整合研究。本文通过以动态的过程视角全面考察后发跨国公司并购后整合和学习过程,为后发跨国公司如何成功实现并购后整合和有效学习提供了分析框架,也为解决后发企业“协调-自治”困境提供了新方案。除此之外,通过引入组织身份不对称,建立了组织身份不对称与整合战略选择的联系,强调了整合过程中微观层面要素的重要性,识别了并购后整合在微观层面的新动因。同时,通过对整合过程中组织身份重构过程的考察,刻画了“组织身份-组织战略和实践”之间共同演进的动态关系,也回应了学者们最近对“战略-身份”关系深入探索的呼吁。(3)贡献于组织学习相关研究。本文运用集合论式下的模糊质性比较分析方法,多方面综合考察了情境、成员、任务、工具之间的交互,工具与工具之间的交互对组织学习过程和效果的影响,对现有组织学习研究进行了补充。同时,本研究通过全面考量跨国并购领域和组织学习领域的互动,实现了两个研究领域的深度交互和融合发展,进一步夯实了全球化战略和组织学习的对话基础,同时响应了学者们对深入探讨全球战略和组织学习领域交互研究的呼吁,为我们理解国际化过程中的组织学习提供了更全面的分析框架。(4)为企业提供现实指导。本文的结论能够为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识别和克服来源国劣势、成功解决“协调-自治”困境实现有效学习、实现并购后组织身份重构和能力提升提供了借鉴意义。同时也为国家更好地落实创新驱动和“走出去”战略、完善母国制度环境提供政策建议。
魏涛,孙文欣[6](2017)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无形资源优化升级案例研究——基于企业文化资本、企际关系资本与人力资本维度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优势无形资源的战略动机已引起了业界与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在自身无形资源并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实现优势无形资源数量的增加并促进无形资源的优化升级,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尽快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企业的无形资源体系中,企业文化资本、企际关系资本与人力资本这三大构成要素对无形资源其他要素功能作用的发挥、跨国转移扩散以及无形资源整体的优化升级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文章基于这三大关键无形资源构成要素,从区位选择、行业拓展以及人力资本的培育与储备等方面,为中国企业通过海外并购走向国际化设计了动态推进的发展路径。
魏江,王诗翔[7](2017)在《从“反应”到“前摄”:万向在美国的合法性战略演化(1994~201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中国跨国企业万向集团19942015年在美国的纵向案例研究,打开了后发跨国企业在发达国家获取并维持合法性以克服来源国劣势的过程黑箱。本研究分析了关键海外子公司合法性战略选择的动态演化,并着重探讨了各阶段合法性战略选择的情境条件、集团内部的结构模式以及克服来源国劣势的作用机制。本文发现,在后发情境下海外子公司将反应型和前摄型两类合法性战略在不同阶段进行动态切换能有效地获取并维持在东道国的合法性,同时焦点企业针对合法性战略选择与总部和其他子公司形成不同的耦合结构模式,在演化过程中战略选择和结构模式分别通过直接获取机制和间接维持机制克服来源国劣势。本研究基于后发跨国企业情境,通过探索合法性战略的演化为合法性理论做贡献。
宋帅[8](2017)在《中国复星集团海外投资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中国企业自身实力的增强,一大批民营企业纷纷走出国门,进行海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当前在走出国门的民营企业中,有许多企业在海外投资中获取巨大成功。复星集团就是其中之一,截止2015年12月,其海外投资的20个项目中,大多数都取得显着成绩。复星集团海外投资的领域主要集中在综合金融、医药,娱乐、零售等领域,而且在这些领域中取得巨大收益。本文就以复星集团为例,结合国内外和自身的投资环境,对其海外投资的战略进行分析。首先,对复星集团的基本情况和海外投资的嬗变历程做出介绍,列出复星集团海外投资的案例,并对案例中的产业特点进行总结,得出复星集团投资产业的多元化及新兴化。产业多元化主要是指涉足范围广包括医药、零售、保险、房地产、娱乐等。新兴化主要是根据当前人们普遍追求的健康、快乐、时尚、富足等生活理念,归纳其产业特点。其次,对复星集团当前所处的投资环境加以分析,包括国内环境、国外环境、企业自身环境,在研究国内环境时运用了PEST分析法。在投资战略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区位选择、融资方式、进入方式三个方面加以阐述和分析。再次,在全球价值链的理论基础上,把万向与复星的投资战略中上、中、下游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加以对比分析和总结。然后,指出复星集团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及可能面临的产业经营、内部资源整合等风险问题。最后,从企业自身层面、政府层面指出复星集团如何更好、更成功地进行海外投资提供意见与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一是从整个复星集团海外投资理念即“保险+金融”、“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模式出发对其海外投资战略进行分析研究,对比于国内、国外投资案例一把抓的研究方式本文对于民营企业海外扩张更具参考价值。二是本文还运用对比研究方式,结合管理学和经济学,全面分析复星集团投资战略的“个性”与“共性”,打破以往对该企业纯理论式的分析模式,本文从具体案例、具体投资战略角度出发,研究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为民营企业的海外投资更具借鉴意义。
杨勃[9](2017)在《外来者劣势的克服机制: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 ——基于中国跨国企业的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文中指出国际化已成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获取战略性资源、提升全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然而,中国企业国际化也面临“外来者劣势”的严峻挑战,突出表现为东道国利益相关者对中国企业“组织身份”(即组织核心的、独特的和持久的特征)的误解和歧视。例如,长期以来,在进入发达国家时,中国企业的组织身份常常被定格在“低端产品”、“政府参与”、“不良治理”等负面的标签上,导致中国企业难以在发达国家获取合法性,面临显着的外来者劣势。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企业如何克服由组织身份引致的外来者劣势?然而,针对这一问题,已有研究却缺乏解释力。导致这一理论缺口的主要原因是,已有研究主要从环境因素(如制度距离)来解释外来者劣势现象,忽视了外来者劣势的一些组成部分可能是内生性的,即由跨国企业的身份特征引起。这一理论缺口也导致已有研究对跨国企业如何克服由组织身份引致的外来者劣势缺乏阐释。为了弥补这些理论缺口,本研究基于组织身份理论,揭示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与外来者劣势之间的关系,并探究跨国企业如何通过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克服外来者劣势。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本研究遵循“由案例研究构建理论”的典型范式,选择8家中国跨国企业开展探索性的多案例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三阶段编码程序对案例数据进行分析。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开展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工作:(1)揭示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与外来者劣势之间的关系,进而从组织身份视角解释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通过对中国企业的组织身份与外来者劣势之间的关系进行案例分析,本研究构建组织身份视角下的外来者劣势形成机制理论模型。研究发现,跨国企业面临的外来者劣势由组织身份冲突和组织身份模糊引起。一方面,由于制度差异,跨国企业根植于母国制度环境的组织身份与东道国的制度环境相冲突,导致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难以在东道国新制度环境下获取合法性。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导致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处于模糊状态,进而不被东道国利益相关者理解和认可。(2)探索跨国企业通过组织身份变革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机制。组织身份变革是指跨国企业重新定义“作为组织,我们是谁”的过程,其目的是降低组织身份冲突,进而在东道国制度环境下建立合法化的新组织身份。通过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本研究归纳中国企业组织身份变革的模式、机制及其动态过程。研究发现,组织身份变革包括三种模式:一是以标签为基础,即改变定义“组织是谁”的标签;二是以含义为基础,即不改变身份标签,而是改变标签背后的含义;三是以突出性为基础,即降低负面身份维度的突出性,提高积极身份维度的突出性。通过对身份标签和含义的变化规律进行归纳,本研究归纳出四种具体的组织身份变革机制,即“替换”机制(用积极的身份标签和含义替换负面的身份标签和含义)、“进化”机制(对现有身份进行深化和发展,使之进化为更积极的身份)、“增补”机制(创造新的身份标签和含义)以及“厚化”机制(补充和完善标签的含义)。从过程看,跨国企业的组织身份变革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同机制之间呈现序贯、互补等关系。(3)探索跨国企业通过组织身份意义给赋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机制。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是指跨国企业向东道国利益相关者营销真实的或变革后的新组织身份,促使利益相关者对“跨国企业是谁”形成正确的、积极的认知。通过逐项复制和差别复制,本研究归纳中国企业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具体机制及其动态过程。研究发现,组织身份意义给赋包括三个迭代的、互补的机制:一是“话语”机制,即通过语言进行身份释义,包括身份框定、传播故事、媒体访谈及信息披露;二是“行为”机制,即通过企业的实际行为向外表达组织身份,包括战略营销、业务展示以及产品推广;三是“信号显示”机制,即通过信号显示活动进行身份显示和身份“背书”,包括企业荣誉和权威认证。从过程看,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是一个“厚化—互补”相组合的过程。本研究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理论视角的创新,即为外来者劣势现象增添了组织身份这一新的理论视角,深化和补充了已有理论视角:一方面,从组织身份视角解释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打开了外来者劣势形成过程的“黑箱”;另一方面,从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视角探究跨国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过程,为跨国企业克服外来者劣势提供新的理论指导。在实践意义方面,本研究对中国企业如何在国际化过程中开展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具有启示意义。
赵安娜[10](2016)在《汽车行业国有与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的多案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进步和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驱动当今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核心力量。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丝路基金”和亚投行的设立等政策支持为我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积极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中国汽车企业开始规划国际化经营战略。然而,在汽车行业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的历程中,二者表现出了不同的发展路径与突出特点。本文以汽车行业为切入点,运用多案例研究的方法,选取上汽集团与万向集团为样本,以其四个海外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从6个二级维度、24个三级维度层面,对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动机、战略及风险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编制数据编码表、等距量表进行案例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认为,金融危机带来的海外市场的机会,推动着我国汽车企业积极投身海外并购。国有企业的收购行为常带有国家战略因素,而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多出于对销售渠道与技术的获取;从战略上看,民营企业制定海外发展战略更加灵活且注重产业链布局,国有企业在跨文化整合管理上稍显劣势;从风险上看,投资经验与整合能力对海外并购风险的控制起重要作用。对此,本文认为,宏观上我国政府应从国际竞争的格局出发,以全局观的政策,适时的、积极的引导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或企业,制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全球化经营策略。民营经济与国有实体在海外并购中应加强联合协作,将国有企业在资金、政策上的优势,与民营企业的投资管理经验相结合,优势互补,建立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双高的国际化经营团队,促使行业的优势链条向国内迁移,带动整个产业的创新与提升。微观层面上,对立足于全球化发展的汽车企业来说,最根本的竞争力是产品质量过硬。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资本经营、注重人才的国际化、经营的本地化及对国际市场的研究,才能实现在全球化竞争中的跨越式发展。
二、万向集团跨国经营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万向集团跨国经营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万向集团国际化经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企业国际化 |
二、汽车零部件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垄断优势理论 |
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万向集团国际化经营环境分析 |
第一节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 |
一、市场规模 |
二、出口 |
三、技术研发 |
四、企业竞争力 |
五、产业集群 |
六、与国外差距 |
第二节 万向集团国际化经营PEST分析 |
一、政治环境 |
二、经济环境 |
三、社会环境 |
四、技术环境 |
第三节 万向集团国际化经营SWOT分析 |
一、优势因素 |
二、劣势因素 |
三、机会因素 |
四、威胁因素 |
五、综合评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万向集团国际化战略分析 |
第一节 万向集团国际化历程 |
一、国际化起步阶段——产品走出国门 |
二、国际化初期发展阶段——设立海外办事处 |
三、国际化中期发展阶段——设立海外子公司 |
四、国际化扩张阶段——兼并收购 |
五、内向型国际化发展阶段——“引进来” |
第二节 万向集团国际化动因 |
一、摆脱生存压力 |
二、去除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 |
三、整合海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
四、受企业家精神的推动 |
第三节 万向集团国际化战略 |
一、“反向OEM”战略 |
二、本土化战略 |
三、并购及战略联盟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万向集团国际化运营分析 |
第一节 万向集团国际化运营管理分析 |
一、技术创新 |
二、组织机构管理 |
三、人力资源管理 |
四、供应链风险控制 |
五、财务控制 |
六、营销网络建设 |
第二节 万向集团国际化运营绩效分析 |
一、财务绩效分析 |
二、非财务绩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万向集团国际化经营启示 |
第一节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短板 |
一、国际化管理 |
二、风险管控 |
三、技术能力和品牌建设 |
第二节 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示 |
一、制定较为连续的国际化和技术创新规划 |
二、注重国际化人才储备 |
三、关注品牌与知识产权保护 |
四、深耕当地市场避免政治风险 |
五、加强财务治理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制造业升级研究综述 |
一、国外关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产业升级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制造业升级的研究 |
三、简要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主要内容与总体框架 |
一、主要内容 |
二、总体框架 |
第五节 创新之处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难点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思想及西方国际分工思想评析 |
第一节 马克思国际分工思想 |
一、马克思分工理论 |
二、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 |
三、马克思“消灭分工”思想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不发达政治经济学中的国际分工思想 |
一、保罗·巴兰的国际分工思想 |
二、安德列·冈德·弗兰克的国际分工思想 |
三、西奥东尼奥·多斯—桑托斯的国际分工思想 |
四、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的国际分工思想 |
五、阿吉里·伊曼纽尔的国际分工思想 |
六、萨米尔·阿明的国际分工思想 |
七、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的国际分工思想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思想科学内涵 |
一、国际分工的动因是资本的逐利性 |
二、国际分工不平衡的根源是技术差距 |
三、国际分工的格局是中心和外围并存 |
四、国际分工体系存在二重逻辑 |
五、国际分工的新选择是消除异化、消灭被动分工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与西方经济学国际分工思想比较研究 |
一、西方经济学有代表性的国际分工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国际分工与西方经济学国际分工思想的差异 |
第二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主导力量及实现形式 |
第一节 国际分工的发展演变 |
一、产业间分工 |
二、产业内分工 |
三、产品内分工 |
第二节 产业间、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分工演变的原因 |
一、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 |
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
三、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
第三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内涵及特征 |
一、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内涵 |
二、产品内国际分工价值链 |
第四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导力量和实现形式 |
一、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导力量 |
二、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实现形式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分工视域下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二重逻辑 |
第一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价值创造逻辑 |
一、产品生产环节的技术可分割性 |
二、各参与者的特殊职能及比较优势 |
三、产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
四、组织模式和产业链治理模式的创新 |
五、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 |
六、中间产品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 |
第二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价值分配逻辑 |
一、经济剩余向价值链的主导企业转移 |
二、发展中国家企业丧失长期发展能力 |
三、高素质熟练劳动力不断流向发达国家 |
第三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中心—外围”格局成因 |
一、技术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
二、经济剩余的持续转移 |
三、劳资关系结构性矛盾不断加大 |
第四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格局下制造业升级方向及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产品内国际分工格局下制造业升级方向 |
一、加工组装环节向核心零部件生产环节升级 |
二、生产制造环节向技术研发环节升级 |
三、生产制造环节向品牌营销环节升级 |
第二节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互动机制 |
一、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极强互利性 |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 |
三、生产性服务业逐渐成为价值链的主导力量 |
第三节 影响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因素 |
一、产业升级过程中技术进步的类型与方向 |
二、产业升级过程中高素质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和水平 |
三、产业升级过程中的产业链治理模式 |
第五章 中国制造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二重性及产业升级紧迫性 |
第一节 开放条件下中国制造参与国际分工的方式和历程 |
一、加工贸易成为中国制造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主要方式 |
二、加工贸易形成与发展的动因 |
三、中国制造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历程 |
第二节 中国制造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二重性 |
一、加工贸易促进中国制造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 |
二、加工贸易导致中国制造陷入依附发展困境 |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研发强度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二、高端人力资本匮乏,过度依赖低端劳动力比较优势 |
三、品牌培育能力不足,制造业品牌化发展滞后 |
四、中间产品国内采购率较低,国内产业链有待于进一步延长 |
第四节 计算机产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网络及利润分享格局 |
一、计算机产业的产品内国际分工网络 |
二、计算机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利润分享格局 |
第五节 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的紧迫性 |
一、增强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紧迫性的国际因素 |
二、增强中国制造产业升级紧迫性的国内因素 |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路径:由“强链”向“新链”演进升级 |
第一节 “强链”:积极参与现有国际分工体系,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
一、在国际产业合作中提高技术水平,向价值链上下游延伸 |
二、推动内资企业主导加工贸易,提高我国资本积累速度 |
三、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 |
第二节 “新链”:消除被迫分工,构建全球自主价值链 |
一、大力发展人力资本,加快高素质劳动力要素积累 |
二、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提高本土企业专有生产能力 |
三、发展产业集群,促进我国制造企业协同发展 |
四、积极推动本土企业走出去,大力发展出料加工贸易 |
五、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培育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市场环境 |
第三节 在“新链”中,创新国际分工和利润分享新模式 |
一、建立各国平等参与、协同发展的国际分工产业链 |
二、构建普惠共赢、利润共享的国际分工新格局 |
第七章 产品内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案例实证 |
第一节 中国汽车产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现状 |
第二节 万向集团产业升级路径分析 |
一、初创时作为专业化代工企业,具有较强依附性 |
二、整合全球技术资源,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环节攀升 |
三、整合全球品牌资源,向全球价值链下游环节延伸 |
四、资源整合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构建全球自主生产网络 |
第三节 万向集团产业升级成效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后发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与技术追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1.1 后发跨国企业通过海外扩张寻求技术追赶已成趋势 |
1.1.2 海外子公司合法性短板阻碍后发跨国企业技术追赶 |
1.1.3 立足技术追赶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呈现战略百态 |
1.2 理论背景 |
1.2.1 规范理性为跨国企业管理研究提供了另一解释逻辑 |
1.2.2 制度理论建立技术追赶与组织合法性间的对话基础 |
1.2.3 部分后发企业成功追赶给研究合法性双元带来机遇 |
1.3 问题提出 |
1.4 研究设计 |
1.4.1 技术路线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 |
1.4.5 章节安排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理论背景 |
2.1 合法性双元 |
2.1.1 合法性 |
2.1.2 海外子公司的合法性 |
2.1.3 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 |
2.2 探索型与利用型战略导向 |
2.2.1 合法性双元的战略情境 |
2.2.2 战略导向 |
2.2.3 探索与利用 |
2.3 规范压力 |
2.3.1 合法性双元的制度情境 |
2.3.2 规范压力 |
2.3.3 国际商务中的社会规范压力 |
2.4 后发跨国企业技术追赶 |
2.4.1 后发跨国企业 |
2.4.2 后发跨国企业劣势 |
2.4.3 后发跨国企业技术追赶 |
3 子研究一:战略导向与合法性双元 |
3.1 引言 |
3.2 文献综述 |
3.2.1 制度同构与同构焦点 |
3.2.2 海外子公司的内、外部合法性 |
3.2.3 后发跨国企业的国际化与合法性双元的挑战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方法选择 |
3.3.2 案例选择 |
3.3.3 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 案例描述 |
3.4.1 迈瑞和迈瑞瑞典公司 |
3.4.2 银轮和银轮美国公司 |
3.4.3 东华和东华科波公司 |
3.4.4 万向和万向美国公司 |
3.5 案例讨论 |
3.5.1 海外子公司同构焦点与合法性双元选择 |
3.5.2 海外子公司建立方式与合法性双元实现 |
3.5.3 合法性双元与合法性需求 |
3.5.4 合法性需求与战略导向 |
3.6 结论与讨论 |
3.6.1 主要结论 |
3.6.2 理论贡献 |
3.6.3 实践启示 |
3.6.4 研究局限 |
4 子研究二: 规范压力与合法性双元 |
4.1 引言 |
4.2 文献综述 |
4.2.1 缓冲机制下的兼顾型合法性双元:一个收益-成本困境 |
4.2.2 合法性双元选择困境:一个基于规范的制度视角 |
4.3 假设发展 |
4.3.1 规范压力与合法性双元的选择 |
4.3.2 母公司无形资产的调节作用 |
4.4 方法 |
4.4.1 样本选择 |
4.4.2 变量和模型 |
4.5 结果与讨论 |
5 子研究三: 合法性双元与技术追赶 |
5.1 引言 |
5.2 文献综述 |
5.2.1 制度双元下后发跨国企业的技术追赶障碍 |
5.2.2 海外子公司兼顾型合法性双元与双重嵌入 |
5.3 假设发展 |
5.4 方法 |
5.4.1 样本选择 |
5.4.2 变量生成 |
5.4.3 模型设定 |
5.5 实证结果 |
5.6 总结讨论 |
6 子研究四:战略导向、规范压力、合法性双元与技术追赶 |
6.1 引言 |
6.2 文献综述 |
6.2.1 海外子公司合法性与技术追赶 |
6.2.2 来源国劣势下的合法性战略 |
6.2.3 基于组织间联系的分隔机制 |
6.3 研究方法 |
6.3.1 方法与案例选择 |
6.3.2 数据搜集与分析 |
6.4 案例描述 |
6.4.1 第一阶段: 进入美国传统零部件主流市场之前 |
6.4.2 第二阶段: 进入美国传统零部件主流市场之后 |
6.4.3 第三阶段: 进入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之前 |
6.4.4 第四阶段: 进入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之后 |
6.5 案例发现 |
6.5.1 海外子公司的合法性战略选择 |
6.5.2 分隔机制下的兼顾型合法性双元与技术追赶 |
6.6 讨论总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2.1 对合法性双元研究的贡献 |
7.2.2 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贡献 |
7.3 管理意义 |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4)我国企业跨国逆向并购中知识转移演化过程研究 ——以万向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 |
1.2.2 技术路线 |
1.3 论文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跨国并购理论综述 |
2.1.1 传统的跨国并购理论 |
2.1.2 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理论 |
2.2 知识转移理论综述 |
2.2.1 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
2.2.2 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 |
2.2.3 跨国并购中的知识转移 |
2.3 相关文献评述 |
3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历程与现状特征 |
3.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历程 |
3.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
3.2.1 发展现状 |
3.2.2 行业特征 |
3.2.3 区位特征 |
3.3 小结 |
4 企业逆向并购中知识转移过程模型 |
4.1 知识转移的机理 |
4.1.1 企业知识理论与知识的特性 |
4.1.2 并购中的知识转移定义 |
4.1.3 演化过程与影响因素 |
4.2 演化过程模型 |
4.2.1 识别阶段 |
4.2.2 匹配阶段 |
4.2.3 转移阶段 |
4.2.4 吸收阶段 |
4.2.5 模型构建 |
4.3 小结 |
5 案例分析——万向集团 |
5.1 万向集团背景情况 |
5.2 知识转移演化过程与并购历程 |
5.2.1 识别阶段-明确定位、贴牌生产 |
5.2.2 匹配阶段-锚定目标、万向节领域龙头 |
5.2.3 转移阶段-协同发展、整车配件供应 |
5.2.4 吸收阶段-内化增值、多产业并购 |
5.3 并购绩效分析 |
5.3.1 财务绩效分析 |
5.3.2 事件研究法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提升知识转移效果的对策与建议 |
6.2.1 培养知识转移能力 |
6.2.2 搭建合适的知识转移渠道 |
6.2.3 制定有保障的评估机制 |
6.2.4 注重企业文化交流与整合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不足 |
6.3.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5)来源国劣势、并购后整合与后发跨国公司能力追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现实背景 |
1.2 理论背景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对象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章节安排 |
1.6 主要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跨国并购后整合 |
2.1.1 跨国并购 |
2.1.2 跨国并购后整合 |
2.1.3 并购后整合文献筛选 |
2.1.4 并购后整合文献分布 |
2.1.5 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 |
2.1.6 并购后整合内涵与分类 |
2.2 来源国劣势 |
2.2.1 外来者劣势 |
2.2.2 来源国劣势内涵及维度 |
2.2.3 外来者劣势和来源国劣势的比较 |
2.3 组织身份 |
2.3.1 组织身份定义及流派 |
2.3.2 组织身份动态性与组织身份变革 |
2.4 国际化中的组织学习 |
2.4.1 组织学习的定义与过程 |
2.4.2 国际化与组织学习 |
2.5 文献回顾总结 |
3 子研究一: 来源国劣势与后发跨国公司并购后整合 |
3.1 引言 |
3.2 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
3.2.1 来源国劣势与并购后整合 |
3.2.2 母国制度缺位与跨国并购后整合绩效 |
3.2.3 来源国形象与跨国并购后整合绩效 |
3.2.4 后发跨国公司东道国投资经验的调节作用 |
3.3 研究方法 |
3.3.1 样本选择 |
3.3.2 样本描述 |
3.3.3 变量测量 |
3.3.4 分析方法 |
3.4 研究结果 |
3.4.1 描述性分析 |
3.4.2 回归结果 |
3.5 结论与讨论 |
3.5.1 主要发现 |
3.5.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3.5.3 不足与未来展望 |
4 子研究二: 来源国劣势、组织身份不对称与整合战略选择 |
4.1 引言 |
4.2 理论基础 |
4.2.1 来源国劣势下后发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 |
4.2.2 来源国劣势、组织身份不对称与整合战略选择 |
4.3 研究方法 |
4.3.1 方法选择 |
4.3.2 研究情境及案例选择 |
4.3.3 资料收集及分析 |
4.4 案例分析 |
4.4.1 来源国劣势与组织身份不对称 |
4.4.2 组织身份不对称、并购动机与协调机制选择 |
4.4.3 后发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战略 |
4.4.4 组织身份不对称、协调机制与整合战略 |
4.5 结论与讨论 |
4.5.1 主要结论 |
4.5.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4.5.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5 子研究三: 并购后整合、组织学习与能力追赶 |
5.1 引言 |
5.2 理论基础 |
5.2.1 跨国并购与能力追赶 |
5.2.2 组织学习与跨国战略研究 |
5.2.3 组织学习视角下后发跨国公司能力追赶 |
5.3 研究方法 |
5.3.1 方法选择 |
5.3.2 样本和数据 |
5.3.3 测量及赋值 |
5.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5 结论与贡献 |
5.5.1 主要结论 |
5.5.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5.5.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6 子研究四: 并购后整合与组织身份重构 |
6.1 引言 |
6.2 理论背景 |
6.3 研究方法 |
6.3.1 研究设计与案例选择 |
6.3.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6.4 案例分析 |
6.4.1 并购后整合、协调机制与组织身份重构 |
6.4.2 后发跨国公司并购后的组织身份重构路径 |
6.5 结论与讨论 |
6.5.1 主要结论 |
6.5.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
6.5.3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理论贡献 |
7.2.1 贡献于来源国劣势相关文献 |
7.2.2 贡献于并购后整合战略相关文献 |
7.2.3 贡献于组织学习领域相关文献 |
7.3 管理意义 |
7.4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6)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无形资源优化升级案例研究——基于企业文化资本、企际关系资本与人力资本维度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促进企业无形资源整体优化升级的关键构成要素 |
(一) 无形资源构成要素与获取路径分析 |
(二) 促进无形资源优化升级的三大关键构成元素 |
1. 企业文化资本对其他无形资源的统驭性。 |
2. 企际关系资本是其他无形资源功能作用发挥的纽带与平台[7]。 |
3. 人力资本对无形资源优化升级的创新驱动性。 |
(三) 三大关键无形资源构成要素与无形资源的跨国转移扩散 |
三、案例研究——基于万向集团“脱中入美”并购模式的分析 |
(一) 万向集团海外并购的发展历程 |
(二) 万向美国公司对三大关键无形资源的综合利用 |
(三) 案例启示 |
1. 努力嵌入当地文化氛围是无形资源优化升级的关键。 |
2. 企际关系资本的构建是成功获得优势资源的助推器。 |
3. 人力资本的本土化与国际化对接。 |
四、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促进无形资源优化升级的路径设计 |
(一) 宏观层面海外并购的区位选择 |
(二) 微观方面海外并购路径的动态拓展 |
1. 中外双方企业合作深度的逐步加强与并购的纵向延伸。 |
2. 人力资本循序渐进的提升与优化。 |
五、结语 |
(7)从“反应”到“前摄”:万向在美国的合法性战略演化(1994~2015)(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理论背景 |
(一) 来源国劣势与合法性战略 |
(二) 来源国劣势、合法性战略与组织间耦合 |
三、研究方法 |
(一) 方法与案例选择 |
(二) 数据搜集与分析 |
四、案例描述 |
(一) 第一阶段:进入美国传统零部件主流市场之前 |
(二) 第二阶段:进入美国传统零部件主流市场之后 |
(三) 第三阶段:进入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之前 |
(四) 第四阶段:进入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之后 |
五、案例发现 |
(一) 后发跨国企业的合法性战略选择 |
1. 决定因素 |
2. 动态演化 |
(二) 后发跨国企业结构模式 |
六、讨论与结论 |
(一) 总结与贡献 |
(二) 实践启示 |
(三) 局限与展望 |
(8)中国复星集团海外投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总体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2 复星集团简介及海外投资现状 |
2.1 复星集团的基本情况 |
2.2 复星集团海外投资的嬗变历程 |
2.3 复星集团海外投资的产业特点分析 |
2.3.1 投资产业的多元化 |
2.3.2 投资产业的新兴化 |
3 复星集团投资环境与投资战略分析 |
3.1 投资环境分析 |
3.1.1 国内环境 |
3.1.2 国外环境 |
3.1.3 企业自身环境 |
3.2 投资战略 |
3.2.1 区位选择 |
3.2.2 融资方式 |
3.2.3 进入方式 |
4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复星集团与万向集团的对比研究 |
4.1 全球价值链的理论 |
4.2 复星集团与万向集团对比研究原因分析 |
4.3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万向集团海外投资策略分析 |
4.3.1 万向集团简介 |
4.3.2 海外投资阶段分析 |
4.3.3 万向集团海外投资策略分析 |
4.4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复星集团海外投资策略分析 |
4.5 复星集团与万向集团对比分析 |
5 复星集团海外投资取得成功和存在的风险分析 |
5.1 复星集团海外投资取得成功原因分析 |
5.1.1 具备海外投资的实力 |
5.1.2 抓住海外收购时机 |
5.1.3 建立了专业投资平台 |
5.1.4“保险+投资”模式 |
5.2 复星集团海外投资存在的风险分析 |
5.2.1 产业经营风险 |
5.2.2 内部资源整合风险 |
5.2.3 政治经济风险 |
5.2.4 技术、知识产权风险 |
6 提升复星集团海外投资的建议 |
6.1 企业层面 |
6.1.1 制定长期海外投资战略规划 |
6.1.2 积极实施海外融资战略 |
6.1.3 加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培养 |
6.1.4 整合不同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方式 |
6.2 政府层面 |
6.2.1 政府应制定与完善对外投资战略 |
6.2.2 健全金融服务体系 |
6.2.4 加强对外投资专业人才培养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与课题清单 |
致谢 |
(9)外来者劣势的克服机制: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 ——基于中国跨国企业的探索性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对象、关键构念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关键构念界定 |
1.3.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实践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论文章节安排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检索 |
2.1.1 文献检索过程和结果 |
2.1.2 学术发展趋势 |
2.2 外来者劣势研究综述 |
2.2.1 外来者劣势的构成 |
2.2.2 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 |
2.2.3 克服外来者劣势的理论视角 |
2.2.4 研究不足 |
2.3 组织身份研究综述 |
2.3.1 组织身份的内涵和维度 |
2.3.2 组织身份的持久性和动态性 |
2.3.3 组织身份变革 |
2.3.4 内部身份、外部身份以及组织形象 |
2.3.5 研究不足 |
2.4 意义给赋研究综述 |
2.4.1 意义给赋的目的和主体 |
2.4.2 意义给赋的策略 |
2.4.3 意义给赋与意义建构 |
2.4.4 研究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及数据分析 |
3.1 研究方法选择 |
3.1.1 定量研究方法与定性研究方法的比较 |
3.1.2 案例研究方法 |
3.2 案例选择 |
3.2.1 目标东道国选择 |
3.2.2 目标企业选择 |
3.2.3 案例企业简要描述 |
3.3 数据收集 |
3.3.1 档案数据 |
3.3.2 访谈数据 |
3.4 数据分析过程 |
3.4.1 组织身份审计 |
3.4.2 案例内分析 |
3.4.3 跨案例分析 |
3.5 效度和信度保障 |
第4章 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 |
4.1 制度距离与组织身份冲突 |
4.2 信息不对称、来源国效应与组织身份模糊 |
4.3 组织身份冲突、模糊与组织身份合法性 |
4.4 组织身份合法性与外来者劣势 |
4.5 外来者劣势的形成机制理论模型及其讨论 |
4.5.1 理论模型构建 |
4.5.2 制度距离与组织身份冲突 |
4.5.3 信息不对称与组织身份模糊 |
4.5.4 来源国效应与组织身份模糊 |
4.5.5 组织身份合法性 |
4.5.6 外来者劣势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跨国企业组织身份变革机制 |
5.1 组织身份变革的模式及其动态机制 |
5.1.1 基于标签的身份变革模式及其动态机制 |
5.1.2 基于含义的身份变革模式及其动态机制 |
5.1.3 基于突出性的身份变革模式 |
5.2 组织身份变革的过程 |
5.2.1 序贯过程 |
5.2.2 互补过程 |
5.2.3 变革时间 |
5.3 组织身份变革的结果 |
5.3.1 变革前后的身份比较 |
5.3.2 组织身份合法性 |
5.3.3 竞争优势 |
5.4 组织身份变革机制理论模型及其讨论 |
5.4.1 理论模型构建 |
5.4.2 跨国企业组织身份变革的驱动因素 |
5.4.3 基于标签的身份变革 |
5.4.4 基于含义的身份变革 |
5.4.5 基于突出性的身份变革 |
5.4.6 三种身份变革模式的比较 |
5.4.7 跨国企业组织身份变革的速度和频率 |
5.4.8 组织身份变革、组织身份合法性及竞争优势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跨国企业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机制 |
6.1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具体机制 |
6.1.1 “话语”机制 |
6.1.2 “行为”机制 |
6.1.3 “信号显示”机制 |
6.2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过程 |
6.2.1 厚化过程 |
6.2.2 互补过程 |
6.2.3 “厚化—互补”组合过程 |
6.3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结果 |
6.3.1 组织身份意义建构与意义重建 |
6.3.2 克服外来者劣势 |
6.4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机制理论模型及其讨论 |
6.4.1 理论模型构建 |
6.4.2 “话语”机制 |
6.4.3 “行为”机制 |
6.4.4 “信号显示”机制 |
6.4.5 意义给赋的“话语—行为—信号”三支柱模型 |
6.4.6 意义给赋的“厚化—互补”组合过程 |
6.4.7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与外来者劣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机制理论模型及其讨论 |
7.1 克服外来者劣势的动态机制理论模型 |
7.1.1 动态机制理论模型 |
7.1.2 认知与行为视角 |
7.2 组织身份视角与其他理论视角的比较 |
7.2.1 与制度理论视角的比较 |
7.2.2 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比较 |
7.2.3 与社会网络视角的比较 |
7.3 理论边界 |
7.3.1 理论适用范围 |
7.3.2 跨国情境与国内情境的比较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管理启示 |
8.3.1 组织身份变革的管理启示 |
8.3.2 组织身份意义给赋的管理启示 |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
8.4.1 研究局限 |
8.4.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组织身份审计结果 |
附录B: 开放性编码形成的概念和副范畴 |
附录C: 案例企业组织身份变革机制图示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作者简介 |
(10)汽车行业国有与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的多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本文的不足 |
1.4.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2 文献综述 |
2.1 以FDI理论为体系的跨国并购理论 |
2.1.1 垄断优势理论 |
2.1.2 内部化理论 |
2.1.3 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
2.1.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 以战略管理理论为体系的跨国并购研究 |
2.2.1 并购协同效应理论 |
2.2.2 产业组织理论 |
2.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相关实证研究 |
2.3.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动因的实证研究 |
2.3.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战略的实证研究 |
2.3.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的实证研究 |
2.4 小结与评价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方法 |
3.1.1 案例分析法 |
3.1.2 多案例研究 |
3.2 研究步骤 |
3.3 样本选择 |
3.4 数据收集 |
4 案例描述 |
4.1 样本描述 |
4.1.1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 |
4.1.2 万向集团公司 |
4.2 案例详情 |
4.2.1 上汽集团入股韩国大宇 |
4.2.2 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 |
4.2.3 万向集团收购AI公司 |
4.2.4 万向集团收购A123 |
5 案例分析 |
5.1 数据编码 |
5.2 变量赋值 |
5.3 案例间分析 |
5.3.1 上汽集团海外并购行为分析 |
5.3.2 万向集团海外并购行为分析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宏观建议 |
6.2.2 微观建议 |
参考文献 |
四、万向集团跨国经营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万向集团国际化经营研究[D]. 周静怡.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2]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产品内国际分工与中国制造业升级研究[D]. 朱燕.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3]后发跨国企业海外子公司合法性双元与技术追赶研究[D]. 王诗翔. 浙江大学, 2018(01)
- [4]我国企业跨国逆向并购中知识转移演化过程研究 ——以万向集团为例[D]. 曹雨凡. 浙江大学, 2018(11)
- [5]来源国劣势、并购后整合与后发跨国公司能力追赶[D]. 杨洋. 浙江大学, 2017(02)
- [6]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无形资源优化升级案例研究——基于企业文化资本、企际关系资本与人力资本维度的分析[J]. 魏涛,孙文欣. 会计之友, 2017(16)
- [7]从“反应”到“前摄”:万向在美国的合法性战略演化(1994~2015)[J]. 魏江,王诗翔. 管理世界, 2017(08)
- [8]中国复星集团海外投资策略研究[D]. 宋帅. 贵州财经大学, 2017(02)
- [9]外来者劣势的克服机制:组织身份变革与意义给赋 ——基于中国跨国企业的探索性多案例研究[D]. 杨勃. 东北大学, 2017(08)
- [10]汽车行业国有与民营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的多案例研究[D]. 赵安娜. 浙江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