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台矿307盘区11~#层北翼短壁综采可行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梁贺[1](2021)在《不规则块段综合机械化开采及覆岩导水裂隙演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煤炭开采的深入,矿井可开采的煤炭储量在降低,为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亟需对煤炭开采初期遗留的不规则块段煤体进行回收,延长矿井的服务年限。在回收过程中,其上覆岩层会产生导水裂隙带,这不仅会给井下的安全生产带来威胁,且易导致水资源流失。为回收陕北汇兴煤矿含水体下4-2煤层不规则块段,基于矿井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综合运用现场调研、理论计算与数值计算等研究手段,开发出了梯形采场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基于此种采煤技术,建立了梯形采场采动覆岩运移的弹性薄板力学模型,揭示了覆岩导水裂隙带的发育机理,研究了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识别了梯形采场导水裂隙带高度的控制因素,提出了不同控制因素下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为实现含水体下不规则块段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汇兴煤矿4-2煤层不规则(梯形)块段形成的原因及其开采原则,开发了梯形采场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关键工艺为:采用综掘机或连续采煤机配套梭车割煤、运煤;撤掉原生产系统的刮板输送机,工作面支架通过挡煤板实现推移,能适应工作面长度的变化,可缩短工作面增撤架时间,可保证不规则块段的安全高效回收。(2)分析了梯形采场采动覆岩破坏特征,建立了梯形采场弹性薄板力学模型,并基于康托洛维奇近似变分法解析了上覆各岩层的弯曲挠度函数,得到了梯形薄板内部的应力特征,给出了上覆各岩层破坏并产生导水裂隙的计算流程,基于该判据,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得到了梯形采场裂采比为16.1。(3)确定了梯形采场导水裂隙带判据,分析了梯形采场不同时间不同位置塑性区的分布特征,揭示了工作面倾向和走向方向的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演化规律及其形态时空演化特征。数值计算表明:该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形态发生了“左偏马鞍形”、“马鞍形”及“右偏马鞍形”相互转化的过程,裂采比为17.2。(4)分析了梯形采场斜边斜率、底边长度以及走向长度等导水裂隙带高度控制因素,阐述了各因素对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了上述控制因素下导水裂隙带形态的时空演化特征,建立了梯形采场多方控制因素影响下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可实现不规则梯形块段的水资源保护性开采。该论文有图46幅,表格11个,参考文献106篇。
刘纯贵[2](2004)在《四台矿11号煤层307盘区短壁综采开采技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台矿307盘区11号煤层北翼受小窑滥采滥挖及地质构造影响,不宜布置长壁综采工作面,采用短壁综采技术回采307盘区的小块段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黄世龙[3](2001)在《四台矿307盘区11#层北翼短壁综采可行性研究》文中认为四台矿 3 0 7盘区 11# 北翼受小窑滥采滥挖破坏及断层影响 ,不能布置长壁综采工作面。由此 ,在分析盘区生产条件的基础上 ,研究国内各种采煤方法 ,提出短壁综采开采方案 ,并对其采煤工艺、设备配备及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阐述。
二、四台矿307盘区11~#层北翼短壁综采可行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台矿307盘区11~#层北翼短壁综采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规则块段综合机械化开采及覆岩导水裂隙演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不规则块段机械化开采方法 |
2.1 地理位置 |
2.2 矿井地质条件 |
2.3 矿井水文地质 |
2.4 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3 梯形采场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机理 |
3.1 覆岩破坏形式 |
3.2 梯形薄板力学模型 |
3.3 梯形顶板岩层力学分析 |
3.4 导水裂隙带高度计算流程 |
3.5 14210 工作面导水裂隙带高度 |
3.6 本章小结 |
4 14210 工作面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 |
4.1 模型建立 |
4.2 工作面导水裂隙带判据 |
4.3 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梯形采场覆岩导水裂隙控制因素及其影响特征 |
5.1 覆岩破坏的主要控制因素 |
5.2 不同斜边斜率下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 |
5.3 不同底边下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 |
5.4 不同走向长度下导水裂隙带发育规律 |
5.5 梯形采场覆岩导水裂隙带高度预测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四台矿307盘区11~#层北翼短壁综采可行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规则块段综合机械化开采及覆岩导水裂隙演化规律研究[D]. 梁贺.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四台矿11号煤层307盘区短壁综采开采技术[J]. 刘纯贵. 煤炭科学技术, 2004(10)
- [3]四台矿307盘区11#层北翼短壁综采可行性研究[J]. 黄世龙. 煤矿开采, 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