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先内容见证行业兴衰

领先内容见证行业兴衰

一、铅含量见证工业兴衰(论文文献综述)

李文旺[1](2020)在《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铅锌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研究 ——以云南省兰坪县铅锌矿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兰坪铅锌矿是世界上第三大铅锌矿床,当地开采冶炼矿产的历史早已有之,但真正的大规模开发是在国家开始改革开放以后,铅锌矿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帮助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矿产资源,同时也伴生了大量废弃污染物,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影响。时下,矿区的生态环境污染与景观破碎化问题在矿业开发遗留场地的再利用中显得尤为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有效解决。现代城市的发展要求已经不再局限于量的增长而更加注重质的提升。矿业迹地荒置率高,如同大地的伤疤生长在城市环境当中,再利用存在一定难度与风险,而城市发展往往取易放难,伴随着城市整体的发展与更新趋于饱和,矿区迹地的存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会愈加凸显出来,这个矛盾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矿区迹地与城市发展生态要求良好之间的矛盾,二是矿区土地利用低效的矛盾。基于“城市双修”理念对矿区迹地进行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是解决以上矛盾的一剂良方,本文针对兰坪铅锌矿区迹地受污染破坏的实际情况,结合兰坪作为矿业城镇的更新需求,对铅锌矿区迹地的生态修复策略与景观再生模式进行了研究,从“城市双修”的视角探讨小型矿业城镇的矿区迹地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问题。从阐述“城市双修”对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的理论要求开始,对兰坪铅锌矿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人文社会概况、矿业发展历程、矿区迹地污染破坏情况以及现有治理措施作了介绍,讨论了现有可用于铅锌矿区生态修复的技术,按照景观要素特征及污染破坏严重程度对矿区迹地进行场地分类,构建了各类场地的生态修复模型,概括了适合于兰坪铅锌矿区的两种景观再生利用模式,分述了两种景观再生利用模式下各类场地的景观再生建议,以期对兰坪铅锌矿区以及类似矿区迹地的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提供一点参考。

杨化冰[2](2020)在《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提出茶业的形成,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在超长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研究安化黑茶即是探索安化黑茶从普通植物物种向茶业发展转化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调适的过程。本文以安化黑茶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借助跨学科的综合分析方法,对安化黑茶的发展脉络进行一个全方位的历史梳理。在层次上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安化黑茶在商品化的历史进程中,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密切关联;二是安化黑茶产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安化黑茶作为一项重要产业,影响和推动其形成的因素不是纯自然环境,不是纯经济因素,也不是纯政治、文化因素或者某一民族独创的产物。他是当事民族为了本民族全体成员的生存与繁衍,凭借民族文化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不断适应、改造与利用的结果。可以说,安化黑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茶叶文化生态史。因此,对这一关系的厘清,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安化所处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土壤、气候、地理位置等自然生态条件均是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带之一,这成为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前提。从远古时代到北宋王朝,伴随着梅山文化的形成,大量汉族民众开始定居此地,融入当地文化,并参与到当地民族的茶叶经营。多民族文化的交织、互动以及调适使得安化黑茶的种植、加工制作技艺开始走向成熟,并与市场接轨,开始了商品化进程。第二部分是论文的第五章。这里主要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茶政变迁对安化黑茶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唐德宗年间始征茶税,茶叶被纳入国家统一的税赋管理体制。宋代西北边防吃紧,朝廷启动“茶马互市”政策,在西北边疆“以茶易马”,一直延续至清代中期。安化黑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优惠的价格,从以非正规渠道逐步转向正规渠道进入“茶马互市”,并从中获利。明代以降,安化地区被确定为“盐茶开中”政策的主要执行区。清道光以后,为平息太平天国事件,湘军和淮军等地方武装为筹集军饷,转而插手控制茶叶的销售渠道,同时扩大自身的政治影响。清廷被迫放弃“茶引制”,改行“以票代引”。这一举措不仅化解了经费开支浩繁的难题,财政收入的增加,同时也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化黑茶由此而跻身世界名茶之列。可以说,安化的黑茶产业是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盐茶专卖制度体系下发展起来的。安化黑茶从民间普通商品交易,发展成为国家专卖物资,是社会制度和民族文化干预的结果。安化黑茶的身份、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为成为一项世界级的繁荣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论文的第六章。这部分主要探讨安化黑茶的边疆贸易和对外出口贸易。中国西北内陆以及北亚、俄罗斯等地,由于其特殊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当地民众形成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计方式。茶叶不仅可以为他们提供所缺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还可以作为一种蔬菜的替代品,进而饮茶的生活方式逐渐成为当地民众获取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安化黑茶这一物美价廉的茶品在进入西北民众视野后,很快就被接纳,并广泛传播开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化黑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应用于政治、经济和文化、宗教等社会交往过程中,黑茶被西北、蒙古乃至俄罗斯的民众赋予了多重文化意义。黑茶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商品,而是经过异域文化调适过的“文化”产物,具有了一种社会“生命”物质的属性,并且已经完全融入到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不可获缺。第四部分是论文的第七章。这一章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理论,阐释了安化黑茶产制技艺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社会环境和气候、地理等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安化黑茶的育种、种植、采摘、制作等技术系统都明显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这同样是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调适的产物。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第八章。这一章通过对当地遗留下来的碑文深入剖析,证明安化黑茶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几乎整个社会都是围绕黑茶这一文化事项而展开,充分展示出在茶叶市场建构过程中,由于国家强制力的干预,而促成了各种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形成,不同利益主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互动,以及各种权利诉求、利益分配、社会文化资源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进而使得规范和约束茶叶种植和买卖的相应茶规也应运而生。以茶规为依托,围绕着茶叶的种植和运销活动,安化这一地方社会也逐渐发展出一整套适应市场需要的运行机制和新秩序。本文的第九章分析和总结了安化茶业社会功能与社会地位变迁的问题。纵观安化黑茶产业在传统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期到清朝,安化黑茶从普通的植物物种一跃成为一项世界级的产业,其在社会中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一直相伴而生。但是,伴随着国内、国际格局的巨变,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安化黑茶产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国家性质的改变,国家政策的调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黑茶产业一直以来所发挥的政治和军事功能逐渐弱化,甚至开始退出历史舞台,从而导致黑茶产业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慢慢衰落,原来的富裕地区出现了贫困现象。暂时的衰败,绝对不能否定茶叶产业上千年的繁荣和所作出的历史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茶叶产业的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仍然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安化黑茶的复兴,应该换一种思路,将其从旧社会制度的桎梏中脱离出来,置入新的社会制度之中,并赋予其新的文化生态价值和生命力,对其革新而不革命。只有通过这样的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反思,才能提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复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推动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为类似地区的可持续脱贫提供有效借鉴和路径选择。

王秀丽[3](2019)在《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文中指出器物文化,既是物质文化,又是生活方式或传统精神的物化形态。器物不能只被简单地看成是一种物质,每件器物的身上都蕴藏着与之相连的当时的政治制度、科技水平、文化心理、审美趣味等诸多内涵。陕西南部地区传统油纸伞的历史和文化研究,对于梳理二十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陕南手工业的发展起落、工匠群体的身份演化以及所属社会环境的历史变迁具有重要意义。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材料和工艺的可视化复原,能够留存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遗产,弥缝即将断裂的陕南地域文化记忆,重建历史、回忆与传承之间的联系,达成“传统”与“现代”的和解。整体来看,本研究以陕南传统油纸伞为研究本体,通过田野考察、档案追踪、伞匠访谈和工艺再造等多种研究路径,致力于三大层面,即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和工艺层面的探讨与分析。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理论层面的文化人类学、艺术社会学的理论指引;历史层面的陕南油纸伞的空间分布、匠人主体、行业组织、档案记忆、报纸记忆、商标记忆等纵向时间维度和横向地域维度的历史钩沉;工艺层面的材料再造、工艺复原、技术原理、工艺传承、文化记忆、工匠精神等形而下之“器”和形而上之“道”的复原与重建,旨在勾勒陕南地区传统油纸伞的生产和发展格局,复原并留存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最终形成以“理论纲领”为导引,以“历史和社会”为基础,以“工艺复原”为核心,以“传承发展”为旨归的研究脉络。具体内容按章节分述如下:第一章即绪论。此部分在呈现陕南油纸伞濒临失传、无人抢救、研究缺位的基础上提出研究需要解决的三大难题:一是“史沉”,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碎片化,并趋于消亡化;二是“工陨”,陕南油纸伞的制作工匠陆续离世,文化记忆难以留存:三是“材逝技凋”,陕南油纸伞的制作材料与手作技艺失传,工艺复原困难重重。这三大难题同时也是本研究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第二、第三和第四章是研究的主体,分别从陕南油纸伞的历史追踪、社会记忆和工艺复原三大部分展开论述。其中第二章在概述油纸伞历史流变和陕南油纸伞生产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以有代表性的陕南地区安康市汉阴县油纸伞业为研究个案,重点从油纸伞在此地的源起、发展和雨伞社的兴衰历程展现特定历史条件下,以油纸伞为代表的陕南手工业匠人体系、行业组织等生产、传习方式变迁。第三章借助地方档案中油纸伞的生产、销售资料及其它历史文献,对其商贸景象进行区域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手工业的盛衰升降与区域地理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休戚相关的结论,反映了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和多元特性。第四章以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研究背景,重点从实践层面进行陕南传统油纸伞制作材料和制作工艺的可视化复原。制伞材料因工艺生发环境的变迁和工匠的离世等诸多原因,在陕南地区已难以再觅,它地寻访、多点支撑成为解决困难的有效途径。在具体执行上,笔者跟随伞匠学习制作技术,以获得隐性经验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作白描图稿,通过可视化展现和解析制作工序、原理,将既往不易于流传的隐性经验知识“显性化”,为陕南传统油纸伞的制作工艺留存示范性图像“秘籍”,以挽救这项濒临失传的手工制作技艺。第五章是研究的结论部分,主要讨论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陕南油纸伞所属的地方手工业文化体系已经出现“失忆症”,导致文化链条断裂,使我们正在越来越快地跌入一个不可逆转地“死去了的过去”之中。记忆危机伴随而来的文化危机和历史危机正发生于陕南油纸伞这个个案之中,但时间和历史性的强流卷走的远不止陕南油纸伞这一例。历史见证者的经验记忆需要转化成流传后世的文化记忆。文化记忆的续存与传承不能仅停留在“记录”层面上,也不能仅站在时间的某一历史刻度上去讨论其曾经的存在状态。探索如何使其成为植根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文化形态,才是真正的薪火相传。通过研究,笔者认为:(1)社会变迁的身影并非仅在“大处”体现,器物再小,同样能够见证社会跳动的脉搏并与其同步兴衰。陕南油纸伞的发展历史亦是一部社会的变迁史。油纸伞作为一个微观媒介,能够镜像出我国手工业生产和工匠文化的诸多历史风貌。(2)器物的存在自有其存在的空间“适宜性”。但当此“适宜的”空间不再,器物亦将被迫下线。陕南传统油纸伞的源起是历史上移民文化“在地化”的产物,其当下濒临失传的困境亦是由不断前进的时代引发的新一轮文化变迁浪潮所致。(3)工匠是使“器”成“器”的创造者和赋“器”生命的源头。随着老工匠的离世,陕南活生生的油纸伞记忆面临消失的危险,现在和过去的脱节也将最终导致记忆的危机和文化的断层,为失去历史声音的人“树碑立传”成为当务之急。(4)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从严格的制伞规范和质量标准中体现出的精益求精、以用为上、恪守规范的工匠精神在现代浮躁的、“娱乐至死”的社会世相下显得如此珍贵,值得现代人学习。(5)传统手工技艺的断流与现代转型之痛并非陕南油纸伞这一例。“滑铁卢”境遇下更应冷静思考传统手工技艺和我国文化遗产的现实出路。

李鸿美[4](2019)在《西部观念、环境认知与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演进(1862~1935)》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的公共土地是指所有权、处理权和管辖权归联邦政府的土地。在早期美国历史上,通过东部各州的土地让渡和领土扩张,公共土地的规模日趋庞大。公共土地问题贯穿着美国的发展进程,既见证了美国的历史,又承载着美国的未来。公共土地制度是指国会通过一系列土地法令形成的有关公共土地所有、占有、支配、开发、利用及其保护的体系,对美国经济、政治、社会以及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均产生了深远影响。1862~1935年是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重要转型期,这段时间是美国根据西部自然条件不断对公共土地制度进行调整并逐渐走向自然资源保护的重要历史阶段。怀着将西部荒野改造成世界花园的观念,1862年《宅地法》的颁布标志着美国以吸引移民鼓励定居为导向的公共土地制度的确立。由于当时美国社会对西部的自然环境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该法令试图将适合东部的土地制度强加于西部的自然生态系统,因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不仅引发了土地投机的泛滥,而且造成严重的资源破坏。此后几十年的时间内,国会不断对其做出调整以适应西部的自然状况。本文以美国社会对西部环境认知的变化为切入点,探讨美国如何改革公共土地制度以应对西部独特而复杂的自然环境。首先,国会根据西部干旱的气候状况对公共土地制度进行了调整。当美国社会意识到西部干旱的自然特征之时,一些政府官员和国会议员主张以赠予公共土地的方式鼓励植树造林,以期改变西部的干旱气候,从而推动了《植树法》的颁布。然而,法令最终的失败使美国社会逐渐认识到西部地区干旱气候无法改变的环境现实。鉴于此,为适应西部干旱的自然条件,鼓励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的发展,国会先后通过了《荒漠土地法》、《凯里法》、《国家垦务法》和《扩大宅地法》等土地法令。其次,国会根据西部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实施公共土地的分类利用。西部自然资源的多样性造就了公共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伐木业、采矿业和畜牧业在不同地区逐渐发展起来,而《宅地法》这部以促进农业定居为目的的土地法令显然不符合这些行业发展的土地需求。鉴于此,国会针对蕴含丰富矿产资源的公共土地颁布了《综合采矿法》,针对森林资源丰富的公共土地出台了《木石法》,针对牧场资源丰富的公共土地实施《畜牧宅地法》。再次,公共土地制度实现了从重视土地开发到注重自然资源保护的转型。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日渐萎缩的自然资源和满目疮痍的环境破坏,美国社会的自然观念发生了重要转变。受其影响,美国公共土地制度出现了自然资源保护的转向,逐渐确立了国有森林体系、国家公园体系以及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体系。为加强对矿业用地和畜牧用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国会通过了《矿地租赁法》和《泰勒畜牧法》,从而使此前矿产资源和畜牧资源肆意开采的局面有所改观。美国通过公共土地制度的一系列改革,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了当今公共土地的基本格局。其中,美国社会对西部环境认知的变化是土地制度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美国拥有广袤的公共土地,且掌握着可以改变自然环境的先进技术手段,但只有尊重土地的自然属性,才能获得持续长久的繁荣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邓怀林[5](2019)在《中国东北哈尼泥炭中铅同位素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说明泥炭作为一种地质信息载体,在研究环境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东北地区地处东南方向夏季风和西北冬季风的交汇地,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带,研究泥炭的意义更为显着。近些年来我国学者逐渐重视环境变化研究,然而泥炭中重金属及其同位素研究仍然相对薄弱。东北哈尼泥炭是贫营养型泥炭,它主要接受大气沉降物,持续累积上万年的泥炭详细地记录了大气中重金属的变化。因此本论文以吉林省凉水乡哈尼泥炭样品为研究对象,采集泥炭样品305件,利用AMS-14C定年、ICP-OES、ICP-MS和MC-ICPMS等主微量元素、铅同位素分析,进行了万年尺度泥炭中铅同位素组成和物源识别的初步研究,探讨了铅同位素对东北地区万年来重要环境事件指示的可能性,得到如下几点认识:1.深度为915cm的东北哈尼泥炭柱沉积年龄为14567年。泥炭沉积物中铅同位素组成变化为206 Pb/204 Pb=18.221-19.107、207 Pb/204 Pb=15.601-15.696、208Pb/20404 Pb=38.364-39.068。通过铅同位素归一化,划分出五个重要时间段,其中b段细分为b1、b2、b3段。a段0-60cm(现今-533B.P),b1段90-156cm(674-1571B.P.:对应西晋到元末),b2段156-195cm(1571-2269B.P.:对应西晋到秦朝),b3段195-210cm(2269-2523B.P.:对应秦朝至春秋战国),c段285-300cm(3558-3900B.P.),d段489-606cm(8223-9635B.P.),e段645-660cm(10368-10624B.P.)。2.泥炭柱a段中铅同位素比值(206 Pb/207 Pb)呈下降趋势(1.189—1.168);b段在1段上升(1.181-1.191),2段上升(1.186-1.191)后下降(1.191-1.185)至初始值,3段缓慢下降(1.192-1.181),c段出现较小的谷值(1.192),d段出现最大的峰值(1.217),e段出现较小的峰值(1.202)。通过对比东北及其周围城市大气气溶胶和铅锌矿、黄土等样品的铅同位素数据,结合混合模型,哈尼泥炭铅的潜在来源主要是当地土壤风化、西北沙漠、黄土高原古土壤,受工业活动及远距离的铅污染源影响较小。端元贡献有待进一步评估。3.a段位于顶部,其变化受表层外界影响较大;b段可能经历了西北方向冬季风强度的变化;d段揭示长白山天池火山活动。4.d段铅同位素异常指示了8233B.P.-9635B.P.间长白山火山喷发事件;通过与前人温度数据对比,发现该时间段内发现二者存在较强的耦合关系。

李朝全[6](2019)在《美好时代(上)》文中指出编者的话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之一,也是长兴县历史上最好的时代之一,长兴的改革发展之路是中国改革进程的一个缩影。四十年来,长兴县同浙江省和全国一样,经历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径。从一心追求发展速度到注重科学发展,追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以资源和环境换取发展,到兼顾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再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环境优化发展的

张海龙[7](2018)在《锑币考叙》文中认为锑(Antimony)是一种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质地硬且脆,元素符号为Sb。人类利用锑的历史很长,据考证,"在迦勒底的泰洛曾挖掘出公元前4000年前的含锑铸件;在埃及曾发现公元前2200至2500年间嵌有金属锑层的古铜器;古希腊人很早就用硫化锑作药物和妇女画眉的化妆品。"[1]但直至公元50年,人们仍然误以为硫化锑为金属锑。16世纪初期,德国僧人B·万伦廷才较详细地介绍了金属锑的用途、性质及提取方法,该文

王璇[8](2017)在《《说文解字》的设计解读》文中指出《说文解字》是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撰写的一部影响深远的字典,其在收录和训诂古文字的过程中,“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造字方法巧妙而完整地保存了当时人们生活创造性活动和成果的基本面貌,亦成为承载遥远古代社会生活中宝贵造物设计信息的重要载体。本文把《说文解字》中涉及造物内容的相关汉字作系统性、多角度、定性定量分类考析,从文字的形音义方面考察《说文》字系中上古社会先民在“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工具、农具、兵器、乐器”等生产生活方面的设计内容,并作有条理的梳理、归纳。以《说文解字》中的文字构形、字音和经史典籍的印证为基础,探讨造物产生的背景、形态的演化、工艺的制作、材料的拓展、功能的兼容,以及因经验积累、宗教信仰、等级礼法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造物设计的规范、禁忌与演进,以尽力还原上古社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造物内容的真实设计状况,试图透析出这种原生态设计中所渗透着的宝贵的造物思想与观念。

陈徐玮[9](2016)在《战国秦汉时期标准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从王国到帝国的重大历史变革,在此社会转型时代,秩序的重新构建成为主题,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领域,人们将劳动实践中获得的最佳经验以知识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形成最佳典范,实现认识的一致性,评判基准的共同性,劳工的分工性和器物的互换性等,这些“典范”便是最初的“标准”,贯彻标准的过程即为“标准化”。进而,基于在生产领域的实践,人们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规范、统一、高效的管理经验总结为系统的管理理念,并应用于国家事业的各领域,不断加以完善,从而形成对于国家“标准化”管理的理念。战国秦汉时期标准化是中国古代标准化发展演变的重要时期和典型代表,本文便以这一历史时期标准化建设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对以往关于战国秦汉时期标准化建设的研究成果进行收集整理。其次,从标准和标准化的概念、中国古代标准化溯源两个方面,对标准与标准化进行论述。再次,分别从度量衡与货币、手工业、道路与车辆、书同文与统治思想四大部分对战国秦汉时期标准化建设进行梳理研究,进而探讨国家治理体系的构建。最后,通过对战国秦汉标准化建设成果的总结,探讨战国秦汉时期标准化建设的特征。

杨心珉[10](2015)在《唐代货币史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初唐代表性纪年墓出土的开元通宝钱的考察可以判断,具有“元”字首划短小特征的开元通宝钱文应是欧阳询所书的开元钱最初版本,而《旧唐书》所载以直读法为开元钱唯一正确读法的判断有误,“开元通宝”与“开通元宝”均为官方承认的读法。这一钱文有昭示新朝气象的含义,成为历史上成功的经济文化符号,其钱式形制对诸邦通货及后世钱币的设计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目前传世的乾元重宝钱中有一种史料失载小乾元钱,这种钱币应该是宝应元年乾元钱跌至与开元钱等价后铸造的减重钱,而从背铸地小乾元钱存在的情况看,乾元钱式至少使用至晚唐会昌年间,并成为后世钱文设计的经典范式,其影响应当得到重视。另外,背铸云、鸟图案的图像乾元钱,应是建中四年赵赞为应对淮南叛乱铸造于四川地区的钱币,其背后的图案具有“厌胜”的文化含义,是唐王朝国力衰退的见证。目前学界对于大历元宝、建中通宝两种钱币的性质判断存在论据上的极大缺陷,是故以之为西域都护府铸造的观点不能成立,而与此二钱同时发现的单字钱无论从形制上还是钱文上都与西域地区的通货面貌能够产生密切联系,是唐地方政府自行铸造的货币。《泉志》有关于咸通玄宝性质的记载不实,从该钱钱文避讳特点看,其制作者可能为马楚政权,而该钱在制式、书法及铸造工艺上的特点,亦能对这一判断提供有力的支持。由于史料中相关疑点的普遍存在,目前学界认定为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所铸的各类铜、铁钱均不是刘氏政权铸币,这些钱币多与史氏政权存在联系,因此它们都应该是由史氏政权铸造发行的。《唐会要》引郑虔《会粹》所载之开元钱“蜡样”,应是使用锡鑞雕刻的初始钱样,用以翻铸母钱之用,故有唐一代实为中国使用母钱铸钱之始。在唐代,活字技术亦在铸造时被普遍采用,以实现添置背文或改制钱文的目的,而唐钱可能是一种由白墡土(高岭土)制作的特殊软质钱范铸造而成的。《通典》等唐史材料中所载钱币含铜量与检测数据间的矛盾源于对“铜”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对文献的真实性不构成怀疑,各检测数据中铅锡含量个体差异现象是开元通宝钱官私性质及铸造年代差别的客观反映,并非唐代铸钱事务缺乏执行统一标准的证据。另外,唐钱成分在安史之乱前后发生重大改变是政府有意识的改制行为,初、唐时官钱高锡低铅的配比是对隋代钱制的发展,它提高了钱币的硬度和工艺精度,在有效防止了“剪凿”等破坏行为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自鉴能力,而到中、晚唐时期,钱币含铅量的上升,则源于政府节约铸本以及提高铸币效率的需要。钱炉为唐代货币铸造机构基础单位,但其与负责管理铸钱事务的钱监并非纯粹的从属关系,不仅地方上存在“有炉无监”的记载,部分铜冶及少府监也设有钱炉,而史籍中还有以之赏赐臣子的记载。钱监为管理铸钱事务之组织,最初丛属于少府监,后由地方政府兼管。钱坊为集原料加工、运输、仓储及铸务为一体的设施群,在行政上则统一受钱监支配管理,是规模间于钱炉与钱监之间的铸币单位。唐时政府已开始通过进呈样钱的办法检验鼓铸任务,其与两宋时期成熟的进呈样制度相比存在很大的不同,且带有进贡的意味。初唐时货币私铸业的鼎盛局面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持续发展的结果,在以江淮地区为代表的私铸中心形成后,唐政府分别通过发行新钱、出粜收买和强制收缴等办法打击私钱,均成效不佳,反映了其在处理货币经济问题方面的弱势。开天之际,唐政府着手进行了一系列货币制度方面的改革,收到一定的效果,但也埋下了铸币权旁落的隐患。安史之乱后,唐政府一度发行乾元大钱聚敛财富,在导致通货膨胀后又屡次下调新钱比价,使乾元二式钱与远轻于其的开元钱同价,使官私铸钱业均遭受打击。另外,战争对于交通的破坏作用导致运费的上升,最终导致江淮钱监多因成本问题而罢废,社会中通货不足的情况更加严重。两税法颁布后,开天时铸币权下放的弊端开始显现,掌握铸币权的地方势力一方面在征收赋税时强征现钱,一方面将之大量囤积以抬高钱价,甚至不惜推动销钱铸器的行为以控制通货数量。在这种情况下,唐政府亦采取实现短陌合法化、严肃禁铜与禁蓄钱令等办法改变局面,并尝试收回铸币权,但并没有最终解决问题,“钱荒”问题因之一直影响到后世。有唐一代,政府从未承认金银的货币地位。中唐时,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金银之货币地位亦因产量低下、保护铜矿、金融服务压制和进奉消耗等原因难以复苏。晚唐时,在绢帛难以复振,飞钱经营受阻的情况下,金银凭借其大额货币便携易转移的本质以及在战争时期颇具实用性的贮藏功能重新得到社会重视,尽管此时其流通仍受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但从其参与价格衡量以及小单位流通的事实看,其货币地位在此时已实现一定程度的回归。另外,唐代史籍中关于岭南地区交易用金银的记载不能理解为以金银为货币,其实质应为使用金银用作直接物资交换。

二、铅含量见证工业兴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铅含量见证工业兴衰(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铅锌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研究 ——以云南省兰坪县铅锌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矿业城镇发展概况
        1.1.2 矿业城镇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1.3 矿业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1.1.4 生态修复和景观再生对矿区更新的重要作用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理论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1.3.3 实地调研
        1.3.4 案例分析
        1.3.5 归纳论证法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棕地修复相关研究综述
        2.1.1 棕地及矿区迹地的定义
        2.1.2 棕地的修复与改造再利用
    2.2 矿区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
        2.2.1 国外矿区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及综述
        2.2.2 国内矿区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及综述
    2.3 矿区景观再生的研究进展
        2.3.1 国外矿区景观再生的研究现状及综述
        2.3.2 国内矿区景观再生的研究现状及综述
    2.4 “城市双修”理念
        2.4.1 “城市双修”的概念与内涵
        2.4.2 “城市双修”相关实践与理论
第三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铅锌矿区的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理论框架
    3.1 “城市双修”与矿区更新
        3.1.1 “城市双修”理念在矿区更新中的作用
        3.1.2 对兰坪县城绿地系统规划的梳理
        3.1.3 “城市双修”理念下兰坪铅锌矿区的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
        3.1.4 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的关系
    3.2 “城市双修”理念下铅锌矿区的两种再利用模式
        3.2.1 矿业遗址旅游地模式
        3.2.2 城镇开放空间模式
    3.3 兰坪铅锌矿区背景环境分析
        3.3.1 兰坪铅锌矿区的自然环境分析
        3.3.2 兰坪铅锌矿区的人文社会环境分析
        3.3.3 兰坪铅锌矿区的矿藏与开采历史分析
        3.3.4 兰坪铅锌矿区开采作业造成的环境破坏分析
        3.3.5 兰坪铅锌矿区现有环境治理措施分析
    3.4 “城市双修”理念下兰坪铅锌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的原则
        3.4.1 关于安全的基本原则
        3.4.2 关于再利用的基本原则
        3.4.3 关于地域性特征的基本原则
        3.4.4 关于分期分阶段治理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兰坪铅锌矿区生态修复策略研究
    4.1 兰坪铅锌矿区棕地场地矛盾状况分析
        4.1.1 兰坪铅锌矿区的生态格局总体破坏
        4.1.2 兰坪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的产生
        4.1.3 兰坪铅锌矿区重金属污染下的土壤现状
        4.1.4 沘江河污染状况分析
        4.1.5 植被破坏情况分析
    4.2 铅锌矿区棕地修复技术的适用性评估
        4.2.1 铅锌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分类
        4.2.2 现有棕地修复技术的发展与总结
        4.2.3 生态修复技术的优势及在铅锌矿区的应用
        4.2.4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在铅锌矿区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4.3 铅锌矿区棕地的生态修复模型
        4.3.1 铅锌矿区污染破坏场地修复模型的分类
        4.3.2 重度污染破坏的铅锌矿区废弃地修复模型构建
        4.3.3 污染破坏较轻的铅锌矿区废弃地修复模型构建
    4.4 .兰坪铅锌矿区超富集植物品种的筛选
第五章 “城市双修”理念下兰坪铅锌矿区景观再生研究
    5.1 兰坪铅锌矿区景观再生迹地分类
    5.2 铅锌矿区适宜修复的用地景观再生
        5.2.1 特色种植营造
        5.2.2 沘江的景观再生
    5.3 铅锌矿区适宜改造的用地景观再生
        5.3.1 开采肌理的景观再生
        5.3.2 固体废弃物堆场的景观再生
        5.3.3 工业厂房建筑以及构筑物的更新利用
    5.4 铅锌矿区适宜保护的用地景观再生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1.1 铅锌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理论框架的建立
        6.1.2 兰坪铅锌矿区生态修复策略
        6.1.3 兰坪铅锌矿区景观再生模式
    6.2 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图片索引
附录 C 铅锌矿区附近居民调查问卷及结果

(2)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文化生态学研究理论
    第三节 安化黑茶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章 跨文化语境下的物质流通
    第一节 早期的物质流通研究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派的物质研究
    第三节 物质流通研究新走向
第三章 安化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
    第一节 自然地理与生态环境
    第二节 梅山地域与族属
    第三节 “梅山”历史沿革
第四章 安化黑茶的商品化发端
    第一节 资江水运及货物运输
    第二节 《茶经》与梅山茶事
    第三节 商品茶定名
第五章 茶政变迁与黑茶贸易的互动关系
    第一节 君王们的点金术:榷茶与税茶
    第二节 几经波折:湖茶跻身茶马政
    第三节 不断拓展疆域的黑茶贸易
    第四节 传统专卖体制对茶业发展的影响
第六章 安化黑茶的贸易拓展
    第一节 千年前的茶叶商贸活动
    第二节 黑茶在蒙古的商贸往来
    第三节 黑茶在新疆的商贸往来
    第四节 黑茶在俄国的商贸往来
第七章 口述史中的“产”与“制”
    第一节 炊烟袅袅:沸腾的雪峰山麓
    第二节 黑毛茶初制的传统工艺
    第三节 千两茶:文化范畴的再生产
第八章 地方社会中的茶业人和茶事
    第一节 茶叶流通环节的社会性适应
    第二节 茶政管理者
    第三节 中间商
    第四节 茶叶生产者
第九章 安化黑茶与生态扶贫
    第一节 黑茶产业与生态扶贫
    第二节 安化黑茶产业面临的的困境
    第三节 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对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 :安化黑茶制作技艺
    附录二 :安化地方有关茶的民歌
    附录三 :茶亭
    附录四 :民间传说

(3)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与趋势
    四、基本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体系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三大难题
    六、研究的理论视角与创新之处
第1章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匠人主体与行业组织
    1.1 陕南油纸伞的历史空间分布
        1.1.1 伞的历史流变
        1.1.2 油纸伞在陕南的历史空间分布
    1.2 汉阴油纸伞的历史源起与匠人主体
        1.2.1 源起于技艺移民
        1.2.2 生发受自然条件护佑
        1.2.3 孙氏伞匠家族记忆再现汉阴油纸伞历史
        1.2.4 民国档案中的油纸伞匠铺历史残片
    1.3 汉阴雨伞社的行业组织
        1.3.1 印章更迭见证汉阴雨伞社组织变迁
        1.3.2 汉阴雨伞社组织成员考略
        1.3.3 汉阴雨伞社砍竹运输路线暗合古商道
        1.3.4 伞社皮纸供应的地方性发展与退化
    1.4 小结:传统手工业生产与传习方式变迁
第2章 基于文献的陕南油纸伞社会记忆
    2.1 档案文献中的油纸伞记录
        2.1.1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生产规范与质量评定标准
        2.1.2 陕南地方档案: 油纸伞的产销记录
    2.2 民国广告文献中的伞业贸易及手工业变迁
        2.2.1 民国报纸广告作为镜像媒介
        2.2.2 民国报纸上的油纸伞广告样本分析
        2.2.3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贸盛况
        2.2.4 油纸伞广告镜像民国商业设计
        2.2.5 油纸伞商贸盛景中的手工业社会变迁
    2.3 近代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中的社会记忆
        2.3.1 油纸伞商标图像文献
        2.3.2 近代油纸伞商标及其竞争记忆
        2.3.3 油纸伞商标的图像语义与社会记忆
    2.4 小结: 手工业生产的不平衡与多元特性
第3章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
    3.1 传统制伞材料再造
        3.1.1 柿子油
        3.1.2 桐油
        3.1.3 头发绳
    3.2 传统制伞工艺复原
        3.2.1 备料
        3.2.2 伞骨
        3.2.3 伞键
        3.2.4 伞托
        3.2.5 组装
        3.2.6 网伞
        3.2.7 糊伞
        3.2.8 晾伞
        3.2.9 扣扎
        3.2.10 伞杆
        3.2.11 上油
        3.2.12 渡伞,成器
    3.3 传统制伞工艺原理分析
        3.3.1 自然的立场: 油纸伞中的竹骨担当
        3.3.2 科学的立场: 油纸伞结构设计
        3.3.3 地域的立场: 油纸伞制作工艺差异
    3.4 小结: 陕南油纸伞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的技术路径
第4章 陕南油纸伞文化及工艺复原的当代价值
    4.1 文化符号: 器物的逝去与再生
    4.2 记忆留存: 历史记忆的危机与转化
    4.3 实验作品: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油纸伞记忆存储的媒介
    4.4 工匠精神: “传统”与“现代”的和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陕南油纸伞工匠及家庭谱系调研表
附录二: 陕南油纸伞工匠照片
附录三: 2016-2018年田野调查进程
附录四: 工匠访谈手稿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西部观念、环境认知与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演进(1862~193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美国早期公共土地制度
    第一节 美国公共土地的由来
        一、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公共土地
        二、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公共土地
    第二节 公共土地出售制度的形成
        一、公共土地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西部土地出售法》的颁布
        三、财政危机笼罩下的《1796年土地法令》
    第三节 公共土地出售制度的演变
        一、土地出售单位面积的不断缩小
        二、土地出售价格的逐渐降低
        三、优先购买权制度的确立
第二章 免费宅地制度的确立及其困境
    第一节 西部观念与《宅地法》的思想渊源
        一、“美洲大沙漠”观念的流行
        二、“世界花园”神话的建构
        三、美国西部的农业帝国理想
    第二节 免费宅地制度的确立
        一、公共土地制度指导思想的转变
        二、公共土地免费分配政策的发轫
        三、《宅地法》的出台
    第三节 《宅地法》的制度缺陷
        一、西部气候与《宅地法》的相悖
        二、土地分类利用思想的缺失
第三章 干旱问题与公共土地制度的调整
    第一节 大平原开发与《植树法》的兴废
        一、“雨随树至”假说的提出
        二、改造大平原的气候环境与《植树法》的出台
        三、大平原的环境现实与《植树法》实施的困境
        四、《植树法》的废除
    第二节 水利灌溉与公共土地制度改革
        一、水利灌溉主张的提出
        二、《荒漠土地法》的颁布
        三、美国社会的西部气候与灌溉观念
        四、从《凯里法》到《国家垦务法》
    第三节 旱作农业与《宅地法》的调整
        一、旱作农业的兴起
        二、《扩大宅地法》的颁布
第四章 公共土地的分类开发与利用
    第一节 公共矿地开发制度的确立
        一、远西部矿产资源的无序开发
        二、美国国内围绕矿地开发制度的讨论
        三、采矿业的发展与矿地开发制度的确立
    第二节 公共林地开发制度的确立
        一、公共土地上的森林滥伐
        二、森林保护思潮与公共土地制度改革的倡议
        三、太平洋沿岸林地出售制度的确立
        四、西部山区木材利用制度的确立
    第三节 公共草地利用制度的确立
        一、畜牧业的迅猛发展与美国社会对畜牧业的传统观念
        二、公共土地制度与西部畜牧业的兴衰
        三、美国国内围绕草地利用制度的争执
        四、社会观念的转变与《畜牧宅地法》的颁布
第五章 公共土地制度的自然资源保护转向
    第一节 公共土地保护制度的发轫
        一、森林资源保护思潮的高涨
        二、《森林保护法》的颁布
        三、森林保护区的建立
        四、西部各州的抗议浪潮
    第二节 公共土地保护制度的发展
        一、国有森林体系的形成
        二、国家公园体系的建立
        三、野生动物保护体系的雏形
    第三节 公共土地保护制度的完善
        一、矿产资源保护的兴起
        二、矿业用地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三、畜牧资源保护的兴起
        四、畜牧用地的有序利用与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中国东北哈尼泥炭中铅同位素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
        1.2.1 铅的基本性质
        1.2.2 铅同位素特征
        1.2.3 铅同位素组成
        1.2.4 铅在大气中传输
        1.2.5 泥炭的基本性质
    1.3 研究意义与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年代学探究
        1.4.2 元素、同位素的测试与环境指示意义
        1.4.3 技术路线
        1.4.4 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样品采集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 研究区气候
    2.3 土壤特征
    2.4 样品采集
第三章 样品处理与测试方法
    3.1 样品的冷冻干燥与粉碎
    3.2 样品消解
    3.3 标准溶液与试剂
    3.4 主量元素测定
    3.5 微量元素测定
    3.6 ~(14)C定年
    3.7 地质标样与树脂
    3.8 分离纯化
    3.9 铅同位素测试
    3.10 外部精度
第四章 泥炭中元素浓度和铅同位素组成
    4.1 深度-年代模型
    4.2 铅同位素组成
    4.3 元素浓度
        4.3.1 Pb
        4.3.2 Ti、Zr
        4.3.3 Ca、Sr
        4.3.4 Pb/Ti、Pb/Zr和 EF
第五章 泥炭中的铅对环境变化的响应
    5.1 铅的来源
        5.1.1 自然源
        5.1.2 人为源
    5.2 泥炭中铅对环境变化响应
        5.2.1 人类活动之前的环境变化
        5.2.2 人类活动之后的铅污染
    5.3 源识别
        5.3.1 混合模型
        5.3.2 同位素组成的比对
        5.3.3 d段自然源的识别
    5.4 与古气候记录的比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7)锑币考叙(论文提纲范文)

一贵州当十锑币
二含锑私铸币及代用币

(8)《说文解字》的设计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对象概念界定及主要研究范围
第一章 “衣”的设计解读
    第一节 衣饰的起源
        一、由“冠”的由来看元服的起源
        二、从“市”的构形与含义看衣饰的起源
        三、从上古社会巫术宗教中孕育而生的蚕丝制品
        四、藏礼于“衣”的等级初分
    第二节 服饰的萌芽
        一、因狩猎得来的服饰材料演变过程
        二、由采集、种植而来的服饰材料演变过程
        三、源于植桑养蚕的丝织品演变过程
    第三节 服饰设计的初始形态分类
        一、头衣服饰
        二、体衣服饰
        三、足衣服饰
    第四节 社会等级规范下的服饰设计
        一、服饰样式中的等级规范
        二、服饰色彩中的身份象征
        三、服饰材质中的贫富差距
        四、服装玉饰中的身份隐喻
    第五节 服饰的设计规范
        一、尺寸有度的制衣规范
        二、神鬼观念下的色彩禁忌
        三、“功能”至上的男女服饰差异
        四、服饰天性使然的遮丑趋美
第二章 “食”的设计解读
    第一节 饮食炊具的发端
        一、由火引发的饮食炊具的革命
        二、酉(酒)的肇始
        三、祭祀活动推动下的饮食器变奏曲
    第二节 饮食炊具的形态分类
        一、炊具分类
        二、餐具分类
        三、酒具分类
        四、一般通用器皿
    第三节 饮食炊具的制作工艺
        一、陶器的制作工艺
        二、金属器皿的制作工艺
        三、竹木器皿的制作工艺
    第四节 饮食炊具的功能演变
        一、饮食炊具中的生活功用
        二、饮食炊具中的原始崇拜
        三、饮食炊具中的等级差异
        四、饮食炊具中的美感追求
    第五节 饮食炊具的礼仪规范
        一、饮食炊具与祭祀之礼
        二、饮食炊具与宴饮之礼
第三章 “住”的设计解读
    第一节 先民居住观念与建筑的起源
        一、从“住”类字看先民的居住观念
        二、建筑的起源
    第二节 从“住”类字看传统建筑的分类
        一、传统建筑的类型
        二、非居住类房屋的传统建筑类型
        三、传统建筑的组成构件
        四、室内陈设与装饰
    第三节 传统建筑的建造材料与工艺
        一、夯土筑基
        二、版筑技术
        三、烧砖制瓦
        四、榫卯结构
    第四节 传统建筑的功能延展
        一、从“住”类字看传统建筑的生活功能
        二、从“住”类字看传统建筑的祭祀功能
        三、从“住”类字看传统建筑的政教功能
    第五节 传统建筑的建造规范与禁忌
        一、宇宙观下的传统建筑图式规范
        二、礼仪规范下的等级化
        三、宗法有序的布局要求
        四、传统建筑的审美标准
第四章 “行”的设计解读
    第一节 交通工具溯源
        一、“交通”的概念理解
        二、从“宙”看上古生存环境
        三、舟车欙橇的传说
    第二节 交通工具的品类划分
        一、水上交通工具
        二、陆上交通工具
    第三节 交通工具的功能演化
        一、从“载”看车类交通工具的核心功能
        二、交通工具的战争用途
        三、丧事用车的功能拓展
        四、隐性的炫耀
    第四节 交通工具的设计规范与标准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标准
        二、尺寸有度的车船规范化完善
        三、尊卑分明的车舟制度
        四、阴阳五行的用车讲究
        五、文与质的审美争论
第五章 其它类设计解读
    第一节 工具设计解读
        一、猎捕工具设计解读
        二、计算度量工具设计解读
        三、书写工具设计解读
        四、冶金工具设计解读
        五、其它工具设计解读
    第二节 农具设计解读
        一、农具的孕育环境
        二、农具的形态发展
    第三节 兵器设计解读
        一、进攻类兵器设计解读
        二、抛射类兵器设计解读
        三、护卫类兵器设计解读
    第四节 乐器设计解读
        一、《说文》中的各式乐器
        二、乐器的制作工艺
        三、礼乐中的乐器设计
结论
    一、从《说文》的文字发展特点看上古社会的设计思维体现
    二、由《说文》引发的设计思考
致谢
图片来源
参考文献
论文发表情况

(9)战国秦汉时期标准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标准与标准化
    2.1 相关概念
        2.1.1 标准与标准化定义
        2.1.2 战国秦汉标准化界定
    2.2 中国古代标准化溯源
        2.2.1 中国古代“标准”概念的产生
        2.2.2 中国古代标准化的萌芽与形成
第三章 战国秦汉度量衡与货币标准化
    3.1 度量衡标准化
    3.2 货币标准化
第四章 战国秦汉手工业标准化建设
    4.1 手工业产品标准的构建
    4.2 手工业生产管理标准化
        4.2.1 管理机构的标准化设置
        4.2.2 生产人员的标准化管理
        4.2.3 生产流程的标准化规范
    4.3 “物勒工名”制度与质量监督标准化
第五章 战国秦汉道路与车辆标准化
第六章 书同文与统一思想
    6.1 书同文
    6.2 统一思想
第七章 战国秦汉时期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
    7.1 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7.2 宇宙观的演变
第八章 战国秦汉时期标准化建设的“法制”特征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唐代货币史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对唐代各品种钱币的新探索
    一、开元通宝钱的相关考证与研究
        (1) 开元通宝的发行和“武德开元”版式的确定
        (2) 对开元通宝钱文读法问题的再认识
        (3) 对开元通宝铸行之影响的补充
    二、乾元重宝钱的相关考证与研究
        (1) 乾元重宝的发行与小乾元钱的性质问题
        (2) 肃代以后乾元重宝钱式的延续及影响
        (3) 对“图像乾元钱”性质的考证
        (4) “图像乾元钱”纹饰作用的研究
    三、大历元宝、建中通宝非安西都护府铸造说:兼谈单字钱的性质问题
        (1) 对大历、建中钱出土集中情况的再研究
        (2) 对大历、建中钱的铸造与吐蕃军事封锁联系的再考察
        (3) 对大历、建中钱铜质与形制特点的再分析
        (4) 对西域自铸货币的史实与单字钱关系的考证
    四、咸通玄宝为马楚政权铸造说
        (1) 对《泉志》记载中疑点的分析
        (2) 从避讳制度探究咸通玄宝的性质
        (3) 咸通玄宝为马殷政权所铸之证
    五、现定刘氏诸钱为史氏政权铸造说
        (1) 现定刘氏诸钱主要论证依据及存在的问题
        (2) 对应天元宝、应圣元宝、乾圣元宝三钱的再研究
        (3) 对大安山藏钱性质的考察及“刘氏铸造说”疑点的辨析
        (4) 对永安诸钱以及铁顺天、铁货布、铁五铢钱铸造者的重新判断
第二章 唐代钱币的铸造与生产
    一、唐钱的基本铸造方法研究
        (1) 母钱铸造法的发明
        (2) 唐钱铸造技术中活字的使用
        (3) 范铸法向翻砂法过渡的中间形态:可回收式泥范存在的可能
    二、唐钱的金属成分问题探讨
        (1) 对唐史材料与实验数据中唐钱含铜量之矛盾的解释
        (2) 玄宗朝铸钱辅料性质的确定
        (3) 各史籍所载唐钱成分之反差及检测数据中铅锡含量个体差异现象的出现
        (4) 对史籍所载成分反差问题及铅锡含量个体差异现象的解释
        (5) 关于唐官钱金属成分转变原因的研究
    三、唐代铸币单位辨析
        (1) 钱炉
        (2) 钱监
        (3) 钱坊
    四、铸币审核制度的萌芽:唐宋两代进呈样制度之对比
第三章 唐代钱币的流通与管理
    一、私铸问题的延续与初唐政府的缉私政策
        (1) 魏晋南北朝以来国家信用的丧失与私铸行为的盛行
        (2) 唐初私铸活动的延续和以江淮地区私铸业中心地位的形成
        (3) 初唐政府对待私铸的态度及打击的办法与效果
    二、开天之际的货币制度改革
        (1) 改革之前的货币铸造管理制度
        (2) 少府监管铸钱事务职能的罢除与铸币权的下放
        (3) “以私兑官”的开放
        (4) 开天之际货币制度改革的隐患
    三、肃代时期的币值变动与中晚唐的“钱荒”问题
        (1) 肃代时期币值变动对官私铸币业的影响
        (2) 两税法颁布后“钱荒”问题的加深及其原因
        (3) 私铸业面貌的改变及影响
        (4) “钱荒”局面下唐政府调整货币政策的尝试
第四章 唐代金银的货币化问题
    一、初唐时金银货币地位的丧失
    二、中唐时金银货币功能不能恢复的原因
    三、晚唐时期金银货币功能的逐渐复苏
    四、晚唐时金银货币功能复苏的原因分析
    五 晚唐时期金银流通的局限性
    六 对岭南地区货用金银问题的再考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铅含量见证工业兴衰(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双修视角下的铅锌矿区生态修复与景观再生研究 ——以云南省兰坪县铅锌矿区为例[D]. 李文旺.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2]安化黑茶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杨化冰. 吉首大学, 2020(02)
  • [3]陕南油纸伞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工艺复原研究[D]. 王秀丽.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4]西部观念、环境认知与美国公共土地制度的演进(1862~1935)[D]. 李鸿美. 南开大学, 2019(05)
  • [5]中国东北哈尼泥炭中铅同位素对环境变化的响应[D]. 邓怀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6]美好时代(上)[J]. 李朝全. 时代文学, 2019(02)
  • [7]锑币考叙[J]. 张海龙. 中国钱币, 2018(05)
  • [8]《说文解字》的设计解读[D]. 王璇.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9]战国秦汉时期标准化研究[D]. 陈徐玮. 西北大学, 2016(04)
  • [10]唐代货币史若干问题研究[D]. 杨心珉.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1)

标签:;  ;  ;  ;  ;  

领先内容见证行业兴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