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西藏农牧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论文文献综述)
暴占杰[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任映瑾[2](2021)在《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历史实践证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党中央高度重视的事业,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指引,以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为保障,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丽中国。西藏作为我国西南边陲的门户,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具有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多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发展作为西藏工作的“四件大事”之一,摆在了国家战略高度的位置。如今,加快推进美丽西藏建设、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树立“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已经达成共识。然而,生态文明建设是群众性的事业,最离不开人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公众的参与既能对政府和企业起到监督作用,影响生态决策,又能推动西藏生态环境向好发展。所以,必须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治理体系。本文借鉴有关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成果,结合西藏区情,运用文献分析法、跨学科综合研究法等,探索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路径。首先,从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迫切性与必要性入手,在对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厘清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沙化严重;湿地面积萎缩,湿地水质变化;草地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随后阐释出公众参与是建设美丽西藏的必然要求、公众参与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体现的相关论述。其次,本文对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梳理,归纳如下: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政府环境工作信息公开透明;公众参与意识逐步确立;公众参与平台不断完善。存在的问题有高度认同下的盲目性;多元主体互动不足;公众环保信息获取渠道、喜好形式单一。造成这些问题的成因是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公众参与制度亟待完善;公众思想、意识、知识欠缺。最后,对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路径进行探讨,主要从优化公众参与机制;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加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三个方面,提出促进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为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李世行[3](2020)在《西藏农牧民现代化的困境及其形成机制 ——以藏东南D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自治区属于我国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国家一直重视西藏自治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脱贫攻坚以来,中央大力支持西藏的发展,西藏的发展成果举世瞩目。本文选取藏东南D村作为案例,该村在脱贫攻坚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村庄外在条件发生了显着变化,脱贫攻坚的显着成效为村庄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实地调查可知,D村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村庄外在条件的现代化,而当地农牧民的现代化发展程度较弱,面临诸多困境,农牧民的现代化是村庄未来发展的关键问题。D村农牧民现代化困境主要表现为:在生产方式上未能随着村庄外在条件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转变、在生活方式上沿袭传统的习惯、在思想观念上缺乏内生动力。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在脱贫攻坚背景下,西藏农牧民现代化困境主要受特殊的区位环境、传统的生计方式、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西藏特殊的区位环境与农牧民传统的生计方式、农牧民传统的生计方式与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与教育、教育与特殊的区位环境这四对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西藏D村农牧民在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表现出的非现代性与当地外在的现代化条件不相适应,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由此构成农牧民现代化发展的困境。本文通过对西藏农牧民现代化相关问题的研究发现,特殊的区位环境对西藏农牧民的现代化影响较大。农牧民对区位环境的依赖性较强,西藏农牧民在特殊的区位环境下衍生出传统的生计方式和思想文化观念,并在日常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被加深,此外,西藏现代化教育受区位环境的影响,发展缓慢。在众多因素影响下西藏农牧民的现代化发展出现困境。最后,通过研究发现,在农村地区或是贫困地区完善现代化的硬件设施和营造制度环境相对较为容易;提高人的劳动技能或劳动能力并在这方面促进其现代化的难度次之;而在人的思想和心理层面实现现代化则最为困难。人的思想观念现代化对个人现代化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在研究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该领域。
松芳[4](2020)在《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青稞糌粑为中心的藏族饮食文化为研究对象,主要从饮食人类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在地化观察与研究,对青稞糌粑文化的特征、价值和意义进行探讨。重点考察了在饮食生活中,藏民族如何运用相关青稞糌粑的内部知识体系,理解并调适人同所处特殊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尝试通过地方性知识及“生长于斯”的经验性的“深描”,完成关于青稞糌粑的食物民族志写作。同时,从糌粑文化的个案研究出发,探索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的整体研究构架,及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径,并试图与文化生态学、象征人类学等多种研究范式进行对话。藏区至今较为完整地保留了围绕青稞糌粑的技艺、制度、信仰等传统文化知识体系形态,藏族饮食文化的综合特点在于:单一的食材、极简的烹制和规模化的生产,朴素与实用的形态背后却隐含有人类精神中更多的文明指数,并拥有与之相应的一套文化意义体系。论文首先梳理了藏人对青稞生成环境的认知和糌粑原料的获取过程;描述糌粑的生产制作与食用方式以及饮食制度;围绕在不同空间展开的各种仪式中糌粑作为信仰食物所呈现出的象征意义;探讨了糌粑作为藏人主食具有的感官、记忆与自我认同功能;以及在现代性实践中的现状及可能的未来走向。论文的主要观点总结如下四个方面:第一,饮食文化中,食物原料的生产环境决定人们的生计方式和饮食形态,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生态环境是决定饮食文化的主要因素,因此,整体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把握,应从“地理和人文的结合部”的角度去理解,方法论方面应注重饮食实践层面的综合考察。第二,作为生物性营养需要的糌粑和作为精神需求的糌粑之间相互转化,贯穿于藏文化的方方面面,使藏人对糌粑有着习惯性的忠诚,成为维系统一藏族传统文化的纽带。第三,藏人与青稞糌粑的互动,和与其所处青藏高原特殊环境之间相互调适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饮食文化对象征符号的运作,使食物的意义进入象征系统并成为破译文化的符码,在广泛的时空中扮演着连接人与所处环境之间的中介角色。不同文化赋予具有永恒功能的食物以不同的意义,生活在藏文化中的人们,在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和逻辑的象征体系之中,形成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认知。同时,借助于象征符号的能动性运作,人与其所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的调适终以和谐实现。第四,外来的饮食及其文化,扩大了藏族原有的饮食体系,丰富了本土糌粑为主食的饮食结构,而未替代糌粑酥油在藏族饮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糌粑酥油为核心的饮食文化系统,在整体的藏文化中形成一个特殊的文化体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边界。论文力求把对青稞糌粑文化的探讨,贯穿一条鲜明的人文思想主线,糌粑为主兼及其他的饮食结构、“医食同源”的藏人饮食保健养生思想、生命平等的生态法则、尚“善”的人文观念和“尊老”的传统。
朱晓玲[5](2019)在《藏区农牧民生计发展的困境 ——以阿里地区X村为例》文中提出西藏自治区是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该地区农牧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西藏农牧民的生计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党中央以及学术界的关注。在我国即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之际,其难点仍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虽然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地区的脱贫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是藏区农牧民的生活质量却难有较高的提升。资源环境以及文化因素在藏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共同制约了该地区农牧民的生计发展,西藏阿里地区X村的例子便可以体现这一现象。经过调查发现,藏区农牧民的生计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于生产及生活两方面,资源环境是农牧民生产生活行为方式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在生产发展方面主要表现为对种养业、非农化发展以及市场发展的制约,环境容量严重束缚了农牧业的发展资。源环境对于市场发展的约束主要体现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产前的生产要素不足和产后的销售滞后,由于距离外部市场较远以及规模效应难以形成,使得产品出售难以保障。在生活方面主要表现为对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物资生活消费活动、医疗服务可及性、教育发展以及娱乐活动的影响,农牧民对生存、发展以及享受资料的消费活动都与其特殊的资源环境紧密相关。在农牧民生产生活行为方式的选择之下繁衍出了其特定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又反作用于行为方式,进而强化了资源环境的作用,环境、行为及文化共同影响着农牧民的生计发展。本文主要从西藏阿里地区X村农牧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面临资源环境的约束展开讨论,以环境决定论和贫困文化论作为文章的理论基础对藏区农牧民的生计发展困境加以分析。以“环境——行为——文化”作为文章的分析径路,认为环境与行为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而环境与文化是一个相互孕育的过程,行为与文化是一个相互建构的过程。藏区脆弱的资源环境影响其农牧民的生产生活行为选择,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之下衍生出贫困文化,而贫困文化则进一步强化并反作用于藏区脆弱的资源环境以及农牧民的行为方式,三者构成了相对封闭的系统,在其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藏区农牧民的生计困境。
王建文[6](2019)在《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族手工业是西藏历史上劳动密集型的三大传统产业之一。山南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资源,素有“氆氇之乡”、“围裙之乡”、“木碗之乡”等美誉。山南民族手工业历史悠久,民族手工业产品种类繁多,工艺独特,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与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是“藏源”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西藏手工业的典型代表。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关于西藏民族手工业以及山南市通过对山南市特色文化和民族手工业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梳理山南市民族手工业的发展现状,发现目前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主要存在三大主体,即政府、企业(合作社)和传承人,其中政府发挥着推动民族手工业发展的主导作用,企业(合作社)则是传统工艺传承和产品生产的主体,而民族手工技艺传承人是发展的核心要素。进一步地,论文总结分析发现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存在生产工艺现代化水平和企业化集聚程度较低、融资渠道不足、人力资源匮乏和品牌影响力不够等问题。论文针对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尝试从三个层面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扶持引导,提升管理水平,改进产品结构,多渠道发力、加快人才培养等发展对策。本文期望通过分析现状、研究发展规律、提出现实可操作性的对策,帮助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实现长足发展,以满足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需求、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经济提质增效、脱贫攻坚等,同时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弘扬、繁荣民族文化。
拉毛才让[7](2018)在《移动互联网对牧区藏族女性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以常牧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牧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及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牧区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生活方式的变化是顺应时代潮流发展的结果。扮演不同社会角色的人们在特定环境下会形成具有一定差异的生活方式,其中女性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因其自身生理、心理的特性以及社会的需要而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移动信息终端为载体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依托的移动互联网在牧区得到广泛的普及与应用,在牧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智能手机因其价格便宜、使用便捷成为牧区藏族女性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载体,从而逐渐改变着牧区藏族女性的生活方式。本文主要通过实地调查法,从牧区藏族女性生活方式角度出发,结合民族学、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对牧区女性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现状,移动互联网对牧区藏族女性生活方式的影响及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引导牧区藏族女性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对策。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生活方式、移动互联网和藏族牧区女性相关的文献、着作等资料进行了整理和汇总,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第二部分,通过对田野调查点的人文、自然环境和移动互联网在调查点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述。并结合调查数据分析了牧区女性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情况和现状。第三部分,从人际交往、闲暇生活方式、社会参与生活方式和家庭生活方式四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对牧区藏族女性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移动互联网对牧区女性交往的范围、内容、观念,对闲暇生活方式的时间、内容以及婚姻观念、参政意识和政治认知水平等方面产生了影响。第四部分和五部分,分析牧区女性使用移动互联网中存在问题分析,最后给出相应的建议。
张金洪[8](2018)在《全球化时代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以四川凉山彝族为个案》文中提出人总是处于不同的社会关系之中,由此形成对不同群体的认同和归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同是人对自己所处的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因此,认同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现实社会情境的变化而不断变迁的。在现实生活中,作为某个族群的成员和某个国家的公民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两种身份,由此形成两种认同: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从理论上来看,单一民族国家不存在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问题,而在多族群国家内部,由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存在着差异和张力,有时甚至出现相互冲突的情况。在全球化的持续推动下,地区之间、国家之间、以及民族国家内部各族群之间的联系与交流日益紧密和频繁,在一定程度上说,人们的交往早已突破了国家的界限而成为了“世界性的普遍交往”。然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在带给人们丰硕成果的同时,也由于其本身带来的不稳定,使人们产生了许多困惑与不安。对于民族国家来说,全球化冲击着传统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但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历史条件。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内部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处理,不仅关涉到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还关乎国家的安全与民族团结。也正因为如此,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科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国家观的指导之下,立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证考察和现实路径等几个方面,对族群认同、国家认同及其二者关系的处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以期对这一问题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在此基础上,为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证依据。加上绪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明了本文研究的缘起,即在全球化冲击下,民族国家问题凸显、民族国家内部出现认同危机、以及全球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等。尽可能全面地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明确从宏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领域。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选取凉山彝族作为个案研究的缘由及数据说明等。第二部分是概念阐释和界定。分析了“认同”、“族群”、“民族”的概念,界定了本研究中相关概念的适用内涵和外延。在综合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即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角度来看,族群认同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本身是一个包含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的动态概念,其核心是族群身份的构建和认可,指的是族群成员基于共同的血缘、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等形成的对自己所属族群的归属感和责任意识,具有鲜明的族群性和文化性。而关于国家认同,则是将其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来理解,指的是民族国家内部各族群对本国政治统治、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等的赞同和归属。就中国而言,国家认同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国民对国家政治统治合法性、制度、政策等的赞同和忠诚;二是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和共同命运的认同和维护。第三部分是对西方国家关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理论建构及其实践的分析。重点阐述和分析了西方国家的三种理论形态:种族主义理论、同化主义理论和多元文化主义理论。结合西方国家在相应理论基础上实施的政策实践及其效果的分析,对这些理论取向进行了简要评析。指出,由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动态性,实际上很难建构出一种精细而完备的普适性理论模式。民族国家应立足于本国的历史与现实国情,在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不断探索有效措施来协调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第四部分是实证考察和分析。详细分析了全球化时代,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影响因素和总体趋向。彝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人口较多、文化特色鲜明、历史悠久的少数族群,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区。历史上,经过几次较大规模的族群迁徙,凉山逐渐成为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相较于其他地区的彝族,凉山彝族保留着更为完整的彝族传统社会形态、族群文化和风俗习惯,其族群认同亦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而他们的国家认同则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迁,其本身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此同时,在全球化和现代化快速推进的今天,凉山彝族面临新的文化重组和变迁,其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亦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通过对凉山彝族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凉山彝族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事实上处于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状态,没有出现两者相冲突的情况,并且国家认同程度高于族群认同程度。这为研究中国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提供了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实证依据。第五部分是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理论分析和现实路径探索。在以上各章的理论及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在关系,即二者既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又有和谐一致的一面,但国家认同在理论逻辑和实践层面上都具有至上性和优先性。因此,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应发挥主动积极性,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促进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发展。在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现实路径探索方面,本文立足中国的历史与现实,结合费孝通教授分析的“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在“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分析框架下,重新审视全球化时代中国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表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互动关系并非是“二元对立”,相反,多族群共生、多族群互补是历史大传统,是理性实践、历史的选择,更是生存性智慧。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与此同时,中国以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参与到全球化的过程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挑战。针对于此,为进一步促进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发展,本文提出五个方面的现实路径:一是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促进各族人民广泛的政治认同;二是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少数族群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发展中华民族共同文化,促进全国范围的文化认同;四是加强民族团结思想教育,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五是持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不断强化国家认同。
陈艾[9](2017)在《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文中提出习近平提出“治国必先治边,治边先稳藏”,凸显了藏区治理的重要性。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国家治理的一般性,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构建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有必要更为深入地寻求区域治理的规律性。藏区独有的经济社会文化结构,致其治理应不同于整个国家,也不同于其他地区。笔者以甘孜藏区为例,采用文献分析及实证研究法,探讨藏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本文的主要发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般意义上,治理理论主张“政府退、社会进”,即所谓的“小政府、大社会”或“没有政府的治理”。考察甘孜藏区,这一主张应转化为“政府进”、“社会进”,而且更强调政府的强作为,因为甘孜藏区有其特定的治理背景和要素结构。“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试图揭示藏区治理的内在意涵,即历史与区位形塑独有的治理情境,治理的主客体因素的特殊性促成其采取相应的行动。对甘孜藏区治理的背景、要素、行动的探寻,可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松散治理等不可复制以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共同组合成今天甘孜藏区治理中需要政府强作为的背景。对甘孜藏区治理背景的刻画,可以发现政府强作为的必要性。描述治理背景,内含着对治理历史的反思及区域地位的重新认知。历史上,中央王朝对康藏的松散型统治不可复制,“以夷制夷”致使土司甚至有能力与中央政府抗衡,在新时期,藏区治理需要多级政府合力强作为。曾经的边缘地区形塑了现今“多边联结带”的重要区位,凸显甘孜藏区治理的重要性,更需要政府的合力强作为。甘孜藏区是交通孔道,联结川滇青藏;它作为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它亦是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它更是多民族与多元交汇地。目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矛盾性强造就了甘孜藏区治理难度大的总体情境,其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与较发达地区相比,甘孜藏区呈现出脆弱性交织的特征,自然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两个维度,并展现在个体、家庭、社区和社会层面。脆弱性来源于各种风险,既有农牧民的生计风险,也有区域性的社会稳定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影响社会认同;分裂势力的渗透使得维稳任重道远。多重脆弱性交织、风险大,使得区域的矛盾性很强:矛盾突发多发,即内地没有的矛盾藏区有,内地有的矛盾藏区更突出;各种矛盾纠结在一起并容易发生性质变化。这些共同造成了难度极大的藏区治理。“政府+民众”是藏区治理独特的二元主体结构。多主体参与是治理理论的核心认知,内地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民众”的三元主体结构正在逐步形成。藏区理想的治理主体结构的建构,需要引入“外地主体”的概念,即藏区治理应是三个体系的合力,包括政府主导体系、本地社会支持体系、区域外社会支持体系。现实治理过程中,因社会组织缺位,企业极少,藏区治理的实际参与者只有政府和当地民众,政府包括中央、省政府等上级政府以及国家通过制度安排的对口支援政府。政府成为藏区治理最为重要的主体,较之于较发达地区,政府的角色更为多重,职责更重。民众的参与更多地存在于村庄的自组织治理中,力量有限。内容复杂是藏区治理客体结构的重要特征。宏观地看,在藏区的文化-社会-生态结构变迁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会规范与社会行为的调适以及民众的心理、信念和行为的调适等,都需要政府“掌舵”,并加以引导和规范。在中观层面,甘孜藏区存在着环境治理与社会治理相互交织、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等,而环境治理、贫困治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都呈现出非政府强作为而难以有作为的特征。在村庄层面,社区资源匮乏,导致发展的“内应力不足”,村庄发展需要政府大量供给公共产品,增量社区资源。调研发现,甘孜藏区政府的行动在很大程度上切合其治理情境。总体上,政府关注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并进一步改善社会关系。具体说来,政府大量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寓服务于管理,缓解社会矛盾;优化工作制度与工作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尊重和引导农牧民,增进诉求表达。这些治理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总之,我们强调,区域治理的规律性探索是治理研究的深化,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应不断延伸的领域。区域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蕴含在历史与现实的共同考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观察中。既需要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突破,也需要在现实的研究与批判中逐渐升华;既需要在宏观场域下发现关联,也需要在相对微观环境中剖析机理。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更需要强调治理的区域性、民族性、文化性等。藏族地区治理需与其特殊的治理背景、治理情境、治理结构相契合。
郭连云[10](2017)在《民族宗教视域下的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文中认为青海藏区是青海省的一个特殊区域,海拔高,自然条件恶劣。目前,青海藏区主要世代居住的民族有藏族、蒙古族、土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等,青海藏区的宗教环境处于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五大宗教并存的宗教基本格局之中。基于在这样的研究场域中,本文从民族宗教的视野下梳理分析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因素,然后破解这些因素障碍及其难题,从而提出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有效建议与路径。青海藏区与西藏在民族宗教、地域文化等方面,有着天然地理并镶嵌着历史的联系。青海藏区社会的稳定在青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如果将青海藏区社会稳定问题研究透彻并解决好,那么青海藏区社会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将必定带动青藏地区乃至整个藏区社会的良性发展趋势。历代中央王朝治理藏区的历史记载中,青海藏区总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段篇章。中国藏区以西藏为中心,青海藏区可以说就是通往这个藏地中心的重要过渡地带。为了客观真实、系统深入的理解和研究。由此,将本文呈现的逻辑理路规整如下:本文包括绪论共计9章。绪论部分,首先将社会稳定的基本概念做了阐释,并将国内外关于中国藏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国内外研究成果的研究方向,研究层次,研究特点。然后,提出了本文在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上的创新点及其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最终,锁定了本文研究范围及主要内容;构建了框架结构,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在研究中存在的重点与难点。第1章,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青海藏区社会稳定发展的历史演变。青藏高原民族宗教文明的生成演变以及历代王朝国家控制与国家治理层面上论述了民族、宗教对青海藏区社会发展的影响。第2章,首先阐述了当前青海藏区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并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稳定的思想中探求社会稳定的理论,由此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治理青海藏区的基本经验。第3章,这一章主要梳理了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多方面因素,并且对这些多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必要的分析。第(4-6)章,从民族宗教、分裂主义、经济发展这三个主要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因素上,每个因素各安排一章,对各个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因素做了具体深入的分析。第4章,本章梳理并分析,一是青海藏区面临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它们对社会稳定产生的影响;二是民族宗教文化以及涵化因素对本区域的影响。三是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就青海藏区多元文化与本区域民族、宗教之间的互动影响为观测点,进行了分析研究,如本区域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情况、各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状况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影响社会稳定的效果。第5章,首先陈述分裂主义的定义并明确提出分裂主义的本质,了解其活动手段及其危害性。阐述了青海藏区分裂主义对其社会稳定的影响,进一步认识和分析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并不是民族宗教问题。第6章,论述了有限的自然客观因素与经济发展滞后是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主要客观因素。分别以青海藏区的中小微企业发展与藏区的重要区域三江源生态移民区为个案探索分析了青海藏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表现出来的贫困落后的凸出特征进行了分析。(7—8)章,分别从民族宗教维度与经济视角下各安排一章,提出了促进青海藏区社会稳定发展的对策及其建议。第7章,首先高度概括总结了民族宗教领域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多方面问题,然后就其问题一是提出了当前藏区维护稳定的工作应当由应急状态向常态机制转变的建议,二是提出了民族宗教的法制保障机制促进藏区稳定的建议,三是民族教育战略促进藏区社会长远发展的建议。第8章,从经济视角下,阐明了青海藏区农牧民主体在工业化优先战略中受到惠及,并提出农牧民就业还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青海藏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度缺陷问题,就上述问题详细地提出了青海藏区农牧民反贫困的制度创新建议及其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建议。本文从民族宗教视野下,融入了“社会稳定、和谐思想”的理念,理论研究与个案支持相结合,以青海藏区民族宗教与社会稳定互动为切入点,围绕政权建设过程中民族宗教以及文化意识形态与社会稳定发展关系这一重点,结合青海藏区宗教信仰的基本格局现状,进行系统综合的研究。从表象到本质的双重层面去阐释对所谓的“适应文化”的改变进行必要的反思性梳理,即信仰和价值理念在青海藏区民族宗教系统的生成演化中与社会变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呈现出来的内在规律。本文遵循从历史到现实,按照从理论到实践,由发现并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以这一逻辑思路展开论述。一是争取在青海藏区的民族宗教与本区域社会稳定的关系类型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二是争取在青海藏区的空间研究场域中,宗教在此区域中的传播规律研究中有所创新。目前,青海藏区世居的主要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呈现出多样性。如何解构其特征,对于构建青海藏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论西藏农牧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西藏农牧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2)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简要评述 |
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迫切性与必要性 |
第一节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
三、中国特色环境治理体系理论 |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第二节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
一、西藏面临的生态问题迫切需要公众参与 |
二、公众参与是建设美丽西藏的必然要求 |
三、公众参与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体现 |
第二章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
一、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
二、政府环境工作信息公开透明 |
三、公众参与意识逐步确立 |
四、公众参与平台不断增多 |
第二节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 |
一、高度认同下的盲目性参与 |
二、多元主体互动不足 |
三、公众环保信息获取渠道、喜好形式单一 |
第三节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
二、公众参与制度亟待完善 |
三、公众参与思想、意识、知识欠缺 |
第三章 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
第一节 优化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 |
一、优化公众参与的知情机制 |
二、优化公众参与的表达机制 |
三、优化公众参与的监督机制 |
四、优化公众参与的问责机制 |
第二节 推动公众生产、生活绿色化 |
一、推动公众生产方式绿色化 |
二、推动公众生活方式绿色化 |
第三节 加强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 |
一、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对象 |
二、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 |
三、西藏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工作的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西藏农牧民现代化的困境及其形成机制 ——以藏东南D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1. 关于人的现代化相关研究 |
2. 关于西藏现代化问题的相关研究 |
(三) 研究思路 |
(四) 研究方法与概念界定 |
1. 研究方法 |
2. 概念界定 |
二、个案概述 |
(一) D村基本情况 |
(二) D村脱贫攻坚情况 |
1. 主要投入和帮扶措施 |
2. 脱贫成效 |
(三) D村发展的主要问题 |
三、农牧民现代化困境的表现 |
(一) 生产方式:难以转变 |
1. 生计方式缺乏创新性 |
2. 农牧民所学“新技能”未“学以致用” |
(二) 生活方式:沿袭传统 |
1. 人畜混居难舍弃 |
2. 传统的就医方式 |
(三) 思想观念:缺乏内生动力 |
四、农牧民现代化困境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 |
(一) 农牧民现代化困境的影响因素 |
1. 特殊的区位因素 |
2. 传统的生计方式 |
3. 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 |
4. 农牧民文化程度较低 |
(二) 农牧民现代化困境的形成机制 |
1. 区位环境与生计方式:相互制衡 |
2. 生计方式与思想文化观念:相互建构 |
3. 思想文化观念与教育:相互制约 |
4. 教育与区位环境:相互影响 |
5. 农牧民现代化困境的形成 |
五、结论与讨论 |
(一) 结论 |
(二)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 研究综述 |
(一)人类学的饮食研究 |
(二)藏族饮食文化研究综述 |
(三)青稞糌粑文化研究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结构框架 |
(一)田野调查 |
(二)民族志书写 |
(三)文献研究 |
(四)创新点 |
(五)论文框架结构 |
第一章 作为糌粑原料的青稞 |
第一节 青稞生成环境 |
一 青稞(???)之名 |
二 相关青稞生成环境的地方性知识 |
三 世人眼中的青稞生成环境 |
四 青稞的生成条件基础 |
第二节 青稞种子的由来 |
一 从词源看青稞的由来 |
二 从传说故事看青稞的由来 |
三 从民间歌谣看青稞的由来 |
四 从考古成果看青稞的由来 |
五 从遗传学看青稞的由来 |
六 其他关于青稞的起源 |
第三节 青作衍生的文化事象 |
一 青作农耕 |
二 秋收与储藏 |
三 青作农耕工具 |
四 青作农耕仪式 |
第三节 青稞的社会生命 |
一 维系藏文化的纽带 |
二 可持续粮食系统与生态饮食 |
三 西藏文明的基石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作为藏人传统主食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糌粑的制作消费 |
一 “硪塔”(?)——炒与磨 |
二 糌粑种类 |
三 糌粑的食用 |
四 糌粑“配菜”:汤与酱 |
第二节 糌粑“伴侣” |
一 酥油奶渣酸奶 |
二 茶与酒 |
三 蕨麻与糖 |
四 盐、辣椒及其他副食品 |
第三节 共食 |
一 时间与空间 |
二 “好吃”还是“好想” |
第四节 相关糌粑饮食器具及其特点 |
一 器具分类 |
二 象征特点 |
第五节 糌粑食俗礼仪与禁忌 |
一 饮食与礼仪 |
二 饮食禁忌 |
第六节 小结 |
第三章 作为藏人信仰食物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宇宙观中的神与食 |
一 藏人三界宇宙观 |
二 宇宙观中的人神鬼 |
三 祭品及其象征 |
第二节 献给神的食物 |
一 “桑什糌”(?) |
二 “切”(?) |
三 “朵玛”(?) |
四 “协玛”(?) |
五“夏卓”(?) |
第三节 超度镇鬼驱秽的食物 |
一 “苏”(?) |
二 “栗”(?) |
三 “朵”(?) |
第四节 取悦“鲁”的食物 |
一“鲁卓”(?) |
二 “鲁朵”(?) |
三 “塔鲁”(?) |
第五节 加持食物 |
一 尼其(?) |
二 “撮则”(?) |
三 “希喇”(?) |
第六节 小结 |
第四章 自我与他者论述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青稞与大米:食物的隐喻 |
一 作为藏人的青稞 |
二 作为他者的大米 |
第二节 野蛮与文明:一个非问题的问题 |
一 饮食行为 |
二 饮食观念 |
三 烹饪方式 |
第三节 糌粑共同体:关于族群认同 |
一 “共食”:文化上的共同感受 |
二 “味道”:共同的饮食记忆 |
三 食物:自我的转喻——隐喻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作为现代性实践中的青稞糌粑 |
第一节 藏人当下饮食结构中的青稞糌粑 |
一 主食变辅食 |
二 主食变保健养生品 |
三 主食变奢侈食品 |
第二节 “公家”话语体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实施工程:补助粮食、易地育人 |
二 营养餐计划:不吃糌粑的中小学生 |
三 “问鼎和羹”:饮食是最大的民生 |
四 兼业模式:农牧生业+打工 |
第三节 当下社会生活中的青稞糌粑 |
一 青稞糌粑从羊皮袋到塑料袋 |
二 现代餐饮中的青稞糌粑 |
三 吃与不吃:饮食安全与健康 |
四 青稞糌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
第五节 小结 |
结论 |
一 “两青”相遇:生物自然选择与人类文化共同的创造 |
二 “章葛”糌粑:藏族饮食文化的调适机制 |
三 “郭纳糌萨”:糌粑个案对藏族传统饮食文化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藏区农牧民生计发展的困境 ——以阿里地区X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导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
1. 研究问题 |
2. 研究内容 |
(四) 文献回顾 |
1. 藏区贫困问题的研究 |
2. 藏区农牧民生计问题的研究 |
(五) 研究方法 |
(六) 个案概述 |
二、理论基础与分析径路 |
(一) 环境决定论 |
(二) 贫困文化论 |
(三) 环境-行为-文化:藏区农牧民生计困境的分析径路 |
三、资源环境对藏区农牧民生产的影响 |
(一) 资源环境对种养业的束缚 |
1. 土地资源:承载力约束 |
2. 草场资源:环境容量束缚 |
3. 基础设施:环境脆弱性的制约 |
(二) 资源环境对非农化发展的约束 |
1. 务工:“谋生通道”受阻碍 |
2. 经商:“生财之道”难生财 |
(三) 资源环境对市场发展的制约 |
1. 产前:生产要素的落后与缺失 |
2. 产后:销售环节的滞后 |
四、资源环境对藏区农牧民生活的影响 |
(一) 衣食住行:农牧民的日常生活 |
1. 一年四季的“冬装” |
2. 单一的食品结构 |
3. 狭窄简陋的土屋 |
4. 难行的“天路” |
(二) 医疗服务:可及性偏低 |
1. 医护人员紧缺 |
2. 医疗设备不足 |
(三) 教育发展:发展资料供给不足 |
(四) 娱乐活动:享受资料消费欠缺 |
五、藏区农牧民贫困文化的形成 |
(一) “环境—行为”:相互影响 |
1. 环境影响行为选择 |
2. 行为方式加强环境 |
(二) “环境—文化”:相互孕育 |
1. 资源环境孕育文化 |
2. 文化赋予环境意义 |
(三) “行为—文化”:相互建构 |
1. 行为方式繁衍文化 |
2. 文化反作用于行为 |
六、结论与讨论 |
(一) 结论 |
(二)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和研究不足 |
(一) 主要创新点 |
(二)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概况 |
一、山南市民族手工业概述 |
(一) 山南民族手工业发展的历史 |
(二) 山南市民族手工业主要类别 |
(三) 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现状 |
二、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
(一) 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 |
(二) 企业(合作社)是传统工艺传承和产品生产主体 |
(三) 民族手工技艺传承人群是民族手工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
三、山南市民族手工业面临的机遇 |
(一) 国家、自治区高度重视带来了机遇 |
(二) 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三) 资源优势为产业规模做大做强提供了支撑 |
(四) 旅游资源带来的市场拉动效益显着 |
(五) 区位优势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
第三章 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政府层面 |
(一) 引导产业发展有效措施少,民族手工业发展处于低水平阶段 |
(二) 部门间协作不够,资源优势转换不足、产业融合发展不足 |
(三) 金融服务还不到位,导致融资难 |
(四) 规划引领作用不足,产业集聚程度差 |
(五) 品牌培育不足 |
(六) 行业标准建设滞后 |
(七) 营商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二、企业(合作社)层面 |
(一) 民族手工业产品同质化严重 |
(二) 设计制作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 |
(三) 市场定位过窄,市场占有率低 |
(四) 营销理念滞后 |
(五) 品牌传播方式单一、效率低 |
三、人才层面 |
(一) 从业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人才缺乏 |
(二) 民族手工业就业吸引力低,从业人员青黄不接 |
(三) 引进人才难度大 |
(四) 培训机制不健全、效果差,现有从业人员没有从业水平提升通道 |
第四章 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成因分析 |
一、农村人口就业转移和城镇化导致人力资源缺乏 |
二、传统市场的萎缩导致产品销路狭窄 |
三、成本高、质量差的民族手工业产品导致整个行业竞争力不足 |
第五章 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的对策 |
一、政府层面: 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扶持引导 |
(一) 加强顶层设计 |
(二) 加强引导、整合资源 |
(三) 建立行业协会加强管理服务 |
(四) 制定产业标准 |
(五) 加强产业资金与金融政策扶持 |
(六) 实施品牌引领战略,打造竞争优势 |
(七) 积极为企业搭建产品展销平台 |
二、企业(合作社)层面: 提升管理水平,改进产品结构 |
(一) 加强企业管理 |
(二) 定位好发展模式 |
(三) 改进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 |
(四) 应用好营销平台 |
(五) 加强产业融合 |
三、人才层面:多渠道发力,加快人才培养 |
(一) 建立制度培养领军人才 |
(二) 加强传承培养人才 |
(三) 与教育结合培养人才 |
(四) 多方引入智力资源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西藏山南市(自治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调研提纲 |
附录2 山南市传统技艺调研提纲 |
致谢 |
(7)移动互联网对牧区藏族女性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以常牧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 |
(二)关于移动互联网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
(三)关于藏族牧区女性的研究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移动互联网 |
(二)牧区藏族女性 |
四、研究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牧区藏族女性使用移动互联网的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常牧镇概况 |
一、常牧镇基本概况 |
二、常牧镇移动互联网发展基本状况 |
第二节 牧区藏族女性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情况 |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二、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情况 |
第三节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牧区藏族女性生活方式的现状 |
一、移动互联网与牧区藏族女性的交往生活方式 |
二、移动互联网与牧区藏族女性的闲暇生活方式 |
三、移动互联网与牧区藏族女性的政治生活方式 |
四、移动互联网与牧区藏族女性的家庭生活方式 |
第二章 移动互联网对牧区藏族女性生活方式的影响 |
第一节 交往生活方式的影响 |
一、扩大了牧区藏族女性的社交圈 |
二、丰富了牧区藏族女性的交往内容 |
三、促使牧区女性交往观念更新 |
第二节 文化娱乐生活方式的影响 |
一、闲暇时间日益增多 |
二、闲暇活动内容更加丰富 |
三、增长了牧区藏族女性的文化知识 |
第三节 政治生活方式的影响 |
一、增强了牧区女性的参政意识 |
二、提高了牧区女性的政治认知水平 |
第四节 家庭生活方式的影响 |
一、家庭成员关系趋向民主化 |
二、牧区女性婚恋观念自由化 |
第三章 牧区藏族女性使用移动互联网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牧区藏族女性的行为方式受到影响 |
一、长时间网络娱乐导致网络沉迷 |
二、沉溺虚拟社交现实交往能力退化 |
三、家庭婚姻的和谐与稳定受到冲击 |
第二节 牧区藏族女性缺乏移动互联网知识 |
一、使用移动互联网的能力低 |
二、缺乏移动互联网的相关知识 |
第三节 牧区经济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制约 |
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
二、牧区网络基础服务体系的不完善 |
第四节 移动互联网络监管不力的影响 |
一、网络虚拟性及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
二、网络规章制度宣传及监管不力 |
第四章 引导牧区藏族女性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大对牧区藏族女性教育,提升网络素养 |
一、加强教育投入,提高牧区女性文化水平 |
二、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运用网络能力 |
第二节 加强牧区经济及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
一、加速牧区经济发展,提高女性经济地位 |
二、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普及率 |
第三节 加强牧区移动互联网建设,净化网络环境 |
一、加大网络宣传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法规意识 |
二、加强移动互联网立法监督,规范用网行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科研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8)全球化时代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以四川凉山彝族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族群认同研究 |
1.2.2 国家认同研究 |
1.2.3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研究 |
1.2.4 凉山彝族相关研究 |
1.3 研究个案的选取及数据说明 |
1.3.1 研究个案的选取 |
1.3.2 研究数据说明 |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阐释 |
2.1 关于全球化 |
2.2 多维视角中的认同涵义 |
2.3 族群与族群认同 |
2.3.1 族群与民族 |
2.3.2 族群认同及其产生 |
2.4 国家和国家认同 |
2.4.1 国家及其起源 |
2.4.2 国家认同 |
2.5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处理的理论基础 |
2.5.1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国家观 |
2.5.2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 |
2.5.3 理性选择理论与情感理论 |
2.6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关系建构的理论取向 |
2.6.1 种族主义建构取向 |
2.6.2 同化主义建构取向 |
2.6.3 多元文化主义建构取向 |
2.6.4 简要评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分析 |
3.1 凉山彝族概述 |
3.1.1 凉山的地理环境 |
3.1.2 彝族的族源、族称及凉山彝族的人口分布 |
3.1.3 凉山彝族的传统社会结构及社会生活 |
3.2 凉山彝族的族群认同分析 |
3.2.1 凉山彝族的家支认同及其社会功能 |
3.2.2 凉山彝族的族群认同 |
3.2.3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的层级结构体系 |
3.3 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
3.3.1 古代帝国时期凉山彝族的国家认同 |
3.3.2 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近代转型 |
3.3.3 新中国成立以来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确立和巩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数据来源 |
4.1.2 研究的实施 |
4.1.3 研究方法 |
4.2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分析 |
4.2.1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体状况分析 |
4.2.2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状况的具体分析 |
4.2.3 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状况的具体分析 |
4.2.4 凉山彝族族群与国家双重认同状况 |
4.3 族群差异及原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影响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主要因素 |
5.1.1 族群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
5.1.2 国家认同的主要影响因素 |
5.2 凉山彝族族群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先赋性客观因素的影响 |
5.2.2 社会教育因素的影响 |
5.3 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先赋性客观因素对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
5.3.2 社会教育因素对凉山彝族国家认同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现实路径 |
6.1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内在关系 |
6.1.1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相异性 |
6.1.2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一致性 |
6.2 从族群认同到国家认同的现实路径 |
6.2.1 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促进各族人民广泛的政治认同 |
6.2.2 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少数族群经济社会发展 |
6.2.3 发展中华民族共同文化,促进全国范围的文化认同 |
6.2.4 加强民族团结思想教育,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
6.2.5 持续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不断强化国家认同 |
6.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的情况 |
(9)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康藏治理研究的总体状况 |
二、历史上的羁縻统治与土司制度的研究 |
三、目前民族地区及藏族地区社会治理的研究 |
四、简要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结构 |
四、研究对象(个案简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第一节 治理理论:理论渊源及基本范式 |
一、治理:发展的共同话语 |
二、公民社会:治理的前提条件 |
第二节 治理的公民社会基础及其反思 |
一、真的可以“没有政府的治理”? |
二、“进”与“退”:简要的国家-社会关系之思考 |
三、“进”与“退”:藏区社会组织条件缺失 |
第三节 “背景—要素—行动”分析框架的建构 |
第三章 治理反思及多边联结带:历史与区位 |
第一节 松散:历史上治理政策之弊 |
一、王朝的松散管理不可复制 |
二、“以夷制夷”:政治二元性,土司等足以与中央王朝抗衡 |
三、强硬统治反而不利,需张弛有度 |
四、强作为:维护主权、地区稳定 |
五、强作为:发展之基 |
第二节 多重边缘形塑多边联结带 |
一、“中心—边缘”说到“多边联结带”的学理解说 |
二、交通孔道:连接川滇青藏 |
三、政治枢纽:内固川省,外拊藏疆 |
四、经济传输带:通过交易,沟通东西南北 |
五、民族交汇地:文化结点连结多元文化 |
第四章 难度大:甘孜藏区治理环境的特殊性 |
第一节 多重脆弱性交织:治理环境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风险大:脆弱性的源头 |
一、生计风险:民众贫弱及收入差距带来相对剥夺感 |
二、社会稳定方面极具风险:维稳任重道远 |
第三节 治理难度大,需要政府主导 |
一、治理难度大的具体表现:曾经的门难进、脸难看及其转变 |
二、治理中的矛盾性强,需要政府创造性地利用冲突 |
第五章 二元结构:治理主体结构的特殊性 |
第一节 参与是“治理诸要素及其关联”的核心 |
一、治理结构:诸要素及其关联 |
二、各学科关于治理中“参与”的解说 |
第二节 治理主体二元结构:政府不得已而强作为 |
一、应然:“外地主体”也应该参与其中 |
二、实然:谁在参与社会治理,藏区与其他地区差异显着 |
三、谁以什么样的地位和方式参与治理 |
第六章 内容复杂:治理客体的特殊性 |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中的各种调适,政府“掌舵” |
第二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环境与社会治理的交织 |
第三节 非政府强作为便难有作为:贫困治理与社区治理相契合 |
一、大面积慢性贫困的治理,需要政府强作为 |
二、村庄贫困治理“契合”村庄社区治理 |
三、资源有限,导致“内应力不足” |
第七章 政府作用力凸显:努力改善社会关系 |
第一节 公共服务改善民生 |
一、公共产品供给关照农牧民生产生活 |
二、努力托底:关照最贫弱的群体 |
第二节 政府行为:寓服务于管理 |
一、融为一体:异地迁入人口管理与服务 |
二、双法共用:大调解中心及其服务 |
三、深入仔细:网格化管理 |
第三节 工作制度设置及方式进一步改善政民关系 |
一、群众工作全覆盖:七项任务 |
二、干部找群众:挂帮包、干部驻村包村 |
三、门好进、脸好看:便民服务中心及其服务 |
四、倾听民声:诉求表达与反复协商 |
第四节 尊重、引导农牧民 |
一、尊重农牧民意愿 |
二、将政府的工作嵌入村庄自组织之中 |
三、努力整合农牧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民族宗教视域下的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学术研究现状述评 |
一、基本概念阐释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价值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范围、主要内容、框架结构与思路方法 |
一、研究范围 |
二、框架结构分析与主要内容 |
三、基本思路和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青海藏区国家控制民族宗教稳定社会的历史演变与独特路径分析 |
第一节 民族宗教解释上明辨的几个问题与国家政权稳固的内层逻辑关系 |
一、民族宗教问题与国家政权稳定 |
二、民族宗教问题上需阐释明辨的几个问题 |
第二节 青海藏区藏民族和藏传佛教的形成及分布区域 |
一、历史上苯教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冲突历程与对藏区社会稳定的影响 |
二、11世纪中期后藏传佛教教派的生成发展与社会稳定 |
第三节 青海藏区国家控制民族宗教稳定社会的历史演变历程 |
一、青藏高原民族的生成演变历程 |
二、明朝对青海藏区进行国家控制的历史轨迹和成功之处 |
三、清朝年间对青海藏区诸部族的看法和管理方略 |
四、民国时期关于青海藏区民族宗教问题的相关事宜及建议、决策 |
第四节 历代中央政府推行宗教政策维护社会稳定的独特路径分析 |
一、先秦时期中央政府奉行的宗教观与维护社会稳定的深层意蕴 |
二、秦汉时期的宗教政策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路径 |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教政策以媒介和黏合剂的作用维护稳定秩序 |
四、隋唐时期以宗教宽容政策促进社会稳定 |
五、宋辽夏金时期的宗教政策 |
六、元朝的宗教政策和对藏区的治理 |
七、明朝实施对宗教信仰适应和利用的宗教政策 |
八、清朝刚柔相济和残酷镇压相结合的宗教政策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 |
九、“中华民国”以宗教平等的政策维护藏区社会安全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历史回顾及当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总体态势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历史回顾 |
一、民主改革时期的社会变革与青海藏区社会稳定(1949年—1955年) |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青海藏区稳定(1955年—1958年) |
三、调整时期的青海藏区社会(1959年—1966年) |
四、“文化大革命时期”藏区的社会稳定(1966年—1976年) |
五、改革开放初期的藏区社会稳定(1976年—1999年) |
六、西部大开发后的藏区社会稳定(2000年—至今) |
第二节 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基本态势 |
一、社会稳定的内层逻辑关系和显现的基本态势分析 |
二、青海藏区社会稳定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三、青海藏区社会建设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以玛沁县的民族教育为个案分析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中探求社会稳定的思想 |
一、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一般社会稳定思想分析 |
二、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观演变中探索社会稳定 |
第四节 社会稳定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长远意义 |
一、稳定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稳定的重要力量 |
二、社会稳定是改革开放的重要保证 |
三、社会稳定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 |
第五节 党治理青海藏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经验 |
一、必须从青海藏区的实际出发,指导青海藏区的社会变革必须要与青海藏区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相适应 |
二、尊重少数民族的特点,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方针 |
三、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方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
四、要始终把“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放在藏区工作的头等地位 |
五、在制度上必须完善藏区国家政治制度以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青海藏区影响稳定的多重因素与相互关系及社会稳定面临的多重挑战 |
第一节 青海藏区影响社会稳定的多重因素 |
一、复杂的民族和宗教问题是诱发青海藏区不稳定的凸出因素 |
二、分裂主义势力的干扰及经济发展落后是社会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
三、执政能力弱化与民众政治效能感低是社会不稳定的直接诱因 |
四、社会结构变化对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影响 |
五、青海藏区社会流动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六、青海藏区机会不均等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
七、青海藏区社会不和谐因素影响政权稳定 |
第二节 青海藏区影响社会稳定的诸因素关系分析 |
一、经济发展问题引发为社会冲突问题 |
二、影响社会稳定的各因素的关系分析 |
第三节 目前青海藏区民族宗教关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一、阶层利益分化与民族关系存在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 |
二、民族的文明进步面临严重挑战 |
三、民族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 |
第四章 民族宗教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问题分析 |
第一节 青海藏区民族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稳定的因素 |
一、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实施民族平等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隐患 |
二、市场经济中的部分恶性竞争是民族平等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挑战 |
第二节 青海藏区宗教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稳定的因素 |
一、青海藏区宗教基本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二、伪宗教影响着青海藏区的社会稳定 |
三、宗教信仰多元因素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 |
第三节 宗教问题对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影响 |
一、青海藏区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
二、宗教对青海藏区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影响 |
第四节 青海藏区民族宗教文化涵化因素影响社会稳定 |
一、民族宗教文化涵化是影响青海藏区稳定问题的关键 |
二、宗教教义相关性规范问题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
三、青海藏区民族宗教文化环境氛围与社会稳定 |
第五节 青海藏区民族宗教传统文化影响社会稳定的实证分析 |
一、调查基本情况 |
二、调查结果显示 |
三、总结分析 |
第五章 分裂主义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问题透视 |
第一节 分裂主义的由来 |
一、分裂主义的内涵及其手段 |
二、分裂主义产生的影响 |
第二节 历代中央政府防范藏区分裂主义问题中的成功案例分析 |
一、以“优崇黄教,分而治之”的宗教执政决策防反分裂而推进蒙藏地区社会稳定 |
二、以采取“优崇黄教”与惩治不法僧人相结合的民族宗教执政战略决策打击分裂势力 |
三、清朝中央政府以成功的民族宗教政策推进社会稳定的历史定制与延续 |
第三节 当前青海藏区分裂主义的活动及其影响 |
一、青海藏区分裂主义产生的原因 |
二、“藏独”等分裂主义势力影响社会稳定 |
第四节 青海藏区“分裂主义活动”的解读 |
一、十四世达赖集团提出所谓的“大藏区”“中间道路”实质是分裂中国 |
二、达赖集团的“和平”、“非暴力”假象并且煽动民族仇恨 |
第五节 反对民族分裂主义的斗争不是民族、宗教问题 |
一、民族分裂主义的方式与产生的缘由 |
二、民族宗教问题与民族分裂主义的异同理解 |
第六章 民族宗教渗入下的经济因素影响青海藏区社会稳定问题分析 |
第一节 经济发展对社会稳定的效应分析 |
一、经济发展能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
二、经济发展有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
三、经济发展对增强社会系统应对外来冲击和挑战的能力水平 |
四、经济发展对社会稳定也会产生一定的负效应 |
第二节 青海藏区经济发展有限的客观因素 |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影响青海藏区的发展 |
二、青海藏区的民族特点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与反贫困的能力——以藏民族为例 |
第三节 经济发展与青海藏区社会稳定 |
一、青海藏区经济发展现状 |
二、青海藏区中小微企业创业发展实证研究兼论社会稳定发展的主渠道功能 |
第七章 青海藏区农牧民反贫困的制度创新与促进社会稳定的建议 |
第一节 青海藏区农牧民在工业化优先战略中受到惠及 |
一、工业化与青海藏区农牧民乡村就业增加 |
二、城市化与青海藏区农牧民乡村就业增加 |
第二节 青海藏区“农牧民工”就业问题 |
一、青海藏区农牧民就业的优势行业 |
二、青海藏区“农牧民工”就业模式的形成原因 |
第三节 青海藏区农牧民群体“离土不离乡”问题 |
一、青海藏区农牧民“离土必离乡” |
二、乡村工业化的条件 |
三、异地就业问题 |
四、引导农牧民建立社会流动与建构理性的社会成长机制 |
第四节 青海藏区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若干问题分析 |
一、目前青海藏区生态补偿中的突出问题 |
二、青海藏区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问题分析 |
第五节 农牧民反贫困的制度创新与促进社会稳定的建议 |
一、青海藏区农牧民群体反贫困的出路 |
二、政府主导下发动一切力量加大农牧民反贫困力度 |
三、青海藏区农牧民反贫困的对策分析 |
四、青海藏区农牧民群体反贫困的建议 |
第八章 处理好青海藏区民族宗教问题与社会稳定的建议 |
第一节 处理民族宗教等问题与藏区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
一、民族宗教问题的影响 |
二、藏区普通的矛盾纠纷 |
三、“藏独”分裂势力的分裂渗透活动 |
第二节 民族宗教等工作从应急状态向常态建设转变的建议 |
一、青海藏区维稳工作应当纳入应急管理体系的几种情况 |
二、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应当注意的几个节点 |
三、搭建好常态化化解矛盾纠纷的平台和载体 |
四、构建化解社会危机与建立社会稳定的冲突管理机制 |
第三节 民族宗教的法律保障机制与社会稳定的建议 |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与保障权益逐步落实 |
二、加大民族宗教活动法制化管理与发挥乡规民约作用 |
三、逐步建立青海藏区社会保障的法律规范 |
第四节 民族教育战略促进社会长远稳定的建议 |
一、青海藏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果 |
二、发展民族教育促进社会稳定的建议 |
三、青海藏区民族教育政策还需完善的方面 |
第五节 宗教治理促进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的方略 |
一、在制度上保障宗教的健康发展 |
二、宗教治理倡导社会文化建设的模式 |
三、宗教治理首先倡导“宗教组织的治理” |
四、确立宗教组织的社会性质和法人地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论西藏农牧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2]公众参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D]. 任映瑾.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3]西藏农牧民现代化的困境及其形成机制 ——以藏东南D村为例[D]. 李世行.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青稞糌粑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研究[D]. 松芳.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9)
- [5]藏区农牧民生计发展的困境 ——以阿里地区X村为例[D]. 朱晓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6]西藏山南市民族手工业发展对策研究[D]. 王建文.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7]移动互联网对牧区藏族女性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 ——以常牧镇为例[D]. 拉毛才让. 西北民族大学, 2018(04)
- [8]全球化时代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 ——以四川凉山彝族为个案[D]. 张金洪.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9]藏族地区治理结构的特殊性研究 ——基于对甘孜藏区的分析[D]. 陈艾.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10]民族宗教视域下的青海藏区社会稳定研究[D]. 郭连云.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